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撰写格式学位论文内容及顺序论文内容及顺序一般为:封面、毕业设计任务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论文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内容要求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课题的研究内容。论文题目一般不应超过25个汉字。摘要与关键词摘要摘要是对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概括设计(论文)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要求一般不少于300汉字。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关键词一般列出3-5个。 目录论文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其页号,含以下内容:正文章节题目(要求写到第3级标题,即X.X.X,以及标题顶格书写,2级标题缩进一格,3级标题再缩进一格。)包括结论。 论文正文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绪论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绪论一般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也可只写国内情况);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存在的不足或有待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论文正文论文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内容可因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等不同而不同,一般可包括研究对象、理论原理与方法、设计方法和结果、计算方法和结果、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得出的结论等。要求做到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无误,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结论(或结语)结论包括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包括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结论要写的概括、简短。毕业设计论文的结论作为论文正文的最后一章单独排写,但不加章号。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文中引用顺序排列,统一列在全文后部,并在文内相应位置用上标标注引用序号。参考文献总数:论文类不少于20篇、设计类不少于10篇,且一般都应有外文参考文献。致谢致谢应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内容应简单明了,实事求是。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希望对你有帮助。
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应对措施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应对措施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火力发电厂实际经济效益的增加,有利于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保证相关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结合现阶段火力发电厂实际的发展现状,可知做好其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利于完成火电厂的生产计划,全面提升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其生产效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目前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影响着火力发电厂的实际经济效益,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地处理这些问题,确保火力发电厂长期稳定地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及应对措施进行必要地探讨。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经济效益;问题;应对措施
做好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有利于提高实际生产活动开展中的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加快现代化火力发电厂的整体发展速度。结合现阶段火力发电厂的整体发展现状,可知其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相关工作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生产活动的安全性带来了潜在地威胁,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提升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1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
火力发电厂包含的生产计划较多,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质量要求非常高,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能够结合火力发电厂实际生产计划的具体要求,落实好相关的安全监督工作,确保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实现。但是,结合目前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发展现状,可知其中存在着安全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系统,给实际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带来了潜在地威胁。火力发电厂的部分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责任意识,对于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采用的是事后监督的方式,间接地加大了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成本,容易给生产计划完成过程中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安全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也会造成责任不明确现象的出现,导致火力发电厂相关生产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降低,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及时地处理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影响了后期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安全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将会影响现代化火力发电厂发展过程中安全监督系统的有效构建,使得企业的生产规模无法得到进一步地扩大,自身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也会逐渐地下降。相关的研究资料表明,安全监督落实不到位,将会使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上升12.56%,生产效率下降15.32%,每月的生产计划延迟4~5d,扰乱了企业既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计划。
1.2信息化技术利用效率低
在可靠的.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能够得到不断地提升,生产过程中某些安全方面的相关问题可以得到有效地处理,对于火力发电厂产业转型及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但是,目前部分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中相关人员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意识,对于相关的信息化技术掌握不充分,客观地影响了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实现,降低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质量,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安全生产计划实施中相关事故的发生率。管理人员对于可靠的信息化技术重要性认识不足,将会使符合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得不到有效地构建,不同生产阶段的信息无法得到快速地传递,加大了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风险,间接地影响了发电厂实际生产规模的扩大。这些方面的不同内容,客观地说明了信息化技术利用率低对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影响。
1.3安全生产器具管理不规范,设备检修机制不完善
火力发电厂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在管理安全生产器具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规范的行为,给这些重要的生产器具实际生产活动应用中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影响了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计划的实施及生产目标的实现。安全生产器具管理不规范,容易对某些设备实际作用的发挥带来潜在地威胁,间接地加大了某些触电事故发生的几率,阻碍火力发电厂生产计划完成的同时也会降低火电厂实际生产水平的提升。作为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检修机制的不断完善,不仅会提高实际生产活动的生产效率,也会逐渐地加快现代化火力发电厂的建设步伐。而目前一些火力发电厂缺乏有效的设备检修机制,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不足,无法彻底地排除设备故障,致使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计划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制约了其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2加强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应对措施
2.1构建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安全监督工作
结合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要求,构建出可靠的安全责任体系,有利于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促使火力发电厂实际生产活动开展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得到彻底地排除。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火力发电厂的管理人员做到:①能够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具体的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活动能够达到相关标准的具体要求;②管理人员应该对事故通报工作制度加以重视,促使安全事故通报工作开展中可以强化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使他们可以更好的利用安全知识完成相关的工作;③将整个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管理工作划分为几个区域,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对区域安全工作负责,当区域地点出现安全问题时,及时地追究相关的责任人。与此同时,落实安全监督工作,加强对安全生产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处理,推动火力发电厂的稳定发展。
2.2充分地发挥各种信息化技术的优势
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减少生产计划实施中相关存在因素的影响,降低生产活动风险发生的几率,需要技术人员结合火力发电厂生产现场的实际概括,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地发挥出这些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推动现代化火力发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在可靠的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火力发电厂不同阶段生产计划实施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可以得到有效地处理,在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基础上,也为火力发电厂后续生产计划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将信息化技术合理地运用到火力发电厂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加快其整体的发展速度。
2.3加强对标准化作业的正确认识
为了使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能够达到实际生产活动的具体要求,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加强对标准化作业的正常认识,确保火电厂生产计划实施中的安全性。与此同时,管理人员也需要制定安全管理方式,全面提升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水平,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岗位工作。标准化作业开展中应设定作业标准,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与新兴技术,实现智能机械化操作,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工作的顺利完成,有利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管理人员对标准化作业的正常认识,确保火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能够顺利地实现。
3结束语
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实际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提高实际的生产效率,增加火力发电厂生产计划实施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现代化火力发电厂更多的发展目标。在解决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时,应加强对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机制的认识,促使相关的应对措施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文中通过对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及应对措施的深入探讨,客观地说明了做好这项研究工作对于火力发电厂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传颂.浅析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5):00032.
[2]胡伟,张红梅.浅析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23):00196.
[3]胡伟,付宇强.浅析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0):00146.
[4]吴严.浅析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5(7):122.
[5]陈晓东,雒钺逢.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与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8):137.
学术堂整理了一份标准的管理学论文格式供大家参考:一、论文标题文字概括精练,一般要求不超过15-20个汉字;单行题目要居中,双行题目上行要长于下行题目;英文题目要求不超过12个词或100个书写符号;题目不用缩写词或者简化词;尽量不用标点符号.二、摘要论文摘要又称文摘、提要,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摘要由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组成:目的部分应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及重要性;方法部分应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如何分组对照,研究范围以及精确程度,数据是如何取得的以及经过何种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部分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及局限,叙述要具体、准确,并需给出结果的可信值和统计学显着性检验的确切值;结论部分应简要说明、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极其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是否值得推荐或推广等.摘要的内容是对题目的扩充,是全文的高度概括.摘要一般不分段,不列图、表以及化学结构式,也不引用参考文献.摘要的长短,一般为正文字数2-3%.国际标准组织建议不应少于250个词,最多不超过500个词.摘要虽然居于全文前首,但在写作上却是论文完稿后写的.三、关键词关键词也称主题词,是从论文的题名、层次标题、摘要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和词组,并按照一定顺序逐次排列出来的.其标引质量直接影响到二次文献的收录与利用,便于对全文的检索.一般要求一篇论文要有3-5个全文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关键词.四、引言引言(前言、概论、序言、绪论、绪言、导言、导论)引言作为论文的开端,主要是交待研究成果的来龙去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相关的课题,目的是引出作者研究成果的创新论点,使读者对论文要表达的问题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引起读者阅读论文的兴趣.引言一般稍多于摘要的字数.要求该部分的写作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要与摘要雷同,也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不用图表和公式来论述问题,但至少应该有观点的罗列,同时一定要把作者的创新点明确表达出来.引言部分应以阿拉伯数字"0"作为该级层次的前置编号.引言内容:如需编序号,用圆括号序号,段前空两个字的间空.五、正文正文是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也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作者论点的提出、论据的陈述、论证的过程、结果和讨论都要在此得以展现.要求观点要正确、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选材要新颖;论述要有条理,有较好的逻辑性、可读性和规范性;表达要以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多的信息量为原则;量、单位、名词术语的使用要统一、规范.正文是否有创新性,是决定一篇论文采用与否的首要标准,也是刊物决定录用与否的主要依据.虽然许多论文不属于"首次提出"、"首次发现",但作为一篇论文总应该对某一个问题的研究有新意,或对某种算法有改进,或对某一技术指标有提高.要求论点突出、尊重事实、表达准确,要求结构能紧紧围绕主题层层展开、环环相扣,使整篇论文系统严密、浑然一体.常见的论文的结构形式有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和分总式等.论文结构层次一般分成若干个自然段,或是用若干个小标题来论述.每层的小标题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一个编码的两个数字之间用圆点(.)分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圆点.每一层次一般不超过4级,最后一级如果还要分层次,可用1);2);①;②形式表示.如:1 (一级标题);1.2(二级标题);1.2.3(三级标题);三级;正文的结构层次不论是采用自然段还是小标题的形式,都要注意各层次之间要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富有逻辑,达到无懈可击;层次与层次之间还应协调一致,各部分的先后次序、篇幅的长短,都应根据逻辑顺序和表现主题的需要当详则详,当略则略.正文结构层次上的常见问题:(1)标题不简明、不得体;(2)标题用词不确切,含混不清;(3)标题之间缺乏逻辑关联;(4)层次递进缺阶、段,衔接不上,层次混乱,不符合事物或现象的发展规律;(5)同一篇文稿中使用多种结构方式.六、结论(结语、结束语)结论是一篇论文的收束部分,是以研究成果为前提,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所得出的最后结论.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论文研究的成果或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应写得简明扼要,精练完整,逻辑严谨,措施得当,表达准确,有条理性.一般说来,读者选读某篇论文时,先看标题、摘要、前言,再看结论,才能决定阅读与否.因此,结论写作也是很重要的.撰写结论时,不仅对研究的全过程、实验的结果、数据等进一步认真的加以综合分析,准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而且,对论证的材料,选用的实例,语言表达的概括性,科学性和逻辑性等方方面面,也都要一一进行总判断、总推理、总评价.同时,撰写时,不是对前面论述结果的简单复述,而要与引言相呼应,与正文其他部分相联系.结论中,凡归结为一个认识、肯定一种观点、否定一种意见,都要有事实、有根据,不能想当然,不能含糊其词,不能用"大概"、"可能"、"或许"等词语.如果论文得不出结论,也不要硬写.凡不写结论的论文,可对实验结果进行一番深入讨论.论文结论的字数要求在600-800字左右.七、致谢科学研究通常不是只靠一二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需要多方面力量支持,协助或指导.特别是大型课题,更需联合作战,参与的人数很多.在论文结论之后或结束时,应对整个研究过程中,曾给予帮助和支持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谢意.尤其是参加部分研究工作,未有署名的人,要肯定他的贡献,予以致谢.如果提供帮助的人过多,就不必一一提名,除直接参与工作,帮助很大的人员列名致谢,一般人均笼统表示谢意.如果有的单位或个人确实给予帮助和指导,甚至研究方法都从人家那里学到的,也只字未提,未免有剽窃之嫌.在论文末尾向曾经给与该论文各种帮助的人给予真诚的致谢,是对别人研究成果和劳动的一种尊重.八、 附录附录是将不便列入正文的有关资料或图纸编入其中.它包括有实验部分的详细数据、图谱、图表等,有时论文写成,临时又发现新发表的资料,需要补充,可列入附录.附录里所列材料,可按论文表述顺序编排.九、参考文献作者在论文之中,凡是引用他人的报告、论文等文献中的观点,数据、材料、成果等,都应按本论文中引用先后顺序排列,文中标明参考文献的顺序号或引文作者姓名.每篇参考文献按篇名、作者、文献出处排列.列上参考文献的目的,不只是便于读者查阅原始资料,也便于自己进一步研究时参考.应该注意的是,凡列入参考文献,作者都应详细阅读过,不能列入未曾阅读的文献.参考文献着录原则:(1)只着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2)只着录公开发表的文献;(3)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宜太少.参考文献:[1]专着[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2]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3]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示例:A、专着、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1]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Eng,1997,38(3):358-361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8-10.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电子文献[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 [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 [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例:[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十、注释注释就是对文章内容的解释和说明.目的是为了让别人和自己很容易看懂.为了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段代码是做什么用的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一般置于"参考文献"后面.十一、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包括主要要素: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现在工作单位、职务或者职称以及简单履历和工作业绩等.字数一般要求50-100字之间.十二、基金项目一般在作者简介之后,通常用"注"或者"※"号提示,包括要素:基金项目、具体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和项目主持人姓名等等.十三、表格备注用来注解表格相关内容的文字或数字.十四、插图是指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片.其作用主要有:用图示的方法展示正文的内容,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作文字部分的补充;能表述复杂的科技问题,减少文字叙述;文图并茂,美化版面.
1]王桃红. 西安科龙制冷有限公司全面质量管理整合研究[D]西北大学 , 2005 . [2]王小方. 基于Witness仿真技术的6σ管理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 , 2006 . [3]时东艳. 统计类数据挖掘在六西格玛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 2004 . [4]白晓霞. 卓越绩效测评体系与成熟度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 , 2006 . [5]张玉波. PCL亚洲公司六西格玛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 2006 . [6]张敏. 基于螺旋结构的物流成本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06 . [7]李洁. 基于清洁生产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 , 2005 . [8]荆萌. 摩托罗拉零部件供应商质量控制和改进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 , 2005 . [9]陈奚. 6σ管理中的不良质量成本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 2006 . [10]伍斌. 6西格玛在企业竞争战略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 , 2006 . 1]周延虎,何桢,高雪峰. 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的对比与整合[J]工业工程 , 2006,(06) . [2]车建国,何桢. 六西格玛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工程机械 , 2006,(11) . [3]周延虎,何桢. 传统精益生产方式的缺陷与改进[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04) . [4]於永和,唐咸远,何奇钦. 基于6Sigma的工程项目过程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 , 2006,(07) . [5]何桢,车建国. 精益六西格玛:新竞争优势的来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05) . [6]贾亚朝,田英,王昕. 精益方法和6西格玛管理法的整合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 , 2006,(12) . [7]何桢,周延虎,高雪峰. 精益六西格玛及其实施[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1) . 1] 王丽林. 国内企业六西格玛管理实施策略研究[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2006 [2] 李刚. 课堂教学艺术与语文美育[D]. 华中师范大学 , 2004 [3] 殷蕾. 酒店业六西格玛管理初探[D]. 东北财经大学 , 2005 [4] 时东艳. 统计类数据挖掘在六西格玛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 2004 [5] 桂云苗. 六西格玛管理在航空公司中的应用研究[D].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04 [6] 汤青松. 中学思想政治课创新教学实施策略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 2005 [7] 成竹. 深圳市坪西公路工程投资的效益分析及实施策略[D]. 湖南大学 , 2001 [8] 全小光. 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 , 2005 [9] 商迎秋. 珠海电力通信公司战略构想[D].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2006[10] 张隽.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研究及案例分析[D]. 西南交通大学 , 2005
《文化道》 本书在国内首次提出文化是企业之“道”,并战略性倡导“策划文化,沟通未来”的新经济时代价值理念。 在鹰腾管理上市系列丛书之《文化•道》这本书里,详细的描述了网联这样一家互联网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创作策划,在Yintl(鹰腾咨询)点评中,对网联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曲折、成功、失败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点评,从而引申到对现阶段的各种企业文化理念的介绍,并提出了Yintl(鹰腾咨询)自己的观点,给读者以明确的企业文化建设方向,更对Yintl(鹰腾咨询)提出的“策划创作企业文化”和“企业上市、文化先上市”的理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释。
生产管理可以写具体企业的,之前看的莫’文网,比如组件化和集成化车间生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文明生产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日趋重要。下文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浅析安全生产管理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和运用,由于管理跟不上规模的扩大,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安全特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致使生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火灾、爆炸、空难、化学品及核泄漏事故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和健康。事故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给人类的心灵留下久久的创伤和难以抹去的阴影,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不稳定因素。事故的控制有“技术、管理、教育”三大对策措施,其中管理是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和手段。 关键词: 安全;管理;生产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既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安全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是针对认门日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集思广益,通过大家的努力,有计划地进行组织、策划等活动,最终达到人与机器、与物料装置,与环境的和谐,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生产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得有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和高含量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中,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发展原则,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安全工作没有做到位,那么企业的工作环境就会不安全,可能会频繁出事故,这样一来,不单单会严重影响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会挫败员工的积极性,而且会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还得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弥补事故损失,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随着安全事故警钟的一次次敲响,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对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也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也就是说,安全生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要保障生产资料和物质财产不受损失,对于企业来说,安全生产管理,应该保障生产任务的正常进行,保证股东的合法权益不会收到侵害,同时,这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管理以企业单位为主,以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抓手,学习和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增强企业领导、职工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从我做起,消除身边事故隐患,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通过研究本文我们明白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很重大,同时也了解了我国企业的目前安全管理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隐患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些隐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2 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所谓的“安全生产”,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安全生产”一词中所讲的“生产”,是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各种产品的生产活动,也包括各类工程建设和商业、娱乐业及其它服务业的经营活动。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具有的意义非常重大,对于社会而言,其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为我们的社会是由一个一个家庭组成的,如果某个家庭的成员因为生产方面的事故而变成了残废或者死亡,都将会对这个家庭造成重创,一名员工的伤亡将会对其父母及其妻子儿女造成极大的损失对其造成心灵的创伤,进而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对社会而言是其赋予的神圣使命,对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实意义及长远意义,必须做好安全生产管理不能掉以轻心。 3 目前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安全管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展现了我国对生产力和劳动者的保护,同时,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如今,在国际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为了适应经济改革的大浪潮,其自身也开始由原来单一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过这样的一番脱胎换骨,企业内部也发生了很多体制改革,比如下岗分流、机构合并等等,这样可以使企业能够更好的迎接经济挑战,但是,伴随着这一系列的改革由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因素,加上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这些都给企业的安全管理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安全生产要想得到有效的管理,必须将行政措施、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三管齐下”,这样才能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查阅,我们发现,目前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仍然不是很乐观,总体看来,通过这么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现在已经有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管理理念,可以为企业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但是通过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仍然存在不少的困惑,比如理论知识还不能充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职工的安全意识也还有待加强。许多安全隐患还没有得到彻底整改,而且有些整改过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还是不断出现,比如在2010年,全国安全事故发生已36万起,事故造成死亡人数近8万人,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有85起,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无不在告诉我们,我们的安全工作还有很多的不足,安全生产形势依然相当严重,事故频繁的发生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问题已经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必须尽快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对安全装置的增多和安全规范的加强,来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实现企业零事故生产。 4 如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运用完善的工程理论,对影响安全生产的人员素质、机器装置还有工作环境等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安全可控”的理想局面。 安全管理水平要想得到有效的提高,我们可以从理论知识和实际管理水平两个方面来入手。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对一些规范标准的学习。将专业安全生产管理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别人的经验教训相结合起来,比如例如,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推行HSE、进行岗位隐患排查、搞好安全评价、采用ABC管理法、运用系统工程原理等。实际管理水平的提高则需要不断的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总结,重视事故的调查处理,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做好事故的统计分析,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以此指导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安全管理水平。 4.1 完善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建立和健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是贯彻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法令、法规,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重要手段,同时,他对于促进企业对劳动环境,劳动条件的改善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很大程度的消除事故安全隐患,安全监督检查机制的完善,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项最基本的制度,但同时还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怎样才可以将安全检查制度完善起来,这是每一个企业面临的难题,通过对目前各个企业安全检查制度的实施情况的调查,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具体有以下几点表现: ①领导的不重视:在平常安全检查时,并没有认真组织,在检查的过程中也是只注重形势,走马观花似的参观,敷衍了事,并没有起到监督作用; ②检查人员不够专业:在某些企业中,进行安全检查的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对生产工艺和生产实施不够熟悉,这样就给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带来了困难; ③检查表面化:一般企业在进行安全检查时都会事先安排好检查日期和专案,在检查结束后,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④检查方式实施难:按照规章制度来说,每次检查应该从领导到基层,从办公室到现场,从纪律到装置,都要进行统一的检查,但实际在操作过程中却很难实施; ⑤整改不及时: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隐患和问题,往往并没有及时做好整改工作,同样的问题在每次检查时都会重复出现。安全生产检查的目的是确保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因此,在检查中所发现的各类隐患和问题,应该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分工合作,分层负责,真正做到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 针对以上的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完善安全检查制度,达到安全检查的目的。 4.2 完善安全教育体制 安全教育,主要还是对人意识的教育,是企业强化安全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手段。企业对安全教育投入的多少,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其作用不可低估。目前,许多企业的生产规模都有了进一步的扩大,经营机制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安全教育却出现了明显的滞后现象,远远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脚步。通过对近几年工伤事故的统计,80%的事故都和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违规操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很多都是人为因素所导致,对企业来说,对安全教育的加强迫在眉睫,亟待解决。企业安全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安全教育不够深入,导致员工没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安全思想教育可以使员工真正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这样可以改善劳动条件,及时有效的采取安全技术和-卫生措施,这些是消除安全隐患的有力措施;②保障设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虽然现在很多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保护装置已经比较完善,但是由于员工安全教育不够深入,好多装置形同摆设,往往是检查时期开,但检查完之后就关,虽然这样可能会降低管理成本,但是却也极大的增多了安全隐患;③如有故障,保修不及时,很多优良的安全保障装置,由于平日里管理不到位,会造成装置故障,但却并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理与恢复,这就削弱了安全设施的保障作用。 很多企业的领导并没有真正把完善的教育制度提到日程,这样就会导致员工的不重视,那安全的生产环境也就无从谈起,要想改善生产环境,就必须创造优良的劳动条件,优良的劳动条件,必须要通过新技术、新装置、新工艺的逐步完成来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电子化、程式化,只有这样。才可以在生产环境中,有效的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当前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安全管理工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措施,这就要求企业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通过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入研究,从而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特点,努力完善安全教育机制,从而可以将安全检查的意义真正发挥出来,使安全管理工作尽快踏上正轨,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努力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抓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不断改造落后的装置和生产工艺,使安全管理工作尽快步入良性回圈的轨道,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大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4.3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式企业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础。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好,安全生产的状况就好,安全隐患就少。为了能够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首先,必须要对各级人员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权力,责任和利益进行明确的划分,如果这三者混淆不清,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无从落实。通过与各个级别安全负责人的沟通,要明确他们每人的工作任务,以便准确做好奖惩工作,狠抓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这是企业得以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前提。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具体化,操作性要强。要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发挥广大职工的监督作用,鼓励职工对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5 小结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企业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安全生产管理做不到位的话,不但影响企业的健康顺利的发展同时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在的企业中仍然存在着如下问题:①对安全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还是很严重,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同时法律意识淡薄,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安全意识淡薄;②安全管理基础设施的不足,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③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安全管理监督制度还有很大的漏洞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对于安全生产管理者而言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既要抓主要矛盾,又不能留下丝毫安全隐患,巨集观上要做好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运用法律、行政的手段推动安全生产,微观上,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管理活动,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度。总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义深远、任重道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如何进行才是最合理、最可靠的,值得管理者们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孔振平.浅谈目前企业安全管理现状[J].安全,2000,06. [2]朱伯良.安全管理重在狠抓落实[J].电力安全技术,2008,11. [3]孔振平.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之我见[J].工业安全与防尘,2000,11. [4]王巍,王利军.企业安全管理的思考[J].安全,2001,06. [5]闻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之思考[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09. [6]姚伟民.中小企业如何建立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J].商场现代化,2007,29. [7]李静波.全面质量管理的新发展[J].中国质量,2003,07. [8]姚莉娜.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与企业管理.商场现代化,2007,02. [9]孙润民.引入企业文化和人本管理思想的探索.陕西水利,2007,05. [10] ***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消费导刊,2007,10. 篇2 论安全生产管理 [摘 要]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文明生产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日趋重要。安全生产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正确理解与认识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 安全落实 一、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薄弱: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水平的社会生产力决定了安全生产的低水平。目前尚未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的、统一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缺少集中统一管理的安全生产监督执法队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缺乏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不讲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 由于安全生产工作监督管理不到位,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条件、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及其安全责任、安全机构设定、安全设施装置管理、现场作业安全保障、交叉作业和承包租凭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没有基本的法律法规,许多经营单位特别是非国有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差,管理各种事故隐患和安全因素不能被及时有效的发现和消除,以致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 3、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 生产安全事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使从业人员及其亲属没有安全感,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国是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生命的安全高于一切。各级人民 *** 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如果连人民群众最根本的人生安全都不能得到有效地保证,那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便无从谈起。因此,保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各级人民 *** 和有关部门及各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4、处理好安全和生产的关系 很多地方 *** 和生产经营单位把发展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益列为首要任务,但是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不是把两者有机结合而是加以对立。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要钱不要命”,为了赚钱不惜以牺牲从业人员的生命为代价,心存侥幸心理,减少甚至不进行安全生产投入,以降低短期成本,追求长期利润。而一旦发生重大、特大事故,除了人员死亡之外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其代价往往要等于或大于安全生产投入的成本,最终厂毁人亡,得不偿失。只要我们能够准确找出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从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政治高度出发,就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1加强安全管理理念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防御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倡导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化第一责任职责,对每个作业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2加强安全形势教育 加强对上级档案的学习,看清当前的安全形势,对身边的安全事故进行深刻的分析,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排查治理。 3加强安全设施投入 加大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舍得投入,员工的安全也就得到可靠的保障。施工现场作业环境规范了,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规范了,材料消耗少了,返工少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这是一个良性回圈的过程; 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对新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教育培训考试通过,且持证上岗。对在岗的施工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三级教育和各种特种作业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做到防患于未然; 5查询 把安全技术措施落到实处。对存在危险的施工作业,要有安全技术措施,针对不同的施工工艺,对员工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当我们真正做到这几条,何愁安全生产工作落不到实处。 二、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 1.发挥好理念先导作用 心态安全是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安全意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安全理念不树立,、安全生产的建设就永远是一座空中楼阁。 2.发挥好宣传教育作用 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位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根本性转变,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人的安全心态。 3.发挥好亲情感染作用。 从理论上讲,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 4.发挥好管理规范作用 职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法是有直接联络的。过去,管理者抓“三违”更多依赖的是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不可否认,批评和罚款能使违章职工的思想受到触动,但仅仅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三违”现象是不现实的。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企业管理人员要发挥示范作用,要把保障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5.落实制度“严”字当头 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作为基本出发点,看待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格对待每项下级汇报的安全隐患,大力排查各项安全环节,狠抓工作落实,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6.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还要着眼于一个“全”字 综合治理,总体推进,要求各级领导都要从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一盘棋”的思想,从小事入手,狠抓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严格落实管理机制,从全盘考虑各项工作的安全细则。 总结 安全管理不是现时的消费,而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投资。它能促使企业实现管理资源优化与整合,达到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增创经济效益的目的。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建设,确保预防型安全管理持续有效地开展,必须做好以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从战略管理的高度,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规划,确立安全目标,制订安全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国家需要发展,企业需要发展,只有真正的将安全管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安全无小事,从细微入手,从细节狠抓,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适应社会需要,更好的为明天的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生产管理是每个生产型企业进行持续经营的基础,也是企业获得稳定收益的关健,做好生产管理工作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产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文中论述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企业应提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要意义的认识,并努力成为创新的主体。
论文关键字: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
多年来,我国企业为生存发展问题作出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虽取得一定成效,担多为体制上的改革。随着我国企业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才发现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是在体制的不适应,而且还存在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落后,核心技术匮乏,因此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并赢得竞争,至关重要的就是必须技术与管理同时创新。
一、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改变了经济增长中要素贡献率的结构,而且是科学、技术、知识等无形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日渐凸现并逐步趋强。这一切都清楚地告诉我们,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内容的转变必须要求经济模式也发生相应的转变,而作为实现经济增长实体的企业及其管理也应紧随其变,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要求,因此管理创新是我国企业的必然趋势。
从管理发展的历史来看,每当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时,管理也都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或创新,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采购工程师麦尔斯,因注重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和所要采购的物品进行功能分析,即“为什么要采购这种物品”,“到底需要他们的那些功能”,因此成功地解决了战时稀缺物品的代用品问题,不仅满足了生产、保证了供应,而且还降低了成本,最后,这种功能分析的 方法 发展成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价值工程。
随着对国外先进管理理论和管理 经验 的引进,我国企业在管理创新上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如80年代推行的企业承包责任制,90年代进行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股份制改造等,都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所进行的大胆尝试和创新,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技术创新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我国自1995年以来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999年8月20日)明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作为以创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具有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在市场经济及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企业始终面临竞争压力,具有重视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使技术方向和目标的选择中更符合市场的需要;企业具备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生产、以及相关配套能力。总之企业具有直接面向市场,论文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内在优势,有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企业深知必须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形成自有核心技术,才能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外竞争中赢得主动,因此企业应该,必需亦最有条件成为技术创新中的主体。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
统计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对中国企业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调查分析显示,在所调查的1051家企业中,通过技术创新,有93.2%的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增加了产品品种,有96.7%的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96%的企业扩大了市场,91.5%的企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88%的企业提高了产量,77%的企业降低了材料消耗,69.4%的企业降低了能耗。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涉及国家的综合实力,涉及国家发展和强大,事关重大。
三、认真学习,提高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胡锦涛曾多次强调,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促进企业加速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安全地保障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在涉及国家战略高技术,国家重要产业及经济安全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我们必须自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坚持自主创新技术是我国国家安全地战略基石。
事实告诉我们,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才能政治独立。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应对国际竞争,自主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依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主导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在转向依靠科技知识和人才为主导的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立国已成为各国发展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大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的竞争力的最大差距是缺乏创新能力。决定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已从过去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廉价劳动力转向创造能力,技术和管理的优势,知识产权成为重要的竞争工具。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拥有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
我们要牢记胡锦涛提出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核心,是强国富民的基础,是国家安全地重大保证。
四、努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主体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与管理创新体系对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亦是一个长期坚持费力的过程,决非举手之劳,朝夕之功。建立“创新型”国家更需长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使企业成为技术与管理创新的主体,有许多艰苦工作要做。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
坚持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采取坚决 措施 ,按照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的要求,脚踏实地,苦练内功,提高创新能力。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
为适应知识经济和市场的复杂对变性,必须将企业构造成一个学习型地组织,使企业面对变化的世界才能不断适应、生存和发展。学习不仅是对企业、而且也是对企业里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每一个员工,这一点也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要求。
(三)强化或建设企业技术中心
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工作,结合企业实际,围绕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定课题,加大投入(尽快使企业科技开发投入占全年销售总额的2%~5%),实施产学研紧密结合进行开发创新工作。
(四)管理观念实现从利润最大化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企业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配置主体,是效率和效益的追求者。传统的 企业管理 只是为“利润”而管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是他们过早衰亡的原因。企业只有跳出仅为自身谋利的狭隘的单个小系统,而从将环境包括在内的更大系统出发来考虑、构思企业的发展战略,(例如现在国内外有一些企业针对竞争中的你死我活或两败俱伤,为了寻求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宽容战略”、“双赢战略”、“利益共享”战略等,都是改变传统的竞争而营造一种合作与和谐的氛围,)才有可能是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大大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形成企业良性循环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科技创新,以人为本
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和关键。企业要认真做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工作。
长期以来,由于只重视对物的管理,而忽视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对其行为的调整,造成企业管理方法僵化,生产效率低下,并使企业处理信息迟钝、决定缓慢,缺乏弹性,从而也就失去了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为了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挑战,获得竞争优势,企业管理必须从以物为中心的“物本”管理转变到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上来,把人视为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充分发挥“人”这一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因素的根本作用,重新认识和确立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强调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价值和尊严。
企业要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必须艰苦的坚持推进。我们如何从全面和战略的高度去深刻认识自主创新的重大意义,把自主创新与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衰紧密联系起来,齐心协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事。要居安思危,奋发图强。历史属于面向未来、刻苦顽强、坚忍不拔、开拓前进的人们。
参考文献
1、离散型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与生产信息系统匹配度研究安胜敏天津大学2008-06-01
2、面向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创新方法的类型选择及建议张璐天津大学2014-06-01
论文导读:当前,大多数建筑企业能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积极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积累了丰富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同时,政府对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促进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
当前,大多数建筑企业能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积极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积累了丰富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同时,政府对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促进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但是,近年来事故率依然居高不下,建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在追求经济与社会发展利益最大化过程中,加大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力度尤为重要。
下面就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作一下分析:
1.市场不规范,影响了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建筑市场环境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潜在因素。当前建筑市场中存在的垫资、拖欠工程款、肢解工程和非法挂靠、违法分包等行为,行业管理部门在查处力度上还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些行为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市场监管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不良的市场环境势必然影响安全生产管理,主要表现在一些安全生产制度、管理措施难以在施工现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同虚设,总承包企业与分承包企业(尤其是业主方指定的分包商)在现场管理上缺乏相互配合合作的机制,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和难以预测的后果。
2.建筑企业对安全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安全管理人员少,安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安全投入不足,在安全上少投入成为企业利润挖潜的一种变相手段,安全自查、自控工作形式化,企业安全检查工作虚设,建筑企业过份依赖监督机构和监理单位,安全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没有形成严格明确细化的过程安全控制,全过程安全控制运行体系无法得到有效运行。
第二、建设工程的流水施工作业,使得作业人员经常更换工作地点和环境。建设工程的作业场所和工作内容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随着工程进展,作业人员所面对的工作环境、作业条件、施工技术等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给施工企业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第三、施工企业与项目部分离,使安全措施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一个施工企业往往同时承担多个项目的施工作业,企业与项目部通常是分离状态。这种分离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更多的由项目部承担。但是,由于项目的临时性和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经济压力也相应增大,公司的安全措施往往被忽视。
第四、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复杂多变。 建筑施工的高能耗、施工作业的高强度、施工作业现场限制、施工现场的噪声、热量、有害气体和尘土,劳动对象规模大且高空作业多,以及工人经常露天作业,受天气、温度影响大,这些都是工人经常面对的不利工作环境和负荷。第五、施工作业的标准化程度达不到使得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增多。工程的建设是有许多方参加,需要多种专业技术知识;建筑企业数量多,其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技术装备、资金实力参差不齐。这些使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增加,管理层次多,管理关系复杂。
3.建设工程各方主体安全责任未落实到位
根据现状,许多项目经理实质上是项目利润的主要受益人,有时项目经理比公司还更加追逐利润,更加忽视安全。造成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培训 教育 流于形式,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不符合标准要求,未能建立起真正有效运转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一些建设单位,包括有些政府投资工程的建设单位,未能真正重视和履行法规规定的安全责任,未能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付给施工单位必要的管理费和规费,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忽视安全生产管理等。
4.作业人员稳定性差、流动性大、生产技能和自我防护意识薄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建筑施工现场是这些务工者主要选择场所。由于体制上的不完善和管理上的滞后,大量既没有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又缺乏施工现场 安全教育 的务工者上岗后,对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一无所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认识、缺乏规范作业的知识,这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5.保障安全生产的各个环境要素不完善
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低价中标,违法分包、非法转包、无资质单位挂靠、以包代管现象突出;建筑行业生产力水平偏低,技术装备水平较落后,科技进步在推动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好转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通过以上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对策,当前建筑工程市场逐步规范,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模式正在完善。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如何做好依法监督、长效管理,我们除了要继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外,还要从源头做起,解决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1规范工程建设各方的市场行为。
从招标投标开始把关,采取措施,保证建设资金的落实。加强施工成本管理,正确界定合理成本价,避免无序竞争。参照国内外的成熟经验,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按规定提取安全生产的专项费用,专款专用,不得作为优惠条件和挪作他用,由专门部门负责。加大建设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追究力度,明确其不良行为在安全事故中的连带责任,抑制目前存在的建设单位要求施工企业垫资、拖欠工程款、肢解工程项目发包等不良行为和不顾科学生产程序,一味追求施工进度的现象。
5.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安全生产中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要求;二是明确具体安全生产程序;三是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责任落实到人;四是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培训要求;五是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责任。同时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办法,通过考核,奖优罚劣,提高全体从业人员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自觉性,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得到巩固,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从制度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5.3加强监理人员安全职责。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实现安全监理、监督互补,彻底解决监管不力和缺位问题。细化监理安全责任,并在审查施工企业相关资格、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文明措施费使用计划、现场防护、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检查危险性较大工程作业情况、督促整改安全隐患等方面充分发挥监理企业的监管作用。
5.4强化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行政监督。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在办理质量安全监督登记及施工许可证时应按照中标承诺中人员保证体系进行登记把关。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主体应重点监督施工现场是否建立健全上述保证体系,保证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否具备持续改进功能。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安全责任是否落实,施工企业各有关人员安全责任是否履行,如发现违法违规,不履行安全责任,坚决处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安全通病问题实行专项整治。充分发挥项目负责人的主观能动性;推行项目负责人安全扣分制;超过分值,进行强制培训,降低项目负责人资格等级,直至取消项目负责人执业资格。处罚企业时,同时处罚项目负责人;政府对企业上交罚款情况定期汇总公示;通报批评企业与工程的同时,也要通报批评项目负责人甚至总监理工程师。
5.5加强企业安全 文化 建设,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素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成分和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而目前不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还比较落后,要加强企业自身文化建设,重视安全生产,不断学习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大安全管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水平,增强操作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从而提高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建筑施工一线工人的安全意识。针对务工人员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差、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等现状,充分利用民工学校等教学资源,对建筑工人的建筑工程基础知识、安全基本要求进行强制性培训;鼓励技术工人参加技术等级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大力组建多工种、多专业劳务分包企业,使建筑企业结构分类更趋合理,真正形成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三级分工模式。项目部可定期开展经常性施工事故实例讲解,消除安全技术管理人员或班组长的“成功经验”误导;加强对安全储备必要性的充分认识,使“要人人安全”转变为“人人要求安全的自觉行为。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关,也与安全管理法规、标准不健全,安全监督体制、安全信息建设体系不完善有关。同时,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较低;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管理投入的人力、物力太少;工人素质较低,安全保护意识差;施工安全管
理不规范、不严格。而工程建设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施工难度不断加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针对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要从整顿建筑市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监理职责、加强行政监督、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等方面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基于ERP的家具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周宏威东北林业大学2006-05-01
2、现代造船模式下的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研究岳卫宏武汉理工大学2011-10-01
规范的毕业论文格式有助于准确表达科研成果,便利信息交换与处理及学术成果的评价,并使行文简练、版面美观。下面是由我整理的1000字论文标准格式,谢谢你的阅读。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Roman字体。
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
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
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企业网Intranet的构建方案
【摘要】本文分析了企业Intranet的功能和技术特点,并阐述了构建Intranet的实施方案及其关键技术。
【关键词】Internet Intranet 局域网
Internet在全球的发展和普及,企业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促成了企业网的形成。Intranet是传统企业网与Internet相结合的新型企业网络,是一个采用Internet技术建立的机构内联网络。它以TCP/IP协议作为基础,以Web为核心应用,构成统一和便利的信息交换平台。它通过简单的浏览界面,方便地提供诸如E-mail、文件传输(FTP)、电子公告和新闻、数据查询等服务,并且可与Internet连接,实现企业内部网上用户对Internet的浏览、查询,同时对外提供信息服务,发布本企业信息。
Intranet 的主要特征
企业建立Intranet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其在管理、信息获取和发布、资源共享及提高效率等方面的要求,是基于企业内部的需求。因此虽然Intranet是在Internet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和Internet有着一定的差别。并且Intranet也不同于传统的企业内部的局域网。企业网Intranet 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Intranet 除了可实现Internet的信息查询、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等功能外,更主要的是其可作为企业全方位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的生产管理、进销存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功能。这种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相比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能更加方便有效地进行管理、维护,可方便快捷地发布、更新企业的各种信息。
(2)在Internet上信息主要以静态页面为主,用户对信息的访问以查询为主,其信息由制作公司制作后放在Web服务器上。而Intranet 则不同,其信息主要为企业内部使用,并且大部分业务都和数据库有关,因此要求Intranet 的页面是动态的,能够实时反应数据库的内容,用户除了查询数据库外,还可以增加、修改和删除数据库的内容。
(3)Intranet 的管理侧重于机构内部的管理,其安全防范措施要求非常严格,对网上用户有严格的权限控制,以确定用户是否可访问某部门的数据。并且通过防火墙等安全机制,控制外部用户对企业内部数据的获取。
(4)Intranet 与传统的企业网相比,虽然还是企业内部的局域网络(或多个局域网相连的广域网),但它在技术上则以Internet的TCP/IP协议和Web技术规范为基础,可实现任意的点对点的通信,而且通过Web服务器和Internet的其他服务器,完成以往无法实现的功能。
Intranet 的构建要点
企业建立Intranet 的目的是为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来确立所建立的Intranet 所应具有那些具体功能以及如何去实现这样一个Intranet 。所以不同的企业构建Intranet 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但是Intranet 的实现有其共同的、基本的构建要点。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网络拓扑结构的规划
在规划Intranet 的网络拓扑结构时,应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分布、对多媒体的需求等实际情况加以确定。一般可按以下原则来确立:
(1)费用低
一般地在选择网络拓扑结构的同时便大致确立了所要选取的传输介质、专用设备、安装方式等。例如选择总线网络拓扑结构时一般选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选择星形拓扑结构时需要选用集线器产品,因此每一种网络拓扑结构对应的所需初期投资、以后的安装维护费用都是不等的,在满足其它要求的同时,应尽量选择投资费用较低的网络拓扑结构。
(2)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在选择网络拓扑结构时应考虑企业将来的发展,并且网络中的设备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一些设备的更新换代或设备位置的变动,所选取的网络拓扑结构应该能够方便容易地进行配置以满足新的要求。
(3)稳定性高
稳定性对于一个网络拓扑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在网络中会经常发生节点故障或传输介质故障,一个稳定性高的网络拓扑结构应具有良好的故障诊断和故障隔离能力,以使这些故障对整个网络的影响减至最小。
(4)因地制宜
选择网络拓扑结构应根据网络中各节点的分布状况,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例如对于节点比较集中的场合多选用星形拓扑结构,而节点比较分散时则可以选用总线型拓扑结构。另外,若单一的网络拓扑结构不能满足要求,则可选择混合的拓扑结构。例如,假设一个网络中节点主要分布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则可以在该两个节点密集的场所选用星型拓扑结构,然后使用总线拓扑结构将这两个地方连接起来。
目前常用的局域网技术有以太网、快速以太网、FDDI、ATM等多种。其中交换式快速以太网以其技术成熟、组网灵活方便、设备支持厂家多、工程造价低、性能优良等特点,在局域网中被广泛采用。对于网络传输性能要求特别高的网络可考虑采用ATM技术,但其网络造价相当高,技术也较复杂。
为获取Internet上的各种资源及Internet所提供的各种服务,规划Intranet时还应考虑接入Internet。目前,接入Internet方式主要有:通过公共分组网接入、通过帧中继接入、通过ISDN接入或通过数字租用线路接入,及目前较新的远程连接技术ASDL。在选择以何种方式接入Internet时应根据Intranet的规模、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及企业的经济实力来确定。数字租用线路方式可提供较高的带宽和较高的数据传输质量,但是费用昂贵。公共分组网方式数据传输质量较高,费用也较低,但数据传输量较小。ISDN可提供较高的带宽,可同时传输数据和声音,并且费用相对较低,是中小规模Intranet接入Internet的较佳方式。
2.2 Intranet 的硬件配置
在选择组成Intranet 的硬件时,着重应考虑服务器的选择。由于服务器在网络中运行网络操作系统、进行网络管理或是提供网络上可用共享资源,因此对服务器的选择显然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客户机,同时应该按照服务器的不同类型,如WWW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等而应该有所侧重。一般要求所选用的服务器具有大的存储容量,数吉(G)或数十吉(G),以及具有足够的内存和较高的运行速度,内存128M或以上,CPU主频在500MHz或以上,而且可为多个CPU处理器,并且具有良好和可扩展性,以满足将来更新换代的需要,保证当前的投资不至于在短时间内便被消耗掉。
其余的硬件设备有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网卡和传输介质等。所选择的这些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性能,能使网络稳定地运行。此外,在此前提下,还应遵循经济性的原则。
2.3 Intranet 的软件配置
软件是Intranet的灵魂,它决定了整个Intranet的运行方式、用户对信息的浏览方式、Web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网络安全及网络管理方式等,是网络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Intranet的软件可分为服务器端软件和客户端软件。客户端软件主要为浏览器,目前常用的浏览器软件有Netscape Navigator、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等。服务器端软件较为复杂,主要有网络操作系统、Web服务器软件、数据库系统软件、安全防火墙软件和网络管理软件等。选择网络操作系统时,应考虑其是否是一个高性能的网络操作系统,是否支持多种网络协议,是否支持多种不同的计算机硬件平台,是否具有容错技术和网络管理功能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网络操作系统有UNIX、Novell Netware和Windows NT等。如果企业网Intranet中大多数是于PC机为主体,建议选用Novell Netware和Windows NT。
3.企业网Intranet构建的关键技术
3.1防火墙技术
由于Intranet一般都与Internet互连,因此易受到非法用户的入侵。为确保企业信息和机密的安全,需要在Intranet与Internet之间设置防火墙。防火墙可看作是一个过滤器,用于监视和检查流动信息的合法性。目前防火墙技术有以下几种,即包过滤技术(Packet filter)、电路级网关(Circuit gateway)、应用级网关(Application)、规则检查防火墙(Stalaful Inspection)。 在实际应用中,并非单纯采用某一种,而是几种的结合。
3.2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数据保护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通过数据加密技术,把数据变成不可读的格式,防止企业的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删除和替换。
目前,数据加密技术大致可分为专用密匙加密(对称密匙加密)和公用密匙加密(不对称密匙加密)两大类。在密码通信中,这两种加密方法都是常用的。专用密匙加密时需用户双方共同享有密匙,如DES方法,由于采用对称编码技术,使得专用密匙加密具有加密和解密非常快的最大优点,能有硬件实现,使用于交换大量数据。但其最大问题是把密匙分发到使用该密码的用户手中。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很可能在密匙传送过程中发生失密现象(密匙被偷或被修改)。公用密匙加密采用与专用密匙加密不同的数学算法。有一把公用的加密密匙,如RSA方法。其优点是非法用户无法通过公用密匙推导出解密密匙,因此保密性好,但运行效率低,不适于大量数据。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将两者结合使用,如通过公用密匙在通信开始时进行授权确认,并确定一个公用的临时专用密匙,然后再用专用密匙数据加密方式进行通信。
3.3系统容错技术
网络中心是整个企业网络和信息的枢纽,为了确保其能不间断地运行,需采取一定的系统容错技术:
(1)网络设备和链路冗余备份。网络设备易发生故障的接口卡都保留适当的冗余,保证网络的关键部分无单点故障。
(2)服务器冷备份。采用双服务器,它们都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和Web服务器软件,但两台服务器同时运行不同的任务,一台运行数据库系统,一台运行Web服务器软件,它们共享外部磁盘陈列,万一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可以通过键入预先编好的命令,把任务切换到另一台服务器上,确保系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
(3)数据的实时备份。对数据进行实时备份,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系统安全而稳定低运行。如通过ARC Srever对数据提供双镜象冗余备份,或由SNA Server提供安全快捷的数据热备份。
结束语:
企业网Intranet的构建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较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建立适合自己的Intranet,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Intranet,真正达到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张孟顺,向Intranet的迁移[J],计算机系统应用,1998(4):22~24
张金隆,现代管理信息技术[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韩建民,基于B/S模式的生产管理图查询系统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1995(5):15~28
蔡建,网络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机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1999,28(1):32~34
煤矿生产论文有关煤矿生产的论文:
浅谈煤矿企业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
【摘要】当前,面临着煤矿企业深化改革、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企业的安全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对此,我认为主要从提高认识,强化安全管理、认识规律,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以及管理者如何抓好安全生产三个方面做好安全生产管理。
【关键词】煤矿 企业 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
一、提高认识,强化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企业设计的最根本要求;长期安全生产为人们带来幸福、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但不能不注意到在长期安全生产过程中,人们可能萌生轻视、忽视、藐视安全生产的思想的现象。因此,应正确认识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意识到事故条件随时可能形成,因此应长期保持高度警惕,这一点至关重要。对企业工人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其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规程操作,不违章。对企业干部(班组长以上)教育的目的是获得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企业干部必须实施安全管理,这是法律责任赋予的要求;企业职工必须接受安全管理,这是每一个职工自身利益的需要;领导干部必须模范执行安全管理,这是素质的表现。安全生产是各方面长期努力的结果,发生事故(尤其是特大事故)是安全管理弊病的总暴露。可通过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间接实践是通过理论、规范、标准的学习而获得管理知识。因此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认真学习来自于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与经验教训相结合的规章制度。直接实践是要从事故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因为事故是人们违背客观规律受到的惩罚;是对各项工作进行的最公正检查;是强迫人们接受的最真实的科学实践。
二、认识规律,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
决定安全与否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6项:a.操作人员按规程操作;正确方法的使用;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或危险状态;及时巡视检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熟悉避险方法;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料,不弄虚作假,不隐瞒真相;服从指挥,忠于职守,勇于同一切危及自身或他人安全、健康的行为作斗争。b.设备是重要的物质基础,设备都有寿命,任何设备的故障都有其规律性。c.物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材料、备品备件、工具等。d.环境(时间和空间):空间是指作业的环境,作业的时间要考虑夜班、节假日、人的喜庆、悲伤、失意、生物钟等因素,要百倍警惕事故多发时刻。e.科学与技术:任何先进技术都有特殊的安全问题,选择生产技术的首要条件是安全可靠,安全技术研究就是针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开展研究;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险现象开展研究;针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现象开展研究;结合新技术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开展研究。f.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就是决策,管理不善是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个企业的成败“七分在管理,三分在技术”。管理缺陷是所有事故的普遍原因,管理失误往往是多重失误造成的。
三、管理者如何抓好安全生产
干部处于决策地位,是执行决策的决定因素,是同事故作斗争的核心。树立科学的安全生产战略思想,事故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事故与安全是一对永恒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建立积极的预防思想。安全生产管理三原则a.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是企业兴亡的基石,是企业的生命线、效益的前提,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吸引人才和劳动力的磁石。b.技术:用高科技、新技术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也保证不发生事故、即使设备有缺陷也要保证不发生事故。c.结果:保证安全生产的必备条件(人员、设备及管理),时刻在最佳状态。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式方法,对影响安全生产的人员素质、设备和管理等基本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使之达到“可控和在控”。在煤矿企业处于改革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突出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多年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为了能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清,责任制也很难落实。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4个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把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企业管理人员及职工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广大职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总之,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而企业的管理者围绕“安全生产”的主题应做的工作很多,既要抓主要矛盾,又不能留下丝毫安全隐患;这些工作如何进行才是最合理、最可靠的、值得管理者们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你这用途是?我这边可以帮你
1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1.1煤化工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安全生产是煤化工企业生产活动中一项常规性检查指导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煤化工企业建立全面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至关重要,煤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直接影响,对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环境建设也至关重要,大力开展化工生产管理工作,有效保证群众生命安全,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欠缺,会导致煤化工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会造成伤亡事故,导致职业病,可能会危害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导致生产遭受很大损失。为维护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必须开展煤化工安全生产以及劳动保护工作。1.2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不足1.2.1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我国煤化工行业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很多不足,部分煤化工行业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将安全生产当作口号,并未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规范缺乏执行,思想轻忽,安全事故频发。1.2.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是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的一个重大不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活动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但部分化工单位没有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些单位虽有安全管理制度但相关条目过于笼统,缺乏有效的贯彻和执行,并且没有相关负责人,执行偏差较大。1.3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与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活动既有相同点,又存在一定差异,有煤化工企业自身的特有要求。首先,必须遵循生产工艺规程进行操作,严禁在超温、超压、超负荷的工矿下进行生产,不能擅自更改工艺指标,不能在生产系统上进行实验性操作,生产厂区内严禁吸烟喝酒、严禁将烟火带进生产区内。生产区内不能设置吸烟室,要进一步加强生产车间烟火管控力度,不能使用有明火、不防爆电热源,建设完善、安全的生产系统和生产安全指挥系统,车间生产人员在工作期间采用岗位责任制度,建立检查制度和交接班制度,明确指挥人员权责,保证其能够进行正确决策,要求指挥正确有效,不能出现违章指挥和盲目智慧。生产一线人员要坚守岗位,服从统一调度安排,禁止脱岗、串岗、睡岗,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需要按照规定配置,组织安全生产专项培训,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从事生产经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2煤化工生产企业监督管理2.1增强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煤化工生产基地生产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员工进行系统性的安全教育,使员工在工作中时刻注重安全,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严禁“三违”工作,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操作,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身穿紧扣工作服,穿防滑鞋,佩戴安全帽,确保各项安全措施执行到位。注意恶劣环境条件对施工的影响,遇到大风、大雨、大雾、大雪天气时,应立即停止作业,确保人员安全。要保持工作和施工范围内的清洁有序,要注意保管随身携带的各项工具。2.2严格安全规范,加强监督检查制定作业安全防护规范,实现管理流程的进一步细化,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需要进一步强化煤化工安全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监督检查工作,在化工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开展安全防护工作,保证煤化工工作人员清晰认识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将安全防护工作作为煤化工生产的常规工作,专职人员每天按时到现场监督检查、不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综合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把安全问题消除源头上,落实责任制度,确保安全生产作业安全。作业人员上下脚手架应走专用通道,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阳台等非规定的通道攀登翻跃,确保人员安全。2.3建立科学高效安全管理机制各级领导应以身作则,把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星级考核办法”和“三违考核办法”,改变把是否发生事故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评价模式,将定性描述转化评先评优,固定检查考核,实行严格考核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文明生产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日趋重要。下文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浅析安全生产管理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和运用,由于管理跟不上规模的扩大,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安全特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致使生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火灾、爆炸、空难、化学品及核泄漏事故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和健康。事故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给人类的心灵留下久久的创伤和难以抹去的阴影,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不稳定因素。事故的控制有“技术、管理、教育”三大对策措施,其中管理是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和手段。 关键词: 安全;管理;生产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既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安全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是针对认门日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集思广益,通过大家的努力,有计划地进行组织、策划等活动,最终达到人与机器、与物料装置,与环境的和谐,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生产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得有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和高含量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中,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发展原则,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安全工作没有做到位,那么企业的工作环境就会不安全,可能会频繁出事故,这样一来,不单单会严重影响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会挫败员工的积极性,而且会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还得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弥补事故损失,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随着安全事故警钟的一次次敲响,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对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也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也就是说,安全生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要保障生产资料和物质财产不受损失,对于企业来说,安全生产管理,应该保障生产任务的正常进行,保证股东的合法权益不会收到侵害,同时,这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管理以企业单位为主,以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抓手,学习和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增强企业领导、职工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从我做起,消除身边事故隐患,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通过研究本文我们明白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很重大,同时也了解了我国企业的目前安全管理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隐患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些隐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2 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所谓的“安全生产”,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安全生产”一词中所讲的“生产”,是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各种产品的生产活动,也包括各类工程建设和商业、娱乐业及其它服务业的经营活动。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具有的意义非常重大,对于社会而言,其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为我们的社会是由一个一个家庭组成的,如果某个家庭的成员因为生产方面的事故而变成了残废或者死亡,都将会对这个家庭造成重创,一名员工的伤亡将会对其父母及其妻子儿女造成极大的损失对其造成心灵的创伤,进而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对社会而言是其赋予的神圣使命,对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实意义及长远意义,必须做好安全生产管理不能掉以轻心。 3 目前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安全管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展现了我国对生产力和劳动者的保护,同时,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如今,在国际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为了适应经济改革的大浪潮,其自身也开始由原来单一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过这样的一番脱胎换骨,企业内部也发生了很多体制改革,比如下岗分流、机构合并等等,这样可以使企业能够更好的迎接经济挑战,但是,伴随着这一系列的改革由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因素,加上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这些都给企业的安全管理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安全生产要想得到有效的管理,必须将行政措施、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三管齐下”,这样才能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查阅,我们发现,目前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仍然不是很乐观,总体看来,通过这么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现在已经有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管理理念,可以为企业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但是通过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仍然存在不少的困惑,比如理论知识还不能充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职工的安全意识也还有待加强。许多安全隐患还没有得到彻底整改,而且有些整改过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还是不断出现,比如在2010年,全国安全事故发生已36万起,事故造成死亡人数近8万人,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有85起,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无不在告诉我们,我们的安全工作还有很多的不足,安全生产形势依然相当严重,事故频繁的发生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问题已经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必须尽快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对安全装置的增多和安全规范的加强,来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实现企业零事故生产。 4 如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运用完善的工程理论,对影响安全生产的人员素质、机器装置还有工作环境等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安全可控”的理想局面。 安全管理水平要想得到有效的提高,我们可以从理论知识和实际管理水平两个方面来入手。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对一些规范标准的学习。将专业安全生产管理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别人的经验教训相结合起来,比如例如,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推行HSE、进行岗位隐患排查、搞好安全评价、采用ABC管理法、运用系统工程原理等。实际管理水平的提高则需要不断的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总结,重视事故的调查处理,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做好事故的统计分析,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以此指导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安全管理水平。 4.1 完善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建立和健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是贯彻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法令、法规,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重要手段,同时,他对于促进企业对劳动环境,劳动条件的改善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很大程度的消除事故安全隐患,安全监督检查机制的完善,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项最基本的制度,但同时还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怎样才可以将安全检查制度完善起来,这是每一个企业面临的难题,通过对目前各个企业安全检查制度的实施情况的调查,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具体有以下几点表现: ①领导的不重视:在平常安全检查时,并没有认真组织,在检查的过程中也是只注重形势,走马观花似的参观,敷衍了事,并没有起到监督作用; ②检查人员不够专业:在某些企业中,进行安全检查的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对生产工艺和生产实施不够熟悉,这样就给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带来了困难; ③检查表面化:一般企业在进行安全检查时都会事先安排好检查日期和专案,在检查结束后,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④检查方式实施难:按照规章制度来说,每次检查应该从领导到基层,从办公室到现场,从纪律到装置,都要进行统一的检查,但实际在操作过程中却很难实施; ⑤整改不及时: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隐患和问题,往往并没有及时做好整改工作,同样的问题在每次检查时都会重复出现。安全生产检查的目的是确保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因此,在检查中所发现的各类隐患和问题,应该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分工合作,分层负责,真正做到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 针对以上的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完善安全检查制度,达到安全检查的目的。 4.2 完善安全教育体制 安全教育,主要还是对人意识的教育,是企业强化安全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手段。企业对安全教育投入的多少,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其作用不可低估。目前,许多企业的生产规模都有了进一步的扩大,经营机制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安全教育却出现了明显的滞后现象,远远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脚步。通过对近几年工伤事故的统计,80%的事故都和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违规操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很多都是人为因素所导致,对企业来说,对安全教育的加强迫在眉睫,亟待解决。企业安全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安全教育不够深入,导致员工没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安全思想教育可以使员工真正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这样可以改善劳动条件,及时有效的采取安全技术和-卫生措施,这些是消除安全隐患的有力措施;②保障设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虽然现在很多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保护装置已经比较完善,但是由于员工安全教育不够深入,好多装置形同摆设,往往是检查时期开,但检查完之后就关,虽然这样可能会降低管理成本,但是却也极大的增多了安全隐患;③如有故障,保修不及时,很多优良的安全保障装置,由于平日里管理不到位,会造成装置故障,但却并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理与恢复,这就削弱了安全设施的保障作用。 很多企业的领导并没有真正把完善的教育制度提到日程,这样就会导致员工的不重视,那安全的生产环境也就无从谈起,要想改善生产环境,就必须创造优良的劳动条件,优良的劳动条件,必须要通过新技术、新装置、新工艺的逐步完成来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电子化、程式化,只有这样。才可以在生产环境中,有效的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当前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安全管理工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措施,这就要求企业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通过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入研究,从而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特点,努力完善安全教育机制,从而可以将安全检查的意义真正发挥出来,使安全管理工作尽快踏上正轨,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努力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抓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不断改造落后的装置和生产工艺,使安全管理工作尽快步入良性回圈的轨道,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大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4.3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式企业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础。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好,安全生产的状况就好,安全隐患就少。为了能够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首先,必须要对各级人员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权力,责任和利益进行明确的划分,如果这三者混淆不清,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无从落实。通过与各个级别安全负责人的沟通,要明确他们每人的工作任务,以便准确做好奖惩工作,狠抓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这是企业得以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前提。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具体化,操作性要强。要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发挥广大职工的监督作用,鼓励职工对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5 小结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企业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安全生产管理做不到位的话,不但影响企业的健康顺利的发展同时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在的企业中仍然存在着如下问题:①对安全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还是很严重,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同时法律意识淡薄,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安全意识淡薄;②安全管理基础设施的不足,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③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安全管理监督制度还有很大的漏洞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对于安全生产管理者而言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既要抓主要矛盾,又不能留下丝毫安全隐患,巨集观上要做好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运用法律、行政的手段推动安全生产,微观上,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管理活动,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度。总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义深远、任重道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如何进行才是最合理、最可靠的,值得管理者们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孔振平.浅谈目前企业安全管理现状[J].安全,2000,06. [2]朱伯良.安全管理重在狠抓落实[J].电力安全技术,2008,11. [3]孔振平.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之我见[J].工业安全与防尘,2000,11. [4]王巍,王利军.企业安全管理的思考[J].安全,2001,06. [5]闻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之思考[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09. [6]姚伟民.中小企业如何建立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J].商场现代化,2007,29. [7]李静波.全面质量管理的新发展[J].中国质量,2003,07. [8]姚莉娜.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与企业管理.商场现代化,2007,02. [9]孙润民.引入企业文化和人本管理思想的探索.陕西水利,2007,05. [10] ***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消费导刊,2007,10. 篇2 论安全生产管理 [摘 要]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文明生产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日趋重要。安全生产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正确理解与认识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 安全落实 一、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薄弱: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水平的社会生产力决定了安全生产的低水平。目前尚未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的、统一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缺少集中统一管理的安全生产监督执法队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缺乏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不讲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 由于安全生产工作监督管理不到位,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条件、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及其安全责任、安全机构设定、安全设施装置管理、现场作业安全保障、交叉作业和承包租凭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没有基本的法律法规,许多经营单位特别是非国有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差,管理各种事故隐患和安全因素不能被及时有效的发现和消除,以致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 3、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 生产安全事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使从业人员及其亲属没有安全感,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国是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生命的安全高于一切。各级人民 *** 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如果连人民群众最根本的人生安全都不能得到有效地保证,那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便无从谈起。因此,保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各级人民 *** 和有关部门及各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4、处理好安全和生产的关系 很多地方 *** 和生产经营单位把发展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益列为首要任务,但是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不是把两者有机结合而是加以对立。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要钱不要命”,为了赚钱不惜以牺牲从业人员的生命为代价,心存侥幸心理,减少甚至不进行安全生产投入,以降低短期成本,追求长期利润。而一旦发生重大、特大事故,除了人员死亡之外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其代价往往要等于或大于安全生产投入的成本,最终厂毁人亡,得不偿失。只要我们能够准确找出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从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政治高度出发,就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1加强安全管理理念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防御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倡导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化第一责任职责,对每个作业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2加强安全形势教育 加强对上级档案的学习,看清当前的安全形势,对身边的安全事故进行深刻的分析,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排查治理。 3加强安全设施投入 加大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舍得投入,员工的安全也就得到可靠的保障。施工现场作业环境规范了,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规范了,材料消耗少了,返工少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这是一个良性回圈的过程; 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对新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教育培训考试通过,且持证上岗。对在岗的施工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三级教育和各种特种作业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做到防患于未然; 5查询 把安全技术措施落到实处。对存在危险的施工作业,要有安全技术措施,针对不同的施工工艺,对员工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当我们真正做到这几条,何愁安全生产工作落不到实处。 二、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 1.发挥好理念先导作用 心态安全是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安全意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安全理念不树立,、安全生产的建设就永远是一座空中楼阁。 2.发挥好宣传教育作用 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位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根本性转变,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人的安全心态。 3.发挥好亲情感染作用。 从理论上讲,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 4.发挥好管理规范作用 职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法是有直接联络的。过去,管理者抓“三违”更多依赖的是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不可否认,批评和罚款能使违章职工的思想受到触动,但仅仅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三违”现象是不现实的。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企业管理人员要发挥示范作用,要把保障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5.落实制度“严”字当头 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作为基本出发点,看待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格对待每项下级汇报的安全隐患,大力排查各项安全环节,狠抓工作落实,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6.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还要着眼于一个“全”字 综合治理,总体推进,要求各级领导都要从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一盘棋”的思想,从小事入手,狠抓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严格落实管理机制,从全盘考虑各项工作的安全细则。 总结 安全管理不是现时的消费,而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投资。它能促使企业实现管理资源优化与整合,达到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增创经济效益的目的。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建设,确保预防型安全管理持续有效地开展,必须做好以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从战略管理的高度,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规划,确立安全目标,制订安全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国家需要发展,企业需要发展,只有真正的将安全管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安全无小事,从细微入手,从细节狠抓,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适应社会需要,更好的为明天的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生产管理是每个生产型企业进行持续经营的基础,也是企业获得稳定收益的关健,做好生产管理工作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产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文中论述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企业应提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要意义的认识,并努力成为创新的主体。
论文关键字: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
多年来,我国企业为生存发展问题作出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虽取得一定成效,担多为体制上的改革。随着我国企业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才发现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是在体制的不适应,而且还存在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落后,核心技术匮乏,因此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并赢得竞争,至关重要的就是必须技术与管理同时创新。
一、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改变了经济增长中要素贡献率的结构,而且是科学、技术、知识等无形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日渐凸现并逐步趋强。这一切都清楚地告诉我们,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内容的转变必须要求经济模式也发生相应的转变,而作为实现经济增长实体的企业及其管理也应紧随其变,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要求,因此管理创新是我国企业的必然趋势。
从管理发展的历史来看,每当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时,管理也都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或创新,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采购工程师麦尔斯,因注重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和所要采购的物品进行功能分析,即“为什么要采购这种物品”,“到底需要他们的那些功能”,因此成功地解决了战时稀缺物品的代用品问题,不仅满足了生产、保证了供应,而且还降低了成本,最后,这种功能分析的 方法 发展成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价值工程。
随着对国外先进管理理论和管理 经验 的引进,我国企业在管理创新上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如80年代推行的企业承包责任制,90年代进行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股份制改造等,都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所进行的大胆尝试和创新,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技术创新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我国自1995年以来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999年8月20日)明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作为以创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具有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在市场经济及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企业始终面临竞争压力,具有重视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使技术方向和目标的选择中更符合市场的需要;企业具备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生产、以及相关配套能力。总之企业具有直接面向市场,论文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内在优势,有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企业深知必须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形成自有核心技术,才能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外竞争中赢得主动,因此企业应该,必需亦最有条件成为技术创新中的主体。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
统计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对中国企业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调查分析显示,在所调查的1051家企业中,通过技术创新,有93.2%的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增加了产品品种,有96.7%的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96%的企业扩大了市场,91.5%的企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88%的企业提高了产量,77%的企业降低了材料消耗,69.4%的企业降低了能耗。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涉及国家的综合实力,涉及国家发展和强大,事关重大。
三、认真学习,提高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胡锦涛曾多次强调,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促进企业加速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安全地保障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在涉及国家战略高技术,国家重要产业及经济安全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我们必须自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坚持自主创新技术是我国国家安全地战略基石。
事实告诉我们,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才能政治独立。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应对国际竞争,自主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依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主导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在转向依靠科技知识和人才为主导的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立国已成为各国发展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大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的竞争力的最大差距是缺乏创新能力。决定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已从过去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廉价劳动力转向创造能力,技术和管理的优势,知识产权成为重要的竞争工具。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拥有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
我们要牢记胡锦涛提出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核心,是强国富民的基础,是国家安全地重大保证。
四、努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主体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与管理创新体系对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亦是一个长期坚持费力的过程,决非举手之劳,朝夕之功。建立“创新型”国家更需长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使企业成为技术与管理创新的主体,有许多艰苦工作要做。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
坚持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采取坚决 措施 ,按照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的要求,脚踏实地,苦练内功,提高创新能力。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
为适应知识经济和市场的复杂对变性,必须将企业构造成一个学习型地组织,使企业面对变化的世界才能不断适应、生存和发展。学习不仅是对企业、而且也是对企业里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每一个员工,这一点也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要求。
(三)强化或建设企业技术中心
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工作,结合企业实际,围绕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定课题,加大投入(尽快使企业科技开发投入占全年销售总额的2%~5%),实施产学研紧密结合进行开发创新工作。
(四)管理观念实现从利润最大化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企业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配置主体,是效率和效益的追求者。传统的 企业管理 只是为“利润”而管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是他们过早衰亡的原因。企业只有跳出仅为自身谋利的狭隘的单个小系统,而从将环境包括在内的更大系统出发来考虑、构思企业的发展战略,(例如现在国内外有一些企业针对竞争中的你死我活或两败俱伤,为了寻求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宽容战略”、“双赢战略”、“利益共享”战略等,都是改变传统的竞争而营造一种合作与和谐的氛围,)才有可能是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大大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形成企业良性循环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科技创新,以人为本
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和关键。企业要认真做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工作。
长期以来,由于只重视对物的管理,而忽视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对其行为的调整,造成企业管理方法僵化,生产效率低下,并使企业处理信息迟钝、决定缓慢,缺乏弹性,从而也就失去了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为了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挑战,获得竞争优势,企业管理必须从以物为中心的“物本”管理转变到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上来,把人视为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充分发挥“人”这一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因素的根本作用,重新认识和确立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强调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价值和尊严。
企业要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必须艰苦的坚持推进。我们如何从全面和战略的高度去深刻认识自主创新的重大意义,把自主创新与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衰紧密联系起来,齐心协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事。要居安思危,奋发图强。历史属于面向未来、刻苦顽强、坚忍不拔、开拓前进的人们。
参考文献
1、离散型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与生产信息系统匹配度研究安胜敏天津大学2008-06-01
2、面向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创新方法的类型选择及建议张璐天津大学2014-06-01
论文导读:当前,大多数建筑企业能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积极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积累了丰富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同时,政府对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促进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
当前,大多数建筑企业能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积极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积累了丰富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同时,政府对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促进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但是,近年来事故率依然居高不下,建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在追求经济与社会发展利益最大化过程中,加大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力度尤为重要。
下面就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作一下分析:
1.市场不规范,影响了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建筑市场环境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潜在因素。当前建筑市场中存在的垫资、拖欠工程款、肢解工程和非法挂靠、违法分包等行为,行业管理部门在查处力度上还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些行为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市场监管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不良的市场环境势必然影响安全生产管理,主要表现在一些安全生产制度、管理措施难以在施工现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同虚设,总承包企业与分承包企业(尤其是业主方指定的分包商)在现场管理上缺乏相互配合合作的机制,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和难以预测的后果。
2.建筑企业对安全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安全管理人员少,安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安全投入不足,在安全上少投入成为企业利润挖潜的一种变相手段,安全自查、自控工作形式化,企业安全检查工作虚设,建筑企业过份依赖监督机构和监理单位,安全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没有形成严格明确细化的过程安全控制,全过程安全控制运行体系无法得到有效运行。
第二、建设工程的流水施工作业,使得作业人员经常更换工作地点和环境。建设工程的作业场所和工作内容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随着工程进展,作业人员所面对的工作环境、作业条件、施工技术等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给施工企业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第三、施工企业与项目部分离,使安全措施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一个施工企业往往同时承担多个项目的施工作业,企业与项目部通常是分离状态。这种分离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更多的由项目部承担。但是,由于项目的临时性和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经济压力也相应增大,公司的安全措施往往被忽视。
第四、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复杂多变。 建筑施工的高能耗、施工作业的高强度、施工作业现场限制、施工现场的噪声、热量、有害气体和尘土,劳动对象规模大且高空作业多,以及工人经常露天作业,受天气、温度影响大,这些都是工人经常面对的不利工作环境和负荷。第五、施工作业的标准化程度达不到使得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增多。工程的建设是有许多方参加,需要多种专业技术知识;建筑企业数量多,其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技术装备、资金实力参差不齐。这些使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增加,管理层次多,管理关系复杂。
3.建设工程各方主体安全责任未落实到位
根据现状,许多项目经理实质上是项目利润的主要受益人,有时项目经理比公司还更加追逐利润,更加忽视安全。造成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培训 教育 流于形式,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不符合标准要求,未能建立起真正有效运转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一些建设单位,包括有些政府投资工程的建设单位,未能真正重视和履行法规规定的安全责任,未能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付给施工单位必要的管理费和规费,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忽视安全生产管理等。
4.作业人员稳定性差、流动性大、生产技能和自我防护意识薄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建筑施工现场是这些务工者主要选择场所。由于体制上的不完善和管理上的滞后,大量既没有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又缺乏施工现场 安全教育 的务工者上岗后,对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一无所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认识、缺乏规范作业的知识,这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5.保障安全生产的各个环境要素不完善
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低价中标,违法分包、非法转包、无资质单位挂靠、以包代管现象突出;建筑行业生产力水平偏低,技术装备水平较落后,科技进步在推动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好转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通过以上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对策,当前建筑工程市场逐步规范,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模式正在完善。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如何做好依法监督、长效管理,我们除了要继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外,还要从源头做起,解决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1规范工程建设各方的市场行为。
从招标投标开始把关,采取措施,保证建设资金的落实。加强施工成本管理,正确界定合理成本价,避免无序竞争。参照国内外的成熟经验,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按规定提取安全生产的专项费用,专款专用,不得作为优惠条件和挪作他用,由专门部门负责。加大建设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追究力度,明确其不良行为在安全事故中的连带责任,抑制目前存在的建设单位要求施工企业垫资、拖欠工程款、肢解工程项目发包等不良行为和不顾科学生产程序,一味追求施工进度的现象。
5.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安全生产中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要求;二是明确具体安全生产程序;三是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责任落实到人;四是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培训要求;五是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责任。同时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办法,通过考核,奖优罚劣,提高全体从业人员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自觉性,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得到巩固,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从制度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5.3加强监理人员安全职责。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实现安全监理、监督互补,彻底解决监管不力和缺位问题。细化监理安全责任,并在审查施工企业相关资格、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文明措施费使用计划、现场防护、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检查危险性较大工程作业情况、督促整改安全隐患等方面充分发挥监理企业的监管作用。
5.4强化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行政监督。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在办理质量安全监督登记及施工许可证时应按照中标承诺中人员保证体系进行登记把关。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主体应重点监督施工现场是否建立健全上述保证体系,保证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否具备持续改进功能。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安全责任是否落实,施工企业各有关人员安全责任是否履行,如发现违法违规,不履行安全责任,坚决处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安全通病问题实行专项整治。充分发挥项目负责人的主观能动性;推行项目负责人安全扣分制;超过分值,进行强制培训,降低项目负责人资格等级,直至取消项目负责人执业资格。处罚企业时,同时处罚项目负责人;政府对企业上交罚款情况定期汇总公示;通报批评企业与工程的同时,也要通报批评项目负责人甚至总监理工程师。
5.5加强企业安全 文化 建设,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素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成分和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而目前不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还比较落后,要加强企业自身文化建设,重视安全生产,不断学习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大安全管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水平,增强操作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从而提高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建筑施工一线工人的安全意识。针对务工人员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差、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等现状,充分利用民工学校等教学资源,对建筑工人的建筑工程基础知识、安全基本要求进行强制性培训;鼓励技术工人参加技术等级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大力组建多工种、多专业劳务分包企业,使建筑企业结构分类更趋合理,真正形成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三级分工模式。项目部可定期开展经常性施工事故实例讲解,消除安全技术管理人员或班组长的“成功经验”误导;加强对安全储备必要性的充分认识,使“要人人安全”转变为“人人要求安全的自觉行为。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关,也与安全管理法规、标准不健全,安全监督体制、安全信息建设体系不完善有关。同时,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较低;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管理投入的人力、物力太少;工人素质较低,安全保护意识差;施工安全管
理不规范、不严格。而工程建设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施工难度不断加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针对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要从整顿建筑市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监理职责、加强行政监督、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等方面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基于ERP的家具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周宏威东北林业大学2006-05-01
2、现代造船模式下的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研究岳卫宏武汉理工大学201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