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班主任论文时,题目是论文的关键,是一篇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总结的关于班主任教育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近距离聚焦班级中的“座位”2. 小学数学“反教育”现象的剖析与反思
3. 营造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促进持续发展4. 初中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破冰与发展
5. 给问题学生“一米阳光”6. 童谣——孩子心中永恒的歌
7. 万紫千红总是春8. 不管而“管”,不是传说——班级管理艺术刍议
9. 传承儒家文化,构建和谐班级10. 无需费心去“杂草” 只需用心种“庄稼”
11. 农村初中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因素的研究——以龙湾区为例12. 课外阅读促进城乡结合部学困生主动转化
13. “说学思写”话班主任工作14. “拓展训练”班主任工作的又一剂“良方”
15. “全优评价制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16. 班主任节激热班主任岗位
17. 进单亲家庭学生 等待花开的美丽18. “恰”是你是温柔——善用激励进行后进生的教育
19. 倾洒爱的甘露,绽放生命之花20. 有效分析,促班级学业发展
关于班主任的论文题目有如下这些:
《高中班主任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德育能力的研究》、《数据挖掘在中职德育管理中的应用》、《xx一职班主任工作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初中新任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初中德育导师制的实施现状与改进策略》、《新媒体时代下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初中班主任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
教育论文一般由题目、作者单位、姓名、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等五个部分组成。
论文题目:题目即论文的题名,它是论文的窗口,也称论文的眼睛。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论文通过题目传神韵、显精神、见水平。以下是论文题目的要求。
1.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使读者看到了论文题目,就立即知道 论文的特定内容是什么。
2.力求简括、高度浓缩。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若较长,可加副标题。
3.书写要规范。论文题目写在页首,通栏居中横写,上下各空一行。要注意:论文题目中间可加标点(或以一空格代标点),题目末尾不加标点,题目较长转行时,不要把一个完整的词分割开,力求整体美,和谐美、对称美。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现如今,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班级文化建设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
一、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
2.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可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3.教室的美化。要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级发展目标,班级文化宣传内容。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要十分重视。制订和实施制度应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1.抓好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都是制度建设的好时机。学生刚入校门,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规范,重视行为规范的落实,同时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
2.重视学生意见。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班级制度可以通过学生讨论、班委修改、最后全班学生投票的方式来制订,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才会有生命力和实效性。
3.制度的实施要持之以恒。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
4.制度的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班级制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回避或从轻处理,一定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制度从实施之日起,就要保证它的公正性。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属于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了价值观、人生观等深层次的文化。
1.班级精神的培养。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拥有青春,快乐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迈好青春每一步”、“无悔青春,美好回忆每一刻”等理念灌输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
2.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情感的、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的莫过于一年一次的校运会。在校运动会期间,一方面,我尽可能地动员每一位学生参加运动会,同时把没机会参加运动会的学生组成宣传组、后勤服务组、卫生清洁组、安全保卫组,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校运动会中去,让他们懂得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每次运动会,我班的各项活动都能在紧张而又有序的气氛下运行,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运动成绩,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收获非常大。
3.班级活动的开展。人的能力在活动中将得到培养和锻炼,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班级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艺术周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能起到很大作用。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班级里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
教育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包括以下内容:提倡助人为乐;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幽默感;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处理好师生关系,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自己;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行树立威信;教师要培养民主作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对学生不抱成见和偏见,公平对待全体学生;当与学生发生冲突时,要善于理解学生。
在现代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班主任,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摘要: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良好的、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为学生营造必要的学习空间,对于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职业学校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并且初步取得了显着成果。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各个专业、各个班级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有其特殊性,如何找到适合本班级的文化建设路径,成为职业学校班主任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职业学校;班级文化;重要性;建设路径
引言
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创建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也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概述了班级文化的重要作用,随后以职业学校汽修专业为例,就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展开分析。
1班级文化的重要作用
1.1激励作用
班级文化的建设,既需要班主任进行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同时又需要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
从本质上来说,班级文化是对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兴趣、信念、理想的集合和升华。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只有将创设班级文化作为一种任务,才能在这一目标的激励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中,为实现班级文化的建设做出努力。因此,从这一点来看,班级文化能够起到激励学生向上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1.2约束作用
不可否认,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甚至存在吸烟、打架等恶习。通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能够树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将班级内每个学生的理想、利益都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起到了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要考虑个人的言行举止给整个班级带来的影响,从而自觉地杜绝个人的不良行为习惯。
1.3凝聚作用
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加强师生沟通和凝聚师生情感的效果。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形成一种团结、发展的精神风貌。
班级文化以种种微妙的方式来沟通师生的思想感情,融合师生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师生的群体意识。师生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从而使班级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出巨大的整体效应。
2职业学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2.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来说,主要的学习环境包括教室和实验室。其中,教室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场所,针对教室内学习环境的营造,可以张贴一些名人名言或学习标语等,以此来激励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
由于汽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需要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实验室内的学习环境也同样重要。
除了要保证工作台、机器设备的清洁外,还要将职业道德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从而培养出既有能力又有素质的复合型汽修人才。
作为班级管理人员,也应当认识到学习环境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而结合专业特点、学习需求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2.2建立完善的班级制度
规章制度是班级科学管理的必要前提,既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班级活动及处理班级事务的规范,也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行为模式,使学生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这些制度还为班级学生提供了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的言行标准。
制度文化一般包括班级中各种条例和有形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纪律等,也包括班级中那些无形的习惯、约定俗成的规范,以及班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传统和风气等等。
2.3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对于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教师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应当有意识地凸显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例如,在未实行班级文化建设时,班级内有学生存在随意丢弃垃圾或是与其他班级因琐事大打出手的问题。
而自从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加强,处处以维护班级荣誉为先,个人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2.4创建班级职业文化
对于职业学校来说,职业文化能够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为培养兼具理论基础和丰富操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持。以职业学校汽修专业为例,班级职业文化应当至少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以及职业情感三方面的内容。教师在组织创建班级职业文化时,也需要借助于多种形式,例如可以通过举行技能比拼大赛,以物质或精神奖励来激励学生加强专业技能学习;还可以举行职业规划演讲,让汽修专业学生对个人的职业发展进行一个预测等。通过上述形式,在班级内营造浓厚的专业文化,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也有积极促进作用。
3结语
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从教师角度来说,要通过加强班级学风管理和建立科学管理制度等措施,为班级文化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支持;从学生角度来说,也要正确认识班级文化对于个人学习、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从而主动地为班级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淼。浅论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以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会计专业特色班建设为例[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2)。
一、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亮、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开学初,我首先提出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为班集体的座右铭,并打印在彩纸上,贴在教室后黑板上,让学生每天进班级抬头就能看见,来教育学生不要认为一个小动作,偶尔一次的作业不做,或照抄一道题,扔一张垃圾等这样的事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我们就可以犯;不要认为捡一张垃圾,挪一下不整齐的课桌,擦一次值日生未及时擦好的黑板,这样的小事就没有意义了!随后我让学生每人给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警示格言做为自己的座右铭,打印后贴在桌子的右上角,以此来告戒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小学毕业生。其次在我的指导下几位班干部精心布置了整个教室,对各个阵地进行了激励性语句的张贴,在学习园地上用艺术字打印了“我炫,故我在!”这句话,让学生知道因为我的出色,我的作品留在了学习园地上,我以此为荣,更激励学生争取自己的下一个作品也出现在学习园地上!在雏鹰争章处以“come on ,go !”一句英文“加油”来提醒每一位学生争好每一个章!这些激励性语句的张贴,不紧使我们教室面貌一新,提升我们班级的文化素养,更主要的是提醒着,激励着每一位学生奋发向上。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不强是公认的事实,在约束力不强的同时,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个制度,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文明、健康、团结、向上的方向前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开学时针对班级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上了一节主题班会课,意在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认识到不良行为会带给大家的不良后果,从而民主讨论研究制定适合我班实际需要的班规。在制定过程中我注重了民主、实际、制度的可行性。让学生先每人制定,再由老师和班干部汇总,删选,最终在班会课上民主表决通过。虽然有班规的制约但还有部分学生屡次触犯,单靠制度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于是我要求每位学生写出自觉遵守班规的承诺书。(主要是自己违反班规后做一些善事以作惩罚。)然后在班上选举产生监督和评价小组,每天对违反的学生进行记录统计,由老师找其谈心教育,由监督小组监督其做一件善事来弥补,每月评出文明之星。通过近两个月的实施,班里的许多不良行为不再出现了。班里不在有零食的垃圾,很少有脏话破口而出,不再有不做作业或抄袭的事发生,许多让我意想不到的好事出现了。班级制度的本质内涵是“实施、监督和制衡”,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一个完善的班级制度能筑就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一个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课题,值得我们探索!
三、班级阵地文化建设
班级阵地主要有黑板报,学习园地,雏鹰争章。对于每一个班主任来说都要做这些工作,但如何做好,做到什么程度,每一位班主任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目标。我时常提醒自己的是:既然做就要实实在在,切合实际的做好!开学至今,指导学生更新过三期黑板报,主要围绕学校要求宣传的节日和活动;学习园地分两块布置共更新过四次,每次的内容都由我事先布置学生创作,由老师和宣传委员挑选,然后展示,从园地上让我欣赏到许多还没有被我好好欣赏的学生,从园地上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雏鹰争章方面我始终做到每次争章前把章名、要求和任务,一一跟学生讲明,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考核,在这里我注重了发章的普及化,我意在让更多的学生都能拿到章,所以我分三个档次进行考核,用三种标志张贴。这样更广的普及了各个章,让那些以前对争章可望而不可及的学生也有机会拿到,这样更能让这些学生为了章,努力完成好各项任务,达到各种要求,感受争章的整个过程!在定章方面我主要结合一些教育活动制定,本学期争过目标章、讲普通话章、作业规范章、打字高手章、读书之星,始终做到章无虚定,章无虚发,实实在在让学生争好每一个章。在做好这三个阵地的同时我开辟了一个光荣榜,一是表扬考试前十名的学生,二是公布班级取得的荣誉,三是比比谁的作业优秀次数多。进行荣誉感的教育,激发学生一种向上的精神。
四、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一种饱满的精神,向上的精神,激进的精神会让一个班集体更加优秀,我主要从图书阅览、课外活动,班队活动来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班级中我设置了一个简单的精神文化阵地,那里放着一些我认为值得学生一看的书和一些棋。课余我鼓励学生文明、安静、和谐地进行一些身心健康的活动。翻翻喜欢的书籍,切磋一下同学间的棋艺……那一幕幕充满文化气息的画面,让我感受到学生中一种书香、文雅之气在慢慢形成了,不再让课余的时间荒废在跳橡皮筋,追逐嬉戏的无聊事情上。为了更好的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我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多次班队活动,为了纪念长征精神我们开展了演讲比赛,在祖国生日前夕我们年级合搞了一个比较大型的文艺活动,活动中学生踊跃报名,我班学生的参与面极广,活动样式多样有小品,相声,课本剧,独唱,歌曲串烧。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为了配合正确认识网络,远离网吧的主题教育,我安排学生进行一周的打字训练,并进行了打字比赛。每一次的活动都让我有一个同样的感受,孩子们需要活动,孩子需要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而不是一味的学习和作业。
以上是我这个学期开学初至今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有些方面的尝试是起步阶段,还不够完善,期待大家能一起探讨班级文化建设的得失。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承担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革命和职责。和谐社会由和谐发展的人组成,和谐发展的人由和谐教育产生,和谐教育由和谐的校园支持,和谐的校园由和谐的班级组成。
为了营造一个具有特色的和谐班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班干部是完成和谐班级建设的核心,是和谐班级建设中的“领跑者”,是和谐班级建设的“翅膀”,必须起到带头作用。因此,教师应努力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使班干部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和谐班级的建设当中去,当和谐班级的主人翁。
作为班委顾问的班主任,在班委组建之日我就要求他们带领全体同学开展创建优秀和谐的班级文化活动。班委成员也积极响应,当天就通过了“没有优秀的班集体就没有合格的班干部”的班委格言,同时还结合班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团结,活跃,进取,探讨”的和谐班级建设指导思想(简称“班风”)。
团结,即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各项活动,让同学们融入到班集体生活中去,让同学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为此,班委专门成立了以组织委员为组长的活动策划小组。在班委的领导下,活动小组的精心组织下,成功地组办了班级开心篮球赛,重阳校外活动等到一系列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大大地增强了班级的团体精神,同学们也都能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和谐班级建设中去了。
活跃,即构建和谐轻松的生活环境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休息。班委通过组织同学们参加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让同学们时时保持轻松的状态。为此,班委活动动策划小组除成功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外,还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利用录音机(还没有摄影机和照相机的条件)录制了课余生活小片段,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的课余生活;二是坚持在课间谈论轻松幽默的话题;三是组队组员参加了校篮球赛,校元旦晚会和校广播体操比赛等活动。其中,在组队参加校篮球赛时,班委还专门选派一班干担任主管后勤啦啦队的副队长。
进取,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下,还需保持进取精神。班委要让同学们明白:学生的首要目的是学习,特别是面临高考的学生。因此,班委身先士卒,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同学们永远保持进取的精神,使同学们永远处于更高的起点。
探讨,既同学们在一起研究讨论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社会事件。为此,班委也专门成立了以学习委员为组长,各科代表为成员的学习指导小组。学习指导小组除帮助同学们解决各类学习问题外,还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典型题和学习经验整理成《学习日志》,让同学们阅读。这样,也使老师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接受情况,及时调整授课计划。同时,同学们还坚持在课间对社会大小事件进行讨论。这样,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增强了同学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正是班委时时用“班委格言”提醒自己,严格按照“班风”精神,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活动计划,带领同学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短短的一年里,班集体获得校篮球赛女子精神文明奖,校广播体操比赛集体二等奖。并在两项硬性指标(电子考证和高考)中,取得了优导成绩。其中电子考证在全市中数一数二;高考上线率100%,并获市集体第一名,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班主任管理是一门很值得研究的学问,它不是机械化的模式,还要考虑不同个体的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才能起到良好效果。如果你要写作该方面的论文,不妨看看以下学术堂为你准备的班主任管理论文题目,或许对你有所启发。班主任管理论文题目一:1、高中班主任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德育能力的研究2、数据挖掘在中职德育管理中的应用3、江门一职班主任工作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4、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5、初中德育导师制的实施现状与改进策略6、上海市D中学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的研究7、班主任专业发展培训现状及改进建议8、初中新任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9、新媒体时代下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10、“生态取向”的小学班主任评价优化的实证研究11、走班制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管理问题研究12、初中班主任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13、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研究14、中职学校班主任专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5、中山翠亨小学学生德育评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16、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德育奖惩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17、“特殊教师”的主体身份建构-中小学班主任制度的历史社会学分析18、高中班主任期末评语及学生认同状况研究19、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20、全员德育理念下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策略研究21、论追求本色的学校德育 22、当前中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3、初中英语教师对教材中德育素材的利用问题研究24、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25、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6、转型期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的研究27、通过班主任工作改善中职生行为习惯的行动研究28、中职班主任专业能力发展现状及对策29、论班主任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30、攀枝花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探讨31、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32、论新时期中学班主任素质的培养33、高中学科教师德育作用的调查研究34、我国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研究35、班级“公正团体”道德教育策略探析36、班主任工作评价研究37、合作竞争共同提高38、初中班级德育活动问题成因及实效性研究39、中小学德育系统性研究40、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研究
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导语: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摘 要: 班级的文化建设,将会影响学生的兴趣、 爱好、 审美情趣、 人生价值观以及对事业的追求。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班级文化;教育功能; 建设
"班级"作为组成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单位, 是学生学习成长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场所。初中阶段是学生认识、发现、评价"自我"的重要时期, 是道德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它为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是非辨别能力差、效仿能力强, 尤其需要教师的悉心关爱和持久耐心的教育。
文化由人创造,人的意识是多元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所以文化也就是多元的,自然班级文化也是多元的。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是班内所有同学共同思想、 作风、 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 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一、初中班级文化的特点
(一)时代性
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说:"一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同样,一个抛弃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我们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而丰富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沃土中民族文化同样突出。校园文化又决定了班级文化基本特征。我们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就是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培养和造就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开放性
学生往往是在学生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或在学生与成人的交往中形成文化的社会价值和思维方式的。这是一种以群体活动的方式来选择、传递、积淀文化传统的。离开了群体之间的活动就失去了文化自上而下发展的土壤,因此,许多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在班级制度建设上,在班委会的组建中,尽可能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全员参与。在灵感与灵感的碰撞中,有激发火花,也有相互熄灭的可能。而此时此刻,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结合,矛盾产生后的解决,都能体现一定的文化底蕴,是构建特色班级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艺术性
从中小学硬件建设来说,班级的物理环境和物质环境都应讲究艺术性。班级环境整齐有致的规划、别具匠心的造型、舒心怡人的绿化等都可以发挥环境课程的功效,产生不同凡响的"以美育人"的效果。本着实用美观的原则,力求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堵墙"都成为"无声的导师",对环境的精心的策划和包装,使教室本身具备良好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从中小学的精神文化活动来说,康乐型的班级活动,能够使学生不仅得到艺术熏陶和舒展艺术的才能,而且可以调剂精神,愉悦身心,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发挥"以乐育人"的作用。
二、初中班级文化的功能和建构
我们提出建设班级文化就是建设积极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则可定义为班级成员在教师的指导和影响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自身发展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一)班级文化的功能
(1)教育功能。这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 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集体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旨在培养学生个人与集体同甘共苦的荣誉感。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富有相当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它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舆论等法则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引导、平衡、充实、提高的作用。通过班级内的布置、美化教室的宿舍环境,可使学生受到感染,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美德鉴赏力。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其区别与其他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
(2)激励功能。班级成员在参与班级活动, 感受班级文化的同时使个体成员的兴趣、理想和信念得以实现和升华, 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个体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以奋发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班级文化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了一个平台: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其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让每个班级成员的兴趣、理想和信念在此得以实现。班级文化在建设中使学生的个人才华得以展示发扬,成绩得以肯定,为集体建设做贡献,使学生在建设中找到集体归属感,这就能激励学生更加努力。
(3)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集体利益、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其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产生认同感,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班级成员的荣辱与班级荣辱捆绑在一起,班级因学生而荣,学生也因班级而荣,就是所谓"荣辱与共"。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是形成班级凝聚力的文化基础。
(二)班级文化的建构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各个方面, 这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另一方面, 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要注意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标等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布置和设计充分表现出来, 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
(2)搞好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和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塑造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抓好制度的制定与完善。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好坏, 是否科学、合理, 是衡量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制定制度时, 应注意班级规章制度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必须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当规章制度出现不适应本班实际时, 应及时进行修改。二是抓好制度的实施。在抓制度实施的过程中, 要对学生宣传实施班级制度的意义, 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 使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 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3)提高精神文化水平。班级精神文化, 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 是班级精神风貌的体现。班级精神文化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 它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
三、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的对策
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班级内部的密切交流与合作, 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 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感, 培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培养健康的班集舆论
班集体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 是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对班级舆论应予以启发和引导, 以确保集体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班级舆论的导向作用。
(三)养成优良的班风学风
班风是指班级的作风和风气, 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优良班风对形成和发展班级文化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摘要】 要建设好小组化管理,就要物色好小组长,并且由小组长带动起整个小组。而班主任是班级文化的领军人物,是班级团队的精神领袖。班主任构建详细的班规,使学生自主化管理,才能让班主任从繁杂的琐事中解脱出来,专心沟通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教育回归本质。 【关键词】 小组化管理 班级文化 灵魂 四川省乐山市教育研究所所长徐泽能老师在佛莱雅花园酒店今沙厅题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的科学与艺术》的报告中指出: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以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精神氛围、行为规范和群体行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师生寻找共同的价值观、让师生有家的归属感、用制度保障班级文化的持续性、在活动中实践、物质文化的熏陶。我深以为然。 一.营造班级小组化氛围 好的班级氛围非常重要,这是形成好的班风的重要基础。而好的班级氛围是一点一滴形成的。对于一个新组建起来的班级,营造良好班风的前提是凝聚力,让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起熟知的关系,建立起好的沟通关系。例如,在高一第二学期,针对于选科之后的新班级我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我在开学初上了一堂《认识你》的课,我总觉得每一个孩子的名字都是他们世界里最亮的一颗星。这堂课分为三个环节:一.这些名字有何特点:远近高低各不同 二.你的名字有何寓意:欲辨此中有真意 三.他的名字你来说说:有缘千里来相会第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一起对着屏幕上的53个名字,凝视这些名字,用心朗读一遍,并观察在这53个名字里,读出了什么不同的特点。第二个环节是请个别孩子来谈一谈自己名字的由来,谈一谈自己的名字里的寓意。第三个环节是请孩子们在53个名字里,挑选其中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名字来说说第一感受,认识他(她),并用笔写下来。这次的课花了一节课时的时间,三个环节设计活动,目的是使孩子们在短时间内知道这个人的名字就是高一五班的,这个同学是我的同学。这为后期的班级小组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另外我以为名字没有尊贵之分,身份更是如此,每一个人都拥有被爱的权利,被认可的权利,被尊重的权利。然而名字虽是一个识别的符号,有时却也有着特殊的意义,有的人的名字开始卑微渺小,而后来伟岸高贵;有的人的名字开始高调傲娇,而后来中空虚无;有的人的名字最初不被认知而后来人人皆知,或臭名昭著,或声名远扬。有的人的名字藏污纳垢,有的人的名字裹挟着伪装,而有的人的名字是座花园和金矿。我们是普通的一个,可是我们也可以不普通,我们的名字里藏着生命的大密码和故事,有小确幸,也有大悲与大喜。它们可以是一本简洁而厚重的书,可以是一座巍峨险峻屹立天地的高山,可以是永不停息奔涌向前的河流,可以是向着太阳开放的花朵,可以是一块无暇的美玉,可以有婉约之美,可以有书香之气,可以有君王之霸气……让孩子们因为名字而互相给对方写赞美的诗,使孩子们愿意用鼓励之心给予他人力量,这便是营造班级小组化管理氛围的真正意义所在。下面摘取一部分孩子们互相写的环节成品:庞久葶,感觉这个名字就很美,念起来也很好听。我觉得名字里有个“久”字就很好。——冼彬喜写可爱的雨欣同学,你的名字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雨过天晴,欣欣向荣”呢?一切事物都在慢慢地变得美好起来。——王婧莉写莫德辉,听说,你的外号是小黑,你的名字里的“德”或许是父母希望你能坚守好的品德,而“辉”字在我看来是有“光辉”之意。因此,你的名字是在说:坚守美好的品德,学习好的品德,才会发光,才会被发现,真好。——林佩瑾写“建”为建立,“珲”分解成王和军,结合而得建立一只强大的军队,成为自己的王。可见,建珲的家人的对他的美好寄托啊。——谢国林写王昭楷这个名字里的“昭”字一下子便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昭”与“昭仪”只差一个字,当“昭连着“楷”,有了“昭仪”的身份做象征,“楷”便有了一种模范的感觉,一听就感觉拥有此名字的本人是未来有身份而且有担当的人。——王椅雯写陈峻涛的“峻”是一种险峻,耸立,坚韧不屈,陈峻涛的“涛”是一种波涛汹涌,澎湃气势,迎难而上的精髓。——黄彬彬写你是有王之风度,喜兵书以读。飘飘乎,智慧而彪悍。——王慧彪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美好就是太阳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就像越过山川的河流一样,奔腾不息地流着。——符超艳写你的名字里藏着大秘密:承前启后,顺理成章。——王启蔚写材(才)木秀于林,思君欲成功。——符峻河写当第一次听到林思才这个名字时,我想起以前的一位同学,但他是“诗歌”的诗我以为他也是“诗”,但后来才知道是“思想”的“思”。“思才”——思念成才,这或许是父母的寄托和希望。——符小浪写生活总会有风有浪,不论小风小浪,还是大风大浪,父母多希望你的一生只有小风小浪,在未来也能轻松克服困难。——王杰民在冬天这样的季节里,你越是能展现出光鲜艳丽!——符小槺写小槺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你)。——冯小黄写第一次听你的名字,还以为叫“语文”,没想到是“椅雯”,后来便成了我们的语文科代表,这真是神奇的缘分呐。——陈单玉写超越自我,惊艳他人。——王书合写你是有如女子般的婉约,在众才子中脱颖而出。——刘冬艳写我的“甸”在古意有田野之意,而“俊”是为俊俏,真妙。——唐甸俊自己写自己“竣”字“立”字旁,有顶天立地之意,“河”字给人感觉涛涛江河,奔流不息,望远,有无比壮阔之感。——莫德辉他没有和我聊过他名字的内涵,凭我的感觉:“东川”令人联想到一种山川河流浩瀚无垠的景象,而古人也经常借山川河流来抒发情感,他的父母应该是希望他保有古人的壮志和不止的精神。——郑暄耀写刚念到“莫德辉”这个名字时,感觉字中“莫”有“没有”之意,有种贬义,“德辉”是道德和光辉。难道是这个人没有道德和光辉形象?但是,我和他是从初中一起考来高中的,平时有学习上的困惑总是请教他,他也热心帮助我解决难题。人不如其名!——王勇写你的名字里有山水相合。巍峨的山,奔涌的水。山的高远,水的包容万物。——郑筌糠写愿你如同你的名字一样,在寒冬里,也仍能鲜艳绽放。——梁婉颖写婧莉,尽力,取个谐音。人的一生都要尽力去做事,才不会留下遗憾。尽力去做每一件事的女孩子,要尽她所能,做最璀璨的明珠。——王雨欣写王书合,名字虽简洁,但是干净而意味深长,书卷味浓浓,给人阳光的感觉。——李欣芩写“瑾”字有美玉之意,佩瑾就是佩戴美玉的意思。——陈惠君写你是有一种君王之道,勇者之忠诚。——谢祖博写 二.落实小组文化建设活动 要建设好小组化管理,就要物色好小组长,并且由小组长带动起整个小组。从某种程度上说,小组长和班干起到了引领的作用,班级的管理就游刃有余了。但是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要改变一个集体的走向,最终是集体的力量决定的。那么如何调动小组内部的成员,使之保持小组个性,又能为班级做出贡献呢?我选择做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发挥小组长的能力,激发组员的活力,让小组长和组员建立起协调沟通的环境,达到凝聚小组力量的目的,只有各个小组都好了,班级管理的走向就好了。 因此,我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放手小组长,让班干引领,举行了班级文化交流会。果然,在沟通协调的过程中,有的小组长就遇到了问题。比如有的组员个性沉闷,不愿参与讨论;有的小组,制作PPT等技术性的缺乏;有的小组,在文化建设内容的选取上出现分歧,等等。但是,小组长内部与组员沟通几次,与班主任请教后,问题最后都解决了,文化建设交流会顺利进行,那些都成为了一种经验,一种体验,一种认识。 下面呈现文化交流会的部分内容。 我们DNA里的氮元素,我们牙齿里的钙元素,我们血液里的铁元素,还有我们吃掉的食物里的碳元素,都是曾经大爆炸时的万千星辰散落后组成的,所以我们每个人 都是星辰。幸运的是我在茫茫宇宙中的一片星云中遇到了与我志同道合的五十一颗星辰。满怀信心的口号,热血沸腾的气势,彰显了少年的朝气蓬勃。鲜衣怒马,此间少年。“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我选这首歌的是因为我觉得这首歌很像我们……”少年对歌词的独特理解,惊起心里一片涟漪,严肃认真的样子俨然像村里的老干部。“武器就是我紧握的梦想,而我受过的伤,都是我的勋章……”在两年后,那一份录取通知书上,也将成为我们耀眼的勋章。 交流会的内容包括文字编辑,图片收集,短视频剪辑,还有校对人,这些都是小组员自己完成,这真正是每个组员,每个孩子,都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在这场班级文化建设交流会中,体味了班级文化的味道,只有投入了班级小组化管理中,才会有体验,体验越深,集体归属感就越强,集体归属感越强,小组凝聚力就越强,班集体凝聚力也就越强。 所以,班级小组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班级管理的灵魂。 三.推进和总结小组管理成果 因为有了之前的文化建设等活动,接下来再组织其他的小组管理方案就不是那么难的事了。例如在推进班级小组化管理过程中,我还实施了班级日志,从小组长开始,延及各个组员。而班主任是检收者,一周一次,从班级日志里把握班级出现的突出问题,并召集小组长来讨论解决。 在本学期末,认真召开小组成果总结会。我们四月相识,八月分别。转眼已然相处了几月,抓住七月份的小尾巴,开一次期末总结会。回忆这学期的成长与摔跤,吃过的糖与苦。主要是班主任回顾本学期得失之处,接下来给各个小组和优秀组员颁发奖状。 例如小组奖项: 第一组——最佳潜力奖第二组——最佳组合奖 第三组——未来可塑奖 第四组——活力艺术奖 第五组——学习标兵奖 第六组——最佳自律奖 第七组——进步向上奖 第八组——最佳文明奖 个人奖项: 督促劳动,检查卫生情况,任劳任怨的王启蔚同学,登记整理班级各小组分数,且在篮球比赛上也有突出贡献的符竣河,管理班级的琐碎事务的林佩瑾,管理班级纪律的王欣可,记录班级迟到情况的王椅雯,关心班集体,默默付出的王昭楷,班里的优秀课代表的林思才,王佳一,郑筌糠,他们定期布置作业检查作业,积极带动同学们读书,学习,早晚读状态精神饱满。他们坚定毅力,尽职尽责,用心做事。 不可小看个人的力量,汇集起来就是无穷的。而班级的管理如果能做到,人人有事做,在班级里树立一些好的榜样,那么这个班集体就会越来越好。 四.结语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文化就是把人串起来的那根线。”,“只有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把一个班的孩子的思想统一起来,才能凝聚一个班的灵魂。”而班主任是班级文化的领军人物,是班级团队的精神领袖。班主任构建详细的班规,使学生自主化管理,才能让班主任从繁杂的琐事中解脱出来,专心沟通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教育回归本质。
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的论文
【摘 要】 要搞好班级文化建设,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标准,应体现变革与提升;二是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构成,要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三是班级文化应以人为本,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四是班级文化应以学生为本,要凸显学生文化。
【关键词】 农村小学 班级文化 建设
时代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又处在一个令人激动的新世纪,它对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小学生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素质要求,对小学的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因而,“班级文化重建”是小学教育改革中最深层次的变革之一。
目前,苏北农村多数小学缺乏对班级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细节关注,各班主任仅相互参照,“千班一面”的状况依然存在。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也许最基本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变革班级文化,重建班级文化。如何搞好班级文化建设,现把我的思考综合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标准,应体现变革与提升
变革班级文化,重建班级文化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学校和谐发展,提升班级品位,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文化变革是一切变革的根本力量。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是探索建设和谐班级,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策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班级必然面临许多问题改革或重建班级文化有利于克班级中某些落后的文化,有利于使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具有精神感召力,具有创新活力的班级文化。
2.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提升班级品位。班级品位是指班级教育体系的品质与层次。班级品位反映的是班级中人的品位,人的生活方式,人的行为方式,以及班级作为一种组织内在的性质、功能及其运作方式,其核心是班级文化。有品位的班级基本标准包括:
(1)班级中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态度的合理性。
(2)班级组织的性质表现与制度化组织与日常生活组织、学习组织的有机统整,人的地位、人格、权利、能力得到合理的尊重与发展。
(3)具有优化的教育活动体系,具体表现为一整套先进的理念,一整套具有活力的教育行为方式,一整套具有创新意义的班级制度,一整套具有精神感染力的.班级文化。班级品位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经营的,班级文化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学校的系统变革。
二、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构成要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
“班级文化”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往往使人更多地把文化建设仅仅理解为班级物质环境的文化建设,忘却了对班级文化的整体关照,随着人们对班级文化的整体关照,从而使班级文化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班级文化?一直以来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班级文化是师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比较稳定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总和。班级文化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作为思想意识的班级文化不仅直接影响并反映教师的教育观念体系,而且影响着教师处理教育事件或教育问题、采取教育行为的普遍思维方式,最终体现为班级中人的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班级文化是内隐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班级内部制度以及班级环境等因素中的价值取向,其核心是班级作为一种有活力的组织内在的“人文系统”。从其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作用来看,具体包括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从其他方面来看,班级文化包括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但班级文化不就是教育理念、行为、制度和物质,只有当教育理念、行为、制度和物质环境真正进入师生的生活过程之中时,才真正具有支化意义。从此意义上说,班级文化不仅仅包括外显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内隐的层面,它内隐于班级人的生活之中,因此,班级文化具有导向意义,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班级文化的构成可用下图表示:
三、班级文化应以人为本,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
班级文化建设基本出发点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班级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妻,尊重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构建班级文化。另一方面要突出教师的作用,用教师的发展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在小学教育中应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儿童文化,小学教育活动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小学教育环境的设计都应关注儿童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需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第二是教师文化,要能引领学生感悟“教育人生”的意义。让班级成为学生的摇篮,教师成为优秀的摇篮人,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和成长。
四、班级文化应以学生为本,要突显学生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应突显学生文化,学生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原点。班级文化应在“学生观”和“教育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映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班级中地位等方面观念上和行为上的倾向性。要以学生为本,首先要确立全新的学生观。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生命的火种,全面理解学生。
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建立小学班级文化的根基。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是具体的人,是未完成的人,是有待发展的“完人”。因而,面向小学生的教育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他们生活的世界,处理好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对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健全价值观,良好的情感,逐步形成健康负责的生活态度。
学生是文化中的人。特定的文化遗产、种族文化及其文化性格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社会意识。因此,班级文化不能脱离特定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背景,相反,要让学生去吸收,理解文化遗产的精髓,去批判、发展人类的文化遗产。从此意义上说,班级文化应具有文化品位、文化气息。无论哪个班级都应从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环境设计、班级内部管理,将班级建成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染力的学生发展空间,突显学生文化,以学生为本,使班级成为具有童趣的学生发展的精神居所。
总之,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品位。我们小学应该紧紧围绕班级文化的基本点,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文化、合作创新的班级文化,具体精神感染的班级文化。
我帮您请+Q三三零四四九二五七毕业论文有相应得理论基础材料分析国内外现状对比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原!创!包通过!附送两份抄袭率检测报告!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古人告诉我们,作为老师首先必须“传道”。道者,道德、品德、做人的道理也。现代,国家教育部明确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明确了它的重要地位,指明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以着力打造品学兼优的人才。当前,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的主流是好的,积极的,学生的思想也大都是健康向上的。笔者从教农村小学多年,一直是班主任兼教思品课,发现了农村小学德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学校重智轻德近年来,初中、高中学校为追求升学率而把德育工作渐渐置于末位,这种风气也彼及到了小学,这便是所谓的重智轻德。因为“大环境”的“重智轻德”,很多“小环境”也随之而改。对教师而言,每年度的教师岗位考核表无异于学生的成绩单。考核结果代表着老师每学年的成绩,所得到的成果,任何一个老师也不敢对考核表等闲视之。可是,综观考核表,对师德有量化的条例,但在大分值的实绩考核,却找不到关于学生品德的教学效果的量化考核分数。对小学而言,语数便是教学效果的全部体现。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是老师。但是据资料表明:在对被测心理不健康的人群中,老师群体占其数额之大是令人咋舌的。为师者自己也存在那么多的心理缺陷,何谈培养心理健康明媚的学生。要知道,心理素质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德育教材相当好,有深度,有广度。如果有心,那肯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我们没有余力把思品课上透彻到语、数的程度。思品课,老师浮光掠影,方式简单;学生走马观光,认识模糊。要上好思品课真的不容易,要说要写要唱要画要做要演,要课前准备,还要课后总结。疲于语数的老师难以充分利用开发其潜能,这是相当可惜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是受教育者,不可否认,品德的主流是好的。在家长看来,孩子成绩好便是可值得骄傲的。在学校,语数好的学生倍受师生的关注。我们当然希望学生品学兼优,但当学生优秀的成绩与品德发生小冲突时,我们往往会忽略了品德。而普通学生,老师的关注程度就更少,他们不好的表现为:他们会乱扔垃圾,会不敬师长,对爱集体,爱祖国认识模糊等,但是在教师看来,好象这类问题可以先放一放。与上两种学生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品德特别不好的学生。他们是德育的重点生,他们应该受到重视。可以说,他们如任其发展则会成为害群之马,现在给学校,将来给社会造成危害。更何况,这些学生给学校带来的不只是损失,来自社会上的舆论将对学校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作为当务之急,老师必须对他们加以教育匡正。二、家庭教育不当家是孩子出生成长的地方,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然而商品经济大潮下,许多父母外出务工,他们被留下来给爷爷奶奶----这些孩子有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爷爷奶奶除了能满足留守孩子的生理需要,他们对孩子的学习心有余力不足,对孩子的思想关注程度也是很低的。隔代教育,使孩子失去了与父母交流,培养感情的机会,而且由于“隔代亲”对孩子的溺爱,老一辈与现代教育的格格不入的教育方法等都对孩子造成了负面影响,如性格孤僻,行为学习习惯不好,自控能力差,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等。相比留守孩子,非留守孩子幸运很多,可以享受父母带来的温暖与亲情,但问题也是不容乐观的。首先,家长也重智轻德。为了学习成绩,孩子就是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也是读书的机器,自己想做的事不可做,自己能做的事被“剥夺”,他们只要一心读圣贤书就可以。久而久之,孩子对现实麻木,对亲情麻木,他们不体谅父母,不关心父母,自私心强。他们自己也认为学习好代表一切好。其次,家长忙于生活,无暇管教孩子,而且家教方式简单甚至粗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只有干巴巴的几句话,毫无感染力,当孩子犯错时,便是打和骂。他们对孩子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暴风雨”过后,孩子心灵是“枝折花落”,产生厌家、仇恨的心理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最后,家长本身未能做好示范作用。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说的是一套,背着孩子做的是另一套。孩子发现后,先震惊后不信父母也是在情理之中。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不检点自己的行为:脏话连篇,动作粗鲁。人格上的缺陷也袒露无余:比如不诚信,自私心强,只爱小家,不爱大家。有此熏陶哪个孩子不入色入香入味呢?三、社会环境熏染社会上,大人间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长期存在着,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时刻产生着极大的威胁。小学生辨是非能力差,最容易被感染。另外,农村精神文化产品少,有也是粗劣,低俗的。集市上内容荒诞的VCD片,内容不健康、错字连篇的盗版书是他们的主要精神食粮。家长娱乐,孩子也娱乐,但能乐出什么好东西来呢?孩子是什么呢?我把他比喻成鸡蛋,身体是外壳,蛋清是各种文化素养,知识,技能等,而核心的蛋黄应是他的品德。我们要用教育,家长的关心,社会的熏陶“孵”出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所以,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几个建议:(一)注重学科渗透 多辟德育途径相比思品课,我们的语文课上得更好,更透彻。当然上好品德课也是非做不可的。但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倒也是一个省时省力的方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同时也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素养。这情感若理解为品德虽然有些牵强,但我个人看来也是合适的:对大自然的情感也是品德,对人间美好感情的珍惜更是品德。在我看来,语文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绝好的品德教育素材。《给老师的一封信》教育学生尊重老师;《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教育学生爱祖国,要有拼搏精神;《果园机器人》教育学生体会科学的魅力,将来也为科学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每组课文侧重点不同,有些偏重于爱国主义教育,如《夏明翰英勇就义》;有些则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洞察力,爱大自然,如《观潮》;还有些用一个个隽永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如《落花生》。除课本外,学生的课外作业也能发掘出思想教育的素材。表现明显的是文短意长的阅读材料,如《敬重卑微》向我们说出团结和智慧的重要性,《微笑难忘》教育我们常怀一个善意的微笑会给别人带来温暖,《野鸭》展示了伟大的母爱。这些文章,除了阅读教学,还必须记住挖掘出其深刻的思想来。语文课可以学科渗透,其他学科也可以。美术课教给学生认识美的方法,以及美本身;音乐课教给学生美好的声音;运动本身就是美。这种“细雨”更能“润物”。另外,我们要多开展一些感性的活动,给学生以感性的思想认识。比如植树节植树,雷锋日学雷锋,清明扫墓等。小学生小,我们要在行为前或行为后阐明意义,这是很有必要的。再比如我们可以布置学生收看大型教育活动,比如长征组歌,这可说是本小利丰。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的影响自身品德经验生长的各种隐性教育因素。隐性德育课程是以间接的、内隐的、不明确的方式,作为内化学生思想品德的中介,强调更多的是实施不自觉、无意识、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升华。学校建筑物、生态环境、班级教室设置等因素对学生思想品德都会起作用,因为校园建筑、环境 设施并非是毫无生命和感情色彩的客观存在物。 学校管理体制是否民主、集体生活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与否学校与班级的传统、校风班风、领导方式、人际关系、 教师言行等等,都将成为隐性德育课等等。学校精神环境是通过学校成员的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炼发展而成的,它所传载、倡导的道德价值和校园精神已浸透和附着在校园内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学校成员身上,而且赋予学校以特有的个性魅力,从而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位学生都深受影响。所以,我们要重视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二)改变评价体系 体现客观动态在方式上,我们要改变以往只由老师给学生“一锤定音”的方法,可以采用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家师互评的方式,使评价不定性,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对德育工作质量反馈的有效手段。在手段上,要改变量化为主的技术性办法,而采取座谈、访问、问卷调查等激励性评价方法,尊重学生,以表扬与激励为主,增强学生思想行为的内动力。在内容上,不要过多地关注纪律、卫生行为,而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所需要的多种智力,非智力因素,开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手段,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使个性潜能更好地发挥。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建立一个“成长银行”。“成长银行”是学校立足校本实际,结合课程改革而开展的一种新的农村小学德育评价载体和平台。它借鉴银行机构的操作方法和理念,结合学生德育实际,为每位学生办理一张德育“成长银行卡”,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从思想面貌、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合作交流等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给“星”鼓励,每颗星可以换算成相应积分,存入学生“德育银行个人分数账户”。当积分达到一定标准后,予以表彰和奖励,从而调动学生进步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善于合作、积极向上的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个性品质。(三)与家长社会联手 共同打造良好环境在农村,不可否认,德育的主力军肯定是老师,但还有很多可借用的社会力量。为了不让“5+2=0”,我们必须与家长联手,与当地政府联系,把德育工作做大做实做强。何况,学校不是世外桃源,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参与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所以我们必须做:1.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孩子,让老师了解孩子,让家长老师共同合谋出有针对性、时效性的方法。通过校训通平台及时发布学校的活动开展情况。公布自己的电话号码,清楚每一位孩子家庭的联系方式。并且与家长多联系。2.请当地派出所做法制报告,了解法律。3.让孩子走进工厂、社区、烈士墓等去亲身实践,体验感悟,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4.请当地政府整顿文化市场。地摊上不健康的文化制品该清的就清,该扫的就扫,多建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中心,多搞一些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总之,只要我们正视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客观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寻求更新的方法,我们的孩子的行为举止将更文明,思想品德将更完善,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做得更好。[参考文献][1] 朱小蔓,其东;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 [J];教育研究;2005年03期[2] 李晓蕾;我国德育课程研究综述 [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3] 潘慧芳;小学德育新课程的课堂文化解读 [J];中国德育;2006年08期[4] 论学校隐性德育课程的优化[J]教育探究;2006年03期[5] “成长银行”:农村小学学生德育评价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小学德育;2007年12期
.... 《围绕开题报告 搞好毕业论文》一、毕业论文指导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是学生运用已学过知识的一次全面总结和综合训练,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搞好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指导,多年来,我们远程开放教育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在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沿用传统的模式,对开放教育的特点考虑不够,论文质量整体上仍不尽如人意。论文指导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站)(一)选题不准,内容偏离专业要求有的选题过于宽泛,论题过大,超越了学生的驾驭能力,写作时面面俱到,内容空洞,论述肤浅;有的选题过于狭窄,缺乏气度,达不到综合训练的目的,论述拖泥带水,颠三倒四;有的根据个人嗜好选题,文章内容偏离专业要求,结果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二)进度不匀,写作过程前松后紧部分学生论文写作没有计划,想到一点就写一点,指导教师也缺乏督促的依据,面对这样的学生只能无可奈何,有的学生甚至临到答辩前夕,才匆匆完稿。连消化论文准备答辩的时间都难以保证。但木已成舟,重新写作势必影响学生正常毕业。在这样一种情势之下,答辩时学生仓促上阵,严重影响答辩质量,最终导致少数学生只能草草过关。(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站)(三)把关不严,抄袭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学生对待论文不求优秀,只求通过的思想比较严重,在这种指导思想支配之下,他们往往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东拼西凑,敷衍了事,大段大段抄袭他人文章,稍作改头换面,权充毕业论文上交。产生这些现象固然与少数学生急功近利思想有关,与个别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有关,但更与师生之间缺乏相互约束的制度有关。(四)监控不力,写作指导呈现无序由于缺乏统一的制度文本规范指导教师的行为,在论文指导上出现了“你敲你的锣,我唱我的调”现象,一个老师一个指导法。论文进度如何,教师在指导中投入了多少精力,教学主管部门和专业责任教师无法实施有效监控,导致写作指导呈现无序状态,指导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人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二、改革论文指导传统模式,充分发挥开题报告在论文指导中的主导作用由上述存在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必须从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构建新的论文指导模式。针对以往毕业论文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年初开始对毕业论文实施开题报告制度,正式启动论文指导模式的改革。开题报告的六个栏目依次为: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与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计划;研究思路(写作提纲或研究思路);参考文献;指导教师审定意见。工商管理专业按照开题报告的内容要求,开展毕业论文指导,经过两学期的摸索,取得了初步经验和成果。(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站)(一)严把开题报告关,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1、引导学生写好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开学之初,由专业责任教师集中学生做好毕业论文写作的宣传动员工作,强调毕业论文在开放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总要求,回顾历届毕业论文写作中的问题和教训,并根据以往的经验,预计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错误,事先确定解决的方法。公布选题范围,介绍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及研究方向,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题和选指导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好开题报告,详细说明开题报告中的每一栏目及填写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向学生着重交待开题报告是论文写作的制度文本,一旦通过,将是论文写作与指导的基本依据。这样,学生就对论文写作中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了整体上的了解。2、指导教师审查开题报告学生将填写的开题报告交指导教师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一是看是否按要求写好了开题报告中规定的所有栏目,格式是否规范;二是初步审查选题是否符合公布的选题范围和工商管理专业要求以及选题的思想性、新颖性、时代性、开创性;三是看选题的难易程度是否与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与专业基础理论相匹配;四是看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源条件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五是看指导教师本身对选题的熟悉程度和指导好论文写作有把握的程度。对在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小问题或只需作局部调整的问题,一般采取电话或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适时提出修改意见;对于问题比较多或需要重写的开题报告,就与学生直接面谈,提出指导教师的具体看法。(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站)3、集体讨论审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收齐后,由专业责任教师按选题范围分门别类,召集所有指导教师共同讨论,集体审定。集体审定主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拿不准”问题。经过指导教师审查后,有少数学生的开题报告是否符合要求,指导教师也拿不准,比如有的学生的选题更象行政管理专业,或者金融专业、会计专业的研究问题,有的学生的选题过大或过小,诸如此类的问题经集体讨论后决定是否保留。二是“扎堆”问题。即一个班级有几人甚至十几人同时选择同一课题作为毕业论文,而有的研究方向却无人涉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集体审定中要进行协调,在有所侧重中求平衡,力求避免出现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三是“撞车”问题。有的问题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许多理论专家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凭我们学生的现有水平再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已不可能。如果还选这样的题目作为毕业论文研究对象,无非是现有文献资料的简单堆砌和观点的罗列,达不到撰写毕业论文的应有目的,因此,我们劝说学生“忍痛割爱”。四是“方向”问题。个别学生的选题虽然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消极现象,但有悖于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曲解政府有关政策法规,或由于未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差,在经济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对于这些问题,除了要求学生重新选题外,还要与学生面谈,帮助澄清错误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二)以开题报告为指导依据,使开题报告贯穿于毕业论文指导的全过程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的制度文本,在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中具有“法规”性质,对师生双方具有强烈的约束作用。开题报告经集体讨论通过后,我们就以此为依据,使开题报告贯穿于毕业论文指导的全过程。毕业论文指导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1、论文指导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大致延续两周。主要工作有:专业责任教师着重检查指导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情况,选题进行所必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开题报告中提到的参考资料是否在着手收集;指导教师着重检查学生是否编好比较详细的论文三级提纲,了解学生写作的最大困难,进一步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增加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的信心,指导学生根据开题报告的要求制定比较具体的写作计划,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资料。2、论文指导铺开阶段。(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站)这个阶段是整个论文指导过程的关键环节,论文能否顺利完成,论文质量的高低,与这一阶段的工作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开题报告中这一阶段安排的时间也较长,大概15周。我们在开题报告中规定用五周左右的时间完成初稿,在初稿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严格把关,防止出现抄袭现象和“捉刀”现象。随后专业责任教师主持全体指导教师讨论会,收集论文初稿写作中反映出来的典型情况和带倾向性的问题,商讨对策,并将这些问题向全体学生集中通报,提出整改意见,部署下一步的写作任务和要求。初稿完成后就转入对论文的修改,指导教师重在对论文的主题思想、层次结构、逻辑关系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自我修改为主,通过几次反复,论文框架基本建立,内容比较充实,整体上实现开题报告的预期目的。在整个铺开阶段,专业责任教师根据开题报告的写作计划与要求,定期进行两到三次检查督促工作,着重检查毕业论文的学风、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教学部门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检查情况,并适时提出指导意见和协助解决有关问题。3、论文指导定稿阶段。这个阶段是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学风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除了指导学生对论文篇章结构作局部调整外,还应进行文字上的修饰,确保语言流畅,体现学术论文的语言特色。同时指导学生完善毕业论文格式,写好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编好目录、列好参考文献等,为论文答辩作好准备。(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站)(三)充分发挥网络作用,为开题报告发挥作用构建技术平台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一方面我们不断强化开题报告的制度文本作用,与此相适应,我们在专业网页上开辟了一个论文写作指导园地,为开题报告作用的发挥构建了一个技术平台,同时也架起了一座师生相互交流的桥梁。通过这个园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与问题,随时可以向指导教师请教。我们还规定,指导教师之间是“分工不分家”,针对具体的问题,学生可以向任何一位指导教师询问,每一位指导教师都有义务为学生解答疑问。同时,指导教师通过这一园地,随时了解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有条件地向学生提供一些他们难以找到的数据资料,充实文章内容。我们还将那些写作进展快、论文质量好的学生及时在园地中提出表扬,并请他们介绍经验谈体会,极大地调动了其他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三、提升开题报告在毕业论文指导中作用的若干建议我们工商管理专业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围绕开题报告指导毕业论文的写作,论文指导趋向规范化,有效地提高了论文质量。同时,我们也感到,要进一步提升开题报告在毕业论文指导中的作用,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站)(一)制定与开题报告相配套的毕业论文实施细则现行的开题报告设置的六大栏目都是粗线条的,这样,在具体操作上,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导致同样的开题报告填写的内容会有较大的差异,如“研究方法”栏目,许多学生就无从下手,有的虽然填写了,但根本不是方法;指导教师也会按照个人的理解开展指导工作,离规范化要求就会有一定的距离。有鉴于此,我们建议制定一个与开题报告相配套的毕业论文实施细则,这既是对开题报告的说明与解释,又使开题报告更具操作性,目的就是要让师生在使用开题报告过程中不存在疑问和困难。(二)对现行的开题报告栏目作适当的修改与补充我们认为,开题报告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栏目,对开放教育学生来说,要求高了些。开放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而非理论型人才,要求学生了解自己的选题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既没有必要,学生想了解也难以做到。虽然上网可以查到一些与选题有关的信息,但要从中分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部分指导教师来说也非易事,遑论成人学生。因此,我们建议将此栏目改为“论文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开题报告中的“参考文献”,我们认为,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指导教师都不好把握,因为填写的参考文献在论文写作中不一定用得上,而要使用的不一定在参考文献中找得到,不如改为“参考文献来源与查找方法”,给学生利用参考文献、查找资源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除此之外,我们建议设置一个新栏目“研究的有利条件和困难”,这样,师生对论文写作与指导就会心中有数,未雨绸缪,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三)建立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网页(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站)从选题情况看,部分学生仍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网上给学生提供的毕业论文的信息有限,主要是公布实施意见和一些选题,远远不能满足师生的要求。我们虽然开设了论文指导与写作园地,但规模小、资源少,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生分离给毕业论文指导带来的困难。因此,我们建议各分校建立各自的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网页,这个网页可以考虑设置论文写作动态、优秀论文展示、论文选题集锦、写作方法漫谈、参考文献荟萃、师生交流互动等栏目,这些栏目既渗透了开题报告的内容,又是对开题报告的进一步延拓,实现开题报告的制度文本作用与开放教育网络技术平台的完美结合。
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导语: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摘 要: 班级的文化建设,将会影响学生的兴趣、 爱好、 审美情趣、 人生价值观以及对事业的追求。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班级文化;教育功能; 建设
"班级"作为组成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单位, 是学生学习成长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场所。初中阶段是学生认识、发现、评价"自我"的重要时期, 是道德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它为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是非辨别能力差、效仿能力强, 尤其需要教师的悉心关爱和持久耐心的教育。
文化由人创造,人的意识是多元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所以文化也就是多元的,自然班级文化也是多元的。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是班内所有同学共同思想、 作风、 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 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一、初中班级文化的特点
(一)时代性
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说:"一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同样,一个抛弃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我们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而丰富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沃土中民族文化同样突出。校园文化又决定了班级文化基本特征。我们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就是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培养和造就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开放性
学生往往是在学生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或在学生与成人的交往中形成文化的社会价值和思维方式的。这是一种以群体活动的方式来选择、传递、积淀文化传统的。离开了群体之间的活动就失去了文化自上而下发展的土壤,因此,许多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在班级制度建设上,在班委会的组建中,尽可能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全员参与。在灵感与灵感的碰撞中,有激发火花,也有相互熄灭的可能。而此时此刻,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结合,矛盾产生后的解决,都能体现一定的文化底蕴,是构建特色班级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艺术性
从中小学硬件建设来说,班级的物理环境和物质环境都应讲究艺术性。班级环境整齐有致的规划、别具匠心的造型、舒心怡人的绿化等都可以发挥环境课程的功效,产生不同凡响的"以美育人"的效果。本着实用美观的原则,力求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堵墙"都成为"无声的导师",对环境的精心的策划和包装,使教室本身具备良好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从中小学的精神文化活动来说,康乐型的班级活动,能够使学生不仅得到艺术熏陶和舒展艺术的才能,而且可以调剂精神,愉悦身心,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发挥"以乐育人"的作用。
二、初中班级文化的功能和建构
我们提出建设班级文化就是建设积极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则可定义为班级成员在教师的指导和影响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自身发展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一)班级文化的功能
(1)教育功能。这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 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集体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旨在培养学生个人与集体同甘共苦的荣誉感。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富有相当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它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舆论等法则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引导、平衡、充实、提高的作用。通过班级内的布置、美化教室的宿舍环境,可使学生受到感染,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美德鉴赏力。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其区别与其他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
(2)激励功能。班级成员在参与班级活动, 感受班级文化的同时使个体成员的兴趣、理想和信念得以实现和升华, 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个体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以奋发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班级文化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了一个平台: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其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让每个班级成员的兴趣、理想和信念在此得以实现。班级文化在建设中使学生的个人才华得以展示发扬,成绩得以肯定,为集体建设做贡献,使学生在建设中找到集体归属感,这就能激励学生更加努力。
(3)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集体利益、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其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产生认同感,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班级成员的荣辱与班级荣辱捆绑在一起,班级因学生而荣,学生也因班级而荣,就是所谓"荣辱与共"。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是形成班级凝聚力的文化基础。
(二)班级文化的建构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各个方面, 这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另一方面, 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要注意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标等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布置和设计充分表现出来, 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
(2)搞好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和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塑造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抓好制度的制定与完善。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好坏, 是否科学、合理, 是衡量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制定制度时, 应注意班级规章制度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必须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当规章制度出现不适应本班实际时, 应及时进行修改。二是抓好制度的实施。在抓制度实施的过程中, 要对学生宣传实施班级制度的意义, 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 使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 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3)提高精神文化水平。班级精神文化, 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 是班级精神风貌的体现。班级精神文化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 它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
三、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的对策
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班级内部的密切交流与合作, 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 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感, 培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培养健康的班集舆论
班集体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 是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对班级舆论应予以启发和引导, 以确保集体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班级舆论的导向作用。
(三)养成优良的班风学风
班风是指班级的作风和风气, 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优良班风对形成和发展班级文化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于班主任的论文题目有如下这些:
《高中班主任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德育能力的研究》、《数据挖掘在中职德育管理中的应用》、《xx一职班主任工作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初中新任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初中德育导师制的实施现状与改进策略》、《新媒体时代下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初中班主任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
教育论文一般由题目、作者单位、姓名、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等五个部分组成。
论文题目:题目即论文的题名,它是论文的窗口,也称论文的眼睛。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论文通过题目传神韵、显精神、见水平。以下是论文题目的要求。
1.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使读者看到了论文题目,就立即知道 论文的特定内容是什么。
2.力求简括、高度浓缩。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若较长,可加副标题。
3.书写要规范。论文题目写在页首,通栏居中横写,上下各空一行。要注意:论文题目中间可加标点(或以一空格代标点),题目末尾不加标点,题目较长转行时,不要把一个完整的词分割开,力求整体美,和谐美、对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