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市场营销主讲课程:市场营销学、推销技术与实务(本科);市场研究、营销管理(研究生)发表的论文:1.杨晶、陈守则.深度访谈法——市场调查的好方法.市场调查信息CN22-1300/C,2001.62.杨晶、陈守则.怎样根据消费者的购买意向预测市场需求量.市场调查信息CN22-1300/C,2002.2.3.陈守则.怎样获知某一品牌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市场调查信息CN22-1300/C,2002.2.4.陈守则.没钱照样做广告.公关世界ISSN1005-3239,2002.4.5.陈守则、杨晶.谈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教研版),2002.7 .6.陈守则.解译“10PS”与4CS”.公关世界ISSN1005-3239,2002.11 .7.陈守则、杨晶.营销新理念——服务利润链.企业研究ISSN1671-8119,2003 .5 .8.陈守则、金微.怎样让“漏桶”中的水多起来.公关世界ISSN1005-3239,2003.8.9.陈守则.谈市场营销案例教学.长春工业大学学报ISSN1674-1374,2004.8 .10.陈守则.把握市场营销新趋势,探索森林食品市场营销新思路.首届东北森林食品大会会刊,2004.10.11.陈守则.铸造品牌忠诚关键点.企业研究ISSN1671-8119,2004.12.12.衣冠勇、李明春、陈守则、王洪庆.谈煤矿安全管理维度模式的构建.煤矿安全ISSN1003-496X,2005.4.(核心期刊).13.李涛、陈守则、衣冠勇.员工忠诚度——企业制胜的关键.企业研究ISSN1671—8119,2005.614.陈守则.企业该怎样认识市场营销——建设市场导向型企业的几点要素.营销学苑SSN1009-2994,2005.11 .15.陈守则.企业市场部建设关键点.营销学苑ISSN1009-2994,2006.4.16.陈守则、刘旭明.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举要.集团经济研究ISSN1007-712x,2006.8(核心期刊).17.陈守则、刘旭明.中国营销走过的路程与未来的方向.商业经济文荟ISSN1671-6728,2006.8(核心期刊).18.杨晶、陈守则.谈消费者购买意向调查结果的修订.调研世界ISSN1004-7794,2006.12(核心期刊).19.陈守则.鸭鹅产品市场营销新思路.第二届全国鸭鹅产业大会会刊,2006.1120.陈守则、刘旭明.变形金刚,二十年的营销盛典.销售与市场ISSN1005-3530,2007.8(核心期刊).21.陈守则.《情书》引发的风潮.销售与市场ISSN1005-3530,2007.11(核心期刊).22.陈守则.前奥运时期看联想凶猛斩获.营销学苑ISSN1009-2994,2008.823.徐俊昌、陈守则.吉林省民营工业企业顾客满意度若干问题的思考.长春工业大学学报ISSN1674-1374,2009.524.陈守则、王楠.将“宗教信仰”作为市场细分依据初探.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ISSN1674-1374.2009.825.陈守则、李圣状论.顾客满意及其实现途径.市场营销导刊ISSN1811-8801,2009.1126.陈守则.Discussion on Revising the Consumers Purchase Intentions Questionnaire Survey EBM2011 ISBN978-1-935068-19-8,ISTP检索号:BUL45 2011.3 CPCI/SS27.陈守则、王楠. Discussion on Revising the Results of Consumers Purchase Intentions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2011.5 CPCI/SSH待检28.陈守则、赵雪、李胜状. The analyze of the opportunity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f the domestic retail chains. EBM2011 ISBN978-1-935068-29-7,ISTP待检索29.陈守则、王晓旭.谈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的有效组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ISSN2095-2104,2011.1130.杨晶、陈守则.施工企业统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思考.城市建设理论研究ISSN2095-2104,2011.1231.陈守则.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ISSN1674-1374,2012.132.陈守则、刘旭明.长城:用聚焦领跑细分市场.销售与市场(评论版)ISSN1005-3530,2012.433.陈守则、刘旭明.战略选择之步步为“赢”销售与市场(评论版)ISSN1005-3530,2012.534.陈守则、刘旭明.小微企业营销制胜之道.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ISSN 1674-1374,2012.935.陈守则、张慧、徐俊昌.我国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SWOT分析与对策.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ISSN1674-1382,2012.936.陈守则.自主创新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日报CN22-0001,2012.937.陈守则、刘旭明.危机中突围的小微企业营销战略与策略选择.企业研究ISSN1671-8119,2012.9.人大复印资料:企业家信息ISSN1005-443x全文转载,2012.1138.陈守则.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两个基本点.吉林日报(理论版)CN22-0001,2012.1239.高宏生、陈守则.生态湿地中试项目管理探析.商情ISSN1673-4041,2013.140.陈守则、徐俊昌、张慧.地方高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与培养探析.商情ISSN1673-4041,2013.1撰写的教材与著作1.陈守则、王竞梅、戴秀英等.《市场营销学》,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169949),2005.8.2.陈守则、戴秀英、戴昀弟等.《现代推销学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30058-8),2010.4.3.陈守则.《让客户无法拒绝你》(视频教材).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ISBN 978-7-7986-1095-6),2011.34.王志美、陈守则等.《旅游市场营销》(配讲授视频光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04-05225-6),2011.9.5.陈守则等.《市场营销学》(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 978-111-36717-8),2012.1.6.张维智、陈守则、王晓旭.《市场调查与预测》(中英营销总监职业资格认证指定教材).北京燕山出版社(ISBN 978-7-5402-2869-9),2012.87.徐俊昌、陈守则、苏航等.《消费者行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36638-6),2012.18.张维智、陈守则、王明昊.《营销策划(中英营销总监职业资格认证指定教材)9.张维智、陈守则、徐俊昌.销售管理(中英营销总监职业资格认证指定教材)10.陈守则、刘旭明.《文化产品营销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ISBN978-7-80257-476-2),2012.12主持的科研项目:1.长春科普快速印刷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战略规划设计,企业委托,2006.3—2007.10。2.吉林省民营工业企业顾客满意度调查与评价的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08135,吉教科文验字201067),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12—2010.5。3.高等学校学生满意度测评模型与应用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09387;吉教科验字2011139号),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12—2011.10。4.自主创新带动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20100620)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0.9—2012.11。5.地方性高校专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养研究(ZC110605)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重点自助课题,2011.9.1—2012.12。6.促进吉林省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对策研究(吉教科字2012566),吉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项目,2012.3——2013.12。7.吉林省中药产业区域品牌构建研究,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1—2014.12。8.参与的科研项目:1.吉林省品牌成长对策研究(吉教科文验字2007238),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6.11—2007.11,第3人.2.长春市城市发展中长期设计纲要(长科技合2007062)长春市科技局研究项目,2007.11——2011.6,第2人。3.自主创新与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038),吉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项目重大项目,2010.12—2012.10,第3人。4.长春市城市品牌定位、影响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0112),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12—2012.11,第2人。5.吉林省区域工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差异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155;吉教科文验字2011327),2011.5—2011.12,第3人。6.吉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安排与公共政策工具研究(20120644),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2—2014.12,第2人。7.吉林省主导产业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的研究与实践(2012BS20),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博士扶持项目),2012.6—2013.12,第3人。8.长春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长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6——2013.12,第2人。奖励情况:获长春工业大学教学效果优秀奖和校“三育人”标兵称号;主讲的市场营销学课程评为省级优秀课、校级精品课;主编的《市场营销学》教材,获2007年吉林省优秀教材三等奖;主编的《现代推销学教程》获2010年吉林省优秀教材二等奖;撰写的教研论文:高等学校学生满意度测评模型与应用探析,获2012年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十二届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论文类三等奖。研究生培养:指导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7人,指导物流工程与项目管理工程硕士11人。
1、《国内农民环境维权研究的结构与文化路径》,《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3期(CSSCI扩展版)2、《转型期国家与农民关系的一项社会学考察——以安徽两村“环境维权事件”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9期(CSSCI)3、《转型期农民环境维权原因探析——以安徽两村为例》,《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CSSCI扩展版)4、《国内农民环境维权研究:回顾与前瞻》,《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CSSCI扩展版)5、《国外环境抗争研究述评》,《学术界》2011年第9期(CSSCI)6、《中国公众环境自觉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意义》,《天府新论》2011年第2期(CSSCI扩展版),该文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12期论点摘编7、《宗族制度控制与社会秩序——以清代徽州宗族社会为中心的考察》,《天府新论》2010年第5期(CSSCI扩展版),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0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C类核心期刊)8、《宗族组织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运作逻辑——以清代徽州宗族社会为中心的考察》,《江西社会科学》 2011年第2期(CSSCI)9、《清代徽州宗族社会的组织控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CSSCI) 1、《转型期“政府俘获”现象的一项社会学考察——以农村环境污染为例》,《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2、《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社会约制因素研究》,《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3、《论底层研究与结构—制度分析及其在农民环境维权研究中的应用》,《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4、《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自觉与低碳社会建设》,《新疆社科论坛》2011年第2期5、《论从史出 审慎考察——评庄华峰<魏晋南北朝社会>》,《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5月10日第17版6、《高校学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要求》,《社会工作》2010年第12期7、《清代徽州宗族社会的道德控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北大中文核心期刊)8、《1931年安徽水灾状况及救济考察》,《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二作者)9、《50例问题大学生的挫折适应和支持网络》,《铜陵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10、《结构化理论视阈下的旅游者安全问题》,《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2007年第5期文摘转载11、《清代江南宗族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作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2、《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社会学思考》,《合肥工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13、《社会史与社会学成功嫁接》,《光明日报》2005年7月25日第6版14、《引导大学生培养积极心态的若干思路》,《芜湖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1、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环境污染与农民抗争维权行为的社会学研究》(2013年)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民环境维权——以安徽两村为例》(2012年)3、主持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新形势下安徽省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创新》(2012年)4、主持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资助计划项目《环境社会学的中国本土化研究》(2012年)5、主持民政部自选课题《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2011年)6、参与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中国公众环境素质评估指标体系研究》(2009年)7、主持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清代徽州宗族与乡村社会控制》(2008年)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本刊主要刊登哲学、政治学、文学、史学、语言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研究综述等学术性文章。共编辑出版60余期,发表学术论文1800多篇,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知名教授和学者都曾为本刊撰稿。本刊发表的论文多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或索引。 长春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春雨教授任主编,专职编辑人员4人,其中硕士2人。《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长春工业大学主办,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期刊。本刊为吉林省一级期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全文收录期刊。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92年,创刊十几年来,一直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传统学科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注重应用学科、新兴学科以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研究。坚持学术性,强化理论性;坚持时代性,强化功能性;坚持现实性,强化特色性,致力实施期刊精品战略。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1119名,其中教授175名,博士生指导教师33名,硕士生指导教师500名;教师中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3名,全国百名优秀留学回国先进个人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吉林省高级专家12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8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4名,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3人、长白山学者讲座教授4人、长白山技能名师2人,吉林省学科建设工程首席教授1名、主讲教授1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吉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0名,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0名,吉林英才奖章获得者13名,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1名,吉林省教学名师9名;享受长春市政府特殊津贴4名。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刘云旭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刘云旭、张德江全国模范教师(1人)李万龙全国优秀教师(3人)王承中、张会轩、胡明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胡明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张德江、胡明、吴化、李元春、董小刚、毛志阳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2人)张德江、韩明友吉林省优秀教师(5人)李万龙郭晓立、郭久柱、姜键、董小刚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刘云旭 该校碳纤维、ABS树脂、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汽车安全气囊自动生产线、冶金节能等一批重大成果在吉林省实现了产业化。09年至15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710项,全口径科研经费3.2亿元,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82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01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9项,SCI、EI、CSSCI和ISTP收录论文1215篇。 2012年9月,由长春工业大学牵头,联合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吉林化工学院、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化纤集团公司、中钢吉林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吉研高科技纤维有限责任公司、长春旭阳工业集团公司、四平昊华化工有限公司、中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等10家单位共同组建的“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碳纤维协同创新中心”。 根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为代表的25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2012年9月,由长春工业大学牵头,联合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吉林化工学院、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化纤集团公司、中钢吉林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吉研高科技纤维有限责任公司、长春旭阳工业集团公司、四平昊华化工有限公司、中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等10家单位共同组建的“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碳纤维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级科研机构 序号 机构名称 1 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2 先进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合成树脂与特种纤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科研机构 吉林省合成树脂与化学纤维科技创新中心、合成树脂与特种纤维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 吉林省高分子材料中试中心、新型结构材料及加工技术工程实验室、吉林省生产过程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工业节能科技创新中心、工业节能技术与装备省级工程实验室、控制工程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石化资源与生物质综合利用工程实验室、吉林省特色资源与生物质研究中心、吉林省智能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三维微纳结构功能器件高效制造吉林省重点实验室、碳纤维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高等学校先进结构材料及加工成型技术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吉林省数据服务产业公共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汽车零部件生产与质检装备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产业发展与企业环境研究中心、吉林省民生问题研究中心、吉林省人才测评研究中心、长春工业大学党建研究中心、吉林省汽车文化研究基地 学术期刊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该刊主要刊登哲学、政治学、文学、史学、语言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研究综述等学术性文章。已被列为《CJF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发表的论文多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或索引。该刊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网》收录期刊、《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书生网》收录期刊。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报道长春工业大学工学门类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机械电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与电子工程、管理与信息系统、化学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基础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该刊被国内外多种文摘、期刊及数据库摘引和收录。国外的有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的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该刊多次在全国高校科技期刊和省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期刊评比中获奖。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该刊设有高教论坛、教育理论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史研究、教学研究与改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创新与创业教育研究等栏目,是全国高校中仅有的几家具有全国统一刊号的高等教育研究类刊物之一。该刊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网》收录期刊、《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书生网》收录期刊。 图书馆藏 截至2012年12月,图书馆馆藏各种文献总量152万册(种),其中纸质文献104万册,电子版中文文献48万种。图书馆还有超星电子图书、时代华辰、CNKI、万方外文、EBSCO、科技信息参考(本馆)、学位论文(本馆)等各类数据库13种。中文电子期刊收录文献14129679篇,外文电子期刊收录文献13100篇。
先交你一个方法,把“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失”这几个字放在Google学术里去一搜,然后就可以找到很多你想要的文献了。如果下不了全文,搜集好待查文章名后请给我留言。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92年,创刊十几年来,一直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传统学科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注重应用学科、新兴学科以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研究。坚持学术性,强化理论性;坚持时代性,强化功能性;坚持现实性,强化特色性,致力实施期刊精品战略。
[1]王维群.营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中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宝塔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4]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健康教育参考文献
关于健康教育参考文献有哪些呢?健康教育参考文献有助于论文的撰写,是论文撰写必备的法宝,也是提高论文的观点的科学性的重要因素。
健康教育参考文献篇一:
[1]邓琼飞.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琼州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4(17):192.
[2]伍佳慧,李松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4(02):52-53.
[3]佟丞,高玉峰.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02):124-126.
[4]甄璟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J].山海经,2016(02):141-142.
[5]余海蔚.浅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5(02):126-127.
[6]卢义,马荣,宗宸.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路径研究[J].亚太教育,2016(12):209-210
健康教育参考文献篇二:
[1]王银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
[2]谢春玲.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管敏.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
[4]王学玫.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5]《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6]《幸福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中国出版集团.
健康教育参考文献篇三:
[1]曹楠楠.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与教育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4(4):160-162.
[2]郭巧,张婷,等.高校“双困生”心理特点及素质提升途径———积极心理学视角[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30(1):92-96.
[3]卢志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的问题及其治理策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90-93.
[4]王明霞.刍议高校资助工作中贫困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0):162-163.
[5]朱文青.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及成因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8):92-93.
[6]李利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0).
[7]曾伏云.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8]张翔.民办高校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2003,(1).
健康教育参考文献篇四:
[1]张金明.浅谈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2]王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26(8):159-160.
[3]张科.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互补[J].教育探索,2011(10):146-147.
[4]段志坚.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11):101-102.
[5]李巧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实现途径研究[J].高教探索,2015(2)
[6]吴继红.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到生命教育的省思[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7]冯亚莉,石丹妮.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融合途径[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4)
健康教育参考文献篇五:
[1]丁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7):65-69.[2]邹增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路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04):256-257.
[2]梁忆非,杨国宏,王静.关于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
[3]黄海.思想政治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
[4]许素梅.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3)
[5]任祥华,张丽华.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6]杨稣,武成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理论导刊,2011(3).
[7]孙雄辉.从“消极”走向“积极”——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4).
[8]吴清兰.大专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探讨[J].南方论刊,2008(12)
[9]陈灵泉,王迅,成宏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探讨[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8(04)
[10]温永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2)
[11]代东航.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12]赵立.互联网信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
[13]王雨新.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大学生网购心理探究[J].学理论.2013(09)
[14]王振亚,李一凡,胡启帆.校园贷,“贷”来便捷还是麻烦[J].湖南教育B.2016(4).
0.196。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影响因子是0.196。长春工程学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艺术学、文学等多学科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
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问题与路径构建论文
摘要: 当代大学教育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必须充分重视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工作。现今的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克服这些不足,应致力于实现大学校园文化与生态文化之间的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共同探索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 大学校园;生态文化;评价指标
大学校园生态文化作为研究生态文化的一个重要维度,一方面代表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演进的生态化潮流趋向,另一方面体现了对人与教育和环境的浑然一体关系的重视以及在新的基础上的重新构建。大学校园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因素,其生态文化也相应的表现出特殊性,需要我们具体探讨。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大学校园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内涵所谓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大学校园为环境载体,以校园群体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实践为基础的,以大学历史脉络,人文积淀等为核心并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生活方式,文化活动、专题讲座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形态。而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经历近现代以来大规模工业化发展引发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后、在不断探索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过程中自觉形成的一种高级文化形式,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全新文化理念与行为模式。将生态文化创造性地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对于新时期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界定所谓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是指在大学人与大学校园以及相关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够直接反应大学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形态和行为体系等。①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是一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文化,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建具有强大的反作用,是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发展客观规律的新型文化形态。
二、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现状
1.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理论教育取得进展。大学校园作为当今时代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校园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已成为各个大学的共同价值追求。当代大学生态文化教育主要专注于理论教育,即通过学校固定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环节,教育者被要求将系统的生态理论知识通过教学灌输给受教育者,以此来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化教养。实践证明,这种生态文化理论教育对于切实有效地推进我国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2.大学校园自然生态环境建设有所改观。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现今很多大学开始筹划并实施校园改建、扩建工作,同时,很多新的大学校园也陆续涌现。在校园生态规划和环境建设方面,原有的以功能实用为主的校园生态规划和建设理念已经慢慢被兼具生态、文化、娱乐和教育等多功能的文化理念所取代。在倡导建设和谐校园的今天,众多大学开始关注校园自然生态与和谐环境建设,这些大学在充分尊重生态文化理念的基础上,致力于构建一个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协调统一的生态大学校园。在这一生态理念的指导下,现代大学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在新时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二)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校园生态文化与德育建设孤立发展。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大学德育建设的新课题。生态文化是人类在新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模式下所做的一种道德选择,生态文化与道德是一种相互包容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应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然而事实上,不论是校园领导者、管理者、还是教师队伍,对于生态文化的理解普遍不够透彻,因而导致了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将其与德育建设区别对待的现实态度,这种态度也就造成了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与德育建设孤立发展的结果。这种结果的直接影响就是生态文化建设在大学校园缺乏实现路径。
2.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其在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有利于加强生态文化教育,还能更好的保障生态文化建设朝着正确的轨道进行。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高校一方面对于建立生态校园有着良好的愿景,另一方面对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过程是否科学合理、结果是否尽如人意以及对于这些方面如何衡量、评价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大学校园生态建设评价指标薄弱仍然是大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
3.大学校园生态建设规划缺乏合理性。大学校园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校园生态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了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功能能否有效发挥。然而当下有不少的高校在进行校园建设规划过程中,对自身的办学特点与建设目标不能进行准确的定位、对校园生态规划与所处的区域环境和城市发展的协调程度不能进行科学的分析,而只是片面追求校园环境外在的美感和视觉效果,盲目追求大规模和大气势。这就导致校园环境杂乱无章、古板单调,缺乏校园的独特个性。另外,在功能系统规划上,现在的大学校园往往过于强调功能分区,忽视整体而片面强调局部,导致各个功能区之间联系不足或是互相干扰,也使得校园内设计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校园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去探索。
三、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构建
(一)用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引领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1.用儒家生态思想指导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和“中庸之道”,在自然观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实现人道与天道合一;二是以一种折衷调和的生态观念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儒家思想重视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生态观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导向。
2.用道家生态思想指导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道家思想体系中也包括非常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齐同万物”。它要求人们遵循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顺应自然法则,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念。道家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为所有的事物都相互联系着,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致力生态和谐。这种哲学观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借鉴。
3.用佛教生态哲学思想影响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佛教生态哲学思想主要有“缘起论”、“宇宙图示论”等。佛教主张世间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人类众生与宇宙自然无始无终,无边无际。佛教认为一切生命形式都是宇宙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尊重自然规律,人类才能和谐永生。佛教生态思想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校园文化生态创设了美好前景。
(二)将生态文化教育融入高校德育课程体系之中
1.提高德育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大学德育教师队伍是承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工作以及学生党团建设工作的中坚力量。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紧迫任务要求德育教师在其特殊岗位上发挥作用,促进生态文化建设取得理想效果。要想有效发挥德育教师的教育功能,就必须致力于提高德育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首先,对德育教师进行生态文化教育培训。生态文化观念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思维观念,它有着特殊的文化背景,很多德育教师不能自发的形成这种生态意识,就必须通过外在的教育和培训使其产生生态思想观念,并将其传导给学生;其次,增加德育教师实践锻炼。生态文化起源于人类实践的需要并且可以指导实践,只有立足于实践,回归自然,加强德育教师对生活的体验和生态思想的领悟,将生态实践内容内化为自身道德意识,才能够对教育对象施加积极正面的影响;最后,德育教师应当不断进行自我教育,用生态文化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素质,用实际行动使自己成为学生自觉学习的榜样。
2.德育教材内容的编写体现生态文化。生态文化作为一种道德理念和价值取向,将其融入德育建设是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作为大学一项新的文化教育内容,生态文化在大学教育现有的理论知识体系中尚未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内容编排。因此,将生态文化理念贯彻于德育教材的编写中,是促进生态德育建设的必然选择。努力实现生态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
(三)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学校园生态环境
1.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宣传活动。大学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子系统,它与大学校园外在系统进行着物质、资源和信息的广泛交换。因此,利用大学校园这个开放、民主的交流平台来进行是生态文化宣传,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学应采取正面宣传的方式来进行生态文化教育。可以广泛地开展生态文化知识讲座、党团活动、生态知识演讲和竞赛等形式进行生态文化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和生态道德素质。
2.完善校园生态系统布局和规划。大学校园生态包括大学校园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空间配置等因素,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大学校园生态规划和布局的质量,因此,建设生态大学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在校园生态系统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校园的土地状况与自然环境条件,如校园的地质地貌、气候类型、水文特点、人文精神等,综合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再进行合理的利用和改造,使大学校园的生态系统趋于合理化,从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
(四)建立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1.建立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应当是一个多维的目标系统,它包括校园环境生态化、教学目标生态化、行为实践生态化等方面。考察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目标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校园环境建设应坚持生态性、人文性原则,旨在通过创建一种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校园氛围使校园群体受到感化和熏陶,自觉的树立生态意识;其次,教学目标应贯彻生态理念。将生态文化融入大学德育课程中,使生态文化与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融为一体,共同作用于大学教育教学过程;最后,生态文化实践目标。大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应文明做人,文明做事,注重保护校园环境,自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建立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生态文化建设过程评价是所有评价体系中最为复杂的一环。进行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过程评价,对正确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一些严重的决策失误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过程评价主要通过对生态文化建设过程进行动态监测。评价主要包括对生态文化建设方案执行情况评价、对重要决策的评价、对工作作风和管理方式的评价。
3.建立结果评价指标体系。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结果评价对于衡量生态文化建设的实际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结果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校园生态环境评价。一个大学的校园环境能直观体现一个校园的整体风貌,环境的和谐与否,也比较能进行直观评价。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环境评价应切忌主观随意性,对大学校园环境应进行客观的整体性评价;二是对大学生生态文化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可以采用诸如生态知识竞赛、生态知识问答和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三是对生态道德实践行为进行评价。实践行为是生态文化建设结果评价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大学生只有将自身的生态意识外化为相应的实践行为,生态文化教育过程才算最终完结。对行为的评价应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实际的行为表现进行划分,做出相应的评价。
四、结论
作为生态文化建设子系统的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是人类为适应新时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求、保证大学生乃至整个大学群体更好生活而做出的文化价值选择。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大学教育应努力实现的目标,构建良好的大学校园生态文化,需要我们立足于大学生态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新路径。[注释]①曹瑞明,百里清风,裴宇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0:144.
作者:汪杨燕 单位: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参考文献:
[1]曹瑞明,百里清风,裴宇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0:144.
[2]刘月岭,武立敬.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意蕴及价值[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邹丽芬.传统生态思想视域下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长春工业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原吉林工学院)隶属于吉林省人民政府领导,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兼有理学、文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它创建于1952年,坐落在长春市风景秀丽的南湖之滨,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雅。 长春工业大学主要为吉林省经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科学研究人才和现代化管理人才,是为吉林省经济建设服务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目前,学校设有18个院系: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基础科学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乡镇企业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交通工程系、冶金工程系以及人文信息学院(新制二级学院)。 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近12000人,夜大、函授生近3000人,已形成集中优势培养研究生,重点培养本科生,兼收少量专科生,努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为吉林省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 长春工业大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是教育部首批审定的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学校从1983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有14个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它们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应用化学、纺织工程、工业催化、社会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等学科、专业。在工业催化等研究方向上招收的攻读硕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已获得学位,学成回国。 长春工业大学拥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为骨干、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全校1793名教职工中,有教师810名,其中教授、副教授406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85名。吉林省首席教授1名,主讲教授1名,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36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18人;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0人,占全省10%;吉林英才奖章获得者13人;吉林省高校重点培养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0人。同时还有一支由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为骨干的中青年教师队伍,他们已成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 学校现有公共课、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教研室70个,实验室35个为了加强外语教学,学校设有外语电台和多个语言实验室供学生使用。学校聘有英、美、加、日本等外国教师进行外语教学,对学生的外语学习有严格的要求。学校还设有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心,用以完成计算机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学校建有6个研究所、37个产学研联合基地,实验室装备着具有先进水平的透射电子显微镜、金属X射线分析仪、数控铣床、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大型设备。各种仪器设备共达6287台件。冷热加工设备齐全的实习工厂建筑面积达3600平方米,可同时接纳200余名学生进行实习。校图书馆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藏书56万余册,其中外文书刊6万册。学校还拥有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可供2180人同时上课的多媒体教室以及省内一流的田径运动场等。 长春工业大学的科研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围绕吉林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行走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优势产业及开拓新产业的需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开发研究和引进、转化先进实用技术为重点进行科学研究。近10年来,学校科研工作发展迅速,共开发出各类研究课题48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5项;火炬项目2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项,有50项研究成果分别在全国科学大会、吉林省科学大会和全国机械工业大会上获奖;35%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推广和应用,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许多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长春工业大学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中逐步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学校按大类专业招生,建立了多项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的配套措施和激励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科学研究人才和现代化管理人才。毕业生就业渠道广泛,就业率居全省高校前列,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建校50年来,共为社会输送4万余名毕业生。 长春工业大学是我国普通高校研究与发展排名前200名院校之一。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共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交流学术论文5000余篇,有189篇学术论文被SCI、EI等检索收录。学校公开出版《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高教研究版)》两种学术刊物。 长春工业大学重视发展与国外高校及学术团体的联系。近几年来,先后聘请国外文教、科技专家和学者50多人次来校讲学和任教,派出一批教师分赴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瑞士、比利时、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访问、留学,部分教师还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学校先后同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等国的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 长春工业大学在注重抓好教学和科研的同时,十分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我校连续2次被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评为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仅有8所高校连续两次获此荣誉,我省仅此一所)连续多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基层党组织标兵”和“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积极探索一条既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又符合教育基本规律的办学之路。努力实现《长春工业大学事业发展‘十五’计划》,为把长春工业大学办成国内一流的多科性地方工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1.校区不同软件学院在修正路长春工大职业技术在净月2.专科在净月上学软件专业三年在高新开发区军训大约20天净月坐轻轨软件学院在车站坐222路到修正路下车往上500米3.都是8人寝4.没有这样规定管理松散、5.是工大毕业证但是卡的印是专科的!能看出来!6.可以工业军训很严建议开诊断去要不会晒死!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科)40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科)40沈阳工程大学学报(社科)40沈阳大学学报(社科)40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160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40景德镇高专学报70辽宁医学院学报(社科)45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60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科)50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科)40孝感学院学报(社科)60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70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70齐齐哈尔师范大学学报(社科)60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40佳木斯大学学报(社科)70长春理工大学学报90邢台学院学报70滁州学院学报40安阳师范学院学报40咸宁学院学报70琼州学院学报50阜阳师范学院学报40鸡西大学学报70绥化学院学报70新乡学院学报60贺州学院学报40牡丹江大学学报60西昌学院学报(社科)60辽宁师专学报(社科)70新余学院学报45焦作大学学报45宿州学院学报40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50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70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科)45辽宁科技学院学报40长江大学(社科)90淮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50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科)40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50许昌学院学报40凯里学院学报50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