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水产学报参考文献格式

发布时间:

水产学报参考文献格式

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养殖技术【1】

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淡水石斑鱼生活习性,详细的分析了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繁殖技术,阐述了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养成的具体过程。

关键词: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研究

前言

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繁殖技术主要分为水泥池人工繁殖技术、水泥池鱼苗培育以及鱼种培育,以下将具体地进行说明,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应如何养成,本文将详细的予以叙述。

1 淡水石斑鱼生活习性

淡水石斑鱼是一种亚热带鱼类,对水温的要求较为苛刻,通常生活水温在17~35℃之间,最适宜的水温是25~30℃,当生活水温低于18℃时就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当水温降到15℃时只需要持续5~7d石斑鱼就会死亡。

此种鱼类个体较大,体型扁,嘴比较大,性情懒惰,喜好群居以及群体活动,人工饲养的一般只吃眼前的食物,很少会去追逐食物,食量大、贪食,当进食到一定的程度会出现吐食的现象。

当性腺发育成熟以后,在排卵期会有配对占区行为,若是配对成功以后,当其他的鱼类距离产卵区1m左右的时候,已经配对的2条鱼会主动的攻击入侵领地的鱼类。

此外,在配对成功后亲鱼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并会一直守候在产卵区的附近,一边防止其他鱼类入侵,一边清理产卵区,直到鱼卵孵化几天后才会离开回到鱼群。

并且,由于产卵石斑鱼不能够辨别同种鱼类的仔鱼,当食物不充足的时候,会出现产卵石斑鱼吞食仔鱼的情况,因此。

人工养殖的一定要为产卵后的石斑鱼提供充足的食物。

2 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繁殖技术

生态养殖指的是选用科学的技术方法,通过对生态系统里不同的生物之间共生互利的原理进行应用,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使植物、动物、微生物在同一环境下和谐且平衡共生的养殖模式。

通过利用生态技术,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及生态间的和谐统一。

以下将详细对常见的几项技术进行说明。

水泥池人工繁殖技术

淡水石斑鱼一般在长到150g左右,鱼龄在1a左右,即可发育到性成熟。

在野外自然的条件下,亲鱼与罗非鱼的产卵方式相同,都会在水底的淤泥里挖穴产卵。

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亲鱼的产卵更多的是受到过多的人为干涉,例如,在大小15~20m2的水泥池中,可选取250g~400g重量的亲鱼150~200尾投放,让石斑鱼来自行交配,配对成功的亲鱼一般都会在池子的角落产卵,并在产卵前将池子角落进行一定的清理,同时,需注意水泥池的水温要保持在20℃以上。

在产卵后的几天内亲鱼都会在产卵区附近徘徊,既防止其他鱼类入侵,还要清理产卵区的卫生。

受精卵一般是呈现出黄绿色,不透明黏性,均匀的排列在产卵穴内,基本不会出现重叠的情况。

成熟的亲鱼在产卵3次后进入夏季育肥期,一次产卵2000~3000颗。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食物充足,水温保持在26~28℃情况下,每25~30d产卵1次,在水温25~27℃情况下,大约经过72h孵出仔鱼,刚孵出的仔鱼体长大约~,聚集在水底,通常不会到处游动。

到孵化出的5~6d时卵黄就会消失,这时仔鱼会游到中上层,在这个时期,6~8d就要拉1次网,目的是将仔鱼都转移到专门的培育池中,并根据仔鱼的批次和大小�M行分池培养,避免出现因仔鱼大小不同而出现互相残食以及产卵亲鱼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也会吞食仔鱼的情况。

水泥池鱼苗培育

人工饲养条件下鱼苗培育池的大小一般为10~15m2,

并在水底安装5~6个氧气头,始终保持水中的含氧量在≥

5mg/L。

在鱼苗投入前要对培育池进行全面的消毒清理,注入的新水要进行过滤、暴晒、沉淀、消毒,并保持水温始终在25~27℃。

鉴于,仔鱼的口裂较大,可选用丰年虫或者无节幼虫来进行投喂,具体的投喂量根据仔鱼的摄入量来定,通常为1d 4次。

在仔鱼的培育期要注意保持池塘有良好的水质,在7~10d换水1次,换水量为池塘水量的30%~50%。

在培育池中培育30~35d左右,仔鱼的.体长生长到~时,即可将仔鱼转移到水池中进行鱼种培育。

鱼种培育

鱼种培育池的相关要求与仔鱼培育池基本相同,要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所用水源要进行消毒,确保水质良好无污染,还要检测池塘是否存在漏水、渗水的情况,并且池塘尽量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在池塘消毒后的7~10d往池塘中注水,并使用40网目的过滤网进行过滤,防止池内进入其它鱼类或者敌害生物,蓄水量以为宜。

蓄水完毕后要向池中施规定数量的发酵肥料进行生物饵料的培养,培养3~4d后,使用白脸盆进行检测,当具有一定的微生物饵料后,即可投放鱼苗,还要注意肥水时间与投放时间要配套,这样有利于鱼苗有较高的成活率。

此外,对于所投放的鱼苗要经过筛选体形大小要尽量一致,最好是同一批次的鱼苗,还要确保健康有活力,以防止因个体差异较大导致出现互相残食的情况。

刚下塘的鱼苗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物,前期可适当投喂豆浆,以便于浮游生物的快速繁殖,确保鱼苗有充足的饵料,此外,还应注意池塘的透明度要保持在25cm左右为宜。

当鱼苗体长达到4cm左右即可投喂鱼糜或者水蚯蚓等饵料,7d以后可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并相应的减少生物饵料的投喂量,直到全部改为人工饲料喂养。

3 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养成

在渔业养殖过程中,应该优化生产的结构,采取多种措施做好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的养殖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池塘准备

淡水石斑鱼的成鱼养殖池塘面积一般为2000~6670m2,

水深为~为宜,要选在距离水源地距离近,便于池塘排灌,交通方便的地方。

在成鱼投放前,要对池塘进行清理消毒,使用生石灰按照75~100kg/667m2 的标准进行泼洒,7~10d后注入新水,并准备成鱼投放。

放养密度

对于成鱼的放养密度,由池塘的面积大小、饲养管理水平、饲养技术水平、饲料的质量和数量等因素来决定。

此外,成鱼的体形大小、健康状况、生长空间等因素也对放养密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成鱼的放养密度如下表1。

饵料投喂

饲料

淡水石斑鱼属于比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投放饲料要保持35%的蛋白质含量,可选择使用浮性膨化饲料。

驯食及进食状态观察

石斑鱼具有贪食的特性,对于食物非常的灵敏,可采取驯食的方法对其进食时间和区域进行固定。

具体方法是,可在池塘的长边中部位置,使用竹竿搭建一个约5~10m2的投喂区,在这个位置不仅可以清楚观察石斑鱼的进食情况,还确保了饲料不会被大风刮走,开始投喂时,可少量投放吸引鱼群进入投喂区,然后在大量的投喂,如此反复驯食约1周左右,即可养成石斑鱼定时定点的进食习惯。

在石斑鱼进食形成习惯后,投放饲料时鱼群会出现蜂拥抢食的现象,随着不断地投喂,鱼群渐渐的吃饱了就会散去。

若是在投喂时,鱼群反应不够激烈,动作缓慢,食欲不高,则有可能是水质不良、饲料变质、鱼群生病、气候原因等因素造成的,要及时进行详细分析,尽快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养殖管理

水质调控:淡水石斑鱼对水质要求较高,透明度通常为35~40cm,在养殖前期,换水不宜过频繁,可每25d换1次水,一次换水量为池塘水量的20~40cm之�g。

而在夏季时,温度高池塘内的饲料及粪便分解的速度很快,水质很容易变坏、泛酸,若不及时进行更换会加重水质恶化,不仅影响石斑鱼生长,还会导致鱼群生病,因此,在石斑鱼生长的中后期或者夏季高温时要加大池塘换水的频率及换水量,确保石斑鱼的生长能够有良好的水质环境。

鱼病防治:淡水石斑鱼是养殖新品种,并且养殖的数量还未形成一定的规模,目前还未发现针对石斑鱼的相关病症,虽然如此,也不能疏于对石斑鱼发病的防范,要切实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提高饲养技术水平,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养殖,从根本上降低石斑鱼发病的几率。

4 结语

本文对淡水石斑鱼的生活习性进行了叙述,了解了石斑鱼的各方面的习性。

深入地对淡水石斑鱼的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进行研究,明确了怎样才能养殖好淡水石斑鱼。

从池塘准备、放养密度、饵料投喂以及养殖管理等方面详细的对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养成进行了阐述,希望对读者有多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林秀,黄启健.石斑鱼养殖将成为广西潜力产业――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开展石斑鱼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工作[J].农家之友,2013(12):11-12.

[2]林河军.闽南内陆山区淡水石斑鱼健康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3(23):36-38.

[3]李燕,骆志强,刘晓东,王笠平.吊挂式蔬菜种植温棚中淡水石斑鱼养殖模式的研究[J].渔业信息与战略,2015(02):137-141.

[4]孙晓飞.棕点石斑鱼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筛选及其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效果研究[D].海南大学,2014.

[5]杨俊江.三个生长阶段斜带石斑鱼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需要量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3.

[6]朱泽州,孙浩然,王涛,孙学亮.饲料中不同蛋白质、脂肪含量对淡水石斑鱼生长性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5(22):24-28.

[7]李炎璐.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受精生物学及其生长发育形态特征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3.

赤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2】

摘要 我国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对赤点石斑鱼的养殖技术研究较早,比较成熟的养殖模式是围塘养殖、网箱养殖及水泥池养殖等,而在海南地区由于常年海域水温较高,严重制约赤点石斑鱼的养殖发展。

介绍赤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包括养殖设施、养殖用水处理、品种选择及投放、养殖密度、投喂、病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提高赤点石斑鱼在海南地区水产养殖业中的分量。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俗名为石斑、红斑,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是高价值的养殖种类。

该鱼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在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等海域[1-2],生活在岩礁底质海区,常栖息于沿海岛屿附近的岩礁间、珊瑚礁的岩穴或缝隙中,一般为夜行性,利用其嗅觉寻觅食物,白天则隐藏于岩穴内。

对盐度、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可生活在15‰~33‰的盐度范围内,属冷水性鱼类,最适水温为15~25 ℃,31 ℃以上时鱼体食欲会逐渐减退[3]。

近年来,我国台湾、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学者对赤点石斑鱼在人工繁育[4-6]、养殖模式[7-8]、饵料选择[9]、盐度[10]、病害防治[11]等各方面作过大量研究,目前养殖模式及养殖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但在海南地区由于常年海域水温较高,严重制约赤点石斑鱼在当地的养殖发展。

笔者通过开展赤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研究,摸清赤点石斑鱼在工厂化循环水状态下的养殖技术要点,提高赤点石斑鱼在海南地区水产养殖业中的分量。

1 养殖设施

在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下属的海南海研热带海水鱼类良种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进行,车间顶棚遮盖锡瓦,在养殖车间四周拉遮阳网用于减弱光线的照射强度,营造适合该鱼栖息的环境;养殖车间内有12组养殖池,每组2个,养殖池规格为3 m×4 m×1 m,每个养殖池有独立的进水、排水及供氧等设施,养殖池为中间排污,排污管身呈孔状(孔径随池鱼大小而变),进水口为对角线入口,依靠水动力在池中造成漩涡以便自动清除粪便,养殖池底部安装纯氧增氧设施进行增氧。

2 养殖用水处理技术

通过利用物理方法分离悬浮物(微粒去除),生物方法(生物膜过滤)、化学方法(臭氧)、紫外线处理养殖用水,去除水中鱼类代谢有毒物质,结合病害防治技术,进行高密度、绿色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循环水系统工艺流程为:养殖池→平衡生化池(物理过滤,去除大颗粒物)→集水区→蛋白质分离器+臭氧发生器→砂滤罐→多级生化池(生物过滤,降低氨氮、亚硝酸氮含量)→紫外线消毒装置(杀菌消毒)→珊瑚石→回流养殖池。

3 赤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苗种选择及投放

选取体色亮丽、体质健壮、大小均匀、游动敏捷的鱼种(规格为6~8 cm)移入车间进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鱼种移入车间时用淡水+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体3 min,杀死寄生在鱼体体表、口腔和腮等部位的病原生物等,防止鱼体受伤感染,提高成活率和预防疾病发生。

苗种养殖密度

结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开展不同体重规格赤点石斑鱼养殖密度试验,试验周期为10个月。

试验设14、20、25 kg/m3共3个养殖密度梯度组,每组设1个试验组和2个平行试验组。

试验期间,每天8:00和15:00定时投喂2次配合饲料,投喂量为试验鱼体重量的3%,试验结束后,对各试验组池鱼进行称重和测量体长,得出赤点石斑鱼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合理养殖密度。

以10 m3水体为例,规格为50、150、200、300、500 g/尾的赤点石斑鱼,其最佳养殖密度分别为208、154、125、82、43尾/m3。

饲料选择及投喂方式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对饲料的加工工艺、配方及其投喂方式有较高的要求,饲料不仅要满足养殖品种的营养需求,还要尽可能减小其对养殖系统的不利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饲料、改变投喂策略使饲料适用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①应当选用石斑鱼食用的缓沉性饲料,且饲料的沉降速度须与石斑鱼的摄食行为相匹配;②采取“少量多次”及“慢―快―慢”的投喂方式。

在赤点石斑鱼体长规格为8~12 cm时,投喂频率为3次/d,体长规格>18 cm时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时先投撒少许饲料,引诱鱼群集聚后大量投撒,待鱼群抢食完后再投喂,投喂量视鱼的摄食情况确定,摄食度以七八分饱为宜,每次投喂量占体重的3%~5%,投喂时尽量撒开、撒匀,尽量使池鱼都能摄食到。

病害防治

赤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害是寄生虫病,主要是由纤毛类原生动物(如淀粉卵鞭虫、刺激隐核虫、车轮虫等)引起。

针对寄生虫病的发病情况,建议定期对养殖池鱼进行倒池,倒池前使用~ mg/kg的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或30~60 mg/kg的福尔马林等药物全池泼洒并浸泡2 h,倒池时选用质地比较柔软的捞网进行操作,要求动作温柔、快速简便,并在换池后及时消毒,这样可降低寄生虫病的发病率。

4 日常管理

观察与记录

每天测定并记录养殖池水温、盐度,定期测量pH值、氨氮、溶解氧等理化指标;每天巡视各个养殖池,仔细观察养殖池鱼的体色、生长摄食状况及是否有异常行为发生等。

定期筛分

为使摄食均匀,养殖规格大小一致,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应定期进行筛分。

在筛分时使用淡水+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洗3 min,消除体表上携带的寄生虫和细菌,预防疾病发生[12-13]。

5 参考文献

[1] MASUDA H,AMAOKA K,ARAGA T,et Fishes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M].Tokyo:Tokai University Press,1984:37-38.

[2] 陈省平,胡晓丽,刘涛.赤点石斑鱼7个地理群体的AFLP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8(1):56-61.

[3] 王涵生,方琼珊,郑乐云.盐度对赤点石斑鱼受精卵发育的影响及仔鱼活力的判断[J].水产学报,2002,26(4):344-350.

[4] 张其永,戴庆年,黄金龙.赤点石斑鱼人工繁殖和仔鱼培育试验[J].水产科学,1986,1(3):1-4.

[5] 毛国民,史会来,楼宝,等.赤点石斑鱼人工繁育试验[J].水产养殖,2010(4):1-3.

[6] 王涵生.赤点石斑鱼人工繁殖的研究Ⅰ亲鱼的室内自然产卵[J].海洋科学,1996(6):4-8.

[7] 辛俭,陈卫平,毛国民,等.不同饲养环境对赤点石斑鱼亲鱼产卵效果影响的试验[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4):308-311.

[8] 林利民,陈学豪,洪惠馨.赤点石斑鱼室内水泥池养殖技术的初步研究[J].厦门水产学院学报,1995,17(1):21-26.

[9] 贾芬,冯德庆.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J].水产科学,1994,13(5):12-14.

[10] 王涵生,方琼珊,郑乐云.盐度对赤点石斑鱼受精卵发育的影响及仔鱼活力的判断[J].水产学报,2002,26(4):344-350.

[11] 罗鸣,陈傅晓,刘龙龙,等.我国石斑鱼养殖疾病的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13,32(9):549-554.

[12] 周绍锋,周瑞发,谢友亮,等.循环养殖赤点石斑鱼幼鱼放养密度研究[J].河北渔业,2016(2):4-6.

[13] 陈飞.赤点石斑鱼围塘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06(10):49-50.

论文格式要求文章标题(四号,黑体,居中)作者姓名(五号,宋体,居中)单位名称(五号宋体,居中,含地址邮箱)摘要:单个段落,字数不多于250个,五号字。摘要(三句话:1、文章意义;2、文章主要内容,包括主要思想,方法,结论;3、成果应用领域,意义)关键词:5号字小写,不超过5个词。英文名称:小四TimesNewRoman字体,加粗,内容与中文对应英文摘要:五号TimesNewRoman字体,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1.一级标题,小四宋体, 加粗,左对齐 二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左对齐正文:五号宋体,两端分散对齐。行间距16磅。中文用宋体,西文和数字用TimesNewRoman字体。正文需要5000-8000字。整篇文章应适用A4(210×297mm)白纸,单张纸,左;右;上;下。图表均需有编号和名称,图名在图下面,表名在表上面,并应严格按照其在文章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所有引用的文献应以出现次序进行排列。参考文献按照以下格式:[1] 黄小平,黄良民.大鹏湾水动力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热带海洋学报,2003,22(5):47-54.(期刊)[2] 方子云.水资源保护手册[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书)[3] 曹斌. 云南兰坪矿山开发重金属污染环境评价[D],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8(学位论文)网络文章和研究报告不属正式出版物,不列入参考文献,但在当页下面可作标注这是我们老师刚刚跟我们说的。

你好,已经发送给你6篇相关正规论文,请查收,你可以看看他们的格式,希望对你有帮助!以后还需要检索论文的话可以再向我或者其他举手之劳队员提问哦,举手之劳助人为乐!——百度知道举手之劳团队队长:晓斌11蓝猫

标准的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论文格式的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水产学报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各类引用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

(1)学术期刊文献[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学术著作[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首次免注).翻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3)有ISBN号的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6)技术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报告[序号]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9)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文献网址或出处,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标准在参考文献中用[S]引用,引用格式为:[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在引用国家标准时,需要查明该标准的编号和具体名称,以S代号作为文献类型辨别符号进行书写,格式如下。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

参考文献:

一:专著、论文集、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例如:刘国钧,陈绍业.图书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二: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如: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参考文献引用国家标准的格式如下:

1、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灌溉排水学报参考文献格式

75-57-01-01专题报告.华北地区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研究.1990

蔡述明,马毅杰等.三峡工程与沿江湿地及河口盐渍化土地.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陈吉余,沈焕庭等.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盐水入侵和侵蚀堆积过程影响的初步分析.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350~368

陈启生,戚隆溪.有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水盐运动规律研究.水利学报,1996,1:38~46

陈亚新,史海滨,田存旺.地下水与土壤盐渍化关系的动态模拟.水利学报,1997,5:77~83

程竹华,张家宝,徐绍辉.黄淮海平原三种土壤中优势流现象的试验研究.土壤学报,1999,36(2):154~161

冯绍元,张瑜芳,沈荣开.非饱和土壤中氮素运移与转化试验及其数值模拟.水利学报,1996,8:8~15

冯绍元等.非饱和土壤中氮素运移与转化及其数值模拟.水利学报,1996,8:8~15

冯绍元等.排水条件下饱和土壤中氮肥转化与运移模型.水利学报,1995,6:16~22

郭元裕.农田水利学(第二版).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黄冠华,叶自桐,杨金忠.一维非饱和溶质随机运移模型的谱分析.水利学报,1995,11:1~7

黄冠华.大尺度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随机模型及有效参数的解析结构.水利学报,1997,11:39~48

黄冠华.土壤水力特性空间变异的试验研究进展.水科学进展,1999,10(4):450~457

黄康乐.求解二维饱和—非饱和溶质运移问题的交替方向特征有限单元法.水利学报,1988,7:1~13

黄康乐.求解非饱和土壤水流问题的一种数值方法.水利学报,1987,9:9~16

黄康乐.求解非饱和纵向弥散系数的一种简便方法.水利学报,1987,2:51~54

黄康乐.野外条件下非饱和弥散系数的确定.土壤学报,1988,25(2):125~131

黄康乐.原状土等温吸附特性的试验研究.灌溉排水,1987,6(3):26~29

黄元仿,李韵珠,陆锦文.田间条件下土壤氮素运移的模拟模型Ⅰ.水利学报,1996,6:9~13

黄元仿,李韵珠,陆锦文.田间条件下土壤氮素运移的模拟模型Ⅱ.水利学报,1996,6:15~23

康绍忠,李晓明等.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理论及其应用.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康绍忠,刘晓明,张国瑜.作物覆盖条件下田间水热运移的模拟研究.水利学报,1993,3:11~17

康绍忠.土壤水动态随机模拟研究.土壤学报,1990,27(1):17~24

雷志栋,杨诗秀,谢森传.土壤水动力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雷志栋,杨诗秀.非饱和土壤水一维流动的数值模拟.土壤学报,1982,19(2):141~153

李恩羊.渗灌条件下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拟.水利学报,1982,4:1~10

李法虎.土壤中水、热、溶质运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灌溉排水,1994,13(1):7~9

李庆扬,王能超,易大义.数值分析.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李韵珠,陆锦文,黄坚.蒸发条件下粘土层与土壤水盐运移.1985,济南,国际盐渍土改良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76~190

李韵珠、李保国.土壤溶质运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刘亚平,陈川.土壤非饱和带中的优先流.水科学进展,1996,7(1):85~89

刘亚平.稳定蒸发条件下土壤水盐运动的研究.1985,济南,国际盐渍土改良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12~225

罗秉征,沈焕庭等.三峡工程与河口生态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戚隆溪,陈启生,逄春浩.土壤盐渍化的监测和预报研究.土壤学报,1997,34(2):189~198

启东县土壤普查办公室,南通市农业局,江苏省土壤普查办公室.江苏省启东县土壤志.1985

任理.地下水溶质运移计算方法及土壤水热动态数值模拟的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博士论文,1994

任理.有限解析法在求解非饱和土壤水流问题中的应用.水利学报,1990,10:55~61

邵爱军,李会昌.野外条件下作物根系吸水模型的建立.水利学报,1997,2:68~72

邵明安,杨文志,李玉山.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数学模型.土壤学报,1987,24(4):296~304

邵明安.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数学模型(综述).土壤学进展,1986,14(3):6~15

沈荣开,任理,张瑜芳.夏玉米麦秸全覆盖下土壤水热动态的田间试验和数值模拟.水利学报,1997,2:14~21

沈荣开.非饱和土壤水运动滞后效应的研究.土壤学报,1993,30(2):208~216

沈荣开.土壤水运动滞后机理的试验研究.水力学报,1987,4:38~45

石元春,李保国,李韵珠,陆锦文.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石元春,李韵珠,陆锦文等.盐渍土的水盐运动.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6

史海滨,陈亚新.吸附作用与不动水体对土壤溶质运移影响的模拟研究.土壤学报,1996,33(3):258~266

史海滨、陈亚新.饱和-非饱和流溶质传输的数学模型与数值方法评价.水利学报,1993,8:49~55

水建高,张瑜芳,沈荣开.不同渗漏强度条件下淹水土壤中NH4+-N转化运移的数值模拟.水利学报,1996,3:57~63

隋红建,曾德超,陈发祖.不同覆盖条件对土壤水热分布影响的计算机模拟:Ⅰ—有限元分析及应用.地理学报,1992,47(2):181~186

隋红建,曾德超,陈发祖.不同覆盖条件对土壤水热分布影响的计算机模拟:Ⅱ—数学模型.地理学报,1992,47(1):74~79

孙菽芬.土壤内水分流动及温度分布计算——耦合型模型.力学学报,1987,19(4):374~380

王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土壤盐分动态规律.水利学报,1991,1:1~9

王亚东,胡毓骐.裸地蒸发过程土壤盐分运移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灌溉排水,1992,11(1):1~5

魏新平,王文焰,王全九,张建丰.溶质运移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灌溉排水,1998,17(4):58~63

席承藩,徐琪等.长江流域土壤与生态环境建设.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谢森传,杨诗秀,雷志栋.水平入渗条件下溶质含量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和土壤水盐运动综合扩散系数Dsh(θ)的测定.灌溉排水,1989,8(1):6~12

徐绍辉,张佳宝.土壤中优势流的几个基本问题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6:27~30

徐绍辉.土壤中优势流的数值模拟研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1998

薛泉宏,蔚庆丰等.黄土性土壤K+吸附、解吸动力学研究.土壤学报,1997,34(2):113~122

杨邦杰,隋红建.土壤水热运移模型及其应用.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杨金忠,蔡树英.土壤中水、汽、热运动的耦合模型和蒸发模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89,22(4):157~164

杨金忠,蔡树英等.区域水盐动态预测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报告,1993

杨金忠,叶自桐.野外非饱和土壤水流运动速度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对溶质运移的影响.水科学进展,1994,5(1):9~17

杨金忠,叶自桐等.野外非饱和土壤中溶质运移的试验研究.水科学进展,1993,4(4):245~2

杨金忠.一维饱和与非饱和水动力弥散的实验研究.水利学报,1986,3:10~21

杨金忠,蔡树英,叶自桐.区域地下水溶质运移随机理论的研究与进展.水科学进展,1998,9(1):84~98

杨培岭,郝仲勇.植物根系吸水模型的发展动态.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4(2):67~73

姚其华,邓银霞.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及其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土壤通报,1992,23(3):142~145

尤文瑞.土壤盐渍化预测预报的研究.土壤学进展,1988,16(1):1~8

张妙仙.次生盐渍化土壤潜水系统水-盐-作物产量动态模拟及调控.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9

张明炷,黎庆淮,石秀兰.土壤学与农作学(第三版).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94

张蔚榛,张瑜芳,沈荣开.排水条件下化肥流失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水科学进展,1997,8(2):197~204

张蔚榛.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的初步研究.农田排灌及地下水土壤水盐运动理论和应用论文集,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92,244~263

张蔚榛等.地下水与土壤水动力学.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张效先.饱和条件下田间土壤纵向及横向弥散系数的试验和计算.水利学报,1989,1:1~7

张效先.求田间土壤横向弥散系数的一种实验和解析解.水利学报,1989,6:29~35

张瑜芳,刘培斌.不同渗漏强度条件下淹水稻田中铵态氮转化和运移的研究.水利学报,1994,6:10~19

张瑜芳,张蔚榛,沈荣开等.排水农田中氮素转化运移和流失.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张瑜芳,张蔚榛.垂向一维均质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工程勘察,1984,4:51~55

张瑜芳.土壤水动力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研究生教材.1987

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长江三峡水力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中国科学院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科研项目领导小组.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朱学愚、谢春红等.非饱和流动问题的SUPG有限元素数值法.水利学报,1994,6:37~42

祝寿泉,单光宗等.三峡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土壤盐渍化演变的影响及其对策.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454~462

左强,陆锦文.裸地水、汽、热昼夜变化规律的模拟与分析.中国博士后首届学术大会论文集(下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

左强.改进交替方向有限单元法求解对流-弥散方程.水利学报,1993,3:1~10

Aboitiz M et soil moisture estimation and forecasting for irrigated .,1986,22(2):180~190

Bear of fluid in porous Elsevier,New York,1972.(中译本,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J.贝尔著,李竞生、陈崇希译,孙纳正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Bouma morphology and preferential flow along Water Management,1981,3:235~250

Brandt A et from a trickle source:Ⅰ.Mathematical .,1971,35:675~683

Bresler transport of solutes and water under transient unsaturated flow .,1973,9(4):975~985

Bresler transport of solutes and water under transient unsaturated flow .,1973,9:975~986

Chandra S P O,Amaresh K root⁃water uptake .,1996,122(4):198~202

Chung S,Horton heat and water flow with a partial surface .,1987,23(12):2175~2186

Clothier B E,Kirkham M B,Mclean J situ measurements of the effective transport volume for solute moving .,1992,56:733~736

and one⁃dimensional absorption .,1983,47:641~644

Cushman J H et Galerkin in time,linearize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wo⁃dimensional unsaturated porous media .,1979,43:638~641

De Smedt F,Wierenga P transfer in porous media with immobile .,1979,41:59~69

De Smedt F,Wierenga P transfer through columns of glass .,1984,20(2):225~233

de Vries D transfer of heat and moisture in porous ,1958,39(5):909~916

Elrick D E et the sorptivity of Sci.,1982,132(2):127~133

Eric K,W,Mary P of preferential flow in tree⁃dimensional heterogeneous conductivity fields with realistic internal .,1996,32(3):533~545

Feddes R A,Kowalik P J,Zaradny of field water use and crop for Agricultural Publishing and Documentation,Wageningen,the Netherlands,1978,19~20

Flury,Markus,Hannes Fl hler Susceptibility of soils to preferential flow of .,1994,30:1945~1954

Gardner W aspects of water availability to ,89:63~73

Gardner W of root distribution to water uptake and .,1964,16:41~45

Gardner W of the flow equation for the drying of soils and other porous .,1959,23:183~187

Gaudet J transfer,with exchange between mobile and stagnant water,through unsaturated .,1977,41:665~671

Gerke H H,van Genuchten M dual⁃porosity model for simulating preferential movement of water and solutes in structured porous .,1993,29(2):305~319

Germitza,Page E empirical mathematical model to describe plant root .,1974,11(2):773~781

Ghodrati M,Jury A field study using dyes to characterize preferential flow of .,1990,54:1558~1563

Gureghian A 2⁃D finite⁃element scheme for the saturated⁃unsaturated with applications to flow through ditch⁃drained .,1981,50:333~353

Hanks R J,Bowers S solution of the moisture flow equation for infiltration into layered .,1962,26:530~534

Hanks R J,Klute A,Bresler numerical method for estimating infiltration,redistribution,drainage,and evaporation of water from .,1969,5:1065~1069

Herkelrath W N,Miller E E,Gardner W uptake by plant:Divided root .,1977,41:1033~1038

Hillel D,Talpaz H,Van Keulen macroscopic scale model of water uptake by an nonuniform root system and salt movement in the soil ,121:242~255

Hornung V,Messing predictor⁃corrector alternating⁃direction implicit method for two⁃dimensional unsteady saturated⁃unsaturated flow in porous .,1980,47:317~323

Jaynes D B,Logsdon S D,Horton method for measuring mobile/immobile water content and solute transfer rate .,1995,59:352~356

Jones M J,Watson K of non⁃reactive solute through unsaturated soil Water Resources Council,Technical Paper ,1982

Jury W A,Bellantuoni and water movement under surface rocks in a field soil:Ⅰ.Thermal .,1976,40(4):505~509

Jury W A,Bellantuoni and water movement under surface rocks in a field soil:Ⅱ.Moisture .,1976,40(4):509~513

Lantz R evaluation of numerical diffusion(Truncation error)..,1971,11:315~320

Li Yimin,Ghodrati transport of solute through soil columns containing constructed .,1997,61:1308~1317

Mahrer Y,Katan soil temperature regime under transparent polyethylene mulch:Numerical and rxperimental Sci.,1981,131:82~87

Mantoglou A,Gelhar L modeling of large⁃scale transient unsaturated flow .,1987,23(1):37~46

Mantoglou theoretical approach for modeling unsaturated flow in spatially variable soils:Effective flow models in finite domains and .,1992,28(1):251~267

Milly P C and heat transport in hysteretic inhomogeneous porous .,1982,18(3):489~498

Mohanty B P et transport of nitrate to a tile drain in an intermittent⁃flood⁃irrigated field:Model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al .,1998,34(5):1061~1076

Molz F J,Remson term models of soil moisture use of transpiring .,1970,6:1346~1356

Molz F of water transport in the soil⁃plant system:A .,1981,17:1254~1260

Molz F transport in the soil⁃root system:Transient .,1976,12:805~807

Mualem modified dependent⁃domain theory of Sci.,1984,137:283~291

Murali absorption during solute transport in soils.Ⅱ.Simulations of competitive Sci.,1983,135(4):203~213

Murali absorption during solute transport in soils.Ⅱ.Simulations of competitive Sci.,1983,135(4):203~213

Neuman S P et element analysis of two⁃dimensional flow in soil considering water uptake by roots.Ⅰ. .,1973,37:522~527

Niber J L,Walter M ⁃dimensional soil moisture flow in a sloping rectangular region: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1981,17(6):1772~1730

Nielsen D R,Biggar J displacement in soils:Ⅰ.Experimental .,1961,25:1~5

Nielsen D R,Biggar J displacement in soils:Ⅲ.Theoretical .,1962,26:216~221

Nielsen D R et flow and solute transport process in unsaturated .,1986,22(9):89~110

Nimah M N,Hanks R for estimating soil water,plant and atmosphere interrelations:Field test of .,1973,37:522~527

Olsen S R,Kemper W of nutrients to plant .,1968,80:91~151

Parlange M B et basis for a time series model of soil water .,1992,28(9):2437~2446

Philip J R,de Vries D movement in porous materials under temperature ,1957,38(2):222~232

Pickens J F et element analysis of transport of water and solutes in tilo⁃drained .,1979,40:243~264

Selim H M,Kirkham two⁃dimensional flow of water in unsaturated soils above an impervious .,1973,37:489~495

Smiles D E et dispersion during absorption of water by .,1978,42:229~234

Smiles D E,Philip J transport during absorption of water by soil:Laboratory studies and their .,1978,42:537~544

Stephens D B,Neuman S surface and saturated⁃unsaturated analysis of borehole infiltration tests Above water Resour.,1982,5:111~116

Van Genuchten M closed⁃form equation for predicting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unsaturated .,1980,44(5):892~898

Van Genuchten M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solutions of the one⁃dimensional unsaturated⁃saturated flow and mass transport Resour.,1982,5:47~55

Van Genuchten M Hermitian finite element solution of the two⁃dimensional saturated⁃unsaturated flow Resour.,1983,6

van transfer studies in sorpting porous media.Ⅱ.Experiment evaluation with Tritium(H2O).Soil .,1977,41:272~285

Wu G,Chieng S multicomponent reactive chemical transport in non⁃isothermal unsaturated/saturated model ,1995,38(3):817~826

Wu G,Chieng S multicomponent reactive chemical transport in non⁃isothermal unsaturated/saturated ,1995,38(3):827~838

Yeh T⁃C J et analysis of unsaturated flow in heterogeneous soil: istropic .,1985,21(4):447~456

Yule D F,Gardner W and transverse dispersion coefficients in unsaturated plain field Resources Research,1978,14(4):582~589

Zhang R,Huang K,van Genuchten M efficient Eulerian⁃Lagrangian method for sovlving solute transport problems in steady and transient flow .,1993,29(12):1431~1438

Zhang Weizhen,Zhang crop root uptake model and the simulation of the soil water movement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crop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ing Groundwater Flow and Pollution,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China,~12

1.钱正英.中国水利。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2.中国水利百科全书(1—4卷).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3.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利卷(上、下册).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4.熊运章,朱树人.灌溉管理手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5.康绍忠,蔡焕杰.农业水管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6.刘肇讳、雷声隆.灌排工程新技术.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7.郭元裕.农田水利学.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08.郭元裕.农田水利学.第2版.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9.郭元裕.农田水利学.第3版.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710.康权.农田水利学.水利电力出版社.北京:199011.武明仁.灌溉排水.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12.黎庆怀.土壤与农作.J[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13.陈亚新,康绍忠.非充分灌溉原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14.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s 24.Crop Water Requirements.Rome,197715.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s 33.Yield Response to Water.Rome, 197916.康绍忠等.土壤一植物一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理论及其应用.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17.雷志栋,杨诗秀,谢森传.土壤水动力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18.D.希勒尔著,华孟,叶和才译.土壤和水一物理原理和过程.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19.康绍忠等.陕西省作物需水量及分区灌溉模式.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20.粟宗篙.灌溉原理与应用.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21.《喷灌工程设计手册》编写组.喷灌工程设计手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22.傅琳等.微灌工程技术指南.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23.陈大雕,林中卉.喷灌技术.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4.郑耀泉等.喷灌与微灌设备.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825.王彦军等.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渗灌.节水灌溉,1997(2)26.I.维尔米林.联合国粮农组织灌溉与排水丛书36分册.局部灌溉.罗马,198027.王文焰等.波涌灌溉试验研究与应用.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28.王智.长畦分段灌溉法灌水技术的研究.灌溉排水,1986(4)29.林性粹.旱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北京:农业出版社,199l30.米孟思.膜上灌节水技术.节水灌溉.1998(2)31.林性粹等.农田灌水质量指标的分析与评价.水利学报.1996(11)32.A.H.考斯加可夫著,陈益秋译.土壤改良原理.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533.J.K.Rydzewki,C.F.Ward.Irrig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Fenthch Press, 198934.水利电力部.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SDJ217—84) (试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35.水利电力部.灌溉试验规范(SL13—90),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3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送审稿).199637.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建筑法规.土壤改良系统和建筑物.199338.日本国农林水产省构造改善局.日本土地改良工程规划设计规范.(1)旱地灌溉规划,1982(2)滴灌,1987(3)管道输水工程设计,1988(4)大面积水田规划,1998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与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1994年译印。39.姜永吾.水利工程.台北:三民书局,198240.黄毓高.排水工程.台北:银乐出版社,198241.高肇藩.给水工程.台北:三民书局,198542.施嘉昌.排水工程.台北:大中国图书公司印行,198843.施嘉昌.灌溉排水原理.台北:中央图书出版社,198844.水利电力部水利建设司.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845.水利部科教司.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l46.魏永耀,林性粹.农业供水工程.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47.严煦世,赵洪宾.给水管网理论和计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48.Y.Iabye etc.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s 44.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Irriga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s. Rome, 198849.Ait-Kadi,Mohamed.U.M.I.Optimization of Irrigation Pipe Netwprk Layout and Design.Dissert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198650.李龙昌等.管道输水工程技术.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851.李晓等.管道灌溉系统的管材与管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52.张蔚傣等.农田排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8553.袁宏源,陈大雕,叶自桐.农田灌溉与排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8954.国际土壤改良研究所著,朱厚生等译.排水原理和应用.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55.简·范席福加德主编,胡家博译.农田排水.北京:水利电力出版让,198256.沙金煊.农田底下排水计算.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57.沈容开,张瑜芳,黄冠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与农田非充分灌溉研究述评.水科学进展,199558.戴同霞、李锡录,张兰亭.打渔张灌区暗管排水试验.水利学报.1982(10)59.罗怀彬.稻田暗管排水.水利学报.1982(4)60.丁福棠.早囚暗管排水试验及效果.1982(4)61.余安仁.武汉市郊潜育化稻田暗管排水改良的田间试验.水利学报,1984(11)62.Daniel Hillel.Advances in Irrigation.Volume 2.Academic Press, 198363.许志方.灌溉计划用水.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364.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水电局.灌溉用水.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765.汪志农,熊运章.灌溉渠系配水优化模型的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2)66.汪志农,熊运章.适用半干旱灌区某次配水的优化模型.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93(6)67.汪志农,熊运章.节水灌溉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26)68.范逢源.环境水利学.第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69.张六曾著.河山百划录.第1版.北京:海洋出版社,199470.李宝庆等.水资源开发与环境.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71.水利部水利管理司.水利工程供水水价理论与核定方法.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72.许志方,沈佩君.水利工程经济学.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73.吴恒安.实用水利经济学.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邢永强1李金荣2李金玲3常秋玲1贺传阅1

(1.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郑州 450016;2.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郑州 450001;3.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郑州 450007)

《灌溉排水学报》,文章编号:1672-3317-(2008)-03-0106-03

摘要 对10m×10m面积内的100个土壤样点取样分析其硝态氮含量,用地质统计学中的区域化变量理论和半方差函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含水率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均具有空间变异性,属于中等程度变异;硝态氮含量的半方差随着取样间距的增加而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存在着空间变异结构,最后对其进行拟合,确定其变异程度及空间相关尺度。为进行大范围土壤的取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硝态氮 空间变异 区域化变量 半方差分析

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施用到土壤中的氮肥,经过一系列分解转化作用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比如经过矿化、硝化与反硝化等过程,氮肥转化为无机态氮即氨态氮和硝态氮。我们知道适量的氮肥是保证农作物获得高产的基本条件,过量的氮肥不仅造成浪费,更为严重的是会引起作物、土壤、大气及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我国北方旱地土壤氮素形态一般以硝态氮为主,所以土壤中硝态氮的空间变异必然会引起该土壤中农作物的生长变异。所以开展土壤硝态氮含量空间变异性研究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制定农田施肥方案,提高氮肥利用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土壤系统本身是一个形态和过程都相当复杂的自然综合体(雷志栋等,1985)。在时间和空间上土壤是一个非匀质的介质,而且有着明显的空间变异。灌区田间实际情况表明,在土壤质地相同的区域内,土壤特性(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在同一时刻,各个空间位置上的量值并不相同,这种属性即称为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性(黄绍文等,2003;Triantafilis,et al.,2004;高鹭等,2002)。这种空间变异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成土过程,二是人为活动。特别是人类活动对空间变异的影响更显著。正由于此,一个田块内土壤的变异可分为系统变异和随机变异两部分。

就研究方法来说,经典统计学忽略了土壤属性在空间上的相关性,认为土壤属性是空间上相互独立的,当然这与土壤特性的实际情况不符,因此经典统计学无法揭示土壤属性在一定空间距离上的相关性。空间变异理论(孙洪泉,1990)考虑到了土壤属性的空间相关性,因此研究土壤的空间变异性对指导各种先进的灌溉设施和农业水利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1 基本理论

土壤的空间变异理论(孙洪泉,1990)是以地质统计学(geostatistics)为基础。地质统计学的雏形是20世纪50年代,在南非矿业学家Krige提出的矿产品位和储量估值方法基础上,于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著名的统计学家Matheron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研究之后建立起来的。他在提出来区域变量理论,使传统的地学方法与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公式系统,又称地质统计学。地质统计学的半方差函数对土壤属性在空间上变化的结构性能够定量和精确描述。地质统计学是以区域化变量、随机函数和平稳性假设等概念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核心,以克立格插值法为手段,分析研究自然现象的空间变异问题(Triantafilis,et al.,2004;高鹭等,2002)。

区域化变量

区域化变量Z(x)是指在空间分布的变量,是在区域内不同位置x取不同值Z的随机变量。它一般反映了某种现象的特征,比如不同位置各点土壤养分含量等。区域化变量具有结构性和随机性的特征。结构性是指在空间两个不同点处土壤养分具有某种程度的自相关性,一般而言两个点间距越小,相关性越好。这种自相关性反映了这种变量的某种连续性和关联性,体现了其结构性的一面。随机性是指在土壤系统内,任意空间点x处,其土壤养分的取值是不确定的,可以看作是一个随机变量,这就体现了其随机性特征。

半方差函数

半方差函数也称为空间变异函数(semivariograms),只要是与空间有关的变量,都可以用半方差函数来计算它。半方差函数既能描述区域化变量的结构性特征,又能描述其随机性变化。半方差函数是描述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结构的一个函数。假设随机函数均值稳定,方差存在且有限,该值仅与间距h有关,则半方差函数γ(h)可定义为随机函数Z(x)增量方差的一半。其计算公式为

环境·生态·水文·岩土:理论探讨与应用实践

图1 半方差图

Sketch map of semi-variance

其中n(h)是被向量h相隔的数据对的对数。当然,数据对越多,计算的半方差函数值的精度越高。对不同的滞后距h,式(1)可以算出相应的γ(h)值来。对于每一个滞后距hi,把诸点[hi,γ(hi)]在h—γ(h)图(图1)上标出,再将相邻的点用线段连接起来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实验半方差函数图(或实验方差图)。通过方差图可以得到半方差函数的3个极为重要的参数:即变程值a(Range)、基台值C(Sill)和块金值C0(Nugget),其中变程值反映了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特性,在变程值以外,土壤性质是空间独立的,而在变程值以内,土壤性质是空间非独立的。块金值代表一种由非采样间距造成的变异,一般是指土壤性质的测定误差。基台值是指在不同采样间距中存在的半方差极大值。另外,块金方差/基台值可表示空间变异程度。

2 材料和方法

研究区概况

试验于2006年在河南省浚县城西一实验田内进行,该区地形地貌类型为冲积平原,地势比较平坦,主要供试土壤为壤土,气候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该地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当季种植玉米。面积10m×10m,按照1m×1m设置网格,共有100个观测点(图2),采样深度为耕层10~15cm。采样期间晴朗无雨,采样时间分别是2006年6月12日(田间较干,平均质量含水率为)和2006年8月14日(田间较湿,平均质量含水率为)。

图2 采样点平面布置图

Sampling location of the area

测定方法

测定项目:质量含水率和硝态氮。

测定方法及仪器:对田间所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风干,过1mm的筛,然后以5:1的水土比用1mol/L的KCl进行抽滤浸提,在实验室用酚二磺酸比色法进行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土壤中硝态氮测定结果的统计特征值

利用Kolmogorov-Smirnov方法对硝态氮含量的总体分布进行非参数检验,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土壤硝态氮含量多数为对数正态分布类型。从硝态氮的均值来看,均值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小而增加,说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小硝态氮向下层淋洗的量也相应减小。

另外前面已经述及,变异系数C1的大小可以反映土壤特性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程度,一般认为:C1<为弱变异性,≤C1≤为中等变异性,C1>为强变异性。从表1中的统计资料来看,所测得的硝态氮含量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均属中等变异性。因为硝态氮在土壤中相对比较稳定,所以其变异系数较少,这与硝态氮在土壤中比较稳定有关。本次实验中,土壤较湿(土壤平均含水率为)时,硝态氮的变异系数为,土壤较干(土壤平均含水率为)时,其变异系数为,所以土壤较湿时硝态氮的变异系数明显大于土壤较干时硝态氮的变异系数,这里可以理解为硝态氮变异系数受不同灌水量的影响,灌水量增加,变异系数增大,灌水量对硝态氮的转化和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表1 土壤硝态氮含量的统计特征值

前面已经说过,硝态氮在田间的分布具有地学的结构特征和统计学的随机特征。这些统计值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样本总体,而不能定量地刻画土壤硝态氮含量的随机性和不规则性,独立性和相关性,要解释并进行定量化,必须进行空间变异结构分析。

土壤中硝态氮的空间变异结构分析

半变差函数图在一定范围内反映了不同观测点的观测值之间的依赖变化情况,可以检验土壤中硝态氮的空间变异性。从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半方差函数图(图3)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硝态氮含量的试验变差函数值均随采样点间距的增大而增加,从非零值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数,即当其间距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半变差函数值在某一常数上下摆动时,这一常数就是基台值C(C0+C1),与这一基台值相对应的间距就是变程a,且变程a等于最大自相关距离。当h<a时,土壤硝态氮含量之间存在着空间上的相关关系,当h≥a时,土壤硝态氮含量值是独立的。当间隔距离h=0时,γ(0)=C0,该值即为块金值C0。

图3 硝态氮含量的半方差图

Semi-variance of soil NO3--N

根据计算的两种不同含水率的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实验变差函数值,然后选用球状模型进行拟合。用加权多项式回归法进行计算,编程序可得出球状模型中的各个参数(C,a,C0)(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硝态氮含量在含水率为的土壤中其块金值C=,基台值C0=,变程值a=;硝态氮含量在含水率为的土壤中其块金值C=,基台值C0=,变程值a=。对土壤含水率为的土壤,当h≥a=时,自相关函数的值为零,变差函数值趋于稳定,也就是说,当采样间距在之内,硝态氮含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把硝态氮含量当作区域化变量处理;当采样间距大于时,硝态氮含量不具有空间相关关系,可以把硝态氮含量看做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对土壤含水率为的土壤,当h≥a=时,变差函数值趋于稳定,同样,当采样间距小于,硝态氮含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把硝态氮含量当作区域化变量处理;当采样间距大于时,硝态氮含量不具有空间相关关系,可以把硝态氮含量看做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另外从表2 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来,含水率较大的土壤,其硝态氮含量的变程值稍微小于含水率较低的土壤,说明土壤的含水率也影响到硝态氮含量的空间变异,主要是因为土壤中水分可以滞留较多的硝态氮,因此实际野外采样时要根据土壤的含水率布置取样间距。含水率较小时,取样间距可以布置的大些;含水率较大时,取样间距相对布置的小。

表2 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半方差参数值

研究区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空间变异既具有结构性,又具有随机性。它们对土壤属性的变异性影响程度如何,这可以从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C0/(C0+C1))来表示其空间变异程度,如果该比值较高,说明由随机部分引起的空间变异性程度较大;相反,说明由系统变异引起的空间变异性程度较大;如果该比值在1附近,则说明该变量在整个研究尺度上具有恒定的变异。从表2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这次研究区土壤的空间变异性主要是由土壤的空间结构本身引起的,而由随机部分引起的变异程度较小,不起主要作用。

4 结论

土壤属性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变异性,而地质统计学中的区域化变量和变差函数是研究这种空间特性的重要理论工具。土壤中硝态氮含量表现出空间变异结构,可以作为区域化变量。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的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均具有空间变异性,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均属中等变异性。含水率较高(土壤平均含水率为)的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变异系数大于含水率较低(土壤平均含水率为)的土壤中硝态氮的变异系数。

根据区域化变量和变差函数的理论,对不同含水率土壤中硝态氮含量进行空间变异结构分析,得到其变程值。对含水率为的土壤来说,其硝态氮含量空间的相关距离为;对含水率为的土壤来说,其硝态氮含量空间的相关距离为;在其相关距离范围内,土壤的空间结构本身对硝态氮含量的空间变异性起主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高鹭,陈素英,胡春胜等.2002.喷灌条件下农田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1(6):609~615.

黄绍文,金继运,杨俐苹等.2003.县级区域粮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分区管理技术研究.土壤学报,40(1):79~88.

雷志栋,杨诗秀,许志荣等.1985.土壤特性空间变异性初步研究.水利学报,(9):10~21.

孙洪泉.1990.地质统计学及其应用.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Triantafilis J,Odeh I O A,Warr B,et of salinity risk in the lower Namoi valley using non-linear Kriging Water Manage,69(3):203~231.

Spacial Variations of -N in Soil

Xing Yong-qiang1Li Jin-rong2Li Jin-ling3Chang Qiu-ling1He Chuan-yue1

( Researchinstitute of land and resource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4016;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Zhengzhou Univ.,Zhengzhou 450001; of Geological Survey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07)

Abstract:One hundred soil samplers at a plot of 10m×10m were made at an interval of 1m with different soil moisture and different -N in surface soil(10~15cm)were author analyzed experimental data by the theory of regionalized variable theory and studied the special variations of -N 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 at different soil moisture had spatial variability in a given spatial semi-variances of -N wer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ag(h).Fitting the results with linear regressions,the parameters of the semi-variograms were estimated,and their variable extent and space correlative scale were made.

Key words: -N;spatial variability;regionalized variable theory;semi-variance analysis

水产学报论文格式模板

给出电子邮件 我发给你

你好,已经发送给你6篇相关正规论文,请查收,你可以看看他们的格式,希望对你有帮助!以后还需要检索论文的话可以再向我或者其他举手之劳队员提问哦,举手之劳助人为乐!——百度知道举手之劳团队队长:晓斌11蓝猫

论文格式要求文章标题(四号,黑体,居中)作者姓名(五号,宋体,居中)单位名称(五号宋体,居中,含地址邮箱)摘要:单个段落,字数不多于250个,五号字。摘要(三句话:1、文章意义;2、文章主要内容,包括主要思想,方法,结论;3、成果应用领域,意义)关键词:5号字小写,不超过5个词。英文名称:小四TimesNewRoman字体,加粗,内容与中文对应英文摘要:五号TimesNewRoman字体,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1.一级标题,小四宋体, 加粗,左对齐 二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左对齐正文:五号宋体,两端分散对齐。行间距16磅。中文用宋体,西文和数字用TimesNewRoman字体。正文需要5000-8000字。整篇文章应适用A4(210×297mm)白纸,单张纸,左;右;上;下。图表均需有编号和名称,图名在图下面,表名在表上面,并应严格按照其在文章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所有引用的文献应以出现次序进行排列。参考文献按照以下格式:[1] 黄小平,黄良民.大鹏湾水动力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热带海洋学报,2003,22(5):47-54.(期刊)[2] 方子云.水资源保护手册[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书)[3] 曹斌. 云南兰坪矿山开发重金属污染环境评价[D],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8(学位论文)网络文章和研究报告不属正式出版物,不列入参考文献,但在当页下面可作标注这是我们老师刚刚跟我们说的。

1.引言2定义3编写要求4编写格式5前置部分6主体部分7附录附录是作为报告、论文主体的补充项日,并不是必需的。8结尾部分(必要时)

水产学报论文格式要求

《水产学报》是科技核心,2012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投稿难度大。你发表的论文最好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中国水产学会主编:黄硕琳ISSN:1000-0615CN:31-1283/S《水产学报》是由中国水产学会主办、上海水产大学承办的以水产科学技术为主的学术性刊物。

这里不让写网址的,所以无法写出来。不过你去万维书刊网吧,这是一个期刊大全网站,都是真实的杂志社网址、邮箱、电话、通讯地址等。包括下面那位朋友列举的那么多刊物的真实信息。 论文格式:万维书刊网上每一个刊物的简介下面都有“论文模版”和“写作模版”,点开即可参照,详细而又实用!

1.引言2定义3编写要求4编写格式5前置部分6主体部分7附录附录是作为报告、论文主体的补充项日,并不是必需的。8结尾部分(必要时)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水生生物学学科带头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水生动物营养学和种质遗传学的教学与研究,以“为人师表,身正师范”为理念,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刻苦钻研,引领学生进入了求知进取的殿堂。在科研上求新求精,成果卓著,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或先进)的科研成果。先后入选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画”、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画、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画、上海市曙光计画和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等各类人才培养基金的资助。荣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和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1998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七、八届学科组评审委员、中国水产学会理事、上海市科协高级会员、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科学家网路成员等十余个学术团体的 ***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