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工程学报不容易中。容易投中的有:广州师院学报,长沙大学学报,长春大学学报,池州学院学报。
好投。《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科技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季刊,本刊是长沙理工大学主办的以公路、交通、电力、动力、信息、机械、数学、化学等专业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长沙理工大学位于湖南省,是一所省级重点大学,也是最受湖南考生与家长青睐的几所省内大学之一,一直以来报考热度都是非常高的。也有不少考生好奇,长沙理工大学难考吗?长沙理工大学值得上吗?本期,我就为大家解答这两个问题。
一、长沙理工大学难考吗?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现在看看长沙理工大学在部分省份的收分情况:
1.湖南
根据湖南省2020年各高校投档情况显示, 长沙理工大学文科分数线为592分,排在省内前5名 ,仅低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 而理科分数线为579分,也排在省内前5名 ,仅低于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由上可见,长沙理工大学在省内的报考热度是非常的高的。
然后从湖南一分一段表可见,湖南文科考生共153400人, 只有排在前5579名(前3%)的文科考生才有机会考上长沙理工大学 ;而理科考生共217637人, 只有排在前25067名(前11%)的理科考生才有机会考上长沙理工大学 。
2.河南
根据河南省2020年各高校投档情况显示, 长沙理工大学文科分数线为586分,高于青海大学等部分211院校 ; 而理科分数线为609分,高于四川农业大学等部分211院校 。可见,长沙理工大学在河南省内的报考热度也是非常高的,甚至高过部分211院校。
然后从河南一分一段表可见,河南文科考生355150人, 只有排在前8914名(前2%)的文科考生才有机会考上长沙理工大学 ;而理科考生共470378人, 只有排在前35994名(前7%)的理科考生才有机会考上长沙理工大学 。
3.山东
根据山东省2020年各高校投档情况显示, 长沙理工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9分,超普通一段线130分 。由此可见,长沙理工大学在山东的收分也并不低。
然后从山东一分一段表可见, 山东考生共524825人,只有排在前45603名(前8%)的考生才有机会考上长沙理工大学 。
由于数据太多,这里就只列举了三个省份的录取情况。总的来说,理科考生要想考入长沙理工大学必须要考入省内前10%左右,而文科生要想考入该校则难度更大,需要排在省内前3%左右。可见,长沙理工大学在不仅是在省内报考热度高,在省外也有着不小的知名度。
二、长沙理工大学值得上吗?
值得,长沙理工大学是我国高水平大学。 具体情况如下:
1.省内前6强高校
在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来看,长沙理工大学排在第126名,省内排在第5名;而在2020年校友会湖南省最好大学排名情况来看,学校在全国排名第145名,省内排名第6名,是湖南省综合实力较高的院校,可以算是省内除985、211外最好的大学之一。
2.学科实力强劲
学校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多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授权点。主要学科建设如下:
1)ESI前1%学科: 工程学 、材料科学;
2)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土木工程(B+)、交通运输(B)、工商管理(B)、电气工程(B-)、水利工程(B);
3)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金融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
3.报考热度较高
从文章上一部分不难看出,学校在省内双非院校中算是报考热度最高的院校,其录取分数线也较高,超出批次线40-70分左右。我为大家整理了校内收分较高、较热门的专业,分别是: 会计学、英语、金融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4.就业前景较为不错
据学校官网发布的《长沙理工大学2019届就业质量报告》显示,长沙理工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1.45%,平均月收入为7291元,并且相较前年有一定的提高。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几个就业率比较高的专业,分别是 排水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学。
总的来说,长沙理工大学虽然不是985、211,但作为湖南省内知名的理工类大学,在省内外的报考热度都非常的高,再加上其学科实力颇强,就业情况可观,是一所比较值得报考的院校。
长沙大学学报是国内外公开行的学术性期刊,每年四期,其中一、三期为哲学社会科学版,二、四期为自然科学版、每期6个印张共96页。
《湖南大学学报》是C刊。
《湖南大学学报》 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类核心期刊,2013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湖南省资助优秀理论期刊,CSSCI来源期刊,是教育部首批16家“名栏”建设刊物之一,获得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获得湖南省“十佳社科期刊”。
获得教育部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是湖南省最具影响力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核心期刊,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湖南大学学报》特色:
1、湖南大学学报标题:文章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新颖,能概括全文主旨,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同时配有相应的英文翻译。
2、湖南大学学报摘要:须客观地反映文章的重要内容,篇幅一般不超过200字。
3、湖南大学学报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词,每篇文章选3~5组为宜。
4、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务、职称、研究方向、工作单位、地址、邮编、电话及电子信箱。
5、文章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及关键词均应译出英文,著者姓名标出汉语拼音。
6、所投稿件,保证尚未在任何正式公开出版物上刊载过。
以上内容参考湖南大学学报-期刊简介
是的。其中SCI是理工科的理工科科学引文索引;SSCI是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是艺术人文引文索引;而台湾大学文学院素重研究著述,量多质精,久为士林称道。出版品方面,除全院性之《文史哲学报》外,各系、所大多编印其专业之学术刊物并定期出版,如《台大中文学报》、《台大中文系学术论着提要》、《中国文学研究》、《文史丛刊》、《中外文学》月刊、《台大历史学报》、《哲学论评》、《考古人类学刊》、《图书资讯学刊》、《台大日本语文研究》、《美术史研究集刊》和StudiesinLanguageandLiterature等。
希望这几篇论文对你有帮助
篇名: 《史记》《汉书》表体略说
作者: 王令樾
刊名: 辅仁国文学报
卷期/年月: 21 民94.07 页25-51
篇名: 史记研究成果的总汇--《史记研究集成》简介
作者: 陈水福
刊名: 国文天地
卷期/年月: 22:5=257 民95.10 页94-97
篇名: 形象塑造之范式与「史记」叙事艺术--「史记」叙事话语研究(2)
作者: 李秋兰
刊名: 东方人文学志
卷期/年月: 4:2 民94.06 页19-48
篇名: 「史记」中的黄老之学析论
作者: 陈伯适
刊名: 台中师院学报
卷期/年月: 18:2 民93.12 页125-154
篇名: 隐喻与叙事--「史记」叙事艺术探究之一
作者: 李秋兰
刊名: 东方人文学志
卷期/年月: 3:2 民93.06 页13-40
篇名: 「史记.游侠列传序」章法结构探析
作者: 王胜忠
刊名: 中国语文
卷期/年月: 94:2=560 民93.02 页80-85
篇名: 《史记》兵谋探析--以所载兵家及征引兵法为主
作者: 阳平南
刊名: 中国文化月刊
卷期/年月: 314 2007.02[民96.02] 页26-70
篇名: 试论《史记》的「越位性谬误」--文化学意义的讨论
作者: 孙世民
刊名: 国立台中护理专科学校学报
卷期/年月: 4 民94.10 页105-130
篇名: 李广:《史记》与《汉书》
作者: 金伟孝
刊名: 洄澜春秋
卷期/年月: 2 民94.07 页51-55
篇名: 「史记」互见法之方式及功用
作者: 魏聪祺
刊名: 国教辅导
卷期/年月: 44:5=367 民94.06 页11-18
篇名: 「史记」与「论语」
作者: 陈桐生
刊名: 孔孟月刊
卷期/年月: 40:10=478 民91.06 页9-18
篇名: 「史记」述「周易」探微
作者: 郭琼瑜
刊名: 中国学术年刊
卷期/年月: 22 民90.05 页33-55 469-470
篇名: 司马迁与「史记」
作者: 叶橘
刊名: 古今艺文
卷期/年月: 27:3 民90.05 页4-11
篇名: 从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看《汉代书序》的体制--以「作者自序」为中心
作者: 车行健
刊名: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年月: 17 民89.09 页263-287
篇名: 「史记」「汉书」「游侠列传」较析
作者: 黄榕
刊名: 中国语文
卷期/年月: 84:2=500 民88.02 页64-70
==等概率圆==
篇名 《史记》“戏剧性笔法”探析
作者 李晓风
刊名平原大学学报
卷期/出版年月 24卷3期(2007/06)
页次60-63
篇名 《史记》编纂体例之数的意义
作者 向燕南
刊名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卷期/出版年月 2007卷3期(2007/05)
页次113-118
篇名 清代《史记》的研究成就
作者 董焱
刊名社会科学论坛
卷期/出版年月 2007卷4B期(2007/04)
页次174-179
篇名 《史记》论赞对古代杂文文体的影响
作者 谌东飚
刊名云梦学刊
卷期/出版年月 28卷1期(2007/01)
页次117-119
篇名 《史记》中人物肖像描写方法的现代意义
作者 马玉琛
刊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卷期/出版年月 8卷3期(2006/09)
页次86-89
篇名《史记》中的处所词语作状语
作者余贞洁
刊名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卷期/出版年月 26卷1期(2005/02)
页次64-66
篇名 《史记》采《战国策》略论
作者 董常保
刊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卷期/出版年月 23卷1期(2006/03)
页次86-89
篇名 《史记》所见辞书未收词语续释
作者 王彦坤;周若虹
刊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卷期/出版年月 24卷1期(2006/01)
页次16-20
篇名论《三国演义》对《史记》笔法的继承
作者张次第
刊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卷期/出版年月 32卷6期(2005/11)
页次136-140
篇名论史记五体的体系关联
作者 阮芝生
刊名台大历史学报
卷期/出版年月 7期 (1980/12)
页次1-30
篇名論史记五体及“太史公曰”的述与作
作者 阮芝生
刊名台大历史学报
卷期/出版年月 6期(1979/12)
页次17-43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是2004年创刊、由长沙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弘扬科学精神。立足本校,面向全国,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服务于高校科研和教学,服务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本刊依托本校的科研实力,广泛吸纳国内科研成果,紧紧围绕本校学科建设,及时反映本校的科研成果。刊登以公路、电力、动力、信息、机械、数学、物理、化学等专业学科为主的学术研究论文。设有交通运输工程,土木与水利工程,机械与动力工程,电气与信息工程,数学与物理科学,化学、生物与环境工程等栏目。本刊已在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上网,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并成为《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电子科技文摘》、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的刊源期刊。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二届编辑委员会主 任:郑健龙副主任:张建仁 柳见成 童小娇委 员:(以姓氏笔划为序)刘晓平 朱志平 吴义虎 张建仁李自光 李应求 李国民 李录平肖汉宁 陈浩军 罗 可 郑健龙柳见成 唐立军 袁剑波 黄中祥童小娇 曾祥君 蒋昌波 雷正保颜东煌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主 编:童小娇副主编:方志蓉责任编辑:罗胜男 公路 交通电力动力信息机械数学物理 博士,教授,长沙理工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湖南省高教工会第四届“芙蓉百岗明星”,湖南省计算数学及应用软件学会副理事长。原任长沙理工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副院长,现任长沙理工大学期刊中心主任,《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长沙电力学院学报》主编。1962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新洲县。1983年7月数学专业本科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计算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6月湖南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6月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1986年7月开始,在长沙理工大学(原长沙电力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的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最优化理论与方法,非线性问题数值解,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分析,电力市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多项,主持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一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工作。分别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仕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进行了多次的合作研究,与国内外同行专家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在国内外核心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参编教材3部。 经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自2004年6月正式出版,刊号CN 43—1444/N, ISSN 1672—9331。本刊由长沙理工大学主办,是以反映交通、电力、水利和轻工行业内应用科学领域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科学领域的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长沙理工大学(自然科学版)》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设有交通运输工程,土木与水利工程,机械与动力工程,电气与电子工程,计算机与数理科学,化学、生物与环境工程等栏目。热忱欢迎校内外的专家、学者投稿,特别是把内容新、质量高、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资助的论文投到本刊。来稿须知:1.来稿务必内容新颖,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文字精练,无保密内容。参考或引用他人观点和数据须标注参考文献。论文篇幅一般不超过7000字。投稿时需交原稿一式3份和磁盘文档。未录用稿件不退回作者,作者本人须保留论文底稿。2.来稿请附中、英文摘要、中图分类号和关键词。其中,中文摘要应在200字以上,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要具体详细,不能空泛而谈;英文摘要应有与中文摘要对等的信息量(不少于100个实词),还应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城市名及关键词的英文。关键词3~8个。3.在首页地脚处标注基金项目名称及其编号,以及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其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此外,还应标明论文联系人的上述相关信息。4.论文层次为:中文的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城市名、邮编、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的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城市名、邮编、摘要、关键词;其中,中文文题宜控制在20个字之内。5.量符号和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准。6.变量符号中,对于矩阵、向量、矢量,应标注为黑体。7.图、表应有图题、表题。线图和照片应清晰。8.参考文献只列出在正文中被引用的、正式发表的文献,数量应在8条以上,且大多应为5年之内的文献。英文名的姓应全写,名用缩写,且采用姓前名后的书写方式。非英文文献应翻译成英文文献。
清华大学院校代码是1000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校介绍
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截至2020年12月,清华大学校园面积442.12公顷,建筑面积287.64万平方米;在校生53302人。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清华大学设有21个学院,59个系,开设82个本科专业。2022年2月,学校新增科学史专业。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晚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本科教育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立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坚持和完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教育教学体系。通过构建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优化本科培养方案、建设优质的课程,持续提升教育质量,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培养成长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
2009年,“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推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将各方面办学优势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清华学堂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和钱学森力学班均已开班,并入驻清华学堂。2017年,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加入“学堂计划”,学校尝试在文科领域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9年5月,人工智能班加入“学堂计划”。截至2019年5月,学堂计划共计8个班,每年约200人。
新雅书院是清华大学2014年成立、2016年首次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住宿制文理学院(residential-liberal-arts-college)。书院秉承渊博雅正、器识为先、传承创新的办学理念,以通专融合、学科交叉为导向,探索“文理、古今、中外会通”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不满足单一学科培养并具有较大综合发展潜力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文理通识教育和富有弹性的、跨学科的专业教育;培养文理基础雄厚、专业知识扎实、跨学科学习和创新能力突出、在各行各业能够发挥先导作用的创新型卓越人才。
新雅书院文理兼收,通专并举,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第一年以在书院的“教育特区”里接受优质的小班通识教育为主,一年后根据个人能力和志趣,从容、自主地选择最适合自己、最能发挥自身潜能的专业。
2018年,清华大学通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派出联合培养博士生294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7名,赴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习和研究;面向中外研究生开设联合培养双授联授学位项目46项和英文学位项目25项。
2017-2018学年,清华大学共有37个院(系、所)开设502门英文研究生课程,比2016-2017学年增加80门。其中,联合培养项目和英文学位项目开设课近380门,约390名教师参与授课。
1950年12月,清华大学接收首批外国留学生14名,这也是新中国接收的第一批外国留学生。截至2017年,清华大学累计招收培养外国留学生3万余人。
截至2018年3月,来自120多个国家的2800多名国际学生在清华大学攻读学位,包括1200余名本科生,1600多名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此外,每年有近千位国际交换、访问学生来校进行课程学习与合作研究。2018-2019学年度,清华大学将有15个本科大类、超过100个硕士专业和80个博士专业招收国际学生,其中18个硕士项目与7个博士项目为全英文授课学位项目。
清华大学的继续教育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清华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继续教育学院,开展并统筹管理全校的继续教育工作。2002年初,学校进行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定位于非学历非学位,成立了继续教育处,负责对全校非学历非学位继续教育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继续教育学院改制成为二级实体学院,专门从事非学历继续教育。
清华大学是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并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理事长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的继续工程教育教席设在清华大学。
教学成果
自198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设立起,清华大学共获得126项奖励。近三届获奖情况为:2009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12项,含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10项,含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2018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7项,含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
学术科研
根据《清华大学科研机构管理规定》,清华大学科研机构根据其批准设立的主体不同,分为三类,包括政府批准机构、学校自主批建机构和学校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共建机构。
截至2019年3月,在运行的校级科研机构共421个,其中政府部门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60个,学校自主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31个,学校以协议形式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30个。
科研项目是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也是引领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是清华大学科研项目和经费的重要来源。
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29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4项,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基础研究专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校立项604项,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项目201项,北京市各类科技计划基金项目87项。文科院系新增课题81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1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
2018年,清华大学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有10项,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重大项目有15项。
《清华大学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汇集并展示了清华大学年内最新的科技成果,反映了学校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最新成就。由该刊发布的科技成果着眼于公共安全、能源环境、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医疗卫生等领域,作为学校向地方、企业重点推广的项目,从而促进最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高效转化,推动科技成果的持续研究。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底,学校有教师3485人,其中45岁以下青年教师1743人。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务的1381人,具有副高级职务的1648人。教师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图灵奖获得者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5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9名,16名教授荣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67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2人入选青年学者,239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52人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合作交流
清华论坛主题包括科技、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关乎中国与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清华论坛2005年10月举办第一讲,截止到2018年11月22日共举办85讲。
2017年,清华大学共召开国际(双边)学术会议近百次,部分重要学术会议包括“第四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暨2017国际积极教育国际研讨会”、“第六届世界和平论坛”、“亚洲大学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峰会”、“生物大分子:结构、催化和调控国际会议”、“第16届国际传热大会”、“2017IEEE图象处理国际会议”、“第六届世界摩擦学大会”等。
清华大学先后与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环保部、工信部、水利部、建设部等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其中清华大学与中国气象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海洋局等部委开展的战略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在与国家各部委合作的过程中,一般包括专项技术联合攻关、设立科研基金、合作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技术咨询与服务、高技术装备应用、共建科研中心等多种形式。
清华大学校地合作的具体模式为:以项目为龙头,带动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设立校地科技合作基金;与重点地区共建“产学研合作办公室”。
清华大学在1995年成立了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简称“企合委”),1996年成立企合委海外部,自1995年成立起,已有中国海内外成员单位190家。
清华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海外知名跨国企业通过共建联合研究机构、框架合作、委托研发、联合研发、设立合作研究基金、海外技术许可与转让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开展前瞻性、高水平的科研合作与交流。
学术资源
图书馆:截止到2018年底,清华大学图书馆(含专业图书馆及院系资料室)的实体馆藏总量约525.5万册(件),除中外文印刷型图书外,读者可使用的文献资源还包括:古籍线装书22.2万多册;期刊合订本约59.2万册;校馆统筹年订购印刷型中外文报刊2739种;本校博、硕士论文16.2万余篇;缩微资料2.8万种;各类数据库683个;电子期刊14.2万种;电子图书2126.4万册,电子版学位论文497.1万篇。
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始于1905年,包括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各主要历史时期的文书档案;清华建校以来的学生学籍注册卡、成绩卡;科研、工程项目档案;历年获奖教材;学校各建筑物基建档案、图纸;纸质、电子版研究生论文档案;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个人档案,以及著名校友实物档案,大量声像档案等等。截至2014年3月,案卷总数达14万余卷,以件为保管单位档案总数约38万件,总排架长度3344米。
学术期刊
1、《清华大学学报》
清华大学学报包括三种期刊:《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Tsinghua-Science-and-Technology》、《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其中:《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Ei、CA、MR、РЖ、INSPEC、Zbl等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在中国历次全国性科技期刊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999年建国50年评优活动中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双高”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2002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Tsinghua-Science-and-Technology》在2015年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IF达到1.063,被Engineering-index-(Ei,USA)、INSPEC、SA、Cambridge-Abstract等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为“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成员单位。
2、《世界建筑》
《世界建筑》为国家一级杂志和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
3、《装饰》
《装饰》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国家核心期刊、全国中文艺术类10种核心期刊之一、全国百家重点图书室推荐期刊,连续三届(首届、第二届、第三届)获“国家期刊奖”。
4、《清华法学》
《清华法学》为CSSCI来源期刊(正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重要转载来源期刊、CLSCI十六种法学核心期刊之一。
5、《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期刊。
特色专业及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药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数量经济学、设计艺术学、专门史、分析化学、精密仪器及机械、环境工程、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学、麻醉学、内科学、外科学(骨外科、胸心外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物理化学、外科学(普外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计算机软件(设5个专业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化学、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建筑学、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管理、英语、物理学、车辆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医学工程、工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生物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