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信息素养论文需要的文献

发布时间:

信息素养论文需要的文献

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定载体。四要素:1信息内容2信息符号3记录方式4载体材料。信息源: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分类:按存在形式:个人信息源、组织机构信息源、实物型信息源、文献型信息源和电子型信息源。文献型信息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以及学位论文、专利、标准、会议、政府出版物。零次文献:未经出版发行或未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一次文献:以作者本人取得的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论文、报告等经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文献。二次文献:按照特定目的的对一定范围或学科领域的大量分散的、无组织的一次文献进行鉴别、筛选、分析、归纳和加工整理重组而成的系统有序化的、方便查找使用的浓缩简化产物。三次文献:根据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一次性文献的内容,经过筛选、分析、综合和浓缩而再度出版的文献。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大量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要素:1信息生产者2信息3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人,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有效地进行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检索: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检索系统,依照一定的检索语言和规则对文献信息进行标引,按照检索系统提供的检索途径,采用先进的信息检索技术,制定合理有效的检索策略,快速、准确、全面的检索出所需的文献信息。计算机检索系统经历阶段和组成:阶段:1脱机检索阶段2联机检索阶段3网络信息检索阶段。组成:1计算机硬件2计算机软件3数据库。数据库包括:1文档2记录3字段。信息检索语言:是为了信息的加工、存储和检索的共同需要而编码的专业语言。分类语言较好的体现了学科和专业的系统性,具有族性检索的特点,可获得较高的查全率,但专指性较差。分类:体系分类语言和组配语言。主题语言:是以高度概括的语词揭示文献的主题。分为:标题词、元词、关键词和叙词。叙词:严格规范化的词语。关键词:未经规范化处理的自然语言词汇。信息检索途径:1分类途径2主题途经3关键词途径4著者途径5题名途径6号码途径。信息检索策略:1分析检索课题,明确目的和要求2检索系统和数据库的选择3选择检索途径、确定检索标识4编制检索表达式,调整检索策略5获得原始文献。查全率:是表示检出的相关文献与全部文献库中实际存储着的相关文献的比例。提高查全率的措施:1采取主题词和关键词相结合进行检索2主题词检索时进行扩展检索和使用全部副主题词检索3减少AND运算4多用同义词进行OR运算检索5采用截词检索。

浅析如何加强和培养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素养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能力 信息环境 信息技术教育

论文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者才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能够对所做的研究进行扩展,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使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能力是一种基本的信息素养,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它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除信息能力外,信息素养还应包括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参与信息过程和信息社会的认识和态度层面上的内容,这也是每一个信息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应包括对信息科学的理解;对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对信息社会的认识、态度与参与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不仅规范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也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应采取的方法。根据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一、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师应把严肃的“讲电脑”和烦闷的“学电脑”变为活泼的“玩电脑”和轻松的“用电脑”,使得课堂气氛轻松而有趣;也可以借助学生对电脑游戏的兴趣,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和学习方法。比如,我们可以用纸牌、五子棋游戏教学鼠标的用法;用“打地鼠”和“摘苹果”游戏训练指法。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

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对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非常重要。目前,许多中小学已有完善的校园局域网,并与g0438034连接,学生在宿舍就可以上网。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图书馆馆员负责选择、收集、加工、存储信息,并提供某学科或某主题的相关信息等服务;对在校教师、学生进行信息检索、网络资源的培训,对新的网络检索知识开展不定期的讲座,用网络进行信息发布、信息导航、信息交流,用不同形式的读书社或社团开展信息活动,促进信息交流,使整个校园形成了一个浓浓的信息氛围,为信息素养培养奠定了良好的'支撑环境。

三、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自身信息驾驭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把信息教育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去。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具有“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把信息素养的精神、意图整合到课程和教学的要求中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的能力就成了决定教育教学效能的基本因素。教师为了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应主动在校内外参加培训、观摩教学、讲公开课等活动,听取其他老师、专家的评议和指导,拓展、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主动争取参加校内外同行之间的教学方案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

四、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会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身处信息时代,通讯能力不仅仅包括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这只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技能。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网络时代,如果不会使用电子邮件、传真机等先进的通讯设备,那么他将被新的世纪所抛弃,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教师还应促使学生掌握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整理、利用和传播的方法。如:教会学生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的采集工具、编译工具、发送工具、存储工具。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参观、实验、资料检索、电子视听等获取信息的方法。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灵感思维与发散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寻找信息生长点,发现与创造新的信息。善于运用外界信息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计划,善于扩充自己的知识信息库与学习方法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所发现和占有信息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素养的培养应特别重视学生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的理解、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价比具体机器的操作、具体软件的使用更为重要。在具有通讯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学习者不断发展自己对信息的敏感度,是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学会学习及掌握思考技能的前提条件。

五、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思考的技能

这是信息素养三大能力的核心部分。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应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利用信息的意识。让学生独立地寻求问题的答案,加强对学生思考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学生只有掌握了思考技能,才可能独立地思考、主动提出问题、主动为问题寻求答案,而不必时时依靠教师的帮助去完成学习任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件事情通常都有多种解决办法,一个问题也有多种答案。信息素养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对一个问题能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能力,不禁锢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

总之,信息素养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学校教育中,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认真地界定学生的信息素养应包括怎样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培养。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更需要教师们首先具有这种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信息的增大,信息渠道的拓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奠定前进的方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路需要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去开辟,信息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burnhein, robert.信息素养——种核心能力[j].澳大利亚图书馆学术和研究,1992.

[2]lenox, mary f. 和michael l. walker.教育过程中的信息素养[j].教育论坛.

信息素养论文1000字

浅析如何加强和培养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素养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能力 信息环境 信息技术教育

论文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者才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能够对所做的研究进行扩展,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使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能力是一种基本的信息素养,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它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除信息能力外,信息素养还应包括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参与信息过程和信息社会的认识和态度层面上的内容,这也是每一个信息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应包括对信息科学的理解;对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对信息社会的认识、态度与参与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不仅规范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也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应采取的方法。根据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一、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师应把严肃的“讲电脑”和烦闷的“学电脑”变为活泼的“玩电脑”和轻松的“用电脑”,使得课堂气氛轻松而有趣;也可以借助学生对电脑游戏的兴趣,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和学习方法。比如,我们可以用纸牌、五子棋游戏教学鼠标的用法;用“打地鼠”和“摘苹果”游戏训练指法。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

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对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非常重要。目前,许多中小学已有完善的校园局域网,并与g0438034连接,学生在宿舍就可以上网。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图书馆馆员负责选择、收集、加工、存储信息,并提供某学科或某主题的相关信息等服务;对在校教师、学生进行信息检索、网络资源的培训,对新的网络检索知识开展不定期的讲座,用网络进行信息发布、信息导航、信息交流,用不同形式的读书社或社团开展信息活动,促进信息交流,使整个校园形成了一个浓浓的信息氛围,为信息素养培养奠定了良好的'支撑环境。

三、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自身信息驾驭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把信息教育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去。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具有“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把信息素养的精神、意图整合到课程和教学的要求中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的能力就成了决定教育教学效能的基本因素。教师为了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应主动在校内外参加培训、观摩教学、讲公开课等活动,听取其他老师、专家的评议和指导,拓展、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主动争取参加校内外同行之间的教学方案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

四、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会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身处信息时代,通讯能力不仅仅包括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这只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技能。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网络时代,如果不会使用电子邮件、传真机等先进的通讯设备,那么他将被新的世纪所抛弃,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教师还应促使学生掌握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整理、利用和传播的方法。如:教会学生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的采集工具、编译工具、发送工具、存储工具。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参观、实验、资料检索、电子视听等获取信息的方法。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灵感思维与发散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寻找信息生长点,发现与创造新的信息。善于运用外界信息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计划,善于扩充自己的知识信息库与学习方法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所发现和占有信息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素养的培养应特别重视学生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的理解、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价比具体机器的操作、具体软件的使用更为重要。在具有通讯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学习者不断发展自己对信息的敏感度,是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学会学习及掌握思考技能的前提条件。

五、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思考的技能

这是信息素养三大能力的核心部分。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应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利用信息的意识。让学生独立地寻求问题的答案,加强对学生思考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学生只有掌握了思考技能,才可能独立地思考、主动提出问题、主动为问题寻求答案,而不必时时依靠教师的帮助去完成学习任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件事情通常都有多种解决办法,一个问题也有多种答案。信息素养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对一个问题能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能力,不禁锢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

总之,信息素养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学校教育中,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认真地界定学生的信息素养应包括怎样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培养。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更需要教师们首先具有这种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信息的增大,信息渠道的拓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奠定前进的方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路需要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去开辟,信息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burnhein, robert.信息素养——种核心能力[j].澳大利亚图书馆学术和研究,1992.

[2]lenox, mary f. 和michael l. walker.教育过程中的信息素养[j].教育论坛.

信息技术素养的认识 ——浅滩信息素养和培养信息素养 乌鲁木齐第十中学 彭晓晴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正在成为考察现代人素质的热点,是信息时代人们的必备能力。 一、关于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加工。提高了人的信息素养就培养了人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使之具有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申、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在信息超载的现实背景下,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正在引起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各级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并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1、信息素养是不断发展的综合性概念对信息素养曾有不同称谓:“计算机素养(Computer Literacy)”、“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信息能力(Information competence)”、 “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网络素养(Internet Literacy)”、“电子素养(Electronic Literacy)”等相关术语。可见,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广泛且不断发展的综合性概念。不仅包括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加工、传递和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学习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国外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更注重人文和社会因素,以信息获取和信息组织为基础,以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如何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辨别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这是信息素养定义被人引用最多的定义,体现出了信息素养中应当有技术技能和思维技能两个方面的内容。显然,信息素养除了包含了原来储存的知识,还应该注重探究信息意识,采集信息的技能这两个层面:从技术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熟知的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人文层面来讲,信息素养也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心理状态,也可以说面对信息的修养。如果再具体些,从技术技能和思维技能出发,信息素养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需要乐于并能够探究新信息,有获取新信息的主观意愿。 2、敏感面对复杂的大量信息时,判别信息价值的高敏感性。3、分辨以自身知识为前提,能对已获信息辨析,正确评估。4、获取掌握先进的信息获取工具,并力求使用效益最大化。5、把握有灵活支配信息,较好把握和过滤无效信息的技能。 6、表述能有效利用信息、擅于表述思想,乐于和他人交流。7、创新有创新意识和进取特征。善于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以上对信息素养的探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当前研究信息领域的主流思想。二、培养信息素养1、信息素养教育的要素信息素养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信息素养教育应该包括技术技能、人文伦理两个维度,是一种综合性教育。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不能只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实施,而应该渗透到各门课程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教育管理的应用中。把信息素养的人文伦理作为教学内容、与认知工具一道渗透整合到每项学科教育中。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综合学者的研究,结合自身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过程中的体会,信息素养首先是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态度,这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其次才是信息能力,即实际操作层面的素养,是人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这是信息素养的基础内容。2、提高信息素养的途径与方法教育发展已趋向网络化、虚拟化、数字化,每个学科都在建设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网络资源库或网站。在教学中应当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鼓励学习者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分析、评价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习者追踪本学科发展的新趋势的能力,并将这些纳入到本门课程的成绩当中。学习者自主的研究性学习是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最佳方式,即培养人的研究能力、信息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和协作精神。教师只给学习者分配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学习者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由学习者自己选择、决定,这样拓宽了学习者学习的空间,实现了教育的个性化,使学习者在问题解决中提高信息素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展:(1)、在专业课程中整合信息科学技术原理与操作技能。信息素养要成为同传统文化的“读、写、算”一样的生存能力之一。若缺乏信息素养,人就会成为信息社会的功能性文盲,被信息社会所淘汰。因此,提高信息素养途径之一是掌握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在学习自身专业的同时,善于运用各种信息技术硬件,掌握信息技术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网络上自身专业学习资源的搜集方法,懂得常用自身专业应用软件的开发方法,熟悉计算机和网络以外的其它信息技术知识。显然,以计算机和网络及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人类通用智力工具”。正是这种工具及其文化使得人类发展在信息社会里欣欣向荣,充满生机。 (2)、在人文教育中加入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无论是创造与开发知识产品的人,还是利用这些知识产品的人,都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必须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从事非法活动。现代信息社会需要现代人必须具有一种使用计算机与其它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学习及生活中各类问题的信息伦理道德意识,信息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的重要内容应当是“吸收、处理、创造信息和组织利用、规划资源的能力”,“在信息环境中既讲竞争、又善合作、协调共进的组织能力”,即信息伦理道德。面对各种各样价值观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信息素养是涵盖面较广,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它应该是一个思想意识、文化积淀和心智能力、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能力系统。信息时代的发展正在有力地表明在人文教育中加入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是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 (3)、利用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等模式提高对信息资源深度挖掘能力。信息资源深度挖掘主要是对信息的采集、组织、表达及加工精度处理的能力,要求能够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进行深入检索、通过科学分析与处理,使表面无用的信息产生异乎寻常的作用;如能够通过各种信息网络扩展协作范围、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构建新知识的创新研究能力。信息素养教育着力于培养学习者对一个问题能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能力,在掌握了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上,终身学习者不断追求新的高峰,不断完善自身的各方面能力,主动为自己提出问题,而后独立地解决问题,能在信息海洋不但能搜索到目标信息,而且通过信息资源深度挖掘,更新自身的知识架构。创新思维的能力不但是现代人的高级素养,更决定了整个民族的兴衰。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从创新学习环境、创新学习方法、创新学习情境等方面入手。最后,信息素养教育还应具有自主目标确定的能力。一般以来,学习者不会为学习方式找目标,只是跟随引导者的要求去行动,也就没有在学习方式方面有主动性。与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学习者应当能够为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目标。因此,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成为考察当今人素质的热点,是提高人文素质的必要方法和途径,为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让我们共同努力学习提高整体素养,信息技术应首当其冲!我这是上网找的 不知道符不符合你

信息素养研究论文

浅析如何加强和培养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素养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能力 信息环境 信息技术教育

论文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者才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能够对所做的研究进行扩展,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使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能力是一种基本的信息素养,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它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除信息能力外,信息素养还应包括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参与信息过程和信息社会的认识和态度层面上的内容,这也是每一个信息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应包括对信息科学的理解;对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对信息社会的认识、态度与参与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不仅规范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也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应采取的方法。根据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一、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师应把严肃的“讲电脑”和烦闷的“学电脑”变为活泼的“玩电脑”和轻松的“用电脑”,使得课堂气氛轻松而有趣;也可以借助学生对电脑游戏的兴趣,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和学习方法。比如,我们可以用纸牌、五子棋游戏教学鼠标的用法;用“打地鼠”和“摘苹果”游戏训练指法。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

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对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非常重要。目前,许多中小学已有完善的校园局域网,并与g0438034连接,学生在宿舍就可以上网。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图书馆馆员负责选择、收集、加工、存储信息,并提供某学科或某主题的相关信息等服务;对在校教师、学生进行信息检索、网络资源的培训,对新的网络检索知识开展不定期的讲座,用网络进行信息发布、信息导航、信息交流,用不同形式的读书社或社团开展信息活动,促进信息交流,使整个校园形成了一个浓浓的信息氛围,为信息素养培养奠定了良好的'支撑环境。

三、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自身信息驾驭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把信息教育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去。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具有“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把信息素养的精神、意图整合到课程和教学的要求中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的能力就成了决定教育教学效能的基本因素。教师为了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应主动在校内外参加培训、观摩教学、讲公开课等活动,听取其他老师、专家的评议和指导,拓展、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主动争取参加校内外同行之间的教学方案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

四、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会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身处信息时代,通讯能力不仅仅包括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这只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技能。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网络时代,如果不会使用电子邮件、传真机等先进的通讯设备,那么他将被新的世纪所抛弃,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教师还应促使学生掌握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整理、利用和传播的方法。如:教会学生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的采集工具、编译工具、发送工具、存储工具。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参观、实验、资料检索、电子视听等获取信息的方法。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灵感思维与发散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寻找信息生长点,发现与创造新的信息。善于运用外界信息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计划,善于扩充自己的知识信息库与学习方法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所发现和占有信息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素养的培养应特别重视学生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的理解、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价比具体机器的操作、具体软件的使用更为重要。在具有通讯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学习者不断发展自己对信息的敏感度,是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学会学习及掌握思考技能的前提条件。

五、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思考的技能

这是信息素养三大能力的核心部分。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应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利用信息的意识。让学生独立地寻求问题的答案,加强对学生思考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学生只有掌握了思考技能,才可能独立地思考、主动提出问题、主动为问题寻求答案,而不必时时依靠教师的帮助去完成学习任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件事情通常都有多种解决办法,一个问题也有多种答案。信息素养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对一个问题能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能力,不禁锢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

总之,信息素养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学校教育中,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认真地界定学生的信息素养应包括怎样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培养。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更需要教师们首先具有这种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信息的增大,信息渠道的拓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奠定前进的方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路需要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去开辟,信息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burnhein, robert.信息素养——种核心能力[j].澳大利亚图书馆学术和研究,1992.

[2]lenox, mary f. 和michael l. walker.教育过程中的信息素养[j].教育论坛.

一.信息素养的定义

信息素养对于个人来说很重要,指的是一个人对于所需要的信息能够意识到的能力,能够采取一定的方式寻找到所需的信息,并进行正确的评价及有效的利用,最终能够创造出新信息。

二.教务秘书信息素养的构成

(一)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作为人们一种特有的意识,在潜意识里存在并不断形成信息动机,从而提高了信息的寻找、利用及处理的欲望。

(二)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主要包括理解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包括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力。理解信息主要是指能够分析信息,并对信息给予有效的评价及做出决策。

(三)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在信息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对产生的道德意识、规范及行为进行规范的总和。这种道德也是在社会舆论及传统习俗的影响下,人们不断形成的一种信念、价值观及行为习惯,用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判断,从而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

三.做一个有信息素养的教务秘书

(一)培养信息意识

教务秘书应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从而能够在工作中具有很好的挖掘、收集与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利用不同的资源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分析信息事物的本质,找出问题的所在之处。

(二)明确信息需求

确定信息的需求有两层意思:一是确定信息的内容,二是确定信息的载体。准确定位信息需求,可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还可以减少教务秘书在获取信息时的工作量。

以上就是高校教务秘书的信息素养的一个优秀的范文,小伙伴们可以仔细研究其中的内容,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寻找一些灵感,更多论文相关内容,请关注本平台,小编会做及时的整理与发布。

信息素养毕业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毕业论文不难的,可以写很多题目。开始也不会,还是学长给的文方网,写的《东胜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问题对策》,很专业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信息技术教育与中小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失衡与重构信息技术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信息技术教育与中学音乐课程整合的研究批判与超越——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重构南阳市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聋生的有效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聋校语文教学整合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概率与统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抚顺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管理对策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计算机自我效能研究——基于聊城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重庆市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大名县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石首市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信息素养的定义

信息素养对于个人来说很重要,指的是一个人对于所需要的信息能够意识到的能力,能够采取一定的方式寻找到所需的信息,并进行正确的评价及有效的利用,最终能够创造出新信息。

二.教务秘书信息素养的构成

(一)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作为人们一种特有的意识,在潜意识里存在并不断形成信息动机,从而提高了信息的寻找、利用及处理的欲望。

(二)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主要包括理解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包括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力。理解信息主要是指能够分析信息,并对信息给予有效的评价及做出决策。

(三)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在信息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对产生的道德意识、规范及行为进行规范的总和。这种道德也是在社会舆论及传统习俗的影响下,人们不断形成的一种信念、价值观及行为习惯,用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判断,从而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

三.做一个有信息素养的教务秘书

(一)培养信息意识

教务秘书应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从而能够在工作中具有很好的挖掘、收集与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利用不同的资源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分析信息事物的本质,找出问题的所在之处。

(二)明确信息需求

确定信息的需求有两层意思:一是确定信息的内容,二是确定信息的载体。准确定位信息需求,可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还可以减少教务秘书在获取信息时的工作量。

以上就是高校教务秘书的信息素养的一个优秀的范文,小伙伴们可以仔细研究其中的内容,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寻找一些灵感,更多论文相关内容,请关注本平台,小编会做及时的整理与发布。

本科生毕业设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本科生毕业设计是大学生提升信息素养水平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基于OBE的教学理念,将工程教育认证中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能力指标有机地融入到信息素养课程模块中,与院系合作设计了嵌入毕业设计全过程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在实践中采用“嵌入毕业设计答辩环节”和“开发在线反馈平台”相结合的信息素养教育效果评价方式,探索了OBE理念下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自主学习能力;OBE;毕业设计;院馆合作

OBE是Outcome-BasedEducation的缩写,译作“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1],核心理念为“教育者必须对毕业生毕业时应能达到的能力及水平有清楚的构想,然后寻求设计适宜的教育结构来保证学生达到这些预期目标”。从本质上讲,就是围绕“定义预期学习产出—实现预期学习产出—评估学习产出”这条主线而展开,学生产出评估构成了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闭环[2]。通俗来讲,OBE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Learningoutcomes)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要求以OBE理念开展人才培养的专业首先必须明确学习成果,以毕业要求指标点来体现;其次按毕业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再次是对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这三方面是实施成果导向教育的关键。前两方面取决于教学设计,后一方面有赖于教学评价。本科生毕业设计是高校OBE人才培养体系中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把好出口关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从选题、文献调研、实验方案制定到论文写作各个环节都与文献检索与利用息息相关。目前国内高校大都开设有文献检索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这些常规的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脱节,不少学生选修过信息检索课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遇到实际问题时,依然无从下手,这一现象在进行毕业设计时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基于OBE理念及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提炼毕业要求指标中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能力指标,科学合理地设计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

1OBE理念下人才培养与信息素养教育需求

毕业要求的制定是OBE理念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毕业时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毕业要求的确定应该遵循两个原则:(1)要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2)要全面覆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目前开展OBE教学改革的高校理工科专业,毕业要求的制定均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颁布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年3月修订版)为依据,并且是全包含关系,如表1所示。在OBE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同的专业会根据专业本身的特点在以上毕业要求12个指标点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对每一个指标点进行分解,制定出专业的详尽毕业要求指标点,每一个指标点有对应的课程来支撑。从笔者所在的武昌首义学院开展OBE教学改革的专业来看,毕业要求指标体系中明确提出毕业生应具有包含文献检索、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等内容,其核心是关注、使用、理解、评估及管理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武昌首义学院OBE教学实践过程中,与信息素养相关指标点对应的教学环节多以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来支撑,如表2所示。随着武昌首义学院OBE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素养教育应当成为学校OBE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这一观点得到学校教学设计者的认可,建议信息素养教育实施部门图书馆联合院系按照OBE理念设计嵌入毕业设计全过程的信息素养教内容、开展教学实践、探索多途径的信息素养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2嵌入毕业设计全过程的信息素养教育设计

为了支撑OBE教学改革毕业要求指标体系中的信息素养相关指标,图书馆必须对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对教师和学生调研的基础上,武昌首义学院图书馆联合院系结合学校OBE教学改革设计嵌入毕业设计全过程的信息素养教育[3],如图1所示。

毕业设计选题阶段

毕业设计选题就是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是毕业设计阶段面临的第一个挑战。选题的好坏往往直接决定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成败。此阶段,教学内容的设计围绕学生“如何选题”、“如何撰写开题报告”两大问题进行组织,以案例的形式组织包括选题原则与途径、文献综述的结构、撰写注意事项、资料的搜集与选用等知识点,提升和拓展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专业信息视野。

毕业设计研究阶段

毕业设计研究阶段是整个毕业设计的核心环节,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围绕如何选择检索工具、如何高效检索、如何筛选检索结果、常用文献管理软件、参考文献选用标准等问题组织内容,包含了信息素养教育的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利用和信息道德的完整内容,以培养学生综合利用信息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为目标。

毕业设计定稿及答辩阶段

毕业设计定稿及答辩阶段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是一个增长知识、交流研究成果的过程,更是毕业生全面展示自己的智慧、勇气、风度和口才的平台。定稿及答辩准备阶段的教育内容围绕“参考文献、注释、图表等规范”“论文检测标准”“课件制作技巧”等来组织,培养学生端正的学术态度、信息道德以及操作常用数字工具的能力;答辩阶段的研究成果展示、回答提问问题等环节则是综合考察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素质的关键环节,教学内容以案例的形式展示答辩流程、常见问题类型(如检验真伪、探测水平、弥补不足等)回答问题注意事项、答辩细节(仪态、风度、心态、语言)等。同时教育的内容还包括论文成绩的评定标准,使学生能客观地评价个人的研究成果和不足。毕业设计各阶段的信息素养教育是对技能、思维、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4],各项能力内在之间相关交叉、紧密联系,OBE理念下嵌入毕业设计全过程的信息素养教育,目的是将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需求融合,教学内容设计对OBE人才培养中信息素养相关指标点给予对应的支撑,将各种能力融会贯通,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3嵌入毕业设计全过程的信息素养教育实施与效果评价

嵌入毕业设计全过程的OBE模式信息素养教育实施

学生全“覆盖”OBE教学改革工作中,支撑毕业要求指标体系的课程或教学活动必须遵守全部学生受益的原则,所以,嵌入毕业设计全过程的系列信息素质教育必须至少是覆盖开展OBE教学改革的某个专业全部学生的,这与大部分应用型高校实行的由学生自由选修信息素养教育活动是有本质区别的。OBE模式的信息素养教育对OBE毕业要求指标点具有较强的支撑力度。常规的信息素养教育由于选课学生的随机性,无法考核对OBE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度。馆员—教师合作教学毕业设计阶段的信息素质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对于图书馆员而言,不可能对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都有所了解,馆员教师协同合作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从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内容设计,到学生专业信息技能的评定都需要馆员与专业教师的密切合作。例如在课题研究阶段的合作教学中,权威信息源的选择以及对检索结果文献的取舍都由专业老师来实时讲解,信息素养与专业素养有机融合的授课方式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教学方式多样化笔者所在图书馆开展的嵌入毕业设计全过程的OBE模式信息素质教育通过“毕业设计开题阶段的信息需求与查找途径”“外文学科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外文摘要的撰写技巧”“WORD排版技巧”“毕业答辩PPT制作与答辩技巧”5个主题组织信息素养教学工作,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常规教学与MOOC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馆员需要在教学中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成功的课程成果,合理运用到教学中。

嵌入毕业设计全过程的信息素养教育效果评价

嵌入毕业答辩环节的评价指标OBE模式的信息素养教育效果评价是OBE教学工作衡量信息素养教育活动达成度的需要,毕业设计阶段的.信息素质教育效果评价可融入毕业答辩环节来进行,具体方式可通过评分的方式进行,例如“分析课题,构建检索式”“选择检索工具并检索”“列出相关文献,撰写检索结论”可作为评价的三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均列有二级指标“列出相关文献”的下一级指标可包括“重要文献不遗漏”“通过密切相关文献、核心期刊文献、核心作者的文献、课题重要研究机构的文献、高被引文献、高下载量文献等方式筛选相关文献”“按照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著录相关文献”等指标并赋予相应的分值。开发在线反馈平台教师和馆员可利用嵌入答辩阶段的评价指标对信息素养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在线反馈则是通过学生的在线调查来评价教学效果。武昌首义学院图书馆开发在线的反馈平台,将教学效果反馈调查分阶段嵌入信息素养教育的不同环节,调查内容包括“对提高检索技巧的应用能力”“对提高收集整理有用数据和资料的准确性”“对提高操作word、ppt等常用数字工具的熟练性”“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内容。笔者所在学校对接受了毕业设计阶段信息素养教育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毕业设计阶段的信息素养教育在提高学生的检索技巧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方面效果显著,但“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的效果评价不高,说明毕业设计阶段的信息素养教育可以提升操作技能,而思维活动则需要循序渐进地给予引导和培养。

4总结与启示

以OBE理念指导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工作

OBE理念要求教育者根据“学习产出”类型,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最终目标为“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信息素养不是一套孤立的技能,而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会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知识差距,主动弥合这种差距,并对他们搜索到的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OBE模式的信息素养可以理解为融合批判性思维的信息素养,不仅为大学生提供提升知识、能力、技能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思维习惯的养成,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

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教学是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有效途径

信息素质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毕业设计阶段的信息素质教育固然很有必要,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图书馆应联合院系制定大学四年的全程式的信息素养教育计划,例如针对一年级新生,可采用引导型信息素质教育,教育活动通过图书馆员的现场参观式教学使学生熟悉图书馆的空间布局与服务模式;二三年级学生参赛阶段可结合参赛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同时可以联合院系举办形式多样的搜索大赛活动等。

专业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是信息素质教育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不同的专业对学生这一能力的要求不尽相同的,也就是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专业信息素养,期待根据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尤其是院系合作的课程教学,结合OBE教学改革中产出评估环节,细化产出评估指标体系,逐步形成适合学生专业的专业信息素养标准,反过来充实专业OBE教学改革中学生产出的评估内容,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改进。总之,高校图书馆作为OBE教学改革中重要的支持条件,信息素养馆员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因地制宜开展新的信息素养教育。同时期待与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开展更进一步的探讨与合作,通过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的教育实践去支撑和丰富OBE的产出评估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信息素养论文模板

信息素养论文

信息素养养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以及相关概念,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熟练地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重视对信息的查找、分析以及评价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对初中学生一种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接下来是我为您整理的信息素养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信息素

养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信息技术知识的一个主要阵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信息素养养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以及相关概念,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熟练地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重视对信息的查找、分析以及评价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对初中学生一种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初中生来说,其信息素养应该包括信息常识、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以及信息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应用所学信息技术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技能,而且能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对信息的理解、筛选、获取以及辨别等思维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信息道德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其自觉遵循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初中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信息

素养的教学实践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它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其含义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围绕教师指定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通过积极主动地应用学习资源,并结合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来完成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其教学模式的构建中更加注重对学生探究、好奇心理的利用,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任务中,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以较高的兴趣带着任务或者问题进行学习活动,并通过对任务的分析和讨论对其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将其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从而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以目标为依据,创设情境,设计任务任务的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整个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而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使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的状态,以便教与学的有效开展,这是实现任务驱动教学的必要途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常见的生活情境对任务进行设计,自然而真实地引出任务,进而唤起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和经验,并对任务有更深的理解。在任务的设计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任务的设计要具有层次性,在设计中要将任务分为基本任务、提高任务和创作任务三个阶段,设计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二是任务的设计要具有综合性,任务应该同时涉及到新知识和旧知识,这有利于完善知识系统的.构建以及知识的灵活运用;三是要充分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以及重点和难点的分散等多方面的因素,这有利于促进学生信息能力的提高。

组织课堂,完成任务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引出任务之后,为了减少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盲目性,教师可对任务进行适当的分析。通过任务的提出,学生开始思考,并用所学的知识对任务进行处理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情况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倡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这有利于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补充、修正和交流,激发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

效果评价和总结效果评价和总结是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大好时机。首先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或者相互评价,并结合别人的发言,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其次教师也应适当做出总结性评价,帮助学生作归纳与总结,指出这些作品的长处和值得改进的地方,加深收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各种见解的合理性给予充分的肯定,尊重学生的意见和个性发展,并适当地给予启发和引导,善于抓住学生中的创新点,着重阐明可学习和借鉴之处。

3结语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课不是单纯的技能教育,而是以满足素质教育为目的构建的,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将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有意识地对中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要突出学科特点,同时还要联系教学实际,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课的综合效能,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策略分析论文

一、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人才重任。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关乎每个学生是否能人生出彩,但其现状则令人堪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意识淡薄

信息爆炸催生了无数良莠不齐的快餐信息,也催生了令人便捷又烦恼的信息快餐文化。一方面,传统的媒介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书本等已不再是中职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各种网络应用,诸如微信、QQ新闻等已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等:另一方面,中职学生信息意识的培育仍有赖于教师的课堂教授。

(二)信息能力较弱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虽然大多中职学生对信息资源有一定的感知,但其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却十分有限。一是对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缺乏了解和认识,对于生活和学习中所需的信息不能较好地分类、辨识。二是对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能力有限,诸如有效使用各种网络检索等。三是对信息技术产品本身缺乏较好地认识和掌握。

(三)信息道德不高

对信息的正确认识、使用是现代信息社会每个人都应恪守的。但中职学生因为其固有的年龄阶段,注定对浩瀚的信息、各种社会事件、各种信息伦理道德缺乏应有的足够的了解。法律意识的淡薄和对新事物的好奇有时让其对各种规则置之不理,如因未满18岁借他人的身份证上网,访问不良网站等等。

(四)终身学习能力欠缺

终身学习能力既是信息素养培育的过程,又是其终极旨归。因为信息意识的淡薄,因为信息能力较弱,因为信息道德不高,导致了中职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欠缺。大多中职学生还不能较好地认知信息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不能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各类学习问题作为学习成长的重要途径,不能培育和总结出自我利用信息技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和方法,并将其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工具。

二、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缺乏原因分析

(一)年龄角度的分析

中职学生大多处于15~18岁这个阶段,这也恰好是人生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性格容易叛逆的重要时期。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忽和有效引导的缺失容易造成其本身厌学。

(二)生源角度的分析

大多中职学生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是厌学者,经过初中3年的学习,他们成绩大多不理想,厌学,好动,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缺乏兴趣。分数、考试、书本、成绩是其不愿深入探讨和接触的话题。进入中职阶段再用同样的应试教育方式让其学习提不起兴趣的知识和技能,则只能事倍功半,达不到效果。

(三)课程角度的分析

一方面,有的中职学校将信息素养培养仅仅局限于计算机基础或计算机应用这样的课程,以为培养信息素养就是学学计算机,学学五笔打字或简单的办公软件应用,信息素养培育课程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很多中职学校的信息素养培育课程仍旧停留在传统的呈现方式上,简单的书本教学和多媒体投影就算完成了。

(四)教师角度的分析

一方面是中职学生信息素养整体较差,另一方面是教师信息素养整体不高,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寓教于乐的能力有限。很多老师本身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就还停留在会使用计算机、会制作幻灯片等的肤浅认识阶段,又怎能期望让其在学习的各个方面贯穿信息素养教育。

(五)学校角度的分析

如今中职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有的学校仍然着眼于生源竞争和基础硬件建设,千方百计为生源努力,修教室、盖大楼,买几台计算机就以为是信息化教学,轻课程改革和师资队伍培养,漠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进和使用,不能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

三、中职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是培育中职学生信息素养关键。鼓励、督促教师不断加强信息素养提升,不断培养综合应用信息化工具和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

(二)丰富学习课程体系

要彻底改变信息素养教育等同于学习计算机的狭隘认识,丰富、完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如在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同时,开设信息素养课程,讲授信息人文、伦理、法律知识等。同时,注重信息素养课程与专业主修课程的融会,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

(三)完善硬件设施环境

学校信息化建设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助推器,要大力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和数字资源库建设,完善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环境,为教师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方式和学生进行探究性主动学习营造良好环境。

(四)改革学习评价方式

信息素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持久能力而不仅仅是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时要多以启发式、探究式、总结讨论式学习为主,少以简单的考试为评判指标

(五)加强学习过程监管

要摒弃重专业学习轻信息素养教育的陈旧观念,避免抓信息素养教育一会儿热一会儿冷的现象。要将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对学校自身、教师、学生考核的重要因素来审视,加强全过程考核和监督。

浅析如何加强和培养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素养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能力 信息环境 信息技术教育

论文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者才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能够对所做的研究进行扩展,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使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能力是一种基本的信息素养,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它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除信息能力外,信息素养还应包括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参与信息过程和信息社会的认识和态度层面上的内容,这也是每一个信息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应包括对信息科学的理解;对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对信息社会的认识、态度与参与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不仅规范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也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应采取的方法。根据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一、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师应把严肃的“讲电脑”和烦闷的“学电脑”变为活泼的“玩电脑”和轻松的“用电脑”,使得课堂气氛轻松而有趣;也可以借助学生对电脑游戏的兴趣,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和学习方法。比如,我们可以用纸牌、五子棋游戏教学鼠标的用法;用“打地鼠”和“摘苹果”游戏训练指法。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

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对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非常重要。目前,许多中小学已有完善的校园局域网,并与g0438034连接,学生在宿舍就可以上网。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图书馆馆员负责选择、收集、加工、存储信息,并提供某学科或某主题的相关信息等服务;对在校教师、学生进行信息检索、网络资源的培训,对新的网络检索知识开展不定期的讲座,用网络进行信息发布、信息导航、信息交流,用不同形式的读书社或社团开展信息活动,促进信息交流,使整个校园形成了一个浓浓的信息氛围,为信息素养培养奠定了良好的'支撑环境。

三、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自身信息驾驭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把信息教育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去。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具有“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把信息素养的精神、意图整合到课程和教学的要求中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的能力就成了决定教育教学效能的基本因素。教师为了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应主动在校内外参加培训、观摩教学、讲公开课等活动,听取其他老师、专家的评议和指导,拓展、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主动争取参加校内外同行之间的教学方案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

四、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会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身处信息时代,通讯能力不仅仅包括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这只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技能。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网络时代,如果不会使用电子邮件、传真机等先进的通讯设备,那么他将被新的世纪所抛弃,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教师还应促使学生掌握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整理、利用和传播的方法。如:教会学生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的采集工具、编译工具、发送工具、存储工具。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参观、实验、资料检索、电子视听等获取信息的方法。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灵感思维与发散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寻找信息生长点,发现与创造新的信息。善于运用外界信息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计划,善于扩充自己的知识信息库与学习方法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所发现和占有信息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素养的培养应特别重视学生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的理解、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价比具体机器的操作、具体软件的使用更为重要。在具有通讯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学习者不断发展自己对信息的敏感度,是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学会学习及掌握思考技能的前提条件。

五、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思考的技能

这是信息素养三大能力的核心部分。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应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利用信息的意识。让学生独立地寻求问题的答案,加强对学生思考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学生只有掌握了思考技能,才可能独立地思考、主动提出问题、主动为问题寻求答案,而不必时时依靠教师的帮助去完成学习任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件事情通常都有多种解决办法,一个问题也有多种答案。信息素养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对一个问题能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能力,不禁锢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

总之,信息素养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学校教育中,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认真地界定学生的信息素养应包括怎样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培养。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更需要教师们首先具有这种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信息的增大,信息渠道的拓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奠定前进的方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路需要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去开辟,信息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burnhein, robert.信息素养——种核心能力[j].澳大利亚图书馆学术和研究,1992.

[2]lenox, mary f. 和michael l. walker.教育过程中的信息素养[j].教育论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