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石油工程期刊官网

发布时间:

石油工程期刊官网

源于网络翻译,仅供参考The Open Petroleum Engineering Journal开放石油工程学报The Open Petroleum Engineering Journal, a peer-reviewed journal, is an important and reliable source of current information on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开放石油工程杂志是一个同行评审期刊,是当前开发领域信息的重要和可靠来源。

上期刊网下载

在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内主流数据库网站都没有检索到这本刊,确定有这本刊吗?

石油化工设备期刊官网

《石油和化工设备》简介本刊是国家一级协会——中国化工机械动力技术协会会刊,是国家级科技信息型刊物,现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石油、化工设备及防腐技术的最新动态;交流设备管理经验;介绍石油、石化、化工设备设计、制造、使用、维修、管理和防腐技术,石油、石化、化工设备和防腐蚀方面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是一本全面反映石油、石化、化工设备及防腐技术的综合性专业期刊。国家级期刊 目前不是核心期刊 具体投稿方式:

是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科技核心

石油化工设备

《石油化工设备》由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主办,是统计源期刊,综合因子为0.583。石油化工设备报道国内上的新技术、新经验、新发展及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提高行业...

石油学报期刊官网

1. 《石油学报》2. 《石油勘探与开发》3.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4. 《油田化学》5. 《石油炼制与化工》6.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 《天然气工业》8.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9. 《石油钻采工艺》10. 《油气储运》11. 《钻井液与完井液》12. 《石油机械》13.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4. 《炼油设计》15. 《油气田地面工程》16. 《钻采工艺》17. 《石油化工》18. 《新疆石油地质》19.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 《石油实验地质》21.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2.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3.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4. 《石油钻探技术》25.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6.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是的。EI数据库自1985年开始收录《石油学报》,1989年停止收录,1997年开始重新收录至今。

1、石油勘探与开发2、石油学报 3、天然气工业 4、石油与天然气地质5、石油化工 6、石油实验地质 7、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石油钻采工艺 9、油田化学 10、新疆石油地质11、西南石油学院学报(改名为: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12、石油机械 13、钻采工艺14、石油炼制与化工 15、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6、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7、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8、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19、油气储运 20、石油天然气学报 21、中国海上油气 22、石油钻探技术 23、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4、石油物探 25、油气田地面工程 26、天然气地球科学 27、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8、测井技术 29、断块油气田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期刊官网

来源:《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09年第12期供稿文/朱思斯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导读]曾被媒体炒得火爆的中国钢企采购铁矿石案仍没有淡出读者的视野。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曾被媒体炒得火爆的中国钢企采购铁矿石案仍没有淡出读者的视野。业内人士心里十分清楚,虽然与Fortescue Metals(以下简称FM)达成铁矿石供应合约,但对将来形成“中国价格”的影响有限,与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国际铁矿石供应商三巨头的后续谈判仍然艰巨、复杂。在有识之士来看,2009年铁矿石采购案的意义已不在于当年铁矿石采购首发价、长协价格、现货价格的高低,已成为中国钢企为自己发展与供应商的生存之战,总目标是产生“中国价格”的定价规则。业内决策者的目光不应仅限于关注一城一地的得失,应当深刻反思中国钢企发展战略的时候了,否则将走到更加困难的境地。此案还在继续进行之中,但已给我们很多重要启示。 启示一:市场调节机制不是万能的,政府“出手时就出手” 近年来,两拓与淡水河谷三巨头用不正当手段哄抬价格,中国钢企强烈要求政府部门采取措施时,却有人反对,主张政府不要干预,依靠市场机制自我调节。他们把市场机制看成是万能的,完全脱离实际情况。商人是逐利的,企业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在缺乏法规监管和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利用其占有的各种资源控制市场,形成垄断以实现本企业的不正当得利。这种例子屡见不鲜,华尔街银行家们的投机行为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铁矿石采购案又是其中一例而已。 乌克兰、俄罗斯在全球铁矿石资源量居一、二位,其主要供应欧洲并受本国政策的影响出口有限。中国拥有全球14%的铁矿石资源,位居全球第三,但品位低(平均品位仅为25%左右),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而排位在后的澳大利亚和巴西,却成为中国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供应商在全球铁矿石版图中的地位,首先是由品位决定的。因此控制高品位(平均品位在40%以上)铁矿石的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垄断地位。总体来看,巴西淡水河谷的铁矿石品位最高,但对中国市场而言澳矿有明显的海运优势。在全球金融危机严重的形势下,全球钢铁市场需求骤减,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时(2009年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分别减产25%),三大国际矿商逆市而上,不断飚升铁矿石价格,2008年迫使中国钢企接受了最高涨幅达96%的谈判价格。这除了利用中国钢企内部的漏洞之外,关键是他们通过寡头联合控制了铁矿石市场,使中国钢企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关统计认为,自2002年以来的八年间,中方为此累计多支付7000亿元。在市场调节作用下,供大于求时价格降低,铁矿石价格却逆向而动,并惊人的飚升,这难道是市场经济规律吗?不是寡头垄断的黑手操纵吗?垄断市场、操纵价格,这在完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也不会坐视不管的。 启示二:中国钢企内部混乱,产业整合势在必行 2009年8月11日上海市检察机关对涉嫌“间谍案”的澳大利亚力拓公司胡世泰等四人做出批捕决定,其后罪名却戏剧性地变化。不论结果如何,胡世泰等人只是在中国钢企行业一片混乱局面中失手的投机者。《纽约时报》说,这些行为只是全球公认的商业谋略……力拓案的转折,可以说是商业的胜利。这真是中国钢企的莫大耻辱,对方用不正当的手段造成我们巨大的损失,仅仅是采用公认的“谋略”。 中国钢企的现状,是他人“谋略”成功的温床。中国钢企现有千余家,大批钢企产能在100万吨以下,分散、规模小,归属国家、地方政府、民营多头管理,难以统一协调,中国钢铁企业协会(简称中钢协)成员只是国字号的大型钢企,众多的中小钢企被排除在外,加上中央和地方利益难以摆平,民营企业没完全平等的地位,产业内存在的问题太多,头绪繁杂,解决难度大。 滥用进口资质是导致进口秩序混乱的直接原因。近几年,中钢协一直在大力缩减铁矿石进口资质。2005年,我国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超过了600家,目前已被缩减到211家,拥有进口资质的钢企产能基本在500万吨以上。2009年1月,中钢协正式推行铁矿石代理制,这种模式借鉴了日本企业的做法。在日本,大钢厂负责确定长期谈判合同价格后,由几家大的独立贸易商做代理负责进口,代理费是进口价格的1%-3%,中国的代理费是进口价格的3%-5%,造成没有进口资质的中小企业负担过重。我国对铁矿石进口管制越来越严,其结果是没有进口资质的钢企在需要进口铁矿石时,就必须找有资质的企业代理,为此需要支付大笔佣金。某钢企的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每吨铁矿石需缴纳1-3美元的代理费,每年他们企业进口1000万吨铁矿石,相当于要缴纳1-2亿元代理费。与其说是代理费,不如说是一种获取暴利的倒卖行为,在矿石供应紧张时,他们卖给我们的价格是原价的1.5-2倍。代理制形成大鱼吃小鱼的黑洞,引起中小钢企的强烈反弹。 要想实现“中国价格”这一目标还有艰巨的道路。国际惯例,每年开始铁矿石价格谈判后,任何一个国家的钢企与供应商达成协议价格,全球各钢企都要接受这个价格。2009年8月,淡水河谷公司于意大利第一大钢企里瓦确定了铁矿石年度基准价格,在2008年的基础上,粉矿价格下降28.2%,球团价格下降48.3%,这与之前淡水河谷与全球主要钢企确定的降幅一致,与亚洲的日本、韩国钢企达成的价格相当,并比照了早些时候日澳定下的首发价。随后,全球最大的钢企安赛乐米塔尔也接受此价格,欧洲市场价格基本确定。 主持全年中方铁矿石谈判的中钢协坚持得到一个比首发价略高的降幅,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却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固守首发价,双方形成僵局。随后曝出中国钢企与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企业FMG达成结果的消息,表面上看这个价格降幅超过日澳首发价,实现了半年定价和对中国统一价,基本满足了中钢协的谈判底线。但这个小胜不足以摆脱“僵局”,FMG的铁矿石产量有限,今年才有5000万吨的产量,即使全部卖给中国,也只能满足中国钢企全年进口铁矿石的1/10,更何况FMG也不会“把所有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面”,中国和FMG达成铁矿石价格,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其中,中国某公司是FMG的大股东,中国许诺给FMG可观的融资帮助其迅速扩产的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普遍认为压三大矿商接受“中国价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中国铁矿石采购谈判模式刚刚调整,新模式正在探索。此前,所有铁矿石谈判都由商务部来做整体规划,宝钢牵头谈判,然后再把情况报告给中国钢协,中钢协再报商务部,商务部再报中央。今年商务部第一次放权给中钢协,以宝钢代表中国钢企与矿商谈判,应当看到企业对企业的谈判模式更加专业,效率更高,干扰更少。环节越多,胡世泰等人采用商界公认的“谋略”投机获利就更多。因此,谈判模式的探索是有益的,将有利于“中国价格”的形成,防止个别中国钢企出于自身短期利益的需要,单独与矿商谈判搅局。 去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显露了中国钢企产能过剩,这次铁矿石采购案反映中国钢企产业散乱的现象,必须出重拳整顿钢企,特别要在兼并重组上下功夫。产能过剩也为优质企业提供了并购重组的良好时机,推动钢企规模化经营势在必行。推动钢企兼并重组是非常复杂的难题,但这是振兴钢铁产业的必由之路,金融业、石油石化、电子工业、军工业等都曾兼并重组,而摆脱困境走向腾飞。据工信部官员透露,今年年底前《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条例》将正式出炉。将以宝钢、鞍钢和武钢为行业龙头,实现鞍本钢铁集团、广东钢铁集团、广西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和山东钢铁集团这五大钢铁集团的重组与整合。随着近来山东、河北等省钢铁企业重组的进行,“中国第一钢铁巨头”的名头不断在宝钢、山钢、河北钢铁集团之间交替。业内人士分析,这反映了中国钢铁产业重组启动,逐渐步入“热火朝天”的阶段。只有规模上去了,才能在成本、质量、节能减排上与国际巨头竞争,才能在矿石价格上更有发言权。相信不长时间会有中国价格的诞生,进而成为全球价格。 启示三:破解铁矿石采购谈判怪圈的根本途径在于实施产业链安全战略 近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钢铁和铁矿石的需求增长迅猛,2008年中国进口铁矿已达4.4亿吨。占年度铁矿石需求的52%,其中60%以上来自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专家普遍认为对进口原料依赖度超过50%,这个产业则处于缺乏安全保障的状态。全球经济或国际供应商一旦有风吹草动,则危及这个产业的生存,更谈不上竞争了。中钢协即使借力国家赋予的行政权力,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达到产业兼并重组的理想目标,争取到“中国价格”,如果没有长远的发展战略实施作保障,特别是对资源的控制,也难以保证“中国价格”长期稳定与合理。 因此,尽快实施产业链和物流链的安全战略才是中国钢企的根本出路。即在严重依赖国际市场资源供应的背景下,中国钢企在兼并重组条件下形成产业集中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集团,把握全球钢材和铁矿石快速增长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到海外合作投资、开矿、建钢厂、建海运船队,参股或控股海外矿企,重点投资包括三大矿企在内的矿商,凭实力争夺话语权,而不是以巨大的需求坐等“中国价格”的到来。 类似的成功实例在国内外皆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在国企中是实施产业链安全战略的成功者。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石油就预测到国内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必然会带来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巨大需求,在分析国内资源和生产潜能的基础上,做出21世纪初中国对进口油气依存度将达到50%以上的准确估计,积极开展实施海外战略,以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从1993年开始在海外投资并购油气田,用10年左右时间成功收回投资,不仅使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生产技术和队伍在海外展示实力,还创造了超投资的利润回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拿下伊拉克战后第一份国际油气合同,签下伊拉克特大型油田——鲁迈拉油田的单子。到今年为止,中石油在海外共有合作项目近80个,油气年产量近7000亿吨,不远的将来其海外产量将翻一番以上,在有力地保障国内能源安全的同时企业效益和竞争力大增,成为全球500强中利润最多的中国企业,跃居全球十大石油公司第五名。它的成功经验在于早期向海外油气资源上游产业链发展,用投资并购控制资源,确保了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日本是个矿产资源贫乏的国家,它的钢铁产业是国家的支柱型产业。在解决钢企原料的产业链和物流链发展上,日本钢铁企业通过几家综合商社早已形成国际铁矿石市场的战略布局。钢企龙头新日铁公司和投资海外铁矿石、海运物流链为主的三井物产联手形成利益共同体,他们之间相互持股、共同投资形成紧密的战略联盟。三井物产在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中都有股份,澳矿24家企业中,日本三大商社重点投资8家,参股16家,三井物产还与淡水河谷建立了联盟关系,提供采掘机械、建立物流合资企业。目前三井物产拥有权益比例的铁矿石控股产量已跃居全球第四位,年开采权益已超过4000万吨,相当于为日本建立了一个FMG。三井物产等商社在发展钢铁产业链上的海运物流业,超前布局已成规模。三井物产从2004年到2009年,在购船和租船两方面投资巨大,船队规模从2003年5月的547艘将增加到720艘,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海运集团,通过港口布点,签订长期协议和扩大运能,日本海运巨头逐渐掌握了铁矿石海运的主动权。尽管全球铁矿石和海运费价格上涨,三井物产向新日铁让利,在价格下跌时,三井物产从新日铁获得补偿,这样日本的钢企和物流企业互惠互利,互为支撑,共抗危机和发展,实现双赢。即使钢企保证产业链的资源供给,又使新日铁获得有利的国际竞争地位。近期两拓拟合并遭到全球钢铁企业大会反对,可以认定铁矿石供应方和采购方都意识到控制资源的重要性,一场新的博弈拼杀正在展开…… 不论是中石油走向海外的发展战略,还是日本新日铁与三井物产的战略联盟范例,都告诉我们破解铁矿石采购谈判怪圈的根本途径在于实施产业链安全战略。

中国石油石化物资采购与供应链交流大会会议时间:3月20日-22日会议地点:上海报名方式:官网报名(百度搜会议名),电话报名(找不到可以私信问我)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期刊官网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双月刊 25.00/刊 《全面腐蚀控制》 月刊 12.00/刊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双月刊 10.00 /刊 《腐蚀与防护》 月刊 10.00 /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双月刊 28.00 /刊

摘?要 在石油的开采和冶炼的工程中我们需要用到很多的机械加工辅助设备,由于这些设备所处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保养不周等原因,在设备使用过程中会经常发生腐蚀现象。这些腐蚀现象会对石油化工设备造成损坏,导致石油开采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石油的生产率降低,更有可能威胁到周围的环境,造成巨大的工业污染。本文旨在对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防护与监测问题进行分析,以预防与监控现实中可能出现的设备腐蚀问题,提出良好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防护;监测 中图分类号 TN9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71-0166-01 要探究出更有效的防护与监测腐蚀的措施,必须先从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源头出发,根据理论与实例,浅析与罗列可能造成设备腐蚀的途径。并且针对这些可能发生腐蚀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防护与监测措施,以达到一定的防护效果。当应力和腐蚀环境组合时,很容易造成设备的腐蚀与损坏。 1 原油中存在的腐蚀介质 1.1 无机盐的腐蚀 原油在开采中,原油中的水分经过脱水处理,已大大减少。但仍然不能完全去除水分,这部分水分中带有一定成分的无机盐,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当这部分水分与原油产生乳化结合,之后由于炼制原油过程中的加热处理,该类无机盐便会因为受热而发生水解。之后便会形成某些强腐蚀性的气体,如氯化氢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水蒸气共同从塔顶排出,在塔顶冷却时,强腐蚀性气体会形成酸性溶液,对塔顶附近的机械系统造成酸性腐蚀,破坏其冷却功能。 1.2 硫化物的腐蚀 众所周知,原油中含有一些硫化物,常温常压下,或温度并不很高的条件下,硫化物并不会对设备产生明显的腐蚀与损害。但是,当温度接近或高于三百五十摄氏度时,电化学腐蚀情况便尤为严重。并且,其腐蚀能力会随着温度的增高而持续加强,例如在设备减压等条件下,该类情况下的高温对硫化物的活性起到了强有力的催化,腐蚀程度较高。 1.3 氮化物的腐蚀 除了上述几种物质以外,原油中还存在着某些氮化物。在石油的加工过程中,该类氮化物会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氨气等。该类气体或物质在石油的蒸馏过程中与水结合,也会生成腐蚀性物质,促使设备发生又一种电化学腐蚀。并且,硫化氢与氨水共同反应,会使电化学腐蚀加重,对储存罐或管道内壁涂料造成腐蚀,在石油产品生产中造成设备的故障和一些事故的发生。 1.4 水分造成的腐蚀 在无机盐腐蚀中我们可知,是由于水分中存在的无机盐对石油化工设备造成了一种腐蚀,然而,石油开采过程中,或者石油分馏、冷却过程中所产生及引进的水分,也会给设备制造了一个适宜的腐蚀环境,同时,水分也未化学反应的顺利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冷却器中的水分与石油分馏中产生的部分物质进行溶解反应,使设备构造或分馏、冷却系统造成损毁或破坏。并且,该类情况在易腐蚀部位时有发生,例如储油罐底部等。再次,系统中堆积的水分会在管道及机械系统中形成水垢或造成金属管道的生锈堵塞。这在冷却装置中最为常见,会造成石油产品泄露或污染的可能。 2 外界环境中存在的腐蚀介质 现阶段我们发现,大多数石油化工厂的设备是存在于露天的情况下,或者大部分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因此,外界中主要的腐蚀介质来源于大气中,这些大气腐蚀会对设备造成不同成对的侵蚀与破坏,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与石油的正常生产。 2.1 水蒸气 在自然环境中,空气里存在一定量的水蒸气,其大多情况下以气态形式出现在大气中,因此并不会对石油化工设备带来任何影响。然而在温度较高或温差较大的天气下,热的水蒸气碰到金属设备表面,冷却凝结成为液态水。而由于设备金属表面不完全光滑,因此在设备表面凹陷处会存在液态水的累积,累积较厚的水膜与空气中酸性或碱性气体杂质产生相应物理或化学反应,形成腐蚀性溶液,导致该类设备产生电化学腐蚀。 2.2 氧气以及其他气体 金属设备所具有的化学活性强,在长期与空气接触下,空气中的氧气会与其作用形成氧化膜。虽然这层氧化膜会对设备表面形成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但是由于工业环境中,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大量存在,其会对设备表面的氧化膜造成破坏,导致其与设备金属表面接触产生化学反应,加重对金属设备的腐蚀。 3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防护措施 3.1 石油化工设备的设计 要注重腐蚀的防护,首先要从石油化工设备的合理设计开始。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腐蚀产生的原因及腐蚀介质源头,使设备的设计体现出腐蚀控制措施。这个设计包括设备的选择,设备的构造与结构设置,在设备易腐蚀部位,加强保护措施的设计与布置,例如添加保护罩等,使设备易腐蚀部位减少与外界接触等等措施。 3.2 石油化工设备的材质选择 石油化学设备的材质选择,也是其防护腐蚀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石油产品的生产中,设备材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影响着设备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等。在石油产品生产中,合金与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广泛运用,然而该类金属材料由于其本身特性,总是容易被酸碱溶液等腐蚀。非金属材料相对之下,具有更良好的耐腐蚀性,并且其种类繁多,在石油化工设备中逐渐运用,如玻璃纤维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各种新型材料也正被广泛研制,种类不断增加,为之后的设备腐蚀的防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电化学腐蚀防护 电化学腐蚀的防护主要由阴极与阳极防护组成。其中,对于阴极防护,一般做法是,将一定量的阴极电流通入金属设备表面,抑制金属离子的溶解,防止金属的腐蚀。同时,对于阳极,方法是通入阳极电流,以使电位提高,有效抑制金属的腐蚀。 3.4 石油化工设备表面的防护 在石油化工设备的表面,增加防护层十分重要。在外可防止金属设备表面与外界大气中的腐蚀介质的接触,在内可防止原油中腐蚀介质对设备内部装置的腐蚀,避免不良腐蚀反应的发生。 现阶段,石油化工设备中常采用的添加防护涂料的方法进行防护。在金属表面增加金属或非金属层,隔绝外界或原油内部的腐蚀。同时也要根据物质的特性和所使用环境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涂料或 镀层。 4 设备正常运转的监测 为了保证石油化工设备的长期正常工作运转,除了进行相应防护操作,例如改进设备易腐蚀部分的材质,合理使用相应防腐蚀涂料等,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监控,实时监测设备状况。 石油化工设备运转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故障可分为工艺和设备故障两类。两种故障在一定情况下会交织发生,造成设备部分温度过高,致使设备部分异常受热变形、开裂等损坏情况,进而造成石油产品泄漏或与外界不良接触,导致污染发生。需要建立起有效监控系统,采用先进仪器对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情况实时监测,尽早发现和预防腐蚀造成的危害,避免更大危害的产生。 同时也要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检修其出现的日常问题,保证该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正常监测,及时预防石油化工设备腐蚀带来的生产上的危害。 5 结论 随着国家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与进步,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现象也不断增加,其导致的设备损毁及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通过以上对设备腐蚀原因的全面分析,归纳总结出了相应的防护与监测方法。当然,上述分析的也只是常见的腐蚀状况,在实际中,仍然存在其他的腐蚀问题,需要根据实际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与补救方法及对策,同时,要逐步采用先进的状态监测仪器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腐蚀状态监测, 为预测维修打好基础 。防护与监测并重,将腐蚀的危害降到最低,将腐蚀的破坏程度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王磊.浅谈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问题[J].科技向导,2011,26:256. [2]卞建华,张建民.石油化工设备腐蚀问题的探讨[J].山东化工,2008,37:30. 作者简介 伍龙燕(1977—),男,工程师,2001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工学学士学位,现从事核电站常规岛压力容器、石油化工设备的设计开发工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