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以读为本,构建语文精彩阅读课堂的模型

2015-07-16 09: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以读为本”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等。但是,“以读为本”并不是让学生没有目的地读,而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读出层次,真正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而使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既悟情又得法,真正提高阅读教学效果。下面笔者主要就以读为本,语文精彩阅读课堂的构建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阅读教学中,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要想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刻的印象,就离不开初读环节的整体感知。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教师要选准问题的切入点,找出一个能够统领全文的中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这样教学,学生阅读的目的性更强,阅读也更有效。 
  如教学苏教版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一课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自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的是谁给家乡孩子的信,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读完以后大家交流。教师在布置好朗读要求以后,要注意巡视,要走到学生身边,关注学生的读书方式以及初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读得更投入。由此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以读为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文本内容整体把握,进而为提高阅读效果奠定基础。 
  二、精读课文,自我感悟 
  在初读课文、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感受以后,教师还要引领学生从初读走向精读。所谓精读,就是有选择地读。在精读内容的选择上,学生可以从文本内容的重点部分入手,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入手,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如教学苏教版语文《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时,在初读课文,了解李时珍为了写好《本草纲目》走过许多地方,经历各种艰辛的事迹以后,为了使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入,加深学生对李时珍的认识,我提出了以下阅读要求:自己读课文,边读边画描出写李时珍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的段落和句子,进行细读,边读边想,从这些句子中自己读懂了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李时珍夜宿古寺舀泉水,啃干粮,尝百草等具体事例的描述中感受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品质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语文教学中,精读课文可以使学生直接抓住阅读的重点,认真学习阅读。这样教学,不仅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涵 
  品读是对课文内容品赏玩味地读。阅读教学是教师、文本、学生和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品读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这样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读出文字表面的意思,还可以使学生通过品读了解文本背后的意思和内涵。 
  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真正深入文本,与文本真切对话,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品读的:“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能够跳出来,请大家再细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品读,并说说自己又读懂了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带着品读欣赏的眼光走进文本,有学生从“游人不知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句话中不仅读出了哪儿有儿童,哪儿就有春天,还从冰心奶奶的话中感受到了冰心奶奶的心里有“儿童”,笔下才有儿童,知道了她是一个热爱儿童的人;也有学生从“在颐和园门口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这句话中读了在别人眼里吵闹喧哗的孩子在冰心奶奶眼里却是活泼的、可爱的小天使。在阅读教学中,在品读中,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会更深刻,情感也会随之得到升华。 
  四、熟读课文,积累语言 
  让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积累语言材料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许多学生写作水平之所以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让学生多读课文,达到熟能成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自然而然中完成对语言的消化、吸收和运用,提高阅读效果。 
  如《草原》一课,文中第一自然段着重描写了草原美景,整个段落中,语言清新自然,读了以后读者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愉悦感,很想把课文多读几遍,以抒发此时自己满心愉快的心情。因此,在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让学生就第一部分反复阅读。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也参与其中,或引读,或和学生一起背诵,这样一来,学生读书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很快就达到了熟读成诵的效果,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积累了语言,为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文中的积累点,让学生反复阅读。在读中完成对语言文字的消化吸收,这样教学,既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又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势利导,采取各种有效形式,让学生能够充分读、享受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