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以人为本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摘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受教育者素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是关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以人为本”,从哲学上说,就是把人的利益作为本原,以人为根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上,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政治上,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创造平等、和谐,能够充分发挥人们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教育作为塑造人的手段就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也是现代大学精神的精髓和灵魂。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这里的“人”是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养成相应的品德行为与智力能力,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形成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和谐的人”、“全面发展的人”。
二、“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大学生看作受教育的主体,调动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wWW.133229.cOM具体说来,就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概括起来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即充分尊重大学生、理解大学生、关心大学生,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坚持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丰富大学生的生活体验,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和心理环境,激活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需求,使学生心情舒畅、健康成长。
2.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性。即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教育,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的交流和对话过程中进行的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大学生思想素质的自主形成而不是被动塑造,教育者要关心大学生的思想需要,注重大学生思想素质形成的内化过程,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4.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大学生心里的工作,切忌“隔膜”、“离心”。针对性来自于对大学生实际的了解,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思想和需要的理解、把握,从而畅通交流渠道,引起大学生的思想共鸣。
三、“以人为本”改善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1.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本缺失的弥补。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出现了一系列违背教育规律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以黑板、教科书为主要形式;将灌输视为唯一有效的方法,学生只是既定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无条件认同者和遵从者;忽视了学生受教育的主动性和差异性,忽视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判断、筛选、理解和内化的重要作用;使培养出的学生表现出高分低能,缺乏道德分析和判断能力,在实质上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带来了危机,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大学生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迅速发展,人际竞争、岗位竞争日益激烈,要适应这样一个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个体没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是绝对不行的。大学生虽然具有良好的知识素质和技能素质,但“思想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没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就会迷失方向,出现思想心理病态;没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学生就无法健康成长、无法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才能提高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大学生。
四、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主体和客体良性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客体,老师的作用是教育和引导。因此,不能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过去我们常把对教师的尊重片面理解为师生之间的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信奉“师道尊严”,使师生关系扭曲。“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改变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2.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大学生活赋予青年学生以广阔的空间和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和锻炼他们自理自立的能力,自主自觉地来驾驭生活。这便要求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密切接触,打成一片,通过正确的生活观、消费观、健康心理教育,把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到学习和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
3.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全面发展不等于同质和均衡发展,应在充分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和发展。当代大学生在智力、气质、性格、能力、爱好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切忌“一刀切”和过分强调共性的做法,要注重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了解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需求,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让学生举办各种有益活动,在活动中增加凝聚力,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建会宗旨。既达到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达到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实践证明,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乏力的局面,而且可以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释放出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政治参与度,从而使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符合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要求,能够承担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陈聪富.侵权规则原则与损害赔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朱平.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