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学困生是教师最头疼的工作。其实,学困生并不可怕,转化学困生虽非易事,但并非山穷水尽。我在近十年的教学工作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逐步摸索出一些转化学困生的经验。
一、弄清学困生“差”的阶段和隐藏性
学困生“差”的原因,除了其遗传因素外,有相当一部分学困生差是由于在学习的进程中出现阶段性隐藏。从整个小学阶段来看,小学低年级的“学困生”要比高年级的人数少。因为1-2年级的学生经过了学前班的训练,学生基本上能达到教学所规定的要求。此时,学生的学习形式只是一些简单的记忆型为主的学习模式,学生只要反复地机械背诵或抄写就能获得高分;但是,此时的这种教学模式一部分“学困生”在学习方面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他们的智力发展、能力提高、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因素都被这种简单地背诵或抄写所掩盖。此时,教学中。个别学生就出现了所谓高分低能的潜在危机,从而错过了形成必备能力的大好时机,这部分学生升入三年级以后,随着学习内容的进一步加深,再加上经过假期中的遗忘,部分学生就逐渐地暴露出学习弱点。如:学习毅力不够,理解力下降等不良症状。这部分学生此时在学习上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从而形成学习知识中的恶性循环,以致在听课的过程显得忐忑不安,小动作不断,养成了自控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习惯。从而造成家长和老师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感到厌倦,把他们的学习成绩当成衡量各个方面行为准则的标准,一举一动都与学习挂钩。如:刷牙慢也能挂钩,“看你考的那几分吧!刷牙也慢慢腾腾等等”学困生在生活中处处遭到冷落,紧张的学习生活空气压抑地透不过气来,四面楚歌。这样久而久之,学困生由于受压抑太大,有时在班级中用另外方式予以发泄,造成一些不应该发生的恶作剧等等……
二、理解尊重学生
转化学困生的关键是首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尊严,我们不能一味求全责备,不能用优等生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其次,要尊重他们的性格,由于个别学生天生的胆汁质性奋型、多血质的活泼性,黏液质的安静型和抑郁质的抑制性。如:胆汁质型的学生,在行为表现上属于战斗激情高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兴奋过程和较弱的抑制过程,如果强行抑制,易产生不良的后果,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是这种气质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理解和冷静是教育他们的切入点,这就要求教师尊重他们的性格,按照气质特点进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对学困生的不良行为进行必要的改造。
三、增强学困生的上进心
良好的心理是保持心理平衡、情绪稳定、承受压力和克服困难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既爱学困生,又要让学困生理解老师的爱生之心,如,老师每天给学困生进行补课,要让他们体会到这是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不是天天找他们的麻烦等等·····
另外,教学时,教师既要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又要为学困生的闪光创造条件。在课堂上通过板演、提问他们稍微努力就能做出的题目,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接触学困生的畏惧心理,产生学习兴趣,使其看到光明的前途,增强学习信心,能主动地学习。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困生“差”的要害是厌学,缺乏学习动机,因此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环节,具体做法如下:
1、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
首先,学困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既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又要有切合实际,只要努力就能实现的短期目标。
其次,目标不能超过学困生的努力限度,不能渴望不可及。比如:某学困生第一单元测试目标应当定为85分或者超过前一名学生就行。如果目标定的太高,即超过本人的增长限度,学困生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这样做不利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2、辅导内容具体,努力做到专讲专练。
学困生基础差,课堂上听不懂;辅导中应摸清他们不懂所在,变换辅导形式,努力做到内容具体,专讲专练。学困生的作业,试卷一定要面批,当面分析,找出他们存在的错误并及时予以纠正。
3、建立和谐的师生情。
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学生要尊敬老师,如果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不恰当,双方会产生对立情绪。如补课时,老师“恨铁不成钢”嫌学困生进步太慢,布置十几道、甚至二十几道数学题,慢慢地做吧!多练不就赶不上别人了吗?这样只能使学困生对做题反感,产生对立情绪,别无他意。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补课时,要让学困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少做题,做慢些。因为学困生有自卑感,即使有困难也不愿开口问老师,老师应当注意观察学生,主动帮助他们,这样便于建立师生间的友谊。
4、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人们获得知识,开阔眼界和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创新,改造世界的动力。小学生对于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产生广泛而浓厚的兴趣,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搞的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5、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小学生低年级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此间,教师一方面注重传授知识,另一方面要重点培养听课,主动思考等非智力因素,每一学期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提出比较具体的阶段性训练目标,并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对于典型的学生做好记录,为今后的补救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小学中高年级针对学困生要实施目标教学,实施学习任务的双向选择制;基本作业=自选作业。并且按周公布教学内容安排和一周的家庭作业的布置情况。这样,偏于学生了解教学的进程,便于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路人。把各项工作想在学生的前面,给学生的健康成长指明方向。
总之,只有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管理机制,齐抓共管,不给学困生留有不良习惯形成的土壤,及时把一些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中,那么学困生的转变就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