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

落实惠农政策 推进岷县农村经济社会大发展

2016-09-29 10: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近年来随着惠农政策落实,“三农”问题在逐渐得到有效化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在落实惠农政策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势必影响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实效发挥。


  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9年出台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发展高度关注和重视。根据工作需要,笔者围绕惠农政策落实过程中取得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调研活动,设计了调查问题提纲,听取了镇、村干部介绍,实地走访了农户,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一、我县惠农政策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一)惠农政策基本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县实施的惠农政策涉及农业、林业、社保、计生、民政、教育、文化、卫生、农机、就业等。包括农业生产类、社会保障类、基础设施建设类、特定群体类和日用商品类。

 

  (二)实施惠农政策取得的成效

 

  一是树立了党和政府形象,调动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在基层调研时,许多群众发自内心地说:现在共产党就是好,种田不但不要税,还有各种各样的补贴,我们群众就是从心里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同时,种粮投入成本减少,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村环境有效改善。通过“一事一议”“村村通”、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和人饮项目的实施,切实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增产增收创造了条件。

 

  农机购置补贴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应。带动了农机消费能力,促进农机装备总量增长。

 

  四是低收入群体有了保障,农民群众得到了真正实惠。通过共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基本上解决了农村“就医难就医贵”问题。通过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制度落实,使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维护了社会稳定。

 

  五是农村消费效应明显提升,拉动了农村内需增长。落实“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等,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落实惠农政策 推进岷县农村经济社会大发展


  二、落实惠农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惠农资金投入不足,补贴资金分散。补贴资金集中起来总量不小,但分散到每户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明显。国家和省市级惠农资金尽管在不断增长,但总量仍显不足,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偏低,农民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二)惠农资金存在浪费现象,效益有待提高。个别工程类项目,建成后效益不明显,甚至无效益。如农家书屋设在村部,开放时间较少,个别农家书屋图书没有更新,村民无法随时阅览最新信息。

 

  (三)惠农项目交叉重复,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惠农政策项目涉及各级发改、财政、扶贫等多个部门,致使项目在规划布局、建设内容和资金分配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复,存在多头申报、互不衔接等问题。

 

  三、完善惠农政策落实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提高惠农政策的补贴标准。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标准,使种粮农民的收益在社会分配中保持比较合理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

 

  (二)整合惠农资金,发挥资金使用的综合效应。科学设置补贴项目。要研究现有的各项惠农补贴的经济社会效果,适时加以调整,使财政补贴资金配置更合理、效益最大化。有效整合资金项目。对相似的补贴项目合并整合,打捆使用惠农资金。如: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补贴、小麦良种补贴等统一为一个补贴项目,提高补贴标准,统一补贴面积,每年兑现一次。可大大减少补贴的运行成本。同时,对一些相近(主要指政策实施时间、对象及政策内容)的惠农资金进行必要的打包,集中财力做大做强示范项目。按照“原资金供给渠道不乱、资金用途不变,集中审核各记其功”的原则,资金集中打捆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要理顺相关部门在项目和资金管理上的关系,建立业务部门管项目,财政部门管资金,乡镇具体抓落实,相互配合、相互监督、规范有序、透明高效的投资管理机制。

 

  (三)做好项目前期规划和后期管护,发挥长效作用。重点是工程类项目的前期规划,要充分考虑到项目建成后的实用性。对于建成后工程项目,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护措施,特别是在人财物三方面,努力做“三有”即有人管、有钱管和有东西管。在有条件地方可以充分运用市场手段,确保农村建成的公益事业发挥长效作用。

 

  (四)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必须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和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强化公示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开透明的公示制度,以村组为基础,层层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开设惠农补贴免费服务电话、投诉电话和举报箱,受理农民群众对国家惠农政策咨询和违纪行为的投诉,促进各项惠农政策有效落实。二是加强惠农资金的监督检查,通过开展经常性自查、重点检查,及时查找存在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自觉接受审计、监察、纪检等部门的审计、监督,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国家惠农政策的要坚决查处,除追究政纪、党纪责任外,情节严重的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三是加强基层财政所的监管作用,发挥其就地、就近监管的优势,提高财政惠农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

 

  (五)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各级政府要时刻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重要的位置上,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贴近农民群众,了解群众的心声,倾听群众的呼声。切实解决惠农政策落实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市惠农政策的落实,规范和完善惠农政策资金管理、使用和监管机制,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作者:范芬兰 来源:新一代 2014年6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