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活性肽的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

活性肽的研究进展论文

生物活性肽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活性物质。它在人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疾病以及衰老,死亡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下面介绍活性肽的主要生理功能。 1)增强免疫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生物活性肽能够激活和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显著提高人体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的增殖。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胸腺5肽对免疫功能低下和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另有研究显示,蛋白水解产生的一些小分子肽具有免疫活性作用。它们不仅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而且能刺激机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这些免疫活性肽可与肠黏膜结和淋巴组织相互作用,而且也可以进入血液与外周淋巴细胞发生作用。此外,小分子肽还可以增强肝细胞活力,有效地调整淋巴T细胞亚群的功能,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从根本上提高人体免疫力,是治疗和预防各种肝病的有效制剂。 李晓玉等研究发现,酶解卵白蛋白小分子肽具有激活免疫系统的作用,可以明显使淋巴细胞数量增加、活性增加,对B细胞的功能(抗体的生成)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也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 2)抗菌、抗病毒 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抗菌肽是天蚕素,是由瑞典科学家Boman等人在1980年用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诱导惜古比天蚕(hyalophora cecropia)后产生出的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物质,定名为天蚕素(cecropins)。随后又在其他生物体内陆续发现了多种抗菌肽,如蛙皮素(magainins)、蜂毒素(melittins)、防御素(defensins)等。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抗菌肽共有1200多种。由于最初人们发现这类活性多肽对细菌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活性,因而命名为抗菌肽。 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抗菌肽不仅有广谱抗细菌能力,对部分细菌、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大的杀伤作用。临床试验也表明,在机体感染病菌或可能导致病菌感染的情况下,抗菌肽能够快速杀灭已侵入的病菌,并且能阻止病菌的继续感染。自从发现抗菌肽以来,人们已对抗菌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已知其作用机理是抗菌肽作用于细菌细胞膜,可通过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来杀死微生物。 由于全球抗生素药物的滥用,越来越多的细菌可能发展成为对传统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人们迫切地寻找能够代替传统抗生素的药物,从而使得抗菌肽受到广泛的重视。 3)抗氧化,延缓衰老 抗氧化活性肽是最近被广泛研究的一类天然活性肽,它们能够有效清除体内多余的活性氧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和线粒体的正常结构,防止脂质过氧化,而氧化与人类的自然老化和许多疾病诸如癌症、糖尿病、动脉硬化和老年痴呆等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肌肽和谷胱甘肽等抗氧化活性肽研究得最多。肌肽是大量存在于动物肌肉中的一种天然2肽,它可以在体外抑制被铁、血红蛋白、脂质氧化酶和单肽氧催化的脂质氧化作用。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一种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结合而成的3肽。 谷胱甘肽的生物学功能很多,如 它能保护细胞膜免受自由基氧化损伤; 能保护酶分子中的-SH基,有利于酶活性的发挥,并且能恢复已被破坏的酶分子中-SH基的活性功能,使酶重新恢复活性; 能保护血红蛋白不受过氧化氢氧化、自由基等氧化从而使它持续正常发挥运输氧的能力; 能抑制乙醇侵害肝产生脂肪肝; 能与进入机体的有毒化合物、重金属离子或致癌物质等相结合并促其排出体外,起到中和解毒的作用; 能对由放射线、放射性药物或由于抗肿瘤药物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等症状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能减少色素沉着的发生,阻止和推迟老年斑的出现等。 近几年,来源于食物蛋白的抗氧化活性肽,由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而且安全性高,备受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大豆多肽是目前研究比较多的食源性生物活性肽。研究表明,大豆生物活性肽除了具有如抑制血压升高、抗疲劳、增强免疫功能及降低胆固醇等许多生理功能外,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荣建华等研究发现,大豆分离蛋白经中性蛋白酶酶解,酶解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浓度为0.1~250mg/ml范围内对·OH都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勇.肽临床营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 [2] 冯秀燕,计成.寡肽在蛋白质营养中的作用[j].动物营养学报,2001,13(3):8-13. [3] Agar WT,Hird F J,Sidhu G S. The active absoption of amino-acids by the intestine[J].Physiol.,1953,121(2):255一263. [4] Neway H,Smith P H . Intercellular hydrolysis of dipeptides during intestinal absorption[J].Physiol.,1996,152:367一380. [5] Daniel H. Molecular and Integrative PhysioI0gy of Intestinal Peptide Transport[J].Annual Rev. Physiol.,2004,66:361一384. [6] zaloga G P . Physiologic effects of peptides based enternal formulae[J].Nutrition in cIinical practice,1990,5:231—237. [7] Hara H,Funabili M,Iwata,et al . Portal absorption of small peptides in rats under unrestrained conditions[J].J Nutr.,1984,114:1122—1129. [8] Leonard J V,Marrs T C,Addison J M,et al.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amino acids and peptides in Hartnup disorder[J].Pediatr Res.,1976,10(4):246—249 [9] 李冠楠,夏雪娟,隆耀航,等.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动物营养学报,2014,26(1):17一25. [10] 王春艳,田金强,王强.改善心血管健康的食源性生物活性肽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0,31(13):307一311. [11] 李世敏.食源性活性多肽与降血压研究进展日[J].老年医学保健,2008,14(2):125一127. [12] Dziuba J,Minkiewicz P,Nalecz D,et al. Database of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 sequences[J].Nattrunges.,1999,43:190—195.‘ [13] Shin Z,Yu R,Park S A,et al. His-His-Leu ,an angiotensin 1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 derived from Korean soybean paste,exerts arltihyPertensive activity in vivo[J].J Agric Food chem.,2001,49(6):3004一3009. [14] Hirasawa M , Shijubo N,Uede T,et al. Integhn expression and ability to adhere to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lns and endothelial cells in human lung cancer lines[J].Br J Cancer.,1994,70(3):466—473. [15] Florentin l,Chung V,Martinez J,et al. In vivo immuno-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tuftsin(Thr-Lys-Pro-Arg)and some analogues[J].Methods Find Exp Clin Pharmacol.,1986,8(2):73—80. [16] Tsuchita H,Suzuki T,Kuwata T.The effect of casein phosphopeptides on calcium absorption from calcium-fortified milk in growing rats[J].Br J Nutr.,2001,85(1):5一10. [17] 张昊,任发政.天然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8,29(4):443一447. [18] 张莉莉,严群芳,王恬.大豆生物活性肽的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5):208一211. [19] 荣建华,李小定,谢笔钧.大豆肽体外抗氧化效果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11):118一120. [20] 崔剑,李兆陇,洪啸莺吟.自由基生物抗氧化与疾病[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0(6):9一2. [21] 陆融,王卓.小分子多肽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11(3):499一502. [22] Chène P,Fuchs J,Bohn J,et al. A small synthetic peptide , which inhibits the p53-hdm2 interaction,stimulates the p53 pathway in tumour cell lines[J].J Mol Biol.,2000,299(1):245一253. [23] Issaeva N,Friedler A,Bozko P,et al. Rescue of mutants of the tumor supPressor p53 in cancer cells by a designed peptide[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3,100(23):13303一13307. [24] 朱维铭.临床营养角色的转变:从营养支持到解怡疗[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9,16(1):1—3l. [25] 裴新荣,杨奋悦,张召锋,等.海洋胶原肽抗皮肤老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4):235—238. [26] 梁锐,张召锋,赵明,等.海洋胶原肽对剖宫产大鼠伤口愈合促进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9):1144一1145. [27] 王竹青,李八方.生物活性肽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药物杂志,2010,29(2):60一68. [28] 何平均.抗肿瘤寡肽类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4(4):288一290. [29] 孙立春,COY David H.多肽药物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14,35(5):55一60. [30] Fang H,Luo M,Sheng Y,et al. 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peptides:a novel altemative to drugs?[J].Peptides,2008,29(6):1062一1071. [31] 聂彩辉,徐寒梅.多肽药物的发展现状[J].药学进展,2014,38(3):1:6一202. [32] 李晓玉.安泰胶囊的免疫增强和保肝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讯,1999,16(2):28一30.

活性肽的研究进展论文题目

生物技术作为一门高新技术学科,必须经过长期培养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一定的效果,生物技术研究的范围也很广。生物技术专业的论文怎么写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生物技术专业论文选题题目_生物专业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生物论文题目

[1]不同温度下制备的生物炭对水相Cu~(2+)的吸附表现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治疗药物监测实验室的感染防控策略

[3]脱毒地黄试管苗的微扦插快繁技术研究

[4]水产蛋白源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5]杉木ClSAUR25基因5’侧翼序列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6]芒果MiTFL1-4基因启动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7]乳酸菌调控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发生的机制研究进展

[8]基于模拟胃肠道消化的云南民族乳制品蛋白肽研究

[9]肠道派氏结M细胞在淋巴传递中的生物功能及靶向载体研究进展

[10]家禽肠道健康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11]生物素对动物毛发生长的影响及其应用

[12]Bacillus asahii OM18菌剂载体筛选及其对玉米的促生效果

[13]江苏省湖泊水生植物优势种对氮、磷去除效果比较研究

[14]三维荧光分析评价腐殖酸高级氧化前处理效果的研究

[15]生物炭对铜污染土壤的修复及水稻Cu累积的影响

[16]基于鱼类需求的淮河上游息县枢纽工程闸下河段环境流量研究

[17]基于高通量测序探讨大宁河不同水华期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组成

[18]裂解温度对不同原材料生物炭理化特性的影响

[19]山楂鲨烯合酶CpSQS1,CpSQS2的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分析

[20]甜菜素合成相关基因BvDDC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21]“伞形集团”典型国家LULUCF林业碳评估模型比较研究

[22]小麦和苜蓿套作 种植 对土壤水分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3]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对模拟降水变化的响应

[24]重庆都市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

[25]黄土高原降雨梯度对刺槐不同器官内源激素分布格局及生长的影响

[26]基于改进参数的长三角城市生态足迹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价

[27]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群落盖度与地上生物量关系

[28]模拟降雨量变化与CO_2浓度升高对小麦光合特性和碳氮特征的影响

[29]黑色地膜覆盖土壤水热效应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0]生物土壤结皮生态修复功能研究及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

[31]__核电厂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和污染指数评价

[32]鸡和鸭对山苍子果渣养分和能量利用率的研究

[33]多级AO+潜流湿地对生活污水中的EDCs及常规污染物的去除试验研究

[34]人类生物医学干预是合法的政策监管手段吗?

[35]Rev-erbα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36]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在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术后的应用

[37]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38]化学动力学疗法:芬顿化学与生物医学的融合

[39]金银花和蒲公英对肉源性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

[40]5.5亿年前动物“临终遗迹”的发现将分节动物的祖先推前了一千万年

[41]趋磁细菌磁小体合成的相关操纵子和基因

[42]霉菌毒素的生物脱除 方法 及机理研究进展

[4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畜禽寄生虫病调查

[44]基于O_2/Ar比值估算海洋混合层群落净生产力的研究进展

[45]海岸线的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进展

[46]海洋中挥发性卤代烃的研究进展

[47]海水养殖生境中硫化物污染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48]紫檀芪改善睡眠限制小鼠运动耐力的作用及其机制

[49]华癸中慢生根瘤菌多铜氧化酶基因mco的功能研究

[50]中南民族大学教师团队在自然指数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发表研究成果

生物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

1、基于多元相场理论的细菌生物膜生长动力学建模及其数值模拟

2、血管紧张素II经酸性鞘磷脂酶/神经酰胺通路致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作用

3、盐胁迫对鹅耳枥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4、2种应激诱导大鼠迷走复合体神经元的Fos表达

5、重组大肠杆菌SAHN和Lu_S蛋白表达及群感效应分析

6、基于线粒体控制区Dloop序列的长臀(鱼危)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7、喉功能保留外科的喉功能解剖

8、褪黑素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9、生长分化因子-11促进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

10、脂肪因子CTRP3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11、治疗性血管化策略研究进展

12、SD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

13、牛血清在百日咳毒素CHO细胞簇聚试验中的影响

14、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鉴定与群体进化分析

15、B细胞受体核心岩藻糖基化调节成熟B细胞的信号转导

16、NaHS对慢性间歇性低氧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张力的影响

17、利用果蝇模型探讨SCA3/MJD与PD发病机制的相关性

18、纳米金属氧化物对耐药基因水平转移的影响

19、果胶酶液体发酵条件优化与酶学特性研究

20、丛枝菌根真菌根外菌丝形成时间及对牧草的促生长效应

21、左心耳形态和功能影像学评估的研究进展

22、金胺O荧光染色在结核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3、上海常绿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益研究

24、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5、城镇化对物流业碳排放变动影响研究

26、干扰素γ增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27、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

28、南北贸易、产权维护不对称与发展中国家生态资源贫瘠化

29、朱溪流域植被覆盖变化与居民点的空间关系

30、布氏田鼠秋季家群数量与捕食风险的关系

31、圆蟾舌蛙鸣声特征分析

32、大渡河流域黄石爬鮡的年龄与生长

33、雅砻江短须裂腹鱼胚胎和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发育

34、基因序列的搜索与相似性比对

35、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生物标记物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36、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抑制细胞自噬减轻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37、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心血管损害的临床特点与相关因素

38、华卟啉钠的光漂白性质研究

39、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核设施周围水域的遗传毒性

40、鲤鱼墩遗址史前人类行为模式的骨骼生物力学分析

41、稳定微环境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的设计与制备

42、国产与进口心脏单腔起搏器临床应用比较

43、心房电极导线脱位到心室致反复心室安全起搏一例

44、谷氨酸受体在实验性青光眼视网膜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45、基于恢复动力学生态系统恢复建设的研究

46、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毒种的遗传稳定性

47、一株鸡源乳酸菌FCL67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48、人凝血/抗凝血因子类产品蛋白含量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49、肺孢子菌肺炎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50、气象因素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关联研究

生物技术毕业论文选题

[1]生物技术本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禽源HSP70、HSP40和RPL4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3]中间锦鸡儿CiNAC038启动子的克隆及对激素响应分析

[4]H9和H10亚型禽流感病毒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5]单细胞测序相关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6]动物细胞工程在动物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7]现代生物化工中酶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

[8]GIS在生物技术方面的应用概述

[9]现代生物技术中酶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0]两种非洲猪瘟病毒检测试剂盒获批

[11]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燃料领域的应用进展

[12]基于CRISPR的生物分析化学技术

[13]生物信息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14]高等工科院校创新型生物科技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15]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

[16]生物技术启发下的信息技术革新

[17]日本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推进管理

[18]中国基因技术领域战略规划框架与研发现状分析及建议

[19]鸡细小病毒与H_9亚型禽流感病毒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0]基于化学衍生-质谱技术的生物与临床样本中核酸修饰分析

[21]合成生物/技术的复杂性与相关伦理 政策法规 研究的科学性探析

[22]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3]应用型本科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

[24]知识可以改变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吗?——探究科技争议下的极化态度

[25]基因工程在石油微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

[26]干细胞技术或能延缓人类衰老速度

[27]生物技术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8]动物转基因高效表达策略研究进展

[29]合成生物学与专利微生物菌种保藏

[30]加强我国战略生物资源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31]微生物与细胞资源的保存与发掘利用

[32]颠覆性农业生物技术的负责任创新

[33]生物技术推进蓝色经济——NOAA组学战略介绍

[34]人工智能与生物工程的应用及展望

[35]中国合成生物学发展回顾与展望

[36]桓聪聪.浅谈各学科领域中生物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37]转基因成分功能核酸生物传感检测技术

[38]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研究

[39]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及其考核方式的改革

[40]生物技术处理船舶舱底含油污水

[41]校企合作以产学研为平台分析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

[42]生物技术专业“三位一体”深化创新创业 教育 改革

[43]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44]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45]生物有机化学课程的优化与改革

[46]地方农业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

[47]不同育种技术在乙醇及丁醇高产菌株选育中的应用

[48]探秘生命的第三种形式——我国古菌研究之回顾与展望

[49]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50]我国科研人员实现超高密度微藻异养培养

生物技术专业论文选题题目相关 文章 :

★ 生物技术论文范文

★ 我们身边的生物技术论文(2)

★ 初中生物科技论文范文(2)

★ 生物类学术论文(2)

★ 生物制造技术论文范文(2)

★ 生物制药技术论文范文两篇(2)

★ 浅谈现代生物技术论文(2)

★ 生物制药技术论文两篇

★ 关于生物科技论文范文2000字(2)

★ 生物工程技术论文(2)

生物活性肽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活性物质。它在人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疾病以及衰老,死亡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下面介绍活性肽的主要生理功能。 1)增强免疫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生物活性肽能够激活和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显著提高人体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的增殖。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胸腺5肽对免疫功能低下和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另有研究显示,蛋白水解产生的一些小分子肽具有免疫活性作用。它们不仅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而且能刺激机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这些免疫活性肽可与肠黏膜结和淋巴组织相互作用,而且也可以进入血液与外周淋巴细胞发生作用。此外,小分子肽还可以增强肝细胞活力,有效地调整淋巴T细胞亚群的功能,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从根本上提高人体免疫力,是治疗和预防各种肝病的有效制剂。 李晓玉等研究发现,酶解卵白蛋白小分子肽具有激活免疫系统的作用,可以明显使淋巴细胞数量增加、活性增加,对B细胞的功能(抗体的生成)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也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 2)抗菌、抗病毒 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抗菌肽是天蚕素,是由瑞典科学家Boman等人在1980年用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诱导惜古比天蚕(hyalophora cecropia)后产生出的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物质,定名为天蚕素(cecropins)。随后又在其他生物体内陆续发现了多种抗菌肽,如蛙皮素(magainins)、蜂毒素(melittins)、防御素(defensins)等。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抗菌肽共有1200多种。由于最初人们发现这类活性多肽对细菌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活性,因而命名为抗菌肽。 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抗菌肽不仅有广谱抗细菌能力,对部分细菌、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大的杀伤作用。临床试验也表明,在机体感染病菌或可能导致病菌感染的情况下,抗菌肽能够快速杀灭已侵入的病菌,并且能阻止病菌的继续感染。自从发现抗菌肽以来,人们已对抗菌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已知其作用机理是抗菌肽作用于细菌细胞膜,可通过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来杀死微生物。 由于全球抗生素药物的滥用,越来越多的细菌可能发展成为对传统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人们迫切地寻找能够代替传统抗生素的药物,从而使得抗菌肽受到广泛的重视。 3)抗氧化,延缓衰老 抗氧化活性肽是最近被广泛研究的一类天然活性肽,它们能够有效清除体内多余的活性氧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和线粒体的正常结构,防止脂质过氧化,而氧化与人类的自然老化和许多疾病诸如癌症、糖尿病、动脉硬化和老年痴呆等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肌肽和谷胱甘肽等抗氧化活性肽研究得最多。肌肽是大量存在于动物肌肉中的一种天然2肽,它可以在体外抑制被铁、血红蛋白、脂质氧化酶和单肽氧催化的脂质氧化作用。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一种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结合而成的3肽。 谷胱甘肽的生物学功能很多,如 它能保护细胞膜免受自由基氧化损伤; 能保护酶分子中的-SH基,有利于酶活性的发挥,并且能恢复已被破坏的酶分子中-SH基的活性功能,使酶重新恢复活性; 能保护血红蛋白不受过氧化氢氧化、自由基等氧化从而使它持续正常发挥运输氧的能力; 能抑制乙醇侵害肝产生脂肪肝; 能与进入机体的有毒化合物、重金属离子或致癌物质等相结合并促其排出体外,起到中和解毒的作用; 能对由放射线、放射性药物或由于抗肿瘤药物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等症状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能减少色素沉着的发生,阻止和推迟老年斑的出现等。 近几年,来源于食物蛋白的抗氧化活性肽,由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而且安全性高,备受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大豆多肽是目前研究比较多的食源性生物活性肽。研究表明,大豆生物活性肽除了具有如抑制血压升高、抗疲劳、增强免疫功能及降低胆固醇等许多生理功能外,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荣建华等研究发现,大豆分离蛋白经中性蛋白酶酶解,酶解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浓度为0.1~250mg/ml范围内对·OH都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勇.肽临床营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 [2] 冯秀燕,计成.寡肽在蛋白质营养中的作用[j].动物营养学报,2001,13(3):8-13. [3] Agar WT,Hird F J,Sidhu G S. The active absoption of amino-acids by the intestine[J].Physiol.,1953,121(2):255一263. [4] Neway H,Smith P H . Intercellular hydrolysis of dipeptides during intestinal absorption[J].Physiol.,1996,152:367一380. [5] Daniel H. Molecular and Integrative PhysioI0gy of Intestinal Peptide Transport[J].Annual Rev. Physiol.,2004,66:361一384. [6] zaloga G P . Physiologic effects of peptides based enternal formulae[J].Nutrition in cIinical practice,1990,5:231—237. [7] Hara H,Funabili M,Iwata,et al . Portal absorption of small peptides in rats under unrestrained conditions[J].J Nutr.,1984,114:1122—1129. [8] Leonard J V,Marrs T C,Addison J M,et al.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amino acids and peptides in Hartnup disorder[J].Pediatr Res.,1976,10(4):246—249 [9] 李冠楠,夏雪娟,隆耀航,等.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动物营养学报,2014,26(1):17一25. [10] 王春艳,田金强,王强.改善心血管健康的食源性生物活性肽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0,31(13):307一311. [11] 李世敏.食源性活性多肽与降血压研究进展日[J].老年医学保健,2008,14(2):125一127. [12] Dziuba J,Minkiewicz P,Nalecz D,et al. Database of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 sequences[J].Nattrunges.,1999,43:190—195.‘ [13] Shin Z,Yu R,Park S A,et al. His-His-Leu ,an angiotensin 1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 derived from Korean soybean paste,exerts arltihyPertensive activity in vivo[J].J Agric Food chem.,2001,49(6):3004一3009. [14] Hirasawa M , Shijubo N,Uede T,et al. Integhn expression and ability to adhere to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lns and endothelial cells in human lung cancer lines[J].Br J Cancer.,1994,70(3):466—473. [15] Florentin l,Chung V,Martinez J,et al. In vivo immuno-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tuftsin(Thr-Lys-Pro-Arg)and some analogues[J].Methods Find Exp Clin Pharmacol.,1986,8(2):73—80. [16] Tsuchita H,Suzuki T,Kuwata T.The effect of casein phosphopeptides on calcium absorption from calcium-fortified milk in growing rats[J].Br J Nutr.,2001,85(1):5一10. [17] 张昊,任发政.天然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8,29(4):443一447. [18] 张莉莉,严群芳,王恬.大豆生物活性肽的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5):208一211. [19] 荣建华,李小定,谢笔钧.大豆肽体外抗氧化效果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11):118一120. [20] 崔剑,李兆陇,洪啸莺吟.自由基生物抗氧化与疾病[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0(6):9一2. [21] 陆融,王卓.小分子多肽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11(3):499一502. [22] Chène P,Fuchs J,Bohn J,et al. A small synthetic peptide , which inhibits the p53-hdm2 interaction,stimulates the p53 pathway in tumour cell lines[J].J Mol Biol.,2000,299(1):245一253. [23] Issaeva N,Friedler A,Bozko P,et al. Rescue of mutants of the tumor supPressor p53 in cancer cells by a designed peptide[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3,100(23):13303一13307. [24] 朱维铭.临床营养角色的转变:从营养支持到解怡疗[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9,16(1):1—3l. [25] 裴新荣,杨奋悦,张召锋,等.海洋胶原肽抗皮肤老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4):235—238. [26] 梁锐,张召锋,赵明,等.海洋胶原肽对剖宫产大鼠伤口愈合促进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9):1144一1145. [27] 王竹青,李八方.生物活性肽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药物杂志,2010,29(2):60一68. [28] 何平均.抗肿瘤寡肽类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4(4):288一290. [29] 孙立春,COY David H.多肽药物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14,35(5):55一60. [30] Fang H,Luo M,Sheng Y,et al. 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peptides:a novel altemative to drugs?[J].Peptides,2008,29(6):1062一1071. [31] 聂彩辉,徐寒梅.多肽药物的发展现状[J].药学进展,2014,38(3):1:6一202. [32] 李晓玉.安泰胶囊的免疫增强和保肝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讯,1999,16(2):28一30.

抗菌肽研究进展论文

生物活性肽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活性物质。它在人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疾病以及衰老,死亡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下面介绍活性肽的主要生理功能。 1)增强免疫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生物活性肽能够激活和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显著提高人体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的增殖。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胸腺5肽对免疫功能低下和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另有研究显示,蛋白水解产生的一些小分子肽具有免疫活性作用。它们不仅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而且能刺激机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这些免疫活性肽可与肠黏膜结和淋巴组织相互作用,而且也可以进入血液与外周淋巴细胞发生作用。此外,小分子肽还可以增强肝细胞活力,有效地调整淋巴T细胞亚群的功能,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从根本上提高人体免疫力,是治疗和预防各种肝病的有效制剂。 李晓玉等研究发现,酶解卵白蛋白小分子肽具有激活免疫系统的作用,可以明显使淋巴细胞数量增加、活性增加,对B细胞的功能(抗体的生成)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也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 2)抗菌、抗病毒 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抗菌肽是天蚕素,是由瑞典科学家Boman等人在1980年用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诱导惜古比天蚕(hyalophora cecropia)后产生出的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物质,定名为天蚕素(cecropins)。随后又在其他生物体内陆续发现了多种抗菌肽,如蛙皮素(magainins)、蜂毒素(melittins)、防御素(defensins)等。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抗菌肽共有1200多种。由于最初人们发现这类活性多肽对细菌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活性,因而命名为抗菌肽。 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抗菌肽不仅有广谱抗细菌能力,对部分细菌、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大的杀伤作用。临床试验也表明,在机体感染病菌或可能导致病菌感染的情况下,抗菌肽能够快速杀灭已侵入的病菌,并且能阻止病菌的继续感染。自从发现抗菌肽以来,人们已对抗菌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已知其作用机理是抗菌肽作用于细菌细胞膜,可通过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来杀死微生物。 由于全球抗生素药物的滥用,越来越多的细菌可能发展成为对传统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人们迫切地寻找能够代替传统抗生素的药物,从而使得抗菌肽受到广泛的重视。 3)抗氧化,延缓衰老 抗氧化活性肽是最近被广泛研究的一类天然活性肽,它们能够有效清除体内多余的活性氧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和线粒体的正常结构,防止脂质过氧化,而氧化与人类的自然老化和许多疾病诸如癌症、糖尿病、动脉硬化和老年痴呆等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肌肽和谷胱甘肽等抗氧化活性肽研究得最多。肌肽是大量存在于动物肌肉中的一种天然2肽,它可以在体外抑制被铁、血红蛋白、脂质氧化酶和单肽氧催化的脂质氧化作用。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一种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结合而成的3肽。 谷胱甘肽的生物学功能很多,如 它能保护细胞膜免受自由基氧化损伤; 能保护酶分子中的-SH基,有利于酶活性的发挥,并且能恢复已被破坏的酶分子中-SH基的活性功能,使酶重新恢复活性; 能保护血红蛋白不受过氧化氢氧化、自由基等氧化从而使它持续正常发挥运输氧的能力; 能抑制乙醇侵害肝产生脂肪肝; 能与进入机体的有毒化合物、重金属离子或致癌物质等相结合并促其排出体外,起到中和解毒的作用; 能对由放射线、放射性药物或由于抗肿瘤药物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等症状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能减少色素沉着的发生,阻止和推迟老年斑的出现等。 近几年,来源于食物蛋白的抗氧化活性肽,由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而且安全性高,备受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大豆多肽是目前研究比较多的食源性生物活性肽。研究表明,大豆生物活性肽除了具有如抑制血压升高、抗疲劳、增强免疫功能及降低胆固醇等许多生理功能外,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荣建华等研究发现,大豆分离蛋白经中性蛋白酶酶解,酶解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浓度为0.1~250mg/ml范围内对·OH都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勇.肽临床营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 [2] 冯秀燕,计成.寡肽在蛋白质营养中的作用[j].动物营养学报,2001,13(3):8-13. [3] Agar WT,Hird F J,Sidhu G S. The active absoption of amino-acids by the intestine[J].Physiol.,1953,121(2):255一263. [4] Neway H,Smith P H . Intercellular hydrolysis of dipeptides during intestinal absorption[J].Physiol.,1996,152:367一380. [5] Daniel H. Molecular and Integrative PhysioI0gy of Intestinal Peptide Transport[J].Annual Rev. Physiol.,2004,66:361一384. [6] zaloga G P . Physiologic effects of peptides based enternal formulae[J].Nutrition in cIinical practice,1990,5:231—237. [7] Hara H,Funabili M,Iwata,et al . Portal absorption of small peptides in rats under unrestrained conditions[J].J Nutr.,1984,114:1122—1129. [8] Leonard J V,Marrs T C,Addison J M,et al.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amino acids and peptides in Hartnup disorder[J].Pediatr Res.,1976,10(4):246—249 [9] 李冠楠,夏雪娟,隆耀航,等.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动物营养学报,2014,26(1):17一25. [10] 王春艳,田金强,王强.改善心血管健康的食源性生物活性肽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0,31(13):307一311. [11] 李世敏.食源性活性多肽与降血压研究进展日[J].老年医学保健,2008,14(2):125一127. [12] Dziuba J,Minkiewicz P,Nalecz D,et al. Database of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 sequences[J].Nattrunges.,1999,43:190—195.‘ [13] Shin Z,Yu R,Park S A,et al. His-His-Leu ,an angiotensin 1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 derived from Korean soybean paste,exerts arltihyPertensive activity in vivo[J].J Agric Food chem.,2001,49(6):3004一3009. [14] Hirasawa M , Shijubo N,Uede T,et al. Integhn expression and ability to adhere to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lns and endothelial cells in human lung cancer lines[J].Br J Cancer.,1994,70(3):466—473. [15] Florentin l,Chung V,Martinez J,et al. In vivo immuno-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tuftsin(Thr-Lys-Pro-Arg)and some analogues[J].Methods Find Exp Clin Pharmacol.,1986,8(2):73—80. [16] Tsuchita H,Suzuki T,Kuwata T.The effect of casein phosphopeptides on calcium absorption from calcium-fortified milk in growing rats[J].Br J Nutr.,2001,85(1):5一10. [17] 张昊,任发政.天然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8,29(4):443一447. [18] 张莉莉,严群芳,王恬.大豆生物活性肽的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5):208一211. [19] 荣建华,李小定,谢笔钧.大豆肽体外抗氧化效果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11):118一120. [20] 崔剑,李兆陇,洪啸莺吟.自由基生物抗氧化与疾病[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0(6):9一2. [21] 陆融,王卓.小分子多肽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11(3):499一502. [22] Chène P,Fuchs J,Bohn J,et al. A small synthetic peptide , which inhibits the p53-hdm2 interaction,stimulates the p53 pathway in tumour cell lines[J].J Mol Biol.,2000,299(1):245一253. [23] Issaeva N,Friedler A,Bozko P,et al. Rescue of mutants of the tumor supPressor p53 in cancer cells by a designed peptide[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3,100(23):13303一13307. [24] 朱维铭.临床营养角色的转变:从营养支持到解怡疗[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9,16(1):1—3l. [25] 裴新荣,杨奋悦,张召锋,等.海洋胶原肽抗皮肤老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4):235—238. [26] 梁锐,张召锋,赵明,等.海洋胶原肽对剖宫产大鼠伤口愈合促进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9):1144一1145. [27] 王竹青,李八方.生物活性肽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药物杂志,2010,29(2):60一68. [28] 何平均.抗肿瘤寡肽类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4(4):288一290. [29] 孙立春,COY David H.多肽药物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14,35(5):55一60. [30] Fang H,Luo M,Sheng Y,et al. 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peptides:a novel altemative to drugs?[J].Peptides,2008,29(6):1062一1071. [31] 聂彩辉,徐寒梅.多肽药物的发展现状[J].药学进展,2014,38(3):1:6一202. [32] 李晓玉.安泰胶囊的免疫增强和保肝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讯,1999,16(2):28一30.

抗菌肽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还处于探索阶段,距形成成熟的技术、大规模的应用到动物生产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①抗菌肽的天然资源有限,化学合成和基因工程便成为获取抗菌肽的主要手段。但化学合成的生产成本昂贵,目前还无法投入大规模的生产。而通过基因工程,在微生物中直接表达抗菌肽基因,可能会造成宿主微生物自杀而不能获得表达产物。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抗菌肽基因,虽然可以克服这一缺点,但仍有表达产物少的问题。②与传统抗生素相比,昆虫抗菌肽的抗菌活性还不够理想。改造已有抗菌肽和设计新抗菌肽分子是创造高活力抗菌肽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抗菌肽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和作用机理,为抗菌肽分子的改造和设计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③抗菌肽在体内容易被蛋白酶水解,需要用脂质包被或对其进行化学修饰来保护,因此还需对它的释放机制、受体结合、降解活性及其类似物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进行研究。 但可以预见,随着抗菌肽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的深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抗菌肽上的成熟应用,不久将会有一批用现代生物技术方式大量生产且抗菌活性非常高的抗菌肽新产品出现,也意味着在饲料行业将会出现一个新的时代—“肽时代”

酶解制肽研究进展论文

笨蛋,自己写嘛!!!!!!

生物活性肽是蛋白质中25个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活性肽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易消化吸收,有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食用安全性极高,是当前国际食品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和极具发展前景的功能因子。以下为几种重要生物活性肽的发展状况。乳肽早在20世纪50年代,该公司即以乳酪蛋白酶解制取了第一代的酪蛋白肽和氨基酸混合物,含5~8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和70%以上的游离氨基酸,用于低抗原性防过敏牛奶粉,在市场上行销40多年;60~70年代,开发出第二代的高度水解乳清蛋白肽混合物,含10~12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和40%~60%的游离氨基酸。以上两代产品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过高,影响了产品的风味和生物效价;90年代,推出了低度水解乳清蛋白肽混合物,含10~15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和20%以下的游离氨基酸,产品风味明显改善,生物效价提高。 992年,Haque.Z.U和Mozffar.Z研究了胰蛋白酶、凝乳蛋白酶等酶的固定化反应器制取乳肽的工艺,可以通过调节流速来控制反应程度,并通过重复使用酶来降低成本。1989年,Maubois.J.D.和Ieonil.j.研究了带超滤膜的酶反应器,在反应器内加入钙和磷酸根离子,用于制备酪蛋白磷酸肽和去磷酸化酪蛋白多肽。 我国对乳肽的研究不多,主要是进行蛋白酶的筛选和酶解工艺的优化,如1991年,肖安乐等人筛选出胰蛋白酶的胰酶是水解变性乳清蛋白质的最佳酶种;1994年,王凤翼等人对胰蛋白酶控制水解α-酪蛋白的最佳条件进行了优选;张和平等人采用胰蛋白酶水解热敏性乳清蛋白,获得热稳定好、易溶解的多肽,并以此开发出稳定性良好的乳清饮料;1995年,于江虹也从牛乳酪蛋白中分离提纯获得酪蛋白磷酸肽,证实了其在小肠中可与钙、铁等矿物质形成可溶性络合物,促进人体对钙、铁的吸收;广州市轻工研究所生产的酪蛋白磷酸肽CPP含量达85%以上,易溶于水,加工性能稳定,已在我国市场上推出。最近,我国生物工作者开发了采用微生物发酵控制、蛋白转化率高的乳肽产品,其中氨态氮占20%左右、肽态氮占80%左右,产品无不良气味,已获专利;湖北工学院吴思方等人进行了固定化胰蛋白酶生产酪蛋白磷酸肽的研究,CPP得率为21.3%,产品中CPP总含量为15%,此工艺中酶可重复多次使用,既降低了成本,又有利于产品分离和生产自动化。大豆肽大豆肽是大豆蛋白质经酸法或酶法水解后分离、精制而得到的多肽混合物,以3~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肽为主,还含有少量大分子肽、游离氨基酸、糖类和无机盐等成分,分子质量在1000μ以下。大豆肽的蛋白质含量为85%左右,其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质相同,必需氨基酸的平衡良好,含量丰富。大豆肽与大豆蛋白相比,具有消化吸收率高、提供能量迅速、降低胆固醇、降血压和促进脂肪代谢的生理功能以及无豆腥味、无蛋白变性、酸性不沉淀、加热不凝固、易溶于水、流动性好等良好的加工性能,是优良的保健食品素材。 大豆肽的生产有酸法水解和酶法水解。酸法因水解程度不易控制、生产条件苛刻、氨基酸受到损害而很少采用;酶法水解易控制、条件温和、不损害氨基酸而大多被采用。酶的选择至关重要。通常选用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等动物蛋白酶,也可选用木瓜和菠萝等植物蛋白酶。但应用较广的主要是放线菌166、枯草芽孢杆菌1389、栖土曲霉3942、黑曲霉3350和地衣型芽杆菌2709等微生物蛋白酶。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首先研制出大豆肽,D.S公司建成了年产5000吨食用大豆肽装置;日本于80年代开始研制大豆肽,不二制油公司首先采用酶法规模化生产出3种大豆肽,雪印和森永等乳业公司应用大豆肽生产食品。 我国近几年也开展了大豆肽的生产和应用研究。江西省科学院高科技中心李雄辉等人采用ASI389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双酶水解生产大豆肽,使大豆肽生成率为62.9%,肽态氮含量大于85%,游离氨基酸含量小于8%,平均肽键长度5~8,分子质量2000μ左右。双酶水解工艺既缩短了酶解时间、提高了蛋白质水解度,又减轻了产品苦味。华南理工大学黄惠华等人用木瓜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水解试验,测得木瓜蛋白酶的动力学常数。另外,无锡轻工大学的葛文光对大豆肽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效果进行了研究;郭敏亮采用豆粕生产出大豆肽饮料等。 根据大豆肽的理化特性,可用大豆肽为基本素材,开发肠胃功能不良者和消化道手术病人康复的肠道营养食品的流态食品、降胆固醇、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增强肌肉和消除疲劳的运动员食品、婴幼儿及老年人保健食品、促进脂肪代谢的减肥食品、酸性蛋白饮料和用作促进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发酵促进剂等。高F值寡肽高F值寡肽即是由动、植物蛋白酶解后制得的具有高支链、低芳香族氨基酸组成的寡肽,以低苯丙氨酸寡肽为代表,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F值是指支链氨基酸(BCAA)与芳香族氨基酸(AAA)的摩尔比值。 1976年,Yamashita等人首次利用胃蛋白酶和链霉蛋白酶从鱼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中制得含低苯丙氨酸的寡肽混合物,产率分别为69.3%和60.9%,苯丙氨酸含量分别为0.05%和0.23%。1982年,Nakhost等人用α-胰凝乳蛋白酶和羧肽酶A酶解大豆蛋白,也制得相似的产物。1986年,Soichi等人进行了多种酶分别酶解乳清蛋白制取低苯丙氨酸寡肽的多种工艺、方法试验,结果以胃蛋白酶-链霉蛋白酶两步水解法为佳,产品得率为81.0%、苯丙氨酸含量为0.30%。1991年,Shinya等人用嗜碱蛋白酶和肌动蛋白酶水解玉米醇溶蛋白,制取了无苦味高F值寡肽,产率为56.0%,F值20.00,AAA含量为1.86%。 1996年,西班牙的Bautista等人用肌动蛋白酶和Kerase中性蛋白酶酶解葵花浓缩蛋白,制取高F值寡肽,产率为24.8%,F值为20.47,AAA含量为1.01%。王梅也在1992年首次采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降解玉米黄粉;成功地研制出高F值寡肽混合物,产率为7.9%,F值为31.00,AAA含量为0.06%,完全符合高F值制剂的要求,为解决玉米湿法淀粉厂副产品——黄粉的综合利用开创了新路子。 高F值寡肽具有消除或减轻肝性脑病症状、改善肝功能和改善多种病人蛋白质营养失常状态及抗疲劳等功能,除可制作治疗肝疾药品外,还可广泛用作保肝、护肝功能食品,烧伤、外科手术、脓毒血症等高付出病人及消化酶缺乏患者的蛋白营养食品和肠道营养剂,高强度劳动者和运动员食品营养强化剂等。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经肽键缩合而成的活性三肽,广泛存在于动物肝脏、血液、酵母和小麦胚芽中,各种蔬菜等植物组织中也有少量分布。谷胱甘肽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被称为长寿因子和抗衰老因子。日本在50年代开始研制并应用于食品,现已在食品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对谷胱甘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谷胱甘肽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化学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和酶合成法等4种,其中利用微生物细胞或酶生物合成谷胱甘肽极具发展潜力,目前即以酵母发酵法生产为主。 由于谷胱甘肽分子有一个特异的γ-肽键,决定了它在人机体中的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如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氧及营养物质的运输、内源酶的活力、代谢和细胞保护、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清除体内过多自由基、解毒护肝、预防糖尿病和癌症等功效,因此而成为机体防御功能肽的代表。谷胱甘肽除可在临床上用作治疗眼角膜疾病,解除丙烯酯、氟化物、重金属、一氧化碳、有机溶剂等中毒症状的解毒药物外,还可用于运动营养食品和功能食品添加剂等。中国在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开发上,从事活性肽的研究单位也多从医药角度出发,研究力量及投入较少,限制了活性肽药食两用功能的发挥,市场上国产的活性肽药品和食品寥寥无几。但近几年研究逐步活跃起来,报道渐多,前景看好。当前生物活性肽研究开发的方向是:肽的定向酶解技术开发,包括高效、专一性强的酶种选育、复合酶系共同作用机理、机制,脱苦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机理研究,酶解工艺改进技术等;功能性肽的分离、分析技术开发,包括新型高效分离设备和分离工艺,灵敏度高、简单易行的目标肽活性分析检测体系和分析技术及下游精制技术;肽的功能性生物学评价研究;生物活性肽功能食品开发等。

天然活性肽的分离提取存在于细菌、真菌、动植物等生物体内的激素、酶抑制剂等天然活性肽,经分离提取而得。食品蛋白质水解制取活性肽一般采用酸水解,工艺简单、成本低,但因氨基酸受损严重、水解难控制而较少应用。化学合成活性肽采用液相或固相化学合成法可制取任意需要的活性肽,但因成本高、副反应物及残留化合物多等因素而制约其发展。基因重组法制取活性肽采用DNA重组技术制取活性肽的试验研究尚在进行中。酶法生产活性肽产品安全性极高,生产条件温和,水解易控制,可定位生产特定的肽,成本低,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方法。酶法生产活性肽工艺一般流程为:选择原料蛋白→预处理→酶解→精制→成品

抗菌肽研究进展论文怎么写范文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宏观经济分析摘要:从宏观层面对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现实条件进行了分析。从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宏观政策、农业政策以及农业国际化等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小康社会面临的宏观经济条件。通过对宏观经济条件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进行了简要评述。关键词:农村小康社会;经济体制;宏观分析经过2O多年改革,以市场调节为主,辅以政府宏观调控的资源配置方式在我国已初步建立,农业、农村有了较大发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宏观经济环境日趋完善。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2004年农业人口比重为47.2 9,6,数量为l 802.3万人。200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 30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3 897元,比2003年增长11.6 9,6 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 1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3年增长18.5 ,但人均仅为6 270元,尚不及总体人均生产总值的5o 9,6。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有失协调。因此,农业、农村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有必要从宏观层面对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进行分析。1 涉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1.1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期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农村政策的核心,是农村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的制度性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激发了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产品从供不应求的“粮票”时代转变为现在的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相对良好状态。据测算1978~1984年lO年中,中国农业产出增长了42.23 9,6,其中来自于制度变革的贡献为46.8 9,6,相当于同时期资本、劳动力、土地投入的总效应[1J。黑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丰富,耕地总量为960.1万hm ,居全国首位。2003年人均耕地0.51 hm ,户均2.4 hm ,有进行集约经营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优势,为农业进一步适当集中和合理布局及区划提供了可操作平台。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稳定和完善,维护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体现了农民的物质利益要求,保证了农民民主权利的实现。1.2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2003年以来国家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随着税费改革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各地粮食市场相继放开,2004年底终于完成了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有利于农民种粮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粮改”市场化进程。结合实际,黑龙江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从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人手,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粮食市场体系,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抓好粮食生产和销售,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深化粮改提供有力保障等5个方面进行。同时继续完善各项配套改革,坚持科学发展观,用改革的方法化解各种矛盾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3 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初现农村税费改革是新时期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而采取的一项新举措。基于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双重考虑,2004年中央加大了粮食主产区减免农业税的力度,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先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河北等11个粮食主产省(区)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其他地区降低农业税税率1个百分点;沿海及其他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进行免征农业税试点。2005年“中央1号”文件中强调继续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从政策实施效果看,农村税费改革以及随后的粮食直补政策不仅提高了农业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使中央实行的惠农政策得以稳定和连续。2004年黑龙江省全面取消农业税,并按播种面积给予种粮农民直接经济补贴,减轻了农民负担、鼓励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黑龙江省农民纯收入1995年仅为1 766.3元,2004年增长到3 010元,增加了1 243.7元,增幅为41.32 。2 经济总量增加,经济结构优化2.1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经济平稳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221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4 433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13亿元、2 532亿元、1 388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2.5 、11.9 9,6和10.1 。国内生产总值2003年比2002年增长10.3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1 623元,比2002年增长1O.2 。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5 303亿元,人均达到13 897元。在总量增长同时,经济结构也逐步调整,经济资源良性整合,加之农业“主辅换位”的导向作用,三次产业比例已由1980年的25.0;59.3:15.7,调整为2003年的11.6;57.1:31.3。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显著上升。产业结构优化说明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和巩固,各地按照区域比较优势调配资源的构想得以实施。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成果斐然,传统装备制造业的兼并和联合,在整合企业优势资源同时,使企业在资本、技术、人员方面优势互补,从而更具实力迎接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和挑战。另外,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就业空间,并为更深层次的国民收入再分配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2.2 种植业结构不断完善经过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种植比重由2002年的73.1:23.9;3.0调整为2003年的72.7:24.1:3.2。优质农作物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5.0 。尽管粮食总产量因灾减产,但综合生产能力仍维持在2 500万t以上。根据黑龙江省区域特点提出的种植业和畜牧业“主辅换位”的产业调整构想逐步实施,初见成效,全省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黑龙江省2004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4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3年增长了16.5 ,占农牧渔业产值比重由2003年的35.2 上升到2004年的38.2 。2004年末全省奶牛存栏141万头,比2003年增长19.9 。肉、蛋、奶产量分别较2003年增长19.9 、8.8 和24.4 。2004年水产品产量43万t,比2003年增长2.6 9,6[3]。

管理学论文 对保险行业需求人才的探讨 浅议中小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旅游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探讨 重整信用 再理市场 论人事风险的防范问题 论连锁经营集团化 论技术创新中的产学研结合 “注意力经济”对网络营销的影响 世界历史大调整时代 中国流通企业如何迎接跨国公司挑战 公共管理论文 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探 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浅谈教育产业化 走向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 经济一体化与国家主权的碰撞 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析论 中美教育行政组织比较研究 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 医药学论文 舒张性心力衰竭 内镜微波凝固与汽化切除咽喉肿物的临床 疾病结构理论 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成骨作用的 幽门螺杆菌菌苗及免疫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研究的新进展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的研究进展 Caspase ,BCL-2蛋白家族与细胞凋亡调控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军团菌病的研究进展 计算机论文 古籍文献数据库存在的问题与突破的方向 试论计算机技术在古典文献研究中的若干 网吧组建与管理 GTK图形编程 学籍管理系统软件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于土地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的数据质量 完整的Windows 2000服务配置 网络性能测量技术的研究 基于B/S体系结构开发应用系统 哲学论文 儒学之性情形而上学 哲学与哲学的未来 重返马克思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的解释——解释学 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 大学之道:构建以“三纲八目”为核心的 殷周至春秋时期神人关系之演进 略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 《良知需要重建吗?——黄玉顺〈谈谈良 道德运气与道德责任问题 政治论文 罗尔斯说了些什么 分配正义的三种类型 为什么要建立平等性质的社会规范? 中国落后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 哈耶克政治哲学的若干矛盾之处 “自由主义”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涵义 如何确定伯林式自由的界线 什么是社会规范性的伯林式自由 “宪政制约民主”为什么是假命题 “多数人暴政”在什么意义上才是真命题 经济学论文 改革: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忙”的经济学思考 当代经济与科技发展 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中国经济发展的文化解说:观点、方法与 中国民间资本大变局的经济法分析:理论 城镇体系规划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中国商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加入WTO对桂林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谈加入世贸组织,迎接农村、经济、会计 金融证券论文 公司董事表见代表制度之我见 银行监管的目标定位:理论分析与中国选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理论新思路和政策新 我国银行监管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关联方交易与利润操纵研究 资产重组、资本市场与投资银行 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拓展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初探 对“债转股”有关问题的探讨 解读“债转股”———债转股成功的关键 会计审计论文 关于会计主体概念及资本成本会计理论的 论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价值 无形成本动因和企业竞争优势 浅谈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内部审计报告中的经济信息利用分析 网络会计安全问题的理性思考 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思 试论会计市场的涵义 论会计透明度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缺陷 工商管理论文 企业文化:从管理学走向经济学 广告策划书 简析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 充分发挥县局党组的核心作用 关于中国电信企业发展的思考 我国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初探 《电子签名法》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的比较优势 中小型服装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模式的思考 国有企业更需培育新型企业文化 财务管理论文 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 浅谈新时期财务管理 强化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强化财务管理与控制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权责发生制原则与谨慎性原则 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综述 浅议网络时代的财务管理 析国有资本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 金融市场与财务会计 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及启示 教育论文 多媒体教学与新课程改革 关于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建议 语音知识讲与练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实例分析 对民办学校小学英语教学特色的研究 小学英语复习课杂谈 英语教学案例——转变教师角色,实现教 优化课堂结构 渗透美学教育(英语德育论 英语教学中汉文化的参与和渗透 英语教学用交际教学思想指导词汇教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 ○ 也谈“中国瓷都”的评选 ○ 求新求异 开拓开放 ○ 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适应入世新形势 探索办学市场化 ○ 开发人力资源 推动技术创新 ○ α型半水石膏的研制 ○ 略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 关于写意花鸟画教学的几点建议 ○ 体育教学中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职业学校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 怎样使小孩变得更加聪明 ○ 知识经济时代与创新教育 ○ 常见修辞的作用 ○ 报刊流行词语的出现原因及修辞运用 ○ 《荷花淀》句式修辞例谈 ○ 妙用修辞文生辉 ○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于英语课堂之我见 ○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 浅谈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 学生写作训练之我见 ○ 五 点 一 线 备 一 课 ○ 把握教材、明确意识;抓住环节,重视练习 ○ 中学语文教师与文本解读 ○ 教育与education探源 ○ 以鲜活的形式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文采训练之 ○ 材料议论文审题实用技法举隅 ○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衔接”--兼谈学习新大 ○ 体育教学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 体育课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 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 多媒体网络下的生物课堂教学 ○ 初中生物比较法教学探索 ○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 历史教学中的理解与思维 ○ 历史教学与马克思主义教育 ○ 历史教学的求异思维新探 ○ 初中化学用语教法初探 ○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 ○ 初中化学多种媒体教学与素质教育 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 ○ 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 浅谈“集中取束”筛选材料 ○ 打破旧课堂结构 运用新教学方法 ○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浅探 ○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 ○ 一组与鸡蛋有关的物理现象和实验 ○ 安培定则手形的改进 ○ 《品德与社会》设计思路解析 ○ 努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实践 ○ 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三个突破 ○ 浅谈英语如何进行优化教学 ○ 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 课件制作原则与技巧 ○ 谈谈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 有关多媒体教学的常见误区与矫治策略 ○ 关于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效益的思考 ○ 地理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 对中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中的“盲点”

生物活性肽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活性物质。它在人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疾病以及衰老,死亡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下面介绍活性肽的主要生理功能。 1)增强免疫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生物活性肽能够激活和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显著提高人体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的增殖。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胸腺5肽对免疫功能低下和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另有研究显示,蛋白水解产生的一些小分子肽具有免疫活性作用。它们不仅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而且能刺激机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这些免疫活性肽可与肠黏膜结和淋巴组织相互作用,而且也可以进入血液与外周淋巴细胞发生作用。此外,小分子肽还可以增强肝细胞活力,有效地调整淋巴T细胞亚群的功能,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从根本上提高人体免疫力,是治疗和预防各种肝病的有效制剂。 李晓玉等研究发现,酶解卵白蛋白小分子肽具有激活免疫系统的作用,可以明显使淋巴细胞数量增加、活性增加,对B细胞的功能(抗体的生成)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也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 2)抗菌、抗病毒 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抗菌肽是天蚕素,是由瑞典科学家Boman等人在1980年用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诱导惜古比天蚕(hyalophora cecropia)后产生出的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物质,定名为天蚕素(cecropins)。随后又在其他生物体内陆续发现了多种抗菌肽,如蛙皮素(magainins)、蜂毒素(melittins)、防御素(defensins)等。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抗菌肽共有1200多种。由于最初人们发现这类活性多肽对细菌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活性,因而命名为抗菌肽。 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抗菌肽不仅有广谱抗细菌能力,对部分细菌、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大的杀伤作用。临床试验也表明,在机体感染病菌或可能导致病菌感染的情况下,抗菌肽能够快速杀灭已侵入的病菌,并且能阻止病菌的继续感染。自从发现抗菌肽以来,人们已对抗菌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已知其作用机理是抗菌肽作用于细菌细胞膜,可通过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来杀死微生物。 由于全球抗生素药物的滥用,越来越多的细菌可能发展成为对传统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人们迫切地寻找能够代替传统抗生素的药物,从而使得抗菌肽受到广泛的重视。 3)抗氧化,延缓衰老 抗氧化活性肽是最近被广泛研究的一类天然活性肽,它们能够有效清除体内多余的活性氧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和线粒体的正常结构,防止脂质过氧化,而氧化与人类的自然老化和许多疾病诸如癌症、糖尿病、动脉硬化和老年痴呆等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肌肽和谷胱甘肽等抗氧化活性肽研究得最多。肌肽是大量存在于动物肌肉中的一种天然2肽,它可以在体外抑制被铁、血红蛋白、脂质氧化酶和单肽氧催化的脂质氧化作用。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一种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结合而成的3肽。 谷胱甘肽的生物学功能很多,如 它能保护细胞膜免受自由基氧化损伤; 能保护酶分子中的-SH基,有利于酶活性的发挥,并且能恢复已被破坏的酶分子中-SH基的活性功能,使酶重新恢复活性; 能保护血红蛋白不受过氧化氢氧化、自由基等氧化从而使它持续正常发挥运输氧的能力; 能抑制乙醇侵害肝产生脂肪肝; 能与进入机体的有毒化合物、重金属离子或致癌物质等相结合并促其排出体外,起到中和解毒的作用; 能对由放射线、放射性药物或由于抗肿瘤药物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等症状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能减少色素沉着的发生,阻止和推迟老年斑的出现等。 近几年,来源于食物蛋白的抗氧化活性肽,由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而且安全性高,备受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大豆多肽是目前研究比较多的食源性生物活性肽。研究表明,大豆生物活性肽除了具有如抑制血压升高、抗疲劳、增强免疫功能及降低胆固醇等许多生理功能外,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荣建华等研究发现,大豆分离蛋白经中性蛋白酶酶解,酶解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浓度为0.1~250mg/ml范围内对·OH都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勇.肽临床营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 [2] 冯秀燕,计成.寡肽在蛋白质营养中的作用[j].动物营养学报,2001,13(3):8-13. [3] Agar WT,Hird F J,Sidhu G S. The active absoption of amino-acids by the intestine[J].Physiol.,1953,121(2):255一263. [4] Neway H,Smith P H . Intercellular hydrolysis of dipeptides during intestinal absorption[J].Physiol.,1996,152:367一380. [5] Daniel H. Molecular and Integrative PhysioI0gy of Intestinal Peptide Transport[J].Annual Rev. Physiol.,2004,66:361一384. [6] zaloga G P . Physiologic effects of peptides based enternal formulae[J].Nutrition in cIinical practice,1990,5:231—237. [7] Hara H,Funabili M,Iwata,et al . Portal absorption of small peptides in rats under unrestrained conditions[J].J Nutr.,1984,114:1122—1129. [8] Leonard J V,Marrs T C,Addison J M,et al.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amino acids and peptides in Hartnup disorder[J].Pediatr Res.,1976,10(4):246—249 [9] 李冠楠,夏雪娟,隆耀航,等.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动物营养学报,2014,26(1):17一25. [10] 王春艳,田金强,王强.改善心血管健康的食源性生物活性肽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0,31(13):307一311. [11] 李世敏.食源性活性多肽与降血压研究进展日[J].老年医学保健,2008,14(2):125一127. [12] Dziuba J,Minkiewicz P,Nalecz D,et al. Database of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 sequences[J].Nattrunges.,1999,43:190—195.‘ [13] Shin Z,Yu R,Park S A,et al. His-His-Leu ,an angiotensin 1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 derived from Korean soybean paste,exerts arltihyPertensive activity in vivo[J].J Agric Food chem.,2001,49(6):3004一3009. [14] Hirasawa M , Shijubo N,Uede T,et al. Integhn expression and ability to adhere to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lns and endothelial cells in human lung cancer lines[J].Br J Cancer.,1994,70(3):466—473. [15] Florentin l,Chung V,Martinez J,et al. In vivo immuno-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tuftsin(Thr-Lys-Pro-Arg)and some analogues[J].Methods Find Exp Clin Pharmacol.,1986,8(2):73—80. [16] Tsuchita H,Suzuki T,Kuwata T.The effect of casein phosphopeptides on calcium absorption from calcium-fortified milk in growing rats[J].Br J Nutr.,2001,85(1):5一10. [17] 张昊,任发政.天然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8,29(4):443一447. [18] 张莉莉,严群芳,王恬.大豆生物活性肽的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5):208一211. [19] 荣建华,李小定,谢笔钧.大豆肽体外抗氧化效果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11):118一120. [20] 崔剑,李兆陇,洪啸莺吟.自由基生物抗氧化与疾病[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0(6):9一2. [21] 陆融,王卓.小分子多肽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11(3):499一502. [22] Chène P,Fuchs J,Bohn J,et al. A small synthetic peptide , which inhibits the p53-hdm2 interaction,stimulates the p53 pathway in tumour cell lines[J].J Mol Biol.,2000,299(1):245一253. [23] Issaeva N,Friedler A,Bozko P,et al. Rescue of mutants of the tumor supPressor p53 in cancer cells by a designed peptide[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3,100(23):13303一13307. [24] 朱维铭.临床营养角色的转变:从营养支持到解怡疗[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9,16(1):1—3l. [25] 裴新荣,杨奋悦,张召锋,等.海洋胶原肽抗皮肤老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4):235—238. [26] 梁锐,张召锋,赵明,等.海洋胶原肽对剖宫产大鼠伤口愈合促进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9):1144一1145. [27] 王竹青,李八方.生物活性肽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药物杂志,2010,29(2):60一68. [28] 何平均.抗肿瘤寡肽类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4(4):288一290. [29] 孙立春,COY David H.多肽药物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14,35(5):55一60. [30] Fang H,Luo M,Sheng Y,et al. 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peptides:a novel altemative to drugs?[J].Peptides,2008,29(6):1062一1071. [31] 聂彩辉,徐寒梅.多肽药物的发展现状[J].药学进展,2014,38(3):1:6一202. [32] 李晓玉.安泰胶囊的免疫增强和保肝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讯,1999,16(2):28一30.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