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学前教育专业目前尚无独立成型的英语课程体系,这将直接制约和影响了高等职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相关英语能力目标的实现。深入剖析高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原因,探究职业教育类型实用型课程的解决方案,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其产生蕴涵着非常强烈的适应市场需要的特征。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即是调节学校功能和社会需求之间互动关系的过程,集中体现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由于英语在全球的广泛使用以及中国对英语的重视,幼儿英语成了许多幼儿园和早教机构的特色,因此学前教育英语课程设置如何满足这一市场的需求,是时下争论非常激烈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高职学前教育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现状及原因分析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中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以及课程评价办法均与普通本科类同,或是简单的压缩。高等教育大众化被更多地体现在大多数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不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需求上,造成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不一致的问题,这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重英语练习和等级考试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仍采用本科院校的英语教育目标,即培养全方位的“听、说、读、写、译”的英语高端人才。由于本科院校的许多学生毕业后会继续深造——考研或考博,英语是必考的内容,所以本科院校重视学生的英语听、读、写、译的能力,另外由于社会用人单位也将学生是否过了A级,四六级,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所以本科院校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仿本科英语教学,不少学校将A级通过率作为衡量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上课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做练习,讲解练习。这种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兴趣以及其今后的职业要求。高职高专学生英语水平普遍比较差,英语学习兴趣不浓,也没有进一步深造而需要考英语的要求,所以上述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大大超出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其结果是学生对英语越来越害怕,英语越来越差。
2.轻视学生的职业能力——轻视学生的听、说以及职业英语的能力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模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教育重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正式课程,英语课程则体现在对英语的使用上——即学生日常英语的听说能力以及与职业相关的职业英语,许多高职高专教学条件比较差,没有配套的英语语音室,有的学校甚至还是传统的教室——黑板加粉笔。听力训练也只能靠老师读,口语由于班级人数比较多(有些热门的专业,如学前教育、护理等达到50人左右),学生口语训练的机会非常有限。另外与职业相关的职业英语开设时间较短,学生也没有得到充足的训练,其结果是学生听不懂,说不出,不了解与自己职业相关的英语。
3.考试体系不健全,无法全方位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
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还是采用传统的终端性评价体系,以一次或几次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方式虽然简单,易于操作,但却无法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无法检测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与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
4.教材陈旧,内容广泛,无法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
现在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采用本科公外教材,这种教材一是难度比较大,大大超出了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能力,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和耐心;二是本科教材重英语基础知识,内容广泛,而高职高专的教学内容应突出实际性、实用性,重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学生会觉得本科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其今后的职业发展脱节,觉得学了也没用。
二.解决方案与探索
从当前高职英语课程的现状来看,只有更新观念,学习借鉴其他高职院校已有的成功的英语课程改革经验,从课程结构的设计开始,整合课堂学习内容,完善和优化实践教学的管理方法,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堂评价体系,才能最终解决高职英语存在的问题。
1.学习借鉴其他高职院校成功的英语课程改革经验,改革教学模式,实行分层教学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学生是由普高毕业生,职高毕业生和中专毕业生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毕业生的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异,少数普高毕业生英语基础较好,他们希望全方面地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通过四六级;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他们希望学一些比较基础的英语,提高自己使用英语的能力并急切地希望学习与职业相关的英语,如学前教育的学生希望学习幼师英语;还有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几乎为零,他们早已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对其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抵触情绪,他们学习英语是消极的、被动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老师。
如果把这些英语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区别很大的学生放在一个班,其教学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这种大杂烩的教学方法其结果是挫败了各个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因此按照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而实行分层教学是最好的出路,这在许多学校都已成功实行。学校可在新生入学时组织英语摸底考试,按成绩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可以使用同一套教材,但是要求不一样,对水平C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对话和听力部分以及最基本的专业英语(行业英语),能够用简单的英语进行日常交流;B层次的学生除了掌握C层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外,还要求掌握与行业英语相关的阅读和翻译、应用文的套写并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层次的学生除了掌握上述英语外,还应熟练掌握与行业相关的行业英语,并在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及英语应试方面都要进行训练,鼓励他们参加代表英语高层次的四六级考试,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发展做准备。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高专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不仅要求具备够用的,实用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作为高职高专的教师应该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如何加强这一队伍呢?首先高职高专院校要聘请行业企业的一线专家到学校来进行实践教学,如学前教育专业可聘请幼儿园一线英语教师来给学生上示范课,指导学生如何写教案,如何进行幼儿园英语教学。同时学校也应定期派老师到幼儿园进行实践锻炼,熟悉幼儿园的环节,获取幼儿英语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只有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合理的师资结构,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3.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
讲授性教学培养的是高理论,低动手的人才,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教师要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实践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应使用一切办法让学生开口讲英语,鼓励学生编对话,展示对话,进行小组讨论并展示成果,组织学生编英语儿童剧等。除课堂上的实践教学外,学校应定期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实践基地去进行实践学习,如学前教育的学生可安排到幼儿园去实习,当然实习应该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每一学期的实习目标和要求应该是阶梯式上升而不是平行的。
4.选择合适的教材:实用教材+专业教材
针对目前高职使用的教材不符合学生的英语水平且不实用,无法提高老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择教材应该遵循以下规则:首先,教材要选择高职高专的教材,难度不仅应该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且兼备实用性和趣味性,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英语》第二册的八个单元分别谈论职业计划、国外学习、时装秀、传统和习俗、网上冲浪、观光旅游、90后以及饮料文化,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内容,此外,该书还包含了许多应用文的写作,如书信、电子邮件、邀请函、奖学金申请表、求职信和简历、欢迎辞以及产品介绍等应用文的套写和模拟写作。由于这些实用性内容对培养生产管理第一线的人才非常重要,所以学生会觉得学了有用而努力地学习。学生在学习了一学期或者一年的实用教材后,应该学习专业英语,即与专业相关的英语。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学生在第三学期应该学习幼师英语,内容应该包含幼儿英语故事,英语儿童话剧,英文儿歌,幼儿英语课堂设计等等,由于这些内容均与幼儿有关,学生学习积极性会大大增加。如果选不到合适的教材,各高职高专院校还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办学目标组织老师编写教材,从而使教材更具实用性。
5.改革创新,构建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英语测试是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语言能力的检测,它应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因此英语考试的内容和题型设计都应注重实用性,既考查语言基础知识,又测试其英语应用能力,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真实语言水平。试卷分数只能占50%—60%,剩下的成绩应该是对学生英语口语和听力的测试,教师应记录每个学生平时的表现,里面包含口语、听力的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将学生的学习量化到每一堂课,这样学生就会重视学习的过程从而学到真正的本领。
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社会的需求,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实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使用能力,只有这样,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才能走得更远。
作者:张玉娥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