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手术室个案护理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手术室个案护理论文范文

护理论文范文1500字

论文题目 :整体护理在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摘要: 5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年龄61~84岁,行股骨头置换术。通过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控制了入院时原有的合并症,除2例原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术后肺部感染加重外.未出现新的并发症,术后髋腿早期功能锻炼,手术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整体护理,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

我科于2003年3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13例,其中行股骨头置换术者50例,现就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特点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男2O例,女38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岁。人院时合并有心血管疾病9例,呼吸系统疾病4例,糖尿病7例,尿路感染2例,褥疮1例。本组患者入院后先行胫骨结节骨牵引治疗,4~10 d后手术,采用髋关节外侧切口人路,术后15 d拆线出院。手术后2例原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呼吸道感染加重,经对症治疗得到控制。

2 术前护理

入院一般护理术前护理是多学科综合性护理,应确保患者安全和舒适。主动帮助办理好入院手续,患者人室到床,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的一般情况、条件及设备,介绍主管医务人员,配备生活用具,熟悉周边环境,使患者有到家温馨的感觉。

心理护理及时掌握老年患者的个性特点、家庭关系、社会背景及心理状态,有的放矢从心理上支持和疏导,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做好合并症的观察与处理对骨折伴有合并症的患者更应加强巡视观察,注意生命体征变化,配合医师对合并症治疗的.同时,注重做到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主动咳嗽排痰,扩胸活动增加肺活量;认真做好会阴部的卫生;鼓励患者每日饮水2 000 ml左右;臀部垫以水垫,并教会患者每日进行3O~50次抬臀训练,每日2次进行有效的按摩,必要时按摩骨隆突处和受压处。通过以上方法,控制了原有合并症,并减少了新的并发症,只有2例原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肺部感染加重,给予抗感染药物、吸氧、雾化吸人、吸痰等处理,一周后得到控制。

术前准备护理通知患者手术时间,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使患者充满信心,术前一天作常规准备,术前晚保证良好的睡眠,术日晨协助医师拔除骨牵引,用75%乙醇消毒,无菌布包扎手术部位,并护送患者去手术室。

3 术后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时接受术后患者,按硬膜外麻醉后护理,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详细记录。

体位、引流管护理患者术后取低枕平卧位,患肢外展3O°,膝微屈。穿“丁”字鞋,防止外旋,并做到不侧卧,不盘腿。及时接引流袋,并保持一定的负压及通畅,注意观察引流量,如量较多或有其他不适,及时与医师取得联系。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老年人脏器衰退,且营养状况普遍偏差,加之手术创伤,免疫功能低下,抗感染能力低,容易发生并发症,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包括:(1)及时消除术中的紧张,恢复正常情绪,保持病室安静,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让其得到充分休息,对术后疼痛较剧烈者,遵医嘱给予适量镇静剂及止痛剂,以免疼痛、情绪紧张诱发其他疾患。(2)对原有心血管、呼吸系统合并症的患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鼓励患者行深呼吸及扩胸运动,3 d后行床头吊杆起身锻炼。(3)老年患者胃肠消化功能差,又卧床少动,术后应加强营养,要注意饮食调节,宜少量多餐,清淡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及鱼类、豆制品等。(4)因老年人创伤加手术,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引发下肢深静脉栓塞,所以早期功能锻炼极为重要,本组患者均在麻醉作用消失后即行股四头肌静力收缩及踝关节屈伸活动,每天50次,并进行患肢的按摩活动,上、下午各1次。

功能锻炼患者3 d后逐渐后背靠起,l周后膝、髋屈曲8O°~90°,4周扶拐行走来院复诊。

4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且有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两大严重并发症,故手术治疗越来越普遍,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老年人骨折,多伴有其他合并症,给手术诊治带来麻烦,所以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组病例除2例原伴呼吸系统疾患,术后肺部感染加重,其他合并症均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出现新的并发症。本组病例疗效满意,其中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起到重要的作用,这需要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在术前、术后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准确的功能锻炼,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使患肢功能得以恢复。

以质量求发展,以患者为中心,是医院遵循的原则和坚守的服务模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院护理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医院护理中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医疗意外,而这些意外都是缺少制度性护理管理导致的,则需要相应的护理制度管理。医院护理管理措施是根据相关常规护理以及特殊护理知识制定的护理管理制度,其有着事实依据和科学性,能避免一些常见的医疗意外,同时也提高了医学护理的质量和水平。本文就医院管理措施的实施与有效性研究进行阐述,旨在为医院护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资料,提升医院护理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有效性

医院护理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需严格对待的管理,这不仅关系到管理的依据性以及管理的正确性,还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护理人员实施措施的积极性和正确性。近年来医院护理管理不断发展更新,增添了许多新的管理措施,起到了更优的护理效果,但是对护理人员的数量以及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更多更高。所以在有限的护理人员情况下,提高护理管理的有效性是很有必要的。

1医院护理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点

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有很多条,每条护理制度都有其针对性。其核心护理制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条:

抢救管理制度

主要针对抢救药物、人员等的护理管理制度,管理目的是提高医院抢救人员抢救水平以及应对紧急抢救时的处理水平;不仅仅是体现在抢救的流利过程和抢救设备药物准备,更重要是体现在抢救的精准及时,效果明显。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这是一个总的护理管理制度,主要是由各级领导对每月或每季度的护理质量进行抽查,然后制定相关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方案,由各级科室实施方案。

分级护理制度

一般分为特级、I、II、III级护理,相应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程度进行护理。特级护理为危重、严重病情、大手术等患者护理;I级护理:病重、病危、昏迷、瘫痪、癌症等患者的护理;II级护理:体弱、病重但急症消失、普通术后患者的护理;III级护理:急症病、慢性病、病情较轻或恢复期患者的护理。病情程度由轻到重,护理则会由简单到密切护理,而且对并发症、护理药物、护理人员、护理环境等都要求不同。

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一般是遵守“三查七对,一注意”,主要是避免出现操作的错误或者操作器材的缺失,同时也查对病人所有护理过程的信息。其他查对制度也可分为医嘱查对、用药治疗查对、手术室查对,主要是校对相关信息,防止信息出错、用药治疗出错,保证治疗措施和用药方案正确。

护理交接班制度

护理交接班制度不仅仅包括夜班、白班和行政班等的交接,还有交接班时把值班任务以及相关入院病人情况汇报,然后转交给接班人员。无论是护士交接班还是医生交接班,都必须交代清楚工作内容以及使用药物器材清点情况,强调注意事项以及特殊情况。

执行医嘱制度

医嘱一般分为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是由医生在给出患者治疗方案后制定的一些护理、治疗方案及用药情况等,需要护士和医生一起执行。一般急救情况下,医生可以给予口头医嘱,保证急救的顺利。护士执行医嘱需按照医生的治疗方式,征求医生的意见,尤其是特殊情况。

病区管理制度

一般病区是由护士专门巡视监视的,每天都会有医生护士查房,询问病情处理急症等然后给出医嘱。病区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感染、病菌传染的预防措施,要求护士和医生做好自我保护以及保护病人。

2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

医院护理管理的实施,能够推动医院护理的发展。

保障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医学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要求医护人员的整体质量逐渐提升,医院在护理管理方面对招收岗位人数的数量在不断增多的同时对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学习知识的阶段,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好临床应用。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得,护士的护理时间与护理次数能够直接影响病人医源性感染、压疮等的发生率,医源性泌尿系统感染和医院性呼吸系统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医源性感染,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正确护理,能够直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所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治疗效果,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保障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十分必要的[1]。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的数量短缺,早在上世纪50年代很多西方国家就开始采用等级制度与护理措施相协调的方式来解决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如今我国社会的医疗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对护理人员采用的奖罚制度、培训制度、管理制度等多项措施,在很多情况下解决了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我国医院对护理人员的主要实行竞争原则,加强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质量[2]。

加强护士安全配置

护士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医院护理管理措施实施的有效性,加强护士安全的配置,提升医院文化的整体建设质量。有心理学家指出,相对于物质利益,人们更看重精神方面的激励。护士在医院的工作目标除了工资之外,更看重护士在医院的地位,很多医院专门为护士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如免费的体检、护士培训、庆祝护士节等政策,提高护士在医院的地位,同时也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护理人员的安全配置问题是医院应该加强的方面[3],护理人员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并经常性的参加专家讲座或护理人员培训课程,能够使护士的队伍不断壮大,同时使医院的护理管理持续不断地发展[4]。

注重后勤

系统发展医院护理管理中后勤系统的完善是很重要的,护理人员工作量的繁重程度、医院的管理工作等与后勤系统的建立密切相关。临床资料显示,三级医院采取的完善后勤保障和药物管理制度明显的多于一二级医院,据分析,三级医院采取的注重后勤系统发展的措施能够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减少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同时也避免了药物的浪费。

3医院护理

管理实施的有效性以及其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案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促进医院的整体质量。医院护理管理措施涉及到医院的各方面,普通的医院护理措施如急救、消毒、药品和临床管理等是很常见的一些护理措施,医院往往对一些比较特殊的护理工作以及医疗档案的护理管理容易被忽视。

普通护理

管理不足之处及改进急救护理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救设备的完善是保障患者生命的前提,有些医院会出现急救设备没有及时检查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急救药品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对于急救药品不全、药品过期或者药品摆设不合理的现象要避免,急救人员是急救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果急救人员经验不足、应变能力差、素质低会直接造成患者生命危险。医院护理管理要加强急救护理管理,严格检查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考核,提高急救护理管理的质量。临床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要避免态度恶劣、粗心大意、要时刻保持细心地态度,说话温柔,对患者耐心,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对于医院的无菌操作护理管理,要严格按照规定实施各项操作,防止出现操作不当引起患者感染。

特殊部门的护理

管理不足之处及改进手术过程是在严格的程序控制下进行的,各项无菌操作必须严格进行,但是在手术操作中有些方面容易被忽视,如消毒面积不足、操作流程不正确、污染器械的摆放不标准等,很容易造成患者感染。供应室的各项操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有些医院由于人员不足、水平有限等原因进行不合规定的操作,造成无菌物品清洁不合理[5]。有些科室出现卫生不干净,操作不合理等现象,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特殊部门所出现的不足之处,医院护理管理要加强度相关方面的措施,减少不合理的现象出现,促进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医疗档案护理管理的不足之处与改进医疗档案虽然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管理机构之一,但由于其与临床工作有区别,很容易被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忽视,对于医院护理管理所出现的不足之处,要及时改善,加强相关方面的护理管理措施,保障医院护理管理措施实施的整体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4结语

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是护理措施中的重点也是护理进行中的枢纽,虽然目前医院护理管理还有不足之处,但其在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康复效果有着不错的效果。而且护理管理措施可以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来完成大量的护理工作,在促进护理人员积极性和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方面也有着不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台北荣民总医院护理信息化管理及借鉴[J].护理学报,2014(9):12-14.

[2]日本大分大学附属医院护理管理见闻及借鉴[J].护理学报,2010(1):16-18.

[3]新加坡中央医院护理管理模式的介绍[J].现代临床护理,2014(9):82-83.

[4]能级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手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8):63-68.

[5]分层次管理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20):60-61.

摘要:护士能级管理保证了基础护理工作的实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在以往的护理模式中,不论学历、资历和能力,都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未能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制约了护士专业能力的发展和提高[18]。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思路

2010年我国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1]。可见“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永恒的主题,是护理管理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质量[2]。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不仅依赖于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和有效的质量监控手段,更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质量。因此,护士才是护理质量的主要控制者[3]。而在新疆地区,二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学历存在本科、大专、中专等多种层次,且以中专学历为主体,高学历护理人才数量明显不足[4],严重影响了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因此,了解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能级管理现状,构建一套系统完善、操作性强的护理人员能级管理模式是目前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1护理人员能级管理介绍

能级对应,即按工作职能编制人员,使护理人员的资历、级别等与之相适应。在注重年资、学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即综合素质,达到各级岗位与其职能的对应[5]。能级对应原则指将不同能力的人员放在不同的职位上,给予相应的权利和责任,实行能力与职位的对应与适应[1]。近年来,护理人员流动率即流失率较高,低年资护士在临床一线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护理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护理质量管理品质提升的持续改进一直是护理管理者的聚焦中心[6]。根据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状况,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趋势———护士能级管理模式[7]。能级管理,是通过对人才的分级、职责设定、分层次使用等措施对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的改革,从而激活人才潜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8,9]。临床护理岗位选择合适的人去承担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做到人员的资历、能力、素质与所承担的工作职务相适应,才能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10]。护士是患者身心健康的维护者,护士素质对护理工作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名护士,不仅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高尚的医德,还应该具备优秀的心理品质[11]。

2护理人员能级管理现状及难点

国内护理人员能级管理现状

国内许多研究也对护理人员的等级划分进行过探讨,如周咏梅[12]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450名护理人员进行能级对应相关情况的调查,确立了一套针对三甲综合性医院护士能级理论体系。万蓬[13]等研究得出大型综合医院护士等级框架、各级护士准入标准即具体赋权工作内容。据文献报道,根据临床护士的知识、态度、技能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能级岗位,不仅能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各级护士的最大效能,对稳定基础护理质量、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14]。此外,温宿县人民医院于2011年11月开始尝试对14个临床科室160名护士按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学历、职称、工作经验实施分级分类管理,通过三年的临床实践与探讨,护理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逐渐提升,护士离职率大大降低,但由于地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人员在学历、知识层次、对职业的认同感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能级管理现状

人力资源配置不到位

我国卫生部规定医护之比为1:2,床护之比为1:,而实际情况相差胜远。我院编制床位400张,而实际开放床位500张,40~50个病人的科室仅有10~12个护士,每名责任护士要负责8~10名病人。有限数量的护士每日需要完成大量的治疗性工作,剩余时间只能对危重患者进行重点巡视,对一般患者仅仅完成常规治疗和护理,要想把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做到位,存在很大的难度。

教育层次偏低,基础理论薄弱

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二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起点偏低,主要以中专层次教育为主,后续大专学历约占50%~60%,从而导致护士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同时由于护理人员基础理论知识薄弱,知识面较窄,缺乏多学科知识,大部分护士工作较为被动甚至机械,仅限于执行医嘱,做常规操作,不出差错事故,服务态度热情周到即可。对护理基础知识及专科知识掌握较为肤浅,缺乏勤奋好学的积极性,求知欲不强,不能学以致用。

人员职称与实际能力不相适应

因我区为少数民族地区,住院患者90%为维吾尔族,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我院在招聘护理人员时均按照民、汉各占50%的比例。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民族护士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异,工作能力与职称、工作年限不相适应,加之又可以生育二胎,造成家庭负担较重,精力往往不足。

科室管理者有畏难情绪

护理管理者对能级管理的内涵认识不足,缺乏创新意识,积极性不高,对护理部制定的护士能级划分使用管理实施方案和护理能级管理绩效分配方案没有认真组织学习、讨论而处于应付状态,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认为这项改革难度太大,基层医院存在人员不足,民族地区护士综合素质较低,条件有限而难以开展或担心作为试点后工作繁琐且成效不显著。

3护理人员能级管理展望及建议

加大人员招聘的力度,实施动态调配

合理的护理人员配置是开展护士分层次使用的基础[15]。首先对全院各科室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年龄、工作年限及民汉比例做一个现状调查,再根据医院目前的发展需求及各科室工作量等以确定招聘的人数、学历层次十分必要。建议相关部门应在保障护理人力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要求从年龄、学历、职称、民族方面优化新疆护理人力资源结构,加大护理人力资源开发力度[16]。一是通过积极参加各大院校招聘会与网上招聘相结合。同时按程序积极向卫生行政部门反应护理队伍严重缺编的问题,引起政府的重视。二是医院护理部应根据各科护理工作量、危重病人数量、病人的护理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随时进行调配,使现有的护士发挥最大作用。三是不断完善后勤保障体系,把护士从非专业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节约护理人力资源,增加护士直接护理病人的时数,提高护理质量。

强化护理队伍的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完善教育体系,培养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的需要。建立从中等到高等的护理教育体系,并逐步普及高等护理教育,增大本科生、研究生比例,提高护理科研水平和专业水准,适应护士能级制的需要[15]。护理部要加大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力度,建立护士分层培训、考核的长效机制,设定培训目标。将护士分为普通岗、专科岗、管理岗,然后再根据每个人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知识结构等再细分成辅助岗、一级岗、二级岗和责任组长。同时建立规范化的临床实训基地,并配备完善的护理技能操作模具,对各层级护理人员有针对的实施分层培训,提高了各层级护士的能力,使许多年轻有为的护理人才脱颖而出,各级护士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推动了护理工作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了人才梯队建设。

建立合理的绩效分配、考核机制,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

绩效考核管理原则,绩效考核在科学构建“按岗位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服务质量取酬”的分配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临床护士各层级岗位职责和量化考核标准[17]。为此,护理部制定下发了护士能级划分使用管理实施方案和护理能级管理绩效分配方案,根据护理岗位的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劳动强度、风险责任、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综合进行综合考核,实现了按岗取酬、多劳多酬的绩效分配制度,打破了长期以来“按资排辈”的现象。并将考核结果与晋升职称、评优评先等相结合。改变原有的功能制排班模式,各病区根据病人数量分成1~2个责任小组,每组设组长1名,组员3~5名,从病人入院、治疗、护理至出院均由责任护士管理,对病人实行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扁平化护理。中夜班及责任班做到:民、汉合理搭配、高年资与低年资相结合,上级护士指导下级护士的层级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三级护士的榜样作用。

统一思想,提高护理管理者认知

护理管理者在护士分层培训、使用和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层级管理能否取得实效,护士长的作用举足轻重。护理部牵头组织全院护理管理者、护士反复学习相关文件,解读实施方案,并召开护士长例会查找存在的难点及工作的重点,宣传学习同级医院该项工作开展的成效。统一思想,提高全院护理人员对层级管理的认识,对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解释,使她们树立信心,克服为难情绪。

4小结

护士能级管理保证了基础护理工作的实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在以往的护理模式中,不论学历、资历和能力,都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未能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制约了护士专业能力的发展和提高[18]。能级管理激发了护士的潜能,提高了护士的职业满意度。实现了个人能力、价值与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改变了护士职业发展空间有限、个人价值提升无益的现状[19]。自从我院实行护士的分层级管理后,各层级护士职能得到明显提升,护士在操作中更谨慎,更规范,责任心更强,实现了护理人员之间的优势互补,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士长的管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使护理工作的内涵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护理能级管理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各级护理人员各尽其责,达到了用人所长、才尽其用的管理效能[20],从而为基层医院护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提供科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杨雪莹,许翠萍,葛洪霞,等.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能级划分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2011,26(18):92-94.

[2]李怀怀,许会荣.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持续质量改进[J].家庭护士,2008,6(2B):452.

[3]周艳琼.应用护理质量控制手段管理护士在职培训[J].护理研究,2008,22(10C):2803-2804.

[4]热比姑•热合曼.新疆地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少数民族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研究[D].新疆:新疆医科大学,2010.

[5]叶文琴,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7-38.

[6]王慧芬,贾琦.护士能级管理的实践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A):55-56.

[7]张洪君,骆金铠.分级管理模式下主管护士能力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60-61.

[8]张缀琴,吴丽萍.以岗位职责分级的护理能级管理模式实施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1,10(3):249-253.

[9]赵亦舒,刘晓丹,赵静,等.基于优质护理服务背景的护理能级管理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6B):1665-1666.

护理毕业论文范文如下:

范文一: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做好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

论文关键词:心理护理育龄妇女语言。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信息传递最强有力的手段,它可以直接地及时地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但有时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往往会产生误导,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为了减轻紧张、焦虑情绪,在手术等候期间,患者可以借助优美、流畅的轻音乐,得到适当调整和放松。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有任何不适或需要,可随时向巡回护士提出。

掌握交流技巧,碰到患者提出的问题无法及时正确回答有时解释不当,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另有的护士则不善言辞,与育龄妇女交谈时总觉得无话可说。为了使大家掌握交流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平时晨会抓紧各方面知识训练,模拟心理问题,寻找最佳语言表达方式。掌握交流技巧,取得信任。在不断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

常年以来,心理护理问题在我们指导站非常普遍而且十分突出,应引起医务人员、育龄妇女、家属、亲友和社会的足够关注。正确对待和认真解决心理问题,并尝试从各自的角度,调动育龄妇女的积极心理因素,防止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营造和谐的诊疗心理环境,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睦家庭、共享健康快乐的美好人生贡献爱心和力量。

育龄妇女到我们指导站,我们护理人员应当做到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建立良好的关系,使育龄妇女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可以让她们信任和放心,同时对育龄妇女来说又是在精神上得到支持、鼓舞和依靠的力量,使育龄妇女感到放心,从而获得安全感

计划生育四项手术后遗症患者随着病情变化,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张焦虑、忧愁、愤懑、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有些后遗症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人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以往那种兴高采烈、生机勃勃的形象不见了,代之以动作迟缓、情感脆弱、谨小慎微、被动依赖、敏感多疑,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等表现。

这些后遗症患者会过分关注自己的机体感受,过分计较病情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有时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为了减少四项手术后遗症,我们护士必须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医疗操作技术要娴熟、工作作风要严谨,使她们取得对我们的信赖。

在日常护理中,要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给予她们更多的安慰和鼓励,使她们在良好的心理配合下,接受手术。另外,幽雅的环境、舒适的治疗条件,也能减少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感觉。因此,为她们创造一个和谐、舒适、安全、安静的环境就显得非常必要。

1、四项手术、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育龄妇女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如果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增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如:心情紧张就有可能出现人流综合征)。

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咨询应由专业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说明手术经过,阐明绝育手术是很小的手术,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性做好充分的说明,决不能向患者强调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

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咨询对患者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育龄妇女用恰当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输卵管结扎术是在局麻下做的下腹部手术,就应告诉育龄妇女术中牵拉脏器时会感到不适和疼痛,届时应有思想准备,并行深呼吸,努力放松,可以减轻疼痛等。另据研究报道,术前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的快慢也有很大的影响。

资料表明:有轻度焦虑者,效果较好;严重焦虑者,预后不佳;而无焦虑者效果往往更差。这是因为,无焦虑的患者由于对医生或手术过度依赖,过分放心,对生理上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另有手术的环境和气氛也极为重要,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

一个手术室内最好只摆一张手术台,不宜几个手术台并排摆列,以免产生消极暗示。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也十分重要,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如何,全都由医生和护士掌握了。所以,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患者产生安全感。

术中医生、护士都应时刻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如患者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给予安慰。器械护士必须手疾眼快地配合手术,医生之间要全神贯注、紧密合作,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的一切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可惊惶失措。

2、四项手术、术后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育龄妇女经过手术,这时她们渴望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及时告知手术效果,进行安慰和鼓励,告诉她们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只要忍受几天痛苦,在正确的医疗护理下,很快就能恢复健康了。这时可能产生新的疑虑,怕伤口裂开,发生意外(因为现在的输卵管结扎手术外层皮肤不缝合)。

这时就要告知如何适当进行活动、注意事项及健康指导,让她们听喜欢的音乐等。同时医生和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育龄妇女克服抑郁反应。个别育龄妇女术后平静下来之后,会出现一些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有:不愿说话、不愿活动、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状况。

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和调整必将影响其及时下床活动,而不能尽早下床活动将会影响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帮助这些育龄妇女解决抑郁情绪。要准确地分析其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她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她们。

3、体会。

为了减少四项手术后遗症,我们护士要严格遵守诊疗和护理操作规程,还应根据不同服务对象应用不同的心理疗法,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常言道“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语言,把一片爱心传递给育龄妇女,根据其心理问题逐一认真、正确的解释指导,从而获得理解和信任,解除或减轻术前焦虑情绪。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一切以育龄妇女为中心”的工作宗旨,符合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余杭区四项后遗症患者逐年减少,3年(2006、2007、2008年)未增加一例。

范文二:

摘要:儿科在医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儿科护士更需要有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甚至有时要充当妈妈的角色,但是目前很多医院儿科护理人员面对着各种护理理由,影响到这个职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护理人员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水平,获得医院和患儿家长的认可,是我们平时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儿科护士在护理中存在的理由及一些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儿科护理,理由,策略。

儿科护理工作有别于其他科室护理,具有特殊性。患儿身体处于生长阶段,没有发育完全,儿童一旦生病来势猛、起病快、变化无常且部分儿童对自身疾病疼痛无法准确表达,护士如果操作错误,将很难及时准确处理,使得护士在工作中产生了多种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患儿家属沟通不彻底及责任心不强带来的压力。

目前,医院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护士跟患儿家属沟通次数较少,有些护士本身存在沟通技巧、语言等方面的理由,会让患者家属产生很多误会,产生很多不理解,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会引起护患矛盾。

护理人员长期从事护理工作,且部分护士缺乏小儿疾病相关的知识,久而久之会形成职业疲劳感服务意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都会降低,缺乏热情,语气生硬,无法和蔼可亲的跟患者家属沟通,不能及时将患儿病情跟家长表达清楚,对家长的提问解答不耐心,导致家属与护士对立,容易产生矛盾、纠纷。

2、护士职业素养及技术水平差异。

护士对患儿的个体差异不是很了解,且技术不娴熟,导致意见不统一,造成个人压力增加,比如护士需要对患儿进行采血或者输液操作时,有时不能准确找到部位,需要多次才能找准部位,患儿家长面对这些往往会投诉护士,导致护士工作下降,也有部分护士在多次被投诉后,选择离岗或者调离儿科护理。

另外,儿科护士一般都比较年轻,年轻导致他们经验不够丰富,敏感性不强,预见性不够,处理能力跟不上。鉴于以上情况,护士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的差异也是儿科护理中护士面对的主要理由。

3、心理、工作环境、职业风险带来的理由。

儿科护理专业性要求比较高,要求护士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加上护士考试繁多,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各种考试,平日工作又比较紧张,患儿的病情复杂多变,用药也要注意讲究输液时的速度和用药量都要制约得较好,精神压力、工作压力、考试压力、家庭压力导致护士身心疲劳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儿科护理最大的环境压力来自于患儿的噪声污染,患儿容易哭闹,且患儿的哭闹具有“传染性!有时甚至无法制约,噪音刺激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压力。目前,医院都在不断发展,护士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床位变化的数量,长期超时工作,使护士职业疾病不断上升

小儿在护理过程中容不得半点的疏忽,否则极易造成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儿童心智不健全,他们调皮,好动,沟通能力不强,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发生走失、输液时容易露液,甚至有从病床坠落的情况发生,护士们会因为这些疏忽导致家长的投诉或被追究法律责任。

儿科护理存在如此多的理由,护士们承担了较大的责任和压力,这就要求护士人员能从多方面转变自己,转变自己,降低风险,改善护患关系,针对这些理由,本人总结了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策略:

1、创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

医院良好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氛围能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放松身心。护理人员可以定期组织-些娱乐活动,积极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比如登山、羽毛球、乒乓球活动等等。定期参加一些讲座,调整自己的心理、改善自己的沟通能力。

医院能给护理人员一个合适的渠道发泄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医院管理人员要定期听取护理人员的心声,了解当前护士最需要解决的理由,形成良好的疏通渠道,让他们保持一种工作,在释放压力的同时,提高自己水平,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2、提高专业水平、提升责任心。

护士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能增加护理的自信心,医院可以让年轻护理人员定期参加技能竞赛、技术练兵等活动,多方式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比如儿科穿刺技术要求较高,平时需让护理人员刻苦练习,苦练基本功。

护士对儿童输液、打针等都要“一锤定音”,在苦练基本功的同时还要培养护士强硬的心理素质,护理人员在对患儿扎针时会产生紧张、畏惧、缺乏自信的心理,这要求护理人员树立自信心,保持冷静,精力集中,沉着冷静,“一针见血”,发挥最佳水平

护理人员责任心好坏是护理工作好坏的重要前提,护士对患儿护理要高度负责,态度要严谨,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制度。要能做到经常巡视房间,掌握患儿的病情状态,及时发现理由,并能预判病情的发展,儿科护理不能出现半点闪失,一定要严于律己,才能最大程度避开医护事故的发生。

3、良好的沟通能力、合理的工作强度。

患儿一般年龄较小,无法完整表达自己的需求。护士面对患儿时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护士有时需要用温柔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对患儿的关心。在病房巡视时,要用慈祥的眼神注意每个患儿,让患儿在医院能感到“护士阿姨很关心我”,在跟患儿交流时,要面带微笑,声音轻柔,这样有利于放松患儿心情,推动病情快速恢复。

在与患儿家属沟通时,要善于换位深思,准确表达患儿的病情状态,照顾时注意事项,用药方式、策略,增加家长对护士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关系。

儿科护理的特殊性,护士不能超负荷工作,要求医院对儿科护士的人数要配备充足,护士长要合理搭配,每个班次要安排有较长年资的儿科护士,根据患儿数量,操作难易程度调整岗位职责,实行弹性班制,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4、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关注度。

在儿科临床护理中,护士既要有丰富的医护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法律既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能约束家长的行为。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如果患儿或家属认为个人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会拿起法律武器来投诉护理人员,并会依照法律程序来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

这就要求护士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学法、懂法、守法。在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护理程序,护理患儿是一个严肃的过程,依法护理,才能让法律很好的保护好护理人员。

护士是白衣天使,护士应该得到社会和医院的关爱。医院的各项政策要能想护士倾斜,增加护士学习机会,提高护士劳动酬劳,增加加班补助等。特殊节日能给护士发放一些慰问品,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媒介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让社会更多的去了解护士工作,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重视护士劳动价值。

范文三:

摘要:胃肠外科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好坏是决定胃肠外科患者治疗的关键,本文为了研究胃肠外科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制约,我院成立护理质量制约小组,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及相关文献,以确立的各项护理评价指标为依据,在术前制定护理质量各方面的标准,术中对患者的病情及时进行登记监督,术后运用多种手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胃肠外科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制约可以降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开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的发生,增加治疗的成功率,同时还有利于推动科室护理质量的持续改善。

关键词:胃肠外科,围术期,护理质量,制约。

胃肠外科目前是医院的一大科室,该科室病人的手术难度大,风险大,术后并发症也比较多,因此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制约和管理作用极其重大。围术期护理的重要性也决定了医院对护士的要求较高,护士必须要有丰富的专科护理知识及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胜任。

在胃手术期护理人员要做好护理质量制约工作,护理质量制约工作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它能及时纠正护理工作偏差,同时是有目的的管理行为,贯穿护理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为实现目标服务。本文对肠胃外科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制约进行了研究,现总结如下:

1、术前制定基础性护理质量各方面的标准。

术前基础性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能够为护士的护理工作的基础,是护理质量制约的依据,对于他们具体工作的开展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

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当前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和省、市卫生部门下发的有关标准,要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同时标准要便于操作和考核,要随时间和工作的深入发展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是护理质量制约成功的关键。

基础护理作为全部护理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患者在治疗时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整个护理质量评判的首要标准。胃肠患者在住院治疗时,全程都会需要基础性质的护理,如每天对病房开窗通风换气,并定时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减少病房内探视人员的流动,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床头柜,床档及地面用消毒液定时擦洗,以防院内感染。

患者使用的一些仪器要注竟实时观测并调试,同时还要关注患者自身的清洁情况和自理情况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加以实施,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及相关信息,使他们有所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训练患者进行咳嗽、深呼吸、床上排便的策略等,还应根据患者的爱好、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与患者多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对患者多加关怀和照顾,使他们感到温暖,消除恐惧心理,从而正确配合医生护士治疗和护理。总之基础性质的护理质量关乎护士工作是否符合其就业标准,是护士工作过程中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

2、术中对患者的病情及时进行登记监督。

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是手术前工作的连续,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更应该具备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包括手术过程中配合医生的手术工作,对于接受手术的患者的情况进行及时反馈,调试好各种仪器,这些都对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手术中的护理工作由专门负责手术室工作的护士进行有些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因此手术需要的时间较长。

而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一些并发的情况这些都要求护士注意力高度集中,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对于患者的一些实际情况的反馈也有助于推动患者手术后护理的进行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建立一系列的质量检查以及登记制度具体需要记录的部分有患者的姓名,参加的手术名称,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等。

这些记录应该由专人负责并进行保管,各个科室也需要定期进行一些检查,就其中的情况进行整理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护士对于工作的责任心,为术后工作的合理展开提供基础。

3、术后运用多种手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胃肠外科病人围术期往往需要经过手术室、术后监护室等科室间或科室内各个班次的交接,在这些转运和交接过程中如果病情交接不清或对前期病情不了解就会导致护理差错或护理纠纷。

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床头交接班。术毕返回病房要向手术室护士了解术中有无特殊病情变化、静脉通路液体种类、液体有无渗漏、皮肤有无受压、各种引流管有无脱落及是否通畅。指导患者早期活动,术后每2h协助翻身1次,根据病情逐步下床活动以防止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肠粘连等并发症。

术后3d内是胃肠外科病人较易发生并发症的阶段,每个班次一定要把病人病情异常的情况交接清楚,以便重点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按医嘱及早使用抗生素,积极预防感染。胃肠外科患者由于受到胃管的机械刺激,呼吸道黏膜腺体分泌增加,呼吸功能下降,易出现并发症,因此术后对呼吸道的护理质量制约非常重要的,术后常规雾化吸入,翻身拍背并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利于痰液松动咳出。对痰液黏稠不易咳者,于术后4h常规超声雾化吸入。

日常护理中要求护士了解每个病人可能发生的护理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口腔感染、烫伤、压疮、坠床、液体渗出引起组织坏死等,并要掌握这些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4、结语。

对胃肠外科患者在术前制定护理质量各方面的标准,术中对患者的病情及时进行登记监督,术后运用多种手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胃肠外科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制约可以降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开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的发生,增加治疗的成功率,同时还有利于推动科室护理质量的持续改善。

手术室护理个案护理论文模板

关于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原因

规章制度不健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手术室管理也应跟随技术的革新而发展,然而多数医院仍然停留在过去的管理水平上,特别是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手术室的各种标本管理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填写标准等没有进行完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手术室工作,应该及时进行更新。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应急能力和新旧知识的更新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目前,手术室护理人员没有去上级医院进修的机会。医院领导考虑培训的成本,可以聘请上级医师来院做手术,也支持本院手术医师去外院进修,但是不注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进修学习,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常规的护理管理足以胜任手术室工作,还有种思想就是只要主刀医师出色就可以了,忽略了护理的重要性。

另外,常年的平淡工作已经给护理人员定格于术前、术中、术后的.机械性的工作,工作没有创新,也不知道该手术护理的新进展,致使手术室护理安全意识差,新进展、新技术得不到开展[2],即使出现医疗差错也不知道是由于当前的护理不当导致的,这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悲哀。护士责任心不高:由于种种原因,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在上班不认真,沉迷于手机者较多,对待手术护理新知识、新进展不学习,还是应用陈旧的护理方法,有的虽然学习了,也是应付了事,工作不扎实。

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得不得公正的待遇,特别是在晋升晋级等方面,请客、送礼等恶习导致了不公正,抹杀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工作中药物摆放不整齐、各种标识不清楚,接送患者不认真核对,护送患者不注意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等,导致医疗差错。手术室护理劳动强度大:由于手术室护理人员少,手术患者多,护理工作量大,护士的劳动强度大,工作压力大,往往是一台手术接一台手术,有的护士上完夜班紧接着上白班,这种工作模式,护理人员的注意力也有不集中的时候,也增加了护理风险。

二、手术室护理安全对策

加强法律意识,完善规章制度:医院领导要重视医疗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要借助卫生部提出的医疗质量管理要求,以创建甲级医院为契机,学习上级医院成功的做法,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手术室管理方面,可以派员学习,组织讲座,观看护理职业风险之类的电教片,把医疗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深入人心,这样既保护了患者也保护了医护人员自己。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方面,认真核实,在接送患者、用药前后、手术名称、部位,各种器械等均应一一核对,实行双签字,保证各种无差错。医院领导要对手术室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重视治疗的基础上,加大对护理的重视程度,另外,积极创造条件,让手术室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培训等,并要求参与培训的人员培训后至少工作3年,否则不予提供进修的机会。在晋升、晋级等方面要向一线工作人员倾斜。

抢救患者药品的查对:术中抢救患者时分秒必争,护理人员要有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对各项操作及时、到位,对药物的用量、用法了如指掌,完成各项护理工作要及时做好记录,确保无遗漏,降低护理风险。手术过程中取出的病理标本应贴上标签,填写患者的姓名、床号以及标本名称和部位,与病理单一起存放在特定位置,然后由专人负责送检。如果需要取术中冰冻切片标本,应将取下的标本即刻进行装袋,贴标签、做好标记,连同病理单由专人立即送去检查。如取标本较多时,应将标本按照顺序排列好,做好标记并与医生共同核对。

为了防止输错血,应3次核对输血管上患者姓名、住院号、血型,其中在血库取血时核对1次,麻醉师与巡回护士核对1次,输血前由加血者与接受输血者核对1次。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操作和理论考试,开展业务小讲座,邀请各专科主任讲解新开展手术配合要领,学习仪器、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并且每年派2名业务骨干外出交流学习等,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减少护理差错和纠纷。

三、小结

手术室安全护理工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预后,因此,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高度的责任感,任何一个工作环节都应该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对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应做到提前防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控制关键流程,手术全过程实施监控及安全管理,提前防范各类安全隐患,最大程度上控制各类不安全因素,防止护理风险的出现,保证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的安全、优质。

整体护理与护士素质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以疾病为中心思想指导下,在医生支配下执行医嘱,完成治疗计划,是从属型医护关系。护士对病人态度是不善交流,不听取意见,让病人绝对服从医护人员,是服从型护患关系,这样发展下去,只有被社会淘汰,适应不了21世纪社会的需要。为了适应现今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必须转变自己的观点,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单纯护理模式已向生理、心理、社会多元化护理模式发展,宗旨"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南,以各种专业协作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现将我在护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1新趋势下的护理工作 21世纪即将来临,社会变革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服务范围拓宽,人们不仅注意防病、治病,还注重卫生保健。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需要,病房实施整体护理,医院开设"家庭病房"、"点名服务"、"精神心理咨询"、"社医服务"等项目。 国外对病人进行护理,已取得很好的效果,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护理与健康科学院袁剑博士在80年代将整体护理引入我国,迅速在全国范围引起强烈反响。 整体护理是继功能制、责任制护理之后一种新型、科学护理模式,对病人的护理是连续性、系统性。包括病人入院、出院、出院后保健指导,纳入护理日程,病历资料,出院后随访工作,都输入电脑,为病人身心提供方便。2护理人员如何适应整体护理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素质,还应有高度责任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人们健康观念转变,新的医学模式对护理发展影响深远,促进人们思维方式改变,所以护理人员应有心理学、社交学、论理学等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使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CT等先进仪器,有效地达到抢救危重病人的目的,从而提高诊断、治疗和护理技术水平。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实施护理及护理诊断过程指导护理活动,护理人员主动观察病情变化,独立解决问题,这样看到自身价值,增加过做责任心和职业自豪感。 护士在多元化场合中,应当充当不同角色,病人不论在医院、在家里就医,由于文化、社会环境、信念不同,对健康有不同认识和需要,护理范围和场所不断扩大,从医院走向社区、家庭等,不是床边护理提供者,还可能是心理咨询者,教育者等多方位角色。3改变医护和护患关系运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摆脱了常规护理方式,护士的责任心得到加强,时时刻刻以病人利益为最高准则,以病人问题为目的,医护主动交流自己看法,共同分析病情。护士充分了解病人的需要,对待病人热情、周到,耐心解答病人提出问题及有关疾病知识,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目的。4良好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在经济市场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处于搞活经济初期,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除医护人员的技术和态度外,职业道德影响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等重要。医护人员在整个医疗服务中承担医疗责任,又承担救死扶伤重任。每救活或治愈一个患者,创造经济价值很可能是医护人员几位,而直接为医院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同时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直接影响医院声誉,带来了社会效益。 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在当今社会中发生变化,改变过去无偿服务,成为现今有偿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养成处处为病人着想,尽职尽责,坚持"病人第一、服务第一"宗旨,扩大服务对象,只有优质服务,优势技术,才能在经济市场中站稳。更多护理论文:

问题一:个案护理怎么写 (一)前置部分 ①文题;②作者;③摘要(概述性摘要,100字左右);④关键词;⑤英文摘要。 (二)正文部分 1.前言(> 问题二:个案护理的特点是什么 1. 病人的自主性提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现代医学的发展,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使得病人在就医时有了更多的自 *** 和选择权,病人不但可以选择医院、选择医生和护士,并且在治疗期间对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案和用药有知情同意权或拒绝治疗及护理的权利。同时,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也促使我们在对病人进行治疗及护理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提高 对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要求提高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不但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工作,具有热爱生命的崇高情感,一切工作要以病人为中心,而且必须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护士不仅要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使病人在承受最小痛苦的同时,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对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需求提高 护理模式的变化使护理工作的职能得到拓宽和延伸。在这种模式下,护理的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病人时要以病人为中心,不仅要掌握常规的护理技能,而且要掌握人文、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知识,以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护理需求。护士不但要具备快速识别反应的能力,而且要善于与病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问题三:关于个案护理的感悟 在工作的几年中,慢慢体会到需要不断的累积自己的护理经验,这样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自然可以得心应手。其实护士作为一个帮助者,有责任使其护理工作达到积极的、建设性的效果,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护患关系也就成为治疗性的关系。治疗性的护患关系不是一种普通的关系,它是一种有目标的、需要谨慎执行、认真促成的关系。由于治疗性关系是以患者的需要为中心,除了一般生活经验等上列因素有影响外,护士的素质、专业知识和技术也将影响到治疗护理过程与患者良好的护患关系上。 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我觉得应该多注重一些细节方面的服务,在与病人的交往中,我认为细节主要表现在:爱心多点,耐心好点,责任心强点,对病人热心点,护理精心点,动作轻点,考虑周到点,态度认真点,表情丰富点以及对人尊重些、体贴些、理解些、礼貌些、真诚些、关心些、大度些、原则些。 近几年,我们手术室将整体化、人性化的观念融入了护理工作,收到了可喜的成效。 我们开展了术前、术后的护理访视和心理疏导工作。手术前一天,我作为手术室护士兼手术中的巡回护士要到病房了解病人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告知病人术前、术中的注意事项,了解病人的特殊需求。 手术前访视工作开展以后,病人提前有了思想准备,通过自我克制及术中镇静药物的合理应用,基本都能情绪平静、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 术前访视还能满足病人的一些特殊要求,排除了病人对手术的顾虑和心理压力。 总之,上述事例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来看,手术室的温度凉或不凉我们健康的医护人员和病人的体会是不同的,有时病人会因心理因素和情绪上的过度紧张、忧虑而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官能症样的、非病理改变的临床表现,最终给手术正常进行造成了障碍,我们为病人准备这一块纱布的作用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关怀和心理暗示,通过我们的护理活动与病人建立起一种很人性化的、亲密的、信赖的关系。术前访视不仅达成了护患沟通,同时我们还提前查看了病人将在手术中需要穿刺的静脉血管,并记录在访视单上备案,这样在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就能很顺利地进行静脉套管针穿刺,大大提高了护理操作的便利、效率和质量,保证了手术中液体、药品和血液通过静脉通道的及时补给。总之,术前访视对顺利手术进行良好铺垫,而坚持术后访视制度则有利于我们总结和改进工作。通过术后访视,病人对我们的术中护理工作都很满意 。 我欣赏这样一段话:“什么叫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千百次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我们的护理工作就是这样平凡而“简单”,每天都做好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那么一定是不简单的人,我们的队伍一定是一个不简单的群体和团队。 问题四:简述护理工作方式个案护理的优缺点 常用的护理工作方式 一功能制护理功能制护理最早受工业流水线影响,形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其特点和缺点。 二个案护理由一位护士专门负责照顾一~二位病人,适用于各种监护病室或抢救危重病人时。这种护理方式可以对病人实施细致全面的护理,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有较高的护理质量。但需要较多的护士和较多的费用,工作效率不高。 三小组护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小组护理的方式开始在西方国家实行,具体方法为将病区护士分为二~三个小组,每护理小组负责照顾二0名左右的病人,由一名学历较高,有经验的护士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工作。此方法虽然可以弥补功能制护理的不足,为病人提供连续性护理。同时也能建立相互合作的小组精神,有利于发挥每个护士的能力。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病人的整体需要。 四责任制护理责任制护理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比较理想的护理方式,八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大医院也开始试行,但受条件限制没有能够推广。其特点和缺点。 5整体护理模式近年来我国许多医院吸取责任制护理的优点,开展了整体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模式的宗旨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方法,为病人提供身心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模式病区的建设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护理指导思想,制定护士职责和评价标准,合理配备护士人员编制,设计各种护理表格以及标准护理计划和标准教育计划。同时建立健全医院的各种支持系统,为整体护理模式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护士从大量的非专业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增加直接护理病人的时间,提高护理质量。整体护理模式是现阶段比较理想的护理工作方式,但也存在对护士要求高,护理表格书写烦琐等缺点。应用整体护理模式时主要应掌握整体护理的思想,具体工作方法可根据各自的条件灵活采用 问题五:护理个案格式 直接百度咯~~ 满意请采纳。 问题六:护理个案总结 2016年已接近尾声,一年的工作也将结束。现在我将本年度儿科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请院领导对我科的工作予以审议,请予批评指正。 认定自已的路,并且一直这样走下去。三年来,我在院领导及护理部领导的指导与帮助下化压力为动力,让儿科护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室现有的护理人员清楚各班岗位职责,并按制定的儿科工作细则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已。护士长进行不定期考核,做到奖罚分明,公平对待;第二,对抢救药品和器材,每周清理一次,做到规范化管理;第三,深化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护理工作。安全护理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人员护理儿科病人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每位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教育,做好安全护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要点。为此要求每位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患者的入院宣教与注意事项宣传。在岗工作人员掌握病重病危患者病情,尊重病人及家属,关注病人及家长的心理变化,重视心理护理和精神关怀,及时解决患者及家属的思想问题。巡视病房,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制度,同时对病室的各种设施、物品加强安全管理。2016年全年无一例因安全事故引发的纠纷,无一例重大差错事故。第四,做好护士长环节质量控制,落实护理质量督查,从而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了解并掌握科内 动态,记录在案。就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晨会或护理例会当中通报以杜绝再次发生。第五,了解护理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强化“三基”训练,学习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提高每一位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其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专科业务学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科内、院内业务学习及三基理论考试和操作训练;第六,加强护患沟通,定期组织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患者及家属的建议,以便护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真正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第七,坚持每晚夜查房,对当天病危病重病人做到病情及护理问题心中有数,必要时做出相应处理。第八,每月召开科内护理会议,针对当月护理工作中的缺陷与不足,提出改进方案与办法;对临床当中发现的药物相互作用及某些疾病护理的注意点进行通报,以不断提高。最后,护士长是科室的理财人,应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杜绝浪费;我要求全体医护、工勤人员,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开始,从自我做起,严格控制科室支出,对一切浪费的现象,及时发现并提出意见,对浪费严重的还进行严厉批评,必要时辅以经济处罚,虽然这样或许会得罪一些人,但我知道,加强经济核算,降低医疗护理成本,讲究经济效益与医疗护理效果,都是护士长必须做到的。 此外,我知道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只有不断的学 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使自己适应这竞争、改革的大潮,在这任职的一年中我做到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参加自学考试;另外还积极参加党课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2016年我科在院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儿科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全年收治病人总数为3170例,病人总量较14与15年有上升,全年平均床位占用率为108%。因场地有限,收治新生儿较前两年有所下降,但在医疗与护理水平较前有提高。医生、护士在床位周转率高,病人住院更新快的情况下,化压力为动力,认真谨慎地工作,全年无一例重大差错。 成绩是可喜的,但也存在着不足,尤其是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的开展,让我充分认识到我们存在的不足。比如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医疗文件书写不够规范,医患纠纷仍时有发生等等。在2016年的护理工作中,我将更注重院内感染管理,规范病历书写。同时就2016年发生纠纷的原因分析来看,尽快解决场地问题引发的纠纷,同时进一步改善医护的服......>> 问题七:护理案例分析怎么写 案例分析 案例1: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的计划步骤(第三章 第一节 计划概述) 某医院要求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以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部立即召开工作会议传达医院工作部署,进行一系列计划步骤:①分析形式发现哪些问题?②确定目标是什么?③评估资源包括临床工作量、护士数量、科主任的态度。④就护士学习的方式、时间、内容进行拟定备选方案。⑤比较方案对以上方案利弊及可行性充分讨论进行比较。⑥根据评价,选择满意的方案。⑦制定辅助计划包括师资、教材、活动、训练内容计划。⑧编制预算如教师、教室、教材和教具等做出预算。 问 题: 1.你认为上述计划是否可行?为什么? 2.请评价护士培训计划的效果,并阐述理由。 案例2:合理安排时间(第三章 第三节 时间管理) 张玲,是某医院内科一组病房护士长,护理本科毕业生,工作四年就应聘到内科一组担任病房护士长工作。她每天工作非常努力,特别辛苦,时而帮助主班护士处理医嘱,时而帮助治疗护士静脉输液,或者去修理病房里掉下来的窗帘,看着她忙碌的身影,病房内的护士们批评张玲是一名不称职的护士长。这是为什么,那么张护士长 应如何安排工作时间,做一名合格的护士长。 问 题: 1.为什么护士长那么辛苦护士们还认为她不称职? 2.张护士长应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 案例3:护理队伍中的学习型组织(第四章 第一节组织概述) 护士小王调入医院护理部担任在职护理教育干事,小王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决心作出好的成绩来。她认为护理技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组织了一次全院的护理操作比赛。之后她准备开展全院的不同年龄阶段的护士理论考试,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她的做法受到了一些护士的批评,认为这种方法不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护理人员想学一些新的护理知识而不是考试加比赛,并希望小王在组 织开展一些活动前先征求广大护士的意见,搞一些大家 都感兴趣的活动。这件事情令小王很苦闷。 问 题: 1.请问小王的做法是否正确?她应该如何改善自己的工作? 2.一个学习型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案例4: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形成(第三章第三节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护理部对于“临床护理质量工作”十分重视。为了落实质量控制工作,护理部对“质量控制小组”进行了两次重组。第一次“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是由护理部副主任和内外科科护士长及几位年资高的老护士组成,他们工作认真,控制严格,护理部对她们评价很高,但是护士群体对她们表现出不友善不支持。护理部进行讨论后决定改组“质量控制小组”,由护理部负主任、护士长代表、年轻护士代 表组成,护士群体表现出对她们工作的扶持和友善,但护理部领导对她们的工作效果表示出担心。 问 题: 1.请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会哪一种方式比较容易被学生自己接受? 2.请学生分析组织变革时有哪些动力和哪些阻力? 问题八:个案护理,名词解释 个案护理是指一名护理人员负责一位患者全部护理内容的护理工作模式,又称“特别护理”或“专人护理”。 问题九:护理案例分析如何写 就找给病例从病因到治疗,检查什么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到出院的所有,就是一个病人的

个案护理论文包括一般包括5个部分:前言、护理经验和具体护理办法、护理效果、讨论与分析和参考文献。护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也非常重视实践经验。护理个案是一种定性研究,其个案研究中观察对象可以是一个病人或几个类似的病人,也可以是一个家庭。 扩展资料 个案护理论文包括一般包括5个部分:前言、护理经验和具体护理办法、护理效果、讨论与分析和参考文献。目前国内大部分护理期刊上刊出的护理个案研究论文的`写作格式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常见的就是由以上的5个部分组成。护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也非常重视实践经验。护理个案是一种定性研究,其个案研究中观察对象可以是一个病人或几个类似的病人,也可以是一个家庭。病例介绍或临床资料不能多余500字,病例重点介绍与护理有关的内容,不要过多介绍医生的诊断治疗措施。病例简介包括:1、患者一般情况;2、病史;3、医护过程及效果;4、转归等。护理一般要写2000字左右,这是个案护理写作的重点内容,应按护理类别详细介绍护理方法、护理措施及具体作法。

手术室最新个案护理论文

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骨科护理中,骨科患者的住院时间一般都比较长,所以,无论是从心理需求还是身体护理需求,患者都需要得到周到、体贴的护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骨科护理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宁晋县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医院,骨科;切口感染;手术室护理

在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为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切口感染除患者自身原因外,还有医院感染[1]。骨科手术类型多样,护理方式亦不同。手术室为手术与抢救的场所,手术室护理干预会影响到手术效果。骨科手术护理不到位会引发患者切口感染,增加切口感染率[2]。寻找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为强化骨科手术治疗预防切口感染提供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案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积极面对疾病带来的改变,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药物依从性,加强医患、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满意度[3]。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手术均为无菌操作,采用全麻;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5]:开放性骨折手术、急诊手术;传染性疾病患者、多发骨折患者、存在严重心、肺、肾疾病患者。

一般资料选取

2014年5月—2015年10月宁晋县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试验组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术前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探视,嘱患者在术前1d用抗菌皂液洗漱,指导患者做好备皮准备。对不能沐浴的患者使用2%氯已定乙醇对手术部位消毒。积极与患者沟通,提前告知手术操作流程,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相关知识,多鼓励安慰患者。告知患者进入手术室无菌区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使用抗生素,对留置导尿管和放置切口引流管的患者告知其意义,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2)手术室准备工作:

采用湿式清洁消毒方式对手术室各种仪器、地面、台面消毒灭菌。手术室内的护理人员与医务人员要减少走动、出入手术室的次数。加强对手术室空气质量的护理干预,将手术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保持在40%~60%。

(3)术中护理干预:

对患者切口皮肤消毒,做好手术器械与手术衣的准备。术前15min预热手术台,术中使用恒温毯为患者供热保暖,使用物品遮盖患者不需要手术的部位。术中使用的冲洗液及药液提前加温,保持在37℃左右。

(4)术后护理干预:

加强对手术切口的保护,严格遵循换药规范操作,护理人员完成换药后要进行手部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换药时要以切口为中心向外周10cm范围进行切口,进行皮肤消毒。如果发现患者切口出现渗液,及时对切口渗出液进行细菌学培养,采用对症处理。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的管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患者被送回病房后,嘱患者翻身。

(5)出院指导、健康指导:

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饮食指导,必要时进行回访。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分析,评分>95分为非常满意,80~94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6/44);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为(1/44)。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3讨论

手术部位感染至今是最主要的医院感染之一,约占所有住院患者感染的~,预防和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是医护人员的重要课题。骨科手术有其特殊性,骨科手术的种类很多,但一般是修复手术或者是重建手术,如脊柱的内固定手术、矫形手术、关节置换手术等。这类手术一般需要使用内固定材料对相关部位的骨骼进行固定,因此,稍不注意患者在术后切口就容易感染,且骨科手术患者由于术后应激反应抵抗力下降,易使致病菌通过切口感染。同时由于患者皮肤不洁未注意保护手术部位及切口而引发感染[6]。为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需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手术室护理干预采用合理、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 措施 ,在术前、术中、术后加强皮肤的清洁、消毒、保护等[7-8],有效降低了骨科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相关研究显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相关感染因素中术前皮肤准备、预防性抗生素给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长短是影响手术室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切口感染重在各个方面及各个环节的预防。对各环节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才能有效地预防患者术后的切口感染,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以及生存质量。李小霞等[8]研究显示,在进行骨科手术时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患者在术后切口的感染。本研究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三个阶段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前护理以准备为主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中环境。术中护理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做好医护人员手部和患者切口皮肤消毒,保证切口周围敷料干燥、清洁,做好常规的手术器械、手术衣准备。在操作中采取缩短手术时间的护理干预方式,减少患者切口感染率。采用保温措施,避免低体温造成患者抵抗力下降。术后护理干预加强对手术切口的保护,同时加强病房环境卫生,降低切口感染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柳波.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19(21):77-79.

[2]朱静.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57(35):238.

[3]韦远华,李水莲.手术室护理干预有效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6,11(1):17-19.

[4]雷新华,贺云香.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23(1):50-52.

[5]白玉秋.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5(9):184.

[6]蔡建芬,李晓丽.护理干预对手术室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29(21):70-73.

[7]王春燕,石凤英.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2(92):281-282.

[8]李小霞,古秀清,陈小琼.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31-32.

《 人性化骨科护理探析 》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工作逐步变得人性化。骨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进一步凸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本院骨科病房特开设了以人性化为护理主题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扎实推进,对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本院更好地占领市场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骨科护理;人性化;管理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地进步,现今的护理模式更加注重人性化的护理,人性化护理是一种非常优化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切护理都是为患者服务的,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得到最舒适的体验,使患者的各种负面反应显著降低,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达到较好的疗效。骨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进一步凸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本院骨科病房特开设了以人性化为护理主题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扎实推进,对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推进与 教育

要能够很好地实行人性化护理,就要要求护士知道人性化护理的理念是什么,详细地了解人性化护理的内涵,这样,才能在骨科较好地开展人性化服务。对此,本院针对护士的基本情况,开展了人性化护理的相关知识培训,定期开展一些人性化护理方面的课程,让护士真正地了解人性化护理到底是什么,人性化护理的发展趋势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护士实际实行的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

2骨科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1]

入院时人性化护理

骨科病房收治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骨折患者,患者在病情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对生命有威胁。患者在刚开始住院的时候,一般都会伴有剧烈的疼痛,还有患者突然由健康人变成了患者,对治疗环境感到陌生,患者及其家属常常会感到担心,害怕疾病治不好或是以后落下后遗症等。有的患者在住院以后就实行骨牵引或者是打石膏、夹板进行外固定,有些患者病情严重的入院就直接进手术室进行治疗,这些都会使患者(家属)产生害怕的感觉。所以,护士要多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用亲切、热情的态度对待患者(家属)。要及时向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情况,使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患者(家属)产生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答,对他们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围手术期的人性化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在进行手术前,要尽量使患者放松心情,增强自信心。护士要向患者讲解 健康知识 ,使患者能够全面掌握,稳定情绪,使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增强。护士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事项,让患者对治疗过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告诉患者为他实施手术的医护人员都是有丰富手术 经验 的,让患者放心。如果患者过度紧张不能缓解,就可以给患者应用镇静剂帮助患者放松下来。

术后护理

手术之后,在患者麻醉中醒过来之后再推回病房,护士要马上到患者病房,与麻醉师做好交接工作。护士要亲切地与患者交谈,告诉患者手术已经做好了,并告诉他手术非常成功。护士要多观察患者,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平时要细心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向医生及时 报告 患者的病情,遵医嘱进行各项操作,提高护理质量,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2]。

人性化的护理及功能锻炼

手术之后及时早期的功能锻炼对于骨科患者的康复是十分必要的。护士要正确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要及时向患者说明术后早期及时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患者刚开始进行锻炼时都会有疼痛的感觉,因此有的患者不能坚持。护士要鼓励患者坚持锻炼,不要放弃,增强患者的信心。

语言要具有人性化

在人性化护理中护士的语言是很重要的,语言是具有双向功能的。和蔼亲切的语言可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与勇气,使患者能够以轻松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反之,不礼貌、冷漠的语言可以使患者受到不良的刺激,给患者带来消极的影响。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与患者(家属)交谈时语气要礼貌,当患者焦虑、缺乏安全感时,使用的语言积极向上并具有鼓励性,这样能够使患者精神放松,达到较好的效果。

3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

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以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原则,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手段,达到提高治疗效率和促进人的不断发展的目的。

4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并不断深化人性化管理进程

人性化管理不等于宽松管理,护士长应以人为本,在科学的人性观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管理,做到以身作则、换位思考、公平公正、少批评多鼓励,并领导护理人员进行持续性学习,不断提高团队凝聚能力。

5 总结

综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地进步,现今的护理模式更加注重人性化的护理,人性化护理是一种非常优化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切护理都是为患者服务的,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得到最舒适的体验,使患者的各种负面反应显著降低,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达到较好的疗效。骨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进一步凸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本院骨科病房特开设了以人性化为护理主题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扎实推进,对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贺月华.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病区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11):134-135.

[2]周芹.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27):47-48.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运用 》

摘要:目的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模式的护理,例如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查、医嘱等,而对于实验组则给予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结果对照组其检查预约的时间(±)d、异常结果反馈时间(±)min、病发症发生的概率()相比较于实验组检查预约的时间(±)d、异常结果反馈时间(±)min、病发症发生的概率()都有着明显的提升,同时,实验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达90%,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仅有50%。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预约等待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的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骨科护理;应用分析

0引言

随着护理模式不断的推进和创新,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也被提了出来。医护一体化模式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护理模式,它并不是简单的医护一起工作,而是医护双方通过合理的分工、相互的协作进而达到共同的护理和治疗的目标,它的推行与实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相关的治疗,从而使得治疗的效果得以提升[1]。而为了研究医护一体化的效果,我院也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以下的分析: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岁;而对照组男性有33例,女性有17例,平均年龄为(±)岁。通过调查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模式的护理,例如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查、医嘱等,而对于实验组则给予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建立医护一体化小组:

在我院骨科选择资历、经验较高的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共同组成医护一体化小组,该小组的主要目的是负责医护一体化的制定、实施、监督。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病情病史进行全面的询问和了解,然后再由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评估,同时书写住院日志。

实行医护一体化查房:

在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每日早晚各一次的查房,把握理解好患者病情的变化。检查的内容具体包括患者的饮食情况、用药情况、病情的变化、心理变化等。护理人员在检查完成后再将具体情况反映给医生,然后医生根据护理人员调查的情况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具体的诊断,再制定相关的措施和治疗方案,最后再由护理人员将这些措施实施下去。

医护一体化的实施和落实:

在医护一体化实施的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一定要保证医护一体化的实施和落实,共同合作、密切配合完成各项的护理工作。在进行手术前,医生可以将手术的具体流程讲述给患者及其家属,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在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让患者及其家属都能有个具体的了解以及心理准备。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之前成功的手术案例,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具体包括检查预约等待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异常结果反馈时间等,然后再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的调查,将其分为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

统计学方法:

选用中方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显著性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通过调查对比发现,实验组的检查预约等待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异常结果反馈时间三方面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具有统计性意义。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的调查发现,实验组满意度高达90%,而实验组的满意度仅有50%。

3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患者也对相关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此,怎样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以保证患者更好的治疗就成了大家普遍注重的问题[3]。经本研究调查发现,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其检查预约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相比较于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实验组检查预约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都有着明显的提升,而这也就说明,对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模式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预约等待的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异常结果反馈的时间,这也给医务人员的治疗带去了极大的便利。而且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两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实验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达90%,而实验组的满意度仅有50%,这就表明,对于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而使得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疗。综上所述,在骨科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预约等待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的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侯晓玲,张林,任丽.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运行病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4,7(6):651-653.

[2]刘小銮.医护一体化查房在骨伤科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14(20):120-121.

[3]施丽丽,陈玲炫,叶春兰.医护一体化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满意度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1(2):8-9.

有关浅谈骨科护理论文范文推荐:

1. 浅谈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2. 有关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3. 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4. 有关骨科护理学毕业论文

5. 骨科护理论文

护理论文范文1500字

论文题目 :整体护理在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摘要: 5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年龄61~84岁,行股骨头置换术。通过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控制了入院时原有的合并症,除2例原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术后肺部感染加重外.未出现新的并发症,术后髋腿早期功能锻炼,手术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整体护理,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

我科于2003年3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13例,其中行股骨头置换术者50例,现就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特点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男2O例,女38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岁。人院时合并有心血管疾病9例,呼吸系统疾病4例,糖尿病7例,尿路感染2例,褥疮1例。本组患者入院后先行胫骨结节骨牵引治疗,4~10 d后手术,采用髋关节外侧切口人路,术后15 d拆线出院。手术后2例原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呼吸道感染加重,经对症治疗得到控制。

2 术前护理

入院一般护理术前护理是多学科综合性护理,应确保患者安全和舒适。主动帮助办理好入院手续,患者人室到床,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的一般情况、条件及设备,介绍主管医务人员,配备生活用具,熟悉周边环境,使患者有到家温馨的感觉。

心理护理及时掌握老年患者的个性特点、家庭关系、社会背景及心理状态,有的放矢从心理上支持和疏导,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做好合并症的观察与处理对骨折伴有合并症的患者更应加强巡视观察,注意生命体征变化,配合医师对合并症治疗的.同时,注重做到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主动咳嗽排痰,扩胸活动增加肺活量;认真做好会阴部的卫生;鼓励患者每日饮水2 000 ml左右;臀部垫以水垫,并教会患者每日进行3O~50次抬臀训练,每日2次进行有效的按摩,必要时按摩骨隆突处和受压处。通过以上方法,控制了原有合并症,并减少了新的并发症,只有2例原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肺部感染加重,给予抗感染药物、吸氧、雾化吸人、吸痰等处理,一周后得到控制。

术前准备护理通知患者手术时间,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使患者充满信心,术前一天作常规准备,术前晚保证良好的睡眠,术日晨协助医师拔除骨牵引,用75%乙醇消毒,无菌布包扎手术部位,并护送患者去手术室。

3 术后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时接受术后患者,按硬膜外麻醉后护理,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详细记录。

体位、引流管护理患者术后取低枕平卧位,患肢外展3O°,膝微屈。穿“丁”字鞋,防止外旋,并做到不侧卧,不盘腿。及时接引流袋,并保持一定的负压及通畅,注意观察引流量,如量较多或有其他不适,及时与医师取得联系。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老年人脏器衰退,且营养状况普遍偏差,加之手术创伤,免疫功能低下,抗感染能力低,容易发生并发症,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包括:(1)及时消除术中的紧张,恢复正常情绪,保持病室安静,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让其得到充分休息,对术后疼痛较剧烈者,遵医嘱给予适量镇静剂及止痛剂,以免疼痛、情绪紧张诱发其他疾患。(2)对原有心血管、呼吸系统合并症的患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鼓励患者行深呼吸及扩胸运动,3 d后行床头吊杆起身锻炼。(3)老年患者胃肠消化功能差,又卧床少动,术后应加强营养,要注意饮食调节,宜少量多餐,清淡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及鱼类、豆制品等。(4)因老年人创伤加手术,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引发下肢深静脉栓塞,所以早期功能锻炼极为重要,本组患者均在麻醉作用消失后即行股四头肌静力收缩及踝关节屈伸活动,每天50次,并进行患肢的按摩活动,上、下午各1次。

功能锻炼患者3 d后逐渐后背靠起,l周后膝、髋屈曲8O°~90°,4周扶拐行走来院复诊。

4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且有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两大严重并发症,故手术治疗越来越普遍,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老年人骨折,多伴有其他合并症,给手术诊治带来麻烦,所以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组病例除2例原伴呼吸系统疾患,术后肺部感染加重,其他合并症均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出现新的并发症。本组病例疗效满意,其中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起到重要的作用,这需要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在术前、术后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准确的功能锻炼,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使患肢功能得以恢复。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推广,压疮已成为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压疮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压疮护理论文 范文 篇一:《试论急性压疮的形成与护理》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致使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和氧缺乏,进而皮肤和皮下组织失去正常功能,组织破损和坏死,又称压力性溃疡[1]。压疮本身不是疾病,多数伴随其他疾病而发,主要是因为疾病过程中未经很好的护理造成。有报道称[2],压疮在住院患者中发生率为1%~11%,而手术患者中则高达~。手术中由于一些非人为的和人为的因素,患者更易发生急性压疮,增加了痛苦。我科自2010-01以来,采用Waterlow压疮危险评分法[3],对94例手术时间>6h的手术患者进行压疮危险评分和相关因素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 措施 ,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手术当天由巡回护士根据Waterlow压疮危险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分,评分值在10~15分为危险,15~20分为高度危险,20分以上为非常危险,分值越高发生压疮的可能性越大。收集术后记录手术时间>6h的病例共94例,男51例,女43例;年龄6~81岁,平均(±)岁。手术开始和结束后由巡回护士对患者皮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急性压疮易发部位:仰卧位,枕骨隆突、肩胛、肘部、脊柱体隆突处、足跟、骶尾部;侧卧位,耳廓、肩峰处、髋部、大转子、膝部、踝部;俯卧位,额部、颊部、女性乳房、胸骨部、肋缘突出部、髂前上棘、男性生殖器、膝前部、足趾。发现皮肤受压,认真做好记录。术中积极预防压疮的发生并针对高危因素及时处理。 2结果 手术中发生急性压疮3例,1例为脑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手术,肩胛部出现数个水疱,1例为骨科施行腰椎后路脊椎滑脱内固定术的患者,术后发现乳房处出现5cm×4cm溃烂,1例施行了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术,术中左膝部出现了一簇水疱。经过有效科学的护理,创面愈合良好。 3讨论 压疮形成原因 手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与手术时间、麻醉状态、温度、湿度以及患者自身状况有密切关系。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局部皮肤受压缺血,手术时间延长时,皮肤受压、组织处于低灌注和缺血缺氧状态的时间也长,压疮的发生率就越高。手术患者处于麻醉状态,其中有一半以上患者麻醉期间会发生低氧血症,且由于麻醉药物阻滞平面以下的血管扩张,血流变慢,相应的使供血部位皮肤组织缺血缺氧;再者,麻醉状态时患者暂时丧失了对身体某些部位不适的反应,因而不能及时的调整体位减少压迫的发生,这些因素都使皮肤组织缺氧加重,导致急性压疮的发生[4]。温度变化和潮湿的刺激也是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的一个相关因素,已有文献报道潮湿环境中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会增加5倍[5]。湿度过大时,皮肤上过多的液体会使表面pH值改变,保护性油脂丧失,皮肤和床单间的摩擦力增大,增加了皮肤破损的危险;患者体温降低时,外周循环血量减少,加上受压血供进一步减少,压疮发生的危险进一步增加。除以上外因,患者自身状况也是影响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减弱,末梢循环功能减退,局部受压后更易发生皮肤及组织缺血缺氧,形成压疮;营养状况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极度消瘦和体弱的患者,皮下脂肪组织薄,易发生压疮;另外,有报道称血清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值者术中发生急性压疮的可能性较大,每降低1g血清蛋白,压疮的发生危险将增加3倍[6];低蛋白血症、糖尿病、风湿性疾病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也较高。 护理对策 首先,需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术中急性压疮护理的关键在于预防,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Braden、Nortor、Wa-terlow、Douglus、Gasnell等常用评估量表,在术前对患者压疮发生危险性进行科学的评估,针对不同危险分级设定相应的个体化护理方案,如针对年龄大、手术时间长以及有心血管和代谢疾病的患者,可以提前预防使用体位垫或者软枕等。其次,做好术中护理。协助患者摆放合理的体位,应充分考虑到力学因素,维持自然的生理弯曲,既要能够充分的暴露手术野,又需不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避免组织受到过度的牵拉,可以在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放置海绵垫或者凝胶垫等质量较好的体位垫。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如是否潮湿、发绀、苍白、水肿等,并告知医师采取相应措施。如手术允许,可定时按摩受压部位,重点护理压疮易发部位。局部涂抹赛肤润(过氧化脂肪酸酯)等药物,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缺血缺氧,并在局部形成脂质保护膜;按摩也是有效的预防压疮形成的 方法 ,有研究显示[7]时间超过1小时的手术,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对受压部位进行减压按摩,能够减轻局部受压状况,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控制好手术室的温、湿度,保持手术单的清洁干燥,及时处理手术中的渗出液和冲洗液。最后,做好术后护理工作。手术结束,首先要细致检查受压部位是否出现了水疱、溃疡等,发现压疮及时处理并认真记录;及时为患者更换清洁干燥的床单,保持皮肤状况良好;注意观察患者病情需要,及时输液输血,避免因微循环不足再引发急性压疮。 4小结 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并不困难,这与护理人员的细心细致工作有很大关系。该项工作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高度重视,制定科学、程序化的护理方案,细心观察查找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即可有效的预防压疮发生。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是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要努力做好手术相关各环节工作,让患者平安度过手术期,减少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压疮护理论文范文篇二:《浅谈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对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 神经内科是独立存在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范围内,主要诊治脑部炎症性病变、脑血管疾病、脊髓炎、神经系统病变等疾病[1]。神经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易发生压疮现象,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发生缺氧、缺血,最终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2]。本院针对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明显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具体 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8月收治的90例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28:17,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岁,住院时间7~30d,平均住院时间(±)d;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29:16,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岁,住院时间5~30d,平均住院时间(±)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主要包括身体护理、饮食护理及药物护理等;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具体如下:①建立护理小组:一个组由1位主管护师,2位护士组成,对小组内成员进行循证护理知识的培训;②提出问题:找出患者出现压疮的原因,神经内科患者组织代谢能力差、活动能力差、对压力的承受能力也相对较弱,且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及身体与接触面的摩擦力大等因素易导致压疮的发生,找出压疮发生的原因后,提出如何防止压疮的发生及压疮发生后如何处理等问题;③寻找循证证据:查找与压疮相关的参考文献、书籍等,求证压疮发生的原因;④循证分析与评价:临床 经验 与参考文献、书籍相结合对证据进行评定,对文献以及临床中应用的方法进行统计,应用于实践操作中;⑤循证的应用:a.体位护理:定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翻身时采用水平体位,减少摩擦力,患者背部可放置适当高度的软枕,分散压力;b.压疮部位护理:对压疮多发的部位清洗后,涂抹上药膏,形成封闭性油膜,减少对皮肤的摩擦;c.身体护理:定时观察压疮多发部位的情况,定时清洁全身皮肤,保持皮肤干爽,在容易出汗的部位擦上爽身粉,预防感染的发生;d.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食物,对于昏迷患者,采用鼻饲摄入营养液。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及睡眠质量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总分21分,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例数为5例,占,实验组患者压疮的发生例数为1例,占;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分,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分;两组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主要为长期卧床、意识障碍、运动障碍、肢体瘫痪、营养不良、大小便失禁、受压处缺乏保护、受压处摩擦力较大等,压疮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水肿、红斑、水泡等。若不及时采取治疗,将会引起局灶性骨膜炎、骨髓炎等并发症的出现[3],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及发生压疮后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对于神经内科患者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常规护理仅限于对患者已经出现的问题及症状进行护理,缺乏预见性;而循证护理是指在专业知识及护理理论的指导下,将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护理手段[4]。循证护理遵循专业知识培训、提出问题、寻找循证证据、分析循证及应用循证等原则,让护理人员遇到问题时清楚如何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让护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科学、严谨与专业[5]。循证护理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还能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为患者提供标准化、经济适用的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的痛苦,对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影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例数为5例,占,实验组压疮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生例数为1例,占;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分,实验组压疮高危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分;两组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敏.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老年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8):17-18. [2]李树娟.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防止压疮的护理对策探析.吉林医学,2013,34(3):558. [3]黄玉虹.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作用观察.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6):92-93. [4]李贵芹.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7):89-90. [5]韩杰.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13,11(5):394-395. 压疮护理论文范文篇三:《试谈危重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 【摘要】目的:针对危重患者压疮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并 总结 出预防措施。方法:筛选出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49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比组,干预组患者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而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通过综合护理模式无一例患者发生压疮情况,对比组患者中有14例患者发生压疮情况,压疮率为。护理后的干预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评分均低于对比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结论:针对危重患者压疮现象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具有显著效果,可以降低压仓率的发生,同时也改善了患者不良情绪。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压疮危重患者 压疮又被称为压力性溃疡、褥疮。主要是因为患者局部肢体、组织长时间受到压迫,影响了血液循环,导致皮下组织、局部皮肤出现持续性缺氧、缺血,最终组织溃烂坏死,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1]。笔者针对危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探析,详细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基本资料 筛选出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49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比组。干预组中有24例患者,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有11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51岁,年龄最大的患者有83例,平均年龄有(±)岁。对比组中有25例患者,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50岁,年龄最大的患者有84例,平均年龄有(±)岁。两组患者比较上述基本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即P>。 护理方法 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照顾患者的日常起居,指导患者用药等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主要包括: (1)皮肤护理;由于危重患者的皮肤较为消瘦或者水肿,因此皮肤的情况比较差,护理人员可以选用气垫床,并且对患者突出的部位采用泡沫敷贴进行保护,并且每小时保证两次以上翻身,进行适当的按摩。 (2)生活护理;患者的皮肤每天要保持干燥清洁,定期为患者更换衣物、床单、被罩等。每天用温水对患者皮肤擦洗,并且要按摩受压处的皮肤,缓解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于使用引流管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清理引流管,避免发生感染。 (3)营养支持;对于老年患者均存在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身体消瘦,很容易出现压疮发生。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表,采用少食多餐的形式,保证患者脂肪、蛋白质、糖、微量元素等合理摄入。 (4)心理护理;压疮是危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同时对其实施的护理工作也比较困难,患者因长时间卧床,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再加上经济负担等,患者对治疗均丧失了信心。护理人员需要主动、热情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讲解压疮危害、形成因素、预防措施等。对于不能进行沟通的患者可以采用手势、手写板方式。,帮助患者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根据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对不良情绪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分析处理,计数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与对比组患者护理前的不良情绪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即P>。其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要低于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比组患者的护理后的焦虑与抑郁情绪评分也低于护理前,但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详细结果如表1所示。 组别 例数 抑郁情绪 焦虑情绪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干预组 24 ± ± ± ± 对比组 25 ± ± ± ± 表1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比较情况 3讨论 由于长期卧床的危重患者皮肤弹性较差,皮下脂肪较少,加上营养摄入不足等情况均加大了患者皮肤护理的难度。而且很容易出现压疮情况,压疮的临床表现为麻木、红斑、破溃、溃疡、坏死等。预防危重患者压疮发生除了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以外,还要在我院成立压疮护理小队,主要成员有1名护理张、1名皮肤护理人员及4名责任组长。负责对患者观察追踪,指导护理人员进行临床压疮工作。并在患者的病床床头放置防止压疮的指示牌,提高护人员及患者的重视度。加强护理人员的交接班制度,两班护理人员需要共同对患者的皮肤进行观察,对于异常的皮肤需要立即的上报处理。 同时在对危重患者进行护理时还要预防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情况,加强患者翻身次数,并对其进行扣背,帮助患者将痰液咳出。对于体制较弱的患者可以采用排痰机。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必要情况下可以实施吸痰术。护理人员每天2次以上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避免口腔内寄生菌引发感染。需要多鼓励患者饮水,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总之,针对危重患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压疮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唐瑜林,黄梅,杨文群.龄危重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66-267. 猜你喜欢: 1. 褥疮的护理论文范文 2. 有关医院护理系毕业论文范文 3. 关于大学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 4. 有关压疮护理论文范文 5. 护士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手术室护理期刊范文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患者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的患者比较特殊,对护士要求极高,对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观察与及时有效的处理更加非常重要。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现状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基层中医院手术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也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因此,基层护理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本文对中国中医院机构的手术室基层护理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包括护理过程中缺乏的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以及有效性,提出增强中医院护士的护理能力,竭力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手术室护理问题的出路,为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现状的改进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基层护理;中医院手术;问题

中医院手术室基层护理的物件主要是即将进入手术室以及做完手术的患者,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中医院手术基层护理是指为手术期间的患者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通过综合 *** ,为患者减轻身心痛苦,使患者尽早渡过疾病折磨期。随着人们法制意识和知识水平、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现在基层护理差错导致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给中医院机构也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基层护理的质量有待提高。

2009年5月6~9日,本院护理特级负责人的首期“基层中医院手术护士学习班”成功举行。通过学习班的学习,提高了护士的全面素质,改善了护患关系,护士将娴熟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技巧,优质的服务,贯穿于患者的整个围术期,充分满足每位患者的身心需求,贯彻基层中医院手术室理念,实现护理科学跨越式发展,使患者在整个围术期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由此看来,提高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对医疗有着重大意义。

1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经资料调查和研究可知。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术前缺乏心理护理

在进手术室后。患者心理上、身体上都比正常人脆弱,承受能力低,非常敏感,因为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加之即将面临手术,患者心情会非常复杂,如恐惧、焦虑甚至绝望闭。然而,目前中医院手术护理过程中体现了因病施护,却没有体现因需施护,没有注意到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而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这个问题值得医疗机构深思。

术中预防感染问题

手术室是进行抢救及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场所。中医院术中感染问题是手术常见并发症,也是医疗护理中的重要问题翻。导致感染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这也跟医疗人员的预防知识密切相关手术中稍有疏忽。就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因此,手术期间预防感染的问题需要重视。要对基层护理人员加强管理。

术后缺乏及时随访

手术后,患者需要经过恢复阶段,接受后期治疗。在这个阶段,基层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手术后。很多患者身体上会有很多不适的感觉,有些是手术后的正常症状,但是也有些是因为患者对用药敏感的反应。因此。患者身体的每一个不适反应都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甚至影响其生命安危。很多年轻的护理人员因为缺乏这些常识,缺少与患者交流。无法了解到患者手术后不适的反应。从而不能及时反映给医生。做出相应的措施嘲。

特殊病情特殊护理

特殊照顾常用于危重、抢救、大手术后或者特殊治疗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者.不同病情需要不同程度的护理,特殊患者在手术期间面临的不仅仅是躯体伤残、生命威胁,心理上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基层护理人员给予的是普通护理,那患者的病情好转会变得缓慢,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圄。

2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对策

为患者创造最佳心理状态

进入手术室后,手术之前,患者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中医院基层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消除患者的恐惧,增强患者的安全感闭。作为照顾患者的基层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去人性化照顾。对患者做好心理舒适护理。手术时护理人员应了解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

针对患者的恐惧心理,基层护理员需要与患者多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及时了解患者最担心的事情。给予一定的鼓励,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给患者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手术室及时消毒。避免感染

目前医疗机构大部分都是使用药物预防感染。在正确的时间使用适宜剂量的抗生素IlJ,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但是仅仅使用药物是不够的,还要认真做好防感染的准备工作。

①首先医护人员自身的卫生状况要加强管理,进人手术室必须带口罩,帽子,穿拖鞋,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手术室,以免带进细菌,然后注意手术室及时清洁。②手术室的卫生应该严格监察,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手术台也要进行消毒,包括手术室的桌面、台面、无影灯等出现在手术室的一切物体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室每立方米用甲醛溶液2ml和高锰酸钾1g,通过产生蒸气进行空气熏蒸灭菌,12h后开启窗户通风【1】。③手术时使用的医疗器材必须保证无菌,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一律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毁形焚烧处理:布类如使用后的无菌巾、单也要用消毒液浸泡、清洗后高压蒸汽灭菌。

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手术后。患者处在昏迷状态。基层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最周到的护理:①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身体变化,在患者头脑清醒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尽量与患者沟通,去了解患者有哪些不适,有什么需要,都要尽快反馈给医生。②对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及时登记备案,记录患者手术后每一天的病情情况,给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和资讯。

③术后随访,基层护理人员应该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必须安排两个责任心强。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组长闭。专门上白班,负责治疗与护理,与患者讨论身体健康状态,改变不良心理对患者的影响。

设立特殊护理队伍

中医院可以设立特殊护理队伍,对于一些特殊病情。如危重及特殊重大手术患者,进行全方面综合性护理。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保证护理质量,针对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医疗机构应该定期举行培训班。培训特殊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练习,护理是治疗工作的重要体现,也是决定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过程中的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以及有效性,不仅反映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体现了护理质量,同时也确保了护理安全。

3讨论

总之,中医护理在现代护理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现代护理不能替代的作用,随着国际交流的Et益增多,中医护理越来越引起护理界的关注。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全方位护理是中医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所追求的护理目标:

对患者来讲,周到、综合性护理是患者安心治疗的基础,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找出真正适合患者的护理方式,给予患者舒适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到给患者创造一个最佳心理状态,术后患者随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设立特殊护理队伍等,笔者认为一定能大大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理现状。

>>>下页带来更多的

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骨科护理中,骨科患者的住院时间一般都比较长,所以,无论是从心理需求还是身体护理需求,患者都需要得到周到、体贴的护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骨科护理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宁晋县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医院,骨科;切口感染;手术室护理

在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为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切口感染除患者自身原因外,还有医院感染[1]。骨科手术类型多样,护理方式亦不同。手术室为手术与抢救的场所,手术室护理干预会影响到手术效果。骨科手术护理不到位会引发患者切口感染,增加切口感染率[2]。寻找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为强化骨科手术治疗预防切口感染提供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案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积极面对疾病带来的改变,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药物依从性,加强医患、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满意度[3]。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手术均为无菌操作,采用全麻;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5]:开放性骨折手术、急诊手术;传染性疾病患者、多发骨折患者、存在严重心、肺、肾疾病患者。

一般资料选取

2014年5月—2015年10月宁晋县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试验组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术前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探视,嘱患者在术前1d用抗菌皂液洗漱,指导患者做好备皮准备。对不能沐浴的患者使用2%氯已定乙醇对手术部位消毒。积极与患者沟通,提前告知手术操作流程,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相关知识,多鼓励安慰患者。告知患者进入手术室无菌区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使用抗生素,对留置导尿管和放置切口引流管的患者告知其意义,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2)手术室准备工作:

采用湿式清洁消毒方式对手术室各种仪器、地面、台面消毒灭菌。手术室内的护理人员与医务人员要减少走动、出入手术室的次数。加强对手术室空气质量的护理干预,将手术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保持在40%~60%。

(3)术中护理干预:

对患者切口皮肤消毒,做好手术器械与手术衣的准备。术前15min预热手术台,术中使用恒温毯为患者供热保暖,使用物品遮盖患者不需要手术的部位。术中使用的冲洗液及药液提前加温,保持在37℃左右。

(4)术后护理干预:

加强对手术切口的保护,严格遵循换药规范操作,护理人员完成换药后要进行手部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换药时要以切口为中心向外周10cm范围进行切口,进行皮肤消毒。如果发现患者切口出现渗液,及时对切口渗出液进行细菌学培养,采用对症处理。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的管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患者被送回病房后,嘱患者翻身。

(5)出院指导、健康指导:

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饮食指导,必要时进行回访。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分析,评分>95分为非常满意,80~94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6/44);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为(1/44)。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3讨论

手术部位感染至今是最主要的医院感染之一,约占所有住院患者感染的~,预防和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是医护人员的重要课题。骨科手术有其特殊性,骨科手术的种类很多,但一般是修复手术或者是重建手术,如脊柱的内固定手术、矫形手术、关节置换手术等。这类手术一般需要使用内固定材料对相关部位的骨骼进行固定,因此,稍不注意患者在术后切口就容易感染,且骨科手术患者由于术后应激反应抵抗力下降,易使致病菌通过切口感染。同时由于患者皮肤不洁未注意保护手术部位及切口而引发感染[6]。为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需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手术室护理干预采用合理、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 措施 ,在术前、术中、术后加强皮肤的清洁、消毒、保护等[7-8],有效降低了骨科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相关研究显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相关感染因素中术前皮肤准备、预防性抗生素给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长短是影响手术室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切口感染重在各个方面及各个环节的预防。对各环节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才能有效地预防患者术后的切口感染,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以及生存质量。李小霞等[8]研究显示,在进行骨科手术时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患者在术后切口的感染。本研究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三个阶段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前护理以准备为主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中环境。术中护理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做好医护人员手部和患者切口皮肤消毒,保证切口周围敷料干燥、清洁,做好常规的手术器械、手术衣准备。在操作中采取缩短手术时间的护理干预方式,减少患者切口感染率。采用保温措施,避免低体温造成患者抵抗力下降。术后护理干预加强对手术切口的保护,同时加强病房环境卫生,降低切口感染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柳波.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19(21):77-79.

[2]朱静.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57(35):238.

[3]韦远华,李水莲.手术室护理干预有效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6,11(1):17-19.

[4]雷新华,贺云香.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23(1):50-52.

[5]白玉秋.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5(9):184.

[6]蔡建芬,李晓丽.护理干预对手术室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29(21):70-73.

[7]王春燕,石凤英.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2(92):281-282.

[8]李小霞,古秀清,陈小琼.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31-32.

《 人性化骨科护理探析 》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工作逐步变得人性化。骨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进一步凸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本院骨科病房特开设了以人性化为护理主题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扎实推进,对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本院更好地占领市场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骨科护理;人性化;管理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地进步,现今的护理模式更加注重人性化的护理,人性化护理是一种非常优化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切护理都是为患者服务的,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得到最舒适的体验,使患者的各种负面反应显著降低,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达到较好的疗效。骨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进一步凸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本院骨科病房特开设了以人性化为护理主题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扎实推进,对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推进与 教育

要能够很好地实行人性化护理,就要要求护士知道人性化护理的理念是什么,详细地了解人性化护理的内涵,这样,才能在骨科较好地开展人性化服务。对此,本院针对护士的基本情况,开展了人性化护理的相关知识培训,定期开展一些人性化护理方面的课程,让护士真正地了解人性化护理到底是什么,人性化护理的发展趋势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护士实际实行的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

2骨科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1]

入院时人性化护理

骨科病房收治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骨折患者,患者在病情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对生命有威胁。患者在刚开始住院的时候,一般都会伴有剧烈的疼痛,还有患者突然由健康人变成了患者,对治疗环境感到陌生,患者及其家属常常会感到担心,害怕疾病治不好或是以后落下后遗症等。有的患者在住院以后就实行骨牵引或者是打石膏、夹板进行外固定,有些患者病情严重的入院就直接进手术室进行治疗,这些都会使患者(家属)产生害怕的感觉。所以,护士要多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用亲切、热情的态度对待患者(家属)。要及时向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情况,使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患者(家属)产生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答,对他们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围手术期的人性化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在进行手术前,要尽量使患者放松心情,增强自信心。护士要向患者讲解 健康知识 ,使患者能够全面掌握,稳定情绪,使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增强。护士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事项,让患者对治疗过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告诉患者为他实施手术的医护人员都是有丰富手术 经验 的,让患者放心。如果患者过度紧张不能缓解,就可以给患者应用镇静剂帮助患者放松下来。

术后护理

手术之后,在患者麻醉中醒过来之后再推回病房,护士要马上到患者病房,与麻醉师做好交接工作。护士要亲切地与患者交谈,告诉患者手术已经做好了,并告诉他手术非常成功。护士要多观察患者,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平时要细心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向医生及时 报告 患者的病情,遵医嘱进行各项操作,提高护理质量,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2]。

人性化的护理及功能锻炼

手术之后及时早期的功能锻炼对于骨科患者的康复是十分必要的。护士要正确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要及时向患者说明术后早期及时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患者刚开始进行锻炼时都会有疼痛的感觉,因此有的患者不能坚持。护士要鼓励患者坚持锻炼,不要放弃,增强患者的信心。

语言要具有人性化

在人性化护理中护士的语言是很重要的,语言是具有双向功能的。和蔼亲切的语言可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与勇气,使患者能够以轻松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反之,不礼貌、冷漠的语言可以使患者受到不良的刺激,给患者带来消极的影响。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与患者(家属)交谈时语气要礼貌,当患者焦虑、缺乏安全感时,使用的语言积极向上并具有鼓励性,这样能够使患者精神放松,达到较好的效果。

3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

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以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原则,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手段,达到提高治疗效率和促进人的不断发展的目的。

4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并不断深化人性化管理进程

人性化管理不等于宽松管理,护士长应以人为本,在科学的人性观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管理,做到以身作则、换位思考、公平公正、少批评多鼓励,并领导护理人员进行持续性学习,不断提高团队凝聚能力。

5 总结

综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地进步,现今的护理模式更加注重人性化的护理,人性化护理是一种非常优化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切护理都是为患者服务的,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得到最舒适的体验,使患者的各种负面反应显著降低,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达到较好的疗效。骨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进一步凸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本院骨科病房特开设了以人性化为护理主题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扎实推进,对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贺月华.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病区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11):134-135.

[2]周芹.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27):47-48.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运用 》

摘要:目的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模式的护理,例如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查、医嘱等,而对于实验组则给予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结果对照组其检查预约的时间(±)d、异常结果反馈时间(±)min、病发症发生的概率()相比较于实验组检查预约的时间(±)d、异常结果反馈时间(±)min、病发症发生的概率()都有着明显的提升,同时,实验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达90%,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仅有50%。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预约等待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的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骨科护理;应用分析

0引言

随着护理模式不断的推进和创新,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也被提了出来。医护一体化模式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护理模式,它并不是简单的医护一起工作,而是医护双方通过合理的分工、相互的协作进而达到共同的护理和治疗的目标,它的推行与实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相关的治疗,从而使得治疗的效果得以提升[1]。而为了研究医护一体化的效果,我院也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以下的分析: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岁;而对照组男性有33例,女性有17例,平均年龄为(±)岁。通过调查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模式的护理,例如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查、医嘱等,而对于实验组则给予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建立医护一体化小组:

在我院骨科选择资历、经验较高的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共同组成医护一体化小组,该小组的主要目的是负责医护一体化的制定、实施、监督。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病情病史进行全面的询问和了解,然后再由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评估,同时书写住院日志。

实行医护一体化查房:

在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每日早晚各一次的查房,把握理解好患者病情的变化。检查的内容具体包括患者的饮食情况、用药情况、病情的变化、心理变化等。护理人员在检查完成后再将具体情况反映给医生,然后医生根据护理人员调查的情况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具体的诊断,再制定相关的措施和治疗方案,最后再由护理人员将这些措施实施下去。

医护一体化的实施和落实:

在医护一体化实施的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一定要保证医护一体化的实施和落实,共同合作、密切配合完成各项的护理工作。在进行手术前,医生可以将手术的具体流程讲述给患者及其家属,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在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让患者及其家属都能有个具体的了解以及心理准备。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之前成功的手术案例,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具体包括检查预约等待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异常结果反馈时间等,然后再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的调查,将其分为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

统计学方法:

选用中方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显著性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通过调查对比发现,实验组的检查预约等待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异常结果反馈时间三方面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具有统计性意义。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的调查发现,实验组满意度高达90%,而实验组的满意度仅有50%。

3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患者也对相关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此,怎样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以保证患者更好的治疗就成了大家普遍注重的问题[3]。经本研究调查发现,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其检查预约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相比较于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实验组检查预约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都有着明显的提升,而这也就说明,对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模式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预约等待的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异常结果反馈的时间,这也给医务人员的治疗带去了极大的便利。而且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两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实验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达90%,而实验组的满意度仅有50%,这就表明,对于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而使得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疗。综上所述,在骨科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预约等待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的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侯晓玲,张林,任丽.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运行病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4,7(6):651-653.

[2]刘小銮.医护一体化查房在骨伤科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14(20):120-121.

[3]施丽丽,陈玲炫,叶春兰.医护一体化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满意度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1(2):8-9.

有关浅谈骨科护理论文范文推荐:

1. 浅谈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2. 有关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3. 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4. 有关骨科护理学毕业论文

5. 骨科护理论文

手术室护理大专论文范文

护理毕业论文范文如下:

范文一: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做好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

论文关键词:心理护理育龄妇女语言。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信息传递最强有力的手段,它可以直接地及时地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但有时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往往会产生误导,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为了减轻紧张、焦虑情绪,在手术等候期间,患者可以借助优美、流畅的轻音乐,得到适当调整和放松。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有任何不适或需要,可随时向巡回护士提出。

掌握交流技巧,碰到患者提出的问题无法及时正确回答有时解释不当,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另有的护士则不善言辞,与育龄妇女交谈时总觉得无话可说。为了使大家掌握交流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平时晨会抓紧各方面知识训练,模拟心理问题,寻找最佳语言表达方式。掌握交流技巧,取得信任。在不断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

常年以来,心理护理问题在我们指导站非常普遍而且十分突出,应引起医务人员、育龄妇女、家属、亲友和社会的足够关注。正确对待和认真解决心理问题,并尝试从各自的角度,调动育龄妇女的积极心理因素,防止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营造和谐的诊疗心理环境,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睦家庭、共享健康快乐的美好人生贡献爱心和力量。

育龄妇女到我们指导站,我们护理人员应当做到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建立良好的关系,使育龄妇女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可以让她们信任和放心,同时对育龄妇女来说又是在精神上得到支持、鼓舞和依靠的力量,使育龄妇女感到放心,从而获得安全感

计划生育四项手术后遗症患者随着病情变化,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张焦虑、忧愁、愤懑、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有些后遗症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人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以往那种兴高采烈、生机勃勃的形象不见了,代之以动作迟缓、情感脆弱、谨小慎微、被动依赖、敏感多疑,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等表现。

这些后遗症患者会过分关注自己的机体感受,过分计较病情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有时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为了减少四项手术后遗症,我们护士必须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医疗操作技术要娴熟、工作作风要严谨,使她们取得对我们的信赖。

在日常护理中,要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给予她们更多的安慰和鼓励,使她们在良好的心理配合下,接受手术。另外,幽雅的环境、舒适的治疗条件,也能减少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感觉。因此,为她们创造一个和谐、舒适、安全、安静的环境就显得非常必要。

1、四项手术、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育龄妇女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如果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增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如:心情紧张就有可能出现人流综合征)。

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咨询应由专业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说明手术经过,阐明绝育手术是很小的手术,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性做好充分的说明,决不能向患者强调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

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咨询对患者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育龄妇女用恰当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输卵管结扎术是在局麻下做的下腹部手术,就应告诉育龄妇女术中牵拉脏器时会感到不适和疼痛,届时应有思想准备,并行深呼吸,努力放松,可以减轻疼痛等。另据研究报道,术前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的快慢也有很大的影响。

资料表明:有轻度焦虑者,效果较好;严重焦虑者,预后不佳;而无焦虑者效果往往更差。这是因为,无焦虑的患者由于对医生或手术过度依赖,过分放心,对生理上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另有手术的环境和气氛也极为重要,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

一个手术室内最好只摆一张手术台,不宜几个手术台并排摆列,以免产生消极暗示。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也十分重要,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如何,全都由医生和护士掌握了。所以,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患者产生安全感。

术中医生、护士都应时刻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如患者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给予安慰。器械护士必须手疾眼快地配合手术,医生之间要全神贯注、紧密合作,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的一切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可惊惶失措。

2、四项手术、术后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育龄妇女经过手术,这时她们渴望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及时告知手术效果,进行安慰和鼓励,告诉她们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只要忍受几天痛苦,在正确的医疗护理下,很快就能恢复健康了。这时可能产生新的疑虑,怕伤口裂开,发生意外(因为现在的输卵管结扎手术外层皮肤不缝合)。

这时就要告知如何适当进行活动、注意事项及健康指导,让她们听喜欢的音乐等。同时医生和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育龄妇女克服抑郁反应。个别育龄妇女术后平静下来之后,会出现一些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有:不愿说话、不愿活动、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状况。

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和调整必将影响其及时下床活动,而不能尽早下床活动将会影响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帮助这些育龄妇女解决抑郁情绪。要准确地分析其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她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她们。

3、体会。

为了减少四项手术后遗症,我们护士要严格遵守诊疗和护理操作规程,还应根据不同服务对象应用不同的心理疗法,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常言道“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语言,把一片爱心传递给育龄妇女,根据其心理问题逐一认真、正确的解释指导,从而获得理解和信任,解除或减轻术前焦虑情绪。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一切以育龄妇女为中心”的工作宗旨,符合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余杭区四项后遗症患者逐年减少,3年(2006、2007、2008年)未增加一例。

范文二:

摘要:儿科在医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儿科护士更需要有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甚至有时要充当妈妈的角色,但是目前很多医院儿科护理人员面对着各种护理理由,影响到这个职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护理人员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水平,获得医院和患儿家长的认可,是我们平时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儿科护士在护理中存在的理由及一些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儿科护理,理由,策略。

儿科护理工作有别于其他科室护理,具有特殊性。患儿身体处于生长阶段,没有发育完全,儿童一旦生病来势猛、起病快、变化无常且部分儿童对自身疾病疼痛无法准确表达,护士如果操作错误,将很难及时准确处理,使得护士在工作中产生了多种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患儿家属沟通不彻底及责任心不强带来的压力。

目前,医院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护士跟患儿家属沟通次数较少,有些护士本身存在沟通技巧、语言等方面的理由,会让患者家属产生很多误会,产生很多不理解,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会引起护患矛盾。

护理人员长期从事护理工作,且部分护士缺乏小儿疾病相关的知识,久而久之会形成职业疲劳感服务意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都会降低,缺乏热情,语气生硬,无法和蔼可亲的跟患者家属沟通,不能及时将患儿病情跟家长表达清楚,对家长的提问解答不耐心,导致家属与护士对立,容易产生矛盾、纠纷。

2、护士职业素养及技术水平差异。

护士对患儿的个体差异不是很了解,且技术不娴熟,导致意见不统一,造成个人压力增加,比如护士需要对患儿进行采血或者输液操作时,有时不能准确找到部位,需要多次才能找准部位,患儿家长面对这些往往会投诉护士,导致护士工作下降,也有部分护士在多次被投诉后,选择离岗或者调离儿科护理。

另外,儿科护士一般都比较年轻,年轻导致他们经验不够丰富,敏感性不强,预见性不够,处理能力跟不上。鉴于以上情况,护士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的差异也是儿科护理中护士面对的主要理由。

3、心理、工作环境、职业风险带来的理由。

儿科护理专业性要求比较高,要求护士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加上护士考试繁多,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各种考试,平日工作又比较紧张,患儿的病情复杂多变,用药也要注意讲究输液时的速度和用药量都要制约得较好,精神压力、工作压力、考试压力、家庭压力导致护士身心疲劳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儿科护理最大的环境压力来自于患儿的噪声污染,患儿容易哭闹,且患儿的哭闹具有“传染性!有时甚至无法制约,噪音刺激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压力。目前,医院都在不断发展,护士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床位变化的数量,长期超时工作,使护士职业疾病不断上升

小儿在护理过程中容不得半点的疏忽,否则极易造成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儿童心智不健全,他们调皮,好动,沟通能力不强,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发生走失、输液时容易露液,甚至有从病床坠落的情况发生,护士们会因为这些疏忽导致家长的投诉或被追究法律责任。

儿科护理存在如此多的理由,护士们承担了较大的责任和压力,这就要求护士人员能从多方面转变自己,转变自己,降低风险,改善护患关系,针对这些理由,本人总结了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策略:

1、创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

医院良好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氛围能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放松身心。护理人员可以定期组织-些娱乐活动,积极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比如登山、羽毛球、乒乓球活动等等。定期参加一些讲座,调整自己的心理、改善自己的沟通能力。

医院能给护理人员一个合适的渠道发泄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医院管理人员要定期听取护理人员的心声,了解当前护士最需要解决的理由,形成良好的疏通渠道,让他们保持一种工作,在释放压力的同时,提高自己水平,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2、提高专业水平、提升责任心。

护士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能增加护理的自信心,医院可以让年轻护理人员定期参加技能竞赛、技术练兵等活动,多方式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比如儿科穿刺技术要求较高,平时需让护理人员刻苦练习,苦练基本功。

护士对儿童输液、打针等都要“一锤定音”,在苦练基本功的同时还要培养护士强硬的心理素质,护理人员在对患儿扎针时会产生紧张、畏惧、缺乏自信的心理,这要求护理人员树立自信心,保持冷静,精力集中,沉着冷静,“一针见血”,发挥最佳水平

护理人员责任心好坏是护理工作好坏的重要前提,护士对患儿护理要高度负责,态度要严谨,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制度。要能做到经常巡视房间,掌握患儿的病情状态,及时发现理由,并能预判病情的发展,儿科护理不能出现半点闪失,一定要严于律己,才能最大程度避开医护事故的发生。

3、良好的沟通能力、合理的工作强度。

患儿一般年龄较小,无法完整表达自己的需求。护士面对患儿时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护士有时需要用温柔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对患儿的关心。在病房巡视时,要用慈祥的眼神注意每个患儿,让患儿在医院能感到“护士阿姨很关心我”,在跟患儿交流时,要面带微笑,声音轻柔,这样有利于放松患儿心情,推动病情快速恢复。

在与患儿家属沟通时,要善于换位深思,准确表达患儿的病情状态,照顾时注意事项,用药方式、策略,增加家长对护士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关系。

儿科护理的特殊性,护士不能超负荷工作,要求医院对儿科护士的人数要配备充足,护士长要合理搭配,每个班次要安排有较长年资的儿科护士,根据患儿数量,操作难易程度调整岗位职责,实行弹性班制,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4、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关注度。

在儿科临床护理中,护士既要有丰富的医护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法律既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能约束家长的行为。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如果患儿或家属认为个人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会拿起法律武器来投诉护理人员,并会依照法律程序来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

这就要求护士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学法、懂法、守法。在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护理程序,护理患儿是一个严肃的过程,依法护理,才能让法律很好的保护好护理人员。

护士是白衣天使,护士应该得到社会和医院的关爱。医院的各项政策要能想护士倾斜,增加护士学习机会,提高护士劳动酬劳,增加加班补助等。特殊节日能给护士发放一些慰问品,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媒介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让社会更多的去了解护士工作,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重视护士劳动价值。

范文三:

摘要:胃肠外科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好坏是决定胃肠外科患者治疗的关键,本文为了研究胃肠外科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制约,我院成立护理质量制约小组,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及相关文献,以确立的各项护理评价指标为依据,在术前制定护理质量各方面的标准,术中对患者的病情及时进行登记监督,术后运用多种手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胃肠外科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制约可以降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开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的发生,增加治疗的成功率,同时还有利于推动科室护理质量的持续改善。

关键词:胃肠外科,围术期,护理质量,制约。

胃肠外科目前是医院的一大科室,该科室病人的手术难度大,风险大,术后并发症也比较多,因此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制约和管理作用极其重大。围术期护理的重要性也决定了医院对护士的要求较高,护士必须要有丰富的专科护理知识及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胜任。

在胃手术期护理人员要做好护理质量制约工作,护理质量制约工作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它能及时纠正护理工作偏差,同时是有目的的管理行为,贯穿护理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为实现目标服务。本文对肠胃外科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制约进行了研究,现总结如下:

1、术前制定基础性护理质量各方面的标准。

术前基础性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能够为护士的护理工作的基础,是护理质量制约的依据,对于他们具体工作的开展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

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当前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和省、市卫生部门下发的有关标准,要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同时标准要便于操作和考核,要随时间和工作的深入发展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是护理质量制约成功的关键。

基础护理作为全部护理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患者在治疗时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整个护理质量评判的首要标准。胃肠患者在住院治疗时,全程都会需要基础性质的护理,如每天对病房开窗通风换气,并定时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减少病房内探视人员的流动,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床头柜,床档及地面用消毒液定时擦洗,以防院内感染。

患者使用的一些仪器要注竟实时观测并调试,同时还要关注患者自身的清洁情况和自理情况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加以实施,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及相关信息,使他们有所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训练患者进行咳嗽、深呼吸、床上排便的策略等,还应根据患者的爱好、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与患者多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对患者多加关怀和照顾,使他们感到温暖,消除恐惧心理,从而正确配合医生护士治疗和护理。总之基础性质的护理质量关乎护士工作是否符合其就业标准,是护士工作过程中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

2、术中对患者的病情及时进行登记监督。

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是手术前工作的连续,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更应该具备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包括手术过程中配合医生的手术工作,对于接受手术的患者的情况进行及时反馈,调试好各种仪器,这些都对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手术中的护理工作由专门负责手术室工作的护士进行有些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因此手术需要的时间较长。

而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一些并发的情况这些都要求护士注意力高度集中,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对于患者的一些实际情况的反馈也有助于推动患者手术后护理的进行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建立一系列的质量检查以及登记制度具体需要记录的部分有患者的姓名,参加的手术名称,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等。

这些记录应该由专人负责并进行保管,各个科室也需要定期进行一些检查,就其中的情况进行整理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护士对于工作的责任心,为术后工作的合理展开提供基础。

3、术后运用多种手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胃肠外科病人围术期往往需要经过手术室、术后监护室等科室间或科室内各个班次的交接,在这些转运和交接过程中如果病情交接不清或对前期病情不了解就会导致护理差错或护理纠纷。

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床头交接班。术毕返回病房要向手术室护士了解术中有无特殊病情变化、静脉通路液体种类、液体有无渗漏、皮肤有无受压、各种引流管有无脱落及是否通畅。指导患者早期活动,术后每2h协助翻身1次,根据病情逐步下床活动以防止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肠粘连等并发症。

术后3d内是胃肠外科病人较易发生并发症的阶段,每个班次一定要把病人病情异常的情况交接清楚,以便重点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按医嘱及早使用抗生素,积极预防感染。胃肠外科患者由于受到胃管的机械刺激,呼吸道黏膜腺体分泌增加,呼吸功能下降,易出现并发症,因此术后对呼吸道的护理质量制约非常重要的,术后常规雾化吸入,翻身拍背并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利于痰液松动咳出。对痰液黏稠不易咳者,于术后4h常规超声雾化吸入。

日常护理中要求护士了解每个病人可能发生的护理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口腔感染、烫伤、压疮、坠床、液体渗出引起组织坏死等,并要掌握这些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4、结语。

对胃肠外科患者在术前制定护理质量各方面的标准,术中对患者的病情及时进行登记监督,术后运用多种手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胃肠外科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制约可以降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开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的发生,增加治疗的成功率,同时还有利于推动科室护理质量的持续改善。

可以的啊,这方面的我会的,要的话你看看jia我来说下具体的

护理论文范文1500字

论文题目 :整体护理在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摘要: 5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年龄61~84岁,行股骨头置换术。通过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控制了入院时原有的合并症,除2例原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术后肺部感染加重外.未出现新的并发症,术后髋腿早期功能锻炼,手术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整体护理,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

我科于2003年3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13例,其中行股骨头置换术者50例,现就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特点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男2O例,女38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岁。人院时合并有心血管疾病9例,呼吸系统疾病4例,糖尿病7例,尿路感染2例,褥疮1例。本组患者入院后先行胫骨结节骨牵引治疗,4~10 d后手术,采用髋关节外侧切口人路,术后15 d拆线出院。手术后2例原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呼吸道感染加重,经对症治疗得到控制。

2 术前护理

入院一般护理术前护理是多学科综合性护理,应确保患者安全和舒适。主动帮助办理好入院手续,患者人室到床,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的一般情况、条件及设备,介绍主管医务人员,配备生活用具,熟悉周边环境,使患者有到家温馨的感觉。

心理护理及时掌握老年患者的个性特点、家庭关系、社会背景及心理状态,有的放矢从心理上支持和疏导,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做好合并症的观察与处理对骨折伴有合并症的患者更应加强巡视观察,注意生命体征变化,配合医师对合并症治疗的.同时,注重做到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主动咳嗽排痰,扩胸活动增加肺活量;认真做好会阴部的卫生;鼓励患者每日饮水2 000 ml左右;臀部垫以水垫,并教会患者每日进行3O~50次抬臀训练,每日2次进行有效的按摩,必要时按摩骨隆突处和受压处。通过以上方法,控制了原有合并症,并减少了新的并发症,只有2例原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肺部感染加重,给予抗感染药物、吸氧、雾化吸人、吸痰等处理,一周后得到控制。

术前准备护理通知患者手术时间,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使患者充满信心,术前一天作常规准备,术前晚保证良好的睡眠,术日晨协助医师拔除骨牵引,用75%乙醇消毒,无菌布包扎手术部位,并护送患者去手术室。

3 术后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时接受术后患者,按硬膜外麻醉后护理,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详细记录。

体位、引流管护理患者术后取低枕平卧位,患肢外展3O°,膝微屈。穿“丁”字鞋,防止外旋,并做到不侧卧,不盘腿。及时接引流袋,并保持一定的负压及通畅,注意观察引流量,如量较多或有其他不适,及时与医师取得联系。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老年人脏器衰退,且营养状况普遍偏差,加之手术创伤,免疫功能低下,抗感染能力低,容易发生并发症,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包括:(1)及时消除术中的紧张,恢复正常情绪,保持病室安静,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让其得到充分休息,对术后疼痛较剧烈者,遵医嘱给予适量镇静剂及止痛剂,以免疼痛、情绪紧张诱发其他疾患。(2)对原有心血管、呼吸系统合并症的患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鼓励患者行深呼吸及扩胸运动,3 d后行床头吊杆起身锻炼。(3)老年患者胃肠消化功能差,又卧床少动,术后应加强营养,要注意饮食调节,宜少量多餐,清淡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及鱼类、豆制品等。(4)因老年人创伤加手术,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引发下肢深静脉栓塞,所以早期功能锻炼极为重要,本组患者均在麻醉作用消失后即行股四头肌静力收缩及踝关节屈伸活动,每天50次,并进行患肢的按摩活动,上、下午各1次。

功能锻炼患者3 d后逐渐后背靠起,l周后膝、髋屈曲8O°~90°,4周扶拐行走来院复诊。

4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且有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两大严重并发症,故手术治疗越来越普遍,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老年人骨折,多伴有其他合并症,给手术诊治带来麻烦,所以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组病例除2例原伴呼吸系统疾患,术后肺部感染加重,其他合并症均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出现新的并发症。本组病例疗效满意,其中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起到重要的作用,这需要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在术前、术后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准确的功能锻炼,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使患肢功能得以恢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