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华东政法大学本科生论文查重

发布时间:

华东政法大学本科生论文查重

中国能否出现第二个“知网”最近,“中国知网”遭遇“躺枪”和“败诉”,先是“前博士”翟天临自曝“不知‘知网’为何物”,后因有偿下载论文的充值门槛过高,被大学生告上法庭,终将最低充值金额降了100倍。在不少学者指摘知网平台知识垄断的同时,人们不禁要问:学术化与商业化的平台服务如何平衡?国际上大型文献数据库是怎样运营的?中国能否出现第二个“知网”相互竞争?免费下载会否成为一种趋势?数据库缘何“一家独大”近日,苏州大学学生小刘在知网下载文献时,网页提示需付费7元,但最低充值额度为50元。余额用不掉,退起来不仅要等,还很麻烦——结果一篇论文引出一场官司,最终法院判决小刘胜诉。中国知网日前更新支付页面,增加自定义充值,金额在0至3000元之间,也可选择元、1元、2元等短信小额支付方式。事实上,50元的这个门槛早已存在。比如,知网下载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需付费25元,但不少学生用户下载需求有限,由此剩余的充值额无奈“放弃”。知识产权是有价的,优秀学术成果在发表时具有唯一性,因此获得作者授权的平台就有了独家“定价权”。在中文学术文献领域,中国知网堪称最大数据库。它又名“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创建至今已有20年,得到学术界、教育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等支持与配合。但与欧美以出版商主导的商业模式不同,知网本身几乎不生产原创内容。从各大高校到出版社,他们与知网之间达成协议,将以单位名义发表和发行的文献统统“上网”。而以师生为主体的用户端,通常可以通过单位授予的账户,使用知网数据库。但除此以外,或在校外,可能就要自掏腰包。据知网母公司同方股份公布的2018年半年度财报,其毛利率接近60%。“我们并不反对知网享有垄断,但不能利用长期形成的市场支配地位,致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受到不公平对待。”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倪静表示,教师自身以及带教研究生等发布的论文,都带有一纸授权页,意在授权于知网。众多名校还唯一指定知网为论文“查重”必备工具,使其成为绕不开的“刚需”。而知网收费尺度则每年持续看涨,其定价已大大高出“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规模较小的数据库,有“低买高卖”之嫌。

知网低价甚至免费收录科研人员学术论文,对科研机构和高校师生有偿使用并不断提高价格的做法一直存在争议。“赔偿给赵德馨教授的70万元,是知网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属于赔偿损失的性质。”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表示,从法院的判决结果看,未经作者许可或者存在许可瑕疵时,知网大量收录学术论文并以此牟利属于侵权行为。一般情况下,这些版权保护期内的论文的版权依然属于作者本人。目前,该事件引起连锁反应,赵德馨教授的学生苏少之也和知网打起了官司并胜诉。但记者联系多名专家学者,他们对知网这类行为强烈不满,“需要论文的人要付费下载,结果作者拿不到一分钱”,但均拒绝接受进一步采访。一位青年学者告诉记者:“对于我们来说,论文如果因为维权登不上知网,在学术上,面临很大的损失。”

赵教授运用法律武器讨回公道,依法维权,是因为愤懑于“没收到知网一分钱,下载自己的书居然还要收费”。作为一家掌握独家资源的平台,应当严格守法,尊重知识产权,面对诉讼维权和法院判决,理应服从判决、尊重作者,真正拿出改正错误的诚意。然而,赵教授胜诉后知网随后就下架论文,这种做法既不是正确的态度,更不是合理的做法。

知网近日也就此事向媒体表示,知网正常是与学校和期刊编辑部合作的,不与作者直接对接。一般来说,论文作者在向期刊投稿时,期刊的协议书或投稿须知中会注明,稿件采用后将编入知网数据库等表述。因此,知网方面认为,协议书、投稿须知等证据可证明其使用涉案作品获得了赵德馨的许可。但在法院看来,这样的做法“缺乏合同依据”。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收录的多篇相关案件判决书来看,法院认为,学术期刊的投稿须知或没有作者签字确认的线上协议等,不能视为其与赵德馨达成了关于涉案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使用合同。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向中新网记者表示,信息网络传播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可即便如此,相关保护条例也已施行了十余年。记者注意到,2006年7月施行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即明确规定,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东华大学本科生论文查重

是的, 东华理工大学可以对文献综述进行查重,只需将文献综述上传到系统中,系统会根据文献综述内容,进行查重,可以检测出文献中是否有重复内容。

可以问一下你们学校的教务处

本科毕业论文查重方法如下:

1、初稿自查,一般毕业论文初稿建议先用免费查重系统查重。虽然免费查重系统可能没有这么权威的测试结果,但可以作为参考对初稿进行初步修改。自查建议您使用paperfree论文检测系统。本系统进行查重后,系统会提供一份查重报告和修改意见,你可以根据修改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论文的查重率。

2、定稿自查,初稿修改后,可以了解一下学校规定的查重系统是什么,然后选择同样的查重系统进行自查,这样交到学校后查重会更容易通过。推荐知网、万方、维普检测系统。

毕业论文

1、按一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的论文。

2、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 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学生须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课题进行研究,撰写并提交论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3、论文题目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提出,经教师同意确定。均应是本专业学科发展或实践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通过这一环节,应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研究选题,查阅、评述文献,制订研究方案,设计进行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处理数据或整理调查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并得出结论,撰写论文等项初步训练。

法学华东政法大学期刊

法律类核心期刊表1、法学研究2、中国法学3、法学4、法商研究5、政法论坛6、现代法学7、中外法学8、法学评论9、法律科学10、法制与社会发展11、法学家12、比较法研究13、环球法律评论14、当代法学15、法学论坛16、政治与法律17、河北法学18、法学杂志19、法律适用20、行政法学研究21、中国刑事法杂志22、人民司法23、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改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4、人民检察25、知识产权26、中国法医学杂志27、中国司法鉴定

1、法学研究 2、中国法学 3、法学 4、法商研究 5、政法论坛 6、现代法学 7、中外法学 8、法学评论 9、法律科学 10、法制与社会发展 11、法学家 12、比较法研究 13、环球法律评论 14、当代法学 15、法学论坛16、政治与法律 17、河北法学 18、法学杂志 19、法律适用 20、行政法学研究 21、中国刑事法杂志 22、人民司法 23、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改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4、人民检察 25、知识产权 26、中国法医学杂志 27、中国司法鉴定

《法制与经济》《法制博览》

现在法学方面的期刊,一共有600多本,可以选择的范围还是非常广泛的。然后就要看是哪个方向合适,例如:经济法、民法。。。。。然后就是要看级别是不是符合。。。。。这是期刊之家qikanzj给的大致方向的选择法,或许有些笼统,需要比较有针对性推荐的话,还是要向编辑说一下基本情况,按照情况来。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期刊

1、法学研究 2、中国法学 3、法学 4、法商研究 5、政法论坛 6、现代法学 7、中外法学 8、法学评论 9、法律科学 10、法制与社会发展 11、法学家 12、比较法研究 13、环球法律评论 14、当代法学 15、法学论坛16、政治与法律 17、河北法学 18、法学杂志 19、法律适用 20、行政法学研究 21、中国刑事法杂志 22、人民司法 23、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改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4、人民检察 25、知识产权 26、中国法医学杂志 27、中国司法鉴定

你好,华政法学期刊主编是李秀清 李秀清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浙江临海人,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比较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1990年留校任教,先后主讲宪法学、外国法制史、比较公法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法律史、比较法。曾在日本、英国、美国等地生活或访学。发表专业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专著、合著、译著十余部,担任“中国近代法学译丛”编委。2010年获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3年获评“上海市领军人才”。

《法制与经济》《法制博览》

法学核心期刊有:“三大刊”,即《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和《中国法学》,以及“十六大”,即《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商研究》、《法学》、《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法学评论》、《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清华法学》、《政治与法律》、《当代法学》《法学论坛》《法学杂志》《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中国刑事法杂志》和《东方法学》。

法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法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该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并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尤其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审判、检察、司法行政、律师、公安等工作,也可从事立法、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以及行政管理和公司、企业的法律顾问等工作。

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查重规定

不需要毕业论文的,只要有本科毕业证。即使是专科你也达到两年工龄的要求。 全日制的是双证,在职的是单证,只有学位证书。即使是专科你也达到两年工龄的要求,全日制的是双证,在职的是单证,只有学位证书。华东政法大学考研对本科没有要求,自己去看看招生简章的报考条件就知道了,录取是看初试和复试后的总分排名。

中国能否出现第二个“知网”最近,“中国知网”遭遇“躺枪”和“败诉”,先是“前博士”翟天临自曝“不知‘知网’为何物”,后因有偿下载论文的充值门槛过高,被大学生告上法庭,终将最低充值金额降了100倍。在不少学者指摘知网平台知识垄断的同时,人们不禁要问:学术化与商业化的平台服务如何平衡?国际上大型文献数据库是怎样运营的?中国能否出现第二个“知网”相互竞争?免费下载会否成为一种趋势?数据库缘何“一家独大”近日,苏州大学学生小刘在知网下载文献时,网页提示需付费7元,但最低充值额度为50元。余额用不掉,退起来不仅要等,还很麻烦——结果一篇论文引出一场官司,最终法院判决小刘胜诉。中国知网日前更新支付页面,增加自定义充值,金额在0至3000元之间,也可选择元、1元、2元等短信小额支付方式。事实上,50元的这个门槛早已存在。比如,知网下载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需付费25元,但不少学生用户下载需求有限,由此剩余的充值额无奈“放弃”。知识产权是有价的,优秀学术成果在发表时具有唯一性,因此获得作者授权的平台就有了独家“定价权”。在中文学术文献领域,中国知网堪称最大数据库。它又名“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创建至今已有20年,得到学术界、教育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等支持与配合。但与欧美以出版商主导的商业模式不同,知网本身几乎不生产原创内容。从各大高校到出版社,他们与知网之间达成协议,将以单位名义发表和发行的文献统统“上网”。而以师生为主体的用户端,通常可以通过单位授予的账户,使用知网数据库。但除此以外,或在校外,可能就要自掏腰包。据知网母公司同方股份公布的2018年半年度财报,其毛利率接近60%。“我们并不反对知网享有垄断,但不能利用长期形成的市场支配地位,致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受到不公平对待。”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倪静表示,教师自身以及带教研究生等发布的论文,都带有一纸授权页,意在授权于知网。众多名校还唯一指定知网为论文“查重”必备工具,使其成为绕不开的“刚需”。而知网收费尺度则每年持续看涨,其定价已大大高出“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规模较小的数据库,有“低买高卖”之嫌。

知网低价甚至免费收录科研人员学术论文,对科研机构和高校师生有偿使用并不断提高价格的做法一直存在争议。“赔偿给赵德馨教授的70万元,是知网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属于赔偿损失的性质。”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表示,从法院的判决结果看,未经作者许可或者存在许可瑕疵时,知网大量收录学术论文并以此牟利属于侵权行为。一般情况下,这些版权保护期内的论文的版权依然属于作者本人。目前,该事件引起连锁反应,赵德馨教授的学生苏少之也和知网打起了官司并胜诉。但记者联系多名专家学者,他们对知网这类行为强烈不满,“需要论文的人要付费下载,结果作者拿不到一分钱”,但均拒绝接受进一步采访。一位青年学者告诉记者:“对于我们来说,论文如果因为维权登不上知网,在学术上,面临很大的损失。”

据我所知知网近日也就此事向媒体表示,知网正常是与学校和期刊编辑部合作的,不与作者直接对接。一般来说,论文作者在向期刊投稿时,期刊的协议书或投稿须知中会注明,稿件采用后将编入知网数据库等表述。因此,知网方面认为,协议书、投稿须知等证据可证明其使用涉案作品获得了赵德馨的许可。但在法院看来,这样的做法“缺乏合同依据”。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收录的多篇相关案件判决书来看,法院认为,学术期刊的投稿须知或没有作者签字确认的线上协议等,不能视为其与赵德馨达成了关于涉案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使用合同。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向中新网记者表示,信息网络传播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可即便如此,相关保护条例也已施行了十余年。记者注意到,2006年7月施行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即明确规定,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