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论文期刊是什么级别的证书

发布时间:

论文期刊是什么级别的证书

论文发表期刊级别分为T类,A类,B类,C类,D类,E类期刊。

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A类:权威的核心期刊,指的是国际通用的SCI、EI、ISTP、SSCI、A&HCI收录检索系统的论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主题发表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的权威,论文中不包含其他报告总结。

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 ,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国内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分类:南大核心(又称CSSCI、C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国内核心期刊权威度排行:南大核心>CSCD>中文核心>统计源核心。

(1)国家级期刊是国家级单位主管主办的期刊,国家级期刊的级别是国家级。(2)国家级期刊,是国家级期刊,他属于普通期刊,而核心期刊是说北京大学认定的核心期刊目录里的期刊,南京大学认定的核心期刊目录期刊,以及统计源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比国家级期开奖分量重很多,也比较难发。(3)对于很多企业单位的作者,国家级期刊就足够用了,我之前通过淘淘论文网发表了一篇国家级期刊,一篇省级期刊,评高级职称也通过了。

一些小伙伴可能还不了解论文发表的期刊是有级别之分的。当论文质量成为衡量我们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随之诞生的就是sci论文发表的分级。那么论文发表期刊都分为哪些级别呢?这些级别又是如何划分的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走进这篇文章吧! 论文发表期刊的级别分类 一、论文发表期刊的级别分类 公开发表的论文分为六个级别: 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二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10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二、需发表论文的写作要点 1.有说服力、有颜值的论文摘要! (1)、提供介绍性背景信息,引出你的目标陈述。最好用1-3句话让读者知道你为什么进行这项研究。 (2)、概括你所研究项目的基本设计,过度的细节并不需要,但是你应该简短地陈述使用的主要技术。 (3)、清楚描述研究最重要的发现,在结尾处提供尽量详尽的细节。 (4)、简洁陈述结论并避免夸大,在文稿的结尾写一句与项目相关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意义的话,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你的研究的重要性。 (5)、对你的摘要内容进行可视化处理,以视频的方式呈现,让你的文稿更高端、更出彩。 2.规范、明了的稿件格式! (1)、查看期刊的投稿指南,以确定正确的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2)、确保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确实列在所附的参考文献当中;如果使用编号引用格式,要按正确的顺序。 (3)、最好能通过PubMed或Google Scholar核实参考文献,这样能确保所有的参考文献信息都准确无误。 (4)、通篇使用统一字体。每一部分的标题要确保有明确、清晰和一致的层次结构。用分页符而不是段落空行分隔文稿的不同部分。 3.“高清无码” 的论文图表! (1)、图片最好保证高分辨率。 (2)、保证文稿里的所有图片的亮度和对比度相同。 (3)、不要把多个图像合并在一个区域里。 (4)、图像中的任何特定特征不得被加强、隐藏、移动、删除或添加。 (5)、调节亮度、平衡或对比度是可以的,但是只有整个图像统一调节才行。且,每个像素应该线性调节。

图书馆的期刊是什么级别的论文

学术论文发表分为六个级别:T类、A类、B类、C类、D类、E类。

1. 论文发表第一级别:T类

T类,是指特种刊物论文,是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其发表难度是最大的,对大多数作者来说,还是学习吧,发表T类论文,不存在的。

2. 论文发表第一级别:A类

A类,是指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是指在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或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发表难度仅次于T类,对于英文要求很高。

3. 论文发表第一级别:B类

B类,是指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是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4. 论文发表第一级别:C类

C类,是指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2017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5. 论文发表第一级别:D类

D类,是指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6. 论文发表第一级别:E类

E类,是指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受发行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论文发表级别越高,发表难度越大,影响力也越大,参加学术交流或者评职称,起到的作用也会更具优势。若你需要发表论文,可以找我们推荐期刊征稿和发表指导,解决你发表论文的难题。

论文发表第一级别:T类此类型级别一般是指特种期刊论文,主要是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其发表难度是最大的,大多数作者都无法达到这一级别。论文发表第二级别:A类此类型级别一般是指权威的核心刊期刊论文,主要是在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等检索系统上所收录的论文,或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发表难度仅次于T类,并且对英文有很高的要求。论文发表第三级别:B类此类型级别是指重要核心期刊论文,主要是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中等有重要影响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论文发表第四级别:C类此类型级别是指一般核心期刊论文,主要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2017版》期刊上发表的的论文。论文发表第五级别:D类此类型级别是指一般公开期刊论文,主要是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论文发表第六级别:E类此类型级别一般是指受限公开期刊论文,主要是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现在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咱们从作者的角度看进行分类。一:核心1,国内核心国内一共我记得是7大检索,但是实际上评职称常用的,以地位排序:南大(CSSCI)、北大、人大复印资料、科技核心、CSCD……后面的就不怎么用了。这个排序也不是特别准,比如CSCD放在哪里就不太确定。其中南大只收社科(有空的查一下全称就知道)。CSCD只收自然科学或者叫工科。科技核心工科多,社科也有,很少。以及,CSCD和北大核心大面积重叠。顺便,人大复印资料是文摘转载。2.国外核心从地位高的开始:SSCI、A&HCI,SCI、EI、Scopus……以及其他更小的检索。当然也有侧重,头两个是社科类,第三第四是工科类,为主哈。国外对于稿子的要求其实没有国内严格。国内还需要约束作者身份,国外一贯不过问。二:非核心就是普刊,一般分省级和国家级。但是实际上我国出版总署曾经明确禁止区分省级国家级,因为都是正规批准的出版物。但是实际上评职称的时候,有时候还是区分的。一般认为主管单位是省级的刊物就是省级……比如河北省教育厅主管,ok那就是省级,要是教育部主管就是国家级。理论是这样,不过也不是特别准,比如有些是湖北省出版公司主管主办,这种就很难区分。我就打个比方,主管单位有时候可以是一个企业。普刊里面有一类是电子期刊,这种期刊在出版署分类查询的时候,进入的类别是:连续性电子出版物。电子期刊原则上是不出纸本的,但是为了现在评职称方便也做纸本(实际上是违规了,但是很多单位认可)。非核心的分类其实更多时候并不看省级国家级,看的是上网,就是全文收录/检索。可以选择的网站包括:知网、万方、维普、以及龙源、等其他网站。前三个比较贵,价格到了……反正没有低于三千的,其他的比较便宜,原则不会高于一千。目前情况,上网成为期刊档次的主要识别因素。

进入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期刊查询即可查询。

学术期刊按主管单位的不同,可以分为省级、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CSSCI、CSCD、双核心期刊等。

1、省级医学:主管单位是省一级机构主管的期刊;

2、国家级医学:主管单位是国家机构、或一级协会和学会主管的期刊;

3、科技核心:进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科技核心目录的期刊;

4、中文核心: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北大中文核心目录的期刊。

扩展资料:

按内容分类:

以《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为代表,将期刊分为四大类:

1、一般期刊,强调知识性与趣味性,读者面广,如我国的《人民画报》、《大众电影》,美国的《时代》、《读者文摘》等;

2、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评论等文章,以专业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3、行业期刊,主要报道各行各业的产品、市场行情、经营管理进展与动态,如中国的《摩托车信息》、《家具》、日本的《办公室设备与产品》等;

4、检索期刊,如我国的《全国报刊索引》、《全国新书目》,美国的《化学文摘》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期刊

参考资料: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期刊查询

ieee期刊是什么级别的

IEEE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的简称,全球公认的专业学会,并且是国际上最大的非营利性学会,IEEE制定了很多电气电子行业的标准规范,同时也检索很多本专业的期刊、会议、文献。

IEEE期刊主要分为会刊(IEEE Transaction)/期刊(IEEE Journal)、杂志(IEEE Magazine)和快报(IEEE Letters)三类。

杂志要求版式美观、内容易懂,常常用文字和图表来表述最新研究成果,一般不允许有过多的公式推导;快报短小精悍,展示最新的研究思想,主要讲究论文的时效性,理论推导要求不高;期刊则服务于某一专业的研究人员,面向学者及研究人员,要求对相关知识背景作全面的介绍。

IEEE出版内容

IEEE出版包括期刊、杂志、会议论文、电子书、行业标准等多个种类的内容。

1、会议论文集

2016年,IEEE出版超过1500种会议论文集,出版大约300万篇会议论文。论文由当今顶尖新兴技术创新者撰写。大多数IEEE会议都遵循纸质出版流程,许多IEEE会议都有同行评审程序。

2、行业标准

IEEE是一个领先的标准开发商,是传统和新兴领域,尤其是电信,信息技术和电力与能源领域标准规范的核心来源。已制定了超过5000种行业标准。

3、IEEE Xplore数字图书馆

IEEE Xplore Digital Library作为IEEE科技文献的在线访问平台,让科研人员更方便快捷地获取全球最先进的高价值文献。IEEE Xplore收录了其出版的所有期刊和杂志等超过400万篇全文文献,期刊可回溯至1872年。IEEE Xplore每年新增约有5万篇期刊文章,平均每月超1000万下载量。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1963年1月1日由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协会(IRE, 创立于1912年)和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创建于1884年)合并而成,它有一个区域和技术互为补充的组织结构,以地理位置或者技术中心作为组织单位(例如IEEE 费城分会和IEEE计算机协会]])。它管理着推荐规则和执行计划的分散组织(例如IEEE-USA 明确服务于 美国的成员,专业人士和公众)。 总部在美国纽约市。 IEEE在150多个国家中它拥有300多个地方分会。透过多元化的会员,该组织在太空、计算机、电信、生物医学、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中都是主要的权威。专业上它有35个专业学会和两个联合会。IEEE发表多种杂志,学报,书籍和每年组织300多次专业会议。IEEE定义的标准在工业界有极大的影响。IEEE (读做eye-triple-e,I-3E)。学会成立的目的在于为电气电子方面的科学家、工程师、制造商提供国际联络交流的场合,为他们交流信息。并提供专业教育和提高专业能力的服务。学会的主要活动是召开会议、出版期刊杂志、制定标准、继续教育、颁发奖项、认证(Accreditation)等。IEEE每年要举办300多个学术会议,有35万人参加。IEEE的许多学术会议在世界上很有影响,有的规模很大,达到4-5万人。IEEE定位在科学和教育,并直接面向电子电气工程 通讯,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原理研究的组织, 以及相关工程分支的艺术和科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IEEE承担者多个科学期刊和 会议组织者的角色。它也是一个广泛的工业标准开发者,主要领域包括电能,能源,生物技术和保健,信息技术, 信息安全,通讯, 消费电子,运输,航天技术和纳米技术. 在教育领域IEEE积极发展和参与,例如在高等院校推行电子工程课程的学校授权体制。IEEE制定了全世界电子和电气还有计算机科学领域30%的文献, 另外它还制定了超过900个现行工业标准。每年它还发起或者合作举办超过300次国际技术会议。IEEE由37个协会组成,还组织了相关的专门技术领域, 每年本地组织有规律的召开超过300次会议。 IEEE出版广泛的同级评审期刊,是主要的国际标准机构(900现行标准,700研发中标准)。

ieee在太空、计算机、电信、生物医学、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中都是主要的权威。ieee发表多种杂志,学报,书籍和每年组织300多次专业会议。可以说如果发表一篇ieee论文在电子技术和信息科学方面是很巨大的成功。

ieee是一个组织,全名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在全球各国都有一定数量的会员,在我国国内多个城市也设有分会,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出版有70多种期刊杂志、论文集和图书,因此ieee论文发表也是国际学术论文发表的一个类型。

ieee论文发表尤其适合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发表论文,应该说只要专业对口,就可以选择ieee发表论文,ieee专业针对性比较强。ieee出版广泛的同级评审期刊,是主要的国际标准机构。

ieee制定了全世界电子和电气还有计算机科学领域30%的文献,另外它还制定了超过900个现行工业标准。每年它还发起或者合作举办超过300次国际技术会议。ieee由37个协会组成,还组织了相关的专门技术领域,每年本地组织有规律的召开超过300次会议。

ieee期刊是什么级别?首先,我们要清楚ieee的含义,ieee不是一个检索工具,而是一个组织,全称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是一个全球公认的专业学会,并且是国际上最大的非营利性学会,ieee制定了很多电气电子行业的标准规范,同时也检索很多本专业的期刊、会议、文献。

ieee期刊严格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性期刊,统称journals,另一类是letters,也就是快报类型的期刊,这两类期刊都是可以发表学术论文的,不同之处在于journals适合发表长篇学术论文,letters适合发表短篇学术论文,还有一类是技术性期刊,主要发科普类或应用类的文章。

ieee期刊的选择与一般期刊的选择准则是一致的,与自己专业相符,还需要关注期刊的影响因子,ieee检索收录了本专业内很多高质量期刊,因此期刊的选择范围还是比较广的,作者可以通过ieee xplore数据库系统筛选适合自己的期刊。

ieee制定了全世界电子和电气还有计算机科学领域30%的文献,另外它还制定了超过900个现行工业标准。每年它还发起或者合作举办超过300次国际技术会议。ieee由37个协会组成,还组织了相关的专门技术领域,每年本地组织有规律的召开超过300次会议。

IEEE包含哪些期刊?学术期刊是IEEE检索的一类,除了学术期刊以外,IEEE还检索各类专业书籍、学术会议、论文集,还包括各个分会的会刊也会检索收录,所以IEEE从名称上看是一个组织协会,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术检索工具。

除了上述内容,IEEE召开会议、出版期刊杂志、制定标准、继续教育、颁发奖项、认证等内容都是IEEE的主要职责内容,IEEE检索的刊物书籍基本都是电子电气领域的出版物,这些刊物与其他检索系统检索刊物可能会有所重合,比如某个刊物同时被IEEE、SCI检索,或者同时被IEEE、SCI、国内核心期刊检索。

这类刊物的发表难度是非常高的,本身IEEE就是电气电子领域中学术价值比较高的检索系统,这类刊物也比那些仅被单一检索系统检索的刊物更具发表价值,IEEE从发表学术论文角度来说专业针对性是比较强的,作者如果不是电子电气专业的人员是不适用于IEEE的,另外,IEEE由于每年举办三百多场学术会议,因此也是非常适合发表会议学术论文的。

不单单是IEEE检索的刊物,检索的会议或者论文集可能也会与其他检索系统重叠,比如学术会议被IEEE和EI同时检索,所以IEEE本身与其他检索系统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与好坏之分,只要是被这些检索系统检索收录的期刊或者会议或者其他类型的文献载体。

ssci期刊是什么级别

ssci的级别要高,其发文章难度是sci的25倍。首先,SCI与SSCI都是由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nc.)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一种引文数据库。从内容上说,SCI以收录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等领域的论文为主,主要侧重基础科学,而SSCI则是以收录社会科学的论文为主。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创建于1961年,它是根据现代情报学家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在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

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2014年统计的2013版的SSCI收录期刊名录中约有4000余种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8个学科领域。

SCI与SSCI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

根据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定义,SSCI是一个国际性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在国内属于权威性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渠道。

ssci不是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一般包括北大核心期刊(即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现在是2011版,以前四年评一次,现在三年评一次)和南大核心期刊即CSSCI,俗称C刊。核心期刊,主要是指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进行刊物评价而非具体学术评价的工具。 扩展资料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CI,收录报道并标引了2684种(截止到2009年6月9日)社会科学期刊,同时也收录SCIE所收录的期刊当中涉及社会科学研究的论文。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

cstpcd期刊是什么级别

cstpcd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旗下的万方公司推出的数字化期刊。CSTPCD是我国最重要的检索系统之一。旗下的万方公司推出的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在国内影响巨大。更多关于cstpcd期刊是什么意思,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一、评价单位不同: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评价;统计源核心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价。

二、评价周期不同:北大核心有效期四年,四年后对该期刊重新评定;统计源核心有效期三年;撒年后对该期刊重新评定。

三、所评领域不同:北大核心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统计源核心只包括自然科学。

科技核心:全名为“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又称科技核心或统计源核心。是在所有正规期刊中每2年评选1次,影响因子达到标准,即可成为科技核心,由科技部每2年公布一次。

中文核心:全名“中文生物核心期刊”,又称中文核心,北大核心。是在所有科技核心期刊中每4年评选1次,影响因子达到标准,即可成为中文核心,由北大出版社每4年公布一次。

CSCD核心期刊:CSCD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英文缩写,被该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均为CSCD核心期刊。 CSCD中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其中核心库的杂志等级略高些(相对而言),但是这3类杂志有交叉,比如一军大学报既是CSCD核心期刊,也是中文医学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

国内认可的核心期刊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每4年出版一次,1996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二版)》,2000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三版)》,2004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四版)》。

1931年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首先揭示了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发现某时期某学科1/3的论文刊登在3.2%的期刊上。

196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了二次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发现75%的文献出现在10%的期刊中;1971年,SCI的创始人加菲尔德统计了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24%的引文出现在1.25%的期刊上,等等,这些研究都表明期刊存在“核心效应”,从而衍生了“核心期刊”的概念。

依据布拉德福定律,如果科学期刊按其所刊载某一学科论文的数量多少,依递减顺序排列并划分出一个与该学科密切相关的期刊所形成的核心区期刊区以及另外几个区。

使每个区中的期刊载文数量相当,则核心区期刊数量与相继区的期刊数量成1:n∧2:n∧3:n∧4……即刊登与某一学科或专业有关的论文较多的那些期刊。

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7、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

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统计源期刊的选刊标准有17项,它们是:

(1)总被引频次;

(2)影响因子;

(3)年指标;

(4)自引率;

(5)他引率;

(6)普赖斯指数;

(7)引用半衰期;

(8)被引半衰期;

(9)老化系数;

(10)来源文献量;

(11)参考文献量;

(12)平均引用率;

(13)平均作者数;

(14)地区分布数;

(15)机构数;

(16)国际论文比;

(17)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是指某一刊物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的比值.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说明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而有些杂志宣称的核心期刊,实际是由中国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编制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其核心版即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因其权威性、全面性而广泛作为评定标准。

科技期刊的评定方式多样,大多数的科技管理部门结合这两种方式。当然也有一些单位只认其中之一,或参考该目录再增减行业内认定的期刊作为自己的标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