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

浅谈工业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

2015-08-18 08: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工业统计方法是一种指标体系,研究问题采用的手段包括科学的整理、调查和分析,通常研究的目标是工业经济结构、水平、效益和速度,研究的目的是反映出工业经济的发展变化,分析发展规律和特点。所以,对于国民生产来说,工业统计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工业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所以本文分为两个部分,首先阐述工业统计存在的问题,之后分析改革工业统计的方法。

关键词:工业统计;工业经济;方法;改革
  自从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这一突破性的改革,驱使我国工业统计制度的调整和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就是工业统计,工业统计制度的设计目的是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给政府制订经济政策。所以,当传统的工业统计工作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发展时,需要我们对现行的工业统计工作进行更新和变革。
一、当今工业统计方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今工业统计方法制度虽然已经有所改善,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以下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分为欠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和上报时间、不科学的统计操作方式和不可行性的工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一) 欠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及上报时间
  一是工业统计指标的设计重复繁杂,加重企业负担。工业统计制度几经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减轻基层的工作量,报表的种类基本未变,一些表中的指标设置未减反增。如B201表《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和B203表《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库存、订货》有重复统计的现象存在,《主要工业产品、库存、订货》表中所反映的主要产品产量在《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中已有统计,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库存指标已不能反映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又如企业上缴税指标在B202表《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中只设置了“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和“应交增值税”两项内容,没有涵盖企业的全部税种,还不反映企业实际上缴情况,根据财务制度,企业除了印花税直接交纳外,其他税金均通过“应交税金”这一科目核算,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实际缴纳的税金情况,是否能在表中增加“应交税金”这一指标。
  二是统计报表上报时间与企业会计结算时间存有矛盾。按照2011年工业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上报时间层层分解下来,县统计局在每月月后的3日及14日前要超级汇总分别上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辖区内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B201表《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和B202表《工业企业财务状况》,这就意味着基层规模企业要在月后的1日及12日前分别上报这两种报表,遇到双休日并无顺延。而对规模较大、业务量多的企业来说产值产量在月后1日还没有结帐完,特别是主要经济指标报表,表内的指标数据来源于企业的财会报表,而企业出财会报表的时间大部分在月后15日左右,(税务部门要求企业上报的时间是在15日),由于统计局部门与税务部门上报时间的不一致,为基层统计人员填列统计报表带来诸多的困难,不做会计的工业统计人员由于拿不到财务数据,在怨言颇多的情况下采取了估算应付了事的方法,直接影响了基层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
(二)不科学的统计操作方式
    工业企业为了得到长远的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必须提高统计数据的应用性和精确性,所以统计部门针对统计数据的情况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例如在工业统计的统计内容和工作环节上,可是由于调整的方法和统计操作不科学,导致工业统计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解决,针对这个内容本文作出简要描述如下:
  首先,统计格局不明确,形成多头统计的局面。现行的工业统计方法依然实行条块分割的统计形式,不同的统计主体之间都有统计工作的责任,而且他们之间相互影响,也相互牵连,但是在进行工业统计工作的过程中,他们之间没有进行沟通和协调,从而作出过多的统计报表种类,其中包括能源、工业、科技、固定资产统计等类型的;其次,由于多头目的统计,直接影响了统计内容过多。由于统计内容由过多的统计主体搜集,将内容统计的过于细致,资料也过于陈旧,而且数据信息很容易形成重复交叉的现象,例如工业统计B202表《工业企业财务状况》中“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其中设备购置费用”这项指标,固定资产统计统计报表也统计了;“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购置技术成果费用”科技报表也统计了,还有从业人员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可能会重复填报三至四次,过于细致的数据信息填充在统计报表中,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而显得报表的内容部清晰,内容混乱,甚至有时那些细致的统计内容根本没有实质的意义。
(三)不可行性的工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用来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都是总产值指标,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针对总产值的指标问题做出研究和分析,发现在总产值的计算过程中包含产品生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重复计算的情况,因此之后我国就改变了反映工业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体系,改革之后改变为工业增加值。可是,自从新指标实施以来,都没有实施一种适宜的核算方法来衡量工业增加值这个指标,季度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季度工业增加值=当期工业总产值*上年度增加值率,年度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经过“收入法” 和“生产法”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得出的。通过上述的描述,笔者发现按照这个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季度工业增加值和实际的当期工业增加值,以及度核算的工业增加值都不相符。在第一次经济普查之前,分析年度工业增加值,“收入法” 和“生产法”这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通常由于很多外界的因素(不同的途径和资料来源)导致最终结果往往不同,甚至有时差距甚大。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一味地想要调整是不可行的,调整的后果可能会改变准确的数据,形成数据的偏差。在第一次经济普查后,“收入法” 和“生产法”在计算工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例有所调整,但是这个调整仍然没有科学根据,但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是采用收入法占1/4,生产法占3/4的比例进行计算的。
二、改革工业统计的方法
  改革工业统计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方法,都一定需要上级部门和基层工作人员努力配合,因为没有大家 的配合任何的改革措施都不能顺利执行,本文主要介绍改革工业统计的方法有: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指标体系合理化、名录库统一规范化、依法统计、加强培训。
(一)建立合理的工业统计指标体系
  随着经济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相应调整,应该根据实际精简重复的、实用价值低的指标内容。为了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在进行统计指标体系的改革时要先考虑减项,然后考虑增项,建立起符合新时期工业经济需要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一套数量不多、组合功能较强、易于操作,能“快、精、准”反映市场经济运行状况的统计报表制度。并以一套表制度为基础,设计制订工业企业的统计台帐,使其既能与制度表式、指标相衔接、提高数据质量,又能满足企业自身管理需要,成为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适当推迟上报时间,实行会计和统计软件的对接           
  由于上报时间的紧迫,每月县统计人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催要基层报表,工作压力大,因此是否适当延迟上报时间,以便更好的掌握真实数据,反映企业真实发展趋势。工业统计月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B202表),其中绝大部分指标都是取自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建议设计一套软件,实现工业统计报表与会计软件中“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对接,这两张报表生成后,统计软件直接从这两张报表中取数,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确保了数据源头的质量。
(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名录库统一化、规范化
  笔者在这里介绍的统一并规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名录库,是希望规范化处理规模企业的退出和进入,将管理制度标准化,时间化,以确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进退时有序和年快报统计的内容是一样的。
择。
(四)依法统计
  各级主管部门和统计机构要树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治理责任制,确定义务和责任,对辖区范围内和本部分统计数据进行严厉检查、治理和评价,严禁呈现故弄玄虚行为。各区统计部门要严厉依法行政,加大统计法律力度,对拒报、迟报、虚报、瞒报和窜改统计数据等违法行为要依据有关规则进行严厉查处,以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对一些配合程度低、态度恶劣的统计调查单位要坚持依法统计,联合工商、税务、法制等有关部门共同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树立统计权威,防止瞒报漏报。
(五)加大基层统计员培训力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工作也不断推陈出新,不强化学习,势必不能跟上时代潮流。作为省市一级统计机构,要切实加强县级统计人员和重点工业企业的统计业务培训力度,而县级要加强对企业和乡镇一级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一方面要加大上岗前培训力度,另一方面每年要对县级统计员及工业企业统计员进行全面综合业务培训一次。培训内容包括统计实务、统计法规和电脑上机操作及其他相关知识。使基层统计员能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更好地为当地经济服务。
  上述的改革工业统计方法,改革了统计执法工作,由统计局单独执法改为统计局和地方政府联合执法。所以,抓紧抓好统计执法工作,以统计执法保质量,以执法树形象,以执法促发展是我们统计事业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结论
  改革工业统计方法制度不是轻而易举的,而且由于工业统计方法牵扯的方面和人员都比较多,改革制定出来之后的实施工作也相当繁重,所以为了确保工业统计改革的顺利完成,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基层统计工作人员上下齐心,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工业统计改革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张永军,石凤琴.提高规模工业统计数据质量对策建议[J].统计与咨询, 2009,(03) .
[2]江波.工业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之我见[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21) .
[3]杨耿业.对当前工业统计制度修正的设想[J].中国统计, 2009,(01) .
[4]梁雁斯.现行工业统计制度的优缺点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0,(13)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