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分校(工作站) 宝鸡分校陇县教学点专 业 行政管理 学 号 80 学生姓名 胡 洋 2014年 7 月 摘要:在人文地理学中,按其要素分出人种、民族、人口、社会、政治、文化、聚落、军事等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各文化在其起源、扩散的演变中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形成的文化景观。从总的来说,地理环境是文化发展的舞台,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些文化的发展。关键字:文化 三秦 地域结构 自然条件 思想三秦地域文化 一、概述三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秦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表现为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同样, 三秦文化作为一个整体, 它的内部并非完全一致, 其内容呈现出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而三秦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既是文化规律的体现, 又是秦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结果。自然条件的作用, 使三秦文化表现为更小的相对独立的区域性, 体现为三大文化地域。三秦文化之名始于三秦大地, 它是指在三秦大地生长、发展起来的历史区域文化或传统区域文化。不仅包括楚汉相争以后的文化, 还应包括周秦时期甚至先周时期的文化。总之, 凡在三秦大地自古以来发生、发展起来的文化都属三秦文化的范畴。三秦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包括三秦大地上丰富的历史文物、文化遗存, 而且包括民俗、制度、艺术、宗教、思想、学术、哲学、伦理, 以及深层次的自然观、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二、三秦文化的地域构成三秦大地地处祖国中部偏东靠北, 位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 39。35’。南北长863公里, 东西宽400公里, 面积约20. 6万平方公里。与蒙、晋、豫、鄂、川、甘、宁等省毗邻。整个地貌以高原为多, 山地次之, 川地平原较少。在认识地域文化时, 既要重视整体把握, 也要注意微观分析。三秦文化是在秦地地理环境作用下形成的三秦地域文化,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广义地又可把它相对分为陕北黄土高原文化、关中平原文化和陕南山地文化( 或称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 。秦地自然环境可分为北部的黄土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三块不同的区域。在这三块相对隔离的自然区域里发育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它们是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陕北文化属于黄土高原文化, 是在黄土高原环境中形成并受其影响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北方的草原文化的影响, 具有粗犷、豪放和较为开放的特性。关中文化是平原地带的文化, 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关中三面环山, 一面向水, 地形较为封闭; 又土壤肥沃, 气候适宜, 灌溉便利, 农业发达, 因而有周秦汉唐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受其影响, 关中文化早期具有积极开拓进取精神; 然国都迁出关中后, 关中文化受封闭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植根于渭河平原的封建农业的制约, 表现出更多的保守性。陕南文化是秦地的山地文化, 它除具有三秦文化的共同特性外, 还兼有长江流域文化的某些特征。三秦文化呈现出三个有一定差异的文化区域, 是直接受到了秦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之中进行的, 受到了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印记。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受秦地自然条件的作用, 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是显著的, 下面我们仅从大的方面做一简略而概括的分析。(一)三秦文化早期具有开拓精神, 而后期逐渐倾向封闭保守 三秦大地地处祖国的内陆, 地形较为封闭。北部黄土高原群山环绕, 北有横山山脉, 西有子午岭, 东南是黄龙山, 另外, 向东以黄河与晋地分离, 交通极为不便。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位于秦岭山脉和巴山山脉之间, 虽山清水秀, 但交通极为不便, 特别是众多山区较为封闭。关中有秦川平原, 但其封闭性则更为突出。它三面环山, 东面临水, 使关中平原与外地天然的隔离开来。而关中平原发达的农业经济使它在古代就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不依赖外地, 进而为形成独立封闭的发展模式创造了条件。在这种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三秦文化更多的是倾向于封闭保守。三秦文化早期受建都于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文化的直接影响,表现出来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在中国的历史上, 有11个政权建都关中, [5] 仅长安一地建都时间就达1225年。由于政权的建立使秦地的交通发达起来, 打破了地形上的阻塞和封闭, 以长安为中心, 进建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网络。三秦文化直接受建都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盛世文化的积极精神如开放改革、融合纳新、开拓创新等精神, 对三秦文化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使其在早期历史阶段呈现出来开拓进取的积极精神。例如, 司马迁出生于韩城, 他是在三秦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三秦文化所具有的开拓精神。唐代之后, 国都迁出了关中, 国家的政治、文化的中心逐渐向东、向南移动。这个时期, 三秦文化受国家文化的影响逐渐减弱, 因而发展的速度也逐渐缓慢了下来, 同时文化也不及早期的繁荣发达。与此同时, 地理环境特别是地形的封闭性对三秦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日益暴露了出来, 加之小农经济的负面作用, 使宋元以来的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封闭保守。(二)秦地的自然条件使三秦文化带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特色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水利、气候、资源等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 如有些地方宜农, 有些地方宜牧, 有些地方宜于发展工商业等, 而经济发展又影响着该地文化的发育成长, 这样, 自然条件通过对经济发展( 经济环境)的制约而最终影响着地方文化的发展, 地方文化也因此带有地域的特色。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 秦地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北部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也较为肥厚, 然气候愈向北愈为干燥, 这种条件使其经济发展农牧并举, 南部以农业为主, 北部以牧业为主。关中盆地有渭河冲积形成的八百里秦川, 平原地带土壤异常肥沃, 灌溉便利, 加之气候温暖湿润, 是发展农业的极佳场所。关中农业历史悠久且极为发达, 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耕地区之一。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其中也有小面积的平原地带, 为汉江等河流冲积形成。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 湿润多雨, 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 与关中不同, 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从总的情况来看, 自然条件决定了秦地的经济发展是以农业为主。秦地的农业经济对三秦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使其具有了农耕文化的特色。中国古代以农立国, 重农轻商, 农业生产发达, 这种经济环境对文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使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耕文化。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的特征, 表现为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重农轻商的社会传统和务实轻虚的思想倾向等。(三)秦地环境培育起来的三秦文化还有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三秦大地特别是关中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使中国古代许多王朝和政权在此建都, 从而促进了秦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汉唐王朝, 其开放的先进的文化直接影响到了三秦文化。三秦文化早期阶段就如汉唐文化所表现出的气势一样, 充满朝气, 充满活力, 充满生机。涌现出了像司马迁、张骞、班超、杜牧、韦庄、薛涛等心胸广阔, 才华横溢, 气质非凡, 开拓进取的伟大人物。作为地域文化, 三秦文化的早期发展是令世人注目的。然而唐代以后, 秦地经济的发展逐渐减缓, 文化的发展也不如早期的繁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至少有以下方面: 一是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向东向南转移, 国都迁出关中, 关中丧失了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地位, 因而对秦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是关中平原虽然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宜于农耕, 但因面积所限, 不利于大规模发展, 而秦地南北部的宜于农耕的面积也比较有限; 三是战争的破坏, 不利于秦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宋元时期, 三秦地区长期处于战争前沿, 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相互攻防的动荡地带, 这使得秦地的发展严重受阻。三秦文化在经由唐宋时期由盛而衰的转折之后, 于是在其文化之中便逐渐孕育出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这种历史惰性是三秦文化经过历史性转折之后, 在小农经济的土壤里滋生成长的。封建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所养育出来的文化, 使人多安于现状、重土乐天、知足常乐, 即使对现实产生不满情绪, 也不会去积极努力的开拓创新, 改变改造现实, 达到理想的目标; 与此相反, 更多的时候是自我在心理上消除不满, 以回想过去的满足和盛况求得心灵上的满足和安慰, 这有如鲁迅先生所概括的阿Q 精神。三秦文化的历史发展由盛而衰, 这种事实是人们在现实中无法接受的, 人们想起了三秦大地昔日的盛况, 想起了汉唐盛世的开放气象, 想起了。。。 长此一往, 便在三秦文化中积淀形成一种怀旧恋古的历史惰性心理。直至今天, 这种惰性心理还程度不同的存在于秦人的身躯之中, 千年帝都除留给今天人们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古迹之外, 还留给人们意识中的废都衰败倾向, 这些都是在振兴发展三秦文化中必须注意克服的问题。四.三秦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特征(一)以人文为主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天人合一。从司马迁到张载, 从周秦文化到宋金元明清的关中学术, 都把人与自然看成是有机的统一体, 自然环境既能影响人生, 人生又能作用、影响于环境, 认为人有生命与灵气, 自然也有生命与灵气。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 三秦父老生生不息, 发扬奋斗精神, 创造自己的文化, 描绘自己的理想境界。(二)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与重视实用、讲究功利的文化心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 八百里秦川地处西北黄土高原, 东有潼关, 南有秦岭, 西部与北部有连绵的戈壁和沙丘。如欲发展必须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向外开拓。历史证明, 周秦汉唐都是以关中为根据地向全国开拓并且迅速地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另外,三秦文化是在吸收中原文化、东方儒道文化、法家文化、佛教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秦人在东进开拓的过程中, 自然地培养了重实用、讲功利的文化心态。当然, 这一思想特征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三秦文化发展的前期, 明显地表现出其开放性和积极性, 明清以来, 由于经济、政治中心的转移, 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保守与封闭。(三)求实尚孔的原朴风气, 酷爱传统文化的怀古心态秦人尚朴古有定论。从司马迁到张载都强调礼仪, 提倡务实。张载: “关中学者用礼渐成俗。”程熙则评价: “关中人刚劲敢为。”果然, 江藩在国朝宋学渊源记中评价李因笃时称到“平生尚气节, 急人之难。亭林在山左被诬陷, 因笃走三千里, 至日下泣诉当事而脱其难。性慷直, 面斥人过, 与毛奇龄论古韵不合, 奇龄强辩, 因笃气愤填膺不能答, 遂拔剑斫之, 奇龄骇走, 当时相传为快事”。所以, 秦人提倡“道不虚谈, 学贵实效”。总之, 三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三秦文化在公元906 年以前, 曾集中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成就, 以汉唐长安为标志, 如日中天地照耀着整个世界; 宋元以后, 三秦作为临制西北的军事重镇, 凭借其地理与文化优势, 仍然在历史上有杰出的贡献。三秦文化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 从史前的半坡彩绘到唐宋名人名画, 再到当今长安画派, 从工整细腻的宫廷绘画到粗犷豪放的民间绘画, 形成了既与中国主流文化难以隔断的传统, 又颇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风格, 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参考文献:(1) 鲁鹏.三秦文化的历史发源及特性 [J]. 兰州学刊,2011(2).(2) 毛曦.自然环境与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 [J].唐都学刊,1997(3).(3) 何金铭.三秦文化从书 [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4) 臧振.文化交流与三秦兴衰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4).(5) 赵吉惠.三秦文化 [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论自然现象的“理解"与人文社会现象的“说明"叶泽雄(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 武j置430079)摘要:自救尔泰提出“自燕需要说明,历史需要理解”之后,关于说明与理解及其相王关枣的争论一直延续至令。关键词:说明;理解;自然辑学;人文社告科学说明和理解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在西方哲学发展中历来存在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或“科学研究 与 人文研究”两种针锋相对的思潮、派别和观点。在“科学研究”看来.对人文社会现象的认识同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在方法论上同属一系,因而主张在自然科学方法论基础上建立普适于自然认识和人文杜会认识的“统一科学”。这种观点.远可以追溯到古代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近可以追溯到孔德、约翰·穆勒那里: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都是基于经验现象的观察,并努力占L大量的现象重复中建立起某种因果性。科学的目的就在于对现象的因果性做出说明。孔德把说明规定为只是精确地分析产生现象的环境,用一些合乎常规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把它们互相联系起来。穆勒认为.依据因果律指出某一现象的原因,或者一种现象可以依据一条自热定律演绎出另一种现象.这种结果或者被演绎出的现象就叫得到了说明。坚持近似观.点的还有R鲁德纳的(杜会科学哲学).G 霍曼斯的(社会科学的车质) 及E.奈格尔(科学的结构)等 显然,在科学“统一”问题上,上述观点在其方法论上是 说明为基点的.理解只是“提供动机假说的.与心理学相关的助发现方法 (亨普尔)。亨普尔提出了著名的“覆盖律模式 (D—N模式),认为历史学中的“说明 与自然科学中的说明,其逻辑性质是相同的.两者间只有粗细之别,历史说明不过是“科学模型的粗糙复制品”[1】。与之对立的则是各种反实证主义的“人文研究”立场.它I『]指责基于统一科学现而把人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同的实证主义取向和设定。它们援弓f德国哲学家驮尔泰的“精神科学(Geisteswisser~cnaft)概念,强调对社会生活进行学科探究的“人文研究”从根车出发点上就不同于自然科学 人文研究的对象是导致人I『]行动的内在意义,与自然科学对象的物理性和经验性相比,内在意义具有无限开放性和相对不易把握性,因而它无法达到以自然科学为设准的说明和预测所要求的普遣性范畴和客观性论证。换言之,人文社会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verstehendundemtanding)而非“说明”(explanation)。这种见解在敦尔泰的如下名言中得到鲜明的表达:“自然需要说明.历史需要理解。”这种观点的极端形式甚至认为.对,于人文杜会认识而言普遍性和客观性不啻是一种幻想。如果说.伽利略在物理学领域开创了自然科学的因果性解释之先收稿日期:2000—09—06作者简介:叶泽雄(1956一).男,湖北武汉人.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社会认识论及方法论问逼研究29自然辩畦法研究, 邵幺缚 哲学求兼昕吐学岽德 依森(J·G·r) n,l 81 65 1884)则 执将』、丈社会抖学的理解 自然科学的解释加“ 匾讣.井悼弼已在听尘斟学的研究中一萁后.秋尔尜在他的解释学名作<精冲科学讳 ,(I 883)巾把”理解”怍为解释模式进一步推副整t人文社会科学(在德国台称为“精种斟学”)他关于说明与理解讣别指向自然科学与情种纠学的方法论的两分沦,经过修改而被韦伯接受为他的 理解}士尝学”的基础。到.Lltt纪中叶 经过悔洛一庞蒂、温奇和赖特等凡的发展而形成人文}七会科学研究的人文主义传缆应该看到,实旺主义的“科学研究”忽视乃至否认自然现象与』、文}士会现象、自然科学与人丈I七尝科学、自然科学方法 奁与』、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之的差异性固然片面,世主张“说明 在』、文社会辞学中同佯适用 育教,则有其合理性。不过,这派观点既然主张』、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方法沦 同属一系,即簧求把对人文社尝现象的说明“同化”于自然说日』J之中 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标准来促进和评判几文社会科学的进步,这实际上是 消解说明在人文社会抖学中应有的合法地位来换取』、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统一性。作为对科学主义的回音,各种反实证主义的“人文研究”的兴起及其积极意义就在于.它注意到了自然现象与人文社会现象、自然科学与人文}土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之间的差异性,进而把“理解”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独立化、科学化在方法论上的一个独特的解释模式提了.出来。然而,这派观点虽然注意到}兑明与理解之间的差异性,并试图证明二者的统一性,但这种统一ⅢI}是以理解为基点的境一 这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消解甚至否认了说明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应有合法地位。要正确把握说明与理解及其相互关系,笔者以为,必须突破上述诸观点所固守的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幞式,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对象和方法上的共通性与差异性的统一中辩证回答说明与理解及其统一性。如果说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奎困以其 译不准”骧则强化 凡文社会科学中说明与理解的相对性和非确定性的话.那幺符号指涉的条件性则表明r知识在既定系统中的相对确定性而在自蝗科学巾,海森壁的“测f准”原刚 彻底拆除r以知识的“确定性 和“非确定性”,“一般性 和30第17卷 4期“个别性”为毡础的艏亘在凡文 会斟学坷自然科学 理解与随叫之 的高墙 ,己I色足凡丈 会科学还是自然抖学,就其同勾凡娄的知 只 吉.确定性非确定性,一般性 个刖性.乃是其共同特征。它f】之间的关系.唯有基于彻底的辩证法—— 把绝对与相对 确定与非确定、般与个别等等视为对芷面的统一— — ‘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兑明与理解也不再分 于冉然科学和凡文社会科学的对立方法,而屉在这两个领域中并同执行认识的使命。H不过.由于两种僻学所面对的对象的性质和特点的不同.掰需要耐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甩怍出合理的厘定和具体阐释罢 。2宴际上,自放尔尜之后,凡们已不再固自然科学与人文杜会科学的区删而固守说明与理解之间的对立,而是开始世考和寻求二者之问的统一及其可能德径。我们不得不承认 与^文社会现象相比,由于自然现象相对于』、 凡的认识而言的外在性和客观性,因而通过 I兑明 即建立起普遍有效的嫫式解释特殊乃至个剧经验事实,仍 失为迄今自然抖学研究致知的重要的方法'仑取向。然而这一取向随着近代以降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和巨大成功而愈来.愈走向独断和绝对主义化。在』、『]面临大量的自然一社会阿题以及如何求解的夸天,这种方法论上的偏执必然遭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理论和实践上的多重诘难与批判。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首先发难。在库恩看来,科学不是单纯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社会活动。科学必须与社会,与^联系起来,从而注入和发现存在于科学研究之中的几文精神。他在(辞学革命的结掏)一书中认为,科学对事实的观察和说明总是要通过现存的 范式 (paradigms}或理解的框架(frameworks of understanding)而展开的:“范式是科学的构成要顷·. ··也是自然掏成要项 .因此,“范式对科学之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于观察和实验州 。在这里,库恩是把“范式 看作影响科学认识的重要因索,把科学革命描绘成一种由经验现察和先验范式之闻相互作用所观定的飙 主动廿程 尽管库恩的“范式”类似于康德的先验范畴,但它暗含着的强涠科学认识中的主体因素及# 怍用利育其重坚的启示意义、逞一步看,即使在曙持 }斗学 义 宦场帕哲学家邵里,情形亦不 得好些 波普就认为.“理解” 能恂成人文社会科学 自然科掌统一的恨本障碍和鸿向 理解无疑也是人文}±会科学的一冲重要的环节或方法。波昔说,我们可以像理解一件艺术作品一佯把自然当怍一种创造.即人比自然击理解.“我确信,爱因斯坦说的用奔敢无羁的忍辨去‘捕捉’实在就是击理解实在。” ]如今,一些有远见卓识的自然科学家开始抛弃过击那种绝对客观主义的“价值无涉 的嘏端立场,不得不承认:观察渗透着理论。科学认1只的过程及其结粜摆目;}不了主体因素的“干扰”或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Hj,事实上,经验自然事实不可能像客观自然事实那样独立于认识主体,而是与主体的背景知识和认知图式等密切相关的。科学认识主体总是带着一定的“前理解”或“先八之见”而面对自然的 这种“前理解”或“先入之呢”不是科学认识的障碍.相反,它是科学认识获得有效性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在这个意义t,一个独立于认识主体的客观自然事实是投存意义的.有意义的只是进入认识活动的经验自然事实。科学认识主体认识自然的过程(如同认识社会一样)是一种积傲的、能动的剖遗性过程。在科学理沦与其赖 建^I勾的经验事实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 解释学循环”。随着当代自然科学研究重心和关注点的转移,即由描述转向规范,人『『1对“理解”(方法)的理解厦其运用已进入到更深层次,使其更富于人性意味和价值内涵。遗就是 科学既是人为的,又是为^的它不仅要客观地揭示对象的历史和现状“是如何 并说明其“为什么 ,而且还要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揭示和预 其未来“将如何”和“应如何 ,并帮助^『门作出合理的行为抉择。相应地,才有了像地理学这样的传统自然讳学向人文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新 学科的转变,也才有了当今日益受到重视的生态学、遗传工程学、环境生物学、宇宙空闻学等的诞生。科学的这种内在联系,使得对于凡、人的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特殊关注,既作为一冲蜃很本的动力,也作为一种最崇高的原则渗透到科学研究的活动、过程和方法之中,成为当代辩学精坤所 可缺少的内在组成部分沱fI然删象柏“理解 凡空社 现象的“说日』I”显然.过去耶冲i^为H 育人文社会}斗学l才理解地界而自然科掌H能洗明世界的观点是站不佳脚的 既然自然科学耐自然世 的说明必然内含着入文性理解,那么,人文}土舍科学对社会世界的理解是否必然内渗着因果性说明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在笔者看来,“理解”井 足把握人文性会觋象的唯一恰当的方式 的确,人文 会科学所面临的研究对象,决不是与人的需要、目的无美的外在世界、自在世界,而是通过人的活动及其产物所表现出来的价值世界、意义世界。因此,在研究人文社会事『牛或现象时棵八分析行为青的具体目的 动机、文化传统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看不到这一点固然片面,但由此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将^ 文性理解与囡粜性|兑明完垒对立起来.恐怕过于主观平Ⅱ相对主义化,即使在当代 反实征主义为主要目标的现象学和解释学传统中也难以见容。舒茨关于科学的讨沦表明.现象学并不暗古一种反科学的立场。奎因认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性质上并无本质上的不同韦伯虽然强调“理解 方法是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但池认为理解不是社会解释的全部,不能取代解释的其它方面。因为行为者的动机、意图和认识中往往包吉着非理性因素。为了在理解中分离出这种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历史的研究中还必顼补之另一种方法,即因果分析方法 『也所提出的“理想类型”虽说是一种主观建构的纯粹的逻辑形式,但其“功能就是与经验实在相比较,以便确定它的差异性或同一性。. . 并且从因果性上对它们进行理解和说明”H 。以此就可 保证社会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明晰性。对于因果性说明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是否可能和可行,巴伯在(科学与社会秩序)一书中认为,自然科学的许多方面 包括方法)对社会科学同样成立 这是因为 社会科学不仅可能,甚至从本质上讲,是与自然科学一样的。我『『1一直所研究的有关科学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关系的经验事实,与其他种类的经验现象一样,能经受科学的研究 口】。奈格尔在(斛学的结构)中围绕科学的说明模式的可应用性丹忻了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问题 他论证丁在社会科学中受控实验尽管要比在自然科学中相对困难,但m然是可能的;即使考虑到文化的相对性以驶科学观察青与观察对象的互动关系,也并 妨碍在有关社会因果性命题中获得一定程度的精确性 j 鲁蓥纳在<社会科学哲学)中也对“人文研究 的议端立场3l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l7卷第4期做r类似的批判。指出人文研究试图用取消社会现象的因果联系来批驳实证主义,结果适得其反.不仅为实证主义者的反批判抓住了口实,而且反到为其在社会科学领域扩大影响提供了依据。上述的分析和论证并jF是没有道理的。我们看到.不同科学在方法论上的互渗和互鉴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譬如说.近代以前.“说明”之重要捌划标尺的量化研究一直被看作自然科学的专利.而人文社会科学则由于其对象的特性而长期与定量研究绝缘。近代以来社会科学研究开始采用经验的、定量的、统计的方法,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上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则大规模地运用量化研究方法,并取得了丰硬成果。客观地讲.迄今为止.除了摄步敦实在难以量化的领域,例如文学、艺术、音乐、审美心理等方面。人文社会科学大多数领域中都广泛采用量化方珐并获得了相当的成功。例如,教学与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结合,产生了数理逻辑学、数量经济学、计量史学、计量社会学、数理语言学、数理心理学、计量地理学等。使传统的以定性研究为主的人文社会科学向着量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尤其是20世纪以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把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增强其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可信度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最。哈佛大学的卡尔-多伊奇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从1900年到1965年的62项社会科学方面的进展,其中定量研究占了2/3,这些定量研究中又有5/6是1930年 后作出的【 。这些事实不仅极大地推进了人文社会研究的科学化进程,而且为当代人类所关注的人文精神奠定了现实的科学基础,从另一个侧面加强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互渗与融合。应该说,科学研究人文化,人文研究科学化,这正是当代人类的科学追求,也是现代科学所应当具有的人文意义。3至此.问题已经报清楚。说明与理解。作为人类科学认识的两种具体方式,无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都决不是绝对对立,水火不相窖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说明与理解的统一,前面说到,乃是基于人类认知的本32性;然而从根本意义 米 兑。人类认知的本性叉源于人类实践的本性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自然科学抑或人文社会科学.作为自然认识活动或社会认识活动的专门化和典型化形式能否成为“科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法的合理选择和运用 所谓“合理”,意味着方法的选择及其运用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实践活动的逻辑或实践的“格”所制约和规定。在这里,实践话动对象的性质和持点对于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历史地看.随着人类实践活动不断地向其广度和深度进军,科学所面l瞄的对象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人类活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自然科学面l瞄的对象与其说是外在于人的“天然自然 或“自在自然”,不如说是与人相互生成着的历史性存在的“人化自然 或“社会自然”。从表面上看。自然科学本身一般并不作价值判断,但探层地看,当人们把自然科学本身作为一种“人文社会现象”来加以考察的时候,便会发现其中充满着人文因素和价值评价问题。并且这一问题随着科学内部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向,科学与当代人类生存和发展困境的密切关联而盎趋突出和明显 社会学家古尔德指出:“在原子弹轰炸广岛之前.物理学家也在谈论价值无涉科学,他们也曾发誓不作价值判断。而今天.他们中许多人已不再那幺坚信不移了。”【0]李凯尔特则从认识论角度指出;“把事物的特点明确地区分为本质和非本质的,这在每个科学家的概念构成中倒更多地意昧着一种评价。从这一点来讲。就连自然科学家也未能摆脱评价。”州由此不难理解。正因为事实与价值、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认知与评价之间的这种无法摆脱的“纠缠”,无疑决定着自然科学对其对象的把握,在其话动过程中,既投有纯粹的说明.也没有纯粹的理解。科学是说明与理解相统一的活动。自然科学是如此,人文社会科学亦是如此。一方面,人文社会对象的既成性事实性方面,决定着人文社会科学必须采用与自然科学相类似的说明方式和描述功能, 便获得与客观对象相一致的知识;然而另一方面,人文社会现象所包蕴的人文价值因素。决定着人文社会科学叉必须具备与自然科学相区分的理解方式和规范功能.以便使对人文社会现象的论自然现象的“理解”与人文社会现象的“说明认识能够保持自t2的”科学”性质。并且.I兑明和理解在推进人文社会认识的科学他进程中存在着相互胶着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I兑明构成理解的基础.它以分析展开的方式推进着理解。没有说明,所谓理解也就失去r得 可能的对象性前提和现实基础,理解亦就成为不可能。一次演讲.一幅作品乃至普遢意义上的“文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的感性现实性.然后才有其对对象的意义阐释和把握 另一方面.理解叉反过来完结、包容和源化着说明 与自然认识不同的重要之点在于.对于人文社会现象的认识不能仅停留于现象或事件之间表面的因果关系.而无视或忽略它f『]的意义底蕴 这也就是说,“社会科学必然包含着释义的维度 它门不能仅仅只依靠观察和说明,而必须探索形成一定社会群体的行动和实践的具体背景的复杂‘意义”.L州。由上分析可知,正是人类实践的逻辑,即实践内含的事实性与价值性、客观规定性与主观能动性、认知性与评价性的这种相统一的双重本性.决定了人类科学、认识的辩证本性。据此.在认识论或方法论的层面上.对于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我f『]所面临的问腰就不再是自然科学的说明方法能否适应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或理解是否为人文杜会科学所独有道样的问题.而是说明与理解在这两类科学中各自占有何种地位.作用怎样.和说明与理解在其不同领域、层次的适用范围以及运用的合理度如何的问题。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社会件学和人文科学)中,如果说自然科学中存在、或凸现出更多的“说明”,人文科学中存在或凸现出更多的“理解”.那幺,在社会科学中则悼观出二青的并俘与结台。同时.我f『]还可以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看做一个因果性说明依次递减.人文性理解依次递增.由比较客观向较多主观性发展的系列。进并非要否认社会科学尤其人文科学的科学性.恰恰相反.在笔者看来,科学之为科学,就在于根据对象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变更自己把握对象的思路和方法. 求得与对象相符合的真理 而反映人文社会现象及其本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则正是人文社会科学之为”科学”的根本标准。参考文献[1]威靡-德雷厦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8 13.[2]库思科学革命的结构[M]台湾:允晨文化宴业股份有艰公司,1985 181—182.[3]渡昔客观知识[M]上侮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172韦伯.社台科学方法i色【M]北京:华夏出皈社,1991.140一】41[5]巴伯科学与社会筏序[M].北京j三联书店,1991.抛【6J Emest Nagd The slnlclm'e of scI蚰件:Pr~kms lIlhe L州 c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M] New York,196I 450 —485[7]丹尼尔 吼尔.当代西方社会科学[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1—2[8]转 I自肯尼迪 吼利理代社会科学研究方}击fM】.上海:上海凡民出版杜.1986 89一 .[9]参阅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c]上海:上海凡民出皈杜.1964 23[10J Karl—Otto.Ape1.Undelr~anding and EIpI-∞t|蚰[M ].TheMit Press.Cambridge.USA 1984 7On the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 Phenomenon andthe Explanation of H uman Social Phenom enonYE Ze—Xiong{Schoo[ Politic and Law,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Abstract:SinceDih Pmp。sedtlmt”whez'e~s natureis subject TO exphmatlc~,historyis amenabLa TO underst~dSng .there havebeen the debales about the underst~ dJng and exphaatlon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In th/s paper,the author argues that.”The explanation of nan】re phe nomenon is need of unders~andJng.and the~ dersuuuling of hum,an sociel phenomenc~is in needexpir ation Mor~ver.the author p~bes preliminari]y such problems as the importance and the tuncticct that the understandinga d the explanation have me “ 。g】∞I in the natured science,hum~nlties and social sci~ ces,the unification aJ:d ns mechanism ofunderstanding and explanation a d the likeKey words:explanation;understanding;nature,]science;humanities and soci~d sdences这个是我以前在网上下载的,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祝你好运!
论腐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腐败之风呈现蔓延、扩张趋势。 作为一种病态(Unhealth)经济现象,腐败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特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腐败产生的经济学根源进行了分析:腐败主体(腐败者)自身分析;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腐败的经济原因;体制转换时期法制建设滞后,权力制衡约束力量软化,缺乏独立监督体系。 腐败危及政府形象,影响经济改革政策执行、实施,严重恶化经济环境,导致社会经济的“内耗”,阻碍经济增长。 基于此,作者认为应当通过“制度创新”途径遏制、削化腐败,并且倡导建立一门新型经济学科——“腐败经济学”,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腐败这一人类社会的共存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一、腐败——种病态经济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腐败,也像瘟疫一样在神州大地滋生、蔓延。从1982年起,中国共发起五次“严打’高潮:1982年、1983年、1988-1990年、1993年、1995年。时至今日,全国范围的腐败之风非但没有抑制住,反而呈现出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趋势。(见图表1、图表2) 从1988—1992年的五年中,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案214318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95818人,追回赃款、赃物计25.8亿元,涉及县处级638人,厅局级38人,省部级4人。 而从1993—1997年,全国共立案查处违法违纪案件387352件。其中:立案侦查贪污案102467件,贿赂案70507件,挪用公款案61795件,徇私舞弊案5507件,玩忽职守案22211件。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亿元。五年中共起诉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被告人181873人,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2903人,厅局级干部265人,省部级干部7人。 1998年检查机关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35084件、40162人,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亿元。共立案侦查徐炳松等3名省部级干部、103名厅局级干部和1714名县处级干部涉嫌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50万元以上案件1773件。 1999年全年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38382件,比上年增加。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亿元。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干部2061人,厅局级干部136人,省部级干部3人。 世纪之交的2000年,更是腐败分子“前赴后继”、大案要案频传的一年:先是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因行贿受贿被判处死刑,继而又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因收受3700万元巨额贿赂而被送上断头台,紧接着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被公诸于众,这是建国以来查处的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案情极为复杂、危害极其严重的走私犯罪案件,走私货物价值人民币530亿元,偷逃税款人民币300亿元,首批案件涉案14人被判处死刑,25名涉案党员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中包括8名厅级干部。 这些数据警醒我们:中国的腐败速度正以远远超出GDP增长速度“同步逼进”:一方面腐败主体由中低权力层向高层甚或最高权力层蔓延、渗透、扩张;另一方面,腐败数额呈现高额、巨额特征,具有惊人化、高速化发展趋势。(见图表3) 数字,令人振聋发聩;现实,更加触目惊心。 日益严重的腐败问题正在危及政府的形象,成为社会经济不稳定的“重磅定时炸弹”。有识之士不无忧虑地指出:今后最有可能中断中国改革与现代化进程的因素来自恶性腐败。 现实的严峻和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从经济学角度对腐败这种病态(Unhealth)经济现象进行理性分析与冷静思考。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腐败是指公职人员为实现其私利而违反公认规范行为。该定义的假定条件是一国制度和法律是完善的,即腐败是违反制度和法律的一种与权力相关的活动,适用于现代市场经济国家。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腐败是一种“制度化逃避”现象。这里,制度化是指社会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体系(即具体社会制度和规章制度)的程度以及与之相符合的过程,亦即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的状况。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腐败的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交换,实质是“权钱交易”。马克思说,货币是特殊商品,其实在特定经济条件下权力是一种更加特殊的商品。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由于示范效应的结果,只要有一个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捞取特殊利益,其他人就会跟着这样干,在消 费欲望极高而消费水平极低情况下,就会出现一种被称为“权力泛化”的社会现象。商品交换被“权利交换”所取代,而权力已经成为一种特殊商品,“权力上市”促成了权钱交易的实现,进而确立了权利交换关系。在与其它商品,包括货币这种特殊商品交换时,权力具有连续的交换价值。用权力和社会做 生意,百分之百赚钱,简直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本世纪70年代,美国的泽.布坎南等学者提出一种“寻租理论”,他把种种生产要素供求差价及优惠条件,亦即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报酬中,超过要素在任何可替代用途上所得到的报酬的那一部分,称作“租金”。这些租金是政府管制、干预市场的结果。“寻租活动”就是指企业为了寻求租金,向政府官员行贿以获得这些差价。通俗地讲,寻租就是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取较高的收益或超额利润。泽.布坎南认为,要克服“寻租”现象,根本出路就是解除行政权力对市场干预和管制,通过市场开展公平竞争。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理应有明确规范,提高透明度。 腐败虽然给寻租人带来收益,但并不增加社会财富,相反却增加全社会的交易成本,消耗相当部分的社会经济资源,使得资源配置低效率以及资源严重浪费,导致社会经济的“内耗”。由于寻租活动具有示范效应,导致腐败恶性化。寻租者不需通过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轻而易举地获得高额甚至超高额利润,这为寻租者提供强烈激励,同时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寻租活动,造成更大范围的腐败蔓延。 作为通过权力上市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资源和公共财富非理性侵吞和占有的反经济行为,腐败这种病态经济现象,不是基于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而只会造成对经济秩序的震荡与破坏。腐败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种反动。 二、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形式上,腐败具有多样化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贪污,贿赂,以权谋私,生活腐化,挥霍国家资财,为特殊利益者提供优惠便利,任人唯亲,兼职经商,严重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等。 从1988一1998年这10年中,在社会坐标图上,贪污贿赂案件呈曲线上升趋势,此间全国检查机关根据群众举报立案侦查的各类职务犯罪案件共计万件,查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6100余人。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往往对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等腐败行为深恶痛绝,而对危害同样严重的官僚主义、失职渎职行为并未引导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1991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玩忽职守案件高达3189件,给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多达亿元,平均每案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有26万余元之多。同样,经全国各级纪检部门处分犯有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错误的党员干部就有3339名之多,立案标准仅局限在10万元以上。 据有关人士最保守评估,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腐败行为,一年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也在十几亿到二十亿元,加上间接经济损失,估计约有30个亿。惊人的数字意味着全国12亿人平均每人每年都要掏出2-3元钱来填补因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所造成损失的经济“黑洞”,意味着人均3000元年收入的100万名职工一年劳动成果被付之东流。 从某种程度上说,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要比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行为给国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更多、更惨重。 三、产生腐败的经济学根源分析 (一)从腐败主体(腐败者)自身分析。 l、欲望的无限膨胀及扩张超过“欲望满足均衡点”,此时占有欲处于强势、统驭状态。 在市场经济中,官员作为经济人具有自利性动机,以欲望的满足为追求目标,而人的欲望是经济行为的原动力。在经济学中,理性的经济人总是追求自身利益的。因此,政府官员具有自利动机并非不正常。但是在消费欲望极高而消费水平极低情况下,人的欲望无限扩张趋势和社会经济满足欲望实际状态之间差别不断加剧,意味着人的“满足欲望压抑”的增强。为了弥补这种差别,人们便产生了“补充压抑”需要。于是在利益动机驱动下,腐败主体欲望逐渐逼进或超出“欲望满足均衡点”,而这种欲望的满足要通过权力上市和权钱交易的顺利完成来得以实现。 2、自利性动机扩张一(导致)公共权力异化一(获取)个人特殊利益一(诱导)寻官、跑官、要官一(形成)“权力拜物教”(“拜权主义”)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公职人员自利性动机扩张,他有可能将公共目的(利益)转变为他的个人目的(利益),当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时候,实际上的公共权力异化便出现了,其实质是将国家的目的和公共的利益变为官员个人的目的和利益,即官员个人获得了特殊利益。这种现象诱使人们去“寻官”、“跑官”、“要官”,甚至不惜重金“买官”,然后又以官捞本。权力和官位在这里代表着名利,在权、钱的关系上,权力占居主导地位,从而使权力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和诱人光环,权力大小和职位高低成了衡量人的价值标准。于是,“权力拜物教”(“拜权主义”)在整个社会盛行开来。因为人们深信,不经济怎么改革,只要政府还管经济,权力就永远是最有价值的财富。 3、主体行为的示范效应,导致腐败恶性化。 寻租活动具有恶性循环趋势。由于寻租活动具有学习示范效应,其本身是企图获得一种垄断和特殊利益,破坏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其他人或部门就会感到“吃亏”,进而也想“不拿白不拿”、“不干白不干”,这样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寻租活动。由此出现从上到下,从官到民,形成比以往更普遍、更广泛的腐败。 (二)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基于经济特权与垄断权的上市而形成的不公平竞争,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造成的价格扭曲和价格双轨制,国有经济产权模糊形成产权虚置、资产流失,以及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投机心理等,都是腐败产生的经济原因。 l、权力上市形成不平等竞争。 前面讲过,权力上市促成了权钱交易的实现,进而确立了权利交换关系。一旦这种违反公平竞争原则、超越法律和制度限制之外的经济特许权或垄断权作为市场要素投入市场,便具有连续的交换价值,并且保证百分之百赚钱。 而这一切与经济学中的“机会均等”原则是完全相悖的。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创造个人收入的机制,只有在平等基础上的竞争所带来的收入才能被认为是真正符合“等量贡献获得等量报酬”的第二平等原则。竞争,通俗地说就是人们在市场上的竞相争先以及人们为此付出的努力。所谓的“竞争基础”其实是指个人参与竞争之前手中所掌握的生产要素产权的大小,个人找到和进入竞争场所的可能性大小,以及竞争过程中“裁判”的执法在每个人之间保证公正一致性的大小。人们又把竞争基础的平等称之为获胜机会的均等,即“机会均等”。 权力作为市场要素上市所形成的非经济的强暴力造成了机会不均等和不公平竞争,它使各经济主体一开始便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因此获胜机会对不同主体来说是不可能均等的。 2、价格扭曲和价格双轨制。 改革以来,在市场经济转型条件下,政府过度干预造成价格扭曲,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仍存在少数商品价格双轨制。随着市场化程度的迅速扩大,商品价格双轨制正趋于向市场价格单轨制过渡。目前农副产品价格、社会商品零售额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中由国家直接控制或者计划指导的比重已经很小,然而部分租金仍然存在,这就为寻租者提供了相应的市场活动空间。 3、国有经济产权模糊,导致产权空置和资产流失。 这里产权指的是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统称,即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现实中由于国有经济产权关系的模糊,导致“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落空,而国有资产运营及保值、增值有效监督机制的空白或不健全,使得企业对出资者不承担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浪费现象。传统的国家所有是理论上的公有(所有权虚置),现实中的空有(造成经营者对生产资料的离异),这种产权责任主体模糊不清,是与现代市场“企业所有,经营者权、责、利界定明确,二者各司其职,共同配合,保证企业有效营运”要求相悖的。 4、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势必使人们在心理上存在着个人欲望膨胀与扩张,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投机心理。 (三)体制转换时期法制建设滞后,权力制衡约束力量软化,缺乏独立监督体系。 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过程中,原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已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新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导致法律空缺滞后,直接影响经济秩序和经济主体行为的规范化。加之受部门利益比较均衡化的驱使,司法机关一些掌权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法谋私、贪污受贿,走上执法犯法的道路,直接导致司法腐败。 体制转换时期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权力制衡外部力量软化,约束机制悬空,使得权力失去有效的监督制约,从而导致权力泛化、滥用,使其作为要素进入市场,权钱交易盛行,造成寻租活动和腐败的滋生与蔓延。 四、腐败的经济破坏性与危害性 (一)危及政府形象,影响经济改革政策执行、实施。 贪污、贿赂、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扭曲政府的经济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破坏其执行、实施,危及政府形象,破坏改革开放声誉。而行业不正之风,又使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和劳动者重负难堪,进而挫伤其生产积极性,在社会上产生动荡和不安定因素,是政府掘墓人。 (二)在市场经济转型中腐败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经济污染,严重恶化经济环境。 市场经济是商品化、货币化经济。一切商品是由金钱来衡量、买卖,金钱往往越界,对权力产生极大的腐蚀性。由于权力的上市,使得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主体行为扭曲,导致市场竞争一开始就处在不同的起跑线,机会均等原则在权力要素面前显得无可奈何、苍白无力。这种非经济的强暴力直接导致市场化改革步伐与进程放缓,严重恶化经济环境,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经济污染。腐败的恶性化趋势甚至可以断送中国改革与现代化已取得的成果。 (三)导致社会经济的“内耗”,资源配置低效和严重浪费,并使公共财富受到掠夺和破坏,公众利益直接受损。 腐败虽然会给寻租者带来个人收益,但却增加了全社会的交易成本,消耗相当部分社会经济资源。它不是以“看不见的手”来对经济资源进行公正、合理、有效的配置,而是通过政府对微观经济的过度干预来获得部门垄断利益,而使另一部分经济主体在竞争中受损。经济资源配置低效和严重浪费,使得社会财富在不均等竞争中受到破坏和掠夺,而公众利益直接受损。 (四)腐败现象妨碍私人投资,阻碍经济增长。 腐败造成经济环境污染,使得投资者对市场望而却步,一些本应付诸实施的投资项目也因此“流产”。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在不平等竞争机制下显得犹豫不决,投资曲线呈左下趋势,而经济的增长也因此而受阻。 五、遏制、削化腐败的经济学途径 (一)“制度创新说” 一些学者认为,现行中国社会腐败是与市场经济转型过程相关的,包括制度缺陷、体系变动、法制不完善等,当腐败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时,必须以制度创新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 所谓“制度创新”,就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包括取消价格双轨制,取消经济特权,取消经济垄断,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贸易自由,限制特殊利益,纠正政府过度干预,减少政府失效程度。通过堵塞经济体制中的漏洞,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反腐败与市场化改革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所谓“标”就是已经形成的腐败现象,所谓“本”就是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体制、机制、法制、思想、世界观问题,是带有根本性的原因。治标就是惩治腐败现象,治本就是消除腐败现象产生的基本原因,铲除其得以滋生的土壤。治标和治本,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而在治标与治本的着力点上,又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应加大治本力度,以“预防为主”;第二种观点认为,应根据腐败现象的特点与反腐败斗争的形势,确定治标与治本的对策以及各工作机构的任务,做到各有侧重;第三种观点认为,在当前腐败还没有得到根治及治本措施力度不够的情况下,要继续着重治标,同时,要加大治本力度,并使两者紧密结合。 (三)“国际反腐败协议公约”说 由于腐败问题正在国际化,所以一些人士指出,要在国际上采取有力的反腐败措施,达成国际反腐败协议,对成员国国内企业贿赂外国政府官员也要进行惩罚。而持反对观点的学者则认为,虽然谁都明白腐败在全世界造成的有害后果,但国际社会难以采取共同行动,因为在国际性腐败中存着一种经济学家所说的“囚徒困境”,所有有关方面都可以从没有腐败的世界得到好处,但是,促使一个国家单方面采取反腐败措施的刺激却非常小。 追本溯源,中国社会现阶段寻租活动的猖獗,从制度上讲,主要是源于资源分配权掌握在各级政府手中。与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资源配置不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承担,而是由各级政府代行市场功能来进行资源配置,从而使权力这只严重变形的手介入国家资源配置,导致腐败现象丛生,寻租活动蔓延。 基于此,本文认为,应当通过“制度创新”途径来遏制、削化腐败。这里的‘制度创新”包含五个层面:一是经济制度创新,即推进市场化改革,创造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二是政府行为改革,即政治权力从经济活动中退却,或者如哈耶克所讲,社会与国家应分开;三是法律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即加强法制建设,真正朝“依法治国”方向迈步;四是构建强有力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新闻监督体系,对寻租活动说“不”;五是国民意识创新,即全力提高民族整体素质,树立、倡导国民“纳税人”意识、民主意识、忧患意识。 作为现代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后来者,中国可以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花费上百年时间,付出巨大代价不断发展完善的制度创新经验,包括制度框架、经济体系和法律规范,为我所用,发挥所谓的“后发优势”。 六、创立“腐败经济学”的紧迫性 在当今文明社会,贪污腐败现象被人们视为公敌,称作“灰色瘟疫”。环顾全球,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也无论是在哪一种社会制度下,腐败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严重地危害着社会和公众利益。 当中国政府高举“反腐倡廉”大旗向腐败现象毫不妥协宣战的时候,世界上其他国家一些有识之士也开始惊呼“狼来了!”。德国《经济周刊》曾以“贿赂风行全球”为题向世人警示——腐败问题正在国际化。面对腐败的滋生与蔓延,国外的经济学家们不无堪忧地指出,腐败现象妨碍私人投资和经济增长,会在全世界造成有害后果。因此国际社会应当采取强有力的反腐败措施,进而达成国际反腐败协议,向腐败这种病态(Unhealth)经济现象举起“达摩克利斯剑”。 腐败,危及政府形象,影响经济政策的执行、实施,是政府的掘墓人,成为社会经济不安定因素。腐败的滋生与蔓延,成为最大的社会经济污染,严重恶化社会经济环境。正如投资风险具有不可避免性一样,腐败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亦不可能完全消除,只可能最大限度地遏制、削化,将其控制在最小范围、最低程度之内,使社会经济资源在市场化、规范化基础上得到较为公正、合理配置。因此,经济学界应该像医生那样,对处于病态的社会机体及时进行治疗,使之早日恢复健康。 由此看来,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腐败这一人类社会的共存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已势在必行,而作为研究腐败现象产生根源、表现形式、造成危害、治理途径的新型经济学科——“腐败经济学”的创立,应该真正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你先采纳我的,我再慢慢帮你回答。望采纳。谢谢!
浅析岭南住区环境设计和新地域文化论文
岭南住区外环境设计的研究必须置于岭南的社会环境和地域文化系统及其运行的时代背景中,关注它的地域性与时代性的对立统一,即在岭南传统地域文化的背景下,结合新的时代信息,进行创作。只有植根于岭南地域文化土壤的住区外环境设计,不断挖掘本土精神,才能使住岭南住区外环境设计文化在地域更新中得到动态的延续,也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一、岭南住区外环境设计的地域文化问题
地域文化的基础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各个民族、地区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发展起来的独特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在建筑与城市中的物化结果,是作为一种地区文化个性的外在表现。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岭南地区,现代意义上的地域性的确立不再单纯来源于传统的文化积淀,外在因素越来越多地影响了它的发展,政治、经济、社会、外来文化都将促使地域性发生新的转变,地域性的演化进程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提高而加快了。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人的衣食住行已全方位向国际化靠近,而与此同时,空间环境互动性的日益加强,也使得原本与特定地域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的地域性特征开始脱离地域与物质限制,表现出全球流动的趋势,地域性本身更多恢复了文化的流动、交融特征,从而出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全球拼贴现象。而由此带来的一些弊端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住区外环境的设计上体现在对欧陆风肤浅的模仿、对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冷落、对乡土材料和乡土技术的摒弃、对聚落整体环境的漠视等现象。
有鉴于此,作为人居环境的设计者之一,环境艺术设计师有必要提倡一种辩证地看待全球化与地方化问题的态度,既看到全球化与地域性的矛盾一面,也看到二者的共生特性。只有从认识形成地域性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来审视特定的地域性特征,建立一种全球与地域的新连接关系,才更有利于当代地域性的形成与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将同时存在某种主流文化和多种地域文化长期共存的局面。在住区的空间环境设计中,主流设计文化的表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多种设计文化间存在的撞击与交融,是实现主流设计文化交替的推动力,也是地域文化的更多存在的价值。基于这样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岭南地域文化的发展、更新、交流,无论是对于特定地域文化的生存或世界文化生态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的地域文化口号喊的很响,但是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确立,反而更多的表现出来一种弱势文化的味道,它自身的特色,在多种社会因素尤其是强势文化的影响下,往往容易被忽视,丧失文化上的识别性。另一方面,在设计中,传统的地域文化显示的过于符号性、图案性、表面性,精神上的内涵没有得到应有的挖掘和深刻的表现。这样的传统地域文化,甚至在环境设计中迷失和变味。
新地域主义,是相对于传统的地域主义而言的。新的地域主义是对全球化趋势的一种反拨。它着眼于特定的地域和文化,关注日常生活与真实亲近熟悉的生活轨迹,提取文化中更本质的东西,致力于把当地文化用先进的理念、技术表达出来,使建筑和其所处的当地社会维持一种紧密与持续性的关系。
二、岭南地区传统地域环境的共性特征和新地域主义的特性
1.岭南地区传统地域环境的共性特征传统地域环境系统植根于相近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在岭南地区的传统地域环境中有以下几点共性特征:
(1)、同一地域的建筑具有个体形式的相似性和整体环境的统一性。岭南地处亚热带,气候较为炎热且雨季时间较长,由于岭南传统社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岭南住区建筑通风隔热要求甚高,建筑内部注重组织穿堂风,形成有利的小气候,建筑色彩多为明快、淡雅。建筑个体常选用相同的形制、材料、色调和艺术手法,这种相似性使岭南建筑与环境之间保持协调一致的关系。在传统的农业实践中,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轨迹按自然界的规律变化更替,社会生产力在整体上不能超越自然力的限制,从而决定了传统地域环境观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2)、同一地域的人群一般持有类似的环境观,即地域特殊的审美观、价伯观、评判准则、心理导向等。这是传统地域生活环境长期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心理上达成的一种共识,其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审美观念、民俗风情等各方面的差异,有着各自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有本地区特有的价值趋向,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现实生活。
(3)、同一地域的人居环境建构施工组织、施工程序、技术和工艺水平基木一致。传统古代匠人依靠薪火相传沿袭建筑知识和建筑技艺,是导致建筑施工和技术地域化的主要原因。从观念、技术、艺术上制约了新的人居环境的创作,使其难以突破性地摆脱传统地域环境建构模式的束缚、实现质的飞跃。
2.新地域主义的特性地域性不单是方位和区域的概念,其包括的气候、上壤、植被、资源等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人文精神,这些因素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而相对于传统的地域主义而言,新的地域环境系统应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修复的能力。
(1)、新的地域环境系统具有开放性,即新地域环境系统具有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功能,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新的地域环境系统应具有兼容性。在多元化的今天,全球化与地区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科技与传统手工艺等是不可忽视的现象。这就要求新地域环境系统能够包容这些矛盾因素,形成一个整体。
(3)、新地域环境系统具有多元化共生性。即新地域文化不是狭隘的排他主义,而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主动与外来文化共生、融合。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人居环境本身是开放的系统,多样性的环境系统比单一的环境系统更具生机与活力。
新的地域主义是对全球化趋势的一种反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融入当地文化,服务地域感观,关注生活轨迹,这些最初引发我们对本土文化设计思考。我们在探讨新地域主义,同时如何用“抽象”的方法,把传统元素、理念提炼出来,融入到我们现代空间环境中。
三、岭南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新地域性在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新地域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
物质的构成和精神文化的构成,两者不可分割,精神内涵通过物质要素体现,物质要素通过精神内涵更具独特性。不同的地域所形成的不同设计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地域主义主要体现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及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地方民族特色及当地人们的审美取向,不同的设计风格肯定都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具体来说岭南住区环境的新地域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新地域文化的精神特性
(1)、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新地域文化具有尊重与延续地域历史文脉的特性。住区是人的归宿,使住区环境融入地域的传统之中,可以增强归属感和浓郁的本土特色。自古以来,作为人类生活的住宅环境都有地方特色,反映一种精神文化,为当地人们所喜闻乐见。就岭南地区而言,远儒文化是对岭南文化最精辟的阐释,即世俗文化,它是岭南文化的主流,岭南园林环境中的空间实用性及园宅一体的设计就是它的表现。而同是岭南地区,广府民居与潮汕不同,客家民居与粤西有别,在布局上、造型上、家具陈设上都有明
显的'差异,这是由其文化背景、生活模式、地方爱好等原因所影响的。借鉴地域传统,吸其精华,是有利于提高我们对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品味。
(2)、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新地域文化具有博采兼融的特性。既吸收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又采用西洋园林的手法。近代岭南文化不仅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而且务实,注重现实的感观享受和身心娱乐,凸现其新、实、活、变、生猛、广博、开放等特征。
(3)、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新地域文化具有“和而不同”的美学追求。异质建筑环境文化的共处、融会和相得益彰,既有个体建筑的可识别性,又有环境群体和谐统一。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新地域文化更多的体现了岭南地区的经世致用、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开放融通、择善而从的文化心理,显示契合环境、清新自然的审美理想。
2.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新地域文化的物质构成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包括规划布局、建筑设计、绿化设计、小品设计、设施设计等众多构成要素的设计,这其中每一个要素都或多或少的反映着地域文化特征。
(1)、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新地域文化的规划布局与建筑设计岭南住区环境的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在传统的设计的基础上,要更为注重住区外环境空间的多功能性、多义性、多元性和空间与时间的多维性、兼容性。通过仿真模拟技术手段,模拟场景,量化当地的自然条件,真正做到用其善避其弊。
在现在的住区环境中,高层住宅建筑取代了以往的合院住宅,在设计中可尽量将首层架空或作公共用地,既减少首层住宅的噪音、潮湿、安全等问题,也可使相邻的两边环境绿化空间相互联系,加强住区环境的生态延续性,有机地结合绿化软景和建筑硬景,改善架空层的环境,并且为居民户外活动提供了一个免除雨淋、通风、散气的理想场所。
(2)、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新地域文化强调乡土植物种植与生物多样性原则岭南地区受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影响较小,加上丰富的光、热、水条件,因而分布着由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组成的常绿性森林,并具有丰富的乡土植物,是岭南地域景观的重要标志,同时在改善城市气候、保持水分平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自古海外引进众多的水果、花卉和农作物,如菠萝、番荔枝、木瓜、柚子、番茄、茉莉等。这些品种经过长期的驯化栽培,已成为极富岭南特色的重要栽培作物。因此,岭南住区的环境绿化极具可塑性。
(3)、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水景文化的体现岭南地域环境属水性,有丰富的水资源,而岭南人又十分讲究风水,住宅往往依水靠山。岭南住区环境中理水自古就有多种格局:潭水、瀑布、泉水、湖景、水湾等形式多种多样。而水的美的体现关键在于理水。选园家周先生在《说园》中说:“水曲因岸,水隔因堤”,“大园重贴水,而最美关键在于水位之高低”,“园林用水,以静为主”,充分说明了园林理水的原则,十分重要。水聚则旷,有汪洋之感;水散则奥,有不尽之意。
(4)、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新地域文化的材料利用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体现地域性的一种直接有效的途径。岭南地区具有很多特色材料,但在现代社会能源危机日渐的显现的今天,作为设计师,不仅要用本地材料,还要创新性的使用本地材料,这也是新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特点,通过合理、创新的设计,可以达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
(5)、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新地域文化追求建筑、园艺、小品和设施等的和谐一致。岭南居住区环境设计始终要注重这些要素的协调搭配、完美综合,并更加深化和完善规划与建筑的设计,拓展其中的场所次序,巧借自然、融于自然、丰富场所、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区的特定环境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方能显示出新地域文化的特色,并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四、结语新地域文化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它是在不断创新、不断吸收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地域文化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遗产”。对于岭南地区的住区环境设计,我们只有创造性的发展地域文化才能使其保持民族的魅力。
新地域文化并不是一味地怀旧和复古,应积极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支持下,结合未来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地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更加合理地分析出岭南地区的地域特性,用其长,避其短,总结出更为科学、更为适宜的人居环境建设方法。
五、参考文献
1.梁娟孙冰黄家平谢左章、期、试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广州城市森林的建设、广东园林、广东园林编辑部
2.赵琳张朝晖、期、新地域建筑思考、新建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3.刘庭风、2003.
3、岭南园林的文化特征、Garden园林、园林杂志社
4.沈福煦、期、造园手法——理水手法、园林
5.曼纽尔。卡斯特着夏铸九王志弘等译、2003、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刘管平孟丹、期、走向新文明的人居环境、建筑学报、中国建筑学会
7.雷翔欧阳东、期、人居环境的地域性与可持续发展——以广西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为例、建筑学报、中国建筑学会
摘要:
白马藏族聚居地区是古代“藏彝走廊”最东端藏、汉两民族文化交汇之处,在文化形态上呈现出与其他各民族共生、共存和叠加的综合性特征。陇南白马藏族同胞主要居住在文县白马河流域以及民堡沟一带的高山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使他们的民居建筑在内部结构、组合形式、装饰特征和村落布局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了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独特的造型特征以及审美特色,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印记。
关键词: 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结构;地域文化
特色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是集艺术、文化、科技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也是一个民族的形象。一个民族的民居建筑风格,是当地人们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地势、地质等环境因素,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而逐渐形成的,同时临近民族之间的建筑文化也会相互影响,形成一些共性特征,所以其中也必然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民族文化。白马藏族聚居地区是古代“藏彝走廊”最东端藏、汉两民族文化交汇之处,历史上不同民族在这条走廊交错杂居,因此白马藏族在文化形态上呈现出与其他各民族共生、共存、叠加的特征。所以他们的民居建筑既是陇南南部秦巴山区特殊地貌、气候的体现,也是多民族聚居繁衍的陇南南部独特地域文化的反映。长期的民族文化传承与融合发展,形成了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独特的造型特征以及审美特色,并且随着收稿日期:2011一O8—28·90·时代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印记。
一、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基本结构。
作为古代氐族的后裔,白马藏族很早就进入发达的农业文明,并在此居住生息。《华阳国志》记载氐人居地“土地险阻,有桑麻”,所反映的正是目前陇南白马藏族的居住环境以及生产生活状况。史籍记载氐人的民居形式是“土墙板屋”,《汉书·地理志》记载:“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南齐书》描述得更详细:“氐于上平地立宫室果园仓库,无贵贱皆为板屋土墙,所治处名洛谷。”“九“洛谷”即今陇南市西和县仇池山附近的“洛峪”,这一带正是古代氐杨政权的核心地区。关于白马藏族地区板屋形制的:具体记载,可见于清道光年间《龙安府志》中的记载:“番民(此处所说之番民,即白马藏族)所居房屋,四围筑土墙,高二丈,上竖小柱,覆以松木板,中分一、二层,下层开一门圈牛羊,中上住人,伏天则移居顶层。”“可见“板屋”的最突出特征即为以木板覆盖屋顶。
目前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仍体现出“土墙板屋”的一些特征,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三层结构的传统民居样式早已淘汰,陇南白马藏族村寨现存修筑年代最早的民居,也多为二层土木结构。由于板屋屋顶的寿命不长,容易漏雨,随着白马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在保持其建筑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屋顶已基本用瓦覆盖。目前陇南宕昌县官鹅沟、大河坝一带的藏族村寨,依然保留了大量板屋,当地俗称“沓板房”,这是居住在同一地域、具有相同生存境遇的民族在居住文化方面趋同性的体现。陇南白马藏族同胞主要居住在文县白马河流域北岸的高山上,以及石鸡坝乡民堡沟的薛堡寨和堡子坪两个村寨,村寨的整体布局方位为面南靠北,平均海拔高度在1700米左右。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使他们的民居建筑在内部结构、组合形式、装饰特征和村落布局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一)内部结构。
陇南白至藏族民居独特的造型和审美特质,与其内部结构密切相关。一般认为,我国南北建筑结构和风格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地形、气候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古代穴居和巢居两种基本形式。穴居为北方民居的雏形,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居住形式也是由“地穴盖顶”的形式逐渐演变为土木结构的“抬梁式”木构架建筑;巢居是南方民居的雏形,南方气候湿润多雨,蛇虫较多,所以居住形式也是由筑于树木之上的巢穴向干阑式建筑过渡,最终形成了南部“穿斗式”木构架民居,而古代的木楼也是干阑式建筑中对下部空间的有效利用而形成的。陇南白马藏族居住地虽然海拔较高,但由于地处甘肃南部,气候相对湿润多雨,所以这种南北气候的过渡性地带特征,使其民居建筑的内部结构也综合了南北两种传统建筑结构形式。
而“土墙板屋”正是南北建筑融合的见证,经过历代的演进发展,从而形成土木结构的穿斗式二层木楼形式,屋顶为两面斜坡式,一层用于居住,二层存放粮食杂物。据当地白马人介绍,陇南白马藏族的木楼过去也多为三层,下层用于圈养牲畜,上层存放粮食杂物,中间用于居住。但从目前笔者对白马村寨的考察来看,基本为二层木楼结构,三层木楼已被完全淘汰。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三层木楼建筑难度大且耗费材料有关;另外也与卫生状况、保暖性能有关,下层圈养牲畜时,由于空气对流因素,对人居住的中间层形成空气污染;同时居住在高山地带的人们,下层居住较为保暖,所以综合考察,二层木楼更适宜于人类居住。
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内部木构架体现了穿斗式建筑稳定性强的特点,各种木构件纵横交错,紧密相连,其主要木构件有柱子、檩子(梁)、穿枋、椽、阁楼木、楼板等,和北部民居比较,突出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柱子多,每间之间分隔处都有5根柱子,最中间的柱子为中柱,前后两边的柱子分别为明柱和后柱,界于中柱、明柱和后柱之间的柱子为二柱;其二是充分发挥“穿枋”的串联作用,每间分隔处纵向排列的五根柱子用一种特殊的构件“穿枋”连接起来,穿枋是一种方形的木构件,与柱子榫接,将柱子纵向连接成为有机整体,体现了“穿斗式”民居建筑结构的独特性;其三是檩子多,陇南白马藏族民居中的檩子分为中檩、二檩、檐檩,中檩为屋脊处的檩子,檐檩位于前后两檐处,二檩界于中檩和檐檩之间,檩子共同承载椽,同时将各组柱子进行横向连接;上下两层中间有许多阁楼木,阁楼木上铺木楼板,将上下两层隔开,阁楼木不仅有分隔上下层作用,也有横向连接和稳定柱子的作用,从而使整个木架形成一个更加密集和稳定的整体。由于这种独特的内部结构,各种木构件之间相互榫接,连接紧密,更符合稳定的力学原理,所以和北部抬梁式建筑相比,不仅建筑结构独特,造型美观,而且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二)分隔组合结构。
陇南白马藏族的民居建筑在整体布局:结构方面,和陇南南部汉族民居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陇南白马藏族的传统民居多为三间组合式结构,院落也多为三合院、四合院式组合结构,但由于高山地区建筑地基狭小,所以形制较小。正房多为三间组合的结构形式,台基高,整体高出左右厢房,主次分明,正房进深一般为3.5——4米左右,间隔为4.5米左右。正房的一层多为两问连通结构,高度约为2.5米,靠西隔出一问为卧室,连通的两间为厅房,也有三间连通的结构形式。厅房中央一般摆设深柜(也称神柜),用于供奉祖先,靠东面设有火塘,火塘旁边摆放大木碗柜。厅房既是白马人会客、议事、供奉祖先神灵的主体空间,也是他们取暖、做饭的生活场所。左右厢房较为低矮,多为两间或三间组合形式,主要为卧室,期中一面厢房的下层往往留出屋宇式大门,大门与房屋有机结合,形成灵巧别致的空间结构。
白马村寨中很少见完整的四合院式组合结构,无倒房,大概是由于受高山地带地方条件限制,修建倒房会使院落更为狭小,不利于采光,所以其院落比汉族民居四合院要紧凑,房屋紧密相连,将院落紧紧包围在中间,小巧幽静。 目前陇南白马村寨的民居正房建筑多以四间、五问或六间的组合形式为多,因家庭经济条件或地基情况而定。左右两边的两间多处理成“封山包檐”形式,即将走廊左右与相应屋檐下的空间一并封闭在左右耳房空间内,使左右耳房门相对并与正房门成垂直关系,当地也称为“窝檐”,其中一间为厨房,另一间为卧室。在外部走廊上设置木楼梯,用于连通二层,有些则将木楼梯设置在耳房内部,中间部分则留出宽敞的走廊,前有明柱。内部一般为单间分隔,其中正中一间为客厅,间隔一般为4.5米左右,大部分现代民居建筑将中间的两间进行连通处理,使厅房宽敞气派,由于有专门的厨房,所以厅房中不再设置火塘,已演变为现代民居中的客厅。
二、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装饰特征。
民居建筑既是人们安居的实用场所,也是在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步营造的精神和文化空间,通过独特的造型和装饰,传达出共同的民族审美心理和文化意蕴。“土墙板屋”既是白马藏族居民特殊的生存条件的反映,也传达出一种质朴自然的审美特色,而—92·独特的内部空间结构以及装饰又蕴涵着深厚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建筑装饰的内容从性质和功能方面来考察,可以分为由建筑结构和材质本身所呈现的抽象形式,和通过雕刻描绘等手法装饰在各种建筑构件上的具象图形,两者共同形成了建筑的整体审美特色以及民族文化意蕴。传统的“土墙板屋”式白马藏族民居,是白马人利用其居住地域的自然资源,并综合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构筑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民居建筑形式,厚重结实的夯土围墙,轻盈灵动而稳定的木楼结构,纵横交错、错落有致的屋面门窗阁板,层叠排列而富有自然秩序的木板屋顶,既体现了民居建筑的实用性功能,也通过其结构和材质传达出朴素自然的审美特色以及民族文化个性。
在一般民居建筑中,装饰部位主要集中在门窗、山墙墀头以及屋脊上。陇南白马藏族传统民居建筑在外部山墙的处理方面较为随意自由,一般不进行装饰,一层的山墙为夯土墙,上部的二层或以木板、竹笆作山墙,直接承载屋顶,成自然简易的“悬山式”结构,所以没有墀头装饰;屋顶由于用木板覆盖,所以也无砖瓦图案装饰。正面的门窗以及纵横交错的木板墙体,则成为装饰的主体。
在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的年代,多数白马藏族民居基本无装饰图案,而经济条件较好家庭的民居在门窗上雕刻动物花卉图案。白马藏族传统民居的门窗结构相对固定,整个屋面围绕门窗全部用木板封闭装饰,下层正房门多为两扇组合形式,左右窗户上装饰窗棂,上层无门,只在正中间或左右侧留出装饰窗棂的窗户。整个屋面部分阁板形成穿插有序、变化统一的平面构成形式,窗棂上变化多端的抽象图形则打破了阁板的.单一,产生了巧妙的形式对比,丰富了视觉效果,而这一切都是在建筑结构需要的基础上自然产生的形式美因素。部分传统民居的门窗上则雕刻动物花卉图案,这些装饰图案多位于门扇中间的绦环板以及窗楣、门楣等处。白马藏族信仰自然神,所以其民族图案的形式以及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与汉民族图案有所不同,在内容方面多表现其生存环境中的自然花草以及动物,以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崇拜,而不像汉民族装饰图案通过谐音、双关等蕴涵了更多的伦理文化含义。在造型方面这些动物花卉图案体现出鲜明的写实化倾向,不似汉民族花卉图案体现出鲜明的程式化因素,动物花卉造型憨厚朴拙,雕刻手法大胆粗放,不注重一草一木局部的精雕细刻,而专注于对自然物象的讴歌和赞美,所以使图案物象的造型体现出浑朴生动的特征,充盈着强烈的生命意味。
三、陇南白马藏族村寨的村落布局村落。
作为一个地理意义上的范畴,既是农业社会中人们共同居住、生产、生活的空间,又是指在这一空间中生活的一个群体。这是从民俗学、人类学的角度来认识村落,偏重村落文化的缔造主体——人,以及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文化现象。陇南白马藏族的村落布局结构是由他们居住地域特殊的地貌、自然资源、民居建筑形式等因素综合形成的,这其中本身也包含了白马藏族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因素,虽然经历了漫长的民族历史发展与变迁。白马藏族由于古代长期的民族矛盾,他们被迫选择了环境险阻的深沟、大山、密林为栖身之处,
这不仅决定了他们独特的“板屋”建筑结构,也促成了他们村落布局的基本形式与格局,形成了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地域人文景观。陇南白马藏族由于居住在海拔较高的高山地带,所以他们的民居也主要依山势而建,白马河流域的白马村寨民居基本为面南靠北的统一布局,这种方位的民居冬天太阳直射屋前,夏天太阳直射屋顶,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也有部分村寨的民居不是南北方位,但都依地形而排列。由于高山地带坡势陡峭,宽阔的平地较少,所以白马藏族村寨的民居不仅院落窄小,而且民居之间的距离也较为紧密,相互之间的高低落差较大,再者其民居建筑为二层木楼结构,所以在布局形式方面形成了层层叠叠的视觉效果,产生了有序排列的秩序感以及韵律感,达到了民居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这种和谐是一种天然雕饰的自然之美,而非人为的形式雕琢,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中又体现出独特的形式美感。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变以及白马村寨发展,白马藏族的民居建筑在继承传统样式的基础上,也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尤其8O年代以来,白马村寨的交通、通讯、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汉文化的融合速度加快,其民居建筑从材料到结构,均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随着白马人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的生存条件也不断地改善,一是对传统民居进行改进和修复,二是对旧民居进行彻底拆除而重建。在基本结构方面,现代民居依然延续了传统民居穿斗式二层木楼的结构,但在形制方面比传统民居高大;在组合结构方面,现代民居多为四间、五间或六间的组合形式,中间的客厅采用两间连通的形式;传统的“土墙”逐渐换为砖墙;门窗结构方面大量借鉴当地汉族民居的形式,正房门多为六扇、八扇组合结构,多数白马人家民居的门窗还用各色油漆涂染,有些民居的门窗也完全采用镶有玻璃的现代化的样式。容易腐朽漏雨的沓板房“板屋”顶被瓦顶替代,屋脊上也出现了脊兽装饰,瓦沟中用白色涂料勾填,青、白映衬,呈现出整洁、明快的现代特色。白马人的生活水平与生存条件在不断改善,但民居建筑的民族特色也随之淡化,这为我们研究和保护白马文化也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如何在传承白马藏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融合现代科技文明,促进民族发展,是我们研究白马文化者必须面对的迫切课题。
参考文献:
[1]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2]刘光华.先秦时期甘肃的民族(一)[J].西北民族研究,20133,(3).
[3]刘志扬.居住空间的文化建构:白马藏族房屋变迁的个案分析[J].民族研究,2011,(3).
[4]袁智慧.骆谷城武都郡址初探[J].天水师专学报,1986,(3).
[5]刘峻骧.中华艺术通史·原始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
地理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现如今,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地理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考文献
[1]王建,张茂恒,白世彪.圈层相互作用与自然地理学[J].地理教育,2008(4):4-7
[2]张猛刚, 雷祥义.地球表层系统浅论[J].西北地质,2005,38(2):99-101
[3]马宗晋,杜品仁,卢苗安.地球的多圈层相互作用[J].地学前缘,2001,8(1):3-8
[4]狄丽颖,冯银珍,张爱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进展[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26(3):267-280
[5]袁道先.对地球系统科学的几点熟悉[J].高校地质学报,1999,5(1):1-6
[6]周俊.关于地球表层的讨论[J].地球科学进展,1993,8(1):72-77
[7]谢家泽.关于地球表层系统观的几个题目[J].地球科学进展,1995,10(5):432-435
[8]叶笃正,季劲钧,严中伟,等.简论人类圈(Anthroposphere)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J].大气科学,2009,33(3):409-415
[9]孟凡刚,孙彦顺.地球的圈层结构[J].地理教育,2009 (4):11-11 [10]卡哈尔·尼牙孜,黄建华,布玛丽娅木·阿布拉.浅议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J].西部探矿工程,2010 (5):85-87
[11]陈志明, D. A.季莫菲耶夫,V. V.勃朗古里耶夫,等.试论地貌圈概念、属性及其与其它地表圈层关系[J].地球科学进展,
关于公布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各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各市中学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根据省教科所《关于举办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教科研函〔2007〕3号)文件要求,省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地推荐的地理教学论文进行了认真评审,共评出获奖论文一等奖 16篇,二等奖 36篇,三等奖71篇。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见附件),请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及论文作者。附件: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二○○七年十月十九日安徽省教育厅教科所 2007年10月19日印发打印:吴儒敏 校对:吴儒敏 共印30份附件: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获奖名单一等奖篇 目 单 位 作者《浅谈地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能力的培养》 淮北市教研室 王忠东《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钱宏瑾《铜陵市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铜陵市教研室 章小明铜陵市第一中学 杨国兵《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安庆市教研室 何陆祎《论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阜阳市教研室 陈鹏飞《地方环境教育课程构建的案例分析》 蚌埠市教科所 吴岱峰《透过一次地理评优课谈新课程课堂教学》 滁州市教研室 郭仕荣《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关注》 颖上县教研室 何长剑《关于高中地理选修课程校本化的几点探讨》 马鞍山市第六中学 林章和《使用新教材的几点体会》 淮南市第三中学 朱元坤《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合肥工业大学附中 洪成旗《浅谈新课程下我对地理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黄山市枧忠中学 汪德利《探索课程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贵池二中杨淑萍《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 宿州市第二中学 苗红青《地理探究学习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 怀远一中 孙尚楼《谈地理教学中学上情商的培养》 六安皋城中学 余 蕊二等奖《梳理经历 整合资源 回归生活——地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周跃红《谈新课标下的“太阳高度”教学设计》 阜阳市第三中学 马 静《巧用身体语言,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艺术》 合肥市第五中学 沈龙海《谈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思想和方法的贯彻》 亳州第一中学彭长玉《新课堂教学下教学策略的初探》 芜湖市城南实验中学周慧本《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地理课堂教学》 淮南实验中学廖惠荣《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地理探究能力的培养》 亳州第五中学 王玉龙《地理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探究》 淮南市第二十中学 陈 中《用新课程理念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地理知识》 固镇一中李方平《构建科学与人文和谐统一的地理教育》 巢湖市第八中 柳宗柱《如何调动学困生参与地理课堂教学活动》 蚌埠二十六中 宋长军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自主学习》 郎溪中学 胡燕平《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的一些误区》 来安中学 董桂山刘 俊《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基本途径和培养策略》 和县二中 夏立军《高考地理复习的“虚”与“实” 》 合肥市第十七中学 黄永红《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微》 歙县中学钟彩琴《浅谈“问题研究”的作用与教学》 五河一中 刘继英《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地理分层教学策略初探》 枞阳县浮山中学陈相林《如何从地理图像中分析和提取有效信息》 黄山市黄山区一中崔仲文《加强地理基本概念教学的探讨》 亳州市谯城区大寺完全中学 汪明洁《浅谈Google Earth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滁州市实验中学 曹 明《“任务分解、自主交流”地理课堂模式的构建与实验》阜阳第十中学 马兴海《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适应高中地理新课程》 安徽省石台中学 姚 萍《新课标下浅谈地理与各学科的经纬结网》 东至县大渡口中学 江美丽《“读图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宿州市埇桥区梅庵中学刘玉才《多元智能评价与地理教学》 马鞍山市第一中学 程 刚《农村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 六安市双河中学 刘全稳《新课程地理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设计与落实》 铜陵市第九中学钱义国《以烈山区为例谈农村高中地理活动课的开展》 淮北七中 吴才华《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积极开发地理课程资源》 安徽广德中学 江春芳《选修7课标、教材研读及开课条件分析》 铜陵市第五中学 陈俊群《高中地理课题研究开设的一些设想》 宿松县程集中学 石雅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淮北市石台镇中学蔡金燕《新课程地理教学中的“敢问”与“会问”》 芜湖县第一中学 王邦忠《浅谈新理念指导下的中学地理教学》 宿州市第八中学张建国《浅谈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淮北市西园中学荣海侠三等奖《高中地理新教材案例教学初探》 来安中学 卢玉斌《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偏离现象 》 阜阳第三中学 吴 强《解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开放性特点》 和县第一中学 陈晓明《浅谈地理新课程教学反思》 蚌埠包集中学赵东宇《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创新学习》 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章 波《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合肥市五十一中 陈 丽《关于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几点看法》 阜阳一中 巫祖安《地理课堂互动型教学策略的构建》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卢大亮《地理教学中的误区及思考》 宿州埇桥区汴河办事处北十里中学 武 波《新课标下课程资源开发初探》 青阳县木镇中学 方 静《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 黄山市屯溪一中 潘胜庭《在地理教学中利用远程资源学生合作学习的探究》 歙县新安学凌文英《地理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祁门一中胡义松《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歙县中学吕文英《地理教学中学生想像力的培养》 歙县二中汪明锋《如何看待地理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作用》 凤台一中李 全《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教学》 淮南望锋岗中学廖和喜《兴趣教学模式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淮南一中朱庆龙《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淮南市第五中学孙 峰《合适参照物选择与“地球运动”教学难点的突破》 亳州三中 刘永志《新课程改革下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利辛县第一中学谢 尧《高一地理新课改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涡阳三中 王 娟《谈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淮北市西园中学孙 凯《充分运用图像进行地理教学》 五河县安淮中学聂 鑫《中学地理教学的美育的层次》 蚌埠十二中马 燕《立足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蚌埠第一中学李云静《让地理教学生活化》 蚌埠市第二十三中学王海燕《新理念下培养地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探索》铜陵市第十三中学戈广兵《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体会》 铜陵县第二中学程纳新《在新课程目标下整合地理课程资源》 铜陵市第十六中学孙大信《高中地理个性化教学初探》 铜陵县第二中学程胜来《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太湖县徐桥高中 李永清《将实验教学引进地理课堂》 宿松县程集中学周文招《生活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 安庆三中张 军《档案袋评价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安徽省太湖中学黄郑尧《如何开展问题研究和活动》 桐城中学段焕荣《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桐城市天城中学汪 宏《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初探》 滁州市滁州中学 季风勇《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滁州市滁州中学 孙 成《作图法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研究》 全椒中学 李 君《新课程实施的理解与体会——丰富地理课堂教学》滁州市第五中学 六振梅《浅谈新课标下地理教学手段的继承与创新》 肥东县梁园中学 周义兵《发挥地理学科优势 培养学生空间智能》 舒城县南港中学 沈龙明《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探讨》 芜湖市第二十六中 吴安宁《地理新教材中“案例”教学探讨》 五河二中刘丛兰《在地理社会实践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怀远县龙亢中学 朱 英《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芜湖市二十七中学俞 敏《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有效参与的教学策略》 芜湖八中邱玉启《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探索》 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裘伟东《如何选编以社会热点为背景的地理案例》 蚌埠第四中学刘运良《中学生地理课堂兴趣培养》 六安市三十铺中学 李显静《中学地理信息化教学设计之我见》 马鞍山市第六中学 张 蕙《为地理教学注入新活力——初中地理活动初探》 马鞍山市星光学校 古 莉《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认识与实践》 萧县中学常书云《让新课改沐浴和谐之风》 灵璧县师范学校苏 洪《光照图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安徽省砀山中学陈国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发展学生个性浅议》 宿州市埇桥区支河中心校李永春《关注学生发展优化地理教学》 安徽省青阳中学张 俊《谈地理新教材“活动”的使用》 石台县崇实中学汪利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心得》 贵池区杏花村中学程丽萍《浅谈探究学习在地理新课标教学中的应用》 界首市光武中心学校 李 涛《借杜朗口“春风”促地理课鲜活》 阜阳四中 徐玉玲《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问题》 颖上县第四中学 田华利《巧妙点拨开启自主学习之门》 界首一中 王 键《评价共同体在学生地理学习评价中的应用》 淮南市第二十四中学 李 涛《构建师生互动合作共同成长的绿色课堂》南陵县何湾镇中心初中廖必根《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初探》 宁国市梅林初中 朱铁军《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浅析》 六安市徐集中学 张碧松《夯实基础突出主干提高能力应对高考》 东至二中侯 俊《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界首市田营镇中心学校 闫 斌《“问题教学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宁国市胡乐初级中学 张 文自己百度吧~
地理教学模式对地理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架起了地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地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地理论文 范文 一:学伴互助式地理教学分析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有优势。但时代在发展,学生在成长,如果教师及他(她)的 教学 方法 一成不变,就会使其劣势凸显出来,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势必要进行课改,但是改向何方,怎样改,有很多先锋已经进行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也有各种各样的效果。详细记录了在课改过程中的观念、做法、 反思 ,很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课改;学伴互助;地理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常常是通过以下教学模式来进行的:(1)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被人们称为“满堂灌”或者叫“填鸭式” 教育 ,这种教学模式是最常见的。(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这是“满堂灌模式”的一种变形。这些教学模式有优势,但是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扼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潜能的发挥。在传统与新兴的矛盾冲突中,学校领导站位高,思想新,提出了我校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义不容辞首当其冲进行课改。在我的地理课堂上,确定为问题导学—学伴互助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伴互助式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
课改首先是理念的改变,要改变传统的思想,确定以生为本的课堂。学生学习的地方过去叫学堂,现在叫学校,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定教,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主导,要做好导的工作,定位应该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随机生成的课堂才是真实的、精彩的,有生命力的。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这是合作学习的优点,但是合作学习也存在弊端,人数较多的小组在进行学习和展示时,通常是一人做主角,其他人做配角。所以我校的学伴互助式教学模式选择两人为一个学伴小组。
二、学伴之间角色的定位
我校的学伴互助式教学模式是以两个人为一小组(特殊情况也可三个人组成小组),这两个人互为学伴,优势突出一些的被称为“学长”,成绩弱一些的被称作“学友”,他们之间是朋友、伙伴的关系,比起“师傅”和“徒弟”,学生的心理上舒服了很多。学伴的组合不是固定的,一个阶段以后会进行微调。
三、问题导学
(一)导学题的编制
1.导学题的设置具有指导性。初中的学生自己阅读文本的能力不是很强,需要引导,导学题则相当于这节课的脉络,把大块的课文分解为小的问题,将图片融入课文,引导学生顺着脉络,紧扣知识的重难点去分析去思考。
2.导学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具体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进行问题设计,问题设计要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
3.导学题的设置不能离开图。地理课堂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图多,而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则是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教学独特风格和特色所在。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设置的导学题目也不能离开图,地图功能十分巨大,复杂、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往往用一幅或几幅地图便能生动直观、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并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4.导学题的设置要体现 学习方法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这个培养是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把学生养成“看到新知,联想旧知;应用已知,探究未知”,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了,在没有我们设置的导学题时,他们也能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这才达到了我们的目的。所以在设置导学题时,应更多地思考: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
(二)问题导学-学伴互助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我在课堂上,先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然后出示导学题,使学生在自学课本时有一个抓手,在自学过程中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主学习,第二阶段是课改的中心,学友向学长汇报自学情况,学长指导学友。学长不会的内容可以与其他小组的学长交流,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巡视指导。自学结束,以学伴为单位进行展示,一般是学友回答问题,学长评价,学伴自己也可以根据情况而定谁来回答。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必再重复,教师根据巡视以及学生展示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重点知识师生交流完毕,一定要留出当堂训练的时间,巩固学习成果。
四、课堂评价
在学伴互助的课堂上,学长学友是一个学伴小组,他们共同学习,但展示的时候主要由学友来进行,学友展示的好,说明学长真正起到了帮助的作用,二者共同加分,如果学长单独回答展示,则没有学友得分高,这一点对于学友的激励是很大的。除了关注学伴们在展示时的表现,其实更重要的是注重学习过程中对学长学友的评价和鼓励,观察学伴之间是否和谐互助,否则还应进行调整。
五、效果初显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学伴互助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凸显出来:学生能够做到由被动地听老师讲转为主动的学,从旁观者变成了拓荒者;学生交流的时间多了,有了展示自己的空间,从旁听者变成了演讲者;成绩不太理想的学友有了在课堂上表现、表达的机会,而这些原来都是被学长统领着;学长由回答问题的踊跃者,成为了小老师,有了质的变化,他们不仅能够完成课堂的学习内容,还得到了更高层次的锻炼。当然我的课堂还存在一些问题,还在摸索与改进中,但是作为教师在经历了课改之后,有了对比,更加坚定了我将课改之路走下去的决心,放手也是一种爱,我甘愿做他们的铺路石,送他们走向更远的前方,而不仅仅是教给他们如何去应付考试。
参考文献:
[1]__刚.我们的课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4.
[2]范志国.初中地理教学评价.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3]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2.
地理论文范文二: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研究
摘要: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拉近学生与地理之间的距离。本文主要针对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乡土地理;初中;地理教学;运用
初中地理主要就是让学生对自然环境以及一些人体和自然规律进行认知学习,所学的内容和实际生活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地理学习涉及到的内容比较抽象,一些学生感觉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无法融入到地理学习中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些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了乡土地理的元素。所谓乡土地理也就是利用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进行学习。
一、结合乡土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的学习动力都比不上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要想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先要让学生对于地理学习产生兴趣。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让学生结合自身熟知的事物进行学习。由于自身对于乡土地理比较熟悉,所以从心理上就会对学习产生更强的自信心,加上乡土地理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可以真实感知到的,能够看见和感受到的事物,更会让学生产生熟悉感。所以,教师在地理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和利用乡土地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亲切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地势和地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乡土地理开展教学,提问“在自己家的附近都有哪些特殊的地方是小的时候最喜欢去的”。一些学生可能会说“山坡上,因为张家口的山还算是比较多的,所以家附近的小山就成了小伙伴玩乐的地方。”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张家口的山比较多呢?”学生可能就想到与地理相关的丘陵地形,联系张家口的实际情况,能够感受到地形对于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推广开去,中国还有很多其他的地区,不同的地形对于当地的人们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让学生对中国地形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想要知道其他地区人们生活的地形环境是怎样的,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乡土地理,进行德育素质教育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学生会感觉学习的内容与自身的实际生活并没有太大的联系,这些地理知识和自身的生活有着遥远的距离感,因此学习的兴致并不是很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融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家乡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有清晰的了解,在学习与自身生活相关的内容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风土人情。由于每个学生对于家乡都会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对于家乡发生的变化也会格外关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总之,以乡土地理作为学习的载体,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神奇魅力,通过一些真实事例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比如,在学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北农村地区的环境以及土壤比较适合棉花、辣椒等作物的生长,所以当地的人们因地制宜地发展这些农作物的 种植 ,取得了很好的收益,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引进了五彩棉花的种植,更是使得农业种植提升了一个层次。这样的实际发展状况让学生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同时也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分析,为自己的家乡开发一些新的农业作物,以带动当地的农业发展,表达自身对家乡的热爱。
三、开展乡土实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实际生活当中去学习和感受地理知识,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调查探究,涉及到人文、地理知识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乡土地理进行分析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地理知识,还能够对当地的地理环境有更清楚的了解。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探索的同时,能够对教材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时,其中包括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的学习,如果根据教材进行笼统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乡土实践,对当地的土壤状况以及水利资源状况等进行实际的分析调查,即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对当地的土壤、水资源进行取样调查,通过实际的学习分析 总结 当地的资源状况。从本土地区的资源状况着手,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当前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这样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融入乡土地理知识,让学生对熟知的事物进行分析理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君政.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张德海.让地理融入生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的感受[J].教师,2013(3).
[3]陈雪梅.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才智,2014(17).
地理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大学地理论文范文
2. 大学地理论文
3. 地理教育论文
4. 初中地理教育论文
5. 地理调查报告范文3篇
地理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现如今,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地理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考文献
[1]王建,张茂恒,白世彪.圈层相互作用与自然地理学[J].地理教育,2008(4):4-7
[2]张猛刚, 雷祥义.地球表层系统浅论[J].西北地质,2005,38(2):99-101
[3]马宗晋,杜品仁,卢苗安.地球的多圈层相互作用[J].地学前缘,2001,8(1):3-8
[4]狄丽颖,冯银珍,张爱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进展[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26(3):267-280
[5]袁道先.对地球系统科学的几点熟悉[J].高校地质学报,1999,5(1):1-6
[6]周俊.关于地球表层的讨论[J].地球科学进展,1993,8(1):72-77
[7]谢家泽.关于地球表层系统观的几个题目[J].地球科学进展,1995,10(5):432-435
[8]叶笃正,季劲钧,严中伟,等.简论人类圈(Anthroposphere)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J].大气科学,2009,33(3):409-415
[9]孟凡刚,孙彦顺.地球的圈层结构[J].地理教育,2009 (4):11-11 [10]卡哈尔·尼牙孜,黄建华,布玛丽娅木·阿布拉.浅议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J].西部探矿工程,2010 (5):85-87
[11]陈志明, D. A.季莫菲耶夫,V. V.勃朗古里耶夫,等.试论地貌圈概念、属性及其与其它地表圈层关系[J].地球科学进展,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从构建 高效课堂 入手,使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进而满足初中地理教学需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初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现状研究 》
摘要:研究性学习与地理教学相辅相成,但是当前研究学习顺利开展面临一些障碍。本文对主要问题进行归纳 总结 ,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地理教学现状与对策
研究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学习是为了接受知识,而知识创新离不开研究。研究性学习可以将二者有机整合[1]。但目前学校 教育 中将学习与研究分离,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创新。这样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兴趣自然衰减。如果能在地理学习中加入研究性学习,则将极大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有助于学生 学习 方法 和能力全面提升,也有助于课程情感培养。
一、问题
目前研究学习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存在很多问题。调查研究并归纳梳理,发现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
1.课程未开设或开设不足
根据笔者对本区几所学校的调查发现,目前地理教学实施中主要存在研究性学习课程未开设,已开设的存在开设课时不足,或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开设,或每周仅安排一两节课时等情况,未能针对单一学科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更不用说地理学科。
2.研究性学习指导不到位
由于大部分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胜过能力培养,因此缺乏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指导。课堂由教师掌控,学生是受动者[2]。学生确定研究课题的方式不科学,且大部分课题由教材、学校或教师直接给出,尽管学生会从中挑选,却少了自主探索、选择确定研究课题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仅限于完成作业,忽视研究过程。
3.研究性学习评价方式不完善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或多或少地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但是教师对学生的研究结果评价未给予足够重视。学校忽视对教师指导工作的评价,这样学生对开展工作的程度与效果缺乏清醒认识,影响研究效果。
4.学习时间安排与会考时间安排存在矛盾
由于会考与地理研究性学习时间上的冲突,师生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应付考试,同时时下盛行的主副科观念使地理学科不受重视,更不会重视研究性学习在地理中的应用。5.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资料、设备资源由于我区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比较落后,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也比较欠缺,导致学生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必要资料与设备缺乏,影响研究进度与效果。
二、对策
1.开齐开足地理研究性学习课程
由于升学压力,学校对研究性学习课程未开设或者安排课时不足,加上初中阶段地理成绩不纳入录取总分评价,使地理研究性学习开展困难重重。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教育观念,认真督促检查学校研究性学习开展情况,将任务落实到学校和教师个人。
2.科学指导、规范选题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是学生从教师统一制定的课题中选择,学生不能体验“发现问题”的过程。
3.完善评价过程与方式
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完成情况如果未加以监督评价,则将对学生后续研究产生阻碍,严重影响学生研究主动性。学校不应一味强调应试教育,而应重视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不仅将其当做任务。确保评价至少具备过程与结果评价两部分,根据学生研究成果与既定目标进行对比评价,并可采取个人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
4.合理安排课时,优化教学流程
调查发现,有的学校为完成教学进度、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挤占研究性学习课程课时安排。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当前存在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学校和教师都有责任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抽出相应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不仅符合新课标理念,还贴合现代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3]。
5.培训师资、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与保障力度
访谈发现,大部分教师没有受过研究性学习培训,也没有指导过研究性学习。很多师生认为开展研究学习所需的资料、设备及经费缺乏。由于电脑房开放时间有严格规定,限制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因此,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研究学习师资培训,购买开展活动必需的书籍、器材,定时开放电脑房。同时,学校应大力与周边社区、单位对接,为学生开展研究学习提供资源。目前,研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开展还面临很多问题。但是,教师只要有梦想、有担当、勇于挑战,就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将有助于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段玉山.地理新课程研究性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6.
[2]林培英,陈澄.初中地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5.
[3]马明,等.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田.教育探索,2005(6):29-30.
《 初中地理教学效率提高方法探析 》
摘要:地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它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新课标课程对地理的要求从曾经的了解变为今天的理解和应用,使得地理教学内容增多。但是很教师的 教学方法 依然不能完全满足当今社会对学生地理知识的需求。因此,如何提高初中的地理教学效率成为了如今正在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效率;教学效率
一、研究背景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近年来,国家对初中地理的教学要求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状况也得到相应的改变。但是,有些学校的教学现状并不显得十分乐观,他们的教学方式依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初中生地理能力的要求。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的地理能力得到相应的增强就显得迫在眉睫。
二、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使学生充满好奇心,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很多初中学生并不了解地理,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不高,厌恶地理。这致使这些学生的地理成绩不够优异甚至跟不上平均水平,影响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二)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随着近年来新课标教育的推进,多数教师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要完成新课标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核心,围绕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并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学生积极的 学习态度 和正确的 思维方式 。但是,依然有很多教师没有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式,他们的思想传统、陈旧,依然沿用曾经的传统方式授课,致使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和发展。
(三)学生学习方法存在不足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优秀的学生应该具有正确的学习方式。在教育改革之后,很多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找到了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方式。但是,依然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缺陷。有些学生课上不认真听讲,在他们看来,书上的内容看懂记住就相当于学会了一切,可他们全然不知书本只不过的一种工具,上面的知识是不足够为学生培养出强大的地理思维能力的。也有一些学生课上听课了,课下却不完成作业,他们只注重课上的教师授课,不注意课下自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领悟。
三、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恰当应用多媒体。
恰当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深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实际上是一门生动形象的学科,图形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教师应该以此为出发点,恰当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备课时,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图片美景或小视频等,像导游一样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对这些地方充满向往。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一些贴合所讲内容的动画,更形象生动地引出课堂所需要讲解的内容。
2.提倡学生互助合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另一个方法就是组织学生互助合作。团队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之心。如果我们可以恰当运用他们这一点,通过互助合作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力思考,不断探索,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即将讲解“拉丁美洲”一课时,教师留作业让学生组成团队搜集相关于拉丁美洲的图片资料等,学生就会自己分工搜集不同方面的不同资料,激发他们对这个地区的学习兴趣。
3.适当应用游戏教学法。
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因为种种原因课堂上犯困或者走思等,这时,教师如果可以适时地制作出一些相关的游戏,就可以使学生清醒并且聚精会神地完成游戏,也更有助于教师的讲课。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两组学生进行猜国家游戏,一队人说出相关的风俗习惯、城市、种族等等,另一对人进行国家的猜测。这样既使学生课堂清醒、认真听讲,也能加强学生已学知识的温习,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二)打造高效地理课堂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如今的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应该围绕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这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刻不容缓。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需要按步骤进行的,否则定会事半功倍。(1)充分了解学生。这就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学习地理的规律,了解学生所做所想,认识到学生的疑惑和不足,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2)打造良好关系。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解答疑惑,了解学生所想,从自身出发,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2.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给爱学的学生打造出一个优良的学习空间,也可以带动不爱学习的学生一起学习。这既有利于好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优异,也有利于较差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极大地帮助了所有学生的学习进步,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3.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初中地理是一门较为灵活的学科,授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而且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不同,因此教师应该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直观的教学手段。地理的研究内容很多时候都是直观、可观测的,因此,很多时候教师应该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丰富多彩性。
(2)生动、活泼的教学法。生动活泼的教学法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深刻,提高教学效率。
(3)注重新旧知识点结合。采用结合新旧知识点的方法,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据知识点的温习和记忆。
(三)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这个科目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初中生尚处在成长发育的时期,他们并不是十分了解自己,不一定能够正确快速地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地帮助不同的学生,研究他们的不同之处,帮不同的学生找到恰当的学习地理的方法。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总结 经验 、不断摸索,寻找更好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为国家培养出具有一定地理能力的优秀中学生。
参考文献:
[1]周慧.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评价[J].地理教育,2005(1):35.
[2]叶汝坤.基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方法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229.
《 初中地理教学探究式学习方法探析 》
摘要:作为初中教师,在教师学生地理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在为国家培养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学校教育需要有创新意识,地理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方案就是创新教育的一种体现。体验式学习教学方案适应我国教育大环境,适合初中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并且学生在体验中可以强化自己的认知能力与思考能力。所以,初中地理体验式教学方案是顺应当前教育模式的一大热潮。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初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方法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方法
1地理探究式学习的特点
探究式学习是一个整体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探究
式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开放探究式学习活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联系身边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以及获取应用知识的能力。探究式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教学方式。
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由于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的学习使学生对学习地理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地理实践能力。
2探究式学习的优点
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升每位初中生的地理科学素养,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提高初中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离不开探究式教学,因此,应将探究式教学引入初中地理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从而给初中地理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在实践活动中搜集资料、获得知识,提高了地理学习效率:
探究式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探究,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搜集资料进而解决问题,从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知识,由于学生是自己发现问题,然后查资料或讨论得出的答案,所以更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发现我们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变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这样他们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我们的环境会产生如此严重的问题呢?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在阅览室、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进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从中获得了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增强了地理学习效率和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探究式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现象的原因和事物间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知识。探究式学习构建的是一种开放的、促进自己发展的、创造能力的环境,提供了多条获取知识的机会。同时,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学习精神。
3怎样把探究式学习引入到地理课堂
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转变观念是很重要的。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泰勒指出学生学习的本质:“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过去,不少教师把教学的过程看成是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过程,这样做其实把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忽略掉了。因此,广大初中地理教师应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来武装自己,做到与时俱进,这是把探究性学习引入地理课堂教学的关键。同时也要提高科研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做一个地理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研究者、开发者、指导者、合作者。依据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主要途径和设计要求,把探究式学习引入初中地理教学,属于课堂探究。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需要通过提问、讨论、演示等途径完成,这些活动的设计要求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探究性提问: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而且大多数提问的是记忆型的问题,
探究性讨论:
探究性讨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这样会刺激学生萌发富有新意的联想,从而促进他们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发展,同时,探究性讨论重视小组合作,强调学生整体参与课堂。让每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要他们重复教科书,参加讨论的学生,不必考虑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恰当,而是要求全体学生都平等地参与其中。成功的探究性讨论,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题,恰当的指导和帮助。选择什么样的问题作为讨论的主题关系到讨论能否取得理想的结果。例如:在讲“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这部分内容时,在对比分析基础上,说明区域内存在着自然、人文地理方面的不同,并根据材料讨论,归纳出主要地理差异,然后提出讨论题:请根据学过的内容,讨论时西北地区好还是青藏地区好,开展这种讨论题,事先要有充分准备,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引导让学生了解西北和青藏的优势、劣势并存的客观性,这样的讨论学生比较感兴趣,收获颇多。
探究性演示:
演示也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探究途径,探究性演示应着眼于以归纳的方式进行,它是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容易引起学时思考、观察、分析并作出假设。另外,探究性演示更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及教师的指导作用,但不能取代学生的演示.探究式学习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地联系起来,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探究式学习特别注重和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教师培训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陈澄.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第一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3]朱雪梅.从新课程标准谈地理实验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年02期
有关浅谈初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推荐:
1.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2. 关于初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
3. 关于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4. 有关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5. 初中地理教育论文
6. 初一地理教学论文
7. 初中地理结业论文
8. 中学地理教育论文
关于公布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各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各市中学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根据省教科所《关于举办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教科研函〔2007〕3号)文件要求,省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地推荐的地理教学论文进行了认真评审,共评出获奖论文一等奖 16篇,二等奖 36篇,三等奖71篇。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见附件),请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及论文作者。附件: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二○○七年十月十九日安徽省教育厅教科所 2007年10月19日印发打印:吴儒敏 校对:吴儒敏 共印30份附件: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获奖名单一等奖篇 目 单 位 作者《浅谈地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能力的培养》 淮北市教研室 王忠东《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钱宏瑾《铜陵市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铜陵市教研室 章小明铜陵市第一中学 杨国兵《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安庆市教研室 何陆祎《论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阜阳市教研室 陈鹏飞《地方环境教育课程构建的案例分析》 蚌埠市教科所 吴岱峰《透过一次地理评优课谈新课程课堂教学》 滁州市教研室 郭仕荣《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关注》 颖上县教研室 何长剑《关于高中地理选修课程校本化的几点探讨》 马鞍山市第六中学 林章和《使用新教材的几点体会》 淮南市第三中学 朱元坤《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合肥工业大学附中 洪成旗《浅谈新课程下我对地理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黄山市枧忠中学 汪德利《探索课程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贵池二中杨淑萍《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 宿州市第二中学 苗红青《地理探究学习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 怀远一中 孙尚楼《谈地理教学中学上情商的培养》 六安皋城中学 余 蕊二等奖《梳理经历 整合资源 回归生活——地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周跃红《谈新课标下的“太阳高度”教学设计》 阜阳市第三中学 马 静《巧用身体语言,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艺术》 合肥市第五中学 沈龙海《谈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思想和方法的贯彻》 亳州第一中学彭长玉《新课堂教学下教学策略的初探》 芜湖市城南实验中学周慧本《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地理课堂教学》 淮南实验中学廖惠荣《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地理探究能力的培养》 亳州第五中学 王玉龙《地理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探究》 淮南市第二十中学 陈 中《用新课程理念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地理知识》 固镇一中李方平《构建科学与人文和谐统一的地理教育》 巢湖市第八中 柳宗柱《如何调动学困生参与地理课堂教学活动》 蚌埠二十六中 宋长军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自主学习》 郎溪中学 胡燕平《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的一些误区》 来安中学 董桂山刘 俊《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基本途径和培养策略》 和县二中 夏立军《高考地理复习的“虚”与“实” 》 合肥市第十七中学 黄永红《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微》 歙县中学钟彩琴《浅谈“问题研究”的作用与教学》 五河一中 刘继英《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地理分层教学策略初探》 枞阳县浮山中学陈相林《如何从地理图像中分析和提取有效信息》 黄山市黄山区一中崔仲文《加强地理基本概念教学的探讨》 亳州市谯城区大寺完全中学 汪明洁《浅谈Google Earth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滁州市实验中学 曹 明《“任务分解、自主交流”地理课堂模式的构建与实验》阜阳第十中学 马兴海《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适应高中地理新课程》 安徽省石台中学 姚 萍《新课标下浅谈地理与各学科的经纬结网》 东至县大渡口中学 江美丽《“读图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宿州市埇桥区梅庵中学刘玉才《多元智能评价与地理教学》 马鞍山市第一中学 程 刚《农村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 六安市双河中学 刘全稳《新课程地理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设计与落实》 铜陵市第九中学钱义国《以烈山区为例谈农村高中地理活动课的开展》 淮北七中 吴才华《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积极开发地理课程资源》 安徽广德中学 江春芳《选修7课标、教材研读及开课条件分析》 铜陵市第五中学 陈俊群《高中地理课题研究开设的一些设想》 宿松县程集中学 石雅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淮北市石台镇中学蔡金燕《新课程地理教学中的“敢问”与“会问”》 芜湖县第一中学 王邦忠《浅谈新理念指导下的中学地理教学》 宿州市第八中学张建国《浅谈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淮北市西园中学荣海侠三等奖《高中地理新教材案例教学初探》 来安中学 卢玉斌《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偏离现象 》 阜阳第三中学 吴 强《解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开放性特点》 和县第一中学 陈晓明《浅谈地理新课程教学反思》 蚌埠包集中学赵东宇《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创新学习》 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章 波《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合肥市五十一中 陈 丽《关于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几点看法》 阜阳一中 巫祖安《地理课堂互动型教学策略的构建》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卢大亮《地理教学中的误区及思考》 宿州埇桥区汴河办事处北十里中学 武 波《新课标下课程资源开发初探》 青阳县木镇中学 方 静《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 黄山市屯溪一中 潘胜庭《在地理教学中利用远程资源学生合作学习的探究》 歙县新安学凌文英《地理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祁门一中胡义松《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歙县中学吕文英《地理教学中学生想像力的培养》 歙县二中汪明锋《如何看待地理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作用》 凤台一中李 全《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教学》 淮南望锋岗中学廖和喜《兴趣教学模式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淮南一中朱庆龙《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淮南市第五中学孙 峰《合适参照物选择与“地球运动”教学难点的突破》 亳州三中 刘永志《新课程改革下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利辛县第一中学谢 尧《高一地理新课改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涡阳三中 王 娟《谈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淮北市西园中学孙 凯《充分运用图像进行地理教学》 五河县安淮中学聂 鑫《中学地理教学的美育的层次》 蚌埠十二中马 燕《立足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蚌埠第一中学李云静《让地理教学生活化》 蚌埠市第二十三中学王海燕《新理念下培养地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探索》铜陵市第十三中学戈广兵《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体会》 铜陵县第二中学程纳新《在新课程目标下整合地理课程资源》 铜陵市第十六中学孙大信《高中地理个性化教学初探》 铜陵县第二中学程胜来《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太湖县徐桥高中 李永清《将实验教学引进地理课堂》 宿松县程集中学周文招《生活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 安庆三中张 军《档案袋评价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安徽省太湖中学黄郑尧《如何开展问题研究和活动》 桐城中学段焕荣《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桐城市天城中学汪 宏《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初探》 滁州市滁州中学 季风勇《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滁州市滁州中学 孙 成《作图法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研究》 全椒中学 李 君《新课程实施的理解与体会——丰富地理课堂教学》滁州市第五中学 六振梅《浅谈新课标下地理教学手段的继承与创新》 肥东县梁园中学 周义兵《发挥地理学科优势 培养学生空间智能》 舒城县南港中学 沈龙明《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探讨》 芜湖市第二十六中 吴安宁《地理新教材中“案例”教学探讨》 五河二中刘丛兰《在地理社会实践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怀远县龙亢中学 朱 英《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芜湖市二十七中学俞 敏《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有效参与的教学策略》 芜湖八中邱玉启《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探索》 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裘伟东《如何选编以社会热点为背景的地理案例》 蚌埠第四中学刘运良《中学生地理课堂兴趣培养》 六安市三十铺中学 李显静《中学地理信息化教学设计之我见》 马鞍山市第六中学 张 蕙《为地理教学注入新活力——初中地理活动初探》 马鞍山市星光学校 古 莉《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认识与实践》 萧县中学常书云《让新课改沐浴和谐之风》 灵璧县师范学校苏 洪《光照图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安徽省砀山中学陈国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发展学生个性浅议》 宿州市埇桥区支河中心校李永春《关注学生发展优化地理教学》 安徽省青阳中学张 俊《谈地理新教材“活动”的使用》 石台县崇实中学汪利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心得》 贵池区杏花村中学程丽萍《浅谈探究学习在地理新课标教学中的应用》 界首市光武中心学校 李 涛《借杜朗口“春风”促地理课鲜活》 阜阳四中 徐玉玲《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问题》 颖上县第四中学 田华利《巧妙点拨开启自主学习之门》 界首一中 王 键《评价共同体在学生地理学习评价中的应用》 淮南市第二十四中学 李 涛《构建师生互动合作共同成长的绿色课堂》南陵县何湾镇中心初中廖必根《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初探》 宁国市梅林初中 朱铁军《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浅析》 六安市徐集中学 张碧松《夯实基础突出主干提高能力应对高考》 东至二中侯 俊《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界首市田营镇中心学校 闫 斌《“问题教学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宁国市胡乐初级中学 张 文自己百度吧~
地理专业论文范文
地理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并在各层次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地理专业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论文题目: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等人类工程活动的力度也普遍增大,给我国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地质灾害的频度和规模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此,本文作者就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 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至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
(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
(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发生的规律:
(1)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2)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3)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米)的“天窗”地段;(4)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5)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6)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7)岩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8)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9)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
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灾害。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也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
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一是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是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三是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1998年洪灾损失2000多亿元,死亡1432人,其中不少损失是通过地质灾害而产生的。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8-2006);
(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②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4、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地质工程勘察、检验监测及设计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实用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07-11
[2]胡茂焱.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9
[3]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国家质检总局(SBTS),2002
[4]地质工程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
老师问你是什么主题?
地理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现如今,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地理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考文献
[1]王建,张茂恒,白世彪.圈层相互作用与自然地理学[J].地理教育,2008(4):4-7
[2]张猛刚, 雷祥义.地球表层系统浅论[J].西北地质,2005,38(2):99-101
[3]马宗晋,杜品仁,卢苗安.地球的多圈层相互作用[J].地学前缘,2001,8(1):3-8
[4]狄丽颖,冯银珍,张爱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进展[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26(3):267-280
[5]袁道先.对地球系统科学的几点熟悉[J].高校地质学报,1999,5(1):1-6
[6]周俊.关于地球表层的讨论[J].地球科学进展,1993,8(1):72-77
[7]谢家泽.关于地球表层系统观的几个题目[J].地球科学进展,1995,10(5):432-435
[8]叶笃正,季劲钧,严中伟,等.简论人类圈(Anthroposphere)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J].大气科学,2009,33(3):409-415
[9]孟凡刚,孙彦顺.地球的圈层结构[J].地理教育,2009 (4):11-11 [10]卡哈尔·尼牙孜,黄建华,布玛丽娅木·阿布拉.浅议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J].西部探矿工程,2010 (5):85-87
[11]陈志明, D. A.季莫菲耶夫,V. V.勃朗古里耶夫,等.试论地貌圈概念、属性及其与其它地表圈层关系[J].地球科学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