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有关项羽的论文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

有关项羽的论文开题报告

东楚以为项羽本色不过为一骑将,这只是项羽复杂个性中的一个方面。实际上,项羽在当时乃至后世都称的起是一个大政治家,只不过这个大政治家,生不逢时,其出手的政治措施与时代不合,故导致失败。先说项羽的政治眼光。项羽在楚怀王帐下,不过为一偏将,随宋义出征救赵。而宋义因一言偶中,被破格提拔为全楚武装力量的部指挥后,便碌碌无为,畏敌避战,与齐国割据势力相勾结。这时项羽当即向其指出与秦战钜鹿的重要性,但为宋义所拒。事实表明,项羽的主战是对,而宋义的避战是错。钜鹿一战,秦王朝便没得救了。秦将章邯归降项羽后,暴戾的项羽并没有将其杀掉。如果项杀章是容易理解的,因为项羽之祖项燕死于秦人之手,其叔项梁直接就死于章邯之手。但项羽没有杀章。这里推测其内心考虑可能有二,一,灭秦已为当时的大势所趋,接下来就有安定秦地的问题,如果不在秦人中寻找地位高者为盟友,则秦地之定,就是一个未知数。二,当时楚怀王号令天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自以为能笃定先入关,为防万一起见,立章邯为雍王,造成既成事实,以免有人先入关的情况发生时,用此法箝制对方。事实证明,这一手不为无用。刘邦居然用一支弱旅先行入关灭秦。而项羽立章邯之举就很有先见之明的意味。项羽的分封也不能以今天的眼光认定其为有意搞倒退。吕思勉先生有言,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项羽想做秦始皇,也是不可能的。周骋先生有言,秦统一搞的声名狼藉,大一统显然为当时思想认识所拒,分封是当时的唯一选择。而项羽的分封也是很有心机和技巧的。撇开公正性不说,分封的结局,从理论上说应该是有利于项羽的统治的。因为项羽诛灭秦降卒,封秦三降将,这三降将无颜面对秦人,其在秦统治是不稳固的,因而只能在政治上依靠项羽。史称项羽用三秦降将封刘邦出蜀之路。实际上,刘邦在蜀之封,何尝不是对秦三降将的制约,令其不敢稍萌叛志。因为刘与项毕竟是楚怀王帐下结为兄弟的战友,刘不论受到多大的委曲,在对三秦与对项羽的立场上,肯定是倾向于后者的。清人恽敬对项羽立都于徐州有一个相当高明的见解,即彭城为天下之脊,彭城定,而天下定。其以为项羽的分封已将从彭城到三秦一线都安置了项氏自己的人,或以为是他自己的人。如殷王司马昂,是项羽从赵将直接提拔起来的,河南王申阳也是项氏从赵将直接提拔起来的,此二人是位居彭城至三秦道的北面。南面有黥布、共敖、吴芮,此三人原本都是楚将,被项羽提拔到王的地位。如果三秦有事,受攻击或反叛,项羽都能立即畅通无阻地前往出事地点。而三秦对项氏的依附,又使得南北二线的诸侯国不至于生异心。这种布局之巧妙,非一骑将所能设想。但项羽心思巧妙却于事无补,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的种种作为已先验地决定了他不可能成功。其最早的失败是杀秦降卒。但秦卒不杀也不行,试想二十多万秦兵夹在四十万诸侯联军中入秦,一旦生变,又如何得了。于是杀是当时的一个出路。而对项羽来说,即是日后的死路。因为秦以暴政治天下,项羽继之以暴,当然是没有前途的。只是这个差使历史地落在他的手中,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如果有办法,现在看来也只有一条。即,入关以后,项羽便激流勇退,让楚怀王出面收拾残局,或情况还可为。但项羽又岂肯放弃好不容易到手的主持天下事务的权力。他只有失败这一条路好走了。今天我们看楚汉战争,总以为项羽只是匹夫之勇。实际上,整个汉代都认为项羽的各项才能均在刘邦之上。而且公认刘邦是百战百败而有天下。如果项羽只是一个简单的勇士,怎么可能取得如此战绩。有一个情况可能一直不被人重视,即,整个楚汉战争,始终是刘邦盯住项羽,如果项羽那么不济,就让韩信或曹参跟他干就是了。当时的情况或者是,只有刘邦的才气才能和项羽抗衡,他人都不行。而韩信的出场,只是在项羽气数已尽的情况下打落水狗而已,并非真的能吃定项羽。如果韩信真能在军事上超过项羽,那么楚汉战争的历史又简单的多,只要让韩信出面在荥阳一线击溃项羽,所谓擒贼先擒王,项羽一灭,其余诸侯自当不在话下。但没有这个选择。古人身在其中,其利害关系当比我等后人明白。只好让当时稍逊于项羽的刘邦亲自出马,抵住项羽,哪怕是接二连三地丢盔卸甲也不换人。本来就没人可换嘛。所以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是“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所谓奋其私智,当是指其才智在常人之上。如果项羽真如我们今天认识的那么简单,智力低下,又怎么能在汉军群雄的联合攻击下支撑三四年。汉人扬雄有言:刘邦的胜利是“群策屈群力,”而项羽则是明显的独智,故其失败了。扬雄的认识,就是整个汉代的认识,也就是说,在才智不敌的情况下,刘邦仍然取得了胜利,这个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是代表了时代潮流的胜利。项羽的政治水平可能不像我们现在共认的那样低,但其因年轻,也犯了相当大的错误。这个错误向来不为人重视,即,在钜鹿击败秦军后没有抓紧时间进兵,以致让刘邦先行入关。须知,项羽胜秦于钜鹿时,刘邦还没有正式开始击秦。刘的部队还在砀郡一带,而且人数很少,估计不过万人,还是在夺取了魏国的一部分军队之后才达到这个数字的。刘邦正式击秦的时间是秦二世三年三月后,即项羽胜秦的三个月之后。如果项羽及时进兵,很可能会在刘邦之前入关。那样一来,所有的主动权都在项羽手里,也用不着再干夺刘支配关中权力的一幕了。是什么原因使项羽这员勇将如此麻木,现在已不可考。会有这样一种可能,项羽在与秦决战于钜鹿之后,实力也受到很大消耗,他要等增援部队比如番君吴芮部之类。在取得了诸侯上将军之后,还有一些政治上的问题要摆平,也是耗时间的事。这样就失去了最佳时机。项羽的年轻还使他犯了另一个致命的错误,即,项梁战死之后,秦将章邯并没有继续对楚腹地进攻,而是掉头击赵。项羽与刘邦慌慌张张地从北面退回到彭城一带重新集结。其实项羽与刘邦对秦将章邯的以往战绩是全胜,他和刘邦所部又是楚国之精锐,完全用不着惊惶失措,完全可以在章邯北进的时候给予狠狠一击。章邯击败项梁,估计也要有损失,刘、项此时出兵拦击,极可能大胜秦军,从而一举奠定胜局。但项羽及刘邦都没有这样做。因为这个决策是两人作的,所以刘、项二人均犯了大错。如果不出错,那么,楚国的指挥权就不会落到楚怀王手中,项羽日后也就不会因杀害楚怀王而背上政治黑锅。这一错误,为项羽日后的生涯埋下了覆灭的祸根。这样说一点也没有强人所难。因为日后不论是项羽,还是刘邦,他们的作战都令秦人吃足了苦头,而这种能力是他们退守彭城时就已经具备的了。司马迁在项羽、高祖本纪中都说楚怀王恐,而徙都彭城,这是冤枉了楚怀王。因为彭城较之于其原先所都之盱台离战场更近。倒是《秦楚之际月表》中,司马迁写了项羽及刘邦恐而退兵。这才是历史的真实。现在,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话是个老外说过的话,具体名字就记不太清了,细想一下也不无道理,听到这句话有好久了,最近却突然想就这个问题写点东西。上面的话如果说的通俗一些就是说我平常对于某个事情是怎么想的我们就怎么去做了,我们经常这样想所以也经常这样去做,这种行为多了后就变成了一种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是不容易改变的,就如某老太太每天到点都跑楼下买份北京晚报一样,其实有时候并不一定会看,有人问她,她说习惯了,每天到哪个点就下楼转转,顺手就买份晚报回家,天天都这样,要哪天没下楼没买报就会不舒服,这种习惯久了后就成了一种性格,而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在中国从来都是成者王败者寇,成功的让后世景仰,世人称道,而失败者则会万夫所指被世人所不霄,但项羽却是一个例外,项羽最后败在了刘邦的手下,自刎在乌江边上,虽然他败了,但项羽在人们心中从来都是一个不可一世的大将军,一个让人望其项背的大英雄,刘邦虽然胜了,但我们更多的听到人们在骂刘邦夸项羽。有人说是刘邦打败了项羽,有人说是韩信打败了项羽,但我认为是项羽自己打败了自己,在那个年代,除了他自己,没人可以打败项羽。项羽小时候学文但不感兴转而习武,他叔叔对他说武习的在好不过是敌一人敌十人,要敌万人就得习兵法,项羽听后很感兴趣,转而苦读兵书,同时也习文练武,那时候有一句话叫:楚人三户,亡秦必楚,意思是说即便是楚人只有三户了,最后也一定会灭掉秦国的,项羽从小志向远大,他暗暗立志要推翻暴秦。曾有个故事,说是项羽年少的时候看到秦王带一帮人浩浩荡荡在江中游玩,秦王被众人护拥好不气派,项羽看到了就对身边的人说:“彼可取而代也”,令旁人大惊失色,他叔叔在边上看到了,知道项羽非常人也,志存高远他日必成大器。项羽精通兵法,力能举鼎,文武双全,同时具有先天的领导力和不凡气度,他懂得带兵最重要的是要立军威,项羽一向言必行,行必果,他武力过人,有万夫不挡之勇,同时能征善战,机智多谋,带兵打战同样所向无敌,仿佛出世就是与众不同的大人物大英雄。项羽除了上述特征外,最重要是他非常的自信、坚强,果敢,威猛,这样无比的自信,使他很少相信别人,他只相信自己,他个人能在万敌之中进退自如,百万雄兵指挥起来同样应对自如得心应手。同样他也刚愎自用,性情暴戾,因为他的能力之优秀他常常目中无人,口出狂言,一般人在他眼里都是凡夫俗子,极少有人能让他敬佩。最大的错误不是鸿门之上没杀掉刘邦,而是对于韩信的轻视,韩信本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韩信熟读兵书,有谋略有胆识对军事之事了如指掌,能忍他人跨下之辱就是为了不负身平所学,为了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在项羽帐下时虽是小兵一个,但每每都能未卜先知,对项羽的作战思路了如指掌,后来在钟离昧推荐到项羽亲帐下,让项羽授他一个好职位,可是项羽偏偏对自己过份自信,目中无人,他虽然知道韩信有谋有略对作战之事更是有独到之处,但他看不起这个曾经的胯下小人,他没能用他,这是项羽最失败的地方,虽然英雄一世,但没能逃过世俗的境界,以有色眼睛来对待韩信,他认为韩信这样的人如果也当了将军那将对他项羽的不敬,会给他项羽丢人。项羽的失败一、缺乏谋略和视野,不具备政治家读 司马迁《史记》得知: 项羽,是一位英雄。天生神力,"吴中子弟皆惮之"。其志向博大高远。他很讲信义,只因允诺了项伯"善遇"刘邦的进言,他不顾亚父"示之者三",于鸿门宴上放走了罗网中的刘邦。当兵败乌江时,他拒绝登上乌江亭长的救生船,面对身后的丛林干戈,他笑对死亡,气概何其豪迈。英雄项羽最终自刎死掉了......耳畔怆然响起悲歌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折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至死将失败的原因归之为时运不济。然而,真的只是时运不济使然吗?有人说:项羽最大的失误,就是在鸿门宴上未听从谋士范增之言,以至放"虎"归山,招致最后的失败。这一失败看出项羽是一个在政治上看不清方向认不清真假的人,又在险境中不能急中生智,化险为易的人,怎么能领导众人走向成功呢?二、项羽性格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陷1、目光短浅、自满自得 足勇少智、缺乏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细读史书可知,项羽性格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陷:他空有高志却目光短浅;爱慕虚荣,不乏自满自得的小农意识;凡事勇在先,智在后,残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从谏如流、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这就决定了他的一生,只宜做一名叱咤风云的将军,却不具备一种帝王的胸怀。他真正的失误不在于杀没杀刘邦,而是误在自身不能克服的性格弱点上,就算他于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以后也一样会败于张邦、王邦、李邦。2、残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从谏如流、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且看一下《史记》中的几个小片断:新安。章邯率部归降。项羽不是对降兵善加督导,化为己用,反因害怕降卒不服而"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丰鸿门。闻刘邦欲关中称王,项羽大怒,欲以四十万大军击压刘邦十万军。刘邦恐,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卑曲称臣,高颂项王。项羽显然沾沾自喜,颇以为得意,遂听从项伯言而"善遇"刘邦。这就有了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而"项王默然不应"的千古遗憾。入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令"秦人大失望"。既灭秦。有人劝说项羽:"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此时却心怀东归意,说:"人富贵了不回归故乡,就如同穿着好衣服在夜里行走一样,谁能知道呢?"劝者见项羽目光如此短浅,不由意冷心灰,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闻之,大怒,"烹说者"。汉二年冬。因封侯不当,田荣起兵反叛。项羽平叛后,"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这样的例子不必一一列举下去。项羽的性格弱点贯穿了一生的始终,他似乎并无意加以改变,这对一个有着远大抱负和理想的英雄来说,是他的致命伤。他的成长过程,只是一部勇猛成长史,却忽略了对更高层次人格的追求和塑造。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失败,不过是一名强悍的勇士而已。你看下面的吧,对项羽为什么放刘邦分析的很有独到之处项羽。钱钟书在《管锥篇》第一卷中这样分析:“‘言语呕呕’与‘喑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理学,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正因为项羽性格复杂如此,人们在解读《项羽本纪》时,便产生了一些误读的现象,尤其是对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更是作了错误的判断。如高中语文部编教材教学参考书就给予许多的否定词语:不善用人,不听臣言,骄傲自大,狂妄无礼,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眼光短浅,有勇无谋,放虎归山,导致楚汉战争的失败等等。上海高中语文教材H版所选《鸿门宴和涪关宴》一文,更是通过项羽释刘邦与刘备释刘璋的对比,轻易地对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作了否定评价:“当时,楚霸王项羽不听从范增的劝告,在宴会上轻易地放走了刘邦,最后落了个自刎乌江的下场,留下了惨痛的历史教训。”中学教材如此,大学教材也作此论。郭兴良、周建忠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学》(上册)就有这样的字眼:“项羽头脑简单,缺少谋略……”“因骄傲自大,缺少政治头脑而又不听臣言,最后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被迫自刎乌江……”可以说,大多数史论家几乎众口一词认定项羽鸿门释刘是一个战略抉择的错误,埋下了最终失败的祸根,鸿门宴是项羽由辉煌走向人生末路的转折点等等。产生上述误读,原因很多,除了项羽自身性格复杂的因素外,还同根植于人们心中“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传统观念有关。项羽因为最终失败,人们才把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贬得一钱不值;设想一下,假如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是项羽,人们又将作何感想呢?也许鸿门释刘成了项羽的一则美谈。其实,细读《项羽本纪》我们就会发现,司马迁虽然对项羽的失败表示了惋惜之情,对项羽的一些言行也有微词,但司马迁从头至尾没有否定项羽在鸿门宴放走刘邦的行为,也没有肯定放走刘邦是项羽失败的原因。尽管鸿门宴结束时,有范增骂项羽的话:“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将为之虏也。”但这只能作为司马迁秉笔直书的佐证,而不能作为司马迁否定项羽的根据。纵观《史记》,司马迁对范增这位自以为是、倚老卖老、越俎代庖、不顾大局、气量狭小的谋臣并无多少好感。我们知道,某一特定对象在其历史发展中的每一个点都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不能说鸿门宴与楚败汉胜的历史结果无关,但绝对不是主因。关于项羽失败的原因,司马迁在《项羽本纪·赞》中作了精辟的分析:“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司马迁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三点:其一是背关怀楚,即是说放弃了关中这一战略要地;其二是放逐并杀害义帝,因而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其三是迷信自己气力而不学古代圣君以德感人。由于项羽秉承楚文化的精神,代表的是楚文化的思想传统,即英雄时代的传统,尚力不尚德,因此,在国家动荡之际,他可以凭借武力“马上得天下”,但得天下后,却不可能“马下治天下”,于是失败也就成了必然的逻辑。因此,项羽之败不在鸿门宴放走刘邦,即使刘邦命丧鸿门,也会有“李邦”、“王邦”的出现。另外,司马迁确实写出了项羽身上种种性格的弱点,但这主要不反映在《项羽本纪》中,更不体现在鸿门宴上。司马迁为突出人物的某种个性和避免叙事的重复,首创了“互见法”。就写人说,即将人物的主要性格和经历的重要事件写在本人的传记中,次要性格写在相关的别人的传记中。从全书说,人物的性格仍然完整。如在《项羽本纪》中,突出写项羽的主要性格,作为英雄本色表现出作战勇猛、为人豪爽直率等。而项羽一生重大事件是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至于他性格的其他弱点,则见于《高祖本纪》、《淮阴侯列传》等作品中。因此,我们不能把项羽身上的某些性格弱点强加到鸿门宴中的项羽之身上。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鸿门宴上的项羽呢?又该怎样评价项羽放走刘邦的事件呢?这必须从《项羽本纪》的整体来把握。只有联系项羽叱咤风云的一生,甚至联系他的家族盛衰,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一般人看来,项羽是个性格残暴、动辄杀人的武将,死在项羽手中的人何止千万。但项羽杀人是有他的原则的:只要是阻挡他灭秦兴楚的复仇事业和雄霸天下的壮志的人,无论贵贱,无论强弱,无论老少,他都毫不心慈手软,彻底予以毁灭。这是因为项羽是在一种浸淫着复仇氛围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史载,从春秋中期开始,楚国称霸中原;后来虽然走向式微,但即使是在战国时代七雄并立,楚国和秦国也一样最具备统一资格。然楚国最终被秦国消灭。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楚国人无法接受这种残酷的现实,心中一直燃烧着复仇的火焰。项羽不仅是楚人,而且是楚国贵族的后代,他的祖先世世代代为楚将,祖父项燕为楚战死,因此他的家族与楚王朝具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血肉相连的关系。楚国虽然覆灭,但项氏并没有停止复仇的活动。项梁阴以兵法部勒吴中宾客和子弟,项羽说秦始皇可以取而代之等,都是这种复仇情绪的具体表现。项羽可以说是集中了国仇与家恨于一身的人物。一百多年的仇恨,一百多年的血泪,强烈的复仇怒火与个人野心相结合,铸就了项羽这样一个以暴抗暴的英雄(参见陈桐生著《〈史记〉名篇述论稿》,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可以说,项羽毕其一生,只为着复仇与称霸两个目标而奋斗,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这两个目标支配下实施的。因此,陈涉起义爆发后,项羽在叔父项梁的安排下,以迅雷之势杀死会稽郡守及府中反抗的兵士,夺取政权,开始了他雄心勃勃、喑恶叱咤的一生。当号称卿子冠军的上将军宋义奉命救赵,却停留四十余日,徘徊观望,使抗秦事业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他果断地杀掉宋义,排除了进军的障碍,以勇冠三军、破釜沉舟的气势,击败秦军主力,扭转了局势,为最后灭秦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当他发现秦国降卒“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时,便毫不犹豫地下令“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如此一个杀人果决的三军统帅,为什么在鸿门宴上却轻易地放走了他日后的死对头刘邦呢?真是他优柔寡断的性格占了上风吗?不是。因为,在项羽看来,刘邦并不是他实现目标的拦路虎,而且当时秦患未除,他还需要刘邦的配合,如果轻易杀了刘邦会引起诸侯的不满和恐慌,造成抗秦联盟的破灭。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上项伯的撮合和刘邦降贵纡尊的登门谢罪,项羽终于放弃剿灭刘邦的打算。应当说,这不是项羽的盲目,而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明智的决策。

《我眼中的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豪气干云的诗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为西楚霸王项羽所唱的一首颂歌。但无论这诗句包含了多少对项羽的崇拜和敬仰,历史却终于将这一代枭雄、一方霸主定位为一位悲剧英雄。然而,这决不是我眼中的项羽,而理由主要有两个: 首先,不可否认,项羽最终走上了死亡的不归路,但正如李清照诗中所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项羽他一生叱咤风云,不曾受过半点屈辱,也从不委曲求全;即使是死亡,也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尊严——若生不能成为“人杰”,那么不如成为“鬼雄”。永远只做人上人,又有什么不好呢?何悲之有? 其次,他的自高自大并非毫无理由,他仅凭自己的实力闯天下,能以勇猛善战,显赫一时,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最终成为一代枭雄,雄踞一方。他在战场上睁目叱敌,使敌将“目不敢视、手不能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史记*项羽本纪》);他大败汉军,追逼得刘邦三番五次抛弃儿女而逃窜……而这一切,都足以成为他骄傲的资本,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一味批判他的性格弱点呢? 项羽也许的确莽撞了些,刚愎了些,但在我眼中,他只是一个坦率、单纯、刚强、自信的青年。项羽自杀时,刘邦已经是五十六岁了,于是那个素朴的的青年败了,而老于世故的刘邦取得了天下——历史犹如一枚硬币,正面是帝王,反面是贼寇,属于项羽的那枚硬币,在落地的瞬间被命运的手指不经意的拨弄,于是翻了个身,于是刘邦成为了汉高祖,项羽却只留下了一首《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轩昂, 灭强秦兮在疆场。 时不利兮乌江上, 乌骓鸣兮空悲伤 注: 按史,项羽至垓下,与汉战不胜,入於壁,汉兵围之数重。韩信使军中皆作楚歌之声,项羽夜闻,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乃夜起饮帐中,悲歌忼慨,欲与虞姬相别。自为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虞姬和之。因泣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而虞姬因取剑自刎。於是羽乘骏马,麾下壮士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平明,汉军觉而追之,於是重瞳无光,兵散势去,至於乌江毕矣

关于项羽的800字议论文精选范文

当日,你见秦王出游,大胆说出“必可取而代之”。也许当时你被别人视为疯子,看作痴人。殊不知这是一种豪情,一种理想,一种男儿当存的.抱负。果然,你年轻有为,迎着狂风暴雨,逆着历史的潮流,你涌上了历史的大舞台。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项羽的议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1

“沉睡了千年的身躯,从腐枝枯叶里苏醒”,我追随着萧声与马蹄,找寻你远古的身影――

自年少时,你就与众不同!熟习兵法,力能扛鼎。后来,你与范增连下秦城,以摧枯拉朽之势破强秦。“西楚霸王”,所向披靡,英雄风采,举世传诵。于是,你,项羽,便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但,在鸿门宴上,你却败了。宽容与大度,被视作“妇人之仁”,难耐英雄气短!虽然没有烽火猎猎,又不伤一兵一卒,但是在权谋之争中,你已经“败”得彻头彻尾。范增怒呼:竖子不足与谋!你,那时难过吗?

后来,楚汉争霸,狼烟四起,征战杀伐,连年不休。矛盾重重,处处是阴谋与陷阱!你疑范增,兵败如山倒;你别虞姬,四面楚歌……然而,你又是那么的英雄气概!你拒绝逃命的快船,你拒绝同情与宽容,你拒绝拥有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等等世俗中的权谋与机变的“智慧”!你不屑卑鄙龌龊,你更不齿蝇营狗苟。面对昔日的部下,面对惊恐的追杀者,你从容而谈,并赠之乌骓。那一刻啊,面对死神,你分明在生动的诠释着英雄的尊严!

对你而言,失败与死亡,不是一个英雄毁灭,而是一个英雄诞生!

失败与死亡,只是为了彰显英雄生命毁灭前的壮丽。与其说那是一种消逝,不如说是一种释放!

你知道你死后的世界么?刘邦,成了皇帝――那个在中国古代可以与神祗相提并论的皇帝。你恨么?

也许,这便是你的宿命,超俗的英雄在世俗中的宿命!

凤凰在烈火中涅盘,那是一个伟大而又美丽的更生。你沉睡几千年,也许早已听不到那些世俗纷乱的聒噪。今天,当我们用萧声追随你而来,你可会在暮色苍茫中苏醒?

也许,有人说:成者王侯败者贼,你成为皇帝才光辉。但我要说,做皇帝是权谋与诡计催生的蝙蝠,磊落的英雄无缘享受那个“尊讳”。

因为你,项羽,不会做个好皇帝,你只能做英雄。古代皇帝们的那些素质,你似乎不具备。因为你,有超人的才能,更有宽容的仁慧。你不会阴狠毒辣,斩草除根。所以当范增向你示意再三时,你却总是视而不见。你一心想成刘邦化干戈为玉帛之美意。你这样的“失误”,令范增怒呼:竖子不足与谋!如果你狠下心,除去刘邦。那后面的事情就轻松多了。

你是英雄,你便不会依赖于别人。无范增为亚父,你仍旧是一代霸主。但无张良和韩信做羽翼,刘邦只是一个无名小辈。然而,我不能不想到,正是刘邦无法离开那二人去打江山,才会出师借请张良,才会“萧何夜追韩信”……而你和范增,只给人留下遗憾。

你是英雄,当兵败身亡时,坦然是你的风采,宁死也不愿苟活。而你,是否想过:同样敌强我弱的情况,刘邦也曾经遇过?世俗眼中,那些卑鄙无耻的伎俩,会在权利的光环笼罩之下,很从容的摇身一变,化作“大丈夫能屈能伸”美谈。

但你是磊落的英雄,不是媚俗的“大丈夫”。东山再起,不属于你。你,英雄的项羽,崇拜权利的土地上,注定是要倒下的。或许,此刻思接千载,月下喟叹的,不惟有我?

倾听着马蹄声,倾听着呜咽的萧声,我就要从历史的迷雾里携你而来,笑对世俗的冷眼与热望。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2

自古以来人们对楚霸王项羽褒贬不一,有人称他为“人杰,鬼雄”,也有人称他为“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我则称他为“‘近古以来未尝有’的武夫”。

项羽力拔山、气盖世、古今未有,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伟大的功绩,这样一个英雄豪杰在政治上却极为幼稚,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烧杀破坏,以至丧失民心,终军败身亡。

在刘邦和项羽的形象对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出,项羽从小就有雄心大志,而刘邦年轻时是好吃懒做的酒色之徒;起义以后,项羽英勇善战,身先士卒,对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更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而刘邦表现为一个胆小鬼,极端个人主义者,为自己逃生,六亲不认,把子女三次推堕车下。项羽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坦然直率,而刘邦的性格特点是狡猾诬赖。从另一方面看,项羽骄傲、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而刘邦比较虚心、豁达,善于采纳别人意见;在政治斗争上项羽非常幼稚,特别在鸿门宴上更是如此,对于一个敌将的放肆行为视而不见,更呼其为“壮士”且“赐之卮酒,赐之彘肩”相比之下,刘邦在政治斗争中老练,在宴会上不动声色,全力取得项羽的谅解;项羽不会用人,刘邦善于用人;项羽比较残暴,刘邦比他仁慈;项羽是军事人才,善斗力,彭城大战,带三万人把刘邦打败,而刘邦善斗智。

是的,霸王项羽确实让人怀念。他英雄一世,敢作敢为,这是真正的男子汉,铮铮铁骨,豪气冲天。“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是何等的豪迈!真乃盖世英雄,震古烁今,光照日月。英雄末路,他没有选择逃生,而是从容自刎。他演绎的那首《霸王别姬》成了千古绝唱,使得多少后来者扼腕叹息,唏嘘不止。

同众多卑微的灵魂相比,他虽败犹荣,虽死犹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3

破釜沉舟,分地封侯,衣锦还乡的你豪气冲天,崛起阡陌之中而虎踞霸王业。

霸王别姬,献头赠马,力能扛鼎的你也温情四射,鸿门放豺虎而乌江岸自刎。

谁也不能用一言半语完全描述你的一切。你屠兵二十万,残暴;你别姬又赠头,温柔;

你百般不愿杀刘邦,妇人之仁;你冲锋陷阵创奇功,英雄气概!我们不愿用成或败简单概括你的一生,只得仰天长叹:壮哉,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人人都了解你的强壮与威武。你出身贵族,从不愿屈膝于任何人,所以你征战天下只剩范增相从,所以你放逐义帝自立西楚霸王,所以你自刎乌江不做阶下囚徒,你的确豪迈!

“时不利兮骓不逝”,许多人明白你的天真与幼稚。你有着极大的生命力与豪气,火烧阿房三千里,然而,你不知道,经过始皇帝的改造,你的英雄气早已与封建潮流相悖,你的死也许就是英雄气概在封建浪潮中的最后一次挣扎,你的确令人悲哀!

“骓不逝兮可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你离别了虞姬率百余骑突围,你却没有想到,楚地六郡,四郡依然在手,垓下之围,汉军并非锐不可当,你的出逃太过仓促。你为什么失去了理智,又为什么置四五十万大军于不顾而对虞姬那么缠绵?你的确令人不解。

壮哉,项羽,不只是因为你的霸王业,还有你那独特的性格与气魄。你的魅力令后世品味不尽,你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后人思索咀嚼……

我们仰慕英雄,却不能在俯仰间通晓他的全部;我们拥戴英雄,却应当理智判别他的一生。我们应当懂得与英雄对话,这样,他们的可贵之处才会渗入我们的内心深处,才会催促你我奋进向前!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4

英雄应当不以成败论之,秦末,刘邦、项羽争霸天下,结果以项羽失败而告终,《史记》作者司马迁评价其乃“失败的英雄”,我很赞同。

项羽,楚国人,青年时,学书、学剑皆不成,换学兵法,却也“略懂其义”,不愿深入了解,当其遇秦王游会稽时,发出“彼可取而代之”的怒吼,项梁惊而捂其口,可见项羽的远大理想。刘邦那时算什么人呢?只是一个泗水亭长,见到秦王也只能发出“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的羡慕之意,恐怕他至死也没想到可“取而代之”吧,可见项羽的远大理想,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这足以体现了项羽的过人之处。

项羽作战英勇无比,巨鹿之战,杀死畏缩不前的宋义,破釜沉舟,同仇敌忾,将士们以一当十,经历九次战斗,彻底击垮秦军主力,这一仗,确定了项羽的统帅地位。刘邦呢?却趁此时机,攻入咸阳,小人得志,还狂妄地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说后,立刻大怒,特别是听说曹无伤的话后,扬言“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多么豪迈,多么勇猛,有男子汉气概,鸿门宴后,项羽进入咸阳,大封诸侯,自称西楚霸王。

诚然,英雄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项羽失败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历史的教训——失去民心,项羽有着军事天赋,但他曾将秦军投降士卒坑杀二十万,典型的一个杀人狂魔,人人惧之。当其进入咸阳城后,烧杀抢掠,秦民大失所望,可以看出,项羽政治水平不高,不懂得安抚人心。

可刘邦呢?被项羽打败后,嫌车跑得慢,居然将亲生骨肉踢下车去,这种行为简直连牲畜都不如,我想这时,他更不会有项羽那种乌江自刎的气魄吧?这是典型的小人形象,遇事毫无主张。他还惯用卑鄙手法,当刘邦项羽签订“鸿沟之约”后,原本是停战期间,却发兵攻打项羽后背,可见他是一个地道的伪君子,他还曾对项羽说“财物无所取”可是他献给项王和范增的玉璧“和玉斗”是他从咸阳宫里抢来的奇世珍宝,。项羽做事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更不会干出刘邦这种口是心非的事来,从这里可以看出项羽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刘邦虽然有缺点,他就只凭借了一点战胜了项羽,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无论如何,项羽的功绩是掩盖不住的,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5

今天,我们在习习的秋风中寻访了户部山,游览了户部山的著名的八大院、民俗博物馆和戏马台等处,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戏马台,因为那儿有项羽的足迹。

一进戏马台大门,便看到了两匹马分立两旁,旁边还有两位披挂整齐的骑士,心中顿生肃穆之感。步入“楚室生春院”,一座高大的项羽塑像映入眼帘。只见他,战袍随风扬动,一只手按着佩剑,似乎下一秒就要拔剑出鞘,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给人以不怒自威之感,却又似乎有丝丝悲壮之意。塑像后是雄风殿,殿前有两根蟠龙柱,柱上的龙雕工粗犷,造型生动。殿的后壁上有一组“西楚春秋”的壁画,再现了项羽悲壮而又英勇的一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标志着他一生最大成就的一次战役——巨鹿大战。这一战中,他身先士卒,率领兵士顽强抗击秦军,最终推翻了暴秦的统治,建立了西楚政权,定都彭城。并因此战中所使用的计谋和勇气,留下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成语,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随后,我们来到了“秋风戏马院”。戏马堂就是该院的主殿堂,四周有24根丹柱绕堂而立,四壁是雕花窗棂。左配殿是“鸿门宴”情景的展示,再现了宴席之上项庄舞剑欲刺济公的紧张画面。(只可惜此计未成,项羽的优柔让他失去了杀掉对手的最佳时机,放虎归山,终至成患。)右配殿是“大幕天垂”,再现了项羽兵败,痛别虞姬,自刎乌江而死的史实,令人不禁生出悲壮之感。

走出戏马台已是中午时分,我们到了小吃街。我点了一份丸子汤,丸子汤入口后先感觉到甜,继而又有些酸,有些苦,有些咸。我突然感觉到,这味道和项羽的人生有许多相似之处,不禁心生感慨:项羽的一生真是壮哉!惜哉!悲哉!

关于项羽的800字议论文5篇

我的梦里,常常出现一个少年,白衣扬鞭,胯下乌骓,飞逝而过。那是你吗?霸王项羽?我在长江边唤你,只有一声声的海浪回答。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项羽的议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1

也许你会提起鸿门宴中项羽的优柔寡断,但我却认为这恰恰才是他大度的体现;或许你会因为‘霸王别姬’说他儿女情长,但我却认为这才是他男子汉的体现,或许你会说他有勇无谋,但试想在他的一生中又有哪一次战役是侥幸成功的呢?

在我眼中,项羽是一个侠骨柔肠的大侠。,因为他有大侠的海量和大度。鸿门宴上,项羽放走了一生的劲敌刘邦。乃至其后来乌江自刎的下场。以史册中项羽的残暴,他为什么要放走刘邦?那不过是多杀一人而已。他不是圣人,也无须假仁假义。刘邦曾跟他结义,这固然是其中原因,就因为项羽败了,鸿门宴放刘邦才成了项羽败北的关键。如果项羽胜了呢?那么这鸿门宴就可能被世人所称颂的了。可能会说项羽放走刘邦是一个绝妙的计谋,是其成功的主因。如果说这还不足以说明他大度,那么他对樊哙的宽恕就应该足以表现出来了,鸿门宴中樊哙带着武器闯入军营,并没有让项羽所杀,反而赐座,赐酒还赐给他肉,并不止一次的称之为壮士。或许这就叫做英雄惺惺相惜吧!

项羽也是一个英雄,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史记》中曾写道: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这足以说明项羽的胸心壮志,和他的胆量!

这也许就是为他之后的一番事业打下的基础。

项羽也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军事家!

仔细去观察会发现,每一场战役他都经过了严密的谋划。有人拿他和同一时期的韩信作比铰,说项羽之兵法大不如韩信。那只是很少有人注意项羽的兵法罢了。其实他们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只是韩信更加隐忍罢了。但他们不都是因政治想法的幼稚而失败的吗?项羽是该杀的人不杀,不该杀的却杀了;而韩信则是该反的时候不反不该反的时候却反了。这些注定了两个人的失败。

然而项羽的一生又是悲惨的一生,他最终还是没有作成天下的君王,但是他的所做所为却永垂青史!

项羽,一个有情有义的大丈夫,一个单纯、可爱、善良的政治家,虽然是政治斗争中的败将,但却显得真诚,直率;项羽,一个伟大的英雄,一个有理想,勇敢的有为之士,哪怕是面对自己的敌人,也能发出真诚的赞叹;项羽,本来一个侠骨柔肠的大侠,他的真诚、勇敢让李易安也为之动容,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名句。在这里我也要大大的赞叹一声:”项羽,真大丈夫也,真大侠也,真英雄也!“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2

看完《鸿门宴》后,很多人都有会认为项羽是“妇人之仁”,错失了杀死刘邦的大好时机。但苏轼却认为项羽有“君人之度”。这并不是因为苏轼一时新血来潮,来个唱反调,这是他发自内心地赞赏。

当时的时局对刘邦是不利的,若项王一举入关杀死刘邦还好说,问题是他若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就不好了,刘邦手下虽说只有十五万余兵,但尽待在关内,加之刘邦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他们大多对刘邦十分忠心,倘若得之刘邦已死,必尽其力而反之,彼可于大路埋伏(项羽素傲,必取大而舍小),但见来时可往来冲突,却不与其正面交锋,此可疑其兵也,然后可使一人佯装投降,传书与羽言其为内应,里应而外合也,羽必信之,待羽入城,三下围攻,可擒矣(此乃关门打狗之策)。

项王可能考虑到此为人和与他势力不利也,故作个顺水人情,放刘归去。

刘邦善用人,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也正是如此,项王手下如韩信、陈平等皆降刘邦。项王会败,这是一个原因,可胜败兵家常事,一场战争的胜负不会抹杀真英雄的形象。

项羽不肯学书,书足以记姓名而已,不肯学剑,剑一人敌,要学的是万人敌。他打仗不管兵法,每战必披甲持乩,亲自出战。一者鼓舞士气,二者削敌锐气。真英雄莫过于此!羽曾以3万楚军大破汉兵56万,打得刘邦抱头鼠窜。这是多么的霸气啊!项王曾和刘邦讲和,划鸿沟为界,这是多么的豪气啊!他曾因兵败,而在乌江自刎,这是多么有骨气啊!

无论是打仗,做人,甚至是作诗,都掩饰不了他的英雄之气:

力拔山兮气慨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可奈何

项羽的这首诗也因此流传千载。

司马迁说过:“他爱马,爱美人,爱故交,最后自刎而死!这是一个十足的让人快意的英雄……”我想这是对项羽英雄之气的最好诠释吧!

项羽的死,不在与别的,只是他的英雄气,是他那天生的英雄气,注定了他悲剧般的命运!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3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当项羽在垓下被刘邦的数万汉军重重围困时,当时四面楚歌的悲调响起时,当霸王视若掌上明珠一般的美人虞姬拔剑自刎时,这位名震古今的人物注定逃脱不了悲情的命运。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的生命成为悲剧?

英雄?项羽出身楚国贵族后裔,从小随叔父项梁习武,并且被叔父项梁灌输了大量的复仇思想。仇恨的种子,在项羽的童年时便已深深扎根,少年项羽便起兵会稽,南征北战,所到之处几乎攻无不克,所当着破,所击者服,威震四海。超凡的军事才能与高强的武艺使项羽所部在项梁死后迅速成长,臣服十八路诸侯。巨鹿之战的破釜沉舟,以少胜多,更是将项羽的人生推向了高峰。

论军事,就武艺,项羽无疑是个英雄,他用武力强劲地推倒了暴秦统治的最后一根支柱,他作为抗秦联盟领袖,贡献无穷。

懦夫?悲哉!悲哉!这位推翻暴秦的头号功臣的心灵竟然是极度脆弱的,他总是把这种脆弱——这份骨子里的怯懦转化为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败笔。心若不弱,他便不会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意若不变,他便不会在鸿门宴放走劲敌刘邦;目光若不短浅,他便不会满足于诸侯们的奉承阿谀;任人若不唯亲,他便不会饶恕左右逢迎的项伯而怀疑视他如子的亚父……一切,都是因为他在仇恨的滋养中长大,都是因为少年成名的他心过于浮躁,意志过于不坚定,终使他只沉浸在万人俯首的王位的快乐中而未胸怀天下。而这种“快乐”的剧毒已深深浸入他的骨髓,表现出政治上的无知与幼稚。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项羽是犹豫的,怯懦的,他更适合在太平之世为国建功立业,而不该降生在这乱世啊,壮哉,悲哉!英雄?懦夫!

我想,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项羽,注定只能成为大将,而刘邦,显然更具帝王之相。项羽常哭,是面兄弟,对美人,有感而发的真性情;而刘邦亦常哭,那是为了逢迎他人,维护汉军,巩固大汉王朝之社稷的良策。而对于项羽个人,这是不公平的,他不应该被上天安排来承受这一切苦难,他不该成为刘邦登帝的牺牲品!然而历史不容改变,事实不容置疑,如今的我们只能针对项羽个人进行人性弱点的剖析。

怯懦的英雄项羽啊,当你在乌江自刎结束自己悲剧一生时,希望你这条真性情的汉子能换个天下,换个人间。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4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这首诗赞扬了项羽宁死不苟活的精神,但是我暑假读过《史记》中关于项羽的内容后,我对项羽有了自己的看法。

项羽是一个英雄。他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可以冲锋陷阵,转瞬间就能杀敌百人,他用兵大胆,敢于“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

我佩服他的胆略和勇猛。观看秦始皇出行时,他竟敢说自己可以取而代之。千古英雄,谁敢如他一般出此豪言?从这点看,项羽的确是英雄。

但项羽更是一位失败的英雄。

首先,我认为他不注重文化学习,只崇尚武力。他甚至认为读书无用,只要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已经足够了。可他没想到,不学习,有些方面就会无知,无论带兵打仗,还是治理国家,无知都会成为绊脚石。

其次,我觉得他不善于用人,不能把握好时机,无知使他不知人,更不善用人。张良、韩信都曾经投奔于他,可他竟不能知人善任,使这两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为刘邦所用,最后把自己打得一败涂地,总算有个谋士范增的才智也给浪费了。要么不执行范增的计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绝好的机会呀,可项羽偏偏痛失良机,要么中人家的计策,不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致使范增离开他,在忧愤和疾病中去世,使自己彻底失去谋士。

项羽还是一位不善于总结自己失败的英雄。项羽在临死前曾说:“天要亡我。”而不从自身找原因。项羽英雄盖世,却只会逞匹夫之勇,不能驾驭天下英雄,到死都认识不到自身的弱点,只是自欺欺人地把失败的原因归之于天,真是可悲呀!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5

乌骓马一声长嘶,嘶裂了乌江岸原本的宁静,平静的江水沸腾般的兀自翻滚起来。黑云潮涌,八方雷动,你身披黑色的大氅,在江边站成一块黑色的巨石。

你是项羽,是我的西楚霸王,你在“楚汉之争”中败于刘邦,自刎于乌江。虽然是败,但你有去争的勇气,这就够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让这猎猎江风和潇潇雨滴为你送葬,为你唱一曲不朽的乌江颂。

你站在庭院中,用枝叶构建出繁盛的景色。而淅沥的春雨,为思念划上一道寂寞的灰。你是梧桐,是我的“树之精灵”。“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愁正苦”,你就是这样的温柔,一如婉约的江南女子,顶着油纸伞悠悠地滑进人的视线里。可是,这样柔弱的你,却也有刚烈的一面。烈火焚烧之时,你用勇气做筋骨不畏高温灼热。终于,你化成一张琴,名曰,焦尾,身已残,心未死。就是要用这残缺的身体,也要奏出个千古绝唱!

你站在刑场上,笔直如钢,像一棵历尽风雨的老树,你就是谭嗣同,我的变法英雄。无论变法之路如何艰辛,你依然坚持不懈,你用勇气做笔,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大书上写下了深重的一笔。你就是一把捅破封建束缚的利剑,尖锐犀利。

你站在吊灯下,神情时而凝重,时而舒缓。你应该是个画家吧。灯光是温暖的橘红色,农夫一家围坐在桌前享用他们的晚餐,就连刀具也在那一刻反射出幸福的银色来,你却依然视而不见地专心作画。仿佛经过了几千个世纪,你终于笑了。笑得好像是刚分到糖果的孩子。我知道了,你就是凡?高。我的艺术天才,尽管那时大家都排斥你,认为你是个疯子,但你依然用百分百的勇气去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成功了,那幅《吃土豆的人》成了传世的经典,而在天堂的你,会不会笑得像你的作品《向日葵》那样灿烂?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的勇气;“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石灰的勇气。物且如是,何况为人?勇气是前进的助推器,是流在人血液里不屈的人的精魂。不论输赢就让我们以勇气作为支持自己的脊梁,对着南下的长风高吟。

我自横刀向天笑,且拿勇气寄乾坤。

项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我眼中的刘邦项羽刘邦和项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项羽是贵族后裔,刘邦出生市井。项羽力大无比,英勇盖世;刘邦武不能武,文不能文。项羽一生只痴情与一个女子——虞姬;刘邦贪婪、好色。项羽讲义气,重感情,秦兵在战争中伤害了他心爱的将军和手下,项羽一怒之下活埋了20万秦降兵;刘邦反复无常,狡黠多疑。在我的心中,项羽实在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真正的男人,叱咤风云、爱憎分明,“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万楚兵终灭秦”说的就是项羽!然而,在争夺帝王的战场上,项羽失败了,——项羽平生久经沙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他仅且仅当输了一次,这一次他输的很惨,连带着送了他的命!相反,刘邦在战场上一直是输家,在真正意义上,他只痛痛快快的赢了一次,一战定江山,他坐上了帝王的宝座。历史往往就是这样爱和人开玩笑,其中原因甚是值得玩味!我们可以这样说,项羽是个英雄、是个君子、是个好男人;刘邦却是个小人、甚至是流氓地痞。小人战胜了英雄,流氓战胜了君子,偶然否?不,这是必然。如果让历史重演,我相信最终坐上皇帝宝座的还是刘邦!事实上,历朝历代的开国帝王没有一个是君子。做君子很累,也有很多的拘束!小人没有,小人为了利益可以不顾一切、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可以随意的变化自己的面目,——而把自己的真实心意深深的隐藏在心中!无疑,在玩弄权术、笼络人心方面,刘邦已经深得要领。脸皮要厚、心地要黑、手段要狠、嘴巴要甜、要会演戏和表演,刘邦都做到了。刘邦做亭长的时候赖帐、欠钱,戏弄民女,在他进入关中的时候就全变了。他约法三章,对阿房宫里的财务和美女秋毫无犯,老百姓和秦国的旧臣一片欢呼。可怜的项羽尚且以为是刘邦对他的忠诚,范增却越发的看出了刘邦的不简单,——可惜项羽不听范增的。刘邦手下智囊三千,张良、萧何、韩信个个都是才能出众之辈,项羽有且仅有范增一个聪明人,可惜他还不听人家的。项羽确实不是他的对手,刘邦实在是高明;难怪项羽要输,刘邦要胜!看秦末的历史其实很没劲,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项羽失败的原因。项羽必输,毫无疑问!后人看历史由于距离远而变的清晰,很容易看清;但当时的很多聪明人都看出来项羽致命的缺点,所以尽管项羽名声如日中天、尽管刘邦是个小人,他们都宁愿投靠刘邦。真正精彩的争斗史是战国和三国时期,那是个需要英雄而且产生英雄的时代;看大小霸主纷争、看谋士纵横、看将士喋血沙场,真的让人热血沸腾!不写了,小小篇幅也确实写不出来什么东西!如果让我在君子和小人间选择的话,我宁愿当小人;如果让我在政治家和商人之间选择的话,我宁愿选择商人,政治家很累、很假、很虚伪!前一端时间,克林顿因为一个女人而弄的差点下台的事情让我很感慨。凭心而言,那一个成功的男人是多干净、多纯洁的。作个商人,有点钱又无声名之累,做你爱做的事情,有何不好?论以历史的角度评价刘邦的个人品质与汉初文化自司马迁之后,汉高祖刘邦的人格品质,被人看好的不多,即使在刘邦事功得到极高推崇时,也只是说他拯民于水火,而不对其整个人品加以推崇。对刘邦的非难,或始于阮籍登广武战场“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1]之叹,到了《厚黑学》风行之后,刘邦二字简直成了人品不好的代名词,至今未有改观。这些否定刘邦人品的看法,也是来源于《史记》,应该说至少部分真实。但这种情况是矛盾的,因为伟大的事功而出自于低下的人品,不仅情理上说不通,在事实上也极不可能。如果肯定刘邦的事功是伟大的,其人品一定也是伟大的。司马迁称其为大圣,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大量事实为支撑的。刘向、班固称《史记》“不虚美,不隐恶”,[2]基本上就是从司马迁对刘邦的描述而得出的结论。不虚美,就是司马迁对刘邦的赞誉,都有事实为依据;不隐恶,就是司马迁虽然推崇刘邦的事功,也不因此而对其存在的缺点予以回避隐瞒。结果,后人往往忽略了司马迁的不虚美,而特别看中了他的不隐恶,这就造成了刘邦评价的尴尬。其实,像刘邦这样一个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稳定王朝的统治者,是很难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价他的个人品质的,应该看主流,也就是总体表现。司马迁的结论就是看主流的产物。我们今天评价刘邦的人品,也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即司马迁所站的角度来评价,才能得出其人品高下的真实结论。一、 司马迁的评价基础司马迁的角度是什么呢?就是他在《高祖本纪赞》中所说的:“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司马迁的这个结论,看上去具有太多的宿命色彩,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似乎陈旧过时,对此持反对意见或不以为然者不在少数。但作为一个严肃的历史学家,司马迁通过对几千年的历史考察而得出的结论,并不会因不合现在人的胃口,或缺少时代感而失去其合理成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司马迁对历史内在规律认识的深刻性,比我们今天绝大多数人要高明的多。在司马迁看来,刘邦所为就是“忠”,正如《史记正义》所说:“汉人承秦苛法,约法三章。反其忠政,使民不倦,得天统矣。故太史公引礼文为此赞者,美高祖能变易秦敝,使百姓安宁。”如果参之以《秦楚之际月表序》,司马迁的意思就更加清楚了。其曰:“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倂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鉏豪杰,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原来刘邦的功绩是使自周王朝东迁后动荡了几百年的社会生活复归于正常,这样的功绩,当然只能用大圣来形容。其实,司马迁的结论也并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在吸收了前人总结的基础上从总体上作出的。刘邦去世后,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3]我们今天熟悉的拨乱反正一说,其一大半就是源自于刘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秦结束战乱建立王朝,本来是有条件这样做的,即应该由秦来重新开始自夏以来三王之道的循环局面。诚如贾谊在评论秦亡时所说:“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4]但秦的立国之本并非宽厚,而是更加不合时宜的刻薄严酷,使三王之道无以为继。这个拨乱反正的历史局面,只是借着刘邦的成功,才得以出现。所以“陆生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皇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轝,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5]由此可见,司马迁对刘邦的评价是根据对人民的贡献而言的,是针对周王朝东迁后数百年天下战乱不止,人民流离失所,终因汉兴而获安定的结果而得出的。那么,这种贡献或者说这个局面,刘邦是有心做出,还是无意得之?从历史记载来看,应该是出自其本心的有意为之。二、 仁人之心,以天下苍生之心为心现在论及刘邦的成功时,总会提出他的这样三个优点:1、雄才大略,有智谋,有远见;2、能用人,尤其是能驾驭人;3、头脑灵活,聪明绝顶,随机应变能力达到了出神入化之境;而对刘邦所具有的为时代所需要的仁者之心丝毫没有提及,其实这才是刘邦最大的优点,是他优点中的帅,其它的优点只是从属于此而产生作用。司马迁记载道:“高祖为人,……仁而爱人。”[6]这种仁而爱人的表现在史料中比比皆是:最初体现在为官府送徒咸阳途中纵囚。继而表现在初起沛时不愿意接受沛令之职。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7]注意,刘邦之辞为首,与曹参、萧何之辞为首有所不同,萧曹二人之辞,是恐事不成,秦王朝种族其家,而刘邦之辞,没有个人的因素在内。最为典型的则以入关灭秦,与秦人约法三章,悉除去秦法,不受秦民犒赏;再则是汉七年,刘邦击韩王信还咸阳,“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8]最后,在汉十二年过沛,父老留饮,刘邦说:“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9]不愿过多打扰家乡父老,显示出对家乡人民深厚的体恤之情。凡此种种,并非作戏,而是出自一片赤诚。说到刘邦的仁而爱人,可能有必要将当时人对项羽的评价作个比较。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10]韩信曰:“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劚祝�滩荒苡琛4怂�礁救酥�室病!盵11]陈平说:“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然大王恣侮人,不能得廉节之士。”[12]郦食其说:汉王“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劧�荒苁凇9コ堑寐福���荒苌汀L煜屡现��筒旁怪������谩9侍煜轮�浚�橛诤和酰�勺��咭病!盵13]高起、王陵说:“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14]以上诸说,实际上是待人之道,而不是爱人。尽管如此,还是可以从中看出刘、项的本质差别。刘是与天下同利,项则专利己一人。有此前提,项的爱人,毫无实质性内容,更多的是表演的成分;而刘则尽可能多的使天下人得益。这种待人之道,其傲慢于人无实质性损害,其推利及人,则给人极大的实惠。这也正印证了刘邦的仁者之心之性。正因为有这种仁者之心,才能使天下归心,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从历史的记载上,看到更多的是刘邦的功臣受封得益,实际上,汉初的百姓得益也非常多。秦王朝穷奢极欲,收天下太半之赋,至汉初百废待兴,然而赋税并未增加,反而有所减少。“宋周密《齐东野语》云:井田之法废,赋名日繁,独两汉最轻。自高、惠以来十五税一,文帝再行赐半租之令。景帝元年亦尝赐半租;至明年乃三十而税一,即所谓半租耳。盖先时十五税一,则三十合征其二,今乃止税其一,乃所谓半租之制也。自后守之不易,故光武诏曰:顷者师旅未解,故行什一之税,今粮储差积,其令三十税一,如旧制。是知三十税一,汉家经常之制也。”[15]这个持续了几百年的情况说明,刘邦胜利的最大受益者并非他本人和他的部下,而是广大人民群众。这正符合老子所说的“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主张,而司马迁的评价也有了落脚点。三、 敢于承担责任,不自矜其功,勇于自责刘邦在形势不利的时候,固然有过为自己逃命,将儿女踢下车的不光彩记录,但更多的是,在重大责任面前,表现出勇于负责的精神。前面提到的纵囚及出任沛公,就是这种性质。而真正的承担重任,是灭秦与抗楚两事。项梁败后,由楚怀王心主持大局,当时诸将莫利先入关。在这种形势下,楚怀王点了刘邦的将,让他带不足万人的部队去击秦并为楚国援赵军开辟道路。刘邦没有畏首畏尾,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有关这一点可参见拙作《刘邦西进灭秦的战争线路及历史功绩辨析》,[16]此不赘。在抗楚战争中,最艰难的事莫过于与项羽直接对垒。因为当时项羽才气最高,无人能敌,这一重任又是刘邦自己揽到身上,在荥阳一线与楚对峙三年,屡战屡败,多次受伤,几次差一点被俘。《史记索隐》引《三辅故事》曰:“楚汉相距于京索间六年,身被大创十二,矢石通中过者有四。”这个记载的真实性固然难验证,但也足以证明,与项羽对垒是极危险的事。也正是刘邦有效地牵制住了项羽,才保证了其它战场战局的顺利进行。刘邦的敢担重任,不仅表现在天下未定之前,即使在当了皇帝之后,遇动乱骤起,也都不辞劳苦不避艰险亲自领兵出征,无论是击韩王信、击陈豨,还是击黥布,也不论其身体适否,都是如此。诸侯大臣共立刘邦为帝时曾说过:“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着,于后世不宣。”刘邦的功劳在当时已被认为是极致,再也无法更高的了,他还是不肯被立为皇帝,他说:“寡人闻帝者贤者有也,虚言亡实之名,非所取也。今诸侯王皆推高寡人,将何以处之哉?”[17]这种在无可争议的情况下,仍然不忘别人的功劳的记载,当然又是其仁人之心的体现。最著名的就是天下平定后,他与群臣的对话,在谈到他如何能取天下时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18]因为刘邦有评论如此,故后人常以为刘邦沾了别太多的光。故这个问题有必要予以讨论。上述三人的功劳固然不小,但都是在刘邦的领导下取得的。比如张良早年得项梁之助,率千余兵士略韩地,每得一城,旋即为秦军夺走,最后一事无成。当然张良肯定有他的长处,历史记载刘邦用了他几条计策而受益。同样可以肯定,会有一些不高明的没被刘邦采用的主意,被历史记载遗漏了。萧何所做的工作,刘邦一点也不在行,应该说刘邦对萧何的评价是中肯的,但司马迁评萧何曰:“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碌碌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钥,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19]这说明萧何的功劳是在刘邦的信任下取得的。韩信本是只身来投靠汉王的,其战功虽大,但毕竟没有正面与项羽单独作战,其作战能力是不是肯定高过刘邦、进而高过项羽,还不能简单下结论。只是刘邦并非以作战著名于史,对他这种能力,历史的评价过低了,实际上其能力是很强的。陈豨、黥布之叛,就非刘邦亲自出马不能平定。在对秦作战时,韩信还没有加入刘邦阵营,刘邦仍能取得对秦作战的连续胜利,张良称其用兵为天授,就说明了刘邦的军事才能是相当高的。因刘邦不矜己功,故其称赞三杰,完全出自本心,也与众人对他的评价“能饶人以爵邑”、“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完全吻合。与肯让功劳与别人相适应,刘邦的从来不自是己意,不固执己见,有一定的自责之心,这在开国皇帝中也是不多见的。他入关之初,便欲居秦宫室,这也是大功告成时的人之常情,但一听樊哙、张良之劝,立即放弃原来的打算;本来已听信郦生之说,刻就了封六国后人之印,一听张良反对有理,又立即放弃;本来打算通缉季布,听夏侯婴之劝,而命季布为大臣。对此类行为,苏东坡的评论最有见地,其曰:“刻印销印,仅同儿戏,何曾累高祖之智,适足明圣人之无我。”[20]汉十二年,刘邦治相国萧何罪,事后向萧何检讨道:“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繋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21]这是何等的胸襟气度。司马迁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22]而刘邦本人以不德自责自居,正是有这样一种自省谦虚,才使得汉王朝的早期统治者能够避免秦亡之覆辙,人民的休养生息也落到了实处。从而有了历史上的文景之治的盛世。四、尊重知识及对汉文化的影响有关刘邦尊重知识问题,现在没人讲过,因为汉高祖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个无赖,对有知识的人极不尊重,历史记载了他遇儒生,“辄解其冠,溲溺其中”;骂陆贾“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23]等等不良形象,故后人常说“刘项原来不读书”。但这种情况应该说只是刘邦的皮相,而非实质。刘邦的本质是尊重知识的,他特别能团结人才,也是他尊重知识特质的表现形式。其实项羽、刘邦两人原来都是读书的,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就与几个大儒是幼时同学,刘邦的教育当然也不会太差。这方面只有与卢绾是同学的记载。但刘、项二人对待知识的态度完全不同。项羽在抹杀楚怀王的功劳时说:“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24]而刘邦定天下论功欲行赏厚封萧何,同样遭到武将们的一片反对之声:“臣等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25]看看,这与当初项羽的心态是何等相似啊。但刘邦不是项羽。他以猎为譬:“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26]刘、项对待知识的功用的认识差别如此悬殊,刘胜项败,固其宜矣。司马迁对项羽失败的评论是“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汉人扬雄认为刘邦的胜利是“群策屈群力”,这两个看法都是正确的,也恰好代表了对知识的尊重与轻视的两种倾向。可能宋人苏辙的话,对我们理解刘邦有帮助,他说:“古之圣人驱天下之人而尽用之,仁者使效其仁,勇者使效其勇,智者使效其智,力者使效其力。天下之人虽杂,然皆列于前,安得仁人君子而后任之?且虽有天下之善人,与之处而不知其情,御之而不中其病,则虽有好善之心,而不获好善之利。何者?彼不徒为吾用也,而况乎天下之英雄,欲收其功而不制其心哉!”[27]苏氏此段话之后,就将这个圣人直接落实到汉高祖身上了。其实,刘邦的聪明才智在当时也是少有人能比得了的,正因为他尊重知识,所以他对别人的功劳看得很重。至于他轻视儒生的原因,可能是当时的儒生确实有不少是“徒持文墨议论”、“迂远而阔于事情”的。但真正有才学的人,有一善策而得采用者,当不在少数。史料记载了刘邦听从了洛阳新城三老、袁生、郑忠、郦食其等人的良策,取得了对楚作战的主动。这样的事例应该还有很多,史书上不可能一一记下来。对刘邦之智,明人何去非曾有过专评,其曰:“汉王之智盖疏矣,以其能得真智之所在,此所以王。……汉高帝挟其在己之智术,固不足以定天下而王之,然天下卒之归者,能收人之智,而任之不疑也。夫能因人之智而任之不疑,则天下之智,皆其资也。此所谓真智也。”[28]古人做这类结论时,其着眼点往往在刘胜项败。其实这正表明了刘邦以天下之智为智、也以天下之心为心的特质,所以才能放弃一己之私欲私见,从善如流。难怪群雄肯为之驱驰,原因就在于刘邦能为大家提供最好地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可以想见,在仁者效其仁,勇者效其勇,智者效其智,力者使其力的情况下,不仅战争取得了胜利,也为日后的文化复兴建设开创了良好的局面。前人有言:“汉高帝天性明达,好谋能断,是以知三杰之谋,用之而不疑;善陈平之计,从之而不吝;当食纳子房之策,挥洗听郦生之说。娄敬有定都之谋,则嘉纳不宠,赐以姓;陆贾有《新语》之献,则亲览而每称其善;谏易太子,周昌之言切矣,则爱之;论次萧何,鄂千秋之言当矣,则赏之。其用人之明断也,为何如。惩秦敛之苛,则约三章之法;殚项羽之恶,则发义帝之丧;监胡亥之死,则立太子于草昧之初;惨焚书之祸,则祀孔子于过鲁之日,立宗庙;尊太公封同姓,而孝悌之风行;申军法,定章程,起朝仪,而制度之美之一,政之因革当矣。丁公不忠,则戮之以徇军士;季布各为其主,则封之以表舆;论政之赏罚明矣,为政之明断也为何如。”[29]因为汉初的动荡,或许,汉高祖刘邦本身对文化建设没有直接的作为,但他以天下之心为心的做法,对于恢复文化就是一种导向作用。刘邦的态度造成了客观上的无为状态,与暴秦的“以吏为师”及焚毁百家之说的作法截然不同。刘邦是楚人,其故乡与老子的出生地相去不远,不知老子的学说会不会对他产生作用。这方面没有直接的证据,只有间接的曹参为齐相国取无为之道,而司马迁的父亲也崇尚黄老之术。大概这些人从刘邦的态度上感受到老子提倡的东西。老子曾说过:“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考察刘邦的个人品质,隐约与老子主张相吻合。最终造成的结果是,汉高祖的名望在终封建之世,始终是相当高的。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讨论刘邦对汉文化的影响,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天下之心为心,就是相信人民群众有选择知识的能力与权利,采取不干涉原则,让人民与社会自己发展自己,从而造成了整个文化的繁荣。中华民族的大多数之所以被称作汉人,就是与汉代文化在经秦火之后的迅速发展分不开的。孟子说,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以刘邦为首的汉王朝统治者在立国之初采取了无为的政策,造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在今天对刘邦评价拨乱反正的同时,也应该给他在建立汉文化一道上,给予应有的地位。

(着重于论述其军事才能的论文)项羽是一位将军,他率领士兵灭掉秦国,他有着很强的领导能力,与刘邦相比,他多了分霸气,项羽他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人气过人,他领导将士打胜了数百场战役,甚至从少敌多打胜了秦国大将。他与那个自私、狡猾的刘邦相比,他是一个不折有扣的英雄。他在“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倩况下,都保持着他的英雄本色。 项羽,无疑是一个一流的军事家,这是他最大的优点、优势。单从巨鹿之战就可以看出项羽极高的军事才能。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而项羽以三万破三十万,如此悬殊的战果令无数后世人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景仰。 巨鹿之战,农民军以无比英勇顽强的气概,正确适宜的作战指导,一举歼灭秦军主力,扭转了整个农民战争的战局,对于灭亡秦王朝反动腐朽的统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项羽以劣势兵力成功地实施分割、围歼战术,发扬破釜沉舟的勇猛精神,大败秦军,是灭秦战争中决定性的一战。其优秀作战指导艺术和勇猛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的称颂和借鉴。 作战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天才不愧是天才,项羽立刻就发现秦军的弱点——秦军布局是王离军围巨鹿,章邯军扎住其南边,一边筑甬道输之粟一边随时对救助巨鹿的援军打击,这只军队像两只虎钳,牢牢的盯死猎物。而弱点就在两钳之间的心脏。项羽要直接实施黑虎掏心战略,只有切断两只虎钳的联系,集中力量功其一只才可以有希望获胜。 为了得到更多的情报,让秦军露出破绽。项羽先派英布,蒲将军带上自己的两万人马渡河进攻秦军甬道。英布,蒲将军不负所望,战斗击败看守甬道的秦军。从这场小胜利,项羽看到秦军的问题所在——甬道虚弱,而章邯军疲惫不堪,决定抓住时机全军进攻秦军,这个时候陈余又派人向项羽请战,项羽同意了。正好让陈余做出救赵的姿态吸引王离军的注意。 项羽带着剩余的主力部队,全部渡河。在渡河之后,项羽发表即兴煽动演讲鼓舞士气,随后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的干粮,以表示不战胜毋宁死的大无畏精神。这里充分体现了项羽的战略眼光和权谋手段以及大无畏的决断力,首先项羽带着一只杂牌军,军队派系多,战斗力参差不齐,而项羽又是第一次指挥他们,很难指挥的得心应手。这样的情况下项羽充分运用了“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把一只向心力不足的军队栓成一根绳,只有一起向前冲打败秦军才有活路。在项羽的手段下,楚兵的求战欲望高涨!后世研究者仅仅看到破釜沉舟后者的精神作用,而忽视了前者的重大意义。项羽还命人打破作饭的锅,每人只带三天干粮。项羽不但要以劣势兵力击败秦军,还要用三天时间击败秦军!如果三天之内不能灭掉秦军夺取粮草,就算击败秦军还是一个死字!项羽莫非疯了? 我们现在研究才发现项羽的眼光老辣就战略高明,巨鹿战的关键就是一个快字,不能激发将士快速求战的欲望,不能在短时间内消灭秦军,还是一个死字!章邯军和王离军互相犄角,打援兼顾,兵力上极大劣势的项羽军,如果想灭两只,那是天方夜谈。而如今王离军围巨鹿,防诸侯,阵势布局给了可趁之机,正是灭王离军的好时候。但是秦军不傻,章邯军虎视耽耽就是趁你攻王离而前后夹击,但是章邯的援军也不是毫无破绽,派兵保护甬道就有兵力的分散。这种情况下就是要利用两军之犄角的空隙,大胆的玩一场刀尖上跳舞,在秦军眼皮底下火中取粟,在如此短的距离玩一场真正的运动战。所以必须要快,快到秦军主帅完全没有意识过来,快到秦军没有时间部署,快到秦军来不及配合,快到秦军反映过来已经全军覆灭。但是古今中外谁敢这样玩?谁敢在精锐秦军眼皮底下各个击破?只有项羽敢玩,玩的就是心跳! 项羽主力开始进攻,项羽把主力汇合在一起,直接进攻甬道,断王离军的粮草。章邯听到消息后,立刻带军援救甬道,正中项羽之计,项羽以逸待劳,大攻章邯。章邯没有料到项羽孤注一掷,把所有筹码都压了上去,由于英布军前期的骚扰战的迷惑,章邯还以为项羽又在玩断粮游戏,搞搞破坏然后跑人(谁又能想到项羽如此高明如此不要命乎),连阵型都没有布置好就带军救援。这次项羽玩真格的,有心算无心,决战对救援,胜负可想而知!史记张耳陈余传:“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 章邯遭遇大败,准备休整后在战。此时项羽击退章邯军后,立刻马不停蹄杀向毫无准备的王离军。王离军围巨鹿,防诸侯。这几天在防备陈余的虚张声势,突然听闻项羽领军杀来,大吃一惊。由于此刻阵型松散,只好命大将苏角仓促迎战。此时项羽早作好战术部署,对松散的秦军实行穿插,分割,包围,而项羽亲自带兵直攻秦军指挥中枢。史记中做了精彩的艺术描写:“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这里太史公用了艺术化的描写,实际是项羽把秦军分割,独立后,项羽杀苏角,擒王离,九战九胜。诸侯看到形式有利,立刻加入痛打落水狗的行列。诸侯包围秦军,巨鹿城的赵军里应外合,全歼王离军,王离的大将涉间绝望放火自杀。曾经灭六国击败匈奴的雄师,就这样风消云散了! 收服章邯 灭掉王离军,救赵成功后,战争并没有结束,章邯军还有20多万人退居棘原,此时怀王命项羽回师。但是项羽另有大志!项羽要摆脱怀王灭秦称霸天下,此时对他来说是一个机会。项羽开始使用政治手段,首先要收服诸侯联军,再要收服章邯! 做好这些项羽煞费心机,项羽先把章邯军牢牢压制在自己手中却不强攻,利用章邯的威胁一面统帅整合诸侯,一面用裂土分封收买诸侯,恩威并用,双管齐下,把诸侯联军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章邯在王离兵败后,受到极大的压力,一直求战,希望用胜利来回应秦庭。但是局势的主动权掌握在项羽的手中,项羽此时表现耐性十足,屡屡击败章邯却不决战,只是一点点磨,而章邯此时战不胜退不得。这样对峙6个月,已经是秦二世三年6月了,秦二世屡屡派人责问章邯,章邯派亲信司马欣到咸阳打探消息。赵高派人捉拿司马欣,司马欣从小路逃回。此时陈余给章邯写信讲明利害,让章邯投降项羽!章邯有些意动,却不甘心,一面派人谈约,一面准备在战。但是章邯的小动作都被项羽看在眼中,为了彻底收服章邯,项羽决定打怕他! 项羽命蒲将军迅速到漳南击破章邯军,自己带大军再败章邯军。章邯无计可使,只好投降。秦朝的最后一只军队宣告覆灭。 后记:奇迹总出现在打破常规却合情合理中 项羽在巨鹿兵力数量,素质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击败善战的秦军,除了天时地理人和的多方面配合。关键是谋划于前,大胆的打破常规,运用一切巧妙战术和对自己有利的因素。 但是后世的研究者却只看到其勇武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其主谋的一面。而项羽之前谋划由于史料原因而无法窥测了!但是如此庞大的在敌人眼皮底下各个击破,无疑需要战前的详细布局,战场的临时指挥。而这些项羽无疑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方,而其中政治手腕的老辣也让人叹为观止! 巨鹿之战项羽以少量杂牌军全歼精锐秦军,无疑是中国战争史甚至世界战争史中的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无疑在于打破常规作战。巨鹿之战秦军统帅都非弱者,不是迂腐和无能将胜利拱手赠与对方的“法罗”,而且是久经沙场的一代名将,一切布置都可圈可点。但是天才是打破常规,按一般正规想法,项羽先统帅诸侯,在集中优势兵力和秦军决战。但是项羽不,项羽要先打出胜仗,这样诸侯自然就参与了。 章邯王离以为项羽和他们打游击战,但是项羽却是游而致命一击,可以说巨鹿战的胜利胜就胜在秦军没有做好孤注一掷的大决战的准备。胜在秦军没有想到项羽敢在刀尖上跳舞,敢以如此差距的兵力钻到自己空隙中各个击破。每一场战役在看似完美的布局中,实际上都还在各个战略布局环节中有间隙,而大师就是把自己作战环节的间隙做到最小,而抓住对方的间隙,使整个完美的布局支离破碎,在这个方面项羽无疑最接近完美。 这里用一句孙子兵法的话作为总结;“故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

关于项羽的800字议论文精选范文

当日,你见秦王出游,大胆说出“必可取而代之”。也许当时你被别人视为疯子,看作痴人。殊不知这是一种豪情,一种理想,一种男儿当存的.抱负。果然,你年轻有为,迎着狂风暴雨,逆着历史的潮流,你涌上了历史的大舞台。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项羽的议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1

“沉睡了千年的身躯,从腐枝枯叶里苏醒”,我追随着萧声与马蹄,找寻你远古的身影――

自年少时,你就与众不同!熟习兵法,力能扛鼎。后来,你与范增连下秦城,以摧枯拉朽之势破强秦。“西楚霸王”,所向披靡,英雄风采,举世传诵。于是,你,项羽,便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但,在鸿门宴上,你却败了。宽容与大度,被视作“妇人之仁”,难耐英雄气短!虽然没有烽火猎猎,又不伤一兵一卒,但是在权谋之争中,你已经“败”得彻头彻尾。范增怒呼:竖子不足与谋!你,那时难过吗?

后来,楚汉争霸,狼烟四起,征战杀伐,连年不休。矛盾重重,处处是阴谋与陷阱!你疑范增,兵败如山倒;你别虞姬,四面楚歌……然而,你又是那么的英雄气概!你拒绝逃命的快船,你拒绝同情与宽容,你拒绝拥有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等等世俗中的权谋与机变的“智慧”!你不屑卑鄙龌龊,你更不齿蝇营狗苟。面对昔日的部下,面对惊恐的追杀者,你从容而谈,并赠之乌骓。那一刻啊,面对死神,你分明在生动的诠释着英雄的尊严!

对你而言,失败与死亡,不是一个英雄毁灭,而是一个英雄诞生!

失败与死亡,只是为了彰显英雄生命毁灭前的壮丽。与其说那是一种消逝,不如说是一种释放!

你知道你死后的世界么?刘邦,成了皇帝――那个在中国古代可以与神祗相提并论的皇帝。你恨么?

也许,这便是你的宿命,超俗的英雄在世俗中的宿命!

凤凰在烈火中涅盘,那是一个伟大而又美丽的更生。你沉睡几千年,也许早已听不到那些世俗纷乱的聒噪。今天,当我们用萧声追随你而来,你可会在暮色苍茫中苏醒?

也许,有人说:成者王侯败者贼,你成为皇帝才光辉。但我要说,做皇帝是权谋与诡计催生的蝙蝠,磊落的英雄无缘享受那个“尊讳”。

因为你,项羽,不会做个好皇帝,你只能做英雄。古代皇帝们的那些素质,你似乎不具备。因为你,有超人的才能,更有宽容的仁慧。你不会阴狠毒辣,斩草除根。所以当范增向你示意再三时,你却总是视而不见。你一心想成刘邦化干戈为玉帛之美意。你这样的“失误”,令范增怒呼:竖子不足与谋!如果你狠下心,除去刘邦。那后面的事情就轻松多了。

你是英雄,你便不会依赖于别人。无范增为亚父,你仍旧是一代霸主。但无张良和韩信做羽翼,刘邦只是一个无名小辈。然而,我不能不想到,正是刘邦无法离开那二人去打江山,才会出师借请张良,才会“萧何夜追韩信”……而你和范增,只给人留下遗憾。

你是英雄,当兵败身亡时,坦然是你的风采,宁死也不愿苟活。而你,是否想过:同样敌强我弱的情况,刘邦也曾经遇过?世俗眼中,那些卑鄙无耻的伎俩,会在权利的光环笼罩之下,很从容的摇身一变,化作“大丈夫能屈能伸”美谈。

但你是磊落的英雄,不是媚俗的“大丈夫”。东山再起,不属于你。你,英雄的项羽,崇拜权利的土地上,注定是要倒下的。或许,此刻思接千载,月下喟叹的,不惟有我?

倾听着马蹄声,倾听着呜咽的萧声,我就要从历史的迷雾里携你而来,笑对世俗的冷眼与热望。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2

自古以来人们对楚霸王项羽褒贬不一,有人称他为“人杰,鬼雄”,也有人称他为“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我则称他为“‘近古以来未尝有’的武夫”。

项羽力拔山、气盖世、古今未有,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伟大的功绩,这样一个英雄豪杰在政治上却极为幼稚,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烧杀破坏,以至丧失民心,终军败身亡。

在刘邦和项羽的形象对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出,项羽从小就有雄心大志,而刘邦年轻时是好吃懒做的酒色之徒;起义以后,项羽英勇善战,身先士卒,对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更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而刘邦表现为一个胆小鬼,极端个人主义者,为自己逃生,六亲不认,把子女三次推堕车下。项羽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坦然直率,而刘邦的性格特点是狡猾诬赖。从另一方面看,项羽骄傲、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而刘邦比较虚心、豁达,善于采纳别人意见;在政治斗争上项羽非常幼稚,特别在鸿门宴上更是如此,对于一个敌将的放肆行为视而不见,更呼其为“壮士”且“赐之卮酒,赐之彘肩”相比之下,刘邦在政治斗争中老练,在宴会上不动声色,全力取得项羽的谅解;项羽不会用人,刘邦善于用人;项羽比较残暴,刘邦比他仁慈;项羽是军事人才,善斗力,彭城大战,带三万人把刘邦打败,而刘邦善斗智。

是的,霸王项羽确实让人怀念。他英雄一世,敢作敢为,这是真正的男子汉,铮铮铁骨,豪气冲天。“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是何等的豪迈!真乃盖世英雄,震古烁今,光照日月。英雄末路,他没有选择逃生,而是从容自刎。他演绎的那首《霸王别姬》成了千古绝唱,使得多少后来者扼腕叹息,唏嘘不止。

同众多卑微的灵魂相比,他虽败犹荣,虽死犹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3

破釜沉舟,分地封侯,衣锦还乡的你豪气冲天,崛起阡陌之中而虎踞霸王业。

霸王别姬,献头赠马,力能扛鼎的你也温情四射,鸿门放豺虎而乌江岸自刎。

谁也不能用一言半语完全描述你的一切。你屠兵二十万,残暴;你别姬又赠头,温柔;

你百般不愿杀刘邦,妇人之仁;你冲锋陷阵创奇功,英雄气概!我们不愿用成或败简单概括你的一生,只得仰天长叹:壮哉,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人人都了解你的强壮与威武。你出身贵族,从不愿屈膝于任何人,所以你征战天下只剩范增相从,所以你放逐义帝自立西楚霸王,所以你自刎乌江不做阶下囚徒,你的确豪迈!

“时不利兮骓不逝”,许多人明白你的天真与幼稚。你有着极大的生命力与豪气,火烧阿房三千里,然而,你不知道,经过始皇帝的改造,你的英雄气早已与封建潮流相悖,你的死也许就是英雄气概在封建浪潮中的最后一次挣扎,你的确令人悲哀!

“骓不逝兮可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你离别了虞姬率百余骑突围,你却没有想到,楚地六郡,四郡依然在手,垓下之围,汉军并非锐不可当,你的出逃太过仓促。你为什么失去了理智,又为什么置四五十万大军于不顾而对虞姬那么缠绵?你的确令人不解。

壮哉,项羽,不只是因为你的霸王业,还有你那独特的性格与气魄。你的魅力令后世品味不尽,你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后人思索咀嚼……

我们仰慕英雄,却不能在俯仰间通晓他的全部;我们拥戴英雄,却应当理智判别他的一生。我们应当懂得与英雄对话,这样,他们的可贵之处才会渗入我们的内心深处,才会催促你我奋进向前!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4

英雄应当不以成败论之,秦末,刘邦、项羽争霸天下,结果以项羽失败而告终,《史记》作者司马迁评价其乃“失败的英雄”,我很赞同。

项羽,楚国人,青年时,学书、学剑皆不成,换学兵法,却也“略懂其义”,不愿深入了解,当其遇秦王游会稽时,发出“彼可取而代之”的怒吼,项梁惊而捂其口,可见项羽的远大理想。刘邦那时算什么人呢?只是一个泗水亭长,见到秦王也只能发出“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的羡慕之意,恐怕他至死也没想到可“取而代之”吧,可见项羽的远大理想,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这足以体现了项羽的过人之处。

项羽作战英勇无比,巨鹿之战,杀死畏缩不前的宋义,破釜沉舟,同仇敌忾,将士们以一当十,经历九次战斗,彻底击垮秦军主力,这一仗,确定了项羽的统帅地位。刘邦呢?却趁此时机,攻入咸阳,小人得志,还狂妄地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说后,立刻大怒,特别是听说曹无伤的话后,扬言“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多么豪迈,多么勇猛,有男子汉气概,鸿门宴后,项羽进入咸阳,大封诸侯,自称西楚霸王。

诚然,英雄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项羽失败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历史的教训——失去民心,项羽有着军事天赋,但他曾将秦军投降士卒坑杀二十万,典型的一个杀人狂魔,人人惧之。当其进入咸阳城后,烧杀抢掠,秦民大失所望,可以看出,项羽政治水平不高,不懂得安抚人心。

可刘邦呢?被项羽打败后,嫌车跑得慢,居然将亲生骨肉踢下车去,这种行为简直连牲畜都不如,我想这时,他更不会有项羽那种乌江自刎的气魄吧?这是典型的小人形象,遇事毫无主张。他还惯用卑鄙手法,当刘邦项羽签订“鸿沟之约”后,原本是停战期间,却发兵攻打项羽后背,可见他是一个地道的伪君子,他还曾对项羽说“财物无所取”可是他献给项王和范增的玉璧“和玉斗”是他从咸阳宫里抢来的奇世珍宝,。项羽做事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更不会干出刘邦这种口是心非的事来,从这里可以看出项羽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刘邦虽然有缺点,他就只凭借了一点战胜了项羽,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无论如何,项羽的功绩是掩盖不住的,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5

今天,我们在习习的秋风中寻访了户部山,游览了户部山的著名的八大院、民俗博物馆和戏马台等处,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戏马台,因为那儿有项羽的足迹。

一进戏马台大门,便看到了两匹马分立两旁,旁边还有两位披挂整齐的骑士,心中顿生肃穆之感。步入“楚室生春院”,一座高大的项羽塑像映入眼帘。只见他,战袍随风扬动,一只手按着佩剑,似乎下一秒就要拔剑出鞘,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给人以不怒自威之感,却又似乎有丝丝悲壮之意。塑像后是雄风殿,殿前有两根蟠龙柱,柱上的龙雕工粗犷,造型生动。殿的后壁上有一组“西楚春秋”的壁画,再现了项羽悲壮而又英勇的一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标志着他一生最大成就的一次战役——巨鹿大战。这一战中,他身先士卒,率领兵士顽强抗击秦军,最终推翻了暴秦的统治,建立了西楚政权,定都彭城。并因此战中所使用的计谋和勇气,留下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成语,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随后,我们来到了“秋风戏马院”。戏马堂就是该院的主殿堂,四周有24根丹柱绕堂而立,四壁是雕花窗棂。左配殿是“鸿门宴”情景的展示,再现了宴席之上项庄舞剑欲刺济公的紧张画面。(只可惜此计未成,项羽的优柔让他失去了杀掉对手的最佳时机,放虎归山,终至成患。)右配殿是“大幕天垂”,再现了项羽兵败,痛别虞姬,自刎乌江而死的史实,令人不禁生出悲壮之感。

走出戏马台已是中午时分,我们到了小吃街。我点了一份丸子汤,丸子汤入口后先感觉到甜,继而又有些酸,有些苦,有些咸。我突然感觉到,这味道和项羽的人生有许多相似之处,不禁心生感慨:项羽的一生真是壮哉!惜哉!悲哉!

《我眼中的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豪气干云的诗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为西楚霸王项羽所唱的一首颂歌。但无论这诗句包含了多少对项羽的崇拜和敬仰,历史却终于将这一代枭雄、一方霸主定位为一位悲剧英雄。然而,这决不是我眼中的项羽,而理由主要有两个: 首先,不可否认,项羽最终走上了死亡的不归路,但正如李清照诗中所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项羽他一生叱咤风云,不曾受过半点屈辱,也从不委曲求全;即使是死亡,也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尊严——若生不能成为“人杰”,那么不如成为“鬼雄”。永远只做人上人,又有什么不好呢?何悲之有? 其次,他的自高自大并非毫无理由,他仅凭自己的实力闯天下,能以勇猛善战,显赫一时,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最终成为一代枭雄,雄踞一方。他在战场上睁目叱敌,使敌将“目不敢视、手不能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史记*项羽本纪》);他大败汉军,追逼得刘邦三番五次抛弃儿女而逃窜……而这一切,都足以成为他骄傲的资本,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一味批判他的性格弱点呢? 项羽也许的确莽撞了些,刚愎了些,但在我眼中,他只是一个坦率、单纯、刚强、自信的青年。项羽自杀时,刘邦已经是五十六岁了,于是那个素朴的的青年败了,而老于世故的刘邦取得了天下——历史犹如一枚硬币,正面是帝王,反面是贼寇,属于项羽的那枚硬币,在落地的瞬间被命运的手指不经意的拨弄,于是翻了个身,于是刘邦成为了汉高祖,项羽却只留下了一首《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轩昂, 灭强秦兮在疆场。 时不利兮乌江上, 乌骓鸣兮空悲伤 注: 按史,项羽至垓下,与汉战不胜,入於壁,汉兵围之数重。韩信使军中皆作楚歌之声,项羽夜闻,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乃夜起饮帐中,悲歌忼慨,欲与虞姬相别。自为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虞姬和之。因泣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而虞姬因取剑自刎。於是羽乘骏马,麾下壮士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平明,汉军觉而追之,於是重瞳无光,兵散势去,至於乌江毕矣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有关羽毛球

羽毛球是一个对于技术和体能十分要求的运动. 球员在有限的时间以及体力当中, 如何寻求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的限度便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不管是再好的球员, 毫无章法的一味猛杀狂砍的效果毕竟有限, 甚至可能被对方牵著脚步走, 累死自己却没有什麼收获. 在这个章节Jeff要介绍羽球场上的各项基本战术, 以最少的消耗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之所以称之为战术, 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一个局限的范围之内取得胜利的战法. 以羽球运动来说, 战术就是指取得现在的这一分的方法. 大方向的战略以及心理战的攻略则是不在战术的考虑范围之内. 一般来说, 从发球到球落地, 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1. 发球: 依照现今的打法, 发高球已经是相对少用的战术了, 主要是因为发高球容易让对方掌握主动权, 在现今的高速羽球风气中是很不利的. 开高球现在都是当作出奇不意的一击使用比较多. 而发平高球可以有效的减少对方的反应时间, 造成对方的失误. 但是当对方熟悉之后, 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反应时间也很短而吃大亏. 当对方抓住你发平高球的轨迹的时候是最糟糕的情形 - 对方多半会直接杀球过来, 攻守转换的难度较高. 发球的时候应该要多用心观察对方的情形, 然后决定要用那一种发球. 如果对方站的很后面, 那你可以放心的依照平常一样, 发个短球测试水温. 如果当对方站的比较前面, 发高球会容易造成对方的手忙脚乱, 增加对方失误率并且使回球的质量减低. 如果今天对方已经准备扑球了, 那当然就是给他来个开后门搂! 2. 接发球: 从上面的发球资料可以知道, 当自己站的比较前面的时候, 对手很有可能会开一球远球. 而当自己站的比较后面的时候, 对手多半是发短球, 甚至于当你站在正中央的时候, 对手会有可能发快速的平球来给你一个措手不及. 如何把自己于接发球的被动情形转变成主动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关键了. 接发球最重要的课题有三个, 一是不能失误. 当你接发球的时候失误的时候, 多半都会被对方抓到机会, 并且一拍打死. 最常见的就是回球变成中场高飞必死球. 对方接下来多半都是杀球, 想要挡都没办法. 第二就是要尽量回低于网子的球给对方, 让对方变成被动方, 来使自己有进攻的机会, 并且也给自己一点喘息的空间.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回下手球给对方打. 最后一个要注意的就是回球一定要先看球再回球. 很多人的习惯是发完球之后上网, 这个时候如果你连看都没看, 就回网前小球过去, 下场大概会是被扑球. 所以一定要先注意到回球的地方是对方的空档处. 如果找不到空档处的话可以推平球过去到对方的反手底线, 算是比较安全的做法. 3. 来回拉锯和过渡球 发球之后, 双方正式进入拉锯战. 两方如果都找不到破绽的话此情况会比较长. 一般来说都是以长球为主, 打点的调球为辅. 双方不断的进行攻守交换, 见招拆招. 在此状况之下所考验的是双方的稳定度. 一旦有一方露出破绽, 另外一方很容易就可以进行"将军"的准备. 有经验的球友通常都会考虑到减少自己的失误, 并且增加自己的喘息时间而多击出高远球, 但是同时则必须考虑两个问题: 高远球把主动权交给对方, 和高远球让比赛变成多拍, 拍数越多, 对于稳定度和体力上的负担都会增加. 高远球的使用时机是此项的重点. 拿来当救命招式可以, 但是拿来经常用的话则可能会造成自己的负担. 4. 设定最后一击 一旦双方在拉锯的过程有一方出现漏洞, 对方容易打出可以决定胜负的设定球, 而露出破绽方的回球则多半是质量不高的回球, 例如:半场球. 基本上, 设定球的击出是很决定性的, 只要能够逮到机会, 这种球的补救机会一般来说并不高. 当你察觉到对方的防守有死角的时候不妨把球打往那个方向, 对方的回球也许会很勉强, 质量不高. 进而造成自己得分的机会. 比较常见的设定球有几种: 杀球, 切球, 追身球, 小球, 反手方向的底线球, 对角球, 以及平抽球. 这些球都容易造成对方的回球困难, 回球容易造成高空必死球. 5. 死球 当今天有机会能够结束此点, 球员都应该立刻抓住机会来争取胜利. 常见的球有几种: 杀球, 扑球, 小球, 空档球. 只要抓到机会, 不论是大力杀球或是轻轻的把球推过网都能够得分. 在此状况之下值得注意的是, 球友们容易过度放松而造成自己的失误.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场上有人在网前扑球扑出界, 高空必死球杀下去的时候挂网, 看到对方球员来不及回来所造成的空档球却因为太心急挥空拍. 这些都是要多注意的.

羽毛球课采用合作学习法研究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1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2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3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4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开题报告学生:一、选题意义1、理论意义2、现实意义二、论文综述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3、国内研究的综述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三、论文提纲前言、一、1、2、3、······二、1、2、3、······三、1、2、3、结论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五、预期的结果六、进度安排

一、 什么是开题报告?为什么要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进行研究的依据,研究条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本科生提高科研能力的必经之路。二、 怎样才能写好开题报告? 1、通过自己的缜密思考和权衡,提出一个好的选题方向,是写好开题报告的先决条件,头都没开好,报告就很难被批准。 2、要熟悉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研究。低层次,重复性的研究课题是通不过的。 3、要掌握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研究很难深入,很难有真正的创造。4、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这样写出的报告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课题名称要准确、规范(详见后文《论文标题规范》)。四、充分论证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部分内容应“实”勿“虚”,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实际分析,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等。参见下例:例:《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进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从1999年到2008年7月,我国期刊共发表与大学生毕业论文有关的文章2988篇。其中,有关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文章130余篇。从这两年的论文数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讨论“大学生毕业论文”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在这些论述中,对大学生毕业论文的监督、管理方面,表述的内容基本上都是院、系和教务处以往的常规做法,且多是一些泛论。在这方面,能给人眼睛一亮的是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位教师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匿名外送评审”的一次试验后的探讨,虽然没有系统总结出一套可借鉴的经验,但是它毕竟是一个可贵的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有不少专家,建议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这种取消论,没有注意到对大学生教育的完整性。这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思路。 关于国外对大学生毕业论文的研究,从所能涉猎的文献来看,基本上都是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的,而且这种指导在表述的内容上同我们的几乎相同。 转载:休闲之事早已有之。休闲生活是与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领域。体育活动是休闲生活的重要内容,休闲体育的发展为新世纪体育注入了活力。1 休闲的内涵 何为休闲?在《辞海》中,休闲被解释为:“农田在一定时间内不种作物,借以休养地力的措施。”显然,这种解释与现代休闲活动大相径庭。在英语中,单词“recreation”经常被译成休闲,其涵义为:①业余消遣或娱乐;②身心的放松,休憩。(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此涵义与人们的一般认识较为贴近。但考察它的词源时发现,其原文是recreate,意为再创造、再现、复原。从此意义上来说,休闲活动不是一般的消遣、娱乐和休养,而是为了恢复身心健康,重新创造生活的一种活动。从“休闲”二字的汉字解释上,我国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对此有过精辟的阐释,“‘休’以木而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闲’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词意的组合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美国国家休闲研究学院主席杰弗瑞·戈比(Gooffrey Godbey)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与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人能够在以自己喜好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的行动,并为信仰提供基础。”他认为,休闲不止是寻找快乐,也要寻找生命的意义,从根本上说,休闲是对生命意义和快乐的探索。还有的国外学者认为,休闲是人的一种直接的、全新生活的体验过程,身体、社会与精神的完全放松是一种合理的休闲,而绝不是无足轻重的……可以看出,休闲不仅仅是一种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丰富和创造生活的闲暇活动,它也是一种完善和发展自我为目的的闲暇活动。 休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休闲时间量的增加,从而使得休闲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愈加突现。我国著名学者于光远先生在其文章《论普遍有闲的社会》中指出:“‘闲’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之一,闲暇时间的长短与人类的文明进步是并行发展的……从现在看将来,如果不属于闲的劳动时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够进一步减少,闲的地位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这是走向未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经之路。” 休闲是一种创造过程。马克思称:“自由时间,可以支配的时间就是财富本身。”从这种意义上说,休闲是我们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一种创造过程。充分的享受、珍惜休闲生活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人们在休闲生活中,通过人类群体所共有的行为、思想、感情,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全面、完整地发展。2 休闲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休闲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丰富多彩。从衣食住行、琴棋书画、到诗词歌赋、游山玩水……不一而足。古人云:“闲能游名胜,闲能交益友,闲能饮酒。天下之乐,孰大于是?”应当注意的是,体闲活动不是打发空闲时间的“消遣”活动,更不是无事找乐的“娱乐”活动。从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角度来看,休闲属于一定文化范畴,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文化需要传播,需要继承,因而,人类的休闲行为不是天生具有的本能,它也是人类后天习得、教化的结果;而且,它被文化的东西赋予了形式和内容,从而体现出了文化生命力。 过去很少有人将休闲与文化联系起来。因为文化活动是高雅的、有品位的活动,而大多数休闲活动则被认为是庸俗的下品活动。之所以被认为是庸俗下品,主要在于休闲活动多具有“玩”的性质。而“玩”一向被人们认为是低级的活动。这种片面认识与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不足有一定的关系。我国著名学者于光远先生1983年旅欧归来途经澳门时曾指出;我国对体育竞赛是很重视的,但体育之外的竞赛和游戏研究很不够。他认为,“玩”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应该玩的有文化,玩的高尚,要发展“玩”的文化。1994年7月他在广州讲学时又进一步指出,玩是人类基本需要之一,要玩的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技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这种对休闲与文化的精辟论述,体现了文化在休闲中的重要性。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它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从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文化孕育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既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造文化的一个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生活的有机总体。作为生活一个组成部分的休闲活动,理所当然地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来理解。作为文化活动,休闲功能之一就是“享受”,京剧艺术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原因之一就是它能给人带来享受。而休闲活动讲究就是享受。从这个角度看,休闲活动的文化味道是特别浓的。享受生活是休闲活动的文化主题,发展休闲文化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3 体育活动是休闲的重要内容 体育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出的多以全身的自然活动为主的一种特殊社会文化活动,它具有游戏、娱乐、健身、冒险等多种特点与功能。体育活动需要人身体的直接参与,这样可使健康、力量、审美、气质、性格、智慧等这些与身体最为密切的要素得以锤炼。 体育这种对人身心具有积极影响的活动,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对人们休闲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体育,首先是以身体再创造的形式发挥其效力。然而,体育并不单纯是为了空闲时间的娱乐和愉快的休养,而重点是求得人性的积极恢复和确保人的整体性。”“从工作中解放出来的自由时间,如果是进行自发的娱乐活动那么必然要产生是做些什么样的活动好,还是来个的随便的想法。不过,这个自由时间由于是人们经过长年努力而获得的成果,决不能随便地浪费。对于余暇来说,体育这一身体娱乐,可以作为最本义的活动来予以推荐。这样,体育运动是以娱乐的形式为最理想的活动方式。”(《体育思想史》,34页,国家体委百科全书体育卷编写组)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体育经历了从原始体育、古代体育、近代体育到现代体育的发展历程。无论是何种阶段的体育,休闲与体育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古希腊时期,雅典人是过休闲生活的典型民族,午前办理公务,午后便在角力场和体操馆享受余暇。那时,体操馆是一般市民的公共设施,有运动场、散步道和讨论会场,午后大家集中在这里通过体育运动或者讨论来度过闲暇。在我国,蹴鞘(足球),竟渡(赛龙舟),投壶,秋千、棋戏,击鞠(马球)等都是我国人民在休闲生活中喜好的体育活动内容,“斗鸡蹴鞠,走解说书,相扑台四五,戏台四五,数千人如蜂如蚁,各占一方。”表明了体育在人们休闲活动中的地位。中世纪时期,尽管许多体育活动被禁止,但是一些诸如击剑、马术等非正式的体育比赛还是经常在节假日等人们的闲暇时间里举行,成为人们度过闲暇时光的主要方式。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体育产生与发展。作为近代体育三大支柱之一的英国户外运动,它的繁荣与发展与英国人休闲生活密不可分。每到节假日,教会祭日、定期举行的集市贸易日等休闲活动日子里,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是不可缺少的内容。狩猎、射击、钓鱼、登山、田径、足球、游泳、划船、高尔大球、曲棍球等成为了大众喜爱的内容。为了能够增加娱乐兴趣,提高观赏性,一些体育活动有了比较正式的规则,一些非正规的体育组织孕育而生,有许多活动成为现代田径、球类和水上项目的“母体”。可以说,英国的户外运动为现代体育形成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现代休闲生活的发展。 现代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体育的繁荣与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各种体育书刊的急剧增加,电视机、电脑的普及,互联网接入千家万户,使体育信息量不断增加,体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人们生活中传播,影响越来越大。“体育生活化”成为了一种趋势。体闲时间的增加,休闲设施的改善,观念的改变为人们更好的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打下了基础。过去曾经是一些“贵族体育”的项目如高尔夫球正逐步走进寻常百姓家。据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两千万人参加这项运动,日本爱好者也有一千万人,澳大利亚平均一万人就有一个球场。“就在不到150年前,很多体育项目和健身活动,象高尔夫球、网球、帆船、游览,滚轴溜冰以及自行车等,几乎都是富人运动。例如,1880年,一辆自行车售价为100到125美元,在那个年代,这样一笔钱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而现在“任何普通人都够参与了”。(《你生命中的休闲》,170页,云南人民出版社)。体育全球化及其国际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一些体育项目在社会中迅速传播,如体育舞蹈、健美操等,在我国,一些外来体育项目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沙滩排球、壁球,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新内容。一些新兴体育活动也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例如,九十年代初在美国、新西兰、法国、英国等国家相继兴起了一种“俯冲跳”(蹦极跳),每年在这些国家从事这项运动的有数十万人。冲浪、滑板、攀岩、滑翔、激流皮滑艇、水上摩托、轮滑、花式自行车等这些被称之为“极限运动”的项目,也正以飞快的速度在社会传播,成为人们热衷的休闲活动内容。 不仅如此,体育与其他一些休闲活动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例如,体育消费比重在人们的休闲消费活动中正逐步增加。有资料表明,在经济发达国家,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体育消费方面的开支通常占整个社会消遣和娱乐消费的30—40%。另据资料显示,美国人在参加休闲运动时,用于购买用品和器材的费用,在1995年就高达3500亿美元。若将它转为就业机会,以4万美元一个工作职位计算,共创造了875万个职位。体育旅游成为了旅游的一个新领域,登山、远足、骑车、帆船、潜水、跳伞、滑翔、滑雪等成为了各旅游地招揽顾客重要砝码。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的旅行成为一种时尚,据美国旅游工业联合会(the Travel l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调查,美国50%的成年旅行群体——即1.47亿人——曾参加过“探险”旅行,这种“探险”活动的节目包括野营、远足和骑车。4 休闲体育是未来体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休闲体育是以娱乐身心,发展自我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休闲体育强调的是回归自然,身心放松,强调活动的乐趣。休闲体育的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从传统体育项目如球类、田径,新兴体育项目如攀岩、蹦极、滑翔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远足、骑车、慢跑等都是休闲体育的内容。休闲体育特点是简便易行,对技术、场地设施的要求不高;老少皆宜,适宜活动的人群范围广;自由自在,强调活动的自由性和乐趣。基于此,休闲体育正逐步得到了人们的喜爱。有人曾对上海市职工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职工喜欢足球,但最喜爱从事羽毛球。原因是羽毛球场地限制小,在空地、公园和广场等公共设施处就可以进行,活动对象又以家庭成员、同事为多,并且随时随地,随心所欲,有人称之为“空地羽毛球”,这是一种典型的喜闻乐见的休闲体育活动。而在德国,徒步旅行是人们最喜欢的休闲体育活动,与亲朋、好友、家人、同事一起徒步去郊游、登山、远足成为人们节假日必须的生活内容。 随着社会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的机会和时间大大减少,加之社会竞争和环境变化给人所造成压力的增大,人们越来越寻求通过体育运动来增进健康、缓解压力、度过余暇,休闲体育将是未来体育发展的发展趋势之一,它将在今后人们的休闲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21世纪将是一个休闲的时代,人们更多地将休闲用来满足在个人生活中占核心地位的兴趣和爱好,而更少把休闲当作工作后的消遣和恢复。这几年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整体水平下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体育专业学生更是如此。学生论文粗制滥造十分普遍,其中有的是数篇文章的“复制粘贴”,抄袭剽窃也不是个别现象。对此,面对学生的就业压力,学校和论文指导教师都很无奈。然而大学生写作毕业论文毕竟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运用水平和培养其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三条也有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规定。研究大学生毕业论文问题,找到解决学生毕业论文整体下滑的办法,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科研能力,对提高大学的教育质量,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撰写毕业论文,是体育专业教学工作中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是学生留给学校的一份宝贵财富,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向学校所交的最后一份书面作业。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教师检验其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绝好机会。 然而,目前在对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撰写、管理、监督等整个过程中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从选题、收集资料、调研、撰写论文、修改、定稿、论文成绩评定到论文答辩,没有明确的标准、考核指标和有效的监控措施。对指导教师的管理基本上是放任状态,所有这一切只停留在指导教师的主观臆断上,缺乏科学的判定和监测方法。 到目前为止,许多高校对大学生毕业论文水平下降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相信一些高校领导、不少教务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在研究毕业论文写作问题,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新的思路。我们申报这个课题,集中多人的智慧,研究这个问题,试图从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对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摘自:肖威等《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申报书五、 认真思考研究内容 研究的内容就是该课题准备从哪些方面去研究,要简明扼要,不能拖拉。 例:研究内容:(来源同上例)1、制定一套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计划:包括建立规范的毕业论文工作组织管理、操作程序、答辩规则、成绩评定标准和考核要求;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实实在在做好论文中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毕业论文质量逐步提高。2、构建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关于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每个学校都制定了相关的文件,在文件中都有相关的规定。本课题重点把“监督机制”作为一项研究内容,从教学环节到教学管理环节研究毕业论文写作的监管问题。3、建立健全指导教师资格审查制度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指导教师除了具有师德之外,必须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能够把握学术前沿动态。在这方面制定量化指标,作为审查指导教师资格的参考,这也是我们的一项研究内容。4、吸收国外毕业论文指导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美国的本科生不写毕业论文(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涂艳国教授之言),但国外许多大学如英国的大学对大学生还是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的,借鉴外国在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经验,完善我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指导和教学管理工作是不无益处的。六、明确确立研究目标 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 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2、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3、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4、 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6、 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七、正确选择研究方法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 。如要用调查法,则要讲清调查的目的、任务、对象、范围、调查方法、问卷的设计或来源等。最好能把调查方案附上。提倡使用综合的研究方法。 八、合理分配课题研究进度课题研究的进度,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等。 例:第一阶段(—9):1课题组进行分工;2开展文献资料研究.;3制订调研计划第二阶段(—):1、问卷和走访,开展学校体育现状调查活动,确立相关体育思想。2、开展实地研究工作。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反馈和再实践阶段。第四阶段(—):课题研究进入总结阶段,收集所有课题研究资料,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总课题研究报告。

经常关注并喜爱羽毛球运动的朋友们也许都知道,眼下最为焦点的问题就是这项运动即将实行21分制的新规则以后,它的性质、激烈程度和观赏性是否会发生变化以及变化的程度有将是怎样。今年10月,国际羽联正式开出了21分制的新规则,并且决定在12月中旬我国湖南益阳县举办的世界杯比赛中首次亮相试点。回忆历史,国际羽联曾经出台过7分5局3胜制的规则,但是由于许多优秀选手对它的无法适应再加上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这项规则没过多久便被以往的传统规则所扑灭。在我们熟知的15分制发球得分3局2胜的传统规则中实际上是对运动员技术、体力、心理的综合要求。尤其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大型比赛中有这不断交换的发球权以及双打比赛中每方利用一次双发的机会可能连续的分而交换后又可能连续丢分,因而导致羽毛球一场甚至一局的比赛时间经常被无限拖后,给观众的观看和电视台的转播时间都带了不少措手不及的麻烦,这也是这项运动在欧美很多国家不能被广泛传播普及的重要因素,比如今年8月在美国举办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上场馆里观众稀稀拉拉几乎没有当地的观众。可见羽毛球运动的规则如再不商榷,以后将被剔除出奥运会项目的消息很有可能就要被落实了,因为当今各个项目都朝着商业性的方向发展,只有竞技性没有观赏性的比赛将逐步退出体育舞台!和以往的传统规则相比较,新规则将明显加速了比赛的时间和进度,增添了比赛结果的偶然性,这就要求高手们要在比赛经验和心理上更下功夫,否则冷门这个词就会多在你们身上了!不仅如此,细心看过新规则的朋友们还会发现,新规则对男女单双打和混双5个项目都将采取21分一局,这就打破了长期以来对女单特殊体力的照顾。出于这点,张宁、芳芳等世界顶尖高手都称自己要在体力及合理分配体能的训练上更下苦功夫了。还有一点就是在双打上撤掉后发球线,更关键的是取消第二发球,它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规则,却更加要求了双打比赛选手的多拍能力,正因为如此,在世锦赛后,我国男双的许多配对被打乱重组。不得不承认,新规则的产生是对选手们多拍回合的新考验。正是这样,中国羽毛球对在训练中将加大队员多拍能力的训练。在电视里看到对国家主教练李永波同志的采访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就是:新规则是冲着中国人指定的,中国人长期垄断着金牌,国外要想法打破它,但是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无论规则如何改变,我们永远是最优秀的!同样,在文章的最后,我也欲祝中国队永远是世界羽毛球运动的领跑者、领头羊!

羽毛球论文开题报告

该报告的标题指的是该研究项目的题目是给材料的文字说明。这是写作风格一个新的应用程序,这种风格的文字,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的改进和项目管理的研究课题的需要应运而生。该报告的标题一般是表格,报告给了每一个内容到相应的字段,该报告的标题由网状补做两个,以避免丢失;清晰,易于评论把握点。 该报告的标题包含四个方面概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 该报告的标题为基础材料,资格学生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之一。 由于该报告的标题是的想法?纸的话总反映,所以长度不必过大,但问题应该计划学习,如何学习,运用理论和其他重大问题。 开题报告称,整个专题的一部分,应该首先提出,并简要说明本专题的目的,目前的状况相关的研究,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该报告的标题是由自己选择的主题配置文件(即“开放内容题报告”)的专题制作,相关专家,学者,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作出声明。然后,他们的研究项目由理事会进行。我们可以用“德尔菲法”的得分,然后通过科学的管理建议全面检讨,以决定是否批准这个话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如下:主题名称,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起止年招生大纲。报名提纲包括:目的(1)的主题,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主要观点和相关文献的结论; (2)学习,研究,相关的指标,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是否试点研究已进行); (3)的大致时间表;筹备工作情况(4),现在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设备,设施等) ; (5)还需要添加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概算; (7 )的前瞻性研究结果; (8)承办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劳动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分工。 同行评议,侧重于从的意义和主题的技术可行性的基础上作出判断。也就是说,从技术本身提供决策所需的科学依据。 [2]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和顺序:论文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本文拟以研究解决所提出的论文写作(大纲)的主要内容;;纸时间表;等重大问题。 的核心内容是“旨在研究和解决纸张的主要问题。”当记录此部分可以写为用于写入的其余部分的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本文旨在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明确具体的学术问题,本文所要解决的,就是创新论文拟定。 显然,在这个问题上的文献已经提出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上述文献缺乏研究成果的意见。 把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需要你的观点或方法来写研究论文,以通过提交论文的核心内容证明,并证明它是目的和任务,因此没有定论,这项研究可能被推翻,它可能有没有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请专家来帮助确定你是否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值得研究,你是否已经准备好展示给研究出来的观点的方法。 一般由3或4的问题,它可以是下一个大问题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平行的问题。 2。 在纸张上的研究现状只是简单地评论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综述的文献综述的评论。 “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允许一些重复的内容。 3。论文的目的和意义关于论文的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的论文指出,要研究和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要讨论了促进的作用,或者如果你在学术解决这些问题。 基于“本文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重复。 4。主要论文的写作内容最初提出提纲或论文的全部内容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纸的内容,但与纸张的核心目的。 [3]论文论文总构思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由于该报告的标题是体现在口头上,所以长度不必过大,但计划主要研究的问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作出明确表示,应包含两个部分:概述,轮廓。概述部分 1,概述开题报告应首先提出话题,并简要介绍了课题的目的,目前的状况相关的研究,理论适用,研究方法,数据和其他必要等等。 2提纲提纲开题报告包含论文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概念的基本框架。整句或整段可以以大纲形式。在开题阶段,其目的是概述论文的基本框架明确,没有必要尽量详细的文件目录。
3参考文献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4,需要开题报告应包括页面,页面的总数应小于4。版面格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开题报告学生:一,主题 1,理论 2,现实意义二,综述了 > 1起源和演化理论 2,外国总结 3的研究,国内研究综述 4,我检讨上述评估三篇论文提纲前言, 1, 1, 2, 3,路路路路路路二, 1, 2, 3,路路路路路路 3, 1, 2, 3,结论 > 4,论文写作论文的时间表开题报告概述了开题报告包括:论文,系性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二,意义和国产的目的和国际研究概况三个理论论文,研究方法,内容四个研究条件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五,六预期结果,进度[4 】论文论文是高校毕业生的独立工作总结,学生在申请学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分析,解决12实际问题,也是一个学生在实践和训练过程学校学习的学习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整个不可或缺的一环教活动。对于学生写作论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什么是开题报告?为什么要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进行研究的依据,研究条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本科生提高科研能力的必经之路。二、 怎样才能写好开题报告? 1、通过自己的缜密思考和权衡,提出一个好的选题方向,是写好开题报告的先决条件,头都没开好,报告就很难被批准。 2、要熟悉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研究。低层次,重复性的研究课题是通不过的。 3、要掌握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研究很难深入,很难有真正的创造。4、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这样写出的报告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课题名称要准确、规范(详见后文《论文标题规范》)。四、充分论证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部分内容应“实”勿“虚”,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实际分析,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等。参见下例:例:《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进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从1999年到2008年7月,我国期刊共发表与大学生毕业论文有关的文章2988篇。其中,有关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文章130余篇。从这两年的论文数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讨论“大学生毕业论文”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在这些论述中,对大学生毕业论文的监督、管理方面,表述的内容基本上都是院、系和教务处以往的常规做法,且多是一些泛论。在这方面,能给人眼睛一亮的是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位教师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匿名外送评审”的一次试验后的探讨,虽然没有系统总结出一套可借鉴的经验,但是它毕竟是一个可贵的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有不少专家,建议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这种取消论,没有注意到对大学生教育的完整性。这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思路。 关于国外对大学生毕业论文的研究,从所能涉猎的文献来看,基本上都是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的,而且这种指导在表述的内容上同我们的几乎相同。 转载:休闲之事早已有之。休闲生活是与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领域。体育活动是休闲生活的重要内容,休闲体育的发展为新世纪体育注入了活力。1 休闲的内涵 何为休闲?在《辞海》中,休闲被解释为:“农田在一定时间内不种作物,借以休养地力的措施。”显然,这种解释与现代休闲活动大相径庭。在英语中,单词“recreation”经常被译成休闲,其涵义为:①业余消遣或娱乐;②身心的放松,休憩。(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此涵义与人们的一般认识较为贴近。但考察它的词源时发现,其原文是recreate,意为再创造、再现、复原。从此意义上来说,休闲活动不是一般的消遣、娱乐和休养,而是为了恢复身心健康,重新创造生活的一种活动。从“休闲”二字的汉字解释上,我国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对此有过精辟的阐释,“‘休’以木而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闲’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词意的组合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美国国家休闲研究学院主席杰弗瑞·戈比(Gooffrey Godbey)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与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人能够在以自己喜好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的行动,并为信仰提供基础。”他认为,休闲不止是寻找快乐,也要寻找生命的意义,从根本上说,休闲是对生命意义和快乐的探索。还有的国外学者认为,休闲是人的一种直接的、全新生活的体验过程,身体、社会与精神的完全放松是一种合理的休闲,而绝不是无足轻重的……可以看出,休闲不仅仅是一种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丰富和创造生活的闲暇活动,它也是一种完善和发展自我为目的的闲暇活动。 休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休闲时间量的增加,从而使得休闲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愈加突现。我国著名学者于光远先生在其文章《论普遍有闲的社会》中指出:“‘闲’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之一,闲暇时间的长短与人类的文明进步是并行发展的……从现在看将来,如果不属于闲的劳动时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够进一步减少,闲的地位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这是走向未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经之路。” 休闲是一种创造过程。马克思称:“自由时间,可以支配的时间就是财富本身。”从这种意义上说,休闲是我们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一种创造过程。充分的享受、珍惜休闲生活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人们在休闲生活中,通过人类群体所共有的行为、思想、感情,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全面、完整地发展。2 休闲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休闲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丰富多彩。从衣食住行、琴棋书画、到诗词歌赋、游山玩水……不一而足。古人云:“闲能游名胜,闲能交益友,闲能饮酒。天下之乐,孰大于是?”应当注意的是,体闲活动不是打发空闲时间的“消遣”活动,更不是无事找乐的“娱乐”活动。从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角度来看,休闲属于一定文化范畴,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文化需要传播,需要继承,因而,人类的休闲行为不是天生具有的本能,它也是人类后天习得、教化的结果;而且,它被文化的东西赋予了形式和内容,从而体现出了文化生命力。 过去很少有人将休闲与文化联系起来。因为文化活动是高雅的、有品位的活动,而大多数休闲活动则被认为是庸俗的下品活动。之所以被认为是庸俗下品,主要在于休闲活动多具有“玩”的性质。而“玩”一向被人们认为是低级的活动。这种片面认识与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不足有一定的关系。我国著名学者于光远先生1983年旅欧归来途经澳门时曾指出;我国对体育竞赛是很重视的,但体育之外的竞赛和游戏研究很不够。他认为,“玩”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应该玩的有文化,玩的高尚,要发展“玩”的文化。1994年7月他在广州讲学时又进一步指出,玩是人类基本需要之一,要玩的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技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这种对休闲与文化的精辟论述,体现了文化在休闲中的重要性。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它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从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文化孕育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既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造文化的一个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生活的有机总体。作为生活一个组成部分的休闲活动,理所当然地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来理解。作为文化活动,休闲功能之一就是“享受”,京剧艺术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原因之一就是它能给人带来享受。而休闲活动讲究就是享受。从这个角度看,休闲活动的文化味道是特别浓的。享受生活是休闲活动的文化主题,发展休闲文化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3 体育活动是休闲的重要内容 体育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出的多以全身的自然活动为主的一种特殊社会文化活动,它具有游戏、娱乐、健身、冒险等多种特点与功能。体育活动需要人身体的直接参与,这样可使健康、力量、审美、气质、性格、智慧等这些与身体最为密切的要素得以锤炼。 体育这种对人身心具有积极影响的活动,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对人们休闲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体育,首先是以身体再创造的形式发挥其效力。然而,体育并不单纯是为了空闲时间的娱乐和愉快的休养,而重点是求得人性的积极恢复和确保人的整体性。”“从工作中解放出来的自由时间,如果是进行自发的娱乐活动那么必然要产生是做些什么样的活动好,还是来个的随便的想法。不过,这个自由时间由于是人们经过长年努力而获得的成果,决不能随便地浪费。对于余暇来说,体育这一身体娱乐,可以作为最本义的活动来予以推荐。这样,体育运动是以娱乐的形式为最理想的活动方式。”(《体育思想史》,34页,国家体委百科全书体育卷编写组)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体育经历了从原始体育、古代体育、近代体育到现代体育的发展历程。无论是何种阶段的体育,休闲与体育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古希腊时期,雅典人是过休闲生活的典型民族,午前办理公务,午后便在角力场和体操馆享受余暇。那时,体操馆是一般市民的公共设施,有运动场、散步道和讨论会场,午后大家集中在这里通过体育运动或者讨论来度过闲暇。在我国,蹴鞘(足球),竟渡(赛龙舟),投壶,秋千、棋戏,击鞠(马球)等都是我国人民在休闲生活中喜好的体育活动内容,“斗鸡蹴鞠,走解说书,相扑台四五,戏台四五,数千人如蜂如蚁,各占一方。”表明了体育在人们休闲活动中的地位。中世纪时期,尽管许多体育活动被禁止,但是一些诸如击剑、马术等非正式的体育比赛还是经常在节假日等人们的闲暇时间里举行,成为人们度过闲暇时光的主要方式。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体育产生与发展。作为近代体育三大支柱之一的英国户外运动,它的繁荣与发展与英国人休闲生活密不可分。每到节假日,教会祭日、定期举行的集市贸易日等休闲活动日子里,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是不可缺少的内容。狩猎、射击、钓鱼、登山、田径、足球、游泳、划船、高尔大球、曲棍球等成为了大众喜爱的内容。为了能够增加娱乐兴趣,提高观赏性,一些体育活动有了比较正式的规则,一些非正规的体育组织孕育而生,有许多活动成为现代田径、球类和水上项目的“母体”。可以说,英国的户外运动为现代体育形成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现代休闲生活的发展。 现代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体育的繁荣与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各种体育书刊的急剧增加,电视机、电脑的普及,互联网接入千家万户,使体育信息量不断增加,体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人们生活中传播,影响越来越大。“体育生活化”成为了一种趋势。体闲时间的增加,休闲设施的改善,观念的改变为人们更好的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打下了基础。过去曾经是一些“贵族体育”的项目如高尔夫球正逐步走进寻常百姓家。据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两千万人参加这项运动,日本爱好者也有一千万人,澳大利亚平均一万人就有一个球场。“就在不到150年前,很多体育项目和健身活动,象高尔夫球、网球、帆船、游览,滚轴溜冰以及自行车等,几乎都是富人运动。例如,1880年,一辆自行车售价为100到125美元,在那个年代,这样一笔钱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而现在“任何普通人都够参与了”。(《你生命中的休闲》,170页,云南人民出版社)。体育全球化及其国际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一些体育项目在社会中迅速传播,如体育舞蹈、健美操等,在我国,一些外来体育项目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沙滩排球、壁球,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新内容。一些新兴体育活动也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例如,九十年代初在美国、新西兰、法国、英国等国家相继兴起了一种“俯冲跳”(蹦极跳),每年在这些国家从事这项运动的有数十万人。冲浪、滑板、攀岩、滑翔、激流皮滑艇、水上摩托、轮滑、花式自行车等这些被称之为“极限运动”的项目,也正以飞快的速度在社会传播,成为人们热衷的休闲活动内容。 不仅如此,体育与其他一些休闲活动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例如,体育消费比重在人们的休闲消费活动中正逐步增加。有资料表明,在经济发达国家,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体育消费方面的开支通常占整个社会消遣和娱乐消费的30—40%。另据资料显示,美国人在参加休闲运动时,用于购买用品和器材的费用,在1995年就高达3500亿美元。若将它转为就业机会,以4万美元一个工作职位计算,共创造了875万个职位。体育旅游成为了旅游的一个新领域,登山、远足、骑车、帆船、潜水、跳伞、滑翔、滑雪等成为了各旅游地招揽顾客重要砝码。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的旅行成为一种时尚,据美国旅游工业联合会(the Travel l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调查,美国50%的成年旅行群体——即1.47亿人——曾参加过“探险”旅行,这种“探险”活动的节目包括野营、远足和骑车。4 休闲体育是未来体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休闲体育是以娱乐身心,发展自我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休闲体育强调的是回归自然,身心放松,强调活动的乐趣。休闲体育的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从传统体育项目如球类、田径,新兴体育项目如攀岩、蹦极、滑翔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远足、骑车、慢跑等都是休闲体育的内容。休闲体育特点是简便易行,对技术、场地设施的要求不高;老少皆宜,适宜活动的人群范围广;自由自在,强调活动的自由性和乐趣。基于此,休闲体育正逐步得到了人们的喜爱。有人曾对上海市职工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职工喜欢足球,但最喜爱从事羽毛球。原因是羽毛球场地限制小,在空地、公园和广场等公共设施处就可以进行,活动对象又以家庭成员、同事为多,并且随时随地,随心所欲,有人称之为“空地羽毛球”,这是一种典型的喜闻乐见的休闲体育活动。而在德国,徒步旅行是人们最喜欢的休闲体育活动,与亲朋、好友、家人、同事一起徒步去郊游、登山、远足成为人们节假日必须的生活内容。 随着社会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的机会和时间大大减少,加之社会竞争和环境变化给人所造成压力的增大,人们越来越寻求通过体育运动来增进健康、缓解压力、度过余暇,休闲体育将是未来体育发展的发展趋势之一,它将在今后人们的休闲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21世纪将是一个休闲的时代,人们更多地将休闲用来满足在个人生活中占核心地位的兴趣和爱好,而更少把休闲当作工作后的消遣和恢复。这几年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整体水平下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体育专业学生更是如此。学生论文粗制滥造十分普遍,其中有的是数篇文章的“复制粘贴”,抄袭剽窃也不是个别现象。对此,面对学生的就业压力,学校和论文指导教师都很无奈。然而大学生写作毕业论文毕竟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运用水平和培养其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三条也有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规定。研究大学生毕业论文问题,找到解决学生毕业论文整体下滑的办法,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科研能力,对提高大学的教育质量,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撰写毕业论文,是体育专业教学工作中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是学生留给学校的一份宝贵财富,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向学校所交的最后一份书面作业。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教师检验其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绝好机会。 然而,目前在对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撰写、管理、监督等整个过程中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从选题、收集资料、调研、撰写论文、修改、定稿、论文成绩评定到论文答辩,没有明确的标准、考核指标和有效的监控措施。对指导教师的管理基本上是放任状态,所有这一切只停留在指导教师的主观臆断上,缺乏科学的判定和监测方法。 到目前为止,许多高校对大学生毕业论文水平下降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相信一些高校领导、不少教务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在研究毕业论文写作问题,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新的思路。我们申报这个课题,集中多人的智慧,研究这个问题,试图从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对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摘自:肖威等《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申报书五、 认真思考研究内容 研究的内容就是该课题准备从哪些方面去研究,要简明扼要,不能拖拉。 例:研究内容:(来源同上例)1、制定一套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计划:包括建立规范的毕业论文工作组织管理、操作程序、答辩规则、成绩评定标准和考核要求;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实实在在做好论文中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毕业论文质量逐步提高。2、构建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关于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每个学校都制定了相关的文件,在文件中都有相关的规定。本课题重点把“监督机制”作为一项研究内容,从教学环节到教学管理环节研究毕业论文写作的监管问题。3、建立健全指导教师资格审查制度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指导教师除了具有师德之外,必须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能够把握学术前沿动态。在这方面制定量化指标,作为审查指导教师资格的参考,这也是我们的一项研究内容。4、吸收国外毕业论文指导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美国的本科生不写毕业论文(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涂艳国教授之言),但国外许多大学如英国的大学对大学生还是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的,借鉴外国在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经验,完善我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指导和教学管理工作是不无益处的。六、明确确立研究目标 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 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2、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3、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4、 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6、 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七、正确选择研究方法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 。如要用调查法,则要讲清调查的目的、任务、对象、范围、调查方法、问卷的设计或来源等。最好能把调查方案附上。提倡使用综合的研究方法。 八、合理分配课题研究进度课题研究的进度,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等。 例:第一阶段(—9):1课题组进行分工;2开展文献资料研究.;3制订调研计划第二阶段(—):1、问卷和走访,开展学校体育现状调查活动,确立相关体育思想。2、开展实地研究工作。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反馈和再实践阶段。第四阶段(—):课题研究进入总结阶段,收集所有课题研究资料,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总课题研究报告。

百度百科写的时候,先实践,再总结,实事求是。搭好文章整体框架,其他的按步就班就行。GOOD LUCK

课题名称:高中生喜欢的运动项目的调查2. 班级:高一(6)班3. 负责人: 林红4. 课题组成员:陈华佩吴雪敏 陈姗姗 朱伊婷 张赛赛 5. 指导老师:安维琪6. 课题研究涉及的主导学科:体育7. 课题研究涉及的相关学科:数学、语文8. 中文摘要:高中生喜欢的运动项目9. 英文摘要:High school students' favourite sport10.关键词:运动、课余活动11.研究解决的问题:高中生喜欢在课余参加那些体育活动?12.研究问题的假设: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和研究,能了解高中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提供建议。13.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上网查资料、调查问卷、求助指导老师14.研究的基本过程:通过问卷调查、上网查资料等方法进行对本课题的研究。15.研究获得的结论:中学生兴趣广泛,喜欢的运动也形形色色。不过,一些运动是大家所普遍喜欢的。比如,羽毛秋,乒乓球,篮球等是大家普遍接受的。还有大家都觉得运动时间有些不足,活动的不尽兴,都希望学校能增加活动时间和活动量。16.研究结果分析: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渴望有充足的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就有自己所喜欢的各种活动。学校的课程安排的比较紧,大家就觉得有点不满足。学校可以调整一下,使学生能够更满足学校的安排。17.具体人员安排:林红:撰写开题报告、编写调查问卷陈姗姗:编写调查问卷、分析数据陈华佩:论文、数据分析张赛赛:上网调查、整理资料吴雪敏:上网调查、整理资料朱伊婷:上网调查、整理资料18.时间安排和活动步骤:我们开始确定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方案,如题目。具体计划。方案的实施。细节方面我们正式开始进行研究性学习。组长制订计划。组员听从指挥网上搜索一些有关专家的建议以及对调查有关的资料;我们开始设计调查问卷。我们接到了一个任务:将调查问卷分配到各班。再收回我们小组分别进行了网上查找有关资料,并且对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总结。我们访问了学校的一些体育老师,针对我们这次调查的问题,对他们进行了询问。我们提出了同学的建议,并提出了疑问。老师们耐心的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并对我们这次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式开始结题。各个组员分别写下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感受与体会。并进行交流。19.可行性分析大家对课题很感兴趣,互帮互助,分工合作,研究过程较顺利,并达到预期效果20.建议与倡导: 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我们小组研究了高中生所喜欢的体育运动。我们发现许多同学都希望有更多的体育锻炼时间。我们建议同学们充分的利用体育课的时间来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比如说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篮球等等。积极的参加这些活动,可以丰富我们繁忙的学习生活,在课余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快乐,同时也可以加强和班级里的同学的友谊,提高学习的效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家只有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在学习方面努力,达到自己理想的成绩。所以大家都应该每天坚持一些体育运动,在课间操的时候也要锻炼锻炼自己。让我们一起进行体育活动,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更好的学习,让我们共同在体育运动中收获健康,收获友谊,收获成长!21. 总结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觉得同学的课余活动时间较少,应加强。这样才能促进我们健康成长。22. 收获、体验及体会 林红:我感觉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学生自己的思维,提高了对每个事物的关心度,做到了有问题大家共同探究的好习惯。张赛赛:这一次研究性学习让我对探究课余活动有了不同程度的理解,让我明白课余活动对中学生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坚持这个好好锻炼身体的原则,这样我们能做更多有益的事。朱伊婷:对于这次的研究性学习,让我对课余活动有了另外层次的建议,其实,课余活动也不一定会浪费时间,反而使我们劳逸结合,提高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益。吴雪敏:研究性学习对团体间的合作有很大的提高作用,让我们理解团体的智慧高于一个人的智慧,我希望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也可以使大家都互相了解彼此的想法。陈华佩: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想,最重要的还是大家集体的想法,这样,或许还能够改善个体思维中的某处漏洞,完善此学习的准确率。陈姗姗:在不同的方面我们会有不同的思维,大家集聚的才是精华部分。就像此次的研究性学习探讨的对于课外活动的态度一样,我们都需要思考,并且结合,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23.每一课题组成员对同组另一成员的评价吴雪敏对陈华佩的评价: 每个人都很尽心,什么事都能够做到认真的思考,完美的解决,每次遇到这些问题,我觉得陈华佩和其他成员都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很好。朱伊婷对林红的评价: 林红作为我们组的组长,她尽了不少的力,她管理能力很好,能做到完美的分工合作,因而完成交代的任务。24.教师评价 该组学生懂得如何合作与分工,从而有目的地进行研究,从开题到结题,她们都很认真,完成得也很好。希望她们再接再厉,朝目标奋进!

关于项羽的论文的素材

1.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2.彼可取而代也。

3.(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4.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5.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6.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谁人知之。(成语:衣锦还乡)

有关项羽的成语

破釜沉舟【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解释】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臣多多益善耳。”

楚界汉河【解释】: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六回:“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枪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

霸王别姬【解释】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四面楚歌【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解释】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解释】: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以一当十【解释】: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先发制人【解释】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出处】《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沐猴而冠【解释】〖释义〗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解释】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解释】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附:优秀范文赏析

且拿勇气寄乾坤

乌骓马一声长嘶,嘶裂了乌江岸原本的宁静,平静的江水沸腾般的兀自翻滚起来。黑云潮涌,八方雷动,你身披黑色的大氅,在江边站成一块黑色的巨石。

你是项羽,是我的西楚霸王,你在“楚汉之争”中败于刘邦,自刎于乌江。虽然是败,但你有去争的勇气,这就够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让这猎猎江风和潇潇雨滴为你送葬,为你唱一曲不朽的乌江颂。

你站在庭院中,用枝叶构建出繁盛的景色。而淅沥的春雨,为思念划上一道寂寞的灰。你是梧桐,是我的“树之精灵”。“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愁正苦”,你就是这样的温柔,一如婉约的江南女子,顶着油纸伞悠悠地滑进人的视线里。可是,这样柔弱的你,却也有刚烈的一面。烈火焚烧之时,你用勇气做筋骨不畏高温灼热。终于,你化成一张琴,名曰,焦尾,身已残,心未死。就是要用这残缺的身体,也要奏出个千古绝唱!

你站在刑场上,笔直如钢,像一棵历尽风雨的老树,你就是谭嗣同,我的变法英雄。无论变法之路如何艰辛,你依然坚持不懈,你用勇气做笔,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大书上写下了深重的一笔。你就是一把捅破封建束缚的利剑,尖锐犀利。

你站在吊灯下,神情时而凝重,时而舒缓。你应该是个画家吧。灯光是温暖的橘红色,农夫一家围坐在桌前享用他们的晚餐,就连刀具也在那一刻反射出幸福的银色来,你却依然视而不见地专心作画。仿佛经过了几千个世纪,你终于笑了。笑得好像是刚分到糖果的孩子。我知道了,你就是凡?高。我的艺术天才,尽管那时大家都排斥你,认为你是个疯子,但你依然用百分百的勇气去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成功了,那幅《吃土豆的.人》成了传世的经典,而在天堂的你,会不会笑得像你的作品《向日葵》那样灿烂?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的勇气;“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石灰的勇气。物且如是,何况为人?勇气是前进的助推器,是流在人血液里不屈的人的精魂。不论输赢就让我们以勇气作为支持自己的脊梁,对着南下的长风高吟。

我自横刀向天笑,且拿勇气寄乾坤。

〖精细点评〗

站在牧羊人孩子的角度,充分的肯定乌鸦那样一种无畏不惧的理想追求精神,是此次高考中大多数考生的基本命意。这种情形的出现,大约与考生正是充满理想激情的热血青年有关,本文即是站在这一命意立场上写出的优秀作文。史料的丰富,语言表达的形象传神,以及结尾的画龙点睛均是本文的成功之处。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人称“你”的贯串始终,因为有“你”始终贯串于文中,因而就显得格外地富有感染力,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世界。

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以下是关于项羽的 作文 素材,欢迎大家参阅!

项羽,昔日的楚霸王,纵然有盖世神功也无法改变楚国破灭的事实。乌江旁,他已被敌军层层包围,空气中飘荡着象征繁盛的楚歌,悠远婉转。此刻,他刚毅无比的心开始脆弱起来,看到四处躺着的无数兄弟,他懊恼曾经的刚愎自用,悔恨楚国的大好局势和弟兄的生命葬送在自己手里。怀着深深的自责,他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刹那间,血染红了乌江河畔,倒映着半边天空。残阳如血,楚歌依然哀婉缠绵。一个巨人倒下,却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了几分哀愁,几分无奈。在我看来,他是充满棱角的多边形,纵使有豪迈的气概,称霸的壮志,却只能在四面楚歌之时放纵形骸,苍凉的歌颂只能让滚滚的乌江为之伴奏,又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他的锐气,他的突兀,他的彰显,让历史也惧怕三分。“序八州而朝同列,吞二州而亡诸侯”的始皇已将天下扰得惶惶不得终日,哪又容得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

题乌江亭 杜牧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注:乌江亭在安徽和县乌江浦。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最终以项羽垓下大败,自刎乌江而降下帷幕。后人总想透过历史的烟尘,剖析这位一代枭雄失败的原因,从中引出某些历史鉴戒。杜诗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因此,出色的战将自当胜不骄,败不馁,尤其是在受重创、陷绝境时,更应该“包羞忍辱”,这才是真正的男儿。三、四两句设想他当日如果能听取乌江字长忠告,重返江东,再整旗鼓,那么历史或许会改写。杜诗在为项羽的失败同情、惋惜之余,又对他的刚愎自用,缺乏自知不无讽刺。但尤其为人激赏的是,诗人借题发挥,道出一个颇有积极意义的命题:百折不挠,才能成功。

王诗开篇以史实扣题,指出项羽的失败实在是历史的必然。三、四两句以辛辣的反问指出:杜牧未免太天真了,即使项羽真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还肯为他拼死卖力吗?“卷土重来”实在是痴人说梦而已。王诗辛辣冷峻,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他毫不留情地指出项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颇具政治家的眼光。

看着站在乌江边上的你,雄姿英发,豪情万丈。相信人们忘记了的是你四面楚歌的窘迫,铭记下来的是你的豪情、你的大度与你的痴情。江边自尽,是你的宽怀所致,所以人们只会记得你的宽厚,“鬼雄”之称无愧。人们铭记着你,难怪李清照要说“至今思项羽”了。(2005年全国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功与过孰大?忘记失败的无奈,铭记英雄的身影。

“脸”,百姓的字典里,它释义为“面子”;英雄的视线中,它释义为“尊严”。

项羽曾经雄姿英发,豪情万丈,而乌江边的霸王,经受了四面楚歌的困扰,就为这一张“脸”,痛别虞姬,江边自刎,遂成“鬼雄”。脸没了,身何益?对于真正的英雄,命不足惜脸足惜!(2005年高考江西卷以“脸”为话题。)脸与生命,尊严与生命的关系。赞同的是为了尊严可以放弃生命的英雄行为。

关于项羽的800字议论文5篇

我的梦里,常常出现一个少年,白衣扬鞭,胯下乌骓,飞逝而过。那是你吗?霸王项羽?我在长江边唤你,只有一声声的海浪回答。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项羽的议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1

也许你会提起鸿门宴中项羽的优柔寡断,但我却认为这恰恰才是他大度的体现;或许你会因为‘霸王别姬’说他儿女情长,但我却认为这才是他男子汉的体现,或许你会说他有勇无谋,但试想在他的一生中又有哪一次战役是侥幸成功的呢?

在我眼中,项羽是一个侠骨柔肠的大侠。,因为他有大侠的海量和大度。鸿门宴上,项羽放走了一生的劲敌刘邦。乃至其后来乌江自刎的下场。以史册中项羽的残暴,他为什么要放走刘邦?那不过是多杀一人而已。他不是圣人,也无须假仁假义。刘邦曾跟他结义,这固然是其中原因,就因为项羽败了,鸿门宴放刘邦才成了项羽败北的关键。如果项羽胜了呢?那么这鸿门宴就可能被世人所称颂的了。可能会说项羽放走刘邦是一个绝妙的计谋,是其成功的主因。如果说这还不足以说明他大度,那么他对樊哙的宽恕就应该足以表现出来了,鸿门宴中樊哙带着武器闯入军营,并没有让项羽所杀,反而赐座,赐酒还赐给他肉,并不止一次的称之为壮士。或许这就叫做英雄惺惺相惜吧!

项羽也是一个英雄,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史记》中曾写道: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这足以说明项羽的胸心壮志,和他的胆量!

这也许就是为他之后的一番事业打下的基础。

项羽也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军事家!

仔细去观察会发现,每一场战役他都经过了严密的谋划。有人拿他和同一时期的韩信作比铰,说项羽之兵法大不如韩信。那只是很少有人注意项羽的兵法罢了。其实他们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只是韩信更加隐忍罢了。但他们不都是因政治想法的幼稚而失败的吗?项羽是该杀的人不杀,不该杀的却杀了;而韩信则是该反的时候不反不该反的时候却反了。这些注定了两个人的失败。

然而项羽的一生又是悲惨的一生,他最终还是没有作成天下的君王,但是他的所做所为却永垂青史!

项羽,一个有情有义的大丈夫,一个单纯、可爱、善良的政治家,虽然是政治斗争中的败将,但却显得真诚,直率;项羽,一个伟大的英雄,一个有理想,勇敢的有为之士,哪怕是面对自己的敌人,也能发出真诚的赞叹;项羽,本来一个侠骨柔肠的大侠,他的真诚、勇敢让李易安也为之动容,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名句。在这里我也要大大的赞叹一声:”项羽,真大丈夫也,真大侠也,真英雄也!“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2

看完《鸿门宴》后,很多人都有会认为项羽是“妇人之仁”,错失了杀死刘邦的大好时机。但苏轼却认为项羽有“君人之度”。这并不是因为苏轼一时新血来潮,来个唱反调,这是他发自内心地赞赏。

当时的时局对刘邦是不利的,若项王一举入关杀死刘邦还好说,问题是他若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就不好了,刘邦手下虽说只有十五万余兵,但尽待在关内,加之刘邦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他们大多对刘邦十分忠心,倘若得之刘邦已死,必尽其力而反之,彼可于大路埋伏(项羽素傲,必取大而舍小),但见来时可往来冲突,却不与其正面交锋,此可疑其兵也,然后可使一人佯装投降,传书与羽言其为内应,里应而外合也,羽必信之,待羽入城,三下围攻,可擒矣(此乃关门打狗之策)。

项王可能考虑到此为人和与他势力不利也,故作个顺水人情,放刘归去。

刘邦善用人,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也正是如此,项王手下如韩信、陈平等皆降刘邦。项王会败,这是一个原因,可胜败兵家常事,一场战争的胜负不会抹杀真英雄的形象。

项羽不肯学书,书足以记姓名而已,不肯学剑,剑一人敌,要学的是万人敌。他打仗不管兵法,每战必披甲持乩,亲自出战。一者鼓舞士气,二者削敌锐气。真英雄莫过于此!羽曾以3万楚军大破汉兵56万,打得刘邦抱头鼠窜。这是多么的霸气啊!项王曾和刘邦讲和,划鸿沟为界,这是多么的豪气啊!他曾因兵败,而在乌江自刎,这是多么有骨气啊!

无论是打仗,做人,甚至是作诗,都掩饰不了他的英雄之气:

力拔山兮气慨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可奈何

项羽的这首诗也因此流传千载。

司马迁说过:“他爱马,爱美人,爱故交,最后自刎而死!这是一个十足的让人快意的英雄……”我想这是对项羽英雄之气的最好诠释吧!

项羽的死,不在与别的,只是他的英雄气,是他那天生的英雄气,注定了他悲剧般的命运!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3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当项羽在垓下被刘邦的数万汉军重重围困时,当时四面楚歌的悲调响起时,当霸王视若掌上明珠一般的美人虞姬拔剑自刎时,这位名震古今的人物注定逃脱不了悲情的命运。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的生命成为悲剧?

英雄?项羽出身楚国贵族后裔,从小随叔父项梁习武,并且被叔父项梁灌输了大量的复仇思想。仇恨的种子,在项羽的童年时便已深深扎根,少年项羽便起兵会稽,南征北战,所到之处几乎攻无不克,所当着破,所击者服,威震四海。超凡的军事才能与高强的武艺使项羽所部在项梁死后迅速成长,臣服十八路诸侯。巨鹿之战的破釜沉舟,以少胜多,更是将项羽的人生推向了高峰。

论军事,就武艺,项羽无疑是个英雄,他用武力强劲地推倒了暴秦统治的最后一根支柱,他作为抗秦联盟领袖,贡献无穷。

懦夫?悲哉!悲哉!这位推翻暴秦的头号功臣的心灵竟然是极度脆弱的,他总是把这种脆弱——这份骨子里的怯懦转化为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败笔。心若不弱,他便不会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意若不变,他便不会在鸿门宴放走劲敌刘邦;目光若不短浅,他便不会满足于诸侯们的奉承阿谀;任人若不唯亲,他便不会饶恕左右逢迎的项伯而怀疑视他如子的亚父……一切,都是因为他在仇恨的滋养中长大,都是因为少年成名的他心过于浮躁,意志过于不坚定,终使他只沉浸在万人俯首的王位的快乐中而未胸怀天下。而这种“快乐”的剧毒已深深浸入他的骨髓,表现出政治上的无知与幼稚。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项羽是犹豫的,怯懦的,他更适合在太平之世为国建功立业,而不该降生在这乱世啊,壮哉,悲哉!英雄?懦夫!

我想,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项羽,注定只能成为大将,而刘邦,显然更具帝王之相。项羽常哭,是面兄弟,对美人,有感而发的真性情;而刘邦亦常哭,那是为了逢迎他人,维护汉军,巩固大汉王朝之社稷的良策。而对于项羽个人,这是不公平的,他不应该被上天安排来承受这一切苦难,他不该成为刘邦登帝的牺牲品!然而历史不容改变,事实不容置疑,如今的我们只能针对项羽个人进行人性弱点的剖析。

怯懦的英雄项羽啊,当你在乌江自刎结束自己悲剧一生时,希望你这条真性情的汉子能换个天下,换个人间。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4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这首诗赞扬了项羽宁死不苟活的精神,但是我暑假读过《史记》中关于项羽的内容后,我对项羽有了自己的看法。

项羽是一个英雄。他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可以冲锋陷阵,转瞬间就能杀敌百人,他用兵大胆,敢于“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

我佩服他的胆略和勇猛。观看秦始皇出行时,他竟敢说自己可以取而代之。千古英雄,谁敢如他一般出此豪言?从这点看,项羽的确是英雄。

但项羽更是一位失败的英雄。

首先,我认为他不注重文化学习,只崇尚武力。他甚至认为读书无用,只要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已经足够了。可他没想到,不学习,有些方面就会无知,无论带兵打仗,还是治理国家,无知都会成为绊脚石。

其次,我觉得他不善于用人,不能把握好时机,无知使他不知人,更不善用人。张良、韩信都曾经投奔于他,可他竟不能知人善任,使这两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为刘邦所用,最后把自己打得一败涂地,总算有个谋士范增的才智也给浪费了。要么不执行范增的计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绝好的机会呀,可项羽偏偏痛失良机,要么中人家的计策,不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致使范增离开他,在忧愤和疾病中去世,使自己彻底失去谋士。

项羽还是一位不善于总结自己失败的英雄。项羽在临死前曾说:“天要亡我。”而不从自身找原因。项羽英雄盖世,却只会逞匹夫之勇,不能驾驭天下英雄,到死都认识不到自身的弱点,只是自欺欺人地把失败的原因归之于天,真是可悲呀!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5

乌骓马一声长嘶,嘶裂了乌江岸原本的宁静,平静的江水沸腾般的兀自翻滚起来。黑云潮涌,八方雷动,你身披黑色的大氅,在江边站成一块黑色的巨石。

你是项羽,是我的西楚霸王,你在“楚汉之争”中败于刘邦,自刎于乌江。虽然是败,但你有去争的勇气,这就够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让这猎猎江风和潇潇雨滴为你送葬,为你唱一曲不朽的乌江颂。

你站在庭院中,用枝叶构建出繁盛的景色。而淅沥的春雨,为思念划上一道寂寞的灰。你是梧桐,是我的“树之精灵”。“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愁正苦”,你就是这样的温柔,一如婉约的江南女子,顶着油纸伞悠悠地滑进人的视线里。可是,这样柔弱的你,却也有刚烈的一面。烈火焚烧之时,你用勇气做筋骨不畏高温灼热。终于,你化成一张琴,名曰,焦尾,身已残,心未死。就是要用这残缺的身体,也要奏出个千古绝唱!

你站在刑场上,笔直如钢,像一棵历尽风雨的老树,你就是谭嗣同,我的变法英雄。无论变法之路如何艰辛,你依然坚持不懈,你用勇气做笔,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大书上写下了深重的一笔。你就是一把捅破封建束缚的利剑,尖锐犀利。

你站在吊灯下,神情时而凝重,时而舒缓。你应该是个画家吧。灯光是温暖的橘红色,农夫一家围坐在桌前享用他们的晚餐,就连刀具也在那一刻反射出幸福的银色来,你却依然视而不见地专心作画。仿佛经过了几千个世纪,你终于笑了。笑得好像是刚分到糖果的孩子。我知道了,你就是凡?高。我的艺术天才,尽管那时大家都排斥你,认为你是个疯子,但你依然用百分百的勇气去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成功了,那幅《吃土豆的人》成了传世的经典,而在天堂的你,会不会笑得像你的作品《向日葵》那样灿烂?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的勇气;“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石灰的勇气。物且如是,何况为人?勇气是前进的助推器,是流在人血液里不屈的人的精魂。不论输赢就让我们以勇气作为支持自己的脊梁,对着南下的长风高吟。

我自横刀向天笑,且拿勇气寄乾坤。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