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关于教育环境的作用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关于教育环境的作用论文范文

关于幼儿教育浅谈的论文范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浅谈的论文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受社会的广泛关注。学前教育时期对人的智力与创造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幼儿进行多方面的培养,不仅要提供科学的课程设置,还需要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功能性环境。功能性环境贴近生活,更源于生活。本文主要以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作为理论基础,针对我国幼儿园对幼儿教育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能够更好地利用环境来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蒙台梭利;功能性环境;幼儿教育

一、蒙台梭利的理论基础

1、儿童观

人们如何看待儿童,将会决定如何教育儿童、抚养儿童,以及社会如何对儿童的需求做出反映。尊重儿童是蒙台梭利所有教育原理建立的基石。蒙台梭利说过:然而,事实却是,我们并没有尊重儿童,我们没有充分考虑他们的特殊需求,而是强迫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做事、学习,要求他们是顺从的、举止端庄的。但是我们清楚的知道他们的模仿本能是如此的强烈,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模仿我们。所以,我们要用我们期待的行为去对待他们。早期教育的基础是以儿童为中心,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思想与做事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不仅论述了儿童教育的特性,还使其成为指导儿童教育的儿童观。这个儿童观不仅包含了蒙台梭利自身学科的知识,还包含了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经典理论。主要体现在:儿童的独立自主、儿童的吸收能力、儿童敏感期、阶段性学习几个方面。

2、儿童的敏感期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过程中存在敏感期。在这个期间内,儿童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也更容易学习某种特殊技能。敏感期是指:动物在其幼年时期所具有的一种特殊感受性,它是一种稍纵即逝的过程,而且只能有限的获得一种特殊的品质。一旦这种品质或特征被获得,这种特殊的感受性就会消失。每种品质或特征的敏感阶段均有所不同,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征,设置不同的教育环境,使幼儿顺利通过各个敏感期。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另一个新的层面。幼儿教师还要具备观察儿童的能力,这样的话可以准备最佳的有利环境,辨别敏感期,并将不适合的行为转换为有意义的任务。

3、课程与教学

课程设计与教学的实施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根据幼儿各方面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方法,也是专门针对幼儿所设计的教育方法,主要的思想是充分尊重儿童,将儿童当做完整的人。在了解、理解的基础上,探析儿童自身的需求,与中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十分不同,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教育形式非常灵活,不局限教育场所、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等一切以儿童的真实需求为主,真正做到儿童想要什么就教什么。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课程是由日常生活、感官、教学、语言、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表现七个领域的内容组成的实践活动,从不同方面培养幼儿的能力,使其综合发展。

二、功能性环境的设置与应用

儿童在他们自己的教育和发展过程中是积极的参与者。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将儿童放在首要位置,在环境与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感受与其接受能力。教室、室外花园、操场、图书馆、起居室、储藏室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强调的学校所应具备的最基本设施;学校的环境必须是足够安全有序的;学校的环境建构必须体现出与外界环境的联系等。蒙台梭利教育法环境中强调功能性,无论何时,都使用真实的物品,而不是玩具的仿制品。在这样的教室中,主要的`目的是让儿童做好面对真实生活的准备。特殊教育也侧重功能性技能的养成。在功能性环境创设中,幼儿教师应处于重要位置,教师是幼儿人生开始的导师,作为幼儿教育环境的构建者,在环境中的构建应为幼儿提供足够有吸引力的环境,以激发幼儿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且应该具备一定的能力为幼儿传授知识。

三、功能性环境对我国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启示

1、对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精心

儿童是他们自己学习的原动力,教师主要通过提供一系列的材料、制定计划、认真仔细地观察每一个儿童。教室的布置要鼓励幼儿的参与,在此过程中,使幼儿获得有意义的、有教育性的经历。教师主要的工作就是精心计划每一次布置活动的设计,学习材料和有关设备的安排要适合儿童的每日学习活动,让儿童自己寻找布置环境的材料,通过寻找与制作的过程,幼儿能亲身感受环境创设的乐趣所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环境创设的形式要多样化,将实践环节巧妙地融入到环境创设中。不仅仅局限于做小海报,做手工,画图画。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指导,比如:小手涂鸦,制作教具等。充分将生活元素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相结合。全方面多元化培养幼儿。

2、树立幼儿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要时刻以幼儿为中心,但幼儿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一定要清晰,幼儿教师应树立相对的主导地位,起到引导、观察以及评价的作用。首先幼儿教师要对蒙台梭利教育法有充分的认识,而不是对这种教育法下某一个即成模式的模仿。要在充分的理解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引导幼儿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环境创设。蒙台梭利教育法对于教师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一般没有经验、个人素质不高的教师是很难将蒙台梭利教育法真正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这需要幼儿教师对儿童有较高水平的把控能力。所以,想要树立幼儿教师的主导地位,幼儿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3、应注重实践与环境创设的有机结合

幼儿教育的环境创设要贴近生活,并且源于生活。幼儿的学习环境一定是准备充分的,在准备充分的环境中,儿童能够接触到按照一定规律组织的材料,并开展有条不紊的活动,幼儿教师也能更好地指导。经过充分准备的环境有助于开展基本的生活实践活动,如规规矩矩地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手持物品;自己照顾自己的技能等等。通过对环境的创设,结合各种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习知识,独立自主,发展智力。此外,幼儿教师要确保为儿童提供有条理的学习材料,能够训练儿童的感觉、知觉,以及确保这些学习材料能为所有的儿童提供合适的经历。

摘要:

欣赏是一种理解,它是一种鼓励和赞赏,教育是生活教育,爱的教育,是充满了人类的情感,充满激情是最合适的教育幼儿教育。

关键词:

赏识面向整体 缘由 家园配合

一、首先,要真正尊重心目中的孩子

有句话说得好,“你若看不起孩子,你比孩子更小”,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孩子不听话,有时会觉得很委屈,感叹“真的很难教孩子们!”根本原因是幼儿老师不懂得欣赏孩子,我认为要真正尊重幼儿,要能够做到从心里欣赏接纳每一个孩子。比如:当幼儿回答的答案不是老师预想的时候,我们老师首先肯定了幼儿的想法,赞赏孩子动脑经,还顺进的开展了我们的教学。要尊重孩子,赏识每个幼儿的独特之处,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做好每一关!

二、多方引导,培养幼儿自赏能力

自信是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要有的,信心是痛苦孩子的脸说:我可以做到的。而对于幼儿的性格差异,我们需要用不同眼光、不同角度,公平公正的态度去赞美发现幼儿独特的可爱之处。

在幼儿园里,很多方式可以造就孩子的自赏能力。比如:一个内向的孩子不爱说话,但是折纸却很“厉害”,我们在集体面前表扬他,并让他帮助其它有困难的幼儿,我们以发现的眼光赏识孩子,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发展。

三、细心研读每个幼儿,适时地进行赞扬

我们只有非常仔细地了解每个孩子,真正贴近儿童的纯真世界,为了及时准确地识别幼儿,赞美幼儿每一个小细节,让孩子可以更快的进步。比如:数学作业全对的越来越多,这次比上次多对了一些题目,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完美进行赞扬,而不是为了一次的正确的结果去“及时”指导,我知道对于幼儿的“不完美”需要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才能获得的。

四、教师对幼儿参与教育活动过程给予赞赏

我们不能单一的看现在要注重长远发展,平时多注意发现幼儿的细节进步给予表扬,比如在绘画《我爱的动物》中当我拿出我们班一个非常害羞的小女孩作品时候,小朋友都在喊:“乱七八糟的”我说:你们仔细看,小动物的颜色和背景色不一样,小动物是红色,背景是绿色和蓝色,这样我们就一眼看到红色小动物了。我们以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画中的美,肯定孩子的表现,孩子在这种氛围中也一个个认可了同伴的作品。

同样,老师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贴心,更多的是鼓励,更多的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机会,勇气,让他们在轻松,自由,快乐的环境里,孩子们展示自我,激发内在潜能的发挥。

五、赏识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动力

孩子们在午餐后看书时间,我经常发现书本被幼儿“抛弃”在地上孤零零的,这时候我们班唐一凡小朋友走过来捡起书还拍拍他的“身体”我立刻抓住这个机会,马上表扬了他,我们唐一凡小是个会照顾图书的人,还学着他做“拍灰尘”的动作,并给他奖励了一个贴纸以示奖励。我会仔细观察每一个幼儿,把他的进步告诉班上的孩子,让同伴分享他的幸福和进步。幼儿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都离不开鼓励的成年人,其实,每个幼儿都渴望欣赏,他们需要也表示赞赏。幼儿发展潜在的武器就是赏识,成功的教育阶梯就是赞赏。

六、关注他人,给幼儿创设群体赏识氛围

教育不仅要能够对自己可以理解的欣赏,孩子们还需要学习注意别人,看到别人的好处,这就要求我们教给孩子自我奖励,创造幼儿群体的欣赏氛围,教给幼儿注意别人,看到别人的好处。我们不能忽视集体的力量,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开阔眼界,看到和接受别人的慷慨,改变孩子自私的想法,也有利于性格内向,孤僻建立自信。由于这些内向的性格,孤僻,自卑幼儿都渴望得到更多的赞赏,他们很容易被忽略,在这些幼儿的脸上,仅仅依靠老师“欣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为主导,创造群体的赞赏气氛,孩子们懂得“团队”的作用,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幼儿园,我们采用集体赏识探索出了一些很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我们添加一个“优势树”的课堂环境,请幼儿们谈论他们的优点和同伴的优势,爱表现的幼儿优点很快就找出来了,老师以欣赏的眼光对不爱表现的幼儿说:“你们的优点都被你们藏起来了,藏得太久他就真的不出来了,比如你以前上课喜欢回答问题,现在爱动脑经的习惯就真的藏起来了。经过老师的引导,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了自己有长于别人的地方,“优势树”的果子也越来越茂盛。

七、家园配合,家长参与赏识教育

不仅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也要做出更好的赏识教育,让家长参与赏识,家长也要具有良好的幼儿教育知识,形成一种力量,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家长扎堆,总是喜欢比较彼此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孩子不如别人在某些方面,而训斥小孩“怎么回事啊你看看谁是更好的?家长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却深深伤害了幼儿的心,否认了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子女的教育上,充满了急功近利的味道,很快就责怪自己的孩子表达自己的不满。

总之,赏识,是为师之道。不懂赏识,不愿赏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冷酷,少了一份欣赏,更多的是挑剔,少了一份关心。然后,老师像医生一样为病人持续性“诊断”,这时缺点和错误就像感冒,流鼻涕一样出现。作为一种心理需求和欲望,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好话和赞誉,可以说是正在进行的正面激励孩子是成长的源动力。一个值得信赖的老师,微笑、肯定的点头,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话语,就像冬日里的暖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夏日里的树荫,带来一丝清凉,为幼儿们们驱散自卑的阴影,可以唤醒孩子的潜能、潜力。

欣赏,让幼儿去发现自我价值,赏识,可以打开幼儿的斗争的心脏,赏识,还是教育成功教育的葵花宝典。因此,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今天,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赏识教育。

环境 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统筹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摘要: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滥开乱采等系列人类不合理生存行为方式,当今世界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不得不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而生物作为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必备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着环境的变化发展。而对生物教学来讲,教师言传身教传播环境教育必然对学生建立环境保护意识起着一定的关键作用。本文就此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环境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物 生物教学 环境教育 环保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会议签订了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行动新协议。而联合国会议的前身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峰会,那次峰会的目的同样是协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需要采取的相关行动计划。生物科学是21世纪的领先学科之一,当今世界在人类物质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出现了一系列如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矿产资源开采不合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都与生物科学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势在必行,这也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最广泛的环保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下面,笔者就如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结合相应的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生物课堂教学必不可少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生物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课堂教学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最主要的途径与手段。在中学的各类学科中,生物课程无疑是一门与环境保护相关内容联系比较密切的学科。所以,生物老师应该充分利用生物课堂教学这一重要 渠道 ,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仔细钻研并充分挖掘创新教学内容,在平时的备课与教学 经验 中找出与环境教育内容相结合的知识点,结合一系列的生物基础知识与相关的基本技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把相对应的可能涉及到的环境内容渗透进去,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环境教育内容讲解。比如,在讲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可以对对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生的一系列环境变化与植物对气候调节、净化空气、消声降噪、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现象、城市空气污染、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将“退耕还林”与“退耕还牧”引导进学生的意识之中。在环境知识的参透过程中,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把握住知识结合点,适时将内容进行延伸拓宽,而并不是一味按图索骥的牵强附会;二是要按教学内容与课程要求把握好环境教育渗透进生物课程的“份量”,也就是要把握好环境教育内容在生物教学内容中的比重与渗透程度,避免因过分强调环境教育而出现教学内容或教学重点本末倒置的现象;三是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时要注意 方法 的灵活运用,提倡进行启发式教育,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 能力与自觉意识,而不是教师强制性灌输,学生被动式接受。

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环保等兴趣小组活动

生物老师在课后可让学生参加学校生物园的建设,并组织成立环保兴趣小姐等实践组织或小团体,一方面,让学生培植各类植物与 饲养 小动物,经常进行一些生物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与探索兴趣,巩固并开拓课堂知识;另一方面,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进行适时的引导,将活动的某些内容与环境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引导讲解。比如,当学生在观察池塘中鱼的生活方式以及研究鱼的生理构造时,可以适当穿插某些生活环保问题,如往池塘里随意倒垃圾会对鱼的生活方式产生什么影响,会对鱼的生理特征产生何种危害等。这样一来以生活实例激发了学生主动学生的兴趣,二来开拓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三来也刺激了学生环保意识的觉醒。这种以实例方式来进行环境教育的方式以其强烈真实的现实冲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危机感与责任感,为他们以后形成良好的环境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环保实践活动

实践性教学也是环境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可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市区动物园、植物园,或带学生到乡村田野去感受大自然。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课堂背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去聆听、触摸、嗅闻、感受大自然,积极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对大自然进行探索,逐渐培养学生与大自然的感情,提高他们自觉改善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另外,教师也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到当地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及环境污染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探访。通过不同地方的不同环境景象对比,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人与大自然中气候、空气、水土等是密切相关的,破坏环境就等于自毁美好家园,从而提高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3.利用环保节日或各环保法规,定期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

每年的环保节日并不匮乏,比如 世界地球日 、 世界环境日 、世界人口日、世界土地日、中国 植树节 、中国爱鸟周等相关节日。我国已经颁布的相关环保法规则包括:《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利法》等。学校可组织学生定期学习这些节日与相关的法规,不定期举行相关主题的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演讲或征文比赛;还可利用主题 黑板报 与宣传栏进行全校宣传展览等方式普及与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

三、结语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公德意识,公民环保意识的自觉培养提高是遏制当今世界环境日益恶化形势的需要。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将环境保护与相关生态知识有机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环保活动,培养学生自觉环保的意识。从青少年开始抓起,广泛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观念。让学生树立环保信念,自觉养成环保习惯,让“关爱地球,珍爱生命”成为全社会共同执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朝霞,刘学山,黄树军.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环境教育,2002,(1).

[2]贺莉萍.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6,(10).

[3]王淑芳.浅谈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J].学周刊,2010,(12).

[4]颜开华.浅谈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N].宁德师专学报,2002,(3).

[5]何玮.浅谈环境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N].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1).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现状调查 报告

摘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了问题。同时, 文章 还指出了农村中学环境教育应该走的方向,即建立自己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

关键词: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0-046-01

从2007年9月份,笔者就开始对甘肃省静宁县仁大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即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教师进行访谈,再加上笔者的平时观察,了解到静宁县仁大中学在地理教育中实施环境的有关基本情况。

一、 教师方面

通过对高喜燕、赵安国、郑建明三位地理教师的访谈了解,加上笔者本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笔者也是静宁县仁大中学的地理教师)得知:

(一)教师在环境方面的专业水平不高

在本校,高中地理教师有四位,四人无一人是地理专业 毕业 。其中,高喜燕老师的专业背景是文秘专业,赵安国老师的专业背景是中文专业,郑建明老师的专业背景是政治专业,只有笔者是环境科学专业。在对教师访谈之后了解到他们对环境知识很缺乏,他们都是文科背景,对许多环境方面的问题不太明白,对有些学生提出的环境问题不能够很准确地进行回答,在环境教育方面也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概括和综合,其实自己对许多问题还是很困惑的。

(二)对环境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静宁县是甘肃省有名的教育大县,近几年来本科上线人数都在千人以上,在教育上可谓硕果累累。然而,在这里,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对于学生的升学非常关注,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也正是这个缘故,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转移到学生的升学上面,所以教学工作的重点就转移到应试上了,素质教育自然而然地就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环境教育本来更多的是关心学生素质的提高,而认识上的这种不到位或者说是偏离,使得环境教育在这里不被重视。在访谈中不难发现,本来教师在环境专业知识上很缺乏,然而,他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他们的教学重点在地理课程上,对环境教育很少涉及,只是对课本中出现的,非讲授不可的内容进行了讲授,但在这些课程上对学生很少留作业。他们感觉环境教育不太重要,涉及较少,即使遇上环境教育的课题,也就只是做了简单教授。

二、学生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环境知识和环境意识上都存在很多缺陷,具体表现如下:

(一) 环境知识掌握不够完整系统

学生的环境知识不全面不系统,表现在:1、概念掌握模糊。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环境知识方面的名词,没有一个是全部学生都了解的。2、知识不全面。如环境教育中常提到的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占有水资源的量、我国的森林面积都不知道(不过多数学生还是知道我国和世界的人口数的),表现出知识方面有很大的漏洞。

(二) 环境问题关注不够全面具体

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对全国和全球环境问题认识不全面,另一方面忽视自己家乡的具体环境问题及 措施 ,以及自己生活中的周围环境问题。如同样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学生对水体污染的认识比土地荒漠化的认识差,对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形势和水土流失的认识相对更差。学生认识到我国的环境污染很严重,但不知道是那方面严重,更不知道运行在自己身边的环保措施。很少有学生注意到校园或社区这些自己生活的环境中有什么环境问题。

(三)环保态度不够积极明朗

面对自己也认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不是想办法去解决,而是找借口,或听之任之,或浅尝辄止。面对有悖环保的行为,不是坚决制止,则是自认为“清白”而满足,或者只是管好自己的事,或者也是听之任之。比如,面对白色污染时,70%的人有借口仍使用塑料袋;面对废旧电池的危害,有76%的置之不理;面对成山堆积的垃圾,除了“无所谓”和“不支持,太麻烦”的人外,还有22%的人“垃圾没分类过,但废旧物尝试过利用”;面对实验室、微机室抽屉满仓的垃圾,有15%和47%的人只不过“难以忍受”和“我不会在那儿留下任何垃圾”罢了,只有7%的人“自己不这样做也要制止别人”;在集体活动期间15%的人只愿带走自己的垃圾,不管别人留下的;对实验室、微机室抽屉、地面上的废纸,51%的人只表示自己不会在那儿留下任何垃圾。

(四)环保责任感缺乏

学生环保的责任感只停留在口头程度。有82%的人认为环境保护人均有份的同时,只有8%和13%的人“非常愿意”和“愿意”把自己的一部分零花钱用于环保。更不用说还有人是自己的钱和家长的钱都不愿多一分用于环境保护。

(五) 环保行为上欠自律

很少有学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环保行为。调查为避免造纸对环境的巨大压力而节约用纸的行动时,除了“不了解”和“不想了解”的人外,还有75%的人要人提醒才会节约用纸。为环保而减少电池的使用情况,也有44%的人需要老师要求。47%的人维护校园、教室、实验室、微机室的卫生要纪律约束。不管是调查结果还是平时对学生的观察结果,都证明学生环保自律行为缺乏,这说明学生与环境和平相处的能力还有待开发与提高。

三、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环境教育在农村中学还没有真正开展开来,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学校教育目标的扭曲,导致教师教学目标的扭曲,最终结果就是教师的不重视。学生的环境意识差,其原因是教师的教育做的不够,还有就是农村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了学生对环境问题不够敏感。从而环境教育不能积极开展开来。

另外,农村不像城市,各地又有其特殊的环境问题,对于当地特殊的环境问题,教科书里没有,学生就没有在学校学到相关的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国家课程,没有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农村环境教育的又一大缺陷。所以各地区和各农村中学建构自己的环境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也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杨振强主编.环境意识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黄天美.浅谈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环境教育[J].贵州教育,2006,(9).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活环境面临日益严重的污染,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和可行的。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环境化学 渗透方法

一、中学化学渗透环境化学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严峻的环境危机使我们认识到: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的环保意识。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结合学科特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新版教材中很多章节涉及环境保护内容,并且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污染的成因、危害,特别指出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已成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写进教材,融入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环境意识,使之了解环境状况,自觉参加环境保护活动。化学课堂上环保教育的渗透,既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又能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中学化学渗透环境化学知识教育的可行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社会、环境联系十分密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1.在化学实验中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既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影响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手段。保护环境,从教室、实验室做起,从自己做起。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都存在着“废气、废液、废渣”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的好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近年来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次数增多,药品用量加大,化学实验要力求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让学生讨论、改进实验,尽量减少实验过程对人及环境的污染。某些废弃物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 变废为宝 ,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残留物可以用做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最终残余物还可以用做钾的颜色反应或作为花草树木的优质肥料,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养成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优良品质。微型实验是当前国际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其操作技术是用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得较明显的反应结果和准确的化学信息的一种实验方法。在微型实验中,由于实验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都很少,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降到最低程度。微型实验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中的减量原则,即减少药品用量、减少“三废”排放量)。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微型实验仪器的制作、环保实验、实验的无害化研究等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改进有污染的实验,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演示有污染物排放实验的规范性。

2.通过多媒体和形象化教学,树立环保意识。

在学习《环境保护》这一节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画面: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水色发黑,河面布满死鱼,赤潮现象,人喝了被污染的水而染上严重的皮肤病……今天,人们疯狂地砍伐森林,肆意采掘地下矿藏,滥施化肥和农药,倾倒有害的工业废水,地球表面已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乱开、乱采、森林消失,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沙尘暴施威……学生直观地看到了污染危及人类的生存,而且直接威胁到整个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再播放一组画面:政府投入资金,通过化学、生物等方法治理后的五岛公园,河水清澈,景色怡人。这时学生们又会在感受美好自然的同时,意识到优美的环境与自己的学习息息相关,愿意认真学习化学知识,将来走出学校利用化学知识多做环保工作。通过以上方式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环保的有关概念,更重要的是环保意识已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中,并加强了对环境污染治理重要性的认识。

3.用研究性课题,激发自觉参与意识。

将环保知识渗与课内,寓于课外,从学科课堂教学渗透走向具有更多开放性、问题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和层次性特征的研究性学习,这是有效开展环境教育的更为理想的策略。在教学中适当布置研究性课题,可使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思考和综合分析,加深理解,激发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如探究本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学生写出了《水资源的污染浪费情况》,其中收集了大量资料,调查了许多数据,而且走访了环保部门,探究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保护环境是何等重要。研究性课题已不再是一种负担,强烈的求知欲和社会责任感始终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每一步的进展都使学生感到兴奋,从而激发了他们在保护环境中的自觉参与意识。

4.举办环保专题,丰富环保知识。

环保专题讲座不仅能增长学生环保知识,而且是进行环保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径,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定期举办“环境与化学”的知识讲座。环保专题讲座内容联系课本,如结合空气的成分,向学生介绍有关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所起的作用及破坏臭氧层后的危害,从大气质量、饮水质量、工厂排污情况等进行介绍,对本地的一些工厂造成环境污染而进行处罚的案例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展出环境化学科普常识。对于这样的专题讲座,学生都会乐意去听,容易接受。

5.加强化学课外活动。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的提高,还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化学课外实践活动和环保知识竞赛、制作化学与环境的知识板报等,让学生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等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中学化学中的环境教学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实际接受能力和当地环境问题的具体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和 教学方法 ,使学生初步具备判断和处理污染的能力,对环境保护具有主人翁意识,对主要的环境要素有所了解,具备初步认识和评价环境的能力,为我国的环保教育事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戴树桂.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夏适怡.从学科渗透走向研究性学习[J].环境教育,2003,36(1):11-12.

[3]张玲.爱护环境系列教育活动从身边小事入手[J].环境教育,2003,36(1)41.

[4]张智峰.浅谈化学研究性学习[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235(3):20-21.

[5]吴星.化学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刘江田.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初中化学,.

有关有关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论文推荐:

1. 环境教育论文

2. 初中环保教育论文

3. 中学环境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4. 关于幼儿园环保教育的论文

5. 有关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6. 浅谈化学教育教学论文

7. 有关中学生诚信教育论文

关于环境教育的论文题目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接受 教育 ,良好的教育既能丰富我们自身的素质又能给社会带来安定。教育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经历。那么关于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_教育学论文选题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育学硕士论文题目

1、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3、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分析与对策

4、至于新课改学生学习方式探究

5、教师职业卷怠成因分析与对策

6、 家庭教育 问题

7、论新课程改革与教师

8、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论证

9、论教师的知识建构

10、论 教学 方法 的改革

11、论某一个教学模式的构建

12、关于学生失范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13、论教育中的质性评价

14、我国学校生活与学习压力的调查与研究

15、论我国学校变革的阻力

16、论我国教师的职业压力

17、学业不良 儿童 行为的归固分析

18、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19、小学数学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20、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

21、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

22、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3、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24、校长领导艺术研究

25、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26、校本管理研究

27、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28、素质教育与教育管理改革

29、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

30、素质教育与行政管理改革

31、素质教育与教育观念更新

32、教育质量监控若干问题研究

33、教育质量新视野

34、中小学班级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35、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36、学习方式转变实践研究

37、自主学习实践研究

38、合作学习实践研究

39、探究学习实践研究

40、有意义学习实践研究

41、创新学习实践研究

42、教学的生活性

43、教学的发展性

44、教学的生命性

45、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46、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47、新课程与学校管理改革

48、好学校的标准研究

49、优秀教师的标准研究

50、好学生的标准研究

51、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研究

52、论教育市场化

53、论教育产业化

54、论教师劳动的经济价值

55、我国义务教育投资问题、原因与对策

56、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57、论知识经济背景下教育的应对

58、WTO与教育改革

59、论述教育投资评价

60、教师职业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优秀教育类论文题目参考

1、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2、儿童数概念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3、幼儿问题意识概念的建构

4、保护幼儿的学习生态

5、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兼谈幼儿规则游戏

6、幼教百年沉思录(一)

7、伴随幼儿教育30年的历程

8、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之分析、表述方法

9、儿童阅读障碍的生成与诊治研究综述

10、上海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德育资源的调查与思考

11、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

12、培养幼儿视觉--空间智能初探

13、浅谈分享阅读的几种风格

14、“不想像你那样做”

15、自制小沙锤(中班玩沙活动)

16、好玩的沙子(中班科学活动)

17、细细的沙(中班科学活动)

18、细细的沙粒(中班主题教育活动)

19、论信息时代幼儿教师的角色

20、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21、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儿童

22、关于幼儿艺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对话

23、以开放的心胸开发自我

24、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

25、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26、“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研究”课题开题会隆重召开

27、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从哪里来

28、脑科学的新进展带给学前教育的启示

29、让幼儿在宽广的语境中积累审美 经验 --一种看待幼儿园艺术综合教育的新视角

30、这本书“女”一点

31、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重新解读蒙太梭利教学法

32、1889~1949中国学前儿童教育大事记

33、辛勤耕耘六十载 献身幼教半世情--访卢乐山教授

34、我自豪--我的青春属于孩子们

35、长得一模一样

36、“我爱卡通”活动设计的思考--回归生活视野下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37、幼儿探究性活动特质的三维视界

38、幼儿教师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应具备的能力

39、儿童工作室的构建

40、种树者必培其根 种德者必养其心--谈幼儿阶段道德意识的培养

41、解读 儿童画

42、好东西大家一起吃

43、做好科学小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

44、如何使管理走向科学

45、进行科学管理 提高办园质量

46、关于“家园沟通”的调查与思考

47、让家园沟通更加通畅

48、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9、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

50、开展家园合作共育 优化家长教育能力

比较教育学论文题目

1、对比较教育学学科概念的 反思 与重构

2、儿童青少年焦虑症状的比较研究

3、浅议中国比较教育和而不同的发展方向

4、杜威与陶行知教师观之比较

5、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推拿教学的比较研究

6、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历史发展、成就及问题

7、比较视域的教师继续教育策略

8、多元的传统与交互的生成--教育学知识建构的跨 文化 比较

9、比较视野下大学教育督导发展历程与启示

10、中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11、从比较教育学到教育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12、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意识的演进与展望

13、中捷环境教育比较研究

14、两所中学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情况比较探究

15、中美教学方法的比较及思考

1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之比较研究

17、民国时期 留学 生群体与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创建

18、不同家庭结构类型中学生偏差行为的比较与分析

19、国际视域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特征分析--基于中、英、美、加、澳五国MOOC的比较研究

20、中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比较--基于6所中美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

21、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实施之比较分析

22、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的拓荒与探索

23、21世纪初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理论研究

24、中美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研究

25、比较教育世界体系理论分析框架探析

26、中美产前教育比较研究

27、当前英国地方基础教育体系比较

28、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探析

29、教育服务贸易中高等教育境外消费的比较研究

30、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比较研究

3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

32、央视讲座式科教电视节目与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电视节目比较研究

33、试论比较教育研究中“比较”的单元与路径

34、康德尔比较教育思想研究

35、比较教育相对主义分析范式的研究

36、我国地方职业教育立法比较研究

37、变革中的两岸小学品德教育比较研究

38、中美家庭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39、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比较研究

40、中美师德规范比较研究

41、新疆塔城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42、某学院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维吾尔族大学生体质状况比较

43、国内外医学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

44、中美翻转课堂比较及其启示

45、中、美公共教育学教材比较研究

46、维吾尔族、汉族高年级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

47、中日青少年法治教育改革比较研究

48、五种不同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测量比较

49、中国大陆与香港教师专业伦理的比较研究

50、中日两国近代化过程中教育形态的比较与启示

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教育学专业毕业大学论文范文(2)

★ 教育学原理论文题目

★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关于教育学专业大学论文范文(2)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

★ 教育学的论文参考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教育学毕业论文

★ 教育学专业相关本科论文5000字(2)

★ 关于教育学专业大学论文范文

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幼儿为先。当前,幼儿园已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把环保教育列入教育教学中。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环保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环保意识教育初探》

【摘要】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提高环保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环保教育应从幼儿抓起的实践已为人们所认同,因此,环护教育的时间定位一定要从“未来”前移到“现在”,重点要从幼儿教育抓起。本文首先提出应树立明确的环保教育目标,其次从开设环保特色课程以及进行随机的环保教育和家园配合共同教育等几方面具体论述了幼儿环保教育内容的完善。

【关键词】幼儿园 环保教育 目标 内容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52-01

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幼儿为先。当前,幼儿园已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把环保教育列入教育教学中,近年来我们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教育探索,将环保教育全面渗透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一、制定明确目标,保证环保教育的长效性

制订环保教育目标首先考虑应从幼儿的身心发展出发,根据本园本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目标。于是我们展开调查和分析,制定了幼儿环保教育的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情感和责任感;教育幼儿具备基本的环保知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理念。

那么如何将预期目标转化成实施计划呢?我们认为:一要必须使环保教育目标的确定从抽象走向具体,从单一走向多层次。比如,幼儿的环保教育应注重环保意识的起步培养,从生活的点滴做起,通过感知、体验自然,培养起朴素、根深蒂固的环保意识。二要相应改进环保教育的方法。除了目前“为了环境的教育”外,还必须坚持“在环境中教育”,改变传统说教式、空讲大道理的教育方式,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要我做”的想法升华为“我要做”的良好品质,增强幼儿环保的自觉性。

二、完善教育内容,保证环保教育的层次感

1.开设环保特色课程

我们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语言教学、社会教学、艺术教学等五大领域中进行。例如,在语言教学中,通过看图讲述《一条陌生的鱼哭子》、故事《小鸟搬家》等活动,让幼儿在语言中受到启迪;在社会教学中,通过《吸烟有害人》等活动,让幼儿在活跃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艺术教学中,则通过打击乐《雨中的故事》、绘画《小鸟的家》、手工《变变变》等活动教育幼儿,并在各个区域中投放大量的废旧物品并将其变废为宝,让幼儿感受到废物是可以再利用的。通过以上活动让幼儿在唱唱跳跳剪剪贴贴画画中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个成员,逐渐明白人与大自然应当和谐相处的道理。

在将环保教育渗透到以上各个学科的同时,我们还设计了综合性环保课程。如:《可怕的废电池》,我们先通过一节课让幼儿知道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开展了一次废旧电池回收宣传活动。对于这次环保宣传活动,全体幼儿都非常积极、重视,纷纷从家中收集并带来大量的废旧电池交给我们回收统一处理,师生共同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并将废旧电池的危害告诉自己周边的人们,使班级性活动带动全园性活动,为保护环境尽了自己的力量,也让更多的人知道废旧电池对环保的危害,明白应该统一回收处理的道理,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在植树节(3月12日),我们一方面让幼儿知道树的相关知识和植树造林的好处,引导幼儿观看有关植树造林和破坏森林的录象,另一方面则结合我园“走向大自然”的特色活动,成功地组织了幼儿及其家长“小手牵大手,共同植树护树”活动,让幼儿到附近的留安山上体验植树的乐趣和艰辛。在世界环境日(6月5日),我们将6月5日所在周定为环保周,并设计了一系列的环保宣传活动。尤其在“”那一天,鼓励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活动,每个幼儿身披绿色环保礼仪带向行人发传单,宣传有关的环保知识,在居住的小区开展专场的演出活动,通过唱歌、跳舞、诗朗诵等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进行随机的环保教育

随机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环境习惯,使幼儿的一举一动符合现代人、文明人的要求,教育幼儿都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如:一次手工活动结束后,我们发现满地的纸屑无人理睬,我们就抓住这一现象进行随机教育。首先我们给幼儿上一节有关的“纸”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纸的用途及造纸的原理,同时了解浪费纸是一种污染环境的行为,大家必须要节约用纸。在如何节约用纸中我们还设计了游戏《我和报纸一起玩》,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许多废纸是可以再次利用的。我们还特别设计了一个纸篓箱让幼儿将废纸都放进纸篓,统计比较一天班级浪费的纸张数量。所以现在班内处处干净、整洁,哪儿有纸屑幼儿都会主动捡起,自来水漏水会跑去关紧,离开教室,教师会随手关灯,每天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会为自然角的绿化浇水。我们还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挂在教室及幼儿园的各个角落,时时刻刻提醒幼儿,不但美化了环境,也进行了环保宣传。

3.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与孩子长期亲密的接触,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我们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环保教育的影响,努力做到家园教育同步。有些家长自身环保意识极差,也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破坏环境的行为视而不理,这势必造成家园教育目标的分歧,因此,我们在召开家长会时,与家长们一起了解有关环保的信息,宣传环保的重要性,让家长也知道环境保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唤醒家长的环保意识。如在开展主题“各种各样的纸”活动中,我们请家长与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废纸,用废纸进行再造纸,并教育幼儿不浪费纸张、不随意丢纸屑,收集各种可乐瓶、易拉罐制作各种户外玩具,如小拖车、拉力器、钻圈等。通过家园联系栏,定期向家长介绍阶段环保教育的目标,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帮助幼儿巩固各种良好的环保行为。

培养幼儿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初步养成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使幼儿初步养成探求精神、全球意识、主人翁意识以及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继续长期、细致地工作。我们将立足于未来,扎扎实实做到以园为本,大力开展环保研究和环保课程的开发。利用一些途径方法,继续对我们的小朋友及其周围的人群发挥辐射作用,让更多的人、组织纳入环保教育的阵营,让更多的孩子从环保教育中受益,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1]武志同.《热爱我们共有的家园》,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

[2]吴飞飞.《对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几点看法》,选自《学前教育》,2004年12月

[3]方燕.《让环境和材料与幼儿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七月

[4]陈德容.《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环境创设与利用》,选自《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3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环保教育论文

环境教育学论文

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离不开地理教学的环境教育。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环境教育学的论文,欢迎大家的阅读。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致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学生是新时代的接班人,培养其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初中地理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战场,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使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到学生的心中,并将课堂中所接受到的环境保护意识转变为实际的行为。因此,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成为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空气、水、森林、草原以及土壤等都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东西。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地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与掌握人类的生命系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就我国的现状而言,森林植被面积在急剧地减少、耕地面积锐减、建筑规模日益扩大、水资源面临枯竭、白色污染以及空气污染严重,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破坏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树立学生正确的资源观以及人口观等,并让学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环境保护贡献自身力量。初中地理教学要牢牢把握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旋律,使初中地理课堂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具体途径

1。借助多媒体进行环境教育。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其知识储备有限,逻辑推理能力还不够发达。但是地理现象以及一些地理问题仅仅通过教师的口头阐述,学生可能很难明白这些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都是环境问题的一个大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将其环境等问题直观地呈现给学生看。教师可以搜集一些身边的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结合上课的进度进行适时的插播。

借助多媒体呈现图片的方式比较形象、直观,并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这能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印象,从而达到了很好的环境教育的效果。在讲解到中国自然环境等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我国遇到特大冰雪灾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视频中有拥挤的人群,高速路被覆盖的积雪阻碍了行车、树木枯死等,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并在观看的同时思考全球变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对人类所造成的伤害。

这样,学生才能更积极地响应环境保护的号召,从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使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取到良好的效果。

2。开展实践活动进行环境教育。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实践生活中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要重视地理教学与实际的联系性,通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因为初中学生的时间比较有限,因此,教师可以在全班组织兴趣小组,兴趣小组成员是环保意识比较强烈的学生,让他们来推动地理教学的环境教育。教师要定期带队,结合实际情况,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其他同学共同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使得初中地理环境教育得到有效地开展。

例如:兴趣小组中的噪音检测小组可以走向校外,去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检测噪音问题。对路口的音量、音频进行监测,分别记录下不同时间段的噪音音量。同时,学生要对噪音的来源以及噪音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后,学生要画出各种类型的统计图,将监测结果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在课堂上,学生将自己监测的成果分享给学生,教师再让学生们讨论并给出意见如何面对这些噪音,如何减少噪音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中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3。与环境保护日相结合,增进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我国已经确定了环境保护日,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教育学生积极地行动,保护校园环境、身边环境,再过渡到保护整个大环境。环境的保护需要每个人的行动。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时,要有意识渗透环境教育意识。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在地理教学时要渗透环境教育意识,采用恰当方法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本文主要提供了应用多媒体、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与环境保护节日相结合进行环境教育的几个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地理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环境教育的经验,最终提升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环境意识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爱勤。初中地理教育中环境教育的错位与整合[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56(02):36—43。

[2]谭振宇。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方式探析[J]。新课程:中学版,77(02):23—36。

[3]郭福海。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方式探讨[J]。魅力中国,2016,89(05):56—63。

摘要:

随着我国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教育是地理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本文分析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环境教育。指明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把环境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更要把教育眼光放在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上,在地理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能够经常性地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关键词:

地理;教学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其意义是深刻和广泛的。早在70年代,英国学者卢卡斯就提出了著名的环境教育的论述,在中学教育时期,要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离不开地理教学的环境教育

我国在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目的,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的必修课,在地理教学中拓展环境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能够让学生自觉养成好的环境观念和良好的人生观,并且能够通过地理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具有正确的环保行为,进而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是提高中学生素质的主要内容,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能体现学生的环保价值

“关于环境的教育”是指教育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个人环境的知识和信息,不能孤立地理解环境,就环境论环境,而要将这三者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他们之间具有密切的相互关联性。在我国的地理教材中就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涵盖了丰富的自然环境知识、人文环境知识,比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知识,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的这些知识为环境教育提供了硬件支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这些地理知识进行环境教育。

三、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能够为学生整体教育的实施提供最好的学习目标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能够提高中学生环境素质的知识,能够充分地提高学生的自身环保意识。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问题、人口问题等都能够使学生通过环境知识的学习,理解在任何社会发展过程中都可能会产生环境问题,加上人口问题,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果人与环境不协调,将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灾难。懂得社会和谐的发展要素,懂得社会发展中人类的重要作用,能够珍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对社会的责任感,能够付之行动。所以,地理教学能够为环境教育提供学习的线索,提供科学发展的宗旨,在地理教学中能够充分地展示出来。

四、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能更好地保护生态安全

让学生知道环境问题的严重,是提高环境意识产生的基础,学生经过身边环境污染的案例,能够切身的感受到环境恶化带来的影响,提高环境教育让其主动地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提高环境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而地理教学除了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外,还要求具有实地考察和野外实践的丰富经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通过植树造林等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保护环境的荣耀感,培养环境忧患意识。此外,地理学特别强调不同地区的环境状况。提高全球性的环境教学,学生能够全面的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能够积极的去探索环保,识别环境问题,并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比如通过西北农民燃烧秸秆的例子,学生很容易就明白秸秆燃烧,对生态环境的害处。学生从这些案例中得到环境教育,能够让学生产生对环境的危机感,从而深切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五、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能够促

使生态环境更好地发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环境保护知识,加大对学生的宣传和教育,能够更加生动地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并且地理教师还可以深入教材,积极地去挖掘,能够寻找环境与现实案例的最佳结合点,能够通过归纳整理,再加上教师适度的拓展与深化,能够把环境保护的知识渗于教学中,提高环境教育力度,环境教育还促使中学生在将来对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由此可见,环境教育不仅是环境知识的教育,还是环境意识的教育。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适当运用一些身边的现实案例,对教材进行充分的补充、加上不断的延伸和知识内容的扩张,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通过这样教育能够使学生印象深刻,并且教育效果较好。通过对地理知识和环境问题的阐释,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和人地协调意识,同时培养其正确的生存观和持续发展观。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初中地理新课程教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2]王宗明。中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意义和途径。互联网,2012,2。

关于环境教育的课题研究论文

环境教育学论文

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离不开地理教学的环境教育。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环境教育学的论文,欢迎大家的阅读。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致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学生是新时代的接班人,培养其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初中地理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战场,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使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到学生的心中,并将课堂中所接受到的环境保护意识转变为实际的行为。因此,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成为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空气、水、森林、草原以及土壤等都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东西。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地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与掌握人类的生命系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就我国的现状而言,森林植被面积在急剧地减少、耕地面积锐减、建筑规模日益扩大、水资源面临枯竭、白色污染以及空气污染严重,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破坏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树立学生正确的资源观以及人口观等,并让学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环境保护贡献自身力量。初中地理教学要牢牢把握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旋律,使初中地理课堂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具体途径

1。借助多媒体进行环境教育。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其知识储备有限,逻辑推理能力还不够发达。但是地理现象以及一些地理问题仅仅通过教师的口头阐述,学生可能很难明白这些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都是环境问题的一个大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将其环境等问题直观地呈现给学生看。教师可以搜集一些身边的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结合上课的进度进行适时的插播。

借助多媒体呈现图片的方式比较形象、直观,并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这能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印象,从而达到了很好的环境教育的效果。在讲解到中国自然环境等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我国遇到特大冰雪灾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视频中有拥挤的人群,高速路被覆盖的积雪阻碍了行车、树木枯死等,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并在观看的同时思考全球变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对人类所造成的伤害。

这样,学生才能更积极地响应环境保护的号召,从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使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取到良好的效果。

2。开展实践活动进行环境教育。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实践生活中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要重视地理教学与实际的联系性,通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因为初中学生的时间比较有限,因此,教师可以在全班组织兴趣小组,兴趣小组成员是环保意识比较强烈的学生,让他们来推动地理教学的环境教育。教师要定期带队,结合实际情况,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其他同学共同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使得初中地理环境教育得到有效地开展。

例如:兴趣小组中的噪音检测小组可以走向校外,去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检测噪音问题。对路口的音量、音频进行监测,分别记录下不同时间段的噪音音量。同时,学生要对噪音的来源以及噪音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后,学生要画出各种类型的统计图,将监测结果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在课堂上,学生将自己监测的成果分享给学生,教师再让学生们讨论并给出意见如何面对这些噪音,如何减少噪音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中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3。与环境保护日相结合,增进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我国已经确定了环境保护日,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教育学生积极地行动,保护校园环境、身边环境,再过渡到保护整个大环境。环境的保护需要每个人的行动。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时,要有意识渗透环境教育意识。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在地理教学时要渗透环境教育意识,采用恰当方法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本文主要提供了应用多媒体、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与环境保护节日相结合进行环境教育的几个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地理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环境教育的经验,最终提升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环境意识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爱勤。初中地理教育中环境教育的错位与整合[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56(02):36—43。

[2]谭振宇。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方式探析[J]。新课程:中学版,77(02):23—36。

[3]郭福海。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方式探讨[J]。魅力中国,2016,89(05):56—63。

摘要:

随着我国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教育是地理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本文分析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环境教育。指明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把环境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更要把教育眼光放在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上,在地理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能够经常性地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关键词:

地理;教学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其意义是深刻和广泛的。早在70年代,英国学者卢卡斯就提出了著名的环境教育的论述,在中学教育时期,要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离不开地理教学的环境教育

我国在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目的,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的必修课,在地理教学中拓展环境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能够让学生自觉养成好的环境观念和良好的人生观,并且能够通过地理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具有正确的环保行为,进而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是提高中学生素质的主要内容,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能体现学生的环保价值

“关于环境的教育”是指教育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个人环境的知识和信息,不能孤立地理解环境,就环境论环境,而要将这三者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他们之间具有密切的相互关联性。在我国的地理教材中就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涵盖了丰富的自然环境知识、人文环境知识,比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知识,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的这些知识为环境教育提供了硬件支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这些地理知识进行环境教育。

三、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能够为学生整体教育的实施提供最好的学习目标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能够提高中学生环境素质的知识,能够充分地提高学生的自身环保意识。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问题、人口问题等都能够使学生通过环境知识的学习,理解在任何社会发展过程中都可能会产生环境问题,加上人口问题,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果人与环境不协调,将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灾难。懂得社会和谐的发展要素,懂得社会发展中人类的重要作用,能够珍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对社会的责任感,能够付之行动。所以,地理教学能够为环境教育提供学习的线索,提供科学发展的宗旨,在地理教学中能够充分地展示出来。

四、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能更好地保护生态安全

让学生知道环境问题的严重,是提高环境意识产生的基础,学生经过身边环境污染的案例,能够切身的感受到环境恶化带来的影响,提高环境教育让其主动地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提高环境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而地理教学除了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外,还要求具有实地考察和野外实践的丰富经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通过植树造林等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保护环境的荣耀感,培养环境忧患意识。此外,地理学特别强调不同地区的环境状况。提高全球性的环境教学,学生能够全面的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能够积极的去探索环保,识别环境问题,并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比如通过西北农民燃烧秸秆的例子,学生很容易就明白秸秆燃烧,对生态环境的害处。学生从这些案例中得到环境教育,能够让学生产生对环境的危机感,从而深切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五、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能够促

使生态环境更好地发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环境保护知识,加大对学生的宣传和教育,能够更加生动地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并且地理教师还可以深入教材,积极地去挖掘,能够寻找环境与现实案例的最佳结合点,能够通过归纳整理,再加上教师适度的拓展与深化,能够把环境保护的知识渗于教学中,提高环境教育力度,环境教育还促使中学生在将来对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由此可见,环境教育不仅是环境知识的教育,还是环境意识的教育。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适当运用一些身边的现实案例,对教材进行充分的补充、加上不断的延伸和知识内容的扩张,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通过这样教育能够使学生印象深刻,并且教育效果较好。通过对地理知识和环境问题的阐释,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和人地协调意识,同时培养其正确的生存观和持续发展观。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初中地理新课程教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2]王宗明。中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意义和途径。互联网,2012,2。

环境 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统筹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摘要: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滥开乱采等系列人类不合理生存行为方式,当今世界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不得不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而生物作为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必备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着环境的变化发展。而对生物教学来讲,教师言传身教传播环境教育必然对学生建立环境保护意识起着一定的关键作用。本文就此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环境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物 生物教学 环境教育 环保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会议签订了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行动新协议。而联合国会议的前身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峰会,那次峰会的目的同样是协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需要采取的相关行动计划。生物科学是21世纪的领先学科之一,当今世界在人类物质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出现了一系列如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矿产资源开采不合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都与生物科学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势在必行,这也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最广泛的环保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下面,笔者就如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结合相应的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生物课堂教学必不可少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生物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课堂教学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最主要的途径与手段。在中学的各类学科中,生物课程无疑是一门与环境保护相关内容联系比较密切的学科。所以,生物老师应该充分利用生物课堂教学这一重要 渠道 ,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仔细钻研并充分挖掘创新教学内容,在平时的备课与教学 经验 中找出与环境教育内容相结合的知识点,结合一系列的生物基础知识与相关的基本技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把相对应的可能涉及到的环境内容渗透进去,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环境教育内容讲解。比如,在讲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可以对对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生的一系列环境变化与植物对气候调节、净化空气、消声降噪、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现象、城市空气污染、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将“退耕还林”与“退耕还牧”引导进学生的意识之中。在环境知识的参透过程中,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把握住知识结合点,适时将内容进行延伸拓宽,而并不是一味按图索骥的牵强附会;二是要按教学内容与课程要求把握好环境教育渗透进生物课程的“份量”,也就是要把握好环境教育内容在生物教学内容中的比重与渗透程度,避免因过分强调环境教育而出现教学内容或教学重点本末倒置的现象;三是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时要注意 方法 的灵活运用,提倡进行启发式教育,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 能力与自觉意识,而不是教师强制性灌输,学生被动式接受。

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环保等兴趣小组活动

生物老师在课后可让学生参加学校生物园的建设,并组织成立环保兴趣小姐等实践组织或小团体,一方面,让学生培植各类植物与 饲养 小动物,经常进行一些生物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与探索兴趣,巩固并开拓课堂知识;另一方面,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进行适时的引导,将活动的某些内容与环境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引导讲解。比如,当学生在观察池塘中鱼的生活方式以及研究鱼的生理构造时,可以适当穿插某些生活环保问题,如往池塘里随意倒垃圾会对鱼的生活方式产生什么影响,会对鱼的生理特征产生何种危害等。这样一来以生活实例激发了学生主动学生的兴趣,二来开拓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三来也刺激了学生环保意识的觉醒。这种以实例方式来进行环境教育的方式以其强烈真实的现实冲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危机感与责任感,为他们以后形成良好的环境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环保实践活动

实践性教学也是环境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可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市区动物园、植物园,或带学生到乡村田野去感受大自然。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课堂背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去聆听、触摸、嗅闻、感受大自然,积极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对大自然进行探索,逐渐培养学生与大自然的感情,提高他们自觉改善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另外,教师也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到当地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及环境污染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探访。通过不同地方的不同环境景象对比,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人与大自然中气候、空气、水土等是密切相关的,破坏环境就等于自毁美好家园,从而提高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3.利用环保节日或各环保法规,定期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

每年的环保节日并不匮乏,比如 世界地球日 、 世界环境日 、世界人口日、世界土地日、中国 植树节 、中国爱鸟周等相关节日。我国已经颁布的相关环保法规则包括:《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利法》等。学校可组织学生定期学习这些节日与相关的法规,不定期举行相关主题的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演讲或征文比赛;还可利用主题 黑板报 与宣传栏进行全校宣传展览等方式普及与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

三、结语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公德意识,公民环保意识的自觉培养提高是遏制当今世界环境日益恶化形势的需要。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将环境保护与相关生态知识有机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环保活动,培养学生自觉环保的意识。从青少年开始抓起,广泛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观念。让学生树立环保信念,自觉养成环保习惯,让“关爱地球,珍爱生命”成为全社会共同执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朝霞,刘学山,黄树军.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环境教育,2002,(1).

[2]贺莉萍.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6,(10).

[3]王淑芳.浅谈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J].学周刊,2010,(12).

[4]颜开华.浅谈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N].宁德师专学报,2002,(3).

[5]何玮.浅谈环境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N].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1).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现状调查 报告

摘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了问题。同时, 文章 还指出了农村中学环境教育应该走的方向,即建立自己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

关键词: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0-046-01

从2007年9月份,笔者就开始对甘肃省静宁县仁大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即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教师进行访谈,再加上笔者的平时观察,了解到静宁县仁大中学在地理教育中实施环境的有关基本情况。

一、 教师方面

通过对高喜燕、赵安国、郑建明三位地理教师的访谈了解,加上笔者本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笔者也是静宁县仁大中学的地理教师)得知:

(一)教师在环境方面的专业水平不高

在本校,高中地理教师有四位,四人无一人是地理专业 毕业 。其中,高喜燕老师的专业背景是文秘专业,赵安国老师的专业背景是中文专业,郑建明老师的专业背景是政治专业,只有笔者是环境科学专业。在对教师访谈之后了解到他们对环境知识很缺乏,他们都是文科背景,对许多环境方面的问题不太明白,对有些学生提出的环境问题不能够很准确地进行回答,在环境教育方面也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概括和综合,其实自己对许多问题还是很困惑的。

(二)对环境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静宁县是甘肃省有名的教育大县,近几年来本科上线人数都在千人以上,在教育上可谓硕果累累。然而,在这里,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对于学生的升学非常关注,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也正是这个缘故,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转移到学生的升学上面,所以教学工作的重点就转移到应试上了,素质教育自然而然地就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环境教育本来更多的是关心学生素质的提高,而认识上的这种不到位或者说是偏离,使得环境教育在这里不被重视。在访谈中不难发现,本来教师在环境专业知识上很缺乏,然而,他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他们的教学重点在地理课程上,对环境教育很少涉及,只是对课本中出现的,非讲授不可的内容进行了讲授,但在这些课程上对学生很少留作业。他们感觉环境教育不太重要,涉及较少,即使遇上环境教育的课题,也就只是做了简单教授。

二、学生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环境知识和环境意识上都存在很多缺陷,具体表现如下:

(一) 环境知识掌握不够完整系统

学生的环境知识不全面不系统,表现在:1、概念掌握模糊。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环境知识方面的名词,没有一个是全部学生都了解的。2、知识不全面。如环境教育中常提到的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占有水资源的量、我国的森林面积都不知道(不过多数学生还是知道我国和世界的人口数的),表现出知识方面有很大的漏洞。

(二) 环境问题关注不够全面具体

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对全国和全球环境问题认识不全面,另一方面忽视自己家乡的具体环境问题及 措施 ,以及自己生活中的周围环境问题。如同样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学生对水体污染的认识比土地荒漠化的认识差,对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形势和水土流失的认识相对更差。学生认识到我国的环境污染很严重,但不知道是那方面严重,更不知道运行在自己身边的环保措施。很少有学生注意到校园或社区这些自己生活的环境中有什么环境问题。

(三)环保态度不够积极明朗

面对自己也认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不是想办法去解决,而是找借口,或听之任之,或浅尝辄止。面对有悖环保的行为,不是坚决制止,则是自认为“清白”而满足,或者只是管好自己的事,或者也是听之任之。比如,面对白色污染时,70%的人有借口仍使用塑料袋;面对废旧电池的危害,有76%的置之不理;面对成山堆积的垃圾,除了“无所谓”和“不支持,太麻烦”的人外,还有22%的人“垃圾没分类过,但废旧物尝试过利用”;面对实验室、微机室抽屉满仓的垃圾,有15%和47%的人只不过“难以忍受”和“我不会在那儿留下任何垃圾”罢了,只有7%的人“自己不这样做也要制止别人”;在集体活动期间15%的人只愿带走自己的垃圾,不管别人留下的;对实验室、微机室抽屉、地面上的废纸,51%的人只表示自己不会在那儿留下任何垃圾。

(四)环保责任感缺乏

学生环保的责任感只停留在口头程度。有82%的人认为环境保护人均有份的同时,只有8%和13%的人“非常愿意”和“愿意”把自己的一部分零花钱用于环保。更不用说还有人是自己的钱和家长的钱都不愿多一分用于环境保护。

(五) 环保行为上欠自律

很少有学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环保行为。调查为避免造纸对环境的巨大压力而节约用纸的行动时,除了“不了解”和“不想了解”的人外,还有75%的人要人提醒才会节约用纸。为环保而减少电池的使用情况,也有44%的人需要老师要求。47%的人维护校园、教室、实验室、微机室的卫生要纪律约束。不管是调查结果还是平时对学生的观察结果,都证明学生环保自律行为缺乏,这说明学生与环境和平相处的能力还有待开发与提高。

三、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环境教育在农村中学还没有真正开展开来,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学校教育目标的扭曲,导致教师教学目标的扭曲,最终结果就是教师的不重视。学生的环境意识差,其原因是教师的教育做的不够,还有就是农村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了学生对环境问题不够敏感。从而环境教育不能积极开展开来。

另外,农村不像城市,各地又有其特殊的环境问题,对于当地特殊的环境问题,教科书里没有,学生就没有在学校学到相关的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国家课程,没有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农村环境教育的又一大缺陷。所以各地区和各农村中学建构自己的环境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也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杨振强主编.环境意识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黄天美.浅谈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环境教育[J].贵州教育,2006,(9).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活环境面临日益严重的污染,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和可行的。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环境化学 渗透方法

一、中学化学渗透环境化学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严峻的环境危机使我们认识到: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的环保意识。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结合学科特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新版教材中很多章节涉及环境保护内容,并且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污染的成因、危害,特别指出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已成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写进教材,融入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环境意识,使之了解环境状况,自觉参加环境保护活动。化学课堂上环保教育的渗透,既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又能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中学化学渗透环境化学知识教育的可行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社会、环境联系十分密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1.在化学实验中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既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影响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手段。保护环境,从教室、实验室做起,从自己做起。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都存在着“废气、废液、废渣”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的好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近年来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次数增多,药品用量加大,化学实验要力求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让学生讨论、改进实验,尽量减少实验过程对人及环境的污染。某些废弃物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 变废为宝 ,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残留物可以用做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最终残余物还可以用做钾的颜色反应或作为花草树木的优质肥料,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养成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优良品质。微型实验是当前国际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其操作技术是用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得较明显的反应结果和准确的化学信息的一种实验方法。在微型实验中,由于实验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都很少,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降到最低程度。微型实验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中的减量原则,即减少药品用量、减少“三废”排放量)。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微型实验仪器的制作、环保实验、实验的无害化研究等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改进有污染的实验,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演示有污染物排放实验的规范性。

2.通过多媒体和形象化教学,树立环保意识。

在学习《环境保护》这一节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画面: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水色发黑,河面布满死鱼,赤潮现象,人喝了被污染的水而染上严重的皮肤病……今天,人们疯狂地砍伐森林,肆意采掘地下矿藏,滥施化肥和农药,倾倒有害的工业废水,地球表面已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乱开、乱采、森林消失,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沙尘暴施威……学生直观地看到了污染危及人类的生存,而且直接威胁到整个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再播放一组画面:政府投入资金,通过化学、生物等方法治理后的五岛公园,河水清澈,景色怡人。这时学生们又会在感受美好自然的同时,意识到优美的环境与自己的学习息息相关,愿意认真学习化学知识,将来走出学校利用化学知识多做环保工作。通过以上方式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环保的有关概念,更重要的是环保意识已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中,并加强了对环境污染治理重要性的认识。

3.用研究性课题,激发自觉参与意识。

将环保知识渗与课内,寓于课外,从学科课堂教学渗透走向具有更多开放性、问题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和层次性特征的研究性学习,这是有效开展环境教育的更为理想的策略。在教学中适当布置研究性课题,可使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思考和综合分析,加深理解,激发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如探究本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学生写出了《水资源的污染浪费情况》,其中收集了大量资料,调查了许多数据,而且走访了环保部门,探究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保护环境是何等重要。研究性课题已不再是一种负担,强烈的求知欲和社会责任感始终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每一步的进展都使学生感到兴奋,从而激发了他们在保护环境中的自觉参与意识。

4.举办环保专题,丰富环保知识。

环保专题讲座不仅能增长学生环保知识,而且是进行环保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径,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定期举办“环境与化学”的知识讲座。环保专题讲座内容联系课本,如结合空气的成分,向学生介绍有关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所起的作用及破坏臭氧层后的危害,从大气质量、饮水质量、工厂排污情况等进行介绍,对本地的一些工厂造成环境污染而进行处罚的案例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展出环境化学科普常识。对于这样的专题讲座,学生都会乐意去听,容易接受。

5.加强化学课外活动。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的提高,还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化学课外实践活动和环保知识竞赛、制作化学与环境的知识板报等,让学生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等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中学化学中的环境教学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实际接受能力和当地环境问题的具体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和 教学方法 ,使学生初步具备判断和处理污染的能力,对环境保护具有主人翁意识,对主要的环境要素有所了解,具备初步认识和评价环境的能力,为我国的环保教育事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戴树桂.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夏适怡.从学科渗透走向研究性学习[J].环境教育,2003,36(1):11-12.

[3]张玲.爱护环境系列教育活动从身边小事入手[J].环境教育,2003,36(1)41.

[4]张智峰.浅谈化学研究性学习[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235(3):20-21.

[5]吴星.化学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刘江田.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初中化学,.

有关有关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论文推荐:

1. 环境教育论文

2. 初中环保教育论文

3. 中学环境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4. 关于幼儿园环保教育的论文

5. 有关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6. 浅谈化学教育教学论文

7. 有关中学生诚信教育论文

关于幼儿园环境教育研究的论文

幼儿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论文篇3 浅谈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摘要】环境教育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方面有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它已经成为现在幼儿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局势。幼儿园要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让儿童感受愉快,在愉快中获得生活常识和技能;成为健康、活泼、 兴趣 爱好 广泛、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儿童。 【关键词】环境 幼儿园环境 布置 谈到"环境",谁都很熟悉,因为我们无时无刻都身处在一个环境中,环境可谓无所不在,有大有小,幼儿园环境则是我们所熟悉的一个环境。幼儿园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地方,幼儿园的一切都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在今天,人们一直所重视的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提高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被誉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然而多次外出参观学习便发现,有些幼儿园在具体创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许多问题: 其一、只求美观,强调环境装饰性摆设。有的幼儿园在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精美高档的壁画,这些"高高在上",缺乏童趣和童真,过于成人化的"精品",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试问这种毫无意义的墙饰怎能为环境教育主体的幼儿服务呢?显然,这与身高仅有一米左右的幼儿是完全不合理的搭配,这将使我们的教育主体白白失去一次受教育的机会,再漂亮的墙饰也只能是孩子们眼界以外的摆设。 其二、形式单一,忽视幼儿的参与性。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应当营造一种美好和快乐的氛围,以此激发了幼儿的情绪,使幼儿喜欢与其中的人、事、物交往,而有些老师所创设的环境一味追求形式的美观,为了不让幼儿加以"破坏",有的老师还硬性规定只能看不能动,成了一种华而不实的点辍。这样,严重缺乏可让幼儿参与的活动变化的内容与机会。 其三、一成不变,轻视环境创设的教育性。有些老师为省时省力,节约装饰开支,一学期甚至一年才搞一次环境布置,不管自己布置得是否有教育意义,是否失去时效性,也不管它是否已"黯然失色",让它成为"永久的装饰",还把这视为节约材料的好方法。其实不然,正由于它缺乏可变性,不能及时为幼儿传递一种新鲜的教育信息,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对它失去原有的兴趣,对它"视而不见"。 那么,我们又怎么去发挥环境创设活动的教育作用,努力营造与主题活动相适宜的环境氛围,让环境创设成为幼儿的第三任老师呢?我园对环境创设尤为重视,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开展环境创设比赛活动,在不断的探索、学习中,我也摸索出了一些创设心得: 1、让幼儿及其作品融入环境,使环境科学化、艺术化。 幼儿每次的作品,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为此,根据幼儿每次活动的作品类型,我会提前设计出不同风格的版面。当幼儿的作品完成后,我会指导幼儿自己动手把已贴上标志的作品粘贴在合适的位置,当全部的作品张贴完成后,就会形成一幅别具风格的作品版面。如:中班幼儿作品"太阳花",我先用纸板制作了一棵大树的树杆,再用彩色卡纸做出两三只漂亮的蝴蝶,然后指导每个孩子的花儿错落有致地粘贴在树干的周围,一幅凝聚全体幼儿智慧的版面制作完成了。幼儿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一棵"太阳花树",兴奋不已,他们不停地互相欣赏着、议论着,在不知不觉中将个人融入了集体,既分工又合作,不仅展示自己,也看到他人的成功。 2、让环境随季节、时令变换。 不同的季节、时令,周围环境事物都会在不断的变化。通过变换不同的环境让幼儿感知季节时令的转化和更改。如:春天来了,先通过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感知春天,再进行制作活动,幼儿会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进行绘画、剪贴出相关的作品。"黑黝黝的小蝌蚪,带剪刀的小燕子,嫩嫩的小草,黄黄的迎春花,冰雪融化后潺潺流淌的小河"......大家的作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春来了的美丽图画。同样,夏季的粉荷盛开,绿树红花,秋季的硕果累累,黄叶飘飘,冬季的白雪皑皑,大地苍茫,都是环境布置的重点,这些突出的带有明显季节特征的作品让幼儿一目了然,并由于亲身的制作体验而记忆深刻。 3、让区域环境生活化。 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半成品和成品材料,并投放与主题相关的丰富的材料。选择幼儿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感兴趣的内容,将他们蕴含在区域、自然角等环境中,以满足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科学区内收集许多好玩的感应玩具、汽车玩具和发条玩具。幼儿对科学的概念是抽象的,当自己亲手播种科学的时候,教师毋庸多说,幼儿就会收获良多。在图书区投放大量的科技图书,投放名人、伟人的图书、图片及资料照片。图文并茂,深深感染着幼儿。 当区域环境生活化时,孩子周围就形成了一个自主宽松的认知环境,他们在交流中思想进步,在合作中动作迅速发展,而且非常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显性教育和隐性表达的重要因素,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要素。环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同时也展示着他们的点滴进步。环境虽小,却展示着智慧,滋润着心灵,探索者成长。孩子们在自己的作品前体验着快乐,炫耀着成果,欣赏着自己的美满世界。 总之,幼儿的世界应该是美丽的,在幼儿园,他们眼睛所触及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是美的。一种经过精心修饰又不露痕迹、源于自然又超于自然的美,让他们的眼睛在经过纯美色彩的无数次浸染之后,变得懂美爱美起来,让他们的双手在制作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变得灵巧起来,让他们的心灵在无数次欣赏之后,变得纯净美好起来。我们应该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环境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让有限的活动环境成为幼儿无限成长的阶梯。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 [2]李晓娟.幼儿园环境的创设[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 [3]吕曼.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环保教育[J];成才之路 [4](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幼儿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论文篇4 浅谈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摘 要】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出:幼儿园教育要让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因此在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的活动是社会形势与教育改革的需要,更适合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环境教育工作是环境教育的组成部分,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幼儿教学经验,从幼儿环境教育的各个角度幼儿园环境、游戏环境、家园环境、体验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展开全面深入的阐述,对提高幼儿环境教育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幼儿教育;环境教育;精神环境;培养意识 幼儿环境教育工作是环境教育的组成部分,“绿色幼儿园”重在培养人的环境意识,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作,是提高未来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也是幼教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我们不仅要使幼儿认识环境,而且要培养其保护环境的态度和行动。 环境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主动性、探究性、综合性、多维性等特点,所以应从选择幼儿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人手,通过幼儿多种角度的探究活动,让幼儿从感性的认识和自身活动中积极、轻松、自然地接受教育。 为此,我园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脚踏实地地、坚持不懈地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在环境教育实践与研究中,使我们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一、营造满足幼儿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环境 幼儿对世界周围充满好奇,他们是具有一定身心发展特点的顾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积极发展的能动主体,我们应把创设环境作为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力求使园内每幅墙壁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发挥环境教育的功能,注意把装饰性的东西变成幼儿学习的环境,把静态的环境变为动态的环境,通过师生共同创设和布置,激发起幼儿对环境的兴趣的探索欲望,积极活动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成为环境的主人。美丽整洁的充满生机的园舍环境激发了小朋友爱护环境之情。首先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年龄差异,注重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创设,这样幼儿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放开手脚活动。建立成人与幼儿之间平等、民主、宽容、支持的精神环境,会使幼儿在幼儿园这个环境中感受到心理上的安全和自由,感受到师生及同伴之间的关爱、重视、接纳和理解。 二、在观察和体验生活中渗透环境教育 观察也是扩展知识最有效的方法。作为幼儿环境教育的第一步,应当让幼儿通过大量的观察,让幼儿了解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要把环境教育纳入园和班的 工作计划 经常进行观察、记录、检查、评估。幼儿园的环境教育不宜独立设学科,应把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活动及日常生活中,通过游戏及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也是养成习惯的过程,平时我们时常提醒孩子要保持室内外卫生,教育孩子爱护公物,懂得节约资源。 在户外活动时提醒幼儿爱护大型玩具,学认一些保护环境的 标语 牌,教育幼儿不攀登摘花,不随地吐痰,保持优美的环境。在进餐时,教育幼儿不挑食、不浪费,使幼儿懂得粮食对人体的益处及浪费会造成的危害,在公共场所看到他人乱扔果皮纸屑,建议孩子捡起来或提醒别人捡起来放入果壳箱,并让幼儿知道我们要少用或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让他们懂得这是对资源的浪费、对地球的污染。 在炎夏烈日中,让幼儿体验一下在太阳暴晒中和在树木绿荫下的感受,进而向他们讲森林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等幼儿口渴时,让他们 说说 口渴的感受,再让他们在喝水后说说解渴后的感受,在此基础上,为幼儿讲水这一环境要素与人类的关系。让幼儿通过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要素的体验,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无时无刻都不能离开环境,逐步培养起幼儿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为保护和改造环境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 在大自然中进行环境教育 观察也是扩展知识最有效的方法。作为幼儿环境教育的第一步,应当让幼儿通过大量的观察,让幼儿了解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让幼儿走人大自然分享健康、清洁的环境,亲身体验环境污染对自己的影响;观察沙、石、土的属性及用途;观察风、雨、云天气变化的规律;观察光和电的现象……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对环境的探索和热爱。与大自然的联系是促进幼儿生态理解力的重要因素,获取环境知识的手段是:“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因此,我们积极带领幼儿走出活动室,走出园门,以大自然大社会为环境教育课堂。 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幼儿认识大自然与周围的生活环境,让幼儿自由自主地接触环境、熟悉环境。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领略花、草、树木给人类、动物带来的好处,从而培养珍惜和爱护环境的情感。在整个观察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幼儿与环境“对话”,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和“对话”中感觉到科学和技术就发生在其中。从这些和自然、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活动中,幼儿对大自然的产生更浓厚的热爱之情。 四、家园同步、社区配合进行环境教育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 言行举止 、兴趣爱好都会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也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与幼儿园达成教育一致,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环境知识,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和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取得好的效果。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是开展环境教育的有力保证。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仅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配合。所以,在环境和科学教育中,我们始终注意利用家长资源,给家长们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利用幼儿园宣传栏、家园联系手册、家园之桥、墙壁布置等向家长宣传、沟通,让家长明确环境教育的重要,从而理解和支持我园的环境教育工作,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 五、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幼儿工作者必须增强幼儿环境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自觉性。 (2)幼儿环境教育必须把幼儿园的小环境与社会、自然的大环境有机结合。 (3)幼儿环境教育,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注意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做到因人施教。 通过系列环境教育活动,幼儿不仅拓宽了知识面,创造能力也在动手动脑的环境教育中得到发展。环保活动中的许多游戏、实验和操作活动,把保与教、学习与锻炼有机结合起来,使幼儿们常常处在探求新知的激情中,良好的园中环境使幼儿全身心都得到良好的发展。环境工作是跨世纪的任务,我们的环保教育仅仅开了个头,以后我们将沿着目标不断努力,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吴少芬.对幼儿环境教育的再认识.[M] [2]林蓓蕾.幼儿环境教育的探索与实践.[M] [3]董小萍.幼儿学前环境教育的认识与实践.[M] 猜你喜欢: 1. 幼儿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2. 关于幼儿园环保教育的论文 3. 幼儿园环境教育论文

内容提要:环境创设已成为当前幼儿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班级环境创设尤其在幼儿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不仅影响幼儿发展的条件,更是因为环境创设的过程中,通过幼儿的积极参与而产生了互动效应。关键词:环境创设、互动性正文:一、班级环境创设对幼儿的作用性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课题。我园班级环境创设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充分体现教育性、时代性、实用性、参与性与趣味性,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我们着重与环境创设对幼儿的作用性来创设班级环境,具体的作用在于:1、智能的启发性环境创设应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园各班结合教育目标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发展水平创设于墙面的主题栏,内容丰富,有庆祝各种节日的主题,有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有反映四季特征的主题,也有孩子们所喜爱的绿色环保主题如:《我们的国宝熊猫》、《我和鸟儿做朋友》、《水》、《多彩的树》、《我和动物做朋友》等。丰富的主题内容深深吸引着幼儿,他们不但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而且通过他们的参与布置和看看讲讲,也很大程度地获得了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的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孩子们在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探究、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2、情感的感染性首先,环境的美化,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我们力求从尊重幼儿的审美兴趣,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出发进行环境的创设。对于每一个教育主题的环境布置,我们除了用它丰富的主题内容来教育幼儿外,也努力营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和富有童趣的美的氛围来感染幼儿。挂在班级外走廊上的网面装饰画,如:《水果乐园》、《糖果世界》和我们教师精心制作的手工艺作品,如《娃娃乐》、《花之恋》等,使孩子们受到了美的熏陶。而在我们班级内,由师生共同制作完成的组合粘贴画作品,让孩子们体现了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也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其次,班级环境创设可以增强幼儿对环境的了解,培养幼儿的了解,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如在我们班级的向阳处,开辟了自然角和动物角,放了许多适合室内生长的动物与植物,如萝卜、洋葱、大蒜、马铃薯、芋艿、小鱼、乌龟、泥鳅、蝌蚪、龙虾等,并对一些养殖的瓶子进行了点点装饰,并且采用值日生制度,让幼儿轮流照顾、观察,孩子们因此掌握了许多植物的知识,大班的孩子对动植物的生长尤其感兴趣,他们会自己动手画观察日记,记录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他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播种,并参与浇水、除草、松土等劳动,在亲手种植的活动中,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种植和饲养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幼儿从小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而利用自然材料组织幼儿进行了手工制作来装扮我们的班级,更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如用玉米粒、西瓜籽,开心果壳粘贴成各种小动物的形象,采集秋天的落叶加工成标本,或拼剪成各种图案,用橘子皮来做菊花,把各种蔬菜和水果进行造型,或变成一个有趣的动物,或变成一个可爱的宝宝。我们的班级环境因此变得更有意义,从而培养了幼儿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此外,班级环境创设还能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爱同伴,爱集体的情感。如,我们布置的生日栏,就营造了班级内温馨友爱的氛围。生日栏内,孩子们把自己的相片或自画像贴在自己生日的相应月份内,平均孩子们会经常去关心生日栏,互相告诉这个月谁过生日的消息。在每月下旬的时候,我们会为当月的小寿星过一次愉快而有意义的集体生日。小朋友们轮流向小寿星们祝贺,提出希望,并送上自己制作的小礼物,大家一起吃着蛋糕,唱着生日快乐歌,一起分享这快乐时光。

关于幼儿教育浅谈的论文范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浅谈的论文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受社会的广泛关注。学前教育时期对人的智力与创造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幼儿进行多方面的培养,不仅要提供科学的课程设置,还需要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功能性环境。功能性环境贴近生活,更源于生活。本文主要以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作为理论基础,针对我国幼儿园对幼儿教育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能够更好地利用环境来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蒙台梭利;功能性环境;幼儿教育

一、蒙台梭利的理论基础

1、儿童观

人们如何看待儿童,将会决定如何教育儿童、抚养儿童,以及社会如何对儿童的需求做出反映。尊重儿童是蒙台梭利所有教育原理建立的基石。蒙台梭利说过:然而,事实却是,我们并没有尊重儿童,我们没有充分考虑他们的特殊需求,而是强迫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做事、学习,要求他们是顺从的、举止端庄的。但是我们清楚的知道他们的模仿本能是如此的强烈,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模仿我们。所以,我们要用我们期待的行为去对待他们。早期教育的基础是以儿童为中心,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思想与做事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不仅论述了儿童教育的特性,还使其成为指导儿童教育的儿童观。这个儿童观不仅包含了蒙台梭利自身学科的知识,还包含了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经典理论。主要体现在:儿童的独立自主、儿童的吸收能力、儿童敏感期、阶段性学习几个方面。

2、儿童的敏感期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过程中存在敏感期。在这个期间内,儿童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也更容易学习某种特殊技能。敏感期是指:动物在其幼年时期所具有的一种特殊感受性,它是一种稍纵即逝的过程,而且只能有限的获得一种特殊的品质。一旦这种品质或特征被获得,这种特殊的感受性就会消失。每种品质或特征的敏感阶段均有所不同,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征,设置不同的教育环境,使幼儿顺利通过各个敏感期。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另一个新的层面。幼儿教师还要具备观察儿童的能力,这样的话可以准备最佳的有利环境,辨别敏感期,并将不适合的行为转换为有意义的任务。

3、课程与教学

课程设计与教学的实施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根据幼儿各方面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方法,也是专门针对幼儿所设计的教育方法,主要的思想是充分尊重儿童,将儿童当做完整的人。在了解、理解的基础上,探析儿童自身的需求,与中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十分不同,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教育形式非常灵活,不局限教育场所、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等一切以儿童的真实需求为主,真正做到儿童想要什么就教什么。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课程是由日常生活、感官、教学、语言、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表现七个领域的内容组成的实践活动,从不同方面培养幼儿的能力,使其综合发展。

二、功能性环境的设置与应用

儿童在他们自己的教育和发展过程中是积极的参与者。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将儿童放在首要位置,在环境与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感受与其接受能力。教室、室外花园、操场、图书馆、起居室、储藏室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强调的学校所应具备的最基本设施;学校的环境必须是足够安全有序的;学校的环境建构必须体现出与外界环境的联系等。蒙台梭利教育法环境中强调功能性,无论何时,都使用真实的物品,而不是玩具的仿制品。在这样的教室中,主要的`目的是让儿童做好面对真实生活的准备。特殊教育也侧重功能性技能的养成。在功能性环境创设中,幼儿教师应处于重要位置,教师是幼儿人生开始的导师,作为幼儿教育环境的构建者,在环境中的构建应为幼儿提供足够有吸引力的环境,以激发幼儿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且应该具备一定的能力为幼儿传授知识。

三、功能性环境对我国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启示

1、对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精心

儿童是他们自己学习的原动力,教师主要通过提供一系列的材料、制定计划、认真仔细地观察每一个儿童。教室的布置要鼓励幼儿的参与,在此过程中,使幼儿获得有意义的、有教育性的经历。教师主要的工作就是精心计划每一次布置活动的设计,学习材料和有关设备的安排要适合儿童的每日学习活动,让儿童自己寻找布置环境的材料,通过寻找与制作的过程,幼儿能亲身感受环境创设的乐趣所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环境创设的形式要多样化,将实践环节巧妙地融入到环境创设中。不仅仅局限于做小海报,做手工,画图画。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指导,比如:小手涂鸦,制作教具等。充分将生活元素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相结合。全方面多元化培养幼儿。

2、树立幼儿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要时刻以幼儿为中心,但幼儿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一定要清晰,幼儿教师应树立相对的主导地位,起到引导、观察以及评价的作用。首先幼儿教师要对蒙台梭利教育法有充分的认识,而不是对这种教育法下某一个即成模式的模仿。要在充分的理解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引导幼儿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环境创设。蒙台梭利教育法对于教师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一般没有经验、个人素质不高的教师是很难将蒙台梭利教育法真正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这需要幼儿教师对儿童有较高水平的把控能力。所以,想要树立幼儿教师的主导地位,幼儿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3、应注重实践与环境创设的有机结合

幼儿教育的环境创设要贴近生活,并且源于生活。幼儿的学习环境一定是准备充分的,在准备充分的环境中,儿童能够接触到按照一定规律组织的材料,并开展有条不紊的活动,幼儿教师也能更好地指导。经过充分准备的环境有助于开展基本的生活实践活动,如规规矩矩地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手持物品;自己照顾自己的技能等等。通过对环境的创设,结合各种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习知识,独立自主,发展智力。此外,幼儿教师要确保为儿童提供有条理的学习材料,能够训练儿童的感觉、知觉,以及确保这些学习材料能为所有的儿童提供合适的经历。

摘要:

欣赏是一种理解,它是一种鼓励和赞赏,教育是生活教育,爱的教育,是充满了人类的情感,充满激情是最合适的教育幼儿教育。

关键词:

赏识面向整体 缘由 家园配合

一、首先,要真正尊重心目中的孩子

有句话说得好,“你若看不起孩子,你比孩子更小”,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孩子不听话,有时会觉得很委屈,感叹“真的很难教孩子们!”根本原因是幼儿老师不懂得欣赏孩子,我认为要真正尊重幼儿,要能够做到从心里欣赏接纳每一个孩子。比如:当幼儿回答的答案不是老师预想的时候,我们老师首先肯定了幼儿的想法,赞赏孩子动脑经,还顺进的开展了我们的教学。要尊重孩子,赏识每个幼儿的独特之处,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做好每一关!

二、多方引导,培养幼儿自赏能力

自信是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要有的,信心是痛苦孩子的脸说:我可以做到的。而对于幼儿的性格差异,我们需要用不同眼光、不同角度,公平公正的态度去赞美发现幼儿独特的可爱之处。

在幼儿园里,很多方式可以造就孩子的自赏能力。比如:一个内向的孩子不爱说话,但是折纸却很“厉害”,我们在集体面前表扬他,并让他帮助其它有困难的幼儿,我们以发现的眼光赏识孩子,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发展。

三、细心研读每个幼儿,适时地进行赞扬

我们只有非常仔细地了解每个孩子,真正贴近儿童的纯真世界,为了及时准确地识别幼儿,赞美幼儿每一个小细节,让孩子可以更快的进步。比如:数学作业全对的越来越多,这次比上次多对了一些题目,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完美进行赞扬,而不是为了一次的正确的结果去“及时”指导,我知道对于幼儿的“不完美”需要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才能获得的。

四、教师对幼儿参与教育活动过程给予赞赏

我们不能单一的看现在要注重长远发展,平时多注意发现幼儿的细节进步给予表扬,比如在绘画《我爱的动物》中当我拿出我们班一个非常害羞的小女孩作品时候,小朋友都在喊:“乱七八糟的”我说:你们仔细看,小动物的颜色和背景色不一样,小动物是红色,背景是绿色和蓝色,这样我们就一眼看到红色小动物了。我们以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画中的美,肯定孩子的表现,孩子在这种氛围中也一个个认可了同伴的作品。

同样,老师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贴心,更多的是鼓励,更多的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机会,勇气,让他们在轻松,自由,快乐的环境里,孩子们展示自我,激发内在潜能的发挥。

五、赏识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动力

孩子们在午餐后看书时间,我经常发现书本被幼儿“抛弃”在地上孤零零的,这时候我们班唐一凡小朋友走过来捡起书还拍拍他的“身体”我立刻抓住这个机会,马上表扬了他,我们唐一凡小是个会照顾图书的人,还学着他做“拍灰尘”的动作,并给他奖励了一个贴纸以示奖励。我会仔细观察每一个幼儿,把他的进步告诉班上的孩子,让同伴分享他的幸福和进步。幼儿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都离不开鼓励的成年人,其实,每个幼儿都渴望欣赏,他们需要也表示赞赏。幼儿发展潜在的武器就是赏识,成功的教育阶梯就是赞赏。

六、关注他人,给幼儿创设群体赏识氛围

教育不仅要能够对自己可以理解的欣赏,孩子们还需要学习注意别人,看到别人的好处,这就要求我们教给孩子自我奖励,创造幼儿群体的欣赏氛围,教给幼儿注意别人,看到别人的好处。我们不能忽视集体的力量,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开阔眼界,看到和接受别人的慷慨,改变孩子自私的想法,也有利于性格内向,孤僻建立自信。由于这些内向的性格,孤僻,自卑幼儿都渴望得到更多的赞赏,他们很容易被忽略,在这些幼儿的脸上,仅仅依靠老师“欣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为主导,创造群体的赞赏气氛,孩子们懂得“团队”的作用,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幼儿园,我们采用集体赏识探索出了一些很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我们添加一个“优势树”的课堂环境,请幼儿们谈论他们的优点和同伴的优势,爱表现的幼儿优点很快就找出来了,老师以欣赏的眼光对不爱表现的幼儿说:“你们的优点都被你们藏起来了,藏得太久他就真的不出来了,比如你以前上课喜欢回答问题,现在爱动脑经的习惯就真的藏起来了。经过老师的引导,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了自己有长于别人的地方,“优势树”的果子也越来越茂盛。

七、家园配合,家长参与赏识教育

不仅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也要做出更好的赏识教育,让家长参与赏识,家长也要具有良好的幼儿教育知识,形成一种力量,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家长扎堆,总是喜欢比较彼此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孩子不如别人在某些方面,而训斥小孩“怎么回事啊你看看谁是更好的?家长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却深深伤害了幼儿的心,否认了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子女的教育上,充满了急功近利的味道,很快就责怪自己的孩子表达自己的不满。

总之,赏识,是为师之道。不懂赏识,不愿赏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冷酷,少了一份欣赏,更多的是挑剔,少了一份关心。然后,老师像医生一样为病人持续性“诊断”,这时缺点和错误就像感冒,流鼻涕一样出现。作为一种心理需求和欲望,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好话和赞誉,可以说是正在进行的正面激励孩子是成长的源动力。一个值得信赖的老师,微笑、肯定的点头,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话语,就像冬日里的暖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夏日里的树荫,带来一丝清凉,为幼儿们们驱散自卑的阴影,可以唤醒孩子的潜能、潜力。

欣赏,让幼儿去发现自我价值,赏识,可以打开幼儿的斗争的心脏,赏识,还是教育成功教育的葵花宝典。因此,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今天,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赏识教育。

国外关于儿童教育的环境研究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中一群特殊群体,在社会中引起了的重视日益凸显,这个特殊群体至多以引起社会中诸多问题,源于其群体成员均为儿童。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论文篇一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摘 要: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流动,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急剧增加。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留守儿童自身等方面还存在问题,要解决河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就必须完善社会政策,动员多方力量;提高办学水平,为留守儿童构建良好的氛围;强化家庭教育,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环境;加强自身教育,增强留守儿童的自我认同感。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070-01

1 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教育水平低下,监督管理不到位

在河南省农村,很多地方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较差,无论是教学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是很薄弱的。一些农村的中小学里甚至只有最基本的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音乐、美术、计算机、体育等方面的授课老师十分缺乏。有的学校只有几个老师,一个老师要教授多门功课,老师的教学负担十分沉重,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多加关注留守儿童,学校也很少对留守儿童进行个别关怀,对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教育内容单一

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一生中最基本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或至少有一方长期外出,减少了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而且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内容过于单一,基本没有美术、音乐等有助于其全面发展方面的教育内容。只有少数老人教孙辈一些简单的手工、儿歌或是讲一些民间故事,很多故事还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很难起到教育作用。

留守儿童普遍学习成绩差,自律性差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校管理的疏忽,留守儿童觉得自己得不到重视,因而容易产生叛逆心理,以河南省为例,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的不足3%,80%以上成绩中等或偏下。留守儿童大多年龄较小,缺乏自律意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诱惑缺乏抵抗能力,成绩越来越差,又会受到老师的训斥,同学的孤立,使他们感到自卑,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2 河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地区多为贫穷地区,这些地方师资力量缺乏,学校除了常规管理之外,很难对数量众多的留守儿童进行特别监管。其次,教师育人缺少关爱。教育部对那些偏远贫穷的农村学校的投资少之又少,学校的发展缺少资金上的支持,甚至拖欠教师工资,这就直接导致老师的教学热情减退,很难全心全意地去教学,教育质量也会随之下降。

家庭方面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留守儿童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影响了留守儿童对父母的信任,甚至对父母产生误解和怨恨。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新的家庭环境基本分为隔代监护、上代监护、无人监护三类。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在选择监护人时没有考虑自己孩子的自身情况以及监护人的教育能力、经济能力等因素,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频出问题的现象屡见不鲜。

自身方面

首先,自信心不足。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长期下去,问题压在心中得不到解决,因而较非留守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其次,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上难以得到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再加上他们年龄小,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自我约束能力差,明辨是非能力不强,留守儿童容易产生道德行为偏差。

3 解决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

完善社会政策,动员多方力量

要强化政府职能,将各项任务落实到人,认真贯彻落实《宪法》、《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文件,使农村留守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多出台一些关爱留守儿童的政策,如加快户籍制改革,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减免学杂费、书本费等。要充分发挥妇联等组织的作用。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亲情与关爱,借助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使社会各界都更加了解留守儿童,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

提高办学水平,为留守儿童构建良好的氛围

学校应该多吸纳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创造积极的条件,为老师提供各种培训的机会,鼓励老师在提高文化水平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此外,还要加强老师和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老师不仅要在学习上给留守儿童多作指导,在生活上也应多加关心,在情感上多加激励。老师要善于发现留守儿童身上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以增加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强化家庭教育,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环境

首先,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对子女的教育质量不重视,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读书没有用,觉得还不如让子女早点打工赚钱。针对这些家长的教育观念的偏差,应加强对家长的教育与培训,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其次,选择合适的监护人。家长在选择监护人时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果自己子女自律性较好则可以交由祖辈监管,如果自律性差的,应安排在孩子心中有影响力、有威信的其他亲属作监护人。选择其他亲朋好友作监护人的,应选择那些有一定教育能力,同时家庭负担相对较小的。

加强自身教育,增强留守儿童的自我认同感

首先要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学校可以让一些成绩优秀的留守儿童作演讲,分享自己的成功经历,唤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学校应该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充分发挥留守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培养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蒋笃运.河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N].中国教育,2008-7-19(3).

[2]徐宏升.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5):75.

浅谈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论文篇二

《浅谈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农村的绝大多数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然而这些农民工的子女们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而留在了农村读书。近几年来,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凸现。然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涉及到一系列问题,其中教育问题尤为重要,这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做了相应研究,以减轻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压力,帮助农民工解决进城务工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经济及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农村

一、引言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中一群特殊群体,在社会中引起了的重视日益凸显,这个特殊群体至多以引起社会中诸多问题,源于其群体成员均为儿童。在儿童成长正需要父母陪伴教育的时期,其父母却到城市务工。虽然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在城市务工改善了家庭生活环境,但在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孩子本身的个人成长都是无限隐患。

现在儿童的发展空间巨大,并且在社会成熟的影响下,儿童的认知及思维潜力都是无限的,儿童接受教育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其将来发展,并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有序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期间,由于父母的监护不到位,教育不到位而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关乎我们社会的未来的发展,其中最凸显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

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在于家庭环境及家庭的完成性,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和孩子处于长期分离状态,造成了孩子长期处于被孤儿状态,这样一定会给孩子带来自闭胆小、情感沟通不畅、消极冷漠等不同程度的影响。

1、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较消极。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不在身边,家庭的不完整行给孩子带来孤独及不安全感,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是其他情感多不能替代,这让孩子产生消极的情感态度,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家庭的情感完整。

2、农村留守儿童的认知程度上存在偏差。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认知偏差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1]。

3、农村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障碍。研究表明,农村留守经历对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不良影响,容易使他们产生人际关系障碍。具体表现为对人冷漠,人际信任度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人交往退缩畏惧、自卑孤独或目中无人,常常游离于群体之外[2]。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因素

1、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孩子出生后,第一所学校就是家庭,第一位老师就是父母。在孩子的启蒙阶段,父母是给孩子树立权威性的最好时间,这个权威性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这期间对孩子的性格、品格的形成和培养有着无可厚非的重要作用,如果只靠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长时间没有父母陪伴的儿童会对父母产生怨恨,甚至会对社会产生报复心理,而外出务工的父母对这一点的认知度也不高,有些父母也会一味的以为学习就是学校老师的工作于自己无关。有些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将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管,不了解孩子的生活及学习状态,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就成了问题学生,就是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2、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是留给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教育,这就形成了隔代教育。隔代人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都比较低,多采用溺爱的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其中有不少年老体弱的监护人认为: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健康就行了,而对于他们的学习、日常行为、心理状况根本没有办法去管教,有些就是想管教也无能为力。这样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同时,农村留守儿童与隔代老人代沟差距较大,难以形成情感、语言上的沟通,从而造成性格孤僻。

3、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欠缺。农村学校的教师大多配备的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对于科学教书育人的理念甚是缺乏,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更是效果不佳。而老师对于留守儿童的这一特殊群体没有从家庭背景、心理状况等方面深层次的分析,造成对整体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不当,管理方法不当,因此留守儿童的叛逆心理加强,甚至难以管理,此时教师对学生失去信心,放任不管。

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1、扭转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在学校上学期间,学校应承担起与留守儿童沟通并疏导他们的作用。父母不在身边带给孩子孤僻胆小的性格。教育他们应该学会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勇敢面对、积极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种良好的心理弹性也会减弱父母外出打工带来的不利影响[3]。

2、农村学校可设立寄宿部。农村留守儿童大都是父母不在身边,与隔代老人难以沟通和倾诉其所想,所以建立寄宿制的学校可增进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学校教师又可随时看管。国外研究发现,更换看护者、寄养方式等会改变留守儿童对父母的依恋质量[4]。

3、社会各界应做好爱护留守儿童的工作。政府应在农村加大小学及初中的建设力度,建立寄宿制学校,大量收取并做工作予以家长让其孩子住校,在父母外出务工期间切实为他们解决儿童生活及学习上的问题。鼓励每一位农村留守儿童努力学习,让其感受社会的温暖。

参考文献:

[1]王晓丹,陈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7-61

[2]王丽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11):59-60

[3]叶曼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67-69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