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培养兴趣 感受音乐 发展能力

2015-12-15 10: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后,通过学习我体会到新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作为艺术课程的音乐学科,则强调学生兴趣的培养情感的体验和进一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一改过去培养“音乐家”的教学倾向。作为教师,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我在认真学习“课标”并在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音乐是为一切孩子服务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音乐家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他们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在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喜爱音乐,乐于学习音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使音乐教学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美的教学环境是实施美的音乐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它能直接感染学生,激发学习欲望。教室是光洁的地面,鲜艳的墙壁,醒目的音乐家画像,简洁实用的桌椅以及墙壁上内容各异的音乐挂图,都带给他们美的享受,使他们快乐地进行音乐势均力敌各项学习。
  在教授单纯符时,我引导同学折纸游戏,一张纸通过反复折叠和展开,使她们白了音符间的比例关系。而后,我启发学生大胆想像,说说每个单纯音符都像什么,有的说二分音符像鱼网,四音符完全像鱼钩;有的说全音符像馒头、像石子,四分音符像高尔夫球杆,八分音符像一个插在山坡上的小旗……同学们的力被激活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仿佛就在她身边,日常生活里熟悉的情景被她们生动的再现。她们扮演乌龟爬行来体会二分音符,学生用形象的方法认识了各种音符以后,让他们通过各种音响来实践,用一个音或一组音来表现不同的音符时值,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以愉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频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基础,是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她们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自主积极地参加学习,给她们更多的创造实践机会,使她们在音乐学习中迸发出创造火花。
  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有序地、积极地“ ”起来。每学唱一首新歌,弹奏一个乐曲,我都让学生先听,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感受音乐,随音乐旋律晃动身体,跟节奏轻轻跺脚,随音乐节拍捻指等,学生“动”的过程就是她们感受音乐、聆听音乐的过程。在进行音阶训练时,我引导学生和我一起做“柯尔文”手势,这不仅训练了学生内心感觉,还训练了手眼耳的协调能力。在节奏训练中,加入声势或打击乐,使单调的节奏丰富起来,在教唱新歌时,引导学生弹奏简单的旋律,将唱与奏结合起来。在进行音乐游戏时使用卡拉博康教学法,即将各种音符,拍号,节奏卡片等粘贴在自己的衣服上,学生可以用手自行摘下,自行进行组合与创作练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练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学会新的音乐后,让学生设计表演动作,在动中求乐,乐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如《两只小象》,学生可为小象设计了灵巧的走路姿势,顽皮时的嬉闹样子,特别是走路时两耳扇动形象逼真有趣。而在听到《娃哈哈》的音乐时,大家纷纷跳起了新疆舞,动起了脖子,扭起了腰。每到这时,我就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律动,发现设计得好的,我就请上来带领大家一起随音乐节律表演。这种由学生自己设计动作,学生学起来容易,表演也自如,气氛活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三、培养想象力,激发创作灵感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音乐创作中的自由联想的特点和音乐形象本身表现的丰富性有利于人的个性培养和发展,还有利于激发人的创作热情和创造能力。非语言性的音乐形象本身就以引起欣赏者丰富的联想为特点,对学生思维活跃,想法的约束,充分利用这一点是培养想象力的绝好途径。
  教师要注意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个性。奥尔夫指出,当老师给学生某个任务时,她么去做并不重要,尽可能地让她按各自的意愿、条件、方式去做,这样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授课中,全面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动脑想一想,演一演,奏一奏,让她在自己的实践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如教学《粉刷匠》,歌曲唱熟后,引导学生在钢琴上找出适当的伴奏类型,跟随伴奏类型作出相应的动作,伴奏类型不论快慢,都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根据《粉刷匠》的歌词,大胆想象。学生有的选择轻轻松的节奏,大家觉得很协调:有的选择极富动感的节奏,当时就有同学感觉好像在剥羊皮,而不是在刷浆,大家善意的笑了,课堂显得轻松活泼。学生在手舞足蹈的表演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主性,加深了对这首歌的内心体验和理解,享受到了音乐带给她们乐趣,也能让她们在未来的教学中用上这个方法。
  总之,在自主学习教育理念指导下,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训练创造能力,不仅全面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在促进学生音乐素质形成和发展同时,塑造了完美人格和进行了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
  新的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音乐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活动中达到美的体验、美得创造性以及美得组合。课标让我们的音乐课有了质的转变,学生是最大的收益者,她们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真切感受到主动参与教学的乐趣,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