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西方经济学论文

古代中西方经济的差异及成因分析

2016-09-21 11: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新课程高中历史课本对古代中国经济的介绍比较多,而对古代西方经济的叙述相形之下却显得单薄笔者希望通过比较古代中西方经济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能够全面认识其经济问题的规律性,同时了解中西经济结构、政治体制以及文明的特点本文以汉代与同一时期的罗马为切入点进行比较

 

  中国是典型的大陆型农业大国,直到近代还保留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西汉前期,商品生产、商品经济虽有发展,但自给自足的经济仍居于统治、支配地位,其突出表现是农业缺乏地区性的分工,粮食主要靠本地供应汉政权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把商人置于受打击、受排斥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汉代是根本不可能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

 

  这与罗马的非自给自足的非谷物为主的农业经济结构不同公元前二世纪以后,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国家还是个人,各个生产部门都广泛地使用奴隶,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罗马成为“以生产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典型奴隶社会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农业出现了明显的地区性分工,而且在奴隶主农庄中商品生产占主导地位罗马“以生产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奴隶社会就是在上述商品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汉代和罗马在对待农业的态度上,相同点是都非常重视和提倡农业,鼓励人民务农,把农业视为立国之本、财富之源但是,汉代所提倡的农业,是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的农业,商品率低而罗马共和国后期所倡导的农业,主要是中小型农庄,甚至包括大农场在内造成以上经济政策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一、地理环境的不同

 

  按地理环境的重要因素——濒海性来划分,人类可分为海洋民族和大陆民族

 

  意大利半岛是罗马的发祥地和中心区半岛插入地中海中部,把地中海分为东西两半,南端则通过西西里岛与非洲隔海为邻那里以山地与山前丘陵为主,水系稠密,内部联系较为便利,地理环境足够让意大利诸邦在铁器时代仍旧维持相当长时间的小国寡民的情形这种地理环境为罗马提供了方便的海上交通及对外扩张、贸易的舞台此外,加上诸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遂使罗马具有古代世界最发达的商品生产、商品经济

 

  中国位于欧亚非大地块的东缘,西边有一系列巨大的山脉与沙漠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将其与西方文明隔开加上东南部面临浩瀚的太平洋,这虽不是面徒四壁的全封闭环境,但却是网开一面的准封闭形势这里河流众多,中华文明就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中华民族基本以农业为生,土地是财富的基础,所以中国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

 

古代中西方经济的差异及成因分析


  二、政治形态不同

 

  罗马是在城邦制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壮大的,所有城邦公民,无论什么阶层,在政治上和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而汉代的农民在专制皇权统治之下根本没有参政的权力和机会,国家一切重大事务都掌握在以皇帝为首的官僚机构手中,他们对国家事务的关心远不如罗马公民罗马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无不依赖公民

 

  中国政治“家国同构”,政治国家与家族社会的建构基本一致,两者共同维护着君主制统治君有制或国有制经济制度注重保障的是皇帝和少数贵族及国家的权益,基本漠视一般私人意义上的利益要求,乃至压抑人的个性发展和权利要求在君主专制政体下,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将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不仅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也有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

 

  三、文化的差异

 

  罗马文化与古希腊文化一脉相承,是希腊文化的分支除继承希腊文化外,它还接受了西亚和埃及所给予的一切罗马人无论在物质生活还是在精神生活上都十分务实,一切从现实出发,一切为现实所用帝国建立前,罗马没有多少自己的文化罗马人崇尚的是武功和冒险,四处征伐,暴掠和战争构成了罗马史的主要内容在民族复杂信仰分歧的情况下,未能实现语言和文化的统一

 

  汉文明是在长江黄河流域中自我发展起来的,受外来文化影响不多汉代很少像古罗马那样发动大规模开辟疆域的战争在此时期确立了代表汉民族文化的儒家思想的正宗地位,中国的道德观念和传统思想意识开始形成安土重迁是中国自古以来都恪守的信条,儒家力图通过教化去取得道德秩序和社会稳定,自我约束成为汉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者:章慧芳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4年12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