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科学小论文1000字一等奖

发布时间:

科学小论文1000字一等奖

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一、玉米田的化学除草(一)玉米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其发生规律 我省玉米田杂草可分为三大类,即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一年生阔叶杂草和多年生杂草。常见的主要杂草种类有:1、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主要有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马唐、野燕麦、牛筋草、野黍等。2、一年生阔叶杂草:主要有藜(灰菜)、苍耳、反枝苋、龙葵(黑星星)、风花菜、铁苋菜、香薷(野苏子)、水棘针、狼巴草、柳叶刺蓼、酸模叶蓼、兰花菜、苘麻、繁缕、马齿苋、猪毛菜、菟丝子、猪殃殃等。3、多年生杂草:主要有问荆(节骨草)、苣荬菜、小蓟(刺儿菜)、大蓟(大刺儿菜)、芦苇等。(二) 化学除草方式的选择 玉米田杂草的化学防除,主要采取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两种方式,应根据土壤类型、地势、气象条件及杂草群落等情况选择适宜的化学除草方式。 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的优点是防除杂草于萌芽期和造成危害之前,有利于玉米苗期生长,除草效果比较稳定,即便防除杂草效果不好,苗后还可进行补救。缺点一是土壤处理受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pH值影响较大,土壤过于黏重、有机质含量过高或pH值不符合某种药剂时不适宜采用土壤处理;二是药效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特别是春季干旱、风大和异常低温或高温都会影响除草效果;三是有些除草剂如嗪草酮、2,4—D丁酯等在砂质土、低洼地由于药剂的淋溶易产生药害。 苗后茎叶处理的优点是受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土壤湿度的影响较小,可根据已出土杂草种类选择适宜的除草剂,针对性强。缺点一是在干旱少雨、空气湿度小和杂草生长缓慢的情况下除草效果不佳;二是有些药剂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条件下易产生药害;三是苗后茎叶处理必须在大多数杂草出土且具有一定附着药液的叶面积时才能进行。玉米田播前、播后苗前主要采用乙草胺分别同2,4—D丁酯、阿特拉津、嗪草酮混用。1、玉米田播后苗前封闭除草配方(用药量按公顷计算)① 50%乙草胺25~0升或90%乙草胺4~2升加72% 2,4~D丁酯0~5升。② 50%乙草胺25~0升或90%乙草胺4~2升加70%嗪草酮400~500克,乙草胺混嗪草酮的复配制剂有50%安威,每公顷用25~0升。③ 50%乙草胺5~5升或90%乙草胺1~8升加38%阿特拉津2~5升。乙草胺混阿特拉津的复配制剂有40%乙•阿合剂(乙•莠合剂),每公顷用5~0升。④ 50%异丙草胺7~75升加72% 2,4—D丁酯0~5升。异丙草胺混2,4—D丁酯的复配制剂有50%双乐,每公顷用75~65升。异丙草胺混2,4—D丁酯和扑草净的复配制剂有60%苞豆宁,每公顷用7~75升。⑤ 90%乙草胺8~2升加75% 噻吩磺隆30克。2、玉米田土壤处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玉米田土壤处理配方中有2,4—D丁酯的配方只能用于播种后出苗前,含有嗪草酮、阿特拉津的配方在玉米播前或播后苗前均可使用。②土壤有机质含量在6%以下的地块适宜采用土壤处理除草方式,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黏重、土壤水分不好用高量,反之用低量。有机质含量2%以下砂质土,低洼地不能选用含嗪草酮的配方。(三)玉米田苗后茎叶处理目前玉米田苗后茎叶处理的除草剂品种较少,安全系数较高且杀草效果较好的玉米田苗后除草剂只有玉农乐(烟嘧磺隆)。玉农乐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使用成本过高,较难被农民接受。一般将玉农乐同2,4—D丁酯或阿特拉津混用,可降低除草成本,提高对玉米的安全性,减轻对后作的影响。 玉米田苗后茎叶处理在玉米的安全性3~5叶期,尤其是玉农乐与2,4—D丁酯混用不能在玉米5叶期之后施药。田间杂草基本出齐,多数杂草2~4叶期喷雾。施药期过晚,杂草抗性增强,除草效果受影响。喷药时要求气温在15~25℃,空气相对湿度65%以上,风速4米/秒以下时进行。按要求选好喷雾器械和喷嘴并按喷药作业操作规范施药。1、玉米田苗后茎叶处理配方(用药量按公顷计算)① 4%玉农乐9升加38%阿特拉津5升对水150升② 4%玉农乐9升加72% 2,4—D丁酯3升对水150升用苗后茎叶处理可加入喷液量1%植物油型助剂或其它表面活性剂,可增加药效,降低用药量,在干旱条件下亦可获得稳定的除草效果。2、如何正确使用玉米田苗后除草剂近几年,玉米田由原来的苗前封地除草剂发展到现在使用的苗后除草剂。两者相比,苗后除草剂更优于苗前封地除草剂的效果。但由于农户使用时期、方法不当,经常造成生产上出现一些药害问题,造成玉米矮化、不长,直至减产,现根据生产实践,归纳以下八条供玉米种植户参考。   按照规定剂量进行常量喷雾,不可随意加大药量。   采用“二次稀释法”,先配成母液,后对水均匀喷雾。   一般玉米苗后除草剂使用适期应在玉米可见叶2叶以后至可见叶5叶以前。若在5~7叶期用药,应在玉米行间使用,避免药液喷到心叶内。   有些玉米苗后除草剂对甜玉米、制种田、自交系比较敏感,勿用。应严格按照除草剂标签说明使用。   用有机磷药剂处理过的玉米对苗后除草剂敏感。两药间隔期至少7天。   使用机动喷雾器施药,不得擅自增加药量,禁止重复喷雾。  除草剂使用前要注意清洗喷过有机磷农药的喷雾器。   下午4点以后用药效果好,持续高温天气(气温超过35℃)避免用药。

生活中的科学发现生活中,科学是无处不在的,有时它很有可能就从你的指间滑过了,能不能抓住它就要看你能不能发现它了。生活中有很多事值得我们关注,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往往一件小事,它就能引起众多人的探索与思考有些甚至成为千古之谜。所以说: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记得有一次我整理房间,翻出了小学时的作业本。这些本子乱七八糟地堆在我的书桌上,我偶然发现这些本子上铅笔、钢笔、圆珠笔的字迹,蓝蓝黑黑的粗细不同,清晰程度也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我一下子心血来潮,做了一个小实验。我首先向大人们了解一下纸的构造。原来纸的主要成分是微细的纤维。我还了解了三种笔的笔芯和笔墨的成分:铅笔的笔芯由石墨与黏土搅拌烧制而成;钢笔的笔墨是一种染料;圆珠笔的笔墨是由油和某种特殊颜料调配得来的。接着我找来三种纸:一种十分光滑、一种非常粗糙、一种是我们普通作业本的纸。我用钢笔、铅笔、圆珠笔分别在三张纸上画了一条直线,结果发现:光滑的纸上画铅笔的直线比较模糊,其它两条都非常清晰。我用手一抹,钢笔的字迹几乎消失,而圆珠笔基本维持原样。粗糙的纸上,三条直线区别很大;铅笔直线像排列整齐的一排蚂蚁,断断续续:钢笔直线像一条毛毛虫,周围有毛边;而圆珠笔直线则连续圆润,光滑而没有毛边,普通作业本纸上的三条直线区别不大。通过我的研究,后来我又去请教老师。最后我发现,原来,用铅笔写字时,铅笔附在纸的表面上,粗糙的纸凹凸不平,铅粉只附在凸出的地方,而凹面就没有留下痕迹,因此字迹断断续续。光滑的纸,铅粉不容易吸附,所以只留下一条模糊的痕迹。钢笔和圆珠笔的笔墨能渗入纸的纤维,而圆珠笔的笔墨中含有油,吸附力较强,留下的痕迹也比较圆润。但是由于这些油时间长了会渗透,影响字迹的清晰和书面的整洁。 瞧!这就是生活中的科学。科学是发现出来的。要知道,好多科学家就是从平凡的小事中发现科学,再深入思考而得出结论的。比如说牛顿,他就是从苹果成熟落在地上这一件极其平凡的小事中,而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么一个伟大的成果。还有“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这些都能说明科学在我们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它。 处处留心皆学问。就像前面说的纸张、笔墨等这些文具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了,也因其普通而被人忽视。但是,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它,研究它,我们就能从中得出可贵的结果。愿我们都从平凡小事的细致观察中做起。朋友们,让我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人体里的魔术师人的血液里含有许多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元素就像是一个个的魔术师,维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的身体里一旦缺少了这些魔术师们中任何的一个,一些可怕的疾病也就会接踵而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魔术师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分子——镁。镁在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光和热,燃烧后会变成灰白色的细细的粉末。另外,由于镁能够和二氧化碳发生燃烧反应,因此镁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先来说一说镁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吧。很多人容易在夜里睡眠时发生腿部“抽筋”,特别是在夜里着凉的时候比较严重。不少人把这种“抽搐病”统统归咎于缺钙,殊不知从人体对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需求来说,缺镁时也会发生这种症状。而且,据国内外科学家研究数据表明,人到了中年以后要多吃富含镁的食物以保持健康。因为人们在中老年多发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塞、糖尿病等疾病与人体内镁元素的降低有着重大的联系。另外,镁参与人体内的一系列新陈代谢的过程,包括骨及细胞的形成等,调查结果表明镁与神经肌肉和心脏功能有密切关系。人体内如果缺镁,可导致肌肉无力,耐久力降低。由于运动,特别是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大量消耗体内的镁,从而降低肌肉的活动功能,严重时甚至还会发生抽搐、痉挛等。许多专家认为,在正常摄入食物的情况下,一般不存在缺镁和补镁的问题。若出现缺镁症状时,应该多吃一些谷类、豆类、绿色蔬菜、蛋黄、牛肉、猪肉、河鲜产品、花生、芝麻、香蕉等含镁丰富的食物。另外,豆腐中也含有丰富的镁。所以,多吃一些卤水豆腐也能够有效地避免和治疗身体因缺少镁带来的各种疾病,如抽搐病等。镁普遍存在于食物中,由于叶绿素是镁卟啉的鳌合物,所以绿叶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镁。食物中诸如糙粮、坚果也含有丰富的镁,而肉类、淀粉类食物及牛奶中的镁含量则不是很高。除了食物之外,从饮水中也可以获得少量镁。由于酒精中毒的人通常有缺镁的现象,所以常喝酒、喝浓茶和喝浓咖啡的人最好多摄取镁。但是摄取镁也不能过量,否则将会适得其反。过量摄入镁会导致恶心、胃肠痉挛等胃肠道反应,出现昏睡不醒、肌肉无力、肌麻痹,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导致心脏传导阻滞或者心跳停止。如果体内含镁量过多,可以摄入一定量的钙来缓解。镁不单单对人的身体健康起着重大的作用,作为一种金属元素,镁在其他方面也有着重大的作用。比如说镁常用做还原剂,去置换钛、锆、铀、铍等金属。主要用于制造轻金属合金、球墨铸铁、科学仪器脱硫剂脱氢和格氏试剂,也能用于制烟火、闪光粉、镁盐等。镁的结构特性类似于铝,具有轻金属的各种用途,可以作为飞机、导弹的合金材料。但是镁在汽油的燃点可以燃烧,这一点也限制了镁在这方面的应用。总的来说,镁等元素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不可缺少的。

科学小论文1000字一等奖作品

光环衡钢花好月圆好好干活雨u含含糊糊uuu哈哈哈哈哈哈孤鸿寡鹄哈哈镜计划经济很久很久含含糊糊几号回家紧急集合黄金季节近近景近景回家结婚哼哼唧唧霍建华巨匠近近景近景近近景近景近近景近景家具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干活韩国国会宝贝回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胡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股海护航回家好好

前几天,隔壁邻居小丽家要搬家,我们去为她们送行。一切准备妥当后,爸爸又搬起了两盘妈妈最得意的吊兰。我心想:小丽家都有两盘小树做装饰了,爸爸还搬吊兰干什么?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思佳,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搬两盘吊兰去吗?”“我就是不明白”。我说,“小丽家已经有植物了呀,她们又不是不搬走那两棵小树,你还搬吊兰去干什么呀?”爸爸说:“植物能制造新鲜空气,人和动物都离不开它!”我们的生存离不开植物?我半醒半疑,决定自己去证明一切。星期天的时候,我从小笼子里取出两只小白鼠。这两只可怜的小白鼠即将成为我的实验品。它们不停地挣扎着,隔着圆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用小眼睛瞪着我。我把第一只小白鼠放在一个透明的缸里,把缸封得严严实实的,生怕瓶里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想通。我仔细地观察着,只见小老鼠沿着缸壁,绕着缸底走动着。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吗?难道爸爸说的不是真的?可是,没过几分钟,只见小老鼠走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滞不前,奄奄一息的样子。说时迟那时快,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轻轻拿开,捉出第一只小老鼠,放进第二只小老鼠,又放入了妈妈种在一次性杯里的小植物。然后轻轻地盖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着缸,只见小老鼠惊慌地乱窜。过了好久也没要咽气的样子。这个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输送我们所需要的氧气。为了进一步证明人类和动物对植物的依赖性,我来到老家附近一个大型工厂。那儿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味道,熏得我直咳嗽。然后,我又跑到我们家屋后的竹林里,那是一个空气新鲜的地方,我感到极为凉爽。这个实验证明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使人呼吸顺畅。这两个实验证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与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其中到底有多大的科学道理呢?我又去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总结出以下几点:1、人必须依靠植物提供氧气,只有植物才能制造氧气。都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氧气可是人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呀!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万多次,吸入氧气75千克,呼出二氧化碳9千克啊! 2、动物与植物的呼吸,物质的燃烧,也都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样一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就一天天增加么?不!天地间之所以没有产生过这种危机,就是因为植物既是天然氧气“制造厂”,又是二氧化碳的“广阔市场”。 3、有人做过统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制造氧气750千克,消化二氧化碳1000千克。所以算起来,只要有10万平方米的林木,就能提供一个人氧气的需要量,并把他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就是因为有植物源源不断地补充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才能保持基本恒定。相反,如果没有植物,地球上的氧气大概只要500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用完。所以,人类和动物能够维持生命,活动时所需要的氧气,必须归功于绿色植物。植物与我们人类和动物的生命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在此,我们呼吁全社会的人们不要再砍伐植物,让植物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报纸上就不会刊登乱砍乱伐树木的报道!加油!为我们的后代留一个美丽的世界。

妈妈曾给我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迷语告诉我们: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做了实验。 我从墙角处捉来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盖有玻璃,便于观察)。没等蜘蛛织网,我又捡来一只死的小虫、一只死苍蝇,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随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为了彻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苍蝇,第二天,我又来到盒子前观察,看到死昆虫、死苍蝇还在原来的地方,可盒子角处多了一个网,蜘蛛在网上安静地趴着。这时,我想:昨天死苍蝇、死昆虫没被吃掉是不是因为没有网呢?于是,我又将死苍蝇拿起来轻轻地放在网上,可蜘蛛还是一动不动,紧接着,我又用笔轻轻地触动了一下网的边缘,咦,蜘蛛好像有了反应,开始向颤动的方向爬去,我把笔收回,网停止了颤动,信号断了,它就停了下来,不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我又用笔尖触动网上死苍蝇的身体,网开始颤动,蜘蛛就开始向这边爬来,我又把笔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样,过了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噢!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蜘蛛是靠网的颤动来产生感觉的,靠织网而捕食的。于是,我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为了证实蜘蛛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我又做了实验。将笔尖放在网上死苍蝇的身上,长时间的颤动,网的震动越来越大,蜘蛛产生的感觉好像也越来越强烈,蜘蛛便匆匆地赶过来,等蜘蛛碰到苍蝇,我将笔尖收回,只见蜘蛛尾部很快喷出黏乎乎的丝将苍蝇捆住,接着又看着蜘蛛的背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吸食苍蝇,不一会儿,网上就剩下一个完整的空壳了。这个实验证明蜘蛛吃动的昆虫。 我们探密小组又到图书馆、书店查阅了大量有关蜘蛛的书籍。其中《普通动物学》一书中写道:蜘蛛为食肉性动物,其食物大多数为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但口无上颚,不直接吞食固体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当昆虫等动物触网时,会用力在网上挣扎,使网丝颤动而使蜘蛛很快发觉,蜘蛛便顺着纵向丝向猎物爬去,用蛛丝包裹猎物,固定于网上,先用螯肢内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获猎物体内,将其杀死,再由中肠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获物的组织中,很快将其分解为液汁,然后吸进消化道内,最后吃剩下的体壳,就被完整的弃留在蛛网上了。这些充分证明:飞来的昆虫使蜘蛛网颤动,网颤动会使产生感觉,蜘蛛产生感觉就会将猎物捕获,因此,证实了蜘蛛只吃活动物,而不吃死的昆虫。

你是我的女朋友。

科学论文1000字一等奖作品

妈妈曾给我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迷语告诉我们: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做了实验。 我从墙角处捉来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盖有玻璃,便于观察)。没等蜘蛛织网,我又捡来一只死的小虫、一只死苍蝇,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随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为了彻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苍蝇,第二天,我又来到盒子前观察,看到死昆虫、死苍蝇还在原来的地方,可盒子角处多了一个网,蜘蛛在网上安静地趴着。这时,我想:昨天死苍蝇、死昆虫没被吃掉是不是因为没有网呢?于是,我又将死苍蝇拿起来轻轻地放在网上,可蜘蛛还是一动不动,紧接着,我又用笔轻轻地触动了一下网的边缘,咦,蜘蛛好像有了反应,开始向颤动的方向爬去,我把笔收回,网停止了颤动,信号断了,它就停了下来,不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我又用笔尖触动网上死苍蝇的身体,网开始颤动,蜘蛛就开始向这边爬来,我又把笔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样,过了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噢!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蜘蛛是靠网的颤动来产生感觉的,靠织网而捕食的。于是,我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为了证实蜘蛛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我又做了实验。将笔尖放在网上死苍蝇的身上,长时间的颤动,网的震动越来越大,蜘蛛产生的感觉好像也越来越强烈,蜘蛛便匆匆地赶过来,等蜘蛛碰到苍蝇,我将笔尖收回,只见蜘蛛尾部很快喷出黏乎乎的丝将苍蝇捆住,接着又看着蜘蛛的背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吸食苍蝇,不一会儿,网上就剩下一个完整的空壳了。这个实验证明蜘蛛吃动的昆虫。 我们探密小组又到图书馆、书店查阅了大量有关蜘蛛的书籍。其中《普通动物学》一书中写道:蜘蛛为食肉性动物,其食物大多数为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但口无上颚,不直接吞食固体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当昆虫等动物触网时,会用力在网上挣扎,使网丝颤动而使蜘蛛很快发觉,蜘蛛便顺着纵向丝向猎物爬去,用蛛丝包裹猎物,固定于网上,先用螯肢内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获猎物体内,将其杀死,再由中肠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获物的组织中,很快将其分解为液汁,然后吸进消化道内,最后吃剩下的体壳,就被完整的弃留在蛛网上了。这些充分证明:飞来的昆虫使蜘蛛网颤动,网颤动会使产生感觉,蜘蛛产生感觉就会将猎物捕获,因此,证实了蜘蛛只吃活动物,而不吃死的昆虫。

我不知道,我不会写,你看别人的叭

科学小论文1000字一等奖作品六年级

我有一篇!妈妈曾给我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迷语告诉我们: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做了实验。 我从墙角处捉来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盖有玻璃,便于观察)。没等蜘蛛织网,我又捡来一只死的小虫、一只死苍蝇,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随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为了彻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苍蝇,第二天,我又来到盒子前观察,看到死昆虫、死苍蝇还在原来的地方,可盒子角处多了一个网,蜘蛛在网上安静地趴着。这时,我想:昨天死苍蝇、死昆虫没被吃掉是不是因为没有网呢?于是,我又将死苍蝇拿起来轻轻地放在网上,可蜘蛛还是一动不动,紧接着,我又用笔轻轻地触动了一下网的边缘,咦,蜘蛛好像有了反应,开始向颤动的方向爬去,我把笔收回,网停止了颤动,信号断了,它就停了下来,不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我又用笔尖触动网上死苍蝇的身体,网开始颤动,蜘蛛就开始向这边爬来,我又把笔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样,过了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噢!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蜘蛛是靠网的颤动来产生感觉的,靠织网而捕食的。于是,我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为了证实蜘蛛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我又做了实验。将笔尖放在网上死苍蝇的身上,长时间的颤动,网的震动越来越大,蜘蛛产生的感觉好像也越来越强烈,蜘蛛便匆匆地赶过来,等蜘蛛碰到苍蝇,我将笔尖收回,只见蜘蛛尾部很快喷出黏乎乎的丝将苍蝇捆住,接着又看着蜘蛛的背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吸食苍蝇,不一会儿,网上就剩下一个完整的空壳了。这个实验证明蜘蛛吃动的昆虫。 我们探密小组又到图书馆、书店查阅了大量有关蜘蛛的书籍。其中《普通动物学》一书中写道:蜘蛛为食肉性动物,其食物大多数为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但口无上颚,不直接吞食固体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当昆虫等动物触网时,会用力在网上挣扎,使网丝颤动而使蜘蛛很快发觉,蜘蛛便顺着纵向丝向猎物爬去,用蛛丝包裹猎物,固定于网上,先用螯肢内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获猎物体内,将其杀死,再由中肠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获物的组织中,很快将其分解为液汁,然后吸进消化道内,最后吃剩下的体壳,就被完整的弃留在蛛网上了。这些充分证明:飞来的昆虫使蜘蛛网颤动,网颤动会使产生感觉,蜘蛛产生感觉就会将猎物捕获,因此,证实了蜘蛛只吃活动物,而不吃死的昆虫

生日

科学小论文一等奖800字

我不会,有没有被这个回答蒙住?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谁能真

科技小论文 范文1:树干为什么是圆的 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树干的形态都近似圆的——空圆锥状。树干为什么是圆锥状的?圆锥状树干有哪些好处?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 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植物的茎有支持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其他养分的作用。树木的茎主要由维管束构成。茎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质部木纤维承担,虽然木本植物的茎会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茎的木纤维数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树木茎的横截面面积一定。接着,我们围绕树干横截面面积一定,假设树干横截面长成不同形状,设计试验,探索树干呈圆锥状的原因和优点。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1)横截面积和长度一定时,三棱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最大,横向承受力最小;圆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不如三棱柱状物体,但横向承受力最大;(2)等质量不同形状的树干,矮个圆锥体形树干承受风力最大;(3)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影响着树木横截面的形状和树木生长的高矮。近似圆锥状的树干,重心低,加上庞大根系和大地连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稳度更大;(4)树干横截面呈圆形,可以减少损伤,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的袭击。同时,受风力的影响,树干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似,不管风力来自哪个方向,树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树干不易受到破坏。 以上的实验反映了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1)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状物体,具有最大纵向支持力,其形态可用于建筑方面,例如角钢等;(2)横截面是圆形的圆状物体,具有最大的横向承受力,类似形态的建筑材料随处可见,如电视塔、电线杆等。 在我的观察、试验和分析过程中,逐渐解释、揭示了树干呈圆锥状的奥秘,增长了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应用,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初步学会了科学观察和分析方法。 范文2:皮鞋为什么越擦越亮 每到星期天,我总要完成妈妈交给我的擦鞋任务。告诉你,这可是我一星期零花钱的来源哦!拿到沾满灰尘的皮鞋后,我先把鞋面的灰尘擦掉,然后涂上鞋油,仔仔细细地擦一擦,皮鞋就会变得又亮又好看了。可这是为什么呢 我找了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新旧两双皮鞋进行对比观察。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的表面比旧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旧皮鞋涂上鞋油,仔细擦过后,虽然亮了许多,但仍无法与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与鞋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呢? 我取来一双没擦过的旧皮鞋,在放大镜下鞋面显得凹凸不平的。然后,我再在皮鞋上圈出两块表面都比较粗造的A区和B区,A区涂上鞋油并仔细擦拭,B区不涂鞋油作空白对照。我发现A区擦拭后,表面明显变光滑了许多,而且放在阳光下也比B区有光泽。为什么两者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 我想到在物理课上老师曾经讲过:影剧院墙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样可以使声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让观众不受回声的干扰。同样道理,光线照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产生反射,假如这个平面是高低不平的,光线就会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这个平面是光滑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皮鞋的表面原来就不是绝对的光滑,如果是旧皮鞋,它的表面当然更加的不平,这样它就不能使光线在一定的方向上产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没有什么光泽。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颗粒,擦鞋的时候这些小颗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让鞋油涂得更均匀些,就会使皮鞋的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线的能力也加强了。 通过实验,我终于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 范文3:醋对花卉有什么影响 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花卉则能净化生态环境,并美化我们的生活。 你是否想到过,醋和花卉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怀着好奇心,开展了这个课题的探究。据富有种花经验的人告诉我们,对盆栽花卉施些醋溶液,可改善盆花的生长,增加花朵,而且花艳叶茂。这一点我们在实验中很快就证实了。 浓度不同的醋溶液,对花卉有不同的影响吗?这是我们第二阶段的实验。我们选取长势相同的满天星、报春花、月亮花各四盆,分为四组,每组(三盆)各有三种花卉,分别编号、贴上标签。同时,我们取食用白醋配制成1%(pH值为2~3)、0.01%(pH值≈4)、0.0001%(pH值≈6)三种浓度不同的溶液,每天分别给三组盆花固定喷洒一种醋液,第四组盆花洒不含醋的清水。每五天观察记录花卉的生长情况。 这项实验的结果是:喷洒低浓度醋液(pH值≈6)对这几种花卉没有明显影响;喷洒中等浓度醋液(pH值≈4)的花卉明显长得比其他几组好,花苞多,开花期提前,而且花色较浓艳,花期也延长了;喷洒pH值2-3的高浓度醋液后,反而使花朵过早凋萎。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告诉你:种花时适当喷洒一些醋液,可使花卉长得更好。不过要掌握好醋液的浓度,醋酸过浓则会伤害花卉。

一、什么是科学小论文 有些同学把写科学小论文看得很神秘,认为是科学工作者的事,对我们少年儿童是高不可攀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同学们不仅能写而且可以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来。 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是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研报告。同学们写的科学小论文,比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要短一些、浅一些。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那么,科学小论文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它必须具备"三性"。 1、科学性。科学性是科学小论文有别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学小论文的生命。它要求选题科学,研究的方法正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且符合逻辑,文字简洁准确。 2、创造性。小论文的选题、主要观点要有自己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样的小论文没有参加过各级科学讨论会,也没有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过。当然,你如果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新颖、独到而又论据充分、言之有理的见解也是可行的,不失创造性。 3、实践性。论文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观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有实践依据;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不能有凭空捏造、猜测、成人包办代替的迹象。 以上"三性"是衡量科学小论文的质量标准。如写"太阳花",尽管你的观察细致入微,它的姿态描写得栩栩如生,它的品格剖析得完美无缺,但如果没有获得科学的、有意义的结论,那最多只能算是一篇好的散文或观察日记,而不是科学小论文。 写科学小论文是一件很艰辛的工作,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成功属于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青少年朋友! 二科学小论文的类型 科学小论文最常见的形式有科学观察小论文、科学实验小论文、科学考察小论文和科学说明小论文。 (一)科学观察小论文 科学观察小论文,是指青少年对某事物或自然现象通过周密细致的观察,并对取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综合研究后得出结论,作出科学的解释和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科学观察小论文中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或现象,是在自然发光的条件下不加以人为控制发生的,所以文中所描述的内容应是作者所观察的对象、过程和它产生的条件、各种现象,不能附加人为的任何条件或个人偏见。另外,观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反复进行的活动,需要作者耐心、细致、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科学实验小论文 科学实验小论文,有时也称"实验报告",是青少年对研究的对象创设特定的条件,经过反复实验,对获取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而写出的文章。它着眼于对实验过程的客观叙述以及实验现象的科学解释。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步骤详尽,数据准确,说明力强,得出的结论真实可信,不失为一篇优秀的科学实验小论文。 (三)科学考察小论文 你想研究某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域污染程度、某地的空气污染源,弄清某奇石奇山的演化过程、某范围动植物资源及分布情况等,你就得实地考察。通过调查、访问、实地勘探等考察方式为主要研究手段写出的小论文称为科学考察小论文。有时也称为"科学考察报告"、"科学调查报告"。 荣获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学讨论会一等奖的《愿胜天水库的水常绿》一文中,小作者们对水库的地理生态环境、库容等作了实地考察,并力所能及地进行了实测,找出水库存在的隐患,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建议。文中除写明了考察时间、对象、内容及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外,还绘出了"胜天水库集雨图"、"强烈侵蚀中山示意图",加上一些实际数据,使读者对考察对象有比较概括清晰的认识。 写科学考察小论文时,有时还应将有关动植物、岩石、土壤等标本或照片附在文后,以增强说服力。 (四)科学说明小论文 科学说明小论文是指作者通过利用翔实可*的资料对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一类小论文。一般来说,它并不直接采用观察、实验、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从书刊资料、师长等地方获取丰富的第二手材料,并经过自己的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用自己所理解的语言阐明某一观点。 《为什么说贵阳是祖国的第二春城》是获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讨论会三等奖的小论文,该文作者的研究方法有其特别之处,一是利用广播、电视,坚持记录整理贵阳与昆明两地的天气和温度;二是利用现成的科研成果《中国气候图集》找出有代表性的重庆、北京的气温情况来同贵阳、昆明相比较;三是从书上查证昆明与贵阳1、4、7月和10月的平均气温,进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这类文章虽然没有前三类的亲自实践得到论据,但它毕竟是通过作者精心地收集整理资料,综合分析提出了新的观点,新的见解,所以也承认它是科学小论文。 特别提醒的是,写科学说明小论文是,千万不要提出一个问题后就赶忙查资料,再不加分析地原本照抄、作出解释,这样没有新意,没有新的见解的文章只能算是一般性科普文章,不能称为科学小论文,更不能培养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科学小论文的选题 写作小论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研究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有人说,选择好题等于完成小论文的一半,可见小论文选题的重要性。 有的同学说,大自然的奇妙现象太多了,研究什么好呢?有的同学说,大自然的事物我都已看惯了,没有发现什么新奇现象。再说,我想研究的东西别人已经研究过了,写了没多大意义。 实际上,只要你明白了选题的基本原则,掌握常见的几种选题方法,而且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科技活动中做个有心人,就一定能发现值得探讨的题目。 科学小论文选题的方法很多,个人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适时选择。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选题方法,供同学们选题时参考。 1、偶然发现法。一个星期天,松滋的胡长城同学在屋后的小沟边玩耍。沟里有许多小蝌蚪游来游去。忽然,他发现有一个小蝌蚪与其它蝌蚪不和似的,孤独地在一边游。他用小树枝把那脱群的蝌蚪拔到成群的蝌蚪中去,不一会儿,它又孤独地游到一边去了。他感到奇怪,就用瓶子将他和另外成群的几个小蝌蚪分别装起来,放在家里饲养观察。最后,不合群的小蝌蚪成了青蛙,其它长成了癞蛤蟆。通过长期观察,它弄清了青蛙和癞蛤蟆的幼子之别,写出了一篇优秀小论文。 这种选题没有事先考虑,只是对偶然发现的一瞬即逝的现象产生了兴趣,从而抓住不放,追根求源。 2、课堂延伸法。小学自然课《动物与环境》中,同学们研究了蚯蚓与光、温度及水分的关系,弄清了蚯蚓喜欢阴暗、超市、温暖的环境,而且学会了用差异法进行试验以判断失误因果联系。课后,你可用学过的方法研究蜈蚣、蟋蟀、蚂蚁等小动物的生活环境,你可以继续研究蚯蚓的其他奥秘:如蚯蚓有眼睛吗?蚯蚓张耳朵吗?蚯蚓的再生能力、松土能力等。 3、问题探究法。苍蝇这个小东西真讨厌,它是传染疾病的罪魁祸首呢!但他也真怪,它经常接触各种细菌而自己却为什么不会的病呢? 睡觉可以解除疲劳,恢复精力,那整天在水里悠闲游荡的鱼类也睡觉吗? …… 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肯定会有一些不懂的问题,你能不能把它作为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呢? 湖南省道县五年级学生毛登圣,一天和几个同学一起在学校附近的竹林里玩,为竹子里面究竟是空的还是装有什么东西而争论不休。 细心的毛登圣一直把这个问题记在心里,它课余查资料,做实验,用大量的证据得出了结论:竹子里面不是空的,装有空气,有氧、氮、二氧化碳等气体。据此写的《竹子里面有什么》小论文,荣获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小论文竞赛一等奖。 4、教师指导法。如果你饲养了一只小动物或栽培了一些花卉,项研究它们但又不知从哪方面入手,你可去请教老师,让老师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课题。 如果你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小组,你可以把研究的设想告诉老师,请老师确定研究的题目,你再围绕题目去观察、实验。 5、成语、谚语科学验证法。成语大多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但有的是来自寓言故事、民间传说,也有些是约定俗成的。其中少数成语不一定符合客观实际。你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辨析和验证。 "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是大家熟悉的,意思是水不住地滴下来,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力量虽小也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但常识告诉我们,"水滴"只不过是一滴液体,他力量很小,冲击速度也不算太快,怎么能把坚硬的岩石滴穿呢?成员同学从对这个成语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开始,通过做模拟实验和查阅资料,验证了这个成语的科学性。 "春东风,雨祖宗"是一句流传得比较广泛的气象谚语。一位同学3月份一个月的气温、风向、天气情况作了详细观察记录,然后利用科学统计法得出了这句谚语的适用范围,为气象预报提供了参考基数。 "葵花朵朵向太阳"这还有假吗?但湖南蒋林波同学对这一定论发起了挑战。他通过两年的实验观察,以令人信服的论据得出了"葵花并不是总向太阳转""向日葵跟着太阳转应该是指花蕾期,到开花后,就不转动了"的结论。 由此看来,即使对早已被公认的结论,也要认真地研究,不要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创新。 特别要注意的是,选题时要考虑主客观条件。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选题时要龙清楚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自己对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兴趣,有没有这个能力把它研究清楚,自己是否达到了这个知识层次和认识水平,自己受否有毅力去完成这个题目以及是否具备研究这个问题的实验器材、场地等。 如果完成《探索一种蛇的奥秘》这个题目,研究前就必须掌握有关蛇的基础知识,具备捕捉蛇的本领,能够区别有毒蛇和无毒蛇,掌握被毒蛇咬伤的救护方法。此外,还要具备饲养蛇的器具等。否则,还是换一个更切合主客观条件的选题为好。 四小论文的取材与分析 选题确定后,就可进行取材与分析了,具体内容为制订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深入实地考察,进行观察实验,分析各种材料,归纳得出结论。 (一)取材 1、直接观察。就是用眼睛仔细去看,它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观察时要认真仔细,不放过任何细微末节。云南庄跃平同学利用2_0_天时间详细观察了家鸽孵化的全过程,几乎每天都有新发现,连小鸽子身上一粒黑点、眼皮上的皱纹都没放过,所以写出的小论文《家鸽孵化的观察》真实可信,内容丰富。同时,观察时要做好详细记载,否则就不可能得到真实的第一手材料了。 2、动手实验。实验方法是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的对象,它比观察更利于发挥同学们的能动性去揭示隐藏的自然奥秘。 昆虫的后腿有什么作用?湖北的张俊同学先后捉来了蝗虫、蜢蚱、蟋蟀等十几种昆虫,分别将它们的后腿切断,通过反复实验,观察比较,发现了昆虫的许多特殊功能。 3、实地考察。包括调查、访问、实地勘探等方式。考察前,必须明确考察目的,准备好必需的工具、仪器、药品、生活用具等。考察过程中,一定要把时间、地点、过程及考察的结果随时随地详细地记录清楚,有时还要采回必要的标本、样品,将比较重要的现象拍照,这些都是很有用的第一手材料。 4、查阅资料。有些材料由于时间、空间或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亲自去观察、实验、考察,这就得查阅书刊或请教老师、家长等,这种间接地获取的材料叫第二手材料。有些问题是你的知识水平、能力和条件所不能解决的,而这个问题又是你的选题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你就得去查资料,把它弄清楚。 (二)分析 取得材料后,就要进行分析研究,从中选出可以作为论据的材料,还要根据论点进行去粗去精,去伪存真,按照科学的态度进行整理分析,并得出自己的论点和看法。 首先,应审核各种材料的真伪虚实,有些查阅到的材料是早已过时的观点,有些解释只适合某范围内,有些材料没有普遍性,有些材料在记录时有错误或本身就是自己虚构的,这样的材料应坚决不用。 其次,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也就是选择的材料要能说明问题,不要多,而要精,与论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应舍弃。 第三,将选择的材料进行归类,研究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及相互联系,然后概括得出结论即论点。论文论点是从对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的,不能先定论点,后找适合证明论点的材料如熊小佳同学研究蚯蚓的视力,她选择了4个材料(1)用木棍\红领巾、铅笔等在蚯蚓面前晃动的现象;(2)蚯蚓面对各种食物的反应;(3)蚯蚓放在"屋"门口的反应;(4)请叫爷爷得出关于蚯蚓是否有眼睛的材料。它通过前三个实验分析,初步判断蚯蚓没有眼睛,是*嗅觉找到食物,*感光细胞找到阴暗的地方。第四个材料更加证实了她的推论,使得论点论证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 五科学小论文的撰写 对材料的整理分析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撰写了。写作虽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应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的步骤进行。一般来说,科学小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标题标题是小论文的"眼睛",好的标题确切简明,富有吸引力,能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所谓"确切",就是小论文的标题必须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使人一目了然,不能离题或扣题不紧,更不能用夸大的字眼。所谓"简明"是指标题要精炼,既要概括全面,又能突出主题,做到言简意骇。 开头开头的方式多种多样,依研究内容、自己喜欢的写作风格而定,但一般应开门见山地提出你讨论的问题,你是怎样想到要研究这个问题的。 《为什么说贵阳是祖国的第二春城》一文开头:"我住在贵阳,常听人们说'昆明是春城,贵阳是第二春城'。至于为什么,我也弄不明白,我决心记录天气预报,看贵阳真是第二春城吗?"由常言产生验证其科学性的欲望。 有些文章的问题是在偶然观察中产生、发现的,你也可以开头先根据时间顺序叙述其过程,再适时提出问题。 正文 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部分。它包括对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观察、实验、考察过程、发现的现象、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等,这是小论文的核心部分。 应注意的是:研究步骤要写得详略得当,实验过程、数据的来历、现象要写清楚,叙述时应有一定的顺序。数据材料要准确,可设计成能说明问题的表格、图解,必要时可附上拍摄的照片、采集的标本等,以增强说服力。获得的结论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和论据保持一致性,论据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文字要简洁生动,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结尾 小论文的结尾应写你得出的结论和对某一问题的建议。 《蚯蚓的视力》一文结尾:"噢,我明白了,蚯蚓是不折不扣的瞎子,它是*嗅觉来寻找爱吃的食物,用感光器来辨别光的强弱。"以得出结论做为结尾,同开头提出问题相呼应,收到良好效果。 小论文的初稿完成后,还要反复修改。看开头是否简明扼要,论据是否典型真实,论证是否符合逻辑,论点是否新颖一致,段落是否衔接自然,语言是否通顺准确等。改好后再让同学和老师帮助修改,逐步完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