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依托教育理论 优化班级管理

2016-09-29 10: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班级管理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将“木桶原理”“罗森塔尔效应”“马太效应”等教育理论与班级实际情况相结合,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管理的自主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自主、自尊、自爱的良好品质,优化班级氛围,打造优秀的班集体。


  教育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班级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教师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才会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一、木桶原理——扬长促短

 

  木桶原理指的是一桶水的容积不是由最长的一块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一块板决定。因此,欲使“存水量”趋于最大值,必须想办法使木桶上的“短板”变长。那么,要建立优秀班集体,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作为班级管理者必须分清学生群体中的“长板”和“短板”,并且将着眼点放在“短板”上,但对“长板”也不能放松。要想提高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必须拉长单项工作中的“短板”;要想干好某项管理工作,必须补齐各个环节中的“短板”。

 

  把木桶原理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就是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用耐心和细心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可爱,激发心中对他们的关爱与热情,进而调动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在认清学生的“长短”之后,要寻求补“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要全面了解学生,对每个学生仔细观察,周密调查,认真研究,从“短”中发现“长”,进而做到扬“长”避“短”。要特别注意对后进生增加感情投入,多给些“偏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

 

  学生小昕来自农村,性格比较内向,家长平时对其要求很严格。由于忙于生计,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怕孩子学坏,孩子犯错时家长经常采用暴力管教的方法,以至于孩子胆小怯懦,不愿意与别人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对篮球情有独钟,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发现孩子的长处后,我让其担任班级体委和篮球队队长,很多活动都交给他安排。刚开始时活动被他弄得一团糟,我也不急不躁,耐心地对他进行指导。经过一年的锻炼,他的体委工作干得有声有色,篮球队长的工作更是出众。与此同时,他的篮球技术也突飞猛进,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被选为学校篮球队队长。之后他带领校篮球队的同学参加市里的篮球赛,因在比赛中表现突出被组委会评为最有价值球员。由于有了这样的经历,小昕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自信,全班同学都愿意与他交朋友,他与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也变得融洽了。这样的实例很多,教师要从学生的长处入手,用长处催化短处,促进学生的转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罗森塔尔效应——满怀期望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作为调查对象,并将调查结果以表格的形式交给校长。他极为认真地对校长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塔尔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人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在班级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利用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来管理班级。每次月考后,老师们都会对学生的试卷和成绩进行分析,并提出新的期待,有的学生进步很快,有的学生却见效不明显。期待效应的运用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如果低于最近发展区学生就容易自满,如果高于最近发展区学生就会失望,认为自己的努力效果不好,甚至会放弃努力。在优秀的班级中,学生一定会有明确的目标,目标是人们期望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结果。在班级这个最为行之有效的教育集体中,具有操作性的班级目标是其灵魂。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有团结、民主、健康、向上的班风,设置科学的目标是促成这种班风形成的有效途径。有经验的班主任都清醒地知道,每一个班级目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目标如教育总目标、学生的个人目标等一起构成一个体系,共同对班集体发生影响。在班级中实施目标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每次大型活动时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如每年的春季越野赛、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等。在学校下达比赛方案时就鼓励学生按照要求严格训练,比赛前再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激励学生在比赛中竭尽全力。通过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在其他方面也要全力以赴,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达到预期的目标。班主任要用这种奋斗目标去激励学生,鼓舞士气,使班级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还要注意目标的绩效反馈,用目标的实现来肯定学生的努力,在此基础上再向他们提出新要求,促使他们奔向新目标。对没有实现目标的学生也要适当鼓励,或暂时降低目标要求,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依托教育理论 优化班级管理


  三、马太效应——合作学习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在现实社会中,马太效应可以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荣誉、地位等)获得进步和成功,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班级教学中的马太效应是指相比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会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鼓励和指导。教师在分配其关注、鼓励和指导这种微观层面的教育资源时所存在的马太效应,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所重视。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发挥马太效应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避免出现两级分化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调强强之间、强弱之间、弱弱之间的关系,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由 “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扩大学生的信息拥有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1.小组合作学习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学习小组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愉悦的情感体验。小组合作学习将原有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关系改变为合作关系,小组成员可以发挥各自的学习长项,通过“兵教兵”实现文理科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小组合作学习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培养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又一制胜法宝。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阐释自己的见解提供了平台,增加了学生发言交流的机会,便于学生接受不同的观点,提高学习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3.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的能力。熟悉的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交流沟通,增强了集体意识。大家共同承担学习任务,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尽其能,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也有效突破了学习难点,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升。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学生都希望能有出色的表现,因此课前都认真做好预习工作。充当小老师的学生为了能教得更清楚透彻、讲得更全面仔细,课前对所要展示的材料认真地进行阅读分析和归纳整理,自学能力在预习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课堂讲授的学生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后,学习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自学能力也会提升得更快。

 

  总之,教师在“木桶原理”“罗森塔尔效应”“马太效应”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班级管理工作就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崔建学 袁春华 来源:黑河教育 2016年8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