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与慎用思维导图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与慎用思维导图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典型议论文范文:《坚持就是胜利》人们都想在事业或学业上有所成就,但是,只有一部分人取得了胜利,而相当一部分人却陷入失败的若痛之中。这是为什么呢??俗语说“功到自然成”。按理说那些失败者完全可以尝到胜利的喜悦,但他们往往缺少一种胜利的必要条件,那就是坚持。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上边的俗语中所提到的“功到”其中已经隐含了“坚持”的意思。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学业上或事业上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坚持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样,他才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写下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在《双城记》中留下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从而成为英国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学事业上的巨大成功。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狄更斯和爱迪生就是靠坚持而取得最后的胜利的。坚持,使狄更斯为人们留下许多优秀著作,也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许多精品;坚持,使爱迪生攻克了许许多多的难关,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可见,坚持能够使人取得事业和学业上的成功。那些失败者往往是在最后时刻未能坚持住而放弃努力,与成功失之交臂。曾记得瑞典一位化学家在海水中提取碘时,似乎发现一种新元素,但是面对这繁琐的提炼与实验,他退却了。当另一化学家用了一年时间,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为元素家族再添新成员——溴而名垂千古时,那位瑞典化学家只能默默地看着对方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两位化学家,一位坚持住了,取得了胜利;另一位却没有坚持住,未能取得成功。可见,能否坚持是取得胜利的最后一道障碍。在最黑暗的时刻,也就是光明就要到来的时刻,越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坚持。因为坚持就是胜利。(李胜)

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戴维 洛奇 小说的艺术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高奋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源与流 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侯维瑞 现代英国小说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胡经之,王岳川主编 文艺学美学法论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黄晋凯主编 荒诞派戏剧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霍夫曼 佛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 王宁译 北京:三联书店,1987

拉曼 塞尔顿编 文学批评理论 刘象愚,陈永国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霍纳 韦勒克 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李维屏 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柳鸣九编选 新小说派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吕同六主编 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罗伯特 斯皮勒 美国文学的周期——历史评论专集 王长荣译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0

罗德 霍顿 美国文学思想背景 房炜等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梅佛里德曼 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米兰 昆德拉 小说的艺术 孟湄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5

史志康主编 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8

徐葆耕 西方文学 心灵历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殷企平 小说艺术管窥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包惠南,包昂编.实用文化翻译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北稿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陈延佑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陈文伯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崔永禄 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杜成南,文军主编 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方梦之 翻译新论与实践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辜正坤 中西诗鉴赏与翻译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郭建中编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黄龙 翻译学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姜治文,文军编著 翻译批评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金堤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居祖纯 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孔惠怡,扬承淑 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孔惠怡 翻译 文学 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霍叶敏.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的有效布置之我见[J].学周刊,2016,11:197-198.

[2]陈庆华,魏茂玲.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01:123-124+127.

[3]毛新.小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管窥[J].华夏教师,2016,02:65.

[4]汪慧.小学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106-107.

[5]高建霞.小学英语课堂创新教学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3.

[6]赵玉鑫.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8.

[7]季娟.小学英语课堂生命化教学的缺失与重构[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3:55-56.

[8]刘娜.情感因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01:49-51.

[9]吕硕.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学周刊,2016,30:182-183.

[10]沈青.小学英语形象联想教学法的实施[J].基础教育研究,2016,10:67.

[11]金文雅.浅谈“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29:103.

[12]程方.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的模式构建[J].校园英语,2016,10:135.

[13]张春燕.新课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J].校园英语,2016,10:202.

[14]李安萍.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16,12:90.

[15]王朝梅.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校园英语,2016,12:107-108.

[16]张敏.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盲区”的突破[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03:105-106.

[17]黄琳.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129.

[18]韩立霞.小学英语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6,04:33.

[19]王赫微.小学英语课堂分级阅读教学应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95.

[20]张琪.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阅读兴趣的探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43.

[21]李爱平.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做好学困生转变工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7:79-80.

[22]陈金业.构建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初探[J].学周刊,2016,21:229-230.

[23]盛敏.小学英语各板块预习模式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08:73-74.

[24]梁君玉.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71.

1.柯东霞(2005).交流与互动一一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旋律.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

2.曹逸韵(2012).浅析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输入假说与互动假说.《琼州学院学报》(4).

3.付凤文(2000).分阶段听力教学.《国外外语教学》(2).

4.方子纯(2006).语篇宏观结构分析与听力教学.《外语电化教学》(8).

5.卢仁顺(2002).“输出假设”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4).

6.陈丽清(2010).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民主与互动性教学.《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

7.梁岁林(2004).图式理论下的听力课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

8.董明(2004).大学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模式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5).

9.金海玉(2012).浅析语言输入、互动、输出假说与二语习得的关系.《海外英语》(18).

10.方申萍(2000).第二语言听力理解中的学习策略培训.《国外外语教学》(4).

11.沈昌洪.刘喜文.季忠民(2010).《第二语言习得导论》(英文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2.宫力(2010).《交互式语言教学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3.顾伟勤(2010).论“互动假说”的发展与局限.《外语学刊》(5).

14.何培芬(2003).解码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中的应用.《外语电化教学》(12).

15.李慧敏(2006).从图式理论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8).

16.刘玉红(2010).英语课堂教学生生互动模式管窥.《教学与管理》(9).

17.李燕.贾放(2001).“互动假说”与语言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及效用研究.《语言文字应用》(S1).

18.吕玉明(2000).改进听力教学的三个环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2).

19.穆育凤(2002).《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外语电化教学》⑵.

20.邱采真(2002).试论互动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

[1]费巧莲.激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72.

[2]李征娅.舞台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6,06:78-80.

[3]李莉.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09:272-274.

[4]李彦子.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变革[J].亚太教育,2016,01:40.

[5]何轶君.PBL模式对小学英语自我效能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1:110-111.

[6]王东芳.如何让“动”成为小学英语课堂的主旋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68.

[7]韩笑.绿色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244.

[8]宋丽敏.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未来课堂探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120-121.

[9]杨进.小学英语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01:20-23.

[10]刘妲治.小学英语开展对话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267-268.

[11]路亚涵.浅谈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6,01:228-229.

[12]完玛草.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4:179.

[13]王秀国.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66.

[14]王思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1:101+112.

[15]刘思瑶.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3:56-57.

[16]王凤英.浅谈小学英语两级分化的成因以及改进方法[J].才智,2016,04:193.

[17]沈丽萍.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1:63.

[18]岳凌云.小学英语口语有效教学的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85.

[19]周海玲.浅谈小学英语教材插图资源的有效开发[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98.

[20]卢林,张传福.论赏识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学周刊,2016,10:146-147.

思维导图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应用的有效性分析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思维导图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应用的有效性分析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兴趣,提高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质量,引导幼儿主动探究、深入探究,帮助幼儿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分析,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科学素养,成为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目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缺乏相应的策略,导致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效果不理想。思维导图是进行科学学习的重要工具,思维导图与概念图一样,能够对知识思考过程进行直观展示,借助思维导图,人们可以将理性思维过程直观展现出来,使复杂现象简单化。本文对思维导图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深入探究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国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

思维导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

引言: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认知策略工具,可以帮助教师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帮助幼儿更加清晰地理解科学活动内容,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幼儿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增强幼儿思维逻辑能力,让幼儿从小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还能够让幼儿正确把握科学知识探究过程,逐步领会思维探究的相关策略。在参与思维导图逻辑构建的过程中,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也会被激发。思维导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增强幼儿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幼儿掌握正确逻辑思维顺序,提高幼儿学习的整体水平。为此,教师应积极采用思维导图,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与作用

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工具,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呈现形式。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钥匙。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用思维导图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1]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全脑图、心智图,主要用于对思维逻辑进行图形转换,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思维导图可以充分激活幼儿左右脑的机能,促进全脑发育,同时也可以将记忆、阅读融为一体,增强幼儿对科学、艺术、逻辑、想象的平衡发展。思维导图能够将人脑的思维逻辑显性化、可视化展示,让复杂问题变得更加简单、生动、具体。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使信息传输更加快速、简洁,有助于解决科学教育中的很多问题。[2]

二、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地位不断提高

1981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了不同年龄层次幼儿需要掌握的常识教育。20世纪80年代末,科学教育理念代替了常识教育。2001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将幼儿教育活动分为艺术、科学、语言、健康、社会五大方面,标志着科学教育活动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评价方式等不断修订与进步,提高了幼儿科学教育的整体地位,使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形成了较完善的教育体系。

随着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关注,许多研究人员提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主要是指教师帮助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物质世界进行一系列探究行动,由此获得经验的教育活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具有独特性、经验性和建构性的特点。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引导幼儿探究科学、发现科学,明确有关物质世界和关系的经验构建。幼儿科学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科学素养全面发展。[3]

三、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科学素养不够

教师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引导者,需要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积极组织整个活动,确保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更加生动、丰富和有价值。但很多幼儿教师对物理、地理、生物、化学等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知识迁移能力,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无法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指导。一些教师自身科学素养不足,无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来提高科学教育的整体效果,使得自己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备感压力。

(二)教师无法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当引导

很多教师在活动开展前做足了功课,但在实际开展活动时却不尽如人意。幼儿的提问不受控制,会随机产生不同的科学探究行为,致使原有的活动计划被打乱。如果教师缺乏临场应变的能力,就很难在第一时间调整教学计划,有些教师甚至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忽视在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内容,使得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效果不理想。[4]

(三)教师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处理能力不强

通过自己经历所获得的生活经验是幼儿对世界认知的主要来源,幼儿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形成自我认知,才能够掌握科学知识。对很多幼儿来说,他们自我意识强,教师直接告诉其存在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现象,而没有让他们亲自参与实践,这样会打击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教师没有正确把握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关系,忽视幼儿的实践体验,使得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没有在实践过程中被解决,这导致幼儿无法形成自我的科学经验,不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素养。[5]

四、思维导图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应用的有效性

(一)应用思维导图集思广益,有利于幼儿教师克服个人科学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

针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

首先,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对科学教育活动进行整体设计,对整个科学教育活动全方位把握,围绕关键点,运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问题,提高对科学教育活动的把握能力。

其次,在应用思维导图时,教师要处理好科学实践与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幼儿增强实践体验,提高科学探究整体素养。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幼儿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很难对不同科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导致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的效果不理想。在运用思维导图时,教师可以从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生成关键词语,对关键词语进行发散性联想,让整个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6]

最后,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初始阶段,幼儿身心发展没有成熟,在对世界认知的过程中,必须通过科学活动增强探索热情。科学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幼儿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增进幼儿对事物现象的初步了解。在此阶段,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加强对幼儿的科学能力的培养,激发幼儿的表达意愿,帮助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深刻感知,增强活动整体效果。幼儿还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思想的碰撞,使得思维导图更加完善。例如,在植物生长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植物作为关键词,让幼儿提出与植物相关的词语。很多幼儿会提出种子、浇水、发芽、生长、开花等,教师就可以按照植物生长的过程,将这些不同的词语按照顺序进行排列,形成树状思维导图。将植物埋在土壤中,可以总结为“种植”,然后对种子进行浇水、施肥,帮助种子“发芽”。种子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会长出叶子和花骨朵,最终开出不同颜色的花。教师按照顺序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发散幼儿思维,让幼儿在思考过程中对整个植物的生长发育周期形成正确的认知,形成发散性联想,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思维导图帮助幼儿教师全面把握中心主题词所涵盖的科学知识

在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分析幼儿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确保整个思维探究活动变得更加生动、灵活。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对临时生成的问题或现象进行准确把握,有效对幼儿进行引导。例如,在探究浮沉现象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幼儿事先准备石子、积木、橡皮泥、纸片、塑料、泡沫、气球等不同的物品,让幼儿判断哪些物品会沉下去,哪些物品会浮上来,然后让幼儿进行自主尝试。在实验的过程中,有的幼儿会直接填写答案,有的幼儿则在动手之后填写答案,提高回答的准确性。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出科学的结论。[7]

思维导图中可以加入非常多的美术图片,图片要生动形象,符合幼儿的兴趣特点。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图片资源,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表达空间,提高幼儿对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在思维导图绘制中运用大量的图片和故事情节,是贴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的,教师可以让这些思维导图资源与幼儿的生活结合起来,建立沟通的桥梁,让幼儿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在幼儿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幼儿进行适当的点拨,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幼儿先对图片进行浏览,明确信息表达的内涵,增强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当幼儿将一整张纸片放在水中时,纸片是浮在水面上的,有的幼儿却将纸片撕成碎片,在水中浸泡过后就下沉了。在针对纸片沉浮现象的观察时,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现象。出现这一问题后,很多教师一时难以解释,也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往往会忽视这一现象。其实,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思维导图来掌握浮沉现象的关键词,从而准确地分析主题词的内在联系。因为思维导图中包含着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在科学探究时,教师就可以对思维导图绘制的内容进行全方位把握,有效组织开展活动。当纸片吸收大量的'水分之后,纸片的重量会明显增加,使得纸片不再漂浮,转变为下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做出解释,让幼儿能够理解浮沉关系,最终提高幼儿的思维探究能力。

再如,在讲解“磁性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准备沙子、硬币、回形针、吸铁石等材料,让幼儿尝试着用吸铁石去吸引沙子或者回形针,观察不同的实验现象。当幼儿看到吸铁石将回形针吸起之后,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幼儿了解磁性的特征。利用幼儿的学习兴趣准备丰富的实验材料,开展各种科学实验,用思维导图对材料进行分类记录,能够让幼儿感受到科学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将科学知识融入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强幼儿学习的趣味性,而且可以确保科学实验的效果。科学实验应该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贴近幼儿的实际。教师应真正将科学实验融入幼儿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明白科学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游戏活动包括单纯游戏和有目的游戏,单纯地玩在游戏过程中没有任何具体要求,能够完全放松幼儿的身心,有目的地玩要求幼儿用不同的游戏方式来达到最终的效果,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在开展幼儿科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具体的目标,让幼儿能够有目的地玩耍。思维导图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实践才是最终目标,只有将实践融入思维导图,达到教学的效果,才是实践与思维导图相融合的措施。

(三)思维导图的分支帮助幼儿教师寻找更多教学切入点

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思维导图本身并不能够直接作为教学材料来应用,而是要成为整个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基础,类似于教学骨架。教师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的逻辑顺序,对科学教育活动进行设计,然后将不同的知识点穿插到科学教育活动之中。这种方法既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又能够将科学教育活动更加直观化,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选择,最终提高科学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思维导图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游戏设计,让教师以游戏为教学的切入点。例如,在教学“谁能传播声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好朋友通电话”的游戏,让幼儿自己选择纸杯、线、剪刀、胶带等材料,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生动地呈现制作一个简易的传话筒的流程。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相互交流与配合,可以感受到声音传递的重要性,对科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实践能力。思维导图是实验教学的有力推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满足幼儿好学的天性。当然,教师还要注重游戏设置的科学性,要符合学科的特点。

思维导图的设计也要生动,帮助幼儿快速参与到游戏中,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让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师对活动的设计必须经过预想、观察、思考、总结等一系列过程。思维导图是幼儿科学教学最有效的方式,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幼儿形成思维探究的能力,对幼儿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利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转化,加强引导,使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效果更好,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科学思维。

参考文献

[1] TONY BUZAN,BARRY BUZAN. The mind map book: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 [M].New York:Penguin Press, 1993:12.

2]陈木兰,钟萍张炜鹏幼儿教师科学素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一- 以粤西为例[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 (4):58-62,67.

[3] 冉思远.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7):170-171.

[4]勾建斌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20):177-178.

[5]王雪恒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实践[J]幼儿100(教师版),2020(6):36-38.

[6]徐广厦三位一-体背景下幼儿科学教育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J]农家参谋,2020(16): 185.

[7]刘晓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J]幸福家庭2020(10):49.

与妙用思维导图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典型议论文范文:《坚持就是胜利》人们都想在事业或学业上有所成就,但是,只有一部分人取得了胜利,而相当一部分人却陷入失败的若痛之中。这是为什么呢??俗语说“功到自然成”。按理说那些失败者完全可以尝到胜利的喜悦,但他们往往缺少一种胜利的必要条件,那就是坚持。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上边的俗语中所提到的“功到”其中已经隐含了“坚持”的意思。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学业上或事业上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坚持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样,他才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写下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在《双城记》中留下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从而成为英国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学事业上的巨大成功。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狄更斯和爱迪生就是靠坚持而取得最后的胜利的。坚持,使狄更斯为人们留下许多优秀著作,也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许多精品;坚持,使爱迪生攻克了许许多多的难关,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可见,坚持能够使人取得事业和学业上的成功。那些失败者往往是在最后时刻未能坚持住而放弃努力,与成功失之交臂。曾记得瑞典一位化学家在海水中提取碘时,似乎发现一种新元素,但是面对这繁琐的提炼与实验,他退却了。当另一化学家用了一年时间,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为元素家族再添新成员——溴而名垂千古时,那位瑞典化学家只能默默地看着对方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两位化学家,一位坚持住了,取得了胜利;另一位却没有坚持住,未能取得成功。可见,能否坚持是取得胜利的最后一道障碍。在最黑暗的时刻,也就是光明就要到来的时刻,越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坚持。因为坚持就是胜利。(李胜)

思维导图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应用的有效性分析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思维导图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应用的有效性分析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兴趣,提高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质量,引导幼儿主动探究、深入探究,帮助幼儿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分析,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科学素养,成为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目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缺乏相应的策略,导致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效果不理想。思维导图是进行科学学习的重要工具,思维导图与概念图一样,能够对知识思考过程进行直观展示,借助思维导图,人们可以将理性思维过程直观展现出来,使复杂现象简单化。本文对思维导图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深入探究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国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

思维导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

引言: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认知策略工具,可以帮助教师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帮助幼儿更加清晰地理解科学活动内容,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幼儿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增强幼儿思维逻辑能力,让幼儿从小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还能够让幼儿正确把握科学知识探究过程,逐步领会思维探究的相关策略。在参与思维导图逻辑构建的过程中,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也会被激发。思维导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增强幼儿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幼儿掌握正确逻辑思维顺序,提高幼儿学习的整体水平。为此,教师应积极采用思维导图,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与作用

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工具,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呈现形式。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钥匙。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用思维导图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1]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全脑图、心智图,主要用于对思维逻辑进行图形转换,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思维导图可以充分激活幼儿左右脑的机能,促进全脑发育,同时也可以将记忆、阅读融为一体,增强幼儿对科学、艺术、逻辑、想象的平衡发展。思维导图能够将人脑的思维逻辑显性化、可视化展示,让复杂问题变得更加简单、生动、具体。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使信息传输更加快速、简洁,有助于解决科学教育中的很多问题。[2]

二、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地位不断提高

1981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了不同年龄层次幼儿需要掌握的常识教育。20世纪80年代末,科学教育理念代替了常识教育。2001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将幼儿教育活动分为艺术、科学、语言、健康、社会五大方面,标志着科学教育活动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评价方式等不断修订与进步,提高了幼儿科学教育的整体地位,使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形成了较完善的教育体系。

随着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关注,许多研究人员提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主要是指教师帮助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物质世界进行一系列探究行动,由此获得经验的教育活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具有独特性、经验性和建构性的特点。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引导幼儿探究科学、发现科学,明确有关物质世界和关系的经验构建。幼儿科学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科学素养全面发展。[3]

三、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科学素养不够

教师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引导者,需要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积极组织整个活动,确保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更加生动、丰富和有价值。但很多幼儿教师对物理、地理、生物、化学等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知识迁移能力,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无法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指导。一些教师自身科学素养不足,无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来提高科学教育的整体效果,使得自己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备感压力。

(二)教师无法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当引导

很多教师在活动开展前做足了功课,但在实际开展活动时却不尽如人意。幼儿的提问不受控制,会随机产生不同的科学探究行为,致使原有的活动计划被打乱。如果教师缺乏临场应变的能力,就很难在第一时间调整教学计划,有些教师甚至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忽视在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内容,使得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效果不理想。[4]

(三)教师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处理能力不强

通过自己经历所获得的生活经验是幼儿对世界认知的主要来源,幼儿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形成自我认知,才能够掌握科学知识。对很多幼儿来说,他们自我意识强,教师直接告诉其存在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现象,而没有让他们亲自参与实践,这样会打击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教师没有正确把握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关系,忽视幼儿的实践体验,使得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没有在实践过程中被解决,这导致幼儿无法形成自我的科学经验,不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素养。[5]

四、思维导图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应用的有效性

(一)应用思维导图集思广益,有利于幼儿教师克服个人科学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

针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

首先,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对科学教育活动进行整体设计,对整个科学教育活动全方位把握,围绕关键点,运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问题,提高对科学教育活动的把握能力。

其次,在应用思维导图时,教师要处理好科学实践与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幼儿增强实践体验,提高科学探究整体素养。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幼儿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很难对不同科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导致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的效果不理想。在运用思维导图时,教师可以从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生成关键词语,对关键词语进行发散性联想,让整个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6]

最后,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初始阶段,幼儿身心发展没有成熟,在对世界认知的过程中,必须通过科学活动增强探索热情。科学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幼儿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增进幼儿对事物现象的初步了解。在此阶段,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加强对幼儿的科学能力的培养,激发幼儿的表达意愿,帮助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深刻感知,增强活动整体效果。幼儿还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思想的碰撞,使得思维导图更加完善。例如,在植物生长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植物作为关键词,让幼儿提出与植物相关的词语。很多幼儿会提出种子、浇水、发芽、生长、开花等,教师就可以按照植物生长的过程,将这些不同的词语按照顺序进行排列,形成树状思维导图。将植物埋在土壤中,可以总结为“种植”,然后对种子进行浇水、施肥,帮助种子“发芽”。种子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会长出叶子和花骨朵,最终开出不同颜色的花。教师按照顺序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发散幼儿思维,让幼儿在思考过程中对整个植物的生长发育周期形成正确的认知,形成发散性联想,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思维导图帮助幼儿教师全面把握中心主题词所涵盖的科学知识

在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分析幼儿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确保整个思维探究活动变得更加生动、灵活。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对临时生成的问题或现象进行准确把握,有效对幼儿进行引导。例如,在探究浮沉现象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幼儿事先准备石子、积木、橡皮泥、纸片、塑料、泡沫、气球等不同的物品,让幼儿判断哪些物品会沉下去,哪些物品会浮上来,然后让幼儿进行自主尝试。在实验的过程中,有的幼儿会直接填写答案,有的幼儿则在动手之后填写答案,提高回答的准确性。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出科学的结论。[7]

思维导图中可以加入非常多的美术图片,图片要生动形象,符合幼儿的兴趣特点。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图片资源,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表达空间,提高幼儿对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在思维导图绘制中运用大量的图片和故事情节,是贴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的,教师可以让这些思维导图资源与幼儿的生活结合起来,建立沟通的桥梁,让幼儿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在幼儿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幼儿进行适当的点拨,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幼儿先对图片进行浏览,明确信息表达的内涵,增强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当幼儿将一整张纸片放在水中时,纸片是浮在水面上的,有的幼儿却将纸片撕成碎片,在水中浸泡过后就下沉了。在针对纸片沉浮现象的观察时,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现象。出现这一问题后,很多教师一时难以解释,也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往往会忽视这一现象。其实,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思维导图来掌握浮沉现象的关键词,从而准确地分析主题词的内在联系。因为思维导图中包含着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在科学探究时,教师就可以对思维导图绘制的内容进行全方位把握,有效组织开展活动。当纸片吸收大量的'水分之后,纸片的重量会明显增加,使得纸片不再漂浮,转变为下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做出解释,让幼儿能够理解浮沉关系,最终提高幼儿的思维探究能力。

再如,在讲解“磁性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准备沙子、硬币、回形针、吸铁石等材料,让幼儿尝试着用吸铁石去吸引沙子或者回形针,观察不同的实验现象。当幼儿看到吸铁石将回形针吸起之后,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幼儿了解磁性的特征。利用幼儿的学习兴趣准备丰富的实验材料,开展各种科学实验,用思维导图对材料进行分类记录,能够让幼儿感受到科学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将科学知识融入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强幼儿学习的趣味性,而且可以确保科学实验的效果。科学实验应该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贴近幼儿的实际。教师应真正将科学实验融入幼儿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明白科学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游戏活动包括单纯游戏和有目的游戏,单纯地玩在游戏过程中没有任何具体要求,能够完全放松幼儿的身心,有目的地玩要求幼儿用不同的游戏方式来达到最终的效果,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在开展幼儿科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具体的目标,让幼儿能够有目的地玩耍。思维导图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实践才是最终目标,只有将实践融入思维导图,达到教学的效果,才是实践与思维导图相融合的措施。

(三)思维导图的分支帮助幼儿教师寻找更多教学切入点

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思维导图本身并不能够直接作为教学材料来应用,而是要成为整个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基础,类似于教学骨架。教师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的逻辑顺序,对科学教育活动进行设计,然后将不同的知识点穿插到科学教育活动之中。这种方法既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又能够将科学教育活动更加直观化,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选择,最终提高科学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思维导图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游戏设计,让教师以游戏为教学的切入点。例如,在教学“谁能传播声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好朋友通电话”的游戏,让幼儿自己选择纸杯、线、剪刀、胶带等材料,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生动地呈现制作一个简易的传话筒的流程。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相互交流与配合,可以感受到声音传递的重要性,对科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实践能力。思维导图是实验教学的有力推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满足幼儿好学的天性。当然,教师还要注重游戏设置的科学性,要符合学科的特点。

思维导图的设计也要生动,帮助幼儿快速参与到游戏中,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让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师对活动的设计必须经过预想、观察、思考、总结等一系列过程。思维导图是幼儿科学教学最有效的方式,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幼儿形成思维探究的能力,对幼儿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利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转化,加强引导,使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效果更好,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科学思维。

参考文献

[1] TONY BUZAN,BARRY BUZAN. The mind map book: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 [M].New York:Penguin Press, 1993:12.

2]陈木兰,钟萍张炜鹏幼儿教师科学素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一- 以粤西为例[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 (4):58-62,67.

[3] 冉思远.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7):170-171.

[4]勾建斌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20):177-178.

[5]王雪恒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实践[J]幼儿100(教师版),2020(6):36-38.

[6]徐广厦三位一-体背景下幼儿科学教育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J]农家参谋,2020(16): 185.

[7]刘晓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J]幸福家庭2020(10):49.

思维导图 是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本文试图将思维导图用于辅助 英语单词 的识记。思维导图在小学 英语写作 中的运用有哪些的呢?本文是我整理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中的运用的资料,仅供参考。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 方法 。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阶段极其重视学生“听、说、读”的训练,却往往忽视了“写”的教学,或者说只是停留在“抄写”“改编”的阶段,没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教学。笔者在近两年的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实践中,开始了英语写作教学的初步探索。 在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中,写作是最难培养的能力之一。虽然教师和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学生写作水平提高较慢,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不乐观。在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写作水平上,两级分化特别严重。在笔者所任教的小学五年级中较为严重,大部分学生用英语表达简单的语言时总力不从心,考试时没时间就不写,有时间就用几分钟搞定一篇 作文 ,想到哪就写到哪里,根本不存在什么整体构思和技巧。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着文体及格式错误, 文章 无重点,卷面书写不整洁,单词拼写错误, 句子 不完整,基本语言知识错误,缺乏逻辑性等问题,写出来的文章漏洞百出,致使他们讨厌写作,害怕写作。鉴于这种情况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主要使用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等直观形象的方式来呈现思维的过程,表达知识结构和知识信息,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高级思维技能和知识建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一个重点句型进行反复强调,加深学生的映象,如果大脑中的句子多了,那么小学生也能轻松写出自己的小作文,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探究结题 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听、说、读”,轻“写”的教学,大多停留在“抄写”和“改编”的层面,并没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教学。在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中,写作能力是最难培养的,教师和学生往往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两级分化极其严重。以我曾经任教的小学五年级为例,大部分学生用英语表达简单语言时表现为力不从心,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整体构思,更不具备最基本的英语写作技巧。在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着文体及格式错误、文章无重点、句子不完整、缺乏逻辑性、单词拼写错误、基本语法混乱等问题,写出的文章是漏洞百出。 为此,我在近几年的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实践中,借助思维导图对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做了深入探索。经过一个阶段的实验研究,初见成效,现将实验研究情况 总结 如下。 二、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在课堂,即课堂英语写作教学。在小学阶段,英文写作对于刚刚接触写作不久的小学生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众所周知,写作之前要有思路才能把文章写好,而大多数小学生面对英文写作没有思路,甚至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调整,逐渐形成高效轻松的 教学方法 。 (一)研究内容: 1.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单词识记的数量和质量,激发兴趣,化解难点,为写作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小学生好奇心强、耐力差,对词汇学习、机械记忆等多持排斥心理,因此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就显得格外重要。思维导图具有图文并茂、色彩丰富的特征,能增添小学生词汇学习的趣味性,可以为小学生创造出快乐的学习氛围。 2.加强阅读,丰富和积累写作素材,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素材的收集和梳理,以提高写作水平。目前的小学英语教材都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并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收集 好词好句 的习惯。众所周知,在写作的时候,收集和梳理素材是非常必要的。借助思维导图,对搜集的写作素材进行归纳整理,另外还可加入形象的图片,这样一张融合了知识与趣味的思维导图必会为枯燥无味的收集过程增加乐趣。 3.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新型的学习工具,让学生能够对作文进行整体构思,使写作更有逻辑性。利用思维导图直观性、结构性的特点对写作进行整体布局。在把握写作中心思想的前提下,搭建写作的框架结构。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利用思维导图对写作布局能力的把握,恰好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仅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还能促进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抽象 逻辑思维 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个案调查,问卷等形式获取一手资料。 2.案例研究法:对某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 3.文献资料法:分类阅读有关资料,发现问题,寻找新的研究思路。 4.行动研究法:在实践、行动中研究。 5. 经验 总结法:在不断的实践研究中不断的 反思 进行总结。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要求,通过调查、实践、研究和总结等几个环节,积极探索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6-2014.9) 1.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资料,拟定课题研究方案,课题论证。 2.运用案例研究法、调查分析法,对当前学生 英语学习 中存在的写作障碍进行先期调查,对本校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借助思维导图,提出对策并进行改进。 第二阶段:(2014.10-2014.12) 1.运用行动研究法,对课题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重点进行对学困生不会写作,在思维能力上存在的障碍进行调查、分类和分析,探究产生这些障碍的原因;第二步,对产生障碍的不同原因进行分类和分析,研究消除障碍的方法,探究这部分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最终完成对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再培养。第三步,对英语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倡导写作方法互相交流与分享。第四步,让两种情况不同的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全面提高所有学生写作能力。 2.在教学中,定期举行写作小练笔,展示同学们积累的优美词句。 3.运用经验总结法,收集资料,总结阶段性成果,撰写案例和论文,检测比较,中期汇报。 第三阶段:(2015.1 – 2015.6) 1.总结实验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2.结题。 四、主要做法和经验 具体做法: 1. 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实践。文献资料法:分类阅读和收集有关资料,发现问题,寻找新的研究思路,确定研究的具体方案;调查法:通过个案调查,问卷等形式获取一手资料;案例研究法:对某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行动研究法:在实践、行动中研究;经验总结法: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反思和总结。 2.在班级里进行思维导图的学习与训练,挑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3.以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为主题,邀请全区英语老师来我校进行观摩课研讨,通过现场观摩课考察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4.撰写思维导图教学案例。 实践经验: 1.加强阅读,丰富和积累写作素材,运用思维导图对写作素材 进行学习和梳理,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2.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新型学习工具,让学生能够对作文进行整 体构思,使写作更有逻辑性。 3.要经常性反思,做阶段性小结。同时,认真听取市、区教研员以及全区英语老师对观摩课的意见反馈,使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得到不断提高与完善。 五、研究成效 初期研究阶段,我们课题组老师达到共识,在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时,组织学生课堂写作训练,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查找原因并寻求改进。以此,借助思维导图把新单词和储存在自己记忆中的单词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框架,迅速扩充了学生的词汇量。此外,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让了学生认真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发现各个知识间的联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目的。借助思维导图,组织学生集中进行了三个月的词汇知识梳理,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的基础。 深入研究阶段,根据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课题组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借助思维导图,设置不同的主题,在班级里组织学生进行为期三个月好词好句的整理和汇总,对优秀的作品进行班级展示。学生在此阶段创作出大量的思维导图作品。其次,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展了关于“如何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摩课,全区老师互相听课评课,不断改进我在写作教学中的方法。最后,我还撰写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小结反思,不仅充实了自己的课题研究,还让自己在专业素养方面得到了提升。最终在思维导图的借助下,学生能对所学词汇进行综合和发散式学习,效果良好,也积累了大量的好词好句。 结题阶段,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创作出了更多的思维导图作品,,能够写出一篇完整的英语小作文。同时,我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撰写了结题报告。 经过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能够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单词识记的数量和质量,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有利于化解难点,夯实英语写作的基础,从而树立起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热情和自信心。 2.学生真正掌握了利用思维导图对优美词句进行学习和梳理的方法。学生通过日积月累,大量的、广泛的阅读,学得大量的英语单词、句子,形成较好的语感,为学生更好地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对写作进行整体构思,使其更具逻辑性。学生会使用关键线索来串联各种材料,用合理的方式来安排材料。在小学英语写作中,如何开头和结尾,怎样分自然段,怎样过渡和照应等等,大部分学生都能从整体布局。 六、存在的问题和设想 认真查找问题并针对性存在的问题,设想下一步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持久的研究,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较大,搜集整理信息量很大,耗工费时,可能会影响到正常教学任务。所以应当把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进行整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形成的学习成果,组织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使学生最终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思维导图制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各自对知识的理解不同,制作的成果往往出现差异,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分歧较大。此时,老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筛选,在形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求同存异。 在小学阶段,学生可用彩色的画笔来画思维导图,虽然没有软件做出来的规整,也没有软件所持有的一些特性,但是徒手画法是非常实用的,不仅不受软件、地点的限制,而且画出来的导图很有个性,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 关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还可以涉及到多个方面。思维导图作为一种 思维方式 ,应该是逐渐养成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思维导图”将引发一场思维习惯的革命。 七、参考文献 [1](英)托尼.巴赞.思维导图[M].李斯,译.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0 [2]欧阳苹果,陈清. 2008.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8(3):17-19. [3]2005. 义务 教育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6A(供一年级 起始用)[T].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张慧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1,03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的探究 ---以Go for it! 八年级 英语Unit7 SectionB为例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是一种展现个人智力潜能极致的方法,可提升思考技巧,大幅 增强 记忆力 、组织力与创造力。此论文建立在日常初二英语教学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在教学反思的前提下,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写作中,以期有效激发学生 学习英语 的兴趣,应用英语的能力,提升英语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 思维导图;英语写作教学;英语学习效果 一、引言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由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年代所创。巴赞认为,人类大脑接收信息之后,以中心球体立体结构呈放射性兴庄村如记忆库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呈现。思维导图形象直观,可以是抽象的记忆和思维可视化,两者产生和谐的“共生现象”,因而记忆内容就比较深刻、快速、有效。思维导图的绘制并没有定式,能够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展开各种想象的逻辑平衡,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因为思维导图总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所以学习者能把精力迅速集中到主题上。每个人想问题时,思维都有跳跃性,产生丰富的分岔,如果把内容按顺序列出来,思维很可能被打断,在某一点上停滞不前。而采用画图的方式,不仅可以用彩色图标来愉悦学习者的心情,还能在每个所能想到的分支上增添新的内容。在画思维导图时,人会不断有新思想、 新发现和新感受,这会鼓励思想的潮流无止境地涌动。大脑在不断的刺激下,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容易接受新事物。通过训练,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的记忆力达到巅峰状态。 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英语学习必须建立在轻松理解,快乐应用的基础上,如果一味地进行语法或句法讲解,只会使学生徒添伤悲,对于提高英语兴趣毫无益处。因此,思维导图与英语写作相互结合,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激发其创新能力,更好的做到个性化学习,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些方面的改变最终会带来英语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合作对话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成功转变。 二、思维导图在Unit7 Section B写作中的应用 本节课在讲解Unit7 Section B的过程中,利用如上的思维导图,画出制作三明治的过程,并将与之相关的词汇展开联想,创设真实语境,增加语言输入,开发 发散思维 ,做到有话可说,有词可用,提高写作能力,加快写作速度。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打下基础,下面就从这节课的三点反思进行简单分享。 (一)创设真实语境,扫清词汇障碍。本节课主要是做三明治,在讲到原料的时候,能够展开联想,分别从三大方面进行词汇补充。vegetables到用tomato, onion和lettuce,说道meat能想到用chicken和ham。在others方面,bread, relish, butter和jam。边用实物,边进行单词讲解,这样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能够更容易将词与物对应起来,使词汇来源于生活,并且用于生活。但是如果将与之相关的词汇孤立地进行教授,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另外,学生的思维过度就会很自然,摆脱孤立记单词的缺陷,加强了词汇教学的效果,为顺利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导出整体框架,理清写作思路。以往的写作非常繁杂,学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追寻,也不知从何写起,所以会犯很多错误。尤其是在没有理清思绪的情况下,很容易跑题偏题。本节课在如上思维导图的带动导学下,学生能够清晰的理出本文的大框架,知道make sandwiches的各个步骤,明确相关的动词操作:put…on, cut up, add…to和 put…on the top,另加上上面词汇的充实,在此框架的基础上只需添词或是改词。围绕做三明治的主线,一步一步叙述下去。第一步,将果酱抹在一片面包上;其次,切洋葱和西红柿放在面包上;然后,放生菜和鸡肉丝,并抹上调料;最后,将另一片面包盖在上面。依照本图,学生的写作思路明了清晰,遇到类似作文,便能“照猫画虎”,反复训练,写作能力便会逐步提高。 (三)开发发散思维,提高写作速度。通过上面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利用中心词Make Sandwiches,尽可能多地联想与之有关的其他词汇与句型。这样既能培养发散思维,又能联想以前所学的单词。比如,看到vegetables除了那些做三明治要用的此外,无形中学生会想到与蔬菜相关的很多其他词。这在心中就产生了强大的词汇网,在这个网的支撑下,学生便能做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不会空板,这也就间接加快了写作的速度。即使是对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从图形中增加语言输入,把握中心思想,让学生有所收获,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总结 本文以Unit7 SectionB为例,阐述思维导图与英语写作结合的实际应用,通过其在初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将教学的过程及结果呈献出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词文结合,避免孤立片面,使与做三明治相关的词汇源于生活,并能够用于生活。正如初中英语课标规定的那样“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来设定要求,旨在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再者,《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义务教育)在语言技能方面中有一条关于“写”的规定:能根据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第5条)。所以,在思维导图的指示下,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通过思维导图,理清思绪,给出写作框架,以便抓住中心,不偏题跑题。将语言输入与语言运用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独立创作语篇提供直接的语言输入。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力,也可以帮学生将琐碎凌乱的知识系统化和整体化,化知识为能力,应用到写作中。 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清晰明了的知识框架为充实及丰富话题奠定基础,提高学生表达的技巧,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学相长。开动学生的左右脑,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加大了学生成为独立自主学习的主体,有利于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O’Malley J. M. &A. U. 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Oxford, 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round the World [M]. Mano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6. [3]陈素萍. 输入方式对初中学生写作能力影响的研究. [J]. 中学外语教与学, 2011(1): 23-29. [4]纪曼然.思维导图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启发[J].外语教学研究, 2010(1): 70-71. [5]托尼. 巴赞。开动大脑[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4. [6]周艳飞.“思维导图”与英语“任务型阅读”. 中学教学参考, 2010 (9上). 猜你喜欢: 1. 思维导图助高考通关的技巧 2. 关于思维导图的一点自己的感想 3. 思维导图《买个奇迹》 4.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 5. 关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上的优势 6.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7. 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论文有哪些参考文献

思维导图可以通过简单的图形、扼要的文字将事项的脉络整理清晰,因此,很适合用作整理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整理的东西很多,比如学习笔记、读书笔记、行动计划、购物清单、课程规划等。

接下来,我们将以常用的MindManager思维导图软件为例,给大家演示一下思维导图常用的整理项目。MindManager是一款应用范围很广的思维导图软件,内置多种常用模板,操作简单,图形美观度高,受欢迎程度很高。

一、学习笔记

首先演示的是学习上常用的笔记型思维导图。对于历史、政治这类讲究总结的学科来说,思维导图简直就是开挂般的存在。

比如,在学习历史时,往往是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各个朝代的经济、政治等知识,但在考试中,往往需要对一些事件进行总结性表述。如果我们事先用思维导图将这些知识点整理汇总,考试的时候就简直是犹如神助。

比如,如图1所示,通过结合MindManager的导图模板与标注功能,轻松就完成了历史上皇权强化的知识点整理。

图1:历史笔记

二、制定复习计划

到了期末的复习时间,很多人都有一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感觉。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复习时间,我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整理复习计划,让自己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避免各种拖延症。

MindManager的计划视图可以轻松制作如图2所示的复习计划,将计划详细到天的安排,提高复习的紧迫感。

图2:复习计划

三、规划课程学习

除了期末的复习计划外,MindManager的思维导图在制作期初课程学习计划时,也是相当实用的。

如图3所示,通过制定课程清单,并依次填充相关的课程时间、参考资料、课程作业与Presentation等,让整个学期的课程规划变得一目了然,可以让各个课程的学习安排变得更加有条理。

图3:课程规划

四、规划论文写作

说到学习上的整理,就不得不提“重头大戏”—论文写作。通过MindManager制作论文写作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将论文撰写的整理为准备、研究、参考文献、框架、结论五大部分。

针对研究部分,可进一步细分为与论文课题相关的背景、前任研究(来源)等;对于参考文献,可将文献的标题、重要结论等填充到导图中。基本上,完成如图4所示的思维导图制作,整个论文的内容也会完成50%。

图4:绘制第一次鸦片战争部分

五、制作待读书单

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用思维导图整理待读书单简直是太合适啦。通过MindManager制作如图5所示的待读书单思维导图,可以将书单按照类别进行整理,同时还可结合使用进度标注功能,标注书籍阅读的完成情况。

图5:待读书单

文献检索论文参考文献有:

1、各类常用文献: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研究报告,标准,专利,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2、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

3、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类型:联机网上的数据库、磁带数据库、光盘图书、磁盘软件、网上期刊、网上电子公告。

参考文献注意事项:

1、文献数目要求:引文数目不能太少也不要太多,可以通过引用综述性论文或者引用含有文献综述的论文来减少参考文献数目,一些常识和通用知识(如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可以不引用。

2、文献的新旧:主要文献不能太陈旧,除非是开创性文献、重要节点文献或者你使用了其结果的文献。

3、自引与他引:不能过多引用自己的文献,在一般情况下,不要只引用一组学者的文献。

4、原始文献与二手文献:尽可能引用一手文献(原始文献),即引用谁的工作时就引用谁的文献。如果找不到一手文献而需要引用二手文献时,需要采用“见文献(二手文献的编码或作者出版年)”的方式引用。

5、自己读过的文献:引用的文献必须自己亲自阅读过。

6、对文献原意的尊重:指出文献的主意或观点时,不能曲解原文的意思。

思维导图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应用的有效性分析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思维导图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应用的有效性分析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兴趣,提高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质量,引导幼儿主动探究、深入探究,帮助幼儿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分析,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科学素养,成为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目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缺乏相应的策略,导致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效果不理想。思维导图是进行科学学习的重要工具,思维导图与概念图一样,能够对知识思考过程进行直观展示,借助思维导图,人们可以将理性思维过程直观展现出来,使复杂现象简单化。本文对思维导图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深入探究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国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

思维导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

引言: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认知策略工具,可以帮助教师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帮助幼儿更加清晰地理解科学活动内容,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幼儿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增强幼儿思维逻辑能力,让幼儿从小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还能够让幼儿正确把握科学知识探究过程,逐步领会思维探究的相关策略。在参与思维导图逻辑构建的过程中,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也会被激发。思维导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增强幼儿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幼儿掌握正确逻辑思维顺序,提高幼儿学习的整体水平。为此,教师应积极采用思维导图,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与作用

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工具,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呈现形式。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钥匙。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用思维导图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1]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全脑图、心智图,主要用于对思维逻辑进行图形转换,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思维导图可以充分激活幼儿左右脑的机能,促进全脑发育,同时也可以将记忆、阅读融为一体,增强幼儿对科学、艺术、逻辑、想象的平衡发展。思维导图能够将人脑的思维逻辑显性化、可视化展示,让复杂问题变得更加简单、生动、具体。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使信息传输更加快速、简洁,有助于解决科学教育中的很多问题。[2]

二、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地位不断提高

1981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了不同年龄层次幼儿需要掌握的常识教育。20世纪80年代末,科学教育理念代替了常识教育。2001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将幼儿教育活动分为艺术、科学、语言、健康、社会五大方面,标志着科学教育活动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评价方式等不断修订与进步,提高了幼儿科学教育的整体地位,使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形成了较完善的教育体系。

随着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关注,许多研究人员提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主要是指教师帮助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物质世界进行一系列探究行动,由此获得经验的教育活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具有独特性、经验性和建构性的特点。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引导幼儿探究科学、发现科学,明确有关物质世界和关系的经验构建。幼儿科学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科学素养全面发展。[3]

三、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科学素养不够

教师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引导者,需要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积极组织整个活动,确保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更加生动、丰富和有价值。但很多幼儿教师对物理、地理、生物、化学等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知识迁移能力,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无法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指导。一些教师自身科学素养不足,无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来提高科学教育的整体效果,使得自己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备感压力。

(二)教师无法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当引导

很多教师在活动开展前做足了功课,但在实际开展活动时却不尽如人意。幼儿的提问不受控制,会随机产生不同的科学探究行为,致使原有的活动计划被打乱。如果教师缺乏临场应变的能力,就很难在第一时间调整教学计划,有些教师甚至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忽视在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内容,使得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效果不理想。[4]

(三)教师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处理能力不强

通过自己经历所获得的生活经验是幼儿对世界认知的主要来源,幼儿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形成自我认知,才能够掌握科学知识。对很多幼儿来说,他们自我意识强,教师直接告诉其存在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现象,而没有让他们亲自参与实践,这样会打击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教师没有正确把握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关系,忽视幼儿的实践体验,使得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没有在实践过程中被解决,这导致幼儿无法形成自我的科学经验,不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素养。[5]

四、思维导图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应用的有效性

(一)应用思维导图集思广益,有利于幼儿教师克服个人科学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

针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

首先,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对科学教育活动进行整体设计,对整个科学教育活动全方位把握,围绕关键点,运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问题,提高对科学教育活动的把握能力。

其次,在应用思维导图时,教师要处理好科学实践与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幼儿增强实践体验,提高科学探究整体素养。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幼儿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很难对不同科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导致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的效果不理想。在运用思维导图时,教师可以从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生成关键词语,对关键词语进行发散性联想,让整个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6]

最后,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初始阶段,幼儿身心发展没有成熟,在对世界认知的过程中,必须通过科学活动增强探索热情。科学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幼儿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增进幼儿对事物现象的初步了解。在此阶段,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加强对幼儿的科学能力的培养,激发幼儿的表达意愿,帮助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深刻感知,增强活动整体效果。幼儿还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思想的碰撞,使得思维导图更加完善。例如,在植物生长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植物作为关键词,让幼儿提出与植物相关的词语。很多幼儿会提出种子、浇水、发芽、生长、开花等,教师就可以按照植物生长的过程,将这些不同的词语按照顺序进行排列,形成树状思维导图。将植物埋在土壤中,可以总结为“种植”,然后对种子进行浇水、施肥,帮助种子“发芽”。种子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会长出叶子和花骨朵,最终开出不同颜色的花。教师按照顺序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发散幼儿思维,让幼儿在思考过程中对整个植物的生长发育周期形成正确的认知,形成发散性联想,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思维导图帮助幼儿教师全面把握中心主题词所涵盖的科学知识

在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分析幼儿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确保整个思维探究活动变得更加生动、灵活。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对临时生成的问题或现象进行准确把握,有效对幼儿进行引导。例如,在探究浮沉现象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幼儿事先准备石子、积木、橡皮泥、纸片、塑料、泡沫、气球等不同的物品,让幼儿判断哪些物品会沉下去,哪些物品会浮上来,然后让幼儿进行自主尝试。在实验的过程中,有的幼儿会直接填写答案,有的幼儿则在动手之后填写答案,提高回答的准确性。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出科学的结论。[7]

思维导图中可以加入非常多的美术图片,图片要生动形象,符合幼儿的兴趣特点。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图片资源,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表达空间,提高幼儿对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在思维导图绘制中运用大量的图片和故事情节,是贴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的,教师可以让这些思维导图资源与幼儿的生活结合起来,建立沟通的桥梁,让幼儿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在幼儿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幼儿进行适当的点拨,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幼儿先对图片进行浏览,明确信息表达的内涵,增强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当幼儿将一整张纸片放在水中时,纸片是浮在水面上的,有的幼儿却将纸片撕成碎片,在水中浸泡过后就下沉了。在针对纸片沉浮现象的观察时,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现象。出现这一问题后,很多教师一时难以解释,也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往往会忽视这一现象。其实,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思维导图来掌握浮沉现象的关键词,从而准确地分析主题词的内在联系。因为思维导图中包含着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在科学探究时,教师就可以对思维导图绘制的内容进行全方位把握,有效组织开展活动。当纸片吸收大量的'水分之后,纸片的重量会明显增加,使得纸片不再漂浮,转变为下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做出解释,让幼儿能够理解浮沉关系,最终提高幼儿的思维探究能力。

再如,在讲解“磁性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准备沙子、硬币、回形针、吸铁石等材料,让幼儿尝试着用吸铁石去吸引沙子或者回形针,观察不同的实验现象。当幼儿看到吸铁石将回形针吸起之后,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幼儿了解磁性的特征。利用幼儿的学习兴趣准备丰富的实验材料,开展各种科学实验,用思维导图对材料进行分类记录,能够让幼儿感受到科学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将科学知识融入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强幼儿学习的趣味性,而且可以确保科学实验的效果。科学实验应该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贴近幼儿的实际。教师应真正将科学实验融入幼儿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明白科学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游戏活动包括单纯游戏和有目的游戏,单纯地玩在游戏过程中没有任何具体要求,能够完全放松幼儿的身心,有目的地玩要求幼儿用不同的游戏方式来达到最终的效果,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在开展幼儿科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具体的目标,让幼儿能够有目的地玩耍。思维导图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实践才是最终目标,只有将实践融入思维导图,达到教学的效果,才是实践与思维导图相融合的措施。

(三)思维导图的分支帮助幼儿教师寻找更多教学切入点

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思维导图本身并不能够直接作为教学材料来应用,而是要成为整个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基础,类似于教学骨架。教师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的逻辑顺序,对科学教育活动进行设计,然后将不同的知识点穿插到科学教育活动之中。这种方法既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又能够将科学教育活动更加直观化,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选择,最终提高科学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思维导图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游戏设计,让教师以游戏为教学的切入点。例如,在教学“谁能传播声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好朋友通电话”的游戏,让幼儿自己选择纸杯、线、剪刀、胶带等材料,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生动地呈现制作一个简易的传话筒的流程。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相互交流与配合,可以感受到声音传递的重要性,对科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实践能力。思维导图是实验教学的有力推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满足幼儿好学的天性。当然,教师还要注重游戏设置的科学性,要符合学科的特点。

思维导图的设计也要生动,帮助幼儿快速参与到游戏中,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让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师对活动的设计必须经过预想、观察、思考、总结等一系列过程。思维导图是幼儿科学教学最有效的方式,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幼儿形成思维探究的能力,对幼儿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利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转化,加强引导,使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效果更好,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科学思维。

参考文献

[1] TONY BUZAN,BARRY BUZAN. The mind map book: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 [M].New York:Penguin Press, 1993:12.

2]陈木兰,钟萍张炜鹏幼儿教师科学素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一- 以粤西为例[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 (4):58-62,67.

[3] 冉思远.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7):170-171.

[4]勾建斌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20):177-178.

[5]王雪恒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实践[J]幼儿100(教师版),2020(6):36-38.

[6]徐广厦三位一-体背景下幼儿科学教育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J]农家参谋,2020(16): 185.

[7]刘晓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J]幸福家庭2020(10):49.

关于公布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各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各市中学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根据省教科所《关于举办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教科研函〔2007〕3号)文件要求,省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地推荐的地理教学论文进行了认真评审,共评出获奖论文一等奖 16篇,二等奖 36篇,三等奖71篇。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见附件),请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及论文作者。附件: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二○○七年十月十九日安徽省教育厅教科所 2007年10月19日印发打印:吴儒敏 校对:吴儒敏 共印30份附件: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获奖名单一等奖篇 目 单 位 作者《浅谈地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能力的培养》 淮北市教研室 王忠东《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钱宏瑾《铜陵市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铜陵市教研室 章小明铜陵市第一中学 杨国兵《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安庆市教研室 何陆祎《论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阜阳市教研室 陈鹏飞《地方环境教育课程构建的案例分析》 蚌埠市教科所 吴岱峰《透过一次地理评优课谈新课程课堂教学》 滁州市教研室 郭仕荣《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关注》 颖上县教研室 何长剑《关于高中地理选修课程校本化的几点探讨》 马鞍山市第六中学 林章和《使用新教材的几点体会》 淮南市第三中学 朱元坤《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合肥工业大学附中 洪成旗《浅谈新课程下我对地理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黄山市枧忠中学 汪德利《探索课程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贵池二中杨淑萍《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 宿州市第二中学 苗红青《地理探究学习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 怀远一中 孙尚楼《谈地理教学中学上情商的培养》 六安皋城中学 余 蕊二等奖《梳理经历 整合资源 回归生活——地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周跃红《谈新课标下的“太阳高度”教学设计》 阜阳市第三中学 马 静《巧用身体语言,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艺术》 合肥市第五中学 沈龙海《谈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思想和方法的贯彻》 亳州第一中学彭长玉《新课堂教学下教学策略的初探》 芜湖市城南实验中学周慧本《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地理课堂教学》 淮南实验中学廖惠荣《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地理探究能力的培养》 亳州第五中学 王玉龙《地理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探究》 淮南市第二十中学 陈 中《用新课程理念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地理知识》 固镇一中李方平《构建科学与人文和谐统一的地理教育》 巢湖市第八中 柳宗柱《如何调动学困生参与地理课堂教学活动》 蚌埠二十六中 宋长军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自主学习》 郎溪中学 胡燕平《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的一些误区》 来安中学 董桂山刘 俊《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基本途径和培养策略》 和县二中 夏立军《高考地理复习的“虚”与“实” 》 合肥市第十七中学 黄永红《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微》 歙县中学钟彩琴《浅谈“问题研究”的作用与教学》 五河一中 刘继英《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地理分层教学策略初探》 枞阳县浮山中学陈相林《如何从地理图像中分析和提取有效信息》 黄山市黄山区一中崔仲文《加强地理基本概念教学的探讨》 亳州市谯城区大寺完全中学 汪明洁《浅谈Google Earth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滁州市实验中学 曹 明《“任务分解、自主交流”地理课堂模式的构建与实验》阜阳第十中学 马兴海《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适应高中地理新课程》 安徽省石台中学 姚 萍《新课标下浅谈地理与各学科的经纬结网》 东至县大渡口中学 江美丽《“读图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宿州市埇桥区梅庵中学刘玉才《多元智能评价与地理教学》 马鞍山市第一中学 程 刚《农村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 六安市双河中学 刘全稳《新课程地理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设计与落实》 铜陵市第九中学钱义国《以烈山区为例谈农村高中地理活动课的开展》 淮北七中 吴才华《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积极开发地理课程资源》 安徽广德中学 江春芳《选修7课标、教材研读及开课条件分析》 铜陵市第五中学 陈俊群《高中地理课题研究开设的一些设想》 宿松县程集中学 石雅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淮北市石台镇中学蔡金燕《新课程地理教学中的“敢问”与“会问”》 芜湖县第一中学 王邦忠《浅谈新理念指导下的中学地理教学》 宿州市第八中学张建国《浅谈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淮北市西园中学荣海侠三等奖《高中地理新教材案例教学初探》 来安中学 卢玉斌《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偏离现象 》 阜阳第三中学 吴 强《解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开放性特点》 和县第一中学 陈晓明《浅谈地理新课程教学反思》 蚌埠包集中学赵东宇《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创新学习》 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章 波《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合肥市五十一中 陈 丽《关于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几点看法》 阜阳一中 巫祖安《地理课堂互动型教学策略的构建》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卢大亮《地理教学中的误区及思考》 宿州埇桥区汴河办事处北十里中学 武 波《新课标下课程资源开发初探》 青阳县木镇中学 方 静《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 黄山市屯溪一中 潘胜庭《在地理教学中利用远程资源学生合作学习的探究》 歙县新安学凌文英《地理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祁门一中胡义松《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歙县中学吕文英《地理教学中学生想像力的培养》 歙县二中汪明锋《如何看待地理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作用》 凤台一中李 全《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教学》 淮南望锋岗中学廖和喜《兴趣教学模式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淮南一中朱庆龙《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淮南市第五中学孙 峰《合适参照物选择与“地球运动”教学难点的突破》 亳州三中 刘永志《新课程改革下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利辛县第一中学谢 尧《高一地理新课改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涡阳三中 王 娟《谈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淮北市西园中学孙 凯《充分运用图像进行地理教学》 五河县安淮中学聂 鑫《中学地理教学的美育的层次》 蚌埠十二中马 燕《立足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蚌埠第一中学李云静《让地理教学生活化》 蚌埠市第二十三中学王海燕《新理念下培养地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探索》铜陵市第十三中学戈广兵《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体会》 铜陵县第二中学程纳新《在新课程目标下整合地理课程资源》 铜陵市第十六中学孙大信《高中地理个性化教学初探》 铜陵县第二中学程胜来《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太湖县徐桥高中 李永清《将实验教学引进地理课堂》 宿松县程集中学周文招《生活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 安庆三中张 军《档案袋评价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安徽省太湖中学黄郑尧《如何开展问题研究和活动》 桐城中学段焕荣《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桐城市天城中学汪 宏《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初探》 滁州市滁州中学 季风勇《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滁州市滁州中学 孙 成《作图法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研究》 全椒中学 李 君《新课程实施的理解与体会——丰富地理课堂教学》滁州市第五中学 六振梅《浅谈新课标下地理教学手段的继承与创新》 肥东县梁园中学 周义兵《发挥地理学科优势 培养学生空间智能》 舒城县南港中学 沈龙明《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探讨》 芜湖市第二十六中 吴安宁《地理新教材中“案例”教学探讨》 五河二中刘丛兰《在地理社会实践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怀远县龙亢中学 朱 英《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芜湖市二十七中学俞 敏《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有效参与的教学策略》 芜湖八中邱玉启《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探索》 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裘伟东《如何选编以社会热点为背景的地理案例》 蚌埠第四中学刘运良《中学生地理课堂兴趣培养》 六安市三十铺中学 李显静《中学地理信息化教学设计之我见》 马鞍山市第六中学 张 蕙《为地理教学注入新活力——初中地理活动初探》 马鞍山市星光学校 古 莉《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认识与实践》 萧县中学常书云《让新课改沐浴和谐之风》 灵璧县师范学校苏 洪《光照图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安徽省砀山中学陈国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发展学生个性浅议》 宿州市埇桥区支河中心校李永春《关注学生发展优化地理教学》 安徽省青阳中学张 俊《谈地理新教材“活动”的使用》 石台县崇实中学汪利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心得》 贵池区杏花村中学程丽萍《浅谈探究学习在地理新课标教学中的应用》 界首市光武中心学校 李 涛《借杜朗口“春风”促地理课鲜活》 阜阳四中 徐玉玲《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问题》 颖上县第四中学 田华利《巧妙点拨开启自主学习之门》 界首一中 王 键《评价共同体在学生地理学习评价中的应用》 淮南市第二十四中学 李 涛《构建师生互动合作共同成长的绿色课堂》南陵县何湾镇中心初中廖必根《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初探》 宁国市梅林初中 朱铁军《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浅析》 六安市徐集中学 张碧松《夯实基础突出主干提高能力应对高考》 东至二中侯 俊《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界首市田营镇中心学校 闫 斌《“问题教学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宁国市胡乐初级中学 张 文自己百度吧~

关于思维导图论文英语参考文献

思维导图 是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本文试图将思维导图用于辅助 英语单词 的识记。思维导图在小学 英语写作 中的运用有哪些的呢?本文是我整理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中的运用的资料,仅供参考。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 方法 。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阶段极其重视学生“听、说、读”的训练,却往往忽视了“写”的教学,或者说只是停留在“抄写”“改编”的阶段,没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教学。笔者在近两年的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实践中,开始了英语写作教学的初步探索。 在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中,写作是最难培养的能力之一。虽然教师和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学生写作水平提高较慢,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不乐观。在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写作水平上,两级分化特别严重。在笔者所任教的小学五年级中较为严重,大部分学生用英语表达简单的语言时总力不从心,考试时没时间就不写,有时间就用几分钟搞定一篇 作文 ,想到哪就写到哪里,根本不存在什么整体构思和技巧。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着文体及格式错误, 文章 无重点,卷面书写不整洁,单词拼写错误, 句子 不完整,基本语言知识错误,缺乏逻辑性等问题,写出来的文章漏洞百出,致使他们讨厌写作,害怕写作。鉴于这种情况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主要使用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等直观形象的方式来呈现思维的过程,表达知识结构和知识信息,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高级思维技能和知识建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一个重点句型进行反复强调,加深学生的映象,如果大脑中的句子多了,那么小学生也能轻松写出自己的小作文,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探究结题 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听、说、读”,轻“写”的教学,大多停留在“抄写”和“改编”的层面,并没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教学。在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中,写作能力是最难培养的,教师和学生往往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两级分化极其严重。以我曾经任教的小学五年级为例,大部分学生用英语表达简单语言时表现为力不从心,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整体构思,更不具备最基本的英语写作技巧。在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着文体及格式错误、文章无重点、句子不完整、缺乏逻辑性、单词拼写错误、基本语法混乱等问题,写出的文章是漏洞百出。 为此,我在近几年的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实践中,借助思维导图对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做了深入探索。经过一个阶段的实验研究,初见成效,现将实验研究情况 总结 如下。 二、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在课堂,即课堂英语写作教学。在小学阶段,英文写作对于刚刚接触写作不久的小学生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众所周知,写作之前要有思路才能把文章写好,而大多数小学生面对英文写作没有思路,甚至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调整,逐渐形成高效轻松的 教学方法 。 (一)研究内容: 1.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单词识记的数量和质量,激发兴趣,化解难点,为写作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小学生好奇心强、耐力差,对词汇学习、机械记忆等多持排斥心理,因此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就显得格外重要。思维导图具有图文并茂、色彩丰富的特征,能增添小学生词汇学习的趣味性,可以为小学生创造出快乐的学习氛围。 2.加强阅读,丰富和积累写作素材,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素材的收集和梳理,以提高写作水平。目前的小学英语教材都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并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收集 好词好句 的习惯。众所周知,在写作的时候,收集和梳理素材是非常必要的。借助思维导图,对搜集的写作素材进行归纳整理,另外还可加入形象的图片,这样一张融合了知识与趣味的思维导图必会为枯燥无味的收集过程增加乐趣。 3.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新型的学习工具,让学生能够对作文进行整体构思,使写作更有逻辑性。利用思维导图直观性、结构性的特点对写作进行整体布局。在把握写作中心思想的前提下,搭建写作的框架结构。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利用思维导图对写作布局能力的把握,恰好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仅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还能促进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抽象 逻辑思维 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个案调查,问卷等形式获取一手资料。 2.案例研究法:对某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 3.文献资料法:分类阅读有关资料,发现问题,寻找新的研究思路。 4.行动研究法:在实践、行动中研究。 5. 经验 总结法:在不断的实践研究中不断的 反思 进行总结。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要求,通过调查、实践、研究和总结等几个环节,积极探索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6-2014.9) 1.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资料,拟定课题研究方案,课题论证。 2.运用案例研究法、调查分析法,对当前学生 英语学习 中存在的写作障碍进行先期调查,对本校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借助思维导图,提出对策并进行改进。 第二阶段:(2014.10-2014.12) 1.运用行动研究法,对课题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重点进行对学困生不会写作,在思维能力上存在的障碍进行调查、分类和分析,探究产生这些障碍的原因;第二步,对产生障碍的不同原因进行分类和分析,研究消除障碍的方法,探究这部分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最终完成对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再培养。第三步,对英语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倡导写作方法互相交流与分享。第四步,让两种情况不同的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全面提高所有学生写作能力。 2.在教学中,定期举行写作小练笔,展示同学们积累的优美词句。 3.运用经验总结法,收集资料,总结阶段性成果,撰写案例和论文,检测比较,中期汇报。 第三阶段:(2015.1 – 2015.6) 1.总结实验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2.结题。 四、主要做法和经验 具体做法: 1. 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实践。文献资料法:分类阅读和收集有关资料,发现问题,寻找新的研究思路,确定研究的具体方案;调查法:通过个案调查,问卷等形式获取一手资料;案例研究法:对某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行动研究法:在实践、行动中研究;经验总结法: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反思和总结。 2.在班级里进行思维导图的学习与训练,挑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3.以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为主题,邀请全区英语老师来我校进行观摩课研讨,通过现场观摩课考察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4.撰写思维导图教学案例。 实践经验: 1.加强阅读,丰富和积累写作素材,运用思维导图对写作素材 进行学习和梳理,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2.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新型学习工具,让学生能够对作文进行整 体构思,使写作更有逻辑性。 3.要经常性反思,做阶段性小结。同时,认真听取市、区教研员以及全区英语老师对观摩课的意见反馈,使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得到不断提高与完善。 五、研究成效 初期研究阶段,我们课题组老师达到共识,在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时,组织学生课堂写作训练,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查找原因并寻求改进。以此,借助思维导图把新单词和储存在自己记忆中的单词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框架,迅速扩充了学生的词汇量。此外,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让了学生认真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发现各个知识间的联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目的。借助思维导图,组织学生集中进行了三个月的词汇知识梳理,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的基础。 深入研究阶段,根据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课题组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借助思维导图,设置不同的主题,在班级里组织学生进行为期三个月好词好句的整理和汇总,对优秀的作品进行班级展示。学生在此阶段创作出大量的思维导图作品。其次,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展了关于“如何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摩课,全区老师互相听课评课,不断改进我在写作教学中的方法。最后,我还撰写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小结反思,不仅充实了自己的课题研究,还让自己在专业素养方面得到了提升。最终在思维导图的借助下,学生能对所学词汇进行综合和发散式学习,效果良好,也积累了大量的好词好句。 结题阶段,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创作出了更多的思维导图作品,,能够写出一篇完整的英语小作文。同时,我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撰写了结题报告。 经过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能够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单词识记的数量和质量,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有利于化解难点,夯实英语写作的基础,从而树立起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热情和自信心。 2.学生真正掌握了利用思维导图对优美词句进行学习和梳理的方法。学生通过日积月累,大量的、广泛的阅读,学得大量的英语单词、句子,形成较好的语感,为学生更好地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对写作进行整体构思,使其更具逻辑性。学生会使用关键线索来串联各种材料,用合理的方式来安排材料。在小学英语写作中,如何开头和结尾,怎样分自然段,怎样过渡和照应等等,大部分学生都能从整体布局。 六、存在的问题和设想 认真查找问题并针对性存在的问题,设想下一步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持久的研究,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较大,搜集整理信息量很大,耗工费时,可能会影响到正常教学任务。所以应当把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进行整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形成的学习成果,组织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使学生最终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思维导图制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各自对知识的理解不同,制作的成果往往出现差异,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分歧较大。此时,老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筛选,在形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求同存异。 在小学阶段,学生可用彩色的画笔来画思维导图,虽然没有软件做出来的规整,也没有软件所持有的一些特性,但是徒手画法是非常实用的,不仅不受软件、地点的限制,而且画出来的导图很有个性,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 关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还可以涉及到多个方面。思维导图作为一种 思维方式 ,应该是逐渐养成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思维导图”将引发一场思维习惯的革命。 七、参考文献 [1](英)托尼.巴赞.思维导图[M].李斯,译.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0 [2]欧阳苹果,陈清. 2008.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8(3):17-19. [3]2005. 义务 教育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6A(供一年级 起始用)[T].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张慧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1,03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的探究 ---以Go for it! 八年级 英语Unit7 SectionB为例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是一种展现个人智力潜能极致的方法,可提升思考技巧,大幅 增强 记忆力 、组织力与创造力。此论文建立在日常初二英语教学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在教学反思的前提下,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写作中,以期有效激发学生 学习英语 的兴趣,应用英语的能力,提升英语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 思维导图;英语写作教学;英语学习效果 一、引言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由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年代所创。巴赞认为,人类大脑接收信息之后,以中心球体立体结构呈放射性兴庄村如记忆库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呈现。思维导图形象直观,可以是抽象的记忆和思维可视化,两者产生和谐的“共生现象”,因而记忆内容就比较深刻、快速、有效。思维导图的绘制并没有定式,能够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展开各种想象的逻辑平衡,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因为思维导图总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所以学习者能把精力迅速集中到主题上。每个人想问题时,思维都有跳跃性,产生丰富的分岔,如果把内容按顺序列出来,思维很可能被打断,在某一点上停滞不前。而采用画图的方式,不仅可以用彩色图标来愉悦学习者的心情,还能在每个所能想到的分支上增添新的内容。在画思维导图时,人会不断有新思想、 新发现和新感受,这会鼓励思想的潮流无止境地涌动。大脑在不断的刺激下,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容易接受新事物。通过训练,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的记忆力达到巅峰状态。 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英语学习必须建立在轻松理解,快乐应用的基础上,如果一味地进行语法或句法讲解,只会使学生徒添伤悲,对于提高英语兴趣毫无益处。因此,思维导图与英语写作相互结合,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激发其创新能力,更好的做到个性化学习,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些方面的改变最终会带来英语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合作对话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成功转变。 二、思维导图在Unit7 Section B写作中的应用 本节课在讲解Unit7 Section B的过程中,利用如上的思维导图,画出制作三明治的过程,并将与之相关的词汇展开联想,创设真实语境,增加语言输入,开发 发散思维 ,做到有话可说,有词可用,提高写作能力,加快写作速度。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打下基础,下面就从这节课的三点反思进行简单分享。 (一)创设真实语境,扫清词汇障碍。本节课主要是做三明治,在讲到原料的时候,能够展开联想,分别从三大方面进行词汇补充。vegetables到用tomato, onion和lettuce,说道meat能想到用chicken和ham。在others方面,bread, relish, butter和jam。边用实物,边进行单词讲解,这样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能够更容易将词与物对应起来,使词汇来源于生活,并且用于生活。但是如果将与之相关的词汇孤立地进行教授,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另外,学生的思维过度就会很自然,摆脱孤立记单词的缺陷,加强了词汇教学的效果,为顺利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导出整体框架,理清写作思路。以往的写作非常繁杂,学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追寻,也不知从何写起,所以会犯很多错误。尤其是在没有理清思绪的情况下,很容易跑题偏题。本节课在如上思维导图的带动导学下,学生能够清晰的理出本文的大框架,知道make sandwiches的各个步骤,明确相关的动词操作:put…on, cut up, add…to和 put…on the top,另加上上面词汇的充实,在此框架的基础上只需添词或是改词。围绕做三明治的主线,一步一步叙述下去。第一步,将果酱抹在一片面包上;其次,切洋葱和西红柿放在面包上;然后,放生菜和鸡肉丝,并抹上调料;最后,将另一片面包盖在上面。依照本图,学生的写作思路明了清晰,遇到类似作文,便能“照猫画虎”,反复训练,写作能力便会逐步提高。 (三)开发发散思维,提高写作速度。通过上面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利用中心词Make Sandwiches,尽可能多地联想与之有关的其他词汇与句型。这样既能培养发散思维,又能联想以前所学的单词。比如,看到vegetables除了那些做三明治要用的此外,无形中学生会想到与蔬菜相关的很多其他词。这在心中就产生了强大的词汇网,在这个网的支撑下,学生便能做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不会空板,这也就间接加快了写作的速度。即使是对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从图形中增加语言输入,把握中心思想,让学生有所收获,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总结 本文以Unit7 SectionB为例,阐述思维导图与英语写作结合的实际应用,通过其在初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将教学的过程及结果呈献出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词文结合,避免孤立片面,使与做三明治相关的词汇源于生活,并能够用于生活。正如初中英语课标规定的那样“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来设定要求,旨在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再者,《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义务教育)在语言技能方面中有一条关于“写”的规定:能根据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第5条)。所以,在思维导图的指示下,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通过思维导图,理清思绪,给出写作框架,以便抓住中心,不偏题跑题。将语言输入与语言运用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独立创作语篇提供直接的语言输入。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力,也可以帮学生将琐碎凌乱的知识系统化和整体化,化知识为能力,应用到写作中。 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清晰明了的知识框架为充实及丰富话题奠定基础,提高学生表达的技巧,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学相长。开动学生的左右脑,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加大了学生成为独立自主学习的主体,有利于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O’Malley J. M. &A. U. 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Oxford, 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round the World [M]. Mano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6. [3]陈素萍. 输入方式对初中学生写作能力影响的研究. [J]. 中学外语教与学, 2011(1): 23-29. [4]纪曼然.思维导图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启发[J].外语教学研究, 2010(1): 70-71. [5]托尼. 巴赞。开动大脑[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4. [6]周艳飞.“思维导图”与英语“任务型阅读”. 中学教学参考, 2010 (9上). 猜你喜欢: 1. 思维导图助高考通关的技巧 2. 关于思维导图的一点自己的感想 3. 思维导图《买个奇迹》 4.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 5. 关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上的优势 6.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7. 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教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转眼间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就即将结束,众所周知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什么样的毕业论文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学英语教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费巧莲.激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72.

[2]李征娅.舞台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6,06:78-80.

[3]李莉.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09:272-274.

[4]李彦子.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变革[J].亚太教育,2016,01:40.

[5]何轶君.PBL模式对小学英语自我效能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1:110-111.

[6]王东芳.如何让动成为小学英语课堂的主旋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68.

[7]韩笑.绿色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244.

[8]宋丽敏.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未来课堂探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120-121.

[9]杨进.小学英语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01:20-23.

[10]刘妲治.小学英语开展对话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267-268.

[11]路亚涵.浅谈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6,01:228-229.

[12]完玛草.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4:179.

[13]王秀国.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66.

[14]王思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1:101+112.

[15]刘思瑶.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3:56-57.

[16]王凤英.浅谈小学英语两级分化的成因以及改进方法[J].才智,2016,04:193.

[17]沈丽萍.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1:63.

[18]岳凌云.小学英语口语有效教学的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85.

[19]周海玲.浅谈小学英语教材插图资源的有效开发[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98.

[20]卢林,张传福.论赏识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学周刊,2016,10:146-147.

[1]张海娟. 针对小学英语高段教学中两级分化现象的研究策略[J]. 学周刊,2016,05:52.

[2]李艳文.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J]. 学周刊,2016,05:104.

[3]张盼静.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学周刊,2016,05:185.

[4]张婷婷.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6,08:63.

[5]石丽君.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6,08:123.

[6]张琦.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途径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 学周刊,2016,08:178.

[7]骆北刚,陈伟娜. 性别差异对小学英语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J]. 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6,02:45-46+135.

[8]陈欢.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科教导刊(下旬),2016,01:130-131.

[9]刘顺利. 小学英语歌谣情境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 英语广场,2016,04:153-154.

[10]马毅新. 让情感教育成为小学英语和谐课堂的催化剂[J]. 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06:123-125.

[11]彭熹. 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2016,09:178-179.

[12]张婧. 小学英语教育理论与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和应用的有效结合[J]. 电子测试,2016,07:165-166.

[13]张桂莲.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探究[J]. 学周刊,2016,20:38-39.

[14]张忠伟.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研究[J]. 学周刊,2016,20:49-50.

[15]郝晨霞.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拼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学周刊,2016,20:86-87.

[16]易凤.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单词记忆方法[J]. 学周刊,2016,20:200-201.

[17]刘敬文.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6:171-172.

[18]炎萍. 河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 海外英语,2016,05:50-51+59.

[19]陈丽萍,汪玉冰. 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分析[J]. 海外英语,2016,06:7+9.

[20]江景干.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探讨[J]. 海外英语,2016,06:12-13.

[21]何小雪. 以故事为主题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应用[J]. 海外英语,2016,04:14-15.

[22]胡晨媛. 小学英语课堂中活动教学的研究[J]. 华夏教师,2016,S1:20.

[1]霍叶敏.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的有效布置之我见[J].学周刊,2016,11:197-198.

[2]陈庆华,魏茂玲.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01:123-124+127.

[3]毛新.小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管窥[J].华夏教师,2016,02:65.

[4]汪慧.小学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106-107.

[5]高建霞.小学英语课堂创新教学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3.

[6]赵玉鑫.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8.

[7]季娟.小学英语课堂生命化教学的缺失与重构[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3:55-56.

[8]刘娜.情感因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01:49-51.

[9]吕硕.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学周刊,2016,30:182-183.

[10]沈青.小学英语形象联想教学法的实施[J].基础教育研究,2016,10:67.

[11]金文雅.浅谈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29:103.

[12]程方.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的模式构建[J].校园英语,2016,10:135.

[13]张春燕.新课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J].校园英语,2016,10:202.

[14]李安萍.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16,12:90.

[15]王朝梅.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校园英语,2016,12:107-108.

[16]张敏.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盲区的突破[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03:105-106.

[17]黄琳.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129.

[18]韩立霞.小学英语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6,04:33.

[19]王赫微.小学英语课堂分级阅读教学应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95.

[20]张琪.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阅读兴趣的探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43.

[21]李爱平.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做好学困生转变工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7:79-80.

[22]陈金业.构建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初探[J].学周刊,2016,21:229-230.

[23]盛敏.小学英语各板块预习模式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08:73-74.

[24]梁君玉.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71.

拓展:强化专业英语教学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对培养合格的大学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毕业论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证明,毕业论文工作的成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毕业论文的质量有所下降,这已经成为共识。其中,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反映的问题尤为突出。如何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满足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是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强化专业英语教学的角度,初步探讨理工科类大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一、正确认识专业英语在毕业论文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修订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理工科类大学的专业英语必须注重读、听、说、写、译等方面能力的均衡发展,使学生不仅能顺利阅读各种英文专业文献,而且能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因此,专业英语的落脚点在于“应用”;,这与毕业论文的目标是非常吻合的。目前,毕业论文的质量不如人意,与对专业英语的认识偏差有一定的关联。

专业英语教学对毕业论文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可以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的专业素养毕业论文要求具有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搜集资料、获取数据的能力,并在专业方面具有综合、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专业英语的学习能有针对性地与毕业论文有机结合。具有良好的专业英语能力,就可以从国际互联网上及时获取和传递准确的专业等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

2、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在做毕业论文前的学识视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然而专业课程的.许多内容由于种种原因还停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水平的经典理论阶段。如果大学生的学识视野只停留在中文参考书,显然就会影响到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通过专业英语学习,一方面可以学习参考专业英语的思维方式和叙述方法;另一方面,专业英语中介绍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和本专业新研究成果和新技术的文章能有效地开阔学生的视野。

3、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毕业论文中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个成功科技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素质,毕业论文可以在大学阶段通过实践和训练充分地体现出来。掌握专业英语对于继承科技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取得或创新实力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精通专业英语,可以培养和促进学生开放、创新品质的形成,从而使创新思维能力在不断学习和实践应用中提高。

二、着力专业英语教学效果,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专业英语在工科院校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促使学生将基础英语用于专业工程技术学习中起很大作用,对培养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外科技的最新发展和动态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也是贯彻外语教学“不断线”;的重要步骤。专业英语既涉及到基础英语,又涉及到专业内容。因此,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它一方面是基础英语到应用英语的过渡,另一方面应该更注重其应用性,强调围绕着专业交流的实际需要。

1、着力明确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和毕业论文的有机内在联系明确的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有利于减少教学目的的不确定和随意性。专业英语与毕业论文的直接联系反映在毕业论文的英语摘要和查阅英语资料中,而实际上它们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和深入。为了增强专业英语与毕业论文的内在有机联系,对于专业英语的教学宜安排在部分专业课之后毕业论文之前。时间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左右。这样既有利于提高专业英语总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又有利于学生在了解毕业论文要求的基础上,增强专业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增进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信心。

2、着力加强专业英语教学效果,为毕业论文打下坚实基础众所周知,专业英语有别于基础英语,因此,专业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方法。目前各个理工科类大学的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师情况均有所区别,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应该强调以教学效果为宗旨。其一,加强专业英语教学效果,必须着力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专业英语课的教师在教学环境中应注重指导和示范,帮助学生建立学好专业英语的信心;开阔学生英语学习、专业学习的视野。其二,加强专业英语教学效果,必须着力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要善于采用现代化和多功能的教学手段但又不迷信于多媒体教学手段,重在教学效果。

同时,注意优化教学手段,重点在于“参与式”;和 “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主动性。最后,加强专业英语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应与各专业课程衔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该紧扣专业内容,学以致用充分挖掘学习潜能。补充或采用部分全英文教材内容, 介绍一些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动态,以促进本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实际应用。总之, 着力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的提高将为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逻辑思维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举了例子,很难得的论文,请采纳,谢谢。还要的话联系我。生活中的逻辑摘要:理论形态的逻辑,对一般人说来,似乎是蒙着面纱神秘少女,看不清摸不着,即使通过老师的讲解,对于她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概念上的记忆却还是理解不透,无庸质疑逻辑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理解逻辑学、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有着重大意义。一切理论都是对生活现象的提炼抽象,因此要想揭开逻辑神秘的面纱就要将逻辑学还原到我们的生活中去,理解我们生活中的逻辑。关键字:学习逻辑的意义 锻炼逻辑思维 生活 逻辑从小学起我们就学习数学,到了初中高中我们就开始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这些被认为是我们生存所必须学习的基础学科,殊不知基础学科包括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理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但我们却从未系统的学过逻辑学,虽然如此但逻辑思维与人类为伴,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伟大的政治家毛泽东曾说“逻辑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大家都要学一点。”逻辑学家金岳霖也说“逻辑对生活、认识和哲学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这些大家的话还不足已说明逻辑学的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可以从生活中举些事例出来。逻辑有点像随处可见的水,不显眼容易被忽略,但人人离不开它。我们说话的时候、写文章的时候,其实都用到了它,如果我们说话不讲逻辑就会意思表达不清楚造成歧义,我想大家对语文考试中修改病句的题型印象还是很深刻的,要把我们的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是要讲逻辑。不讲逻辑也许就会闹笑话,如“中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刚一听这句话觉得没有什么但仔细辨认一下就会发现问题“中国有”而“世界没有”这就是自相矛盾了。运用逻辑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想必大家都听过这个例子:“有一天,一位外国使者看见林肯在擦自己的靴子,于是讽刺道:‘啊 ,先生,您真伟大!您经常擦自己的靴子吗?’‘是呀,’林肯答道:‘那么你是擦谁的靴子呢?’”。睿智的林肯聪明的运用逻辑化解了嘲讽。逻辑如此重要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首先在学习逻辑的理论知识上作为大学生我们有很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可以选修一些逻辑课程,可以有意识的去读一些逻辑相关书籍如黑格尔的《小逻辑》,比较通俗易懂的《趣味逻辑》、《生活中的逻辑与智慧》,还可以找一些练习题如《头脑风暴——逻辑思维》;除了看书听课我们也要留意发现身边的逻辑,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只要有心我们就能挖掘生活中的逻辑问题。还记得爱因斯坦那个睿智的问题“ 爱因斯坦问他的学生:‘两个人从烟囱 里爬出去,一个满脸烟灰,一个干干净净,你认为哪一个该去洗澡?’‘当然 是脏的那个。’学生理所当然的说。‘不对,脏的那个看见对方干干净净,以为自己也不会脏, 哪里会去洗澡?’”逻辑是个深奥的东西,我发现不了上面的逻辑问题,但它却让我为那智慧倾倒。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酒会上答记者问时说:“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后来,他在《纽约时报》上刊登的“道歉启事”,从表面上看是“道歉”,其实,他所表达的意思同酒会上的话是一样的。马克•吐温的“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这句话,是一个具有“有些S是P”结构的特称肯定判断。后来的“道歉启事”中的“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这句话,是一个具有“有些S不是P”结构的特称否定判断。从判断的对当关系可知:“有些S是P”和“有些S不是P”这两个判断是可以同真的。也就是说,即使“道歉启事”中所提出的“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这个判断是真的,也并不意味着他在酒席上讲的“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这个判断就是假的。这样,马克•吐温就在所谓“道歉启事”中,以巧妙的方法继续表达了自己对华盛顿议员们的轻蔑。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笑话:“以‘难过’造一句”。一学生答:“我们家前大水沟很难过”。题中“难过”应是指感情上难过,这学生将其偷换为“难以迈过”。这是逻辑上的偷换论题,违反了同一律。在课堂上老师让学生造一句话,其中要有‘糖’字。一小学生回答:“父亲在喝茶”。老师问:“糖在哪里?”学生回答:“在茶里,父亲喝的是加糖红茶。” 实际上该生将“糖字”偷换为吃的“糖”,违反了同一律。看电视剧时如果你不仅仅专注于剧情你会发现许多台词的逻辑错误,如有一古装电视剧,其中一幕:幼年皇帝接受完来人的跪拜后,太监忙说:“赐宴,快赐宴!”小皇帝慌乱中说:“快给他一块砚台!”小皇帝将“设宴款待”偷换为“给他块砚台”。这使我们印证了逻辑原理:小皇帝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又如我们熟悉的琼瑶剧《情深深雨朦朦》中依萍送书桓那幕,书桓说“八年抗战很快就过去了…”按剧情他怎么知道是八年啊。在一次管理学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信息沟通的游戏试验,我们组拿到的是“他没有想象中那么爱你,但并不代表他不会全心全意地爱你。”作为第一个信息传递者,我就把这段话理解成了“也许他没有想中那么爱你,但他却是全心全意爱你”当时我还自信满满的认为很好的浓缩了一段长话,殊不知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逻辑错误,把选择当成了肯定。对于我们的日常对话,只要仔细听,也时常能发现逻辑问题。甲:小李是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高级雇员。乙:那怎么可能,小李只喝百事可乐 。从这段话中乙的陈述隐含了一个前提“一般的,所有的高级职员只喝本公司的产品”。在上学期学的马克思基本原理中也广泛的涉及到逻辑理论,如著名的“白马非马论”在辨证法上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逻辑学上是内涵与外延的区分。我们经常在脑筋急转弯中问道“2加3在什么情况下等于5 ”我们会很快答道“在做错的情况下”这回答对大多数人来说不难,但如果要从逻辑学的角度回答恐怕没有几人能答出来,其实答案是:“如果1加1不等于2,那么,2加3不等于5。”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类似的一些测试题也可以这样处理,如:要是有人把月球塞进大西洋,你说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取出来呢?把月球塞进大西洋,这是完全不可能成立的。但是,既然这是个前提条件,答案就很简单了:你是怎么放进去的,我就怎么拿出来。显而易见,这是借助假言判断法这个思维工具才能解决的问题。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多一分心思,随时注意观察分析,运用所学的逻辑知识去看待问题,久而久之,我们就会领会运用逻辑的技能,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逻辑去解决问题,就会优化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参考文献:《趣味逻辑》¬——彭漪涟《生活中的逻辑与智慧》¬——张智光《考研逻辑试题与解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科目,也是难点科目。培养孩子数学思维有利于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孩子提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让后细致讨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旨在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一、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一)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是一门最基本的个工具学科,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小到家里来人吃饭添加碗筷,大到商品交易。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可以将数学模型与生活问题相结合,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培养小学数学思维对于孩子后续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重要。例如,动画《猫和老鼠》中啄木鸟运用三角函数计算出切割木杆的角度,正好砸晕了要吃掉老鼠的猫。这是个卡通动画,但是其反映出了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作用。(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典型的理性思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事严谨。当遇到问题时,会分析构成问题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可以避免遇到问题时让情绪左右思维而无法跳出困境。(三)数学兴趣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够深入理解数学计算中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有利于培养出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们在听数学课时兴趣盎然,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都会大幅度提高,进而解决了小学数学成为教学难点的问题。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渗透数学思想:在小学阶段,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收集并呈现有趣的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例如,将动画片中的有关数学的内容剪辑下来,在课前或者课间播放,既能够让学生的精神得到放松,又能够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时候感受数学的实用性。(二)套构的方式强化数学模型:套构的方式与类比的方法类同,是根据两类或两个对象的相似或相同点,推断他们其他方面也相似或相同的思想方法是自特殊至特殊的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利用类比思想可发现新问题,所得结论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却可为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线索为思维指明方向这对于问题的最终解决极为有利放而类比是数学发现中最基本、最重要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结构特征上、数量关系上、算理思路与思想内容上进行类比思想的渗透教学。例如,在加法交换律的学习中,可以充分利用类比的方式。算式1+2+3+4+5+6+7+8+9+10=?这个题的解法有很多种,可以将各个加数依次相加,最终得出结构。也可以用加法交换率将算式进行加数上的调整。原式=1+2+3+4+5+6+7+8+9+10=(1+9)+(2+8)+(3+7)+(4+6)+5+10=10+10+10+5+10=55。套构加法交换率在连加算式中的应用,能够使得计算更加简便。套构既定数学定律或者定律,不但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让学生养成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后续数学建模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三)逆向思维的方法:逆向思维是发散式思维的一种其基本特征是从已有思路的反方向去思索问题这种思维形式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性、反联结性是对思维惯性的克服其优点在于首先有利于克服惯常思维的保守性,开拓新的数学领域其次有利于纠正惯常思维所造成的错误认识,开辟数学新方向最后有利于排除惯常思维过程中。逆向思维的方法多用于应用题的解答。例如,张兰在暑假阅读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在第一周,他阅读了一本书的一半少40页,在第二周,他阅读了剩下的一半多10页,第三周他阅读了30页,至此全部看完。问题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一共多少页?利用逆向思维来解答,第二周阅读了剩下的一半多10页,第三周阅读了30页看完,即30页加10页正好是剩下的一半,也就是40页;剩下的书页数是80页;第一周阅读了书的一半少40页,即比80页少40页,也就是第一周阅读了40页。所以这本书总共是80页加上40页,等于120页。逆向思维这种数学思维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问题和题中已知的部分条件来还原出潜在的条件,运用还原出的条件可以继续向前堆。如此这般环环相扣,最终就能解决问题。(四)联系生活创设情境:人们在学习比较难的知识时,其最大的动力是能够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通过将数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方法。这样学生在情境中可以意识到如果解决这个问题会给其生活带来益处,所以要努力学生,最终养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好习惯。相反,在数学课堂上,联系生活情景,能够让孩子们利用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更好地去理解数学解题方法。例如,关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三个磁扣将挂图固定在黑板上,为了配合教学活动,可以增加挂图的重量,这样可以使得三个磁扣平行放置无法稳定住挂图。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只有三个磁扣组成三角形时才能够稳定挂图。教学内容讲授结束后,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比如,用三个钉子来固定一个镜框,钉子的位置怎么安排最合理。三、结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通过套构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要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来让学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要通过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切实感觉到数学的实用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孩子的实际认知水平,选择适合孩子的教学素材来设计教学活动,从而让孩子在数学课堂上能够激发潜能,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直觉的含义数学直觉是一种直接反映数学对象结构关系的心智活动形式,它是人脑对于数学对象事物的某种直接的领悟或洞察。它在运用知识组块和直感时都得进行适当的加工,将脑中贮存的与当前问题相似的块,通过不同的直感进行联结,它对问题的分解、改造整合加工具有创造性的加工。数学直觉,可以简称为数觉(有很多人认为它属于形象思维),但是并非数学家才能产生数学的直觉,对于学习数学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人来说,直觉是可能产生的,也是可以加以培养的。数学直觉的基础在于数学知识的组块和数学形象直感的生长。因此如果一个学生在解决数学新问题时能够对它的结论作出直接的迅速的领悟,那么我们就应该认为这是数学直觉的表现。数学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是人们对生活现象的世界运行的秩序直觉的体现,再以数学的形式将思考的理性过程格式化。数学最初的概念是基于直觉,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问题解决中得到发展,问题解决也离不开直觉,下面我们就以数学问题的证明为例,来考察直觉在证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个数学证明可以分解为许多基本运算或多个“演绎推理元素”,一个成功的组合,仿佛是一条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通道,一个个基本运算和“演绎推理元素”就是这条通道的一个个路段,当一个成功的证明摆在我们面前开始,逻辑可以帮助我们确信沿着这条路必定能顺利地到达目的地,但是逻辑却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些路径的选取与这样的组合可以构成一条通道。事实上,出发不久就会遇上叉路口,也就是遇上了正确选择构成通道的路段的问题。庞加莱认为,即使能复写一个成功的数学证明,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造成了证明的一致性。……,这些元素安置的顺序比元素本身更加重要。笛卡尔认为在数学推理中的每一步,直觉能力都是不可缺少的。就好似我们平时打篮球,要等靠球感一样,在快速运动中来不及去作逻辑判断,动作只是下意识的,而下意识的动作正是平时训练产生的一种直觉。在教育过程中,老师由于把证明过程过分的严格化、程序化,学生只是见到一具僵硬的逻辑外壳,直觉的光环被掩盖住了,而把成功往往归功于逻辑的功劳,对自己的直觉反而不觉得。学生的内在潜能没有被激发出来,学生的兴趣没有被调动,得不到思维的真正乐趣。《中国青年报》曾报道“约30%的初中生学习了平面几何推理之后,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数学教育者的重视与反思。二、 数学直觉思维的主要特点直觉思维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1) 简约性。直觉思维是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考察,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锐而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间环节,而采取了“跳跃式”的形式。它是一瞬间的思维火花,是长期积累上的一种升华,是思维者的灵感和顿悟,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但是它却清晰的触及到事物的“本质”。(2) 经验性。直觉所运用的知识组块和形象直感都是经验的积累和升华。直觉不断地组合老经验,形成新经验,从而不断提高直觉的水平。(3) 迅速性。直觉解决问题的过程短暂,反应灵敏,领悟直接。(4) 或然性。直觉判断的结果不一定正确。直觉判断的结果不一定都正确,这是由于组块本身及其联结存在模糊性所致。三、 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培养数学直觉思维的重点是重视数学直觉。徐利治教授指出:“数学直觉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实际上每个人的数学直觉也是不断提高的。”也就是说数学直觉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直觉思维、预感的训练,是正式的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思维的很受忽视而重要的特征。”并提出了“怎样才有可能从早年级起便开始发展学生的直觉天赋”。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差生,都有着极丰富的直觉思维的潜能,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诱导和有意培养。在明确了直觉的意义的基础上,就可以从下列各个方面入手来培养数学直觉:1、 重视数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方法的牢固掌握和应用,以形成并丰富数学知识组块。直觉不是靠“机遇”,直觉的获得虽然是有偶然性,但决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而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若没有深厚的功底,是不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所以对数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方法的牢固掌握和应用是很重要的。所谓知识组块又称知识反应块。它们由数学中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组成,并集中地反映在一些基本问题,典型题型或方法模式。许多其他问题的解决往往可以归结成一个或几个基本问题,化为某类典型题型,或者运用某种方式模式。这些知识组块由于不一定以定理、性质、法则等形式出现,而是分布于例题或问题之中,因此不容易引起师生的特别重视,往往被淹没在题海之中,如何将它们筛选出来加以精练是数学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解数学题时,主体在明了题意并抓住题目条件或结论的特征之后,往往一个念头闪现就描绘出了解题的大致思路。这是尖子学生经常会碰到的事情,在他们大脑中贮存着比一般学生更多的知识组块和形象直感,因此快速反应的数学直觉就应运而生。例:已知 ,求证:分析 观察题目条件与结论的式结构后会闪现两个念头:(1)在a、b、c为任意值时,等式通常是不成立的,从而在a、b、c之间存在比题给条件更简单的关系;(2)作为特例考虑,显然三个数中有两个互为相反数时,条件与结论均成立,这意味着条件式子含有因式(a+b)或(b+c)或(c+a),由于轮换对称性,则必含有(a+b)(b+c) (c+a)于是数学直觉形成,只需化简条件至既定目标即可推得结论。这个直觉来源于过去的运算经验—知识组块,也来源于对题给的图式表象的象质转换直感。2、强调数形结合,发展几何思维与类几何思维。数学形象直感是数学直觉思维的源泉之一,而数学形象直感是一种几何直觉或空间观念的表现,对于几何问题要培养几何自身的变换、变形的直观感受能力。对于非几何问题则要用几何眼光去审视分析就能逐步过渡到类几何思维。例2:若a<b<c,求函数y=|x-a|+|x-b|+|x-c|的最小值。分析: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xA-xB|,而数a、b、c在数轴上大致位置如图所示abc求y=|x-a|+|x-b|+|x-c|的最小值。即在数轴上求点x,使它到a、b、c的距离之和最小。显然当x定在a、c之间,|x-a|+|x-c|最小。所以当x=b时,y=|x-a|+|x-b|+|x-c|的值最小。3、重视整体分析,提倡块状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教会学习从宏观上进行整体分析,抓住问题的框架结构和本质关系,从思维策略的角度确定解题的入手方向和思路。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大步骤思维,使学生在具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和已达到一定熟练程度的情况下能变更和化归问题,分析和辨认组成问题的知识集成块,培养思维跳跃的能力。在练习中注意方法的探求,思路的寻找和类型的识别,养成简缩逻辑推理过程,迅速作出直觉判断的洞察能力。例3 :I为△ABC的内心,AI、BI、CI的延长线分别交△ABC的外接圆于D、E、F,求证:AD+BE+CF>AB+BC+CADEFBACI分析:细心观察图形,寻求可运用的知识组块。有两个形象直感不难获得:(1)由内心性质知DI=DB=DC;(2)应运用三角形不等式的适当组合构成特征不等式,由此得到启发可将AD分成两段推证(BE、CF类同),即DB+DC>BC可以推出DI> BC及AI+IB>AB。再得另外四个类似不等式后,将它们同向相加即可推至结论。4、鼓励大胆猜测,养成善于猜想的数学思维习惯。数学猜想是在数学证明之前构想数学命题思维过程。“数学事实首先是被猜想,然后才被证实。”猜想是一种合情推理,它与论证所用的逻辑推理相辅相成。对于未给出结论的数学问题,猜想的形成有利于解题思路的正确诱导;对于已有结论的问题,猜想也是寻求解题思维策略的重要手段。数学猜想是有一定规律的,并且要以数学知识的经验为支柱。但是培养敢于猜想、善于探索的思维习惯是形成数学直觉,发展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发现的基本素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结果的正确性,也不应忽视思维的探索性和发现性,即应重视数学直觉猜想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例4:如图,正方形ABCD中,BC=2厘米,现有两点E、F,分别从点B、点A同时出发,点E沿线BA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点A运动,点F沿折线A—D—C以2厘米/秒的速度向点C运动,设点E离开点B的时间为t(秒)(1≤t≤2),EF与 AC相交于点P,问点E、F运动时,点P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发生变化,请给予证明,并求AP∶PC的值。猜想:点P的位置不变。分析:因为点E离开点B的时间为t(秒),所以AE=(2-1t)厘米。因为点F离开点A的时间为t(秒),速度为2厘米/秒,所以CF=(4-2t)厘米。则:EFDABCP由于AE‖FC,因式AP∶PC=AE∶CF=1∶2,所以点P的位置不变。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作一名好的教师,就必须在数学教育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对学生的直觉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有敏捷的思维,灵活的解题思路和很强的对以往知识结构综合利用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更有利于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主要参考文献1、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上海人发出版社,19862、孔慧英,梅智超编著,现代数学思想概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郭思乐、喻伟著,数学思维教育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5、席振伟著,数学的思维方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