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地址:上海市康定路211号艺海大厦14楼(200041) 合作垂询: 转 北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2号阳光100G座3层(100026) 合作垂询: 广州 地址:广州市白云路83号广东省高速公路大厦15楼(510100) 合作垂询: 深圳 地址:深圳市深南中路新闻大厦A座1806室(518028) 合作垂询: 没有网络约稿,你可以给服务邮箱: 发邮件。
普通人没有发布新闻的权限普通人可以把自己认为是新闻的消息以论坛帖子的形式发布在论坛类网站上只有在论坛发帖,新闻则是媒介本身设置了各级权限的,普通人是无法发布新闻的,即使是该媒体自已的新闻记者也无权在其媒体上随意发出新闻的,他们必须先写出新闻-->编辑-->校稿(要核对真实性)--》责任编辑审核后才可登载发出来的。新闻发布的内容审核时很严格的,个人投稿给是基本无法发出的,应为那些大媒体每天的投稿内容成千上万,他们筛选时很严格的,比你有意义的新闻太多太多,所以到最后投稿者一般都是无果的。与其这样煞费苦心,还不如找专业人士代劳。
百度搜索“第一财经日报”,点击带有“官网”标志的网址,如图所示
进去以后,就是第一财经日报官网
有哦,网址是这里:如果不是你所想要的可以看看这里哦: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财经日报》周一至周六出版。综合新闻周一至周五,每日8版(A1-A8)涵盖全面政经新闻和国际新闻,围绕国内外重要时事、政策、事件与人物,总揽全局,现场报道,突出重点,条分缕析。宏观经济、公共事务、深度、评论等版块,涵盖各路意见领袖权威观点,记者现场深入调查以及对中国各区域经济脉络的梳理和观察。财经新闻周一至周五,每日8版(A9-A16)聚焦“大金融”之格局变迁,内容覆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债券、外汇、期货、信托等金融系统,关注资本市场脉动;挖掘上市公司内在投资潜力,为读者创造价值。产经新闻周一至周五,每日4版(B1-B4)定位于“全球规野下产业变局和国内外龙头公司的最新动态”、价值判断和发展趋势,版面涵盖:工业、能源、钢铁、机械、快消、商业、百货、食品、农产品、房地产、汽车、创业等多个领域,力图呈现行业趋势,为公司和公司的关注者提供新闻与判断价值。环球经济评论每周一4版(A5-A8)内容包括封面主打文章、战略与分析、专栏、辩论与声音等板块。对近期“中国与世界”、全局与战略性热点话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体现权威声音和深度视角。产业周刊每周一:汽车周刊每周二:消费周刊每周三:环境周刊每周四:3C周刊每周五:房地产周刊(C1-C4)管理周刊(C5-C8)人文&生活周一至周五,每日2版(C3-C4)C3为人文版,专注艺术、思想、读书,C4为生活版,涵盖电影、体育、科技、环保、拍卖等内容《风尚》周刊每周五4版(D1-D4)重点关注时尚、美酒、美食、旅游、家居等生活方式。《财商》周刊每周六32版(A1~A16 / B1~B32)聚焦金融投资,秉承“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金融投资致富”的理念,以“中国与世界”金融一体化的全新视野与核心理念,进行多维度立体的价值判断;发现股票市场、银行、保险、黄金、期货、外汇、债券、信托等所有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投资机遇,对个人投资及家庭理财提供实操性指导和趋势性判断。提供第一财经在线直播、最新财经资讯和商业评论,为菁英人群提供有价值的财经视角、商业智慧和投资教育,成为用户事业成长的伙伴和值得信赖的交流平台。
投报纸、杂志、奖励基金,比如《中国证券报》、《新财经》、国泰安十周年研究奖励基金
首先,《第一财经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入门, 轻量级, 适合非专业人士的财经普及类杂志;另外,《财经》杂志和《财新周刊》,《财新》是由胡舒立离开财经团队后创办的,这是个牛逼的财经主编,感兴趣的自行百度。(这两个杂志是比较严肃的财经刊物, 报道的也都是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事件或对象,业界评价《财新》略胜一筹);还有就是《Value价值》 《Money+》 《哈佛商业评论》模仿外媒思路,可以一读;喜欢证券的朋友,三大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必不可少。
一财的比较通俗易接受
《财经》《商界》
投报纸、杂志、奖励基金,比如《中国证券报》、《新财经》、国泰安十周年研究奖励基金
CNG1.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简称CNG)是天然气加压(超过3,600磅/平方英寸)并以气态储存在容器中。它与管道天然气的组分相同。CNG可作为车辆燃料利用。LNG可以用来制作CNG,这种以CNG为燃料的车辆叫做NGV(Natural Gas Vehicle)。与生产CNG的传统方法相比,这套工艺要求的精密设备费用更低,只需要约15%的运作和维护费用。2.《中国国家地理》(China National Geograph,简称CNG),原名《地理知识》,是一本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一本有关地理的杂志。现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为李栓科(社长1997年至今,总编辑2000年10月至今),杂志社地址北京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创刊于1950年,当时整本杂志祗有8页,一年后增至16页。当时的内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国地理、自然地理、地图及地理调查法、地理教学、地理资料等。在1954年,《地理知识》因发表披露中国国内的工业地理文章,被中国官方认为是“泄密”而遭受重创。但不久后影响消失,该杂志的内容继续扩充,至1957年时增至48页,发行量达到了2万册。中国大陆的一些科学杂志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击,《地理知识》也不例外,在此期间,《地理知识》发行很不稳定,时断时续,该情况在文革结束后才有所改善。1998年,该杂志全面改版,页数增至84页,翌年增至100页。2000年,《地理知识》杂志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随后亦在台湾、香港等地推出繁体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增至148页并推出青少年版《博物》。2005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选美中国”的特刊。2005年10月,在其创刊55周年之际,推出550页的“选美中国”特刊,出版量达到55万册的历史新高。该特刊深受消费者的好评,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乃至出现了部分地区的书报亭出现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情况。有批评意见称,杂志社明知55万册不够供给市场需求,但仍将出版量定为55万之低,是为了推出稍后上市的68元的精装版本。中国国家地理各期主题2006年第九期 世界大迁都2006年第十期 景观大道(318国道)2006年第十一期 伊犁河谷2006年第十二期 中国能源问题2007年第一期 吉祥中国2007年第二期 中国姓氏2007年第三期 江南2007年第四期 阿尔山2007年第五期 中国梦(上)2007年第六期 中国梦(下)2007年第七期 美景出自喀斯特**************************************************************************************************************1929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记者梅纳德·威廉斯在给主编的信中说:“最痛快的事情莫过于能够通过照片和文字,带领125万国家地理学会的会员一起登上高山,俯瞰世界……”这段话,成了《国家地理》杂志所有记者为之骄傲的工作理由。如今在中国,《中国国家地理》的记者们也带着类似的激情跋涉于祖国的名山大川。10月号杂志以“318国道——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为主打,其主办者称发行量突破100万册。在杂志社社长李栓科看来,他们在互联网时代的夹缝中,这本杂志的发展再一次强力突围。内容为王李栓科是在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新大院的办公室内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其办公室靠着经营部门,编辑部则在另一栋楼办公。“编辑部和经营部门是完全独立的,还是那句老话,内容为王。我们很少就一个内容去进行营销,而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销售。”李栓科说。“景观大道”专辑带来的成功,印证了李栓科的话。而用编辑们的话来说,为了这个计划中的发行量,整个9月,他们就跟上了发条一样。说及“景观大道”的策划,李栓科介绍:“我们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国辽阔国土、壮丽山河的象征物,而寻找的结果是,发现大致沿着北纬30度线延伸的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是最佳选择。”而为了这个发现,杂志社不但派出了专门的考察队,还邀请了众多著名的作家、学者,分头探访。“对于一本杂志来讲,最重要的是编辑部,包括背后的专家支持。如果没有打不烂、揉不碎的编辑部,市场运营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伴随着内容的提升,是发行量和广告价格的增长。这一路走来,不能不提及去年杂志创刊55周年之际,持续一年之久的“中国最美的地方”的评选与报道。“其影响力远超我们的预想。”回顾那段经历,李栓科仍然很感慨。据介绍,杂志社首先组织了一个专家协会组、一个媒体组。专家协会组负责制定详尽的评选标准,跟媒体的合作则是希望在每一个省市都进行评选,“比如广东的一些媒体,组织当地的专家合作,并调动读者参与评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科学的真实杂志在近几年获得高速成长,李栓科理解的原因是,“和天时地利人和有关”,“改革开放使国力增强,中国人对未知世界有发现的欲望,同时对已知世界也有再发现的愿望。《中国国家地理》就定位于此——讲述社会难点、热点、疑点地理故事,并对科学上的新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报道。”据了解,《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从1950年创刊开始,一直是以传播基本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己任,这一定位在当时来说是合理的,也曾有过鼎盛时期。但从1982年开始,在读者市场分化以后,《地理知识》与其他老牌纸媒一样,面临相同的命运转变。1998年,《地理知识》变身为《中国国家地理》。在改版后的几年时间里,杂志发行量上升了十多倍。2001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繁体版在中国台湾创刊,2002年日文版也正式上市。李栓科说:“我们的选题,就是要向读者传递真正的科学知识。比如沙尘暴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其实很多媒体是在妖魔化沙尘暴。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沙尘暴还能减轻酸雨的危害。这是因为沙尘暴里面的气溶胶物质颗粒,中和了酸雨当中的绝大部分东西。”“另外像全球变暖,正是因为有了沙尘暴的作用,从而大大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对于沙尘暴来讲,靠植树造林来解决更是一个谎话。因为沙尘暴是在高空的,靠大气层输送,带到很远的地方。”“而这些也就是我们要做和能做的事,以科学的态度去解读热点问题。把这些内容做好了,发行和广告自然就很轻松了。”李栓科告诉记者,“最关键还是内容,独家视角的内容才是王。我们80%的精力、物力和财力,都是用在编辑部。”
最牛的财经杂志还是胡舒立团队的《新世纪》周刊,其次还有《财经》、《二十一世纪经济报》《第一财经》周刊
想到几个,《财富》、《福布斯》和《商业周刊》
我喜欢看一些有关财经的杂志,经常会去杂志铺查找,个人认为比较好看的有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希望能帮助到你们,采纳o_O!
第一财经杂志多久能看完一期:四期第一财经杂志每月是四期,一般都是一个星期一个期刊,这也是大多数杂志的内容
你好!我个人比较推荐《21世纪经济报》和杂志类《南风窗》,《财智》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