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交互式阅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交互式阅读研究论文

论文: 题目:《Leveraging Historical Interaction Data for Improving Conversational Recommender System 》 地址: 这是我第一次将美团发表的论文写在这上面,该论文是人大跟美团这边合作在CIKM上面的一篇短论文,研究的是如何利用历史交互的数据来进行对话式的推荐。 最近,对话推荐系统(CRS)已成为一个新兴且实用的研究主题。 现有的大多数CRS方法都专注于仅从对话数据中为用户学习有效的偏好表示。 然而,本论文从新的视角来利用历史交互数据来改善CRS。 为此,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预训练方法,以通过预训练方法集成基于物品的偏好序列(来自历史交互数据)和基于属性的偏好序列(来自对话数据)。 随着电子商务平台中智能代理的快速发展,对话推荐系统(CRS)已成为寻求通过对话向用户提供高质量推荐的新兴研究主题。 通常,CRS由对话模块和推荐模块组成。 对话模块侧重于通过多回合互动获取用户的偏好,推荐模块侧重于如何利用推断出的偏好信息为用户推荐合适的商品。 现有的大多数CRS都以“系统要求用户响应”模式设计的。在每轮对话中,CRS都会发出有关用户偏爱的问题,并且用户会使用个性化反馈对系统进行回复。通常,系统会根据商品的某些属性(例如,你最喜欢的电影类型是什么)来生成系统查询,并且用户反馈会反映用户对该属性的特定偏爱(例如,我喜欢动作电影)。主流方法是构造一种跟踪模块,该模块可以从这种多轮对话中推断出用户的基于属性的偏好。以此方式,可以将所推断的偏好呈现为所推断属性的序列(例如,电影CRS中的“流派=动作→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有了这个序列后,我们就可以用一些方法来进行推荐来,比如可以采用知识图谱来进行推荐。 但是,这些现有的CRS研究存在两个主要问题。首先,对话本身的信息非常有限。许多CRS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以减少系统与用户交互的回合数。因此,在基于属性的推断偏好中,可能会丢失一些有用的属性。其次,仅利用基于属性的偏好来进行推荐可能还不够。例如,即使在过滤了几个属性之后,候选项目集仍可能很大。 现在要解决以上提到的两个问题,我们就需要把基于item的方式和基于属性的方式进行结合。其中,基于历史交互item的方式反映的是用户的长期兴趣,基于会话属性的方式反映的是用户当前的兴趣,也就是短期兴趣,这是一个典型的长短期兴趣结合的任务。 A:之前说了,在CRS系统中,一个用户进行多轮对话后,会有一个item属性的集合,A就是这个集合 =  ,其中 属于A,是item的属性,n是属性序列的长度 ,其中 是用户在对话前第k步与之交互的item :我们进一步假设每个项目ik也与一组属性值相关联,用Aik表示,它是整个属性集A的子集。 任务的定义:根据CRS模块,首先收集到基于属性的序列 ,然后利用点击序列 进行推荐。关于这个任务的定义,深入理解应该是这样:我们是先有属性序列,然后主要根据点击序列进行推荐,属性序列的建模是子模块任务,序列推荐是主任务,序列推荐任务在属性序列更新后可以反复利用这个信息,只要属性序列更新。 论文的base model是用Transformer做的,输入部分是embedding层,这部分除了有item id的embedding矩阵,还有属性的embedding矩阵,输入还有个P,这个就不说了,位置向量。 中间的运算就是Transformer的过程了,self-attention 跟ffn,这里不懂transformer结构的可以看一下论文。 输出部分是预测候选item i的概率:其中ei是i的原始embedding向量,W是映射矩阵,两个s是item和属性经过transformer结构出来的最后一个向量。 熟悉bert的都知道mask language model,把item序列中的item 用mask替代,然后预测这些被mask掉的item。 其中fik是item transformer结构出来的位置k出来的向量,SA是熟悉结构出来的Aik的位置出来的向量,W是映射矩阵,eik是原始的item embedding。 为了更好的让item based的信息跟attribute based的信息进行融合,论文也采取了一种另类的mask方法,用随机负采样的属性来替代Aik, 其中fik是被替换的那个item经过trm出来的向量,W是映射矩阵,faj是属性trm出来的向量,预测的概率是aj是否是被替换过。 在LTR里面,如果采用的是pairwise的优化方式,那么负采样的技术就至为关键了,而且优化了正样本的概率大于负样本的能力,所以需要选取一种负采样的方法来给我们整个模型的优化带来提升。 MIP里面负采样的方式用的是 IR-GAN 和 ELECT这两篇论文所采用的方式。 改论文选择了SASRec作为第一个阶段的pairwise ranking的模型,这个模型也是论文中用来sample 负样本的模型。负采样是这么做的:我们先用pairwise ranking的方式训练一个模型作为生成器,得到了候选item的概率分布,有了这个概率分布我们就可以拿来负采样了,因为排序高的items跟真实的很接近。至于为什么选择这个模型,论文里面说是因为这个论文在序列推荐任务中的表示特别好,也就是它作为ranking的模型效果还不错。请注意,尽管可以像标准GAN中那样更新生成器,但是我们只训练它的参数一次。 根据经验,我们发现迭代更新带来的改进是有限的。 整个训练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是预训练阶段,就是训练两个表示学习模型,第二个是微调阶段,学习的是rank loss:

如果说学术是一场类似于从小到大的学校教育延伸,那么文献就是我们的课本,阅读笔记就是课堂笔记,写自己的学术论文就是一次考试。 如何选自己的学术课本,如何阅读和整理的自己的课堂笔记,将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在本次学术考试中的成败。可以这样说,高效的阅读学术论文,是科研人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下面就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如何总结和整理学术文献。    总结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整理的实质是在归类这些被消化吸收了的知识,以方便用最高效的方式被唤醒。 -不是每篇文献都是需要总结的,提前预筛需要总结的文献,通过快速浏览摘要,关键词,结论等部分做文献预筛选,** 筛选的核心标准就是跟自己研究方向的契合程度 **。 (1)** 阅读前: ** -一定要思考:为什么要总结这篇文章,写下来随时提醒自己。 (2)** 阅读中: ** *初阅读:简单阅读每个章节标题去确定文章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把握整体脉络; *深度阅读:在交互式阅读中,标注重点,整理文章脉络,画细节,写标注;  *吸收:结合之前的标注,用自己的话阐述这篇文章的整体脉络和关键知识点(避免抄袭)如果不能用自己的话阐述,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本论文。 (3)** 阅读后: ** -以 Minireview 的形式总结学术最新进展。每篇文章都是一个小的little review, 10-20篇文章的系统梳理,就可以整理成Mini review,每周写一到两篇的评论性文章。 (1)思想:轻整理,重搜索 - 推荐工具使用(Mendeley); (2)同一类的文献放在一个文件夹底下,也不要切分太细; (3)将整理的Minireview 放到文件夹底下; 学术的路漫长又如何,我愿做一个学术小悟空,一路降妖除魔,求去学术真经。

人机交互论文解读

我觉得他论文主要特点就是说出了年轻人的心声,告诉年轻人不退缩,勇往直前,为了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努力做一个优秀的人,这些也是学生们想要到达的高峰。

他的论文特点就是完全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几乎全都是他真情实感的内心展现,能够让人们引起共情。

姓名:韩宜真 学号: 【嵌牛导读】未来的人机交互将是多模式状态,与人工智能密不可分。 【嵌牛鼻子】智能人机交互 人工智能 【嵌牛提问】当人和机器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人机交互的边界在哪里?未来人机交互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嵌牛正文】在2013年的电影《她》中,男主结束了恋爱长跑之后,爱上了一个电脑操作的系统女声,这个叫“萨曼莎”的姑娘不仅有着略带沙哑的迷人嗓音,并且幽默风趣。 就这样,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甚至发展出一段“畸形”的恋情。 虽然电影是虚构的,但这也恰恰证明了,未来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模式不会仅仅停留在操作方便等基础方面,对于更好地识别用户表达意图与情感等方面,都将取得重大突破。问题来了,当人和机器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人机交互的边界在哪里?未来人机交互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在AI Time第七期的辩论中,清华大学的史元春、中科院软件所的田丰、中科院计算所的陈益强、小小牛科技创意公司的CEO曹翔就一起论道了人机交互与智能的相关问题。 1945年,在电子计算机尚未“出世”时,范内瓦·布什就发表了题为“As We May Think”的文章,形象描述了未来个人电脑——一种被称为MEMEX的机器,阐释了直接交互、超链接、网络存储等概念。 1960年,约瑟夫·利克莱德提出“人机共生”的思想,并在布什的领导下通过美国国家科技计划大力支持了人机共生理念下的图形与可视化、虚拟对象操控、互联网络等研究项目,在他的主导下,个人电脑、互联网络的标志性关键技术在六七十年代逐次诞生了。 约瑟夫·立克立德领导的交互式计算不但研发了分式操作系统,而且直接引导了图形技术。 在范内瓦·布什、约瑟夫·利克莱德等先驱的推动下,在语言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的共同参与下,计算机从没有用户界面,到有了图形用户界面,开创了个人电脑以及互联网络等惠及整个社会的新产业。 现在手机无需利用鼠标,可以利用新的传感技术,包括AI技术,这些都在使得人们能够更多地感受周围世界,这也是人机交互的一部分。 未来,在新的传感和多媒体技术的共同支持下,机器将可以通过感知和数据处理技术来理解我们,来理解周围的环境,实现更自然、更智能的人机交互。 曹翔介绍道,他现在的工作可以说是“现实版神笔马良”,用一张普通的纸和一个普通的画笔作画之后,用手机采集,瞬间就能转化生成三维动画。通过技术把创作的门坎降低,让普通人能够表达自己的创意是研究的初衷。 到目前为止还是普适计算的时代,未来人机交互会是多模态的,可以用键盘、语音,也可以用手势、表情、唇动等。他首先介绍了基于多通道或多模态感知理论的手语识别,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姿势语言太多太泛,没有清晰的目标边界,其二是因为希望技术能服务于残障人士的日常交流。 第二个工作也和多模态相关,人机交互的终极目标是希望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一样。目前通过多模态,包括知识性感知,让机器获知人目前的状态,继而再进行下一步行为。未来可以利用可穿戴设备,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境况进行推断,然后进行交互。 陈益强也认为,未来的人机交互模式会是多模态的。围绕“多模态”设想,他提到了目前工作。一个是基于多通道或多模态感知理论的手语识别,将面部识别、手势动作识别和手语识别相融合,用以提高手语识别精度。二是通过多模态手段,使机器人获知人类当前状态。田丰主要关注面向教育和医疗的人机交互的研究,他分享了再输入技术和相关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由于输入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精确性,希望用智能化的方法进行改善和帮助。运动目标的选择是人机交互里非常重要的任务,玩游戏的时候就知道,相对静止来说运动目标的选中更难,怎样来提高选中的效率,同时去理解用户选择目标的能力。他们首先做了大量的用户研究,产生了针对不同速度和尺寸的物体在运动过程的落点分布,建立出模型,计算出用户选中物体的概率。这个模型不仅可以分析正常人,对帕金森病人等也可以用做辅助诊断。 值得一提的是,田丰带领团队研发的笔式电子教学系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与协和医院共同取得了国家卫健委颁发的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应用落地30最佳案例的荣誉。 史元春介绍道,在使用手机软键盘时,26个字母挤在狭窄的输入界面里,再配上胖乎乎的手指,点错的经历太多了。这是触屏这种自然交互界面上典型的难题:胖手指难题。 基于研究工作,他们提出了基于贝叶斯推理的自然用户意图理解框架,建模用户行为特征,在模糊的输入信号上推测用户的真实意图。你点的不准没关系,算法可以猜得准。利用这项技术,史元春团队已经研究实现了手机、平板、头盔、电视等一系列接口上的输入法,输入准确度大幅度提高,且几乎不需要视觉瞄准,进而还能支持盲人用户准确实现软键盘输入。 未来的接口也会延伸感知人的操控行为,史教授正在研制的手机前置摄像头上就能:“感知到人手在界面上的变化后,我们就能以此做出新的‘输入法’。” 比如手握手机的任意边框或位置,就可以输入信息、访问界面,甚至和桌子的交互,也能变成对手机的操作。” 针对交互界面的构建是否存在计算模型的问题,田丰指出,传统上存在计算模型,而针对自然人交互,现在还没有相应的理论计算模型,但是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史元春教授同意以上观点,并指出定量评估的方法虽有,但很不充分。不过借助相应的传感技术,定量评估的原理和技术都在不断拓展,这从红外反射监测血流、血压参数、情绪变化等一系列应用上就可以看出。 以后的计算终端是多种多样的,适配的场景和任务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完全统一的大而全的模型非常难以建立,但是在特定任务上,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一定是有计算模型的,研究者们都应该去努力探索。 此外,定量评估的方法理论上是存在的,但现在很难说是好方法,因为界面在扩展,相应的实现技术、原理和评价技术也都在做扩展和变化。曹翔也指出,因为人机交互的任务多样,很难去界定效率,更多是用主观感受衡量。从大方向上讲,一定是需要定量数据的,人工智能需要数据,而人机交互离不开人工智能。针对建模的机制和限制,曹翔指出,具有明确任务的工作建模相对容易,因为目标很清晰,但是体验性的、娱乐性的、沟通性的工作比较难用计算的方式建模,因为其中夹杂着大量非简单人机交互的内容,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等。 用大数据的方式对情绪的预测更有效果,本身人类对情绪化的东西也没有细分到小单元。反过来说,大数据分析或人工智能分析,能在没有用明确的细分模型的情况下做出预测,恰恰能解决非标准性任务。但如果是利用大数据解决问题,建立的可能是一个通用的模型,涉及到个人也会一些差别。 陈益强认为,人机交互要做得好,就一定要做到个性化,也就一定会用到智能方法。从交互来说,最初键盘是确定性交互,鼠标是属于感知层次。往智能上走,语音识别、手势识别这部分在感知以外加入了知识性学习。到第三部分,即情感智能,在执行前还需要加上知识,或者说认知。这也与人脑的三个部分,即中枢神经、小脑和大脑相对应。 智能和人机交互一样,也是按人也分层次,人机交互我们从传统到智能也分层次,可以把它理解为消除不确定性。越往上走,不确定性越大,尤其对意图理解,但是我们怎么去消除它,是人机交互上应用的一个探讨。 人工智能和人机交互,都有“人”这个字,对于二者的关系,史元春首先指出,这是中文说法,英文没有这样的词,但二者的共性在于都是很早很明确地谈到人机关系。 史元春教授认为,人机交互应该让机器更好的适应人,适应人的本性,适应人的操控能力、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从“人” 的研究内容上来说,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有差异,但出发点是一致的,即“人机共生”。 目前看,人工智能的研究更多的体现在人的识别、语言的表达等数据密集型任务上的处理方法,人机交互的研究更偏重于对人的主动交互行为和感知能力的建模、传感和建立适应的接口技术,人机关系必定向着共生的方向发展,这些研究内容和方法会相互影响和适应,交叠的研究内容会越来越多。 “做人工智能最后要接触人机交互,做人机交互最后也要接触人工智能。” 田丰提到中国科学上有一篇观点性的论文,他指出,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在未来的趋势会从交替沉浮走向协同共进。国家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里一个核心研究点是人机协同,人机协同也是人机交互未来的方向。从人工智能角度讲,自动驾驶等也讲人机协同,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曹翔指出,人工智能和人机交互的研究价值观、出发点会略有不同。人工智能根本上讲,终极目标是让机器能做所有人能做的事情,人机交互则是指人和机器的合作,两者不矛盾,但是要看情境。针对人机交互研究对AI的贡献,他指出,首先必须承认AI对人机交互研究的贡献。从大趋势上讲,机器学习中大量的人工标注数据就是人机交互的过程。进一步讲,AI的一个挑战在于可解释AI,最终担心的是可不可被信任,解释的原因是希望能够放心地使用。 某种意义上讲也许解决AI可信任的问题,在于创造一种方式,让人和AI的系统在一个互动过程中慢慢通过衡量判断,可能这个恰恰是人机交互帮助解决所谓AI可解释问题的方法。 对于智能人机交互的畅想,史元春指出,未来计算机的形态会变化,甚至可能不存在了,但计算机技术会持续为我们服务,成为人机共生的一部分,交互接口、交互任务会有很大的变化,但会更自然,更智能。 她把智能人机交互集中分为三类,一是手势,然后是语音,还有可穿戴设备,包括手环、头盔。在这三类上看到了很多新技术和新产品,但都还没有成为主流,也就是说,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语音交互,不光是识别率没有达到百分之百,同时语音表达的带宽和表达的数据类型还不完整,和空间有关的数据效率低、没有精度。此外,还有打扰、隐私等,都有很大的限定条件,穿戴更是这样。 陈益强举例穿戴设备可以附着于衣服和鞋子,人机交互最终将实现人机共生。并且,在材料、技术的进步下,能够完全理解人类自然行为的意图,甚至帮助解决人口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等。曹翔根据自己目前的研究内容,指出,要通过技术把每个人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创造力在未来会成为生存和工作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未来在输出上或许能获得更多体验,比如把挖掘出更多感官体验,不只是视觉和听觉领域,甚至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这是十分有趣的。 田丰称,他对于如何通过人机交互的研究推动产业发展更为关心,相关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与协和医院进行了深入合作,通过对老年人的动作进行解读,提供量化的辅助诊断。 针对人机交互人才的培养,史元春指出,工业界是有需求的,但是学术界还很迷茫。有博士生毕业后在工业界无法找到与专业十分匹配的职位,由于工业界的进步会促使学术界对人才培养建立一套科学的方法。 史元春教授提到:“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发现交互难题,并且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曹翔指出,交互设计师、用户研究员等对口培养的专业,不难找工作;难找工作的是把人机交互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去学习的学生,因为现有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职业体系,并不太适合跨学科的人才,但创业特别需要这样的人。

黄国平博士的论文非常励志,回忆了他如何走出山村与命运抗争的艰难过程,顶住众多的压力,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走到今天,鼓舞着当下的年轻人。

研究阅读论文

①论文快读法:琢磨标题,读序论,读每段开头句,结尾句,读结尾段;②书籍快读法:读提要,读目录,读序言,后记,翻阅全书,读索引;③精读,(研读)充分理解和阅读研读分选读,通读,研读一般要客观,不存偏见.选题,搜集资料,研究资料阅读,摘记,明确论点选择材料,拟订提纲,执笔写作,修改定稿,加注其中,搜集资料,占有资料是计划中的重点

一篇好的论文,有好多的地方是需要我们反复仔细阅读的。首先,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说,整体把握论文的结构框架,在从每个标题中寻找中心内容。

研读一篇论文,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对此论文所涉及的内容有所了解。然后先仔细研读论文的摘要,在读论文的时候对重点部分特别是结尾要深刻理解。

姓名:李泽  学号:20021110073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原文链接: 【嵌牛导读】: 通过学习吴恩达教授的课程,本文总结出以下三方面内容:一,读一系列文献以增长某一领域知识的系统方法;二,如何正确阅读一篇研究论文;三,获得有助于搜索论文和关键信息的在线资源 【嵌牛鼻子】: 系统方法  研究论文  关键信息 【嵌牛提问】: 如何收集针对主题的资源集?如何深入挖掘自己认为与主题相关的资源? 【嵌牛内容】 “智慧不是学而可取,而是毕生追求所得。”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一个人总会自然而然地去学习周围人所展示的技能和习惯,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博士生都能获得有效领悟研究论文内容的技能。但是,大多数人不是博士生,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获得方方面面阅读研究论文和理解内容的能力呢? 阅读研究论文        如果一些从业人员在机器学习领域的专业化方面很有天赋,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具备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通才知识是值得赞赏的,但具备关键技术(如姿态估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更能吸引在该领域寻找从业人员的公司和组织。 下面以姿态估计主题为例,指导如何阅读与主题相关的研究论文。 1 、 收集针对主题的资源集。资源形式可包括:研究论文、Medium文章、博文、视频、GitHub库等。      谷歌搜索“姿态估计”,将显示包含主题相关信息的一流资源。第一步的目标是整理所有相关资源,如YouTube视频、实施文档以及研究论文。在这一阶段,收集自己认为重要的资源,没有数量限制,但是请确保为有用的论文、视频和文章创建一个“候选名单”。 2 、 深入挖掘自己认为与主题相关的资源。记录对于每个候选资源的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吴恩达建议根据自己对资源的理解程度绘制一个表格,如下所示。        添加到列表中的每篇文章至少要浏览10-20%内容,以确保在已标识的资源中了解到足够多的介绍性内容,并能准确地评估其相关性。       对于已标识更具相关性的论文/资源,建议更深一步理解。最后得到一些自己完全理解的合适资源。      你可能会问自己:“阅读多少论文/资源才够?笔者也不知道答案,但是吴恩达知道。据吴恩达说,理解5-20篇论文即可展现出对主题的基本理解,也许足以推动技术的实施。阅读50-100篇论文可以很好的理解该领域。在浏览资源并提取重要信息后,表格可能变成这样:3 、 这是笔者观察到的一个快速技巧,在理解研究论文时很有用。该步骤是进行结构性注释,用自己的话总结论文中的关键发现、结果和技术。  下列步骤将集中于如何阅读一篇研究论文。        阅读一篇研究论文只通读一遍论文内容不能实现理解的目的。吴恩达认为,一次性从头到尾逐字阅读一篇论文并非形成理解的最佳方式。要想很好的理解内容,至少要将论文通读三遍。 4 、 第一遍,阅读文中以下部分:题目、摘要和图片。 5 、 第二遍,先阅读以下部分:引言、结论、图片(再次阅览),然后浏览论文剩余部分。        论文的引言和结论部分包含了对文章总体内容清晰简明的介绍和对发现的总结。这几节通常只提供包括关键信息,而无补充信息。作为读者,这是有益的,因为能抓到阅读论文其他部分所需的关键信息。 6 、 第三遍,阅读全文,但是跳过所有陌生复杂的数学计算或技术公式。还可跳过不理解或不熟悉的术语和技术。 7 、 对某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论文可以多阅读几遍。这些额外遍数将主要专注在对文中数学、技术以及陌生术语的理解。       对于那些通常出于信息和工程目的阅读研究论文的人,深入研究可能是非常耗时的,特别是在还有20篇论文要阅读的时候。      笔者通过介绍LeNet卷积神经网络的原始论文来展开本文的介绍过程,并总结了笔记中的关键内容,然后将其转换为一系列Medium文章。 结论 “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非一蹴而就的。” ——吴恩达        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笔者仍然是个新手,有很多未涉足的知识(保守陈述)。但是笔者相信,不论在哪个领域,只要持之以恒地探索知识,就能获得超越常人的理解能力和专业技能。       从吴恩达介绍的技巧来看,笔者一个月至少要阅读4篇论文并理解。老实说,笔者全身心投入1周半时间才完成LeNet论文的阅读。但是阅读次数越多,就能越快越好地阅读并理解研究论文。       吴恩达表示,他总是随身带着一批研究论文以便阅读。吴恩达是机器学习领域的杰出人才。所以笔者相信,效仿他的习惯和学习技巧会对学习之旅非常有益。       附上B站吴恩达公开课视频

互换性伴侣文章阅读

有些事情时间久了感情也就淡了,有些人值得留,有些人怎么也留不住,还是小孩的年纪好,无忧无虑!

你这样做不太好吧,夫妻之间应用给对方一个自由的空间,不要互相限制对方的自由,夫妻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夫妻感情,才能和睦相处,建立一个和谐充满爱的家庭,这个我是不会告诉你的

朕的宠妃是皇上

其实爱的真谛是一种异性相互尊重与接纳融通的情怀,透过对异性的了解与接纳,相互陪伴成长,走过人生最尴尬的时期与最焦虑不安的阶段。如此,才是圆融的两性关系与情感的表达。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两性 文章 ,希望大家喜欢。 两性文章:性与爱情 爱情是一个浪漫的话题,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陶醉其中并吟诗作赋,他们或低唱浅吟,或引吭高歌。爱情,也是一个永远的话题,不知有多少先贤智者、思想哲人对之进行描绘与叙述,他们每一种说法都似乎言之有理又好像不尽了然,关于爱情,始终没有一个定论,这或许正是爱情的迷人与美妙之所在吧。奇怪的是,和爱情关系甚密的另一个话题却很少有人提及,那就是性,性不再是一个浪漫的话题,而是一个具有功利色彩的现实的问题,也常常被人们所回避。但实际上,爱情从不排斥性,性也总是渗杂和融合在爱情里的。 在人类社会中,一个正常人,在其意识水平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就会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这就是爱情;而在其生理器官发育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就会对异性产生性的好奇和渴望,这是由人的自然性决定的,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要,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人作为智慧生物,可以对之加以约束和驾驭而已。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爱情的至高境界,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不存在的,因为人还远没有进化成纯粹的思想体,人是精神与肉体的结合体,精神产生爱情,肉体产生性,爱情与性的共存才能体现人的完整性。 孔子说:“食色,性也。”孔子也不回避性。那种避开性来谈爱情的人是伪君子,相反,他们常常充满了对性的某种偏执的渴望,是狂热的性幻想者;反之,只谈性而不谈爱情的人是没有人性的两脚动物。 爱情的纯洁体现在爱情的对象与性伴侣的一致上,异性双方产生爱情,可能会由于伦理道德等因素而没有发生性行为,但在意识中双方是对对方存有性的幻想和渴望的。性不是爱情的结果和目标,却是构成爱情的必要成份,不管是否发生实质性的性行为,在爱情中它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那种认为跟性扯在一起便是沾污了爱情的观点是值得怀疑的,爱情的发展必然会产生性的吸引和渴求,没有性吸引的两性关系充其量只能算是知己,而不能算是爱情。 爱情从不会抛弃性,性却常常背叛爱情,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无爱之性只是一种追求肉欲满足的行为,那样的行为,爱情并不在场,它即使有情,也只是一时的激情,而非爱情。爱并性,那么性也上升到了精神的层面,并被赋予了浪漫的色彩,那是身心的愉悦、灵与肉的结合,是完美爱情的演绎。 所以,但凡爱情,都跟性有关,性,却不一定跟爱情有关。 两性文章:如何处理两性关系 成长是一种令人喜悦与振奋的事,它不仅代表着生命的融通与提升,同时也是人生另一种诠释与蜕变。正处于叛逆期的年轻朋友们,一方面觉得已经长大了,可以独立自主:一方面仍需要依赖父母生活。在心理方面希望走向独立,又期待依附在父母亲身边。 此种进退维谷的情怀,造成身心方面的彷徨与焦虑。年轻朋友在成长过程中最感焦虑与疑惑的事莫过于与异性相处与情感方面的问题。例如该不该交异性朋友?交异性朋友会不会影响学业?如何与异性朋友相处?如何表达对异性朋友的爱?男女交往的尺度何在?我是不是你最心爱的人?为什么爱神总是忽略我?爱他(她)在心口难开等等。 此类问题一直困惑着年轻朋友们,造成身心不宁、寝食难安、日夜颠倒等。因而本文的主要用意在于让父母了解青少年可能面临问题的解析与理清迷思,对于两性关系与情感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体会,更重要的是教导孩子珍惜自己、接纳他人,真心真爱过一生,作自己的主人感觉真好。爱他(她)在心口难开——喜欢一个人要等他长大年轻朋友在面对异性时,经常会有一种情怀,就是喜欢一个人不知如何表达内心的爱恋,我该如何面对异性?我如何去表达?如何让对方知道我对他的爱,爱在心里口难开。面对此种青涩的情怀或是情窦初开的现象,年轻朋友应该冷静地思考:我真的喜欢他吗?他可是我的最爱?我了解对方吗?对方了解我吗?他有什么优缺点?我了解我自己吗?我能容忍他的任何缺点吗?我能在学业与交异性朋友之间作妥善的安排吗?等问题?因为交异性朋友就牵涉到“作决定“与“负责任“的问题,什么时候作决定较恰当?什么时候作决定较完美?什么时候交异性朋友较理想等都是必须深入去考虑的议题,在身心尚未发展成熟时就交异性朋友不但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相对地会影响并阻碍各方面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此时期无法为自己作的决定负责,必须由父母或他人来承担后果,一时的激情必须以终生的幸福作为赌注。因此,喜欢一个人要等他长大,也要等自己长大。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其实你伤了父母心 年轻朋友最常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头禅“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我是我自己,您说左我就要说右!您说黑我就要说白!您说我错,我就要错!我就要自己错错看!年轻的心就是飞扬的心,年轻岁月不要留白,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在此种情怀与逻辑推理中,只要男女相爱,永结同心,海誓山盟,在一起有何不可?殊不知,年轻的心是飞扬的心,同时也是脆弱的心,容易受到伤害,而影响一生的发展。圆满的人生发展是一种“你OK、我OK“的最高境界,当你作任何事,任何决定时除了考虑自己也要顾虑他人,我如此作对自己对亲人、对他人有无影响?是建设性的影响或是破坏性的影响。行为的后果如果利人利己则何乐不为,如果损人利己或是损己利人等都应该慎重考虑。最佳男(女)主角换人作作看就会体会出他人的心与了解他人的立场。因为“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其时你伤了父母心“。其实您不懂我的心——所以我要您懂我的心 “代沟不是年龄的差距,而是思想的远离“,有很多年轻朋友自觉举天之下,无一知音,父母、师长都不懂我的心,不知道我要的是什么?不了解我的需求?不清楚我的困惑?总是苛责多于鼓励、要求多于倾听,无法深入地与我谈心等。不管怎样,其实您不懂我的心。其实,两代之间的代沟可以透过相互沟通与接纳,求得生命的融通。在适当的时机,年轻朋友应该适度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倾诉自己的内心世界与需求,让他人也能清楚地了解你的生命舞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就是靠不断的沟通与协调吗?真心真爱过一生——作自己的主人感觉真好青少年时期的爱是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女情怀总是梦、少男情怀总是诗“的爱。对于此种懵懵懂懂的爱,有点黏又不会太黏的爱总是令人向往与憧憬。有些人为爱梦一生,有些人为爱废寝忘食,有些人为爱荒废学业、有些人为爱壮士断腕,有些人为爱付出一生的代价,而这些人从不懂得真爱,也从未拥有真爱。 真爱是一种珍惜自己、接纳他人的高尚情操,真爱不是一种身体的占有,而是精神方面的相互支持。有了真爱才能真正作自己的主人。不一样就是不一样——相互尊重与接纳融通 青少年时期另一种情怀是对异性感到相当的好奇,由好奇而衍生爱慕的情怀,更而希望拥有对方的一切。产生爱是一种占有,而不是牺牲奉献的心理,误认为爱是种享受权利而忽略尽义务的层面。以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方式表达对异性的爱,或是相互传达爱的讯息。其实爱的真谛是一种异性相互尊重与接纳融通的情怀,透过对异性的了解与接纳,相互陪伴成长,走过人生最尴尬的时期与最焦虑不安的阶段。如此,才是圆融的两性关系与情感的表达。 两性文章:渡边淳一与中国 渡边淳一多年来一直与中国读者保持着紧密的互动,自1998年 文化 艺术出版社首次引进《失乐园》开始,其作品多次被引进国内,深受国内读者喜爱,他本人也多次访问中国。 2003年9月,应文化艺术出版社邀请,渡边淳一访问北京,为其文集《渡边淳一长篇经典全集》宣传。2004年,渡边淳一应上海人民出版社邀请,为其 随笔 集《男人这东西》宣传。2007年,渡边淳一再度来到上海,为其新作《钝感力》宣传。渡边淳一每次来到中国总能引起媒体巨大关注,多家媒体纷纷刊登专访,而他的作品也屡屡登上国内年度畅销书排行榜。“失乐园”、“男人这东西”、“钝感力”等书名也都借着“渡边淳一热”跃身为媒体流行语言。 近年国内引进渡边淳一作品简介 《男人这东西》(文化艺术出版社):渡边淳一结合自身及熟人们的体验,以坦直真诚的笔触,详尽剖析了现代社会中的男性自少年期、青年期直至壮年期的身心发展历程,他们在社会、家庭中面临的压力、困惑以及其与生俱来的性格弱点。作者从研究现代男性的生命状态入手,触及到的却是两性在价值观、情爱观上的歧异和冲突,进而达到探求人类生命本原和文明进化的哲理高度。本书在日本出版后曾引起巨大反响。 《钝感力》(上海人民出版社):“钝感力”一词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擅长情感题材的渡边淳一此次在《钝感力》中抛开情感话题,告诫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钝感力”(迟钝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此书曾被业界推荐给日本安倍内阁,因而引发民众的阅读热情,其影响力也不局限于妇女阅读群体。 《幻觉》(上海译文出版社):渡边淳一关于父女之间不伦之爱的小说。36岁的精神科医生冰见子才高貌美,天生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却接纳了一个平庸的男护士对她的绮思,并进而委身于他。但不久,男方发现她有谜一样的身世:她在父亲死后一人独居,而与母亲长期失和;她并不像人想象中的那样自爱,而与各色人等乃至妓女约会;她对病人有选择地予以加害,以致最后惹上官司,为求解脱自缢而死。而她所有这一切的自暴自弃,都起因于早年与父亲的不伦关系。因为这种爱在日后长久持续的影响,使她根本无法接受新的感情,展开新的生活。 《冰纹》(四川文艺出版社):新婚前夕,有已子将外女之身献给了自己一直恋爱着的、一个即将离开都市的年轻医生。为此,婚后她一直生活在思念和内疚的羁绊之中。七年后,当意中情人陡然出现在自己的生活时,她的情感已难以控制,犹如洪水一泻千里……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丈夫能容忍妻子的不贞行为,一旦发现妻子红杏出墙,他们往往以种种方式惩罚妻子……本书是渡边淳一的最新力作,他在书中讲述了一段有关于伦理道德与婚外情的 故事 。

汽车多模式的交互研究论文

智能车行业的风口越来越大,国内外各大互联网巨头都在联合传统汽车企业一起探索智能汽车的设计研发。比如智能驾驶驾驶技术,车内人机交互技术等等,在将来,驾驶员在车内必将更自由、更舒适、更安全的,智能汽车将为驾驶员甚至是不会开车的“驾驶员”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本篇文章,会结合当下新技术的发展,简单聊一下人与车的交互模式,畅想新一代人车交互方式会是什么样子的。首先说道交互,其本身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为“交互技术”,一方面为“交互设计”。就人车交互而言,简单的概括如下: 如上图所示,虽然我是分开写的,但两者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交互设计”需要有“交互技术”的支撑,而“交互技术”需要通过“交互设计”去应用,他们的目标都是为了更好的提高用户体验。接下来文章,我主要从交互设计层面出发,结合相关技术,说一下对未来汽车交互的看法。 上面两幅图分别为传统汽车的中控台与智能汽车的中控台,可以看到,无论是中控布局还是交互界面上,都已经发生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物理按钮大量减少,中控大屏取而代之。 随着技术的发展,需要显示的行车信息会越来越多,有越来越多的功能也需要去控制,所以,单靠物理按键是无法实现,所以,中控屏幕未来会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市面上并没有标准的系统规范和交互形式来约束,各大厂家都在研发自己的中控系统,很多元素以及操作逻辑都在延续移动端交互的原则,但这样其实并不科学,通过分析驾驶场景和驾驶员行为,提出如下设计观点: 中控布局上: 移动端操作系统为沉浸式操作,大量的应用直接堆积在屏幕上。而车载系统不一样,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95%的精力都会聚焦在驾驶上行为上,能抽取仅5%左右的精力与时间来操控车载系统。因此也就决定了车载系统的信息布局都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最好的方式呈现。给人的感觉就是 ,直接、快速、准确。 曾经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过一种名为“三秒原则”的车载系统设计规则,概括如下: 第一秒 视觉 用户在0到1秒的时间内,对车机进行扫视,在这个过程中,应用场景的重点信息与功能入口必须能被用户在这个时间以内发现。 第二秒 行为 用户在交互行为过程中从开始至结束时间上不能超过一秒。 第三秒 反馈 内容在交互行为结束后,在第三秒的时间里必须有强烈明显的反馈告知用户操作成功。 在满足以上“三秒设计”的原则下,车载系统设计才能达到可用性范畴。 交互界面上: 对于交互界面,主要是指,中控屏幕上的信息显示以及相关的内容排版,它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色彩:不宜过多使用高饱和的颜色。不然会影响驾驶员视觉的余光,难以聚焦在前方画面上。同样,也应避免使用同一色系的方案,因为这样无法在1秒的安全时间以内让用户有效果的判断识别信息。 字体:通过字号字重来区分主次关系,用户在扫一眼的过程中即可准确的看到重点信息。 图标:ICON的设计形式,可更多结合应用的内容,达到信息与功能的融合。 内容排版:在功能与入口的布局上应尽可能的根据热区分布来设计。功能布局尽量设计在离手最近的位置,缩短操作距离,将信息展示区放置在右侧。下图是特斯拉中控大屏的信息模块化分。 交互界面与中控布局,都是视觉信息的范畴,而当下 AR 技术发展迅速,它使得视觉信息脱离了屏幕,进入一个全新的纬度。而AR技术会怎么样应用在我们的驾驶舱当中呢? 在驾驶过程中,人们的视觉主要是看着汽车的前挡风玻璃的,这也使得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成了最好的信息显示区域之一,如果我们可以把相关导航,还有一些重要的信息直接利用AR技术呈现在驾驶员视线的前方,这样,在保证用户视线不离开前方道路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反馈,从而大大提升车机交互的体验。在未来,这种名为AR HUD技术必然会被大量的应用。 语音交互设计 上文说道,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视线是基本不会离开前方道路的。那么,在这种视觉通道被占用的情况下,利用听觉通道接收信息便成为新的可能。所以,语音交互为安全驾驶提供了新的一种交互方向。现如今,随着语音识别、声纹识别、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软硬件领域不同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这种方式能够落地,并被逐步优化与完善。 简单来说,语音交互就是通过语音与汽车完成一系列输入和输出,进行信息交换,最终达成用户目标的人机交互方式。它具有很多优势: 解放双手:对于汽车上需要用收取控制的的空间,都可以使用语音进行控制,如调节天窗,调节空调等等。 易学习性:声音是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交流方式,不同年龄段、不同能力技术水平,应用我们的直觉,就可以掌握。 便捷性:当执行的任务比较简单时,如:导航去某地,语音输入比打字输入更快速、简单,在语音识别准确率高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完全相信语音,无需再用视觉方式来给用户安全感。 低复杂度:语音交互可以直接解决用户的最终目标,没有复杂的层级关系。 但是语音交互也存在先天性的不足,比如需要输出大量信息时,效率会比较低。人与系统交互时通常使用的是短时记忆,能记住的信息就 15 s左右。所以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在进行多步骤、多选项任务时,系统还没有说完选项,用户已忘记前面内容,这在驾驶场景中是十分危险的。 总结来看,语音交互在车载系统中应用时候,主要是可以应用在一些提示功能上,再就是运用在一些简单命令控制任务上。而对于复杂的任务流程,还是需要配合界面或者物理按钮进行操作。这也提醒我们在进行车载语音交互的设计时候,要尽量避免信息过载的情况。 手势交互设计 近年来,手势交互技术也逐渐成熟,相关产品也不断涌现,如任天堂 Wii 和微软 Kinect等已经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游戏的交互方式,这些设备能够识别常见的手势和身体姿势,而汽车手势交互作为一个较新的交互设计领域,也为交互设计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会。 和语言交流一样,手势交流也是人的本能,甚至人类在学会语言和文字之前,就已经能用肢体语言与人交流。它也是一种直觉化的,易学习的交互方式。 上文提到,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是最好的显示区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且不好触碰的显示区域下,如何去控制其显示内容呢?这时,我觉得手势交互便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了。未来随着AR HUD技术在车载电子中的不断普及,手势识别技术必然将会在在这次产业升级、技术更新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进行车载环境下的手势交互设计中,应注意,相应的汽车手势及应用应该是简单易学的,并且手势的数量需要得到严格限制,从而降低用户的分心和操作失误可能性。在未来,应尽量采用容差性较强的手势捕捉方案,用尽可能少的手势来控制不同界面的不同功能,以实现手势的大范围模糊操作,从而减少需要手眼协调的情况。 目前市面上同样没有一套科学统一的手势交互方式,一旦统一成为标准的手势语言,不仅仅是在车载场景下,在移动设备、桌面设备和物联设备等都可将应用于手势,用户将在一个设备上学会的手势自然应用到另一个平台上,会大大方便人们的生活。 硬件交互设计 我先描绘几个车内场景,这样可能大家就会容易理解什是硬件交互了。 当驾驶员闷热时,座椅通风会自动打开 当驾驶员需要休息时,座椅会自动调整为最舒服的位置 当驾驶员烦躁的时候,它可能会将空气清新剂的气味转变为平静的状态,并建议你减速 我们不禁会问,这是AI吧。没错,这一类的交互方式是需要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汽车硬件相搭配,才能达到和实现。其实它离我们并不遥远,现在很多厂商,都在对汽车硬件赋予更多的交互功能,来提高用户体验。 这里想多说一下,倘若AI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项技术去设计交互呢?通过上述的情景,我们应该可以找到答案,那就是依托于人们情感。当技术解决了硬性的功能问题,那么情感化设计,就是交互体验的另一个飞跃,它会把人车交互升华为人车协同,从此汽车会更懂驾驶员需要什么,车不单单再是一个驾驶工具,而更像是一个智能化的产物。 无人驾驶技术 读到现在,交互设计的几个方面都已经说完了,也顺带这说了大部分技术,但是好像一直没有提过自动驾驶技术,最后来说一下。 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现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0级、1级、2级、3级、4级、5级,共六个级别。具体的级别划分和描述如下图所示: 我们上文分析的所有场景,基本还是以驾驶员为主导的驾驶场景,并不是全自动化的无人驾驶。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同样非常火热,无论是美国的谷歌,还是国内的百度,都对此非常上心,并且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能够达到全自动化的无人驾驶,并能投入生产,进入寻常百姓家,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当然,如果真的能够实现全自动的无人驾驶,并且人们也愿意放心接受这样出行方式,的那么汽车的驾驶舱就完全可以考虑驾驶行为之外的东西了。这样一来,对于驾驶舱空间的职能,便被大幅度拓宽,驾它甚至可以是另外任何的空间,比如电影院,试衣间,咖啡厅,等等等等。这对人车交互领域更会有颠覆性的创新。 总结 结合上面的相关描述,对于未来人车交互模式,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人与车之间的交流,一定是更加自然,更加友好的,新技术的发展会为人们的出行,增添更多想象空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