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七大期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育,化学教与学,还有四种,请知者补充。知之为知之啊,别乱说。
序号 英 文 刊 名 中 文 刊 名 ISSN SCIsearch SCI CDE 1 Acta Biochmica et Biophysica Sinca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 Acta Botanica Sinica 植物学报 0577-7496 89 3 Acta Ahimica Sinica 化学学报 89 4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地质学报(英文版) US1000-9515 89 5 Acta Mathematical Sinica-New Series 数学学报(新辑,英文版) 1000-9574 89 6 Acta Mechanica Sinica 力学学报(英文版) 7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a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0894-9166 6789 8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中国药理学报 6789 9 Acta Physica Sinica- 0verseas Edition 物理学报(海外版) 1004-423X 6789 10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物理化学学报 1000-6818 89 11 Acta Polymerica Sinica 高分子学报 1000-3304 89 12 AIgebra Colloquium 代数集刊(英文版) 1005-3867 89 13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SZ0253-4827 89 14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0895-3988 789 15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ties-Chinese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9 16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 1005-9040 6789 17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0890-5487 89 18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Services B 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 SZ0252-9599 789 19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1001-8417 789 20 Chinese Journalo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21 Chinese Journalo of Chemistry 中国化学(英文版) 1001-604C 6789 22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高分子学报(英文版) 23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6789 24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US0256-307X 6789 6789 25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科学通报(英文版) 1001- 6538 6 89 89 26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0253- 27 High Energy Physics and Nuclear Physics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8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计算数学学报(英文版) 29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001-9014 89 30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无机材料学报 1000- 324X 89 31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nal 国际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 1006-706X 89 32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33 Journal of Rare Earths 稀上学报(英文版) 1002-0721 6789 34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 Sci Ed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英) 341000-2413 6789 35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000-3282 6789 36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 US 37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1002-185X 89 38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Mathematics,Physics,Astronom 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天文学,英) 6789 39 中国科学- B辑(化学,英) 100609291 6789 789 40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 中国科学- c辑(生命科学,英) 1006n9305 789 789 41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中国科学- D辑(地球科学,英) 1006-9313 789 789 42 Science in China Seried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英) 1006-9321 789 789 43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44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中国教育与社会? US1061-1932 789 45 Chinese Law and Government 法律与政府? US0009-4609 89 46 Chinese Literature 中国文学cn1005-3050 FOOO9-4617 89 47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 US0009-4625 789 48 Chinese Studies in Philosophy 中国哲学研究 US0023-8627 7 9 49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中国历史研究 US0009-4633 789 50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当代思潮(中文版) 1097-1467 89
百度知道 > 理工学科 > 工程技术科学添加到搜藏待解决SCI收录的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方面的国内外期刊都有那些? 悬赏分:5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3 天 17 小时望知情的回答下,最好是最新的,2008年或者......提问者: 杰zhijie - 助理 二级 我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20分 二级及以上用户登录后可以上传图片 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回答 共 6 条asdsad dwedwd wrewe
有《化学教育》、《化学教与学》、《中学化学》、《化学教学》、《化学学报》等。
1、《化学教育》
《化学教育》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主管,中国化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化学教育类学术期刊。
据2018年9月《化学教育》编辑部官网显示,《化学教育》第八届编辑委员会编委有57人,顾问1人。
据2018年9月18日中国知网显示,《化学教育》共出版文献10946篇、总被下载2067668次、总被引38653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638、(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02。
据2018年9月1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化学教育》载文量为5914篇,被引量为22920次,下载量为491432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化学教育》影响因子为0.71。
2、《化学教与学》
《化学教与学》为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公开发行的化学教育教学类期刊。设置教育理论与教学、课堂教学与实践、课程与教学资源等栏目。
3、《中学化学》
《中学化学》是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的期刊。本刊已被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媒体收录。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四月以后收录。
4、《化学教学》
《化学教学》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中等教育类期刊。主要介绍各地化学教学实践经验,为探讨中等化学的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和教学水平服务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刊登中学化学教学中各种中学教师感兴趣的化学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中学教师交流提供平台。
5、《化学学报》
《化学学报》是1933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曾用名《中国化学会会志》,月刊,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
学报刊载化学各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性、首创性成果,涉及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等。
根据2018年3月《化学学报》官网显示,学报编委会拥有1位主编、9位副主编、64位编辑部成员、45位咨询委员会委员。
根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化学学报》总下载次数2160755次、总被引次数95761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286、(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554。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教与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学化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教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学报
是的。《高分子通报》(月刊)创刊于1988年,是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核心期刊)。读者对象是具有专科以上水平的与高分子科学有关的教学、科研、技术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其目的在于提供高分子科学领域中的新进展,介绍新的知识和实验技术,报道最新科技成果,促进国内外高分子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交流。《高分子通报》是我国高分子领域的重要刊物之一,设有的栏目,既为高分子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成为广大在校师生了解高分子学科相关领域的知识和动态的一个途径。《高分子通报》被皇家化学学会系统列文摘,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
各个期刊规定不同,一般四个月以上。一般情况下,论文录用后出版周期在半年左右。但是,这与期刊有关。以我熟知的投稿过的期刊为例。《无机化学学报》国内化学类SCI杂志。录用后,三四个月就发表了。当然有周期比较长的,我近期投稿一个中药类杂志。接收后要接近两年才出版。
洛阳理工学院简介 洛阳理工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兼有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已有54年的办学历史。 学院地处十三朝古都洛阳,占地面积2255亩,分3个校区,总校舍建筑面积83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建有工程训练中心和教学实习工厂等50余个实习基地,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60万册,电子图书55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拥有中国学术期刊、中国优秀博硕论文等6个全文数据库。 学院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5人,副高级职称4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8人、硕士学位的教师39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河南省优秀专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人选7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1人,并聘有包括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在内的100余名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68万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重视素质教育,强调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开拓性和责任感。近5年来,共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省级以上竞赛奖励17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7项。毕业生以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质量兴院”,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形成了以建材和人文学科为主的办学特色。学院共设置17个系(部)和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75个本、专科专业,其中“材料工程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计算机控制技术”3个专业被评为全国高工专教改示范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建材机械基础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营销理论与实训》、《模拟电子技术》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材机械与设备》、《玻璃工艺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近5年来,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0余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0余项,三等奖20余项。 学院坚持开门办学,与英国、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外国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英国格拉摩根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工艺大学、日本冈山商科大学、瑞典卡尔斯塔德大学等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合作。与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4个合作办学项目在校生人数已超过1000人,并接受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留学生。 学院管理规范,享有较好的社会声誉,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教务处两次被教育部授予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称号。并设立有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培训基地。 洛阳理工学院将秉承50余年的办学传统,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为建设一所特色鲜明的教学型优质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更新于2010年3月25日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责任分工 党委书记 段治乾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机关党委)、组织部(党校)。 院长 杨小林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院长办公室。 党委副书记 陈 岩 负责宣传、统战、学生、群团工作。分管宣传部(统战部)、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团委。 副书记 袁静波 挂职锻炼。 副院长 董延寿 负责财务、国有资产、后勤管理、院办工厂工作。分管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动力服务公司)、院办工厂。 副院长 葛 玻 负责教学工作。分管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程训练中心、高教研究所。 副院长 邱天河 负责科研外事、图书资料、继续教育工作。分管科研处、对外合作处、图书馆、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副院长 韩振英 负责人事、基建、后勤服务工作。分管人事处、基建处、后勤服务集团。 副院长 戴志梅 负责招生就业、审计、综合治理、安全保卫和人民武装工作。分管招生就业处、审计处、保卫处(武装部)。 纪委书记 曹国杰 负责纪检、监察、信访、保密工作。分管纪委、监察处。协助书记做好组织工作。 工会主席 陈富贵 负责工会、离退休、计划生育、扶贫工作。分管工会、离退休工作处。 各院系介绍 -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简介 - 团结奋进、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是我院重点学科系之一,成立于建校伊始的1956年,现有2个本科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3个专科专业:材料工程技术(含水泥、玻璃、陶瓷、耐火材料四个专业方向)、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复合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专业和一个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其中,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2008年被批准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材料工程技术专业1998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全国高工专示范专业,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是河南省省级教改试点专业。全系在编教职工54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博士12人、硕士25人,并先后派出教师到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意大利、新加坡进行学习和科技交流。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形成了以教授、博士为核心的专业学术科研团队,在新材料开发、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几年,省市级教学、科研立项5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数十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多篇论文被SCI、EI收录。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现有6个实验中心—材料基础实验中心、材料研究中心、材料工程测试中心、粉体工程中心、高分子材料实验中心、复合材料实验中心;3个实习基地—水泥生产模拟实习基地、聚合物成型加工实习基地、复合材料成型加工实习基地;1个新材料研究所;并在省内外建设了19个校外实习基地。洛阳市固体废弃物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洛阳市硅酸盐材料重点实验室落户我系。近年来,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适逢国家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大好机遇,我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出现了十分喜人的大好局面。多个专业的毕业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如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毕业生供需比为1:5)。“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踏实勤奋、学习刻苦,纪律严明、言行一致,理想远大、良好发展”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半个世纪积淀的系风文化,也是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全系2000余名师生员工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敬业务实、努力拼搏、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为构建团结、温馨、和谐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团队、为给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而努力奋斗!机械工程系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个本科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工业设计5个专科专业,其中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是国家教委高工专教学改革师范专业、河南省首批名牌专业建设试点专业。机械工程系现有机械基础实验中心、机加工实验室、机械CAD实验室、汽车实验室、机械故障诊断实习基地、建材机械实验室、机械制作实习基地、数控技术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实习基地、汽车维修实习基地共21个实验室和实习基地。近5年来,机械工程系在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学科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鉴定省部级科研成果16项,其中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鉴定厅级以上教学成果12项,其中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汽车构造多媒体教学课件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本科组一等奖。公开发表科学研究论文120余篇(其中EI、SCI收录10篇),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机械工程系的建材机械学科研究方向、工程机械学科研究方向、先进制造技术学科研究方向、机电技术学科研究方向有较好学科研究队伍和发展前景。机械工程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为切入点,使机械工程系的教学、科研迈上新台阶。机械工程系长期以来,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为地方经济和建材行业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高技术人才。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逐步形成特色和优势。几十年来的办学实践表明,机械工程系已探索出了一个符合实际的办学之路。1、依托建材行业,打造名牌专业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专业是在原有建材机械制造与维修专业的基础上逐渐建设与发展起来的。1993年遴选为国家教委高工专教改试点专业,1999年通过国家教委专家组评估验收,2000年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全国高工专示范专业。2005年成为河南省首批名牌专业建设点专业。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专业的培养方案为:一个宗旨,两个重点,三个体系,四种能力。以推进全面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和实施相互渗透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机械制造能力,机械维修能力、管理能力和技术改造能力。该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带动了机械工程系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其他各专业逐步形成了各自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2、重视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机械工程系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素质、实践能力,在全国高校率先将机械制作综合训练列入教学计划,在机械系全系所有专业开设机械制作综合训练实践教学课程。部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大学生科技制作,学生的科技制作作品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多次获奖。在国家五部委组织的全国数控技术大赛河南赛区高职高专组比赛上获车工组第四名,学校获得“突出贡献组织奖”。3、重视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探索产、学、研结合之路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了校内产、学、研多功能工程实践基地:粉体实训中心,建材机械创新实验室、机械制作综合训练基地、数控技术中心、CAD/CAM实训基地。学科建设取得成效,建材机械、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学科研究方向科研工作开展顺利,SP16通用配料装备及微机控制系统、提高圈流水泥磨表面积研究、LX-1A铬盐旋窑微机控制喂料及计量系统、标准直齿外内圆柱齿轮软件CAD/CAM系统等多项科研成果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机械工程系营造了较好的产、学、研氛围,形成了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一致的产、学、研结合教育机制。机电工程系简介机电工程系于2008年由东校区的材料成型教研室、机电教研室、焊接教研室、模具教研室及西校区的机电教研室、计辅教研室和部分专业实验室合并组建而成,所辖专业横跨机械和控制工程二大学科。全系现有教职工4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5人,教授4人,副教授11人,占教师比例34%;有河南省教育厅技术学术带头人3人,洛阳市优秀专家2人,专业带头人4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20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比例达75%,已形成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 全系现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一个本科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具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五个专科专业。2008年又成功申报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明年开始招生。目前,全系共有本科生248人,专科生2024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组建于2008年3月,其前身是自动化系(原洛阳工业高专)和电子信息学院(原洛阳大学),现有学生2600多人。 现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本科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6个专科专业。其中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为国家教育部“全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示范专业”。 现有专任教师94人,其中教授5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1人,中级职称23人,双师教师54人,硕士研究生52人,在读博士硕士15人 ,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洛阳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1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先后有多名教师获得教育部、河南省及洛阳市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称号,多项科研和教研成果通过省科委和省教委鉴定并获奖。近年来,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省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系研究所为河南省几十家企业进行微机核子称等项目的技术开发与合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多年来我系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成立了家电维修小组、电工社团、科技制作协会等学生社团。其中家电维修小组已成立十几年,经常代表我院参加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到社区进行义务维修。曾获得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称号。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多次在省举行的大学生比赛中获奖,曾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河南赛区二等奖,第八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三等奖。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是一个团结奋进、充满活力的系,凭着“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坚强信念,以其宽广的胸怀和时代赋予的使命,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意气风发的有志青年加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创造了灿烂的过去,现正以昂扬的斗志,开拓更加辉煌的明天! 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2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4个专科专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约2300人。 设有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硬件5个教研室和1个能够满足教学与科研需要的实验中心。实验中心下设计算机语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创新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实验室。 拥有一支治学严谨、师德高尚、年龄结构合理、学科梯队健全的教师队伍。目前共有教职工71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2人、讲师34人;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49人;洛阳市优秀专家1人;荣膺省、市级各种先进称号8人;学院名师1人。 近五年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75篇,SCI收录3篇,EI收录24篇;主持或参加的省市科研项目30项,其中省科技厅鉴定12项,获市厅级二等奖8项;主持省级教研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二等各一项,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各1门,学院级精品课程5门;出版教材、著作21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全系学生朝气蓬勃,锐意进取,在省、市和学院的各项活动与竞赛中屡创佳绩,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 土木工程系成立于1994年6月,现有“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四个专科专业。其中,“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是学院重点教改试点专业。土木工程系下设建筑、结构、力学、道路桥梁、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给排水工程6个教研室。实验室建筑总面积为2958平方米。下设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力学实验中心暖通综合实验室和给排水专业技术实验室。仪器设备685台件,总值477.1万元。可开设实验教学项目50项。土木工程系现有教职员工80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占教师总数的20%;教授、博士生导师1人,博士5人,硕士44余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教职工比例的55%。近年来,土木工程系的教研、科研取得丰硕成果,完成校级科研、教研20余项,省级教研2项,市级教研1项,完成省级鉴定项目6项,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学进步一等奖1项,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5项,市级立项2项、省级立项2项,引入资金100余万元。由我系教师负责主编或参编出版的教材10余本,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余篇,EI收录10篇、ISTP收录12篇。《钢结构》课程被评选为学院精品课程,我系教师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教师”、“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得一、二等奖等荣誉。土木工程系集体也被授予学院“五好基层工会”,学院“先进党校”。洛阳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与化学系始建于1980年,是洛阳理工学院唯一一个理工兼容的集环境、化学、生物等学科为一体的教学院系,目前全系设有环境工程、应用化学两个本科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生物技术及应用三个专科专业,其中,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2001年被评为河南省教学改革重点示范专业。 全系现有在校生近1500人,教职工7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1人。专任教师中:博士17人、博士后1人,硕士33人,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老中青结合的较为合理的教学梯队。经过近年来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环化系取得了很大成绩,学科建设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建立起了“基础化学”、“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生物技术”四支学历层次深厚、结构设置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劲的教学科研团队,并建立了“应用化学”、“环境工程”两个科研所。近十年来,全系教师共在国内外各级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主、参编各类专业书籍和教材30余部,先后完成地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80余项,获省、市级鉴定及各种奖励60余项,多次荣获学校先进集体及先进党支部称号。另外,洛阳理工学院环化系还是全国四方环保工程设备集团理事单位、全国环境类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会员单位、并做为国家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大专环境教育指导组的成员单位受全国大专环境教育指导组的委托负责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宁夏、青海六省区的大专环境教育指导工作。 全系拥有独立的实验教学楼和生物技术实训生产基地,实验教学设施先进,环境优越。实验室总面积约6000余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2000余台套件,配备有:气相色谱仪(HP5890A)、原子吸收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HITACHI2000)、红外光谱仪、CHI660D电化学工作站等一批大型化学化工仪器设备;生物培养箱、无菌工作台、高速离心机、污水处理实验装置、大气污染控制实验装置等生物环保实训装备,可开出实验项目200余个。另外,环境工程与化学系还分别在上海、无锡、西安、郑州、及洛阳市各大厂矿、设计院所建立了13个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为各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由于环化系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环化系的毕业生历来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近年来每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 环境工程与化学系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团体,学生综合素质高,纪律严,班风好,学风浓,发展全面。平时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学生活动丰富多彩,成效显著,在洛阳理工学院举办的各类学生文体活动竞赛中屡屡获奖。另外,环化系还孕育了两支具有环化特色、在院内外有影响的学生社团,作为学院知名品牌社团“环保协会”被国家环保组织授予“优秀调查团队”;“环保协会”“疯狂学联”被评为“省优秀学生社团”、“学院星级社团”、“学院十佳社团”称号。 环境工程与化学系全体师生,正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朝气蓬勃的精神、与日俱进的步伐全力搞好各项学习和工作,沿着“环化”特色的发展道路勇住直前,为学院的振兴,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工程管理系是我院成立后经过系部调整由原经济管理系、建筑工程系和土木工程学院相关专业整合而组建的一个新系,现设有一个本科专业:工程管理,四个专科专业:工程造价、工程监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和经济信息管理。
中国塑协专家库 Top Experts Database of China Plastics Process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姓名 单位 职务、职称 陈士能 中国轻产业结合会 会长 徐 僖 四川大学 院士/传授 廖正品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会长/教学级高工 李国俊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常务副会长/高工 王德禧 中科院化学所 研讨员 包建成 姑苏工业园区富士达塑业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高级经济师 包燕敏 上海国民塑料印刷厂 副厂长/高工 蔡明池 中国包协塑料包装委员会 副主任/高工 曹常在 天津市塑料研究所 所长/高工 曹建芳 山东道恩集团 总工程师/高工 曹剑奇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高级工程师 陈 宇 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 副院长/研究员级高工 陈成泗 宁波大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陈家琪 全国塑料制品尺度化技术委员会 主任/高工 陈杰?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博导 陈晋南 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 陈静波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教授/博导 陈明辉 金鹏集团 副总工程师/高工 陈庆华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副院长/高工 陈学军 宁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陈学思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博导 陈耀庭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陈一东 贝尔斯托夫橡塑机械 销售经理 崔 平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 崔福斋 清华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院生物材料室 教授/博导 冯嫡君 中国塑协人造革合成革专委会 常务副理事长/高经 符 岸 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 理事长 傅 旭 中蓝晨曦化工研究院 院长/教授级高工 傅志权 浙江枫叶集团 董事长 高春荣 北京塑料工业协会 高级工程师 高坤光 中国塑协工程专委会 秘书长/工程师 高破新 建设部科技发展增进中心 处长/高工 耿传智 同济大学 付教授 耿孝正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顾红庆 无锡国泰彩印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高工 顾刘谦 南京橡塑机械厂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郭宝华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研究所 副所长/教授 国殿才 山东省塑料工业有限公司技术开发服务公司 经理/高工 何春雷 舟山市金海机械有限公司 董事长 何海潮 上海金纬机械制作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侯树亭 泡沫塑料专业委员会 会长/教授 胡建信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进程教研室 主任/教授 胡正华 一汽民众有限公司洽购部 经理/高工 黄 锐 四川大学 教授 黄步明 广东泓利 机器有限公司 总经理/研究员级高工 黄汉雄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黄 虹 广东金明塑胶设备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高工 黄 萍 北京市塑料研究所 总工程师/高工 黄险波 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博士 黄学祥 江苏联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高经 黄志杰 浙江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总经理/高工 季君辉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博导 贾润礼 华北工学院塑料研究所 所长/教授 蹇锡高 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所长/教授/博导 江 波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江 梅 长春一汽汽研所 高工 姜振华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教授 金洪波 中国塑协农膜专委会 秘书长 金日光 北京化工大学性命科学研究中央 主任/教授/博导 靳树伟 玉溪市朝阳塑料有限义务公司 董事长 瞿金平 华南理工大学 副校长/教授 蒯一希 成都金石东方工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雷湘军 巴顿菲尔震雄塑料装备有限公司 经理/高工 李 杰 北京市加成助剂研究所 所长/高工 李毕忠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央 副主任/研究员 李滨耀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浙江衫衫集团公司 付总/研究员 李晨光 东莞德科摩华大机械有限公司 首席经理/工程师 李汉鹏 《国外塑料》杂志 主编/高工 李建军 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博士 李林楷 广东榕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高工 李树材 天津科技大学 教授/博导 李元珍 中航一集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高工 廖启忠 广州市冠誉铝箔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林少全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主任/博士 刘 鹏 兰州石化分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橡塑加工运用研究所 副所长 刘 萍 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助剂二厂 总工/高工 刘 姝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统计师 刘春太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刘丰田 山东省塑料协会 会长/研究员 刘光知 科倍隆科亚(南京)机械有限公司 首席履行官 刘均科 全国塑料加工工业信息中心 副主任 刘秋凝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高工 刘万蝉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所长/教授 刘俊秀 中国塑协改性塑料专委会 秘书长/教授 龙云正 南京橡塑机械厂有限公司 董事长/高工 娄晓鸣 兰州兰泰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 卢灿辉 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 教授/博导 卢秀萍 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教授 吕宗尹 《国外塑料》杂志 记者 罗意自 南海东兴制罐有限公司 董事长 罗运军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 教授 马永梅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 博士 马占峰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工程师 马镇鑫 广东金明塑胶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 马之清 山东清源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 孟 杨 济南太亚聚氨酯有限公司 总经理/高工 孟月东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博导 米永存 山东道恩团体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高工 倪众勤 北京华盾雪花塑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高工 欧阳荣 香港联塑集团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裁 欧育湘 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 潘庆功 山东省塑料协会 秘书长/高工 钱洪祥 圣诺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钱耀恩 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 秘书长 秦立洁 北京华盾雪花塑料集团公司 高级工程师 邵佳敏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申长雨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副校长 孙安垣 《工程塑料应用》杂志社 所长/研究员 孙福荣 温州市合成革商会 会长 孙天智 淄博天鹤塑胶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孙卫东 北京市塑料研究所 部长/研究员级高工 汤 俊 天津市塑料集团有限公司 处长/高工 唐 辉 合肥紫江包装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田兴友 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博士 王存吉 异型材及门窗制品专业委员 秘书长/高工 王东川 上海汽车工业公司工程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 王贵宾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教授 王宏安 河北宝硕股份有限公司创业塑料分公司 副总经理 王 珏 浙江申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克智 山西省化工研究院 总工程师 王 琪 四川大学 教授/主任 王清国 长春一汽汽研所 主任/高工 王文广 深圳市塑胶行业协会 秘书长/教授级高工 王新宇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叽分校 博士 王彦明 北京隆达轻工控股有限公司 部长 王玉忠 四川大学降解与阻燃高分子资料研究核心 教授/博导 王仲文 浙江七色鹿色母粒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魏若奇 建设部国家化学建材检测中心 主任/教授级高工 翁云宣 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委会秘书长 秘书长/高工 吴 芬 南京聚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总经理 吴驰飞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教授 吴大鸣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教授 吴宏武 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设备与把持学院 教授 吴 念 北京塑料集团公司 高级工程师 吴卫平 青岛天星高材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吴耀根 佛山塑料集团东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高工 吴忠文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教授 谢鸽成 汽巴精化(中国)有限公司 经理 辞世雄 广东顾地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副董/总经理/高工 徐蓓蕾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北京来斯特科贸有限公司 董事长/教授级高工 徐同考 河北邢台东泰塑胶有限公司 董事长 徐卫兵 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主任/教授/博导 徐迎宾 广州市花都科苑企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博士 许 琳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高级工程师 许国志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教授/博导 薛木庆 德士威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高工 严 庆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巧与工程研究所 副所长/博士 杨桂生 上海杰事杰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杨洪献 管道专委会 秘书长 杨鸣波 四川大学高分子迷信与材料学院 教授 杨宇明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室主任 杨忠久 深圳市顺嘉高新建材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杨 力 全军包装工作办公室 教授 杨惠娣 《中国塑料》编辑部 主编/高工 杨明锦 北京塑料研究所《塑料》编辑部 主编/研究员级高工 杨 升 佛山高明亿龙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杨卫民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杨小玲 《助剂》杂志编纂部 高工 于 建 清华大学 教授 于文祥 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 常务副总裁 俞建模 大连三垒机器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工程师 喻建明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院长 苑会林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严为群 江苏联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曾铁球 高超骏胜塑胶有限公司 董事长 詹旺盛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教授 张春华 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 张红兵 北京三佳挤出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张华集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教授级高工 张其智 潍坊中云集团公司 董事长 张胜国 南京瑞亚高聚物装备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张学仁 甘肃省皮革塑料研究所(公司)/甘肃省塑料协会 副所长 /高工/秘书长 张玉爱 甘肃省皮革塑料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张玉川 北京塑料工业协会 理事长/研究员级高工 张志平 中蓝晨光化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章林伟 国家建设部 处长/教授级高工 庄 ? 北京市塑料研究所 所长 赵安赤 清华大学 教授/理事长 赵春风 旺中催化剂有限公司 总经理 赵红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副编审 赵 洪 哈尔滨理工大学 副校长 赵建华 南京橡塑机械厂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高工 郑 恺 国度通用工程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工程塑料协会 副主任/秘书长/高工 郑 德 广东炜林纳功效材料有限公司 总经理 郑天录 天津市塑料工业协会;天津市塑料集团公司 高工/秘书长 钟少锋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博士 钟晓萍 《塑料工业》杂志社 副主编 周 山 保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正高工 周南桥 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装备与节制学院 教授 周一兵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相干工业分会 常务副理事长/教授级高工 朱复华 北京化工大学塑料工程研究所 所长/教授 朱康建 广州博创机械有限公司 总裁/工程师 中国塑协专家委员会第二批专家名单(2006年) 姓名 单 位 专业专长 陈海涛 宁波信高塑化有限公司 塑料改性 陈 生 中国塑协氟塑料加工专业委员会 氟塑料加工与应用 陈小明 奇乐丝网实业有限公司 行业管理 丁长楷 富事达塑业有限责任公司 塑料改性 丁国荣 杭州万里塑胶有限公司 企业管理 丁良玉 浙江省中财集团公司 塑料管材 范杵兰 太原市塑料研究所 塑料粘合剂与涂料 高 明 常州改性塑料厂有限公司 塑料色母粒 郭铭蕊 无锡市巨龙塑化有限公司 企业管理 郭庆人 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微灌 何嘉松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聚合物杂化材料 韩连贵 中国塑协农用薄膜专业委员会 农膜材料 胡振庭 上海胜柏包装工业有限公司 塑料包装 黄增源 兰州塑料工业总公司 行业管理 黄绍钧 广东省塑料皮革工业研究所 聚合物材料合成与改性 孔德海 新疆塑料行业协会 行业管理 李 革 烟台万华超纤股份有限公司 合成革 李双全 中国塑协节水器材专业委员会 塑料节水器材 李玉根 浙江省中财集团公司 塑料管材 李云新 新疆塔农塑业有限公司 农用塑料 梁 斌 精诚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塑料模具 李文东 海尔科化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改性及企业管理 刘志民 天津市塑料研究所 医用塑料 陆惠琴 无锡市巨龙塑化有限公司 塑料改性 罗崇远 广东盛恒昌化学有限公司 行业管理 钱洪祥 圣诺盟有限公司聚氨酯研究所 聚氨酯发泡材料 沈国海 安徽国风集团有限公司 塑料改性 王笃金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高分子状态与加工 王 毅 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塑料厂 塑料改性 王永人 中国塑协塑料编织专委会 塑料编织 魏丙光 河北沧州东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加工 吴大陆 无锡市巨龙塑化有限公司 塑料加工及企业管理 吴国章 华东理工大学 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 吴晓芬 重庆顾地塑胶电器有限公司 塑料加工与应用 向欣芳 天津市塑料研究所 医用塑料 项爱民 北京工商大学 可降解膜材料 徐文清 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研究院 化学工程 严一丰 深圳市志海实业有限公司 塑料加工与应用 阳明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俞立群 Harrison Yu 塑料工程师协会营销跟治理分部参议员 SPE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Division Councilor 塑料加工与利用 Plastics Processing & Application 余卫平 福建省塑料工业协会 行业管理 喻建明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公司北京研究院 聚氨酯泡沫塑料 应明康 上海古代建造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塑料管道工程技术 詹家驹 云南省塑料行业协会 行业管理 张风梧 上海美善塑胶有限公司 塑料加工与应用 张 晶 乌鲁木齐德美隆塑化有限公司 塑料改性与应用 张 军 新疆屯河型材有限公司 塑料异型材 张玉英 山西省塑料行业协会会长 塑料改性与行业管理 张胜军 新疆产品德量监督测验研究院 橡塑材料 张世民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郑 重 新疆屯河节水科技限公司 塑料节水器材 周 豪 独山子石化研究院 聚丙烯改性及应用 周理水 浙江省塑料行业协会 行业管理 卓仁禧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 赵东日 山东日科化学有限公司 塑料改性及塑料助剂 祝月良 昆山协孚人造皮有限公司 合成革 何 征 沃特集团有限公司 塑料改性 沈千新 长青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挤出异型材 刘 武 深圳技术品质监视研究所 塑料加工与应用 孙立清 深圳市建设控股公司 塑料加工与应用 中国塑协专家委员会第三批专家名单(2007年) 姓 名 单 位 职 务 陈科 新疆独山子石化总厂研究院 高等工程师 寿晓冬 精诚时期控股有限公司、浙江精诚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副董事长、副总经理 吴正元 南京聚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杨秉正 中塑协人造革合成革专委会 分会理事长 张建均 公元塑业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 赵锂 中国修建设计研究院机电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研究所 副院长、所长 草野隆 积水(青岛)塑胶有限公司、日本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积水管材技术株式会社 技术参谋、总经理 胡平 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所 教授 陈更新 上海市塑料制品工业研究所 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黄艳 南京协和化学有限公司 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欧玉春 中科院化学所 研究员 申纪国 潍坊塑料建材有限公司 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项素云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系 教授 谢冬梅 广西煤炭科学研究所 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张金柱 广州市花都科苑企业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博士 周一萍 营口市朝阳化工总厂 高级工程师 张建富 山东淄博寿山集团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董事长助理、高级工程师 孙立荣 烟台海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滨 烟台市双华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李瑞东 吉林亚泰三川塑料有限责任公司 总工程师 郑仪修 烟台六塑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科科长 刘安友 北京深顺灵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执行总裁 焦瑞芳 江苏常编塑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 刘厚义 烟台永太机械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何 斌 湖南省塑料研究所 总工程师、副研究员 刘义成 株洲塑料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潘小梅 湖南省塑料研究所 副所长/秘书长 王小红 湖南省塑料研究所、湖南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总经理、总工程师 肖加余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 副院长、教授 李诗春 长春高祥特种管道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王占杰 中国塑协塑料管道专委会 秘书长 段予忠 山东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 教授 谷金河 河南洋浦科贸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廖明义 大连海事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教授 陆晓中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 唐伟家 南京聚隆工程塑料公司 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 张玉霞 《中国塑料》杂志社 副所长、副研究员 郑水林 中国矿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授 雍跃 安徽国通高新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经济硕士 黄解 厦门武峰塑料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于计俊 亚大集团 副总裁、高级工程师 赵文聘 鞍山市隆兴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何? 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修中心(福州) 常务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范佳忠 沈阳久利化学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李白千 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理工监测 世联地产 烽火通信 中材科技 华东科技 天宝股份 ...,博士 徐红越 上海清川管业总公司 总工程师 高长全 河北宝硕管材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赵启辉 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管道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邱夷平 上海东华大学 教授 邹立谦 大连立本塑胶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周宝茂 上海宝洋塑业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王德全 南通合成材料试验厂 高级工程师 段祥根 山东华尔新材料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汪艳华 山东华尔新材料科学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苏雅? 天津塑料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郑玉婴 福州大学高分子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教授 黄少慧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研究所 教授 房 琳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处长 吴海君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化工事业部主任 郑峰 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 高级工程师 汪萍 《塑料制造》杂志 副主编 滕谋勇 山东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季建仁 惠东美新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陈欣杰 汕头市塑胶商会 秘书长 林泽平 汕头经济特区金达塑胶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郑钟南 广东南洋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塑胶行业商会 董事长兼总经理、会长 林东亮 惠东美新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兴为 衡水精信塑料助剂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陈友标 广东华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公司 董事长 陈鹊 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冯金茂 伟星集团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高荣宝 瑞士布斯公司 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 孟庆君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高级工程师 翦建政 湖南省塑料行业协会、湖南省塑料研究所 会长、所长 刘伯元 安徽科技开发公司新材料适用技术研究所 所长 孙成伦 大连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肖顺秋 湖南省塑料研究所 副所长 王登勇 伟星集团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经理 白杰 杭州科利化工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宋云鹤 中国塑协塑料编织制品专委会 秘书长 王士彪 湖南科汛环保塑料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佛松 中国科学院 院士 郭虎 浙江通球环保存业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杭新华 无锡新龙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黄全春 上海春旭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刘圣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副主任、副研究员 孙绍灿 宁波江南塑胶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田丰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研究员 王红 远东(宁波)塑胶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徐国庆 江苏省东台国威滚塑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张岳林 湖南阿立得公司 高级工程师 房华江 宁波江南塑胶容器有限公司 总经理兼翻新中心主任 陈剑林 无锡市德氟隆化工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陈开国 浙江慈溪市菲富利旋塑工程有限公司 总经理 黄新生 安徽宁国天迈塑胶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柴柏苍 浙江慈溪市德顺容器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张明治 中国塑协滚塑专业委员会 理事长、高级工程师 白鸿儒 上海三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华南理工大学的专业有:
安全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材料化学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城乡规划专业;传播学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法学专业;风景园林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工程力学(创新班)专业;
工商管理类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专业;广告学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环境工程专业;会计学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械工程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专业;交通工程专业;金融学专业;经济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日语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生物工程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网络工程专业;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制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英文名称为: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华南理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创建于1934年,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乃至清末时期。作为组建基础的中山大学工学院源于1931年成立的中山大学理工学院,1934年8月建立,9月随中山大学整体迁入广州石牌现华南理工大学校址办学;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由1930年成立的广东国民大学工学院和1940年成立的广州大学理工学院合并而成。广东工业专科学校(简称“工专”)前身是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甲工”),最早可追溯至1910年清政府创办的教育机构:广东工艺局,“工专”几经变迁,历经勷勤工学院(1933年)、勷勤大学工学院(1934年)、并入中山大学工学院(1938年),于1943年夏复办。
华南理工大学现有科学院院士16人,工程院院士17人,外籍院士1人;“千人计划”入选者42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珠江学者岗位计划入选者34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3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8人。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出版社名称 出版社地址 出版社电话 《求是》杂志社印刷厂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2号 北京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6号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6号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四号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136室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高粱斜街44号 北京科文剑桥图书有限公司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208号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6号 北京跨世纪文化事务所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满庭芳园D座 北京劳动就业报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3号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理工科技大厦 北京人才市场报 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人民文化宫内 北京人教励耘教育书社 北京市东城区鼓楼东大街东公街60号 北京人教育馨公司 北京市丰台区芳城园三区13号楼 北京人手册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41号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北京师大附中书刊发行部 北京市宣武区安平里1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市天主教天光编辑部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4号天主教堂天光编辑部 北京市燕山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100号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体育大学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东路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 北京威科商律出版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9号国际大厦后楼201B 北京新鸿文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0号 北京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西里二区13号楼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兵器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10号 长城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40号 当代世界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4号 党建读物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7号 地震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9号 地质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1号 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3号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2号 法律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西里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德外大街4号 工商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纪家庙育芳园东里23号 光明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国防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23号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长春桥路6号 海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31号 海洋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航空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14号 红旗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2号 华龄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甲10号 华文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力学胡同3号 华夏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香河园北里4号 华语教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4号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3号楼 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 教育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6号 金城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十一区37楼一层 金盾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5号 经济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 经济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右安门内大街65号北京商业银行506 经理人杂志社北京分部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8号盛世嘉园B座12B01 竞赛画报杂志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8号红都商务会馆B座 军事史林杂志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7号 开明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 科技与人才(职海) 北京市新世界北办公楼1001崇外大街38号 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路15号 科学普及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6号 蓝天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4号 劳动人事出版社北京代理发行站 北京市东城区广义街甲2号 劳务信息 北京市骡马市大街魏染胡同49号 旅游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煤炭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煤炭信息研究711室 民族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气象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前程周刊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18号招商局大厦14层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洼西里33号清华同方产业楼三层 全国化工工程建设标准编辑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化工大院3号楼 群言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厂胡同北巷1号 人民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大街166号 人民法院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人民交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沙滩后街55号 人民军医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丙23号B座 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32号 人民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 人民体育出版社 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8号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芳群园三区3号楼 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66号 人民音乐编辑部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人民音乐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2号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 人民邮电出版社《电信科学》编辑部 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A座人民邮电出版社《电信科学》编辑部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上海浦东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发行部 北京市丰台区北甲地路2号院玺萌鹏苑6-27-D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先晓胡同10号 石油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二区1号楼 世界知识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干面胡同51号 市场报《人才》周刊 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红庙金台里2号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 团结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皇城根南街84号 外文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4号 文化艺术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西苑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15号 现代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 线装书局 北京市朝阳区春秀路太平庄10号 新华出版社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 新华丛书编委会 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95号 新世界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4号 星球地图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69号 学苑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2号院1号楼 言实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五区4号院6号楼 冶金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嵩祝院北巷39号 语文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南小街51号 原子能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43号 招工招聘快讯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6号月坛公园内西南角 知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 中共党史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芙蓉里南街6号院1号楼 中国标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 中国长安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14号 中国城市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21号 中国出版集团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东郊定福庄东街一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术语中心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 中国档案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21号 中国地图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白纸坊西街3号 中国电力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6号 中国电影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2号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大街东后巷28号 中国发展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赵登禹路金果胡同8号 中国方正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 中国纺织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6号 中国妇女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中国工人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45号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9号 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海关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甲9号中国远东大厦305室 中国华侨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20号院3号楼304室 中国画报出版社人文中国编辑部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西路33号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普惠南里14号 中国检察出版社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西路5号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北配楼 中国金融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小红庙南里3号 中国经济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北街3号 中国精神文明大典编委会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路郑常庄323号 中国矿业报《财富珠宝》周刊编辑部 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70号 中国劳动保障报职业导刊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3区号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号 中国林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内大街刘海胡同7号 中国旅游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甲9号 中国盲文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城内街39号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总编委会 北京市东城区前海西街18号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玉林里7号 中国农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甲2号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企业家大辞典编辑部 北京市东城区东旺胡同41号 中国青年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94号万信商务大厦502室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6号 中国人口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南街80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兴发大厦807室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8号 中国人事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育慧里5号 中国三峡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3号院12号楼 中国商务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 中国商业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报国寺1号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二条21号 中国社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甲33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中国摄影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红星胡同61号 中国石化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24号 中国书店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115号 中国书籍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楼 中国蔬菜实用新技术大全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6号 中国税务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槐柏树后街21号 中国税务杂志社 北京市宣武区枣林前街68号中国税务杂志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 中国统计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75号 中国文联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中国文史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3号 中国物价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院3号楼 中国物资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 中国戏剧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南村甲81号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三条9号 中国新闻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17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东兴路7号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新中街11号 中华诗词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兵马司17号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楼 中信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号塔园外交办公大楼一单元四层 中信联合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塔园外交办公大楼一单元701号 中央编译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斜街36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60号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中央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大街前毛家湾1号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鲍家街43号中央音乐学院西小院 中医古籍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新仓18号 紫禁城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作家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去你图书馆看看,很多。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负 责 人:兰秀清 主管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报刊刊期:季刊 主办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编辑出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编辑部 发行方式:自办发行 通讯地址:四川省广汉市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编辑部 订阅方式:本报刊社自办 邮政编码:618307 联系电话: 创刊日期:1990. 国内统一刊号:CN51-1589/U 国内邮发代号:自办发行 电子邮箱: 【栏目信息】 ★本刊概况: 本刊始终坚持以教学训练和飞行安全为中心,立足学院,面向全民航,开展飞行与安全、教学与训练的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提供国内外民航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信息,已经成为反映我国民航飞行训练与飞行安全的重要窗口。 ★主要版块栏目: 飞行签派 飞行技术 飞行训练 飞行力学 驾驶舱资源管理 飞行模拟 航空电子 航空法规 航空安全 空中交通管理 飞机维护 事故分析与对策 航空人为因素 民航英语 民航教育 国外民航 航空气象 机场建设 航空医学 民航经济 航空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主办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主编:郑孝雍地址:四川省广汉市邮政编码:618307电话:电子邮件: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4288国内统一刊号:CN 51-1589/U单价:10定价:60 答案补充 再打打看,这是他们主页上的公开电话,应该不会有问题!两个都打打
所谓的正常假期,就是按照国家法定规定要放的那些假期,主要有这些。1.周末双休。不要指望杂志社编辑部周末会加班。当然有些编辑周末可能会临时加会儿班,但很多周末都是正常休息的。之前碰到过一位作者周末打电话去杂志社咨询自己的文章情况,虽然责编在编辑部,但责编的回答是“你以为我周末上班么,周一再打!”2.国家规定的公休节日假期。包括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在内,国家规定多久一般杂志社就要放多久。但需要注意的是,春节除外。非学校主办刊物一般过年会放7-30天假。对,你没有听错,是7-30天,短的编辑部按国家法定放7天,正常的一般是放10天假,也有一些是放到元宵节后上班,但有甚者会放整整一个月假。3.寒暑假。但凡是主办单位为学校的刊物,其编辑部一般都要跟着放寒暑假,至于寒暑假大概的时间,就不用细说了吧。但需要注意的是,学期期末和开学往往都是学校最忙的时候,这就导致设在学校的编辑部会变得异常忙碌(被抽调去监考或迎新),因而一般来说这些编辑部的寒暑假时间会比正常寒暑假会略长几天。特别假期所谓特别假期,是指的在正常假期之外,有些杂志社额外放的假期。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1.地方性节日假期。 比较有名的比如有广西的“三月三”,新疆的古尔邦节、肉孜节等等,具体放假时间要按当地省份具体规定。当然也有个别期刊会放更长时间,如之前有一家期刊编辑部就因“三月三”放了近一个月假。 2.高温假。 部分编辑部会因为天气过于炎日(比如连续高于40°C)而放高温假,高温假的时间不一定,但一般不会很长,不少在一周左右。3.其他临时假期。比如极端天气假期、儿童节、妇女节假期等等,具体要看杂志社自己的规定。望采纳,谢谢
投稿是不管假期非假期的吧,编辑只休息法定假日,高校学报的编辑又不是学生老师,怎么可能也放寒暑假?我其实不是很能理解你的意思,我只知道在寒暑假投稿竞争比较大,因为学生都放假,投稿比较多……
本人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不晓得开学了,要不要重新再把发过的邮箱再发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