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理财战略目标是重占有还是重生存?企业理财战略目标是什么,虽然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但代表性的看法主要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利润最大化。简而言之,传统观念下的企业理财战略目标是重占有的,企业只有越来越多地占有物质财富,才算是成功的,才更有价值,才更有社会地位。如果企业理财战略不以占有更多的财富为目标,那么其生存也就一文不值。应当说重占有的企业理财战略目标并不是最佳的选择,虽然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重占有。笔者倾向于企业理财战略目标应当是重生存,即使企业更健康地发展、运转下去。如果把企业看成一个有生命的结构的话,只有通过健康地发展才能生存下去,只有变化才能存在。企业理财战略目标所固有的特性就是使企业更好的成长和变化。单纯地占有无助于企业健康地成长和变化。重生存才能和谐一致,才能更好地发展。在以利润为取向的社会,企业理财战略目标—般是重占有的,这是和私有制密切相连的。事实上—个重占有的社会,其弊端是很多的。—个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很难说是—个理想的企业。社会主义企业本质上应该是重生存的,应该是为全社会、全体人民的健康发展服务的,而不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战略目标的。其实传统企业理财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的,认为人是自利的,是重占有的。这—假设在一定时期是基本成立的,但它并不代表社会的发展方向,更不能成为企业理财战略的理论基础。社会人假设、人的全面发展假设早已出现。因此,企业理财战略目标更应当建立在社会人假设、人的全面发展假设的基础上,应当重生存,而不是重占有。新思维之二:企业理财战略思想——贫困还是富有?企业理财战略思想是制定和实施企业理财战略的思维成果,是完善企业理财战略的精神资源。通过对中西方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史,特别是企业理财战略思想演变的深入研究,令人遗憾的是,企业理财战略思想还是比较贫困的。理由如下:(一)企业理财战略思想的单一性。翻开各种财务管理教科书,很少有专门介绍企业理财战略的,虽然国内有少数学者以企业理财战略为题出版过专著,发表过论文,但企业理财战略思想的单一性的格局并未改变。各种财务管理教科书中也零星介绍—些企业筹资战略、投资战略、资产组合战略、收益分配战略等,但其指导思想只有一个,即如何实现“最大的收益”,即重占有,轻生存,似乎只有先占有了,才有可能谈生存。(二)企业理财战略思想的层次性仍然较低,并未上升到经济学的,特别是哲学的高度。企业理财战略思想应该是各种经济学、管理学观点的具体体现,应该上升为理财哲学。但现在许多教科书所介绍的理财战略似乎只是某一种经济学的思想,并不能体现各种经济思想,更没有从哲学的高度,从人性的高度去加以认识和总结。因此,企业理财战略思想的层次性仍然不高,其内容也显得比较苍白。(三)企业理财战略忽视了对人的重视和研究。教科书上讲到企业理财战略时,实际上就是假设制定企业理财战略的决策者们是纯粹经济动物,他们的目标就是如何去赚钱,如何去实现低成本、高收益。他们把其他人也看成是经济动物。不需要去研究丰富多彩的人群及员工的动机,不去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更看不到制度变迁的可能性及人的创造力。企业理财战略关注的是资金、成本、收益等财务指标,很少关注人力资源及人本身的生存质量,人并没有成为企业理财战略关注的热点问题。四、企业理财战略思想只重视价值分析,不重视行为分析。我们不幸地发现,所有有关企业理财战略的教材,在介绍企业理财战略时,都陷入了纯经济的价值分析的误区,忽视了理财战略的本质对象是企业及人活生生的行为,而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改变企业理财战略的结果和方向。新思维之三:企业理财战略是侧重于战术性还是侧重于战略性?战略应该是和市场、社会、人联系在—起的,是市场、社会和人的变迁导致竞争、风险,从而影响企业理财战略的需求。企业理财战略是对市场、社会和人的—种积极反应,是降低企业生存风险的—种策略,它需要企业内部和社会各部门及社会有关部门及人士的支持。传统的理财战略侧重于战术性,仅仅对各种财务事项进行分析研究,忽视了市场、社会、人本身对理财战略、战术的影响,在假定不变的市场、社会和人的环境中,静态地去分析各种筹资、投资及收益分配的战术过程。整个企业理财战略过程显得平淡乏味,缺乏整体感和生动性,也缺乏其社会价值。企业理财战略应该侧重于战略分析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战术分析。理财战略应当以市场、社会和人为导向,使理财战略真正上升为动态的、发展的、统领企业理财全局的导航系统。新思维之四:企业理财战略是分离于企业战略管理还是融合于企业战略管理?传统的企业理财战略理论给人—种“独来独往”的感觉,有自己界限分明的研究对象,有确定的战略主体和分析手段,它是财务管理人员自己的事情,似乎与企业其他战略问题无关。其实企业理财战略是无法从企业战略中分离出来的;它是企业战略的—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必须融合于企业战略管理才有前途。只有当企业理财与其它管理战略相配合,相融合时,企业理财战略才能得到企业管理当局、企业其它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的认同,也只有当理财战略得到企业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时才有希望取得成功。因此,企业理财战略切忌工作本位化、独立化。新思维之五:企业理财战略是重最优化决策还是重较满意决策?传统企业理财战略理论在论述战略决策时往往强调决策的最优化,无论是筹资战略,还是投资战略、成本战略,利润战略、分配战略,要求企业从方案初选、论证、终选都要按照最优化原则办事,选择所谓最优方案。各种战略决策方法也是按最优化原则设计的,就连风险衡量与计算也充满了最优化思想。其实“最优化”的提法本身就不够科学。按照哲学的基本原理,任何事物发展都是相对的,并无绝对的最优化,有利也必然有弊,你按某一指标实现了“最优化”,从另—个方面来看,也许很糟糕。其实真正的企业理财战略决策是选择决策者较为满意的方案。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认为,选择满意的决策方案,“则是在不同方向上简化真实情景,它保留了较多的真实情景细节,但试图做出满意的决策,而不是最优的决策。”其实决策者为了进行所谓的“最优决策”,往往要大刀阔斧地简化真实世界的情景,使之达到决策者能够处理的地步。这种最优化决策的结果本身就是令人怀疑的。新思维之六:企业理财战略是重经济还是经济与文化并重?传统的企业理财战略理论在讨论问题时,主要是站在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说明的,强调的是经济上的最优化,很少结合文化来论证,其实这是很片面的。从七十年代开始,西方企业开始重视战略管理,企业理财战略也越来越被人们看重。到了八十年代,人们开始崇尚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用价值观来管理企业。企业理财战略如果忽视文化环境的研究与分析,不但没有特色,而且成功的概率也大大降低。笔者认为企业理财战略应当经济与文化并重,在系统的经济分析的同时还应当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企业理财战略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是根植于一种文化、价值观、习惯和观念之中,根植于政府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中的科学,企业理财战略受到——而且也应该受到——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理财战略又影响企业、社会和文化。新思维之七:企业理财战略认识上的—些误区。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理财战略应当被利益驱动,搞尔虞我诈是可以理解的;搞投机,钻政策空子,善于避税是精明的表现;认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多余的,企业理财战略应当有充分的自由;认为要在市场经济中获胜,应当舍得花钱造舆论,做广告,树金字招牌,甚至不惜做假广告以提高所谓的知名度。有人认为企业理财战略就是在流通领域抢天下,把全部心思放在扩大收入上,忽视生产、质量和管理;如此等等。其实上述企业理财战略的价值观是错误的,鼓吹的是惟利是图,有损国家、社会利益,有损精神文明建设,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企业任何理财战略都应当在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展开,应当明是否,讲正气,有原则。企业理财战略学说作为社会科学的—部分,所关心的无一例外的都是人类对其环境的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如果企业理财战略学说本身是以错误的理论为基础的话,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将是有害的。新思维之八:关于企业理财战略主体的—些思考。按照企业理论的—般常识,企业可以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独资企业的理财战略主体是业主本人,合伙企业的理财战略主体是合伙者群体,公司制企业的理财战略主体是以董事长和总经理为代表的管理阶层。对前两项似乎已经没有什么疑义。对公司制企业的理财战略主体的看法还有分歧,即公司的出资者或投资者集团能否成为企业理财战略主体?我的看法是要看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关系,以及投资者的谈判能力及国家的法律政策。投资者可以采取各种策略(也是一种理财战略)去激励和约束经营者的财务行为,可以在企业重大理财战略方面最后表态。因此,投资者集团有时就是企业的理财战略主体。至于经营者能否成为企业理财战略主体,也要看经营者的力量是否能左右企业的局面,以及国家的法律政策。经营者可以拥有一定限度内的财务决策权,但他们还是以执行公司的重大财务战略为己任的,不应当成为企业理财战略的主体。有人把谁拥有财务决策权看成是理财战略主体的标志,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因为财务决策权是分层次的,有出资者财务决策权,有经营者财务决策权,有财务经理财务决策权,还有其它部门经理及管理人员的财务决策权。如果他们都成为企业理财战略主体,不但道理上说不通,事实上也不可行。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 我国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的困难,在财务管理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财务信息及时性差;信用观念淡薄;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等现象。企业应采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更新理财观念;实现财务信息适时监控;明确产业专业化之路;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等措施。【关键词】 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至2006年为止已近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 ,它所提供的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和40% ,并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成为县及县以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提供服务、解决就业、增加税收和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也是当前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我国应为中小企业创造有利的内部、外部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以便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突出作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内部环境的规模小、人员素质差、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管理体制和方法落后等因素和外部环境的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的困难。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本文旨在结合财务管理,分析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地发展。1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 1 权力高度集中,管理者理财观念陈旧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属于民营企业,绝大部分资产集中于创业者身上,董事长兼总经理是普遍现象;中小企业中即使是非民营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是普遍现象。这些企业生存和发展完全依赖于管理者的个人素质,可是我国中小企业不少管理者的素质不高,急功近利,缺乏远大目标、现代经营理念和现代理财观念,使财务管理难以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导致企业不能健康发展。1. 2 企业信息化普及率低,财务信息及时性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由于管理者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所以信息化普及率十分低,财务基本上还是采用手工方式,有些企业即使配置电脑,也只是单机操作,未能形成网络化。21世纪已步入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企业在与国内、外强大的对手竟争中要谋得生存和发展,它要求企业信息化程度高,财务管理从管理方式上,能够实现业务协同、远程处理、在线管理、集中式管理模式。因而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与业务动作难以协调同步,财务信息及时性差,不利于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激烈竟争的环境。1. 3 信用观念淡薄,融资困难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在我国,缺乏诚信己成为中小企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尤其是个别中小企业的某些欺诈行为和由此引发的抽逃资金、拖欠账款、逃废银行债务、恶意偷、欠税等信用问题己在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其资金的安全性,只能设置更高的要求以及更严格的贷款审批程序,使得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更加难以满足。信用观念淡薄、信用等级低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是其融资难的另一主要原因。1. 4 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多数中小企业在投资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①是追求短期目标。由于自身规模较小,贷款投资所占的比例比大企业多得多,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所以它们总是尽快收回投资,很少考虑自身规模效应和长远发展规划。②是投资盲目性。片面追求“热门”产业,不顾客观条件和自身能力,无明确的投资方向。③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多数中小企业决策模式主要为经验决策,对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将要发生的现金流量缺乏可靠的预测,决策程序较粗糙,决策所需信息中,相当程度仍使用以供销·85·©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人员为主体的偶遇式的市场信息收集方式,信息的收集处理利用并无规范的规则,财务人员参与收集分析信息极小,决策信息准确度较差,决策的可靠度低。1. 5 财务风险复杂化,企业却无清醒的认识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资本形式的多样化及知识资本的多样化带来了财务风险的多样化。财务风险在多数中小企业微观环境中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过度负债。过度负债可说是高速度成长企业的典型通病,也是财务危机的根源,一些企业不顾成本、不惜代价,不考虑自身的偿还能力。二是短债长投。将短期借债用于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长期项目投资,使企业面临极大的潜在支付危机。三是财务决策失误。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的财务决策都存在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四是重视利润,忽视现金流。相当多中小企业十分重视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却忽视本企业的现金流,一但现金流不畅,就会发生财务危机。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1. 6 资产管理薄弱,财务控制失效目前,相当多中小企业未能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使企业资产管理薄弱,财务控制失效。其具体表现在: ①财务信息反映滞后,不利于企业决策和管理; ②管理者权力高度集中,财务人员处于从属地位,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名存实亡; ③资金管理失当,造成资金短缺、呆滞、周转速度慢; ④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⑤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 ⑥事前预算不科学,事中控制薄弱。1. 7 对知识资本认识不足,加剧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资本的比例逐渐增长,以专利权、商标权、组织管理方法、市场资源、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为主要形式的知识资产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实物与货币资产的主导地位。而中小企业现有的产权理论和制度仍然维护“业主产权论”,忽视了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重大作用,忽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只注重出资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排斥智力劳动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剩余分配权,从而,会使得所有者(股东) 、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更加突出。21世纪企业竟争是人才的竟争,未能充分重视知识资本的企业是很难在竟争下生存和发展。1. 8 财务人员素质偏低,会计基础薄弱中小企业普遍注重对科研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的培养,而对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重视,对财务人员注重使用而轻视培养,财务人员满负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致使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方法落后,习惯地一切听从领导,缺乏积极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没有能力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另外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原始凭证、科目应用、账册设置以及财务收支等方面工作不规范,没有形成严格的制度,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较普遍。2 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2. 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产权结构中小企业自身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产权结构。其具体措施有: ①推进产权改革,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 ②充分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 ③建立和完善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产权主体之间的权力均衡; ④建立起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 ⑤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结合本企业财务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制定财务计划、资金筹集、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劳动用工及工资、利润分配等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⑥加快制度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2. 2 提高管理者素质,不断更新理财观念管理者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管理者应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学习有关政治、法律、财经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更新理财观念。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化条件下,从理财的角度来看,管理者必须树立观念和意识为:第一,树立全球化竞争观念;第二,树立资金时间价值观念;第三,树立资金成本观念;第四,树立风险观念;第五,树立现金流观念;第五,树立知识资本观念;第六,树立专业化经营,归核化发展观念;第七,树立财务信息适时反映和监控观念。2. 3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财务信息适时监控经济的全球化和网络化,使企业竞争演变为信息竞争,谁能占领信息的制高点,谁将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为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财务信息适时监控,其具体措施有:第一,建设和完善ERP体系,使企业业务数据统一化、全部在线处理、适时监控;第二,财务工作方式实现网上办公、移动办公;第三,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会计信息安全。首先,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以法制手段来强化网络安全;其次,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在企业内部网和互联网之间要加一道防火墙;再者,加密采用私有的加密协议;最后,应用数字签名技术,防止非法用户假冒身份。2. 4 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能资金是企业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中小企业必须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周围正常,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能。其具体措施有: ①提高认识,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②合理编制现金预算,控制总体平衡; ③充分考虑资金成本、资金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采用多渠道、多方式筹资; ④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有效配合、保持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⑤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加速资金周转; ⑥加强财产控制,及时合理处置不良和闲置资产。2. 5 明确产业专业化之路,对投资进行科学决策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先天性存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不足,不可能同时进行多元化发展,应明确本企业产业专业化之路,对项目投资进行科学地决策。其采取具体措施有: ①集中有限资本,专攻某一产品的特定区域市场,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②保障新产品试制的投资,不断进行产品更新换代; ③及时进行技术设备更新改造,保证工艺的先进水平; ④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规范项目投资程序力的确认、福利(住房,培训,休假)等制度密切相伴相随的。绩效优秀的员工不但会受到奖励,获得晋级,还可以激发他们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也为全体员工树立了工作“模范”和“榜样”,同时那些落后的绩效不佳的员工,也可能受到一定的批评或处罚。无论是受奖还是受罚,对员工都会产生某种触动和鞭策,其结果是优秀的人希望更优秀,落后的人不甘于落后,在组织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绩效考评可以充分肯定员工的工作业绩,能使员工体验到成功的满足感与成熟的自豪感,有利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带动中间,这种员工之间的相互比赛和竞争,势必有助于组织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从而使企业和员工同时受益获利。3 制定可提升员工的发展规划生涯规划正在企业中逐渐盛行,生涯规划不仅是员工个人的事,其实更是企业的事。因为,只有双方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相符合,才能充分发挥出员工个人的才能,企业也才能从中受益。离职毕竟是一个双刃剑,对企业和个人都会有一定的伤害。所以企业必须把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员工个人的发展前景对员工作以描述,让员工了解岗位设置和各岗位的任职资格以及员工个人发展方面的政策,创造条件让员工进行自我评价,员工根据自我评价的结果确定个人发展目标,企业帮助员工实现其目标,让员工有奋斗的目标,激励员工进行。通过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使企业维护正常的流动率,降低恶性出走率,转化中性出走率,提高良性出走率。4 建立富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薪酬福利系统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工资、奖励制度和福利待遇保障体系,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本而又紧迫的工作。因为公平、合理和规范的激励机制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广大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再创辉煌出谋划策或贡献才智的动力源泉。它包括:工资管理制度(工资额管理、工资形态管理和工资体系管理三大部分组成) ;医疗保险制度;社会养老退休制度;及住房、子女教育、年休假、出国旅游、职工持股、年底分红等其它福利保障系统,真正建立起全新的“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利益留人”机制。5 人力资源将成为21世纪的第一大资源经济优势取决于科技优势,科技优势又源于人才优势。人力资源的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显出来,它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资源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引起国内越来越多企业家的高度重视与极大关注。6 结尾人力资源开发是一种战略规划,是为未来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先准备人力,持续和系统地分析企业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并开发制定出与企业长期效益相适应的人事政策的过程。同时,要根据不断变化的企业经营环境,建立起反应迅捷、行动坚决的调整机构,适时调整“能岗适合度”,使人才群体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遵循市场竞争的规律,建立起符合国际化要求,具有竞争激励、公正规范和科学高效特点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上接第86页)2. 6 优化财务结构、采用保守财务政策,防范财务风险目前,企业间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诚信度低,企业存在很高的财务风险。中小企业在处理财务风险问题上,应优化财务结构、采用保守财务政策,防范财务风险。具体措施为:一是管理者必须懂财务;二是把对财务的考核列为管理者考核要素的第一位;三是牢牢地控制资产负债率,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四是建立财务风险预测模型,事前控制财务风险;五是优化投资结构,控制投资期限、投资品种;六是控制负债规模,优化负债结构。2. 7 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的全球化和网络化,使企业竞争同时演变为人才竞争,谁能拥有高素质人才,谁将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为此,中小企业必须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充分协调好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其具体措施有: ①实施企业人才策略,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②以“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为目标; ③财务管理要把“人”作为核心,加大对人才的投入,加强对人才价值的计量与信息反馈; ④正确对待知识资本,妥善处理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⑤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2. 8 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①引进高层次财务人才,充公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②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现有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③分设财务与会计机构,使财务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适应新形势下竞争需要; ④坚持用人为贤原则,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作用。此外,政府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制定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会计中介机构管理;加快改革金融机构、转变其观念,为中小企业服务。参考文献[ 1 ] 孙巍.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 理论观察, 2006(3) .[ 2 ] 刘新华.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述评[ J ]. 经济学家, 2005 (2 ) .[ 3 ] 严真红.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 J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 (4) .[ 4 ] 毛红霞. 目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 中国成人教育, 2006(7) .一、存在的问题1. 缺少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企业普遍注重对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 而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重视不够, 对会计人员注重使用而轻视培养, 会计人员满负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 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 对介入财务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2. 不能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在核算事项中, 导致出现重核算轻管理, 重视资金运作和会计结算, 轻视会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经济活动分析, 淡化了财务管理自身在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和参谋决策作用。3. 监督、控制、考核不力。企业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体外循环严重, 事前控制乏力, 事后审计监督走过场, 缺乏可行的考核办法, 企业对投资情况、资金收支、对外担保等或有负债、利润分配等重大决策掌握不全, 投资决策随意性大。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处于从属地位, 迫使会计人员做假帐、报虚数,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加上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社会审计受利益驱动走过场, 财务监督乏力、滞后, 缺乏监管措施, 潜亏问题严重。4. 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落后。许多企业内部还是沿用过去的靠上报财务报表和口头汇报的方式来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由于会计核算随意性大, 任意简化会计手续, 滥用会计科目; 对财产物资和库存现金不定期盘点, 对银行存款和债权债务不经常核对; 财务报表编制不实, 加上受不规范的人为因素影响等, 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许多企业尚未建立必要的电子计算机财务信息传递、核算、查询和监控系统, 出资人很难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财务动态,信息滞后、效率低下。5. 法制观念淡化, 有令不行, 有禁不止, 有法不依。有意违纪造成财会基础工作混乱, 个别企业为达到偷逃税收、转移资产、私设“ 小金库”等非法目的, 有意不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记账、算账、报账, 以借机“ 浑水摸鱼”。6. 对资金管理不严, 造成资产流失。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 过量购置不动产, 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 陷入财务困境; 对应收账款周转缓慢, 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 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 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 存货占用资金控制薄弱, 造成资金呆滞, 周转失灵。二、对策措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再认识, 确立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 以抓财务管理为主, 带动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发展。1. 改变经营理念, 重视财务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经营管理的能力, 企业经营者的法律素质是加强企业法制建设的基础, 也直接关系到企业依法经营管理的水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现代的企业经营理念, 而且还应当要认真学习和运用《公司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 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自觉抵制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认真学习出资企业负责人管理、企业重大事项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等一系列制度规定, 树立企业依法防范风险要以管理为主、以事前为主、以预防为主的经营理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仅需要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尽快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 更需要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因此, 全面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经营管理的能力, 是加强企业法制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 建立财务监督与法律监督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审计、企业法律顾问和职工民主监督制度, 加强财务监督是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 企业要在加强财务监督的同时, 切实重视法律监督, 建立以事前防范为主, 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为辅的企业经营风险法律保障体系。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 同时加快建立企业其他重大投资决策、重要经营活动、资产处置、改制改组、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内部法律监督机制。3. 全面规范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财务管理也必须是对全过程的管理。企业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 应体现全面性的原则, 既要有资金筹集的管理制度, 也要建立资产、收入和成本费用等管理制度, 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中做出全面规范, 确保企业财务活动有序运行。4. 加强资金管理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掌握企业财务状况, 加强资金筹措、投放、使用和分配的管理, 同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注重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工作, 并提高信用分析能力, 控制应收账款规模和采取各种措施, 尽快追回长期拖欠的账款, 提高资金运作水平。5. 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为资金集中管理、监督控制、规避风险提供可靠保障应用统一的计算机财务软件, 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 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也是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所在。企业要找准切入点, 从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着手, 以财务管理为依托, 针对当前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大力促进企业广泛采用计算机财务软件, 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 进而达到强化监督与控制, 规避财务风险, 加速资金周转,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 要遵循企业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程和规律, 统筹规划, 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一是企业应当选择使用国家认可的财务软件, 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 并将其作为企业会计基础规范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是企业应积极推进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工作, 建立统一的计算机平台, 采用统一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软件, 把企业有效的规章制度体现到计算机的应用管理程序上来予以固化, 实现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 使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保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置于严密监控之下。三是逐步引进开发使用先进的ERP 软件。要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 变革企业内部管理模式, 调整企业生产组织结构, 将用户需求、企业内部生产活动及供应商的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 合理配置企业各项资源, 全面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6. 健全规章制度, 加强财务内部管理其一做到有章可循。根据《公司法》《、会计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并结合企业实际, 从财务管理体制、资本金管理、资金筹措、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投资项目管理、产权交易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内部牵制、稽核、财务计划、财务分析、财务报告等方面, 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实践反馈, 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 提高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同时, 制订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有关人员财务管理权限和责任, 并建立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和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其二是要严格按章办事。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做到有章必循, 违章必究,防止规章制度流于形式。7. 培养高素质的财会队伍财务工作管理对象特殊, 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首先, 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 注重培养和选拔既有专业知识又善于管理的年轻人才, 会计岗位要严格把握任职条件, 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其次,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规定是“: 敬业爱岗, 熟悉法规, 依法办事, 客观公正, 搞好服务, 保守机密。”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三是要增强法制观念。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进行工作, 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不但要为本单位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还要使单位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监督部门能依照法定程序得到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单位及其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这既是对会计人员行为的规范, 也是对单位负责人不正当干预财务工作的约束, 为开展正常的财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总之, 企业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 要抓住机遇,知难而进, 以创新为动力, 切实转变观念, 树立全新财务管理理念, 并积极大胆实践, 努力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靠近,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财务目标的三个理论解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摒弃一个被认为有缺陷的目标而选择其他目标,决策者似乎应该很容易做到,不过正如前文所说的:(1)所有的财务目标都有缺陷,对特定企业而言,现实的理财环境和理想的目标作用环境存在差异,只是缺陷的程度不同而已;(2)新目标的环境契合程度可能更差,要弥补该缺陷的成本可能更高;(3)不仅目标的作用惯性很难克服,而且现有的运行机制无法立即适应财务目标的更新。因此,对财务目标“见异思迁”所产生的成本不可小视。企业财务目标及其实施机制都存在优化的客观需要,实施机制只有在企业的理财过程中不断完善,才能较好地实现财务目标的功能,也才能反馈财务目标的缺陷,并通过特定机制加以弥补。从企业经营的较长时间来看,实施机制存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从企业发展的大背景来看,这也是企业管理成熟化进程的一部分。(二)财务优化的诊断分析企业对于财务目标的选择是战略性的,它是企业财务有效运行的前提,定位错了代价会很大。基于有限理性,企业的决策者无法一次性地确定最适合(即最优)③企业理财环境的财务目标,而存在选择不同层面财务目标的可能。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建立相对于所选财务目标最适合、最完善(即最优)的实施机制,因而也存在不同完善程度的实施机制,并存在优化的必要。财务目标的优化,包括目标本身的优化和目标实施机制的优化。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起到优化财务目标实施机制的作用,因为在经营者财务目标与所有者财务目标产生冲突时,它可以起到化解和调和的作用。在管理层持股制的作用下,经营者身份被附加了所有者的成分,从而化解了二者在根本目标上的冲突,它实质上是维护了所有者至上的公司治理规则。企业决策者在管理实践中寻求更高级财务目标的努力,使得财务目标得以优化,但只有同时改善实施机制,才会有良好的理财效果。在图1的财务优化九区间诊断矩阵中,笔者试图说明财务目标选择与财务目标实施机制各种可能的组合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理财效率,同时也试图说明存在财务目标及其实施机制所体现的财务优化现象。在强有效区间内,企业选择了最优④的财务目标,而且能很好地实施这个财务目标(即最优实施),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务管理适应了企业内外部理财环境,并能够正确而成功地选择与实施财务目标,财务管理职能得到有效地发挥,企业理财处于强有效的状态并取得理想的理财效果。半强有效的财务存在于次优目标和最优实施、次优实施和最优目标两种组合所在的区域。次优目标和最优实施组合的效果证明,实施机制可以适当地修补目标缺陷。次优实施和最优目标组合的效果证明,目标的缺陷极少,且无法通过实施机制充分体现出来。上述两种组合基本上可以取得相似的半强有效理财效果。弱有效发生在次优的目标和次优的目标实施组合中,即目标客观上存在一些并不严重的缺陷,但未利用实施机制进行弥补,实施机制虽然不够完善,但仍可维持。因此,该组合使企业财务工作处于弱有效状态。在摇摆区间内,环境的契合程度较差,企业财务目标很不完善,但目标实施工作却系统而周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两种局面:一种局面是,企业认真地实施这个不完善的财务目标,结果导致理财困难,甚至产生财务危机;另一种局面是,企业在理财活动中很好地执行目标,弥补了固有理财目标的不足,如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下,公司的高层或财务经理对短期行为有所预见,或制定了防范管理层短期行为的制度,使原有财务目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正面作用,“利润最大化”目标并不必然导致短期行为。企业若能在这两种情况下及时、准确地分析并判断出财务目标的缺陷和理财后果,并主动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企业就可以维持,但从长远来看,鉴于环境的契合程度较差,企业财务目标存在着改变的内在要求。在陷阱区间内,企业虽然制定了很好的财务目标,但实施效果很差,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企业财务经理过分注重财务目标的制定而忽视目标实施所致,因为再好的目标也要通过理财过程中实施机制的作用才能实现。企业在理财效率不高时,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财务目标是否合理,而是财务目标指导下的财务计划、财务决策等是否科学,以及财务控制制度是否完备等实施层面的问题。此外,在外在“广告式”财务目标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损害企业价值的经理人机会主义行为和大股东机会主义行为,因而外在财务目标往往是个陷阱。在乏力区间内,坏目标无法指导理财活动,次优的实施只能勉强支撑,其结果是财务管理工作处于乏力状态。在失控区间内,次优的目标在指导和约束财务工作中并非十分理想,而目标的实施机制几乎不起作用,无法保障财务目标具有的部分合理性得以发挥,因而财务管理工作处于失控状态。在失败区间内,企业财务面临的困境是财务目标本身不完善且没有很好的执行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理财人员很难把目标转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财务目标不合理,实施又不力,一切都乱了套。企业若想保留原有财务目标而改变实施方式,或者改变实施方式而保留原有的财务目标,都无法取得好的结果,除非能在短期内及时地在目标确立和目标实施两个层面动大手术,否则,其结局都是失败。五、结论本文探讨了财务目标基础理论问题,并提出了财务目标的三个基本理论解说。在现有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财务目标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是因为存在着两个方面的理财环境差异。“纵向环境差异”对财务目标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这即是财务目标差异说。财务目标的缺陷说表明,任何财务目标都存在一定的前提条件,因而现实的财务目标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同时也存在建立缺陷弥补机制的需要。财务目标优化和财务优化说是建立在财务目标选择与目标实施优化相互关联和耦合的基础之上,即企业存在优化的动机和现实的行为,并由此形成不同的理财状态,财务优化九区间诊断矩阵能较好地说明动态的财务目标优化和财务优化现象。注释:①财务目标的差异性除了本文研究的环境决定差异外,还可能产生于研究者和信奉者对于财务目标的认识偏差,即存在有限理性的影响。②Damodaran的假设1、假设2和假设3都是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③本文所谓的最适合(或最优)的财务目标是指:(1)相对于理财环境来说是最为恰当的总体财务目标;(2)虽然总体财务目标存在一定的缺陷,但缺陷可以被实施机制完全弥补,其负面效应可以最小化。各类企业最适合(或最优)的财务目标可能并不一致,关键是看现实理财环境的决定情况。④最优的财务目标实施,主要是指其能否最大限度地落实既定财务目标,尤其是能否很好地弥补既定财务目标的内在缺陷。[参考文献][1]陈东辉。企业财务目标:在理想与现实之间[J].会计研究,1999,(11)。[2]华金秋。企业财务目标新论:现实与理论的偏差[J].财经问题研究,2004,(5)。[3]涂建明。财务目标的实施机制分析[J].财会月刊,2001,(11)。[4]王庆成。财务管理目标的思索[J].会计研究,1999,(10)。[5]伍中信,杨碧玲。论企业财务目标的产权基础[J].财会通讯,2003,(11)。[6]周首华,杨惠敏。从公司治理结构透视财务管理目标[J].会计研究,2000,(9)。[7]王化成。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8]AswathDamodaran.应用公司理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9]程 厦。走出财务目标的误区[J].财务与会计,2000,(6)。[10]谭劲松,王朝曦。论国有企业的财务目标[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6)。[11]干胜道。解析企业财务目标三大误区[J].会计师,2004,(5)。[12]陈彩玲。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J].商业时代,2004,(3)。[13]马待林,陈晓坤。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目标再认识[J].商业时代,2003,(15)。[14]荆 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5]王棣华。关于企业财务目标问题的探讨[J].税务与经济,2001,(1)。[16]许义生。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探析[J].财政研究,2003,(7)。[17]任蔼堂。再论效率与公平:企业财务目标的归属[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11)。[18]程干祥。企业理财目标新探[J].财会月刊,2001,(20)。[19]杨 超,何进日。新经济下企业财务目标浅论[J].财会月刊,2001,(8)。[20]刘世云。论企业财务目标实现中的冲突与协调[J].商业时代,2005,(24)。[21]康跃飞。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财会研究,2003,(3)。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财务会计论文题目参考
一、财务方向
(一)财务基础理论研究方向
1、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
2、公司财务制度设计
3、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
4、企业破产若干财务问题研究
5、企业财务竞争力研究
6、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
7、财务杠杆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8、企业价值创造的衡量:EVA还是Tobin's Q
9、低碳经济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
10、财务总监的角色定位与素质要求
11、财务管理学科建设问题研究
12、出资者财务论
13、财务管理质量研究
14、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15、公司财务治理研究
16、期权定价理论在公司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17、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分析与评价
18、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研究
19、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0、财务管理环境研究
(二)融资理论研究方向
21、公司筹资管理
22、企业适度负债研究
23、公司营运资金管理
24、公司经营的杠杆效应
25、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方式
26、公司筹资方式的选择与比较
27、财务杠杆及其在筹资决策中的运用
28、融资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29、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30、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
31、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的现状及创新发展方向
32、企业融资结构的比较分析
33、负债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34、再融资方式与成本的比较
35、上市公司融资优序问题研究
36、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37、公司治理与融资成本实证研究
38、民营企业融资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39、供应链融资研究
40、公司债券融资研究
41、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实证研究
42、融资约束与会计欺诈
43、论我国的融资租赁
44、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研究
45、上市公司并购融资问题研究
46、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
47、小微企业融资机制研究
48、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研究
49、电子商务与中小企业融资
50、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
(三)投资理论研究方向
51、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比较分析
52、上市公司投资绩效研究
53、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研究
54、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
55、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56、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以某上市公司为例
57、投资决策、筹资决策与股利政策的关系
58、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分析
59、投资者保护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
60、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大股东行为研究
61、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
62、上市公司高管涉案的市场反应研究
63、企业并购效应研究
64、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65、风险投资机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效率影响研究
66、公司投资时机与投资规模分析
66、公司投资方向与投资区域分析
67、投资组合理论在股票投资中的`应用研究
68、我国风险投资问题研究
69、权证投资的风险控制研究
70、项目投资财务问题研究
(四)收益分配理论研究方向
71、股利政策的比较与选择
72、中西方公司股利政策比较研究
73、股票期权与经理人激励
74、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及其形成原因
75、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治理研究
76、股权激励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77、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问题研究
78、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研究
79、盈余管理及其识别研究
80、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文献综述
81、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分析
82、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公司为例
83、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比较分析
84、自由现金流量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分析
85、薪酬激励与管理者行为的选择
86、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股价关系研究
87、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公司治理研究
88、上市公司股利形式与收益质量研究
89、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
90、企业收益分配过程中的税务筹划
(五)财务分析与绩效评价研究方向
91、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92、财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93、财务分析理论研究
94、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
95、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研究
96、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分析和调整
97、上市公司绩效评价问题研究
98、论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以某上市公司为例
99、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100、业绩考核:会计业绩还是市场业绩?
101、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应用——基于××公司的案例分析】 102、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分析
103、公司价值评估模型及其评价
104、“企业经济增加值”方法应用研究
105、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106、价值链分析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107、平衡记分卡在企业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108、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109、财务报告的局限及改革方向研究
110、经济附加值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研究
111、某某上市公司的财务案例分析及启示
112、某某项目投资的财务可行性分析
113、成长性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未来收益
114、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未来收益
115、××公司可持续增长能力分析——基于财务报告数据 116、××发展前景分析——基于财务报告数据
117、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实证分析
118、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实证分析
119、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实证分析
120、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探讨
(六)资产管理研究方向
121、企业存货管理研究 122、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123、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衡量与防范
124、企业现金持有策略研究
125、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126、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研究
127、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探讨
128、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问题研究
129、上市公司信用政策研究
130、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七)财务风险与财务战略研究方向
131、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132、财务风险与财务预警系统
133、企业财务战略问题研究
134、企业集团财务战略问题研究
135、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136、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
137、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研究
138、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应对研究
139、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研究
140、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问题研究
141、企业财务投资战略研究
142、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关系研究
143、Var与风险管理
144、财务分析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
145、大数据环境下的财务分析变革研究
(八)财务信息化研究方向
146、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47、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谢谢你的阅读。 1. 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制度研究 2. 物流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3.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4. 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研究 5. 责任成本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6.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报告体系构建 7.金融市场与企业筹资 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 9.中西方企业融资结构比较 10.论我国的融资租赁 1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12.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13.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 14.负债经营的有关问题研究 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16.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17.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 18.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 19.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 2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 23.债转股问题研究 24.公司财务战略研究 25.财务公司营运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企业财务激励与财务管理 摘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而财务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发展壮大过程,同时也是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和强化的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防范和控制风险对企业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财务管理;防范意识;控制风险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提要财务激励一直是企业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激励方式,也备受企业理论界的关注。本文通过说明财务激励的涵义和特征,提出其是现代财务管理的一个新课题;进而从筹资、营运资产的管理、股利分配和预算管理等企业财务活动分析财务管理的激励作用;最后很具体地指出应对企业财务主体涉及的利益关系方进行激励,以更好的发挥财务管理的激励作用。 1.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预算制度缺少硬化约束 目前我国企业的预算控制相对薄弱,预算往往流于形式。一些企业及时制定了预算,也缺少对预算实施过程的监控,甚至部分企业未设定专门的预算管理结构。又无事中控制。至于事后分析,随即与年终考核的需要能得到一定的重视,并在年度利润规划的基础上辅以相关的会计资料,但其有效性也很受影响,预算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资金管理手段缺乏,使用效率低下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内部多级法人资金分散占用,现实的矛盾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很多企业集团试图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但因缺乏资讯科技和先进管理模式作支撑,无法解决成员企业资金严重沉淀与闲置,不能将资金集中投放于优势领域等问题。 财务人员受制于行政领导,财务控制和财务监督形同虚设 目前许多企业集团委派会计主管的人事关系,工资报酬,职称评定都有所在单位决定,这些会计主管在日常会计工作和财务监督控制中往往无法保持原则性和独立性,甚至与所在单位融为一体,共同实施财务欺诈行为,共同应对企业集团的监督检查,导致财务收支审查监督失效。 控制,监督,考核不力 由于集团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社会审计易受利益驱使,这使集团企业财务控制中普遍存在“事前控制乏力,事后审计监督走过场”的现象,缺乏可行的考核办法。审计人员多数时候只能按领导意图处理,造成“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图走”,导致财务管理失控,无序和混乱。 2.加强企业集团管理的对策 理顺母子公司之间有效授权,明确权债,建立集团内部重大经济决策控制制度 首先是资本运营方面,如投资,筹资,对外经济担保,签订经济合同等。资本运营管理影响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母公司应集权管理,但也要给子公司适当的分权,即母公司可赋予子公司一定限额的管理权,超过许可权范围,一律由母公司集体研究决定。同时母公司应建立健全子公司对外投资及筹资的立项、审批、控制、检查的制度,并重视跟踪管理,规范子公司的行为。其次是资金管理方面。为降低资金成本,控制企业的负债规模,改善企业的债务结构,或借助银行网路,对企业资金实行统一集中管理,有利于母公司控制子公司,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降低风险。 建立一套完整的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制度 针对经营活动中的购入、销售、收款、付款、理财等各环节及有关财产、物资的收发保管和货币资金收支,费用标准等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的操作程式控制。这些控制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授权与审批制度,财产的事务控制制度,以及收支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收入分配管理制度,财务检查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及会计基础工作等。它可以使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资讯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实现横向可比,纵向可分,为从单一的合并会计报表、统一申报纳税、向统一处理财务收支、统一对外经济业务往来、统一盈亏计算等方面扩充套件,为资金、资产、负债集中管理打好基础,也有利于领导层掌握公司财务工作的全域性,充分发挥整体财力的作用。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通过编制全面预算,对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以实现其既定经营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它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集团可根据自身规模的大小,子公司的组织结构等进行预算控制。当前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应紧紧抓住效益预算与现金流量预算,不断拓宽财务预算管理的范围,提高预算精度,加大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力度,真正使预算起到刚性约束的作用。 3. 财务管理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筹资、营运资产的管理、股利分配和预算管理等企业财务活动之中。 在筹资中,财务激励首先集中体现在激励性融资工具的运用上,例如可转换债券的运用。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混合证券投资工具,风险投资者可以利用它有效地控制投资风险并获得较高的收益,即通过债券的优先求偿权可以保证其投资的回收,或以企业的良好成长性引导投资者行权从而由债权人变成股东。又如,普通优先股,参与优先股等也是具有典型财务激励意义的筹资方式,其特殊的利益保障合约条款使其成为确保股东利益和增加股票自身吸引力的激励性融资工具。其次,融资产生的货币资本结构对企业管理者的行为会产生强烈的影响,如股东-债务比率的变动对经理层改进业绩的影响,以及债务融资发出的市场讯号的激励作用等等,这些都体现了货币资本融资结构的财务激励功能。 在日常的营运资产管理中,也存在大量的策略性财务激励安排。如在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存货管理中,信用政策就是一项基于商业信用的财务激励安排,正如在折扣期内付款给予现金折扣这样的财务利益诱导设计就是典型的财务激励的产物。在存货管理中,借助于对业务链上下游的商业伙伴和客户实施充分有效的财务激励,则可以润滑企业与商业伙伴、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因此获得源于财务激励的良好财务关系,可实现持续地获取客户的商业信用,提高资金运动的速度和质量。 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财务预算作为工作任务和绩效评估、奖酬的依据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行为努力具有很强的财务激励效应,尤其在预算的执行中责任会计很好地体现了财务激励与约束效应。而在预算制度本身就是一项系统的财务激励安排,在企业预算管理中,努力建立以预算管理为基础的激励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企业的股利政策也相当程度上借助于财务激励来协调企业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经济利益,财务激励是企业的股利政策有效作用的重要手段。实际上,不同的股利政策都提供了不同的财务利益诱因,如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等。通过向投资者提供稳定或可增长的财务利益等诱因,实现诱导投资者认同股利政策并维持对公司投资信心的激励目标。如股票股利方式就是以未来企业股东财富的增加为诱因而诱导广大中小股东进行在投资,是一种财务激励策略。 总之: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全面系统地分析风险来源,找出影响企业经济收益的因素进行财务分析。企业可以利用会计报表,市场调查报告等资料,采用科学方法对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等指标进行分析,通过横向的,纵向的比较分析,作出判断和评价,从而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及早地化解财务风险,降低危害程度。 参考文献: [1]朱宇兵.ERP系统的实施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影响[J].冶金财会,200812. [2]汤从虎.浅析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管理科学,200706. [3]卫源.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师, 200706. [4]陈庄,杨立星,刘永梅,毛华扬编著.ERP原理与应用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关于财务管理的论文题目有很多,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新颖并好写的题目供大家参考: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2、 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研究3、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4、 破解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研究5、 我国企业融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6、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7、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8、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信息集成与管理研究9、 广府传统民居通风方法及其现代建筑应用10、 管理层权力对国有企业并购及其财务效应影响研究11、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12、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13、 基于中小企业融资视角的供应链金融研究14、 财务重述公司盈余质量特征及其经济后果研究15、 建筑节能气候适应性的时域划分研究
1.特步企业实施ERP的原因? (1)企业信息化管理方面:实施 ERP 的目的还在于当今企业要重视利用现代网络的大容量、高速度的特点,加强信息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功能代替人工劳动,要利用网络集成化、标准化的优势,逐步实现财务、业务及生产流程的一体化管理;即: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充分利用网络多道路、无界限的特点,扩大营销范围、拓宽生存空间,逐步向真正的电子商务化发展。通过 ERP 系统的实施来提高企业管理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我们建议企业以上述参考提示为目标逐步逐项地改进,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倾向。 (2)企业决策管理方面:决策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并赢得市场竞争的管理活动,企业在进行决策时需要科学研究、正确处理和快速反应。如:市场出现波动时或遇竞争对手时的价格调整,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持无法准确地把握每个产品的动态成本数据是很难做到迅速反应的。决策者与决策层的统一,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可以实现信息与数据的共享和快速查询,管理人员相互间的沟通更加有效和及时,使决策正确而迅速,达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 传统管理模式往往造成有的部门经常忙昏头还要加班,而有的部门经常没有事做。 实施信息化管理可以充分合理地调动人力资源,解决业务流程中的瓶颈而提高企业整体运作。 (3)企业战略管理方面:通过实施 ERP 系统,可以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即时性、共享性和准确性。 ERP系统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决策分析依据,由使企业领导从以往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用充分的时间来考虑战略管理和决策,这是企业的灵魂,是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的策划。 (4)企业成本管理方面:现代企业竞争的一个常见现象是价格相戈,其实质是企业内部整个供应链和成本的竞争,关键在成本管理。企业营销成功与否,内部因素要起很大的作用,同样的外部环境下,实力相当的企业中有的能成功而有的却失败。结合 ERP 的实施并参考三大成本管理措施,即:货币成本靠制度把关,生产成本靠定额控制,管理成本靠民主监督。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持,仅仅依靠人工管理,上述三大成本管理措施的实行往往很难令人满意。
上传我自己大学毕业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是企业管理类的我国中小企业品牌的塑造与传播希望我的诚意能得到你的分分。第一次分享我的论文中小企业品牌塑造的思路与策略谈及品牌,逢人必言:“品牌是大企业的专用武器”、“品牌不属于中小企业”等等。如此,中小型企业由于诸多方面的约束,即便具备高品质产品,也只能生存在社会低层——产品层面,而备受商家的“凌辱”、“欺诈”。 许多人把品牌当成了奢侈品,以为是大企业的专利。其实,建设品牌从来就是一个渐进的、与企业从始至终相伴相生共同成长的东西,有谁听说哪个企业做大后才说:“好了,现在我们开始建一个品牌吧”。海尔在当年产量不高、名气尚无,抡起大锤砸不合格冰箱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做品牌了。大品牌哪个不是从小品牌发展而来的,所以,中小企业不必愚人自危,要有自信力。“革命”不分先后,建强势品牌,就从现在做起!这些具备高品质产品的中小型企业如何“翻身做主”,从此阴影中逃脱出来?惟有塑造品牌,让企业管理、企业营销等环节从产品层面转向品牌层面,从而提升产品的品牌溢价,进而强化中间商、消费者的认可度和美誉度。那这些企业因何没有塑造自我品牌,受到哪些方面的约束呢?主要有以下三点:一、 客观财力资源短缺:国内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家电企业,由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企业市场规模、产品规模都未达到一定的水准,从而大多企业都面临着资金方面的压力,面对着有限的资金,企业需要品牌研发、市场开发等一系列的费用支出,哪还有多余的资金来用于品牌塑造呢?即使可以挤出部分资金,但也是杯水车薪。二、 主观心理压力:诸多中小型企业在选择品牌战略的同时,都有个同样的顾虑:品牌塑造是个长期的工程,而工程的开展和继续都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而此类中小型企业如果选择品牌战略,都有可能面临被此拖跨的风险。所以,很多国内中小企业都不愿冒此风险,而选择默默无闻的产品路线。三、 经营理念压力: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都从事着OEM生产,赚取着被压榨殆尽的不到10%的毛利,由于这些企业产品质量过硬,在常年累月的国外OEM规模生产中,积累了相当的财力资源,但由于当前人民币升值、油价上升等因素导致了生产成本上升,这些OEM企业都纷纷转向国内市场,从事自主生产和研发,这些拥有强大资金支持的转型企业几乎都会选择品牌之路,但由于长期受国外市场模式的影响,对国内市场不甚了解,对国内品牌战略的实施始终不从下手。面对中小型企业所面临的上述诸多压力,笔者提出了各自的解决办法:1、 重点投放,各个击破应该说,资金压力是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品牌战略所遇到的共同的“拦路虎”,如何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做品牌呢?大概很多人都会质疑;没有强大的资金怎么做品牌啊?笔者认为,如何运用有限的资金是关键,中小企业可以将这些资金针对性的投放到某一个重点市场,而选择投放市场也很重要,这需要企业前期充分的市调,包括产品的铺货情况、竞争者情况、消费者购买力等因素,然后运用本土化品牌传播、促销手段,进行重点区域市场的强大运作。在成功运作区域市场的品牌战略后,企业在复制传播,对其余市场各个击破。2、 快速品牌战略:笔者认为,品牌是产品与消费者的关系,需要以高质产品为依托,通过消费者对产品的初次体验,将企业感情、历史等灌注给消费者,从而加大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种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有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系的亲密疏离往往不与时间成正比。所以品牌也可以快速建立,通过各种传播策略加大品牌的知名度。3、 转型企业品牌战略:对于拥有强大资金背景转型公司的品牌需求,笔者提出了两项措施:转变思想:由于这类企业受国外市场运作规则的影响较深,在转入国内后,企业需及时转变观念和思想,区别对待国内外市场不同的游戏规则。这样才能更快的适应和切入国内市场。借助外脑:这类企业往往会面临着人才压力,而国内日渐成熟的企业咨询公司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由于咨询公司对国内市场熟悉,品牌国内运营理念也比较成熟,所以,企业可以借助外脑,快速的运用本土化策略对品牌进行定位、管理和传播。长期从业于家电行业,具有系统的品牌策划知识理论,并成功参与策划多起家电行业极具影响力的论坛活动,中国家电营销传媒新生代人物,在文案创意、品牌策划、行业观察等方面颇有见解。现为某著名家电专业媒体专题编辑。曾策划多篇产业分析报告,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小企业如何才能有效地建起强势品牌呢?一、端正认识,走出误区认识决定行为。在品牌建设的认识上,许多中小企业还存在误区,使他们裹足不前:1.以销量代替品牌。认为品牌太虚,看不见摸不着,“我把销量做大了还不是一样?”甚至有人说,“销量这么好这不是品牌的力量是什么?”他不知道这是建品牌的大好时机,占领市场无疑是重要的,但这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占领消费者的心。只有建立消费者忠诚,让你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拥有地位,才能使自己未雨绸缪。产品无论多么相似,只有品牌使它变得不一样,否则,过不了多久模仿者来了,怎么办?到那时再惊呼就有些晚了。2.做空壳品牌。与上面相反的是,有人把品牌当成了筐,设想先做响一个品牌(筐),然后往筐里放什么产品,什么产品准好卖。他们认为,只要把“筐”做出了名,在品牌(筐)的作用下,做一个成一个那是顺理成章的事。他们把做品牌当成了老母鸡孵小鸡,简单化、庸俗化,不知道品牌与产品的关系,不懂品牌需要灵魂、要有个性。其实做品牌与做销量并不在在两种不同的做法,那种说只做品牌做长线要么是纯心人,要么就是根本不会用做品牌的办法把销量做上去,用这种说法遮羞罢了。如果做品牌不是为了销售,品牌能当饭吃吗?其实做品牌也是为卖产品打工,品牌不高雅,其它销售手段也不低俗,况且现在的竞争环境别指望单靠品牌就可以拉动销售!其实事实上正相反,是其它营销手段渐渐失效的情况下,加上品牌才行!在销量中做出了品牌,在品牌中做出了销量,谁在先后的情况都有,重要的是让两者相得益彰,而不是两张皮,两股道上跑车。建设品牌是理性的、科学的过程。一个品牌的塑造过程,就是一个企业的提升过程。一个品牌被市场、被消费者认可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过程。端正认识,走出误区,树立正确的品牌观念,再小的企业,都会走向飞跃!3.做品牌投入高,风险大。许多人认为做品牌就是拼命打广告,做知名度。他们眼看着一个个广告巨人速生速灭,于是以此为鉴,这烧钱的事咱可不能干。他们不知道做品牌还有其它办法,结果品牌成了无辜,就像倒洗澡水,把孩子也给泼出去了。4.打造品牌是个漫长的过程,快速建立起来的不是品牌。这又是极其害人的歪调!最有价值的品牌有很多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老品牌甚至是百年品牌,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些老品牌当年是缓慢成长的,更没有人否认新兴品牌如“三星”“微软”不是品牌。我国搞市场经济不足三十年,难道你能够说“海尔”“联想”在创业之初不是做品牌,百年之后他们才有资格称做品牌吗?品牌之路不是成长的漫长、人们接受的漫长,而是方法不正确和不尽正确而走了许多弯路导致的漫长,品牌竖立起来之后坚持和维护的漫长。相反,大多数情况是,如今的大品牌如果当年不是快速建立起品牌,早被对手打死了,方法和定力不够早夭折了。快速建立品牌没有什么不对的,做品牌不是快点慢点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企业在快速建立了品牌知名度和快速达成了销售量之后做了些什么、怎样做的。他们只知道在广告中大喊大叫,一条道跑到黑地狂造知名度,不知道品牌生命归根到底要靠美誉度来支撑;只知道制造空泛的让人毫无感觉的品牌概念,不知道品牌概念要与产品的功能功效恰当吻合,要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到品牌的与众不同;只知道劫道式的到处堵满消费者的眼帘,不知道用独具价值的品牌内涵赢得消费者的芳心;只知道用媒体强行灌输,不知道在与消费者接触的各个点上与消费者互动沟通,使他们在品牌体验中认同品牌,产生好感;只知道争抢消费者的钱包,不知道通过提供恰当的价值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而让消费者主动掏钱,并把对该品牌的美好印象储存在心中,传播出去……这样造就的品牌貌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他们活跃在媒体上,注册在商标局,但就是没有活在消费者心里,所以,性命当然不长。而这些,正好是与做真品牌相悖的!品牌是完全可以比较快地建立起来的。做品牌,是在做与消费者的关系,是给产品塑造一个灵魂,这个灵魂是用历史、用情感、用文化塑造出来。比起讨论塑造品牌的时间长短来说,讨论如果做品牌的内容更重要。你想想,你朋友的要好程度难道是以结识时间的长短来划分的吗?二、中小企业做品牌需要的基本条件一个好产品消费者是通过产品感知品牌、接受品牌的,在每一种消费需求面前,都有无数的产品孙子似的等候着“上帝”的垂青,所以,产品必须经得起消费者挑剔,这是做品牌做营销的基础。中小企业做品牌一定要根植于产品这个基础,品牌源自产品,高于产品,而且消费者最初的品牌体验就是从你的产品中得到的。海尔的品牌美誉就是从海尔冰箱(当初叫利渤海尔电冰箱)始终如一的高质量和超前的优质服务中得来的。如果没有一流的、可信赖的产品或服务,再好的品牌也无所依托,无从建造。一个好理念如果说,一个好产品是一个品牌的依托的话,那么,一个好企业经营理念则是建设好品牌的思想源泉、文化源泉和道德源泉。比如,急功近利者做不长品牌,一个企业如果过分追求短期利益,就会导致只重视品牌知名度,忽视品牌美誉度,销售换来了金钱,却没有换来消费者满意和忠诚。许多貌似强大的巨人企业和品牌,像流行歌曲,火一阵儿;再比如,缺少商德的企业做不了品牌,像蓝田,他们压根儿就没打算好好做市场,什么品牌呀、产品呀只不是在股市套钱的道具;还有的即使有好品牌也会被毁于一旦,像南京的冠生园。一个好外脑建设品牌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还是一项新工作。西方的品牌理论和实践经过了近百年的总结与沉淀,形成了庞大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和专业工作,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与评估、品牌定位、品牌营销与传播……这是一般企业难以自理的。世界著名企业在品牌建设上常常请专业咨询公司帮助工作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而我国的企业,搞市场经济不过二十几年,有的连起码的营销战术都不会,建品牌更无从下手,所以借外脑是条捷径。品牌建设是一门研究消费者与产品关系的学问,许多时候需要从外向内看品牌,外脑往往能够更客观、更科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种本土思维大凡能够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在核心技术、规模实力、市场投入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的中小型企业在这些方面不能与他们硬拼,我们要立足本土、立足本企业搞品牌。中小型企业,多数是民营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土生土长。历史造就的我们比外企更加了解自己的市场、自己的文化、还有自己的消费者。我们在语言沟通、地理优势、人文环境还有在为顾客提供人性化、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等方面,能比外企更有优势和竞争力。中小企业必须从这方面做起。比如,在食品、中药、普及性家用电器等方面,完全可以把品牌做强做大。格兰仕微波炉就是在强手如林的中外品牌的夹缝中兢兢业业,由小到大成长起来的,当初,他的微波炉也许不算最好,但是中国老百姓能用得起来的。新利毛纺公司原来是一家村办企业,硬是凭借着自己在人缘、地缘、血缘等方面的本土化的渠道优势,在短短的几年当中,一跃成为中国毛纺业的第四大名牌。三、中小企业强势品牌的建立1.精心寻找一个好产品产品是品牌依托,是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美誉度的物质基础。俗语说,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小企业在没有条件全方位整合多种资源大规模投入做品牌的时候,那么在产品的方方面面就必须做得过硬、到位,最根本的是要比现有同类产品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选产品有两个秘诀:第一,创新性的产品,能满足消费者从未满足过的需求。比如,前些年出现的一种产品——晾衣架,这个产品是为了方便楼房住院户在阳台上晾衣服用的,升降自如,风刮不掉,这个产品优点和用法一看就能接受,“恋衣”牌晾衣架只靠渠道和终端铺货就打开了销路,品牌也在经销商和消费者中不知不觉地树立了起来。做这种产品品牌要注意的要点是,市场动作要快,要尽可能地快跑,跑得远一点,因为模仿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要与模仿者拉开距离。第二,日常常用、价值不高、但反复购买性强的产品。比如“恰恰”瓜子,就因为好吃,好吃就再买,好吃就让别人也吃,没做广告就火遍全国。(有限的一点广告是后来做的,是火上浇油——更火了)。别看瓜子不起眼,但是做的是大市场大品牌!2.借势中小企业没有品牌,也不可能有太多投入,甚至连信用都有人怀疑,怎么办?一个字:“借”,“借”是省钱的办法。借渠道终端毛线这种商品很特殊,一是季节性强,进原料和资金周转周期长,数额大。二是到消费手中的是毛线,不是最终产品衣服,在品牌认知上经销商和零售商的作用比消费者更重要。新利公司资金不足,没有渠道和终端,硬是靠“借”的办法做成一个名牌。新利公司为了借渠道终端,每年在初夏召开一次经销商订货会,300多人全部由新利包专机飞昆明,白天游玩,晚上研讨工作。营销战术请经销商畅所欲言,产品定价由经销商说了算,为此专门成立了由经销商代表组成的新利毛线定价委员会。大家彼此开诚布公,定好价格,然后新利公司请经销商订货,凡现金订货者都有返利,多订多返。由于新利公司敞开心扉把经销商当作一家人的做法,经销商每年都会放心的订货。到了秋季,货到了,这可是现金进货,利润空间又大,所以经销商就会卖力地推销新利毛线。新利公司在看不到硝烟的战场上把新利品牌打了出去,借渠道挤进了原来靠高投入才能挤进的只有大品牌参与竞争的平台。正可谓借梯上楼。借产品,打自己品牌恒基伟业公司在看好掌上电脑的市场前景后,整合了一批生产掌上电脑的中小企业,利用自己的渠道和网络,推出“商务通”这个品牌,一举成为国内掌上电脑老大。当然,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耐克公司自己从未生产过一双鞋,却大把大把地从运动鞋上赚钞票的事早已尽人皆知。这两个案例说明,“借”是中小型企业来一种全新的建设品牌的思路。3.先为人作嫁衣,然后再做自己的品牌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从1993年试产微波炉,曾给GE、欧洲的一些企业做OEM,现在格兰仕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基地。2000年初,经国家权威部门评估,格兰仕的无形资产达101亿元,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对于这种策略有人不屑一顾,认为这是“替他人做嫁衣裳”,油水都被别人捞去了,自己只喝点“刷碗水”,这样会走不出其他品牌的阴影,永远也创不出自己的品牌。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忘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对中小企业来说,在产品无法打入市场,生存都有困难的情况下,采用“非品牌化”策略或“放弃品牌所有权”策略虽然有喝他人“刷碗水”的味道,但是能使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这是硬道理,暂时喝喝“刷碗水”是为了生存进而建设自己的品牌又何妨。格兰仕的发展模式对国内企业有很好的借鉴意义,OEM做多了也就做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基地。人们都知道有个格兰仕,也知道很多品牌的微波炉其实就是格兰仕生产的,到这时候,格兰仕不需要花费多大的力气去就打响了自己的品牌,更重要的是,在做OEM不仅可以赚到自己原先赚不到的钱,还可以学到知名企业的经营方法和经验。放弃品牌本身就一种品牌策略,它不是要永远地抛开品牌,更不是对品牌的否定,而是要中小企业先把远大的梦想暂时放在一边,踏踏实实把自己做大做强,以积蓄可以实现自己梦想的力量,暂时放弃是为了来日更好的拥有。中小企业在品牌的困惑面前需要的不仅仅是执着,还要有曲线救国的智慧。
我来写 你几点下线-------------------------楼上一看就知道复制粘贴的 毫无技术含量-------------------------阿里巴巴的我不熟,换个话题写,关于企业绩效的,我觉得如果你不挑剔的话,绝对应该把分给我的.80%的自己写,20%网上材料.相信已经很到位了.-------------------------排版全角题目:我的"三维"推进模式的企业绩效管理------------------------现代战争,打的是综合实力,不是靠某一方面就能够取胜,具体到作战部署上,不是靠单兵作战,而是海、陆、空三位一体,形成立体攻防,做到相互补充和呼应,能够随时进行机动和转换,才是取胜之道。打赢现代战争如此,而实施绩效管理,实际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根据观察、阅读和对本学期这门课程的理解,现将一点心得体会拿出来分享。我觉得无论是猎取新奇名词而喜欢卖弄于人的专业人士,还是书店里陈列的大同小异的绩效管理专业书籍。其实都还用得上那句话:万变不离其宗。作为企业绩效的管理者,首先要坚持的观点是:不管是哪一种理论,哪一种工具,哪个专家学者,都不要迷信和盲从,任何理论有它存在的理由,也有其优点和缺陷,因此就不可能完美无暇,关键之处在于怎么与实际结合起来而灵活运用。常言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绩效更是如此,实施绩效管理其实并不简单,既要避免烦琐复杂,也不能过于简陋而流于形式,无论怎样,做绩效,是要耗时耗力的,而要真正的达到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我觉得就应该采取海陆空式的三维。工作是千头万绪,首先要把思路厘清,然后按部就班,依计划行事,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排出实施时间表,这样在大脑里才能有一个蓝图。我个人认为,好的绩效管理,不光是一个点、一个平面,而是需要一个三维的、立体的推进。比如说有些企业热衷于搞“绩效考核”,但光搞绩效考核行不行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准备做绩效时,首先要进行一个简要的描述。好比一些散落的珠子,看上去很杂乱,我们需要用一根线串起来,提在手上,让大家看的更为清晰一些,所以,我们不妨先画一个立体的坐标轴:以“绩效”为原点,画一根X线、一根Y线、一根Z线。X轴,以“时间”为跨度,也就是说,绩效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经过一系列的动作(做与执行)才能趋于合理与完善,因此,绩效管理具有很强的延续性,而不仅仅是一个阶段的事,它必须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把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结合起来,渐渐的成为一种常态和习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方能形成企业的一整套体系,才能谈得上实现企业与个体的双重目标。绩效管理指标应该精简,应该做KPI管理指标。不能把这个框框得太满,一码事归一码事。把绩效这个框里什么都放,那肯定得撑破。企业要给指标归类,除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之外,企业所设立的指标还可以分为不同的体系,如干部任用考评体系,奖金体系等。只有分开来做,变成几套系统,一步一步去落实,才能做得好。否则,把绩效考核指标做得太复杂,大家会把绩效考核作为额外的负担而没法落实,最后会以失败告终。具体说来,从每一次的计划、实施、执行到检查、反馈、改进,按照PDCA的循环原则,实现绩效管理的新陈代谢,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因此,我要说的是,做绩效要有一点耐心,要有层次、有计划、有预案,它不是一个只为“考核”的死循环,而是一个能够完成“造血”功能的系统,而这个系统的运行要靠时间(阶段成果)来检验,我想,这是必经的一个过程,万不可得陇望蜀、操之过急。Y轴,以“层级”来划分。这个层级主要是指组织架构意义上的层级,一般要划分为高层、中层、基层,或者是企业层、部门层、岗位层;即使是高度扁平化的组织,其绩效管理其实也是有层次、有重点的,不同的层级其衡量指标大不相同,我们需要不断的深入与细化。而且,这一点牵涉到企业与个人的最终目标的实现,对二者如何起到有效激励,又能平衡相互间的利益分配,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重点所在。绩效管理指标应该精简,应该做KPI管理指标。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考核标准。不能把这个框框得太满,一码事归一码事。把绩效这个框里什么都放,那肯定得撑破。企业要给指标归类,除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之外,企业所设立的指标还可以分为不同的体系,如中层干部任用考评体系、高层干部任用考评体、基层干部任用考评体系系等。只有分开来做,变成几套系统,一步一步去落实,才能做得好。否则,把绩效考核指标做得太复杂,大家会把绩效考核作为额外的负担而没法落实,最后会以失败告终。Z轴,是“关联”,主要是指横向的关联,比如关联部门、关联岗位。再扩大一点来说,就是指一个产业链,从供应商(上游)到企业自身的运营再到客户(下游)那里,形成了一个大的生态圈,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当然,能做到这个境界的企业确实太少。大多数也只能做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不仅仅是指企业的外部顾客,也是指企业的内部顾客,包括关联部门、关联岗位。其实说到这里,就有了些平衡记分卡(BSC)的味道,但也不仅仅止于此,我们还需要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三个坐标轴相互交错、相互渗透,形成立体之势,全面推进绩效管理,我相信,这样的企业离成功已经不远了。当然,以上只是我做绩效一点新发现,算是综合了一些东西,当然,最后我觉得:第一、上面在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但理论需要结合企业现实来进行,然后不断的完善实际工作,从而不断的去丰富理论;第二、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理论,它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前提条件。需要大家不断的综合、创造,再综合、再创造,往复循环、持续改进;第三、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句话,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必须要有“制度的安排”。第四、其他的一些基础工作也十分重要,包括岗位说明书、各项基本的原始数据、统计资料、各项标准的设置、人员的素养、记录的管理、长年的管理积累等;还有相关的权责、分配机制的建立等等。绩效管理的原理其实很简单:设定清晰的工作目标和合理的考核方法,给予员工公正的报酬和激励,让员工知道他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回报。横向的联系不同部门。以上的这些比喻和论断并非绝对适用于任何情势和环境,但将带给我们关于绩效管理的一些思考,思考这些问题本身就是饶有趣味的。总之,绩效管理要想达到质的飞跃,一口吃个胖子是不现实的。
企业的管理离不开沟通交流,企业对内对外的管理沟通不畅,会导致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企业沟通管理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企业沟通管理论文篇一 浅谈企业沟通管理理论 摘要:沟通是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取得效益迈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沟通不良几乎是企业存在的通病,尤其是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层多面广,人力资源观念落后,目标激励机制不全,重人治轻法治行为等因素长期存在,导致内部沟通越来越困难。既无法使管理层之间达成共同目标提高工作绩效,也无法使全体员工凝聚力量参与市场竞争。 文章 概述了国内、国外各个阶段各个流派的企业沟通管理理论,分析了现代 企业管理 强调以人为本理念的总趋势。 1 国外研究 古典组织管理沟通理论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由以家庭式生产为基础的亲属关系沟通,逐步向工厂规模生产的业务关系沟通转变。工厂雇主对雇佣的控制监督,雇佣之间的劳动分工和层次差异,使得组织中内部沟通管理愈加复杂。 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极大地影响到现代企业的管理。这种理论,是上级对下级单向的层层控制与命令,工人只管接受指令而不考虑指令的对错,更不会向老板反馈。这种人际沟通方式是被动的,仅局限于传达指令和传递信息。 马克斯·韦伯发展了泰罗理论,提出了官僚制。他强调,组织中的每个人各有分工,责任明确,按章办事,消除个体情绪和个人感情。也就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合法化,命令是一种职责,接受命令也是一种职责,成员之间的沟通,是下级对上级基于组织制度的绝对服从。 人际关系管理沟通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军队和私有工厂为劳动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厂涌入,使得劳资之间管理成本大大增加,沟通问题进一步突出。同时,军方、厂方和工会的接触日益频繁,客观上要求和促进了相互之间的沟通理解。 在此之前的1924年,梅奥主持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得到了改善组织内部人际关系,尊重员工情感社会需要,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研究结论。1938年巴纳德提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沟通,鼓励和协调员工按照共同的目标一致行动。 人力资源管理 沟通理论 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主要国家的产业调整,大量劳动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7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各国经济参与到国际化竞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力因素特别是新型管理型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逐渐落后以至被淘汰,人力资源理论应运而生。 最具代表性的是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强调组织中的个体成长、发展和潜力开发,逐步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的发展需要,沟通实际上是个体在组织中获得较高层次的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阿吉里斯的成熟-不成熟理论认为,个体发展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他主张改革组织,以满足不同阶段下组织与个体之间的目标行动的统一。麦格雷的X-Y理论认为,管理的根本任务是使员工通过组织目标的整体实现而达成个人目标的实现,即我们后来所谓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上述理论,都要通过管理沟通手段来实现。 2 国内研究 多年以来,国内在管理沟通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三种理论:第一种理论认为人是经济人,即企业的效率来源于严格的管理 ,严格就是最大的爱护,必须加强对员工业绩的严密考核,所以管理沟通工作似乎不必要。第二种理论则认识到人更是社会人,是需要尊重的,而激励则是对员工的最好奖赏,所以管理沟通工作局限于物质和精神激励。第三种理论则超过了前两种理论,认为人是 文化 人,管理之道即在于以情度理,特别强调企业内部的沟通。在第三种理论指导下获得成功的企业典范,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流行和倡导的企业管理的风向标,更是国有企业在实施改革中确保稳定和推进发展的良药。 很多公司深刻认识到,管好人才能做好事,以人为本才能服务社会。通过理清并解决内部存在的思想观念落后、管理体系陈旧、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借鉴和发展现代企业管理理论,重视沟通,加强协作,提出“以制度和文化为驱动力”的战略型发展理念。 3 发展趋势 纵观近现代管理人性观的演进,物和人作为两种基本的管理对象始终贯穿其中。然而,人的因素在演进中逐步占据了核心地位,人本管理早已深入到企业的内部。现代企业管理中,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和追求经济效益摆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现代企业管理在强调社会责任的前提下,仍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的追求目标。因此,抓好现代企业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需要有一种能够实现企业互动协调发展的途径——沟通。正确良好的沟通是成功企业的经营之道,也是增进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办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工作制度理念是静止的,而有效的管理沟通方式是灵活的,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更良好的管理沟通方式,以谋求企业生存和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沟通管理论文篇二 论企业沟通管理 摘要:企业的管理离不开沟通交流,企业对内对外的管理沟通不畅,会导致一系列的严重问题。本文着重阐述了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和内部交流不畅导致的后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沟通管理重要性;沟通途径 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却又常常被人们忽视。没有沟通,就没有企业的成功,严重的将导致创业失败。企业内部良好的沟通文化可以使所有员工真实地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管理,既可以使管理层工作更加轻松,也可以使普通员工大幅度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战略意义上重视沟通。 一、沟通管理的重要意义 所谓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信息的交换,是将信息由一个人传达给另一个人,逐渐广泛传播的过程。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沟通不良几乎是每个企业都存在的老毛病,企业的机构越是复杂,其沟通越是困难。往往基层的许多建设性意见未及反馈至高层决策者,便已被层层扼杀,而高层决策的传达,常常也无法以原貌展现在所有人员之前。 沟通管理是企业组织的生命线。管理的过程,也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了解客户的需求,整合各种资源,创造出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企业是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而沟通则是机体内的血管,通过流动来给组织系统提供养分,实现机体的良性循环。沟通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实质。 二、沟通管理的作用 沟通有助于改进个人以及群众作出的决策。当遇到急需解决的问题,管理者就需要从广泛的企业内部的沟通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情报,然后进行决策,以迅速解决问题。下属人员也可以主动与上级管理人员沟通,提出自己的建议,供领导者作出决策时参考,或经过沟通,取得上级领导的认可,自行决策。企业内部的沟通为各个部门和人员进行决策提供了信息,增强了判断能力。 沟通促使企业员工协调有效地工作。企业中各个部门和各个职务是相互依存的,依存性越大,对协调的需要越高,而协调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实现。没有适当的沟通,管理者对下属的了解也不会充分,下属就可能对分配给他们的任务有错误的理解,致使不能正确圆满地完成,导致企业在效益方面的损失。 提高员工的士气。沟通有利于领导者激励下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氛围。沟通可以使领导者了解员工的需要,关心员工的疾苦,在决策中就会考虑员工的要求,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如果领导的表扬、认可或者满意能够通过各种 渠道 及时传递给员工,就会形成某种工作激励。同时,企业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更离不开沟通。思想上和感情上的沟通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消除误解、隔阂和猜忌,即使不能达到完全理解,至少也可取得谅解,使企业有和谐的组织氛围。 三、企业沟通交流存在的问题 在不断的管理实践中,我们感到许多企业在内外部的沟通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企业的管理沟通不畅,会导致包括企业形象受损、员工凝聚力下降、人才流失、消费者转向竞争者等一系列问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将产生严重的影响。以下仅从内部交流谈谈看法。 从企业创造价值的角度看,在产品或服务的增值过程中,员工是企业价值的传递着,尤其是在一些服务型的行业,员工代表了消费者心目中的企业形象,所以应该以员工为本,使企业与消费者有机结合。企业的行为只有首先让员工感动,才能感动消费者,才能感动市场。但是很多企业与员工沟通的时候,就犯了许多错误,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在一些组织中,领导人习惯于把自己管理的对象视为没有个性、没有创造性、没有独立意志的纯粹执行者,或者视为随时有可能偷懒、损害组织利益的可疑分子。在这样的心态下,造成了权力的过分集中和领导人的绝对权威,一方面限制了员工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另一方面造成了交流途径狭窄或不通畅,使得很多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变得不完整,甚至掺杂了较浓的主观色彩,从而使理解与再次传达落实出现问题,导致信息失真。这样既不利于组织的工作效率,也会使信息发生扭曲,导致员工的凝聚力下降,或上下级、平级间的猜疑,造成内耗过大。 企业的决策机制缺乏民主。很多企业重大举措出台之前,忽视了基层员工的参与,致使他们的意见建议不能及时反馈的高层决策层,因此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缺失,消极怠工的现象比较普遍。此外针对员工管理的 措施 制定后忽视了向员工解释说明的环节,导致员工对政策抵制情绪大,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绩效评估缺乏反馈。许多单位存在对绩效评估反馈不重视的现象,员工除了被简单的告知考核结果进而得到相应的奖励和处罚外,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均一无所知,更不用谈以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了。 四、沟通管理的途径 如何使沟通更顺畅呢? 首先,让管理者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是管理的高境界,许多企业管理问题多是由于沟通不畅引起的。良好的沟通可以使人际关系和谐,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达成绩效目标。沟通不良则会导致生产力、品质与服务不佳,使得成本增加。应对员工和顾客给予应有的重视,采用换位思考方式,站在员工和顾客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使相互间有更多的理解,沟通更顺畅。 其次,公司内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沟通的实现有赖与良好的机制,包括正式渠道、非正式渠道。员工不会做你期望他去做的事,只会去做奖罚去做的事和考核他去做事,因此引入沟通机制很重要。应纳入制度化、轨道化,使信息更快、更顺畅,达到高效高能的目的。 第三,从“头”开始抓沟通。企业的老总、老板是个相当重要的人物。老总必须以开放的心态来做沟通,来制定沟通机制。公司文化即老板文化,他直接决定是否能建立良性机制,构建一个开放的沟通机制。老总以身作则在公司内部构建起“开放的、分享的” 企业文化 。 第四,以良好的心态与员工沟通。与员工沟通必须把自己放在与员工同等的位置上,“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否则当大家位置不同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致使沟通不成功。沟通应抱有“五心”,即尊重的心、合作的心、服务的心、赏识的心、分享的心。只有具有这“五心”,才能使沟通效果更佳,尊重员工,学会赏识员工,与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地分享知识、分享 经验 、分享目标、分享一切值得分享的东西。 某种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管理就是沟通,沟通的确就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实质和灵魂,所以沟通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课程,提高自己的沟通技能应该上升到战略高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沟通,重视沟通的主动性和双向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进步得更快,企业才能够发展更顺畅更高效。 企业沟通管理论文篇三 浅议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沟通 在企业组织内部,信息交流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完成企业的使命,达到企业预期的目标和员工的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谓信息沟通就是企业组织内部的成员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实现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1.沟通的功能 有效的人际沟通是释放和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团队凝聚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可以顺畅沟通的时候, 员工的工作情况就可以及时反映到管理者那里,这必将在企业内部形成亲密、融洽、协调的关系,避免了紧张、怨愤等情绪,从而使工作效率倍增。沟通是任何企业所不可或缺的功能,也是经营管理的一个过程。无论工作管理上,或是在员工的培育和管理上,一概都要通过交流。保持经常的意见交流和相互交往的企业将是一个十分有凝聚力的企业, 也将是一个战无不胜的企业。 2.沟通可缓解员工压力 科学研究发现,压力过大将直接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等各种亚健康症状,人体免疫力随之下降。由于压力的困扰,造成如缺勤率、 离职 率、事故率高以及体力衰竭、精神恍惚、效率缺失、抑郁症和自杀等一系列心理和病理的后果,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绩效。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离。。和谐的人际关系可带来愉快的情绪,产生安全感、舒适感和满足感,可以减少孤独感、恐惧感和心理上的痛苦,并能宣泄不快情绪,从而减少心理压力。相反,人际关系紧张常造成抑郁、烦躁、焦虑、孤独、憎恨及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 强烈而持久的不良情绪反应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降低,不利于身心健康。 工作狂 工作狂指沉迷于工作、长时间工作不休息的人。工作狂的心理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沉溺行为”与“强迫行为”。他们工作成瘾,不工作就觉得不自在、痛苦、无所事事。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对人产生压力。而来自工作、事业的压力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危害。长期处在激烈竞争的气氛中,会使人的心理总是处于紧张、苦闷、恐惧和不安等状态中,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自己又不具备足够的解决能力,就会产生悲观、失望、抑郁、消极的心态。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者是指那些事事过度追求完美、甚至“为了万一,不惜一万”的人。强迫型的完美主义会导致自我挫败,工作效率、人际关系、自尊心受损。由于完美主义者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做事 方法 的“绝对正确”上, 往往忽视他人的情感,对做事不到位者容忍度非常低,把对待事情的态度和方法完全照搬到对待人上,把人当作可以随便指责、发泄的机器,这样常常伤害别人,影响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导致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 职业枯竭 职业枯竭一般表现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怎样做;无端担心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到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困惑自己究竟会走向何方,对前途缺乏信心开始抱怨所在单位的人事、组织结构,将责任归咎于同事家庭不再是缓解压力之源,反而加重了心理的负担等。 以上各种情况产生的压力都会导致员工情绪的降低, 从而在企业中弥散,形成一种压抑、消极、悲观的组织氛围,使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大大降低,士气低下,缺勤率、离职率及事故率上升,工作中的人际冲突增加,招聘、培训等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高,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下降。 3.沟通的障碍 要解决员工的各种压力问题,就必须与之沟通。但企业在与员工沟通时必须要让对方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达到意见的沟通,如果沟通不够完善就会出现沟通的障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沟通的障碍呢?主要原因如下: 意见交流本身的含糊其辞 主管说的话听不懂,或是从主任那儿发出的文告意思不明,于是不知怎么办。如果每一件事,都要向主管问个清楚,但又怕主管会因此而产生反感,于是员工可能会按照自己的思维做一个适当的猜想。等到工作做完了,员工向主管 报告 时,就会碰钉子。 解释不同 在传达意见时,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口头说明,这种文字和口头说明,常常因员工的学历、社会资历的不同,而产生的见解也会不同,从而在意见沟通上会发生出入。 断章取义 大家在意见交流的时候都有一种观念“对于许多事情,只要适当地处理好重点即可,其余的就可以不管了”。如果组织机构过于庞大,中间层次太多,在进行这种信息沟通时,各级主管部门都会花时间把接受到的信息自己甄别,一层一层的过滤,然后有可能将断章取义的信息上报。 4.有效沟通的对策与建议 要增强沟通意识。企业的领导者必须真正地认识到与员工进行沟通对实现组织目标十分重要, 要领导企业建设良好的沟通文化,营造健康的沟通环境。我们企业的一些管理者由于缺乏沟通意识,习惯于坐在办公室等人上门请示、汇报,凡事喜欢做批示、下命令;政策出台时不征求员工意见,使之不能有效贯彻;如果领导者通过自己的言行认可了沟通,使这种观念逐渐渗透到组织的各个环节中去,将会有效地提升企业效益。 要把握沟通原则。①把握主动原则。无论领导与员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本部门与其他部门,都不能等出了问题、有了矛盾、影响了工作和感情之后才被动地去沟通。每个人都要主动地率先把心交出去,用真心换回真情。②把握双向原则。沟通不是单向的说教,而是心灵的碰撞,是相互了解、理解与谅解。③把握换位原则。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抱怨别人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但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他的感受和想法,心态就会平和很多。④把握尊重原则。双方沟通时要充分体现尊重,无论职、学识、经历如何,尊重是共同的需求。尤其是领导要尊重部属、长辈要尊重晚辈、知识型年轻人与经验型年长人要相互尊重。 要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运用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使用语言文字时要简洁、明确,叙事说理要言之有据,条理清楚,富于逻辑性;措辞得当,通俗易懂,不要滥用词藻,不要讲空话、套话。非专业性沟通时,少用专业性术语。。 要学会有效倾听。在沟通过程中主管、项目管理者和员工应学会有效的倾听。有效的倾听能增加信息交流双方的信任感,是克服沟通障碍的重要条件。可以借助手势语言和表情动作,以增强沟通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对方容易接受。 企业内部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是一个复杂而又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但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当很好的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实现对员工的控制和激励,为员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猜你喜欢: 1. 企业人性化管理论文 2. 在企业管理中如何加强沟通管理 3. 沟通管理论文三千字 4. 企业内部沟通论文
首先是概念(概念)。只要让别人知道你在卖什么。其次是顾客(顾客)。客户的范围必须非常明确,例如,所有的女性都是客户,而五十岁以上、五岁以下的女性是您的客户吗?第三是竞争对手(竞争者)。需要问一下,你卖过什么东西吗?有替代品吗?竞争者与你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吗?第四是能力(能力)。我不明白我想卖什么,比如开一家餐馆,如果主人不做,找不到人,他们会不会炒?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至少你的合作伙伴会这样做,否则你会有欣赏的能力,否则你最好不要这样做。第五是资本(资本)。资本可以是现金、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要清楚资本在哪里,有多少,你拥有多少,你能借多少。最后,继续(继续运作)。当你的事业好的时候,你将来的计划是什么?一般说来,商业计划主要有三个部分。首先是事业的主体部分,即事业的主要内容。然后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如营业额、成本、利润、未来需要多少现金流等。第三是补充文件,如有专利证书、职业许可证或证书、意向书、推荐信等。商业计划的十章通常是一个创业计划。在前面,你需要写一页的摘要。然后是商业计划的详细章节,一般分为十章。第1章职业描述。你必须描述你将进入什么类型的行业,你所销售的产品(或服务),哪些是主要客户,以及你所在行业的生命周期是否处于幼年期、成长期、成熟期或衰退期。另外,你想使用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或公司形式来计划营业时间和时间吗?第二章:产品/服务。你需要描述你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什么特点,你的产品和你的竞争对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买它们,如果它们不是特别的。第三章:首先,城市需要界定目标市场是什么,无论是现有市场、现有客户,还是新市场中新客户的开发。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营销方式。确定目标后,决定如何进行市场推广、定价等,做好预算工作。第四章:区位。选择一个公司的位置可能不是那么大,但重要的是要选择商店的位置,如果你想开一家商店。第五章:竞争。以下三次,特别是竞争分析:1、创业或进入新市场;2、当一个新的竞争者进入他们的市场时,3。随时竞争分析,使省力最省力。竞争分析可以分为五个方向:谁是最接近的五个竞争者;他们的业务如何;他们与这个企业有多相似;他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如何做得比他们好。第六章:管理。98%的中小企业失败是由于缺乏管理,其中45%是由于管理缺乏竞争力,没有明确的解决办法。第七章:人员。要考虑目前、半年、未来三年的人事需要,具体考虑需要引进哪些专业技能,专职或兼职,工资计算,所需人员费用。第八章:金融需求与应用。考虑使用融资、营运资本周转等,并预测未来3年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第九章:风险。并不是说竞争就是风险,风险可能是进出口交易所的风险,在饭店火灾的风险等,而且要注意风险何时到来,如何应对?第十章:成长与发展。
现货原油又称现货石油。现货原油是一种投资品种,是指以特定品质原油作为交易标的物的现货合约。 原油现货交易在国内的起步较晚,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复苏,近几年被视为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现货原油投资是新的投资品种,趋势好,现在低价时期,原油投资市场,已迎来大举抄底狂潮,投资机遇一定要抓住。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 我国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的困难,在财务管理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财务信息及时性差;信用观念淡薄;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等现象。企业应采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更新理财观念;实现财务信息适时监控;明确产业专业化之路;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等措施。【关键词】 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至2006年为止已近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 ,它所提供的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和40% ,并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成为县及县以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提供服务、解决就业、增加税收和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也是当前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我国应为中小企业创造有利的内部、外部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以便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突出作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内部环境的规模小、人员素质差、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管理体制和方法落后等因素和外部环境的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的困难。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本文旨在结合财务管理,分析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地发展。1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 1 权力高度集中,管理者理财观念陈旧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属于民营企业,绝大部分资产集中于创业者身上,董事长兼总经理是普遍现象;中小企业中即使是非民营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是普遍现象。这些企业生存和发展完全依赖于管理者的个人素质,可是我国中小企业不少管理者的素质不高,急功近利,缺乏远大目标、现代经营理念和现代理财观念,使财务管理难以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导致企业不能健康发展。1. 2 企业信息化普及率低,财务信息及时性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由于管理者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所以信息化普及率十分低,财务基本上还是采用手工方式,有些企业即使配置电脑,也只是单机操作,未能形成网络化。21世纪已步入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企业在与国内、外强大的对手竟争中要谋得生存和发展,它要求企业信息化程度高,财务管理从管理方式上,能够实现业务协同、远程处理、在线管理、集中式管理模式。因而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与业务动作难以协调同步,财务信息及时性差,不利于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激烈竟争的环境。1. 3 信用观念淡薄,融资困难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在我国,缺乏诚信己成为中小企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尤其是个别中小企业的某些欺诈行为和由此引发的抽逃资金、拖欠账款、逃废银行债务、恶意偷、欠税等信用问题己在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其资金的安全性,只能设置更高的要求以及更严格的贷款审批程序,使得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更加难以满足。信用观念淡薄、信用等级低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是其融资难的另一主要原因。1. 4 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多数中小企业在投资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①是追求短期目标。由于自身规模较小,贷款投资所占的比例比大企业多得多,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所以它们总是尽快收回投资,很少考虑自身规模效应和长远发展规划。②是投资盲目性。片面追求“热门”产业,不顾客观条件和自身能力,无明确的投资方向。③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多数中小企业决策模式主要为经验决策,对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将要发生的现金流量缺乏可靠的预测,决策程序较粗糙,决策所需信息中,相当程度仍使用以供销·85·©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人员为主体的偶遇式的市场信息收集方式,信息的收集处理利用并无规范的规则,财务人员参与收集分析信息极小,决策信息准确度较差,决策的可靠度低。1. 5 财务风险复杂化,企业却无清醒的认识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资本形式的多样化及知识资本的多样化带来了财务风险的多样化。财务风险在多数中小企业微观环境中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过度负债。过度负债可说是高速度成长企业的典型通病,也是财务危机的根源,一些企业不顾成本、不惜代价,不考虑自身的偿还能力。二是短债长投。将短期借债用于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长期项目投资,使企业面临极大的潜在支付危机。三是财务决策失误。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的财务决策都存在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四是重视利润,忽视现金流。相当多中小企业十分重视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却忽视本企业的现金流,一但现金流不畅,就会发生财务危机。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1. 6 资产管理薄弱,财务控制失效目前,相当多中小企业未能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使企业资产管理薄弱,财务控制失效。其具体表现在: ①财务信息反映滞后,不利于企业决策和管理; ②管理者权力高度集中,财务人员处于从属地位,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名存实亡; ③资金管理失当,造成资金短缺、呆滞、周转速度慢; ④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⑤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 ⑥事前预算不科学,事中控制薄弱。1. 7 对知识资本认识不足,加剧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资本的比例逐渐增长,以专利权、商标权、组织管理方法、市场资源、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为主要形式的知识资产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实物与货币资产的主导地位。而中小企业现有的产权理论和制度仍然维护“业主产权论”,忽视了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重大作用,忽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只注重出资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排斥智力劳动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剩余分配权,从而,会使得所有者(股东) 、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更加突出。21世纪企业竟争是人才的竟争,未能充分重视知识资本的企业是很难在竟争下生存和发展。1. 8 财务人员素质偏低,会计基础薄弱中小企业普遍注重对科研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的培养,而对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重视,对财务人员注重使用而轻视培养,财务人员满负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致使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方法落后,习惯地一切听从领导,缺乏积极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没有能力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另外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原始凭证、科目应用、账册设置以及财务收支等方面工作不规范,没有形成严格的制度,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较普遍。2 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2. 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产权结构中小企业自身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产权结构。其具体措施有: ①推进产权改革,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 ②充分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 ③建立和完善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产权主体之间的权力均衡; ④建立起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 ⑤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结合本企业财务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制定财务计划、资金筹集、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劳动用工及工资、利润分配等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⑥加快制度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2. 2 提高管理者素质,不断更新理财观念管理者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管理者应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学习有关政治、法律、财经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更新理财观念。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化条件下,从理财的角度来看,管理者必须树立观念和意识为:第一,树立全球化竞争观念;第二,树立资金时间价值观念;第三,树立资金成本观念;第四,树立风险观念;第五,树立现金流观念;第五,树立知识资本观念;第六,树立专业化经营,归核化发展观念;第七,树立财务信息适时反映和监控观念。2. 3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财务信息适时监控经济的全球化和网络化,使企业竞争演变为信息竞争,谁能占领信息的制高点,谁将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为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财务信息适时监控,其具体措施有:第一,建设和完善ERP体系,使企业业务数据统一化、全部在线处理、适时监控;第二,财务工作方式实现网上办公、移动办公;第三,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会计信息安全。首先,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以法制手段来强化网络安全;其次,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在企业内部网和互联网之间要加一道防火墙;再者,加密采用私有的加密协议;最后,应用数字签名技术,防止非法用户假冒身份。2. 4 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能资金是企业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中小企业必须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周围正常,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能。其具体措施有: ①提高认识,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②合理编制现金预算,控制总体平衡; ③充分考虑资金成本、资金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采用多渠道、多方式筹资; ④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有效配合、保持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⑤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加速资金周转; ⑥加强财产控制,及时合理处置不良和闲置资产。2. 5 明确产业专业化之路,对投资进行科学决策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先天性存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不足,不可能同时进行多元化发展,应明确本企业产业专业化之路,对项目投资进行科学地决策。其采取具体措施有: ①集中有限资本,专攻某一产品的特定区域市场,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②保障新产品试制的投资,不断进行产品更新换代; ③及时进行技术设备更新改造,保证工艺的先进水平; ④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规范项目投资程序力的确认、福利(住房,培训,休假)等制度密切相伴相随的。绩效优秀的员工不但会受到奖励,获得晋级,还可以激发他们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也为全体员工树立了工作“模范”和“榜样”,同时那些落后的绩效不佳的员工,也可能受到一定的批评或处罚。无论是受奖还是受罚,对员工都会产生某种触动和鞭策,其结果是优秀的人希望更优秀,落后的人不甘于落后,在组织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绩效考评可以充分肯定员工的工作业绩,能使员工体验到成功的满足感与成熟的自豪感,有利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带动中间,这种员工之间的相互比赛和竞争,势必有助于组织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从而使企业和员工同时受益获利。3 制定可提升员工的发展规划生涯规划正在企业中逐渐盛行,生涯规划不仅是员工个人的事,其实更是企业的事。因为,只有双方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相符合,才能充分发挥出员工个人的才能,企业也才能从中受益。离职毕竟是一个双刃剑,对企业和个人都会有一定的伤害。所以企业必须把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员工个人的发展前景对员工作以描述,让员工了解岗位设置和各岗位的任职资格以及员工个人发展方面的政策,创造条件让员工进行自我评价,员工根据自我评价的结果确定个人发展目标,企业帮助员工实现其目标,让员工有奋斗的目标,激励员工进行。通过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使企业维护正常的流动率,降低恶性出走率,转化中性出走率,提高良性出走率。4 建立富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薪酬福利系统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工资、奖励制度和福利待遇保障体系,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本而又紧迫的工作。因为公平、合理和规范的激励机制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广大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再创辉煌出谋划策或贡献才智的动力源泉。它包括:工资管理制度(工资额管理、工资形态管理和工资体系管理三大部分组成) ;医疗保险制度;社会养老退休制度;及住房、子女教育、年休假、出国旅游、职工持股、年底分红等其它福利保障系统,真正建立起全新的“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利益留人”机制。5 人力资源将成为21世纪的第一大资源经济优势取决于科技优势,科技优势又源于人才优势。人力资源的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显出来,它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资源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引起国内越来越多企业家的高度重视与极大关注。6 结尾人力资源开发是一种战略规划,是为未来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先准备人力,持续和系统地分析企业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并开发制定出与企业长期效益相适应的人事政策的过程。同时,要根据不断变化的企业经营环境,建立起反应迅捷、行动坚决的调整机构,适时调整“能岗适合度”,使人才群体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遵循市场竞争的规律,建立起符合国际化要求,具有竞争激励、公正规范和科学高效特点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上接第86页)2. 6 优化财务结构、采用保守财务政策,防范财务风险目前,企业间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诚信度低,企业存在很高的财务风险。中小企业在处理财务风险问题上,应优化财务结构、采用保守财务政策,防范财务风险。具体措施为:一是管理者必须懂财务;二是把对财务的考核列为管理者考核要素的第一位;三是牢牢地控制资产负债率,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四是建立财务风险预测模型,事前控制财务风险;五是优化投资结构,控制投资期限、投资品种;六是控制负债规模,优化负债结构。2. 7 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的全球化和网络化,使企业竞争同时演变为人才竞争,谁能拥有高素质人才,谁将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为此,中小企业必须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充分协调好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其具体措施有: ①实施企业人才策略,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②以“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为目标; ③财务管理要把“人”作为核心,加大对人才的投入,加强对人才价值的计量与信息反馈; ④正确对待知识资本,妥善处理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⑤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2. 8 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①引进高层次财务人才,充公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②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现有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③分设财务与会计机构,使财务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适应新形势下竞争需要; ④坚持用人为贤原则,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作用。此外,政府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制定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会计中介机构管理;加快改革金融机构、转变其观念,为中小企业服务。参考文献[ 1 ] 孙巍.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 理论观察, 2006(3) .[ 2 ] 刘新华.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述评[ J ]. 经济学家, 2005 (2 ) .[ 3 ] 严真红.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 J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 (4) .[ 4 ] 毛红霞. 目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 中国成人教育, 2006(7) .一、存在的问题1. 缺少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企业普遍注重对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 而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重视不够, 对会计人员注重使用而轻视培养, 会计人员满负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 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 对介入财务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2. 不能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在核算事项中, 导致出现重核算轻管理, 重视资金运作和会计结算, 轻视会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经济活动分析, 淡化了财务管理自身在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和参谋决策作用。3. 监督、控制、考核不力。企业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体外循环严重, 事前控制乏力, 事后审计监督走过场, 缺乏可行的考核办法, 企业对投资情况、资金收支、对外担保等或有负债、利润分配等重大决策掌握不全, 投资决策随意性大。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处于从属地位, 迫使会计人员做假帐、报虚数,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加上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社会审计受利益驱动走过场, 财务监督乏力、滞后, 缺乏监管措施, 潜亏问题严重。4. 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落后。许多企业内部还是沿用过去的靠上报财务报表和口头汇报的方式来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由于会计核算随意性大, 任意简化会计手续, 滥用会计科目; 对财产物资和库存现金不定期盘点, 对银行存款和债权债务不经常核对; 财务报表编制不实, 加上受不规范的人为因素影响等, 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许多企业尚未建立必要的电子计算机财务信息传递、核算、查询和监控系统, 出资人很难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财务动态,信息滞后、效率低下。5. 法制观念淡化, 有令不行, 有禁不止, 有法不依。有意违纪造成财会基础工作混乱, 个别企业为达到偷逃税收、转移资产、私设“ 小金库”等非法目的, 有意不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记账、算账、报账, 以借机“ 浑水摸鱼”。6. 对资金管理不严, 造成资产流失。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 过量购置不动产, 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 陷入财务困境; 对应收账款周转缓慢, 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 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 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 存货占用资金控制薄弱, 造成资金呆滞, 周转失灵。二、对策措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再认识, 确立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 以抓财务管理为主, 带动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发展。1. 改变经营理念, 重视财务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经营管理的能力, 企业经营者的法律素质是加强企业法制建设的基础, 也直接关系到企业依法经营管理的水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现代的企业经营理念, 而且还应当要认真学习和运用《公司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 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自觉抵制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认真学习出资企业负责人管理、企业重大事项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等一系列制度规定, 树立企业依法防范风险要以管理为主、以事前为主、以预防为主的经营理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仅需要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尽快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 更需要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因此, 全面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经营管理的能力, 是加强企业法制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 建立财务监督与法律监督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审计、企业法律顾问和职工民主监督制度, 加强财务监督是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 企业要在加强财务监督的同时, 切实重视法律监督, 建立以事前防范为主, 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为辅的企业经营风险法律保障体系。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 同时加快建立企业其他重大投资决策、重要经营活动、资产处置、改制改组、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内部法律监督机制。3. 全面规范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财务管理也必须是对全过程的管理。企业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 应体现全面性的原则, 既要有资金筹集的管理制度, 也要建立资产、收入和成本费用等管理制度, 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中做出全面规范, 确保企业财务活动有序运行。4. 加强资金管理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掌握企业财务状况, 加强资金筹措、投放、使用和分配的管理, 同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注重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工作, 并提高信用分析能力, 控制应收账款规模和采取各种措施, 尽快追回长期拖欠的账款, 提高资金运作水平。5. 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为资金集中管理、监督控制、规避风险提供可靠保障应用统一的计算机财务软件, 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 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也是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所在。企业要找准切入点, 从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着手, 以财务管理为依托, 针对当前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大力促进企业广泛采用计算机财务软件, 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 进而达到强化监督与控制, 规避财务风险, 加速资金周转,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 要遵循企业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程和规律, 统筹规划, 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一是企业应当选择使用国家认可的财务软件, 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 并将其作为企业会计基础规范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是企业应积极推进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工作, 建立统一的计算机平台, 采用统一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软件, 把企业有效的规章制度体现到计算机的应用管理程序上来予以固化, 实现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 使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保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置于严密监控之下。三是逐步引进开发使用先进的ERP 软件。要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 变革企业内部管理模式, 调整企业生产组织结构, 将用户需求、企业内部生产活动及供应商的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 合理配置企业各项资源, 全面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6. 健全规章制度, 加强财务内部管理其一做到有章可循。根据《公司法》《、会计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并结合企业实际, 从财务管理体制、资本金管理、资金筹措、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投资项目管理、产权交易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内部牵制、稽核、财务计划、财务分析、财务报告等方面, 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实践反馈, 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 提高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同时, 制订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有关人员财务管理权限和责任, 并建立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和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其二是要严格按章办事。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做到有章必循, 违章必究,防止规章制度流于形式。7. 培养高素质的财会队伍财务工作管理对象特殊, 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首先, 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 注重培养和选拔既有专业知识又善于管理的年轻人才, 会计岗位要严格把握任职条件, 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其次,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规定是“: 敬业爱岗, 熟悉法规, 依法办事, 客观公正, 搞好服务, 保守机密。”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三是要增强法制观念。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进行工作, 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不但要为本单位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还要使单位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监督部门能依照法定程序得到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单位及其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这既是对会计人员行为的规范, 也是对单位负责人不正当干预财务工作的约束, 为开展正常的财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总之, 企业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 要抓住机遇,知难而进, 以创新为动力, 切实转变观念, 树立全新财务管理理念, 并积极大胆实践, 努力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靠近,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财务目标的三个理论解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摒弃一个被认为有缺陷的目标而选择其他目标,决策者似乎应该很容易做到,不过正如前文所说的:(1)所有的财务目标都有缺陷,对特定企业而言,现实的理财环境和理想的目标作用环境存在差异,只是缺陷的程度不同而已;(2)新目标的环境契合程度可能更差,要弥补该缺陷的成本可能更高;(3)不仅目标的作用惯性很难克服,而且现有的运行机制无法立即适应财务目标的更新。因此,对财务目标“见异思迁”所产生的成本不可小视。企业财务目标及其实施机制都存在优化的客观需要,实施机制只有在企业的理财过程中不断完善,才能较好地实现财务目标的功能,也才能反馈财务目标的缺陷,并通过特定机制加以弥补。从企业经营的较长时间来看,实施机制存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从企业发展的大背景来看,这也是企业管理成熟化进程的一部分。(二)财务优化的诊断分析企业对于财务目标的选择是战略性的,它是企业财务有效运行的前提,定位错了代价会很大。基于有限理性,企业的决策者无法一次性地确定最适合(即最优)③企业理财环境的财务目标,而存在选择不同层面财务目标的可能。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建立相对于所选财务目标最适合、最完善(即最优)的实施机制,因而也存在不同完善程度的实施机制,并存在优化的必要。财务目标的优化,包括目标本身的优化和目标实施机制的优化。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起到优化财务目标实施机制的作用,因为在经营者财务目标与所有者财务目标产生冲突时,它可以起到化解和调和的作用。在管理层持股制的作用下,经营者身份被附加了所有者的成分,从而化解了二者在根本目标上的冲突,它实质上是维护了所有者至上的公司治理规则。企业决策者在管理实践中寻求更高级财务目标的努力,使得财务目标得以优化,但只有同时改善实施机制,才会有良好的理财效果。在图1的财务优化九区间诊断矩阵中,笔者试图说明财务目标选择与财务目标实施机制各种可能的组合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理财效率,同时也试图说明存在财务目标及其实施机制所体现的财务优化现象。在强有效区间内,企业选择了最优④的财务目标,而且能很好地实施这个财务目标(即最优实施),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务管理适应了企业内外部理财环境,并能够正确而成功地选择与实施财务目标,财务管理职能得到有效地发挥,企业理财处于强有效的状态并取得理想的理财效果。半强有效的财务存在于次优目标和最优实施、次优实施和最优目标两种组合所在的区域。次优目标和最优实施组合的效果证明,实施机制可以适当地修补目标缺陷。次优实施和最优目标组合的效果证明,目标的缺陷极少,且无法通过实施机制充分体现出来。上述两种组合基本上可以取得相似的半强有效理财效果。弱有效发生在次优的目标和次优的目标实施组合中,即目标客观上存在一些并不严重的缺陷,但未利用实施机制进行弥补,实施机制虽然不够完善,但仍可维持。因此,该组合使企业财务工作处于弱有效状态。在摇摆区间内,环境的契合程度较差,企业财务目标很不完善,但目标实施工作却系统而周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两种局面:一种局面是,企业认真地实施这个不完善的财务目标,结果导致理财困难,甚至产生财务危机;另一种局面是,企业在理财活动中很好地执行目标,弥补了固有理财目标的不足,如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下,公司的高层或财务经理对短期行为有所预见,或制定了防范管理层短期行为的制度,使原有财务目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正面作用,“利润最大化”目标并不必然导致短期行为。企业若能在这两种情况下及时、准确地分析并判断出财务目标的缺陷和理财后果,并主动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企业就可以维持,但从长远来看,鉴于环境的契合程度较差,企业财务目标存在着改变的内在要求。在陷阱区间内,企业虽然制定了很好的财务目标,但实施效果很差,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企业财务经理过分注重财务目标的制定而忽视目标实施所致,因为再好的目标也要通过理财过程中实施机制的作用才能实现。企业在理财效率不高时,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财务目标是否合理,而是财务目标指导下的财务计划、财务决策等是否科学,以及财务控制制度是否完备等实施层面的问题。此外,在外在“广告式”财务目标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损害企业价值的经理人机会主义行为和大股东机会主义行为,因而外在财务目标往往是个陷阱。在乏力区间内,坏目标无法指导理财活动,次优的实施只能勉强支撑,其结果是财务管理工作处于乏力状态。在失控区间内,次优的目标在指导和约束财务工作中并非十分理想,而目标的实施机制几乎不起作用,无法保障财务目标具有的部分合理性得以发挥,因而财务管理工作处于失控状态。在失败区间内,企业财务面临的困境是财务目标本身不完善且没有很好的执行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理财人员很难把目标转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财务目标不合理,实施又不力,一切都乱了套。企业若想保留原有财务目标而改变实施方式,或者改变实施方式而保留原有的财务目标,都无法取得好的结果,除非能在短期内及时地在目标确立和目标实施两个层面动大手术,否则,其结局都是失败。五、结论本文探讨了财务目标基础理论问题,并提出了财务目标的三个基本理论解说。在现有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财务目标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是因为存在着两个方面的理财环境差异。“纵向环境差异”对财务目标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这即是财务目标差异说。财务目标的缺陷说表明,任何财务目标都存在一定的前提条件,因而现实的财务目标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同时也存在建立缺陷弥补机制的需要。财务目标优化和财务优化说是建立在财务目标选择与目标实施优化相互关联和耦合的基础之上,即企业存在优化的动机和现实的行为,并由此形成不同的理财状态,财务优化九区间诊断矩阵能较好地说明动态的财务目标优化和财务优化现象。注释:①财务目标的差异性除了本文研究的环境决定差异外,还可能产生于研究者和信奉者对于财务目标的认识偏差,即存在有限理性的影响。②Damodaran的假设1、假设2和假设3都是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③本文所谓的最适合(或最优)的财务目标是指:(1)相对于理财环境来说是最为恰当的总体财务目标;(2)虽然总体财务目标存在一定的缺陷,但缺陷可以被实施机制完全弥补,其负面效应可以最小化。各类企业最适合(或最优)的财务目标可能并不一致,关键是看现实理财环境的决定情况。④最优的财务目标实施,主要是指其能否最大限度地落实既定财务目标,尤其是能否很好地弥补既定财务目标的内在缺陷。[参考文献][1]陈东辉。企业财务目标:在理想与现实之间[J].会计研究,1999,(11)。[2]华金秋。企业财务目标新论:现实与理论的偏差[J].财经问题研究,2004,(5)。[3]涂建明。财务目标的实施机制分析[J].财会月刊,2001,(11)。[4]王庆成。财务管理目标的思索[J].会计研究,1999,(10)。[5]伍中信,杨碧玲。论企业财务目标的产权基础[J].财会通讯,2003,(11)。[6]周首华,杨惠敏。从公司治理结构透视财务管理目标[J].会计研究,2000,(9)。[7]王化成。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8]AswathDamodaran.应用公司理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9]程 厦。走出财务目标的误区[J].财务与会计,2000,(6)。[10]谭劲松,王朝曦。论国有企业的财务目标[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6)。[11]干胜道。解析企业财务目标三大误区[J].会计师,2004,(5)。[12]陈彩玲。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J].商业时代,2004,(3)。[13]马待林,陈晓坤。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目标再认识[J].商业时代,2003,(15)。[14]荆 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5]王棣华。关于企业财务目标问题的探讨[J].税务与经济,2001,(1)。[16]许义生。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探析[J].财政研究,2003,(7)。[17]任蔼堂。再论效率与公平:企业财务目标的归属[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11)。[18]程干祥。企业理财目标新探[J].财会月刊,2001,(20)。[19]杨 超,何进日。新经济下企业财务目标浅论[J].财会月刊,2001,(8)。[20]刘世云。论企业财务目标实现中的冲突与协调[J].商业时代,2005,(24)。[21]康跃飞。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财会研究,2003,(3)。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 我国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的困难,在财务管理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财务信息及时性差;信用观念淡薄;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等现象。企业应采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更新理财观念;实现财务信息适时监控;明确产业专业化之路;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等措施。【关键词】 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至2006年为止已近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 ,它所提供的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和40% ,并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成为县及县以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提供服务、解决就业、增加税收和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也是当前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我国应为中小企业创造有利的内部、外部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以便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突出作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内部环境的规模小、人员素质差、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管理体制和方法落后等因素和外部环境的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的困难。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本文旨在结合财务管理,分析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地发展。1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 1 权力高度集中,管理者理财观念陈旧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属于民营企业,绝大部分资产集中于创业者身上,董事长兼总经理是普遍现象;中小企业中即使是非民营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是普遍现象。这些企业生存和发展完全依赖于管理者的个人素质,可是我国中小企业不少管理者的素质不高,急功近利,缺乏远大目标、现代经营理念和现代理财观念,使财务管理难以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导致企业不能健康发展。1. 2 企业信息化普及率低,财务信息及时性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由于管理者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所以信息化普及率十分低,财务基本上还是采用手工方式,有些企业即使配置电脑,也只是单机操作,未能形成网络化。21世纪已步入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企业在与国内、外强大的对手竟争中要谋得生存和发展,它要求企业信息化程度高,财务管理从管理方式上,能够实现业务协同、远程处理、在线管理、集中式管理模式。因而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与业务动作难以协调同步,财务信息及时性差,不利于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激烈竟争的环境。1. 3 信用观念淡薄,融资困难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在我国,缺乏诚信己成为中小企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尤其是个别中小企业的某些欺诈行为和由此引发的抽逃资金、拖欠账款、逃废银行债务、恶意偷、欠税等信用问题己在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其资金的安全性,只能设置更高的要求以及更严格的贷款审批程序,使得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更加难以满足。信用观念淡薄、信用等级低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是其融资难的另一主要原因。1. 4 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多数中小企业在投资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①是追求短期目标。由于自身规模较小,贷款投资所占的比例比大企业多得多,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所以它们总是尽快收回投资,很少考虑自身规模效应和长远发展规划。②是投资盲目性。片面追求“热门”产业,不顾客观条件和自身能力,无明确的投资方向。③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多数中小企业决策模式主要为经验决策,对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将要发生的现金流量缺乏可靠的预测,决策程序较粗糙,决策所需信息中,相当程度仍使用以供销·85·©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人员为主体的偶遇式的市场信息收集方式,信息的收集处理利用并无规范的规则,财务人员参与收集分析信息极小,决策信息准确度较差,决策的可靠度低。1. 5 财务风险复杂化,企业却无清醒的认识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资本形式的多样化及知识资本的多样化带来了财务风险的多样化。财务风险在多数中小企业微观环境中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过度负债。过度负债可说是高速度成长企业的典型通病,也是财务危机的根源,一些企业不顾成本、不惜代价,不考虑自身的偿还能力。二是短债长投。将短期借债用于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长期项目投资,使企业面临极大的潜在支付危机。三是财务决策失误。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的财务决策都存在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四是重视利润,忽视现金流。相当多中小企业十分重视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却忽视本企业的现金流,一但现金流不畅,就会发生财务危机。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1. 6 资产管理薄弱,财务控制失效目前,相当多中小企业未能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使企业资产管理薄弱,财务控制失效。其具体表现在: ①财务信息反映滞后,不利于企业决策和管理; ②管理者权力高度集中,财务人员处于从属地位,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名存实亡; ③资金管理失当,造成资金短缺、呆滞、周转速度慢; ④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⑤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 ⑥事前预算不科学,事中控制薄弱。1. 7 对知识资本认识不足,加剧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资本的比例逐渐增长,以专利权、商标权、组织管理方法、市场资源、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为主要形式的知识资产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实物与货币资产的主导地位。而中小企业现有的产权理论和制度仍然维护“业主产权论”,忽视了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重大作用,忽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只注重出资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排斥智力劳动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剩余分配权,从而,会使得所有者(股东) 、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更加突出。21世纪企业竟争是人才的竟争,未能充分重视知识资本的企业是很难在竟争下生存和发展。1. 8 财务人员素质偏低,会计基础薄弱中小企业普遍注重对科研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的培养,而对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重视,对财务人员注重使用而轻视培养,财务人员满负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致使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方法落后,习惯地一切听从领导,缺乏积极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没有能力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另外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原始凭证、科目应用、账册设置以及财务收支等方面工作不规范,没有形成严格的制度,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较普遍。2 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2. 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产权结构中小企业自身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产权结构。其具体措施有: ①推进产权改革,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 ②充分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 ③建立和完善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产权主体之间的权力均衡; ④建立起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 ⑤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结合本企业财务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制定财务计划、资金筹集、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劳动用工及工资、利润分配等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⑥加快制度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2. 2 提高管理者素质,不断更新理财观念管理者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管理者应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学习有关政治、法律、财经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更新理财观念。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化条件下,从理财的角度来看,管理者必须树立观念和意识为:第一,树立全球化竞争观念;第二,树立资金时间价值观念;第三,树立资金成本观念;第四,树立风险观念;第五,树立现金流观念;第五,树立知识资本观念;第六,树立专业化经营,归核化发展观念;第七,树立财务信息适时反映和监控观念。2. 3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财务信息适时监控经济的全球化和网络化,使企业竞争演变为信息竞争,谁能占领信息的制高点,谁将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为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财务信息适时监控,其具体措施有:第一,建设和完善ERP体系,使企业业务数据统一化、全部在线处理、适时监控;第二,财务工作方式实现网上办公、移动办公;第三,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会计信息安全。首先,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以法制手段来强化网络安全;其次,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在企业内部网和互联网之间要加一道防火墙;再者,加密采用私有的加密协议;最后,应用数字签名技术,防止非法用户假冒身份。2. 4 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能资金是企业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中小企业必须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周围正常,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能。其具体措施有: ①提高认识,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②合理编制现金预算,控制总体平衡; ③充分考虑资金成本、资金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采用多渠道、多方式筹资; ④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有效配合、保持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⑤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加速资金周转; ⑥加强财产控制,及时合理处置不良和闲置资产。2. 5 明确产业专业化之路,对投资进行科学决策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先天性存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不足,不可能同时进行多元化发展,应明确本企业产业专业化之路,对项目投资进行科学地决策。其采取具体措施有: ①集中有限资本,专攻某一产品的特定区域市场,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②保障新产品试制的投资,不断进行产品更新换代; ③及时进行技术设备更新改造,保证工艺的先进水平; ④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规范项目投资程序力的确认、福利(住房,培训,休假)等制度密切相伴相随的。绩效优秀的员工不但会受到奖励,获得晋级,还可以激发他们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也为全体员工树立了工作“模范”和“榜样”,同时那些落后的绩效不佳的员工,也可能受到一定的批评或处罚。无论是受奖还是受罚,对员工都会产生某种触动和鞭策,其结果是优秀的人希望更优秀,落后的人不甘于落后,在组织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绩效考评可以充分肯定员工的工作业绩,能使员工体验到成功的满足感与成熟的自豪感,有利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带动中间,这种员工之间的相互比赛和竞争,势必有助于组织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从而使企业和员工同时受益获利。3 制定可提升员工的发展规划生涯规划正在企业中逐渐盛行,生涯规划不仅是员工个人的事,其实更是企业的事。因为,只有双方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相符合,才能充分发挥出员工个人的才能,企业也才能从中受益。离职毕竟是一个双刃剑,对企业和个人都会有一定的伤害。所以企业必须把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员工个人的发展前景对员工作以描述,让员工了解岗位设置和各岗位的任职资格以及员工个人发展方面的政策,创造条件让员工进行自我评价,员工根据自我评价的结果确定个人发展目标,企业帮助员工实现其目标,让员工有奋斗的目标,激励员工进行。通过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使企业维护正常的流动率,降低恶性出走率,转化中性出走率,提高良性出走率。4 建立富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薪酬福利系统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工资、奖励制度和福利待遇保障体系,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本而又紧迫的工作。因为公平、合理和规范的激励机制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广大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再创辉煌出谋划策或贡献才智的动力源泉。它包括:工资管理制度(工资额管理、工资形态管理和工资体系管理三大部分组成) ;医疗保险制度;社会养老退休制度;及住房、子女教育、年休假、出国旅游、职工持股、年底分红等其它福利保障系统,真正建立起全新的“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利益留人”机制。5 人力资源将成为21世纪的第一大资源经济优势取决于科技优势,科技优势又源于人才优势。人力资源的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显出来,它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资源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引起国内越来越多企业家的高度重视与极大关注。6 结尾人力资源开发是一种战略规划,是为未来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先准备人力,持续和系统地分析企业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并开发制定出与企业长期效益相适应的人事政策的过程。同时,要根据不断变化的企业经营环境,建立起反应迅捷、行动坚决的调整机构,适时调整“能岗适合度”,使人才群体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遵循市场竞争的规律,建立起符合国际化要求,具有竞争激励、公正规范和科学高效特点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上接第86页)2. 6 优化财务结构、采用保守财务政策,防范财务风险目前,企业间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诚信度低,企业存在很高的财务风险。中小企业在处理财务风险问题上,应优化财务结构、采用保守财务政策,防范财务风险。具体措施为:一是管理者必须懂财务;二是把对财务的考核列为管理者考核要素的第一位;三是牢牢地控制资产负债率,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四是建立财务风险预测模型,事前控制财务风险;五是优化投资结构,控制投资期限、投资品种;六是控制负债规模,优化负债结构。2. 7 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的全球化和网络化,使企业竞争同时演变为人才竞争,谁能拥有高素质人才,谁将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为此,中小企业必须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充分协调好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其具体措施有: ①实施企业人才策略,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②以“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为目标; ③财务管理要把“人”作为核心,加大对人才的投入,加强对人才价值的计量与信息反馈; ④正确对待知识资本,妥善处理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⑤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2. 8 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①引进高层次财务人才,充公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②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现有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③分设财务与会计机构,使财务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适应新形势下竞争需要; ④坚持用人为贤原则,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作用。此外,政府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制定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会计中介机构管理;加快改革金融机构、转变其观念,为中小企业服务。参考文献[ 1 ] 孙巍.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 理论观察, 2006(3) .[ 2 ] 刘新华.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述评[ J ]. 经济学家, 2005 (2 ) .[ 3 ] 严真红.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 J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 (4) .[ 4 ] 毛红霞. 目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 中国成人教育, 2006(7) .一、存在的问题1. 缺少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企业普遍注重对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 而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重视不够, 对会计人员注重使用而轻视培养, 会计人员满负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 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 对介入财务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2. 不能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在核算事项中, 导致出现重核算轻管理, 重视资金运作和会计结算, 轻视会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经济活动分析, 淡化了财务管理自身在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和参谋决策作用。3. 监督、控制、考核不力。企业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体外循环严重, 事前控制乏力, 事后审计监督走过场, 缺乏可行的考核办法, 企业对投资情况、资金收支、对外担保等或有负债、利润分配等重大决策掌握不全, 投资决策随意性大。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处于从属地位, 迫使会计人员做假帐、报虚数,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加上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社会审计受利益驱动走过场, 财务监督乏力、滞后, 缺乏监管措施, 潜亏问题严重。4. 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落后。许多企业内部还是沿用过去的靠上报财务报表和口头汇报的方式来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由于会计核算随意性大, 任意简化会计手续, 滥用会计科目; 对财产物资和库存现金不定期盘点, 对银行存款和债权债务不经常核对; 财务报表编制不实, 加上受不规范的人为因素影响等, 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许多企业尚未建立必要的电子计算机财务信息传递、核算、查询和监控系统, 出资人很难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财务动态,信息滞后、效率低下。5. 法制观念淡化, 有令不行, 有禁不止, 有法不依。有意违纪造成财会基础工作混乱, 个别企业为达到偷逃税收、转移资产、私设“ 小金库”等非法目的, 有意不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记账、算账、报账, 以借机“ 浑水摸鱼”。6. 对资金管理不严, 造成资产流失。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 过量购置不动产, 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 陷入财务困境; 对应收账款周转缓慢, 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 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 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 存货占用资金控制薄弱, 造成资金呆滞, 周转失灵。二、对策措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再认识, 确立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 以抓财务管理为主, 带动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发展。1. 改变经营理念, 重视财务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经营管理的能力, 企业经营者的法律素质是加强企业法制建设的基础, 也直接关系到企业依法经营管理的水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现代的企业经营理念, 而且还应当要认真学习和运用《公司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 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自觉抵制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认真学习出资企业负责人管理、企业重大事项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等一系列制度规定, 树立企业依法防范风险要以管理为主、以事前为主、以预防为主的经营理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仅需要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尽快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 更需要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因此, 全面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经营管理的能力, 是加强企业法制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 建立财务监督与法律监督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审计、企业法律顾问和职工民主监督制度, 加强财务监督是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 企业要在加强财务监督的同时, 切实重视法律监督, 建立以事前防范为主, 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为辅的企业经营风险法律保障体系。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 同时加快建立企业其他重大投资决策、重要经营活动、资产处置、改制改组、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内部法律监督机制。3. 全面规范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财务管理也必须是对全过程的管理。企业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 应体现全面性的原则, 既要有资金筹集的管理制度, 也要建立资产、收入和成本费用等管理制度, 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中做出全面规范, 确保企业财务活动有序运行。4. 加强资金管理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掌握企业财务状况, 加强资金筹措、投放、使用和分配的管理, 同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注重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工作, 并提高信用分析能力, 控制应收账款规模和采取各种措施, 尽快追回长期拖欠的账款, 提高资金运作水平。5. 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为资金集中管理、监督控制、规避风险提供可靠保障应用统一的计算机财务软件, 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 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也是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所在。企业要找准切入点, 从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着手, 以财务管理为依托, 针对当前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大力促进企业广泛采用计算机财务软件, 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 进而达到强化监督与控制, 规避财务风险, 加速资金周转,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 要遵循企业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程和规律, 统筹规划, 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一是企业应当选择使用国家认可的财务软件, 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 并将其作为企业会计基础规范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是企业应积极推进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工作, 建立统一的计算机平台, 采用统一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软件, 把企业有效的规章制度体现到计算机的应用管理程序上来予以固化, 实现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 使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保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置于严密监控之下。三是逐步引进开发使用先进的ERP 软件。要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 变革企业内部管理模式, 调整企业生产组织结构, 将用户需求、企业内部生产活动及供应商的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 合理配置企业各项资源, 全面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6. 健全规章制度, 加强财务内部管理其一做到有章可循。根据《公司法》《、会计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并结合企业实际, 从财务管理体制、资本金管理、资金筹措、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投资项目管理、产权交易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内部牵制、稽核、财务计划、财务分析、财务报告等方面, 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实践反馈, 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 提高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同时, 制订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有关人员财务管理权限和责任, 并建立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和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其二是要严格按章办事。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做到有章必循, 违章必究,防止规章制度流于形式。7. 培养高素质的财会队伍财务工作管理对象特殊, 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首先, 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 注重培养和选拔既有专业知识又善于管理的年轻人才, 会计岗位要严格把握任职条件, 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其次,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规定是“: 敬业爱岗, 熟悉法规, 依法办事, 客观公正, 搞好服务, 保守机密。”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三是要增强法制观念。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进行工作, 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不但要为本单位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还要使单位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监督部门能依照法定程序得到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单位及其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这既是对会计人员行为的规范, 也是对单位负责人不正当干预财务工作的约束, 为开展正常的财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总之, 企业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 要抓住机遇,知难而进, 以创新为动力, 切实转变观念, 树立全新财务管理理念, 并积极大胆实践, 努力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靠近,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这上面有很多文章 自己挑选组合下吧需要帮助来这里留言
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国际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攻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从目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形势来看,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因而防范国际游资攻击是制定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游资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3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1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 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 世纪末期,区域经济1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 世纪末的20 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1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 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1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1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1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1定的,而当1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1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1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1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1步扭曲和放大。
第三,赢利能力财务指标分析。通常赢利能力的评价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数据进行核算,他们不能反映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赢利状况。销售利润率指标。赢利能力分析中主要的分析指标是销售利润率指标。销售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与产品销售净收入的比值,其反映的是企业一定时期的获利能力。销售利润率虽能揭示某一特定时期的获利水平,但难以反映获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且该比率受企业筹资决策的影响。财务费用作为筹资成本在计算利润总额时须扣除。在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资本结构不同,财务费用水平也会不同,销售利润率就会有差异。同时,投资净收益是企业间相互参股、控股或其他投资形式所取得的利润,与销售利润率中的当期产品销售收入之间没有配比关系。同样,销售利润率指标之间以及营业外收支净额与当期产品销售收入之间也没有配比关系。因此,销售利润率指标不符合配比原则与可比性原则。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是考核经营者对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能力的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该指标除了受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还受企业利润分配政策的影响,同时也未考虑物价变动的影响;二是分子分母为两个不同时点上的数据,缺乏时间上的相关性,如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应将年初的净资产折算为年末时点上的价值(或年末净资产贴现为年初时点上的价值),再将其与年末(或年初)净资产进行比较;三是在经营期间由于投资者投入资本、企业接受捐赠、资本(股本)溢价以及资产升值的客观原因导致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的增加,并不是资本的增值,向投资者分配的当期利润也未包括在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未分配利润”项目中。所以,计算资本保值增值率时,应从期末净资产中扣除报告期因客观原因产生的增减额,再加上向投资者分配的当年利润。资本增值是经营者运用存量资产进行各项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期初、期末净资产的差异,若企业出现亏损,则资本是不能保值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公司股东向公司投入资本的报酬率,反映了公司净资产的增值情况。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年末净资产”项目中由于已经剔除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的数额,导致采取不同股利政策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口径存在差异;二是由于“年末净资产”项目中包括公司年度内增加的净资产,而这部分增加的净资产是在报告年度内逐步取得的,而公司对该部分新增净资产的使用自然是在取得以后,上述计算公式显然没有考虑到这部分净资产的使用时间,导致“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结果不尽合理。三、财务分析的完善和改进以下试图从应用企业效绩评价结果及评价指标应注意的问题出发,谈谈常见的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和赢利能力分析指标的局限性和认识误区,并提出一些改进。(一)偿债能力财务指标分析为弥补流(速)动比率的局限性,较为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建议改用以下三个指标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1.超速动比率。用企业的超速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信誉高客户的应收款净额)来反映和衡量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由于超速动比率的计算,除了扣除存货以外,还从流动资产中去掉其他一些可能与当前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如待摊费用)和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项目办信誉不高客户的应收款净额,因此,能够更好地评价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和偿债能力的大小。2.负债现金流量比率。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是从现金流动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能力的。我们知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来源于现金流量表,年末(初)流动负债来源于资产负债表。由于有利润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所以利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指标,能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因此,用该指标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更为谨慎。3.现金支付保障率。它是从动态角度衡量公司偿债能力发展变化的指标,反映公司在特定期间实际可动用现金资源能够满足当期现金支付的水平。本期可动用现金资源包括期初现金余额加本期预计现金流入额,本期预计的现金支付数即为预计的现金流出量。现金支付保障率高,说明企业的现金资源能够满足支付的需要,如果该比率达100%,意味着可动用现金刚好能用于现金支付,按理说这是一种理想的保障水平,既能保证现金支付需要,又可使保有现金的机会成本降至最低,如果该比率超过100%,意味着在保证支付所需后,企业还能保持一定的现金余额未满足预防性和投机性需求,但若超过幅度太大,就可能使保有现金的机会成本超过满足支付所带来的收益,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二)营运能力财务指标分析从反映公司营运能力指标的会计内涵来看,要提高资产周转率应合理调整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的比重,使其组合的结果更有利于提高公司资产周转率。但仅通过存货周转率或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并不能反映公司营运能力的好坏。还应通过分析反映公司营运能力指标的经济内涵,以提高对财务比率的分析判断能力。从经济角度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该指标是反映公司的营运能力的主要指标,通过其高低反映应收账款的质量和流动性的高低。一般认为,应收账款周转率高,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则小,其质量就高,若处于机制健全、发育完善的资本市场,公司在资金短缺时可以立即实现贴现,否则相反。在分析公司营运能力时,每一级财务比率指标的选用不应追求单一的最优,而应该是相关指标的组合最优。(三)赢利能力财务指标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进行企业赢利能力评价和分析时,补充和增加评价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赢利能力指标进行评价,显得十分必要。以下提供一些这方面的指标供参考。1.经营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表示每一元主营业务收入能形成业务的收现能力。其公式为:经营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营业务收入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销售款的回收速度越快,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越好,坏账损失的风险越小。2.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率。其公式为: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营业利润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实现的账面利润中流入现金的利润越多,企业营业利润的质量越高。因为只有真正收到的现金利润才是“实在”的利润而非“观念”的利润。3.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投资收益比率。其公式为: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投资收益比率=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投资收益该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实际获得现金的投资收益越高,通过该比率可以反映投资收益中变现收益的含量。4.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表明每一元净利润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净利润的收现水平。其公式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该指标越高,可供企业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增加量越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付现能力。5.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其公式为: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现金净流量/净利润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反映企业全部净利润中收回现金的利润是多少。6.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表明每一元资产通过经营流动所能形成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资产的经营收现水平。其公式是: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经营流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值/资产总额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它也是衡量企业资产的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改进和完善现行财务指标体系,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深化会计制度改革、规范会计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颜光华。企业财务分析与决策[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2]王化成。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张金昌。财务分析与决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4]张先治。财务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