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筹资类参考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筹资类参考论文文献

XX科技大学XX学院 11 届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某企业筹资方式的调查研究学生姓名 XX 专业 工商管理(会计学) 学号 XXXXXXXXXX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企业筹资方式包括股权筹资、债券筹资、借款筹资、商业信用、国家投资、补偿贸易、租赁筹资、联营筹资等。筹资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经营模式以及重大经营决策的选择。因此适当的筹资方式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达到理想的生产环境。 通过对某企业筹资方式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其筹资方式及带来的影响,从而得出企业的资本结构、财务风险等经济指标,并判断其合理性。根据所得出的分析结果,提出企业在筹资方式选择上的问题,结合有关理论知识综合企业的自身优势,给出建议和可行性措施,降低筹资方式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外研究情况: 资本结构方式是选择筹资方式的重要依据,对此国外学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现代公司资本结构理论的重要逻辑起点是Modigliani and Miller 1958年6月份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论文,也即MM定理的最初形式,它指出:如果①不存在破产风险;②个体可以在无风险市场上以市场利率借贷;③不存在税收;④不存在交易成本,那么公司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不存在可以使得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最优资本结构。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产生了一批新的资本结构理论。其中美国经济学家梅耶(Mayer)就提出了著名的啄食顺序原则:①内源融资;②外源融资;③间接融资;④直接融资;⑤债券融资;⑥股票融资。西方发达国家如英美等国的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时,一般都遵循所谓的“啄食顺序理论”,即企业筹资遵循内源融资,债券筹资,股权筹资的顺序。 (3)爱莫瑞,分尼特和斯托提出了代理成本理论,他们认为根据代理成本理论,债务资本适度的资本结构会增加股东的价值。 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研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资本结构理论的观点,纵观这些理论的内容,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都可以看出,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都有具体的实例来证明其意义。国外关于这个方面的研究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中国,中国可以借鉴其成功之道,结合自身的实际来进行具体的实践。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筹资方式。国内研究情况: 关于企业筹资方式的研究,中国学者在具体的应用方面有着自己的研究成果: (1)马佐福(2006)在《银行借款筹资方式下的资金成本分析》中提出在银行借款筹资方式下,信用条件和还本付息方式的不同,形成筹资成本也不同。企业应选择满足其资金需求和资金成本最低的银行借款方式,保持合理资金结构,降低筹资成本,避免财务风险。 (2)乔炳亚(2008)在《当前我国企业在债券问题的研究》中具体指出了我国目前债券筹资的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措施,即:理顺我国债券发行的管理体制、扩大企业债券发行的规模和种类、培养企业债券的二级流通市场、建立规范的信用制度和完善企业债券的信用体系等。 (3)马捷玲(2010)在《上市公司筹资偏好分析》中指出:目前,我国上市企业的筹资方式偏好股权筹资,并且指出了其原因并分为三类:筹资方式自身原因、上市公司内部原因以及外部市场的原因。 此外还有其他筹资方式的研究有很多,结合已经出现的筹资方式,研究它们的目的在于更加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使得企业的资金供应源源不断,从而能够持续经营下去。三、研究内容、预计创新点和难点内容: 资金是企业的根本,也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起点,筹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可以采用的筹资方式有很多。通过该命题使学生对我国企业目前的筹资方式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在筹资方式选择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 1、企业筹资和筹资方式概述;2、企业筹资方式选择的现状了解;3、企业筹资方式选择存在的问题;4、对企业筹资方式选择存在问题的分析;5、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预计创新点: 本文以企业筹资方式理论为依据,结合一家民营企业的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出企业在筹资方式问题上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难点: 1、对于企业的情况了解有限,一些具体数据的收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 2、在提出改进措施时,提出的意见不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解决企业目前解决的问题,实施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检验其成果。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写读书笔记,通过阅读面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勾勒出课题的大致轮廓,然后形成提纲,根据提纲有针对性地完成初稿。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资料研究法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一家民营企业为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定量的方法来加以分析来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另外对一些难点拟采用规范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单项指标设计,使本文提出的解决办法更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对我国目前处于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五、主要参考文献[1]井华,梁阿玲.融资解码:企业筹资的道和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146-191.[2]傅晓敏.筹资风险的成因分析与防范[J].青海社会科学,2008(5)[3]王会云.谈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J].现代管理科学,2006(6)[4]曹树芬,朱特红.浅析企业筹资方式[J].市场论坛,2010 (7)[5]许月悦,叶涛.企业债务融资风险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 (11)[6]杨柳枝.商业银行选择筹资的方式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 (33)[7]孙瑜.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J].经济师2007 (9)[8]张玉良.企业筹资方式及风险防范研究[J],管理观察.2010 (26)[9]李丰,尹丽霞.企业筹资的渠道[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5)[10]朱敏.解决中小企业筹资问题的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4) [11]周炜.解读私募股权基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9-34. [12]朱敏.中小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J].商业文化,2010(2) [13]曹悦.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选择策略[J].财会月刊,2006(4) [14]刘俊骅.我国企业现行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中国林业经济,2009(4) [15]刘平.搞笑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5) [16]郭威.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的研究[J].星星,2007(6)[17]姚秀琦.中小企业筹资困难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7)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中小民营企业筹资渠道的构想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7-01-20 09:28:00 ] 作者:王群予 编辑:studa20摘 要 中小民营企业筹资难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融资渠道狭窄,深层次分析却是体制和制度问题。要解决中小民营企业筹资难问题,就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制度调整,全方面地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关键词 民营企业 民营经济 融资 1 十六大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更大空间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民营经济的发生和发展是与中国的经济、政治由浅入深的改革节奏合拍的,从思想解放到政策松绑,从文件肯定到法律确认,它融汇了政治家的开拓、理论家的争论和企业家的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的召开,明确地肯定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了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明确地强调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尊重、鼓励、保护、表彰,等等这些党的重大决策无疑为民营经济的发展铺设了灿烂的前程,使中国的民营经济从曲折徘徊中走向波澜壮阔,成为中国经济中最强劲、最有影响力的市场主体之一。2 筹资难问题制约了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目前由于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起步较晚,规模较小,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但是他们却创造了近40%的GDP,实现了近40%的税收及解决了45%的人口就业。所以说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则必须让民营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资金是企业成长的“血液”,当前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资金筹集困难,这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产品处于成长期的民营企业,如果经营资金短缺,那么在人力资源、机械设备、广告宣传、技术改造等方面进行投资是不可能的,然而在这些方面的投资正是新的竞争形式和不断变化的市场所必须的。民营企业资金短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营经济即是民本经济,在起步阶段主要是靠个人积累的资本来运作的,而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个人积累的资金有限,决定了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所以民营企业的发展资金先天不足。二是“十六大”召开以前的民营经济被定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政策法律对民营经济扶持力度有限,发展前景受到限制。因此,民营企业原始积累规模较小,发展资金十分有限。三是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如规模较小,家族式管理,财务不透明,缺乏信誉,没有信用记录等原因,致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民营企业提供的资金扶持十分有限。目前中国的银行贷款大多给了大型企业或者是基础建设,或者总是投向确保毫无风险的地方,风险投资也鉴于市场环境在投资趋向上非常保守,使得处于发展初始阶段的中小民营企业要获得银行贷款十分困难,而多数知识分子在创业初期两手空空,资金十分缺乏,没有合理的融资渠道成为很大的障碍。尽管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出于安全考虑,各银行往往集中力量抓大客户,而不愿向中小企业放贷。另外,在当前融资体系中,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期限通常在1年以内。由于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尚未到位,而且银行担心长期贷款带来的风险,目前,没有几家银行为中小企业真正开放基建和投放贷款科目,因而中小民营企业的长期贷款基本上没有多大可能。造成了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的办法,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更重要的是,现有的融资渠道根本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二次创业和进行技术改造。四是目前中小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还不能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国家对推出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慎之又慎,致使中国的资本市场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融资服务的。这种做法形成了对民营企业发展的软约束,有违市场经济主体公平竞争的规则和国民待遇的原则,民营企业是在相对不公平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五是民间借贷是目前中小民营企业筹资的主要渠道,尽管金融监管部门控制严格,但民间借贷市场不仅一直没有停止反而十分活跃,在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调,同时又缺乏其他投资渠道的情况下,许多城镇居民将手中的资金投入到这一市场上,保障了民间金融活动的资金来源。虽然民间资本可以缓解民营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但是它又制约了民企的发展。一方面,民间资本借贷规模小,期限短,利率高,债权债务关系不稳定,增加了筹资的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可提供长期大额的借贷资本的债权人已不满足于债务人支付的高额利息,而是寄希望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实行“债转股”,以期达到参股控股和影响民企重大经营决策的目的。难怪在一次经济论坛上,一位民营企业家感叹道:“猪还没有养大,就要杀肉吃了”。六是各类基金担保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尽管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了风险投资基金、创业基金、高科技财政周转金、财政企业担保等各类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基金和担保机构等,由于资金运作受行政干预较大,要求严格,门槛过高,手续繁琐,加重了企业负担,贻误了商机。3中小民营企业筹资渠道的构想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目前中小民营企业筹资难最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服务较少;二是中小民营企业规模小,资信实力不强。对于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我是这样认为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自1994年我国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了配套改革,使之成为服务于市场经济的金融企业。既然是企业,那么商业银行也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规避风险、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是它的经营宗旨。况且我国传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还是国有资产,追求资产保值增值的理念是正当的、合理的,无可厚非。所以对债权没有相应担保或抵押的中小民营企业较少提供融资服务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对于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我认为这是中小民营企业在成长阶段很难解决的问题,正是因为中小民营企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好的技术,好的产品,好的人力需要资金来启动。。所以对资金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因此,我认为银企面临的投资筹资问题是它们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是市场经济的缺陷,它需要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来设计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不可否认的是,在金融体制和融资制度很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运用行政力量着手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一是规范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尽快推出股市创业板市场,让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高科技企业能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我国企业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政府就应该扶持民族资本,包括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而上市融资不仅可以筹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资金,而且可以改变公司股本构成,规范公司的治理结构,对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创业板市场的开设应定位于主要为那些很难从主板市场融资的高成长性民营企业,其门槛的设置应便于高成长性民营企业的进入,股本规模不宜过高。二是政府应完善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资金借贷顺畅的根本保证就是良好的信用关系,改善社会的信用水平是未来发展我国民营经济的最重要的条件,而企业信用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各职能部门只能从职能范围内对企业信用的一个侧面进行记录,反映不了企业信用的全貌。需要政府牵头来整合各职能部门掌握的企业信用资源,对企业信用进行评价,因此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要靠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各部门的协作。三是政府部门要尽快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设立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民营企业间接融资扫清障碍。担保机构资金来源应多元化,既有政府财政资金和民间资金,又有企业会员基金和互助基金,通过建立中小企业资信档案,对有市场、有信誉、有产品、缺资金的“有三缺一”型企业积极提供贷款担保服务,使企业能顺利获得银行贷款。这种担保机构如果由政府各级财政出资,则应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不以赢利为目的;如果建成商业性担保机构,以法人、自然人为主要出资人,则可以实行商业化运作,以赢利为基本目的;如果建成互助型的担保机构,自我出资,自我服务,自担风险,则可以不以赢利为目的。四是政府应鼓励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基金,让我国民间大量的私募资金走上公开合法的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服务的轨道上来,加强对风险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的监管。积极创造一个宽松的、有效的投融资环境,采取各种政策吸引银行、刺激民间资金、国外资金等多样化的资本参与民营经济发展,逐步达到风险基金运作全部市场化。五是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积极发展非国有和中小金融机构,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允许民间银行进入银行业,从而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六是给民营企业以国民待遇。尽管各级对发展民营经济都比较重视,但同国有企业、"三资"企业相比,中小民营企业还是感到待遇上有所差别。希望政府在今后的政策和调整中避免过去的动辄对某一领域加以扶持的做法,不分内外资、国企、私营一律平等对待,以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中小民营企业而言,有几种具体可行的筹资方案可供参考:向股东筹措资金是企业在创业阶段最安全、最经济、最便利的筹资渠道;企业的短期资本即营运资本可由商业信用来提供;巧用融资租赁业务,把前期投入的固定资产变成流动资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对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以知识产权向商业银行申请质押贷款。

公司持续有效的资金来源是保证是其经营发展的前提,所以筹资管理很重要。下面是我整理了筹资管理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公立医院筹资管理

摘要:公立医院是我国重要公益性事业单位,持续有效的资金来源是保证是其经营发展的前提。本文将介绍我国公立医院资金筹集管理的原则与意义,然后根据我国公立医院的筹资管理总体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的解决 措施 以改善筹资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公立医院 公益 筹资管理 资金来源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我国医疗体制同时也在进行相应的改革,此时公立医院所面临着生存背境的发生着巨大变化。可以说,公立医院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因而其生存与发展需要取决于自身的抉择;尤其是在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上,公立医院城需慎重考虑其筹集方式与 渠道 ,其资金来源的有效保证是解决医院 其它 问题基础与前提,因而财务人员与医院领导层需要及时合理地采取高效科学的资金筹集方式。

公立医院的筹资活动是指公立医院通过各种合法途径筹集必要的资金,为医院的各项医疗业务活动、管理活动、竞争活动或投资活动来维持其正常的运转并满足公立医院的正常日常经营和发展。公立医院筹资通常分为短期筹资和长期筹资,短期筹资活动的目的在于维持医院正常经营,而长期筹资活动的一般是为发展医院的新业务或者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在筹资活动中需要确保筹资渠道的合法性,并合理控制其成本和风险,选择规模合适的筹资方式,确保偿还等,这些都是公立医院需遵循的筹资原则。我国政策强调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力,同时也提倡医院吸收社会力量进行多元化办医;无疑促进了我国公立医院走向市场化;而且我国公立医院的非营利性具有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存在价值,而目前公立医院在名声及工作人员配置上都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

一、公立医院筹资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资金来源的结构存在缺陷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机构将医药的差价收益作为其收入资金主要构成因素,这从而造成了药品价格昂贵、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等社会问题。公立医院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和医院的自筹资金两方面的,作为筹资方需要将来自这两个方面的资金合理分配应用相辅相承以确保现二者处于最佳的平衡界状态,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经营与发展。但从我国公立医院目前的运营现状来看,因近年的政策改变,医院获得的政府的财政拨款大幅减少,而医院从药品和医疗服务中获得的收入已成为其资金的主要来源,从而破坏了公立医院的资金结构平衡体系,导致医院不得不提高其药品价格;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政策对药价与检查费用的调整与监控,公立医院的竞争力与市场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也随之而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从目前情势来看,公立医院的单一的资金来源已无法再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一些公立医院则为了获取经济效益而淡化其本质上的公益性,将经营亏损和拓建产生的资金压力转移给老百姓,加剧“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

(二)缺乏筹资理念与资本运营观念

在计划经济时期公立医院处于一种长期盲目、消极的资金管理状态,使得医疗价格远低于医疗成本,而导很多医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有效调整其发展战略与方针以适应市场经济。公立医院传统的筹资与资金运营观念显然不适应现在市场发展情况,这一方面为增加了医院的生存压力,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医院在社会上的负面效应。虽然医院的经济效益是实现其社会效益的基础与发展的保障,然而没有成熟的筹资与资本运营理念,医院更就无法引入市场化理念了,更无法解决公立医院现处经营处境。

二、公立医院筹资管理对策

(一)采取多渠道筹资方式

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和筹集机制必须以政府资本为主导,以非营利性社会资本投入为长期发展方向;随着医疗机构的市场环境的变化,适当运用营利性社会资本。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其筹资管理不仅是经济问题,更关乎民生问题。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可以多种筹资渠道进行筹资活动,主要包括:政府财政补助、银行长短期借款、政府贴息借款与固定资产借款、融资租赁、应付账款、接受慈善捐款与外国政府及组织借款以及其他筹资渠道等。

其中政府财政补助是公立医院重要的筹资渠道在全国范围内分配,这部分资金相对来说很有限,因而主要用于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科研经费,以及购置部分固定资产等方面。银行长短期借款是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在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占90%以上;而政府贴息借款与固定资产借款这两种手段经常结合使用,前者具有政策补助和商业融资双重功能,是政府的一种投入模式,其利息则由政府补助,而固定资产借款具有借款数量额大、期限长、利率高、需要立项等特点。应付账款是指利用医院的商业信用以获得延期付款的权利,一般用来解决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除利用政府补助外,也可以采取融资租赁方式购置医院必须的大型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具有期限长、风险报酬转移大、分期支付等特点,是一种多赢筹资模式,不仅可缓解医院资金紧张等问题,也可以加快医院的建设、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而医疗项目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立医院之间通过在人力、物力及其它资源方面的相互合作,共同开展医疗业务扩大业务范围,以减少医院的成本、提高收入的一种筹资方式。

公立医院申请财政专项拨款和自身积累比较困难,而且融资额度小,外国政府贷款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其申请难度大,而且要求相对较高。采取多种筹资渠道结合的融资方式,不但有助于解决资金不足的困境,也相应地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与财务风险。在筹资管理中要求医院充分权衡各种方式的优缺点,管理层要提高市场风险意识,依据市场形势选取选取合适的筹资方式,降低成本与风险的同时运用有限的资金获取最理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吸收社会资金

公立医院属于公益事业,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但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能力与理论存在很大的距离,仍存在“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现象。而另一方面,公立医院所获得的财政补助、医药收入等资金来源与医院巨大的资金需求仍不协调,而影响了其正常良好运转和发展。公立医院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受制于有限的财政拨款与自身资金来源的不足,不能快速发展壮大,要求公立医院寻找更多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的现象。不但要求公立医院改善资金使用的成本观念,而且还要求其加强资金管理的风险意,提高其资金管理能力,促进公立医院的效益的提高,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利用筹资推动公立医院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地的医疗服务。同其它市场一样,中国医疗市场同样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力,对公立医院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需要在审时度势的同时大胆的创新,在合法可行的前提下,可适度采取科学合理的筹资方式吸收社会资本。 (三)建立流动资金评价指标

首先,公立医院应设置相关流动资金的流动能力评价指标,可以采用流动资金占用投入流动资产或者占用全部资产的比例作为指标;占用流动资产通常由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构成,需要结合整体行业及市场竞争状况加以判断,占用流动资产占投入流动资产的比重越大,则表明企业的管理流动性越差;而流动资产占医院全部资产的比重越高,则说明医院的资金流动性越好。

其次,医院可建立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评价体系,采用流动资产的盈利率作为评价标准,主要考虑流入医院的健康资金,即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具体做法是先取流动资产的净流入的现值,并将其与项目投资的现值加以匹配,计算出其流动资金的盈利率,即是项目的内含报酬率。另外也可以采用流动资金产出率作为流动资产盈利指标;这种 方法 概括来说是求得医院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之比,作为分析其流动资金的增值效率。

公立医院可流动资金的风险性评价体系进行筹资管理。风险评价指标常采用流动资金回收率加以评价,它是参照企业期间的流动资金的产出值与相应期间的平均流动资金的比值,而其值越高,则说明流动资金的周期越短,即周转速度越快,其资金安全与盈利能力都可得到更高的保障,也即是说风险更小。计算流动资金回收期也是风险评价方式之一,流动资金回收期一般等于应收账款回收期与存货变现期之和,而流动资金回收期越小,则流动资金的效率也相应更高。另外,流动资产占流动负债的比例也可反应出相应的问题,流动比率的值越高,说明短期偿债能力越好,一般情况下,理想的流动比率为2 。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处于不断地进行完善之中,医疗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也在进一步深化; 财务管理 工作作为公立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是提高医院的总体效益、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围绕我国公立医院的筹资管理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公立医院基本的筹资原则与主目的,并具体分析了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在筹资管理方面的现状,其后,针对现存某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与解决措施,如:采取多种渠道相结合的方式筹集资金、在政策允许且合法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吸收社会资金以及建立起合理流动资金评价体系。我国公立医院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还有很长一段需要走,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医疗体制的革的成果,因而需要从源头上即筹资管理上做起,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田丹,韩鹏,陈英耀等.关于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相关政策的回顾与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

[2]操乐勤.国有医院的筹资渠道及其方式[J].卫生经济研究,2009,1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筹资管理论文

筹资决策论文参考文献

民营企业论文篇1 浅谈民营企业发展中 财务管理 问题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民营企业已逐步发展成为民营经济的支柱。本文就民营企业发展中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了梳理,并进一步剖析了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相关国家政策的鼓励,民营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民营企业顺应这一潮流,也开始茁壮成长,为经济增长、创造税收、增加就业岗位等多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这只是较为乐观的一个方面,虽然民营企业开始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先天不足和缺陷,开始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其中财务管理水平就是其中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 1民营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在我国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对财务管理重视力度不足的现象,未能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的作用,同时受大的经济环境的影响,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财务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在民营企业中,中小型民营企业作为一个集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集中的组织,企业老板不仅是投资者,同时也是经营者,集权现象极为明显,但是大多数经营者对于财务管理的科学方法了解并不多,缺乏较为深刻的认识,而且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对于成本管理、风险管控、时间价值、机会成本等多种概念理解不清晰,所以企业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财务管理和监控不严格,甚至有部分会计信息失真,也不能建立起健全的审计部门,或者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民营企业中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较为薄弱,相关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缺乏制度意识,对相关企业制度的建立不够完善;第二,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着部分漏洞,不够细致和严密,不能适应民营企业的发展进度;第三,即使有部分企业建立了制度,但是对于制度的落实并不关注,执行力不足,制度也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第四,企业内部管控制度缺失,对于资产的管理力度不足。 资金筹措能力较差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遇到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融资难、抵押难、担保难,对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带来了较大的阻碍,资金筹措能力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民营企业缺乏独立的审计部门,未能制作企业财务报表和经营状况,民营企业难以审查财务信息;其二,企业负债过多,降低了企业的信用等级,融资信誉降低,融资难度加大;其三,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国家未设立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倾斜力度不大,也有部分银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民营企业贷款的热情度不够,也在一方面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贷款难度。 投资管理能力不强 在民营企业中,企业投资的随意性较大,对投资方向的把握度不够,缺乏科学性;同时缺乏战略性的规划,更多是追求短期的利益;另外,民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更多的投资资金来源于贷款,为了更好地降低投资风险,会尽可能快的收回成本,在规模扩张上一般考虑得较少。 财务管理监管力度不够 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家族操作方式较为常见,因此监督管理不够健全和完善,多数的企业并未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甚至会将审计视为内部经济检查,容易引起职工情绪,影响员工结构的稳定性,削弱了管理层的权威,也影响到了企业内部的自主经营权。当然也有部分企业已设置对应的审计部门,但是审计部门的权力并未作出特殊的规定,难以保证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导致审计部门的设计也多是流于形式。 2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决策模式较为单一 在民营企业中,企业的老板控制着主要的财务,独断专行色彩较为浓厚,因为民营企业在创始阶段,公司大多数的资产基本掌控在老板手中,因此经营权和所有权集中的现象较为普遍,多是由老板单独决策的,这样集权式的经营模式在财务管理极为集中,这样财务内容比较单一,更多将财务管理局限于财务控制之上,但是控制力度又不够,具体体现为决策审核程序不规范、预算体系不够健全、职责划分不清晰,缺乏有效的监控,控制不够全面,面对突发状况不能提出及时有效的改善。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起始阶段人员多是内部招聘,因此公司会有许多有血缘关系的人就职于公司,对于他们所谓的外人不够信任,尤其是财务这种重要的岗位多会安排亲戚就任,选择他们认为放心的人,但是这样人员的从业素质就难以得到保证了,很难留住有专业素质的财务人员,即使管理者想要做好财务的管理,但是也力不从心,不具备能够管理的能力。 决策缺乏科学性 在民营企业中, 企业管理 者更多的是应用已有的 经验 来进行决策,这样决策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强,方便快捷,但是决策的方式较为草率和粗糙,对相关信息没有进行一个全面的收集,系统性与全面性不足,而且相关财务人员的参与度不足,难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财务管理方式不先进 在当前的民营企业中,财务管理更多的局限于财务核算,对于财务计划、财务预算、信息收集以及财务系统的建立还没有完善。 3改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拓宽民营企业融资 渠道 一方面,建立健全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该体系作为中介机构,不得收取任何中介费用,以承担服务职能为主,不得增加民营企业的额外操作成本,尽可能的为民营企业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可以成立专门的民营企业基金会,通过向金融机构或者民营企业的人员收取会费,对基金实行封闭式的管理,给予民营企业发展一定的资金支持。 增强风险管控能力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一方面面临着挑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机遇,企业可能会蒙受一定的损失,但是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规模化的发展。因此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对不确定的事物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并且有一定的预见性,采取有效的 措施 加以规避,将风险控制到最低。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控,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确定资金管理责任制。同时企业在筹资上也要做好合理的规划,确保合理的筹资结构,在适当的负债能力下来筹措资金,不可急功近利,贸然增加投资风险,并将资金投入的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都考虑其中,核算好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控制好资金的分流情况,防止资金的无端流失。第二,健全财务分配和利益分配机制,防止人员的投机主义和寻租现象产生,防止人员外流和技术断层现象的产生。第三,完善财务预警体系,将危险防患于未然,民营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学会收集多方信息和情报,了解市场行情和动态,更好地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风险,将异常消灭于萌芽之中。 加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观念的培养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极为重要,而资金管理又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忽视,因此必须将财务管理更好地内化于企业的管理制度当中,并在各个职能部门中得到落实。另外企业开展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离开资金,因此企业的经营者应该对资金的周转有一个更好的认知,将资金管控到位、认识到位,从而落实到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中。 完善财务的监管工作 在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做好内部审计与监督,一方面在财务流程上不可马虎,做到规范标准,对于一些重要的经营活动或者企业决策,都应该将财务管理纳入其中,应用科学的财务处理流程来对项目或者决策进行评估,并把好资金的审核关。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一旦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必须有健全的财务体系和财务制度来做好支持,尤其是内部审计,应用审计职能对企业经营活动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化解危机,通过提升整个团队的财务管理水平来优化企业的经营决策。 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素质 在目前的民营企业中,大多存在着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企业内部领导腐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制作假账、弄虚作假、伪造事实等现象时有发生,虽然这些都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员素质,由于人员素质较低才导致了上述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人员素质建设刻不容缓,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 教育 ,强化财务人员的科学规划意识和内部监督意识,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当然加强人员素质建设,首要条件就是从领导做起,领导具备一定的示范效应,只有领导起到了带头作用,提高法律意识,具备法律观念,才能从根源上改变企业的财务混乱局面。在当前的民营企业中,财务管理理念较为落后、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资金筹措能力较差、投资管理能力不强、财务管理监管力度不够。主要是由于决策模式较为单一、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决策缺乏科学性等原因决定的,需要从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增强风险管控能力、加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观念的培养、完善财务的监管工作、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素质等多方面来解决企业财务问题,推动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磊.中小型民营 企业战略 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 [2]张晓勇.山西省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4. [3]赵岩.民营企业财务战略管理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9. [4]张桂红.民营企业上市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5]陈忠法.浅谈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 企业 文化 ,2012(11). [6]邹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05). [7]石锋.初探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财务管理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7). [8]裴智聪.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08). [9]王希燕.财务管理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及遇到问题浅析[J]. 财经 界(学术版),2013(03). 民营企业论文篇2 试谈民营企业内部控制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良好大环境,使得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国有大型企业虽是我国经济支柱,但民营企业的破竹发展之势使其成为拉动经济发展创造市场活力的重要力量。据工商联 报告 显示,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口达90%,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超过60%,可见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之大。民营企业随着发展开始不断寻求更为长远的目标。从以往的家族式管理治理模式为主到现在逐渐融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扩张,其发展中诸多问题开始显现,如用人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健全等,使得诸多民营企业因此陨落且普遍寿命较短。 国美控制权之争案例正是民营企业在逐渐融合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典型案例,其反映出民营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对的家族民营企业的原始风险以及创始人与经理人的控制权之争风险,为其他众多企业的转型改革敲醒了警钟,更加表明完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对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实际上,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密切联系的,完善的治理结构作为健全的内控机制的基础,是推动内控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完善的内控也是健全的公司治理的重要举措和环节。因此,基于公司治理视角来研究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是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长远目标的关键。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耦合关系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董事会以及管理层等通过执行具有控制职能的程序来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的效率效果等;公司治理是指企业董事会、监事会、所有者等重要关系之间的处理权责划分的一个制度安排。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有效耦合是民营企业能够有效应对转型期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耦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的同源性—委托代理理论 内部控制的本质就是基于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是经营者接受所有者的委托,为了达到增强企业经营的效率效果、保证相关信息的真实公允等目的,即通过经营者的行为来满足委托人所期望的利益最大化,而开展的内控工作和采取的诸多管理活动等。而公司治理更是基于企业两权分离导致的问题所采取的有关制度安排,合理安排企业的重要利益关系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所以,如何基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委托代理理论这一同源性理念来实现企业内控与公司治理的相互互动和耦合,事关企业的可持续长远发展。 2.功能交叉性和重叠性 首先从控制主体层面来看,公司治理链条重要节点包括总经理、董事会和股东;内部控制链条重要节点包括总经理、董事会、执行岗位和职能经理。可见,总经理和董事会是两者控制主体的共同部分。其次,激励与控制是内控与公司治理的共同基本控制方式。再者,从目标层面来看,两者虽然具体目标存在一定差异性,但根本目标是相同的,都是最终服务于企业的目标,都是为了追求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资产的安全完整等。 3.平台载体的统一性 健全完善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对于企业的内控来说,是否具有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决定了内控运行的效果。反过来,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合理保证企业信息的真实完整。对于公司治理来说,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与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也是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一个完善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共同努力,各尽其责,充分认知内部控制机制对于不同岗位职员的不同角色要求,认真承担起其角色应担负的职责。同时,不仅仅是要做到企业信息的及时下达,同时还要注重信息的准确上传以及企业内外的畅通沟通和传达。 三、民营企业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股权配置不合理 我国的民营企业多是由以前的家族式企业发展过来的,民营企业在成立初期往往面对融资难等问题,所以多是通过家庭内部成员来筹集资金,应对民营企业成立初期的诸多风险。同时家族治理既能够降低企业资源成本又能够迅速建立共同利益目标,种种优势使得家族模式成为许多民营企业初期成立时的共同选择,并且一直影响到民营企业后续的长远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企业所有者占有资本占到独资、合伙和公司这几种形式的民营企业公司资本的76%左右,股权高度集中是民营企业的突出现状。 2.内部人控制风险突出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人主体日益多元化,内部人控制风险越发突出。表现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吞噬、侵害所有者权益等行为。在民营企业的经营决策中,获取信息占优势的一方则能够更大程度上获取决策权,内部人控制则使得中小股东的利益被损害,更难以获得决策权。这种大股东权益最大化既不利于企业的转型改革,更不利于民营企业融合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内部监督不到位,缺乏激励约束机 制监事会是监督企业董事会及经理的重要部门,我国民营企业许多监事会选聘机制的流于形式使得其不能充分行使其监督职能。同时,缺乏专门的内审机构和人员也导致内部监督的不到位。对于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没有采取很好的绩效考核以及奖金制度等一系列的激励和约束措施,使得民营企业在引入代理人之后,出现了代理人虚报信息等行为出现,不利于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 4.人事管理不科学 民营企业的用人机制存在严重的任人唯亲现象,人事管理不科学。我国民营企业经理人市场的不完善性,而且存在代理人道德风险等问题,使得我国多由家族治理模式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的创始人不愿意聘请外部管理人员来管理企业,所以多是任人唯亲,使得企业用人机制不科学,难以吸取众多的外部优秀人才,集思广益,共同促进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对于民营企业一些重要岗位的重要职责更是家族内成员担任,重要决策也多是这些家族企业人员控制。 四、基于公司治理视角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1.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合理平衡内部人利益 首先要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通过制定相关市场法规,建立具有竞争性的完善经理人市场来增强由家族治理模式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对执业经理人的信任度。同时要优化股权结构,完善人事管理机制,善于引进外来优秀人才为企业所用,而不是任人唯亲。再者,通过建立配套的人才考核评估体系来加强对经理人及相关人员的激励和约束,以企业利益为己任,增强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2.健全监督检查制度 监事会作为监督企业董事和经理层的专门监督部门要充分行使其监督职责。首先,要加强对监事会成员的日常培训和学习,让每个成员充分认知自身职责所在,同时在培训和学习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休养,增强工作能力。其次,通过监事会的定期汇报工作来督促监事会职责的行使。再者,可以增设内审部门和人员以及利用外部的会计师事务所等外审部门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督。通过设立专门的委员会来监督董事会相关决策是否科学民主,以及经营层是否将正常落实到位。健全的监督检查制度是实现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保障。 3.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提高一个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活力,从而增强企业业绩实现长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对于公司治理还是内部控制来说,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都是及其重要的。一方面可以采取有效的业绩评价机制,通过及时的跟踪记录来对人员工作进行评分,根据评分进行相应的奖励或处罚,既让优秀员工起到模范作用,又对犯错人员进行警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将整个企业目标进行层层划分,分成若干小目标并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身上,让每一位员工都切实感受到自身参与到企业目标制定和实现的过程中,从而激发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增强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 4.完善内部控制 首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氛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文化是一种强有力的软实力,更是一种无形的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和落实。内部控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或者个别高管层就能执行的,需要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切实参与。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具体的 规章制度 以及培训学习等,来增强员工对内控的认知和关注度,以及自我责任意识,促进企业在内部控制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从而实现企业内控目标和增强经营的效率效果。其次要促进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等平台,以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等为载体,来保障内部控制运行的效率和效果。同时通过这种高效结合来增强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便于企业准确把握风险点,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实现内部控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博.浅谈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3:66. [2]刘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相互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1:72. [3]李维安,戴文涛.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基于战略管理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30. 猜你喜欢: 1. 有关民营企业创新论文 2. 企业成长论文 3.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论文 4. 企业经营现状 5. 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

论资本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及筹资决策【关键词】:企业 资本结构 优化途径 影响因素 资本经营摘要:资本结构是企业理财的重要环节,资本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目前,一些企业在创建新的投资项目时,对资本结构及其比例关系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评价,或者因为过分依赖举债导致企业财务风险过大,陷入财务困境,或者因为过分保守造成不能形成规模经营,丧失发展良机。要扩大企业规模,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积累已来不及,必须依靠外部资金,即通过融资改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优化就是在企业的全部资本中如何确定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比例,使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本文拟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因素,以期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帮助。一、影响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因素企业进行资本结构优化时,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具体有以下几方面:1.资本成本2.代理成本3.财务风险4.税收5.贷款人和信用评级机构的态度6.企业的资产结构7.股利分配政策8.企业的偿债能力9.企业的生命周期10.企业的负债意识二、优化资本结构措施为了克服以上几方面的影响资本结构优化的因素,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1.适当发行可转换债券2.确定资本构成的最佳比例3.结合企业成长情况适度负债4.尽量做到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5.利用项目融资【相关参考文献】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和优化途径 - 黑龙江科技信息 - 冯晓龙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和优化途径 - 化工之友 - 吕刚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 - 中国农垦经济 - 聂鑫 刘建美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 - 林业财务与会计 - 王赞影响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因素分析 - 建筑管理现代化 - 王威,付滨海,浅议影响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因素 - 北方经贸 - 张井彬,王春英,影响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因素刍议 -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 蒋福荣,崔洪艳,论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及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 - 工业技术经济 - 邓晓玲 王超影响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因素分析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李晓红 阳先发影响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因素的思考 - 现代审计与会计 - 毛伟结构优化的因素影响企业资本 - 黑龙江财会 - 董雅宏浅谈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及其优化途径 -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 武洪丽 苍志伟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及优化途径 - 商场现代化 - 张忠寿影响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分析 -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 黄向东影响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分析 - 统计与决策 - 张凌燕

中小企业融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之现状与对策分析 》 【作者】 刘群. 【刊名】金融纵横 2005年05期

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分析 》【作者】 国亮. 【刊名】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01期

3.《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对策》【作者】 洪慧. 【刊名】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01期

4.《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作者】 党宏明. 【刊名】 西安金融 2005年07期

5.《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作者】 姜征宇. 申希国. 【刊名】 济南金融 2005年06期

6.《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约因素及对策》【作者】 王伯芳. 【刊名】 企业技术开发 2005年07期

7.《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与对策》【作者】 崔俊峰. 【刊名】 中国金融家 2005年06期

8.《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初探》【作者】 李靖. 刊名】 决策探索 2005年06期

9.《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及对策》【作者】 廖丹. 【刊名】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03期

10.《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构建的理性思考》【作者】 陈璐. 【刊名】 巢湖学院学报 2005年04期

11.贝多广.中国资金流动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12.刘彪.企业融资机制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3.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14.伍中信.产权与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筹资风险论文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的特征及控制途径论文

摘要: 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有必要在对本单位进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者要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回避或是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本篇论文,笔者主要从财务风险的含义以及财务风险的特征以及财务风险的控制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财务风险;特征;控制

1财务风险的含义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为各种因素而法神过得经济损失,这种经济损失是由于内部、外部各种环境的影响以及一些不可控因素的作用导致与预期的收益产生偏差而产生的。通常,财务上通常将财务风险定义为广义的财务风险和狭义的财务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是因为企业负债经营才会产生的风险,而广义的财务风险定义则比狭义的财务风险定义范围要大,它可以发生在财务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体现于各个风险因素,而且这种风险往往无法回避,这时企业应控制财务风险而力求企业受益的最大化。

2财务风险的特征

财务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是指形成和产生财务风险的客观原因具有客观性,并且具有其发生的必然性。这种客观原因往往来源于外部市场的客观经济条件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而另一个产生财务风险的客观原因则是企业自身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的局限性和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此外,财务风险的不可完全回避性以及发生的`偶然性也是财务风险客观性的表现。

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企业的所面临的利益与风险是共存的,要想获得企业利益,完全的回避风险是不可能存在的。由于受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的财务活动会产生很多不可控的结果,在资金的筹集以及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难以控制和预料的情况,这些都会使企业的利益与企业收益的预期所背离。例如,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应收账款,当应收账款到期应该收回而未收回时,就会产生企业的坏账,甚至是存在呆死账的风险,使企业发生坏账损失,使企业的收益减少。因此,企业在冒着风险获得收益的同时也可能会遭受损失。

财务风险具有共存性。财务风险具有共存性是指财务风险与收益之间的正相关性,即企业所冒的经营风险越大,收益可能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在我国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的连续性和经济效益是否保持稳定都与企业的财务风险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企业财务的管理者要能够科学的对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以不断增加企业的利润。

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是指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存在于企业财务在进行管理的整个过程当中,并且与多种财务关系并行体现,在每个环节的财务活动都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最终实现。如果不能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很好的评估,就会让企业的风险更具有隐蔽性,使企业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财务风险具有损失性财务风险的存在必然会导致企业最终的损失,这种风险无论是表面的还是隐蔽的,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并且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对企业的生存产生一定的威胁。

3财务风险的控制途径

一般说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控制的方法可分防御性控制、前馈性控制和反馈性控制等等。下面,笔者简要的介绍下企业进行风险控制的几种有效途径。

企业要坚持适度负债的原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企业在负债经营的时候,一定要坚持适度负债的原则,因为负债在能够带给企业一定经济利润的时候,也会让企业蒙受相关的举债风险。因此,企业在实际财务活动中,一定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负债比例,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好,并且企业的运转相对稳定,企业就可以采取相对高些的负债比率,反之,则要尽量的让企业的负债率低些,减少企业的负债。此外,企业还要注意使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合理的进行搭配,与企业的资金的占用的状况相吻合,例如,流动资产可以由流动负债而获得的资金来筹集,固定资产的则由长期负债资金筹集。

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尽量运用投资组合理论。企业在进行投资之前,要对每种投资方案的预期收益进行详细的预算,尽量将投资集中在那些风险低收益相对高的投资项目中,并且在同样的条件下,为了分散投资的风险,企业可以同时在几个风险低而又利润相对高的项目进行投资,这样,不但可以将风险高的投资进行排除,还可以在风险低收益相对高的相面投资中合理的降低因为集中投资而带来的风险系数。

要选择合理的结算方式,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收款政策。在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中,不同的企业类型以及面对信用状况和资信情况不同的客户,企业要制定出相应的结算方式以及应收账款的催收政策。对于信用状况好的企业的还款期可以制定的长些,信用状况比较差的企业则要短些。在形成应收账款之后,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也要及时的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对于那些到期收不回的款项,要合理的制定出催收政策以及及时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完善企业形象,增加投资者信心。企业要制定出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保证权益资本在单位中的比例,并且要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性,采取积极的措施,向投资者传递企业积极的信息,提升企业价值,降低财务风险。

总而言之,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的预测和规避是十分重要的,企业要想运转状况良好,并且让企业的利润实现最大化,企业的财务人员就好合理的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刘思俊.试论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控制途径[J].商场现代化,2016(06).

[2]彭惠龙.企业物流成本生成机理及其控制途径[J].中国市场,2016(10).

[3]毛予蓉.简析高速公路运营成本的影响因素及控制途径[J].经营管理者,2014(20).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带来的无法偿付债务所遭致损失的可能性,是财务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 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思考 》

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钢铁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然而在我国钢铁企业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诸多问题的出现严重的阻碍了我国钢铁企业的创新和发展,特别是企业中财务风险问题。本文从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构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防范和控制系统。

关键词: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钢铁企业中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愈发多样化、复杂化的财务风险成为了当下钢铁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此外,随着我国越来越多钢铁企业上市,资产经营上这些钢铁企业原有的管理逐渐的转变成资本经营管理,在管理模式上也逐渐的买入到以财务为主导方向的阶段,而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风险管理也愈发显得重要起来。因此,对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目前众多钢铁企业中也越来越重要。

一、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建立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的钢材供应量已经逐渐的超过了需求量,从而使得在生产能源上很多的钢铁企业都无法做到完全解放,钢材在价格上也出现了非常巨大的浮动。价格上不断上涨的各种钢铁材料,特别是不断上涨的有国外引进的铁矿石价格,使得在利润上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出现增长和下跌现象,甚至一些企业还出现了非常巨大的损失,我国钢铁材料市场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烈起来。而想要生存和发展,国内钢铁企业就必须对自身的管理进行加强、对效率进行提升、对经济规律进行遵循,从而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完善自身的机制体系。

二、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中预警系统的构建

***一***财务控制体系

钢铁企业财务控制体系的基础就在于财务管理体制,企业整个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就在于财务决策管理许可权的划分。因此,在对钢铁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在控制能力上对钢铁企业中的主公司进行提升;应积极的将良好的控制环境给营造出来;建立钢铁企业中的资讯系统,并加以完善;对企业中内部稽核计算的作用力量进行强化,建立合理、科学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例如我国的鞍钢集团,已将建立了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并且也对其进行了完善和实施。集团公司使用资金、筹集资金、资金分配以及分属公司的成本预算、资金预算以及利润预算都得到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详细规范。同时,鞍钢集团也将成本费用预警机制进行了全面实施。从而使公司成本费用的实际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且还能自动报警超出全面预算管理成本费用对应专案的预算金额。而这些制度的落实和贯彻,很大程度的加强了鞍钢集团对线下公司的控制。

***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设计和选择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在钢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其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资金结构预防报警指标、赔偿能力预防报警指标以及资金运用效率和盈利能力预防报警指标是钢铁企业中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三大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对集团经营的可靠程度进行监测,从而对其信用状况进行判断。

三、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中防范与控制系统的构建

***一***防范和控制好筹资风险

所谓的筹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资金市场和当下进行环境的不断变化,造成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的过程中对企业财务情况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而为了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就必须对企业中债务和自有资金、长期和短期资金之间所存在的比例关系合理的进行确定。在筹资方法上要选择正确,在筹资的时机上要适当,同时还要通过运用不一样的方法对筹资结构进行确定,要让筹资结构选择上找到最为合理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让筹资的风险得到有效的防范和控制。

***二***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

所谓的投资风险是指企业通过相应的活动而取得了足够的资金后,资金的投入使用的实际情况和预期情况出现不一样现象的可能性。为了使投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就应该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强。通过对投资组合理论的运用,在投资上进行合理的组合,从而使投资风险得到最大程度的分散。

***三***资金营运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将资金的进行使用到资金使用后收回来的过程就是钢铁企业的经营运转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钢铁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现金、应该收到账款。因此,为了很好的控制这种营运风险,就需要在日常资金的需求量上以及资金的支付时间上对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进行及时的掌握,从而可以对现金余额的合理进行确定,并借此来对现金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此外还应该不断的分析企业所拥有现金的机会、短缺以及管理成本,将企业所拥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找出来。还应该对应收账款的规模进行合理的控制,在应该收回债款的收回上采用最为适合的催促方式,并将其力度进行加快,从而使企业坏账损失得到减少,让资金营运的风险得到很好的把控和预防。

***四***防范和控制收益分配风险

所谓的收益分配风险主要是指钢铁企业在方式、时间以及金额上的存在不同比较和取舍的收益分配,从而使得企业在相关收益上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为了对钢铁企业的收益分配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防范,首先要对企业收益分配政策进行合理的制定;其次让企业良好的形象得以树立起来,让投资者进行投资朔造一定的资讯。

四、建立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中反馈系统

***一***后评价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钢铁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实施后的一段时间中,让相关的财务风险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的回访工作,对钢铁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上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后的变化进行考察,并且系统、客观的分析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全过程,这就是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后评价。后评价的步骤主要有六个组成部分:首先是建立后评价部门;其次是对评价专案的确定;接着是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合理建立;然后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资料;再分析和比较所收集和整理的资料;最后进行总结和反馈。

***二***修正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所谓的财务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是指在对后评价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时,保留下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措施,并对指标、决策以及措施等一系列要求上的不合理之处提出相应的完善方案,并将其向所有有关的企业部门进行及时的反应,从而让钢铁企业中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模型得到不断完善和创新。总而言之,就是通过对财务风险预警的主要目的进行明确,并通过对当下社会中的同行水平、平均水平、企业特征或者钢铁企业自身进行参考,将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制定,使其能够适合钢铁企业的财务特点,从而使得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系统的先进性、有用性得到有效保持。

五、结束语

综上所诉,钢铁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通过对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很好的帮助钢铁企业去应对财务风险,让钢铁企业能够对一系列风险做到及时发现,并做到有效的防范,从而让钢铁企业中良好的财务环境得以营造。

参考文献:

[1]大型钢铁企业集团重点监控全面预防的立体式风险管理体系构建[J].冶金管理,2014,10:10-17

[2]郝维,黄凡.财务二重性视角下的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08:101-103

[3]杜先英,邹静.新形势下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5:120-122

[4]张晓玲.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09,06:147-149

[5]杨志军.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框架初探——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3,02:114-115

[6]赵燕娜,孙育强,马玉兰,朝霞.我国大型钢铁企业整合风险预警体系研究初探[J].经济师,2006,02:13-15

《 新时期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思考 》

摘要:

文章从新时期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概述入手,分析医院财务资金运动风险管理和医院财务业务流程风险管理内容。结合PDCA回圈理论,从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方面提出开展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PDCA;回圈理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

一、引言

众所周知,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实施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新制度规定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医院科学合理编制预算,真实反映医院财务状况;加强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等。而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①。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任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发财务风险。因而,在新形势下医院如何有效控制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行为已经成为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环节。笔者拟结合PDCA回圈理论探讨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实施方法,对于提升医院财务服务质量,建立新形势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新时期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在当前,现代化资讯科技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我们利用计算机网路、财务管理软体等搭建的执行环境,使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络、相互依存。而对于医院财务风险管理而言,其风险管理内容非常多。新时期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应充分基于资讯科技构建的医院财务实时风险管理执行环境,其基本要素是医院经营活动过程及其资金流动,而风险管理目标是提高新时期医院经营效率和效益②。在这里,我们需要重视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制定相关风险管理措施,合理规避各项财务管理风险因素,控制并保证医院财务工作质量,以最低成本实现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最大安全保障。根据医院财务控制的物件,笔者认为资金运动风险管理和财务业务流程风险管理是新时期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

1.医院财务资金运动风险管理。对于医院而言,医院的各项业务活动都会发生成本,从供应商采购医疗材料、医用产品等活动都会导致医院财务资金流出。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是保证医院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医院财务资金运动风险管理的重点就是在医院财务资金占有量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控制经营过程中医院财务资金的流向、流量、流速,加强医院财务资金周转,防止医院财务资金流失,以保证医院现有财务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与此同时,医院应建立以动态监控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现金流量等指标为主的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

2.医院财务业务流程风险管理。随着医院经营活动过程的日益复杂和多样,我们日益认识到医院财务控制应该发挥其综合性控制的优势。而当前资讯科技的广泛应用恰好为医院财务业务流程风险管理提供条件。医院财务部门通过收集、加工资讯等一系列活动,实现医院会计对医院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资金流进行反映的职能。通过借助强大的资讯系统支援以及医院财务业务流程的优化,医院财务部门可以同步获取反映相关业务的全部资讯。通过加强业务流程预算管理,提高医院财务资金使用的计划性。通过建立会计责任制和操作规程,加强医院财务资金内部控制,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内部财务规章制度。

三、基于PDCA回圈理论的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分析

回圈理论的概念。PDCA回圈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PDCA回圈理论是一种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P、D、C、A所代表的意义如下:P***Plan***:计划,确定目标,制定活动计划和标准。D***Do***:实施,具体实施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比较执行效果与目标的差异。A***Action***:处理,如果达成目标,将所做的改善工作进行标准化③。PDCA活动的四个部分是不断回圈执行的,当一个回圈结束时,将解决一些问题。与此同时,也可能还有未解决问题或者又有新问题出现,从而进入下一个改善回圈中。PDCA回圈理论同样适用于医院财务风险管理行为,为持续提升医院财务服务质量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方法④。

回圈理论在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中应用。在预算分析中,PDCA回圈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预算执行的有效工具。执行步骤如下:

***1***计划***PLAN***。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制定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计划、相关的制度、规范、标准和技术档案,体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主要包括:健全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制定、修改和补充有关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对医院财务业务各环节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适时组织医院财务风险检查工作,落实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对医院财务风险管理进行考核、评价、反馈监督、改进。建议医院财务科室成立财务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对医院财务业务流程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开展自查、分析与评价。将医院财务预算控制与日常财务审批流程相结合,在医院财务业务活动发生之前,充分考虑到影响医院财务执行结果的不利因素,能够对医院财务预算进行有效的预警和控制。比如:笔者所在医院财务科室积极蒐集医院每个月使用药品和医院耗材的资料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对医院医用耗材和领用药品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分配资金进行药品和耗材的统一采购。

***2***实施***DO***。在实施阶段,主要实施上一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各项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经院领导研究决定后,医院财务科室负责人组织本室会计人员学习,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各项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核心制度,认真学习领会其内容,在具体工作中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执行。由于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医院财务科室可以通过建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资讯系统或预算定期报告制度,从医院财务相关资料库中提取反映医院经营活动的实际资讯,综合运用财务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分析和协调医院经营活动过程,有效抓住医院财务业务流程控制点,有效控制业务量、现金流、成本费用支出、医疗工作质量这几个关键要素的执行情况,以达到科学合理地使用资金降低成本。

***3***检查***CHECK***。在检查阶段,我们需要核实实施的情况是否符合医院财务风险管理计划的要求。在医院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形成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具体包括:医院财务科室自查及院级风险管控,在财务业务归档前由科室负责人把关,并将科室自查情况上报⑤。在这里,控制重点是针对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执行出现的问题,力争建立一个高效的医院财务风险资讯反馈系统。医院财务科室根据掌握的检查资料,对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调整偏差,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实时实现医院财务资金运动风险管理和医院财务业务流程风险管理的协调,形成医院财务互控与自控相结合的医院财务风险管理责任体系。

***4***处理***ACTION***。在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是根据检查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结果,采取改进的措施,同时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用标准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进入下一个回圈。当然,无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预案工作做得如何完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都可能有例外情况发生。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执行分析会议,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医院财务方面的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大型固定资产购置情况等。对医院财务专案执行中的偏差,进行多角度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充分运用PDCA回圈理论,科学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情况,形成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不断改进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四、结论

在新时期,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应从被动的风险处理转为主动的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医院财务风险管理需要融于医院财务活动各方面和全过程。笔者结合PDCA回圈理论探讨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措施,建议医院财务科室适当掌握财务预算控制的度,更好地体现医院整体目标规划,实施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指令、化解财务风险。随着不断深入的医疗改革,医院必将处于不断激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为了有效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我们需要强化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对医院财务管理当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及时的预测,尽可能地降低、规避财务风险,构建医院财务工作流程良性回圈体系。

股票筹资论文参考文献

证券交易市场分为分散市场和集中市场(即证券交易所市场),集中市场是证券交易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运行情况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整个证券市场的运行与发展,因而证交所对上市股票必须有所选择,只让符合既定标准或者说是具有一定质量...

The issue market is refers to has the stock from the plan to the sales entire process, the issue market is the call for fund obtains the fund directly the market. the new company's being established, the old company increases funding or offers loans, must through the issue market, probably draw support in has, the sales stock raising fund, causes the fund to enter in the demand hand from the supplier in the relay, is also transforms the deposit as the investment, thus creates the new actual assets and the monetary assets, increases the social total capital and productivity, promotes the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is is the basic-level market function. 1. issue market characteristic: First, not fixed place, may in the Investment bank, the Trust investment company and the negotiable securities company and so on place the occurrence, may also in the market the opening offer new stock; Two do not have the unification occurrence time, according to own needs to move toward by the stock publisher with the market quotation decided voluntarily when distributes. 2. has the market constitution: Has the market to be composed of three main body factor interconnection. These three are the stock publisher, the stock credit corroborative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stock investor. the publisher's stock issue scale and investor's actual investment ability, is deciding the issue market stock capacity and the developed degree; At the same time, to guarantee that has business's smooth advance, causes to have and the investors can realize own goal smoothly, acts as a purchasing agent and has exclusive selling rights the stock intermediary issue market, issues on another's behalf the traveler outstanding share, and charges the procedural fee to the publisher. Thus, the issue market take the credit corroborative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a center, a relation publisher, a relation investor, positively in development stock issue. 3. stock issue way: Under the various countries' different politics, the economy, the social conditions, specially the monetary system and the money market management's difference causes the stock the release way is also many and vari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axonomic approach, may summarize as follows (1) public release does not come together with public release this according to the release object divides. The public release calls male solicits, is refers to does not have the specific release object beforehand, sells the stock publicly to the social general investors the way. selects this method, may expand shareholder's scope, the dispersion owns stocks, prevents to store up the stock or to operate by the small number of people, is advantageous in enhances company's sociality and the popularity, will be later collects more funds to build the foundation. increases the stock the merchantability and the conductivity. The public release may use the method which Joint-stock company sell directly, may also pay certain release expense to adopt the financial Facilitating agency proxy. The public release is refers to the publisher only to the specific release object sales promotion stock way. Usually uses in two kind of situations: one is the shareholder share matching, also calls the shareholder to share, namely the Joint-stock company assigns this company's new stock subscriber power according to the stock face value to the original shareholder, mobilizes the shareholder to subscribe. This kind of new stock issue price often is lower than the market price, in fact becomes to shareholder's one kind gives favored treatment, generally the shareholders are glad to the subscriber. if some shareholders are not willing to subscribe, he may give up the new stock subscriber power automatically, may also transfer this kind of subscriber power other people, thus has formed the subscriber power transaction. two are the personal share matchings, also calls the third party to share, namely the Joint-stock company sells outside the shareholder the new stock minute this company staff, the intercourse customer and so on to have with the company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third party. selects this method often to stem from two kind of considerations: First, to press the preferential price to share the new stock for specific, shows to look after; Second, when the new stock issue encounters the difficulty, shares to the third party supports in order to, regardless of being the shareholder or personal sells on ration, because the release object is decides, therefore, does not need through male to solicit the way, not only this may save the request Facilitating agency's handling charge, reduces the cost of capital, but may also transfer the shareholder and the internal enthusiasm, item solid and development company's public relation. But the shortcoming is this kind of public release stock fluidity is bad, cannot publicize in the market transfers the sell, will also reduce Joint-stock company's sociality and the popularity, will also exist is offered a very low price with the holding danger. (2) direct release and distributes this is indirectly sells the sell stock according to the publisher the way not to come together divides. The direct release calls the direct stock offering. Is refers to Joint-stock company to undertake stock issue all business and the release risk, sells the sell stock directly to the subscriber the way. when selects the direct release method, requests the publisher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stock offering procedure, the familiar stock offering technology and meets certain requirement. When if the amount of subscription cannot achieve the plan stock offering volume, the newly built Joint-stock company's initiators or the existing Joint-stock company's board of directors must subscribe the stock which sells. , is only therefore suitable in has decides the release object or the release risk are few, procedural simple stock. Generally, because public release's stock or the public release has the difficulty (for example prestige low result's market competitiveness difference, could not bear large quantity release expense and so on) the stock; Perhaps the strength is abundant, has confidence realizes large amount private solicits saves release expense the great Joint-stock company stock, only then uses the direct release the way. the indirect release calls the indirect stock offering, is refers to the publisher to entrust the securities issue Facilitating agency to sell the stock the way. These Facilitating agencies take the stock the sales promotion, handles all release business, undertakes certain release risk and withdraws the corresponding income. The stock indirect release has 3 methods: one is sells goods for the state, is also called the proxy stock offering, the sales promotion is only responsible according to publisher's condition sales promotion stock, the proxy stock offering service, but does not undertake any release risk, sells how many in the stipulated time internal energy to calculate how many, expires still could not sell the stock to return for the publisher. Because distributes the risk and the responsibility completely undertakes by the publisher, the securities issue Facilitating agency is only is entrusted to replace the sales promotion, therefore, the selling goods for the state handling charge is low. two are sells on consignment, also said that Yu Gu acts as a purchasing agent, the stock publisher and the securities issue Facilitating agency signs the sales promotion contract to stipulate explicitly, in stipulated time, if the Facilitating agency actual sales promotion's result has not been able to achieve the contract provision the release amount, its differential part acts as a purchasing agent down by Facilitating agency. This kind of release method's characteristic is can guarantee that completes the stock issue specified amount, generally gains publisher's popularity, but because the Facilitating agency must undertake certain release risk, therefore sells on consignment the handling charge which the expense is higher than sells goods for the state. three are has exclusive selling rights, also the name buys up the stock offering, when distributes the new stock, the securities issue Facilitating agency disposable to buy completely first with own fund is going the public release stock, then sells gradually again according to the market quotation, the Facilitating agency earns business price difference. If has the unsalable stock, the Facilitating agency sells at reduced price or has, because the publisher may obtain fast plans the fund completely, but the sales promotion wants to undertake the release risk completely, therefore, has exclusive selling rights the expense to be higher than sells goods for the state spends and sells on consignment the expense. when stock indirect release actually uses which one method, the publisher and the sales promotion consideration angle is different, needs both sides to consult the determination. In general, the publisher mainly considered that he in the market prestige, the expenses time, the cost of capital and to sells the trust degree; The sales promotion main consideration undertakes the risk and can obtain income. 3) paid increases funding, free increases funding with matching increases funding this is defers to the investor subscribes time the stock whether pays the payment for shares to divide. Paid increases funding is refers to the subscriber to according to the stock some kind of issue price payment cash, Fang Neng obtain the stock one release way. the general public release's stock and private solicits the way which the shareholder share matching, the personal share matching use paid increase funding, uses this way outstanding share, may collect the capital stock directly from the outside, increases Joint-stock company's capital in cash. free increases funding, is refers to the subscriber not to need to pay the cash to the Joint-stock company to be possible to obtain the stock the release way, the release object is only restricted in the original shareholder, uses this way release the stock, cannot collect the capital stock directly from the outside management, but is depends upon the reduction Joint-stock company's common reserve fund or the earnings balance increases the capital in cash, the release way which generally only when the stock distributes dividends draws bonus, the stock split-up and the legal common reserve fund or the earnings extension make capital share matching uses free increases funding, the new stock free issue for the original shareholder, its goal is mainly in proportion divides for the shareholder the profit, heightens the shareholder confidence and the company prestige or to adjust the capital structure. because the free release must receive the sources of fund the limit, therefore, cannot use this way outstanding share frequently. Matching increases funding, is refers to the Joint-stock company when shares the new stock to the original shareholder, only lets the shareholder pay the issue price a part to be possible to obtain certain amount stock the way, for example the shareholder subscribes the currency value is 100 Yuan stocks, only needed the branch society 50 Yuan to be possible, other parts of free releases, arrived sufficiently by company's common reserve fund. This release way is also to the original shareholder's one kind of preferential benefit, can only collect the partial payment for shares again from their there, realizes the company to increase funding very quickly the plan. The above these stock issue way, has the advantages and the condition restraint respectively, the Joint-stock company when the outstanding share, may select some method, may also concurrently pick several ways, various companies are embark from own actual situation, selects according to qualification. Presently, various countries use most are many, the most universal way are public and the indirect release

【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美]范·K·撒普(著)【投资错觉】[美]马丁·福利德森(著)【我如何在股市赚了200万】[美]尼古拉斯·达瓦斯(著)【不战而胜—价值投资法】[美]提摩西·维克(著)【一次读完25本投资经典】[美]里奥·高夫 (著)【战胜华尔街-审慎投资者指南】[美]小约翰·J·鲍恩&丹尼尔·C·戈尔迪(著)【专业投机原理】[美]维克多·斯波朗迪(著)【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美]奥利弗·瓦莱士&格雷格·卡普拉(著)【股票技术分析新思维—来自大师的交易模式】[美]瑞克·本塞诺(著)【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美]罗伯特·D·爱德华(著)【股市无敌】[美]小理查德·阿姆斯(著)【操作生涯不是梦】[美]Dr·Alexander·Elder(著)【股市智慧投资66则】[美]约翰·斯普纳(著)【乱中之乱—股市三人谈】[美]约瑟夫·德拉维加(著)【证券混沌操作法—低风险获利指南】[美]比尔·威廉姆(著)【逆向思考的艺术】[美]汉弗莱·B·尼尔(著)【傻钱—一个股市当冲交易员的冒险经历】[美]乔伊·安纳夫&加里·沃尔夫(著)【投资心理规则—锤炼赢者心态】[美]罗伯特·库佩尔&霍华德·阿贝尔(著)【与天为敌—风险探索传奇】[美]彼得·伯恩斯坦(著)

[1] 张月玲,王静.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9,(01) . [2] 吴秋. 加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对策[J]. 决策与信息, 2009,(01) . [3] 吴丽健. 加强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9,(02) . [4] 王威然. 浅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及其完善[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9,(01) . [5] 万吨钢,黄亮. “四诊”评内控[J]. 当代经济, 2009,(04) . [6] 辛艳,李春举.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2) . [7] 柳彦彬.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企业教育, 2009,(04) . [8] 陈淑兰. 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和对策[J]. 陕西综合经济, 2006,(06) . [9] 郑琼. 刍探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01) . [10] 王淇.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 浙江金融, 2009,(01) . [1] 张功军.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改革之展望[J]. 中国总会计师, 2009,(04) . [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有效应对金融危机[J]. 国际商务财会, 2009,(05) . [3] 周世磊,魏国建. 浅议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之核心[J]. 经营管理者, 2009,(10) . [1]范奇伟. 推进财务管理创新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13) . [2]崔积英.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5) . [3]张辉. 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 知识经济, 2009,(04) . [1]范奇伟. 推进财务管理创新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13) . [2]崔积英.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5) . [3]张辉. 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 知识经济, 2009,(04) . [1] 张辉. 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 知识经济, 2009,(04) . [2] 范奇伟. 推进财务管理创新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13) . [3] 邵春燕. 企业财务管理改进建议[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12) . [4] 王春艳. 浅谈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4) . [5] 张鸿鹄. 浅谈企业内部财务管理[J]. 会计师, 2009,(02) . [6] 曲辉. 企业财务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J]. 商业经济, 2009,(05) . [7] 朱广熙.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J]. 工业审计与会计, 2006,(03) . [8] 张德志.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J]. 冶金财会, 2006,(02) . [9] 李萍.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企业教育, 2009,(02) . [10] 靳国安.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 现代会计, 2008,(03) .

企业财务管理参考文献 如果没时间或者没头绪,可以和这边的老师探讨一下.

《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李心合 - 会计研究, 2006 :

1 朱伟生,张洪革.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罗珉.现代管理学[M].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刘玉平.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5 王德章.国际物流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宋传联。对我国目前物流存货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原进兴。论“后进先出法”对确定存货成本的必要性。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8黄新。浅析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存货管理。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039党潘利。如何利用Excel审计发出存货的计价。陕西审计,200310王东林。浅论适时制存货管理的实质与应用,交通企业管理,2003 自己在多找找多的很!

智慧365-学习管理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管理概论、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流动资产风险管理、债务筹资风险管理、股票筹资风险管理、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并购风险管理等七章。

论文写作,先不说内容,首先格式要正确,一篇完整的论文,题目,摘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引言,正文,结语),致谢,参考文献。规定的格式,字体,段落,页眉页脚,开始写之前,都得清楚的,你的论文算是写好了五分之一。

然后,选题,你的题目时间宽裕,那就好好考虑,选一个你思考最成熟的,可以比较多的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从里面获得思路,确定一个模板性质的东西,照着来,写出自己的东西。如果时间紧急,那就随便找一个参考文献,然后用和这个参考文献相关的文献,拼出一篇,再改改。

正文,语言必须是学术的语言。一定先列好提纲,这就是框定每一部分些什么,保证内容不乱,将内容放进去,写好了就。

参考文献去中国知网搜索,校园网免费下载。

不懂可追问

合适请采纳

给你一份,见附件,手机可能看不到,得电脑上网看

供参考

留个邮箱,直接给你。

企业筹资论文的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是企业执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谢谢你的阅读。 篇一 [1]丁兆君.我国财政权力结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 [2]邓峰,丁小浩.中国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分析[J].统计研究.201307 [3]白彦锋,俞惠.我国财政性三级教育支出分配结构探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302 [4]邓峰,丁小浩.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性别收入差距[J].社会学研究.201205 [5]祝接金,胡永平. *** 教育支出、人力资本异质性与地区经济增长[J].统计与决策.200806 [6]姚先国,黄志岭.职业分割及其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基于2002年中国城镇调查队资料[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7]魏巨集聚.1986-2006,我国20年义务教育经费政策变迁特征审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5 [8]皮拥军.OECD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典范--韩国和芬兰[J].比较教育研究.200702 [9]蒲蕊.公共利益:公共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01 [10]杨旭辉.基于CAS的地方 *** 固定资产投资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11]张洪刚.政治关联与财政补贴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12]胡俊杰.法治视角下的财政支出监督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13]王蓓.中国国有企业亏损补贴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14]张车伟.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612 [15]王广深,王金秀.我国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分析及政策调整[J].改革与战略.200801 [16]褚巨集启,杨海燕.教育公平的原则及其政策含义[J].教育研究.200801 [17]丁小浩,余秋梅,于洪霞.本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及其变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211 [18]李莹.我国公共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财政性教育支出的视角[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106 [19]孟艳艳.论建立有限 *** 的必要性[J].法制与社会.201106 [20]徐健.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02 [21]包桂荣.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国际比较--以日本、美国为例[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02 [22]钱争鸣,易莹莹.中国教育收益率统计估计与分析--基于引数和半引数估计方法的比较[J].统计研究.200907 篇二 [1]刘彬彬.辽宁高职院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9 [2]张玉.国企高管与主管官员的合谋及防范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2 [3]胡晓丹.我国民营企业扩张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9 [4]郭晓明.上市公司财务核心能力理论与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05 [5]王丽.东北地区上市公司短期信贷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D].东北大学2005 [6]王春婷.实际控制人掏空与支援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09 [7]孙烨歆.基于债务结构的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约束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0 [8]王江涛.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东北大学2008 [9]陈丽荣.宁夏电信公司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D].东北大学2007 [10]吕青军.债务契约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D].东北大学2012 [11]宋泉.宁夏电信SHLR专案的计划与风险管理方案设计与实施[D].东北大学2007 [12]柏晓峰.基于融资约束的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问题实证研究[D].东北大学2008 [13]尤美.东北地区上市公司长期负债融资效率研究[D].东北大学2007 [14]曹培成.长庆油田矿区事业部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D].东北大学2009 [15]范丽.基于控制权收益的债务结构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 [16]李阳.基于债务结构的终极控制人利益侵占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0 [17]张秋华.基于成本、需求的债务布置结构选择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0 [18]李玲.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 [19]王惠波.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5

参考文献:[1]李广子.刘力债务融资成本与民营信贷歧视[J].金融研究,2009,12:25.[2]蒋琰.权益成本、债务成本与公司治理:影响差异性研究[J].管理世界, 2009,11:15.[3]肖宇,罗滢.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J].宏观经济研究,2009,02:18.[4]刘星,彭程.负债融资与企业投资决策:破产风险视角的互动关系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2009,01:15.

李波:OFⅡ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货币分析,市场与发展,2003年第3期[2] 邹传太:债转股的财务效益浅析,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1期[3] 朱邦富:企业间债转股,企业管理,2002年第5期[4] 肖霞,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的融资分析,市场与发展,2003年第2期 [5] 李树丞,刘长庚,楚尔鸣等: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研究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 [6] 康成杰,柴靖静:优化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的对策和建设,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1期 [7] 邓红征,周长信: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模糊综合评价,企业经济,2003年第2期 [8] 欧江波,欧群芳:美国对小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及其启示,企业经济,2003年第1期 [9] 邓向荣,于中鹏:民营企业股权优化与稳定机制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第3期 [10]王婷: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企业经济,2003年第2期 [11]曾爱青,刘智勇:多方努力共同营造中小民企融资多赢格局,企业经济,2003年第1期 [12]肖侠:求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整合创新,企业经济,2003年第3期 [13]花爱梅:信用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课题,企业经济,2003年第2期 [14]张青美,施林琳,李红: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企业经济,2003年第2期 [15]张荇,陈永志: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3期[16]冯雪飞,王竞天,韩俊:中小企业创新与融资,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7]方利胜,狄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8]锁箭: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林祖基,邵汉青:资本市场融资与运作,海天出版社 [20]陈晓红,杨艳军:二板上市之路,湖南人民出版社

崔燕;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J];知识经济;2010年03期郭丽虹;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与财务杠杆关系的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我国民营经济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张国亭 《网络财富》 2008年10期 想写这方面的文章,先去统计局、统计年鉴找些最新数据,去中国知网找些相关的文章,多看几篇。找到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