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按照期刊的格式要求来写~先根据你的专业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期刊。比如你要发教育方向的,知网的期刊,或者建筑类,万方的期刊等等?在投稿时,格式也是编辑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文章与期刊要求差异很大,那起码从视觉上就会让编辑感觉到没有“诚意”。期刊对稿件的格式都是有具体要求的,我们要根据刊物的要求来调整格式的位置,包括字体大小、行距、页边距等。因此,按照要求修改格式后再投稿,非常必要。找到想投稿的期刊或者搜索刊名,可以找到每本期刊对应的要求。以《居业》为例,点击期刊封面,进入后就能看到具体要求了。
1.注意辨别期刊的真伪论文发表,首要的问题就是期刊的真伪鉴定问题。目前市场上很多的非法期刊,让人防不胜防。具体做法:我们拿着期刊名称去新闻出版总署的网站上进行检索系统,凡在检索系统里检索不到的期刊,一般都是非法期刊。所以,如果不知道刊物是否正规,不妨将刊物名称输入检索一下,如果检索不到,自然就是假的。 2.注意发表论文的防由于期刊发表行业比较混乱,什么样的机构与人员都有。很多人由于在发表期刊时,不注意而导致自己。现在该行业惯用的术主要有假冒期刊,把文章发表的赠刊上,直接拿钱跑人等。因此,如果你在网上发现一下类型的广告,千万不要相信:如果对方只留手机号的,请不要轻易相信。如果对方只提供个人账户汇款的,请不要轻易相信。如果对方明显只有一个人的,请不要轻易相信。如果对方承诺包写包发的,请不要轻易相信。 3.论文发表注意时间和期刊的要求规定单位评职称也好,研究生毕业也好,对论文发表的时间都是有要求的。现在很多的学术期刊,排版得很晚,比如一些核心期刊杂志,在2011年8月份就开始征集到了2012年的1月份的文章了。也就是说,作者8月份投稿,文章要在2012年1月份才能见刊,跨越时间很长了。如果是年底评职称,自然要错过递交材料的时间了。所以论文发表前,不妨先咨询下刊物的排版时间,尽量选择能早点出刊的杂志。 另外,很多单位对刊物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大部分刊物都要求刊物是省部级以上的。那样,如果刊物的主管主办单位为一般的县市级单位,那刊物可能就不管用了。还有单位要求发专业相关的期刊,比如评工程师发到教育类的刊物上,或教师职称发到工程类的期刊上,那样的学术成果可能会不被算数,尽管刊物是没有问题。还有单位对论文的字符数也有一定的要求,大部分单位是要求2000字以上,也有单位是要求3000字以上。还有单位对发表论文的数量也有要求,高级职称一般是要求3篇,中级是要求2篇,当然也有地区要求是有就可以。
我是杂志社编辑 可以帮你
众所周知,在世界范围内的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可以推动一个人学术地位的提升,也能为职业前景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大家在发论文的路上你追我赶,乐此不疲。然而,在无数文章被提交之后,但只有极少数被接收。2013年,Nature共收到11000篇论文投稿,最终只发表了856篇,发表比例为7.8%。那么,想在顶尖期刊发表论文,除了研究本身之外,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在伦敦举办的一次Naturejobs职业展览会(Naturejobs Career Expo)上,Nature的母公司——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的编辑Peter Gorsuch,以及Nature的编辑Sadaf Shadan为大家分享了一些科研成果发表过程中的建议,Nature Communications的资深编辑&团队经理Nicky Dean也分析了这些牛刊看重的要素,以下是他们一些观点。 数据是所有研究工作的核心。 Peter指出,事实上,一篇论文如果没有出色的数据支撑,几乎不可能在顶尖期刊上发表。而且,即便数据出色,如果文章的质量很差也是不行的。 假设你的研究在讲述一个“故事”。 一篇文章应该从提出问题入手,之后形成逻辑论证。Sadaf 指出:“一篇优质论文通常少不了有力的证据和引人注目的结论。”所以,确保你的“故事”中没有任何漏洞。一项优秀的研究应该构建出某种系统或者想法的轮廓,一篇论文也应该讲述一个清晰明了、引人入胜的“故事”,同时在写作时对目标期刊的风格做到心中有数。比如,这篇论文是发在Journal of Virology(病毒学期刊)合适呢?还是发在Infectious Diseases(传染病学期刊)合适? 了解你的读者。 没人有义务必须读完你写的文章,如果不仔细斟酌论文的受众的话,也会在无形中降低论文的潜在影响力。科研论文的受众很特别,但千万不要对你他们的知识水平值期待得太高,尤其是在影响力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上,这些期刊的收稿标准之一就是论文相关性比较宽泛。所以,尽管你的读者可能是科学家,但不一定就是你所在研究领域的专家。 简洁,干净、清晰。 Nicky表示,千万不要低估标题跟摘要的重要性。尽管学者们在论文写作末期才会考虑这两个细节,但它们正是编辑跟审稿人最关注的点。要确保标题和摘要起到诱饵的作用,拉着读者往下读。这就意味着尽量不要在标题和摘要中使用不必要的专业术语。例如,“Sylvilagus nuttallii: a semi-arboreal lagomorph(山棉尾兔:一种半栖树兔形目动物)”就远远不如“Tree climbing behaviour in Mountain Cottontail: Sylvilagus nuttallii(山棉尾兔的爬树运动行为)”。 摘要部分应该介绍研究主题、论文要回答的问题,还应该总结主要研究发现,并对其可能产生的价值以及应用这些研究发现的前景给出观点性陈述。可以通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来展开论文:论文想展示的主要结论是什么?该研究成果会对哪些领域产生影响?与该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相关性有多大? 一个出彩的论文标题和摘要吸引读者去关注论文。 此外,留心自己平常所读论文的结构和语言。不只是自己的领域,其他领域也会为你提供很多的灵感。 充分利用图表。 图表能够直观地展现你的发现,而且图表与图表之间一定要有逻辑顺序,并且与你论文所讲述的“故事”一一对应。在大数据时代,图表在科研成果中的应用简直到了泛滥的地步,所以你要懂得取舍。Peter建议,在所有的数据中,选最能展现自己研究要点的数据,而不要将所有数据都往论文上堆砌。此外,科学研究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就是从别人的研究中受到启发或者获得灵感,因此在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就能让更多需要看到你研究的学者看见你的论文。 Nicky说:“有的学者知道如何构思一篇论文,论文语言水平也很好。这些论文经过了深思熟虑和仔细打磨,观点成熟,结构清晰,让人一看就知道重点在哪里,这无形中就增加了读者的兴趣和论文的影响力,所以有想法还不够, 论文写作水平也很关键 。” 历经多年的科研训练,大多数人都形成了一种在论文中去展现“快来看看我做了些什么”的写作思维,但是如果真正想要提高自己的研究价值跟影响力的话,更应该建立在论文中展现“ 来看看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 ”的写作思维。
不是不好这种情况多数是论文内容不符合期刊发表主要方向,所以会建议转投。还有可能是隶属的科研单位水平低、名气小、论文内容档次不够、没有知名专业人士参与等等,作者不可自行盲目的投稿,而应该多和专业的老师进行沟通,他们的经验是比较丰富的,对于期刊的征稿范围了解的比较清楚,可以尽早的为作者安排合适的期刊
1.未审退回:这个情况发生在编辑认为论文不符合期刊范畴或投稿要求,于是在未送交外审的情形下退回稿件。有另一种可能是论文里的语言错误太多,索性期刊编辑在退回的时候会说明原因,作者有机会在重投或改投前改善语言。 2.建议改投其他期刊:当期刊编辑认为论文不适合原投稿期刊时,有可能建议改投别家期刊,如果是同一个出版商旗下的期刊,待作者同意后,投稿移转会在期刊内部进行,作者不需要另外操作,但如果是建议不同出版社的期刊,那么就完全是看作者本身愿不愿意改投其他期刊。 3.送交同行评审:在初步审查中编辑会确认论文是否符合期刊范畴、遵守期刊投稿各项要求,一旦检查没有问题,编辑便会送交同行评审,一般都会邀请2到3位审稿人进行审稿。 论文在经过同行评审后,同行评审员会提出决策建议还有相关意见,编辑会根据这些意见做出最后决定,如同先前已经提过的,虽然同行评审意见很重要,但对期刊编辑来说仍然是参考作用,即使审稿人提出负面意见,如果编辑认为论文可信,还是可以接受论文,又或者,审稿人提出正面反馈,编辑也可能认为论文不值得发表而拒绝。 4.小修后接受:这个决定也称作有条件接受,表示论文需要进行一些细微的修改后就能被期刊接受,小修后接受的论文可能不需要再次经历审稿,一般期刊编辑会自己检查后做出裁决,不过,作者还是要记得“小修后发表”不保证一定会接受,还是要让编辑对你的修改满意才行。 5.大修后接受:当编辑认为论文需要大幅度的修改就会做出这个决定,作者在返还修改稿的时候需要附上给审稿意见的逐点回复,修稿后的论文也可能再送外审,通常会交给第一轮的审稿人,但,当然,编辑也有权选择不同的审稿人,第二轮的审稿,有些期刊称作“再审稿”,结果如何是根据作者针对评审和编辑意见进行的修改还有回复来决定,如果作者没有完整回复所有的意见,那就有可能再有修改,甚至有可能会拒稿。 6.修改后重投:有时候编辑拒稿,但是愿意在作者进行修改的前提下接受重新投稿,这时候重投算是新的投稿,如果作者接受的话,必须先根据评审和编辑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在再投稿的时候附上含有前次投稿稿件编号以及修改说明的信函,编辑在检查修改后的论文还有相关信息之后,决定是否要将论文送交同行评审。 7.拒稿:直接拒绝,大部分的情况下,就算论文进行大幅度的修改,期刊编辑也不会考虑发表论文。
会的采用同行审稿系统的sci期刊,若有审稿人觉得某篇论文,比较适合目标期刊系列中另一份期刊,sci期刊编辑会建议作者转投该期刊。期刊编辑建议改投可能是因为论文的方向不合符期刊的刊登宗旨,或者不适合在这本期刊上发表。编辑可能会建议转投到本杂志社其他期刊上,也有可能建议转向另一个出版社,具体的是否接受编辑建议的投向作者还需要做决定。
意思是因某种原因,编辑认为你的稿件更适合刊登在出版社的其他期刊。至于到底是哪些原因会造成编辑建议转投,不同出版社、期刊有不同要求,无法一概而论。
这种情况多数是论文内容不符合期刊收稿方向,或者是论文内容质量差。如果是核心期刊,退稿是很正常的,投稿都不可能百发百中,要冷静查找原因,不要灰心,这不代表您的文章就被否定了,只是说明您的文章不符合这本刊物而已,只要再评估一下自己的文章,然后找到合适的期刊投稿就可以了。
退稿原因。
退稿的原因就很多了。每个人的论文存在的问题都不一样,被退稿的原因也就不一样。下面大致划分了一下退稿原因,总结如下:
1、论文质量不达标。
文章内容空洞,没有新意,缺乏实践与经验,与他人的文章立意重复率较高,文章存在的错误太多等等,总之就是文章质量不行。
如果有修改价值,编辑部通常会给修改意见,你可以修改后再发给编辑部,还有可能被录用。如果文章实在太差,编辑部就直接退稿啥也不说了,那你就得考虑文章是否有再投的价值了,是不是应该重新写一篇。
2、论文研究方向与期刊不符。
论文的主旨跟期刊的办刊宗旨不符,相去太远,比如你写的是小学教育论文,发表到中学教育期刊上,那结果肯定是被退稿了。建议作者提前找好对应的期刊,不要盲目投稿。
3、论文涉及敏感话题,期刊不敢轻易录用。
敏感话题是什么这里就不说了,论文如果涉及了敏感话题,有的期刊敢用,有的期刊为了稳妥或者是自己的立场,是不敢刊登的。
4、论文一稿多投或者侵权。
这是学术界的大忌,论文如果之前在别的期刊或者媒介上已经公开发表过了,一经发现退稿是轻的,通告批评撤职就重了。还有如果论文盗用了他人的成果,涉及侵权,被发现后果一样严重。
5、审稿出现错误。
这也是有可能存在的,编辑由于对专业知识的欠缺,或者专家个人的偏颇,给你判了退稿,这时候一定要跟编辑部据理力争,自己正确就一定要坚持。
编辑和专家也不一定完全正确,尤其是涉及未知领域,向编辑部委婉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果被认可,即可顺利进入下一步审稿流程了。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专家对未知领域的论文判定还是比较谨慎的。
6、论文数据有问题。
数据不全或者数据存在缺陷被退稿,这样的论文不妨先放一放,等数据准备充分了再修改论文投稿即可。
7、论文创新性重要性不够。
可能是所投的期刊等级较高,要求较高,那可以修改一下论文,改投影响因子低些的期刊即可。
8、论文表述不清楚混乱。
这种情况常常是因为作者写作功底不够造成的。可能作者的实验、结论都没有问题,但表述的颠三倒四,让人不能一目了然看明白,或者表述的概念不清楚,这样的文章自己修改起来比较难,毕竟水平在那,你可以找导师、师兄师姐或者专业的论文机构帮助重新整理写作一下论文。
这种情况我遇到过,那位编辑是个大好人。当时也显示review了,不过应该是内审,一周后拒稿的。拒稿信里说明了他们期刊不收录我这个方向的文章,但是他觉得sci论文本身挺好的就是存在一些语法上的瑕疵,于是帮我从编辑的角度手工润色了一遍附在拒稿信里,建议我去投另外一个期刊
科技论文投稿是非常严谨的,首先我们需要把我们的作品尽量的写好,主要是逻辑清楚,没有标点符号这样的常识性错误。我们的论文才更有可能被编辑接受。
论文的质量,是否经得起推敲?论文的指导教师,是否是可以指导你论文的教室?要投稿的期刊是不是你可以目前能投的。这个出版要多少钱,怎么出,什么时候出?
整成黑白的JPG格式就行了,彩色排版时还要转换成灰度。麻烦
(1)选择合适的期刊选择合适的目标期刊是很关键的步骤首先,在写文章之前,作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定涵盖该学科领域的期刊,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文章主题与目标期刊不相匹配而导致的拒稿。然后再根据目标期刊的投稿要求和需要的文章形式来确定写作方式,比如有些letter类型的期刊是有明显的篇幅限制,写作方式当然也就与一般全文型文章有差异。如果在投稿之前不注意这些问题,即使研究方向、学科领域都匹配,文章被直接拒稿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2)确保文章各部分符合期刊要求通常期刊对摘要部分会有具体的字数限制,投稿之前应该仔细阅读作者指南以确保符合期刊的要求。简介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若是写得太多则会弱化重点内容、让文章显得头重脚轻以及出现不恰当地评论前人工作的失误。摘要和结论需要仔细反复推敲以达到高质量水平,因为这两部分被阅读的几率最高。在其他方面如文章长度、字体大小、图表规格和参考文献格式等,也都应该仔细检查看是否都符合该期刊的投稿要求。(3)潜在的利益冲突科学研究是要本着客观的原则来进行,从而为科学界和广大读者提供最真实的结果。研究课题中涉及到的所有利益冲突,都有可能会影响科学成果的公正表达,因此必须予以披露和说明。现在科研活动中最常见的是经济利益冲突,比如为了获取企业或他人的资助而采用不当的模型或者方法作出有利于资助方的结论,从而损害了科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因此,作者在投稿时有责任报告这些可能引起文章发生偏倚的利益冲突。(4)版权文章中如果直接使用了别人的材料,比如教科书或其他文章的图片,必须明确提及。一般来说,直接用原作者的原文或者原图时需要取得版权方(即出版社)的授权,当然最好也要与作者联系并得到他们的同意,这也是表示对作者劳动的尊重。除此以外,也可以根据原文进行转述或自己重新作图,最后再加上引用。(5)投稿信投稿信(Cover Letter)是向期刊投稿时附上的一封说明信,基本上所有的期刊在投稿时都需要这样一封给编辑的信件。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形式化地问候编辑,而且能够让编辑快速地了解文章的创新点和重要性。投稿信里面应该包含这些信息:(1)强调文章内容符合期刊涵盖的学科领域;(2)点明文章的创新点和主要结果;(3)按需求添加建议的审稿人信息。投稿信是期刊编辑最先阅读的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编辑对稿件的整体印象。因此投稿信应注意以下三点:(1)语言简明扼要;(2)对投稿期刊的评价中肯适当;(3)对自己的稿件有自信;(4)语气谦逊适度,态度诚恳,措辞得体。投稿前最好再进行一次语言校对以确保没有低级的语法和拼写错误;仔细检查数据和图形,以保证引用的图表即使经过反复修改仍能避免产生错误或混淆。最后,若是方便可以请师长同学帮助检查稿件,以便多角度发现问题。
《安家(建筑与工程)》 省级 龙源收录 ,现在收2020年4期 预计2020年12月下旬左右出刊 11月25日截稿,3000字符/1版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电子期刊)》 省级 万方收录,2020年12中35期 2020年12月下旬左右出刊, 3000字符/1版
《中国房地产业》 国家级 龙源,万方收录 ,2020年12月下 预计2020年12月底左右出刊,2800字符/1版
《建材发展导向》 省级 万方,维普收录 ,现在收2021年1月上 2021年1月出刊,4000字符/2版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家级 知网收录,20年11月上 预计20年12月中旬出刊,4000字符/2版
《城市建筑》 省级 知网,万方,维普收录 ,现在收2021年5月中 预计2021年6月初出刊,6300字符/3版
《建筑技术开发》 省级 知网,万方,维普收录 ,2021年4月 2021年4月出刊,4500字符/2版
价格从低到高排序,具体要根据单位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刊物
工程建设、建材发展导向 、建筑科技等都是可以的 带刊号的?CN是国内刊号 ISSN是国际刊号 还有一个是邮发代号 是值这个能在邮局订阅的 只要是正规期刊都是有CN和ISSN 都是有刊号的 没有的话就是假刊呀 你有问题的话可以给我留言
建筑类期刊比较多,比如某某建筑,某某建设,一般来说,你一听名字就比较好听的,什么建筑,这样的,就是比较难发表一些,而且费用贵一些,当然,要记得建筑专业期刊刊号后面是TU,如果后面补上TU,就不是专业建筑期刊,这个差别还是挺大的。淘淘论文网上有一些建筑专业期刊,建议你先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