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但是目前西藏农牧区初中由于教学条件等种种原因,很多化学实验课无法正常开展,使化学实验探究题成为师生们最头疼的现实问题。在此论文中本人结合自己多年在西藏农牧区中学任教的教学经验,论述了目前西藏农牧区初中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以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显而易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化学教学的灵魂。为了了解目前西藏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农村化学教师如何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效的改变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本人作为一名西藏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西藏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变的几点策略:
一、当前西藏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实验教师的工作压力大
为了得到较准的结果,本人对西藏农牧区几所中学进行实地调查,并了解到目前西藏初中实行人教版化学教材,有上下两本书,而大部分学校只有初三才设有化学课,因此一年的时间内既要保证化学教学进度,又要保障做实验,这个对一名农村化学教师来讲压力很大。另外,很多学校教师短缺,化学教师除了至少要带2个以上班级的化学课外,有的还要担任班主任,同时兼任实验管理员等。而一节分组化学实验课从准备实验仪器到使用完毕清洗收拾实验仪器至少需要两三节课的时间,但是这些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待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使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由于力不从心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甚至放弃实验干脆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
2、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方面不够重视
目前西藏很多学校实行教师量化考评制度,也就是教师的一切工作表现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而领导很少关心学生的动手能力或者创造能力培养等方面。这个对一名化学教师来讲是个很大的矛盾,因为即便你怎么重视实验,但是学生的成绩上不去你始终成为一名领导眼中的失败者。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注重的主要是化学知识及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化学实验的研究远远不够,平时的听课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思维能力的研究,至于实验的成功与否、实验经验的积累、实验的后记则往往被忽视。
3、农村学生学习基础薄弱
由于西藏农村学生生源较差,从小欠缺科学实验的动手意识,而且学生的汉语文基础较差,因此对科学实验的现象及结果方面不会正确地表达。特别是在西藏农村,目前很多学生没有条件去上网搜索资料,查阅书刊收集资料等等,这使学生对探究性学习方面存在极大的挑战。另外、目前西藏农牧区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比如我们学校很多小学毕业成绩较好的学生都流失到城里的几所重点中学念书去了,留下的大部分是基础较差或者学习目标不强的学生。
二、改进实验教学的几点策略
以上本人通过对西藏农牧区中学的化学实验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目前西藏农牧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分析了其问题的起因。为了在西藏农牧区能够正常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本人下面提出几点策略,仅供参考。
1、加大投入、保障供给。众所周知,做实验必须要有实验装置,而目前西藏农牧区很多中学化学实验室仪器药品数量有限,甚至有的学校只有一间化学实验教室不能满足当前初中化学实验的需求。因此,学校应该要征得上级领导的支持,加大对实验的投入。另外,学校有必要去落实对化学实验员和实验教师的健康补贴,以保护化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能够对教学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通过多媒体技术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既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又可以使学生反复观看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同时,由于传统的实验教学,很难完成爆炸性实验和毒性较大且不易控制的一些危险实验,而多媒体正好可弥补这一缺陷。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这些易燃、易爆、易出错、难呈现实验结果的实验,以达到既加深学生印象,又确保实验有效的最终目的。
3、 提高实实验教师素质
由于做一次化学实验比较麻烦,所有准备工作大部分都是由教师自己去完成的,久而久之任课教师对实验课嫌麻烦干脆走走形式过了。为了保障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学校就要有坚强的后勤保障,起码要有一位实验室管理员,若有条件要配备一位专职的实验员,提高农村中学实验教师和实验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总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西藏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较不乐观,为了改变教师观念改善化学实验教学的落后现状,以上本人结合自己多年在一线教学的经历,分析了目前西藏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几点今后的改进策略,仅供参考。
作者:贡嘎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