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刑事技术杂志

发布时间:

刑事技术杂志

刘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法医师。1983 年在武汉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 1990 年在同济医科大学获法医学硕士学位, 1994 年在同济医科大学获法医学博士学位。 2000 年在美国马里兰州法医局高访并获得博士后。 1983 年到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系工作,从事法医病理学和法医毒理学教学、科研和鉴定工作,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主任。社会兼职包括教育部科技委员会生物与医学学部委员,中国卫生法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司法鉴定协会副会长,湖北省法医学会副主任,湖北省法医病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北警官学院“李昌钰工作室”签约专家,武汉市公安局“郑道利刑侦工作室”特聘专家。《中国法医学杂志》、《刑事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常务编委,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法医学专业第二、三轮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法医病理学》(第二版)、《法医毒理学》(第三版)、《法医学》(人卫版第 4 版)、《法医学》(高教版)编委、 《法医毒理学》(第四版)(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百余篇(SCI 收录文章 40余篇),与他人合作发表论文两百余篇。参编教材及参考书 20 余部。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公安部、湖北省、校等科研项目 16 项,参加国家级、湖北省及校基金等项目 23 项。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能力验证技术专家。从事法医病理学工作 30余年来,亲自检案数千次,其中不乏国内、省市内的各种疑难、典型、重大要案。如武汉理工大学程树良教授案、湖南湘潭青年音乐女教师黄静案、安徽淮南谢佩银案、北京大学熊卓为医疗纠纷案、湖北恩施州巴东县冉建新提审猝死案、山西太原周秀云死亡案等等。安徽黄山陷警门案中作为新刑诉法下第一位专家辅助人出庭作证,亦曾作为专家辅助人参与临武瓜农案等多起案件。

发什么期刊,还得看你的文章在哪个核心能通过!不要盲目的投,找到适合你文章的核心,通过率才会高!

6月12日,山东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机关开展服务群众“找差距、查问题、补短板”活动视频会议,吹响了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号角。即日起,“德州公安”开设专栏《燃烧吧!基层》,聚焦扎根基层一线、担当作为奉献的优秀民警事迹,深入挖掘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全市公安机关服务群众比学赶超、百花竞放的良好局面。本期我们要介绍的是爱钻研爱百姓的“乡村小警”——孙恒。据说,他有个很厉害的“隐藏属性”,会是什么呢?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二屯镇派出所民警孙恒“最愿意与朴实的老百姓打交道,能够为他们服务,也是我这个农村人的感恩与回馈。”这是孙恒常说的一句话。一个朴实的农村派出所的“片儿警”,除了有为人民服务的一腔热忱,他还是个藏得很深的“学霸”......小民警撰写论文登录公安部权威期刊2019年第2期的公安部核心期刊《刑事技术》杂志刊发了《运用AutoCAD绘制家系图谱在Y-STR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与成效》这样一篇论文,而这篇论文的作者正是孙恒。 或许你会好奇,这篇论文在众多学术文章里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是《刑事技术》杂志自1976年创刊以来第一次以派出所民警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不单是论文在杂志上发表,他创新的图谱绘制方法实实在在的帮我们省了很大力气。”谈到孙恒,时任二屯派出所所长刘小民对他赞不绝口,“他很聪明、也有想法,懂创新”。据介绍,图谱绘制是男性家族排查系统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了解和掌握家系男性人员信息,能够提高违法犯罪人员排查筛选效率,全面提升公安机关侦查破案能力和社会管控能力,实现刑事技术破案效率的最大化。

2022年刑事技术杂志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历经司鉴几代人的艰辛付出,研究所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建国之初,在人员奇缺和设备简陋的艰难境地下,司鉴前辈艰苦创业,奋发有为,出色完成了全国重大疑难案件鉴定和司法鉴定人才培养的重任。1960 年,由于历史的原因,研究所无奈被撤消,大部分装备和人员被分流至中国刑警学院和公安系统。1979 年筹备恢复建所,凭借后继者新一轮的艰苦创业与基础建设,而今已稳步发展成为了一个具有一流装备水平和先进管理模式的研究所。 1932年 在上海真如杨家桥成立法医研究所 1949年 由上海市人民法院接管法医研究所 1951年 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接管,名为“华东军政委员会司法部法医研究所 1953年 由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分管,名为“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法医研究所 1955年 由司法部主管,名为“司法部法医研究所” 1955年 增名为“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所” 1958年 由公安部主管,上海市公安局代管,名为“公安部三局刑事技术研究所” 1960年 因故撤销 1979年 筹备复建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1983年 经国家科委批准正式复建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1984年 经司法部、国家科技部批准,上海出版署备案,创办《法医学杂志》 2000年 经司法部批准,成立“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 2001年 经司法部、国家科技部同意,国家出版总署批准,创办《中国司法鉴定》杂志 2001年 经司法部批准,成立“上海市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中心” 2001年 成为复旦大学研究生教学基地 2002年 法医物证与法医毒化专业获上海市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2003年 经司法部批准,成为“全国司法鉴定人继续教育基地” 2004年 获国家检查机构认可和实验室认可证书 2004年 成为苏州大学研究生教学基地 2005年 经上海市司法局审核登记,成立“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 2005年 成为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学基地 2006年 获国家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认可证书,取得组织能力验证活动的资质 2007年 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 2009年 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迎世博优质服务示范窗口 2009年 上海市第一批创建市级服务标准化示范试点 2009年 增设司法会计专业研究室 2009年 获得司法鉴定国家级实验室/检查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国家实验室认可、检查机构认可、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证书。 2010年遴选为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 2010年成为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教学基地 2010年成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研究生教学基地 2011年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投入运行

无语……我看到这个题目被吓到了……因为我的一个历史很强悍的学长叫刘耀。这有是在历史板块中提问的,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他这么有名了……

武汉警官学院报考条件

1、政治思想:考生思想进步,品行端正,政治合格,无违法违纪记录。

2、身体素质:考生身体健康,五官端正,体型匀称,无生理缺陷,无心理障碍,无传染疾病,无文身。

3、高考成绩:考生成绩须达到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职(专科)同批次投档线,须第一志愿报我校。

4、提前批报考:2022年司法行政警察类刑事执行、行政执行、刑事侦查技术、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司法信息安全、司法警务专业在湖北公安、司法类提前批专科录取,考生需在提前批次填报志愿,并满足相关身高和视力要求。

志愿填报时间

刑事执行、行政执行、刑事侦查技术、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司法信息安全、司法警务六个专业在湖北专科提前批次录取。考生填报志愿时间为2022年6月29日8:00--7月2日17:00。

具体填报步骤如下:

1、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湖北省招办填报系统()进行网上填报。

2、填报专业组代号。首选物理男生填报C56304,女生填报56303;首选历史男生填报C56302,女生填报C56301。

3、填报专业代号。具体专业代码可翻阅《湖北招生考试》杂志2022第13期,P167,P170,或登录我校招生网进行查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刑事技术杂志官网

6月12日,山东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机关开展服务群众“找差距、查问题、补短板”活动视频会议,吹响了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号角。即日起,“德州公安”开设专栏《燃烧吧!基层》,聚焦扎根基层一线、担当作为奉献的优秀民警事迹,深入挖掘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全市公安机关服务群众比学赶超、百花竞放的良好局面。本期我们要介绍的是爱钻研爱百姓的“乡村小警”——孙恒。据说,他有个很厉害的“隐藏属性”,会是什么呢?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二屯镇派出所民警孙恒“最愿意与朴实的老百姓打交道,能够为他们服务,也是我这个农村人的感恩与回馈。”这是孙恒常说的一句话。一个朴实的农村派出所的“片儿警”,除了有为人民服务的一腔热忱,他还是个藏得很深的“学霸”......小民警撰写论文登录公安部权威期刊2019年第2期的公安部核心期刊《刑事技术》杂志刊发了《运用AutoCAD绘制家系图谱在Y-STR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与成效》这样一篇论文,而这篇论文的作者正是孙恒。 或许你会好奇,这篇论文在众多学术文章里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是《刑事技术》杂志自1976年创刊以来第一次以派出所民警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不单是论文在杂志上发表,他创新的图谱绘制方法实实在在的帮我们省了很大力气。”谈到孙恒,时任二屯派出所所长刘小民对他赞不绝口,“他很聪明、也有想法,懂创新”。据介绍,图谱绘制是男性家族排查系统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了解和掌握家系男性人员信息,能够提高违法犯罪人员排查筛选效率,全面提升公安机关侦查破案能力和社会管控能力,实现刑事技术破案效率的最大化。

这个学校一般培养的都是警察和刑警的。

发什么期刊,还得看你的文章在哪个核心能通过!不要盲目的投,找到适合你文章的核心,通过率才会高!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中央和公安部领导的关怀下,学院艰苦创业,与时俱进,逐步创建了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公安工作需要、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创建了教学、科研、办案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形成了“忠诚、求是、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为国家公安司法机关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学院被誉为“人民卫士的摇篮”。如今,警院学子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之中有的成为公安机关各级领导,有的成为侦查和刑事科学技术专家骨干,为稳定社会、打击犯罪、维护公共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院设有侦查系、刑事科学技术系、法医学系、警犬技术系,社会科学部、基础部、警体部。有侦查学、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禁毒学、信息安全、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警犬技术7个本科专业,有刑事侦查、治安管理、涉外警务、计算机犯罪侦查、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痕迹检验、文件检验、交通事故处理、公安图像技术、法化学、法医学、警犬技术13个专业方向。1998年学院被国务院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从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研究生教育设有诉讼法学、刑法学、分析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法医学专业5个硕士点。第二学士学位教育设有侦查学、计算机犯罪侦查,刑事科学技术、法化学、法医学等专业或专业方向。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根据全国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需要,新一届院党委提出了普通学历教育与在职警察培训并重,稳步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大力加强成人教育和警察培训的办学思路,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方式,并紧密结合公安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具有打击犯罪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 目前学院共有在校生5000余人,在籍函授生10000余人,教职工660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总计350人,教授、副教授160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贡献津贴的专家16人,享受部级津贴的专家13人。另外还拥有一批理论造诣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处聘教授教官,初步形成了专职教员与外聘教官相结合、适应公安教育规律特点的教师队伍。编辑本段学院方针 学院坚持政治建校和从严治校的方针,实行警务化管理,学生入学进行严格的军事化训练,在校期间除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外,还要掌握射击、驾驶、查缉、擒拿格斗等警体实战技能,教学训练紧贴公安实战,坚持把学生培养成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人民卫士。编辑本段学院教学装备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学院建有装备现代化的查缉战术训练系统、刑事科学技术中心和法医中心等国内领先的实验室,配备了多波段光源、文件检验仪、语图仪、图像处理系统、扫描电子显微镜、气——质联用仪、毛细管电泳仪和DNA分析系统等先进的高科技检测设备。此外,还建有犯罪现场模拟教学中心、计算机广场、语音室、校园网以及电化教学中心。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泅渡训练馆、田径体育场、室内射击场、机动车驾驶训练场及大型篮、排、网球综合训练场等。编辑本段期刊杂志 彭真同志题写校名学院办有《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学报》和《中国刑事警察》两种刊物。其中,《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学报》是全国公安系统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刑事警察》杂志已成为宣传公安工作方针政策、开展专项斗争、打击犯罪的社科类核心刊物,是广大公安民警喜闻乐见的期刊。 期刊杂志《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刑警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经公安部批准,1983年7月创刊。1993年1月由国家科委批准(〔93〕国科发信字015号),属自然科学版,季刊,16开本,64页。现任主编:金玉学;副主编:于捷年、赵康。在公、检、法、保卫系统内部发行。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是以反映和介绍侦查、刑事科学技术最新研究成果,推广交流刑事侦查、刑事技术科研信息为特色的学术理论刊物。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竭诚为公安现实斗争服务、为公安教育和科研服务的办刊宗旨。《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其庄重、严肃的学术面貌受到出版管理部门及同行的赞誉。《中国刑警学院学报》现设置的栏目具有鲜明的中国刑警学院学科专业特色,符合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要求。刊登的文章学术水平高,以能及时反映刑事侦查、刑事技术领域的研究动态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中国刑警学院学报》创刊二十年多来,共编印了近百期,发表学术论文三千余篇,发行近二十五万册。对刑事侦查和刑事技术工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编辑本段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公安工作以及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学院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广泛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与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高等学校和警察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院每年聘请外籍专家和教师来校任教或讲学,派出人员到国外留学深造和访问交流;多次主办和参与国际学术研讨活动,扩大学院在国际上的影响。 进入21世纪,学院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突出公安教育特色,坚持学历教育与在职民警培训相结合,坚持教学、科研、办案相结合,以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人民卫士为宗旨,把学院建成培养人民警察的最高学府、刑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检验中心、世界一流警察大学。编辑本段学院 历任领导 学院 历任领导 学生风采历任党委书记 姓名 任职时间 武创辰 1956.09----1966.06. 武创辰 1972.12----1984.05. 刘恒选 1984.10----1991.06. 张文清 1991.06----1996.06. 周 山 1996.06----1998.09. 王彦吉 1998.09----2002.05. 王世全 2003.05----至今 历任院校长 姓名 任职时间 汪金祥(兼) 1949.01----1949.12 马波生 1949.01----1950.06 叶 田 1950.06----1954.08 武创辰 1954.08----1956.0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武创辰 1972.12----1983.06 王献庆(代理) 1983.06----1984.11 翟建安 1984.07----1988.10 张文清 1988.10----1992.10 张世勤 1992.10----1996.06 王彦吉 1996.06----2002.05 王世全 2002.05----至今编辑本段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研究生专业设置 专业名称 学制 学位 研究方向 刑法学 三年 法学硕士学位 中国刑法 犯罪学 犯罪心理学 诉讼法学 三年 法学硕士学位 刑事诉讼法学 行政诉讼法学 侦查学 绿洲犯罪侦查 计算机犯罪侦查 物证技术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三年 工学硕士学位 公安图像处理及图像内容识别 视听资料检验 计算机物证检验技术 法医学 三年 医学硕士学位 法医病理学 法医物证学 分析化学 三年 理学硕士学位 刑事物证分析 刑事毒物分析 军事教育训练学 三年 军事硕士学位 警务体能及警务实战技能训练 警务战术与指挥训练 法律硕士 三年 法学硕士学位 本科生专业设置 专业名称 学制 学位 研究方向 侦查学 四年 法学学士学位 刑事侦查 预审 涉外警务 行动技术 犯罪情报 治安管理 禁毒学 四年 法学学士学位 经济犯罪侦查 四年 法学学士学位 信息安全 四年 理学学士学位 计算机犯罪侦查 刑事科学技术 四年 工学学士学位 痕迹检验 警犬技术 四年 法学学士学位 文件检验 公安图像技术 法化学 交通事故处理 公安视听技术 四年 工学学士学位 法医学 四年 医学学士学位 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设置 专业名称 学制 学位 侦查学 二年 法学学士学位 刑事科学技术 二年 工学学士学位 法医学 二年 法学学士学位 在职警察培训专业设置 办学形式 层次 专业 学制 学位 脱产学历班 专业证书班 侦查学 一年 痕迹检验 文件检验 公安图像技术 法医学 函授学历班 高起本 侦查学 五年 法学学士学位 专升本 侦查学 三年 法学学士学位 刑事科学技术 岗培班 各类岗位培训 三个月编辑本段学院标识 学院警旗院徽、院旗设计说明院徽 中国刑警学院院徽主体为圆形,圆边处标有中英文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字样,圆内由国际刑警标志和书本组合而成。 国际刑警标志经中国刑事警察杂志几年的推介,已被全国刑警和公安机关所认同并普遍使用。例如,上海、北京等市公安局、黑龙江、山东、山西等绝大多数省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将此图案确定为本地区刑警徽章,或以各种形式使用本徽章。客观地说,该徽章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刑警的共同标志,现在全国各地的刑警普遍习惯地将这个徽记称为“刑警标志”。 中国刑警学院作为中国刑侦系统的一部分,应与全国刑侦部门保持标志主体特征的一致性。 该“刑警标志”具有公认的关于“执法”、“警察”等概念的国际性审美特质和警察职业性特点。将其作为中国刑警学院校徽的主要构成因素,更有利于国际警察部门、院校以及警察个人之间交往的认同。 中国刑警学院院徽中的书本,寓意汲取知识、教书育人、培养人才;1949为学院建校时间。 该徽章采用各国警察以及刑警通用的深蓝色为基本色调,以象征公正严明的天蓝色为背景色,既有时代感,又给人以大气、沉稳、庄重的印象。院旗 院旗以红色为背景,上面附有院徽标志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字样。编辑本段科研概况 校园风光在公安部的关怀支持下,经过新老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中国刑警学院走出了一条结合教学服务于实践的路子,创造了教学、科研、办案三结合的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学院把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作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物理检测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国家“九五”攻关项目《麻醉抢劫案中新毒物检测技术研究》、《痕迹显现剂》,国家“十五”攻关项目《毒品及易制毒品快速检验技术研究》,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书写文件相对形成时间的综合检测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电子设备中物证采集与检验关键技术研究》、《禁毒效果评估技术研究》以及《爆炸现场分析支持系统研究》、《爆炸装置及爆炸遗留物分析技术研究》等9项国家级项目的研究工作,以及公安部重点研究项目《字迹色痕形成时间鉴定的研究》、《重点人口视听资料信息管理系统研制及检验鉴定方法的研究》等12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其中,《脑皮质损伤时间推断的法医病理学研究》、《国产圆珠笔油墨字迹书写时间鉴别》等31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的科技奖励。张晓东教授主持研究的《脑皮质损伤时间推断的法医病理学研究》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校园风光为强化科研管理职能,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科研管理体系,学院制定了《中国刑警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中国刑警学院科研成果推广及科研外协管理条例》、《中国刑警学院科研工作考核试行办法》、《中国刑警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关于科研工作量酬金的规定》等一整套科研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使科研管理工作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全院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使学院教师搞科研蔚然成风。 学院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公安人才,而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学院制定了《中国刑警学院大学生科研立项管理办法》和《中国刑警学院大学生科技活动小组管理办法》。学院已审批了25项大学生科研立项,组建了13个大学生科技活动小组。学院采取措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教师为学生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吸收学生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科研立项,提倡把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与指导教师在研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2006年度和2007年度公安部公安院校大学生自主创新奖评审中,学院有93名大学生获得奖励。 校园风光学院在科研工作中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每年学院审批的院级科研项目近20项。随着科研投入的不断加大,科研经费的使用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学院除了资助学院级科研项目、科研奖励和科研工作量酬金等项目外,还设立了博士学历教师科研启动资金和教学研究项目资助经费。同时学院加大向外争取科研经费的力度,除公安部外,还积极与省、市科技管理部门及其他地方公安机关和企业联合,使科研立项、投资、鉴定、报奖工作多方位、多层次展开。学院积极贯彻科技强警战略方针,在大力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狠抓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警力。学院有16项科研成果被列为公安部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根据公安院校的实际,学院将科研成果推广转化的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和学科建设上,并将科研新成果及时加进教学内容,编入教材,使学生在校期间尽早掌握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学院科技成果推广的另一条途径就是将科技成果及时应用于办案工作。学院一直把办理各种刑事鉴定检验案件作为加强学院教学与公安实践紧密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为公安实战服务的重要途径,近三年平均每年办理各种案件1000多起。这些案件大都是当地公检法机关无法解决的重特大疑难案件或影响较大、争议较大的案件,学院及时地为地方公检法机关解决了技术难题,使这些案件得以侦破。在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科研、办案相结合的办学方针指导下,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既能从事教学、科研,又能从事刑事技术术鉴定和侦查破案的专家。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精湛的破案技术,使学院在成为“人民卫士的摇篮”的同时,也赢得了全国公检法单位的赞誉和认可。编辑本段办学成果 校园风光学院坚持教学、科研、办案三结合的办学模式,取得丰硕的办学成果。截止目前,学院共有国家级精品课3门,省(部)级精品课19门,辽宁省教学名师3名,辽宁省专业带头人2名,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有20多种教材被评为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教材,还有13种教材被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和教研成果36项。 学院出版发行《中国刑警学院学报》和《中国刑事警察》两种学术刊物。有“东北亚毒品问题研究中心”、“刑事情报研究培训中心”、“中国民俗语言与隐语行话研究所”,与公安部刑侦局联合组建了“刑事犯罪对策研究中心”,并建立了侦查、刑事科学技术等各种技术研究室11个,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6项,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1项,公安部及辽宁省科技进步奖30项。近三年,学院发表学术论文1600余篇。2008年学院协助地方公安机关办案1747起,出具鉴定书1683份。 60多年来,中国刑警学院已有10余万名毕业生走向全国各地,成为中国公安司法战线的各类人才。学院形成了“忠诚、求是、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被誉为“东方福尔摩斯摇篮。新的世纪,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刑事警察院校。

刑事技术杂志订阅

刑事科学技术学是一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对刑事物证进行检验的学科。因其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应用法学、刑法学等社会科学依法开展工作,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战斗性。它是我国司法鉴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隶属的各分支学科内容包括有:痕迹检验学、文件检验学、法化检验学、法医检验学、刑事摄影检验学、客体气味鉴别学等。它们主要是运用物质转移和互换原理、种属鉴别原理和同一认定原理完成对物证的识别、检验和鉴定工作。刑事科学技术在实践中为确定案件性质、判明案情、刻画作案人的人身条件、提供案件的证据材料等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一般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多学科知识和现代高科技在当代刑事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诸如生物学技术、昆虫学知识、植物学知识、分析技术与刑事科学技术的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纳米技术等高科技在刑事科学技术的运用等。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是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有关知识和技术,研究各种犯罪中物证的形成与变化规律,运用显现、提取、鉴定等技术方法,揭露和证实犯罪,为侦查、起诉、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的专门学科。本专业分为痕迹检验、文件检验、法化学、法医学检验技术、公安图像技术等5个专业方向。

刑事科学技术简称刑事技术,也称物证技术,是公安、司法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收集、分析、检验和鉴定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各种物证材料,为侦查、起诉、审判工作提供线索和证据的专门性技术手段。刑事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物证。

刑事技术论文格式

刑事照相技术中现场照相的方法与技巧一 刑事照相是运用照相方法,对发生案件的地点和遗留犯罪痕迹、物证的场所,按照现场勘查的规定和办案工作的要求,把现场状况及痕迹物证的特点、位置等。如实地拍照下来,为研究案情性质,分析作案手段,进行现场实验提供资料,为技术检验、鉴定提供条件,为起诉、审判提供证据。所以,刑事照相是利用感光材料和专门的照相方法,显示、固定、检验与犯罪有关的客体形象的一门科学技术,是以揭露和证实犯罪为目的。刑事照相是运用一起,感光材料和专门的照相技术方法,记录,显示,固定和检验与犯罪有关的客体影像的一门科学技术。基本性质:执法取证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具体性质:法制性,为法制服务,具有证据意义和强制性真实性,要求客观准确,不可增减,改变,伪造艺术性,形式内容和谐统一作用:1,固定犯罪现场状态,记录勘验,搜查,扣押等侦查活动过程和情况,发现,固定,收取和保存物证2,复制技术检验资料,记录检验结果3,显示客体特征,恢复,显现与犯罪有关的事实4,收集和储存犯罪资料,用以辨认罪犯,查对赃物罪证内容和范围1,刑事现场照相2,刑事辨认照相3,刑事物证照相基本要求1,符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2,及时迅速3,清晰,准确,完整,客观地反映被摄对象4,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和标准进行现场照相意义1,客观记录犯罪现场2,为研究案件性质分析作案手段提供资料3,弥补现场勘察的不足,为现场复查,现场实验提供材料,4,为技术检验,坚定提供条件,为起诉,审判提供证据二 刑事照相标准刑事照相标准是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刑事照相、录像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现场照相方法规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单向拍照法、相向拍照法、多向拍照法、直线连续拍照法、回转连续拍照法和测量拍照法等现场照相方法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刑事案件现场照相,治安案件和灾害事故现场照相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 单向拍照法2.1 定义单向拍照法是指从单一方向对被拍物进行拍照的方法。2.2 方法2.2.1 拍照点的选择应与拍照对象的特点、拍照目的和反映的内容与范围相适应。2.2.2 调焦时,除使主体成像清晰外,在不同距离上的景物也要成像清晰,即整个画面中的景物都应是清晰的。2.3 应用范围现场方位照相、现场概貌照相、现场重点部位照相和现场细目照相。3 相向拍照法3.1 定义以相对的两个方向、相等的距离对被拍物进行拍照的方法。3.2 方法3.2.1 两个拍照点应尽可能做到距拍照中心部位或目标位置的距离一致,拍照的两个方向尽可能相互对应。3.2.2 防止逆光出现反光现象,如果出现,可更换拍照点避开或在相机镜头上加偏光镜、遮光罩等来消除;逆光时应增加曝光以保证所拍摄的画面影调一致。3.2.3 对于同一个现场,所拍摄的画面控制条件应该基本一致,编排时应以上下或左右形式编排在一起,并给以恰当的文字说明。3.3 应用范围现场方位照相、现场概貌照相和现场重点部位照相。4 多向拍照法4.1 定义从几个不同的方向,以相等的距离对被拍物进行拍照的方法。4.2 方法4.2.1 根据被拍对象和现场环境的特点,确定好拍照点的数量和位置,可作三向交叉、十字交叉等多向拍照。4.2.2 每个拍照点与被拍物中心点距离应基本一致。4.2.3 每个画面的取景构图均应处理好重点和全部(或局部和整体)的关系。4.2.4 对于同一个现场,所拍摄的画面控制条件应基本一致,邻近编排在一起,并给以恰当的文字说明。4.3 应用范围现场方位照相、现场概貌照相和现场重点部位照相。5 直线连续拍照法5.1 定义相机焦平面和被拍物平面平行、等距,沿着被拍物直线移动并将其分段连续拍照成若干画面的拍照方法。5.2 方法5.2.1 照相机镜头的视场角不能大于55º;应当采用三脚架固定相机拍照。5.2.2 拍照时所有镜头物距必须相等,同时要求照相机镜头光轴垂直于被拍物面。5.2.3 用于比对检验用的客体,必须进行比例照相。5.2.4 确定所拍摄的画面拼接线时,应避开现场重点物品和痕迹物证的主要特征。相邻画面要重叠,重叠区应占每个画面的1/4~1/5。5.2.5 对于同一个现场,所拍摄的画面控制条件应基本一致。5.3 应用范围现场方位照相、现场概貌照相、现场重点部位照相和现场细目照相。6 回转连续拍照法6.1 定义固定拍照机位,水平或垂直方向转动镜头,将被拍客体分段连续拍照成若干画面的拍照方法。6.2 方法6.2.1 照相机镜头的视场角不能大于55º;应当采用具有旋转功能的三脚架固定相机拍照。6.2.2 拍照点应选在能够看到现场全貌并正对现场中心的位置,取景构图应把主要被拍对象安排在画面的结构中心或前景醒目的位置上。6.2.3 确定所拍摄画面的拼接线时,应避开现场重点物品;相邻画面要重叠,重叠区应占每个画面的1/4~1/5。6.2.4 回转连续拍照法所拍摄的画面应做一次性调焦和收缩光圈;利用调焦技术,以便获得最大的景深。6.2.5 对于同一个现场,所拍摄的画面控制条件应基本一致。6.3 应用范围现场方位照相和现场概貌照相。7 测量拍照法7.1 定义将带有标准刻度的比例尺与被拍物一同拍入画面,根据比例尺可以测量出原物及其特征大小的拍照方法。7.2 方法7.2.1 拍照前,将不反光、无折皱的比例尺放平置于被拍物的一侧,有刻度的一侧面向被拍物。拍照时,照相机镜头与被拍物和比例尺要保持垂直。7.2.2 当拍照横向物体时,比例尺应置于被拍物下方居中部位,与画面成比例横放;当拍照纵向物体时,比例尺应置于被拍物的右侧居中部位,与画面成比例纵放;当拍照足迹时,比例尺应置于足弓部内缘一侧居中部位,与画面成比例放置。比例尺应与被拍物的主要特征在同一水平面上。7.2.3 当进行黑白摄影时,如被拍物为深色调,应选用黑色衬底白色条格比例尺;如被拍物为浅色调,应选用白色衬底黑色条格比例尺;如被拍物为黑、灰、白变化色调,应选用黑白相间比例尺。当进行彩色摄影时,除可选用上述比例尺外,还可以选用各种彩色相间的比例尺。如果被拍物为透明客体,拍照时可选用透明比例尺。7.2.4 当被拍物长度超过10cm时,为保证照片按比例准确还原,要求拍照时使用的比例尺长度不短于物体的1/2。7.2.5 当拍照步幅、车辙等较大范围痕迹物证时,应在被拍物一侧按比例放置贯通画面的皮卷尺。7.2.6 需照相提取具有检验鉴定价值的重要痕迹物证时,可以加放直角比例尺。7.2.7 进行偏角摄影拍照痕迹物证时,应加放圆形比例尺。7.3 应用范围现场细目照相。三 对刑事照相技术发展走向的思考1当前刑事照相技术工作之剖析公安机关的刑事照相工作从设置始即纳入刑事专业技术中,迄今仍无大的变化一这在当时,是与社会经济,科学和公安装备,素质及业务工作的状况相适应的.但随着内部外部的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刑事照相工作从认识,设置到管理仍无调整变化就十分值得研究了.从目前公安机关刑事照相工作的现状看.由于认识仍然停留在专业技术范畴的水平,因而从设置到管理也表现为与认识相一致,从上到下各级公安刑侦技术部门都要求专设人数不等的专职照相人员,纳入刑侦专业技术管理一而从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观察并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则会发现许多令人深思的东西公安机关刑侦工作以及其他业务工作对刑事照相工作的需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来观察.一是一般性的需求即不需要专业特殊条件(专业化知识及器材).仅需一般技能就可解决的需求;二是特殊性需求,即作专业化的知识及器材甚至人员不能解决的需求.我们姑且把前者称之为技能需求,后者称之为技术需求从公安工作实践的情况看,工作中约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技能需求.只有极个别的情况才是技术需求,笔者在公安机关从事刑事技术照相工作十多年,所遇能拍证照相的人员屈指可数「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公安工作中对照相的业务需求大部分是经过一般培训,使用一般照相器材即可解决的需求.再从刑事照相与其他刑事技术的关系进行观察刑事照相虽然列为刑事技术的专业之一,但从刑事技术的角度准确而言照相还不能作为独立的技术存在.也即它基本没有发现,检验物证的功能.它的存在必需依靠其他刑事技术,在其他技术发现,检验物证的过程中发挥固定痕迹物证的作用.因此,照相与其它刑事技术的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从服务的具休操作过程看,照相人员一般都应在其他技术人员提出照相的具休要求下面进行工作.例如,法医在解剖检验过程中有需要照相固定的部位,便指出部位,提出要求(黑自,彩色或反差等),然后才由照相人员进行操作也正因为如此.荃层刑侦部门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替力起见,往往不单设照相人员,而采用其他技术人员〔多为痕检人员)兼的办法.2刑事暇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颐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使原本许多属干专业技术范畴里的东西,迅速向生活技能方向转化.如汽车驾驶,照相等,一直到近年来的电脑操作部是如此.而在我们刑事技术工作中,却囿于旧见,对新情况认识不足,更缺乏应有的研究和相应的工作调整,使刑事照相工作与公安工作实际拉开了距离.由于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导致刑事照相工作的设置等一系列环节也相应与实际工作产生了距离.前文已述及,如果把公安业务工作中对刑事照相工作的需求分为技术需求和技能需求两部分,那么后者的需求显然远远大于前者,而对后者的需求以经过一般性培训,使用一般的照相器材即可满足.而且从一般地级以下公安刑侦技术部门的实际情况看,从节约和合理使用警力资源,教育训练资源,专业技术资源以及提高工作效率起见,利事照相完全可以不设专职人员.但从上级公安技术岗位设置的规定看,不仅要求专设,而且多达数人)与之相应的还有公安部所属刑曹学院特设一本科照相系.对外招生.源源不断的向各级公安刑侦技术部门提供经过四年高等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在这种设置要求之下的实际情况是,基层从自身实际出发大多对照相不专设,即使勉强设置其效果也多不理想,最后往往明专实兼.同时,从所知近年刑警学院毕业生分配的情况看.基层对接收照相专业毕业生的积极性并不高,即便接收其相当比例的也不得不改行,与其他专业的相比形成明显反差,这里除开学生实际工作水平能力的因素外,就应是专业设置与基层实际工作有距离这个重要原因了综上所述刑事照相工作与公安基层实际存在着必须弥合的距离〕这种距离的存在以及产生距离的原因,从更深的层次上还反映出我们整个公安工作缺乏一种新情况,新形势的适应能力和适应机制,因此,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立足于公安工作改革这个大前提.3刑事照相技术工作今后的发展走向刑事照相工作作为刑事技术的专业之一,今后的发展必须面向新情况,新的形势.必须适应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再闭目塞听,墨守陈规是不行的凸首先,应对刑事照相工作有一个全面,深入,系统的认识,正确把握刑事照相技术的变化发展走向,尤其要请楚认识技术向技能延伸的趋势以及所带的形响只有明确和统一了认识,才能正确处理和解决好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次,从工作指导思想上应把刑事照相工作分解为照相技术和照相技能两个部分.技术部分面对基层侦查破案工作对照相技术的需求不断强化,提高;技能部分则要面向刑事技术人员和刑警乃至广大民警普及,进而成为基本素质之一.二者之间.技术是带动性的,对技能有着引导,指导的功能,因此必须发挥这方面的重耍作用;第三,在刑事照相工作的具体设置,管理方而,可以采用技术技能设办法.针对工作中的实际需求主要是技能性需求特点,今后在地,市(不包括大城市以及中心城市)以F公安刑侦技术部门不再硬性要求设专职照相员.而采取加强技能性培训和设兼职的方式,从目前基层公安刑技部门的实际情况看.人员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稍加培训即可掌握照相技能〔有相当部分已具备此技能),况且随着照相以及洗印白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照相机及洗印操作的要求更为简易化,因此兼设的方式是完全可行的.采取普及技能和兼设的方式将减少一个完全可以省去的环节,在实际工作中就可不同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可以有效节约基层本已十分紧张的普力.刑事照相的技术部分,今后应当由省级以上和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的公安刑事技术部门集中专设,以充分利用其优越的技术条件,加强对侦查破案工作中出现的高难照相技术问题的研究,站在刑事照相技术的前沿.不断提高刑事照相的技术水平,并对基层和周边发挥技术指导和技术幅射作用,进而带动整个公安机关照相技fig水平的不断提高.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人在长期生长,发育和生活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带有个人特点的行走习惯,可在地面上形成不同的步法和足迹动力分布特征.当在足迹步法中,能较好地反映出被鉴定弃的个体特征时,即可为同一认定提供科学依据,进行其体人的人身同一认定第四,同一认定理论在文字,印章检验方西的应用文字表现的个人书写习惯,是在长期书写过程中Is左的.当这种书写习恨在人的大脑皮层中形成动力定型时.便可在文字中呈现出稳定的个人书写特征.在文字鉴定中,发现比较稳定的个人书写特征时,可作为鉴定中进行同一认定的科学依据.以认定其休的书写人.手工刻制的印章,也能较好地反映出制作人的个人制作工艺特征,在鉴定中可以运用同一认定的理论,认定具体的制作人或进行真伪印章的区别第五,同一认定理论在人像检脸方面的应用通过人像检验进行同一认定,常见于查明逃犯,失踪人或匿名改装者的身源.提供的可能是近期的照片.也可能是相距时间较长的照片.主要是根据照片进行人休相貌特征的检验,从而达到查明被检人身源的人身同一认定.以上所提的同一认定检验鉴定的客体范困,部是有反映形象的.有的是根据客体的反映形象特征,有的是根据客体反映形象呈现出来的生理习惯功能特征进行同一认定的.其它尚有一些检验鉴定,如用警犬进行的气味鉴定或以仪器进行的声纹分析鉴定等,也都是可以认定具体人的,应属于同一认定检脸的范畴.但因不是根据客体的反映形象或反映形象呈现出来的人休习惯功能特征进行的同一认定,故多不以同一认定的理论评断其鉴定的结果是否正确同一认定位验鉴定的结论:进行同一认定检验鉴定的结果,通常可以出现以下四种情况:(一)同一认定结论系指客体自身与自身是否同一为月的的检验鉴定.即受审查客体是否就是被寻找客体的同一认定.以是否同一为目的的检验鉴定,通常是由检验前的准备开始,经过分别检验,比较检验与综合评断的过程来完成的.在客休一般特征相同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检局部的细节特征;在一般特征与局部的细节特征皆相同时,再分析其特征的数盆,质甘及其相互关系等.从整休看这些特征的总和已构成特定化时,即可作出同一评定的结论,说明受审查客体即是被寻找容体以指印鉴定为例,即受审查人捺印实验样本指印的手指.就是形成现场指印的手指〔二)种类认定结论系指造型客体形成的反映形象所呈现的一般特征条件尚可.能反映出该一类造型客体的共有的特征,但缺少清晰碱定的局部细节特征.这种情悦下,一般只能作出反映形象是由该一类客体所形成的结论,即通常所说的种类认定(三)特定条件下种类特征作出同一认定的结论在检验鉴定中,根据客体的种类特征作出同一认定的结论,看来是违背同一认定理论的,因从同一认定的基本理论看,只反映客体种类特征,而细节特征不明显或不稳定时,是不能作出同一认定结论的.而在实际工作中确有与此情配不同的案例例如:有三个男性青年因故撕打,当停止殴斗各自分散时,围观群众发现地面上有一块被咬掉的耳朵(耳脚上半部分),这时一青年才发觉自己的右耳被部分咬掉.调查中询问参与殴斗撕打的两个青年时,他们都不承认曾咬过伤者的耳朵.后在办理此案中,将被咬掉的部分耳朵及两个赚疑青年的牙齿模型一起送交鉴定.要求解决被咬掉的部分耳朵上的齿痕是由两个青年中哪个人的牙齿痕所形成.送检被咬掉耳朵的咬切缘.只反映了牙的一般特征,而与两个嫌疑青年牙齿模型制作的咬合实验样本痕迹进行比较检验时,可以明显的否定其中一个青年的牙痕的形成.该例就是根据一般特征(种类特征)的差异确定了被咬抹的耳朵上的齿痕系由其中另一青年的牙齿咬合所形成.在特定条件下,根据客休的种类特征进行同一认定的悄况,也可见于其它方面的鉴定,如足迹步法,文字鉴定等.这种情祝主要是由特殊的条件来限定,但决不能因此而把客休的同一认定特征与种类特征相混淆,否则将会造成错误的鉴定结论〔四)推断性鉴定结论这是界乎同一认定与种类认定之间的鉴定结论适用于客休种类特征相同,而局部细节特征反映较差,(多为不太清晰或不甚稳定)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作出同一认定的结论尚不够条件,而作出否定结论也找不出明显的依据.这时鉴定人往往作出推断性的结论.如把结论写成:"某送检工具形成现场痕迹的可能性较大.""不排除某嫌疑人的牙齿在某被害人身上形成咬痕的可能性,'等等.这种结论,虽不令人满意,但毕竟还可以起到某些辅助的作用了声斌瓜知J次盆11次J成不或工jJ,成三孟二J'1改点祖禅艺成成J斌声11尸J西冰诬扭盆省试武1成J成Jl(紧接ant)出的是.随着数字技术在照相,摄像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将可能导致极其重大,甚至是展撼性的变化和影响,对这一动向和发展趋势公安刑技部门必须密切注视,并加以研究第四,对刑事照相技术人员的培养方式也应作必要的调整.对基层刑技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及强化将是今后工作的主要方面,对刑事照相七的教育资源投入也应大部集中于此.教育培训相应分为技能和技术两个层次进行,要以各级公安院校为主干搞好照相专项技能和公安民曹综合技能的训练,逐步形成系统的佣络化的技能培训.在搞好网络化墓层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要从中选拔人才并辅之以学历教育,培养出一批技术和理论水平较高灌够胜任技术研究和教学的尖子人才,最后形成以技能为基础,技术为引导的下大上小的金字塔状结构.只有这样,刑事照相技术才能走上一条从设置,管理到系统教育培训较为适应实际工作,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道路.

刑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须知毕业论文正文的题目下面必须有论文摘要(100字-200字左右)和关键词(3~8个)。摘要应摘出全文的主要观点,内容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以“本文”、“作者”等词作主语。示例如下:摘要:应用自行研制的改性塑胶提取子弹弹头上的立体痕迹,提取的阳模能完整地显示其被提取物的痕迹特征,并对制模剂的配制、提取的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枪弹痕迹 弹头 痕迹检验 痕迹提取3、正文的层次结构为:一、(一)、1、(1)、①。4、论文正文后必须附上主要参考文献目录。格式如下:(1)著作类:[序号]主要责任者.书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写作方法和步骤1、选准题目。学生选题时,在首先考虑题目意义的同时,要根据本人的兴趣、基础和条件,选择恰当的题目。2、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围绕选题,搜集、阅读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和掌握在本题目上已有的研究成果,包括各种不同观点、论据、数据资料。为写作参考方便,应将主要内容摘抄或复印成卡片,集中使用,避免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某种资料时,花费很多时间重新查找。多数题目的研究和写作,都需要作实地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3、撰写提纲、向指导教师提交开题报告,并进行交流、改进。开题报告经指导老师审定后,方可进行论文正文的撰写。4、写作过程中要继续搜集、补充资料,写作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观点明确,论证有理有据,具有说服能力。文章的文字要简洁、通顺、流畅、无错别字。凡引用文字、数据注明出处。写完初稿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写一份100~200字左右的论文提要,写出关键词。 5、将论文的初稿及提要送交指导教师审阅,根据导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直到导师认可为止。6、将论文按规定的规格打印清楚,送交指导教师。

对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衔接配合的思考 -----【作为论文,对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还是应该有数据支持,比如你实习时所在的分局的年发案数据、现场勘查数据、十类必勘案件数据、技术破案所占比例等等,有的话会更加完善。在这里我不提供,因为互联网不允许摆出数据来——这是泄密滴……】---------------------------------------------------------------------------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人、财、物的进一步大流动,使得刑事犯罪形势日趋严峻化;同时,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为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提供了有力武器,另一方面也被犯罪嫌疑人所利用,犯罪嫌疑人往往借助高科技手段,提高自身的犯罪能力及反侦查能力,智能化、高科技化犯罪现象越来越突出。因此,当前的刑侦工作必须实现侦查工作与技术工作的有效衔接与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破案率,有效地遏制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一、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衔接配合概述刑事技术,亦称刑事科学技术,是侦查机关在刑事侦查活动中,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发现、记录、提取、识别和鉴定与刑事案件有关的各种物证、书证,为侦查、起诉、审判工作提供线索和证据的各种专门技术的总称。刑事技术检验是刑事侦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刑事侦查活动的一项重要措施。只有在刑事技术渗透到刑事侦查各个环节中去时,才能真正转化为物质力量,使侦查人员由单纯的体力型向科技型转化,使在刑事办案中获取的各类物证更具价值性和证据性,对犯罪分子的认定作用和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大。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加强及与国际法的逐渐接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对刑事侦查各环节进一步加以规范。面临如此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的刑事侦查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仍然墨守陈规,靠打“车轮战”、“人海战”,靠“程咬金三板斧”式的审查讯问方式,不计成本、不讲效益,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斗争的需要,也无法向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的答卷。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刑事侦查提供了获取科学证据的强大武器,为提升刑事侦查战斗力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把科学技术提高到“第一战斗力”的地位,改变思路,从观念到行动上真正重视起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通过加大侦查的科技含量,持续地增强控制、发现、揭露、制服犯罪的能力,无疑是刑侦改革的重要内涵。所以,各级刑事侦查部门越来越认识到刑事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提出了“科教强警、科技强侦”的战略措施,从而使刑事科学技术在侦查破案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在社会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刑事科学技术将成为第一破案力。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看到,由于侦技人员所处的地位不同,各自的工作方法、方式和工作对象不同,相互之间难以形成有效地衔接配合,分离脱节现象严重。特别是在现场勘查、侦查讯问等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对刑侦工作中的侦查和技术人员来说,强调任何一方而忽视另一方都是不对的。必须清醒认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必须做到各局部的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的效能。在技术和侦查最应密切衔接的“一线”基层责任区刑警队,问题尤其突出。因此,刑事技术部门在思想上要强化与侦查工作衔接的意识,既注重本专业的发展拓宽,又注重与侦查部门的密切协作;刑事侦查部门则要紧密依靠刑事技术的科学力量,多联络、多沟通,使我们每一起案件的侦破和办理都存在技术因素。美国著名学者克里希南在《现代犯罪侦查导论》一书中专门论述了刑事技术与侦查工作的关系:“侦查员和实验室意见的交流。首先要会辨认、采集原物确凿证据,然后把它们送抵实验室进行检验。侦查员和犯罪实验室检验人员间的密切合作,是充分利用相互间的才能的基础……犯罪实验室在刑事犯罪侦查中所起的作用在日益增长,这大概是警察作假想训练时,在某个犯罪的实际侦查过程中,对警察的各种职责有了起码认识的缘故……同侦查人员磋商,有助于实验室的科学家恰当地安排他们的试验,也有助于他们避免做不必要的工作。”二、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衔接配合的表现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应在现场勘查、审查讯问、发现和认定嫌疑人三个阶段有效地衔接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刑事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第一破案力的作用。(一)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在现场勘查阶段的衔接配合现场勘查是侦查破案的第一道工序,是刑事诉讼活动的首要环节。刑事案件现场是犯罪行为的发生地,是犯罪证据的保留地,是犯罪信息的储存地。正是因为犯罪现场如此重要,所以长期以来公安部都是严格要求现场勘查要遵循“依法、及时、全面、客观、细致”的原则。所谓犯罪现场勘查,是指侦查人员依据法律规定,为从犯罪现场收集证据,研究犯罪信息而进行的犯罪现场访问和犯罪现场勘验、检查的总称,是一项综合性的侦查措施。犯罪现场勘查的两大核心内容是犯罪现场访问与犯罪现场勘查、检查。现场勘查工作是刑事侦查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又是刑事技术工作的重头戏。但在实际工作中,现场勘查工作与侦查工作存在脱节现象,部分侦查员认为现场勘查工作仅是技术员的事,与自己无关,结果现场勘查时有些侦查人员不到场,绝大多数案件的现场勘查情况无人过问;部分勘查人员技术至上观念较重,侦查意识不强,常常是就现场看现场,就痕迹论痕迹,不能依据现场实际及客观态势对犯罪及其过程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判断、推理,以致在接下来的现场分析环节中不能切中要害、一针见血。也就是说技术人员只能谈技术ABC,而不能讲侦查一二三,不能科学地进行现场重建,更加有效地服务侦查,指导破案。在某些侦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眼中,现场勘查当作是例行公事,仅仅起着弥补法律卷宗的程序作用及为已破案件提供一套现场记录的资料及出具鉴定佐证的作用而已,这种状况导致了侦查工作严重脱离犯罪现场。出现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侦技人员的片面认识造成的。因此,如果在现场勘查中侦技人员有机结合、相互交流,技术人员同时加强侦查意识,既讲技术,又讲侦查,科学地重建现场,必能有效地服务侦查,指导破案。要提高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使刑事技术真正成为提高破案率的现实力量,把刑事技术和侦查破案有机结合起来,必须首先过好现场勘查关。侦查人员和技术人员都要改变观念,打破刑事技术人员只单纯埋头于现场勘查,侦查人员只管制作调查访问笔录,相互间不闻不问的状况,两者应是一个共同的战斗体,技术人员要有侦查意识,侦查人员要有刑事技术意识,共同来承担起现场勘查和现场调查访问工作。这样便于侦查人员在侦查的初始阶段就能“吃透”现场,了解现场,立足现场来看问题,分析案件研究侦破方案能从现场出发,避免了脱离现场的胡思乱想和无客观依据的乱想瞎猜。及时地对一起现行案件进行勘查,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在时空上缩短了到达现场的时间,既有利于现场的保护和痕迹物证的采集,又有利于技术人员及时了解案发情况,发现犯罪动态,提取有价值线索,并能及时将第一手的现场信息反馈给侦查员;对于侦查人员而言,既有利于侦查员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可使案件快速侦破,又利于侦查员熟悉技术业务,掌握科技手段,充分了解案件的发展动态和痕迹物证情况,及时把现场信息转变成活的侦查资源,从而增加了破案效能。可见,积极利用现场信息,可以将许多案件的侦破工作解决在现场勘查阶段。(二)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在审查讯问阶段的衔接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指具有侦查权的侦查人员为了查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和犯罪情节的轻重而依法对其进行的一种面对面的审查活动。讯问的目的是为了查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和犯罪情节的轻重。审查讯问工作是对归案的犯罪嫌疑人,为证实其犯罪进行的面对面的强制性的调查活动,是侦查工作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侦”和“审”的统一。当前的模式是,审查讯问是侦查人员个体的事,勘查现场是技术人员的事,技术人员很少甚至几乎从未参与到对犯罪嫌疑人的审查讯问中去,导致了侦查人员审讯时就案论案,工作粗糙,在一些现场条件差,无过硬证据的案件中难以找到有效的突破口,审查讯问很容易陷入僵局,从而影响侦查效果。因此,初次审查讯问工作最好由侦查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制定周密的讯问计划。在开始审讯之前,侦查员应该尽可能多地占有现场资料,了解串并案情况。关心技术人员的检验结论的依据是什么,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如现场痕迹是如何形成的,受害人的致伤、致死原因,在多种伤并存的情况下,哪一种伤是主要致死因素等等。尤其要注意分析把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痕迹特征、作案过程的细节特征和反常现象,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最大限度地深挖罪行。另外,技术员通过参与到对犯罪嫌疑人的审查讯问,从技术角度分析犯罪嫌疑人供述,反思和解决现场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这有利于对已勘查现场的得失总结,有利于技术人员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也有利于进一步的案件串并的汇总工作。(三)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在发现和认定犯罪嫌疑人阶段的衔接配合发现和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刑事侦查破案的主要目的,但在传统的侦查模式中,单纯依靠摸底排队、调查访问的做法已无法适应当前刑事案件的发案特点。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地区间不平衡和人、财、物大流动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外来流窜犯罪已呈逐年上升趋势,典型特点是“两头在外”,即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都是外地人。且以侵财型、跨省地市、系列型为主要特征。犯罪分子异地作案、异地住宿、异地销赃,团伙作案、时分时合、交叉结伙,手段多样,对侦查破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侦查部门要想有效地遏制其扩张恶化,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机制,紧密依靠刑事技术中的科学技术力量。1、要充分发现和利用犯罪痕迹物证及各种信息。技术部门要及时将含有现场信息、手段特点、物证资料等串并汇总材料传递给侦查部门,便于侦查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去发现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及时消化案件信息,将有关信息传递到特情耳目,并及时进行阵地控制等,当发现嫌疑人员时,及时将刑事资料送技术部门查对,便于及时认定犯罪嫌疑人,从而在调查审讯中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能及时地发现认定犯罪嫌疑人。以现代科技对付现代犯罪,应是刑事侦查破案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缩短破案时间的制胜捷径。当前,在全国各级公安机关逐步建立起了指纹自动识别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这一系统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破案力。此外,DNA检验鉴定、声纹鉴定、笔迹鉴定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更使公安机关破案如虎添翼。相信随着21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应用到公安工作中来。三、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衔接配合的前景展望刑事技术与侦查工作的有效衔接是靠人来完成的,作为主体的人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侦查员和技术员的业务知识应该互相融会贯通,这就需要两者加强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著名刑侦专家刘持平说过,未来刑侦工作发展的趋势是,侦查人员技术化,技术人员专业化。一名好的侦查员必须掌握现场勘查常规技术,包括勘验工作中所涉及到的有关痕迹,物品的寻找、发现、固定、分析、提取、包装、运送、保全等工作以及现场照片的拍摄、制作,现场图的绘制,现场勘验笔录的制作,现场录像的制作,侦查测量、登记等。要了解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运用情况,要在详细占有现场资料的前提下与技术人员分析现场情况,交流意见,为准确分析案件确定侦查方向、范围打下基础。同时要增强侦破案件的证据意识,结合侦查获得的线索,提醒技术人员注意现场证据的提取,为破案积累更多的条件。一名好的技术员应该也是一名好的侦查员,应该具有良好的侦查意识。将侦查意识和思维运用到现场勘查中,将勘查现场的情况客观完整地提供给侦查人员,并及时了解侦查人员工作中发现的可疑情况,结合现场勘查,为侦查工作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分析意见,为案件侦破打下基础。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在基层侦查部门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技术人员,这些基层的所谓的技术人员与侦查人员通称为侦查员。刑事技术部门应直接参与到侦查办案中去,真正实现技术与侦查的接轨。作为基层刑事技术部门,太专业化了并不利于技术工作的开展,会狭隘技术人员的视线。考虑是否让技术人员来参与案件的侦查和办理,不能只局限于只让技术员参加案情分析会,而不让其参与后续的侦查工作。对刑事案件尤其对一些恶性的大要案件、系列流窜案件及一些含有技术手段的案件,有技术员的参与,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积极参与案件的侦破,将有利于技术员开拓思路,有利于现场勘查、案件串并工作,有利于提高技术人员突破案件的能力,有利于实现技术员专业性和实战能力的统一。总之,作为公安工作的生力军的刑事侦查工作和刑事技术工作,一定要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发挥整体功能。针对新形势下的犯罪特点,制定出可行性的预见方案,大胆引进新技术、新成果、新手段和新方法,这样不仅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少走一些弯路,少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还能培育出侦查破案的新增长点,为提高破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是主要的科技信息源,是记录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性文件.为了统一这些文件的撰写、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便于处理、储存、检索、利用、交流、传播.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7713-87中有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摘录如下: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2.论文格式——作者: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并了解论文报告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其他参加工作的人员,可列入附注或致谢部分。3.论文格式——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4.论文格式——正文: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具体要求如下;4.1论文格式——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4.2论文格式——表: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XX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XX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4.3论文格式——数学、物理和化学式:一律用“.”表示小数点符号,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擞“,”,小于1的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例如94,652应写成94 652;.319,325应写成0.314 325。应特别注意区分拉丁文、希腊文、俄文、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标明字符的正体、斜体、黑体及大小写、上下角,以免混同。4.4论文格式——计量单位:论文中使用的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GB3100-82, 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规定.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没有相应符号的非物理量单位可使用中文(如“件”、“台”、“人”等),它们可以与其他单位的符号构成组合单位(如“件每秒”的符号为“件/S”)。参考文献格式4.5参考文献的格式:论文参考文献的写法应按下列次序——著者/题名/出版事项,由于论文的参考文献品种繁多,择其主要示例如下:谭炳煌,1982.怎徉撰写科学论文.辽宁人民出版社,59Guinier A,施士元译,1959. X射线晶体学.科学出版社,148Pettetssen S, 1941. Introduction to Meterc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200-210即著录书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的名不缩写),出版年,句点,书名,句点,出版地点,出版者,特定页码。李薰,1964.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学报,7:442Bachmann W , 1973. Verallgemeinerung and Anwendung der Rayleighschen Theorie der Schallstreuung.Acustica, 28 (4):223-228即著录论文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写全姓名),出版年,句点,论文题目,句点,期刊名缩写,卷(期):页(每卷编连续页码的期刊不写期)。多著者的参考文献标注,在著录文献的著者时,如著者为三人以内,全部著录,如为四人以上,只著录至第三著者,加“et al.,著者最后的两人之间,不加“&”、“和”等类似的连接词。(摘自 《环境化学》,原文:“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