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有关气象灾害研究的小论文

发布时间:

有关气象灾害研究的小论文

研究我国天气和气候不能不考虑西风全球性的西风环流,对我国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领土大部份在中纬地区,在中纬西风活动的范围,虽南郜有郜份地区在低纬,但由于中纬西风的南移,加上青藏高原的作用,其影响范围向南扩大,在低纬的华南地区亦深受其影响。虽然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强大季风,在亚欧大陆东岸严重地破坯了行星风系,因而在我国东部地区西风环流面目全非,形成了典型的季风环流,但季风的影响,只限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此线以西、以北的地区夏季风都无法到达,春风不渡玉门关,西部的辽阔地区均为夏季风无法到达的非季风区,这一重要的事实,我国古代就早己知道。然而总使在东部季风区,季风虽然极其强大,在极大程度上主宰着东部的天气和气候,可西风的影响亦还是无处不见,而且有时还表现得非常明显和突出。我们可从多年来,中央气象台播出的气象卫星云图中看到,中亚、西亚乃至北非、地中海一带的云系,都总是向东移动,由西面进入我国。又从卫星云图中也不难看出,冷锋、温带气旋等常见的重要天气系统,它们也是由西面向东由欧洲、西伯利亚、中亚等地东移进入我国的。为什么呢?西风环流!这就是西风活动所致。西风在大西洋从亚欧大陆西岸登陆,浩浩东进,在东进过程中与北面来的东风交绥,形成锋面、气旋,或在前进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西风本身产生波动,形成高空长波槽或短波槽,这些高空槽进一步发展形成锋面和气旋。这些天气系统,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都带着其活动产生的云系一起,随西风东进。于是就构成了这一幅复杂的天气云图。这些东进的天气系统或云系,在簋风的推动下,进入我国后都进入我国东部海洋,只因受西伯利亚冷高压的作用,往往向东南偏转,其入海的路径有所不同而已。如果我们注意系统地观察中央气象台播出的我国天气图,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新疆西面山口进入我国的冷锋、气旋,其路径往往是由新疆进入到西北后在不同的季节或不同时间,其入海的位置可由华南、华东、华北或东北分别进入南海、东海、黄海,由东北进入朝鲜半岛入进入日本海。仔细分析其路径之所以如此变化,一方面故然是与西伯利亚冷高压及北太平洋夏威副高力量的消长有关,另一方面,西风的作用也不能勿视,在西有的推动下,都总是东移入海,东移这个大方向始终不变。西风的活动不但与锋面和气旋关系密切,而且也对台风的活动路径产生影响,据气象观测资料,在西风东进活动中,如果其形成的高纬长波槽与中纬长波槽相叠加,产生同槽“共振”,或长波槽替换,使长波槽后退,都会使台风西行或北转,使其活动路径向西、向北移动。此外,浩浩荡荡的西风,由于季节性的南移,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分成南北两支,其南支由印度、孟加拉湾、缅甸等南亚、东南亚地区进入我国,其活动边界可向南推至20°N,活跃在20°——30°N之间,它的活动严重地影响着云贵、华南乃至江南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活动时间大约于每年10月中、下旬到次年6月。除盛夏外,无不见其踪迹,其中又尤以冬、春为最。它在东移活动过程中,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也往往产生波动,形成高空短波槽,这些低压槽产生于印度——缅甸一带,常由孟加拉湾进入我国,对我国云贵高原及桂、粤、湘、赣等江南地区带来降水或阴雨天气。如果它们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形成的冷锋重叠,就会使所经地区形成阴冷天气。冬、春两季,这种低压槽往往连连产生,连续东移,使所经地区长时间产生阴雨,如果与北方冷空气南下形成的静止锋叠加,南方地区就会出现长时间的阴冷天气,若是在水稻的春播和春插期间,这就会引起水稻烂秧,这就是农家所说的“烂秧天气”。这一南支西风的活动,既可以引导北方冷空气南下,又可引导南方的暖湿空气北上,从而引起更复杂的天气变化。如:冬、春季节,由于低压槽的活动,就可引导西南暖流的北上,其影响可及云贵、两广、长江中、下游乃至河南等地。此间暖流滑行于冷空气之上,就使这些地方产生阴雨天气。若西南暖流在昆明和贵阳之间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绥,就可以形成准静止锋(这就是著名的“昆明准静止锋”),冬季昆明温暖如春,贵阳则阴冷多雨,也就是因此所至。四川盆地的冬雨,亦以此无不密切相关。南支西风从高原南侧通过后,也可以与从高原北侧通过的西风(北支西风)于高原东面会合,形成锋面或低涡(西南低涡),这些锋面和低涡,往往向东南移动,影响我国华南地区。给这些地区带来天气变化。浩荡东进的西风,还可越过青藏高原,直至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它翻越高原时,也产生波动,形成低压槽——高原槽或青藏槽,我们在中央气象台播放的天气卫星云图上,看到青藏高原上空由西向东飘移的云系,往往就是这种高空槽活动形成的云系。这种高空槽可以在高原之西形成,也可形成于高原之上空。在它东移过程中不断发展,主要影响高原本身、四川盆地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它移经上述地区时,往往带来较大的降水,若有冷空气南下,其雨区还会向东南方向移动,给江南广大地区带来降水,也往往会在江南一带形成阴雨天气。高原槽的活动,也会引导暖空气北上,此时若有暖空气北上,还会给高原地区带来暴风雪天气。从上述可见,西风对我国大陆天气和气候的影响,真是无处不见,无时不在。影响我国天气最主要的天气系统——锋面与气旋的活动无不与其直接或间接相关。各地许多气候特点的形成——我国南方冬春季节的阴雨天气、云贵高原的“昆明准静止锋”、昆明的四季如春、贵州冬季的阴冷多雨天气、四川盆地冬季的夜雨……等与西风的活动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研究我国的气候,决不能忽视西风。我们研究我国的天气和气候,一定要在研究季风的同时,对西风的活动及其与季风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对我国各地的天气变化规律和气候情况才可能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准确的掌握,对这些气象、气候资源,才可能在经济设中对其更有效的开发利用。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关键词防震、减灾、自然灾害、美好家园、防范意识、人造灾害、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 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 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 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 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 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 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近几年来,极端气候事件会明显增多。干旱将给农业造成严重影响(气温升高2℃将可能使农业减产30%)。在欧洲南部,降雨量将明显减少。据专家估计,那时全球60%的居民将生活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近年来的极端降水事件趋多、趋强,暴雨洪涝频率增加;北方干旱事件连年发生,90年代以后,不少地区遭遇5- 6年连续干旱;夏季高温热浪天气明显增多。最热的2006年,也是全国气象灾害频发的一年,热带气旋、干旱、沙尘、酸雨等灾害多而严重。导致生态系统的恶化 据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报告称,全球气候变暖将造成世界上1/4的陆地动植物,即100多万个物种在未来50年内灭绝,对人类会带来灾难性影响。即40%的生物种类将消失,而法国本土将会有20%的物种消失。北极熊和北极的其它动物将会像珊瑚礁水域的鱼一样成为主要受害者。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气候变暖会引起水中氧气减少,因而将威胁到鱼的生存。有些物种即使不一定灭绝,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如有些南方植物将不得不迁往北方,而有些候鸟将不再迁徙。我国科学家发现,在西北地区各山系的冰川面积,自“小冰期”以来已减少7000多平方公里;青海湖水位近百年已下降10多米;沿海地区将遭遇海平面上升和更多的洪水、风暴潮袭击,尤其是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渤海湾等经济区的影响最严重,届时许多小岛将不复存在。调查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巳成为日本人心目中最重要的环境问题;在全球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美国,人们也在反思自己对气候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呼吁不愿签署《京都议定书》的政府,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专家们指出,如今气候变化已不只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同时也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长远的、巨大的,其中更多的还是负面的

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研究相关的论文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一、内容概述

本成果是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研究与服务工作开展9年来的系统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地质灾害区域预警隐式统计预报法、显式统计预报法和动力预报法等3种方法,系统开展了两代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预警技术方法(隐式统计预报法和显式统计预报法)研究与应用。在全国范围内,分区研究了不同地层、构造、气候等条件下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并建立了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在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技术方法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性进展和创新性成果,开创了中国大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先河,为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借鉴,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认可。

1.地质灾害区域预警原理

提出了地质灾害区域隐式统计预报、显式统计预报和动力预报等三分法,设计并开发完成了地质灾害隐式统计和显式统计预警两类系统。

(1)隐式统计预报法

隐式统计预报法把地质环境因素的作用隐含在降雨参数中,在某地区的预警判据中仅仅考虑临界降雨参数建立模型。隐式统计法可称为第一代预报方法,比较适用于地质环境模式比较单一的小区域。第一代国家级地质灾害预警系统采用该方法设计实现,在2003~2007年应用。

(2)显式统计预报法

显式统计预报法是一种考虑地质环境变化与降雨参数等多因素叠加建立预警判据模型的方法,它是由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与空间预测转化过来的,该方法可以充分反映预警地区地质环境要素的变化,并随着调查研究精度的提高相应地提高地质灾害的空间预警精度。显式统计法可称为第二代预报方法,比较适用于地质环境模式比较复杂的大区域。该方法基于地质环境空间分析,通过网格剖分计算单元的地质灾害“潜势度”、合并单元分析结果后区划实现的,克服了仅仅依据单一临界雨量指标的限制,在临界诱发因素的表达、预警指标的选定与量化分级等方面可进一步升级。第二代国家级地质灾害预警系统采用该方法设计实现,并在2008年以后应用。

(3)动力预报法

动力预报法是一种考虑地质体在降雨过程中在地-气耦合作用下研究对象自身动力变化过程而建立预警判据方程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解析方法。动力方法的预报结果是确定性的,可称为第三代预报方法,因需精密仪器检测,目前该方法只适用于单体试验区域或特别重要的局部区域。该方法主要依据降雨前、降雨中和降雨后降水入渗在斜坡体内的转化机制,具体描述整个过程中斜坡体内地下水动力作用变化与斜坡体稳定状态变化的对应关系。成果第一完成人在四川雅安创建了第一个试验区。

2.第一代国家级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预警区划:根据中国地貌格局、地质环境特征及其与降雨诱发型崩滑流地质灾害关系的统计分析结果,以全国性分水岭、气候带、大地构造单元和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一级分区;以区域分水岭、历史滑坡泥石流事件分布密度、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新构造运动、年均降雨量分布等,进行二级分区。将全国划分为7个预警大区、74个预警区。

临界降雨判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开展滑坡泥石流与降雨关系研究,制作滑坡泥石流与不同时段临界降雨量关系散点图,散点集中成带分布,其上界可用β线表示,下界可用α线表示。利用1日、2日、4日、7日、10日和15日等过程降雨量,建立地质灾害预警判据模式图,作为临界降雨判据。

预警专用符号:设计制作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专用“符号”。从2005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图片时,同时配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动画,增强了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的视觉冲击力,也提高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社会影响力和全民防灾意识。

预警软件系统:2003~2006年,模型采用第一代临界雨量判据法,基于C语言开发了预警预报软件。2007年,模型仍采用第一代临界雨量判据法,基于ArcGIS开发了第二套预警预报软件。

3.第二代国家级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预警模型建立过程:①地质灾害预警分区,将全国分为7个预警大区,分区建立预警模型;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图层编制,充分考虑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基础信息、地质灾害历史发生实况等,共编制预警信息图层30个,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系统,主体图层的精度从第一代的1∶600万提升到1∶100万;③地质灾害潜势度计算;④统计预警模型建立。

(1)显式统计预警模型方法

根据地质灾害区域预警预报理论,显式统计预警方法综合考虑了地质环境因素、降雨因素,即不同于临界降雨模板法,预警模型中既要考虑降雨因素的作用,还需要特别包含地质环境因素的指标。地质环境因素复杂多样,用一个综合指标来衡量,降雨因素选取两个指标进行衡量。

选取“地质灾害潜势度”(G)作为地质环境条件因素的综合指标;当日雨量(Rd)、前期雨量(Rp)作为降雨诱发因素的指标;以G、Rd、Rp 作为输入量,以历史地质灾害点的实际发生情况作为输出量,开展统计分析,建立显式统计的预警模型,通用函数如下:

T=G+Rd+Rp

式中:T为预警指数,据此确定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等级;G为地质灾害潜势度,是地质环境条件的量化指标;Rd为日雨量,是地质灾害发生当日的雨量,预警分析时为预报雨量;Rp为前期累计雨量,是地质灾害发生前的累计雨量。

(2)预警专用符号

设计了第二代预警动画符号,在中央电视台(CCTV-1)发布预警产品图片时,同时配发预警符号动画和播音员播音的形式,第二代预警符号的逼真性和美观效果有显著提高。

(3)预警软件系统

第二代国家级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构架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系统和Map-GIS平台,具有方便的图层管理、预警计算、自动成区等功能,能够实现日常预警预报自动服务工作,集成了两代模型方法、地质环境背景、降雨数据等实时查询、便利的交互操作。

二、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

2003~2011年,第一代和第二代国家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为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应用了9年,在中央电视台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639次,在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站发布1133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布152次。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还为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2010年“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有针对性的预警预报服务。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研发与服务9年来,明显提高了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广大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尤其是通过与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共同配合应用,对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人员伤亡,提高民众防灾减灾意识,促进社会稳定,保护重要基础设施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比较广泛的认可。此项工作也得到了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以及孙文盛部长、徐绍史部长等领导的肯定和赞赏。

典型实例检验:

2007年8月19日,国家气象中心降雨预报结果显示:在浙江南部、福建全境、广东东北部有暴雨(50mm);其中,浙江南部局部、福建大部、广东东北局部有大暴雨(100mm),福建东部沿海局部有特大暴雨(250mm)。在综合分析地质灾害“潜势度”、气象预报雨量、气象前期实况雨量后,采用全国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软件Prediction,自动生成了预警结果。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的反馈,本次预警时段全国共有较重大的地质灾害点105处,其中福建80处、浙江10处、云南5处、湖南10处。其中,90处灾害点在5级预警区范围内,3处灾害点落在4级预警区范围内,6处灾害点在3级预警区范围内,另有6处灾害点落在预警区范围之外。

三、推广转化方式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理论与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已有多篇研究论文在核心、EI等期刊发表,多次进行学术大会交流,专著《中国地质灾害区域预警方法与应用》已出版,且依据显式统计预警模型研发的第二代国家级地质灾害预警软件系统和发布系统取得了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自2003年起至今,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理论与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开展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中,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合作示范的带动下,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223个市、1035个县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自2003年6月至2010年,通过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地质灾害调查和群测群防相结合等方式,全国各地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5356起,避免人员伤亡29.18万人,避免财产损失37.7亿元。鉴于这8年取得的防灾减灾成效显著且得到社会认可,2010年10月14日,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签订了《关于深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合作的框架协议》。

因此,随着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需求的不断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理论与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必将持续得到深入研究和应用,并在地质灾害防治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技术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联系人:刘艳辉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好写的物联网专业论文题目写作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物联网论文题目

1、 基于嵌入式PC和物联网的无人驾驶 拖拉机 研究

2、 太阳能农机发动机监测系统设计—基于智慧农业物联网信息采集

3、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生产监控系统设计

4、 基于农业物联网的智能温室系统架构与实现

5、 基于物联网的水田无线监控系统设计

6、 基于物联网植物工厂监控系统的设计

7、 基于物联网的精准农业玉米长势监测分析系统研究

8、 基于物联网的葡萄园信息获取与智能灌溉系统设计

9、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长输管道

10、 矿山物联网云计算与平台技术

1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衣柜系统

12、 基于MQTT的物联网系统文件传输 方法 的实现

1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源互联网数据支撑平台

14、 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15、 高校智慧教室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

16、 运营商窄带物联网部署实现探讨

17、 基于物联网思维的商业银行管理重构的战略思想

18、 面向矿山安全物联网的光纤传感器

19、 基于物联网的水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 工业物联网环境下隐式人机交互消息传播方法

2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监控系统设计

22、 疫苗冷链物流风险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23、 基于物联网远程血压监测结合APP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24、 公安物联网技术在社会治安防控中的应用

25、 物联网中增强安全的RFID认证协议

26、 农业物联网技术供需双方决策行为分析——演化博弈模型及其仿真

27、 物联网环境下数据转发模型研究

28、 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数据网关的建设研究

29、 基于Citespace的技术机会发现研究——以物联网技术发展为例

30、 利用物联网技术探索智慧物流新未来——访神州数码集团智能互联本部物联网事业部总经理闫军

31、 物联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建设

32、 物联网智能家居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33、 是德科技中标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窄带物联网低功耗测试系统以及射频一致性测试系统

34、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家庭健康医疗系统

35、 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36、 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37、 新工科语境下物联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38、 铁塔公司基于LoRa物联网的共享单车方案研究

39、 面向大数据的突发事件物联网情报采集

40、 区块链技术增强物联网安全应用前景分析

41、 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研究

42、 大数据时代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地震信息化研究

43、 矿山物联网 网络技术 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

44、 基于物联网与GPRS技术对武汉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的优化设计

45、 基于物联网的医院病房智能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46、 基于电力物联网边缘计算实现脱网应急通信的方法

47、 物联网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探析

48、 物联网分享还是人工智能垄断: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数字资本主义

49、 基于MQTT协议的物联网电梯监控系统设计

50、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物联网网关安全系统的建模及验证

物联网 毕业 论文题目参考

1、基于物联网的火电机组远程诊断服务实践

2、语义物联网中一种多领域信息互操作方法

3、矿山物联网服务承载平台与矿山购买服务

4、物联网环境下的锰矿开采过程监测软件设计

5、基于物联网的馆藏系统实现

6、地方转型本科高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7、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8、智能建筑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剖析

9、关于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的探讨

10、蓝牙传输发现服务助力实现协作型物联网

11、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的应用研究

12、物联网系统集成实训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3、高校物联网实验中心规划方案

14、面向异构物联网的轻量级网络构建层设计

15、探索物联网环境下企业组织架构的转变

16、物联网技术下校园智能安防系统的设计

17、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18、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19、物联网/传感网时代下新型图书管理模式探析

20、物联网信息感知与交互技术

21、探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创新运用方式

2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3、农业物联网技术创新及应用策略探讨

24、基于物联网的园区停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蔬菜”溯源体系探索

26、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研究

27、物联网接入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

28、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据中心整体运维解决方案研究

29、基于工作导向的中职物联网课程实践教学分析

30、面向服务的物联网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与模型检测

31、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探讨

32、物联网环境下多智能体决策信息支持技术研究

33、物联网和融合环境区域食品安全云服务框架

34、高职《物联网技术概论》教学思考与实践

35、基于物联网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36、物联网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优化研究

37、物联网隐私安全保护研究

38、璧山环保监管物联网系统试点应用研究

39、智能家居无线物联网系统设计

40、物联网温室智能管理平台的研究

好写的物联网论文题目

1、物联网的结构体系与发展

2、对于我国物联网应用与发展的思考

3、物联网环境下UC安全的组证明RFID协议

4、农业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5、物联网时代的智慧型物品探析

6、基于Zigbee/GPRS物联网网关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物联网概述第3篇:物联网、物联网系统与物联网事件

8、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及农产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9、物联网——后IP时代国家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10、物联网体系结构研究

11、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运营平台

12、基于物联网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13、我国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路径探析

14、基于物联网的干旱区智能化微灌系统

15、物联网大趋势

16、物联网网关技术与应用

17、基于SIM900A的物联网短信报警系统

18、物联网概述第1篇:什么是物联网?

19、物联网技术安全问题探析

20、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

二、物联网毕业论文题目推荐:

1、基于RFID和EPC物联网的水产品供应链可追溯平台开发

2、物联网与感知矿山专题讲座之一——物联网基本概念及典型应用

3、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

4、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5、从云计算到海计算:论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6、物联网 商业模式 探讨

7、物联网:影响图书馆的第四代技术

8、从嵌入式系统视角看物联网

9、试论物联网及其在我国的科学发展

10、物联网架构和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关键技术

1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

12、物联网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展望

13、基于物联网的九寨沟智慧景区管理

14、基于物联网Android平台的水产养殖远程监控系统

15、基于物联网Android平台的水产养殖远程监控系统

16、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设计与实现

17、物联网资源寻址关键技术研究

18、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入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19、互联网与物联网

20、"物联网"推动RFID技术和通信网络的发展

物联网专业论文题目写作参考相关 文章 :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电子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及选题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2021通信学专业论文题目与选题

★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2021电子商务毕业论文题目

★ 2021环境工程专业论文题目

★ 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

★ mba各方向的论文题目与选题推荐

气象与减灾研究编辑部

1.寿绍文,姚永红,寿亦萱,沈新勇,2008:气象科技英语教程,气象出版社.2.沈桐立,田永祥,陆维松,陈德辉,沈新勇,孙旭光,2010: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出版社.3. Shen, X., and X. Li, 2011: Thermodynamic aspects of precipitation efficiency. Thermodynamics-Interaction Studies-Solids, Liquids and Gases. Ed. Juan Carlos Moreno Piraján. InTech,73-94. ISBN 978--953--307--318--7. 1.林锡怀,沈新勇,陆汉城,1989:水汽、热量、动能和位涡收支的计算,中尺度天气系统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气象出版社,60—75.2.Zhang Ying , Shen Xinyong and Zhang Ming , 1990: Analysis and Study of a Mesoscale Inertia---Gravitational Wave in Upper Air . Adv . Atmos . Sci ., 7 , 220---226. (SCIE)3.沈新勇,张铭,1992:具有凝结加热反馈的对称不稳定的解析研究,热带气象,8,115—124.4.丁一汇,沈新勇,1994:对称不稳定理论及其应用问题:(一)线性理论,应用气象学报,5,361—368.5.丁一汇,沈新勇,1994:对称不稳定理论及其应用问题:(二)非线性理论,应用气象学报,5,470—476.6.沈新勇,倪允琪,陆汉城,1997:低纬地区中尺度扰动的对称稳定性,南京大学学报(博士后增刊),33,292—294.7.丁一汇,沈新勇,1998:非保守系统中的对称不稳定Ⅰ.弱粘性的强迫作用,大气科学,22,145—155.8.沈新勇,丁一汇,1998:非保守系统中的对称不稳定Ⅱ.弱加热的强迫作用,大气科学,22,274—282.9.丁一汇,沈新勇,1998:对称扰动与纬向基流的相互作用:(一)倾斜E—P通量理论,大气科学,22,735—743.10.沈新勇,丁一汇,1998:对称扰动与纬向基流的相互作用:(二)粘性波包的发展与弥散,大气科学,22,839—848.11.Ding Yihui and Shen Xinyong , 1998: Theoretical Study on Linear Symmetric Instability in Weakly Viscous Fluid,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 22, 1, 68---78.12.丁一汇,沈新勇,1998:非纬向非平行基流中的对称不稳定,气象学报,56,154—165.13.倪允琪,沈新勇,杨修群,1998:ENSO动力学及其数值模拟的研究评述,应用气象学报,9,239—245.14.沈新勇,倪允琪,1998:热带海气耦合扰动的尺度特征,气候学研究—气候与环境,气象出版社,182—187.15.倪允琪,沈新勇,2000:热带海气耦合Kelvin波的弱相互作用,气象科学,20,367—375.16.Shen Xinyong , Ni Yunqi and Ding Yihui , 2002: On Problem of Nonlinear Symmetric Instability in Zonal Shear Flow. Adv . Atmos . Sci ., 19,350—364. (SCI)17.沈新勇,倪允琪,丁一汇,2002:非绝热二维滞弹性流体的动力稳定性,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5,472—480.18.沈新勇,倪允琪,丁一汇,2002:斜压基流中的非线性中尺度重力惯性波,气象科学,22,387—393.19.何金海,宇婧婧,沈新勇,高辉,2004:有关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其变率的研究,热带气象学报,20,5,449—459.20.沈新勇,倪允琪,张铭,赵南,彭丽霞,2005:β中尺度暴雨系统发生发展的一种可能物理机制,I. 涡旋Rossby波的相速度,大气科学,29,5,727—733.21.沈新勇,倪允琪,沈桐立,丁一汇,贺哲,2005:β中尺度暴雨系统发生发展的一种可能物理机制,II. 涡旋Rossby波的形成,大气科学,29,6,854—863.22.肖云清,纪晓玲,苏银兰,沈新勇,王善华,2005:宁夏地区“6.8”暴雨天气过程的可能物理成因,气象科学,25,4,410—418.23.阎凤霞,寿绍文,张艳玲,沈新勇,2005:一次江淮暴雨过程中干空气侵入的诊断分析,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8,1,117—124.24.吴启树,沈桐立,沈新勇,2005:“碧利斯”台风暴雨物理量场诊断分析,海洋预报,22,2,59—66.25.郑仙照,寿绍文,杨宇红,沈新勇,余晖,2005:2002年8月闽东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可能物理成因和数值试验,台湾海峡,24,4,433—439.26.黄永玉,沈桐立,沈新勇,余晖,2006:0418号“艾利”台风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台湾海峡,25,1,102—109.27.Shen Xinyong , Ding Yihui and Zhao Nan , 2006: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 of a Meso-Scale Line-Form Disturbance. Adv . Atmos . Sci ., 23, 2,282—290. (SCI)28.郑仙照,寿绍文,沈新勇,2006: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分析,气象,32,1,102—106.29.沈新勇,赵南,何金海,宇婧婧,2006:切变基流对赤道大气波动稳定性的作用,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9,4,462—469.30.杨宇红,沈新勇,林两位,寿绍文,2006:0418号台风艾莉暴雨成因分析,气象,32,7,81-87.31.沈新勇,2006:两种类型中尺度涡旋Rossby波的相速度及其物理机制,气象科学,26,4,355-364.32.郑仙照,苏银兰,杨宇红,寿绍文,沈新勇,2006:闽东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气象科学,26,4,370-375.33.吴启树,沈桐立,苏银兰,沈新勇,李华昭,2006:2000年第10号台风的水汽分析与试验,气象科学,26,4,384-391.34.宇婧婧,何金海,沈新勇,2006:海温对热带低频振荡系统影响的动力学研究,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9,5,688-693.35.Zhao Nan, Ding Yihui, Masaaki Takahashi and Shen Xinyong, 2006: A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Multiple Equilibrium of Tropical Atmosphere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Onset of the Summer Monsoon.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12, 2, 130—138. (SCIE)36.沈新勇,倪允琪,丁一汇,2006:中尺度对称不稳定和横波不稳定的波动性质,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9,6,735-743.37.沈新勇,何金海,苏银兰,周伟灿,2006:切变基流中赤道Kelvin波及纬向对称扰动的稳定性,气象科学,26,6,605-611.38.孙莹,寿绍文,沈新勇,周文志,2006:灾害天气的识别和自动预警,广西气象,27,4,20-23.39.赵南,沈新勇,丁一汇,2007:大气运动的慢流形(slow manifold)概论,地球科学进展,22,4,331-340.40.沈新勇,明杰,方珂,2007:台风涡旋系统的波动性质及其数值模拟,气象科学,27,2,176-186.41.He Jinhai, Yu Jingjing and Shen Xinyong, 2007: Impacts of SST and SST Anomalies on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in the Tropical Atmosphere. Adv . Atmos . Sci ., 24, 3, 377—382. (SCI)42.沈新勇,倪允琪,丁一汇,王珏,2007:中尺度斜交不稳定的波动性质及其数值模拟,气象学报,65,6,825—836.43.许崇海,沈新勇,徐影,2007:IPCC AR4模式对东亚地区气候模拟能力的分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3,5,287—292.44.袁媛,沈新勇,沈桐立,2008:陕北榆林市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陕西气象,1,6—10.45.彭菊香,沈桐立,朱伟军,沈新勇,孙桂平,2008:中尺度模式遗传算法同化系统及同化试验研究,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1,1,61—67.46.刘佳,沈新勇,杨宇红,林振敏,寿绍文,2008:强热带风暴Bilis的敏感性数值试验,科技信息,2,4—6.47.杜春丽,沈新勇,陈渭民,施帅红,2008:43a来我国城市气候和太阳辐射的变化特征,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1,2,200—207.48.韩雪,沈桐立,沈新勇,2008:多重网格法在MM5自适应模式中的应用,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1,2,242—249.49.孙莹,寿绍文,沈新勇,刘泽军,熊文兵,2008:广西地区一次强冰雹过程形成机制分析,高原气象,27,3,677—685.50.王琳琳,高志球,沈新勇,陈渭民,2008:土壤水分的垂直运动对黄土高原糜田土壤温度的影响,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1,3,363—368.51.吴建云,周伟灿,沈新勇,2008:赤道波动非线性相互作用解的研究,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5,2,15—18.52. 王珏,沈新勇,寿绍文,徐枝芳,2008:06.6福建大暴雨的数值模拟及复杂地形影响试验,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1,4,546—554.53.尹宜舟,沈新勇,陈渭民,李照荣,2008:雷暴天气过程中地闪分布的诊断分析,气象科学,28,5,521—527.54.吴建云,周伟灿,沈新勇,2008:低纬大气Kelvin波和Rossby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1,5,662—670.55.黄翠银,沈新勇,孙建华,齐琳琳,2008:一次由海岸锋引发山东半岛暴雪过程的研究,气候与环境研究,13,4,567—583.56.张容焱,邓自旺,沈新勇,鲍瑞娟,2009:福建春雨多时空尺度变化特征,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2,1,121—127.57. 杨宇红,林振敏,沈新勇,郑仙照,寿绍文,2009:“0604”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与诊断研究,气象科学,29,1,71—76.58. 谭娟,沈新勇,李清泉,2009:海洋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互反馈的研究进展,气象研究与应用,30,1,33—36.59. 吉振明,沈新勇,2009:RegCM3对中国地区气候的数值模拟,科技信息,418.60. Ming Jie, Ni Yunqi and Shen Xinyong, 2009: The Dyna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Wave Structure of Typhoon Rananim (2004). Adv. Atmos. Sci., 26, 3, 523-542. (SCI)61. 史恒斌,沈新勇,2009: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降水与两种波列结构的关系,科技信息,295—296.62. 张容焱,沈新勇,邓自旺,鲍瑞娟,2009:基于BP-CCA法的福建春季降水因子分析,气象科学,29,4,513—518.63. 冯琎,孙照渤,沈新勇,李艳杰,2009:模拟台风Ewiniar(2006)内部扰动的时空变化特征,气象与减灾研究,32,2,11—19.64. 尹宜舟,沈新勇,李焕连,2009:“07.7”淮河流域梅雨锋暴雨的地形敏感性试验,高原气象,28,5,1085—1094.65. 丁治英,王勇,沈新勇,徐海明,2009:台风登陆前后雨带断裂与非对称降水的成因分析,热带气象学报,25,5,513—520.66. Zhao, Nan, Xinyong Shen, Yan Li, and Yihui Ding, 2010: Modal Aspect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s as Identified from the Results of a GCM Run.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101, 255-267. DOI 10.1007/s00704--009--0210--1. (SCI)67. Zhao, Nan, Yafei Wang, and Xinyong Shen, 2010: A 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 a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NAO and the PNA.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6, 1, 66-70. (SCIE)68. 吴启树,郑颖青,沈新勇,陈珠峰,林金凎,2010:福建一次秋季大范围暴雨成因分析,气象科学,30,1,126—131.69. 赵南,甘璐,沈新勇,2010:涡旋流自发辐射惯性重力波的初步解析研究,应用气象学报,21,1,83—88.70. Li, X., X. Shen, 2010: Sensitivity of cloud-resolving precipitation simulations to uncertainty of vertical structures of initial conditions. Quart. J. Roy. Meteor. Soc., 136, 201-212. (SCI)71. Wang, Y., X. Shen, and X. Li, 2010: Microphysical and radiative effects of ice clouds on responses of rainfall to the large-scale forcing during pre-summer heavy rainfall over southern China. Atmos. Res., 97, 35-46. (SCI)72. Shen, X., Y. Wang, N. Zhang, and X. Li, 2010: Roles of large-scale forcing, thermodynamics, and cloud microphysics in tropical precipitation processes. Atmos. Res., 97, 371-384. (SCI)73. 陈国民,沈新勇,刘佳,2010:垂直风切变对热带气旋强度及结构的影响,气象研究与应用,31,1,1—4.74. 李琛,沈新勇,李伟平,2010:东北地区土壤湿度的诊断分析,安徽农业科学,38,9,4696—4700.75. Li, C., X. Shen, and W. Li, 2010: Diagnostic analysis of soil moisture in northeast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 2, 159-163.76. 冯涛,沈新勇,刘英,王东海,2010:精细数值预报在60周年国庆天气服务中的应用,气象与环境科学,33,3,1—5.77.尹宜舟,陈渭民,沈新勇,李照荣,2010:兰州周边地区地闪闪区统计特征:环境风场及稳定度特征,大气科学学报,33,2,246—252.78. 彭杰,沈新勇,王志立,荆现文,2010:中国地区云的观测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38,24,13070—13073.79. Zhao, N., Y. Li, and X. Shen, 2010: Can eddy forcing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4, 5, 584-592. (SCIE)80. Shen, X., Y. Wang, N. Zhang, and X. Li, 2010: Precipitation and cloud statistics in the deep tropical convective regime. J. Geophys. Res., 115, D24205, doi:10.1029/2010JD014481. (SCI)81. 沈新勇,朱文达,杜佳,潘维玉,2010:2006年7-9月的台风季节预报试验,气象科学,30,5,676—683.82. 丁治英,罗静,沈新勇,2010:2008年6月20-21日一次β中尺度切变线低涡降水机制研究,大气科学学报,33,6,657—666.83. Ding, Zhiying, Caihong Liu, Yue Chang, Xinyong Shen, Jinhai He, and Haiming Xu, 2010: Study of double rain bands in a persistent rainstorm over south China.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16, 4, 380-389. (SCIE)84. 陈国民,沈新勇,杨宇红,2010:β效应和垂直切变对台风非对称结构及眼墙替换的影响,高原气象,29,6,1474—1484.85. 李勋,李泽椿,赵声蓉,沈新勇,袁美英,2010:强台风Chanchu(0601)的数值研究:转向前后内核结构和强度变化,气象学报,68,5,598—611.86. 丁治英,王慧,沈新勇,徐海明,2010:一次梅雨期暴雨与中层锋生β中尺度小高压的关系,大气科学学报,33,2,142—152.87. Shen, X., Y. Wang, and X. Li, 2011: Radiative effects of water clouds on rainfall responses to the large-scale forcing during pre-summer heavy rainfall over Southern China. Atmos. Res., 99, 120-128. (SCI)88. Shen, X., Y. Wang, and X. Li, 2011: Effects of vertical wind shear and cloud radiative processes on responses of rainfall to the large-scale forcing during pre-summer heavy rainfall over southern China. Q. J. R. Meteorol. Soc., 137, 236-249. DOI:10.1002/qj.735 (SCI)89. Shen, X., N. Zhang, and X. Li, 2011: Effects of large-scale forcing and ice clouds on pre-summer heavy rainfall over southern Chinain June 2008: A partitioning analysis based on surface rainfall budget. Atmos. Res., 101, 155-163. (SCI)90. Li, X., X. Shen, and J. Liu, 2011: A partitioning analysis of tropical rainfall based on cloud budget. Atmos. Res., 102, 444-451.(SCI)91. Zhao, N., X. Shen, Y. Ding, and M. Takahashi, 2011: A possible theory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nvective activities and vertical flows. Nonlin. Processes Geophys., 18, 779-789. (SCI)92. 丁治英,刘彩虹,沈新勇,2011:2005-2008年5、6月华南暖区暴雨与高、低空急流和南亚高压关系的统计分析,热带气象学报,27,3,307-316.93. Ding, Z., Y. Wang, X. Shen, and H. Xu, 2011: Asymmetric rainband breaking in typhoon Haitang (2005) before and after its landfall. J. Trop. Meteor., 17, 3, 276-284. (SCIE)94. 张滢滢,沈新勇,高志球,2011:基于WRF模式的海面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法的研究,大气科学,35,4,767-776.95. 王勇,李清泉,沈新勇,2011:近50a江淮地区6-7月降水特征分析,气象科学,31,1,73-78.96. 何志强,沈新勇,王英舜,高志球,2011:利用简单生物圈模式SiB2模拟锡林浩特草原地表湍流通量,气候与环境研究,16,3,353-368.97. 甘璐,赵南,沈新勇,2011:一类高阶位涡反演的算法及其应用,气象学报,69,3,412-422.98. 任轶,沈新勇,张云平,2011:豫西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气象与环境科学,34,1,67-72.99. 陈超,沈新勇,徐影,2011:过去1000年不同强迫因子对中国东部5~9月降水及其环流场特征影响分析,第四纪研究,31,5,873-882.100. 王培,沈新勇,高守亭,2012:一次东北冷涡过程的数值模拟与降水分析,大气科学,36,1,130-144.101. Shen, X., J. Liu, and X. Li, 2012: Evaluation of convective-stratiform rainfall separation schemes by precipitation and cloud statistics. J. Trop. Meteor., 18, 1, 98-107. (SCIE)102. Shen, X., J. Liu, and X. Li, 2012: Torrential rainfall responses to ice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during pre-summer heavy rainfall over southern China. Adv. Atmos. Sci., 29, 3, 493-500, doi:10.1007/s00376--011--1122--4. (SCI)103. Li, X., and X. Shen, 2012: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 dependence of precipitation analysis over the tropical deep convective regime. Adv. Atmos. Sci., 29(6), 1390-1394, doi:10.1007/s00376-012-1269-7. (SCI)104. 赵小平, 沈新勇, 王咏青, 朱文达, 张广鑫, 2012: 越赤道气流准双周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调制作用. 大气科学学报, 35(5), 603-619.105. 王莹, 沈新勇, 王勇, 吉振明, 周伟灿, 2012: 东亚地区人为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及其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气象科学, 32(5), 515-525.106. 朱文达, 张新月, 沈新勇, 赵小平, 2012: 越赤道气流ISO特征在台风季节预报中的可行性研究. 贵州气象, 36(1), 6-12.107. 王勇, 丁治英, 沈新勇, 李勋, 2012: 淮河流域一次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动力特征分析. 自然灾害学报, 21(3), 126-135.108. 王勇, 丁治英, 李勋, 沈新勇, 2012: 台风“莫拉克”登陆前后的动力诊断分析. 高原气象, 31(5), 1356-1365.109. 王勇,丁治英,李勋,沈新勇,范勇,2012:“莫拉克”台风(2009)登陆前后强度与结构分析. 热带气象学报,28(5),726-734.110. 沈阳,张大林,沈新勇,2012:风垂直切变对飓风波尼(1998)结构与强度的影响. 气象学报,70(5),949-960.111. 沈新勇, 刘佳, 秦南南, 朱琳, 2012: 台风麦莎的正压特征波动结构及其稳定性. 大气科学学报, 35(3), 257-271.112. 林金淦, 沈新勇, 吴启树, 2012: 台风“鲇鱼”异常路径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 气象研究与应用, 33(1), 1-9.113. 郭学峰,沈新勇,赵小平,庆涛,2012:2009 年河南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涡度方程诊断分析. 气象与环境科学:,35(4),13-21.114. 沈新勇,毕明玉,张玲,刘佳,2012:中尺度对流系统对台风“风神”移动路径影响的研究. 气象学报,70(6),1173-1187.115. 沈新勇, 陈明诚, 王勇, 吉振明, 2013: 人为气溶胶的直接气候效应对南亚夏季风的影响. 高原气象, 32(5), 1280-1292.116. 王勇, 吉振明, 沈新勇, 陈明诚, 2013: 人为气溶胶对东亚夏季风直接气候效应的成因分析. 热带气象学报, 29(3), 441-448.117. 刘佳, 沈新勇, 张大林, 许映龙, 毕明玉, 2013: 台风“麦莎”的强度对台风前部飑线发展过程影响的研究. 大气科学, 37(5), 1025-1037.118. Shen, X., T. Qing, W. Huang, and X. Li, 2013: Effects of Vertical Wind Shear on the Pre-Summer Heavy Rainfall Budget: A Cloud-Resolving Modeling Study. Atmos. Oceanic Sci. Lett., 6(1), 44-51.119. 沈新勇, 刘佳, 秦南南, 冯琎, 2013: 台风麦莎登陆后粘性摩擦对正压特征波动的影响. 大气科学, 37(6), 1219-1234.120. 彭杰, 张华, 沈新勇, 2013: 东亚地区云垂直结构的CloudSat卫星观测研究. 大气科学, 37(1), 91-100.121. Shen, X., T. Qing, and X. Li, 2013: Effects of cloud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its diurnal variation on precipitation efficiency. Chin. Phys. B, 22(9), 094213.122. 张楠, 沈新勇, 杨宇红, 王涛, 2013: 2008年6月一次华南暴雨过程的云分辨模拟分析. 大气科学学报, 36(4), 447-457.123. 刘海军, 沈新勇, 许娈, 冉令坤, 崔晓鹏, 2013: 1011号台风“凡亚比”登陆过程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气候与环境研究, 18(5), 583-594.124. 张荣智, 高志球, 沈新勇, 2013: 强风条件下海面拖曳系数和粗糙长度研究. 海洋学报, 35(1), 76-84.125. Li, X., and X. Shen, 2013: Rain Microphysical Budget in the Tropical Deep Convective Regime: A 2-D Cloud-Resolving Modeling Study. J. Meteor. Soc.Japan, 91(6), 801-815.126. 沈新勇, 黄文彦, 黄伟, 陈明诚, 2013: 亚洲地区沙尘和人为气溶胶的分布及气候效应.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6), 687-697.127. 黄伟, 沈新勇, 黄文彦, 周顺武, 2013: 亚洲地区人为气溶胶对东亚冬季风影响的研究. 气象科学, 33(5), 500-509.128. 朱刚, 沈新勇, 高守亭, 2013: 一次高空槽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陕西气象, 2013(1), 1-4.129. 沈新勇, 梅海霞, 庆涛, 李小凡, 2013: 用亮温反演云物理量划分对流-层状降水的数值模拟研究方案. 热带气象学报, 29(6), 881-888.130. Shen, X., W. Huang, T. Qing, W. Huang, and X. Li, 2014: A modified scheme that parameterizes depositional growth of ice crystal: A modeling study of pre-summer torrential rainfall case over Southern China. Atmos. Res., 138, 293-300.131. 韩文韬, 卫捷, 沈新勇, 2014: 近50年中国冬季气温对ENSO响应的时空稳定性分析研究.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1), 97-106.

你好,体制机制创新,为灾后恢复重建注入强劲动力,群众广泛参与是政策因素。通过创新机制,激发主体活力、创新活力,极大地调动了灾区干部群众恢复重建的积极性。

关于台风灾害的研究论文

(一)旱灾——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2.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较少。(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旱灾频次居首位。(3)长江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发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4)华南地区夏秋旱。 (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3.旱涝关系(1)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等地区 (2)旱灾和涝灾在空间上交错出现:即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的现象。4.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二)台风灾害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2.台风发生的时间:主要为盛夏至秋初3.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沿海重、南方重。4.台风造成的损失: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5%--20%,其中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三)寒潮灾害1.发生时间:9月至次年5月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2.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3.路径: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5.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6.各地灾害表现: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等(四)沙尘暴——华北地区春季影响很大的气象灾害 (1)概念: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2)发生与防治 ①沙尘暴发生时间:冬春季节②沙尘暴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风——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二是地面的沙尘物质——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③防治沙尘暴最有效的人类行为是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这样可以减小风速,降低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增加湿度,调节并改变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可以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物质来源条件。五)气象灾害多发区——华北地区1.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2.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五、中国的生物灾害(一)农作物病虫害1.特点: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2.危害:不仅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还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3.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几种病虫害及其分布:(1)小麦锈病(包括条锈、叶锈和秆锈)——是中国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小麦病害,在各麦区均有发生。(2)水稻病害的分布与灾情(3)棉铃虫分布与灾情(二) 森林病虫害1.危害:导致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2.导致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大量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种类多样性丰富的原始森林,使森林对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降低。3.主要害虫——松毛虫松毛虫发生频率的地区差异:常发区 海拔低于400米、平均气温25℃以上的地区偶发区 海拔400~500米、气温在10~25℃的地区 (三)蝗灾与鼠害——两种最广泛的生物灾害1.蝗灾:(1)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其中,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俗称“蚂蚱”。对农、林和牧业的破坏具有毁灭性。(2)主要种类及分布(3)蝗灾与旱涝的关系: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雌蝗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爆发。2.鼠害(1)危害:老鼠不仅糟蹋粮食、破坏草原和危害林木,而且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我国鼠害发生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对农、林、牧业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2)我国鼠害的地域差异显著 分布本区农业特点常见害鼠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华东和华南的全部。本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开发历史久远,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褐家鼠、小家鼠等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包括我国西北区的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以及东北和华北区的边缘地带。本区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小家鼠、黄鼠等(四)生物入侵

海洋平台结构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基础性设施,是海上生产作业和生活的基地。每年夏季台风、飓风诱发的狂风、巨浪等极端环境荷载都会给海洋平台结构带来考验;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其造成的海洋污染将是灾难性的。2005年Katrina飓风导致美国墨西哥湾平台倒塌的事故使我们认识到:对极端环境荷载考量不足使得平台标高、设防标准偏低;以及平台老化导致的抗力衰减使其不能承受极端载荷的作用是此次事故中平台大量倒塌的重要原因。 为达到减小环境荷载设计风险,了解和掌握服役期平台可靠度的目的,本文做了以下三点创新性工作: ●本文结合复合极值分布理论,提出了海洋环境荷载参数设计风险概念和海洋平台标高求解法。对因极值模型、取样方法、取样区间、参数求解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而导致的设计风险进行了探讨;并使用了多维复合极值分布模式,对天文大潮、风暴潮、波高各因素同时出现的极端海况进行了概率预测,并用于平台标高的确定。 ●海洋平台的构件缺陷、机械损伤、疲劳和裂纹扩展的损伤积累等不利因素都将导致平台整体抗力的衰减、影响结构的服役安全度和耐久性。因此基于时变可靠度理论的海洋平台风险分析具有更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鉴于以往研究只侧重结构抗力时变衰减研究,忽视对环境荷载时变性问题的考虑,本论文在研究了腐蚀、海生物等对平台抗力衰减的时变分析后,提出基于贝叶斯理论和等效荷载法的海洋环境荷载时变可靠度求解法。由于本方法使用服役期内结构真实环境资料对环境荷载参数进行了更新,因此可靠度计算结果更加合理。 ●台风灾害由南到北,遍及我国沿海各省;而我国目前已探明油气资源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海域均有分布。由于地理位置、海洋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不同海区台风的气象特征及致灾因素往往也呈现较大差异。为使海洋环境条件研究成果更好地为海洋产业规划和资源开发服务,构建海洋环境条件的参数区划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论文在自主研发的“台风灾害区划、设防标准双层嵌套模式”基础上,对我国海区进行了区划研究:即考虑了各海区台风强度、频次及其诱发的各种灾害的机制及概率特征,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我国各海区台风灾害区划,

地震灾害的小论文

你好意思吗你?!这都靠抄的 小子你家房子塌了压你5,6天你就文思如泉涌了你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一位亲身经历过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们详细介绍了“伏而待定”的具体方法:“在屋内感觉地震时,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山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正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户外的场合,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险之处,护住头,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另外,室外的人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如遇燃气、毒气泄漏、火灾,用湿手巾捂住口鼻,匍匐逆风绕到上风方向。 在百货公司、地下通道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行动。就地震而言,地下通道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灯也会即刻亮起来,要镇静地采取行动。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止,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要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要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播放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面对各种困难,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免遭新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能自行脱险,一定要沉住气,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无法脱险,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找食物和水,保存体力,耐心等待,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切不可大声哭喊,勉强行动,尽量闭目休息。时间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积极参与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壮大救援队伍,让更多的人获救,要先救近处的人,先救青壮年,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 “生”、后救“人”;要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地震产生的危害极大,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屡见不鲜。所以学习自救是地震后很重要的措施之一。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 由此可见,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总结有以下几点: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十分重要,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 扼杀”了自己。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3.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4.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消毒纱布或清洁布料包扎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5.同时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且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另外,柏油许许多多逃生的办法,在这不一一列举,如若还想了解,可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都可以。但无论怎么样,在地震发生时,自己一定要镇定,懂得保护好自己,在保护好自己情况下还能救其他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1、写论文最忌讳开篇很大范围去写,应该“以小见大”去写。所以你可以从最近几年发生的几次影响巨大的地震去写,关于中国的地震灾害,影响严重的当属“汶川大地震”。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写“唐山大地震”。2、以此为切入口,切入到中国地震多发的原因。就不难写到“地质(灾害)”这一块。地震只是属于地质灾害的一个方面。地震形成的原因很多:(1)大的来说就是板块的运动,汶川大地震属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唐山大地震是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二者属于不同的地震带(位于板块交界的地方多发地震)。(2)小的来说,我国属于山地面积广泛的国家,地质构造不稳定,地震发生的灾害比较严重。并且会伴随其他的地质灾害,比如滑坡,泥石流等。3、你可以去查“中国地质”、“国家地理”、“地震(成因)”等资料书。可以上CNKI等网站搜集论文。4、数据、图片方面,你可以收集近百年来,我国地震频繁的地区的数据(图片)、地质构造或者板块交界地带的分布(数据)图,最好能找到合二为一的数据,这样更有说服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