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戊戌变法谈谈改革的巨大作用 历史小论文 重读戊戌变法 中国的宪政移植运动发轫于戊戌变法,文化抵抗也自此揭开了“民族主义”的旗号,并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康有为在戊戌五六月陆续进呈的《日本变制考》中,说明了他的变法主张: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局、开矿务,可谓之变事,未可谓之变政;改官制,为选举,可谓之变政,未可谓之变法;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在康氏看来,制定宪法,行民选议院才算变法,可以“摄百千万亿臣民之心智”,人民不会与朝廷疏离,而会竭尽心智能力,使政举法行,国家可长治久安。 康有为认为,政治改革的最终结果是激烈的,但改变的过程必须缓慢平和。在实现全民共知的“太平世”之前,中国必须经过君主立宪的过渡时期。在《日本变制考跋》中,康建议“我朝变法,但操鉴于日本,一切已足”。康氏也明白“升平世”的君主立宪与“据乱世”的绝对王政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必须作若干之说明与预备:由于宪法之定,出于公天下之民,以人民之福利为重,则通国上下之官皆为民事而设,而事有今昔之不同,常变之各别,而官也因之有异,此与中国过去专制政体之设官分职,欲家天下,防范人民,而制定《律例》及《会典》,其立法精神是迥然不同的。 显然,宪政有着与专制大异其趣的精神与文化。至此康有为遇到了一个难题:中国没有宪政的实践,但有没有宪政的精神呢?若有,为什么产生不出宪政?若没有,是否意味着文化上也跟着全盘西化?康氏陷入了二难选择:若主张有,必须冒大不韪,推翻千年之定识,重新解释儒教;若主张无,有伤民族自尊,等于宣布“文化自杀”,并根本上动摇儒教作为清政府的立国基础,这不但皇帝不同意,官吏不同意,也肯定招致士人阶层的普遍反感,最后可能是天下共诛康氏本人。两害取其轻,他选择了第一种方式:西方国家以行政、立法、司法三权来实现民主政府,而在中国已有这样的理论存在。中国在民主实施上落后于西方,不是因为孔子的学说有缺点,而只是他的许多门徒误解了他。这就是康氏《新学伪经考》(1891)和《孔子改制考》(1896)要说明的问题。 康有为不但认为儒教有宪政的理论(如《孔子改制考》说尧舜为民主、为人道之极至),而且已经深入到操作层面上的“阶段论”。他在《论语注》中写道:“春秋之义,有理乱世,升平世,太平世”,而每一世都有他相应的政治制度:绝对王政适于据乱世,君主立宪适于升平世,共和制度适于太平世。当人类从较低的社会层次发展到高层次,政府的形式也要相应改变。在《论语》中,孔子有言“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传统的理解是大夫不能控制政府,百姓不议政治。康氏批评此屡见的“不”字乃系误植,误植之人盖不明孔子的真正意思,因此必须删去。康氏评论孟子所说“民为贵”时有云:此孟子立民主之制,太平法也……公平所归乃举为民主,如英、法制总统然……近于大同之世。经这么一解释,儒教本来就有君主立宪和民主立宪思想了,并明示了二者的更迭和渐进过程。康有为于是主张设制度局以定宪法,并以孔子自称为素王,孔子亦主张改制,为其变法立宪确立了经典依据。就这样,通过对儒教本土资源的重新挖掘,宪政理论大可自给自足,移植西方宪政而不必同时引进西学,难怪梁启超称呼康有为系“孔教马丁。路德也”。 康有为提出以儒变法和以儒教为国教还有直接抵抗基督教文化的动机。康氏认为“耶教言灵魂界之事,其圆满不如佛,言人间世之事,其精备不如孔子”。他觉得儒、佛、基督三教虽讲基本上相同的真理,但以基督教最不如人意。他相信儒教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学说都优越,在理论上适宜全人类,是在目前情况下惟一适合中国的宗教。为了保全帝国的目的,中国的法律、行政和经济制度都必须按照西方的模式改变;但如果放弃儒教,企图对整个道德生活西化,则将是文化自杀。因此,康氏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所取的立场,可说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 综上所述,康有为认为戊戌变法的直接目标是开议院,制宪法,行君主立宪,以解释后的儒教为指导思想,而不能引进基督西学作基础。尽管康有为对儒教经典的“重新解释”引起了较多的非议,但光绪皇帝除不答应明确立国教外,其他主张大多被接受,并任命康有为作整个变法的“总设计师”。因此可以说,康的思想基本上代表了变法时期关于“宪政移植与文化抵抗”的样式。我认为,康有为与戊戌变法对二十世纪中国宪政的重大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康有为的所有努力,在我看来,是为了中国的宪政移植寻求一种能为国人所认同的合法性基础。这种基础根植于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休戚相关,而又不能根本违逆世界之大潮。于是,便有了对儒教经典的重新解释,但康的用心良苦反而加重了文化的认同危机,使他的“合法性基础”一直处于边缘地带:传统的实..
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亟待传承乡土教育理念,积极实践创新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学模式。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初探》
摘 要:乡土教育是对本乡本土的文化教育,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识,是从人生起点开始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意义。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亟待传承乡土教育理念,积极实践创新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学模式。要有序组织系统化的乡土教育,在日常教学方案中充分体现地方风土人情特色,营造有乡土风味的园区环境,还要尊重外来人口和少数民族,正确客观对待外来文化。
关键词:乡土教育;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294-02
乡土教育是对本乡本土的文化教育,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身边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乡土之爱是自我与家庭、亲友、邻里之爱的延伸,也是社会、国家、世界和人类之爱的基础。从人生起点开始进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知识,融入乡土之爱,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识,它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意义。
一、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
1、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
当代中国的人口特色是独子化、少子化、大流动迁徙。中西部青壮年大量流入东部沿海城市务工,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进城。教育公平化制度大力推行,学前教育不受户籍制度限制,越来越多农村孩子进入城市接受教育。据2010年人口普查,在浙江省温州市912万人常住人口中,来自市外的流入人口284万人,其中省外流入272万人,以江西、贵州、安徽、湖北、四川为多。省外户籍的学前儿童占全市学前儿童的四分之一。全市少数民族种类51个、人数30万人,比10年前增加了19万人,土家族、苗族取代畲族、回族,成为全市两大少数民族。
2、崇洋媚外思潮冲击着本土文化
全球化和开放意识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国际文化的学习交流正在加速前进。一方面是人们感叹小孩子都不会说方言了,另一方面是英语教育如火如荼,以国际品牌加盟的英语早教班每小时收费150-300元,洋节、洋快餐遍地开花,与孩子们频频亲密接触,这些导致了部分家长不知不觉地将乡土文化丢弃了。
3、农业及农耕文明的衰落
传统乡土文化基于对土地的热爱,人们讴歌着“大地是哺育人类成长的母亲”。而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民种地不挣钱,种地脏、累、穷,社会缺乏对农民这个传统职业的尊重,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不仅是儿童的问题,很多家长、教师也是如此。生态恶化趋势加剧,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现代城市生活快节奏、高压力,家长忙于工作、事业,栖息大自然的诗意浪漫的文化生活氛围不浓,城市一些居住小区缺乏地域环境特色,缺乏社区群体生活及精神文化层面的凝聚力。
二、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诸多教育学家都提倡乡土教育。乡土教育最初源于19世纪德国教育家费希特对民族主义教育的觉醒与倡导。早期乡土教育受自然主义的影响,主要是以儿童生活的直观对象——家乡故土为空间认识出发点,引导儿童了解生存的周边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20世纪以来,随着乡土意义的深化与扩展,乡土教育延为民族整体性文化教育。美国教育家村威认为,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有吸引力的心灵》一书写道,人类在出生后,有人类特有的“精神胚胎”期。“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对生养自己的土地非常喜爱,不管那里的生活有多么艰难,他们也会感觉到从其他地方无法找到快乐。”“心理的这种吸引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促成了一个人的成长,并且让他适应了当地社会秩序、气候等条件。”“今天,我们必须把儿童看作联系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文明水平的纽带。婴儿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因为如果我们想引入新的思想,改善人们的风俗习惯和在自然特征中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就必须以儿童作为工具,成年人则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如果我们真的想广泛传播文明的火炬,就必须借助儿童来完成这一使命。”
新文化运动以来,陈独秀、费孝通、徐特立等教育家都十分重视乡土教育和强调乡土教材的重要性。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程”、“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陈鹤琴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等都是乡土教育思想的光辉展现。潘光旦先生看来,造成国人自我迷失的精神危机,其根源在于“根”的教育缺失。爱国之道,始于一乡;学必始于乡土,而后可通天下。正视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辨析乡土教育的概念和内涵,继往开来、传承发扬前辈教育学家的理论思想,积极探索实践“土得掉渣”的新课程。
三、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实践
乡土教育从娃娃抓起,必须是一种包含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育模式,除了培养乡土意识之外,生活教育、人格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以下整理几点笔者在幼儿园一线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1、有序组织系统化的乡土教育
幼儿园可以按照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的时序,结合地方传统美食、节日活动,构建有韵律节奏的乡土文化教育。温州童谣《十二月令》(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五月五,过重五;六月六,洗垢蹉;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八月八,月饼馅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糖糕印状元。)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素材。春季开园时,家长与幼儿一起动手设计制作元宵花灯,装饰教学楼。清明节时,让孩子们捣绵菜,动手做清明饼。端午节,学唱《龙舟竞渡》的歌曲,学习敲鼓打锣等民间乐器,用五色线编织彩蛋袋子、粽子状的香囊。除了讲解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还可以教一些应时的古代诗词或者方言童谣、民歌,如乐清民歌《对鸟》、温州童谣《叮叮当》。
2、在日常教学方案中充分体现地方风土人情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常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地域特色文化。实际上,乡土教育资源和素材是随手拈来的。比如幼儿园内种植的洋紫荆(又名羊蹄甲)叶形如心、花色鲜艳,可以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写生画画。三月底四月初,收拾樟树的叶子,让孩子们观察落叶、新叶、老叶的丰富多样的颜色,樟树的花及树枝纹路,师法樟树叶子,画水彩画、手指画,用樟树枝叶制作时钟表盘。给孩子们讲解瓯越古村落建筑、家具、瓷器、瓯绣、染布,以及蓝色百缬布中出现的传统戏剧纹饰,让孩子们再开展艺术创作。可以收集整理制作以江心屿、瓯江、东海海鲜、蒲扇等主题的图片展、文化知识卡片等教具。可以用香螺壳、辣螺壳、花蛤壳、钉螺壳等食材做计数、串线教具。让孩子们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美的事物、询问地名来历及变迁,分享叙述回老家、爷爷家、外婆家等的所见所闻、各地的风情习俗。
3、营造有乡土风味的园区环境
设计最忌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因此,在建筑外观、室内装饰、家具、用具(竹编篮子等)、绿化等各个环节都要重视营造地方特色、乡土风味的幼儿园环境。幼儿园不一定要设立乡土民俗馆,摆放已经很不实用的民俗物件:石磨、捣臼、扇稻谷的风车、纺织布机、斗笠、蓑衣等等,但可以编辑整理乡土教材资源书刊,老师们人手一册,粘贴悬挂本地剪纸、绣花、风景摄影、诗歌书画,摆放一些民间乐器、工艺美术品。每年植树节前后,安排亲子活动,种植乡土树种参与幼儿园改造。安排春播、夏播、秋播,种植本地主要农作物。如农谚“谷雨前后,种瓜点豆”,4月中下旬播种蒲瓜、豇豆、茄子,同时做好植物观察记录。由各幼儿园提出申请、落实种植地及日常保护责任,有关部门免费提供乡土濒危珍稀保护植物及栽培指导。
4、尊重外来人口和少数民族,正确客观对待外来文化
文化大融合、多元文化是势不可挡的主流,孩子们需要广博且包含整个世界的教学题材。文化的多样性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提供富有创造力的原动力,它影响着他们所铸造的关系、所做的关于职业和个人的判断,以及所处理的社会事务,因而对文化的差异感到舒畅。全球社会多元文化教育的新颖之处在于承认对于人们尊重的承诺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乡土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的一套,不能一味排外,更不能表现为一种地方观念、狭隘和内向性,甚至大民族主义占优势的倾向。班级中有父母在法国、西班牙的孩子,可以请家长协助,择时来园介绍欧洲文明,跳一跳西班牙舞蹈。同理如贵州、云南等地少数民族文化,可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利用特有的家长资源。不能让留守子女、异乡子女对于他们接触到另一种乡土文化产生陌生恐惧、或鄙视、或自卑的心理。可以结合六一节汇演、每月一次的世界之旅等载体开展学习交流。乡土文化教育要体现出强大的包容性,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营养,使自身更具生命力。只有在和谐共生、比较竞争中,才会更好地发现乡土文化的魅力,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参考文献
[1] 玛利亚?蒙台梭利. 有吸引力的心灵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 裴娣娜. 教育创新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思考 中国教育学刊,20100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浅析论文
举例:潮汕民居的传承与变迁衣、食、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起码需求,即便是在原始社会阶段的人也是不能缺少的。住,也即民居,是建筑之起源,它是用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所构建的,以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活动空间,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项活动《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民居即在这种历史背境中产生,而随着社会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而逐渐发展,它既是一种科学技术的生产活动,又是一种具有精神性的文化行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历史、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建筑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生活于不同区域的人们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都会尽量地利用当地的天然建材,创造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建筑形式,它包含着某一区域的历史、文化积淀,思想潮流和审美观念,反映了某一区域的地方文化特征,民居是最能体现区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建筑之一,它把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和人们的精神、物质追求用技术和经济的形式表现出来。潮州民居由于潮人的民系特点属福佬民居,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早在清初就引起外界的注意。康熙·林杭学《潮州府志》(下称《林志》)和乾隆·周硕勋《潮州府志》(下称《周志》)曾对潮州民居作如下描述:营室必先祠堂,明宗法,继绝嗣,重祀田,比屋诗书经诵之声相闻,彬彬乎文物甲于岭表。(《林志》)望族营造屋庐,必立家庙,尤加壮丽。其村坊市集,虽多茅舍竹篱,而城廓中,强半皆高闰闳,厚墙垣者。三阳及澄、饶、普、惠七邑,闾阎饶裕,虽市镇也多鸟革瀈飞。家有千金,必构书斋,雕梁画栋,缀以池台竹树。民居辄用蜃灰和沙土筑墙,地亦如之,坚如金石。即是飓风摧扑,烈火焚会,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界过惠州、嘉应,虽间有之,然不及潮远甚。(《周志》)林杭学、周硕勋简明地介绍了清初潮州城乡之民居建筑大势、环境、工艺、材料、质量和体现出来的潮州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由于有这些观念和意识,才使潮州民居建筑成了一种具有自已区域特色的传统形式。潮州民居的发展轨迹潮州民居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期,潮州原住民的居住方式今己渺不可考,澄海汉代龟山遗址,是一处占地近2万平方米的大型建筑群。其中f1建筑基址的建筑平面为长方形,中间为夯土隔墙和柱础,似乎是条状排屋;f2建筑基址平面为圆形,垒石墙;f3建筑基址已破坏,但依然可辨出是一处三合院式建筑,后部为一堂二室,隔着过道,前部两侧是廊房,中间是庭院,整座建筑夯土作墙,出土柱础石较多,内部似多出使用柱子承托梁架;f4建筑基址长方形,用隔墙分成东西2间,建筑的外墙和隔墙都是夯土墙,同时还出土有地砖、瓦当、瓦顶、筒瓦等。上述出土建筑基址表明了汉代的建筑水平和中原建筑文化已向粤东传播,其中的三合院式建筑可以说是后期潮州民居发展的雏形;同时从出土的瓦当、瓦顶可以证明宋代苏东坡《与吴子野书》言瓦屋始于宋广平之说不成立。晋代的建筑遗构,今也难见实物,揭阳新亨镇九肚山发现的晋代全木构房屋,坐北朝南,平面方形,室内长宽各为米,高米,竖木为墙,屋顶盖木板覆以粘土。这可说明这一时期潮州民居建筑形式和用料工艺已不亚于岭北地区。唐宋代是潮州建筑迅速发展的时期,民居用料方面,在潮州发现的多座唐窑中,仅春光窑上埔就有26座,窑址出土了建筑陶瓷印纹砖、瓦当、筒瓦、板瓦。出土的印花瓦当有椭圆形和圆形两类,表面模印莲花瓣和菊花瓣纹,图案规整,手法熟炼,竟与西安大明宫出土的瓦当一样。潮州唐墓曾出丈一块莲花纪年砖,刻有“仪凤四年”(639)铭文。北宋苏东坡《与吴子野书》云:“岭外瓦屋始于宋广平,自迩延及支郡,而潮尤盛,鱼鳞鸟翼,信如张燕公之言也。”从唐窑出土和东坡的描述,虽宋广平之说不能成立,但也可知民居已普遍采用砖瓦,且烧制水平已不亚于中原。可见该时频潮州民居建筑风格逐渐形成,为时人所关注。 宋代能见到实物且得到保护的最早期潮州民居建筑要数国家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许驸府,它位于中山路萄巷东府埕4号,为北宋许珏府第。因许珏尚宋太宗曾孙女德安公主,故潮人称之为“驸马府”。该府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历代屡有维修,但至今仍然较好地保留原建年代的布局、构造特点型制和建筑风格。其平面布局明显是明清时期驷马拖车的雏形。明清时期,由于大量的八闽、江西移民迁居潮州;东南各省的游宦;活跃于全国各地的潮商带来了各地的建筑文化,使潮州民居建筑走向成熟,民居建筑也已形成了保留古制 、 形式趋同、 恪守礼制,重视教育。讲究实用,突出兼容、 轻巧通透、 工艺精致等自已的诸多风格(另文)。这个时期的实例在潮州遍处皆有,从这个时期的实例可以看出潮州民居建筑己形成自已的风格,成为中华建筑文化一颗璀灿明珠。清代后期,因潮州濒临东南亚,跨国商贸活跃,潮州是著名侨乡,侨民甚众,且旅外潮人有于外创业,回乡建屋之习惯,在回乡建屋同时他们带来了侨居地的建筑文化,民居的建筑风格又融入了东南亚和西方建筑的因素并逐步趋向现代化。这个时期的民居大量保存至今,且基本完好,是我们研究潮州民居建筑文化的证例。潮州民居的类型和风格特色潮州民居的类型很多,最基本的形式为“下山虎”和“四点金”,其它的民居形式如:“百凤朝阳”、“驷马拖车”、“三壁连”等规制多以“四点金”、“下山虎”为基本单元组合衍生。在一些山区、乡镇尚有不少堡寨形式和带有客家特色的民居。潮州民居在早期较多地受到中原文化的渗透,后期较多地受到八闽、江西文化的浸润和江南、广府文化的影响,加上自身地域的自然、经济、人文特征,使之成为既是中华建筑文化之一脉相承;又既有别于中原和北方民居建筑的凝重、鲜艳;又区别于江南民居建筑的俊逸、清纯,逐渐地形成自身的民居风格。1、保留古制 形式趋同潮州开发迟于中原,而民间工匠的建筑技术主要是靠师徒相承的私授形式。因此,在古代信息传播迟慢的条件下,对中原的先进技术有着传播过程之时差。一些珍存之民居在细部结构上至为难得地保留了前代的古制,一些几经重修之民居因格守原则而较好地保留古制,如“斗栱之斗底皆刻皿板”,是见之中唐之前,远者可溯至战国时期(战国时期中山国铜方案上的斗栱模型,斗底即刻有皿板),这种做法在中原地区宋代遗构已为鲜见,而在潮州民居中自宋至清如许驸马府、猷巷黄府尚存此唐代之前古风。自然环境与民系文化的同一性,使潮人的生活习惯与审美情趣具有许多共通点,反映于民居上就有风格的趋同性。同全国大部分民居建筑一样,潮州民居均恪守对称的布局,它们都有明确的中轴线,以厅堂为中心组织空间,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规模大时则纵向延伸或横向发展,规模更大时则多厅堂组合,或并列数条轴线,形成多院落组成的大型民居,因为带有祭祖、敬神的功能,因而厅堂的中心地位在空间组合中处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2、轻巧通透 工艺精致轻巧通透是潮州民居的重要特色之一。所谓轻巧,一是单体体量较小,普遍不及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民居建筑的宏敞高大;二是外表视觉效果不及中原地区之威严,也不及江南地区之俊逸。无论是屋顶的曲线、檐角的举翘、门面的布局、颜色的涂饰只要作一比较,就可以感受到潮州民居的特色。以色彩为例,北方喜上下均重彩,金碧辉煌,团花簇锦,显得雍容华贵;江南喜用素色和黑色,颜色清纯,与水乡之环境协调。而潮州民居的色调较之偏灰浊,着重于屋脊、梁架、墙头、檐下等重点部位加强装饰,而这些装饰构件往往同建筑构件的实用功能有关。在潮州民居中,通常是灰麻石或灰面勒脚,贝灰墙面,灰瓦屋面,唯有屋脊和山墙、大门口才饰以较为鲜艳悦目的灰塑、嵌瓷、彩画、木雕、石雕,在屋檐与屋面交界处常施以黑色边线,画上彩色(有的黑色)卷草、悬鱼、夔纹,使轮廓醒目,在强烈的日光下,丰富了立面的变化,表现出传统建筑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所谓通透,是指建筑从整体上注意透风,既有利于建筑材料去潮防朽、延长寿命。更着眼于地处亚热带地区的潮州长夏无冬的自然气候条件下,使居住活动舒适凉快。潮州民居注重整体环境设计达到室内降温效应,形成一个适宜人居的冬暖夏凉的建筑环境。为使空气流通,采用前低后高,巷里对直以兜风入室,此所谓之“露白”,加强了室内的穿堂风和足够的日照。在民居向大型化组合发展的情况下,横纵之间以火巷、屏风、槅扇等相隔,既通风、又防火、便交通、达到形式上的分隔。就是照壁、砌砖窗花、厅堂、门口采用的门罩、拦干门、闪门、博古等空间分隔构件,都以不同材料做成通雕,以利空气对流,达到分而不隔,更使石雕木雕等传统工艺有用武之地。木结构多采用彻上露明造,让所有之建筑构件通风透气,木材尽量外露以防白蚁、防腐朽,庭院内多为敞厅,门窗多朝天井,一般人的天井都设有花圃、水池、花木、莲缸、四季常青、静谧幽雅、更有利于调节室内温度。这些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潮州民居的通透特点。3、恪守礼制,重视教育。嘉庆《澄海县志》曰:“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资费”因为宗祠是联系族人、举行宗族活动之纽带,也是衡量宗族实力之窗口。它在强化封建礼制上的作用与影响不言而喻。在民居中,礼制秩序对其建筑格局和使用功能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如百凤朝阳式宅院、门厅会客、后厅设龛祭祖、中厅可行各种大礼;中厅西侧大房,乃家长之居室,前院为客房,后院为内眷,火巷排屋则为族人、佣人之住所,这种格局,切实地体现了父权统治,男尊女卑、主仆有别的伦理秩序,即便是最基本的“下山虎”、“四点金”,上厅正屋,一定要高于下厅,大房的纵深长度也一定要超过下房,上下的尊卑等级绝不能越雷池半步。在装饰题材中,二十四孝、忠义戏曲故事、以及英雄神话故事、渔、耕、樵、读等传统题材使用频率最高,学为民居之彩画、木雕、石雕用于大门、闪门、隔断等构件之上,这无不体现其建造者敦敦之教诲。又“家有千金,必构书斋”(《周志》),简单8个字刻画出潮州文风之盛,从此更可看出潮人对教育重视之程度。4、讲究实用,突出兼容。潮州地处亚热带,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境内河海交汇,雨水多、台风多,洪患多,建筑物须立足于实用、牢固上。又因潮州森林资源不丰,故建筑材料以石材、泥沙、贝灰为主,《周志》称“民居辄用蜃灰和沙土筑墙,地也如之,坚如金石。即遇飓风推扑、列火焚馀,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贝灰沙的广泛应用,是潮州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潮州民居屋顶多采用硬山式,因为它所有的屋顶形式中有更好的搞风防火性能,而且出椽不长,不易受淋,为了防风,屋顶偏于平缓,又适当降低高度。檐口加封檐板以阻挡气流进入;屋瓦铺双层,以利隔热,瓦面交接处抺灰做成瓦垅,以增加屋面重量以及前述的轻巧造型、通透石雕、木雕构件等等无不体现潮州民居讲究实用的特色。至于突出兼容,明中叶以前,潮州民居建筑多受八闽文化和中原文化辐射,此后由于潮商在江南一带活动频繁,则受到江南文化较大影响,近代则较早吸纳了一些海外文化因素,正是这种海纳百川式的兼容,才使潮州民居的不断发展,显得绚丽多彩又风格独具,近代以来,海外的建材、模式以强劲的势头进入本土,许多民宅纷纷使用“红毛灰”、玻璃、瓷砖、如蒪园之建玻璃厅(民谚有“起大厝,激玻璃”之句),澄海陈慈黉故居的拱门、檐梁内容中甚至用了英文字母,门窗饰件兼用嵌瓷与石膏构件、地板用马赛克。顺德居的书斋装饰,以及遍处皆是的古城区沿街骑楼等……。但是这些居宅、园林的总体布局和外观大都以潮州建筑传统风格为基调,反映了潮州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对外来文化的善于融合吸收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到客家民居作为中国五大民居之一,客家土楼和围龙屋已经被新一代的客家人彻底抛弃。随着时间的推移,客家民居如果不加强保护力度,有可能会成为历史永远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而潮汕民居的传承与发展,为保护潮汕艺术精品寻找到更好的天地。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应用,潮汕民居本身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代的磁砖和大理石等在潮汕民居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潮汕民居的艺术风格,使得原来守旧落俗的潮汕民居又焕发了新的风采。当然,这种以生活功能为主潮汕民居的发展并不能从整体上说明潮汕民居的发展与创新。作为潮汕文化中的代表之一,潮汕民居的传承体现的是一个地域文化的特征。在这一个传承中,我们看到了中原汉文化的身影,同时我们也看到来自各个方面的精华。而潮汕民居在吸收这些精华的时候,无疑会对潮汕民居的发展与创新产生影响。潮汕民居的兼容并蓄不仅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和广博,也体现了潮汕文化的海纳百川。我们有理由相信,潮汕民居以及整个潮汕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朝着这条路继续延伸。
一、在学生对乡土文学的收集中感悟写作的内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一方风俗,一方气度。喀左县的乡土文化,是喀左县人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文学性及艺术性的表述。喀左县的乡土文化用它独特的乐观、明朗的旋律,表现着喀左县的精神与情绪,作为一名生活在喀左县这片神奇而厚重的土地上的小学语文教师,针对所带班级大部分学生是农村学生,作文基础薄弱,写作不知从何下手,自己很是着急,这也引起了自己的思索。为了让学生感受写作并不难,并不神秘,写作就在自己的身边,身边就有好多这样写作的素材与范例,于是,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到自己的周围收集乡土故事、民间故事、民谣,可以向村里的老者询问,也可以问自己的父母、家人,要求大家把好的故事、素材与民谣带回来,在作文课上大家分享。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同学们几乎都是满载而归,他们收集了诸如关于喀左县“金鼎之地”的传说等。更有意思的是喀左县的一个著名古迹“鸽子洞遗址”,有关它的传说就收集了三种。同学们收集乡土文化的过程中,我发觉有的同学把听来的故事都记录下来了,还发现同学们记录得不但很详细而且很有条理,我抓住时机加以表扬,郑重说明这样的记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家概括能力的表现,也是一种写作训练,就是一篇篇朴实无华的作文。这样的收获给同学们带来了知识,也给我带来了惊喜,我因势利导,说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民歌、民谣、传说、诗歌都是表达情感的方式,就是同样一个事情,因为每个人的立场、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显示出了写作的多元化,表达出思想的解放、写作的自由。由此引导:写作在格调积极向上的情形下,从不同角度着手,进行写作的拓展、延伸,表达了人们的主观情绪,都是一种可贵的尝试。由此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在收集中感悟写作的真谛,愿意自觉走入写作,也给予写作一片多彩的天地。
二、在对乡土文化的系列讲解里,营造出作文写作氛围
于是,在随后的作文课上,我结合同学们收集的乡土文化,运用作文课开展系列讲座,运用学生熟悉的乡土文化,营造作文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聆听了老师的讲述,看到这些传递了两千多年的民谣和传说,同学们由衷感到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着的喀左人是在用他们的文化创造为中华文明添色加彩,他们也为这片神奇的土地感到自豪与骄傲,也用童真的眼睛重新审视这片土地,不但唤起对土地的热爱,还在鲜活的歌谣里感受感悟生活是歌谣文学的泉源,带着一颗对土地热爱、感恩的心,似乎寻找到了作文的真谛。每个人都跃跃欲试,由被动到主动,被感动,感悟,从而达到生动,调动了大家的写作热情。
三、在对乡土文化的探究实践中,收获一片惊喜
为了让学生感受来自乡土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带着学生们到公园古迹等地参观。同学们为老师给他们争取了这样一个机会兴高采烈,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我适时在参观前布置给他们一个任务,引导学生拿纸、拿笔做好笔记,先记录下沿途景点标志牌上的简介和描述,回去就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命题进行自由写作。同学们用充满好奇的眼睛,用自己的视觉感受着。整整一个上午,同学们记得认真、记得仔细,离开的时候,同学们还都依依不舍,对喀左文化充满无限眷恋,意犹未尽,满载而归。在参观后的作文课上,同学们激情四射,在作文里或者侃侃而谈,或娓娓道来,不施粉黛都是文字鲜活,我们收获了乡土文化与作文结合的'累累硕果。乡土文化的魅力感染了同学们,他们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从作文里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孕育的博大胸襟与豪迈理想,在学生的描述里感到有一种民族风扑面而来,读后也让我在历史的厚重与恢弘里感受到了《观沧海》的气势,似乎聆听到来自远古的声音,感到了以乡土文化进行作文教学的惊喜——寻找到乡土文化与作文教学的结合点。
四、结语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己一直在寻找一条适合学生写作的道路,在摸索,在探索,在尝试,在自己开展的讲座中,在同学们对乡土文化的收集中,在喀左文化的氛围里感受写作,也逐步构建出乡土文化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平台。同学们也感到在作文写作中行文的快乐,还有被老师作为范文朗读的时候的成就感,感受到写作着、思考着的快乐,先后有几位同学的文章在征文比赛中获奖,也让自己在学生获奖中感受由乡土文化浸润下成功的喜悦。
古江南河,吴国在阖闾、夫差时期(前514~前473)在太湖地区陆续开凿的运河之一。水出吴都平门(今江苏苏州北门),西北行,穿巢湖(今漕湖)、过梅亭(今江苏无锡东南梅村)、入杨湖(今江苏常州、无锡之间)、出渔浦(今江苏江阴利港)、入长江而抵广陵(今江苏扬州蜀岗)。吴都以南,于今海宁境内开“百尺渎”会古钱塘江,以运送粮秣。古江南河和百尺渎,系江南运河的前身。 邗沟,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吴王夫差筑邗城(古广陵),并于侧近开沟,引江水北出武广(今邵伯湖)、陆阳(今江苏高邮南)两湖之间,下注樊梁湖(今高邮湖),东北流至博芝、射阳两湖(今江苏宝应东),再西北至今淮安北古末口入淮,以通粮道。这条运河利用当时江、淮之间的泻湖加以联缀而成,运道曲远,是今里运河的前身。 菏水,又名深沟。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于今山东定陶东北开深沟引菏泽水东南流,入于泗水,因其水源来自菏泽,故称菏水。其故道相当今山东西南成武、金乡北之万福河。菏水的开凿使原来互不相通的江、淮、河、济四渎得以贯通,成为中原地区东西往来的主要航道。 鸿沟,魏惠王九年(前361),自今河南原阳县北开大沟引黄河水南流入圃田泽(今河南郑州、中牟之间),又自圃田泽引水至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城北,绕城趋南,经通许、太康,注入沙水,再南至陈(今河南淮阳)东南入淮河支流颖水。鸿沟的开凿联结了河、济、濮、泗、菏、瞧、颍、汝、涡等数条河道,形成黄淮平原以人工运河为干流,以自然河流为分支的水运交通网。鸿沟水系的形成是先秦运河草创时期的总结。 先秦的运河大多借助当时平原地区自然河流、湖泊分布较密,便于人工开凿连通的有利条件,其工程虽未臻完善,却对后世运河的发展影响深远。 秦汉 秦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重新整治、改造先秦留下的运河,并开凿灵渠,将运河水系推展到岭南地区。 丹徒水道,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遣刑徒三千人自今江苏镇江至丹阳,顺应丘陵地势,开凿一条弯曲的河道,东南通吴王夫差所开之古江南河,而至会稽郡(今江苏苏州)。又自今浙江崇德向西南开凿新水道抵钱塘(今浙江杭州)。经过改造整治的人工水道奠定了隋代江南运河的基本走向。 灵渠,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在今广西兴安境湘水上游开凿灵渠,分湘水一支西流,经今兴安溶江注入大溶江,沟通湘、漓二水,今称兴安运河。灵渠使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接通,从此黄、淮、江、珠四大水系皆有运河相连,黄河流域的船只可以由水路直航岭南地区,这是中国水运史的一大发展。 西汉建都长安,“河、渭漕天下、西给京师”,但是渭水流浅沙多,河多曲折,船行不便。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发卒数十万开关中漕渠。自长安城西北(今陕西西安市郊鱼王村附近)引渭水东流,截灞、沋诸水,经今西安、临潼、渭南、华县以北,至华阴县东北之三河口以西注入渭河。全长三百余里,岁运四百万石以上。 蒗荡、浚仪渠,西汉重整鸿沟水系,自河南郡荥阳(今河南郑州西北)引黄河水东流分为两支,南支为蒗荡渠,东南入颍水而注淮;东南支自陈留南分流至阳夏(今河南太康)入涡水。又疏汳水为汴渠。在黄、淮之间组成扇形漕运水系。因同受黄河水补给,屡遭河患侵害。东汉汉明帝刘庄永平十二年(公元69)遣王景治河以后,又修汴渠,自浚仪(今河南开封)分蒗荡水东流至徐州入泗水,时称浚仪渠。积石为堰,垒石门作渠口,使浚仪渠逐渐变成维系黄淮间漕运的骨干水道。 阳渠,东汉为解决雒阳供水及联系黄河、洛水的水成,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在雒阳城西开渠引雒水一支绕城而东,纳谷、瀍二水,至偃师复注雒水以通漕,时称阳渠。使山东漕船由黄入济,经阳渠直抵都下。 邗沟东支,西汉初年,吴王濞开通沿海一带航运,自今扬州茱萸湾向东至如皋幡溪开凿一条新运河,亦称邗沟,系今通(南通)扬(扬州)运河的前身,为当时重要的盐运水道。 魏晋南北朝 建安七年(202)起,曹操陆续在华北平原上开凿了六条运河。 ①睢阳渠,七年正月曹操治睢阳渠。渠自浚仪西至官渡,东下睢阳(今河南商丘),官渡以上利用鸿沟水源,浚仪以下疏拓睢水河床,唯官渡至浚仪段为新开渠。睢阳渠修成,漕粮有济,曹军遂于官渡之战大败袁绍。 ②白沟,又名宿胥渎。九年,曹操欲攻袁绍据点邺(今河北临漳邺镇),下枋木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粮道。 ③平虏渠,十一年,曹操东征乌桓,为解决漳河、滹沱河与泒河、潞河之间的水运联系而开平虏渠。自平虏城(今河北青县西南木门店),南接滹沱水,北通泒水而入潞河。 ④泉州渠,同年,曹操为解决泒、潞河与东北方泃河之间的水运联系,又开泉州渠。自今天津市区以东海河下游北穿洼泽而接泃河、鲍丘水。因渠近古泉州县(今天津武清上村)而得名。 ⑤新河,同年,曹操为解决泉州渠以东至滦河间的水运联系,再开新河。自泉州渠北会鲍丘水东侧的盐关口(今天津宝坻林亭口一带)引水东绝庚水(今州河)、巨梁水(今还乡河)、封大水(今陡河)、缓虚水(今沙河)、素河(今溯河)、清水(今清河),会于濡水(今滦河)。此运河横截数条自然河流,必筑堰闸方得通过,开凿工程比较复杂。 ⑥利漕渠,十八年,曹操为解决邺都的漕粮和交通,开利漕渠引漳水入白沟,自今河北曲周县南至馆陶县西南。此渠开通,白沟水量增加,漕船可溯漳水直驶邺城城下。 曹操主持开凿的六条运河有利于北方统一和社会经济发展,导致河北平原海河水系的形成,并为后世隋炀帝杨广开凿永济渠和通济渠奠定部分河段的基础。 曹魏代汉,迁都洛阳,又以许昌、谯、邺、长安为陪都。为便利交通,陆续改造旧水道,开凿新运河。魏文帝曹丕在黄初年间开凿沟通汝、颍二水的讨虏渠,以及沟通洧(今颍水支流)、汝水系的贾侯渠。景初二年(238)开沟通漳水、滹沱水和泒水(今大沙河)的鲁口、白马二渠。正始四年(243)开沟通颍水和汝水的广淮阳、百尺二渠。 此外,东晋太和四年(369)桓温北伐前燕,率水军溯泗水至金乡,值大旱,菏、济水断流,命毛穆之开渠三百余里,南接菏水(今山东鱼台附近),北通巨野泽,引汶水入渠,使泗、汶、济三水相连,史称桓公沟。江淮流域船只借助桓公沟可自济水(又称清水)入河,西去陕洛。故义熙十二年(416)刘裕北伐姚秦、元嘉七年(430)宋将到彦之率水军攻魏皆取此水道。淮南和江南地区在魏晋六朝时期也陆续开凿整治了一些运河。 破岗渎,三国时,孙吴迁都建业(东晋改称建康),为避长江风涛之险,加强首都与主要经济区太湖流域的联系,于赤乌八年(245)发屯田将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以通吴(今江苏苏州)、会(今浙江绍兴)舰船,号破岗渎。这条运河起自句容小其(今江苏句容西南),横越高阜,东通云阳西城(今江苏丹阳延陵),与原丹徒水道衔接;西连淮水(今秦淮河),直抵建业城下,沿途修建十四埭用以蓄水。南梁时,因破岗渎每值冬春,行船不便,又在其南另开一条“上容渎”,采取“顶上分流”,沿途筑二十一埭,以改善通航条件。至陈朝,上容渎亦堙,转而更修破岗渎。隋灭陈以后,二渎皆废。破岗、上容渎的开凿,使太湖地区船只一度不需经京口入长江而直至建业。 丹徒水道,今江苏镇江至丹阳间的运河。秦朝始凿,初无闸坝设施,地势高仰,河水易于走泄,航行不便。孙吴末年修治丹徒至云阳水道,因杜野(今江苏镇江东)和小辛(今江苏丹阳北)间“皆斩绝陵袭,功力艰辛”而罢。西晋惠帝时,陈敏遏马林溪,引长山八十四溪之水蓄为练湖;东晋元帝时,张闿又建新丰湖,皆为调剂运河水量。晋元帝司马睿子司马裒镇广陵,为运江东粮出京口,建丁卯埭于今镇江东南,使丹徒水道通航条件得到改善,为隋代修治江南运河北段打下了基础。 浙东运河,古代钱塘江和姚江之间几段运河的总称。绍兴地区河道纵横,越王勾践时即“以船为车,以楫为马”。西晋惠帝时,贺循至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主持开凿水道,疏浚旧河使其连接,自绍兴城下东连曹娥江,西通萧山县钱塘江。南朝于西陵(今浙江萧山西兴镇)建牛埭,挽舟过堰以入江,浙东运河已初具规模。 扬口运河,西晋初,杜预镇襄阳,在先秦运河基础上,利用江汉多湖荡的便利条件,开扬口(今湖北潜江境内),穿渠西至荆州(今湖北江陵)城下,连通江、汉二水,使零、桂(今湖南广西一带)地区物资北运免去绕行汉水下游的迂远和风险。 江都新河,东晋永和年间(345~356)长江主河道南移,江都(今扬州西南)水断,向西开渠六十里置欧阳埭,引江水至广陵城下,与中渎水相联,此渠为今征(仪征)扬(扬州)运河前身。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运河多为分裂时期的产物,它促进了交往,使割据不致成为闭锁的地方系统,也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隋唐 隋唐时称运河为漕渠或漕河、运渠。包括广通渠、通济渠、山阳渎、邗沟、江南河、永济渠,至宋代始称运河。 隋朝建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关中虽号称沃野,但地狭人众,所产不足以供京师,要依靠东方诸州(郡)的赋税。隋文帝杨坚以渭水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常阻塞漕运,故于开皇四年(584)命宇文恺率领水工另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三百余里,名广通渠。自此漕运通利,关中赖之,故又称富民渠。仁寿四年(604)改名永通渠。 开皇七年,隋为平陈作准备,开山阳渎,北起山阳(今江苏淮安),东南经射阳湖与邗沟相接。从而沟通了山阳、江都(今江苏扬州)之间自淮河入长江的运道。 大业元年(605)隋炀帝杨广营建东京(今河南洛阳),又征发河南、淮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凿通济渠。通济渠西段自东京西苑引谷水、洛水,循东汉阳渠故道东流,至偃师东南入洛,由洛入河;东段从板渚(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东北牛口峪附近)引黄河水东流,循汴水故道至浚仪(今河南开封)东,折而东南流经陈留、雍丘(今河南杞县)、襄邑(今河南睢县)、宁陵(今河南宁陵东南)至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东南入蕲水故道,经谷熟(今河南虞城西南)、酂县(今河南夏邑南)、永城(今河南永城北)、蕲县(今安徽宿州东南)、夏丘(今安徽泗县)至徐城(今江苏洪泽湖西鲍集附近)东南今盱眙对岸处入淮。同年,又征发淮南民工十多万疏浚,并改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所凿沟通江淮的邗沟,取代山阳渎。通济渠、邗沟是隋所开运河中最重要的两段,渠广四十步,炀帝多次乘坐高大龙舟,率领着庞大船队由此往返于东都洛阳和扬州江都宫之间。 大业四年,又征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又在沁水下游东岸凿渠引沁水下接清、淇水,略循白沟、清河故道东北至今德州(自内黄至武城,渠在卫河之西;武城至德州,渠在卫河之东),沿今南运河抵今天津市,然后利用沽水上接桑乾水(即今天津至武清的白河与武清至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故道)至涿郡(今北京),全长两千余里。大业七年,炀帝准备亲征高丽,自江都坐船取道邗沟、通济渠渡黄河入永济渠,直达涿郡;又“发江、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 大业六年,炀帝在江都欲东巡会稽,又开凿了自京口至余杭(今浙江杭州),沟通长江与浙江间航运的江南河。大致利用六朝以来旧运渠而加以疏导,略同今大运河江南段,唯崇德以南一段在今运河之南。全长八百余里,宽十多丈,使可通龙舟。但“东巡会稽”的打算并未实行。 在运河两岸,筑有宽阔的御道,种植成行的柳树。从长安至江都,修建离宫四十余所。此外,沿运河还建立了许多粮仓,作为转运或贮粮之所。其中著名的有黎阳的黎阳仓(今河南浚县东南大伾山麓),洛阳的兴洛仓(后改名洛口仓,今河南巩县东北,周围二十余里,有窖三千,每窖可容粮八千石)、回洛仓(回一作回,隋唐洛阳城北七里,周围十里,有窖三百)、含嘉仓(隋唐洛阳城北部,仓城总面积约四十三万平方米,有窖四百以上),河阳的河阳仓(今河南孟县南、黄河北岸),陕县的常平仓(今河南三门峡西南),华阴的广通仓(后改名永丰仓,今渭河入黄河处),京师大兴城的太仓和山阳的山阳仓(今江苏淮安西北运河东岸,贮粮达百余万石)。隋末,到处闹饥荒,百姓饿死无数,而这些仓库里却堆满了粮食。 隋代开凿的这一系列运河,西自京师大兴城,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并把京师、东都、涿郡(幽州)、浚仪(汴州)、梁郡(宋州)、山阳(楚州)、江都(扬州)、吴郡(苏州)、余杭(杭州)等通都大邑联缀在一起,从而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当时运河上“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它对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都起了促进作用。 隋各段运河至唐代通称为漕渠或漕河,通济渠东段则称汴渠、汴河或汴水,邗沟、江南河被称为官河。永济渠名称依旧,但已与沁水隔绝,专以清、淇二水为源。各段中仍以连接长安、洛阳与江、淮地区间的漕渠、汴河和淮南漕渠最为重要,构成了唐朝的生命线。高祖、太宗之时,每年从江淮地区漕运到长安的粮食约二十万石。自高宗以后,国用日增,至天宝中,每年运米达二百五十万石。肃宗以后,中原残破,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江南地区。因而这条运河的通阻,直接关系到皇朝的存亡。永济渠仍为河北地区运输要道,沿渠的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开元时在城西建楼百余间,“以贮江淮之货”,贝州(今河北清河西北)在天宝时被称为“天下北库”。 隋唐运河并不能长期全线顺利通航,除有时因战乱被阻断外,自然因素也给航运造成许多困难。例如关中的漕渠,至唐初就淤塞而废弃了。漕运改由渭水达长安。自洛口西赴关中以黄河为运道,中间有三门砥柱之险,经常会发生沉船翻船事故。因此从洛阳到陕州这一段路有时不能不改用极为劳费的陆运。汴渠、淮南漕渠则常因淤积而影响漕运。同时,运河路程既远,沿线各地气候又不一致,或雨或旱,漕运常因运河水浅和黄河水大浪高而停留。 为了解决长安粮食和国用的危机,玄宗时,裴耀卿提出变东都至陕州的陆运为水运,在黄河三门山北岸开一条长十余里的山道,来进行短途车运以绕过砥柱险道。于汴河入黄河口处置一仓,江淮漕米纳入此仓后,即放船归江淮。由此仓入黄河、洛水,由政府雇船载运。于三门山东、西各置一仓,漕舟输米至东仓,然后陆运至西仓,再用船转运到关中各仓。水通即运,水细便止,以免浪费时间和减少损失。开元二十二年(734)八月,玄宗采纳他的意见,下令于汴河口置河阴仓(今河南荥阳东北,河阴故城西三里),三门山东置集津仓,三门山西置盐仓;在三门山北开十八里山道,进行陆运。漕粮从江淮运来的都纳入河阴仓;自河阴仓送东都的纳入含嘉仓,送关中的先纳太原仓(即隋常平仓),然后运至永丰仓(即隋广通仓)、渭南仓、太仓。耀卿被任为江淮、河南都转运使,三年共运米七百万石,节省陆运费四十万贯。但中间三门峡北十八里仍需以车代舟,峡两头都要起卸转搬,还是很艰苦。二十九年至天宝元年(742),陕郡太守李齐物在三门峡的人门以东岩石中开凿了一条人工渠道,史称三门运渠或“开元新河”、“天宝河”。又在山顶上凿成纤路,候河水涨,使纤夫挽舟通过渠道,从而开创了从江淮至关中全程水运之局。但这条渠道不久还是因山石崩塞而罢废。天宝元年,韦坚为水陆运使,开浚关中漕渠,自苑西筑堰(今咸阳西南)引渭水,拦截灞水、浐水,循隋漕渠故道而东,至永丰仓与渭水合。又于长安城东凿广运潭(在隋唐长安城东北九里),以为漕船停泊之所。于是江淮漕船直抵长安,运米达四百万石及其他钱货,创唐代最高纪录。 安史之乱时,黄河南北地区和长安附近遭到严重破坏,唐政府更加依赖江淮的赋税,而当时运河被切断,江淮地区的租米与庸调钱货改自长江、汉水而上,经汉中转运入凤翔。这条路线迂回险阻而且劳费。等到乱事平定,欲从运河漕运,而汴渠因为年久失修,所在淤塞,千里无水,无法通航。代宗即位时,长安斗米千钱,宫中无隔夜之粮,京郊农民搓谷穗来输官。广德二年(764),以刘晏为河南、江淮转运使,晏请疏浚汴渠,并改革法制:造船二千艘,每船载米千石,十船为一队,每队三百人,篙工五十人;用盐利的一部分雇用船夫,不征用民工。沿途派属吏监督,自扬州至河阴遣军队护送。河阴以上,组织专人用竹、麻绳拉船。又根据江、汴、河、渭各段水情的特点和船夫对各段航道熟悉的不同,实行分段转运。规定“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江南之运积扬州,汴河之运积河阴,河船之运积渭口,渭船之运入太仓”。这既保证了行船安全和提高了运输效率,也大大减少了运费和损耗。其时江淮漕渠每年北运百一十万石,四十万石贮河阴仓,三十万石贮陕州太原仓,四十万石运抵长安。刘晏之后,包佶、元琇等继任,皆遵其法。 德宗时东南漕运屡因藩镇叛乱而被阻断,关中仓廪为之窘竭,引起朝野的极度恐慌。贞元二年(786),在经过历时四年才平定的李希烈之乱后,江南漕米又运到陕州时,德宗高兴地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六军军士得知这一情况,“皆呼万岁”。于此可见运河对维持唐朝统一政权所起的重大作用。但反过来说,正是由于运河的存在和通航,唐朝中央政府才能够对广大东南地区进行竭尽脂膏的搜刮,所以李方敬在《汴河直进船》一诗中写道:“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唐末,由于农民战争和藩镇割据,汴渠失于维护,自埇桥(一作甬桥,今安徽宿州城南古汴渠上)东南尽成污泽;埇桥以上至汴口也相继淤浅。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四代未予浚治。至后周显德二年(955)由于准备用兵南唐,才因故堤而疏导汴渠,自埇桥一直抵泗州城。五年、六年又继续予以浚治,东京与江淮间才通行无阻,从而奠定了北宋运河和东京繁荣的基?#ǔ驴晌罚? 宋金 北宋定都开封,改变长期以陕、洛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格局,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地位日渐提高,宋辽、宋夏对峙局面形成和北宋政权“守内虚外”政策的实行,南北水运意义重大。京师开封平畴万里,四方辐辏,在改造、疏浚前代原有水道的基础上,形成以首都开封为中心向四围辐射的人工水运系统。 汴河,“漕运四河”之一,即通济渠,线路基本未变。开封以西,自河阴县汴口(今河南荥阳刘沟村北黄河滩)引黄河水东流,入开封府外郭汴河上水门(今河南开封郑门口村北),穿内城,由外郭汴河下水门(今扬门村北)出城。开封以东河段大体沿今惠济河大势,至泗州城南入淮(今江苏盱眙东北,已沉于洪泽湖)。北宋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汴路而进,故汴河乃建国之本。但汴河因与黄河相接,受其涨落不宁和泥沙的影响,需不时维修。北宋一百七十余年间进行的汴河建设包括: ①水源建设。汴口因黄河向背不常,每岁变易,北宋改永久性闸门为人工控制汴口深浅宽狭以节制流量:汴河水涨,则垫高塞狭汴口,以减黄河进水量;汴河水落,则挖深浚阔汴口,以增加进水量。设主监官、役卒岁常兴作。此工程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因此不得不再寻找新水源。太祖建隆二年(961)疏导索、须诸水注汴河。神宗元丰二年(1079)又始导洛清汴工程,自巩县任村沙谷口至河阴汴口开河五十里引洛水入汴,断闭引黄水源,十余年间,由于洛水含沙量小,对改善汴河通航起到一定作用。汴河沿线还陆续建造陂塘(“水柜”)以济运。 ②河道工程。汴河因长期引黄济运,泥沙淤积,河床渐高。浚河清淤工程频繁。其中包括:人工清挖,几乎每岁一次,河床底置石板石人,以记其地里深度准则。狭河工程,开封城东南汴河下水门至应天府段汴河岸阔浅漫,水涩而淤,嘉佑元年(1056)始沿岸置木束狭河身,加速水流,减缓淤积。固护汴堤,北宋遣军士日夜巡护汴堤定为常制,工程要求“沙尽至士为限”,以大锥试堤之虚实,临河岸筑短墙为限隔,以防人马跌落,沿堤植柳以固护堤脚。汴河沿线开减水河置闸控制以备泄减涨水,所有工程尽归提举汴河排岸司管理。 北宋汴河的年运额随朝廷靡费与日俱增。从宋初的数十万石猛增到宋真宗大中祥符初年(1008)的七百万石,以后大体维持在六百万石上下,宋朝采用每十至三十只漕船为一纲的“纲运”法组织运输。每年汴河成千上万艘公私船只往还,帆樯如林,不仅沟通全国政治中心同经济重心的联系,促进物资交流和沿岸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扩大中外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宋后期,汴河淤浅抬高日益加重,开封东水门下至襄邑,河底皆高出堤外平地一丈多,自汴堤下瞰,居民如在深谷。金灭北宋以后,汴河失去漕运价值,任其淤塞。灵璧以东尚能行水,宿州以上河床成陆行大道,维持五百多年的中原水运动脉终于堙没。 惠民河,北宋开封西南闵水、蔡河诸运河的统称。“漕运四河”之一。宋初,用兵东南,方隅夫一,京师仓储需取财于京西诸州县。建隆二年(961)始凿闵河。起自今河南新郑县,导洧水(今双洎河)东北流,经宋楼(今河南尉氏洧川镇南)、朱曲(今尉氏朱曲乡)二镇,至开封城西十里注琵琶沟(即蔡河上源),由东京开封府外郭南垣普济水门入城,复由广利水门出城南流。以下河段利用蔡河,即古蒗荡渠、鸿沟。蔡河南流贯穿洧、潩二水,至蔡口镇(今河南淮阳豆门集至项城一带)入颍水。乾德二年(964)又自长社(今河南许昌)北开渠引潩水(今清潩河)分流入闵,以广水源,闵水的开凿不仅增加了蔡河的水源,而且将许、汝州的物资输往京师。开宝六年(973)改闵水为惠民河,其后又作为闵、蔡二水的统称。 北宋为开通西南襄、汉漕路,两次开凿方城运河,欲壅白河回入沙、颍,接合惠民河,终因地形高仰复杂而失败。转而三次开修沟通汝、颍水与蔡河中游的运河,自合流镇(今河南西华逍遥镇)引汝水支流商水(今名沙河)北入颍水,复东流经西华县长平镇注蔡河,使豫西南地区与开封间水运不再绕行蔡口,省迂路五百里,此运河亦属惠民河系统。 惠民河是北宋维系京师与西南地区的重要运河,岁输陈、颍、许、蔡、光、寿诸州漕粮六十万石,兼钱帛盐茶杂物,尤以京师薪炭多取此路。金灭北宋以后,汴河淤塞不通,惠民河却继续作为金朝通淮右的重要航道。元明以降,在黄河不断夺蔡入淮的影响下才渐次堙没。 广济河,一名五丈河,北宋“漕运四河”之一。五代时,为加强京师开封与山东北部滨海地区的物资运输,后周世宗柴荣疏汴水北入白沟(南济水故道),东流入济水,以通齐鲁之漕。河床被展拓至五丈,俗称“五丈河”。北宋立国,东南未平,继续规度齐鲁水道,西引京、索诸水横绝于汴,入开封城东汇于五丈河,以增水量。岁调夫役疏浚河道,沿流置坝牐以助运。开宝六年(973)改名为广济河。 广济河西起汴京外郭东北咸通门,东流至济州合蔡镇(今山东郓城西南)入梁山泊,下接济水。北宋立国之初,广济河漕运曾发挥重要作用,岁漕运量由十几万石增至六七十万石,东京十七州粟帛皆自广济河运至京师,东南既定,广济河所运只给太康、咸平、尉氏等县军粮。北宋中期以后,黄河多次南泛,广济河水道浅涩,运力大减,金代堙废。 金水河,北宋开封城西人工引水渠。建隆二年(961)开渠导荥阳黄堆山京、索二水东过中牟,凡百余里,抵京城西,架槽横绝汴渠,入城东汇于五丈河,名金水河。此渠水清,一则入宫苑,济京师饮水;二则补五丈河水量,漕运意义不大。史称:汴、惠民、金水、广济河为漕运四渠,或以汴、惠民、广济、黄河合称漕运四河,从而形成以京师开封为中心的运河系统。 北宋运河除以京师为中心的“漕运四渠”之外,黄河以北还有御河。 御河,北宋时隋唐永济渠之别称。河道走向基本未变,北段因宋辽对峙,自乾宁军(今河北青县)入塘泊、界河。御河主要负担宋朝河北边防军粮之送达,江南漕粮由汴入黄,运至黎阳(今河南浚县)转入御河,至大名府东、西济胜仓下卸存储分配,再自大名顺御河转入胡卢、滹沱河及新开凿的深州新河、定州嘉山新渠、保州漕河诸运河分别送至沿边州军。岁运近百万斛,乃备边之命脉。庆历八年(1048)以后,黄河北流多次侵夺御河,致河床淤积,不堪承运。 北宋“国家根本,仰给江南”,为集运江南漕粮,重点整治江南运河同天然河流相交的结合部及补给运河水源。 ①淮南运河(即邗沟、山阳渎)北端,雍熙年间(984~987)自楚州(今江苏淮安)末口至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甘罗城)磨盘口之间,开凿四十里沙河;又自淮阴西至洪泽镇开四十九里洪泽渠。元丰元年(1083)再自洪泽镇傍淮水开渠五十里,西南至龟山镇(今江苏盱眙东北),称龟山运河。这三段运河使汴河与淮南运河的联系可免遭楚州山阳湾和长淮风涛之险。江南、淮南、两浙、荆湖诸路租籴悉由淮南运河沿岸真(今江苏仪征)、扬(今江苏扬州)、楚、泗(今江苏盱眙东北)四州置仓受纳,分船入汴而抵汴京。这里有不少形式的论文范文,不知道有没有你要的历史乡土论文,参考一下吧,希望对你可以有所帮助。
一、在学生对乡土文学的收集中感悟写作的内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一方风俗,一方气度。喀左县的乡土文化,是喀左县人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文学性及艺术性的表述。喀左县的乡土文化用它独特的乐观、明朗的旋律,表现着喀左县的精神与情绪,作为一名生活在喀左县这片神奇而厚重的土地上的小学语文教师,针对所带班级大部分学生是农村学生,作文基础薄弱,写作不知从何下手,自己很是着急,这也引起了自己的思索。为了让学生感受写作并不难,并不神秘,写作就在自己的身边,身边就有好多这样写作的素材与范例,于是,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到自己的周围收集乡土故事、民间故事、民谣,可以向村里的老者询问,也可以问自己的父母、家人,要求大家把好的故事、素材与民谣带回来,在作文课上大家分享。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同学们几乎都是满载而归,他们收集了诸如关于喀左县“金鼎之地”的传说等。更有意思的是喀左县的一个著名古迹“鸽子洞遗址”,有关它的传说就收集了三种。同学们收集乡土文化的过程中,我发觉有的同学把听来的故事都记录下来了,还发现同学们记录得不但很详细而且很有条理,我抓住时机加以表扬,郑重说明这样的记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家概括能力的表现,也是一种写作训练,就是一篇篇朴实无华的作文。这样的收获给同学们带来了知识,也给我带来了惊喜,我因势利导,说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民歌、民谣、传说、诗歌都是表达情感的方式,就是同样一个事情,因为每个人的立场、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显示出了写作的多元化,表达出思想的解放、写作的自由。由此引导:写作在格调积极向上的情形下,从不同角度着手,进行写作的拓展、延伸,表达了人们的主观情绪,都是一种可贵的尝试。由此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在收集中感悟写作的真谛,愿意自觉走入写作,也给予写作一片多彩的天地。
二、在对乡土文化的系列讲解里,营造出作文写作氛围
于是,在随后的作文课上,我结合同学们收集的乡土文化,运用作文课开展系列讲座,运用学生熟悉的乡土文化,营造作文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聆听了老师的讲述,看到这些传递了两千多年的民谣和传说,同学们由衷感到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着的喀左人是在用他们的文化创造为中华文明添色加彩,他们也为这片神奇的土地感到自豪与骄傲,也用童真的眼睛重新审视这片土地,不但唤起对土地的热爱,还在鲜活的歌谣里感受感悟生活是歌谣文学的泉源,带着一颗对土地热爱、感恩的心,似乎寻找到了作文的真谛。每个人都跃跃欲试,由被动到主动,被感动,感悟,从而达到生动,调动了大家的写作热情。
三、在对乡土文化的探究实践中,收获一片惊喜
为了让学生感受来自乡土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带着学生们到公园古迹等地参观。同学们为老师给他们争取了这样一个机会兴高采烈,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我适时在参观前布置给他们一个任务,引导学生拿纸、拿笔做好笔记,先记录下沿途景点标志牌上的简介和描述,回去就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命题进行自由写作。同学们用充满好奇的眼睛,用自己的视觉感受着。整整一个上午,同学们记得认真、记得仔细,离开的时候,同学们还都依依不舍,对喀左文化充满无限眷恋,意犹未尽,满载而归。在参观后的作文课上,同学们激情四射,在作文里或者侃侃而谈,或娓娓道来,不施粉黛都是文字鲜活,我们收获了乡土文化与作文结合的'累累硕果。乡土文化的魅力感染了同学们,他们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从作文里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孕育的博大胸襟与豪迈理想,在学生的描述里感到有一种民族风扑面而来,读后也让我在历史的厚重与恢弘里感受到了《观沧海》的气势,似乎聆听到来自远古的声音,感到了以乡土文化进行作文教学的惊喜——寻找到乡土文化与作文教学的结合点。
四、结语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己一直在寻找一条适合学生写作的道路,在摸索,在探索,在尝试,在自己开展的讲座中,在同学们对乡土文化的收集中,在喀左文化的氛围里感受写作,也逐步构建出乡土文化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平台。同学们也感到在作文写作中行文的快乐,还有被老师作为范文朗读的时候的成就感,感受到写作着、思考着的快乐,先后有几位同学的文章在征文比赛中获奖,也让自己在学生获奖中感受由乡土文化浸润下成功的喜悦。
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亟待传承乡土教育理念,积极实践创新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学模式。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初探》
摘 要:乡土教育是对本乡本土的文化教育,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识,是从人生起点开始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意义。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亟待传承乡土教育理念,积极实践创新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学模式。要有序组织系统化的乡土教育,在日常教学方案中充分体现地方风土人情特色,营造有乡土风味的园区环境,还要尊重外来人口和少数民族,正确客观对待外来文化。
关键词:乡土教育;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294-02
乡土教育是对本乡本土的文化教育,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身边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乡土之爱是自我与家庭、亲友、邻里之爱的延伸,也是社会、国家、世界和人类之爱的基础。从人生起点开始进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知识,融入乡土之爱,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识,它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意义。
一、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
1、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
当代中国的人口特色是独子化、少子化、大流动迁徙。中西部青壮年大量流入东部沿海城市务工,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进城。教育公平化制度大力推行,学前教育不受户籍制度限制,越来越多农村孩子进入城市接受教育。据2010年人口普查,在浙江省温州市912万人常住人口中,来自市外的流入人口284万人,其中省外流入272万人,以江西、贵州、安徽、湖北、四川为多。省外户籍的学前儿童占全市学前儿童的四分之一。全市少数民族种类51个、人数30万人,比10年前增加了19万人,土家族、苗族取代畲族、回族,成为全市两大少数民族。
2、崇洋媚外思潮冲击着本土文化
全球化和开放意识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国际文化的学习交流正在加速前进。一方面是人们感叹小孩子都不会说方言了,另一方面是英语教育如火如荼,以国际品牌加盟的英语早教班每小时收费150-300元,洋节、洋快餐遍地开花,与孩子们频频亲密接触,这些导致了部分家长不知不觉地将乡土文化丢弃了。
3、农业及农耕文明的衰落
传统乡土文化基于对土地的热爱,人们讴歌着“大地是哺育人类成长的母亲”。而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民种地不挣钱,种地脏、累、穷,社会缺乏对农民这个传统职业的尊重,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不仅是儿童的问题,很多家长、教师也是如此。生态恶化趋势加剧,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现代城市生活快节奏、高压力,家长忙于工作、事业,栖息大自然的诗意浪漫的文化生活氛围不浓,城市一些居住小区缺乏地域环境特色,缺乏社区群体生活及精神文化层面的凝聚力。
二、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诸多教育学家都提倡乡土教育。乡土教育最初源于19世纪德国教育家费希特对民族主义教育的觉醒与倡导。早期乡土教育受自然主义的影响,主要是以儿童生活的直观对象——家乡故土为空间认识出发点,引导儿童了解生存的周边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20世纪以来,随着乡土意义的深化与扩展,乡土教育延为民族整体性文化教育。美国教育家村威认为,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有吸引力的心灵》一书写道,人类在出生后,有人类特有的“精神胚胎”期。“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对生养自己的土地非常喜爱,不管那里的生活有多么艰难,他们也会感觉到从其他地方无法找到快乐。”“心理的这种吸引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促成了一个人的成长,并且让他适应了当地社会秩序、气候等条件。”“今天,我们必须把儿童看作联系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文明水平的纽带。婴儿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因为如果我们想引入新的思想,改善人们的风俗习惯和在自然特征中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就必须以儿童作为工具,成年人则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如果我们真的想广泛传播文明的火炬,就必须借助儿童来完成这一使命。”
新文化运动以来,陈独秀、费孝通、徐特立等教育家都十分重视乡土教育和强调乡土教材的重要性。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程”、“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陈鹤琴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等都是乡土教育思想的光辉展现。潘光旦先生看来,造成国人自我迷失的精神危机,其根源在于“根”的教育缺失。爱国之道,始于一乡;学必始于乡土,而后可通天下。正视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辨析乡土教育的概念和内涵,继往开来、传承发扬前辈教育学家的理论思想,积极探索实践“土得掉渣”的新课程。
三、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实践
乡土教育从娃娃抓起,必须是一种包含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育模式,除了培养乡土意识之外,生活教育、人格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以下整理几点笔者在幼儿园一线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1、有序组织系统化的乡土教育
幼儿园可以按照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的时序,结合地方传统美食、节日活动,构建有韵律节奏的乡土文化教育。温州童谣《十二月令》(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五月五,过重五;六月六,洗垢蹉;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八月八,月饼馅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糖糕印状元。)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素材。春季开园时,家长与幼儿一起动手设计制作元宵花灯,装饰教学楼。清明节时,让孩子们捣绵菜,动手做清明饼。端午节,学唱《龙舟竞渡》的歌曲,学习敲鼓打锣等民间乐器,用五色线编织彩蛋袋子、粽子状的香囊。除了讲解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还可以教一些应时的古代诗词或者方言童谣、民歌,如乐清民歌《对鸟》、温州童谣《叮叮当》。
2、在日常教学方案中充分体现地方风土人情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常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地域特色文化。实际上,乡土教育资源和素材是随手拈来的。比如幼儿园内种植的洋紫荆(又名羊蹄甲)叶形如心、花色鲜艳,可以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写生画画。三月底四月初,收拾樟树的叶子,让孩子们观察落叶、新叶、老叶的丰富多样的颜色,樟树的花及树枝纹路,师法樟树叶子,画水彩画、手指画,用樟树枝叶制作时钟表盘。给孩子们讲解瓯越古村落建筑、家具、瓷器、瓯绣、染布,以及蓝色百缬布中出现的传统戏剧纹饰,让孩子们再开展艺术创作。可以收集整理制作以江心屿、瓯江、东海海鲜、蒲扇等主题的图片展、文化知识卡片等教具。可以用香螺壳、辣螺壳、花蛤壳、钉螺壳等食材做计数、串线教具。让孩子们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美的事物、询问地名来历及变迁,分享叙述回老家、爷爷家、外婆家等的所见所闻、各地的风情习俗。
3、营造有乡土风味的园区环境
设计最忌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因此,在建筑外观、室内装饰、家具、用具(竹编篮子等)、绿化等各个环节都要重视营造地方特色、乡土风味的幼儿园环境。幼儿园不一定要设立乡土民俗馆,摆放已经很不实用的民俗物件:石磨、捣臼、扇稻谷的风车、纺织布机、斗笠、蓑衣等等,但可以编辑整理乡土教材资源书刊,老师们人手一册,粘贴悬挂本地剪纸、绣花、风景摄影、诗歌书画,摆放一些民间乐器、工艺美术品。每年植树节前后,安排亲子活动,种植乡土树种参与幼儿园改造。安排春播、夏播、秋播,种植本地主要农作物。如农谚“谷雨前后,种瓜点豆”,4月中下旬播种蒲瓜、豇豆、茄子,同时做好植物观察记录。由各幼儿园提出申请、落实种植地及日常保护责任,有关部门免费提供乡土濒危珍稀保护植物及栽培指导。
4、尊重外来人口和少数民族,正确客观对待外来文化
文化大融合、多元文化是势不可挡的主流,孩子们需要广博且包含整个世界的教学题材。文化的多样性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提供富有创造力的原动力,它影响着他们所铸造的关系、所做的关于职业和个人的判断,以及所处理的社会事务,因而对文化的差异感到舒畅。全球社会多元文化教育的新颖之处在于承认对于人们尊重的承诺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乡土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的一套,不能一味排外,更不能表现为一种地方观念、狭隘和内向性,甚至大民族主义占优势的倾向。班级中有父母在法国、西班牙的孩子,可以请家长协助,择时来园介绍欧洲文明,跳一跳西班牙舞蹈。同理如贵州、云南等地少数民族文化,可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利用特有的家长资源。不能让留守子女、异乡子女对于他们接触到另一种乡土文化产生陌生恐惧、或鄙视、或自卑的心理。可以结合六一节汇演、每月一次的世界之旅等载体开展学习交流。乡土文化教育要体现出强大的包容性,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营养,使自身更具生命力。只有在和谐共生、比较竞争中,才会更好地发现乡土文化的魅力,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参考文献
[1] 玛利亚?蒙台梭利. 有吸引力的心灵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 裴娣娜. 教育创新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思考 中国教育学刊,20100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浅析论文
(一)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五)论文写作的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六)论文的基本内容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七)论文写作的方法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八)论文写作的步骤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结合戊戌变法谈谈改革的巨大作用 历史小论文 重读戊戌变法 中国的宪政移植运动发轫于戊戌变法,文化抵抗也自此揭开了“民族主义”的旗号,并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康有为在戊戌五六月陆续进呈的《日本变制考》中,说明了他的变法主张: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局、开矿务,可谓之变事,未可谓之变政;改官制,为选举,可谓之变政,未可谓之变法;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在康氏看来,制定宪法,行民选议院才算变法,可以“摄百千万亿臣民之心智”,人民不会与朝廷疏离,而会竭尽心智能力,使政举法行,国家可长治久安。 康有为认为,政治改革的最终结果是激烈的,但改变的过程必须缓慢平和。在实现全民共知的“太平世”之前,中国必须经过君主立宪的过渡时期。在《日本变制考跋》中,康建议“我朝变法,但操鉴于日本,一切已足”。康氏也明白“升平世”的君主立宪与“据乱世”的绝对王政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必须作若干之说明与预备:由于宪法之定,出于公天下之民,以人民之福利为重,则通国上下之官皆为民事而设,而事有今昔之不同,常变之各别,而官也因之有异,此与中国过去专制政体之设官分职,欲家天下,防范人民,而制定《律例》及《会典》,其立法精神是迥然不同的。 显然,宪政有着与专制大异其趣的精神与文化。至此康有为遇到了一个难题:中国没有宪政的实践,但有没有宪政的精神呢?若有,为什么产生不出宪政?若没有,是否意味着文化上也跟着全盘西化?康氏陷入了二难选择:若主张有,必须冒大不韪,推翻千年之定识,重新解释儒教;若主张无,有伤民族自尊,等于宣布“文化自杀”,并根本上动摇儒教作为清政府的立国基础,这不但皇帝不同意,官吏不同意,也肯定招致士人阶层的普遍反感,最后可能是天下共诛康氏本人。两害取其轻,他选择了第一种方式:西方国家以行政、立法、司法三权来实现民主政府,而在中国已有这样的理论存在。中国在民主实施上落后于西方,不是因为孔子的学说有缺点,而只是他的许多门徒误解了他。这就是康氏《新学伪经考》(1891)和《孔子改制考》(1896)要说明的问题。 康有为不但认为儒教有宪政的理论(如《孔子改制考》说尧舜为民主、为人道之极至),而且已经深入到操作层面上的“阶段论”。他在《论语注》中写道:“春秋之义,有理乱世,升平世,太平世”,而每一世都有他相应的政治制度:绝对王政适于据乱世,君主立宪适于升平世,共和制度适于太平世。当人类从较低的社会层次发展到高层次,政府的形式也要相应改变。在《论语》中,孔子有言“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传统的理解是大夫不能控制政府,百姓不议政治。康氏批评此屡见的“不”字乃系误植,误植之人盖不明孔子的真正意思,因此必须删去。康氏评论孟子所说“民为贵”时有云:此孟子立民主之制,太平法也……公平所归乃举为民主,如英、法制总统然……近于大同之世。经这么一解释,儒教本来就有君主立宪和民主立宪思想了,并明示了二者的更迭和渐进过程。康有为于是主张设制度局以定宪法,并以孔子自称为素王,孔子亦主张改制,为其变法立宪确立了经典依据。就这样,通过对儒教本土资源的重新挖掘,宪政理论大可自给自足,移植西方宪政而不必同时引进西学,难怪梁启超称呼康有为系“孔教马丁。路德也”。 康有为提出以儒变法和以儒教为国教还有直接抵抗基督教文化的动机。康氏认为“耶教言灵魂界之事,其圆满不如佛,言人间世之事,其精备不如孔子”。他觉得儒、佛、基督三教虽讲基本上相同的真理,但以基督教最不如人意。他相信儒教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学说都优越,在理论上适宜全人类,是在目前情况下惟一适合中国的宗教。为了保全帝国的目的,中国的法律、行政和经济制度都必须按照西方的模式改变;但如果放弃儒教,企图对整个道德生活西化,则将是文化自杀。因此,康氏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所取的立场,可说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 综上所述,康有为认为戊戌变法的直接目标是开议院,制宪法,行君主立宪,以解释后的儒教为指导思想,而不能引进基督西学作基础。尽管康有为对儒教经典的“重新解释”引起了较多的非议,但光绪皇帝除不答应明确立国教外,其他主张大多被接受,并任命康有为作整个变法的“总设计师”。因此可以说,康的思想基本上代表了变法时期关于“宪政移植与文化抵抗”的样式。我认为,康有为与戊戌变法对二十世纪中国宪政的重大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康有为的所有努力,在我看来,是为了中国的宪政移植寻求一种能为国人所认同的合法性基础。这种基础根植于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休戚相关,而又不能根本违逆世界之大潮。于是,便有了对儒教经典的重新解释,但康的用心良苦反而加重了文化的认同危机,使他的“合法性基础”一直处于边缘地带:传统的实..
简明扼要,提纲挈领。英文题名方法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
举例:潮汕民居的传承与变迁衣、食、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起码需求,即便是在原始社会阶段的人也是不能缺少的。住,也即民居,是建筑之起源,它是用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所构建的,以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活动空间,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项活动《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民居即在这种历史背境中产生,而随着社会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而逐渐发展,它既是一种科学技术的生产活动,又是一种具有精神性的文化行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历史、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建筑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生活于不同区域的人们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都会尽量地利用当地的天然建材,创造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建筑形式,它包含着某一区域的历史、文化积淀,思想潮流和审美观念,反映了某一区域的地方文化特征,民居是最能体现区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建筑之一,它把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和人们的精神、物质追求用技术和经济的形式表现出来。潮州民居由于潮人的民系特点属福佬民居,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早在清初就引起外界的注意。康熙·林杭学《潮州府志》(下称《林志》)和乾隆·周硕勋《潮州府志》(下称《周志》)曾对潮州民居作如下描述:营室必先祠堂,明宗法,继绝嗣,重祀田,比屋诗书经诵之声相闻,彬彬乎文物甲于岭表。(《林志》)望族营造屋庐,必立家庙,尤加壮丽。其村坊市集,虽多茅舍竹篱,而城廓中,强半皆高闰闳,厚墙垣者。三阳及澄、饶、普、惠七邑,闾阎饶裕,虽市镇也多鸟革瀈飞。家有千金,必构书斋,雕梁画栋,缀以池台竹树。民居辄用蜃灰和沙土筑墙,地亦如之,坚如金石。即是飓风摧扑,烈火焚会,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界过惠州、嘉应,虽间有之,然不及潮远甚。(《周志》)林杭学、周硕勋简明地介绍了清初潮州城乡之民居建筑大势、环境、工艺、材料、质量和体现出来的潮州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由于有这些观念和意识,才使潮州民居建筑成了一种具有自已区域特色的传统形式。潮州民居的发展轨迹潮州民居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期,潮州原住民的居住方式今己渺不可考,澄海汉代龟山遗址,是一处占地近2万平方米的大型建筑群。其中f1建筑基址的建筑平面为长方形,中间为夯土隔墙和柱础,似乎是条状排屋;f2建筑基址平面为圆形,垒石墙;f3建筑基址已破坏,但依然可辨出是一处三合院式建筑,后部为一堂二室,隔着过道,前部两侧是廊房,中间是庭院,整座建筑夯土作墙,出土柱础石较多,内部似多出使用柱子承托梁架;f4建筑基址长方形,用隔墙分成东西2间,建筑的外墙和隔墙都是夯土墙,同时还出土有地砖、瓦当、瓦顶、筒瓦等。上述出土建筑基址表明了汉代的建筑水平和中原建筑文化已向粤东传播,其中的三合院式建筑可以说是后期潮州民居发展的雏形;同时从出土的瓦当、瓦顶可以证明宋代苏东坡《与吴子野书》言瓦屋始于宋广平之说不成立。晋代的建筑遗构,今也难见实物,揭阳新亨镇九肚山发现的晋代全木构房屋,坐北朝南,平面方形,室内长宽各为米,高米,竖木为墙,屋顶盖木板覆以粘土。这可说明这一时期潮州民居建筑形式和用料工艺已不亚于岭北地区。唐宋代是潮州建筑迅速发展的时期,民居用料方面,在潮州发现的多座唐窑中,仅春光窑上埔就有26座,窑址出土了建筑陶瓷印纹砖、瓦当、筒瓦、板瓦。出土的印花瓦当有椭圆形和圆形两类,表面模印莲花瓣和菊花瓣纹,图案规整,手法熟炼,竟与西安大明宫出土的瓦当一样。潮州唐墓曾出丈一块莲花纪年砖,刻有“仪凤四年”(639)铭文。北宋苏东坡《与吴子野书》云:“岭外瓦屋始于宋广平,自迩延及支郡,而潮尤盛,鱼鳞鸟翼,信如张燕公之言也。”从唐窑出土和东坡的描述,虽宋广平之说不能成立,但也可知民居已普遍采用砖瓦,且烧制水平已不亚于中原。可见该时频潮州民居建筑风格逐渐形成,为时人所关注。 宋代能见到实物且得到保护的最早期潮州民居建筑要数国家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许驸府,它位于中山路萄巷东府埕4号,为北宋许珏府第。因许珏尚宋太宗曾孙女德安公主,故潮人称之为“驸马府”。该府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历代屡有维修,但至今仍然较好地保留原建年代的布局、构造特点型制和建筑风格。其平面布局明显是明清时期驷马拖车的雏形。明清时期,由于大量的八闽、江西移民迁居潮州;东南各省的游宦;活跃于全国各地的潮商带来了各地的建筑文化,使潮州民居建筑走向成熟,民居建筑也已形成了保留古制 、 形式趋同、 恪守礼制,重视教育。讲究实用,突出兼容、 轻巧通透、 工艺精致等自已的诸多风格(另文)。这个时期的实例在潮州遍处皆有,从这个时期的实例可以看出潮州民居建筑己形成自已的风格,成为中华建筑文化一颗璀灿明珠。清代后期,因潮州濒临东南亚,跨国商贸活跃,潮州是著名侨乡,侨民甚众,且旅外潮人有于外创业,回乡建屋之习惯,在回乡建屋同时他们带来了侨居地的建筑文化,民居的建筑风格又融入了东南亚和西方建筑的因素并逐步趋向现代化。这个时期的民居大量保存至今,且基本完好,是我们研究潮州民居建筑文化的证例。潮州民居的类型和风格特色潮州民居的类型很多,最基本的形式为“下山虎”和“四点金”,其它的民居形式如:“百凤朝阳”、“驷马拖车”、“三壁连”等规制多以“四点金”、“下山虎”为基本单元组合衍生。在一些山区、乡镇尚有不少堡寨形式和带有客家特色的民居。潮州民居在早期较多地受到中原文化的渗透,后期较多地受到八闽、江西文化的浸润和江南、广府文化的影响,加上自身地域的自然、经济、人文特征,使之成为既是中华建筑文化之一脉相承;又既有别于中原和北方民居建筑的凝重、鲜艳;又区别于江南民居建筑的俊逸、清纯,逐渐地形成自身的民居风格。1、保留古制 形式趋同潮州开发迟于中原,而民间工匠的建筑技术主要是靠师徒相承的私授形式。因此,在古代信息传播迟慢的条件下,对中原的先进技术有着传播过程之时差。一些珍存之民居在细部结构上至为难得地保留了前代的古制,一些几经重修之民居因格守原则而较好地保留古制,如“斗栱之斗底皆刻皿板”,是见之中唐之前,远者可溯至战国时期(战国时期中山国铜方案上的斗栱模型,斗底即刻有皿板),这种做法在中原地区宋代遗构已为鲜见,而在潮州民居中自宋至清如许驸马府、猷巷黄府尚存此唐代之前古风。自然环境与民系文化的同一性,使潮人的生活习惯与审美情趣具有许多共通点,反映于民居上就有风格的趋同性。同全国大部分民居建筑一样,潮州民居均恪守对称的布局,它们都有明确的中轴线,以厅堂为中心组织空间,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规模大时则纵向延伸或横向发展,规模更大时则多厅堂组合,或并列数条轴线,形成多院落组成的大型民居,因为带有祭祖、敬神的功能,因而厅堂的中心地位在空间组合中处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2、轻巧通透 工艺精致轻巧通透是潮州民居的重要特色之一。所谓轻巧,一是单体体量较小,普遍不及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民居建筑的宏敞高大;二是外表视觉效果不及中原地区之威严,也不及江南地区之俊逸。无论是屋顶的曲线、檐角的举翘、门面的布局、颜色的涂饰只要作一比较,就可以感受到潮州民居的特色。以色彩为例,北方喜上下均重彩,金碧辉煌,团花簇锦,显得雍容华贵;江南喜用素色和黑色,颜色清纯,与水乡之环境协调。而潮州民居的色调较之偏灰浊,着重于屋脊、梁架、墙头、檐下等重点部位加强装饰,而这些装饰构件往往同建筑构件的实用功能有关。在潮州民居中,通常是灰麻石或灰面勒脚,贝灰墙面,灰瓦屋面,唯有屋脊和山墙、大门口才饰以较为鲜艳悦目的灰塑、嵌瓷、彩画、木雕、石雕,在屋檐与屋面交界处常施以黑色边线,画上彩色(有的黑色)卷草、悬鱼、夔纹,使轮廓醒目,在强烈的日光下,丰富了立面的变化,表现出传统建筑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所谓通透,是指建筑从整体上注意透风,既有利于建筑材料去潮防朽、延长寿命。更着眼于地处亚热带地区的潮州长夏无冬的自然气候条件下,使居住活动舒适凉快。潮州民居注重整体环境设计达到室内降温效应,形成一个适宜人居的冬暖夏凉的建筑环境。为使空气流通,采用前低后高,巷里对直以兜风入室,此所谓之“露白”,加强了室内的穿堂风和足够的日照。在民居向大型化组合发展的情况下,横纵之间以火巷、屏风、槅扇等相隔,既通风、又防火、便交通、达到形式上的分隔。就是照壁、砌砖窗花、厅堂、门口采用的门罩、拦干门、闪门、博古等空间分隔构件,都以不同材料做成通雕,以利空气对流,达到分而不隔,更使石雕木雕等传统工艺有用武之地。木结构多采用彻上露明造,让所有之建筑构件通风透气,木材尽量外露以防白蚁、防腐朽,庭院内多为敞厅,门窗多朝天井,一般人的天井都设有花圃、水池、花木、莲缸、四季常青、静谧幽雅、更有利于调节室内温度。这些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潮州民居的通透特点。3、恪守礼制,重视教育。嘉庆《澄海县志》曰:“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资费”因为宗祠是联系族人、举行宗族活动之纽带,也是衡量宗族实力之窗口。它在强化封建礼制上的作用与影响不言而喻。在民居中,礼制秩序对其建筑格局和使用功能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如百凤朝阳式宅院、门厅会客、后厅设龛祭祖、中厅可行各种大礼;中厅西侧大房,乃家长之居室,前院为客房,后院为内眷,火巷排屋则为族人、佣人之住所,这种格局,切实地体现了父权统治,男尊女卑、主仆有别的伦理秩序,即便是最基本的“下山虎”、“四点金”,上厅正屋,一定要高于下厅,大房的纵深长度也一定要超过下房,上下的尊卑等级绝不能越雷池半步。在装饰题材中,二十四孝、忠义戏曲故事、以及英雄神话故事、渔、耕、樵、读等传统题材使用频率最高,学为民居之彩画、木雕、石雕用于大门、闪门、隔断等构件之上,这无不体现其建造者敦敦之教诲。又“家有千金,必构书斋”(《周志》),简单8个字刻画出潮州文风之盛,从此更可看出潮人对教育重视之程度。4、讲究实用,突出兼容。潮州地处亚热带,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境内河海交汇,雨水多、台风多,洪患多,建筑物须立足于实用、牢固上。又因潮州森林资源不丰,故建筑材料以石材、泥沙、贝灰为主,《周志》称“民居辄用蜃灰和沙土筑墙,地也如之,坚如金石。即遇飓风推扑、列火焚馀,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贝灰沙的广泛应用,是潮州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潮州民居屋顶多采用硬山式,因为它所有的屋顶形式中有更好的搞风防火性能,而且出椽不长,不易受淋,为了防风,屋顶偏于平缓,又适当降低高度。檐口加封檐板以阻挡气流进入;屋瓦铺双层,以利隔热,瓦面交接处抺灰做成瓦垅,以增加屋面重量以及前述的轻巧造型、通透石雕、木雕构件等等无不体现潮州民居讲究实用的特色。至于突出兼容,明中叶以前,潮州民居建筑多受八闽文化和中原文化辐射,此后由于潮商在江南一带活动频繁,则受到江南文化较大影响,近代则较早吸纳了一些海外文化因素,正是这种海纳百川式的兼容,才使潮州民居的不断发展,显得绚丽多彩又风格独具,近代以来,海外的建材、模式以强劲的势头进入本土,许多民宅纷纷使用“红毛灰”、玻璃、瓷砖、如蒪园之建玻璃厅(民谚有“起大厝,激玻璃”之句),澄海陈慈黉故居的拱门、檐梁内容中甚至用了英文字母,门窗饰件兼用嵌瓷与石膏构件、地板用马赛克。顺德居的书斋装饰,以及遍处皆是的古城区沿街骑楼等……。但是这些居宅、园林的总体布局和外观大都以潮州建筑传统风格为基调,反映了潮州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对外来文化的善于融合吸收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到客家民居作为中国五大民居之一,客家土楼和围龙屋已经被新一代的客家人彻底抛弃。随着时间的推移,客家民居如果不加强保护力度,有可能会成为历史永远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而潮汕民居的传承与发展,为保护潮汕艺术精品寻找到更好的天地。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应用,潮汕民居本身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代的磁砖和大理石等在潮汕民居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潮汕民居的艺术风格,使得原来守旧落俗的潮汕民居又焕发了新的风采。当然,这种以生活功能为主潮汕民居的发展并不能从整体上说明潮汕民居的发展与创新。作为潮汕文化中的代表之一,潮汕民居的传承体现的是一个地域文化的特征。在这一个传承中,我们看到了中原汉文化的身影,同时我们也看到来自各个方面的精华。而潮汕民居在吸收这些精华的时候,无疑会对潮汕民居的发展与创新产生影响。潮汕民居的兼容并蓄不仅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和广博,也体现了潮汕文化的海纳百川。我们有理由相信,潮汕民居以及整个潮汕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朝着这条路继续延伸。
利用课余或者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有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活动,并写成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整体素质是很有利的。 2006年春季本人在指导高一学生进行课题为《泉州古民居的保护现状调查》的研究性学习之际,正好赶上泉州市第12届优秀乡土地理小论文评选活动,便鼓励并指导该课题组的学生苏梓勤同学撰写了《浅谈泉州古民居的发展与保护》一文,并最终获得一等奖。以下是个人在指导过程中的几点心得体会。一、首先要认识学生撰写乡土地理小论文的意义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作为地理作业的新形式,具有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知识迁移、锻炼研究能力、培养创造性等作用。已得到许多教师的认可。认真评阅小论文,利用小论文开展相应的活动,可以进一步挖掘小论文的利用潜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地理作品的形式中学生地理作品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形式,第一类是在野外考察活动的基础上,经系统总结成书面报告或专题性的小论文、游记,即是将野外的所见、所闻、参照有关资料写成调查报告,按要求分门别类地描述。第二类是结合本地区有代表性的问题,诸如环保,资源开发等进行专题调查与分析,提出看法或方案的专题性论文,第三类是编写乡土地理志。本次指导学生的获奖作品就是属于第二类。三、如何辅导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或其他小作品——写好作品的注意事项1、对掌握的各种资料及时整理,认真分析。一次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内容害死相当丰富的,考察活动结束户欧教师要辅导学生及时整理所收集的材料进行认真地分析。对地理标本进行整修,分类,制作卡片,对野外拍摄地典型地质构造、植物外貌以及风景照3片进行冲洗放大,并加上文字注释,对素描和野外填图加以精绘。最后整理收集来地文字,数据资料以备写作时用。2、积极欺负,充分讨论。为使作品不是照抄材料或生搬教师所讲地内容,而是有自己地见解,教师要积极启发学习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开好讨论会,会上首先应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解答,即使是学生自己不能解答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讲解,要让他们想想在提高求知地欲望后,教师再讲,甚至还可作“抛砖引玉”或启发式问题、让学生围绕某一中心提出更多地问题,启发思考应是写出有创造性地调查报告或论文地关键,而讨论也会促进学生思考地力度。3、拟好题目讲解示范。再考察活动开始前,根据考察地区地情况,教师应提出一些调查地题目,让学生再活动时,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分析。讨论收集和阅读有关资料,这为以后撰写地理作品打下牢固地基础,在学生动笔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题目、写作提纲和内容,逐一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组,时调查的每项内容都有人写,但各有侧重,为了写好地理小作品,可以先拿出一两篇好的作品作是否,讲讲作品的要求、特点及范文优点等,要求注意文章流畅、说理明白。4、成稿后,教师要进行检查修改,如有大的或多处改动应让学生自己去改,反复几次就能写出不错的文章来了。5、最后,可对学生写出的小作品进行测评,一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有条件的学校可举办地理作品演讲赛,展览会,出地理墙报或选集。
乡土地理材料是地理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广泛结合乡土地理材料进行中学地理教学,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初中地理教学。由于初中学生具有好新奇、好追问、好探索的特点,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尽量结合客观存在于学生生活之中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