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陈光甫的经济思想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陈光甫的经济思想研究论文

上海银行在我国近代金融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陈光甫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

(1881年-1976年),中国银行家、中国近代旅游业创始人。原名辉祖,后易名辉德,字光甫,以字行世。江苏镇江人。他读私塾数年后,去一家报关行当学徒,刻苦学习英文,后考入汉口邮政局。22岁随中国代表团参加美国国际博览会。会后留学美国,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商学院,1909年毕业后即回国。办南洋劝业会初露才华,被江苏巡抚程德全任为江苏银行总经理。由于自己的改革主张不能实现,毅然辞职。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江苏省银行监督。1914年转任中国银行顾问。翌年6月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资本从最初的10万元发展到后来的500万元,分支机构遍布全国。由此登上上海银行公会会长宝座,成为上海金融界的领袖。1923年8月,陈光甫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旅行部”,1927年该“旅行部”独立挂牌注册,并易名为“中国旅行社”。这是中国近代旅游企业化的标志。 1927年他又任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为蒋介石筹募军饷。1928年出任江苏省政府委员、中央银行理事、中国银行常务董事和交通银行董事等职。1931年与英商太古洋行合资开设宝丰保险公司。1936年3月,任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高等顾问。1937年,任大本营贸易委员会中将衔主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立复兴贸易公司董事长,中、美、英平准基金委员会主席。期间,受蒋介石指派赴美国谈判借款事宜。当时的中国驻美国大使胡适先生曾赠诗与之共勉:“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最终他们促成了数额为2500万美元的中美“桐油借款”。1939年和1940年又促成了两笔总额为4500万美元的贷款,为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7年任国民政府委员,并主管中央银行外汇平衡基金委员会。1948年当选立法委员。1950年陈光甫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香港分行易名为上海商业银行,在香港注册。1954年定居台湾。1965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台北复业,任董事长。1976年卒于台北。

管仲的经济思想研究论文

管仲的经济学思念,代表了中国在很早对经济学的认识就非常了广泛和深刻,有很多值得现代借鉴的地方,甚至被延续到现代效仿。管仲的经济学思想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以下两大方面:

第一方面:垄断式经营的思想

管仲主导推行“官山海”商业政策,把食盐和铁矿两项重要资源列为国家资产,以国营形式垄断了经营,禁止老百姓私人交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盐和铁,但是在市场上,老百姓不能私自经营,成为了国营产品。把两大重大资源的利润掌握在国家的手中,保住了国家财政的收入。垄断式交易,让老百姓并没有直接感受到和自己的冲突,所以对社会稳定没有影响。

而齐国的国家财政因为有了这两项收入的保障,可以保证有能力推行国家其他的政策,例如以丰补歉等政策。此时国家经济得到有效治疗,对于齐恒公建立霸业提供了稳固的基础。

第二方面:宏观经济规制的思想

《管子》一书中的《轻重》篇就体现了管仲对于宏观经济规制的想法,“轻重”的内容指的是君王在治理国家时,如何平衡各项政事,主要阐述的就是国家怎么控制商品,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百姓的生活。把研究商品流通规则称之为“轻重之学”,用这套理论说明如何控制商品流通。这套理论包含了关于价格、关于货币和商品管理。

对于商品价格和货币的控制、国家垄断、以及其他国家的资源,建立起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经济管理学。管仲在当时就提出,商品价格不能一层不变,因为一层不变就不能促使商品流动,只有当商品的价格有波动的情况下,才能带来利润空间,才能发挥在市场上的经济作用。

管仲这位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在齐国担任国相,以自己出色的才能帮助齐桓公,让齐国成为了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

管仲“以商止战,和平崛起“的经济学思想在当时来说是很超前的,可惜没有人赏识。

管仲的经济学思想包括小农经济,对中国现代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管仲,公元前685年至前645年在齐国当政,相齐,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管仲出身没落贵族,青少年时曾与其友鲍叔牙经商。齐国有重视发展工商业的传统,《史记·齐太公世家》载西周分封姜太公后,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这就是说齐国从西周初年立国时,就重视发展工商业。而在管仲相齐后,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悦)①。所谓设轻重鱼盐之利就是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增加国家收入,至于管仲曾为此采取过一些什么措施因记载疏漏已无法确知。由于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国家的经济收入,广开就业门路,所以能以赡贫穷,再加上在吏治上任用贤能,所以使齐人皆说(悦)。①杜佑:《通典·州郡典·雍州风俗》。②《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据《史记》卷六《秦本纪》载,为四十一县。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22页。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如此,则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这样使职业和地位都世袭化,就保证了劳动技能和劳动力的再生产,替统治者提供世代被掠夺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使现实的生产关系不断的再生产。其二,同一行业的人群萃(聚集)而州处,聚集在一起,彼此易于交流生产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即所谓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这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其三,同一行业的人聚集在一起,可以互通信息,彼此间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价),可以促进商品的流通。从以上几方面看,管仲的四民分业分居论,有其重视工商业,利于生产技术、技能、知识的传授,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一面。同时,它也受西周以来的传统影响,把人的职业分工世袭化,使一切都成为静止、不变的,把生产力水平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都僵化了,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的保守方面。管仲的四民分业分居论中,关于分居世袭的内容有明显的保守性,但关于四民分工、分业的内容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客观存在和人们关于分工、分业的观念,所以这一划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管仲把一国民众分为士、农、工、商四大集团的分类,为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沿用,正说明这一分业、分工论反映了当时和以后社会发展的客观存在。管仲在土地问题上,主张井田均畴,即把井田大体平均地分给直接生产者使用。在赋税问题上主张相地而衰征,即按生产者所耕种的土地的好坏分等差征收实物税。在税率上主张轻税,《管子·大匡篇》载: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这里除了饥荒年不收税外,两年征税一次,上年征十分之三的税,平均每年征百分之十五;中年征十分之二,平均每年征百分之十;下年征十分之一,平均每年征百分之五。如果平均计算,则每年征收十分之一的税。《管子·幼官图篇》载齐桓公三会诸侯时规定:田租百取三,市赋百取二,关赋百取一。这时规定的田赋的征收量为百分之五,只是暂时的。从农业税的征收看,《管子·治国篇》说府库之征,粟什一,说明一般情况下征收什分之一的田赋。至于关税、市税,管仲也主张从轻征收。管仲的经济思想是很光辉的,其重视工商业的思想、四民分业的思想、井田大体平均分给直接生产者使用的井田均畴的思想、轻税的思想都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春秋时期的改革家管仲在经济管理思想方面是有代表性的,无人能超越他。

商鞅农业经济思想研究论文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汉族。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但最后还是死于自己的法。商鞅变法的小论文:商鞅变法(我认为他成功了)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商鞅为维护秦国统治者的利益而推行的一系列变革 措施。 秦国在战国初期,贵族们垄断政权,经济、政治和军事都比较落后,国君权力较小, 国力很弱,国土常常受到别国的侵占。 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年轻的国君决心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于是下了一道变法 图强的求贤诏令。商鞅就是在这个时候自魏国来到秦国的。 商鞅(约公元前390——338年)贵族出身,因是卫国君的后裔,曾以“卫”为姓, 称作卫鞅。按当时习惯,国君的公子后裔,以“公孙”为氏,所以他又称为公孙鞅。商 鞅这个名字,是他在秦国被封为商君而得的。 商鞅到秦国后,宣传“强国之术”,决心协助秦孝公进行社会改革,因此得到秦孝 公的信任,任命他为左庶长。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国两次公布 了新法,其主要内容有: (1)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取消宗室的特权,按军功的大小重新规定 官爵的等级和待遇。下级士兵在战争中勇敢杀敌的,也可以得到官爵,临阵脱逃和投降 敌人的要受到严厉的处罚。凡是进行私斗的,按照情节轻重判处刑罚。 (2)废除奴隶制的井田制度,在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鼓励男耕女织,凡 是劳动好,生产粮食和织布多的免除徭役和赋税。 (3)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人,连同其家属罚作官奴 婢。 (4)加强中央集权,普遍推行郡县制。全国设31个县,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同 时进行户口编制,实行连坐法,规定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什伍中互相纠察告发 “奸人”,有坏人不告发的,什伍连坐。 (5)由中央制定和颁发统一的度量衡。比如以“商鞅方升”做为当时的标准量器, 有利于税收和经济交往。 商鞅新法直接打击了奴隶制旧势力,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它必然会遭到守旧 势力的仇视和顽抗。因此,变法从开始到最后,一直是在激烈的斗争中进行的。 开始,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旧势力公开反对变法。主张“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说什么“依照原来的旧习俗来教导人民,可以不劳而成;根据旧有的制度来治理,官吏 既熟悉,人民也安定”。商鞅反驳说:“制度和法令应该按照当时的客观环境来制定, 治世从来没有一个划一的办法,只要求其便利于国家,不一定要效法古代。商汤和周武, 是没有效法古代而称王的;夏桀和殷纣是没有更改旧制而灭亡的。从此可知,反古未必 错,循礼未必对。”最后,秦孝公表示完全同意商鞅的意见。 商鞅拟好新法,就要公布了。但是,怎样才能使人民相信呢?经过一番考虑,他让 手下的人把一根三丈长的木杆竖立在国都的南门,悬赏有能把它搬到北门的,赏给十金。 人们觉得奇怪,不敢搬动。他却接着又悬赏说:“有能搬去的,赏给五十金。”有一个 人把木杆搬到北门,商鞅立刻赏给五十金,以示信用。接着,公布了新法。 这时候,在朝廷内部新旧两种势力斗争更激烈了。当时有人议论新法不便执行的多 至千数。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在幕后唆使太子触犯新法。他们企图用这个办法破 坏变法。商鞅说:“太子犯法,是老师没有教育好,应该给老师处罚。”于是下令把他 俩一个割掉鼻子,一个脸上刺了字。从此再没有人敢议论新法了。为了保证新法顺利实 行,商鞅还杀了贵族祝欢,把捕获的700多个违法乱纪的坏分子押到渭水边上镇压。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面貌焕然一新。在土地所有制方面,基本废除以井田制为基础 的封建领主所有制,确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在政治方面,基本废除了 分封制,确立了郡县制。秦国从落后国家,一跃而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 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惠文王继位。旧贵族马上对商鞅进行反攻倒算,公 子虔等强加商鞅以“谋反”的罪名,将他逮捕并用“车裂”的酷刑处死了他。 商鞅虽死,但秦惠王和他的后继者都继续实行了商鞅的新法,所以秦国的国势得以 进一步发展,为后来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提供一下有关重农抑商的材料。希望对你的论文有所帮助。 1.“重农抑商” (l)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统治等问题。根本原因:适应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需要。 (2)根本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税征派和地租征收, 巩固封建统治。 (3)产生:战国时期, 商鞅在秦国首倡。 (4)发展:①西汉: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②明清: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继续实行专卖制度, 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 危害: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如何理解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它作为一项完整的政策,最初萌芽于战国时期。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的原则,这一政策长期得到继承。 中国古代王朝采取这种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为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在国家经济政策上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通过发展农业,专制主义王朝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统治者认为,工商业的发展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因此,重农抑商、以农立国就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传统治国主张。 3、评价认识: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日益暴露。自然经济阻碍社会分工,难以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商品生产。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抑商政策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和工商业的正常发展,打乱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平衡,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这一政策的消极作用就更明显。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依然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抑商的结果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积累,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重农抑商政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中国社会落后的原因之一。 4、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富民”措施。(1)“民本”思想: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民本”思想的倡导者孔子主张统治者要爱惜民力,行“德政”;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唐太宗提出“存百姓”的思想等。(2)“富民”措施:这表现为多种形式,如政治上的开明之举与轻刑罚,或经济上的完善制度与轻徭薄赋,或民族关系上的华夷一体与重交往等。最突出的事例如隋唐实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王安石变法中的一些措施(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有意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改革,放松了对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等。 5、注意教材上提到的“抑商”措施:西汉时汉武帝开始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对私营工商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唐朝政府设置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并对市的买卖规模和时间都有限定;明中后期,政府设立众多关卡,对商业收重税;明清政府海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详见必修二第17——18页) 6、另外要注意重农的表现:农业专著 ①《夏小正》:夏朝历法中最早纪录农事等内容; ②《范胜之书》:西汉范胜之撰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 ③《四民月令》:东汉后期关于农事活动安排的专书; ④《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⑤《农桑辑要》:元朝向全国颁发指导农业的书籍; ⑥《农政全书》:明末徐光启著,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并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⑦《天工开物》:明末宋应星著,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还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技术,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7、在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下,中国古代商业为什么还会取得发展。 (1)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必定会促进商业的发展。 (2)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 (3)政府的政策,统治者的需要,政策有放宽的趋势。 (4)交通的便利。 (5)商人的作用。

秦国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关东齐、楚、燕、赵、魏、韩这六个大国。其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比关东各国晚了很久。如鲁国 “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秦国的“初租禾”是在公元前408年,落后186年。可是这时,秦国已使用铁制农具,社会经济发展较快,这不仅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过程,而且还引起社会秩序的变动。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即位,下令废除人殉的恶习。次年又迁都栋立。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彻底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秦孝公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大。新兴地主阶级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商鞅变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这种社会变革、变法运动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规律。经济措施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主要内容如下:1)废井田、开阡陌商鞅在经济上推行的重大举措是“废井田、开阡陌”。《史记》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战国策》说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废止“田里不粥(“粥”同“鬻”,音yù)”的原则。所谓“阡陌”,指“井田”中间灌溉的水渠以及与之相应的纵横道路,纵者称“阡”,横者称“陌”。“封疆”就是奴隶主贵族受封井田的界限。“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此后秦政府虽仍拥有一些国有土地,如无主荒田、山林川泽及新占他国土地等,但后来又陆续转向私有。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商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商鞅还招募无地农民到秦国开荒。为鼓励小农经济,还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禁止父子兄弟(成年者)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这些政策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发展封建经济。3)统一度量衡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商鞅量”,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 “十八年”“大良造鞅”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从“商鞅量”中得知,商鞅规定的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0.2公升。由量器及其铭文可知,当时统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严肃认真的。商鞅还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度量衡的统一的意义第一、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的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第二、对赋税制和俸禄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第三、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影响;第四、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政治措施商鞅对政治的改革是以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重点。他在这方面的贡献远远超过李悝和吴起。主要内容如下:1)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商鞅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以奖励军功而禁止私斗。规定爵位依军功授予,宗室非有军功不得列入公族簿籍。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 就是说有功劳的贵族子弟,可享受荣华富贵;无功劳的,虽家富,不得铺张。制定二十级爵的作法,意味着商鞅彻底废除了旧世卿世禄制,今后将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二十级爵:一级曰公士,二级曰上造,第十九级曰关内侯,二十级曰彻侯。据《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 也就说明了奖励的做法:将卒在战争中斩敌人首级一个,授爵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斩敌首二个,授爵二级,可为百石之官。各级爵位均规定有占田宅、奴婢的数量标准和衣服等次。而所谓私斗,并不是指一般人打架,而是指“邑斗”。“邑”是指一般的城镇,被奴隶主所占有。奴隶主之间为了争夺土地、财产,经常发生争斗。新法规定不准私斗,目的在于削弱奴隶主的势力,加强封建中央集权。严惩私斗的作法是:为私斗者,各以情节轻重,处以刑罚。由于推崇战功,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秦国在对外战争中,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扭转了长期以来被动落后的局面。公元前355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相会,结束了秦国长期不与中原诸侯会盟的被动局面,提高了秦国的地位。秦国还用武力逐步占有了土地肥沃、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巴蜀地区和盛产牛马的西北地区,社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奠定了秦统一的物质基础。2)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史记》记载,秦国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即依军功大小定贵族身份之高低。该规定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因而,招致了他们的怨恨。《史记》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3)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秦国的都、乡、邑、聚原来都是自然形成的大小居民点。商鞅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的统治,管理广大居民,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轻罪用重刑。将魏国李悝的《法经》颁布实行,还增加了连坐法。主要内容是:居民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将什、伍作为基层行政单位。按照编制,登记并编入户籍,责令互相监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须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这与后代的保甲制度相同。商鞅同时规定,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者住宿,否则店主也要连坐。4)推行县制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 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 (也有史书认为是41县或36个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商鞅通过县的设置,把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该措施有力地配合了“废井田、开阡陌”政策,用政治手段保证了土地私有。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削弱了豪门贵族在地方的权力。后来,秦在新占地区设郡,郡的范围较大,又有边防军管性质,因之郡的长官称郡守。后来郡内形势稳定,转向以民政管理为主,于是郡下设若干县,形成秦的郡县制。5)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商鞅的该措施是为了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然而,商鞅开创的“燔诗书”的高压政策,不仅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编辑本段]【商鞅变法的目的及作用】目的:富国强兵作用:出现了“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全国百姓以私下斗殴为耻,以为国家立下战功为荣,国家战斗力不断增强,富国强兵的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商鞅, 秦变法大臣, 后遭车裂而死。

经济思想史期刊

《经济思想简史》([德] 海因茨·D.库尔茨)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经济思想简史

作者:[德] 海因茨·D.库尔茨

译者:李酣

豆瓣评分:8.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3

内容简介:

《经济思想简史》完整描绘了经济学思想的整个发展脉络,涵盖了所有主要的经济学思想流派的精粹和学术人物,语言通俗易懂。无论对于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还是学习经济思想史课程的学生,抑或是想了解经济学这一学科领域的普通大众,本书都是一本很好的案头读物。

作者简介:

作者 | 海因茨·D.库尔茨

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奥地利格拉茨大学教授,格拉茨熊彼特中心创建人、主任。长期从事生产理论、资本理论、收入分配、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环境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出版过近二十本著作,发表论文逾百篇。曾经多年担任欧洲经济思想史学会的秘书长、会长,是欧洲经济学界有重大影响力的著名学者。

译者 | 李酣

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教师。主要从事经济增长质量、国际贸易、产品质量规制和责任研究。合著和参编多部著作,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中图法分类号与中图分类法查询生物科学属于Q类,医学类属于R类,可以直接转至Q或R类查询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A2 列宁著作A3 斯大林著作A4 毛泽东著作A49 邓小平著作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B 哲学B0 哲学理论B1 世界哲学B2 中国哲学B3 亚洲哲学B4 非洲哲学B5 欧洲哲学B6 大洋洲哲学B7 美洲哲学B80 逻辑科学(总论)B81 逻辑学B82 伦理学B83 美学B84 心理学B9 无神论、宗教--------------------------------------------------------------------------------C 社会科学总论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C1 社会科学现状及发展C2 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C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C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C6 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C[7]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C8 统计学C91 社会学C92 人口学C93 管理学C[94] 系统科学C95 民族学C96 人才学C97 劳动科学--------------------------------------------------------------------------------D 政治、法律D0 政治理论D1 共产主义运动D2 中国共产党D3 各国共产党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D5 世界政治D6 中国政治D73/77 各国政治D8 外交、国际关系D9 法律--------------------------------------------------------------------------------E 军事E0 军事理论E1 世界军事E2 中国军事E3/7各国军事E8 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E9 军事技术E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F 经济F0 政治经济学F0-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论)F01 经济学基本问题F02 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3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4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5 共产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6 经济学分支学科F08 各科经济学F09 经济思想史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F11 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关系F12 中国经济F13/17各国经济F2 经济计划与管理F20 国民经济管理F21 经济计划F22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F23 会计F239 审计F24 劳动经济F25 物资经济F27 企业经济F28 基本经济建设F29 城市与市政经济F3 农业经济F30 农业经济理论F31 世界农业经济F32 中国农业经济F33/37各国农业经济F4 工业经济F40 工业经济理论F41 世界工业经济F42 中国工业经济F43/47各国工业经济F49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F5 交通运输经济F50 交通运输经济理论F51 世界各国概况F53 铁路运输经济F54 陆路、公路运输经济F55 水路运输经济F56 航空运输经济F57 城市交通运输经济F59 旅游经济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F591 世界旅游事业F592 中国旅游事业F593/597各国旅游事业F6 邮电经济F60 邮电经济理论F61 邮政F62 电信F63 世界各国邮电事业F7 贸易经济F71 国内贸易经济F72 中国国内贸易经济F73 世界各国国内贸易经济F74 国际贸易F75 各国对外贸易F76 商品学F8 财政、金融F81 财政、国家财政F82 货币F83 金融、银行F84 保险--------------------------------------------------------------------------------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0 文化理论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G2 信息与知识传播G20 信息与传播理论G21 新闻学、新闻事业G22 广播、电视事业G23 出版事业G24 群众文化事业G25 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G26 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G27 档案学、档案事业G3 科学、科学研究G30 科学研究理论G31 科学研究工作G32 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G35 情报学、情报工作G4 教育G40 教育学G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G42 教学理论G43 电化教育G44 教育心理学G45 教师与学生G46 教育行政G47 学校管理G48 学校建筑和设备管理G51 世界各国教育事业G52 中国教育事业G53/57各国教育事业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G62 初等教育G63 中等教育G64 高等教育G65 师范教育G71 职业技术教育G72 成人教育、业余教育G74 华侨教育、侨民教育G75 少数民族教育G76 特殊教育G77 社会教育G78 家庭教育G79 自学G8 体育G80 体育理论G81 世界各国体育事业G818 运动场地与设备G819 体育运动技术(总论)G82 田径运动G83 体操运动G84 球类运动G85 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G86 水上、冰上与雪上运动G87 其他体育运动G89 文体活动--------------------------------------------------------------------------------H 语言、文字H0 语言学H002 语言规划H003 语言分类H004 语言的分布H01 语音学H02 文字学H03 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H05 写作学与修辞学H059 翻译学H06 字典学H07 方言学H08 应用语言学H09 语文教学H1 汉语H11 语音H12 文字学H13 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H14 语法H15 写作、修辞H159 翻译H16 字书、字典、词典H17 方言H19 汉语教学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H3 常用外国语H31 英语H32 法语H33 德语H34 西班牙语H35 俄语H36 日语H37 阿拉伯语H4 汉藏语系H5 阿尔泰语系H61 南亚语系H62 南印语系H63 南岛语系H64 东北亚诸语言H65 高加索语系H66 乌拉尔语系H67 闪-含语系H7 印欧语系H81 非洲诸语言H83 美洲诸语言H84 大洋州诸语言H9 国际辅助语--------------------------------------------------------------------------------I 文学I0 文学理论I1 世界文学I106 作品评论和研究I109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I11 作品集I2 中国文学I20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I206 文学评论和研究I207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I209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I21 作品集I22 诗歌、韵文I23 戏剧文学I239 曲艺I24 小说I25 报告文学I26 散文I269 杂著I27 民间文学I28 儿童文学I29 少数民族文学I299 宗教文学I3/7各国文学--------------------------------------------------------------------------------J 艺术J0 艺术理论J1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J2 绘画J29 书法、篆刻J3 雕塑J4 摄影艺术J5 工艺美术J[59] 建筑艺术J6 音乐J7 舞蹈J8 戏剧艺术J9 电影、电视艺术--------------------------------------------------------------------------------K 历史、地理K0 史学理论K01 史学的哲学基础K02 社会发展理论K03 史学专著K04 年代学K05 史料学K06 历史研究K09 史学史K1 世界史K10 通史K11 上古史K12 古代史K13 中世纪史K14 近代史K15 现代史K18 民族史志K2 中国史K20 通史K21 原始社会K22 奴隶社会K23 封建社会K2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K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K29 地方史志K3 亚洲史K4 非洲史K5 欧洲史K6 大洋洲史K7 美洲史K81 传记K810 传记研究与编写K811 世界人物传记K82 中国人物传记K833/837 各国人物传记K85 文学考古K[852] 古文献学K853 纹章学K854 考古方法K86 世界文物考古K87 中国文物考古K883/887 各国文物考古K89 风俗习惯K9 地理K90 地理学K91 世界地理K92 中国地理K93/97 各国地理K99 地图--------------------------------------------------------------------------------N 自然科学总论N0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N1 自然科学现状及发展N2 自然科学机构、团体、会议N3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N4 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N5 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N6 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N[7] 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N8 自然科学调查、考察N91 自然研究、自然历史N93 非线性科学N94 系统科学N[99] 情报学、情报工作--------------------------------------------------------------------------------O 数理科学和化学O1 数学O1-0 数学理论O1-8 计算工具O11 古典数学O119 中国数学O12 初等数学O13 高等数学O14 数理逻辑、数学基础O15 代数、数论、组合理论O17 数学分析O18 几何、拓扑O19 动力系统理论O2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O22 运筹学O23 控制论、信息论(数学理论)O24 计算数学O29 应用数学O3 力学O31 理论力学O32 振动力学O33 连续介质力学(变形体力学)O34 固体力学O35 流体力学O369 物理力学O37 流变学O38 爆炸力学O39 应用力学O4 物理学O41 理论物理学O42 声学O43 光学O44 电磁学、电动力学O45 无线电物理学O46 真空电子学O469 凝聚态物理学O47 半导体物理学O48 固体物理学O51 低温物理学O52 高压与高温物理学O53 等离子体物理学O55 热学与物质分子运动论O56 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O57 原子核物理学、高能物理学O59 应用物理学O6 化学O61 无机化学O62 有机化学O63 高分子化学(高聚物)O64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O65 分析化学O69 应用化学O7 晶体学O71 几何晶体学O72 X射线晶体学O73 晶体物理O74 晶体化学O75 非晶态和类晶态O76 晶体结构O77 晶体缺陷O78 晶体生长O79 晶体物理化学过程O799 应用晶体学--------------------------------------------------------------------------------P 天文学、地理科学P1 天文学P2 测绘学P3 地球物理学P4 大气科学(气象学)P5 地质学P7 海洋学P9 自然地理学--------------------------------------------------------------------------------Q 生物科学Q1 普通生物学Q1-0 生命科学总论Q10 生命的起源Q11 生物演化与发展Q13 生物形态学Q14 生态学Q15 生物分布与生物地理学Q16 保护生物学Q17 水生生物学Q18 寄生生物学Q19 生物分类学Q2 细胞生物学Q21 细胞的形成与演化Q[23] 细胞遗传学Q24 细胞形态学Q25 细胞生理学Q26 细胞生物化学Q27 细胞生物物理学Q[291]细胞分子生物学Q3 遗传学Q31 遗传与变异Q32 杂交与杂种Q[33] 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Q34 遗传学分支学科Q[36] 微生物遗传学Q[37] 植物遗传学Q[38] 动物遗传学Q[39] 人类遗传学Q4 生理学Q41 普通生理学Q42 神经生理学Q43 分析器生理学Q44 运动器官生理学Q45 内分泌生理学Q46 循环生理学Q47 呼吸生理学Q48 消化生理学Q491 排泄生理学Q492 生殖生理学Q493 新陈代谢与营养Q494 特殊环境生理学、生态生理学Q495 比较生理学与进化生理学Q5 生物化学Q50 一般性问题Q51 蛋白质Q52 核酸Q53 糖Q54 脂类Q55 酶Q56 维生素Q57 激素Q58 生物体其他化学成分Q591 物质代谢及能量代谢Q592 体液代谢Q593 器官生物化学Q594 比较生物化学Q595 应用生物化学Q6 生物物理学Q61 理论生物物理学Q62 生物声学Q63 生物光学Q64 生物电磁学Q65 生物热学Q66 生物力学67 物体化学生物学Q68 物理因素对生物的作用Q691 辐射生物学(放射生物学)Q[692]仿生学Q693 空间生物学Q7 分子生物学Q7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Q73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Q74 生物小分子的结构和功能Q75 分子遗传学Q77 生物能的转换Q78 基因工程(遗传工程)Q81 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Q811 仿生学Q813 细胞工程Q814 酶工程Q819 生物工程应用Q[89] 环境生物学Q91 古生物学Q93 微生物学Q94 植物学Q95 动物学Q96 昆虫学Q98 人类学--------------------------------------------------------------------------------R 医学、卫生R1 预防医学、卫生学R2 中国医学R3 基础医学R4 临床医学R5 内科学R6 外科学R71 妇产科学R72 儿科学R73 肿瘤学R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R75 皮肤病学与性科学R76 耳鼻咽喉科学R77 眼科学R78 口腔科学R79 外国民族医学R8 特种医学R9 药学--------------------------------------------------------------------------------S 农业科学S1 农业基础科学S2 农业工程S3 农学(农艺学)S4 植物保护S5 农作物S6 园艺S7 林业S8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S9 水产、渔业--------------------------------------------------------------------------------T 工业技术TB 一般工业技术TD 矿业工程TE 石油、天然气工业TF 冶金工业TG 金属学、金属工艺TH 机械、仪表工业TJ 武器工业TK 动力工程TL 原子能技术TM 电工技术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TQ 化学工业TS 轻工业、手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U 交通运输U1 综合运输U2 铁路运输U4 公路运输U6 水路运输U[8] 航空运输--------------------------------------------------------------------------------V 航空、航天V1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V2 航空V4 航天(宇宙航行)V[7] 航空、航天医学--------------------------------------------------------------------------------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X1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X2 环境保护管理X3 环境综合研究X4 灾害及其防治X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X7 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X8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X9 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Z1 丛书Z2 百科全书、类书Z3 辞典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Z5 年签、年刊Z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Z8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1、《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投稿电子信箱 : 编辑部联系电话 : 84539199邮寄地址 : 吉林省长春市 编辑部地址 : 长春市净月大街 3699 号《当代经济研究》杂志社 邮编 : 130117杂志社 网址 : 、《当代经济研究》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会刊,由研究会与长春税务学院联合主办。 《当代经济研究》办刊宗旨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明确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弘扬现代科学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本刊为国家学科级理论经济学核心期刊,着重发表国内外学者关于《资本论》、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发表关于当代中国及世界经济等方面的优秀作品。本刊大力倡导作者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包括对西方经济理论的批判借鉴),并以此突出办刊特色,使刊物成为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稳固的理论阵地。 3、该杂志主要栏目有《资本论》研究与应用、外国经济理论书评、争鸣与探索、财经园地、改革开放论坛、农业经济研究、理论探讨等栏目。 适合经济院校师生、科研院所研究人员、机关干部及其他经济界人士阅读参考。

李新,1965年生。先后就学于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联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并取得俄罗斯联邦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复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先后担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经济教研室(系)主任、转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经济系高级研究学者。财政部部属院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现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经济研究会理事、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欧洲学会理事,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兼职教授和研究员。曾荣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及“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2003)、“上海市优秀留学回国人才”(2004)、“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999)、“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优秀会员”(1999、2005)等荣誉称号。学术研究方向:世界经济、转型经济学与转型国家经济。主要研究成果有:出版《向市场经济过渡:俄罗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苏联俄罗斯卷)、《经济转型比较制度分析》、《转型经济研究》、《中俄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分析》等专著9部,在《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40余篇次转载于《改革内参》、《新华月报》、《经济研究资料》、《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发表于《社会科学报》的《俄罗斯理论界论战马克思主义》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全文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并收入《中国社会科学年鉴2005》。

经济刊物的编辑思想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文化事业的不断繁荣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事业的深入推进,各期刊社要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就要求各期刊社要转变思想面对市场。在这样空前的挑战与机遇面前,如何做出应对,是各刊社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认为,期刊无论以何种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其核心之道仍然是期刊质量,而如何提高期刊质量方法也有很多种。文章从期刊的市场定位、选题开发、作者队伍建设、组稿的重要性以及制度化与规范化等几方面入手分别进行了论述,这些都是一本刊物最基本的东西,但做得细、用得好却会使刊物焕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期刊;编辑工作;市场定位;选题开发;规范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作为期刊部门的运行机制也由过去的单一的政府计划机制转变为市场机制或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复合机制。随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事业的不断推进,各期刊社需要面对市场的情况越来越紧迫,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积极投身期刊建设,是很多期刊社不得不面对的事情。期刊质量是期刊进行市场竞争的根本所在,如果期刊社是大树,那么期刊质量就是根,而且是深根,根好树才会茂盛,而且从大环境来讲,每一本期刊质量的高低与否,还关系到整个文化事业的兴盛与否。 一、期刊要把自己放在一个理想的位置 要把自己放在理想的位置,就要把市场定位作好。无论是期刊也好,还是开发其他商品也好,市场定位都离不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定位方面,首先期刊无论怎么定位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方针等,其次是我的市场目标是什么,我用什么样的选题特色办刊特色来实现它;在微观定位中,首先要把自己为什么样的人服务确定好然后再来选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特点、体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以及装帧设计、定价等具体策略[1-2]。期刊的市场定位有以下几种策略选择: 1.填补空白不断开拓。以笔者所在的《中国医院管理》杂志和《剧作家》杂志做个例子吧。20世纪80年代《中国医院管理》杂志初创,当时医院管理是否算一门科学还很令人怀疑,卫生软科学的期刊阵地还尚未开发。但是我刊编辑部的同仁审时度势,大胆地创办了我国第一本卫生软科学期刊《医院管理》,填补了医院管理学术期刊的空白,并很快占领市场,受到广大读者、作者的欢迎。1985年,我刊又及时取得当时的主管部门国家卫生部的大力支持,将刊名更为《中国医院管理》,在大家的努力下,期刊质量不断提高,使得《中国医院管理》杂志一度进入“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的阵营。《剧作家》杂志创刊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杂志名为《黑龙江戏剧》,在中国戏剧界十分有影响,很快占领市场,受到广大读者、作者的欢迎。马也的《站在八十年代门槛上》,以及谭霈生、丁扬中、晏雪等戏剧理论家的文章,都曾在该刊发表后在戏剧界产生震动。1985年,该刊又及时取得当时的主管部门黑龙江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将刊名更为《剧作家》。《剧作家》杂志培养了大批优秀作者如杨利民、杨宝琛、杨宝林、王治普、付军凯、李景宽、朱红赤、张兴华、徐立根、车连滨、马国发、柳盛林、苗俊英等等,当时在全国还掀起了黑龙江现象。《剧作家》杂志1995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期刊;199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一级期刊;2002年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2.只有不断创新才会走得更远。如今,卫生软科学的发展十分迅猛,此领域的期刊也是越做越精良,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而且很多期刊风格很相像,栏目设置、选题计划等大同小异。《中国医院管理》杂志作为一本软科学刊物只有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才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立于不败之地,该刊不断更新内容、调整栏目。由于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增加了“医疗改革”栏目,为读者深入解读新医改的具体内容;增加“政策研究”帮助读者摸索国家政策调控的方向。在开设符合形势发展的新栏目的同时,也要及时撤掉已过时的栏目。封面设计对于刊物来讲应该与内容一起成为生产力和创造力[3],所以该刊加大对封面设计的投入,使得刊期外形日益精美,形成了独特风格,美观大方,与新颖的内容相应成趣,深受读者喜爱。 同样,随着中国戏剧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与戏剧有关的学术期刊也非常多,且栏目设置、选题计划等大同小异,市场竞争也很激烈,但与《中国医院管理》杂志不同,《剧作家》杂志更是一本文化刊物,所以,有些传统的好东西是不能变的,比如说优秀剧本的创作与刊发,然后为适应新形式又增加了诸如小戏小品等栏目,既保持传统又与时俱进。封面设计也很独特,一度以该刊的美编国内知名画家潘衡生的油画作为背景,很有收藏价值。实践总结,竞争是一定会有的,而且会越来越猛烈,你躲不开,所以只能创新再创新、开拓再开拓,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选题的开发是把期刊办好的基础工作 选题开发是市场定位的延伸和继续,不仅关系到期刊的质量,而且是期刊生死存亡的大事。因此,选题开发一定要把好关、定好方向并且要坚持办刊原则。 1.坚持办刊方向。期刊从两点来说都必须坚持办刊方向:首先期刊是具有文化属性的特别商品,既然是商品就要遵循市场规律,既然具有文化属性就还要遵循文化传播的规律[4]。这就要求我们的办刊方向上必须发挥期刊的文化传播作用,为人民传递具有正能量的文化。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实现一定的经济收入,做为发展的资本。其次,一本期刊办刊方向如果总在变,那么说明它是不成熟的,而且一个好的办刊方向是经过多少代编辑的努力积累出来的,不要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随意改动。 2.用合理科学的方法来定位。选题开发要从读者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中国医院管理》杂志明确了自己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医院管理工作者及从事卫生行政工作的人员,而不是盲目地将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也定为主要读者对象。刊物定位准确,选题实际,得到了读者和作者的认可。而《剧作家》杂志则确定自己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的戏剧研究人员和戏剧爱好者。刊物定位准确,选题实际,得到了读者和作者的认可。 3.注重个性与独创性。任何一本期刊都应具有自身的独特风格,俗话说: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其实是很多行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但在期刊业来说,这一点的作用就更突出了。 4.持续性与实用性。选题在被确定好以后,要有一定的持续性,并且同时还要具有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针对某一专门的“事件”开发成组的专题文章深入的进行论述,把一个很有实用性或者应该说成“很实际”的问题阐述透彻。这些会是读者非常愿意看到的东西,而且一期上如果篇幅过大的话,也可以做成系列文章,分多期发表,多做一些成系列的大文章,形成期刊的观点,期刊的层次也会因之升华。 三、建设作者队伍是期刊发展永恒的主题 现在我们有了合理科学的定位了,好的选题也有了,那么接下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作者了。没有合适的作者来写出优秀的文稿期刊空有好的定位、编辑空有好的选题,也“难为无米之炊”呀,未来期刊间的竞争,在作者队伍这一点上会是重中之重。 1.对高层次作者、相关领域专家的文章要重点推出。我们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追求的是将自己刊物的学术地位做到同行业的领先位置。因此,就要多发表期刊所研究的领域内的相关专家、学者等高层次作者总结自己研究成果和实践的文章,因为他们了行业内最权威、最先进的代表长此良性循环下去,期刊的学术地位与价值才会越来越高。 2.编辑要有阅读的习惯,尤是同行的期刊,要善于从中发现优秀的写作人材,沟通培养,为己所用。我们坚持阅读同类期刊,一是要扩展自己的眼界,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也可以避免因为编辑自己的栏目的稿件时间长了,工作模式化,自己不动脑的缺点。二是要从同类期刊中发现能为自己所用的作者,然后加强联系、约稿。这样在扩展作者队伍的同时,也是为自己期刊扩展思路,避免僵化的过程。 3.作者队伍也要有梯队建设,要培养年轻的具有潜质的作者。期刊要发展,编辑队伍的梯队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相对应的,作者队伍也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著名的编审会退休,以往的骨干作者也会有封笔的一天。而中青年作家相继的会慢慢地成长起来,成为新的有生的力量。中青年作家队伍建设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行业内青年骨干专家,在行业内颇具影中响力,对于此类作者,一经发现,一定要与之建立长期联系与合作,这样也可以吸引更多青年专家成为我们的作者;二是有创作热情,也有发展潜力,但缺乏经验的作者,对于他们,我们更应该多花些工夫来培养,要对他们付出更大的热情,不厌其烦地指出其写作中无论是方向还是内容上的问题,让他们成长起来,将来这些人会有很大一部分成为我们的忠实作者。 四、组稿的重要作用 对大多数编辑来说,编稿并不难,多发一些稿也能做到,但如果要求发一些高质量的稿则不仅需要编辑的文字水平高,还要求稿件本身的质量高。要提高稿件质量编辑必须加强组稿工作。期刊作为稿件发表的平台,组成一本期刊的稿件一般是通过约稿、组稿和自由来稿这三种方式。而很多社科期刊的自由来稿量很大,稿件积压很多。据笔者所在的《中国医院管理》的稿件情况统计,发稿量不足全部来稿的二成。因此,有很多人没有组、约稿的观念和意识,笔者认为这不利于期刊发展:1.只靠自由来稿期刊就会很被动,不去组、约稿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就体现不出来,无法完全自主地掌握期刊整体学术风格的大局。2.不利于编辑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开辟新栏目。所以,经过深入调查、认真思考、有的放矢地制订选题,选择恰当的作者进行组稿,并指导作者完成选题,再经过编辑的加工润色,社科期刊的质量就会逐步提高,就会成为一个虽杂却具有独特风格的刊物。 五、编辑要按照科学的道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作者的稿件水平得到升华 编辑与画家、音乐家、文学家等一样,有匠和师的分别,普通的编辑也就是常说的文字匠,只是对稿件的格式、错别字和病句等方面入手来修改文章,而可称为大师级的编辑则会对作者的稿件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甚至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稿件质量整体升华。总之,办好一本刊物,是一个科学发展的过程。这其中,既要坚持自己的办刊方向,又要紧随时代脉搏,不断调整自身的栏目结构,发掘先进的思想,把握前沿的动态,注重刊物内容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以此才可于信息爆炸的今时,而有一立锥之地。 [3] 李新.书籍设计是生产力,更是创造力[J].编辑学刊,2012(1).

编辑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也是我非常热爱的工作,这个职业日久弥香,在为他人做嫁衣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不足够热爱的事情你就无法掌握、经营它的本质,一定要热爱,热爱的时候你才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2019年上半年,思想上最大的转变是化被动为主动。 在编稿过程中,如果遇到优质作者,会主动询问他们目前的课题进展。遇到基础不错的稿件,会用心写审稿意见,帮助作者修改完善再提交二审论证会,为优质作者助力。 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如果遇到好的选题,哪怕文章字数不够,结构不完美,多和作者沟通探讨,反复修改,别怕浪费时间。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在修改稿件的过程中,编辑自身的业务能力也会提升,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也会因为稿件变得更加紧密。你能给予什么样的价值,就会认识什么样的人。持续的给予价值,是积累,更新人脉的唯一方法。 不忘初心,守住学术底线。因为平台的关系,会有一些作者带着目的来交朋友,一定要学会甄别。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沉淀,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老师或同事推荐的作者,一切以文章质量为先,严把质量关,优中选优。 在新媒体时代的编辑活动中,排版和文字校对的部分或许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编辑在内容上的创造性意见,以及编辑和作者之间的沟通,思想之间的碰撞,人类的智慧和人类的温度,是不能被取代的。 编辑和编辑,编辑和作者,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相互启发、共同成长。走出去,多和其他期刊的编辑交流,新时代要求多领域都精通的编辑,向优秀的编辑学习办刊和审稿经验。参加省内的学术论坛,发现不同专业背景的新作者,主动约稿,充实丰富作者队伍。目前,跨专业研究已经成了学术趋势,比如在审稿过程中经常遇到经济学和政治学交叉,法学和社会学交叉,马哲和政治学交叉的稿件。尊重作者来稿,面对作者问询,详细解释。我代表的是编辑的形象,注重一言一行。 终身学习。关注学术热点,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他们的选题就是学术的风向标,紧跟热点。主动学习新媒体学术信息再生产技术和方法,运用多媒体实现学术信息的多媒体传播。 树立复合型编辑的职业追求。传统型的期刊编辑,着重强调精湛的编辑出版业务基础知识和实务能力,旨在帮助作者打造一流的学术作品,提升办刊质量和办刊水平。学者型编辑具有双重身份,既要做一个称职的编辑,具有学术编辑的基本素养,如学术期刊选题策划能力,学术内容判断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学科专业水平,能熟悉学科研究动态,能够独立撰写高水平的专业学术论文。新媒体时代,对学术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需要既熟知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和运营机制,又熟悉各类新媒体的内容生产、传播途径和经营之道,做一名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编辑。

编辑思想刍议蔡玉麟摘 要 编辑思想可分为战略性思想与战术性思想两部分。前者具有长远性、整体性、综合性(读者定位 编辑方针 办刊宗旨 刊物性质 刊物风格 名牌战略 人才战略);后者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特殊性(选题组稿 栏目设置 编辑方法 编排艺术 营销技巧 名牌战术 人才网络)。编辑思想具有鲜明的动态性,它是社会、经济、科技协调发展的缩影,它是读者、作者、编者共同的创造。关键词 科技期刊 主编 编辑思想 主编靠编辑思想指挥全局已是编辑界的共识〔1〕,然而对编辑思想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故不妨提出一个构架(见图1)参与讨论。图1 编辑思想的内涵 由于“思想”的内涵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2〕,那么“编辑思想”的内涵就是编辑实践反映在编辑工作者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换言之,编辑思想是反映编辑实践规律,并用以指导编辑工作的思维成果。 基于此,编辑思想既应包括从宏观上把握编辑出版全局的思路,也应包括落实这些思路的原则与方法,所以编辑思想可分为战略性思想与战术性思想两部分。前者具有长远性、整体性、综合性;后者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特殊性。编辑思想具有鲜明的动态性,它是社会、经济、科技协调发展的缩影,它是读者、作者、编者共同的创造;其内涵极其丰富,图1中每一个框内都可作出一篇大文章,本文只能略点一二。1 战略性思想1.1 读者定位 读者定位是筹划创刊时便须解决的,它是办刊的前提,似乎早已解决,其实不然;因为读者定位不仅是读者群的定位,更是读者群需求的定位,而读者群及其需求都是变化的、模糊的。例如,中国青年是一个庞大的人群,其整群的精神需求是多层面的。《中国青年》杂志办刊人追求的高格调——理性的成熟与热点的凝聚〔3〕,表明其读者群的文化品味的高层次,于是,以亿计的青年人中能够成为《中国青年》读者的只能以万计了。 另一个角度的例子是《深圳青年》,它不可能吸引全体深圳青年——像《中国青年》不能吸引全体中国青年一样,只能满足深圳青年某一层面的精神需求——也不排除它能够吸引深圳之外的特区或非特区的青年。由于读者群的需求有直接需求,也有间接需求;有现实需求,也有潜在需求;有明确需求,也有模糊需求,因此读者需求具有鲜明的动态性,它伴随刊物发展的始终,需要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不断升华。1.2 编辑方针 “方针”指“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2〕。正如我国的教育方针对于各个学校都适用一样,“指导编辑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的编辑方针,对于各个编辑部也不应各执一说。 对编辑方针,1981年中国科协副主席裴丽生曾有过科学的论断——“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贯彻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4〕。它完整地回答了为谁服务,怎样服务,如何服务得更好的问题。 鉴于此,可以认为“编辑方针”是对编辑事业的哲学概括,科技期刊的编辑方针要反映的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文化传播事业发展中的普及与提高的矛盾运动,以及科学理论发展中的一家之言与百家争鸣的矛盾运动。事实上,由于各刊编辑部对此理解不一,从散见于报刊的各类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编辑方针〔5〕(在此不再列举),究其原因,是对方针、宗旨、性质未加区分所致。1.3 办刊宗旨 “宗旨”指“主要的目的和意图”〔2〕。从文献〔2〕的定义看,“方针”与“宗旨”的细微区别应从“目标”与“目的”中寻求答案。字面上二者相同的是“境地”,不同的是“标准”与“地点”。对于编辑事业显然是同义的——“境地”。但“目的”重在“境地”,而“目标”多一层“标准”——“目标”高一个层面。 据此可以认为,办刊宗旨是各个编辑部通过编辑出版特定的期刊要达到的“目的”,是各个编辑部自身的“意图”,所以,它是各有不同的,它更具体,它是在编辑方针指引下的产物。这也可从“方针”与“宗旨”释义的不同——“方向”与“意图”——中得到验证。但是,编辑界对此并未形成共识,如袁作兴〔6〕认为“科技期刊的办刊宗旨,说到底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崇高的精神塑造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类此不同看法者甚众,值得认真研究。1.4 刊物性质 “性质”指“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2〕。据此,刊物性质应是刊物区别于其他出版物的根本属性——固定篇幅、固定出版周期、多作者、连续出版。显然,业内已约定俗成地将刊物性质转义为以刊物的类别——综合类、学术类、技术类、检索类、科普类——为对象的同类刊物的性质。 例如从报道内容看,综合类以整体性、指导性为特征;学术类以基础性、前沿性为特征;技术类以应用性、转化性为特征;检索类以非一次文献为特征;科普类以普及性、非专业性为特征。它对于具体的刊物,是一种总体的限定,但不排除交融。例如,学术类已开始注重应用性,技术类早已青睐前沿性。 当然,还有另外的划分,如知识性、娱乐性、大众化、专门性……〔7〕,但只是表述的不同,所指无二,只是延伸至人文期刊而已。1.5 刊物风格 刊物风格属于刊物的个性,各刊应有不同,但不是随意可形成的,它是经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在同类期刊中突出个性,逐渐形成的。刊物的特色可以体现在任一局部,如《农村科学实验》以文章不转页为编排特色,《科技进步与对策》有特色栏目“院士思维”……,而风格则是特色的融合,是更高层次的品位,某一特色形成较易,多特色融合的风格形成甚难,这就是我们很难举出某某刊物是什么样的风格的原因。如果说刊物特色可以形成于某一办刊人之身,那么刊物风格将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1.6 名牌战略 名牌是市场的宠儿,名牌战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精品是对商品质量的界定。简言之,精品是质量精良的商品。对于期刊,即指智力含量高、编校质量好、印刷装帧美的期刊。名品是知名度高的精品,是受广大消费者认同的精品,是社会效益巨大的精品。‘名牌必须是通过国家权威部门评审,而消费者又认可的商品’”〔5〕。基于此可以认为,精品理论上可以不受数量限制,而名牌只能是极少数;精品只需专家首肯,而名牌必须消费者认同;精品是名牌的后备军,而名牌是精品的升华。名牌战略是另一种定位,即把刊物办成精品之后,还要继续努力,让读者主动消费。战略是一种长远的眼光,它可以使日常工作围绕总目标有序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说,“取法乎上”似应提倡。1.7 人才战略 人才是事业成败的保证。一个合理的人才结构,一个科学的人才环境,一个动态的人才成长过程,是任何事业不可或缺的前提。人才战略既要确保刊社人才(相对稳定的)的素质能适应刊物发展的需求,也要确保影响出刊过程的各类人才(相对变动的)组合的不断优化。2 战术性思想2.1 选题组稿 选题计划有年度计划与长期规划之分,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长期规划不宜过长,也难于较长,所以把年度间的衔接与延续抓好是重点。选题计划是鉴别主编把握专业领域发展能力的试金石,它既要依赖于各位编辑的努力,更需要主编集中大家智慧,以及较强的综合能力,否则,将削弱刊物的导向功能。它也是主编把握全局的利器,是协调发挥编辑主观能动性的依据,更是组稿的依据。 组稿依赖于对专业领域发展趋势与重难点的把握,以及作者网络的高质量。2.2 栏目设置 栏目每种期刊都有,但各有奥妙不同。特别是科技期刊,专业性强,栏目名称难于翻新,也不宜花梢,往往有雷同。可以认为,栏目设置是主编功力最易显现的窗口,它以对专业领域知识总体把握的精当为底蕴,以巧慧为资本,以标新立异为手段,以科学性为准绳,是最易体现刊物特色的热点之一。设置栏目往往倾注主编的心血,且应在实践中及时调整,不断提升栏目组合的系统性与综合性。2.3 编辑方法 编辑特色主要指刊物内容的优化(选题、组稿)、科学性(审读)和编辑加工的个性。一般说来,编辑加工是编辑工作中倾注时间与精力很多的环节,似应是形成个性的着力点之一。要形成编辑个性,必须借助方法。 科技编辑方法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借鉴相关学科的方法论和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方法,总结科技编辑工作的实践经验,上升为指导科技编辑找到或建造自己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方法的一般规律或理论”〔8〕。文献〔9〕进一步深化了八个元方法的研究,形成了总论、元方法、普适的具体方法和应用四个层次的体系结构,是国内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亦有学者将编辑方法论解析为编辑计划、编审方法、编辑写作、编辑规范、编排技术、装帧设计等分支〔10〕。从这个角度看,编辑工作规范化是共性,认真贯彻各项标准,只是编辑工作中常规性、重复性劳动,必须在此基础上构筑个性。如追求精炼,删去不必要的来龙去脉;突破八股,减少信息重复;变换字体以突出重点;留有空间以供读者发挥;重视导读,既配刊首语导读全册,又有专家点评导读重要文章。既保留作者的写作风格,又发挥编者的编辑功力,融论文的优质及其组合的精妙于一册,以强化刊物社会功能,是形成编辑特色的途径。2.4 编排艺术 如果说编辑特色是编辑功力在内容上的体现,那么编排艺术就是编辑功力在形式上的反映。编排艺术的实质是艺术处理文字与图表、公式的视觉关系,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减少读者的心理疲劳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刊物的传播功能。在这方面,科技期刊经历了一个“稀—密—稀”的循环。初期,每篇文章结束不接排,造成空白较多,后来加插图案以避免,再后来加补小消息,以追求信息量最大为目的,与此同时还将5号字改为小5号字来增容。天头地角严丝合缝,这是刊物由技术型转向信息型在编排方面的反映,它完成了由“稀”到“密”的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工作节奏加快,休闲时间减少,这种星罗棋布式的版式会排斥读者的阅读兴趣,于是字号由5号改为小4号,字体由仿宋改为扁宋,以增大行距,使阅读轻松;更加注重发挥插图的效果,以图代文,图文并茂;有的版心划出1/4,留给读者随记,也有的由编辑在空处加注提示;变换字体以醒目亦应运而生,由“密”进而到更高层次的“稀”。编排艺术是处女地,有待垦荒,从已有变化中亦不难看出,刊物同样是艺术品,应有艺术追求,但对于科技期刊似应更注重运用编排艺术提高阅读兴趣与效果。2.5 营销技巧 市场经济把营销责任加在刊社负责人身上,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进入市场的刊社负责人不仅是刊物生产的指挥者,而且是刊物销售以及信息交易的组织者。从战术上,就要讲究技巧,遵循市场规律,开辟营销战场。营销技巧不仅包含商战中的价格战,如价位的准确、价格的灵活、品种的多样(零售价、批发价、定期价、一次价……);也包括推销术,如代理制、优惠制、自建网络、借他人网络……;还应延伸至销售刊物与多种经营的结合,信息产业的深化……。这一方天地值得新世纪的社长、主编深入研究与实践。2.6 名牌战术 名牌战术由精品战术与自我推销战术两部分构成。商场上只有推销技巧犹如空中楼阁,只有以精品为基础,才能立足长久。精品战术包括创新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与期刊文化。因为精品是优良的编校印装的结晶,名牌则是精品加上成功的发行和售后服务的产物,所以,成功的自我形象不仅要求产品品质优良,而且要求长期的优良服务。2.7 人才网络 建立人才网络是落实人才战略的基本战术任务之一。 期刊出版是由编辑部完成的,所以编者网络是人才网络的核心部分。当然,因为建立人才网络是由编辑部实施的,所以编者网络的主体是编辑部成员,另外还包括业余编辑、编委会成员、审稿专家,以及可能引进的人才。通讯员网络是编者网络的延伸,亦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合适的时间由合适的作者写出合适的文章——这个优质文章的表述方式之一也说明期刊质量主要取决于作者水平(包含编者优选作者的水平),所以作者网络是建立人才网络的重头戏。 最难的,也许是最重要的是读者网络的建立。对读者分布及其需求的变化有及时与透彻的把握,是办刊的前提,如何建立并运用读者网络是新世纪应大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之一。

自己有文章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