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论文

一、论文的选题包括的范围要小、要具体

一般来说宜小不宜大,宜窄不宜宽,题目太大把握不住,考虑难以深入细致,容易泛泛而论。有些大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多则上万字,论文的选题越大越好,岂不知选题越大越空洞,不能准确的、具体的去阐述,而应该结合自己实际,从小处着手,仔细研究,把选题做精,做透彻,做具体。

二、论文的选题要有实用价值,不能脱离实际

有些大学认为,学问越深越好,选一些别人陌生的领域去研究。其实不然,论文的选题要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要和大众关心的话题中去挖掘,引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进一步论文整体面貌和特点

三、论文的选题要新颖,要有独到见解

一篇成功的毕业论文,选题要有新意,何为新意,就是论文中要有新观点、新看法、新见解,标题是一篇论文的灵魂,好的标题可以吸引人们的眼球。只有这才能达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四、论文的题目要规范,言简意核

选题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力求简括、高度浓缩。

五、论文的选题还要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着手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选题,自己平时有所关注和积累资料,才能比较好的去掌控和把握,去潜心研究和挖掘。论文写作是一个时间相对较长,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又很辛苦,没有兴趣或有反感的情绪是很难顺利完成。

六、建议关注热点,切入点要新颖

从何处入手,怎样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也是每一位大学生特别注重的问题,因为选题的切入点恰当与否、准确与否,将直接决定毕业论文的质量。研究的重点、难点要鲜明地列出,研究内容观点新颖、重点突出、难点明晰,创新见解要基本形成,不能让观点淹没在内容中。

下面给您找几个作为参考,你也可以稍微修改一下在用,总之就是,确定之后给老师在确认一下,在开始写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更要从社会、家庭、学校、留守儿童自身等方面探讨当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因素

留守儿童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特别是近几年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增长,而他们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对他们的教育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我们要深入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城市打工,而孩子自己留在农村生活,他们或者是与父亲、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长辈亲人、朋友一起生活而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正因为留守,所以他们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上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引导与帮助,成长的过程中情感上缺少了父母的呵护,使其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和心理发展上极易产生偏离和异常。[1]

在就学情况上,据统计当前在农村辍学的所有学生中留守儿童占73%,其中76%为女生,这些留守儿童辍学后大多随父母进城打工。

在学习情况上,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有一定差距。在“学习成绩”问题中,大多数留守儿童感到有困难,在“学习遇到困难谁帮助”问题上,留守儿童主要依靠老师同学,非留守儿童还可以依靠父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年龄稍大的孩子还要帮家里做家务,所以学习时间相对得不到保证,对学习成绩造成一定影响。

在监护问题上,由于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管理制度等条件的限制,学校只是负责留守孩子在上课时间进行监管,课余时间监管只能由其临时监护人负责,而多数留守儿童的监管人都是(外)祖父母,他们多数文化水平很低且年事已高,只能在吃饱穿暖等生活上给予关怀,而对学习辅导上基本是空白,致使留守儿童缺少正常的监护。

二、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由其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引起的,而是由社会、家庭、学校环境以及留守儿童自身等因素共同导致的。

(一)社会环境因素

由于历史原因,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在我国长期存在着,正是这种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农民尽管离开了农村到城市打工,但户口依旧是农村的,各种的福利待遇不能与城市居民建立平等,尤其是与这种二元结构及户籍制度相对应的义务教育制度也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不平等现象。[2]进城打工的农民要想其子女在打工城市上学,需要缴纳昂贵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尽管在有些城市设有农民工子弟学校,但他们的升学问题由于不同地区中高考制度的限制也难以解决。其次,地方基层政府方面未给予留守儿童足够重视以及政策措施不力。农民外出打工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所以当地基层政府支持农民外出打工,而对留守儿童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育问题上几乎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对贫困的留守儿童家庭缺乏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再次,社会广大农民外出打工成风,读书不重要观念盛行。孩子从小在这种环境中成长,错误的认为读书不重要。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也认为,如今的大学生毕业不包分配,昂贵的教育投入,毕业还没有稳定的工作,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外出打工挣钱。可见外出打工成风的环境以及读书不重要观念对孩子学习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

(二)家庭环境因素

第一,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教育方式与监管不当。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都是单亲、亲戚、祖父母,我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也决定了单亲监护人一般都是母亲,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作为主要劳动力的父亲不在家,所以家里所有的农活都由母亲一人承担,根本没有太多时间顾及孩子,再加上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学习也帮不上忙,还有监护人是(外)祖父母,对孩子都存在溺爱倾向,在充分满足物质需求同时缺少在精神道德层面的引导和管束,这及其容易使孩子滋生不良习惯。同时,祖辈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代沟较深,很难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沟通。

第二,农村父母文化水平低,家庭教育相对欠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父母认为自身的文化水平低从而将孩子的教育问题完全交给了学校,孩子放学后的作业问题对部分父母来说都是有困难的,所以无形中给孩子的学习造成影响。

第三,农村家庭经济负担过重。由于农村传宗接代封建思想的影响,农村家庭子女普遍偏多,家庭经济负担重,为此,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挣钱,但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直接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学习情况受到影响。

(三)学校环境因素

一方面是农村教育系统对留守儿童重视程度不够。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上存在缺陷,性格多孤僻,学习成绩不佳,而学校为了升学率,成绩较好的学生成为他们主要培养对象,对于成绩欠佳的农村留守儿童则放弃教育管理,从而导致孩子们的逆反心理甚至逃学、辍学。另一方面则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办学条件较差。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师缺乏因材施教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缺少研究,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失学、辍学现象严重。[3]此外,农村学校图书馆、体育馆等不齐全,学生放学后自由散漫活动,多去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由此会产生诸多留守儿童问题。

(四)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因素

儿童阶段是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留守儿童正处于这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可塑性很强,加之留守儿童尚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极其容易受外界干扰和侵害,被坏人引入歧途,从而造成学习上散漫,在学校里出现打架斗殴、迟到早退、违纪等一系列问题。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首先,社会环境方面,面对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农村外出打工成风等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政府应从和谐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大农村教育资本的投入力度,优化政策环境,建立适时的社会化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兴建务工子女学校、加大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使务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

其次,家庭环境方面,父母的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父母外出打工时尽量将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或父母其中一人留在家里,以保证家庭教育的完整性。如果是(外)祖父母监管,一定要对留守儿童严格要求,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父母也应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以及时掌握孩子的一切状况。

最后,要优化学校环境,学校教育环境是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基层政府要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的环境,如网吧、游戏厅等的规范管理,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要努力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学校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的关注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积极与留守儿童监护人沟通以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瑞娟,王秀丽.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对策[J].警官文苑,2010(3)

[2]谷龙飞.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3]周华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D].江西.南昌大学.2011

[4]丁静.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及其应对之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

[5]何智明,杜学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成因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1)

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文摘要: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农村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经费投入较少、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农民工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等。为了促进农村教育进一步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从管理体制、经费投入、师资力量以及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相关问题给出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我国人口众多、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办学条件较差、师资水平较低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需要我们加以解决。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对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样本小学、初中,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分别占37.8%和45.1%;实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和70.3%;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分别占22.3%和28.8%;教具、墨水、纸笔、粉笔不足的分别占到32.55%和35%。截止2002年底,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6省市以外,全国其他地区中小学D级危房总面积为4000万平方米。”[1]随着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的不断增加,危房面积在逐年减少,基本的教学设施也日趋完善。但现有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勉强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以及机房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仍很难普及和应用,再加上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等因素,我国农村教育的质量远远低于城市。

(二)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亟待加强

农村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依据农村教师队伍目前的状况,远远没有达到农村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

首先,农村教师短缺以及农村教师学历层次偏低。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来进行教学,教育教学观念陈旧。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进修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相对缺乏,不利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水平。近年来,随着教师结构老龄化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一些教师已不再胜任教学工作,而由于受当地财政水平的影响,师范类毕业生和正规本科毕业生愿意到农村进行教学的却聊聊无几。因此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

其次,对农村教师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致使农村教师代课现象普遍,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广大农村,教师的工资与城市教师相比普遍较低,而随着居民消费指数的不断上涨,一些农村教师对目前的生活现状越来越为之不满。迫于生计,一些教师将自己的教学任务交给一些并无教学资格的人,而自己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做别的事情,每月只需支付一些代课费用。从代课这一现象一方面可以看出农村教师的待遇需要加以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要对教师进行不定期的在岗抽查和教学水平的定期评估,严查教师找人代课的现象,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动机

近些年来,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以及收入低等现象致使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家长们也因此产生了学习无用或让子女提前就业学门手艺的想法,所以就导致了大量学生辍学和厌学现象的发生。在广大农村,读书无用论至今仍被一些家长认同并加以推崇。虽然也有许多农民希望子女成才,但因受到农村的经济条件的制约,一些学生仍无缘和城市学生一起进入高校继续深造。

(四)外出民工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偏低

对于留守子女的定义,学术界一般将其界定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生活和学习的16周岁以下的孩子,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已有2295万的留守子女,占到农村同龄人口的20%。与此同时,学生父母同时外出打工的比例占外出民工总数的56.70%,是外出打工家庭总数的一半;而在父母一方外出打工中,父亲外出打工数明显多于母亲。统计结果还显示外出民工家庭教育中进行隔代教育的占留守儿童总数为41.24%,而长期处于这种隔代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更容易产生依赖、懒惰、自私 、的 习惯,同时也更容易忧郁和自卑。随着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于这些特殊儿童的教育也日益成为教育界以及学术界广泛探讨的话题。

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较低仍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调整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质量。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待遇和社会地位;严格实施教师资格管理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工作;继续做好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教师帮扶工作等。

(二)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并指导他们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

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的范围之内,培养学生也不仅仅只是教师的职责,同时也是家长的职责。只有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在广大农村,因经济落后,社会文化发展落后,农村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在农村的发展中,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大力要推动农村的经济,提高农村的文化水平,使农村家长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从而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培养。

(三)开展关爱活动,关注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父母外出打工学生,因其父母长期不在家中,长期缺少家庭的关爱,留守儿童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作为教师,要多关心他们,多进行师生交流。通过一些积极的交流,可以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及时的加以减轻和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惑。同时,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一方面可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在集体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集体中感受温暖。

(四)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的习惯和能力

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外界的影响来塑造和培养学生使之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其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矛盾的自我疏解以及自我控制。广大家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其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从而逐步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的习惯。

(五)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留守子女教育问题

从我国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选择。

所谓寄宿制学校,是实行全日制、封闭式的管理,对在校学生进行生活、学习统一管理的学校。寄宿制学校可以对留守儿童进行统一的生活管理,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留守儿童开展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因此寄宿式学校是当前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据统计数据显示,自中央和各地大力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2006年,全国小学寄宿生人数达704万人,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6.6%,西部地区小学寄宿生比例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全国初中阶段寄宿生总规模已达2221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7.3%,中西部农村初中寄宿生分别达到44.9%和52.4%。”[3]

随着寄宿制学校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将会摆脱隔代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在寄宿学校学校中充分体验学校教师和同学们的关爱,健康茁壮的成长。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关系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它与解决好“三农”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关系到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在新形势下,要增强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发展与改革并举,努力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唐斌.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新农村建设,2007.

[3]杨东平.教育蓝皮书:深入推进教育公平,2008.

农村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然而,从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情况却不容乐观。无论教学质量还是学校的管理,都因为经济水平以及地区上的差异与城市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农村学生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有着极为不良的影响。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在当前应该要加强农村学校管理与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帮助农村学子未来的发展,同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建设提供帮助。

1、农村学校管理问题概述

1.1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

从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现状来看,其管理理念还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学校管理理念,这种理念是极为落后的,对于农村学校管理质量的提高也毫无帮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传统的学校管理理念当中,是相当教条的,着重统一而忽视个性,重视服从而忽略交流,重形式更甚于内容。这样一来,不仅会造成学校的管理十分呆板沉闷,同时对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也毫无帮助。因此,笔者认为,要想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质量,就必须要改善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理念。

1.2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从目前农村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教师的积极性不高也是阻碍农村教学质量提高的一大原因。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农村学校的管理过程当中,大多是依靠着生硬刻板的制度来进行管理,这样一来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极为被动,同时也是处于一个被检查者的位置。学校根据教学任务对教师的教案书写、课堂授课甚至是布置作业的多少与次数都会进行详细的检查。这样一来,就会大大打击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让教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进行教学,自然而然就会影响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1.3缺乏有效的管理

缺乏有效的管理是当前农村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较大问题之一。众所周知,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指导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是极为重要的。然而,从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情况来看,却极为缺乏这种指导。这样一来,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改善,对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从笔者所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当前有许多农村学校虽然要求了教师提交工作计划,但是对于教师所提交的工作计划并不重视,只是注重形式上的工作计划而已。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与指导大大缺失,造成了学校管理工作的低效和低质。

1.4缺乏创新意识

对于农村学校的管理工作来说,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这样一来才能有效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然而,从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状况来看,创新意识的缺乏却让人心惊。大部分学校的管理人员在学校管理工作当中都只是依靠以往的形式和规章制度来进行,导致学校的管理工作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脱节,不仅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影响,同样也十分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1.5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完善

之所以农村学校的义务教育质量一直得不到明显的提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农村学校中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完善。这种考核评价机制不仅仅针对的是教师,同时还有对学生的评价。对于教师,学校更加重视的量级的工作,比如说发表论文的数量、课题研究的数量以及辅导学生作品获奖的数量等。而对于质的工作,却极为忽视。这样一来,就导致了部分教师为了追求量而产生的投机行为。从而使得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显著提高。除此之外,针对于学生,在城市学校开始着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时,农村学校依然是以分数来判断学生的好坏,这样一来就十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

1.6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

一直以来,在农村学校当中,管理手段的应用都是学校管理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状况,首先是因为农村学校无论是在资金、师资力量上都与城市学校有着较大的差距。这样一来,就导致农村学校对先进管理手段认识上的匮乏。其次,即便学校管理者认识到先进管理手段给学校所带来的好处,但是由于经济、师资、所处地区等客观上的因素,导致学校无法将先进的管理手段应用到学校管理当中,从而对学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产生了较大的阻碍。

2、加强和改善农村学校管理的实践探索

2.1农村学校管理的强化方法

要想改善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现状,加强农村学校的管理工作,那么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样一来,才能让农村学校的管理工作更有目的,同时根据学校实际的情况,以及教师、学生的意见来改善学校的管理工作,这样一来才能真正有效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学校更好地进行管理。其次,还有一点就是学校一定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工作。这是因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无论是对学校的管理,还是对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最后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给予教师充分的展示机会,无论是公开课还是优质课评选,这样都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让教师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从而提高农村学校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

2.2农村学校管理中陶行知管理思想的应用

要想将陶行知管理思想更好地应用在农村学校管理当中,那么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要建立以校长为代表,多方参与的科学民主学校管理机制。这是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学校管理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进行分离,避免“一言堂”的情况出现,这样一来才更有助于学校管理者听从多方的声音,从而有效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质量。其次,学校管理者在进行学校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因为,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改善当前农村学校管理工作的现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政策,帮助学校提高管理工作质量的同时,也能够让学校中的教师与学生更好地发展。第三,学校一定要重视规章制度的建设,通过更加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让教师明确自身的职责,同时根据规章制度来不断完善自身的工作,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工作,以此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最后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合理使用办学经费,提高学校办学效益。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在农村学校的办学过程中,由于地区经济水平的问题,导致农村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经费不足的情况。因此,在农村学校办学过程中,一定要将经费用在刀刃上,以此来提高办学效益,这样才能为学生与教师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

3、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方式解读

3.1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要想提高农村学校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那么首先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在农村学校当中,由于资金的匮乏以及师资力量的缺少,导致农村教师所掌握的教学资源十分稀少。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一定要加强教师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这样才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学校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开发信息中心,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这样一来就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

3.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对于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来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最为重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首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反对任何教学过程中形式化、教条化以及传统化的教学方式。要多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更加和谐、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其次,还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学校一定要提高教师的质量,可以开展不同的交流会或者是座谈会,让教师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让他们在未来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提高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最后,要想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的管理者还需要组织不同的教研活动,对当前农村小学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所使用的教材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解构,这样才能更加详实地掌握农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农村学校管理与义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要尽快改善当前的状况,才能让农村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需要对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工作入手,改善管理现状,并且将陶行知管理思想应用到其中。除此之外,还需要促进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的提升,根据这一问题则可以采用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以及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为农村学子创造更加明媚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保全,殷中木,赵孟桃.浅谈农村学校管理与义务教育教学质量[J].新课程小学,2014(2).

[2]向威宇.浅谈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与义务教育教学质量[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9):00264-00264.

[3]刘彦红.浅谈农村学校管理与义务教育教学质量[J].中文信息,2016(5).

[4]阿不力米提司马义.浅谈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与义务教育教学质量[J].教育,2016(5):00066-00066.

[5]魏学龙.浅析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与义务教育教学质量[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00267-00267.

[6]管建宏.浅谈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与义务教育教学质量[J].人间,2015,188(29):105-105.

[7]麦麦提吐逊阿布都热依木.浅谈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与义务教育教学质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0).

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的论文

1. ××地区小学教育"六三制"实施情况调查 2. ××地区小学教育"五三制"延续情况调查 3. ××地区小学生辍学情况调查 4. ××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情况的调查 5. ××学校通过课外活动实施素质教育情况的调查 6. 关于小学教育的基础性问题的调查 7. 关于小学教育的终身性问题的调查 8. 关于小学教育的综合性问题的调查 9. ××地区小学收费情况的调查 10.关于××私立小学办学情况的调查 12.××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改革情况调查 1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改革情况调查 14.××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情况调查 15.××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情况调查 16.××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改革情况调查 17.××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情况调查 19.××小学艺术课程教学改革情况调查 20.××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情况调查 21.××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改革情况调查 22.××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情况调查 2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改革情况调查 24.××地区小学科技教育现状的调查 25.家庭环境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 26.××地区小学高年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27.关于城乡小学英语教学差异的调查研究 28.关于小学语文字、词、义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29.×区小学心理辅导与教育现状的调查 30.××地区城镇小学环境教育的调查 31.小学生零用钱消费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32.××地区小学生双休日活动现状的调查及研究 33.××地区校园网现状的调查 34.××小学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调查 35.××地区小学教师学历现状与继续教育情况的调查 36.小学教师心理亚健康状况的调查 37.小学生语文能力对应用题学习影响的调查 38.语文课堂中小学生注意保持的调查研究 39.当代小学生向师性的调查 40.小学生口语表达障碍的心理因素调查 41.小学教师学历水平与教学效果调查 42.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与形式需求调查 43.家长心目中小学教师形象的调查 44.关于非认知因素在小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情况的调查 45.关于小学生学习动机问题的调查 46.关于小学生学习习惯问题的调查 47.关于小学生注意力障碍问题的调查 48.关于小学生学习习惯问题的调查 49.关于小学生自控力问题的调查 50.关于小学生攻击性行为问题的调查 51.关于小学生学习差异性问题的调查 52.关于××小学独生子女学习心理问题的调查 53.××地区小学教师学历情况调查 54.××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情况调查 55.××小学教师专业技能情况调查 56.××小学教师专业理想情况调查 57.××小学教师专业情操情况调查 58.关于幻灯片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情况的调查 59.关于录像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情况的调查 60.××学科基于网络环境进行教学情况的调查 61.关于××学科课程资源开发情况的调查 62.关于××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情况的调查 63.××小学基于网络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情况的调查

挂科一般可以补,文章没过可以推迟重新做总而言之能班忙写的

小学教育论文辍学问题研究方法

一、论文的选题包括的范围要小、要具体

一般来说宜小不宜大,宜窄不宜宽,题目太大把握不住,考虑难以深入细致,容易泛泛而论。有些大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多则上万字,论文的选题越大越好,岂不知选题越大越空洞,不能准确的、具体的去阐述,而应该结合自己实际,从小处着手,仔细研究,把选题做精,做透彻,做具体。

二、论文的选题要有实用价值,不能脱离实际

有些大学认为,学问越深越好,选一些别人陌生的领域去研究。其实不然,论文的选题要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要和大众关心的话题中去挖掘,引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进一步论文整体面貌和特点

三、论文的选题要新颖,要有独到见解

一篇成功的毕业论文,选题要有新意,何为新意,就是论文中要有新观点、新看法、新见解,标题是一篇论文的灵魂,好的标题可以吸引人们的眼球。只有这才能达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四、论文的题目要规范,言简意核

选题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力求简括、高度浓缩。

五、论文的选题还要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着手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选题,自己平时有所关注和积累资料,才能比较好的去掌控和把握,去潜心研究和挖掘。论文写作是一个时间相对较长,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又很辛苦,没有兴趣或有反感的情绪是很难顺利完成。

六、建议关注热点,切入点要新颖

从何处入手,怎样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也是每一位大学生特别注重的问题,因为选题的切入点恰当与否、准确与否,将直接决定毕业论文的质量。研究的重点、难点要鲜明地列出,研究内容观点新颖、重点突出、难点明晰,创新见解要基本形成,不能让观点淹没在内容中。

下面给您找几个作为参考,你也可以稍微修改一下在用,总之就是,确定之后给老师在确认一下,在开始写

《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老师1996年在西北某省的河阳县做的一个个案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研究是预调查。读罢之后,感觉文章行文流畅,就像看故事一样就读完了,读完之后,我从质的研究这个研究方法的角度进行了简单地思考,大致如下: 关于质的研究方法的目的。从论文的一开始,作者就告诉读者,此研究是“对辍学的具体情境和过程进行探讨,不是将研究结果推广到有关人群,而是使有类似经历的人通过认同而达到推广。”这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虽然实施过程当中有一些领导的参与而是自然不那么真实,但是它强调了研究过程中研究者的参与性以及与被研究者的交互。这和量的研究是有区别的,研究者在进行量的研究时,是把自己独立在现象之外的,试图用客观的数据和统计分析来描述一种集体的现状,而质的研究可以在“微观层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获得对事实的一种描述性解释。 关于本研究的数据收集方法。我觉得作者对数据收集过程的描述很有意思,就像讲故事一样,正如作者所说,“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还使研究者有机会介绍自己对研究方法的反省,使读者更充分地了解研究过程”。如作者在对小刚的访谈中,尽可能还原小刚的本色,第一次“穿着大的西装”,还有一些面部表情都给予了详细描述,在领导的陪同下,作者感觉不安,“又碍着面子,不好意思马上说”等等,把研究的过程描述得很具体,让人感觉身临其境。我想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还原研究过程,让读者和研究者一起去发现可能发现的结论,这恰好体现了质的研究的过程的不可完全预定性,可能会随着事情的发展更改研究计划,甚至一些研究设想(有可能是根本没有设想的)也会发生改变。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介绍过程的时候很少带有自己的主观看法,更没有妄自对某一个答案或者现象进行推论,这也体现了质的研究数据收集的严谨性和客观性。 关于研究的结论。作者在完成此项研究的过程中,她起初是有一些设想的,她问过问题“是什么事情让你辍学的?”。说明她认为小刚辍学是有原因的,但是具体什么原因,作者没有明确地发现或者通过研究得出确定结论,而只是对小刚的辍学过程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甚至还采用了“伪证法”,似乎在与领导、家长还有小刚在进行博弈。很佩服作者一点的是,她将研究过程的结论以自我反思的方式提出来,实际上也在问我们读者。这进一步体现了质的研究方法的目的,是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性解释的过程,而不告知读者如何做。起初在看作者对研究结果的描述时,如小刚辍学是因为学习不好还是因为老师体罚的结论上,还不太明白,是不是质的研究者是“不可知论者”,研究之后,自己也不知道什么结果。其实并不是那样的,作者一直在进行研究反思,从作者引导的反思中,我们读者可以看到作者的建议和期望。 关于质的研究效度。作者在介绍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过程当中,客观地再现了领导的干预和“双基”验收的影响,还有一些因素,如访谈的地点、访谈时间等。其实这些都是对信息的收集有影响的,它会影响资料收集的效度。使研究环境不在完全的“自然状态”。但是作者在研究中多次对资料的效度进行了检验,如在小刚和老师的回答不一致时,再去问马力同学,还有多次问小刚同一个问题,使他最终回答真相(卖冰棍)等。有人认为,作者在进行效度检验时使用了多种方法,如相关检验法,证伪法,参与者检验法(eg:在第一次访谈中王说他没有外出打工, 但研究者与其班主任访谈中, 班主任描述了王打工碰到他的情景, 后来研究者在与王的第二次访谈中与王提到了这件事情, 王后来承认了打工的事情, 但否认了打工时碰到过班主任的事)等。说明质的研究中效度检验是很重要的。

一、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 造成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不容低估。一部分学生家长受家庭经济条件的约束,只顾眼前利益。他们看到社会上有些孩子初中没有毕业就外出打工,每月挣得一千多元,甚至更多的工资,并不比真正的大学生工作取得的报酬低。而目前考大学找不到工作,上高中,上大学费用高,也使得一些家长认为上学无意义,尤其发现自己孩子成绩一般,读高中没有希望时,干脆就让自己的孩子辍学,让他们外出打工。这是造成学生流失的一个主原因。 2�农村经济贫富差距大,农村贫困户依然存在,待业的农民增多,一些学生家庭生活困难,被迫辍学。 3、农村小学教师对素质教育认识不到位,致使很大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很不扎实。于是上中学后就无法听懂一些文化课,由一开始对部分功课产生厌学情绪,最后扩展到对所有科目产生厌学情绪.这是学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 4、 农村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类型太过单调,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也就不能让每一个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而各科目教材里的实践课未能有效的开展,甚至不开展.尤其一些常识课目的实践课基本上不上.而这些实践课很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快乐感及挖掘他们的创造力的. 5、农村中学一些教师对学生素质教育认识不到位,有些班主任、教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缺乏爱心,尤其是对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关心程度不到位,甚至个别教师对他们歧视、排挤,使他们找不到学习的乐趣,体会不到教师赋予的温暖,本身具有的特长又不能得以发挥,而有些学生也很自卑,造成破罐子破摔,他们上课捣乱、破坏班级纪律,根本不服从学校班级管理致使其厌学、逃学,家长也毫无办法,最后只能造成这部分学生辍学。 6、农村中学有些教师应试教育观念严重,片面追求升学率、出勤率,班主任为了班级评比,不得不对这些不能改变的“问题学生”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甚至驱赶后进学生,导致学生辍学。 7、学生的学习、心理、经济多重负担,造成社会、尤其是家长对学校的不满造成学生辍学。 8、学用分离。农村中学学生缺乏理想教育,造成自我认识不足。在人生成长道路上,没有目标,没有动力,学生感到前途无望,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初中的文化知识对现实生活没有多大的帮助而放弃学习,成绩逐渐下降,最后产生厌学情绪,最终造成学生辍学。 9、有些学生养成懒散、调皮、不学无术、欺负同学、威逼索要同学钱物等不良习惯,不思悔改,而其他学生整日担心受怕,不能安心学习,由此滋生厌学情绪。 10、外出打工浪潮的冲击。对广大农村学生来说,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学生占班级学生的比率大。许多家长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管,大部分家长根本无法顾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留守学生在家因缺少父母的管教,往往迷恋游戏机、网吧,根本无心学习,造成成绩一落千丈,逐渐产生厌学情绪,最后只能辍学。 二、针对以上原因,应采取以下对策: 随着辍学问题的突出,应积极采取措施,研究对策控制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而本人想应采取以下对策来控制学生的辍学: 1、利用各种方法及手段树立在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通过主题班会及有关先进事迹报告会不时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世界的发展,认清到自己的不足,树立起自己正确的人生观。 2、要求所有教师都要关爱每位学生学业及心理的成长。 (1)、在学业方面,要求教师关注每位学生的成绩,认真布置、批改每位学生的练习、作业。以我们对每位学生的耐心引导和政治思想工作去留住学生。 (2)、在心理方面,要求教师关注每位学生的心态变化,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学生谈心,及时关注学生。以我们对每位学生的情爱和对每位学生的关注去留住学生。 3、加强学生集体观念的教育 通过各种集体活动来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如:集体劳动、集体班会、集体球赛、田径运动会、班级晚会等。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感受温暖,以我们团结的温磬的班集体情结去留住学生。 4、积极开展各类兴趣班。 丰富学生的农村中学的课外生活,为此学校应开展美术、排球、舞蹈、乐器等兴趣班。充实学生的课外生活而去留住学生。 5、规范教师的行为。 规范教师的行为,让教师的行为不时去感染熏陶学生,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经济、政治待遇,真正把它们落在实处,让一批有爱心、懂管理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同时让广大教师都要关心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让每一位学生感到学校、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学习,留恋班级、学校。 6、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严禁歧视、殴打、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7、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的宣传。 每年大力宣传职业教育,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的情况,让成绩差的学生也能感受前途的光芒而去留住学生。 8、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平时要求教师多进行家访,且要及时地进行家访。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班任教师要经常联系学生家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家访的形式可以有电访、面访。进行家访可以让教师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又能及时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告知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及家长的动态。使得能同时从学校和家长两方面去教育学生。而家访时要做好家访的登记以备存档之用 9、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让学校形成良好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良好的育人环境也是留住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 10、加大“控辍”宣传力度,增强“控辍”意识。每在新学期伊时,要在各公路段、街道等公共场所悬挂“控辍”横额,向广大师生家长宣传国家有关“控辍”的政策法规、文件精神等。 11、成立“控辍”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组织中层领导干部、班主任以及部分教师,走进每一个有辍学念头或辍学学生的家,对辍学或有辍学念头的学生进行家访,对家长及学生进行真诚的引导,让家长深感其真诚而送子女上学。 12、关怀特困生。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家庭经济拮据,是造成一些学生辍学的原因。对经济十分困难的特困生要实行“缓、减、免”,并积极主动向学生及家长宣传新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两免一补”政策,加大发动力度,确保适龄青少年学生按时入学就读,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控辍保学”工作。 13、及时统计辍学学生 每学期初,要由班主任上送辍学学生名单,再由教导室统计辍学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由校领导班子成员及教师分组到各个村委会去进行家访发动辍学学生回校。 14、加强宣传科普知识的重要性。一些家长存在着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为了增强学生及家长的学习意识,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学生及家长改变了不良思想,使学生又回到了温馨的校园。

农村中学生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

随着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学校、家庭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升学的压力、离异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及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等,使当代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凸现许多不良的倾向。 一、目前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认识误区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片面性、模糊性。突出表现在: 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 长期以来,由于受“智育至上”思想的影响,人们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把眼光盯在考试分数上,根本无暇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 ⑵过分夸大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媒体认为,中小学生34%有心理障碍,12.5%有心理缺陷,28.1%有心理异常,甚至有报道称只有17%的中小学生心理是健康的,而有关中小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或逐年递增等话语更是屡见报端。勿庸置疑,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无可厚非的,但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到了如此耸人听闻的严重地步,也是值得怀疑的。 ⑶学生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甚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得不够透彻,存在着认识上的片面性。他们有的认为,心理健康是人的“心里”活动,只要不想坏,心理就健康了,即“心理健康等于心里没病”;还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只有极少数心理不健康的学生需要进行心理辅导,而来心理咨询的学生都是有心理疾病的;还有的认为,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都是心理健康的,而“后进生”就成了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学生”。 (二)杂拼心理健康教育从教人员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从教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素养和较出色的人际交往策略。但从总体上来看,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以兼职为主,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来源于学校德育工作者、行政管理人员、班主任、医务人员等,他们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或只经过短期的培训,掌握现代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的很少。这种师资配置上的随意性,严重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德育化倾向严重 尽管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许多交叉、重叠之处,但两者毕竟有本质的区别。思想品德教育要解决的是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问题,其目标在于增强中小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 (四)片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单一学科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现代医学、社会学等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多种方法对中小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以促进其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教育活动。其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仅就心理辅导而言,就有会谈、角色扮演、信心训练、行为矫正、心理沟通和心理测量等。但目前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片面追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向中小学生强行灌输有关名词、定义、概念,强行记忆心理学知识和原理,甚至像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机械地设定知识体系、目标任务。 (五)过分推崇心理测验 目前,各地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常规的工作之一就是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在中小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中,一些学校过分推崇心理测验,甚至违反心理测验的道德准则而造成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其一,一些心理施测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熟悉测验内容,测量程序不科学,施测现场环境混乱,影响了心理测量结果;其二,误用、滥用心理测验,把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均用测验的手法加以定性描述,甚至使用通俗刊物上登载的游戏性测题或自编的问卷来检测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强迫学生接受测验;其三,未遵循心理测量的保密性原则,随意处置测查结果,暴露学生隐私,或把学生的心理档案作为品德评定的依据和人事档案材料。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种种不良倾向或错误操作方式,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其成效,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化、现代化、专业化和本土化等发展趋势,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策略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一)学校除要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团体心理训练等活动外,还要加大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问题的研究。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学习与考试压力始终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习问题也始终是中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之一。一旦学习方法有所改进,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定有所提高。 (二)在保证心理健康教师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培养的量,以满足各中小学的人才需求。 (三)针对全校学生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心理健康讲座,改善对心理健康的偏见。 (作者单位:河北省围场县先任中学)

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论文

道德教育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学生的不同阶段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也一直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深化,在一些相关教育文献中,已经提出要高度重视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村初中由于地理和经济等其他因素,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水平上都无法和城市中学媲美,德育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虽然农村初中已经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增加德育措施,但是由于升学率的压力和家长价值的定位偏差,导致德育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一、环境的负面影响

我们的德育工作主要还是在校园中进行,而外界环境中的一些丑恶的愚昧的想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在学生面前,由于学生的心智还未发育成熟,可能很难将二者进行分析处理和消化,从而影响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比如,在一些农村,学校附近存在着一些带有色情暴力的社会书籍、录像带和电子游戏机厅等,其中的一些刺激、血腥的游戏,不仅会侵蚀和毒害青少年的身心,导致他们道德水平的下降,还会造成学校德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或者效果甚微。

二、家庭德育的缺失

很多农村初中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对学生的一些思想进行及时地纠正,更不可能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标准来引导学生。有的家长由于本身文化水平比较低,对孩子确实期待值很高,因此就会造成在物质上会倾尽所有满足孩子,但是对于孩子的思想道德建设却不闻不问,过于看中孩子的学习成绩,训斥多于鼓励,使孩子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

三、未来规划的迷茫

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很多农村学生往往会面临着初中毕业就要退学工作的窘境,只有个别学生能够进入更高阶层的学习,因此他们在学习中往往对自己的未来比较迷茫,不知道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为自己的学习可能今后无用武之地,因此变得懈怠,不思进取。而对于那些升学的学生,又会在今后的学习环境选择中,由于缺乏一些指导和建议,内心充满焦虑。此外,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把自己摆在主体的位置,对学生更多的是教导而非沟通与交流,师生之间的平等荡然无存,德育工作的效果可想而知。尽管在农村初中的德育工作开展,我们面临着很多严峻的考验,但是我们必须要克服掉一切困难,结合现有设施和资源,改进我们的德育工作,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构建良好的德育网络。我们必须意识到,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我们的德育工作无法取得显著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学校为主,家庭和社会为辅的德育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学校承担主要的德育工作,而家庭和社会也要对德育工作有所担当,充分发挥良好的模范作用。学校应该针对不同学生建立起相应的思想教育档案,对于一些存在思想消极的学生应该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一起制定对策来改变学生思想状态。而学校也应该与社会各界进行广泛沟通,坚决取缔一些黄色暴力的游戏厅和报刊杂志亭,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优化德育形式。农村初中由于硬件设施比较差,德育工作形式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中学生正处在一个激情澎湃的时期,拥有充沛的精力和敏锐的思想,他们的'精神渴求往往和物质渴求一样迫切,希望得到理解,得到认可和赞赏,更期待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尽一切可能搭建平台供他们展示,比如,举办文明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比,全校学生共同参与,分享荣誉和喜悦,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针对一些有才艺和特长的学生,我们可以定期举办才艺大赛,让他们尽情展示,提升自信心。当然也可以因地制宜,在植树节开展植树活动,带领学生去学校周边荒野举行植树造林运动,让他们能够从心底产生自豪感和责任心,只有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感染和熏陶,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内在教育动力,才能让我们的德育工作实现其应有的效果。

(三)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必须根据经验和学生表现对他们进行分类,但这不是区别对待,而是方便我们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工作,当面对一些有厌学弃学想法的学生时,我们应该以平等的姿态与之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家访等方式寻找到根本原因,并联合家庭和社会多方力量共同解决问题,而对于一些缺乏升学指导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查询资料和推荐学校等方式来让他们走出困境,安心学习。我们只有在源头解决学生内心的困惑与问题,才能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思想道德水平才能够有所提升。

农村初中的德育工作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稍有不慎则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从实际出发,给学生营造出民主、平等、团结、友爱的学校氛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各项才能,使其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

农村中学生的教育问题研究论文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措施论文

摘要 :我国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在部分农村地区仍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尤其是中学阶段作为学生知识的起步阶段,也是智力快速发展的阶段,其教育质量需要教育行业的加强重视。语文课程作为一项基础性学科,其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十分重要的。但大多数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只注重“读写”,而忽略“听说”与文字感悟能力的培养,对农村中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不利影响。本文将结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问题;改进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新课标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丰富的情感与思维,倡导从教学中塑造优秀人格,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灌输式的教育层面上。新的教育观念需要充分融入到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现阶段农村中学语文的课堂情况而言,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极低,严重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环节,学生对于英语课的参与紧紧局限在了“听”课上,教师也缺少对课文中情感因素的挖掘,把教学重心集中在“读写”上。而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型与感悟型语言课程,对交流能力与感悟能力的要求非常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使英语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如何针对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地区优质中学语文教师资源匮乏。我国的教育模式正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型的阶段,虽然国家近几年加大了对新课标的推广与对优秀语文教师的培养力度,但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的数量仍较少。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许多语文教师考虑到生活环境与薪资待遇问题,而选择在城市就业,这也使得真正进入农村的中学语文教学人才寥寥无几。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较低,教学能力低下,无法满足中学语文教育的需求。

2.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落后。虽然我国的教育模式正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型,但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仍深入人心,大多数人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采取忽视态度。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大多数学校将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水平的唯一标准,将考试分数作为检验学生素质高低的唯一指标,认为教出高分学生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对学生来说,将考出好成绩作为自己入学的唯一任务,只重视考试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家长来说,大多数家长一直向孩子灌输“考上大学才是农村孩子唯一出路”的想法,只注重孩子的成绩,缺乏对孩子素质培养与情感教育的重视。综上所述,传统老旧的教育模式已紧紧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各个群体都对语文中学中的情感培养与思维发散教育进行了选择性的忽略,严重阻碍了农村中学生的成长发展。

3.资金投入不足。一套完整合格的语文教育需要有教学素材、多媒体与专业的语文教师作为必要因素,而这些因素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的相对落后,使得中学语文教育的资金无法保证,也使得提高中学语文教育水平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因此,对于农村地区的中学语文教育情况来说,资金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农村地区中学语文教学问题的改进措施

中学阶段正处于智力水平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的教育手段将对智力发展与情感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引入将有利于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与情感的激发,并且对受教育者的学习情况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人员的专业素养。第一,要培养语文教师建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学校需组织相关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充分学习新课标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教学经验总结,不断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人员的专业素养,并引导教师创新更多有意思的教育形式,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上语文课的积极性。在聘用相关人才时不仅要考虑其学历,更应该考虑其整体素养,严格把控考核标准,这是因为落后的教学理念必定会对工作造成影响。

2.加大对语文教学中教育素材与教育设备的资金投入。充足的资金投入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保证,专业的语文教育人才、完备的语文教育素材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丰富中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还能提高语文教育的专业性及教学效率。例如将资金用于多媒体教学设备、课外语文读物的购买及优秀语文教师的奖励资金。

3.鼓励对中学语文教育方向人才的培养。充足的中学语文教育人才数量是保证语文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专业人才数量的增多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加强行业内的竞争,进而促使优秀人才的`产出,从而提高中学语文教育事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扩大中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招生量;第二,加大对优秀老师的奖励制度,加强行业吸引力;第三,在培养教育者的过程中,突出对情感教育素质的培养,并加强师范学校对学生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全面提升情感教育水平;第四,提高对农村教师的福利补贴与薪资待遇。

4.加强对新课标教育理念的宣传,从思想上深化大众对新课标教育的认识。思想观念是左右人们行为的根本源头,因此从思想上使大家接受并支持新课标教育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从学校领导层、学生家长及学生自身强化全面发展的理念,建立一套真正合格的教育体系的概念显得尤为重要。思想上的重视程度提升将对先进语文教学理念的建立起到思想上的基础性作用。在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与科技竞争日渐激烈,教育事业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们的重视。农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需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农村地区因其自身发展较为落后的原因,使得优秀教师的流入量较少,先进教育理念的普及程度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只有从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大对语文教学中教育素材与教育设备的资金投入,鼓励对中学语文教育方向人才的培养,加强对新课标教育理念的宣传等四个方面进行努力才能真正改变现阶段农村地区中学语文教育质量低下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郑玉杰.浅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学时代,2014(22):21-22.

[2]黄喜梅.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俪人:教师,2015(22):37-37.

农村 教育 的解决办法首先就是先了解现代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只有清楚全面的了解到问题所在,才能让农村教育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探析农村的教育发展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探析农村的教育发展论文篇一 《浅析现代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 摘要: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全国人口比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人口众多,又以农村人口为最多,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在现今的中国社会里,国家提倡大力的发展教育来提高全民素质,从而促使国家经济得到快速有效的发展。因此,教育的发展好坏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国家的经济。但在中国的实际国情下,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差距很大,形成城市教育快速发展,农村教育得不到有效展开的局面,农村教育的发展落后将对国家的整体教育有很大的冲击,对国家整体发展而言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搞好农村教育,是现今中国社会的重中只重。 关键字:农村教育 发展现状 解决问题的手段 农村教育的弊端很多,遇到的问题也很多,只有把这些问题落到实处,才可能让农村教育得到有效的发展,以此来缩短城乡差距,促进地区和国家的发展。温家宝也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说:“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农村教育的解决办法首先就是先了解现代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只有清楚全面的了解到问题所在,才能让农村教育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为此,笔者浅谈农村教育现状,写得不够全面,但也说到了一些点上,希望以此让大家关注到农村教育,争取为农村教育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笔者 总结 农村教育的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师资紧缺,设备陈旧不足 农村远离城市,它们地处偏远山村,那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与外界联系不紧密、教学坏境也不好、教师的工资相对于城镇教师而言也都不怎么理想等原因,导致农村学校普遍出现这样一种情况:1、教师的平均年龄偏大,其语言、知识结构、观念、教学方式 方法 很难让学生适应,无法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教学设备陈旧、教学设施不足,让一些教学得不到有效的开展;3、 教学方法 落后、食宿条件差;4、教师学历平均低,大多是一些专科、普通大学 毕业 出来的老师。就教师与学生的相对比例而言,现在城市学校教师与学生比约为1∶5左右,而农村教师与学生比约为1∶10左右,前者教师数量远多于后者,这让很多农村教师的身体负荷不了,讲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度。这些问题的根源只有一个,就是没有新进的优秀教师。因为坏境不好、经济落后、教学设备差导致刚毕业的优秀人才都不愿意往农村去发展,让农村教育缺乏新的活力,没有新活力的加入,就没有新颖的教学方法,就没有先进的丰富的知识面,这样学生汲取到的知识相对来说就会少很多,这也是农村教育缓慢停滞的一个的一个原因。 二、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 农村的家庭经济条件都不怎么好,为此很多的农村父母都是大多外出打工或是家里农活很重,导致很多家长没时间或是没多余的精力来关注孩子的教育情况。再加上农村的很多父母从小都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他们的教育观念淡薄,思想观念陈旧,未正确认识接受教育对孩子的作用,有时候也是没有那个经济来支撑孩子的学费,导致很多农村的适龄孩子没有得到及时的教育、在校的学生也常常面临着辍学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小孩疏于管教,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让很多小孩在心理上排斥学习或是对学习不怎么上进用心,本来农村教育就困难重重,学生的不配合对教学来说也是教师需要克服的。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首先做的就是做好家长的工作,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负责,加大对孩子的教育管理,给与他们信心,这样在教学上学生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学生配合了才能使教学不受到内部的影响,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学校分散,教育得不到集中 农村的学校太分散,这导致一个学校的学生很少,一个年级有一个班,一个班只有是十几个学生。农村教师本来就少,再加上学校分散让教师也分散开,让一些学校本来教语文的老师不但要教语文,还要教数学、英语等,这大大地使教师的教学质量降低,而学生时时听一个老师授课,会产生听课疲劳。试想,你天天面对同一个老师,他的教学方式没有改变,那学生的学习会得到提高吗?所以,要想把原本就少的教师资源集中起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学校合并,把学生集中起来,集中授课,让教师与科目之间可以形成“一对一”的形式,这样的话,老师用自己的专业教一个科目,这使得学生接受到的知识更加的全面。 四、学生涌向城镇学校、农村生源减少 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和农村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再加上很多农村父母因为自己没有知识,而把自己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很多家长会自己省吃俭用,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以为把孩子送到城市读书就是对小孩好,这确实也是好的,但这些家长对教育认识有些少,并不是说小孩到城市就会学习好,这这只是一个外因,关键还是看小孩自己的毅力,再说,小孩远离父母,得不到父母的管教,得不到父母的温暖,在心理健康方面有很大的限制性。现代教育提倡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老师要通过各种 渠道 来留住农村的学生向外流失。 五、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平衡 教育发展的最大制约,就是经费短缺。体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要素,就是经费投入的最大平衡!因此,农村教育要尽快走出低谷,真正实现根本振兴,首先,要确立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经费投入主渠道、并相对于过去明显加大投入等政策。在现在的教育中,政府往往偏向于城市,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如果说政府在农村的教育投入中与城市持平,那么农村教育的发展不能肯定的说能和城市一致,但其距离也会大大的缩短,发展起来也会更有资本。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加大对农村的教育的工作刻不容缓,但我们都知道农村教育普遍有其特殊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农村教育事业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可以全部得到圆满解决;他需要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学生及家长慢慢的去发生质的改变,以求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促使农村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