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论文研究编码解码是什么

发布时间:

论文研究编码解码是什么

转换文件格式的.

1.数据在计算机内都是以一定的数字序列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码”,码可以有很多种2.编码:把音频/视频信息转换成某一种“码”3.解码:把码转换成音频/视频信息(最直观的理解就是播放,由机内的数字变成你所能看见的画面)

如果是用在数字多媒体上,解码器则包括视频解码器是音频解码器.数字媒体的图象和声音都使用特殊的软件编码格式,像视频的mpeg4,音频的mp3,ac3,dts等,这些编码器可以将原始数据压缩存放,刚才都是常用的编码格式,还有些专业的编码格式,一般家庭基本不会用到。为了在家用设备或者电脑上重放这些视频和音频则需要用到解码软件,一般称为插件。比如mpeg4解码插件ffdshow,ac3解码插件ac3fliter等。只有装了各种解码插件你的电脑才能重放这些图像和声音。 ========= 编码器是一种输入模拟视频信号并将它转换为数字信号格式,以进一步压缩和传输的硬件/软件设备。 ========== 编码器与解码器有什么不同 在多媒体方面,编码器主要把模拟视音频信号压缩数据编码文件,而解码器数据编码文件转为模拟视音频信号的过程.

关于编码、解码的意思,计算机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编码是指将语音或视频模拟信号改编成数字信号的过程。解码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编解码器是指具备了以上2种功能的装置。除语音信息外,还有很多视频信息都由模拟信号构成。换句话说,调制(编号、编码)是为了通过数字传输线传送这些电信号,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相反,解调(解码)是把收到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一般把编码和解码统称为调制解调,因此将具有调制和解调功能的设备称为调制解调器(编解码器)。

编码解码论文国内研究

信道编码技术及电子系统工程应用的探讨论文

根据信道编码理论及编码、译码方法和技术的发展,结合工程实际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随着信息及信号传输技术的发展,应用电子领域也随之扩大并得到发展。通过对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编码的方法,以及对压缩后的信息进行纠错编码,以抗击信道、网络及传输过程的误码或数据丢失,即信道编码问题的系统认识与理解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电子系统工程的应用角度,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体会更为深刻。在此,就实际应用中贯穿其中的相关知识及带来的思考与启发扼要介绍。

一、信道编码理论及编、译码问题

衡量任何一个信号通信系统性能优劣的基本因素是有效性和可靠性,有效性是信道传输信息的速度快慢,可靠性是信道传输信息的准确程度。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信源编码是为了提高有效性,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可靠性,而在一个通信系统中,有效性和可靠性是互相矛盾的,也是可以互换的。我们可以用降低有效性的办法提高可靠性,也可以用用降低可靠性的办法提高有效性。而纠错编码,即信道编码问题是重点。

(一)编、译码问题

信道编码是以香农第二定理和香农第三定理为理论支持。在错误控制编码方面,主要是纠错线性分组码与非分组的卷积码。对于线性分组码,采用增加冗余码作为监督码,这样编出的码具有一定的检错和纠错能力。在译码方面,根据最大似然法译码,判断码的汉明距离,找到汉明距离最小的码,那就是在发送端传输过来的码。编码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采用矩阵的描述方式表示编码,将输入的信息序列与生成矩阵相乘,那么就可以得到编码后的符号。在译码方面,通过奇偶校验矩阵就可以检测译码是否正确。

(二)关于卷积码

卷积码是编码不一样的领域,因为这种码在判决时用到过去的信息,也就是说,它是需要记忆的。这也就是卷积码得名的由来。卷积码的编码器由一个移位寄存器和相关逻辑电路组成,对每一个进入的信息帧,编码器都产生一个码字帧。当然,还可以画编码器的状态图,比较直观表示编码器根据输入情况而变化。根据状态图可画出网格图;由网格图很容易地知道卷积码的距离,这是卷积码译码的一个依据。卷积码用一个生成多项式矩阵表示,在编码方面极为方便,编码操作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信息量矩阵与生成矩阵的乘积。而更加严谨、方便地表达,则需要生成函数。通过修改状态图,很容易得到生成函数。对生成函数的级数展开,可以很直观地得到汉明距离和输入路径的信息,最后还可以知道给定汉明距离全零路径的数量。

(三)Turbo码和LDPC码

Turbo码与LDPC码是两种性能接近香农极限的信道编码。Turbo码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性能比其他编码要好。Turbo码的优良性能在非实时数据通信方面被广泛采用。Turbo码是分组码和卷积码的“准”混合物。Turbo码有并行级联卷积码、串行级联卷积码和混杂级联卷积码三种不同的排列。因为有交织器的存在,所以编码器的纠错能力很好。LDPC码是一类可以用非常稀疏的校验矩阵或二分图定义的线性分组码,其特点是:译码算法具有线性复杂度可采用并行迭代方式,具有译码自校验特性,在高信噪比条件下能有效降低译码复杂度,提高误比特率性能;可以满足高性能信号通信要求。LDPC码以最低的复杂度提供了最好的性能。这意味着在同等性能情况下, LDPC码的复杂度只有Turbo码的1/4。与Turbo码相比,LDPC码尤其是非规则LDPC码具有非常出色的性能,优于迄今为止已知的其它编码方式。LDPC码与其它编码相比还有一些独特的优点:译码可以完全并行,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译码速度;译码器的复杂度大幅降低;译码是可验证的;非规则LDPC码具有天然的不等错误保护能力。

二、从信道编码定理看编、译码方法的发展

(一)信道编、译码方法的多样性

信道编码的'核心是“纠错”;信道编、译码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信道与信号通信系统在可靠性指标下的优化。其方法是纠错编码,即抗干扰编码。奇偶校验码是一种检错分组码;由此原理派生出改进的:水平奇偶校验码、垂直奇偶校验码、群计数码等。定比码是一种只能发现错误的简单检错码,且需通过反向信道系统方能实现抗干扰。而重复码是前向纠错码,也是一种最简单的纠错码,实际应用较广泛。而由汉明码引出的线性分组码是一种具有线性代数关系的编码。在实际应用中,为得到希望的码长和信息位长度,将信息位缩减而得到原码的缩短码。在汉明码的基础上增加一位监督元,则产生增余汉明码或扩展汉明码,使纠错能力得到提高。而由完备码产生的完备译码、非完备译码,则反映了分组码的纠错能力是全部用于纠错,还是部分纠错检错。循环码是线性分组码中重要的一类码,从应用角度其编码与译码电路较为简单,易于实现;且编、译码方法方便、成熟。

(二)信道编、译码方法的发展过程与启示

不难看出,信道编码的方法是丰富多彩的。也是渐进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由此可见,理论指导是发展的方向。对信道编码的理论支撑及方向的指引,使得信道编码方法沿着丰富而日臻完善、接近而趋于极限的方向发展。从这一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任何一种新的或衍生的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但这种局限和不完善性,并不会阻碍新的方法的产生和发展。旧的矛盾解决的同时,新的矛盾又会出现。正如,纠错检错能力的提高,对信息进行错误保护,以抵御信道或网络等信息传输过程的干扰所产生的误码或数据丢失的同时,也将使编码及信息传输效率降低。由于信道编码增加了数据量,其结果只能是以降低传送有用信息码率为代价。因此,不同的编码方式,其纠、检错的能力不同,编码效率(信息传输效率)也有所不同。

三、从工程应用实例看理论支撑点

(一)智能住宅小区建设中信道编码技术的应用

在工程中首次接触的,应用于数字电视地面广播(DTTB)的编码调制方案中,涉及到:以多级分组乘积码代替传统的串行级联编码结构,提高了频谱效率;同时采用一种多分辨率星座图,可在一个DTTB信道中提供3种级别的服务.在接收端采用基于MAX—LOG—MAP准则的迭代Turbo译码算法以获得可靠接收。仿真结果表明,在视觉门限BER=3×10-6处,高优先级码流的比特信噪比约为7dB,适用于高可靠性的服务.中优先级和低优先级码流可支持室外固定接收。由此,也加深了对并行级联卷积码的反馈迭代结构的理解。

(二)网络编码与网络安全

在网络工程中,接触到多址信道中联合网络编码和信道编码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LDPC码和网络编码的线性特性以及软输入软输出模块设计,不仅减少了编译码的复杂度,而且提高了编译码效率。同时,了解了网络——信道编码分离定理,以及该定理成立的条件,即当网络中的信道是确定型广播信道时,分离定理不成立。而信道安全编码与网络安全编码同样重要,又有所区别。信道编码问题,其核心是对传送的信息进行错误保护,以抗击信道或网络等信息传输媒介所带来的误码或数据丢失。而网络中的通信安全是网络编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网络安全编码更侧重于网络使用者信息及使用的安全层面。网络编码技术的发展可以大幅度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四、结束语

专业技术的专长与拓展并存,这是专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身处信息时代,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以及应用的科学,是信息资源与技术开发及其推广应用的理论基础,是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核心。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应用等众多应用技术与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息息相关。信道编码从理论上要解决理想编码器、译码器的存在性问题,即解决信道能传送的最大信息率的可能性和超过这个最大值时的传输问题;同时构造性的编码方法以及这些方法能达到的性能界限。筒言之,通过信道编码器和译码器来实现的用于提高信道可靠性的理论和方法。

1959年,David Hubel和Toresten Wiesel通过对猫的视觉条纹皮层简单细胞感受野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主视皮层V1区神经元的感受野能对视觉感知信息产生一种“稀疏表示”。1961年,H.B.Barlow[5]基于这一知识提出了“利用感知数据的冗余”进行编码的理论.1969年,D.J.Willshaw和O.P.Buneman等人提出了基于Hebbian 学习的局部学习规则的稀疏表示模型.这种稀疏表示可以使模型之间有更少的冲突,从而使记忆能力最大化.Willshaw模型的提出表明了稀疏表示非常有利于学习神经网络中的联想.1972年,Barlow推论出在稀疏性(Sparsity)和自然环境的统计特性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随后,有许多计算方法被提出来论证这个推论,这些方法都成功地表明了稀疏表示可以体现出在大脑中出现的自然环境的统计特性.1987年,Field提出主视皮层V1区简单细胞的感受野非常适于学习视网膜成像的图像结构,因为它们可以产生图像的稀疏表示.基于这个结论,1988年,Michison明确提出了神经稀疏编码的概念,然后由牛津大学的E.T.Roll 等人正式引用.随后对灵长目动物视觉皮层和猫视觉皮层的电生理的实验报告,也进一步证实了视觉皮层复杂刺激的表达是采用稀疏编码原则的.1989年,Field提出了稀疏分布式编码(Sparse Distributed Coding)方法.这种编码方法并不减少输入数据的维数,而是使响应于任一特殊输入信息的神经细胞数目被减少,信号的稀疏编码存在于细胞响应分布的四阶矩(即峭度Kurtosis)中.1996年,Olshausen和Field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指出,自然图像经过稀疏编码后得到的基函数类似于V1区简单细胞感受野的反应特性.这种稀疏编码模型提取的基函数首次成功地模拟了V1区简单细胞感受野的三个响应特性:空间域的局部性、时域和频域的方向性和选择性.考虑到基函数的超完备性(基函数维数大于输出神经元的个数),Olshausen 和Field在1997年又提出了一种超完备基的稀疏编码算法,利用基函数和系数的概率密度模型成功地建模了V1区简单细胞感受野.1997年,Bell和Sejnowski 等人把多维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用于自然图像数据分析,并且得出一个重要结论:ICA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稀疏编码方法.2014年,21世纪以来,国外从事稀疏编码研究的人员又提出了许多新的稀疏编码算法,涌现出了大量的稀疏编码方面的论文,国内研究者在稀疏编码算法和应用方面也作了一些工作],但远远落后于国外研究者所取得的成果.

研究生论文编程代码是什么

代码就是程序员用开发工具所支持的语言写出来的源文件代码是一组有序的数字或字母的排列,是代表客观实体及其属性的符号。代码设计的原则包括惟一确定性、标准化和通用性、可扩充性与稳定性、便于识别与记忆、力求短小与格式统一以及容易修改等。代码可以泛指,如所有编程语言所编写的字符都可以叫代码!例如生活中:有些人家用老大,老二,老三,老夭,来代替家中四兄弟姐妹.老大,老二,老三,老夭就是代码,代替四个名字,也代替四个人.老妈喊,"老夭,来淘米",就用了代码老夭.例如:ASCII码,GB2312码,UTF-8码,电报码,区位码.html代码,js代码,css代码。这些都是数字码.PUSH,POP,ADD这些是运算和操作码.PUSH,POP是堆栈推入弹出操作,ADD是加法运算.http://baike.baidu.com/view/41.htm

好玩功能性强的编程代码:

如msgbox "系统检测到WINDOWS更新中捆绑有不明插件

SXS.exe,是否对其扫描?"

msgbox "文件名 SXS.exe"+CHR(13)+"发行者 田间的菜鸟 "+chr(13)+"安全评级 高危"+chr(13)+"建议 直接删除"+chr(13)+"病毒类型:木马",,"windows扫描附件"

msgbox "是否阻止其安装?",vbyesno

wscript.sleep 3000msgbox "阻止失败!请检查防火墙是否开启!

学少儿编程可以提高孩子逻辑思维、专注力

代码就是程序员用开发工具所支持的语言写出来的源文件,是一组由字符、符号或信号码元以离散形式表示信息的明确的规则体系。代码设计的原则包括唯一确定性、标准化和通用性、可扩充性与稳定性、便于识别与记忆、力求短小与格式统一以及容易修改等。 源代码是代码的分支,某种意义上来说,源代码相当于代码。现代程序语言中,源代码可以书籍或磁带形式出现,但最为常用格式是文本文件,这种典型格式的目的是为了编译出计算机程序。

如果对编程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咨询童程童美,该机构是达内教育集团旗下少儿编程培训品牌,19年编程科技素质教育,130000+学员的选择,打造出适合3-18岁中国孩子的科技素质教育解决方案,为培养孩子的信息素养,全面推动科技素质教育发展。。目前童程童美有少儿编程体验课,点击可免费报名试听

每个学校对论文的要求不同,写作大纲也有一定的差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写毕业论文的意义是让他们充分利用计算机专业知识吗?他们需要重新组合每个程序代码,设计一个网页或设计一个程序。这个程序应该能够正常运行。论文查重程序代码是否查重?请和小编一起看看。 程序代码能被查重系统识别是需要进行查重检测的,我们不要进行抄袭复制。 一、什么是程序代码呢? 程序代码是指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具有特定意义的字符串。就像汉字是纸上汉语的媒介一样,程序代码是你写的文章,但他更抽象、更专业。他有自己的语法、语义和句子。 二、查重程序代码? 许多同学想知道论文中的代码是否会被查重,我们在写论文时一定要使用相应的代码,大家考虑比较多的一点是,如果这部分会被查重,那么整个论文的重复率是否很高?文章查重程序代码是参与查重的,所以说这也间接告诉广大同胞在写代码时一定不要去摘抄,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智慧,去创造自己的代码,现在这个时代也是讲究创新的时代,一定要有创新意识。 每个人都不能认为创建新的代码是不可能的,我们现有的代码也是我们前辈创建的,所以只要你相信自己,你也可以创建自己的代码。

可以,不过不能太多。

论文文献编码是什么意思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例如:[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一本书的参考文献后面常标注着方括号和字母,例如[M],作者写文章时要标注参考文献,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编排方式: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论文编号,在投稿后会自动产生一个号如 MAGA-S-09-00228,编辑办公室处理后S将变为D,编号也要变,如MAGA-D-09-00198 (通常变小)。一般情况下,期刊会发信告诉你投稿论文编号并且出现在你投稿系统的状态栏里。

去中国知网可以查到吧

论文编号,在投稿后会自动产生一个号如 MAGA-S-09-00228,编辑办公室处理后S将变为D,编号也要变,如MAGA-D-09-00198 (通常变小)。一般情况下,期刊会发信告诉你投稿论文编号并且出现在你投稿系统的状态栏里。

论文编号,在投稿后会自动产生一个号如 ACD-S-09-00242,编辑办公室处理后S将变为 D,编号也要变,如ACD-D-09-00198 (通常变小),近日一文章的编号在处理后变大,就是从ACD-S-09-00242 ->   ACD-362。

编号规则

其中:XXXX-XXXX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参见GB 9999),YYYY 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出版年,NN为文章所在期刊的期次,PPPP 为文章首页所在期刊页码,CC为文章页数,“-”为连字符。

期次为两位数字 。当实际期次为一位数字时需在前面加 “0” 补齐 ,如第 1 期为“01”。仅1期增刊用S0,多于1期用S1,S2。

文章首页所在页码为4位数字;实际页码不足 4位者应在前面补“0”,如第 139页为“0139”。文章页数为两位数字;实际页数不足两位数者,应在前面补“0”,如9页为09。转页不计。

文章编号由各期刊编辑部给定。中文文章编号的标识为 “文章编号:”或“[文章编号]”,如:为发表在《图书情报知识》1997年第2期第13~17页(共5页)上题为《关于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思考》(作者:严怡民)一文的文章编号。

论文格式中的编码是什么

word页码随意设——word起始页码设定一、页码从第二页开始1、选择“插入-页码”,打开“页码”对话框。2、取消“首页显示页码”复选框中的对钩,然后单击“格式”按钮,打开“页码格式”对话框。3、“起始页码”后的框中键入数字“0” 。4、按“确定”退出。二、页码从任意页开始1、将光标定位于需要开始编页码的页首位置。2、选择“插入-分隔符”,打开“分隔符”对话框,在“分隔符类型”下单击选中“下一页”单选钮。3、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并将光标定位于页脚处。4、在“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中依次进行以下操作:①单击“链接到前一节”按钮,断开同前一节的链接。②单击“插入页码”按钮,再单击“页码格式”按钮,打开“页码格式”对话框。③在“起始页码”后的框中键入相应起始数字。④单击“关闭”按钮。三、页码不连续如“目录”与“正文”的页码均需单独排,可按以下步骤操作:1、将光标定位于需要开始重新编页码的页首位置。2、选择“插入-分隔符”,打开“分隔符”对话框,在“分隔符类型”下单击以选中“下一页”复选钮。3、选择“插入—页码”,打开“页码”对话框。单击“格式”按钮,打开“页码格式”对话框。4、“起始页码”后的框中键入数字“1”5、按“确定”退出。四、页码每栏显示文档分栏后,按常规插入页码,只能实现一页一个页码。如何实现每个分栏一个单独的页码呢?可以利用域的功能实现:1、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并将光标定位于页脚处的左栏放页码的位置。2、同时按下Ctrl+F9功能键,光标位置会出现一个带有阴影的“{ }”,这就是域的标志。3、在“{ }”内输入“=”后,再同时按下Ctrl+F9功能键,在这次出现的花括号内输入“page”(表示插入“当前页”域代码)。4、将光标移到内部一对花括号之后,输入“*2-1”,此时,在页脚处得到这样一行域代码:“{={page}*2-1}}”。5、将光标停留在这个域代码上,按右键选择“更新域”,即可看到当前页左栏的页码。6、选中刚刚输入的域代码,进行复制,并粘贴在页脚处右栏放页码的位置。7、选中刚刚粘贴上去的域,按右键选择“切换域代码”,将域代码“{={page}*2-1}}”改为“{={page}*2}}”, 按右键选择“更新域”即可。第二个问题:由于修改,打开了审阅工具栏,从此不得安生~~~每次打开都有一大堆批注~~~怎样才能让每次打开都是最终状态呢~~~有几种方法可以隐藏修订标记与批注,并可能导致您以为它们不在文档中。注: 要显示“审阅”工具栏,指向“视图”菜单上的“工具栏”,然后单击“审阅”。“显示以审阅”框在“审阅”工具栏上,“显示以审阅”框为审阅文档提供了四个选项。如果您选择“最终状态”或“原始状态”,修订标记和批注会隐藏。要显示修订标记,请选择“显示标记的最终状态”或“显示标记的原始状态”。“显示”菜单您可以通过在“审阅”工具栏上的“显示”菜单上关闭批注和修订来隐藏它们。在“显示”菜单上标有对勾的项目会显示,没有对勾的项目会隐藏。要显示如“插入和删除”之类的项目,请在“显示”菜单上选择它。隐藏标记的选项 在 Word 2003 中,“打开或保存时标记可见”选项可能关闭了。要打开该选项,单击“选项”(“工具”菜单),然后在“安全性”选项卡上,选择“打开或保存时标记可见”复选框。

1、题目。应能总结整篇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能超过20个字。2、论文摘要及关键词。论文摘要应阐述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是简单列出每一章的标题。摘要大约300字。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题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3、目录。不仅是论文的大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的页码。4.介绍(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本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6.结论。论文的结论要明确、细化、完整,要明确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意义。7.参考文献和注释。根据论文中引用的文献或注释号的顺序,在论文正文之后和参考文献之前列出。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来源。(参考文献为期刊时,写作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参考文献为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8.附录。包括文本中过长的公式推导、辅助数学工具、重复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相关说明等。

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毕业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严格按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

论文格式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是主要的科技信息源,是记录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性文件.为了统一这些文件的撰写、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便于处理、储存、检索、利用、交流、传播.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7713-87中有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摘录如下: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2.论文格式——作者: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并了解论文报告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其他参加工作的人员,可列入附注或致谢部分。3.论文格式——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4.论文格式——正文: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具体要求如下;4.1论文格式——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4.2论文格式——表: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XX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XX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