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陕西科技情报研究院论文查询系统

发布时间:

陕西科技情报研究院论文查询系统

谈谈科技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整理的谈谈科技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管理,人们才能正常的从事各种劳动。所谓管理就是通过适应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可得到的有限的资源并整合资源从而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动态的创造性活动。在有限的社会资源里,人们不可能无节制的取用所需要的资源,但是人类本身的欲望却是强大的,总是希望能够在发展的路上不断地向上登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必须在管理方式上不断地创新,在管理手段上不断地运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技术,从而保证有限的资源可以进行合理的配置、科学的利用,以确保实现最大化的效益。因此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创新的管理模式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

科技进步;创新;企业管理;发展;竞争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国内企业纷纷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创新进步的管理模式已成为中国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生存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顾客的需求不断变化,生产技术不断创新,产品生产周期不断缩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综上,企业自身需要不断快速提升其管理水平,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

总体来看,我国企业管理中对高科技的使用,以及对于创新意识的激励还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旧的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以及企业过于传统的组织结构难以适应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加快旧企业向新型管理模式的企业的转变就当今的总体形势看来是有急切需求的,ERP、MRP等信息系统的普遍使用使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成为可能。作为一个企业其核心竞争力是管理创新能力。企业要想在现如今这种激烈且频繁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必须不断进行创新,运用最新的管理理念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协调从而自主自发地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将创新理念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是企业管理思想的一次大变革。创新化管理保证了企业在管理方面的进步性,保证了企业自身血液循环的畅通,好的管理创意不但可以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同时还是企业形象与整体水平的一次提升。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不断加深,社会正处于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技水平日新月异,而与此同时,时代的发展也在淘汰落后的企业,因此企业的管理如果墨守成规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而企业若想发展,也必须凭借科技的力量。科技进步一方面在不断地提高着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极大程度地影响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科技进步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宏观上来看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即外部影响与内部影响。外部影响主要是指科技水平的提高降低了产品的生周期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新技术应用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竞争程度、挖掘或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影响供应商、合作机构的运作行为等,从而使得企业务必要在管理模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者变革以适应新的外部形势;内部影响主要是指企业在制度安排、管理方法、组织架构等方面要考虑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应用新技术来提高管理和生产效能、丰富拓展管理手段,因而科技进步深刻地改变着企业内人员交流模式以及财务、物流、销售、人力甚至固定资产等方面的管理,企业自身科技水平的提高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企业文化。综上所述,外部影响即是管理对象的科技进步反作用于管理本身而内部影响侧重于管理本身对于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通过观察和分析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我们不难发现自第三次产业革命以来,科技进步与创新对于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向。

1方向一,简单分工管理

分工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次大跨度的提升,它使得每个劳动力都可以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保证劳动力得到更好的利用从而大幅地提升社会劳动效率。就现如今的社会而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劳动分工日益细致,这导致了企业业务流程的分化,就负面角度而言,它催生了官僚体制以及等级制度使得信息共享受阻,员工生产以及经营活动中很难与跨领域的同事甚至跨高度的上级有所接触,既扼杀了优秀员工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极大程度的降低了信息在企业内部的流通,因而削弱了企业对于市场的判断及反应能力。而分工管理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简单分工管理和综合分工管理;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丰富和拓展,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和条件。在受科技创新波及较小的一些传统行业以及在企业规模不大或正处于创业初级阶段的企业,往往企业更多的采取“简单分工管理模式”,其基本要素包括人事、财务、生产、物流、供应与销售等。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基本上可以通过一条完整的管理链将所有生产活动串联起来。

2方向二,综合分工管理

伴随企业规模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的,在企业的整体管理中一般将管理分为保障管理与生产管理两大部分实施运作。保障管理主要由资金财务计划与管理、信息管理、物料与资产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构成,生产管理主要包括生产制造管理、资源供应管理、技术与研究开发管理、服务管理和营销管理等。这两大部分的管理相辅相成不分主次,但是对于企业来说,由于生产侧重或者企业自身产业结构的关系,经常会使两个管理部分的分工、分酬不均,影响企业内部配合与衔接甚至产生员工内部矛盾,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3方向三,信息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创新的愈加频繁,特别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及其应用的快速扩展,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信息化将影响企业管理模式,高科技信息化管理并不能一味的生搬,应该采用适合企业本身的信息化管理措施。在相互适应的前提下,一方面信息化管理将持续推动、促进管理部门高效的配合及联动,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管理效率的提升会带来信息流通的改善,反过来促进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从而实现管理与信息交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但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是这种适应并不应该是完全的让信息化管理来适应原有的企业模式与构成,而应该是以提高企业效率为总体目标的大幅度的改革,无论是从企业自身方面还是从信息管理方法方面,都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尝试,但是考虑到企业自身的收益,这种尝试不能过于盲目,应当在相互配合的前提下进行综合的考察与研究,要基于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以及员工自身的素质层次,不但要借鉴其他从业者的经验教训,还要善于总结自身所遇到的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十分广泛,纵向上来看,科技进步与创新不仅对企业对外产业结构管理产生了影响,促使企业发掘更深的产品价值,丰富自身的产品或者直接进行企业战略管理调整甚至于转型;还对企业内部管理模式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使得企业管理不断复杂化,带来了诸多有利因素(例如:管理模式化,信息传递快捷化,人员利用高效化),但与此同时还对企业管理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例如:人员沟通障碍,上下级之间隔阂加剧)。作为企业管理应当合理、高效、有针对性地利用好科技进步与创新带来的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应该注意适时的调整管理政策,处理好随之而来的新矛盾、新问题。

参考文献:

[1]芮明杰.管理学教程[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慧,何新海.企业信息化——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科技信息,2005(14).

[3]常桂英.浅谈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8(06).

摘要: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不断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创新,创新来源于信息资源的把握,科技查新工作的任务之一则是为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服务。因此,科技查新工作与企业信息咨询服务存在着很多的共通之处。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的论文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不断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创新,创新来源于信息资源的把握,科技查新工作的任务之一则是为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服务。因此,科技查新工作与企业信息咨询服务存在着很多的共通之处。充分发挥科技查新机构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不仅可以加强科技查新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同时也可以为科技查新机构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1科技查新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必要性

1.1企业信息服务的现状

目前中国的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机构发展都相对的滞后。一方面企业对信息咨询服务的需求是全面的,多层次的,不仅要与时俱进甚至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仅要具有判断性甚至要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事实是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其他形式的信息服务机构也规模较小,手段落后,开拓能力差,仅限于提供简单的,低层次的技术信息服务,没有能力建立高层次、全面的信息情报搜集、整理、分析系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另一方面,企业信息服务工作需要较多知识面广且又有所长的复合型人才,而企业没有形成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企业员工素质也参差不齐,缺乏专门的信息服务知识和咨询服务意识,所以提供的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也无法满足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

1.2科技查新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的优势

(1)信息资源优势。我单位自95年开展科技查新业务以来,共出据查新报告7000多份,为5000多个单位、企业、个人提供科技查新服务,其中2000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省、市各种奖项。配备了9台数据服务器,开设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数据库、中国国家标准全文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士(博士)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华数字书苑、百链中外文数据库、Elsevier外文数据库、NSTL外文数据库、CNKI数据库(专利、会议论文等)、Peter-科技报告数据库、山东省情报研究院数据库、中经网数据库、中国行业发展报告库、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库等十几个数据资源库。整合了国内主要的数据库资源,为科研立项、科技成果的鉴定与报奖、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引进等提供客观依据、为科技人员进行研究开发提供可靠而丰富的参考信息。

(2)人才优势。科技查新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和技术性都要求较高的信息服务工作,要求查新人员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覆盖面,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水平,熟悉情报检索的过程,较强的信息筛选、对比和分析能力,较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运营保障条件充分。一是运营经费保障充足。科技查新作为市技术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一部分,市政府非常重视,不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平台建设及设备购置,每年还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平台中心运营,以保障其开展服务的公益性。二是完善的管理。为保证查新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及更好地对企业开展检索及咨询服务,查新中心制定了包括绩效考核、日常工作管理、科研管理及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在内的完善管理制度。三是与其他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提升了服务水平。通过与省科学院、省情报研究院等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不断丰富检索手段,提升了服务水平。

2科技查新机构如何为企业创新发展做好服务

2.1做好基础查新工作为企业项目的申报提供客观依据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为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每年都会开展各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火炬计划、高新技术技术成果转化、科技攻关项目、自然基金、科技进步奖等项目的申请或鉴定。为避免项目的重复劳动,保证项目申请和鉴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通过科技查新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为企业的科技立项、科技成果鉴定、评奖、验收、转化等提供客观依据。

2.2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要开发新产品,改革新技术,拓展新市场,都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创新之前,都需要充分收集用户需求、价格水平、销售渠道及产品变动趋势等信息,这时,查新机构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尽可能详实的为企业提供近似产品特点、生产工艺、原材料、生产设备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等信息内容,为企业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提供客观的依据,防止重复开发导致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

2.3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竞争情报系统

竞争情报是通过合法的手段,通过长期系统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各种对企业发展、决策及运行相关的信息,提炼出本企业的优势、劣势以及机会等关键情报,为企业的高层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查新机构可以利用自己信息资源和人才方面的优势,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信息和人才援助。在科技查新中进行竞争情报服务,缩短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为企业的创新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2.4为企业提供专题服务,加强企业横向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查新咨询单位可以根据企业咨询比较多的领域,如电子、食品、纺织、肥料加工、建筑施工等等领域,定期向企业提供相关行业的信息资讯和市场动态信息等。另外,企业也可以利用此次活动结识更多领域或同行业其他企业,为企业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以及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机会。

3结语

总之,科技查新机构拥有一般企业信息服务机构所不具有的信息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利用科技查新可缩小或规避企业技术创新的某些风险,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科技查新机构也在为企业创新服务的过程中,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拓展了情报服务的范围,促进了科技查新机构的新发展。

摘要 :

知识员工聚集作为企业创新的活力之源,在实现企业创新效能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受地域、资源制约,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员工的弱聚集尤为影响企业创新效能发挥。本文基于知识员工聚集、企业创新相关理论,结合农业科技企业环境特征,从知识员工聚集视角探索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何获取创新效能,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

知识员工聚集;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

一、引言

1.1“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知识经济的大潮汹涌而来,面对历史大潮,各类组织都不同程度经受着时代的考验。”(相飞,2015)。其中,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尤为突显。该类企业以从事或推进农业新品种、新设备技术、新生产工艺为主,利用自身研发成果,吸收外来技术以持续创新,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速度,保证农业科技发展有重要意义。知识员工聚集作为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资源,是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活力之源。按照相飞(2015)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及其效应研究》对知识型员工的判定准则,“该类员工均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即受教育程度较高,这表明其对新知识的吸收、消化、转化能力较强,且具有一定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其专业资质的提升,以及包括个人智商、情商、修养等在内综合素质的提高。”。

1.2可见,知识员工作为一种可流动的资源,受科技投入、人才政策等因素影响,会在特定空间和时间聚集。而“复杂多变的外部任务环境致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运作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员流动性趋于频繁。”(相飞,2015)。人员流动则引起复杂的经济效应。本文的知识员工聚集及其效应指农业科技人才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形成的内在关联机制,通过组织协同作用集中在一起,突出表现为聚集作用大于各自独立所发挥的加总效应。这里所指的知识员工聚集的主体是长期从事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及实用技术的人员,其运用知识为农业科技进步作出贡献,是企业创新主体。通过聚集,促进了个体间隐形知识传播,优化知识结构,能更多获取行业信息,实现相互协作,从而使自身潜能得到发挥,企业得以创新。

二、理论基础

2.1国外的知识员工聚集研究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流动和人才资本积聚。Giannetti(2001)认为,不同劳动力个体的技能相异,其合作可促进规模效益,资源耗费降低。国内学者将知识员工聚集内涵大体总结为两类。牛冲槐等(2006)从人才流动角度指出,它是在一定时间内大量同类或相关人才在某地区或某行业形成的聚类现象。还有学者从效应角度提出,知识员工聚集是符合质量指标的知识员工在区域范围内实现数量上集中,他们通过交流经验达到彼此协调配合,实现聚集目标。总体来看,知识员工聚集效应与企业创新关系研究大体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二是知识员工聚集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专门针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以及知识员工聚集对其效应的研究尚显不足。

2.2“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着雇佣关系的重塑与转型之势已登陆我国,为适应国际市场和经济社会的变化,我国企业不断采取变革举措,这势必影响组织内员工的心理感知。”(相飞,2015)。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发展,自主创新不断涌现。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纽带,在中国农业实现“两个历史性转变”过程中发挥着农业产业革命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推动作用,知识员工聚集则是企业创新的突破口,聚集过程势必影响个体认知,并作用于企业效果。由此,阐清知识员工聚集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作用是企业实现创新优势的重要前提。

三、基于知识员工聚集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效能分析

3.1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主旋律,这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变迁致使我国经营体制和管理格局发生了变化。”(相飞,2015)。农业涉及多层次产业结构体系,其创新需要多方面可靠技术支撑。而知识员工素质影响技术创新水平,知识员工结构决定技术创新的深度和速度。因此,在聚集中把控知识员工的素质和结构尤显重要,各环节上知识员工的相互支持与配合是农业科技型企业获取创新效能的关键。基于此,探索符合我国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员工聚集的途径,对于实现知识员工聚集及其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更有重要意义。国外学者认为,知识员工聚集途径主要包括“市场主导”和“政策扶持”。国内对知识员工聚集研究多基于国外理论和实践展开。

3.2基于以上分析,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情境特征,可从三方面分析知识员工聚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首先,就人员素质而言,专业基础扎实、具备管理能力又能从事科研活动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支撑。他们有良好的创新能力以及协作和应变能力,能将创新性知识投入实践。在聚集中,通过一系列措施,可使高素质知识员工聚集,降低信息流动成本,促进知识积累与更新;其次,就人员结构而言,农业结构调整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效益为中心,优化人员结构是适应性向战略性调整的转变。通过把控人员结构,推动集约化和商品化农业统一发展。知识员工聚集通过这种整合机制实现知识互补,由此激发其创造力,产生联动效应,最大程度地促进企业创新;再次,“人才兴业”在农业领域内需要知识员工的支撑,根本而言就是人员素质和结构有机整合下的控制。通过完善知识员工的引进机制、合理配置、激励机制来实现知识员工聚集,以助推企业创新。

四、结论与建议综上

本文发现,由于人员的素质和结构受自学习能力、空间分布和政策影响,导致未完全释放知识员工聚集的创新效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为此,本文提出如下知识员工聚集途径:第一,选育高素质知识员工。企业在选人、育人中要向研究性、开发性、创新型方向发展,将培育有“爱农、学农、献农”思想的复合实用型人才作为知识员工聚集目标。建立人才专项引进资金,打造人才引进平台,开展企业孵化器建设,积极融入产业示范基地,将“引才”和“引智”结合,促进知识员工聚集的创新效应。第二,优化知识员工规模和结构。结合各地发展需要,编制有相关、挑战性的工作岗位以吸引人才,使不同人才在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中形成规模,通过聚集去打造一支学用结合、素质优良、高效稳定的人才队伍,为企业创新提供人力资本保障。第三,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建立公平的选拔机制、创新成果评价标准增强行业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支持和尊重知识员工的环境。建立多渠道信息传递与技术合作机制,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弥补农业领域知识员工素质和结构的不足.

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 在写之前要先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

参考文献格式: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发表论文的过程

作者先了解期刊,选定期刊后,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书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采用电子稿件形式。

普通刊物(省级、国家级)审核时间为一周,高质量的杂志,审核时间为14-20天,核心期刊审核时间一般为4个月,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

国家没有对期刊进行级别划分,但各单位一般根据期刊的主管单位的级别来对期刊划为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主管单位是省级单位,国家级期刊主管单位是国家部门或直属部门。

陕西科技情报研究院论文检索网站

论文参考文献可以找的网站如下:

1、知网国内最大知识库,还有批量导出参考文献功能。

2、谷歌学术收录各个领域学术资料的免费搜索引擎。ScienceDirect收录的期刊是世界上公认的高质量学术期刊。

3、Web of Science数据库是国际公认的反映科学研究水准的数据库。检索精确到文献被收录的期刊、出版公司、作者、日期、页码等。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目前查找国内学位论文可通过以下几个数据库: 目前查找国内学位论文可通过以下几个数据库:1.清华同方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已经订购,文摘,全文) .清华同方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已经订购,文摘,全文) 知网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收录质量最高、 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收录质量最高、连续动 态更新的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家博士培养单位的优秀博/硕 态更新的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每年收录全国 300 家博士培养单位的优秀博 硕 、理工 ( 士学位论文约 28000 篇。 收录范围包括理工 A(数理化天地生) 理工 B(化学化工能源与 (数理化天地生) 、 材料) 、理工 (工业技术) 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 、农业 材料) 理工 C(工业技术) 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 、 、 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 学 、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 2.中国科学院学位论文数据库(免费 文摘) .中国科学院学位论文数据库( 文摘)3.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中文学位论文数据库(免费 文摘) .主要收录了 1984 年至今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生 年至今我国高等院校、 院及研究院所发布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论文 学科范围涉及自然科学各专业领域, 院及研究院所发布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论文。学科范围涉及自然科学各专业领域,并 兼顾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万余篇。每季更新。 兼顾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每年增加论文 6 万余篇。每季更新。4.CALIS 高校学位论文库(免费 文摘) . 高校学位论文库( 文摘) 目前有大约 25 万条学位论文文摘索引。已有 万条学位论文文摘索引。 家大学签订了参加项目建设的协议, 多家建立了本地学位论文提交和发布系统。 约 80 家大学签订了参加项目建设的协议,有 70 多家建立了本地学位论文提交和发布系统。5.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集团的中国学位论文全文库 (免费 文摘,未订购) . 文摘,未订购)所收论文主要是科技理工类硕士论文较多,也 所收论文主要是科技理工类硕士论文较多, 有经济、法律、和外语、艺术类等论文,但数量较少。 有经济、法律、和外语、艺术类等论文,但数量较少。因他的数据来源是国务院学位办规 定收缴的理工类全国硕士论文,收藏的数量有 40 多万篇。 定收缴的理工类全国硕士论文, 多万篇。6.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免费 文摘 目录) .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 目录) 学位论文 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收藏中 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全国惟一负责全面收藏和整理我国学位论文的专门机构; 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全国惟一负责全面收藏和整理我国学位论文的专门机构;也 是人事部专家司确定的惟一负责全面入藏博士后研究报告的专门机构。 多年来, 是人事部专家司确定的惟一负责全面入藏博士后研究报告的专门机构。20 多年来,国家图 万种。此外,该中心还收藏部分院校的硕士学位论文, 书馆收藏博士论文近 12 万种。此外,该中心还收藏部分院校的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博士学 位论文和部分海外华人华侨学位论文。 位论文和部分海外华人华侨学位论文。7.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提供题录及部分文摘信息 .北京大学学位论文 提供题录及部分文摘信息 提供题录及部分文摘信息) 主要收藏自 1981 年以来各届 毕业生中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论文和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万多种, 毕业生中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论文和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共约 2 万多种,并以每年数千 种的速度逐年增长着。 种的速度逐年增长着。8.台湾地区部分高校学位论文(部分全文,请先选学校,输入繁体字 .台湾地区部分高校学位论文 部分全文 请先选学校 输入繁体字) 部分全文, 学校,本系统收集全球利用 OAI 介面所提供的 博硕士论文书目资料,并提供超连结至原单位撷取全文和其他更详细的资料, 博硕士论文书目资料,并提供超连结至原单位撷取全文和其他更详细的资料,截至 2008-09 -17 为止共有 206,060 篇论文。 篇论文。

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论文检索

我是国际工程索引核心检索会议南京组委会的编务,想要发表EI论文的话我想我可以帮助你!

你好,我是润勉论文网的袁老师!SCI、EI、SSCI、A&HCI、ISTP是世界上重要的检索系统,其收录论文的状况是评价国家、单位和科研人员的成绩、水平以及进行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创刊于1963年,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扩展版收录期刊5800余种。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其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来源期刊分两个档次。 1)SCI,是SCI的核心库,产品代码 K(内圈);2)SCI-Expanded (简称SCI-E),又称 SCI-Rearch,是SCI的扩展库, 产品代码 D(外圈)。内圈与外圈都是精选的,同等重要,但在影响因子、地区因素、学科平衡等方面有一定区别。SCI Print (印刷版)、SCI-CDE (光盘版)、SCI-CDE with Abstracts(有摘要的光盘版)所收期刊全为内圈。SCI-Magnetic Tape (磁带数据库)、SCI Search Online (联机数据库)、The Web of Science(SCI网络版)所收期刊为外圈。《EI》(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选用世界上工程技术类期刊2000余种。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主要涉及3500多种科技期刊和1000多种世界范围内的会议录、论文集、学术专题报告、科技图书、年鉴和标准等出版物,年报道量10万篇。 Ei把它收录的论文分为两个档次。1)Ei Compendex 标引文摘。它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主题词和分类号,进行深加工;有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是判断论文是否被Ei正式收录的唯一标志。2)Ei PageOne,不列入文摘,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不进行深加工,有的PageOne 也带有摘要,但未进行深加工,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SSCI》(社会科学引文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建立的综合性社科文献数据库,涉及经济、法律、管理、心理学、区域研究、社会学、信息科学等。收录50个语种的1700多种重要的国际性期刊,累计约350万条记录。《A&HCI》(艺术人文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建立的综合性艺术与人文类文献数据库,包括语言、文学、哲学、亚洲研究、历史、艺术等内容。收录1400多种国际权威的期刊,累计200余万条记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学会编辑出版,会议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论文要被 SCI等检索系统收录,学术水平是基础,编排格式是条件,投稿途径是关键。论文的学术水平再高,如果投稿方向不对,根本不能被这些检索系统收录。另外 ,ISI每年还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全称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是一个世界权威性的综合数据库。它的引用数据来自世界上3000多家出版机构的7000多种期刊,专业范围包括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JCR是目前世界上评估期刊唯一的一个综合性工具,它收集了全世界各个专业的期刊的引用数据,显示了期刊之间引用和被引用的关系。可以告诉人们,那些是最有影响力的期刊,那些是最常用的期刊,那些是最热门的期刊。除影响因子外还给出期刊最新排序(Current Rank)、刊名缩写(Abbreviated Journal Title)、国际统一刊号(ISSN)、总引用数(Total Cites)、及时性索引(Immediacy Index)、总文章数(Total Article)、被引半衰期(Cited Half-Life)等信息。 读者通过 JCR挑选适合投稿刊物后,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等途径 查找刊物的地址或网站信息,登陆刊物的网站,查找在线投稿信息。如果你还有任何关于论文发表方面的问题,可以登陆我的网站详细咨询,工作日在线,随时欢迎!

要选择一个好的课题,课题立项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其中文献调研是十分重要的调研形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学科领域前沿课题。课题的规模不一定很大,但研究一定要深入,结果一定要深刻,要有独到的见解。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论文系统查询

重庆科技学院的本科毕业论文重复率为小于等于25% 毕业论文查重复率,主要是为防止论文抄袭和学术不端行为。目前各高校均采取重复率限制的办法,保证论文的原创性。 重庆科技学院规定,学士学位论文重复率小于等于25%,视为检测通过,可进行论文送审或答辩。重复率大于25%,视为检测未通过,责令作者对论文进行修改,经重新检测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论文送审或答辩。

在中国知网上可以查询到自己本科的毕业论文。

中国知网的相关介绍

通过与期刊界、出版界及各内容提供商达成合作,中国知网已经发展成为集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国学、海外文献资源为一体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网络出版平台。中心网站的日更新文献量达5万篇以上。

提供CNKI源数据库、外文类、工业类、农业类、医药卫生类、经济类和教育类多种数据库。其中综合性数据库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文论全文数据库。每个数据库都提供初级检索、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三种检索功能。高级检索功能最常用。

本科毕业论文一般保存在院系的(纸质和电子稿),而不录入数据库系统上网的。你可以找你的指导老师(你一定发给他们审稿的),或者找院系主管教务的老师。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系统

陕西理工大学代码是10720,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陕西理工大学简称“陕理工”,始建于1958年,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是一所涵盖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的多科性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也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历史

汉中师范学院时期

1958年5月,中共陕西省委决定筹建汉中师范专科学校。5月28日,筹委会正式成立,开始着手选定汉中文庙为校址开始筹建工作。同年11月4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汉中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汉中大学。

1959年,汉中大学迁到汉中农校原址办公。

1966年学校停招,

1972年学校宣布停办。

1975年,经陕西省教育局、汉中市教育局、陕西师范大学协商,决定成立陕西师范大学汉中分校。同年10月正式开始上课。

1978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汉中大学并改名为汉中师范学院。4月28日教育部专文指出:原址恢复汉中大学并改名为汉中师范学院。

陕西工学院时期

1965年3月5日,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教育部批准建立北京大学汉中分校。

1969年10月起,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无线电系和数学力学系的力学专业在汉中分校办学。

1978年底,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北大653分校)撤回北京。陕西省采用家属农转非政策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7所高校和6个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调来150名教师和领导干部,在北京大学汉中分校遗留下的教职工、教学仪器、十万平方米建筑的基础上建立了陕西工学院。

陕西理工学院时期

2001年6月20日,教育部发出教发函《关于同意汉中师范学院和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的通知》。9月1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出函“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的通知”,正式组建新的陕西理工学院,撤销原两校建制。

陕西理工大学时期

2015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在陕西理工学院基础上筹建陕西理工大学,筹建期为一年。

2015年5月22日,陕西省教育厅、汉中市政府就共同支持陕西理工学院筹建陕西理工大学工作签订协议,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科学研究、校企合作、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推动陕西理工学院早日建成省属高水平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5所高校分别与陕西理工学院签订了《对口支持筹建陕西理工大学协议》。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18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91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5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51人,其中教授124人。现有双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外聘),“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14人;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青年科技新星等荣誉称号获得者40余人。

学科建设

据2021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陕西理工大学设15个学院,有6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名牌专业,省级重点学科6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特色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经济学

校级特色专业:教育技术学、法学、英语、会计学

省级重点学科:汉水文化、生物学(植物学)、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中国语言文学

省级名牌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生物科学

学术科研

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陕西理工大学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省级2011协同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基地,拥有14个省级研究中心和服务平台。

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近五年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84项,发表学术论文7528篇,其中被SCI等四大权威期刊收录或索引522篇,出版著作和教材421部,获得授权国家专利1331项;获省部级及其以上科技成果奖41项。

学术资源

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陕西理工大学图书馆形成了以文、理、工、管为主体的涵盖学校各专业的多学科馆藏体系,累计纸质馆藏210余万册,其中线装古籍3万余册、民国文献2万余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全文电子期刊8千余种,中外文数据库20个,文献类型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技术标准、专利、多媒体等。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均为全国优秀期刊。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理工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前身是《汉中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1994年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开设“流域文化暨汉水流域文化研究”、“文学研究”、“语言研究”、“历史研究”、“经济研究”、“哲学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法学法制研究”、“学术前沿与学术热点”、“蜀道文化研究”、“管理研究”、“艺术研究”等栏目,并不定期设置笔谈专栏,刊登针对学科发展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的成组稿件,致力于在中国语言文学、流域文化暨汉水流域文化、区域经济等方面进行学术研究。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二次文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Chinainfo)”、北京“书生”、台湾“华艺”等期刊常年收录。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理工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其前身是原《陕西工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1990年4月取得公开发行刊号。该刊主要刊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成型及控制、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工业与民用建筑、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论文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网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AJ-CD规范》等期刊常年收录。

合作交流

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高校建立并保持合作与交流关系,常年聘请外籍专家及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任教、讲学,促进了学校的学术交流与对外融合。学校已与国(境)外十余所高校签订了学生学习、交流项目协议,建立了学生海外实习基地,开展的项目有:赴美国普渡大学“3+1+申硕”学习项目、赴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京进语言学院“3+1+申硕”学习项目、赴台湾高校短期学习交流项目、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赴日带薪实习项目、赴泰国汉语教学实习项目等。

有微信吗 求升降平台计算方法

剪式液压平板举升机由机架、液压系统、电气三部分组成,

设置限位装置、升程自锁保护装置等以保证举升机安全使用,保障维修工人的生命安全。举升机由电气系统控制,由液压系统输出液压油作为动力驱动活塞杆伸缩,带动举升臂上升、下降、锁止。

电机的选用

子母剪式举升机举升重量

3.5t,举升机自身及其附件的重量再加上一部分的余量为0.7t,所以取W=4.2t 。

举升平台上方放有汽车时,设计上升速度为

Vw =t S(2.1)

S=2000-300=1700 (mm)

由公式(2.1)得Vw=1.7-/60=0.0283m/s=1.70m/min 载车板上升功率:

Pw= FwVw/60 (2.2)

Fw=mg (2.3)其中

m=4.2t,

g=10N/kg 由公式(3.3)

Fw =4.210 =42KN

Vw取1.70 m/min 由公式(2.2)得Pw= 42

1、举升机升高到2m时液压缸的推力

举升机升高到2m时,tanα=2HgLb得

α=46.675o由式(3.1)得72.78o

举升机的重心不变F3和F4之间的距离为1103mm ,由式(3.2)和(3.3)求得F3 =11.705KN,则F4=4.45KN。将f=500mm 、d=250mm、α=46.675o、72.78o、F= F3 =11.7509KN代入(

3.4)中,我们得到P=136.643KN。

2、举升机在最低点时液压缸的推力

根据图(3.3)所示的举升机结构尺寸,可求出α角度 , tanα=12513005.49

α

再根据式(3.1),

2tantan2LfdLdf

解得

500

653

170

tan

tan

5.49

16.22

170

653

500

o

o

α

=5.49

°、

θ

=16.22

°、

L=1306mm

f=500mm

d=250mm

代入到式(

3.4

)中,解得

液压缸的最大推力为

P=324.08 KN

由前面分析可知,举升机在最低点时,此时液压缸的推力是整个举升过程中所需推

力最大值,选择液压系统时根据推力最大值确定。

3.2

举升机的力学分析与计算

剪刀式举升机是一种可以广泛用于维修厂的举升机,具有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操

作简便等特点,只需用此种安全可靠的举升设备将汽车举升到一定的高度,即可实现对

汽车的发动机、

底盘、

变速器等进行养护和维修功能。

随着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越来越大,

此种型式的举升机需求量也会日益增大。本机主要性能参数为:额定举升载荷

4.5t

;在

载重

3.5t

情况下,由最低位置举升到最高位置需

60s

;当按下下降按钮使三位四通阀右

位接通,车辆由最高位置降到最低位置需

40s

;电动机功率

1.02kW

;举升机在最低位置

时的举升高度为

350mm

,最大举升高度为

1500 mm

,工作行程为

1150 mm

剪刀式举升机的结构型式有多种,

本设计中的举升机结构系指液压驱动的小剪式举

升机构。举升机构的传动系统为液压系统驱动和控制,由举升臂内安装的液压油缸实现

上下运动,推动连接两侧举升臂的轴,使安装在上下位置的滑轮沿滑道滚动,实现举升

机的上下移动。设备的主要部分有:控制机构、传动机构、执行机构、平衡机构和安全

锁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2

40

分析剪式举升机不同举升高度的受力情况可知,在给定载荷下

,

举升机举升到不同

高度时,所需油缸推力不同,各举升臂与轴所受的力也不同。为分析方便,在计算过程

中,我们只分析举手机最低点和举升到最高位置的受力情况即可。

3.2.1

举升机最低状态时,各臂受力情况

1

、与平台接触处的两铰接点的力学分析与计算

由前一节分析可知,举升机在最低点时,举升机重量均匀的分布在平台上,平台钢

结构和平台有效载荷之和

Wz1

所产生的重力直接作用在滑动铰支座和固定铰支座上。

最低点时,举升臂并不水平放置。存在一很小的角度

α

tan

α

=

125

1300

5.49

α

α

很小,所以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将

Wz1

近似看成作用在平台中心位置,

Wz1

为举

升重量与平台重量之和,即

W

Z1

=

3.5t+W

p

g=

3.5+0.29

2

10=37.9kN

g

10 N/kg

因举升重量和平台质量之和由两侧举升机共同承受,所以代入式(

3.2

)和(

3.3

)中的

W1

只是

Wz1

的一半,

W1=19.0kN

解得

F3=F4=9.5KN

2

、计算各举升臂的受力

3.5

举升臂受力图

3.5

为杆

1

的受力情况,

F3

作用处为滑动铰支座,根据受力分析图列力和力矩

平衡方程。方程如下

:

F

3

*1350+F

5*

1350=K

6

*80                  K

1

=9.5-K

5

F

3

*1350+K

2

*80=K

1

*1350

解得

K2=16.9*K5-160.6

K

2

+K

6

=0                                K

5

=K

5

K

1

+K

5

=F

3

K

6

=160.6-16.9*K

5

分析计算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

k1,k2,k6

三个未知量都与

k5

有关,

只要确定出

k5

其他就都能解出。

观察图

3-1

力学方案示意图,

我们能够很快分析出,

举升重量全部作

用在平台上,在举升机起升瞬间,

k5

铰接孔处竖直方向分力很小,几乎为零,对杆件只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3

40

起连接作用,我们将

k5

0 N

3.2.2

举升机举升到最高位置时,各臂受力情况

举升机升高到

2.0m

时,举升机向内滑动

260mm

,两脚支座之间的距离为

896.15mm

上下两滑轮之间的距离为

1160mm

。举升臂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α

=46.675

o

、液压缸与水平

方向夹角为

72.78

o

,液压缸推力

P=136.643KN

分析和计算方法同上。解得

F3=13.5

F

3

*1350+F

5*

1350=K

6

*580                  K

1

=13.5-K

5

F

3

*1350+K

2

*580=K

1

*1350

解得

K2=2.3 *K5-31.4

K

2

+K

6

=0                                K

5

=K

5

K

1

+K

5

=F

3

K

6

=31.4-2.3*K

5

因举升到

2.0m

时,

举升臂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α

=46.675

o

所以竖直方向力和水平方向力

应近似相等。取

6

6

k

KN

。则

K

1

=13.5

K

2

=-34.1

3.2.3

剪刀式举升机构主要受力杆件强度校核计算

1

、位于上端的滑轮轴的强度校核

滑轮轴通过滑轮与平台接触,作用在滑动端的力

F3

均匀作用在两个滑动轮上。滑

动的两轮之间距离为

405mm

。滑动轮外侧与举升臂接触。举升机最低点时,对于滑轮轴

而言,与举升臂接触处,相当于固定支点,即被约束。图

3.9

是滑轮轴的受力图、剪力

图、弯矩图。由图可知,滑轮轴只受竖直方向力,没有水平方向的力,所以滑轮轴不发

生扭转变形。我们从剪力图和弯矩图中还可分析出,在长度为

405mm

的线段内横街面上

的剪力

FQ=0

,而弯矩

M

为一常数,这种只有弯矩的的情况,称为纯弯曲。所以长度为

405mm

的线段内只发生弯曲变形,而没有发生剪切变形。是弯曲理论中最简单的一种情

况。由上面的计算可以知道,上滑轮轴在举升机升高到

2.0m

时,受力最大,

F3=13.5

,所

我们只校核举升机升到

2.0m

时的滑轮轴强度即能说明轴的强度是否合格。

用手机扫此二维码继续阅读:

分享到:

使用一键分享,轻松赚取财富值,了解详情

嵌入播放器:

普通尺寸(450*500pix)较大尺寸(630*500pix)

预览复制

你可能喜欢

<%for(var i=0,len=data.length;i <%var className="";%> <%if(i==0){%> <%className="current";%> <%}%> <%=util.cutString(data[i]['tag_name'],10,'...')%> <%}%>

<% for(var i=0,len=data.length;i <%var status="disabled";%> <% if(i==0){%> <%status="current";%> <%}%> <%var docList=data[i]["related_doc_infos"];%>

<%for (var j=0,n=docList.length;j <%var className="odd";%> <%if(j%2==1){%> <%className="even";%> <%}%> <%}%>
<%=util.cutString(docList[j].title,25,'...')%> <%if(docList[j].value>0){%> <%=util.star(docList[j].value/2,'s')%> <%}else{%> 暂无评价 <%}%> <%=docList[j]['page_num']%>页 <%=util.priceText(docList[j])%>
更多与“<%=data[i]['tag_name']%>”相关的文档>>
<%}%>

©2013 Baidu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关闭

关闭

成功保存至文库手机客户端

你可以在客户端 —“我的文库”随时随地阅读

未安装客户端?扫下方二维码立即安装,随时免财富值下载文档

用手机扫此二维码:쎗

*当前选择了字,最多支持70字。

以下结果由提供:쎗

百度翻译

百科词条:쎗

百度百科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复制|搜索|翻译|百科|二维码

文字已复制

分享至:×

0 财富值

/40

1.70/60=1.190(KW)

可以啊,毕业其实就是那么一回事。首先你要修够学分,具体的就是过了四级,计算机二级,另外的课外学分(暑期实习等),还有你的课程学分;其次就是毕业论文;再次就是就业协议,最后就是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走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