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录用为国家干部前工龄认定

发布时间:

录用为国家干部前工龄认定

回答 您好,这边帮您查询到:事业单位入编前工龄认定是0,事业单位的工龄计算,是需要看考入者以前的身份以及工作情况而定的,以下是详细的说明: 1、若是应届生考入事业单位,则工龄为零。包括专科应届生,本科应届生,研究生和博士。 2、若是原来的国有企业或者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又重新考了事业单位的话,则其在国有企业或者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里的工龄算在事业单位工龄上。 3、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人员,在工作期间,如果与企业签了合同,并缴纳了社会基本的养老保险一类的,则在考上了事业单位后,其工龄是从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的那年开始计算。例如,2010年开始在私企交养老保险,2012年考入了事业单位,则工龄就已经是两年了。 4、原被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的编制外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单位与本人签订了书面劳动(聘用)合同,并为其缴纳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录(聘)用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正式工作人员后,其缴费年限与正式录(聘)用后的工龄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5、不满足以上条件的人,则考入到事业单位的工龄是与应届毕业生一样的工龄计算。 希望我查询到的信息能帮助到您 提问 谢谢 回答 不客气呦,后期有不懂的也可以咨询呦 更多7条 

大学本科时间不算工龄,研究生就读时间算作工龄,你的工龄要按缴纳社保的时间来算。而且这也要看单位来定,单位不同,定的方法也不一样,总的来说就是看你缴费年限,要连续满一年才算一周年。现在再补交社保就不清楚了,建议你到社保部门咨询下。

录用为国家干部之前的临时工算工龄吗

【国家机关 临时工作人员 工龄】《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和工作年限计算等几个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直人习字(1956)79号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使用的临时工作人员(有的称为“雇员”),被正式录用以后,他们在被正式录用以前在本机关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工作年限。

如果办理了正式的就业、分配、调动手续,且档案中有相关材料的话,可以确认93年之前的工龄。

有的地区算工龄,有的不算,分地区的,在我们这算是算,还得开证明,证明你在这里上过临时班多长时间,然后拿着证明到所在单位劳资科,这样开工资时人就加上工龄钱。不知道你们哪个地区是怎么规定的,比较难说。

你好,你事业单位合同工的工龄加考入单位的工龄可以算作连续工龄,但考入单位的工龄如果要算为提拔工龄则不能够算,只能按考入单位后实际工作年限算,有规定例外。

录用为国家干部开始算工龄吗

和干部身份是没有关系的,是你从签合同的时候开始算工龄的,关于工龄,现在是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计算的,你把养老保险转到别的省后你的缴费年限(工龄)也就接续上了,在将来领取退休金时,缴费年限和退休金成正比。

从签合同之日起 跟干部身份没关系 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干部身份 难道人家还没有工龄了

好像我们国家当兵的时间都是应该算成工龄的,不管你是不是任评干部也算工龄。

如果考进国家事业单位干部,那么是算工龄的。服兵役也可以算工龄。

录用为国家干部

聘用干部一般指用成人学历,到人才市场凭聘用合同办理聘用干部手续的,有聘用期限,调转要经过人才市场办理手续;录用干部一般指国家统招毕业生,经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或人事局派遣到用人单位,录用干部身份没有期限,调转要经过人事局办理手续;

回答 聘干和干部的区别: 1、含义不同:聘干是国有企业和指非执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事业单位聘任本单位工勤人员在干部岗位上工作,聘任期间享受干部待遇,企业的聘干已经被全员劳动合同制替代,事业单位的聘干正在逐步被全员聘用制所取代,干部是有报到证的大中专毕业生,全员合同制,是指我们国家目前实行的事业单位人员全员实行合同制的一种方式; 2、档案存放地不同:聘用制干部的档案存放在人事部,正式干部档案在组织部; 3、职称方面不同:录用干部中的普招毕业生见习期满不经过评审就可初定第一个职称,聘用制干部则只能通过评审或考试取得第一个职称。 更多2条 

1、国家计划内大中专毕业生,本科生(以报到证为标志,包括计划内统招、定向、自费、委培)2、2001年以前经地市级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录用为国家干部的人员(以<录用干部审批表>为标志)3、军队转业干部(以军队任职\转干材料以及<军队转业干部审批表>为标志)4、解放前参加革命的担任干部职务的人员(以相关档案材料为标志)5、解放初自然形成的干部(以任职材料为标志)6、经公务员考试录用为公务员的原不具备干部身份的人员(以<公务员录用审批表>为标志)7、被转为公办的原民办教师(以民办转公办审批表为标志)8、70年代末经地方革命委员会批准招录的教师(以教师录用审批表为标志)如果被告知没有干部身份的话,有以下两种情况:1、实际身份是工人身份,自己不知道2、档案缺失请先向有关部门咨询一下自己是否属于干部。如果确定丢失可以咨询有关目前如何补救。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干部身份:1、国家计划内的大中专毕业生(以报到证为标志,包括计划内统招、定向、自费、委培,但2016年起流动人员不必再办理转正定级手续);2、2001年以前经地市级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录用为国家干部的人员(以“录用干部审批表”为标志);3、军队转业干部(以军队任职/转干材料以及“军队转业干部审批表”为标志);4、解放前参加革命的担任干部职务的人员(以相关档案材料为标志);5、解放初自然形成的干部(以任职材料为标志);6、经公务员考试录用为公务员的原不具备干部身份的人员(以“公务员录用审批表”为标志);7、被转为公办的原民办教师(以民办转公办审批表为标志);8、70年代末经地方革命委员会批准招录的教师(以教师录用审批表为标志)。

新录用人员工龄认定

事业单位工龄认定政策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计算连续工龄时不应包括一般工龄(一般来说,因个人原因间断工作的,其间断前的工作时间只能计算为一般工龄)。确定职工保险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备退休条件时,一般只用连续工龄。所以一般工龄已经失去意义。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以后,以实际缴费年限作为退休和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之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应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计算,即“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工人收入由:基本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特优津贴等构成。基本工资:工人按照工人资格定:15年以下工龄2000元,15年工龄2300元,20年工龄2500元,25年工龄2800元,30年工龄3000元,40年工龄3500。(随国民经济增长)工龄工资(含工龄):每年30元,随着工龄增长。工龄工资的实行这不仅是对老工人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事工人工作,有利于工人队伍的建设和工人队伍的稳定。工作工资:补贴按照实际按劳取酬原则;主要是鼓励工人多干活,特别是年轻工人精力充沛,他们多劳动多生产,并得到应有的报酬,不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对他们的鼓励。4、绩效工资:月份和年奖金(取代职称工资)。这部分奖金,只能占工资的10%左右。大家推荐竞比实绩,每年评年奖金,不终身制。每个工人积极努力工作,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励工作出成效,优质优得,不仅要激励多工作,更要激励劳动人民。5、特优津贴:全体工人公认的特别优秀工人,无名额限制,县市以上部门高标准考核认定,象领国务院津贴,领县/市政府津贴,不终身制。主要是对那些在劳动工作中有特殊研究成果,并得到很好的推广,可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确定等级,或者是以国家级,省级,地市、县级,确定不同的标准,使那些有才华的工人得到应有的报酬,真正起到激励用。

新录用的公务员以前的工龄,如果有保险缴纳记录的,包括事业单位和国有正规企业,在转正定级中是可以连续计算的。

事业单位也会有工龄的,个工龄如果说自己越多的话每一个月的工资应当还有多一些钱,那么在进行认定工龄的时候有哪些规定呢?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事业单位工龄认定政策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计算连续工龄时不应包括一般工龄(一般来说,因个人原因间断工作的,其间断前的工作时间只能计算为一般工龄)。确定职工保险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备退休条件时,一般只用连续工龄。所以一般工龄已经失去意义。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以后,以实际缴费年限作为退休和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之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应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计算,即“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工人收入由:基本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 、特优津贴等构成。基本工资:工人按照工 人资格定:15年以下工龄2000元,15年工龄2300元,20年工龄2500元,25年工龄2800元,30 年工龄3000元,40年工龄3500。(随国民经济增长)工龄工资(含工龄):每年30元,随着工龄增长。工龄工资的实行这不仅是 对老工人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事工人工作,有利于工人队伍的建设和工人队伍的稳定。工作工资:补贴按照实际按劳取酬原 则;主要是鼓励工人多干活,特别是年轻工人精力充沛,他们多劳动多生产,并得到应有的报酬,不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对他们的鼓励。4、绩效工资:月份和年奖金(取代职称工资)。这部分奖金,只能占工资的10%左右。大家推荐竞比实绩,每年评年奖金,不终身制。每个工人积极努力工作,年年有 希望。主要是激励工作出成效,优质优得,不仅要激励多工作,更要激励劳动人民。5、特优津贴:全体工人公认的特别优秀工人,无名额限制, 县市以上部门高标准考核认定,象领国务院津贴,领县/市政府津贴,不终身制。主要是对那些在劳动工作中有特殊研究成果,并得到很好的推广,可根据影响范围 的大小确定等级,或者是以国家级,省级,地市、县级,确定不同的标准,使那些有才华的工人得到应有的报酬,真正起到激励 用。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回答,事业单位的工龄越多那么相对来说福利待遇就会越多,现在都是依照的社会保险缴纳的年限来计算工龄了,而且这个工龄在计算的时候会根据职业的不同计算方式也不同,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可以咨询华律网相关律师。

工龄一词,对于很多工作的同志来讲,并不陌生,不管是在企业上班,还是在体制内单位上班,工龄经常能够在自己的人事信息中看到。工龄一方面是工作年限的一个指标,另一方面也是核定待遇和工资增长的一个重要参考项目。在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中,工龄具有通认性,与工龄挂钩的工资待遇也都能通认兑现。在大部分私企,与工资待遇挂钩的工龄只局限于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不具有通认性。在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时候,每一个干部都要进行档案专项审查。档案专审的目的就是对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履历与工龄是否对应等方面内容进行规范审查,以便在进入单位后更准确地认定工龄和参加工作时间,并对档案进行规范存档。一、什么是工龄?与参加工作时间是什么关系?参加工作时间,是指工作人员专职参加工作的起始时间。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参加工作时间是工龄的起始点,工龄是参加工作的总体时间。二、机关事业单位中工龄如何认定?目前新入职机关事业单位后,工龄的认定目前主要的参照标准是与社保挂钩,交纳社保即可认定工龄。但前提是缴纳社保的单位与档案中劳动合同中的单位一致(包括三方派遣用工方式),挂靠补缴、代缴都不是工龄认定的依据。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的认定具体分为以下几种:(一)从企业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工龄认定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国务院103号令,1992年七月实施)中的规定,工龄以其初次参加工作时县级以上劳动人事部门审批时间作为认定依据进行认定。也就是说,以首次签订劳动合同之日或企业办理录用手续之日作为认定依据进行认定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的依据(与实际到单位报到时间无关)。在2008年实施《劳动合同法》之后,以企业对劳动人员用工之日作为认定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的依据。如果是大中专院校到企业工作,是以实际到单位报到时间作为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认定时间。在后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时候,会以劳动合同法实施(2008年)作为界限。之前是以招工批准时间为准和办理录用时间为参加工作时间,之后以实际到单位报到时间作为参加工作时间。当然在判定之前,要看社保缴纳单位与工作单位一致,而且有相关的手续,比如劳动合同。(二)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直接进入机关事业单位这种情况下,工龄认定是以实际到机关事业单位报到时间作为工龄认定时间和参加工作时间。(三) 复员、退伍军人后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参这种情况,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的认定从县(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批准入伍之日算起,档案中会有相关的资料。(四)乡村医生(原赤脚医生)后期转为事业编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这种情形参加工作时间是根据《卫生部关于乡村医生工龄计算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来认定,具体内容是:“乡村医生成为国家正式职工,并继续从事卫生工作的,其参加工作时间,从本人计算连续工龄的起始时间算起”,也就是其连续在乡村工作的时间起始点作为起算时间(不能中断,中断后以最后连续时间算起),这需要经县级以上卫生部门认定,具体需要的证明材料是乡村医生有关审批材料或真实有效的证明材料,在1988年1月1号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还需要有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考试考核后取得乡村医生证书。(五)民办教师后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工龄认定根据原国家教委1987年教计字160号文件规定,“民办教师转为公办老师后,其参加工作时间,从本人计算连续工龄的起始时间算起”,这和乡村医生工龄的认定是一样的,是从连续在民办教师岗位工作时间的起始点算起。这也就是说中间一旦有中断,那就以中断后能连续的工作时间起始点算。具体需要准备县级以上行政部门批准成为民办教师的手续,如果其手续很难补办,也可以用其实际领取待遇时的相关证明来补充证明。(六)下乡工作青年,后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后工龄的认定这种情形工龄认定主要是以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为准,目前这种情形的人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只停留于理论中。三、工龄认定经常发生错误的原因虽然在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以后,工龄的认定有详细的规定,但是我们经常还能发现存在工龄认定错误的现象。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档案中个人书写或者填写时信息不准确;二是人事干部经办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对业务和政策不太熟悉造成错误。这个也是最常见的,比如说从企业考录过来的新入职人员,因为社保是最直接的证明,很多人没有将社保和档案内容联系,错误性地把一些代缴补缴人员的工龄进行了计算。三是各地认定政策不一,在人员流动以后,工龄的认定可能会出现偏差。对于还没有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来讲,一定要认识到工龄的重要性,工龄直接决定待遇,也决定着后期的晋升参考。这也给为准备进入公职系统的考生在备考阶段的一些启示,尤其是全职备考人员,一方面是风险性比较大,另一方面也损失了工龄。最好的方式是在参加工作的同时再去报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试,既可以认定工龄,也可以避免因风险因素而公考失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