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会计控制论文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理论探讨

2016-05-07 08: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

  

  内部会计控制由组织的计划和主要或直接与保障资产和财务记录的可靠性相关的所有方法和程序组成,一般来说包括批准和授权系统、保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人物与经营或资产保管的任务相分离、对资产的实物控制和内部审计等控制手段。内部会计控制包括资产保护、保证账目和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有关方法、程序和组织规划。一个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具有按管理部门需要来保证执行经济业务和完成工作的职责,以及保证制度正确实施的有效程序。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指内部会计控制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和基本任务。具体而言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有以下三个目标:

  

  1. 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会计是对各个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在收集、加工和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参与预测和决策,实行监督,旨在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可以通过制定和执行恰当的业务控制程序,科学、合理地划分职责范围,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和及时、畅通的信息反馈系统,保证提供及时准确的经营管理信息,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会计活动中的差错。

  

  2. 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财产安全完整,既是财产经管和使用部门及人员的内控目标,又是财会部门的内控职责,还是公司出资者及管理当局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

  

  3. 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公司的经营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进行,公司的交易活动要符合公司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通过有效的授权、复核、内部审计等程序,可以避免公司违反有关法律法规。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问题

  

  (一)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

  

  很多企业对会计控制的认识远远落后于现实的需要,有的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即为成本控制,或者是对内部资产的安全性进行的控制,有的则将内部会计控制当成是一堆堆的手册、文件和制度等等。

  

  (二)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处理缺乏一贯性、完整性。一些企业人员素质不髙,会计造假行为泛滥,存在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帐外帐、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等现象,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资产不清、产权不明、债务不实等。

  

  (三)制度不完善

  

  会计控制制度存在漏洞,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有些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利用内控不严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挪用、盗窃资金,或与企业外部不法商人相勾结,非法侵占企业资金等,有些企业为了筹资或包装上市而精心设计假的控制,虽然表面上有关凭证审核、批准等控制环节环环相扣、互相制约,背地里却是不折不扣的造假链,不惜精心设计假的控制来欺骗投资者。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会计的日常控制依赖于会计的日常监督,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但是,有些企业的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到管理者干预或利益的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办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履行。

  

  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

  

  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保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能为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及相关制度提供保障,在建设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应釆取以下措施: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和维护控制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内部控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电箅化系统操作和维护控制主要是为了保证财务软件操作的规范化,保证财务软件正确安全的运转,防止软件被非法修改、删除。这就需要制定一套完整而严格的操作和维护规程,包括操作的具体流程,各环节的主要分工和职责,注意事项,维护的时间和方面,维护的程序等内容。

  

  (二)岗位职务分工

  

  合理设置分工,科学划分职责权限,贯彻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及每一个人工作能自动检查另一个人或更多人工作的原则,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相容的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业务稽核、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査等。

  

  建立和贯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利于加强会计管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分清职责、严明纪律、严格考核;有利于会计工作程序化、规范化。企业应当遵守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原则,建立会计岗位责任制,明确会计内部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与会计相关业务的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避免可能发生错弊或可能掩盖错弊。实行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并不要求会计人员长期固定在一个岗位上,而应该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以促进会计人员全员熟悉业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提高会计管理效率和效果。

  

  (三)会计账务控制

  

  凭证控制就是利用会计凭证对经济业务进行的控制,是企业实施内控的重要工具,良好的凭证控制制度是其他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要做好凭证控制,一般要做到以下方面:1.单位发生的一切经济业务必须及时填制或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部门审核,2.要设计符合企业经济业务实际的凭证格式和内容,3.严格按照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对记账凭证进行连续编号,摘要应简明,分录要正确;4.规定合理有效的凭证传递程序,在入账之前对所有凭证严格审核,无效凭证不得入账,5.做好会计凭证的保管工作,对本企业会计人员借阅凭证应办理相关手续。

  

  (四〉财务会计报告

  

  作为综合反映组织经营效果和效率的文件,财务报告是其他内部会计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综合体现,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内部控制是会计信息的准确、有用、及时、完整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组织风险控制的重要依据,财务报告的不真实、不完整往往是组织的重要风险之源。

  

  1. 财务报告编制准备及其控制

  

  企业必须在会计期末编制报表前进行结账,为财务报表的编制做准备,不得为赶编财务报表而提前结账,更不得预先编制报表后结账。其基本要求是:企业财会部门应当制定年度财务报告编制方案,制定对财务报表可能产生中到大影响的交易或事项的判断标准,明确相应的报批程序I企业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调整会计估计事项,企业应当建立规范的账务调节制度和各项财产物资和结算款项的清查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及相应的处理程序,避免发生账证不符、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2. 财务报告编制及其控制

  

  为了保证会计报表质量,充分发挥会计报表作用,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除了要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指标可比、编报及时外,还应注意:财会部门可以通过人工分析或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自动检查财务报表之间、财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否正确,财会部门应当真实、完整地在财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中说明需要说明的事项。

  

  3.财务报告的报送与披露及其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财务报告报送与披露的管理制度,确保在规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方式,向内部相关负责人及其外部使用者及时报送财务报告。负有履行信息披露责任的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的规定,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确保所有财务报告使用者同时、同质、公平地获取财务报告信息,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和完整。

  

  (五)会计人员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的制度,它大大超过了财务会计的知识领域,是投资、金融、市场、营销、法律、材料、信息、机构、生产等多方面知识的融合,如果企业财务人员没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内部会计控制就不可能完全到位。因此,企业财务人员要真正能担当内部会计控制的重任,不断更新知识、提髙操作能力就显得刻不容缓。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加强自觉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各级财政部门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不断加深专业知识学习,加深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理论、会计手段和方法的学习。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目的是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保证企业顺畅运转而又不失控制,同时,要能对非常规业务进行有效的反应,通过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检测和评价,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

  

  张汇臣   作者单位: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