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又名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即唐代李白之后又一文学巨匠,他创造了宋代文学的高峰,然而苏轼的仕途却充满了坎坷与不公,在崎岖的忠君爱国之路上,他却依旧充满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大度与豪放。本来诗人本性与官场生活是处处相悖的,两者时时处处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一种是带着面具的政客,一种则是肝胆赤诚的诗人。正是在这夹缝中生存的苏轼显示了他超凡的人格。 从苏轼从政的开端来说,可以说是相当顺利的,苏轼兄弟一举成名,之后曾先后担任“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祥府判官”,杭州通判等职,可以说此时的苏轼诗春风得意的,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助他在仕途上青云直上。但是如果没有以后的坎坷也许就不能体现出苏轼的伟大人格了。时势造英雄,历史上的政治风云最终造就了苏轼这一文学奇才。命运的转折随之而来。苏轼不赞成王安石的变法主张,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于是最后于王安石一排反目成仇,并受到王一派的排斥和迫害。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然而这并不能打击苏轼建功立业的热情,也正是在此时 他在困顿中做出了不朽的前后《赤壁赋》,前《赤壁赋》中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后《赤壁赋》 中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毫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写景方面,前篇字字秋色,本篇则“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句句都是冬景,鲜明地反映出不同季节山水面貌的变化,勾勒了两幅截然有别的江山景色图,可见作者描景状物的传神。至于夜间山景:陡壁、怪石、危巢、古木等,都写得逼真而有幽森之气,跟作者“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密切吻合,而与前篇幽静安谧的情景恰成鲜明的对照。叙事方面,前篇但言“苏子与客”,“举酒属客”,“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都是即事而叙,简洁明了;本篇对于客、酒、肴则用详述,写得别有情味。反之,前篇对于泛舟而歌的情景,用大段笔墨加以渲染;本篇则唯有“顾而乐之,行歌相答”,“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寥寥几句,同样情致盎然。剪裁安排之妙,确很值得借鉴。抒情方面,前篇由乐而悲而解脱,过程起伏,但直抒多于想象,作者的观点表达得完整而且显露;本篇则从飞鹤探舟而西展开想象,将鹤与道士合而为一,完全是幻觉和梦境的描述,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种虚无消极的思想当然不足为训,但是在写作方法上却也告诉我们,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不同的情景,同一主题的文章才能各具特色。以上有别于前篇的各点,正是本篇的艺术成就。在这两篇文章里,苏轼用巧妙地笔墨描写了苏轼之不能入阁,除了性格因素之外,还在于苏轼本人对于功名富贵的蔑视。他曾有《蜗牛诗》:“升高不知疲,竟作黏壁枯”,将那种功利人生刻划入骨,将这种功利人生的结局看得十分透彻。对于功名富贵,苏轼是蔑视的,对于那些阿谀小人,尤其蔑视。不仅依旧我行我素,而且写出了更为瑰丽的篇什。可知,在仕途与诗文写作艺术人生。审美人生之间,后者才是苏轼生命的灵魂、生命的依归。这正是笔者之所以将苏轼的人生命名为审美人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几经贬谪之后,苏轼逐渐成熟起来,并逐渐开始重新思考人生,乌台诗案以后人生命运的变化是他真切而深刻的体会到了人生的艰难,正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说人生如梦,一尊换类将月。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沉沦下去,并没有因此否定人生,力求超脱自我,始终保持了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在《定风波》中有明显的表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比较完整的表现出作者有积极进取转而压抑苦闷又力求超脱的心路历程。苏轼是典型的士大夫文化的代表,是士大夫精英文化的代表。 苏轼的人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并对三家兼容并蓄,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现苏轼个性的人格精神体系。儒家讲求入世,苏轼做官锐意进取,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干一番大事业,是典型的儒家入世思想。“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敬佩英雄,更渴望成为像周瑜那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甚至在已经“鬓微霜”的年龄,仍发出“又何妨”的呐喊,强烈的入世精神表露无遗。他会为政治上的失意而悲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壮志未酬,功业无成,失望至极,更从反面表现了苏轼的强烈的进取精神。儒家的思想在他的性格中体现为忠诚、刚正、忘我、爱民。他忧国忧民,为民做事,同时直而不随,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在政治上坚持自己的见解,坚持正道,不因哪方是得势新贵而趋附于任一边。这也是他在仕途上屡受挫折的重要原因。这些都是儒家所推崇的典型的“君子”形象和理论。鲜明的个性,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苏东坡。终其一生,他对自己完全自然,完全忠实,尽管始终生活在政治的旋涡中,但他还是一路歌唱,作文,评论,无论在他的仕途路上,还是在他的流放路上。显然,苏东坡深谙山水之乐,宦海沉浮,他一生嬉戏歌唱,自得其乐,悲哀和不幸降临,他都能够微笑接受,磨难始终跟随着他,直至死亡临近。苏轼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讲求辩证处世,物我合一。“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人生就像一场梦,辉煌像周瑜一生,失意像我苏轼一生,都是一场梦而已。“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是多么的渺小,一切的失意潦倒,愁苦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只是一个瞬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逝者如斯,“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人无尽也”,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变是永恒的,不变也是长久的。人作为大千世界的一分子也是与时同进,与物古今相生。苏轼喜欢放眼宇宙,跨越时空对比,着眼天地,物我古今合一。这是多么深奥的道家辩证法,多么可贵的人生相对论!纵然有“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但一句“而今安在哉”的反问,一下子使苏轼的精神空间提升到一个超迈古今、独步天下的舒阔境界。伟大与渺小,原是一回事,都只是历史长河的一个瞬间啊。世事都将转空,横空的人物都终成过客,倒不如寄情酒歌,托意箫音!这不正是道家所追求的那种,通过理性的思辩,而达到的乐观、旷达、超然、自适、超越功利、一切淡然处之的人生态度吗? 道家的生存方式是归隐。苏轼深受道家影响,自然少不了对归隐的向往。有人统计,在苏轼现有的360多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了100余次。苏轼仰慕归隐,但终其一生,却并未有真正意义上的归隐。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说“苏轼一生并未归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深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所追求的并非外在的“身”的隐退,而是内在的“心”的退隐;他向往的所“归”之处,并非家乡眉州,而是一个使自己复杂灵魂安放解脱的精神家园。
苏轼的一生引言:“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是极端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官场生活与诗人本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一个是戴着面具的政客,一个是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极端需要官场应酬的虚伪,一个必须是肝胆相照、表里澄彻。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即以沉浸于文学艺术的读书写作,赏玩人生宇宙的色相、秩序、节奏与和谐为人生愉悦。”今天读到了老师写的《苏轼的审美人生》一文,是我对苏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苏轼的诗,最初只是觉得他的是写得很豪放,对他们人并不了解。可是读完了这篇文章之后,我觉得在它的身上有着太多的东西让我们去敬佩,他的文采,他的性格。下面,我仅对苏诗作一下介绍:(一)苏轼的生平: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家,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提到他,凡是有点文学常识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王安石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被召还朝。这之后短短一两年内,苏轼从登州太守,拔升翰林学士,至上礼部尚书。 俗语:“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有不能见谅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在杭州的唯一政绩便是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没过多久,王安石再度执政,他就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之后苏轼几次入朝、贬官、贬官、入朝……饱尝宦海沉浮之苦。一度曾被贬到惠州、儋州(在今海南岛),至徽宗建宗靖国元年(1101年)再次被召还京时,病逝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 从苏轼的履历来看,他做官是不成功的;他的主要功勋在文学创作上。他是有名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同时还是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就现存苏轼的作品看来,他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在人才济济的两宋王朝,他无论诗,词,还是散文,都是大家。(二)苏轼的人生观,审美观:苏轼多元的人生观及其丰富复杂的思想对其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近几年研究者对此各持不同看法。如蒲友俊《超越困境:苏轼在海南》(《四川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认为,苏轼乐观豁达的生存方式和审美态度,使他能战胜在偏远穷荒的海南儋州的种种迫害和磨难,登上诗歌创作和文学思想的顶峰。陈晓芬《佛教思想与苏轼的创作理论》(《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6期)认为,“佛教思想以它涉及宇宙构成的宏观内容,以超脱常俗的认识方式和思维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与创作的某些规律更能沟通”,“苏轼一向崇信佛教,与僧人交往密切,又熟读各种佛经,深通佛理,因而佛教思想给予他的创作许多的启示”。刘石《苏轼创作中与佛禅有关的几个问题》(《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从佛禅典故、佛禅用语、禅意表现等三个方面论述苏轼诗文善用禅典、禅语表现禅境的特色。高林广《浅论禅宗美学对苏轼艺术创作的影响》(《内蒙古师院学报》1993年第1期)从思维特点、审美态度及审美方式等诸方面初步考察了禅宗美学对苏轼艺术创作的影响。禅宗美学反理性的思维特点为苏轼所援引,这使他的一部分作品充分强调了个体情感的抒发和文学真正内涵的审度:禅宗美学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反映在苏轼的作品中便集中体现为一种超然精神,因而造就了其创作或主淡泊或主豪猛的多方面的风格特点;苏轼援引禅宗美学“见象而离相”审美方式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了其以寓意于物而又不滞于物为主要特征的诗境特点。与之相反,齐文榜《东坡词风与释道思想》(《河南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认为,释道思想使东坡词的一些豪放之作蒙上了一层虚无的色彩,其由积极用世转向佛老思想的大转折,反映到创作上便出现了词风的巨大变化,代之以豪放与旷达相兼以及旷达飘逸的作品。覃召文《佛之梦魇与禅之忧伤——岭南时期苏轼的禅佛情结》(《文史知识》1996年第6期)认为:“苏轼的人格不是单一的旷达,其心中也潜藏着深深的忧伤”,并且“成了后期,特别是岭南时期苏轼人格的主导方面”,追求其深层原因,是“苏轼的禅佛信仰与自我实现的要求剧烈冲突所致”,“苏轼的禅佛信仰不仅奠定了其后期诗文的感伤主义基调,也重铸了他自己的人格”,从比喻的意义上来说,此期的苏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称得上是禅佛思想的牺牲品。 另一些研究者则探讨了苏轼作品与道家思想的关系。如张维《论苏轼美学思想与道学的联系》(《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4期)论述了苏轼的道家思想对其审美观和艺术创作的影响,认为“他把修道同艺术创作有机结合起来,把道的观念和道的原则贯穿到他的创作中,使得其作品具有灵气,更具美感”。曾之鲁《试论苏轼“记”体散文中的道家思想》(《宝鸡师院学报》1990年第4期)认为,苏轼散文中体现的道家思想往往经过儒家思想的中和与改造,成为一种儒化了的道家思想,在特殊环境中,发挥出较多的积极作用。周小华《苏轼的“虚”、“静”、“明”观——论庄子的“心斋思想”对苏轼后期思想的影响》(《学术月刊》1996年第9期)认为“苏轼的虚静之心,既与庄子思想超越的一面相通,又无法摆脱儒家思想的羁绊”。杨胜宽《君子如水,因物赋形:苏轼人格思想片论》(《唐都学刊》1993年第2期)认为苏轼继承和综合了儒道两家所标榜的理想人格思想,提出了“君子如水,因物赋形”的人格理想,苏轼的人生境界、文学艺术追求,都打上了这一理想人格境界的烙印。宋代理学兴起,对苏轼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郑荣基《苏轼文艺理论批评和创作思想的核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认为“理”贯穿着苏轼的整个哲学思想、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不过苏轼的理带有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指的是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客观规律,表现在重理、知理和达理三个方面。 还有部分研究者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了苏轼的文艺观。如王世德《苏轼论妙出法度的审美意味》(《徐州师院学报》1992年第2期)论述了苏轼艺术观中法度与新意的关系,及其“寄至味于淡泊”的艺术追求。张毅《清旷之美——苏轼的创作个性、文化品格及审美取向》(《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4期)以“清旷”之境概括了苏轼作品的艺术特性。耿琴《苏轼“行云流水”说》(《烟台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认为苏轼反复以行云流水喻诗文之道,反映了他崇尚自然的美学追。 (三)尾声:读到这里,大家已经对苏轼有了一定的了解,苏实在文学创作上是成功的,可是做官上却是不成功的。因为他的性格与当时的社会太格格不入。虽然他有理想,有抱负,但他的才干却因受到排挤而无法得到施展,可谓是生不逢时。最后,苏轼选择了用写诗来排解痛苦,用创作来充实自己,取悦自己。于是留下了许多气势磅礴的壮丽诗篇。苏是有着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他也有着自己的审美观点,那就是写作。因此,他的诗深受他的审美观的影响。苏轼用他的笔描绘了他的一生,也给后人留下了精美的诗作。我们要感谢老天,为我们创找出了这么一位伟大的诗人,正是因为他的与众不同的审美观点,使他可以在郁郁不得知识仍能够创作。苏轼身上还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思考。我相信,总有一天,一个完整的苏轼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论文格式的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关于苏轼的1000字的小论文 苏东坡,即苏轼,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4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木怪石。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隋,即喝酒,下棋及唱曲子,但他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后世。 书香世家 苏轼,字子瞻,又宇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生于北宋中期,即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母程氏是大里氏木(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程文应的女儿,书香门第出身,因从小耳闻目染,故品德、学识都相当好,苏轼很幸运有这样的母亲,因此他能够受到良好的家教。祖父苏洵等人对他的出世都感到欣喜不已。三年后其弟苏辙也诞生了。如果依照苏洵编纂的"苏氏族谱"记载,苏家的祖先最远可以追溯到唐朝的著名文人苏味道,然而真相难以确定,但可证实苏轼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前的苏斩。 苏轼的父亲苏洵志在科举,然而他开始做学问的时间太晚了,大约是在苏轼出生后的时期,他己经年过而立,结果是屡试不中,只能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因此他对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期望很大。苏轼出生后不久,苏洵便到京都去游学,所以苏轼一直到八岁都没有受到过父亲的言传身教。他最早由母亲启蒙,后来因程氏深信道教,便命他拜天庆观道士张易简为老师,与镇上的百余名幼童一起学习。苏轼和其后成为当地小吏的陈太初经常受到私垫先生的褒奖。当时中国官宦人家的子弟通常是聘请家庭教师在家传授学业,苏轼与镇上的孩童并坐读书的道观私垫则是非常平凡的庶民教育场所。在私垫里就读的孩童都是商人和农民子弟,苏拭在私垫里度过了童年,这培养了他的庶民性格,对他日后的为官做人有很大的益处。 苏轼在天庆观的私垫里读了三年,十岁时母亲教他念《后汉书》,读到《范傍传》时,他感慨很深。不自觉地就叹息起来,并对母亲说:"做儿子的如果也像范谤,母亲高兴不高兴?"程氏说:"你如果真能像范谤一样,我难道不能像范谤的母亲一样感到光荣吗?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因此他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的非常快。漂泊流离 苏轼后来被调任到徐州(今江苏省铜山县)、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个月,有一天,突然闯进一位朝廷钦差,不容分说便把他捉拿进京,原来是一群和苏轼有嫌隙的御史,为了讨好王安石,便指称他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并请皇上下令司法官员判他的罪。不久,苏轼就被送人狱中,这就是著名的 "乌台诗案"。 苏轼在杭州作通判时的确作了不少诗讽刺新法,譬如《山村五绝》的第四首:"杖黎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这首诗就是讽刺青苗法的执行不力,官吏强迫农民借钱,然后又在当地开设赌场、妓院,把钱捞回来的丑恶行径。但这毕竟是诗,本不应构成罪状,但是围绕新法所进行的严肃的政治斗争己演变成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苏轼的诗得罪了那些青云直上的新贵,就难免获罪。 对苏轼的审问进行了一百多天,苏轼的政敌李定等人,千方百计罗织罪名,妄图把苏轼置于死地,他们的卑鄙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除湖州、杭州等地的百姓请和尚念经为苏轼祈福外,前太子少师(太子的老师)张方平、前吏部侍郎范镇 替他上疏求情,于是情势缓和下来。再加上神宗原本就喜爱他的文学,又有生病的曹太后(神宗祖母)为他说情,最后只定了苏轼 "讥讽政事"之罪。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神宗皇帝判他流放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苏轼终于免于一死。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刚到黄州,生活困难、没有薪傣,连住的地方都成问题。后来,只好暂居定惠院里,天天和僧人一起吃饭,一家大小靠仅剩的钱节俭过活。老友马正卿实在看不过去,替他请得可城东营防废地数十亩,让他耕种、造屋。他汗流陕背地在东坡上辛勤耕作,妻子王氏则在一旁打下手,夫妻二人同甘共苦。 由于苏轼亲自在东坡开荒种地,所以便对这个曾经长满荒草的地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赞扬这东坡如同山石般坎坷坚硬的道路,要自己也必须不避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行。他把东坡看做是自己个性的象征。辛苦一年后,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其名为 "东坡雪堂",从此自号 "东坡居士"。 苏轼在经过了此次的文字狱冲击后,胸中郁积着无数要说的话,他虽然一直压抑自己的激情,不想再写诗惹祸,但创作的激情岂是能压抑住的?他一面在诗中倾诉自己的冤屈与不平,一面又在张罗日常茶饭的生活中寻找淡泊自得的喜悦,以保持心理平衡。一有空,他就到处寻幽访胜,悠闲度日。这段期间对苏轼而言,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 原因有二:一、在这些年中,他刻苦读书,因而在知识方面有了新的拓展。二、由于 "乌台诗案"给他打击很大,从而他深深体会到自己在做人方面有些欠缺,因而写了不少与修养有关的文章,如 《前赤壁赋》,即在探讨人生的变与不变的道理。除上述《前赤壁赋》外,他还作了如 《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等作品,来阐发自己旷达的人生态度。此时的苏轼,不仅在文学艺术的造诣上达到了顶峰,而且在做人的原则上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苏轼的文章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邑、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有天真烂漫之趣。 元丰七年,神宗下令苏轼离开黄州,改授汝州(今河南省汝南县)团练副使。路过金陵(今南京市)时,遇到当年政敌王安石,两人谈得很投机,这时的东坡对王安石仍不客气,亲切地责备王安石不该连年在西方用兵,又在东南造成大刑狱,而违背了祖宗仁厚的作风。这个时候的王安石已经历尽沧桑,胸襟也开阔多了,不但不见怪,反而对别人说:"真不晓得再过儿百年,才能出现像东坡这样的人物!" 政事艰难 元丰七年,苏轼四十九岁时,宋神宗为他恢复名誉,任为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县)知事,仅十余日,又受朝廷之召出任礼部郎中。这年腊月调回京都开封,任起居舍人。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三月,大力推行新法的神宗在位十九年后崩逝,年仅十岁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大力提拨旧派人物,东坡奉召还朝,太后命坐赐茶,又撒御前金莲烛台送他回院。由于太后废除新法,政局的情势开始逆转,原为政权中枢的新法派群臣被排斥。司马光等昔日的重臣们又得以重新执政。后世史家称之为 "元枯更化",旧法派继续当权执政。 第二年,苏轼晋升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语,同时兼任侍读。苏轼迸京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升了三次官,但此时的苏轼已对做官没有兴趣了。人京以后,苏轼发现实施了十几年的新政,有一部分己经有相当的成果,司马光上台后,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完全废止,他有点不以为然。东坡本来也是反对新政的健将之一,但是他的言行和主张,是对事不对人的,现在他和王安石又有了进一步的交情,对新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态度自然有所改变。他认为新政中的 "免役法"尤其出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力劝司马光采用,司马光坚决不肯。这样一来,保守派的人便说他是王安石的新法派了。可是新法派的也并不把他当作自己人,所以东坡便成为夹缝里的人物,两面都不讨好。 这年九月,旧法派的领袖司马光去世,使得旧法派四分五裂,陷人了丑陋的派阀之争。集宋朝理学之大成的程颐领导的洛党相苏轼等人的蜀党势不两立,朔党夹杂其间,也纠缠不清,派阀之争愈演愈烈,甚至涉及到对私事的诽谤。 元枯四年,苏轼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便请调转任杭州叶知事,上任时,杭州人焚香列队欢迎,不料苏轼刚到任就遇到严重的天灾和病害。后来,他在此地修建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医院。苏轼在知事任内修筑了与白居易的白堤齐名的西湖苏堤。元佑六年又奉召出任翰林学士承旨,并兼任侍读,但是遭到作风激进的朔党的排斥,不到几个月又被调任颖洲(今安徽省阜阳市)知事而离开朝廷,次年转任扬州(江苏省扬州市)知事。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九月,苏轼又被召回朝廷,出任兵部尚书,十一月晋升为礼部尚书,这是苏轼从政以来的最高职位。
关于苏东坡的作文精选5篇范文
苏东坡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宋朝时候尤其以诗文出名,苏东坡,苏轼,东坡居士,历史的传奇,中华的瑰宝。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苏东坡的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关于苏东坡的作文1
雨,淅淅沥沥得下着,细细的雨丝打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似乎,一切都显得那么萧瑟。即使是这样,你仍旧可以看见,一位老人,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迈着轻盈的脚步,泰然自若地在雨中行进。他,就是苏东坡。
官场失意,文场败笔,爱妻病逝,仿佛一切都在与他作对,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一甩烟雨任平生”。他甚至自嘲,“深入死灰之木,心似不系之舟”。仿佛上天就要将他的心摔个粉碎。
但是,他没有堕落,没有颓废。他坦然面对现实,他以旷达乐观的胸襟接受了这个现实。“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纵使雨一直下,他心中始终有着自己的太阳伞,纵使风一直刮,他脑中始终有着自己的避风处。爱妻病逝,十年后的他仍就记得起爱妻“小轩窗,正梳妆”的模样。他是个有情有义的真男人。
即使自己鬓角微霜,面对外敌的入侵,仍旧“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虽然壮志未酬,但他自己被贬,却还忧国忧民忧天下。似乎整个国家的重担,全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这种社会责任感,超越了权力,地位,金钱……即使他夙愿难以实现,也无愧于国家,无愧于自己……
最终,他将种种不快,全都化成了江水,一句“大江东区浪淘尽”将自己的愤懑随江水而流逝,只留下一种乐观,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雨渐渐停了,山头升起了明媚的太阳,霞光打散了一切阴霾。他,驻足,四周环视,微微一笑,继续大步向前走去。
关于苏东坡的作文2
林语堂先生曾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的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以为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右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
苏东坡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他出生在眉山,偏僻的山区,在当时是极不起眼的,但凭他清新脱俗的文采,得到了当时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一时声名大躁。但因母亲病故,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返回家中。
后来,他再度返京,因王安石变法一事,主动请求离京,四十多岁时,他调任湖州知州,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被有心人利用,苏轼遭到逮捕,史称“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可以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之后他经历三次贬谪。其中,令人映像深刻的便是那三次贬谪黄州,惠州,颍州。苏东坡,他是不幸的,取仕的路途跌宕起伏,贬谪,升耀,一次又一次在他身上上演;但他也是幸运的,他有着乐观的态度,苦难在他眼里是微不足道的,他有着将苦难当作乐趣的能力。因如此多次贬谪也创造了他。他在被贬期间创作做出许多炙快人口的文章,流传千古。
他几次修建工程,造福了一方百姓,他深受百姓的爱戴。
他为人直率,有话就说,不遮遮掩掩。他的妻子曾多次提醒他,但他毫不在意,一如当初。他邀请朋友到家中做客酒后说多了话,在帘后的妻子听着丈夫的朋友的言语,明白那些朋友不值得深交,苏轼不以为然,落得最后被那些人举报的悲惨下场。
他的生活多姿多彩,他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田陪卑院乞儿”。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一边可以和高僧结交,探讨佛学真理,一边亦可以和名妓作乐,把酒,论诗。他练习瑜伽,炼制丹药,求长生不死,但他也并不在意,不论结果,仿佛只是一时兴趣而已。
他诗词书画样样精通,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亦可与米芾,
李公麒合称唐宋三大家。与黄庭坚合称“苏黄”,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苏轼,一个伟人他的身躯已死,但他的名字是个记忆;但他的思想,将千古不朽。
关于苏东坡的作文3
一提起他,想到他那活泼潇洒,有些无聊的性子,和堪称悲剧的坎坷人生,心情不觉就会轻快起来。
他可以潇洒到被贬海南,家中吃食都堪忧了,晚年身体不好的他却小孩般快乐的用茅草建屋子,制纸制墨,无聊到与至交佛印的每次见面,都会含沙射影地互骂。迄今为止,我最为欣赏的一位文人。他随心所欲,想骂就骂,想损就损,毫不避讳。面对各种不幸的开朗正是我所敬仰的。
你的结发之妻虽非他心之所属,但却在他的早年仕途间帮了不少大忙。每当有人到东坡家里赴宴,东坡的妻子总会躲在帘幕后察言观色。苏东坡早年风平浪静的为官生涯,都是聪明的妻子为他打造下的。我不禁为苏东坡惋惜。在那个家国并不兴盛,而政坛又满是勾心斗角的时代,处事稚拙的他失去了发妻这般贤惠的左膀右臂,使得他在后来文章中都带有着一次又一次被贬的疲惫感、无力感,也有着不能回避得(的)沧桑。
苏东坡在文学上的造诣极深。当时鼎鼎大名的欧阳修都对他赞不绝口,甚至对家人说:“苏东坡日后必将超越我。现在人人都在读欧阳修,日后苏东坡必将比我更受人推崇。”他的话,在东坡死后真的印证了。他的文章受到了文人们的大力推崇。潇洒中带着的那一点沧桑更是十分受人欢迎。回望那个年代,王安石为变法而多次流放苏轼,非但没有让苏轼屈服,反而让苏轼练出了一身多变的文风。想来这又是他为文学做出的间接性贡献吧。
拿起《苏东坡传》,回味这个潇洒的男人一生的颠沛流离。看他的不羁、潇洒,让我学着豁达、包容。苏东坡,已经不觉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
关于苏东坡的作文4
你屹立于历史的河岸,赤壁之上是你高大的背影。任狂风吹动你的衣襟,沙沙作响,你不为所动,看身前江水惊涛澎湃,凝神伫足,思绪万千。
面容沧桑的你,是否回忆起当年的年少轻狂?少时的你,一考成名,从此便开始了你的仕途之旅。你与子由,在去任官的路上,赏尽祖国大好风光。你有感而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飞鸿那复计东西。”那时的你,怎么会想到“雪泥鸿爪”四个字,成了你一生宿命般的照映,即使到了中年,四十几岁的年龄仍豪迈的吟咏出:“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你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即便人已中年,仍年少轻狂。可乌台诗案正在遥远的未来等你,你却浑然不知。
你是否在感叹时光易老?本该施展雄才大略的你,转眼就成了阶下囚。你是否在回忆,牢狱中的日日夜夜?那些黯淡无光的日子,暗无天日的牢房磨平了你的棱角,使你身上,有了岁月的痕迹,脸上有了时光的沟壑。你也渐渐明了“东坡何罪,唯有名太高”。于是,你决定低调,骨子里那份高傲与张狂不得已被埋藏了起来,自此,那个恣意张扬的东坡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的,只剩乐观豁达的你。
经历了乌台诗案,牢狱之灾后,你被贬官黄州,谪居于此,你无奈,心中的苦闷无处宣泄,便只得寄情山水,对山放歌,对水吟唱。渐渐的,你走出了悲伤,放下了无法报效祖国的无奈,将心绪寄托于那轻轻濡湿纸面的墨色上,重新创造出属于你的新的辉煌。你告别了“拣尽寒枝不肯栖”的人生状态,你明白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世变迁。细雨迷蒙,沿山而行,雨水夹香湿人衣。你放声高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你站在赤壁之山,不兴的水风徐徐扑来,你低声轻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风,吹动了你的衣襟,东逝的江水从未停歇,你多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啊,可是那样就不是你了。你永远只会是那乐观豁达,随意洒脱的东坡,永远只是“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的千古奇才。
历史的画卷,有一颗星,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追溯千年历史,自千年以来,你的乐观豁达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点评:一代豪杰苏东坡,用他的诗词书写着人生的辉煌,用他的笑容诠释着人生的达观。铭记着历史记忆的苏东坡,用他的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关于苏东坡的作文5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李杜的声名早已印在脑子里。不过当我听闻到苏辛之类的名篇时,推崇李白的内心不禁有了一丝动摇,没错,我最喜爱的词人便是东坡,那一个“自垦城东一坡”的居士,那一个“自笑平生为口忙”的美食家,那一个“西北望,射天狼”的旷世奇才。
我喜爱他的文笔。豪放中略带婉约,而又不失一种迷人的潇洒。思亲人,他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直面生死,他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凉悲壮。屡次被贬,他留下“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的阔达释然。这些不过是生活的点滴,但他们串连在一起,便就是生活。
我喜爱他的乐观,元丰三年,一纸诏书把他带往了黄州。北宋朝廷断章取义,颠倒黑白,虽有幸保住脑袋,却只落得团练副使的有名无实的虚职。但他仍并不为此气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一纸诗文留下,便使他成为北宋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存在。他的一生屡次被贬,他也通过异于常人的方法排解内心的忧郁,黄州的猪肉,惠州的荔枝,海南的生蚝……,这些寻常的食材,在他手中有展现出另一种别样的风味,让现今的人们体味到舌尖上不一样的苏东坡。
他也十分乐山好水,我在这点上与他竟十分相仿。不过他所游历之地,我似乎仅到达过几处,不过在这相同空间,不同时间,我似乎在穿梭时空与他相会,一起在这广阔天地中共赏芳华。
笑看他这一生,苦也好,乐也罢,他那自我调度的释然是我渴望拥有的。他一生的价值,想必也会超出自身的想象吧。
我喜爱东坡,他就是完美男神。Only the idol of mine。
苏东坡,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肆意,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木怪石。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即喝酒,下棋,唱曲儿。但他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后世。看了大文豪苏东坡的纪录片后,我感受颇多。尽管只是纪录片,但是这部片子不止是知识类讲解,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看完并且不费力的铭记在心。比如流传至今的美食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烤羊骨的由来;比如西湖为什么又叫西子湖;比如著名景观苏堤春晓,三潭映月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等等。自始至终,苏东坡都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超凡的智慧在出世与入世的钢丝上行走得游刃有余。他又是至情至性之人,对亲人、爱人、友人的厚重感情浩浩汤汤,充盈在胸,随意喷涌即是锦绣文章,一曲“十年生死两茫茫”更成千古绝唱。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于赤鼻矶上游览眺望,虽历经乌台诗案的波折,内心依旧满怀着对人生功成名就的渴望。是的,时间的确太过残酷,让多少心怀壮志的男儿鬓染白霜。但苏轼终其一生都没有放弃他多年的信仰。唱着“大江东去”的苏轼,把一片豪情赠予世人。何其潇洒,何其旷达,吟颂之际,倍感舒适。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可谓脍炙人口。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把那威风凛凛的将军描绘得淋漓尽致,那份飒爽英姿顿时浮现在眼前。想象着,那简直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将军出猎图。品味苏轼,不由自主地涌出一种敬佩之感。 苏轼是豪放的诗人,但更是多情的男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缠绵的情意,字字的血泪,那份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与不舍的深情。 还有,无知的我以前只知道苏东坡是一位诗词文人,并不了解他还是那么出色的一位地方官!虽然在朝堂之上苏轼郁郁不得志,但一到地方为官便如鱼得水,抗洪,灭蝗,献出秘方帮老百姓治疟疾,治理的井井有条。这大概就是源于大文豪苏东坡单纯可爱的人间大爱吧。
嗯,我有的,可以点我的头像……
海南岛那时是在宋朝统治之下,但是居民则大多是黎人,在北部沿岸有少数汉人。苏东坡就被贬谪到北部沿岸一带去,这中国文化藩篱之外的地方。元佑大臣数百个受苦难折磨的,只有他一个人贬谪到此处。朝廷当政派为防止元佑诸臣再卷土重来,在那一年及以后数年,决定惩处或贬谪所有与前朝有关联的臣子。苏东坡贬谪到海南岛不久,司马光后代子孙的官爵一律被削除,好多大官都予调职,其中包括苏子由和范纯仁,调往的地方不是南方就是西南。甚至老臣文彦博,已经九十一岁高龄,也没饶过,不过只是削除了几个爵位。打击苏东坡最甚的就是凡受贬谪的臣子,其亲戚家族不得在其附近县境任官职。因为苏迈原在南雄附近为官,现在也丢了官职。
议苏轼贬谪儋州时期的散文创作 论文关键词:苏轼 儋 州散文论文摘 要:贬谪 儋 州是苏轼人生的低谷期,但乐观旷达的苏轼不仅以宽敞的胸怀直视生活,而且采取各种方法丰富充实生活。在他的笔下, 儋 州的风土人情也呈现出别样的异彩。 ??绍圣四年四月十七日,苏轼被责授琼州别驾,移昌化军安置。同年七月二日,苏轼与幼子过到达昌化军贬所,即今海南省 儋 州市。元符三年二月,因徽宗登基,恩移廉州安置。四月,因生皇子恩,诏授舒州团练副使。六月二十日,苏轼渡海离开海南岛。至此,他在 儋 州生活了将近三年。苏轼贬谪 儋 州的文(不含书信),据《苏轼年谱》统计共有93篇,其中91篇《苏轼文集》有收,余下2篇《晚香堂苏帖》有增补。 ?与惠州之文相比, 儋 州之文不但在体裁上有明显变化,内容上也有很大不同。就体裁言,赋体惠州时没有,此时则有6篇;史评,惠州时仅有1篇,此时期则有19篇之多。就内容言,最大的不同随体裁变化而来,即史评性文字大量增加,构成了 儋 州之文的一道亮色。 ? 儋 州之文体裁和内容上的变化,无疑与苏轼这次海南之贬有莫大关系。这次贬谪,是苏轼人生三贬中最严重的,也是同时被贬的元祐党人中最悲惨的。虽然在被贬惠州时,苏轼已经能够用一种从容旷达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苦难,但是再次遭逢被贬,而且是贬往国土的最南端,这给苏轼的心灵依然带来了不小的震惊和伤痛。他在《到昌化军谢表》中说:“臣孤老无托,瘴 疠 交攻。子孙痛哭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仰于海外,宁许生还。”其生还无望、悲观欲绝,比惠州时要真切的多。 ?谪居海南时,苏轼已经62岁,身边只有苏过一人。生活上又是一派惨淡景象:“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对待未来的生活,如何把握剩余的生命,是垂暮之年的苏轼唯一能做的事情。而东坡之为东坡,给予后人的最深刻印象,也在于此。即便生命所剩无几,即便命运把他逼到角落,他依然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他在《书海南风土》中说: ?岭南天气卑湿,地气蒸溽,而海南为甚。夏秋之交,物无不腐坏者。人非金石, ?其何能久。然 儋 耳颇有老人,年百余岁者,往往而是,八九十者不论也。乃知寿夭无定, ?习而安之,则冰蚕火鼠,皆可以生。 虽然岭南的环境恶劣,然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比比皆是。这一现象增强了苏轼的继续生活的信心。既然他们能够适应这个环境,我为什么不能?他的这一想法,也打破了瘴 疠 之地折损性命的世俗观念。 ?苏轼不仅以宽敞的胸怀直视生活,同时也采取各种方法丰富充实生活。首先,以品评的方式对待极度匮乏平淡的食物。如《书龟息法示过》、《老饕赋》、《黍麦说》、《菜羹赋》等。《菜羹赋叙》云:“东坡先生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称家之有无。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 菔 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 醯 酱而有自然之味,盖易而可常享,乃为之赋。”在现有的极端困苦的生活条件下,以新的烹饪方法使食物适口,无疑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几分色彩。其次,利用当地条件广采药物,也是苏轼 儋 州生活的.一部分。《海漆录》、《辩漆叶青粘散方》、《苍耳录》、《四神丹说》、《益智录》等短记都是苏轼居 儋 时研究和服食药物的真实记录。最后,著书立说也是苏轼居 儋 生活的重要部分,从《题所作书易传论语说》来看,苏轼在谪居 儋 州时,先后完成了《书传》、《易传》和《论语说》。此外,他还撰写了一批系统性的史评,这也是 儋 州之文变化最明显的一部分。据《邵氏闻见后录》载:“苏叔党为叶少蕴言,东坡先生初欲作《志林》百篇,才就十三篇而先生病。”?1《苏轼文集》卷五就是这13篇的内容。其中《论范 蠡 》、《论伍子胥》乃一分为二所致,加上卷四之《宋襄公论》和《士燮论》,共有16篇。 ?苏轼的这16篇史评,常常是以历史人物或具体的历史事件为评论对象,如《论武王》、《论管仲》、《论孔子》、《论范 蠡 》、《论周东迁》等。针对这些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苏轼往往提出一些个人的独到新颖的观点,而不盲从于传统的抽象的道德标准。比如《论武王》中反对孟子企图掩盖武王弑君的说法,认为“武王非圣人”。历史上,武王灭商之后,封纣子武庚禄父于殷,又让他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苏轼认为:“杀其父,封其子,其子非人也,则可,使其子而果人也,则必死之。……武王亲以黄 钺 斩纣,使武庚受封而不叛,岂复人也哉??2”也就是说,武王将武庚置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武王葬送了武庚的父亲商纣王的性命,另一方面,武庚作为一个臣子,又不得不臣服于武王。那么,武庚只有两种选择,要不作乱背叛,要不就像楚令尹子南之子那样选择自尽。这样,苏轼就从伦理道德方面揭示了武庚叛乱与武王灭商的必然联系。 ?不仅如此,苏轼还认为商纣王虽无道,虽可杀,但武王并没有“代商而立”的必要。对待商纣王这样的昏君,首先应该让他“以考终,或死于乱”,甚至可以劝他改过,“若不改过,则殷人改立君”。以兵取之,放之,杀之,都是不可取的。圣人的做法应当是:“天下无王,有圣人者出而天下归之,圣人所不得辞也。”这就打破了儒家传统中的那种道德解读,并不认为“武王伐纣乃解黎民百姓于倒悬”的正义之举,反倒是还原了武王弑君的真实面目。 ?接下来,苏轼又说明了武王为什么要封武庚于殷,而没有像对待商纣王那样直接取其性命。苏轼认为,“殷不伐周,而周伐之,诛其君。夷其社稷,诸侯必有不悦者,故封武庚以慰之。”也就是说,武王之所以要封武庚于殷,目的在于安抚诸侯,以确保自己君主之位的稳定性。《论武王》这篇史论不仅观点鲜明,论证逻辑也十分有条理,而且这种对历史的认识因为剥离了儒家道德的面纱,显得更接近于历史真实。 ?其他的几篇史论,同样也十分精彩。例如《论始皇汉宣李斯》中论秦亡之由,说蒙毅、李斯、赵高、胡亥一起随秦始皇出巡,途中秦始皇生病了,派蒙毅去祭祀山川,蒙毅尚未归还时,秦始皇就驾崩了。李斯、赵高就矫诏立了胡亥。而当时蒙恬、扶苏都掌握着秦朝的主力军队,本有力量与胡亥、赵高抗衡,但却接受了假传的诏命,最终招致杀身之祸。这是为什么呢?苏轼认为是秦法历来严酷,“令行禁止”已成风俗的缘故。又如《论周东迁》认为“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缪者也”,因为周朝建国的根基在西安,迁至洛阳,就好像卖掉了自己的田宅,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总而言之,苏轼的史论文,往往能够透过一些偶然的历史事件,抓住一些必然的因素,比纯粹的论理说教,更具说服力。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苏轼 儋 州之文中关于 儋 州风土人情的描写也颇有意思。他看到当地人民“病不饮药,但杀牛以 祷 ……以巫为医,以牛为药”(《书柳子厚牛赋后》)的落后状态,深感这样下去,既不能治病,又影响生产。于是他就写了《书柳子厚牛赋后》给琼州僧道 赟 ,希望他规劝当地父老,改变这种迷信鬼神的不良习俗。当时 儋 州还保留着母系氏族社会的某些迹象:“土风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书杜子美诗》),即男子管家务,女子外出谋生。对于这种习俗,苏轼也常常劝导当地百姓,希望得到改变。 ?综观苏轼 儋 州之文,很难用几句话概括它的内容或特色,其体裁之繁复,可谓“文备众体”。题材之广,与黄州、惠州相比又胜一筹。 ? ? 参考文献 ?[1][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 ?[2][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3年。 ?[3][宋]邵博撰,刘德权、李剑雄点校,《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1983年。 ?[4][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 ?[5]孔凡礼撰,《苏轼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苏东坡被贬的三年,在儋州所居的“载酒堂”给海南学子讲学,使得这块“蛮慌之地”开始“书声琅琅,弦声四起”。
不久,海南人读书求学蔚然成风,苏东坡离开海南后,为了纪念这位传播中原文化的先驱,海南人民在载酒堂的原址修建了东坡书院。
苏东坡的到来掀起了汉族文化向海南传播的一个高潮,苏东坡带来的汉族文化对海南文化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 在海南岛,还有两处纪念苏东坡的建筑,一是五公祠,另一处位于儋州大城中和镇的东坡书院,院里有当年苏东坡与黎民讲学的载酒堂。
扩展资料:
宋朝海南整体是半开化的蛮荒之地,当地人非常迷信,患病时没有医生,靠术士看病。唯一的治病方式就是杀牛祭神,每年从大陆运进来的牛都用于祭神,富有者多的杀牛数十头。
苏东坡是虔诚的佛教徒,设法改变这种不良风俗。他亲自到乡野采药,并考订药的种类,撰写医学笔记,为当地人探索出了治疗疾病的药物,如荨麻、苍耳等。
苏东坡到海南时,发现当地人不重视农业生产,都以贸香为业,多荒田,以打猎为生。李景新说,那时当地人还曾拿未长大的小老鼠蘸糖生吃。
为此,苏东坡向他们进行“劝农”的宣传教育,说重视种麦种稷,才能满足生活需要;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才会带来长远的福利。他还热情洋溢地写下了《劝农诗》。
苏东坡对海南文化的影响巨大,开了海南文化教育的先河。苏东坡还没来海南之前,海南没有出过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来海南后培养了海南第一位举人姜唐佐、第一位进士符确。
此后,海南人在科举考试中屡有斩获。据统计,经宋、元、明、清几代,海南共出举人767人,进士97人。这不能不归咎于苏东坡对海南教育的巨大贡献。
参考资料:人民网-海南儋州寻迹苏东坡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仿佛是一扇古铜色的门。我推门而入,仿佛看到苏轼站在时空虚空的另一头向我掂须微笑。 一首《念奴娇》,将豪放派诗词艺术推至了顶端。苏轼泛游赤壁,留下的是两篇名赋与一首怀古之诗词。读《赤壁赋》,读到“叹吾生只须臾”两句,忍不住启唇轻诵。当时呈现在东坡面前的应是怎样一番景象啊,使得那感概遁着千年贯穿古今的线索而来,在我面前停格,打动的是自古而来千万的文人墨客。在《后赤壁赋》中上下颉颃翻飞的黒雁,不仅入了苏轼的梦,更是让我心头一悸。若不是苏东坡,北飞的雁儿又怎会名垂千古?苏轼善文,更善感概啊。 若只是犷野豪放与荡气回肠,苏轼这千年前的男子并不会倾了我的心。你不会不知那悲怆凄痛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深情的悼亡词,是东坡为亡妻王弗所作。那描绘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毛笔,写起旧人描眉的动作,竟如此深入骨髓。且看那“小轩窗,正梳妆”,那“那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都是无法离世的痛楚与哀愁。遒劲的风吹过荒山野岭,吹过王弗安眠的地方,你可听到苏轼哽咽中念诵的词句“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在苏轼的一生中,乌台诗案是他征途日渐消沉,文技每况愈上的转折点。黄州,一个凄凉的城,囚住了苏轼的形,却囚不住他的神。他自比孤鹏,在梧桐树枝头飞过,哀鸣,愤懑不平。“谁见幽人独往来”,东坡不忧亦不恼,甘做幽人,独来独往,“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他不攀高枝,不附权贵,气节让他不肯择木而栖。“缺月挂梳桐”他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明月松间照”时,他把酒临风。任长廊上的清风贯穿春秋,苏轼不觉苦闷,有词足矣。 苏轼,他是古代的学者,他有一往情深和高洁的气节。千年后的我懂得他,在他的笔锋间如痴如醉。哪怕今后阅文无数,苏东坡在我心中的位置,也是无可取代的,我坚定!
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政治上的失意.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前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极精炼的文笔,写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①.《前赤壁赋》正是作于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他的赤壁词中,即有过明显表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现实中的我却只能“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地慨叹“人生如梦”.在这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之下,东坡内心有着深刻的感发,他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纷忧与虚无,但如果仅是“入乎其内”地感叹人类的沧桑,这就不能产生我们今天对他的文采及人品的钦佩.东坡之所以成为“白首忘机”的“东坡老”②,更有他善于“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脱”的另一面(这一面至关重要).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苏东坡既想超脱又不能超脱.他在《书<前赤壁赋>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这段跋语,对于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提供了帮助.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当时的心境极其复杂:消极隐退与积极进取,疾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有人曾认为《前赤壁赋》把黄州赤壁当作孙曹交兵之处是苏轼“用事疏舛”,这并不十分准确.苏轼所游之赤壁并非历史上发生大战的真正的赤壁;而苏轼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壮举,他无非是借事写文,抒发他的心怀以求解脱罢了.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而围绕作者感情的三次变化,全篇的行文也随之巧妙.“文以载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为读者所清晰的领悟,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文学表达形式.苏轼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过他对赋的新的利用而传达开来的.《前赤壁赋》是篇辞赋,辞赋时常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与主张,《前赤壁赋》很显然是运用了这种传统的格式.辞赋讲究排比对偶,《前赤壁赋》中也有不少排比对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辞赋的基本特征.但苏轼的这篇赋却不像汉魏以来的赋一样词藻华丽,仅止于铺陈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渗入其中.这篇之所以长诵不衰,更有它突破辞赋旧格的新成就,我们今天可以称它为散文诗.诗人运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抒写自己心中的感情波澜,使文辞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挚,情感与文字的密合无间.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驾驭文字能力的潇洒不凡.总结而言,这篇赋在文学上有两大贡献:第一,充分显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质.这篇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风;就情而言,有悲伤,有欢乐.时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时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时而愀然发问,畅谈哲理.景色的转换,情感的跳跃很频繁,但却不杂乱,而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索贯穿始终.苏轼在文章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这个论点尽管来源于老庄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却同时具备了辩证法的因素,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随着主观感受的辗转生发,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横生.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第二,对“赋”体的巧妙利用与革新.《前赤壁赋》是散文与韵文的巧妙结合,是诗与文的统一.文章是赋体,但却不拘泥于古赋,它的语句有长有短,散骈结合,文辞生动,情韵潇洒,不啻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中游览的场景不断的更换,诗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换,而文气却始终一贯如注,既有骈赋对偶工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诗境之美,还有挥洒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动形象的说理之美.在这样的一篇散文诗中,我们不仅可领略文学之美,还可以体悟哲学之理趣,无疑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的融合.
苏轼是位儒释道兼容的大文豪,是儒家思想培养了苏轼,塑造了一个积极入世的苏轼。从苏轼的词中,可以看出苏轼的人生态度是复杂的,然而其最终的走向却是明确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其一生仕途坎坷,三次离乡,六出汴梁,九年三谪,一年三迁又三贬,六丧亲者,六朝皇家。纵观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始终交织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又时时体现出乐观与旷达的人生境界,这在他的词中有充分的体现。一、入世与出世的交织苏轼一生写了大量的词,在这些词中,既有入世的进取之心,又有出世的人生取向。现实生活中的苏轼,也时时在履行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尽管苏轼积极入世,但仕途的坎坷,宦海的沉浮还是让他产生了“出世的思想倾向” 《临江仙》便是词人出世情怀的完全坦露: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此外,象 “归心正似三春草”(《虞美人》),“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满江红》)。“浮名浮利,虚苦劳神。”(《行香子?述怀》)等词句无不体现着他乘时归化返朴任天的出世态度。二、乐观与旷达的升华尽管苏轼一生辗转流离,但从他的词中可以看出他始终以乐观与旷达的心态直面人生的磨难,看待人生的遗憾。在他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这种超然的心态更是一表无余: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这首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此外,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既然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此身非我有”,那么便借着美酒与惬意的大自然,驾一叶扁舟随波逐流,内心看透外物便也不再执着于外物。当然其中的关键之处是苏轼承认了人生有缺憾,就如自己的仕途坎坷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没有什么比正视现实更可贵的了,苏轼就是将自己的悲欢置于宇宙人生的阔达空间去观照,认识到人生的有限,进而体悟到自己的人生不完美的合理性,从而正确地面对人生苦境。三、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人生观的塑造苏轼的一生始终交织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在矛盾痛苦中乐观旷达,这就要看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人生观的塑造了。苏轼自幼受到“齐家治国”、“兼济天下”的儒家进取精神的濡染,尤其是其母程氏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他影响极深。《江城子?密州出猎》将他志于为国尽忠、扫荡胡虏的英雄气概与高尚人格完美地展现了出来,他心目中最为崇拜的对像是范仲淹、韩琦、欧阳修、梅尧臣等政界文坛上的宿儒名流。儒家的“经世济民”理想让苏轼走出大山,但仕途的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使他不得不寻找解脱,于是坎坷路上他所接受的佛道思想精髓便成了他思想上的出路。道家哲学强调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做到这样只有淡泊名利,淡化死生,只有无所求,顺其自然,心才会游于物之外。这种思想正好切合苏轼的境遇和精神需求,从而为经世济民不通,弃世又不甘的苏轼的受磨难的心灵提供了精神上的解脱。苏轼认为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有欲望而不能得到满足,减少欲望就减少了痛苦,追求欲望则只会徒增烦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正是儒道的切合点。苏轼无论处于多么残酷的处境,总能随时随地地去寻找并进而确立自己的生命意义和快乐之源,从而达到“无往而不乐”的最高境界。可见,苏轼的思想不是一家思想的简单继承,而是以儒家为本,又博采道家之长,他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虚妄,于是便形成了他儒释道兼收的外儒内道的作风。总之,综观苏轼的一生,得与失,功与败,逆和顺,荣和辱如影相随。顺境中,苏轼积极用世,心系天下;逆境中,苏轼旷达乐观,坦然面对。今天,我们欣赏苏轼的同时,更欣赏他于词中所蕴蓄的入世与出世的人生态度,欣赏他乐观与旷达的人生境界。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思想流派之一,“无为”思想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篇1 摘要: “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关键词:道家;无为 “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无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无为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老子认为做学问要天天的增加知识,而体道则要天天削减私欲,损之又损,就达到无为、无为便可以无不为,如果不妄为,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是老子五千言讲的主要问题。天地万物是由道创生的,而道则要依法于最高的准则“自然”,人要依法地、天、道,便必须也依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个“无为而无不为”,便是“自然”的体现。 在个人修炼上老子提倡自然“无为”。“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老子认为“无为”便是无私,不争先,置身度外,因为无私,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无为”便是事成后不占有,不自恃,不居功,因为不居功,其功劳不会失去。“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无为”就要功成身退,这是天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八章),无为就是不争,不争便能取胜而又没有祸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四十六章),“无为”就是知足,知止,这样便长满足,可以长久。“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四十九章),“无为”就是没有自己的私心,以百姓心为心。 在治国安邦方面,老子用“无为”思想来诠释他的政治哲学。“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七十五章),老子说统治者为了满足私欲而做出祸害百姓,违反天道的行为,所以使百姓饥饿,国家难治。“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二十九章),是说统治者采取“有为”的原则去治理天下,所以只会失败。“无为”便是指去除私欲,顺着民心,顺着天道去处事的原则。“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成也,王侯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老子》三十二章),治理天下的人,要是能遵守天道的无为,则万物将自宾从,自化育。“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无为”便是好静,无事,无欲,人民便会顺化,纯正,富足,纯扑。“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四十八章),“无为”便是无事,不制造逆民心,违天理的事端,无事才可以取天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无为”就是顺从、辅助自然的发展,而不敢干预。 老子把“道”区分为“天之道”和“人之道”,其中含有自然法则和人类法则相比较的意味。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所以,老子主张“人之道”应当效法“天之道”,复归于“不争”“不言”,“无私”“无为”的自然本性。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同样认为道有“天道”与“人道”之别,他明确地指出:“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这里,“无为”同样是指天然的意思,而“有为”则是指人为的意思。庄子经常用寓言和比喻来说明天然和人为。在他看来,牛马生就了四只脚,这就叫做天然;而用绳索套住马头,拴住牛鼻子,这就叫做人为。所以他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庄子·秋水》),就是说,不要以人为去毁天然,不要以造作去灭性命,不要以有限之得去殉无穷之名。如此谨慎地持守下去而不要有所闪失,这就叫做回归本真。《庄子·应帝王》中有一则寓言:相传南海的大帝叫阚,北海的大帝叫忽,中央的大帝叫浑沌。阚和忽常常在浑沌之地相聚,浑沌非常友善地接待他们,阚与忽为了报答浑沌的恩德,见它没有七窍,便为他凿七窍。于是,他们每天凿出一窍,过了七天,七窍凿成了,而浑沌也死去了。寓言通过阚和忽出自好心而做了坏事,来强调天道自然无为,反对把人的意志强加给天地万物。 在庄子看来,人与天地万物都有其自然的本性,然而世人往往违背其本性,偏要人为造作,卖弄机巧聪明,迷恋繁文缛节,追求浮躁虚华,不仅使物的真性丧失了,而且也使人自身所固有的自然的本性丧失殆尽。在此方面,《庄子·马蹄》一文阐述得最为详明。《马蹄》一文开门见山,从马的自然本性说起。马蹄可以踏霜雪,毛可以御风寒,吃草饮水,跷足而跃,这就是马的真性。等到后来出了个伯乐,他扬言:“我善于治理马。”于是给马烧烙印记,梳剪鬃毛,修刻蹄子,络套马头,然后用绳索把它们拴在一起,用栅栏把它们编在一起,这样一来,马就死了十之二三。再加上饿它、渴它,急速地驱使它,没完没了地调治它,前面有轭头、嚼子和缰绳的牵制,后面有皮鞭的威逼,这样整治下来,马就死了超过半数。伯乐治马,陶匠治土,木匠治木,他们所治之物不同,但他们利用智慧技艺进行人为造作的结果却相同,使得所治之物都丧失了自身的自然本性。在庄子看来,圣人、伯乐及工匠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智慧和才能,而恰恰是这些智慧和才能造成了人和物自然本性的丧失。所以,庄子认为,工匠们的罪过就在于他们用机巧的手艺破坏了物的纯朴本性,把物变成了器皿;伯乐的罪过就在于他用纯熟的治马术泯灭了马的真性。而圣人的罪过就在于他毁弃了人的自然本性。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到道家一贯主张“绝圣弃智”的良苦用心。 《庄子·养生主》中的寓言“庖丁解牛”里为梁惠王宰牛的厨师,他手起刀落,一招一式,就像和着音乐节拍跳舞一样,而且游刃有余,干净利索。梁惠王连连称赞,不解其技艺为何如此高超。厨师讲了一大通道理,究其解牛秘诀只是八个字:“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也就是遵循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的实质在于:反对违背人的本性和违背自然法则的肆意妄为。其宗旨在于,消解人与自然的对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我们可以看到,道家主张无为,始终是在努力消除现实生活中的两种对立:一是现实社会中违背人性的纲常法度与人的自然本性的对立,二是凭借有限的知识妄自尊大的人与自在无为的大自然的对立。庄子主张“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庄子·大宗师》),是说不要以心智去违背自然之道,不要以人为的造作去帮助自然,乃至毁灭自然。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凭借那么一点点非常有限的片面的知识,仰仗着自己几乎无法控制的现代科学技术,便自以为是世界的主宰。人们为了追求自身的发展,满足日益膨胀的功名利禄的需要,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狂妄自大地扬言要征服自然,于是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甚至直接威胁了人类自身的生存。这都是违背自然之道、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必然结果,它与道家的“自然无为”的思想恰恰相悖。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1984年版.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4年版. 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篇2:《浅谈老子“无为”思想》 【摘要】“时势出思想”,“无为”作为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特殊的历史境遇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共同缔造而成的。“无为”本身看似不具可行性,但当将其提升到“无不为”的境界时,“无为”却时时处处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老子;无为;无不为 “无为”成就了老子,撑起了道家。“为无为,则无不治”、“明白四达,能无为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一、“时势出思想” “无为”思想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时势造英雄”,时势也可以缔造出伟大的思想。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这一时期“井田制”的公田制度已渐趋瓦解,随之出现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田,打破了原先的经济秩序。这是老子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 春秋末期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商业,土地就成为生产生活的唯一保障,那么“私田”的分配意味着什么?即:为了争夺土地无休止地发动频繁的战争,这可以作为“无为”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 这是奴隶主的时代,阶级本质使统治者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鱼肉百姓,以满足自身的奢侈生活,而使民不聊生,此为“无为”思想产生的政治环境。 此外个人生活经历对其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老子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受到的压榨最为严重。“不反抗,不奢求,逆来顺受”的劣根性得到了最直接的流露,生活境遇促成了其思想;另一方面老子丰富的知识储备、非凡的生活阅历也催生了其思想。 二、“无为”思想的可行性探究 “无为”:“无”否定副词,不、没有;“为”动词,做、干,两个字合并后的解释就是客观上的静止、不动、任其自由发展的意思。这是我们的理解,但是老子的“无为”是怎样的,是否具有可行性呢? 从社会学角度看是不可行的。“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在生活中的很多需要是可以通过交换来实现的,这才是社会效率的体现。我们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苛求自给自足的境界。如此我们就会很自然的与其他的人、事、物打交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交往,即“为”。所以“无为”作为一种理想,并不具备可行性。 从人类学角度看,这同样是没有什么立论依据的。“存在就是合理”,人类的存在也就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从他的诞生开始就在社会中担任一定的角色,承担着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责任,即“为”。从这个角度我们也不难理解它的不可行性。 既然“无为”是不可行的,那么老子的“无为”又该怎样去界定呢?我们通过通读原文可以找到很好的例证,老子的“无为”恰恰表达的是“无不为”、“有为”的意蕴。 “无为”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但其与“无不为”有辩证关系。一方面,“无为”为“无不为”提供了良好的心态基础。“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保持一种“无欲”、“无求”、“不争”的平和心理状态,“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真正做到不与之而不强取之,只有保持这样一种心态,才能在主观上获得逍遥自在的生活,同时也在客观上达到了“无不治”的主观诉求,正可谓一石二鸟,一箭双雕也;另一方面,老子在把“无不为”设定为一个终极目标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需要把“无为”作为前提和限定性条件。 “无为”理解为“无不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他们分别为“无为”思想产生的初衷,产生的过程,产生的效果。 从“无为”思想产生过程来看,仍摆脱不了“有为”的束缚。在《老子》的第二章中就首先提出了“无为”。“无为”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是老子对“无为”的初步解释。“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唯,只有、只要;弗,否定副词,不的意思;居,占有、把持;是,代词,这,“有为”的代词;以,因此;不,否定副词;去,离开。整句话可以理解为:只有不占有、不把持、不居功,这种“为”才会永远存在。以“无为”开头,却以“有为”作结:常无为而无不为。 从“无为”思想产生效果来看,老子的这一思想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多大效用,反倒是在以后的朝代里发挥了积极地作用。汉高祖深知百姓对流离失所生活的恐惧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于是浩瀚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无为”思想的第一次真正践行。此后的汉武帝、汉景帝以及后来的唐朝、清朝的各个皇帝都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三、“无为”思想的现代阐释和应用 留意一下我们的国家不难看出“无为”思想对国之大计的敦促作用,尤其是在惠民政策和 教育 方面。 在惠民政策方面,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90年代的国企改革,打开了企业自由发展的锁链。税费改革,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就业政策的实施,也意在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对此很多人会认为这种干预有悖于“无为”的不干涉,不参与,不占有,不把持的精神。这是对“无为”的曲解,真正的“无为”并不否定干预,而是强调这种干预要顺应民意,保证民生。“于有为中似无为”才是“为”的最高境界。 教育同样是这样的道理,教育是针对人进行的,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要尊重被教育者的心理诉求,而不是一味用固定的模式去加工所谓人才。正如一部名为《雾都孤儿》的小说中讲述的那样,孩童的成长是要“顺其自然”,这也契合了老子的“无为”。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个性的培养,小到具体的家庭,大到国家的 政策法规 ,都无不在为孩子的教育谋划着更为人性化的,以需求为导向的未来之路,都是在顺其“自然”天性而为之。这是老子思想在教育界的印证。 生活处处皆老子,生活时时皆老子。生活就是要以“无为”的心理境界行“无不为”之事,“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 【参考文献】 [1] 史向前.老子“无为”精神新探.安徽大学学报[J].1997(1) [2]陈代湘.老子“无为”思想另解.湘潭大学学报[J] 1996(1) 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篇3:《试谈道家“无为”思想》 【摘 要】“无为”思想是整个道家学术体系当中最为重要的范畴之一。从它出发,道家构建了其自身对于人生观、社会形态等多个方面的理论构建,对于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无为;道家;《老子》 作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思想流派之一,道家思想在中国 传统 文化 的整体构建和后世影响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围绕着“道”、“自然”、“无为”等这些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对于自身理论体系的不断阐释解读,使得道家思想对于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和社会进程都发挥着重大影响。而在道家所包含的众多思想观点当中,“无为”又是其整个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范畴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于“无为”自身含义的解析及其所倡导的人生观、社会形态和当代影响等方面的论述,对道家的“无为”思想做出一次简要解读。 一、“无为”的具体含义 作为道家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无为”的概念在相关的道家原著当中被多次提及,其中《老子》当中共有12处提到“无为”,如在第三章当中所出现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可以看到,这是一句对于“无为”的方式和功用的阐述,如果能够合理恰当地遵循“无为”的具体法则,就会达到天下无不治的理想状态,既然在道家的思想体系当中“无为”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它又具备哪些具体含义呢? 从字面来看,“无为”是对于“为”的否定,而它所传递出来的表面意思似乎旨在要求人们不要有所作为,无所事事,但事实并非如如此。“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告诉人们在行事的过程当中要更多的遵循自然法则和事情的发展规律,尊重事物的本性,不要将个人的意志凌驾于自然规律之上,从而导致违背初始意愿的情况发生。 因此可以看出,“无为”思想实际上主要包括遵循自然法则和尊重行事规范两个方面,即崇尚天道与人道。对于崇尚天道,在《老子》当中就已经有“道法自然”,“天地生万物,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等叙述,重在要求人们尊重自然规律,维护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状态。而在崇尚人道方面,道家也提出了“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违也”的论述,即人类之间的相互活动也应该遵循行事规范,如同天道般自然无为。只有顺应了这种原则,将纷繁复杂的社会制度予以简化,才可以保持民风淳朴以到达维护社会平衡的目的。 二、“无为”所倡导的人生观 探讨“无为”所倡导的人生观,实际上就是研究这一思想对于社会中的个人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及意义。《老子》第二十五章当中有这样的表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人道应当和天道相互统一,既然天道是自然无为的,那么人道也应该遵循事物的原有规律和发展趋势,避免人为的干扰和阻挠,从而达成人道的“无为”。这一观点无疑对人们的处世态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为“无为”应该顺应自然,所以更多的喻示人应该随遇而安。 “无为”倡导的人生观同样表现在“贵柔守弱”当中。在一般人的 思维方式 里,刚强和柔弱碰撞之时往往是前者战胜后者,而道家的思想则恰恰相反。《老子》第七十八章当中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总结 起来就是“柔弱胜刚强”。在老子看来,柔弱就是与天最相匹配的原则,也是人们在行事当中可以所处的最为有利的位置。柔弱不光体现在身体和精力之上,更多的可以运用到思维与行事当中。正是因为有了柔弱所蕴含的无穷生命力,所以才使得人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当中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摆脱思维僵化、头脑束缚的困境,从而达到更加稳定的局面。 三、“无为”所倡导的社会形态 “无为”对于社会形态所造成的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老子所提倡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王国。而对于这一社会形态的相关内容在《老子》第八十章当中有这样的描述:“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可以看出,老子对于自己这种“小国寡民”的理想王国有着详尽的描述,在这种社会形态当中,人民安居乐业,民风简洁淳朴,社会的发展也顺应自然无为的理想。但是对于这一模式的设想,历来却伴随着不少争议。 不可否认,道家这种“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形态纵然有着自己的独特价值诉求,但结合实际,却是一种封闭且不符合实际的乌托邦式的王国。建立这种理想社会的基础是当时低下的生产力,贫乏的物质条件和简陋的生活方式,物质条件的极度匮乏必然导致资源的流动和分配不均,从而产生掠夺、等级分化等一系列社会现象,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这一社会形态有着天生的缺陷。但这并不代表着“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形态对于我们社会的形成演变没有指导意义。在价值指导层面,它仍然提出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目标,引领者人们的价值取向,从这个层面来说,这种社会形态的产生依然对于我们曾经的社会形态的构建产生过重要影响。 四、“无为”思想对于当代所产生的影响 “无为”思想虽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典籍当中供人们学习,但时至今日,它的影响力以及所蕴藏的内涵对于我们当下社会依然会产生很多积极的意义。 在人类历史尤其是近两百年的发展当中,伴随着工业革命、电器革命、信息革命等一系列影响人类生存状态并且影响深远的事件的完成,我们的文明程度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相同的周期。今天,我们被巨大的物质文明所包围,在生活变得快捷高效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世界当中,我们的物质文明变得前所未有的高度发达。但在这种疯狂发展的背后,很大程度上却是以违背自然规律行事作为代价。随着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关系逐步被打破,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界所带来的惩罚和潜在危险也与日俱增。 如何解决这种背离事物客观发展规律所带来的矛盾。正如道家的“无为”思想所强调的那样,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不争”、“无为”,像水那样安于低下的地位,反而能够达到《老子》当中“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而如果“贵柔守弱”、“谦下不争”的思想能够深深根植于每一个人的思想当中,那么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目前这种尖锐的矛盾就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目的。因此,“无为”对于当前的社会发展有着积极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范曾.老庄心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1. 道教名言名句 2. 道家励志句子语录精选 3. 道教名言名句格言大全 4.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汇报 5. 道家经典语录翻译大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谈人生观价值观的大一思修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生观价值观的大一思修论文篇一:《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问题》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普及、 教育 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如何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问题。本文深入探索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问题,发掘其背后潜在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目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原因; 措施 从大学生激进反钓鱼岛事件到热议复旦大学投毒案,从扶不扶老奶奶到“东莞挺住”,高校大学生正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现象,正通过网络媒体制造属于当代人的风云变幻。但是,在这自由的针砭时弊中,在这张扬的愤世嫉俗中,我们却发现大学生“跟风倒”、功利化、信仰缺失等问题也在逐渐凸显。如何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况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指大学生群体在长期的价值生活实践中积淀和形成的有关客体对主体效应的根本看法,是大学生群体在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它在整个大学生价值观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代表着大学生价值观的根本特征,体现着大学生价值观的根本倾向,统率并约束其他处于非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具体地来说,就是大学生群体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价值的根本立场、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每个时代的大学生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独特的价值认同观。到目前,随着新媒体的普及、社会的公开透明化及社会舆论的自由化,高校大学生愈发重视社会现象,关注社会问题,热衷表达社会观点。但是,在对社会现象的观点表达中,部分大学生是不以事实为基础、证据为基准的实事求是性评价,而是以自我为基础、利益为基准的自我维护性评价。对某一社会现象的评价中,某些大学生思考问题的导向是这个现象与我自身有没有关系?如果没有,则淡然处之,跟风亦然。如若有关,则判断现象关乎自我利益的利弊何方。最终,常出现仅从自我利益的角度出发,大放言辞,在根本上扭曲真实评价的现象。而这正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缺乏正确、全面、独立、体系化的价值观,部分问题上存在着唯利是图、人云亦云的错误价值导向。 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问题存在的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部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固然有其自身认识上的偏差,但也不可否认市场经济、社会伦理道德、家庭与高校教育、自我认知偏差、网络新媒体等多重影响因素。 1.市场经济功利化的社会影响。市场经济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机制也对大学生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加强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了大学生公平进取,营造了比较浓厚的争先创优氛围。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在社会舆论导向上强调个体利益,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大学生形成个体本位观念和利己观念,对世界和自我产生错误认知。这些让大学生在进行某项行为时,总是最先考量自我利益,如高校大学生热衷研究各项考核评定 方法 ,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学生组织内部成员习惯性以“学生官”自诩。这一切正如毒瘤般在高校中恶性生长、快速繁殖,影响到高校 文化 环境的营造,制约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2.温室 家庭教育 与高度自主的高校教育落差。自21世纪起,高校在校大学生独生子女所占比例日趋增长。这些大学生多生长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温室花园”中。其所生活的环境,父母、祖父母、外公外婆等长辈围着一个孩子转悠,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一切为了孩子”的 口号 也应运而生。一方面他们无忧无虑地成长;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逐渐社会化,环境逐渐公开化,环境适应能力、自主判断能力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当面对现今高度强调自主性,鼓励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的高校环境时,两相对比,落差极大,大学生极易失去心态平衡,感觉到失去了家庭的呵护,失去了自我中心地位,出现对高校教育环境迷茫无措时一无所靠的困顿感,因而他们中的少数人会选择性地自我封闭。在与他人相处中,以自我为中心,常引发矛盾、冲突;对待他人的批评,好采取逃避或者过激的行为。这些都影响着大学生独立自主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约束其形成体系化的核心价值观。 3.大学生自我认知偏差的影响。艾利斯的ABC理论最早提出了主体自我认知,该理论说明:当人们遭遇事件A(activating events)而造成不安的结果C(consequence)如焦虑及抑郁时,大部分是由他们的信念系统B(belief systems)与事件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把大学生自我认知定义为:当大学生面对诱发事件时,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会对自身状态和周围人群以及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进行判断和评价,从而对与周围环境相处的融洽程度得出自己惯性的结论,这个结论会导致自身的情绪反应,进而强化已有的判断和评价。在现今的高校中,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我所面对的困惑或问题,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合理的认知,主要表现在对于自己、他人、周围环境及事物的“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认知偏差。如遇到分歧问题时,他们总认为“自己的就是绝对正确的,别人都应该认同”;看到社会黑暗,便一贯哀叹“世界末日即将来临”。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的构建,更制约着高校大学生青春梦想的实现。 4.公开化网络新媒体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网络的普及,国民视野更加开阔,生活更加精彩。与此同时,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网络一方面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自由化、公开化的特征,大学生易受到不良事件、环境的影响。如继马加爵案件在网络曝光之后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全国东莞扫黄案件的网络实时跟踪之后的“东莞挺住”跟帖,这一切表明大学生正通过网络新媒体关注社会时事,表达自我观点。但是由于他们缺乏独立、系统、健康的核心价值观,总是会出现错误的、极端的认知。因此,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完善中,我们需要积极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力量,灵活运用媒体宣传。 三、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措施 目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问题是一个关乎社会文化环境构建、信息 渠道 传播及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多重交叉问题。我们需要大学生自身不断完善其核心价值观,更要不遗余力为大学生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推动其成长成才。 1.“青春梦,中国梦”为理念的高校文化环境建设。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样的阶段需要正确的思想理念引领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党的先进思想结晶,在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高校文化环境建设中,我们可以通过学生活动、社团建设、素质讲座等途径鼓励大学生畅想青春志,共筑中国梦;通过 社会实践 、基地见习、课堂讲授等途径倡导大学生凝心聚力,毅行青春,激发其不断挑战自我、发掘潜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更能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构建、汇聚正能量。 2.“体系化和定制化”有机结合的高校教育指导体系建设。虽然高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但追本溯源,我们可以发现其产生的原因各异。因此在现今阶段,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指导要追求“体系化和定制化”的有机结合,即在教育指导体系建设中,要以“多力量、细步骤、深发掘”为理念,不断完善工作。首先,要充分调动高校行政工作人员、课堂教师、心理咨询师、家长、同学等多方力量,建立高效畅通的横向沟通渠道,确保大学生信息传达。其次,明细大学生心理指导教育流程,公开透明化咨询业务,做到大学生“有处可求,有求必应”。最后,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的问题,对不同学生的问题在进行深入了解、细致发掘之后,再进行系统疏导教育。总之,在高校教育指导中,要追求“点面结合”,鼓励高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共同指导。 3.巧妙运用新媒体,创造活力E文化。网络新媒体、移动SNS平台,这些是当代大学生了解周边环境的主阵地,更是其表达自我的主舞台。因此,在推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中,我们要以“创造文化,宣传思想”为理念,在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宣传的同时,鼓励大学生创造活力E文化。在一定限度内,允许大学生自主进行网络环境管理和社交互动。同时,更倡导大学生依托网络新媒体,自主开展创业实践、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大学生能够积极负责地承担社会责任,创造人生价值。 4.“常省己身,三思后行”的自我体验式成长。由于缺乏独立思考,大学生习惯性照搬他人观点,易出现“跟风倒”“绝对化”等错误认知,影响其对周边事物的正确评判。因此,在完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中,更需要大学生本身的自我反省与提高。如面对自由公开化的网络新媒体,要确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评价标准。对待外界的不同声音,要三思后行,忌轻信权威、大众等。只有“常省己身,三思后行”,才能不断成长,思想方能愈发成熟。 参考文献: [1]杨业华,湛利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研究意义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4). [2]岳宝华.大学生自我认知发展和完善的途径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5). [3]郭韶敏.大学生自我认知偏差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10(12). [4]张艳鄂婷.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模式与途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6). [5]焦翠丽.构建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J].世界教育信息,2008(10). [6]董冰,唐秀明.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8(9). [7]黄国成.浅议大学生自我认知障碍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1(7). 人生观价值观的大一思修论文篇二:《浅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意义》 【摘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每个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个人的人生旅途才有远处的灯塔,手中的指明灯和脚下延伸的路以及披荆斩棘的勇气,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益于人民的人。 【关键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在这次旅行中,有些人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要走向哪里,所以在确定目标后,他可以披荆斩棘一路向前,最终到达他所预期的人生目的;而有些人从一开始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走向哪里,所以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他盲目向前,一路走,一路蹉跎,甚至撞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而结果却是碌碌无为,虚度一生。为什么会有这样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呢?我觉得这和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所谓人生观,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具体来说就是指一个人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这其中包括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一个人的人生观基本包括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道德观、审美观、公私观恋爱观等等。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以及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等一系列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这个人的人生观,也就决定了他是一个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还是卑鄙、狭隘、自私的人。 所谓价值观,就是每个人做任何事都有一个基本准则,这个基本准则决定你做还是不做,而这个做还是不做的界定线就是这个人的价值观。说白了,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关于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一种取向和选择。价值观是一个人世界观的核心内容,是促使人们做事的内部动力,它决定一个人在做一件事上所花费的精力的多少。如果一个人认为权力高于一切,那么追逐权力就是这个人做事的核心动力;如果一个人认为金钱高于一切,那么一切向钱看就是这个人做事的标准;如果一个人认为快乐高于一切,那么是否有能够获得愉悦感就是这个人的行为准则。这个行为准则决定了一个人做不做这件事,和这个人在这件事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是在社会化的生活中逐渐培养、发展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等对其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一个人在知识不断积累和经历不断丰富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确立的,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就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所形成的这种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但是就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人类的繁衍生息,社会生活中的人的价值观也会不断的变化着。但总的趋势是新的价值观挑战传统价值观,而在各种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新的价值观战胜传统价值观,价值观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谓世界观,就是一个人对世界的总体的、根本的看法。世界观的基本问题就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我们把世界观划分为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任何新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都是建立在旧的世界观的基础之上的,是对旧的世界观的继承和发展。一个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有的态度和采用的方式是由这个人的世界观决定的。正确、科学合理的世界观可以为这个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而错误的世界观则会把这个人的实践活动带上歧途。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三者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宽度和深度,一个人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这样的人生观,有怎样的人生观就有怎样的价值观。人生观决定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世界观决定了你对世界的认识,从而促进你对人生的认识与理解,与此同时它决定了你对人和社会的认识,也就确定了你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则直接影响到你做每件事,这种行为准则决定了你做还是不做一件事,以及你在这件事上所付出的努力。所以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三观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人生观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追求,世界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高度,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准则。 所以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我们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面对现在这个充满了各种诱惑的世界时,更应该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的基本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具体分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来解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和成功的权利,但无论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首先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做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等等只要自己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自己的责任,然后通过正当合法的手段取得自己预期的社会地位,这一切都是无可厚非的。再者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常说死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分,其实生也有终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分,有些人活着只把利益放在首位,他做所有事情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对自己是否有利,只要有利他就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损害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这样的人即使最后取得成功,他的生也是轻于鸿毛,也是被世人所唾弃和不齿的;而有的人即使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也在默默无闻的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散发着人生的正能量,这样的人即使他平凡无奇,他的生也是重于泰山,也是值得被世人所尊重和敬仰的。 所以说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他的人生旅途才有远处的灯塔,手中的指明灯和脚下延伸的路以及披荆斩棘的勇气,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益于人民的人。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9年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刘同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人生观价值观的大一思修论文篇三:《中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摘要】中学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重要价段,社会和家庭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产生不同程度的折射和反映。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有针对性的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法制及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人生观; 价值观; 学生 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宁愿走路回家,而不愿坐爸爸的自行车回家?宁愿花一个小时弄一个所谓的发型,而不愿花一点时间到学习上?动不动就是骂人的话,和他们聊天听到的大部分都是谁家有钱,过生日买高档礼品,双休日或假期往休闲娱乐场所跑――他们注意的就是谁家有钱,谁穿得时尚,有钱就是最好,没钱就什么都不是,喜欢攀比。现实让人可怕,我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在他们心里有一个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什么本该纯净的心灵有了这么多世俗的东西? 原因是社会上一些人当中,出现了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世俗化”的倾向。他们把高消费的物质享受看作最大的幸福与乐趣。这种人生价值上的“世俗化”,对年纪尚小,社会 经验 不足的中学生来说会产生不良影响。除此,社会上流行的“做人要活络”,“要讲实惠”,“老实人吃亏”等小市民处世哲学的影响,使有些青少年都变得不那么纯真了。 中学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重要价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有两个明显特点,一个是排斥心理较强,对正统的思想教育有逆反心态;另一个是主体意识较强,以我为中心。易产生自满情绪,社会和家庭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都会在他们的心灵产生不同程度的折射和反映。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及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 加强理论指导,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发挥政治课在人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政治课教师要有效地联系学生实际,进行人生观基本理论教育。使学生明白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既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学学生虽然在心理上开始具有独立意识,但缺少分辨是非的能力,行为上开始模仿成人。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条件优越,自我约束力较差,这不仅仅表现在学习上,而且在生活、纪律上尤为突出。不少学生还表现出道德观念淡薄,不知互相谦让、主动关心集体和别人。为此,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趋势,认真分析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新变化,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划分一些是非界线,让学生明白、懂得、学会分辨是非,懂得礼让在先,明白主动关心集体和别人的重要性。既要大力提倡乐于奉献的价值观,又要尊重学生正当的个人追求。 2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能光讲大道理,空动的说教,必须坚持联系实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联系英雄模范人物的实际进行教育外,还要注意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疏通障碍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节。比如在改革的的大潮中,社会上难免会出现某些消极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一名学生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课下与这名学生在交流时,他还列举了一些腐败现象的实例,论证他的看法,还说跟他有一样看法的同学不在少数。针对这种状况,专门拿出一节课列出以下专题:[1]有钱就有一切吗?[2]不义之财要不得![3]从某些大款、富翁看拜金主义。[4]不要让他人贿赂你自己。让学生展开讨论,可以联系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思想表现展开争论。我结合教材内容用正确理论对学生的争论进行综合评述和正面分析开导,从而澄清了学生的混乱思想,提高了学生对社会上某些人投机倒把、偷税漏税、缺斤少两、掺杂使假坑害消费者利益等不良现象的辨别能力,扭转了学生的错误认识。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重视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家长会等多种渠道,与学生家长交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转变了某些家长“以钱奖学生”的认识和做法,进而在学生的思想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在加强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必须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不能把个别的局部的问题看成是普遍的全局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克服片面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3 充分发挥父母的引导管理作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让孩子学会正直、善良、真诚、勤奋。学会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除了做好孩子的表帅之外,还应当告诉我们的孩子:老祖宗早就说过:“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与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成天想着算计别人的人,他必定成天想着如何防止他人算计,因此,他的人生之旅,一定是“苦海无边”,暗无天日。一个正直、善良、真诚的人,多数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他。虽然不能保证他永远不会受伤,但在多数时候,他是幸福的、快乐的、无忧的。我们家长还应经常提醒孩子:要学会勤奋,一个人要想在这个世界立足,踏实和勤奋便是最起码的美德,学会勤奋,就是拒绝好逸恶劳,就是学会自食其力。要让孩子学会富有爱心和勇于承担责任。 现在的家庭教育管理中,许多家长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说教上,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了孩子的逆反,使得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冷漠,越来越缺少爱心。所以,要建议我们的学生家长,学习一些现代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学会用现代的教育管理理念,去教育管理我们的孩子。使我们的教育管理,成为这样一个理想状态:不但要增长孩子的智慧,也要丰富孩子的感情;不但要培养孩子追求理想和自由的愿望,也要提升孩子承担责任的信心和勇气。要让孩子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就得让孩子知道: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崇高精神追求的人,会变得日益功利和短视,精神世界越来越荒芜。会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放松学习,甚至厌恶学习,或为了逃避学习,找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在学习生活中,也会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沾沾自喜,造成学习退步。也会被青春期的冲动陷入早恋,而耽误学习。还会出现遇事不能冷静、客观,缺少理智。生活便会失去应有的宁静与从容,甚至很少有朋友。当孩子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时,当家庭教育管理适合我们的孩子时,孩子不但听从于客观规律的指引,也听从于内心灵魂的召唤。就会把有限的时间和生命,真正用在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上来。孩子就会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总之,学校和家庭只有切切实实地加强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 猜你喜欢: 1. 大学生如何确立正确人生观论文 2. 大一思修论文范文3篇 3. 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1500字 4. 大一思修论文范文 5. 大学有关理想的思修论文2000字 6. 浅谈人生价值观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