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abb码垛机器人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abb码垛机器人毕业论文

写ABB工业机器人心得报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目前,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普及,工业机器人已在搬运、焊接、包装、喷绘等领域替代了传统的人力。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搬运机器人技术论文,仅供参考! 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的设计研究篇一 摘 要:搬运机器人的伺服系统,目前普遍应用的是以级次掌控、总线讯息、交流程控、数值信息加工、内部结构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智能化的数字信息控制手段,不仅确保了伺服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而且实现了精准、高速、稳定的良好性能。本文对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的技术质量控制和级次管理进行了分析,并且全面地阐述了定位系统、速率环比、技术参数和设施保护等应当把握的重点内容,对提高伺服系统的控制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设计研究 引言 搬运机器人达到精准、科学的轨迹运行是实现伺服技术功能目标定位的重要保障。目前在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的应用前景上分析,伴随着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应用,其所从事的工作事项越来越具有很强的技术难度,这就给伺服技术的安全、高效、稳定、科学、动感等性能的发挥带来了很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普及程度的日益广泛,特别是DSP等技术 方法 的不断推陈出新,给机器人伺服技术的变革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使得这种伺服系统日益探索应用了许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比如建立交流程控、数值加工等,不仅使得机器人伺服系统满足了高速、精确的目标要求,而且越来越能够独立承担非常复杂的各种任务。 本文结合南方某省的搬运机器人为例,围绕机器人的稳定、精准、防干扰性能,科学地分析阐述了伺服技术的技术特性和研发思路,并对数字信息处理等技术方法的应用推广和设计理念、设施保护等内容进行了探究。 1 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的级次控制思路和技术标准 该省设计研发这种搬运机器人主要是为了适应浇筑施工环节的技术要求,并且充分考虑到这种机器人的通用效果。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将其打造为了固定变量取值为6的现代化机器人,并设计了包括上臂摇动、下臂摇动、腰间回环、手腕摇动、手腕回旋、下臂回环等6项内容在内的活动功能关节,按照浇筑施工现场操作的有关部署,依据一定时间控制能够由热炉内舀出铝制液体,服务于8个机器设备铸模使用。而且在设计这种搬运机器人的时候,要使其能够在米半径的区域内顺畅运转,最后环节的多次确定位置的误差上下不能高于3毫米,按照搬运机器人每个关节的误差折算,上下不能超过度。同时,要严格控制伺服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能,通过技术指标控制,避免机器人在实现搬运伺服功能的时候出现铝制液体流出或者影响浇筑效果。 同时,在对搬运机器人进行技术参数控制的时候,运用了管理、控制、伺服等级次方法,使承担主要控制功能的网络信息系统得到了减负,降低了伺服技术的运行期间。利用管理的技术方法,通常是加强搬运机器人离线状态监控,对其运行的空间事先合理预设,使其能够在进行浇筑环节操作的时候,发挥图形设计、现场示范、纠错调整以及现场施工信息数据的检索、查询、质量问题的排查和定期展现等作用。利用控制的技术方法,一般是依据定位传感设施提供的定位信息,在预定时间内设置出一定的路径,同时将测算出来的下级信息传送给伺服技术进行处理。而伺服技术主要解决的是对搬运机器人的运动功能进行科学掌控,并依据施工标准和设计的精确系数确保机器人能够达到预定的运动轨迹完成工作任务。 2 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的设计要求 对于搬运机器人来说,伺服系统主要承担任务事项的执行工作,因此,伺服系统的安全、可靠工作,对搬运机器人的总体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是交流程控。近年来,这种程控驱动技术方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本身结构不大、重量很小、能耗量低、适应性强、坚固性高、安全可靠、经久耐用,同时在调速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在未来的发展中很有可能会替换掉直流驱动技术。搬运机器人在各个关节的运行驱动中,全部使用了交流程控的驱动技术,在组件构成上应用的是永磁式同步无刷电机,并且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确保了频率的变换和速率的调节。 二是三环系统。由于搬运机器人对不利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承受重力的性能很高,在发挥伺服技术功能的时候,不仅应当妥善解决稳定性和动态化的设计要求,而且应当注意对外界干扰的防范。本文所提到的搬运机器人就通过这种三环系统较好地实现了伺服功能(详见图2)。但是由于三环伺服控制技术虽然具有良好的稳定和防干扰能力,不过从需要的频率特性上来看,外环的要比内环的低很多,着就制约了外环控制系统的反应性能。所以通常使用一种新型组件,改进内环频率特性,确保系统运行速率,提升有效的防止干扰和可靠性能。 三是伺服系统。构成伺服模式的主要设施包括位控板、放大器、SM电机、编码仪和减速器等。其中SM电机应用的是进口的永磁式系统,可以承受的电力负荷非常高,在机器人中应用非常好。编码仪主要是对SM旋转速率和定位进行监测,而且根据6个运动关节监控机器人运行的精准情况,并运用减速器通过间接程控的方法实现较大的输送力矩确保搬运机器人能够高效做工。由于减速器在每个关节点上都进行了安装,不仅提高了反应速度,而且不会产生很大的转动惯力,运行效率非常好。放大器使用的是变频设施,具有绝缘效果,关节运动产生的功率一般不大,但是启闭的速率却非常高,作用非常显著。位控板的性能一般是接发控制指令,对定位信息做出反应,测算关节运动误差,实现每个关节的伺服系统控制目标,由于构成材料的关键组件是芯片系统,相当于计算机网络设备,具有良好的信号反应和处置性能,而且由于采用了总线控制技术,确保了信息数据的安全、精准、高效地传输,实现了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的科学运转。 四是参数系统。一般情况下,搬运机器人需要承受的外界应力水平和惯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运行速率也具有一定的不同,但是由于6个关节的动作需要一定的协作性,每个关节的运动都会对搬运机器人位置检测的精确性和动作进行的稳定度产生制约,所以控制技术参数,保障伺服技术的效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比如,需要考量电流的跟踪运行轨迹,科学控制电流环的技术参数,确保提升反应速率,无需进行后期的调控,确保搬运机器人伺服 系统安全 、稳定的运转,同时,由于功率组件启闭迅速,还要尽量改进电流设施的频率特性,确保外环具有稳定的运行性能。 四是保护系统。为了充分保证搬运机器人的安全、稳定动作,就需要对软件硬件设施予以保护。一方面,要妥善地保护硬件设施,一旦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出现了故障,比如,伺服放大器设施承受的热量过大,电源电压超过了极限负荷,电机运行的速率超过了=极限或者电机承受的电力负荷值过大,编码器在信息的传输上出现了误差,电源相级缺失,就要及时切断主电路的电源,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要妥善保护软件设施,主要是对位控板进行保护,比如结合关节的动作,跟踪监测误差情况,并及时做出纠错调整,或者暂停关节动作,避免出现机械碰撞的事故,影响伺服系统的正常运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搬运机器人伺服技术基于交流程控、三环系统、技术参数的科学把握和对硬件软件设施的及时防护,确保了良好的反应机制和防扰动性能,确保了机器人在承担工作任务的时候能够及时、快速、稳定、高效地按照精准轨迹运行,相信应用推广前景将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 郭毓、马勤弟、许春山、胡斌、毛建.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3). [2]昊广顺、凌 雷、方素香、王 玉果.PLC在搬运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2006(2). [3]吴凤江、孙奎.基于PROFIBUS总线的搬运机器人伺服控制系统(J).伺服控制.2009(2).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极板搬运工作站的设计与实现篇二 【摘 要】在中国制造2050和工业“机器换人”的大背景下,中国工业生产正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本文在铅蓄电池极板生产线中引入工业机器人,开发了一种极板搬运工作站,并进行了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大大提电池极板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电池极板;搬运工作站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lates handling workstation based on industrial robot WANG Zhe-lu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Wenzhou Zhejiang 325035, China) 【Abstract】Under the“Made in China 2025” and “Industry ”, China industry is changing from manufacturing to intelligent this paper, the industrial robo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plate production line, meanwhile a kind of plate handing workstation is developed. The design of PLC control system is carried out in the workstation. The robot workstation greatly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battery plate and realizes automation. 【Key words】Implementation robot; Based plate; Moving station 0 引言 铅蓄电池是一种技术成熟且安全性能好的能源,工业和生活领域的发展,如低速电动车、通讯设备储能等都离不开铅蓄电池,尤其是电动车是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 措施 。然而在电池极板生产中,行业内规模化运作的企业主要还是依靠劳动力手工操作,特别是电池极板上下料搬运作业,其劳动工作强度大,员工搬运工作效率低下、同时铅粉污染危害健康人员的身体,影响工人的工作寿命[1],其发展急需产业转型升级。 在国外,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一种标准化的设备,形成了一些具有竞争力的著名公司,如瑞典的ABB,日本的FANUC、安川,德国的KUKA[2-3],占领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大部分份额。在国内,工业机器人受制核心零部件和工艺原因,还在刚起步。目前有沈阳新松、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哈尔滨博实自动化有限公司等,在系统集成和核心零部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突破,都有了相应的进展。同时国内也涌现了一大批以工业机器人集成技术为中心的公司,进行工业机器人的集成应用,引进国外技术结合实际生产,为制造业、快消行业等服务工作。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模仿人工操作,可编程和自动控制的高端智能装备,具有高自动化、柔性化,是中国实现工业“机器换人”战略的核心,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铅蓄行业,引入工业机器人,可以代替手工操作的同时可以大大提电池极板生产效率,确保生产安全和提高企业的效益[4]。因此,机器人极板搬运工作站的研究对铅蓄行业实现自动化及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机器人极板搬运工作站的设计 目前工业机器人在生产中的应用,主要以机器人人工作站和机器人工作生产线的形式进行整合集成应用。搬运机器人工作站,它的主要工作任务针对重物、消耗人力大且动作简单重复的搬运和贮藏工作[5],如机床上下料、堆料码垛,机床柔性线等。针对电池极板的几何特性分析和工艺要求,进行极板机器人搬运工作站的设计和实现。 工作站工作原理 机器人极板搬运工作站由搬运机器人、电池极板输送机、极板架和控制系统等组成。机器人工作站以工业机器人为工作核心,极板输送机和极板架都在机器人工作空间内,工作时,电池极板由极板输送机运送至输送机末端定位点,然后等待机器人抓取电池极板,机器人收到相应的传感器信号后,按照预先规划的路径到达极板位置,末端夹取执行器夹手对其进行夹取,然后按照规划轨迹搬运至极板架位置,将极板准确放置于极板架上,代替人工作业。 工作站机器人选型 衡量工业机器人的指标很多,有自由度、工作空间、定位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承载能力及最大工作速度等。极板搬运工作站的机器人选型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指标: (1)自由度指标,它是衡量机器人运动灵活程度的参数,是衡量机器人的重要指标,自由度越多,机器人越灵活,一般地工业机器人的自由度为3-6个。 (2)工作空间指标,它指的是机器人的工作范围,机器人腕部或者末端执行器能达到的最大范围,工作空间越大,机器人运动范围越大。在运动控制中,注意机器人的极限位置,注意抓取位置和极限位置的考虑。 (3)承载能力指标,机器人在工作范围内任何位置能承受最大的载荷,取决于负载的质量、速度和加速度等,同时要考虑末端执行器的质量,故机器人承载能力是末端执行器和机械手抓取负载的总和还要大。 (4)定位精度指标,机器人实际位置与理想位置之间的偏差,同时重复定位精度是考验一个机器人同一环境和条件下,重复若干次其分散的偏差值,机器人多次重复到相同位置的偏差越小,机器人的重复定位值越高。 通过这几个指标,极板搬运机器人工作站可以选择工作空间大、承载能力强、定位精度高的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作为机器人工作的机器本体,设计相应的安装座,以它为中心来设计整个工作站的安装控件。同时,6自由度的机器人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方便完成极板的抓取和实现复杂路径的轨迹规划。 末端执行器的设计 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设计一般是针对作用对象进行非标设计,它是机器人操作与目标对象直接接触进行工作,是机器人的关键部件,它可以扩大工作空间范围,提升工作作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电磁式、气动式、机械式等,其中机械式夹取可以分为双指式和多指式,其中双指式又分为回转式和平移式。根据电池极板的几何外形,故末端执行器夹具可采用气动驱动的平移型二指手抓对其进行抓取,采用气动驱动具有响应动作快,灵活,动力清洁等优点,其平移范围必须大于极板的横向尺寸。 电池极板输送机 电池极板输送机由支架,输送链、输送槽、极板定位板等组成,其中输送链安装在机架的若干个链槽内。工作时,三相异步电动机带动主轴运动,然后链式传送机构对放置在其上面的电池极板进行传送。采用链式传动,启动时电池极板运行平稳,无打滑现象,其适用于远距离运输和恶劣环境等优点。 2 控制系统 机器人极板搬运工作站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的功能实现包括:①工业机器人示教、调试编程与自动运行等功能;②极板末端执行器气缸动作、传感器的信号传递,实现抓取;③工业机器、PLC和人机界面交互和参数的设置;④整个极板搬运工作站的实现。 极板工作站控制系统组成 极板搬运工作站的控制系统包括:①PLC控制系统;②机器人控制系统;③示教器。其主要系统采用PLC为控制核心,机器人控制器的I/O信号模块与PLC通信模块可以直接或者间接通信,电池极板输送链上的极板信号和极板末端执行器信号也是通过PLC然后传递给机器人,进行信号的传递。工作时,搬运机器人按照人工示教好的程序正常运行,同时受PLC的控制。 (1)机器人示教器,机器人编程有离线编程和示教编程,示教再现是机器人编程应用较广的编程方式。工作人员观察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然后根据生产实践,对工业机器人的动作位姿、工作路径、运动参数和工艺参数进行调试,按照需要的任务要求完成机器人编程示教。整个编程过程中,机器人示教器是一个重要的编程设备,通过其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2)机器人控制器其核心是多轴运动控制平台,实现对多轴机器人的关节伺服控制,同时又相应的机器人专用端口和机器人通用端口和PLC进行信息传递,同时设置相应的总线控制和以太网控制端口,方便与外部设备通讯。 (3)PLC控制柜,其以PLC为控制核心,将机器人控制柜、传感系统、人机界面进行集成控制,整个搬运系统的实现主要依赖PLC的逻辑控制的调试与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控制软件设计 机器人工作站的控制软件设计以PLC为中心实现。根据搬运工作站的工作原理,首先采用示教器对机器人进行轨迹路径规划,考虑机器人在搬运极板时所需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以最舒服的姿态来进行工作。将机器人进行轨迹示教完成以后,再根据机器人抓取执行器极板准备、极板到位、进行抓取、机器人进行搬运到极板架放置,放置结束后重新循环开始的整个过程,然后进行程序的设计和实现。整个系统程序的设计包括系统初始化、手动运行、自动运行、信号显示系统和系统复位。 (1)系统初始化:当整个控制系统开机时,按一下初始化按钮,机器人搬运工作站所有的执行动作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恢复到预先的原始位置,使机器人工作站处于准备运行状态,随时准备开始工作。 (2)手动运行:机器人单机示教轨迹路径,完成路径的最佳规划,手动运行是用来对整个机器人各个功能块进行调试时的状态。通过手动运行模块,可以调试抓取执行器的开合动作,以此来进行极板的抓取力度调节。同时也可以实现抓取后整机联合运行调试操作,让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和极板输送架达到最佳状态。 (3)自动运行:自动运行状态是整机连续工作状态,一旦参数都设置好后,正常情况下进入自动运行状态,搬运工业机器人能自动完成电池极板的抓取,搬运、放置循环工作,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可以通过按钮或者触摸屏上的启动开始,接受停止指令后停止。其程序的设计可以采用步进顺序控制,按照一定的生产流程来实现工业机器人极板的搬运工作。 (4)信号显示系统和复位系统:通过信号显示可以观察系统的运行情况,可以观察其各功能状态,通过信号显示来判断程序运行的进度、状态以及极板的搬运数量。同时一旦出现故障,可以通过报警灯来提示故障问题,通过触摸屏显示系统快速找到故障点,并且可以通过相应的复位系统进行复位。 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的设计,主要通过触摸屏和组态来实现搬运机器人控制系统和人的人机交互,通过信息的交流来实现人对搬运机器人的控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纯按键操作平台逐渐被触摸屏所取代,可以克服接线繁琐、按钮多等诸多问题。同时,随着组态技术的发展,可以组建适合工业生产相应的控制系统界面,包启动、停止、循环、单机及数等功能,同时可以制作相应效果更好的系统界面。 本文选取昆仑通态的触摸屏为人机交互界面,同时通过昆仑的MCGS组态软件集成实现机器人工作站的控制要求,根据机器人工作站功能及控制任务的要求,配置相应的对象定义,编辑属性和状态特征等,同时制作组态画面来显示状态信号和一系列的人机操作等。人机界面完成控制硬件与软件的联系,建立了操作人员与监控层的控制与沟通平台,在机器人搬运工作中方便灵活。 3 总结 本文开发了一种铅蓄电池的极板搬运机器人工作站,该极板搬运机器人工作站可以实现极板输送、定位抓取、搬运、放置等功能,同时控制系统采用PLC和昆仑人机界面进行控制来实现整机的运行,其操作性高、性能稳定,从而代替人工实现极板的自动搬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贵民,马晓建,赵信正.蓄电池生产线极板上料装置[J].轻工机械,2014,3(32):47-50. [2]王田苗,陶永.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与产业发展技化发展战略[J].机械工程学报,2014,9(50):1-13. [3]顾震宇.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与趋势[J].机电一体化,2006,2:6-9. [4]陈立新,郭文彦.工业机器人在冲压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0,3:133-135. [5]王海霞,__宏,吴清锋.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和发展[J].机电工程技术,2015,10(44):112-114.

电气自动化机器人论文

现在电气自动化已经运用到了机器人领域了,以下是我整理好的电气自动化机器人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工业设备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自动化的工业就是要将焊接机器人普及应用。以提高焊接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工人强度和工作环境,并积极降低了传统操作技术,改变生产流程,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节省成本。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机器人;配套焊接;工作站

在应对工业现代化和厂间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实现焊接变位机与焊接机器人的结合应用,才能保证焊接机器人的全自动化运行。与此同时在汽车和电子等领域的焊接工作,也能降低传统人工操作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以及厂间的流水线运作水平。

1技术方案

焊接机器人属于工业机器人中的现代化产品。它可以实现多用途运作。其中可重复编程的自动控制装备促使了焊接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而柔性化即说由由计算机系统或物料储运系统等信息技术,控制数控机床设备的自动化运作。所谓机器人柔性焊接工作站就是由计算机信息控制系统所控制,焊接机器人与焊接变位机相结合,实现自动化的流水线作业。这个小型运作流程可以焊接工件标准在在米以下的各类产品。不仅将设备运作中的自动上料和半自动定位装卡、自动焊接和自动卸货等应用功能集中为一体,而且还采用了统一的流水线技术方案,将工件定位工装和智能搬运器、变位机、构件周转架和码垛架以及送料机构等构成生产设备,其中运用电气及气动系统作为生产程序。从设备与程序的双向革新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工作强度的降低。

系统采用专用屏蔽电缆将西门子S7-300、S7-200、ET200、机器人适配卡、触摸屏等控制设备连接组成PROFIBUS-DP通讯链路的网络设计方案,在后期编制软件时对网络通讯状态进行实时监视和处理,避免出现通讯故障造成停机。

2变位机的设计

变位机是专用的.焊接辅助设备。工作原理是应用于回转工作的焊接变位,实现加工位置和焊接速度的再次精确。它拥有回转和翻转两个系统,通过工作台的升降、回转翻转来完成角度装配以及无级调速等自动化运作,可与焊机和操作机一起配套使用,进而组成自动化焊接中心。工作台的焊接工作,要求精确度和时效率很高,所以这对于手工作业是个难题。变位机的回转应用为焊接设备带来了调速精度极高的变频器无级调速以及可对工作台完成远程操作的遥控盒设备。这些变位机的设计不仅将操作机和焊接机的操作系统联系起来,还实现了整个焊接工作的联动操作,达到理想的焊接速度。

这里说的变位机属于机器人柔性焊接工作站的核心部件。其中包括钢结构、旋转轴、翻转轴、导轨、快速卡环等工件设备所组成,各自的功能迥异。变位机的精度决定着机器人柔性焊接工作站的焊接效果。譬如机器人柔性焊接工作站的焊接精度为以内,所以这就要求变位机必须以直径米的转盘为核心设备,将其旋转180度定位精度和翻转定位精度都应该在以内。

3智能搬运器的设计

智能搬运器即指借用电机设备实现货物的升降与横移等动作的卸货机器。其中包括

升降架,横移架、导向套、横移轮、伸缩叉臂等主要组成部分。它在机器人柔性焊接工作站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码垛效率,利用导轨把焊接变位机上装卡完毕的工件,搬运到指定的码货架。智能搬运器的使用组成了自动化流水线的运作,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整体提高了工作生产效率。

4工件定位工装的设计

工件定位工装即指在应对不同工件的装卡过程中为实现工件的快速定卡,利用气缸的弹簧与拉钩或变位机的快速卡环,同时实现工件的定位与卡紧两个动作。借用定位架安装在通用的工装支座上,利用变位机实现变位机与工件定位工装的快速连接。

5机器人动作的设计

作为柔性焊接工作站的主角,机器人的安装位置尤为重要,由计算机模拟后进行定位,而机器人的动作、姿态、轨迹、速度等根据实际工况和其它联动设备的配合,在现场经过反复示教逐步达到高速协调统一, 最终满足系统工作节拍和操作精度的设计要求。

6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不仅在运作过程中将人机界面和伺服闭环驱动以及PLC定位模块等主流自动化控制元件语义融合,还在操作过程中确保了精度和维护工作。

6. 1PLC总控与机器人控制器信号

(1)机器人位置信息

在回到原点或者进入非干涉区中位置时,焊接机器人会预警发出信号来通知PLC总控。焊接机器人会在第一时间完成信号互锁和控制点用。譬如在焊接过程中为了规避焊接机器人由于意外转台而造成的撞机事故,PLC会将转台转动和夹具动作进行严格的屏蔽。

(2)夹具控制指令

夹具控制指令即指由于焊接机器人在焊接工作中可能对某些焊点位置焊接不到,所以在设计夹具时要对某个夹紧单元进行补焊操作或控制夹具旋转,促使焊接机器人全面焊接的控制指令。焊接机器人对对焊接中途的夹具控制发出指令,利用总线传达给夹具控制单元,保持补焊操作时及时打开夹紧单元的补焊工作,确保系统操作,规避失误。

(3)系统信号

系统信号即指可通过PLC总控,在系统触摸屏上完成显示。如此有利于操作人员的监督和查询行为。其中包括系统初始化信息和故障信息以及程序执行进度等等。

6.2PLC总控与焊装夹具控制单元信号

焊接夹具上都安有夹具控制单元。这个夹具单元由由ET200总线端子和I/O端子以及总线电源共同组成。工作原理为夹具上包括工件到位信号、气缸夹紧打开信号、夹具操作按钮等输入与输出信号都必须连接到I/0端子上,再通过ET200M总线端子将I/O信号转为总线信号,以总线方式传达给PLC总控系统完成对夹具的控制指令。

6.3PLC总控与触摸屏信号

生产产品的选择与显示

工作站都配有触摸屏。触摸屏显示控制指令。产品需要更换时可在生产前于触摸屏上选择产品种类,在确定与系统识别夹具相一致时,确定系统执行按钮。否则会有预警信息以保证生产的准确率。其中生产产品的种类以及机器人工作状态选择等生产信息都可在触摸屏的主页中根据显示完成操作。

手动控制及其故障处理

触摸屏操作显示可实现对工作站所有输入与输出点的单独控制。这种简单易操的手动系统,实现了一体化的调试、维护和故障处理。通过系统的自动查询功能,可对有逻辑关系的控制点予以动作保障。当系统出现预警与故障,可根据弹出的窗口进行故障信息排查,系统会提出处理意见。当故障消除后还需要人工操作完成复位行为以确保故障处理完毕。

7安全回路设计

工作站安全配置尤为重要,实际设计中应将机器人安全回路、区域光栅安全回路、控制系统安全回路、现场操作及其它设备的安全回路统筹集成,按照硬件和软件双重锁定方式进行布线和编程,可靠实现当安全监视点出现问题立即停止相关运动设备、及时发出声光报警并在触摸屏上显示安全报警原因。

结语

本文从机器人柔性焊接工作站的技术方案入手,对焊接机器人系统的关键部件变位机、智能搬运器、机器人本体以及工件定位工作的具体设计进行了简单地探讨。不仅表明了本设计方案对于解决变位器精度、通讯问题、搬运器取物以及机器人动作等有着深远影响,还对工件的迅速定位和卡紧的技术难题也予以了合理解释。

参考文献:

[1]吴志亚.机器人焊接智能化技术浅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0)

[2 ]李晓辉,汪苏.焊接机器人智能化的发展[J].电焊机,2005(06)

[3]霍文峰.基于PLC的焊接机器人柔性控制系统[J].农业网络信息,2012(07)

牛奶码垛机器人毕业论文

机器人的优点机器人是一个现代化的技术,今天的大部分东西都正在与自动化的机器人的帮助。以先进的技术是对人类的依赖有所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感谢。机器人有许多优点和一些限制。自动化程序的最大的优点之一是结果的准确性。一个错误的机器人去的机会非常有限,而且作为一个进程,这件事可能会失败或得到执行,以完美。机器人被用来在几个行业,如汽车,医药,家用电器和几个。最复杂的机器可组合使用机器人。机器人也发挥相当一个在医药行业中的重要作用。从准备药物表演手术简单的任务。然而,实际药水是手术和其他进程不能留给机器人和人类干扰是不可避免的存在。机器人是非常有利的几种途径,一种人。例如,在许多人不适合工作的地方,如化工厂,或药品和接触某些化学品不断未必是人类...但是。机器人有许多优点和一些限制。机器人被用来在几个行业机器人的优点机器人是一个现代化的技术。当涉及到处理有害物质的机器人更适合。一个错误的机器人去的机会非常有限。今天,机器人还用于发射卫星和旅行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星球。最复杂的机器可组合使用机器人,或药品和接触某些化学品不断未必是人类良好的条件。然而,并正在与平价与人类智慧的设计。机器人也发挥相当一个在医药行业中的重要作用。自动化程序的最大的优点之一是结果的准确性,这件事可能会失败或得到执行,如汽车,家用电器和几个,今天的大部分东西都正在与自动化的机器人的帮助,在很大程度上感谢。机器人正在发射火星探索地球,而且作为一个进程,如果这些责任是自动使用的机器人。机器人是非常有利的几种途径,如化工厂。有利也有类似的机器人应用在其他一些行业,医药,以完美。从准备药物表演手术简单的任务,那么人类不必面对工作的基础上工伤和职业病,在许多人不适合工作的地方,实际药水是手术和其他进程不能留给机器人和人类干扰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例如,一种人。以先进的技术是对人类的依赖有所降低

设计机器人?这对你不现实

未来的机器人是多种多样的.有魔法机器人.果树机器人.还有攻击机器人……我想象的机器人是一个会变身.会打扫卫生.而且心地善良的机器人.它有一双用高级伸缩弹簧做的手.如果有小孩落水了,就可以立刻把手伸长,去救那个小孩.在它的脚上也有伸缩弹簧,它可以跨越障碍,抓住坏人.在它的脚底下还有一个小型拖把,只要是它走过的地方,就会变得干干净净.你看,很好用吧.

码垛机器人毕业论文选题

额,同仁啊,我也要写的

你好44、 关节型机器人腰部结构设计 45、 锅炉燃烧系统控制和汽包水位控制 46、 海工码头工字钢数控切割设备的设计 47、 护罩注塑模具及注塑模腔三维造型CAD CAM 48、 回转式固液分离机及螺旋输送机的设计 49、 活塞连杆组件装配自动输送线的设计(总体机械结构设计与压销机设计) 50、 机场行李输送系统自动控制设计 51、 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的设计 52、 基于PSOC的无刷直流电机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 53、 基于单片机机床插补控制模块的程序设计 54、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给水系统的设计 55、 基于虚拟仪器的震动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论文 56、 加工工件的自动装卸装置 57、 计算机与电子电路类毕业论文 58、 通用雕刻机的设计 59、 建筑用垂直运输机的设计 60、 精密智能测硫仪的设计 61、 卷扬机的设计 62、 考勤系统 63、 一级减速器的设计 64、 快速成型机的设计 65、 葵花脱粒机的设计 66、 螺旋输送机设计 67、 码垛机器人机械部分的设计 68、 棉花采集机械手的设计 69、 诺基亚6600手机前盖注塑模具设计与动画演示 70、 爬管式切割装置结构设计 71、 散料输送皮带机设计 72、 单段锤式破碎机的设计 73、 企业数据信息系统的设计 74、 8T内河港口门座起重机(中)机械部分二维设计 75、 气顶式太空电梯的设计 76、 气压冲击夯实机实体建模与仿真 77、 汽车U型螺栓拆装机的设计 78、 汽车行驶信息监控系统的设计 79、 汽车自动清洗系统的设计 80、 球轴承内圈超精研磨机的设计 81、 全封闭输送机的设计 82、 全路面起重机的设计 83、 人事管理系统 84、 深水作业光缆切割机的设计 85、 十字路口 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 86、 实现主轴分级无级变速的车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 87、 手机外壳注塑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88、 垂直循环式机械立体车库的设计 89、 数控车床六角刀架设计 90、 数字时钟 91、 双立柱堆垛机的设计 92、 水泥刨花板下涂膜机的设计 93、 四柱万能液压机整体设计 94、 四自由度搬运机器人的设计 95、 图书管理系统 96、 挖掘机工作过程仿真 97、 万能升降台铣床的设计 98、 网上选课系统(文本) 99、 往复裁板锯的设计 100、 物料包装线模型码垛机设计(堆垛机) 101、 物料包装线模型码垛推动机构的设计 102、 物料传送系统的设计 103、 物资管理系统 104、 箱体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105、 小型提升机的设计 106、 行星齿轮的注塑模具设计及其模腔三维造型CAD 107、 悬臂液压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的设计 108、 旋风式选粉机的设计 109、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110、 烟厂车间温度湿度自动监测满意请采纳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机器人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替工人进行一些复杂、繁重的体力劳动,能减轻人们的工作负担。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工业机器人技术论文 范文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工业机器人技术论文范文篇一:《浅谈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就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 应用 工业 1 引言 工业机器人最早应用于汽车制造工业,常用于焊接,喷漆,上、下料和搬运。工业机器人延伸和扩大了人的手、足和大脑功能,它可代替人从事危险、有害、有毒、低温和高热等恶劣环境中的工作;代替人完成繁重、单调的重复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工业机器人与数控加工中心、自动搬运小车以及自动检测系统可组成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现生产自动化。 2 工业机器人的主要运用 (1)恶劣工作环境及危险工作军事领域及核工业领域有些作业是有害于人体健康并危及生命,或不安全因素很大而不宜由人去做的作业,用工业机器人去做最合适。例如核工厂设备的检验和维修机器人,核工业上沸腾水式反应堆燃料自动交换机。 (2)特殊作业场合和极限作业火山探险、深海探密和空间探索等领域对于人类来说是力所不能及的,只有机器人才能进行作业。如航天飞机上用来回收卫星的操作臂;用于海底采矿和打捞的遥控海洋作业机器人。 (3)自动化生产领域早期的工业机器人在生产上主要用于机床上、下料,点焊和喷漆。用得最多的制造工业包括电机制造、汽车制造、塑料成形、通用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等工业。随着柔性自动化的出现,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领域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下面主要针对工业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领域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焊接机器人 点焊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首先应用于汽车的点焊作业,点焊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焊接车体薄板件。装焊一台汽车车体一般大约需要完成3000~4000个焊点,其中60%是由点焊机器人来完成的。在有些大批量汽车生产线上,服役的点焊机器人数量甚至高达150多台。 点焊机器人主要性能要求:安装面积小,工件空间大;快速完成小节距的多点定位;定位精度高(土0 .25 mm ),以确保焊接质量;持重大(490~980N ) ,以便携带内装变压器的焊钳;示教简单,节省工时。 弧焊机器人 弧焊机器人应用于焊接金属连续结合的焊缝工艺,绝大多数可以完成自动送丝、熔化电极和气体保护下进行焊接工作。弧焊机器人应用范围很广,除汽车行业外,在通用机械、金属结构等许多行业中都有应用。弧焊机器人应是包括各种焊接附属装置在内的焊接系统,而不只是一台以规划的速度和姿态携带焊枪移动的单机。如图1所示为弧焊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适合机器人应用的弧焊 方法 主要有惰性握体保护焊、混合所体保护焊、埋弧焊和等离子弧焊接。 1-机器人控制柜2-焊接电源3-气瓶4-气体流量计5-气路6-焊丝轮7-柔性导管8-弧焊机器人9-送丝机器人10-焊枪11-工件电缆12-焊接电缆13-控制电缆 图1 弧焊机器人系统的基本组成 弧焊机器人的主要性能要求:在弧焊作业中,要求焊枪跟踪工件的焊道运动,并不断填充金属形成焊道。因此,运动过程中速度的稳定性和轨迹是两项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焊接速度约取5~50 mm/s ,轨迹精度约为.2 ~ ) mm;由于焊枪的姿态对焊缝质量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希望在跟踪焊道的同时,焊枪姿态的可调范围尽量大。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性能要求,这些要求包括:设定焊接条件(电流、电压、速度等)、抖动功能、坡口填充功能、焊接异常检测功能(断弧、工件熔化)及焊接传感器(起始焊点检测,焊道跟踪)的接口功能。 喷漆机器人 喷漆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车体、家电产品和各种塑料制品的喷漆作业。喷漆机器人在使用环境和动作要求上有如下特点: (1)工作环境空气中含有易爆的喷漆剂蒸气; (2)沿轨迹高速运动,途经各点均为作业点; (3)多数被喷漆部件都搭载在传送带上,边移动边喷漆。如图2所示为关节式喷漆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随着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物流技术、自动仓储技术的发展,搬运机器人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机器人可用于零件的加工过程中,物料、工辅量具的装卸和储运,可用来将零件从一个输送装置送到另一个输送装置,或从一台机床上将加工完的零件取下再安装到另一台机床上去。 装配机器人 装配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关资料统计表明,装配劳动量占产品生产劳动量的50%~60%,在有些场合,这一比例甚至更高。例如,在电子器件厂的芯片装配、电路板的生产中,装配劳动量占产品生产劳动量的70 %~80%。因此,用机器人来实现自动化装配作业是十分重要的。 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 机器人正式进入装配作业领域是在“机器人普及元年”的1980年前后,引人装配作业的机器人在早期主要用来代替装配线上手工作业的工序,随后很快出现了以机器人为主体的装配线。装配机器人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装配生产自动化的进展。装配机器人建立的柔性自动装配系统能自动装配中小型、中等复杂程度的产品,如电机、水泵齿轮箱等,特别适应于中小批量生产的装配,可实现自动装卸、传送、检测、装配、监控、判断、决策等机能。 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通常以机器人为中心,并有诸多周边设备,如零件供给装置、工件输送装置、夹具、涂抹器等与之配合,此外还常备有可换手等。但是如果零件的种类过多,整个系统将过于庞大,效率降低,这是不可取的。在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中,机器人的数量可根据产量选定,而零件供给装置等周边设备则视零件和作业的种类而定。因此,和装配线比较,产量越少,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的投资越大。 3 结束语 工业机器人是以机械、电子、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学科领域的技术为基础,融合而成的一种系统技术;也可说是一门知识、技术密集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化的高新技术。随着这些相关学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也一定会到迅速发展和提高。 工业机器人技术论文范文篇二:《探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机器人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替工人进行一些复杂、繁重的体力劳动。目前,机器人是一种制造业与自动化设备中的典型代表,这将会是人造机器的“终极”版。它的应用已经涉及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传感器与知识化等多个学科和领域,这是目前,是我国乃至世界高新技术成果的最佳集成,因此,它的发展是与许多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以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同时在技术操作中,他也变得越来越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工业机器人发展越来越微型化、智能化,在人类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智能化 应用领域 安全性 随着社会复杂的需求,工业机器人在应用领域中越来越广泛。一方面,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代替工人危险、复杂、单调的长时间的作业,例如在机械加工、压力铸造、塑料制品成形及金属制品业等各种工序上,同时还应用于原子能工业等高危险的部门,这已经在发达国家中应用比较广泛。另一方面,工业机器人在其他的领域应用也比较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应用的范围已经突破了工业,尤其在医疗业中应用比较好。 一、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机器人,一般指工业上大量使用的可编程机器人及遥控操作机。可编程机器人可根据操作人员所编程序完成一些简单重复性作业。遥控操作机制每一步动作都要靠操作人员发出。198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装配线上为机器人装备了视觉系统,从而宣告了第二代机器人―感知机器人的问世。这代机器人,带有外部传感器,可进行离线编程。能在传感系统支持下,具有不同程度感知环境并自行修正程序的功能。第三代机器人为自治机器人,正在各国研制和发展。它不但具有感知功能,还具有一定决策和规划能力。能根据人的命令或按照所处环境自行做出决策规划动作即按任务编程。 我国机器人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从“七五”开始国家投入资金,对工业机器及其零部件进行攻关,完成了示教再现式工业机器人成套技术的开发和研制。1986 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开始实施,智能机器人主题跟踪世界机器人技术的前沿,经过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地研制出了一批特种机器人。 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70年代初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70年代的萌芽期,80年代的开发期和90年代的适用化期。 上世纪70年代是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金星、火星的软着陆。我国也发射了人造卫星。世界上工业机器人应用掀起一个高潮,尤其在日本发展更为迅猛,它补充了日益短缺的劳动力。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于1972年开始研制自己的工业机器人。 进入80年代后,在高技术浪潮的冲击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七五”期间,国家投入资金,对工业机器人及其零部件进行攻关,完成了示教再现式工业机器人成套技术的开发,研制出了喷涂、点焊、弧焊和搬运机器人。1986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开始实施,智能机器人主题跟踪世界机器人技术的前沿,经过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地研制出了一批特种机器人。 从90年代初期起,中国的国民经济进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时期,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热潮,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又在实践中迈进一大步,先后研制出了点焊、弧焊、装配、喷漆、切割、搬运、包装码垛等各种用途的工业机器人,并实施了一批机器人应用工程,形成了一批机器人产业化基地,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我国工业机器人经过“七五”攻关计划、“九五”攻关计划和863计划的支持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工业机器人市场也已经成熟,应用上已经遍及各行各业。 我国未来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重点有:第一,危险、恶劣环境作业机器人:主要有防暴、高压带电清扫、星球检测、油汽管道等机器人;第二,医用机器人:主要有脑外科手术辅助机器人,遥控操作辅助正骨等;第三,仿生机器人:主要有移动机器人,网络遥控操作机器人等。其发展趋势是智能化、低成本、高可靠性和易于集成。 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机器人是先进制造技术和自动化装备的典型代表,是人造机器的“终极”形式。它涉及到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传感器、通讯与网络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是多种高新技术发展成果的综合集成,因此它的发展与众多学科发展密切相关。当今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一是工业机器人性能不断提高(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便于操作和维修),而单机价格不断下降。二是机械结构向模块化可重构化发展。例如关节模块中的伺服电机、减速机、检测系统三位一体化;有关节模块、连杆模块用重组方式构造机器人。三是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向基于 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便于标准化,网络化;器件集成度提高,控制柜日渐小巧,采用模块化结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易操作性和可维修性。四是机器人中的传感器作用日益重要,除采用传统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外,视觉、力觉、声觉、触觉等多传感器的融合技术在产品化系统中已有成熟应用。五是机器人化机械开始兴起。从94年美国开发出“虚拟轴机床”以来这种新型装置已成为国际研究的 热点 之一,纷纷探索开拓其实际应用的领域。 总体趋势是,从狭义的机器人概念向广义的机器人技术概念转移,从工业机器人产业向解决方案业务的机器人技术产业发展。机器人技术的内涵已变为 灵活应用机器人技术的、具有实际动作功能的智能化系统。机器人结构越来越灵巧,控制系统愈来愈小,其智能也越来越高,并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 三、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我国工业底子薄,工业机器人发展一直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虽然我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工业机器人,但是技术力量不足与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对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细分起来,有如下几点: 首先,我国基础零部件制造能力差。虽然我国在相关零部件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无论从质量、产品系列全面,还是批量化供给方面都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方面的差距尤其明显,因此造成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影响了我国机器人的价格竞争力。 第二,我国的机器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虽然已经拥有一批企业从事机器人的开发,但是都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缺乏市场的品牌认知度,在机器人市场方面一直面临国外机器人品牌的打压。国外机器人作为成熟的产业采用整机降价,吸引国内企业购买,而在后续的维护备件费用很高的策略,逐步占领中国市场。 第三,认识不到位,在鼓励工业机器人产品方面的政策少。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及应用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我们必须从国家高度认识发展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性,这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参考文献: [1]任俊.面向熔射快速制模的机器人辅助曲面自动抛光系统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钟新华,蔡自兴,邹小兵.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算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3]张中英.基于遗传算法的机器人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4]李磊,叶涛,谭民,陈细军.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机器人,2002年05期. [5]杜玉红,李修仁.生产线组装单元气动搬运机械手的设计.液压与气动,2006年05期. [6]徐晓峰.基于串行通信技术的机器人实时控制研究.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工业机器人技术论文范文篇三:《试论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人的劳动,对于高辐射、高噪声污染、高浓度有害气体的工作场合来说,工业机器人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程度较低,只能通过预设的程序进行简单的重复动作,无法应对多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第一代机器人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传感器的应用使其可通过对环境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并反馈给动作单元,从而进行一些适应性的工作,这种机器人虽然智能化程度较低,但已经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得以成功应用。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对成熟的今天,第三代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其可以通过强大的传感原件收集信息数据,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类似于人脑的判断,因此可以在多种环境下进行独立作业,但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际应用。 分布式控制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是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而言的,是通过一台中央计算机对负责现场测控的多台计算机进行控制和指挥,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和安全性,使其成为当前大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流技术。根据实际情况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层级可分为两级、三级或更多级,通过中央计算机完成对现场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管理和操作控制等,同时,随着测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分布式控制系统还可以对生产过程实现实时调度、在线最优化、生产计划统计管理等功能,成为一种集测、控、管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具有功能丰富、可靠性高、操作方便、低故障率、便于维护和可扩展等优点,因此使系统的可靠性大幅提高。 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化。 人工智能就是使工业机器人或数控机床模拟人脑的智力,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推理判断、 逻辑思维 和自主决策的能力,可大幅提升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甚至实现真正的无人值守,对于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人工智能已经不只是停留在概念上,因此可预见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向着人工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虽然以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不可能使机器人或数控机床完全具备人类的思维模式和智力特点,但在工业生产中,使这些机电一体化设备具备部分人类的职能是完全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达到的。 网络化。 网络技术 的发展给机电一体化设备远程监视和远程控制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将网络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结合起来将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重点。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在车间内来回走动,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掌握,并对机床的操作面板进行操作,通过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与控制终端之间建立通信协议,并通过光纤等介质实现信息数据的传递,即可实现远程监视和操作,降低工人的劳动量,并且各种控制系统功能的实现,理论上来说都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 环保化。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近几十年里,虽然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然而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今天,发展任何技术都应当以对环境友好作为前提,否则就是没有前途的,故环保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机电一体化应用过程中,通过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在制造过程中做到达标排放甚至零排放,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不造成影响,即便报废后也可对其进行有效回收利用,这就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环保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模块化。 由于机电一体化装置的制造商较多,为降低系统升级改造的成本,并为维修提供便利,模块化将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研究方向。通过对功能单元进行模块化改造,可在需要增加或改变功能时直接将对应的功能模块进行组装或更换,即便出现故障,只需将损害的模块进行更换即可,工作效率极高,通用性的增强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自带能源化。 机电一体化对电力的要求较高,如果没有充足的电能供应就会影响生产效率,甚至由于停电造成数据的丢失等,因此通过设备自带动力能源系统可始终保持充足的电力供应,使系统运行更流畅。 3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使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精度大幅提高,在当前工业生产中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平也会不断提高,为工业生产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1. 初三机器人科学论文2000字 2. 工业智能技术论文 3. 传感器技术论文范文 4. 机器人科技论文3000字 5. 初三智能机器人科技论文2000字 6. 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相关论文

码垛机器人毕业论文怎么写

目前,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普及,工业机器人已在搬运、焊接、包装、喷绘等领域替代了传统的人力。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搬运机器人技术论文,仅供参考! 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的设计研究篇一 摘 要:搬运机器人的伺服系统,目前普遍应用的是以级次掌控、总线讯息、交流程控、数值信息加工、内部结构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智能化的数字信息控制手段,不仅确保了伺服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而且实现了精准、高速、稳定的良好性能。本文对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的技术质量控制和级次管理进行了分析,并且全面地阐述了定位系统、速率环比、技术参数和设施保护等应当把握的重点内容,对提高伺服系统的控制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设计研究 引言 搬运机器人达到精准、科学的轨迹运行是实现伺服技术功能目标定位的重要保障。目前在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的应用前景上分析,伴随着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应用,其所从事的工作事项越来越具有很强的技术难度,这就给伺服技术的安全、高效、稳定、科学、动感等性能的发挥带来了很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普及程度的日益广泛,特别是DSP等技术 方法 的不断推陈出新,给机器人伺服技术的变革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使得这种伺服系统日益探索应用了许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比如建立交流程控、数值加工等,不仅使得机器人伺服系统满足了高速、精确的目标要求,而且越来越能够独立承担非常复杂的各种任务。 本文结合南方某省的搬运机器人为例,围绕机器人的稳定、精准、防干扰性能,科学地分析阐述了伺服技术的技术特性和研发思路,并对数字信息处理等技术方法的应用推广和设计理念、设施保护等内容进行了探究。 1 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的级次控制思路和技术标准 该省设计研发这种搬运机器人主要是为了适应浇筑施工环节的技术要求,并且充分考虑到这种机器人的通用效果。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将其打造为了固定变量取值为6的现代化机器人,并设计了包括上臂摇动、下臂摇动、腰间回环、手腕摇动、手腕回旋、下臂回环等6项内容在内的活动功能关节,按照浇筑施工现场操作的有关部署,依据一定时间控制能够由热炉内舀出铝制液体,服务于8个机器设备铸模使用。而且在设计这种搬运机器人的时候,要使其能够在米半径的区域内顺畅运转,最后环节的多次确定位置的误差上下不能高于3毫米,按照搬运机器人每个关节的误差折算,上下不能超过度。同时,要严格控制伺服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能,通过技术指标控制,避免机器人在实现搬运伺服功能的时候出现铝制液体流出或者影响浇筑效果。 同时,在对搬运机器人进行技术参数控制的时候,运用了管理、控制、伺服等级次方法,使承担主要控制功能的网络信息系统得到了减负,降低了伺服技术的运行期间。利用管理的技术方法,通常是加强搬运机器人离线状态监控,对其运行的空间事先合理预设,使其能够在进行浇筑环节操作的时候,发挥图形设计、现场示范、纠错调整以及现场施工信息数据的检索、查询、质量问题的排查和定期展现等作用。利用控制的技术方法,一般是依据定位传感设施提供的定位信息,在预定时间内设置出一定的路径,同时将测算出来的下级信息传送给伺服技术进行处理。而伺服技术主要解决的是对搬运机器人的运动功能进行科学掌控,并依据施工标准和设计的精确系数确保机器人能够达到预定的运动轨迹完成工作任务。 2 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的设计要求 对于搬运机器人来说,伺服系统主要承担任务事项的执行工作,因此,伺服系统的安全、可靠工作,对搬运机器人的总体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是交流程控。近年来,这种程控驱动技术方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本身结构不大、重量很小、能耗量低、适应性强、坚固性高、安全可靠、经久耐用,同时在调速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在未来的发展中很有可能会替换掉直流驱动技术。搬运机器人在各个关节的运行驱动中,全部使用了交流程控的驱动技术,在组件构成上应用的是永磁式同步无刷电机,并且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确保了频率的变换和速率的调节。 二是三环系统。由于搬运机器人对不利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承受重力的性能很高,在发挥伺服技术功能的时候,不仅应当妥善解决稳定性和动态化的设计要求,而且应当注意对外界干扰的防范。本文所提到的搬运机器人就通过这种三环系统较好地实现了伺服功能(详见图2)。但是由于三环伺服控制技术虽然具有良好的稳定和防干扰能力,不过从需要的频率特性上来看,外环的要比内环的低很多,着就制约了外环控制系统的反应性能。所以通常使用一种新型组件,改进内环频率特性,确保系统运行速率,提升有效的防止干扰和可靠性能。 三是伺服系统。构成伺服模式的主要设施包括位控板、放大器、SM电机、编码仪和减速器等。其中SM电机应用的是进口的永磁式系统,可以承受的电力负荷非常高,在机器人中应用非常好。编码仪主要是对SM旋转速率和定位进行监测,而且根据6个运动关节监控机器人运行的精准情况,并运用减速器通过间接程控的方法实现较大的输送力矩确保搬运机器人能够高效做工。由于减速器在每个关节点上都进行了安装,不仅提高了反应速度,而且不会产生很大的转动惯力,运行效率非常好。放大器使用的是变频设施,具有绝缘效果,关节运动产生的功率一般不大,但是启闭的速率却非常高,作用非常显著。位控板的性能一般是接发控制指令,对定位信息做出反应,测算关节运动误差,实现每个关节的伺服系统控制目标,由于构成材料的关键组件是芯片系统,相当于计算机网络设备,具有良好的信号反应和处置性能,而且由于采用了总线控制技术,确保了信息数据的安全、精准、高效地传输,实现了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的科学运转。 四是参数系统。一般情况下,搬运机器人需要承受的外界应力水平和惯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运行速率也具有一定的不同,但是由于6个关节的动作需要一定的协作性,每个关节的运动都会对搬运机器人位置检测的精确性和动作进行的稳定度产生制约,所以控制技术参数,保障伺服技术的效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比如,需要考量电流的跟踪运行轨迹,科学控制电流环的技术参数,确保提升反应速率,无需进行后期的调控,确保搬运机器人伺服 系统安全 、稳定的运转,同时,由于功率组件启闭迅速,还要尽量改进电流设施的频率特性,确保外环具有稳定的运行性能。 四是保护系统。为了充分保证搬运机器人的安全、稳定动作,就需要对软件硬件设施予以保护。一方面,要妥善地保护硬件设施,一旦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出现了故障,比如,伺服放大器设施承受的热量过大,电源电压超过了极限负荷,电机运行的速率超过了=极限或者电机承受的电力负荷值过大,编码器在信息的传输上出现了误差,电源相级缺失,就要及时切断主电路的电源,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要妥善保护软件设施,主要是对位控板进行保护,比如结合关节的动作,跟踪监测误差情况,并及时做出纠错调整,或者暂停关节动作,避免出现机械碰撞的事故,影响伺服系统的正常运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搬运机器人伺服技术基于交流程控、三环系统、技术参数的科学把握和对硬件软件设施的及时防护,确保了良好的反应机制和防扰动性能,确保了机器人在承担工作任务的时候能够及时、快速、稳定、高效地按照精准轨迹运行,相信应用推广前景将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 郭毓、马勤弟、许春山、胡斌、毛建.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3). [2]昊广顺、凌 雷、方素香、王 玉果.PLC在搬运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2006(2). [3]吴凤江、孙奎.基于PROFIBUS总线的搬运机器人伺服控制系统(J).伺服控制.2009(2).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极板搬运工作站的设计与实现篇二 【摘 要】在中国制造2050和工业“机器换人”的大背景下,中国工业生产正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本文在铅蓄电池极板生产线中引入工业机器人,开发了一种极板搬运工作站,并进行了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大大提电池极板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电池极板;搬运工作站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lates handling workstation based on industrial robot WANG Zhe-lu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Wenzhou Zhejiang 325035, China) 【Abstract】Under the“Made in China 2025” and “Industry ”, China industry is changing from manufacturing to intelligent this paper, the industrial robo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plate production line, meanwhile a kind of plate handing workstation is developed. The design of PLC control system is carried out in the workstation. The robot workstation greatly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battery plate and realizes automation. 【Key words】Implementation robot; Based plate; Moving station 0 引言 铅蓄电池是一种技术成熟且安全性能好的能源,工业和生活领域的发展,如低速电动车、通讯设备储能等都离不开铅蓄电池,尤其是电动车是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 措施 。然而在电池极板生产中,行业内规模化运作的企业主要还是依靠劳动力手工操作,特别是电池极板上下料搬运作业,其劳动工作强度大,员工搬运工作效率低下、同时铅粉污染危害健康人员的身体,影响工人的工作寿命[1],其发展急需产业转型升级。 在国外,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一种标准化的设备,形成了一些具有竞争力的著名公司,如瑞典的ABB,日本的FANUC、安川,德国的KUKA[2-3],占领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大部分份额。在国内,工业机器人受制核心零部件和工艺原因,还在刚起步。目前有沈阳新松、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哈尔滨博实自动化有限公司等,在系统集成和核心零部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突破,都有了相应的进展。同时国内也涌现了一大批以工业机器人集成技术为中心的公司,进行工业机器人的集成应用,引进国外技术结合实际生产,为制造业、快消行业等服务工作。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模仿人工操作,可编程和自动控制的高端智能装备,具有高自动化、柔性化,是中国实现工业“机器换人”战略的核心,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铅蓄行业,引入工业机器人,可以代替手工操作的同时可以大大提电池极板生产效率,确保生产安全和提高企业的效益[4]。因此,机器人极板搬运工作站的研究对铅蓄行业实现自动化及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机器人极板搬运工作站的设计 目前工业机器人在生产中的应用,主要以机器人人工作站和机器人工作生产线的形式进行整合集成应用。搬运机器人工作站,它的主要工作任务针对重物、消耗人力大且动作简单重复的搬运和贮藏工作[5],如机床上下料、堆料码垛,机床柔性线等。针对电池极板的几何特性分析和工艺要求,进行极板机器人搬运工作站的设计和实现。 工作站工作原理 机器人极板搬运工作站由搬运机器人、电池极板输送机、极板架和控制系统等组成。机器人工作站以工业机器人为工作核心,极板输送机和极板架都在机器人工作空间内,工作时,电池极板由极板输送机运送至输送机末端定位点,然后等待机器人抓取电池极板,机器人收到相应的传感器信号后,按照预先规划的路径到达极板位置,末端夹取执行器夹手对其进行夹取,然后按照规划轨迹搬运至极板架位置,将极板准确放置于极板架上,代替人工作业。 工作站机器人选型 衡量工业机器人的指标很多,有自由度、工作空间、定位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承载能力及最大工作速度等。极板搬运工作站的机器人选型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指标: (1)自由度指标,它是衡量机器人运动灵活程度的参数,是衡量机器人的重要指标,自由度越多,机器人越灵活,一般地工业机器人的自由度为3-6个。 (2)工作空间指标,它指的是机器人的工作范围,机器人腕部或者末端执行器能达到的最大范围,工作空间越大,机器人运动范围越大。在运动控制中,注意机器人的极限位置,注意抓取位置和极限位置的考虑。 (3)承载能力指标,机器人在工作范围内任何位置能承受最大的载荷,取决于负载的质量、速度和加速度等,同时要考虑末端执行器的质量,故机器人承载能力是末端执行器和机械手抓取负载的总和还要大。 (4)定位精度指标,机器人实际位置与理想位置之间的偏差,同时重复定位精度是考验一个机器人同一环境和条件下,重复若干次其分散的偏差值,机器人多次重复到相同位置的偏差越小,机器人的重复定位值越高。 通过这几个指标,极板搬运机器人工作站可以选择工作空间大、承载能力强、定位精度高的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作为机器人工作的机器本体,设计相应的安装座,以它为中心来设计整个工作站的安装控件。同时,6自由度的机器人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方便完成极板的抓取和实现复杂路径的轨迹规划。 末端执行器的设计 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设计一般是针对作用对象进行非标设计,它是机器人操作与目标对象直接接触进行工作,是机器人的关键部件,它可以扩大工作空间范围,提升工作作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电磁式、气动式、机械式等,其中机械式夹取可以分为双指式和多指式,其中双指式又分为回转式和平移式。根据电池极板的几何外形,故末端执行器夹具可采用气动驱动的平移型二指手抓对其进行抓取,采用气动驱动具有响应动作快,灵活,动力清洁等优点,其平移范围必须大于极板的横向尺寸。 电池极板输送机 电池极板输送机由支架,输送链、输送槽、极板定位板等组成,其中输送链安装在机架的若干个链槽内。工作时,三相异步电动机带动主轴运动,然后链式传送机构对放置在其上面的电池极板进行传送。采用链式传动,启动时电池极板运行平稳,无打滑现象,其适用于远距离运输和恶劣环境等优点。 2 控制系统 机器人极板搬运工作站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的功能实现包括:①工业机器人示教、调试编程与自动运行等功能;②极板末端执行器气缸动作、传感器的信号传递,实现抓取;③工业机器、PLC和人机界面交互和参数的设置;④整个极板搬运工作站的实现。 极板工作站控制系统组成 极板搬运工作站的控制系统包括:①PLC控制系统;②机器人控制系统;③示教器。其主要系统采用PLC为控制核心,机器人控制器的I/O信号模块与PLC通信模块可以直接或者间接通信,电池极板输送链上的极板信号和极板末端执行器信号也是通过PLC然后传递给机器人,进行信号的传递。工作时,搬运机器人按照人工示教好的程序正常运行,同时受PLC的控制。 (1)机器人示教器,机器人编程有离线编程和示教编程,示教再现是机器人编程应用较广的编程方式。工作人员观察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然后根据生产实践,对工业机器人的动作位姿、工作路径、运动参数和工艺参数进行调试,按照需要的任务要求完成机器人编程示教。整个编程过程中,机器人示教器是一个重要的编程设备,通过其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2)机器人控制器其核心是多轴运动控制平台,实现对多轴机器人的关节伺服控制,同时又相应的机器人专用端口和机器人通用端口和PLC进行信息传递,同时设置相应的总线控制和以太网控制端口,方便与外部设备通讯。 (3)PLC控制柜,其以PLC为控制核心,将机器人控制柜、传感系统、人机界面进行集成控制,整个搬运系统的实现主要依赖PLC的逻辑控制的调试与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控制软件设计 机器人工作站的控制软件设计以PLC为中心实现。根据搬运工作站的工作原理,首先采用示教器对机器人进行轨迹路径规划,考虑机器人在搬运极板时所需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以最舒服的姿态来进行工作。将机器人进行轨迹示教完成以后,再根据机器人抓取执行器极板准备、极板到位、进行抓取、机器人进行搬运到极板架放置,放置结束后重新循环开始的整个过程,然后进行程序的设计和实现。整个系统程序的设计包括系统初始化、手动运行、自动运行、信号显示系统和系统复位。 (1)系统初始化:当整个控制系统开机时,按一下初始化按钮,机器人搬运工作站所有的执行动作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恢复到预先的原始位置,使机器人工作站处于准备运行状态,随时准备开始工作。 (2)手动运行:机器人单机示教轨迹路径,完成路径的最佳规划,手动运行是用来对整个机器人各个功能块进行调试时的状态。通过手动运行模块,可以调试抓取执行器的开合动作,以此来进行极板的抓取力度调节。同时也可以实现抓取后整机联合运行调试操作,让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和极板输送架达到最佳状态。 (3)自动运行:自动运行状态是整机连续工作状态,一旦参数都设置好后,正常情况下进入自动运行状态,搬运工业机器人能自动完成电池极板的抓取,搬运、放置循环工作,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可以通过按钮或者触摸屏上的启动开始,接受停止指令后停止。其程序的设计可以采用步进顺序控制,按照一定的生产流程来实现工业机器人极板的搬运工作。 (4)信号显示系统和复位系统:通过信号显示可以观察系统的运行情况,可以观察其各功能状态,通过信号显示来判断程序运行的进度、状态以及极板的搬运数量。同时一旦出现故障,可以通过报警灯来提示故障问题,通过触摸屏显示系统快速找到故障点,并且可以通过相应的复位系统进行复位。 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的设计,主要通过触摸屏和组态来实现搬运机器人控制系统和人的人机交互,通过信息的交流来实现人对搬运机器人的控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纯按键操作平台逐渐被触摸屏所取代,可以克服接线繁琐、按钮多等诸多问题。同时,随着组态技术的发展,可以组建适合工业生产相应的控制系统界面,包启动、停止、循环、单机及数等功能,同时可以制作相应效果更好的系统界面。 本文选取昆仑通态的触摸屏为人机交互界面,同时通过昆仑的MCGS组态软件集成实现机器人工作站的控制要求,根据机器人工作站功能及控制任务的要求,配置相应的对象定义,编辑属性和状态特征等,同时制作组态画面来显示状态信号和一系列的人机操作等。人机界面完成控制硬件与软件的联系,建立了操作人员与监控层的控制与沟通平台,在机器人搬运工作中方便灵活。 3 总结 本文开发了一种铅蓄电池的极板搬运机器人工作站,该极板搬运机器人工作站可以实现极板输送、定位抓取、搬运、放置等功能,同时控制系统采用PLC和昆仑人机界面进行控制来实现整机的运行,其操作性高、性能稳定,从而代替人工实现极板的自动搬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贵民,马晓建,赵信正.蓄电池生产线极板上料装置[J].轻工机械,2014,3(32):47-50. [2]王田苗,陶永.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与产业发展技化发展战略[J].机械工程学报,2014,9(50):1-13. [3]顾震宇.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与趋势[J].机电一体化,2006,2:6-9. [4]陈立新,郭文彦.工业机器人在冲压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0,3:133-135. [5]王海霞,__宏,吴清锋.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和发展[J].机电工程技术,2015,10(44):112-114.

2. 章节标题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必须由右页另页开始,一级标题之间换页。3. 层次格式学位论文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建议采用以下格式: 1 (三号黑体,居中)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小三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四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缩进2个字符)(1)(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缩进2个字符)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4. 引用文献引用文献标示方式应全文统一。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5号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成果[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用小4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P10-P14]可知”。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5. 图、表、公式(1)图① 要精选,要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达重复。② 要清楚,但坐标比例不要过分放大,同一图上不同曲线的点要分别用不同形状标出。③ 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正文表达所用一致。④ 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图名采用中英文对照,英文(Times New Roman)字体5号,中文宋体5号。(2)表① 表应有表序和简短准确的题名,位于表的上方居中。表的题名采用中英文对照,英文(Times New Roman)字体5号,中文宋体5号。② 所有表格采用三线制。③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3)公式① 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② 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③ 文中的图、表、公式、附注一律采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6. 量和单位要严格执行(GB3100-3102:93)中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具体要求请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不得使用非法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1)非物理量单位(如件、台、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符号混写的方式,如“万t�6�1km”。(2)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至1000kg”。(3)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45分”,不能写成“8h45min”。(4)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的规定书写,并按顺序编码制,即按文中引用的顺序将参考文献附于文末。多位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 al.”。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连续出版物:序号 作者. 题目. 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专(译)著:序号 作者. 书名(,译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论文集:序号 作者. 题目. 见(In):编者(eds). 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 姓名. 题目:[XX学位论文]. 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专利:序号 申请人. 专利名. 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 日期技术标准:序号 发布单位. 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举例如下:[1]张昆, 冯立群,余昌钰等. 机器人柔性手腕的球面齿轮设计研究. 清华大学学报,(2):1-7[2]竺可桢. 物理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3]dupont B.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with an unrelated MLC compatible donor. In: White H J,Smith R,eds.,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Houston: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4]郑开青. 通迅系统模拟及软件:[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87[5]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881056073,1980-07-26[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 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与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八)附录1. 附录与正文连续编排页码。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英文字母Ⅰ、Ⅱ、Ⅲ……编序号,如:附录Ⅰ。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应另外编号,与正文分开,一律也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编码前题以附录序码,如:图Ⅰ1;表Ⅱ2;式(Ⅲ3);文献[Ⅰ5]等。2. 学位论文内容涉及计算机软件类设计者,可在研究生处主页上学位授予栏目内下“计算机软件类设计验收报告单”,按要求认真填写后,并为论文的附录。3.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获得的科研成果,可在研究生处主页上学位授予栏目内下载既定表格,表后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符合要求的学术论文全文(硕士1篇、博士3篇)。三、论文的排版要求(一)页面要求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须用A4(210×297mm)标准大小的复印纸、60页以上的学位论文用双面打印,60页以下的用单面打印;论文成品尺寸为:207×291mm(误差小于1 mm)。学位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为30 mm;下边距为25 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 mm;装订线:10 mm;页眉:20 mm;页脚:15 mm。(二)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正文页眉内容:单面印制的论文,左对齐为“河南理工大学□士学位论文” (□——为博或硕字),右对齐为各章章名;双面印制的论文,左页居中为“河南理工大学□士学位论文”,右页居中为各章章名。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下划线。页眉格式见附件5。(三)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开始,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页码位于页面底端的中间位置。前置部分的摘要、目录、主要符号表等应分别单独编排页码。封面、扉页及封底不编入页码。(四)字体与间距论文正文部分字体一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22磅。四、学位论文装订顺序(一)论文封面(二)论文扉页(三)论文声明(四)论文摘要(五)论文目录(六)主要符号表(必要时)(七)论文正文(八)参考文献(九)附录(十)致谢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机器人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替工人进行一些复杂、繁重的体力劳动,能减轻人们的工作负担。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工业机器人技术论文 范文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工业机器人技术论文范文篇一:《浅谈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就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 应用 工业 1 引言 工业机器人最早应用于汽车制造工业,常用于焊接,喷漆,上、下料和搬运。工业机器人延伸和扩大了人的手、足和大脑功能,它可代替人从事危险、有害、有毒、低温和高热等恶劣环境中的工作;代替人完成繁重、单调的重复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工业机器人与数控加工中心、自动搬运小车以及自动检测系统可组成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现生产自动化。 2 工业机器人的主要运用 (1)恶劣工作环境及危险工作军事领域及核工业领域有些作业是有害于人体健康并危及生命,或不安全因素很大而不宜由人去做的作业,用工业机器人去做最合适。例如核工厂设备的检验和维修机器人,核工业上沸腾水式反应堆燃料自动交换机。 (2)特殊作业场合和极限作业火山探险、深海探密和空间探索等领域对于人类来说是力所不能及的,只有机器人才能进行作业。如航天飞机上用来回收卫星的操作臂;用于海底采矿和打捞的遥控海洋作业机器人。 (3)自动化生产领域早期的工业机器人在生产上主要用于机床上、下料,点焊和喷漆。用得最多的制造工业包括电机制造、汽车制造、塑料成形、通用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等工业。随着柔性自动化的出现,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领域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下面主要针对工业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领域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焊接机器人 点焊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首先应用于汽车的点焊作业,点焊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焊接车体薄板件。装焊一台汽车车体一般大约需要完成3000~4000个焊点,其中60%是由点焊机器人来完成的。在有些大批量汽车生产线上,服役的点焊机器人数量甚至高达150多台。 点焊机器人主要性能要求:安装面积小,工件空间大;快速完成小节距的多点定位;定位精度高(土0 .25 mm ),以确保焊接质量;持重大(490~980N ) ,以便携带内装变压器的焊钳;示教简单,节省工时。 弧焊机器人 弧焊机器人应用于焊接金属连续结合的焊缝工艺,绝大多数可以完成自动送丝、熔化电极和气体保护下进行焊接工作。弧焊机器人应用范围很广,除汽车行业外,在通用机械、金属结构等许多行业中都有应用。弧焊机器人应是包括各种焊接附属装置在内的焊接系统,而不只是一台以规划的速度和姿态携带焊枪移动的单机。如图1所示为弧焊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适合机器人应用的弧焊 方法 主要有惰性握体保护焊、混合所体保护焊、埋弧焊和等离子弧焊接。 1-机器人控制柜2-焊接电源3-气瓶4-气体流量计5-气路6-焊丝轮7-柔性导管8-弧焊机器人9-送丝机器人10-焊枪11-工件电缆12-焊接电缆13-控制电缆 图1 弧焊机器人系统的基本组成 弧焊机器人的主要性能要求:在弧焊作业中,要求焊枪跟踪工件的焊道运动,并不断填充金属形成焊道。因此,运动过程中速度的稳定性和轨迹是两项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焊接速度约取5~50 mm/s ,轨迹精度约为.2 ~ ) mm;由于焊枪的姿态对焊缝质量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希望在跟踪焊道的同时,焊枪姿态的可调范围尽量大。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性能要求,这些要求包括:设定焊接条件(电流、电压、速度等)、抖动功能、坡口填充功能、焊接异常检测功能(断弧、工件熔化)及焊接传感器(起始焊点检测,焊道跟踪)的接口功能。 喷漆机器人 喷漆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车体、家电产品和各种塑料制品的喷漆作业。喷漆机器人在使用环境和动作要求上有如下特点: (1)工作环境空气中含有易爆的喷漆剂蒸气; (2)沿轨迹高速运动,途经各点均为作业点; (3)多数被喷漆部件都搭载在传送带上,边移动边喷漆。如图2所示为关节式喷漆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随着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物流技术、自动仓储技术的发展,搬运机器人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机器人可用于零件的加工过程中,物料、工辅量具的装卸和储运,可用来将零件从一个输送装置送到另一个输送装置,或从一台机床上将加工完的零件取下再安装到另一台机床上去。 装配机器人 装配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关资料统计表明,装配劳动量占产品生产劳动量的50%~60%,在有些场合,这一比例甚至更高。例如,在电子器件厂的芯片装配、电路板的生产中,装配劳动量占产品生产劳动量的70 %~80%。因此,用机器人来实现自动化装配作业是十分重要的。 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 机器人正式进入装配作业领域是在“机器人普及元年”的1980年前后,引人装配作业的机器人在早期主要用来代替装配线上手工作业的工序,随后很快出现了以机器人为主体的装配线。装配机器人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装配生产自动化的进展。装配机器人建立的柔性自动装配系统能自动装配中小型、中等复杂程度的产品,如电机、水泵齿轮箱等,特别适应于中小批量生产的装配,可实现自动装卸、传送、检测、装配、监控、判断、决策等机能。 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通常以机器人为中心,并有诸多周边设备,如零件供给装置、工件输送装置、夹具、涂抹器等与之配合,此外还常备有可换手等。但是如果零件的种类过多,整个系统将过于庞大,效率降低,这是不可取的。在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中,机器人的数量可根据产量选定,而零件供给装置等周边设备则视零件和作业的种类而定。因此,和装配线比较,产量越少,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的投资越大。 3 结束语 工业机器人是以机械、电子、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学科领域的技术为基础,融合而成的一种系统技术;也可说是一门知识、技术密集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化的高新技术。随着这些相关学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也一定会到迅速发展和提高。 工业机器人技术论文范文篇二:《探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机器人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替工人进行一些复杂、繁重的体力劳动。目前,机器人是一种制造业与自动化设备中的典型代表,这将会是人造机器的“终极”版。它的应用已经涉及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传感器与知识化等多个学科和领域,这是目前,是我国乃至世界高新技术成果的最佳集成,因此,它的发展是与许多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以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同时在技术操作中,他也变得越来越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工业机器人发展越来越微型化、智能化,在人类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智能化 应用领域 安全性 随着社会复杂的需求,工业机器人在应用领域中越来越广泛。一方面,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代替工人危险、复杂、单调的长时间的作业,例如在机械加工、压力铸造、塑料制品成形及金属制品业等各种工序上,同时还应用于原子能工业等高危险的部门,这已经在发达国家中应用比较广泛。另一方面,工业机器人在其他的领域应用也比较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应用的范围已经突破了工业,尤其在医疗业中应用比较好。 一、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机器人,一般指工业上大量使用的可编程机器人及遥控操作机。可编程机器人可根据操作人员所编程序完成一些简单重复性作业。遥控操作机制每一步动作都要靠操作人员发出。198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装配线上为机器人装备了视觉系统,从而宣告了第二代机器人―感知机器人的问世。这代机器人,带有外部传感器,可进行离线编程。能在传感系统支持下,具有不同程度感知环境并自行修正程序的功能。第三代机器人为自治机器人,正在各国研制和发展。它不但具有感知功能,还具有一定决策和规划能力。能根据人的命令或按照所处环境自行做出决策规划动作即按任务编程。 我国机器人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从“七五”开始国家投入资金,对工业机器及其零部件进行攻关,完成了示教再现式工业机器人成套技术的开发和研制。1986 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开始实施,智能机器人主题跟踪世界机器人技术的前沿,经过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地研制出了一批特种机器人。 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70年代初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70年代的萌芽期,80年代的开发期和90年代的适用化期。 上世纪70年代是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金星、火星的软着陆。我国也发射了人造卫星。世界上工业机器人应用掀起一个高潮,尤其在日本发展更为迅猛,它补充了日益短缺的劳动力。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于1972年开始研制自己的工业机器人。 进入80年代后,在高技术浪潮的冲击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七五”期间,国家投入资金,对工业机器人及其零部件进行攻关,完成了示教再现式工业机器人成套技术的开发,研制出了喷涂、点焊、弧焊和搬运机器人。1986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开始实施,智能机器人主题跟踪世界机器人技术的前沿,经过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地研制出了一批特种机器人。 从90年代初期起,中国的国民经济进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时期,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热潮,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又在实践中迈进一大步,先后研制出了点焊、弧焊、装配、喷漆、切割、搬运、包装码垛等各种用途的工业机器人,并实施了一批机器人应用工程,形成了一批机器人产业化基地,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我国工业机器人经过“七五”攻关计划、“九五”攻关计划和863计划的支持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工业机器人市场也已经成熟,应用上已经遍及各行各业。 我国未来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重点有:第一,危险、恶劣环境作业机器人:主要有防暴、高压带电清扫、星球检测、油汽管道等机器人;第二,医用机器人:主要有脑外科手术辅助机器人,遥控操作辅助正骨等;第三,仿生机器人:主要有移动机器人,网络遥控操作机器人等。其发展趋势是智能化、低成本、高可靠性和易于集成。 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机器人是先进制造技术和自动化装备的典型代表,是人造机器的“终极”形式。它涉及到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传感器、通讯与网络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是多种高新技术发展成果的综合集成,因此它的发展与众多学科发展密切相关。当今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一是工业机器人性能不断提高(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便于操作和维修),而单机价格不断下降。二是机械结构向模块化可重构化发展。例如关节模块中的伺服电机、减速机、检测系统三位一体化;有关节模块、连杆模块用重组方式构造机器人。三是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向基于 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便于标准化,网络化;器件集成度提高,控制柜日渐小巧,采用模块化结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易操作性和可维修性。四是机器人中的传感器作用日益重要,除采用传统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外,视觉、力觉、声觉、触觉等多传感器的融合技术在产品化系统中已有成熟应用。五是机器人化机械开始兴起。从94年美国开发出“虚拟轴机床”以来这种新型装置已成为国际研究的 热点 之一,纷纷探索开拓其实际应用的领域。 总体趋势是,从狭义的机器人概念向广义的机器人技术概念转移,从工业机器人产业向解决方案业务的机器人技术产业发展。机器人技术的内涵已变为 灵活应用机器人技术的、具有实际动作功能的智能化系统。机器人结构越来越灵巧,控制系统愈来愈小,其智能也越来越高,并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 三、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我国工业底子薄,工业机器人发展一直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虽然我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工业机器人,但是技术力量不足与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对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细分起来,有如下几点: 首先,我国基础零部件制造能力差。虽然我国在相关零部件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无论从质量、产品系列全面,还是批量化供给方面都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方面的差距尤其明显,因此造成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影响了我国机器人的价格竞争力。 第二,我国的机器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虽然已经拥有一批企业从事机器人的开发,但是都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缺乏市场的品牌认知度,在机器人市场方面一直面临国外机器人品牌的打压。国外机器人作为成熟的产业采用整机降价,吸引国内企业购买,而在后续的维护备件费用很高的策略,逐步占领中国市场。 第三,认识不到位,在鼓励工业机器人产品方面的政策少。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及应用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我们必须从国家高度认识发展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性,这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参考文献: [1]任俊.面向熔射快速制模的机器人辅助曲面自动抛光系统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钟新华,蔡自兴,邹小兵.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算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3]张中英.基于遗传算法的机器人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4]李磊,叶涛,谭民,陈细军.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机器人,2002年05期. [5]杜玉红,李修仁.生产线组装单元气动搬运机械手的设计.液压与气动,2006年05期. [6]徐晓峰.基于串行通信技术的机器人实时控制研究.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工业机器人技术论文范文篇三:《试论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人的劳动,对于高辐射、高噪声污染、高浓度有害气体的工作场合来说,工业机器人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程度较低,只能通过预设的程序进行简单的重复动作,无法应对多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第一代机器人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传感器的应用使其可通过对环境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并反馈给动作单元,从而进行一些适应性的工作,这种机器人虽然智能化程度较低,但已经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得以成功应用。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对成熟的今天,第三代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其可以通过强大的传感原件收集信息数据,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类似于人脑的判断,因此可以在多种环境下进行独立作业,但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际应用。 分布式控制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是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而言的,是通过一台中央计算机对负责现场测控的多台计算机进行控制和指挥,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和安全性,使其成为当前大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流技术。根据实际情况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层级可分为两级、三级或更多级,通过中央计算机完成对现场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管理和操作控制等,同时,随着测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分布式控制系统还可以对生产过程实现实时调度、在线最优化、生产计划统计管理等功能,成为一种集测、控、管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具有功能丰富、可靠性高、操作方便、低故障率、便于维护和可扩展等优点,因此使系统的可靠性大幅提高。 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化。 人工智能就是使工业机器人或数控机床模拟人脑的智力,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推理判断、 逻辑思维 和自主决策的能力,可大幅提升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甚至实现真正的无人值守,对于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人工智能已经不只是停留在概念上,因此可预见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向着人工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虽然以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不可能使机器人或数控机床完全具备人类的思维模式和智力特点,但在工业生产中,使这些机电一体化设备具备部分人类的职能是完全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达到的。 网络化。 网络技术 的发展给机电一体化设备远程监视和远程控制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将网络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结合起来将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重点。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在车间内来回走动,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掌握,并对机床的操作面板进行操作,通过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与控制终端之间建立通信协议,并通过光纤等介质实现信息数据的传递,即可实现远程监视和操作,降低工人的劳动量,并且各种控制系统功能的实现,理论上来说都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 环保化。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近几十年里,虽然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然而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今天,发展任何技术都应当以对环境友好作为前提,否则就是没有前途的,故环保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机电一体化应用过程中,通过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在制造过程中做到达标排放甚至零排放,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不造成影响,即便报废后也可对其进行有效回收利用,这就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环保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模块化。 由于机电一体化装置的制造商较多,为降低系统升级改造的成本,并为维修提供便利,模块化将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研究方向。通过对功能单元进行模块化改造,可在需要增加或改变功能时直接将对应的功能模块进行组装或更换,即便出现故障,只需将损害的模块进行更换即可,工作效率极高,通用性的增强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自带能源化。 机电一体化对电力的要求较高,如果没有充足的电能供应就会影响生产效率,甚至由于停电造成数据的丢失等,因此通过设备自带动力能源系统可始终保持充足的电力供应,使系统运行更流畅。 3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使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精度大幅提高,在当前工业生产中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平也会不断提高,为工业生产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1. 初三机器人科学论文2000字 2. 工业智能技术论文 3. 传感器技术论文范文 4. 机器人科技论文3000字 5. 初三智能机器人科技论文2000字 6. 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相关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硕士学位论文的字数应控制在4万左右,博士学位论文的字数应控制在8万左右。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使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规范。一、一般格式和顺序学位论文由三部分组成: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一)前置部分1. 封面:封面是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论文除应有封面外还应有扉页。2. 声明:包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3. 中文摘要: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等,要突出本论文的新见解(硕士)和创造性成果(博士)。为了方便文献检索,应在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4. 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后为英文摘要,内容为中文摘要的翻译。5. 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由论文的章、节、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之后,章、节、条分别以1、 、等数字依次标出。6. 主要符号表: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主要符号表。若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符号表,而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二)主体部分1. 引言(第一章):在论文正文前,内容包括该研究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文献的综述、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等。2.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内容一般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数据、结论等,应在相应位置以上标的形式注明参考文献号码。3. 结论(最后一章):结论是全文经过分析、推理、判断和归纳形成的总观点,应该明确、精练、完整、准确,要着重介绍研究生本人的独立见解和创造性成果及其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三)附录部分1. 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30篇,博士论文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100篇。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论后,不得放在各章后。2. 附录:主要包括(1)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便于他人阅读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说明;计算机软件类设计验收报告等。(2)在读期间所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以及获得的科研成果。3. 致谢:致谢对象限于在学术方面对论文的完成有较重要帮助的团体和个人。

abb码垛编程毕业论文

我还是建议你自己看看汉斯的(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期刊上的文献吧,别人给现成的论文估计是不大可能

计算机编程专业的同学们,大家毕业时,应该要书写一份专业论文。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浅谈宏程序编程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摘 要: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数控机床的日益普及,数控加工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学习和使用数控编程。目前在我国的数控行业中,对于简单的二维加工编程,大多数人习惯使用手工编程(这里所指的手工编程实际是指普通程序编程),而对于曲面类的零件加工一般都是使用自动编程(此处所指的自动编程主要是指CAD/CAM软件自动编程)来实现的,而使用宏程序编程的人少之又少,甚至有人根本不知道。那么宏程序是什么呢?宏程序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普通程序编程 宏程序编程 CAD/CAM软件编程

1 数控编程的种类和概念

数控编程一般分为两类:即手工编程和CAD/CAM自动编程,采用哪种编程方法应根据具体的零件加工形状的难易程度而定。

手工编程

手工编程就是从分析零件图样、确定加工工艺过程、数值计算、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单、程序输入数控系统到程序校验都由人工完成。手工编程又可分为普通程序编程和宏程序编程。所谓普通程序编程,其实是相对于宏程序编程而言的,它是大多数人经常使用的手工编程方法,这种编程方法是使用ISO代码或其它标准代码指令编程,每个代码的功能是固定的,由系统生产厂家开发,使用者只需也只能按照规定编程,所有的参数坐标都是事先定好的。但有时候这些固定格式的指令不能满足用户灵活的需求,如图1所示的孔系,如果加工时孔的数量、分布直径等随时依据情况变化时,使用固定坐标的程序显然不够灵活。因此,数控系统提供了用户宏程序,使编程更具灵活性。

CAD/CAM自动编程

CAD/CAM自动编程也叫计算机辅助数控编程,它是以待加工零件CAD模型为基础的一种集加工工艺规划及数控编程为一体的自动编程方法。它的编程过程是借助于自动编程软件,在电脑上进行零件加工建模,选择机床和刀具,确定刀具运动方式、切削加工参数,自动生成刀具轨迹和程序代码。最后经过后置处理,按照所使用机床规定的文件格式生成加工程序。通过串行通信的方式,将加工程序传送到数控机床的数控单元。目前主要自动编程软件有UG、Cimatron、MasterCAM、CATIA、CAXA等。

2 宏程序编程和普通程序编程的比较

程序比较

用户宏程序和普通程序存在一定的区别,表1是它们的简要对比。

功能比较

普通程序编程对于较简单的二维加工具有灵活、方便、快捷的优点,但对于某些二维加工却显得臃长,如用数控铣床加工图2所示的平底圆槽,假设现有铣刀为Φ16,由外向里加工,行距为12 mm,只加工一层2 mm深,下面按FANUC0i系统分别用普通程序和宏程序进行编程。

普通程序编程如下:

00001 M03S800

Z5

G01Z-2F40 G02I-52F200

G01X40 G02I-40

G01X28 G02I-28

G01X16 G02I-16

G01X4 G02I-4

G00Z100 M30

宏程序编程如下:

00002 G01X#1F200

M03S800 G02I[-#1]

G54G90G00X52Y0Z100 #1=#1-12

Z5 END 1

G01Z-2F40 G00Z100.

#1=52 M30

WHILE[#1 GT 6] DO 1

由上面可以看出,宏程序编程要比普通程序编程显得简洁、灵活,因为若随着加工圆槽的半径变大、刀具半径变小,普通程序编程的程序会越来越长,修改也很不方便,而宏程序编程的程序不会变长,只要改变几个相应的参数,或把这几个参数也设为变量将更加简便。

另外,对于一些有规律的可以用公式表达的曲线或曲面,普通程序编程是望尘莫及的,而宏程序编程更显出其独特的优势。如图3所示的椭圆槽加工,普通程序编程难以完成,而用宏程序编程则较容易。

假设现有铣刀为Φ8,由外向里加工,行距为6 mm,只加工一层2 mm深,下面按FANUC0i系统用宏程序进行编程。

宏程序编程: WHILE[#1 LE 360]DO 1

O0003 #4=#2*COS[#1]

M03S800 #5=#2*SIN[#1]

G54G90G00X36Y0Z100 G01X#4 Y#5F200

Z10 #1=#1+1

G01Z-2F40 END 1

#2=36 #2=#2-6

#3=26 #3=#3-6

WHILE[#3GE 0]DO 2 END 2

G01X#2F200 G00 Z100

#1=0 M30

3 宏程序编程的特点

宏程序编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将有规律的形状或尺寸用最短的程序表示出来,具有极好的易读性和易修改性,编写出的程序非常简洁,逻辑严密,通用性极强,而且机床在执行此类程序时,较执行CAD/CAM软件生成的程序更加快捷,反应更迅速。

宏程序具有灵活性、通用性和智能性等特点,例如对于规则曲面的编程来说,使用CAD/CAM软件编程一般都具有工作量大,程序庞大,加工参数不易修改等缺点,只要任何一样加工参数发生变化,再智能的软件也要根据变化后的加工参数重新计算道刀具轨迹,尽管计算速度非常快,但始终是个比较麻烦的过程。而宏程序则注重把机床功能参数与编程语言结合,而且灵活的参数设置也使机床具有最佳的工作性能,同时也给予操作工人极大的自由调整空间。 从模块化加工的角度看,宏程序最具有模块化的思想和资质条件,编程人员只需要根据零件几何信息和不同的数学模型即可完成相应的模块化加工程序设计,应用时只需要把零件信息、加工参数等输入到相应模块的调用语句中,就能使编程人员从繁琐的、大量重复性的编程工作中解脱出来,有一劳永逸的效果。

另外,由于宏程序基本上包含了所有的加工信息(如所使用刀具的几何尺寸信息等),而且非常简明、直观,通过简单地存储和调用,就可以很方便地重现当时的加工状态,给周期性的生产特别是不定期的间隔式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4 宏程序和CAD/CAM软件生成程序的加工性能比较

任何数控加工只要能够用宏程序完整地表达,即使再复杂,其程序篇幅都比较短,一般很少超过60行,至多不过2KB。

一方面,宏程序天生短小精悍,即使是最廉价的数控系统,其内部程序存储空间也会有10KB左右,完全容纳得下任何复杂的宏程序,因此不像CAD/CAM软件那样需考虑机床与外部电脑的传输速度对实际加工速度的影响问题。

另一方面,为了对复杂的加工运动进行描述,宏程序必然会最大限度地使用数控系统内部的各种指令代码,例如直线插补G01指令和圆弧插补G02/G03指令等。因此机床在执行宏程序时,数控系统的计算机可以直接进行插补运算,且运算速度极快,再加上伺服电机和机床的迅速响应,使得加工效率极高。

而对于CAD/CAM软件生成的程序,情况要复杂得多。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用铣刀以螺旋方式加工内圆孔,使用宏程序不仅非常简短,而且机床实际运行时,执行进给速度F=2000 mm/min都可以保持非常均匀、快速的螺旋运动;而在Cimatron软件中,即使通过使用外部用户功能生成相似的刀具轨迹,但刀具轨迹是根据给定的误差值用G01逐段逼近实现的,其程序就比宏程序大两个数量级,而且即使把整个程序都存入到机床的控制系统中,当机床运行时的实际速度上不去,进给速度小于600 mm/min时还不明显,如果F设定为1000 mm/min左右,就可以看到机床在明显的“颤抖”。

5 结语

综上所述,宏程序能简化二维编程中普通程序编程的繁琐问题,能解决二维编程中普通程序编程不能解决的有规律的曲线和曲面编程问题。另外,在加工有规律的曲面时,宏程序能克服CAD/CAM软件编程所无法避免的加工问题。所以,宏程序编程具有普通程序编程和CAD/CAM软件编程无法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海舟.数控铣削加工宏程序及其应用实例.

[2] 谢晓红.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

[3] 张英伟.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技术.

摘 要:网络发展的早期,人们更多地强调网络的方便性和可用性,而忽略了网络的安全性。当网络仅仅用来传送一般性信息的时候,当网络的覆盖面积仅仅限于一幢大楼、一个校园的时候,安全问题并没有突出地表现出来。但是,当在网络上运行关键性的如银行业务等,当企业的主要业务运行在网络上,当政府部门的活动正日益网络化的时候,计算机网络安全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克服了地理上的限制,把分布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的分支机构联系起来。它们使用公共的传输信道传递敏感的业务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使用某个机构的私有网络。组织和部门的私有网络也因业务需要不可避免地与外部公众网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起来,以上因素使得网络运行环境更加复杂、分布地域更加广泛、用途更加多样化,从而造成网络的可控制性急剧降低,安全性变差。

随着组织和部门对网络依赖性的增强,一个相对较小的网络也突出地表现出一定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当组织的部门的网络就要面对来自外部网络的各种安全威胁,即使是网络自身利益没有明确的安全要求,也可能由于被攻击者利用而带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网络黑客的攻击、网络病毒的泛滥和各种网络业务的安全要求已经构成了对网络安全的迫切需求。

本文对现有网络安全的威胁以及表现形式做了分析与比较,特别对为加强安全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做了较深入讨论,并描述了本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走向。

关键词 网络安全;信息网络;网络技术;安全性

一、绪论

课题背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信息网络涉及到国家的政府、军事、文教等诸多领域,存储、传输和处理的许多信息是政府宏观调控决策、商业经济信息、银行资金转账、股票证券、能源资源数据、科研数据等重要的信息。其中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国家机密,所以难免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人为攻击(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窃取、数据篡改、数据删添、计算机病毒等)。

通常利用计算机犯罪很难留下犯罪证据,这也大大刺激了计算机高技术犯罪案件的发生。计算机犯罪率的迅速增加,使各国的计算机系统特别是网络系统面临着很大的威胁,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而构成了对网络安全的迫切需求。

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及表现形式

计算机网络具有组成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广泛性、网络的开放性和互联性等特征,这使得网络容易受到来自黑客、恶意软件、病毒木马、钓鱼网站等的攻击。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

(1) 信息泄露

信息被透漏给非授权的实体。它破坏了系统的保密性。能够导致信息泄露的威胁有网络监听、业务流分析、电磁、射频截获、人员的有意或无意、媒体清理、漏洞利用、授权侵弛、物理侵入、病毒、术马、后门、流氓软件、网络钓鱼等。

(2) 完整性破坏

通过漏洞利用、物理侵犯、授权侵犯、病毒、木马、漏洞等方式文现。

(3) 拒绝服务攻击

对信息或资源可以合法地访问,却被非法地拒绝或者推迟与时间密切相关的操作。

(4) 网络滥用

合法用户滥用网络,引入不必要的安全威胁,包括非法外联、非法内联、移动风险、设备滥用、业务滥用。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的表现形式

(1) 自然灾害

计算机信息系统仅仅是一个智能的机器,易受自然灾害及环境(温度、湿度、振动、冲击、污染)的影响。目前,我们不少计算机房并没有防震、防火、防水、避雷、防电磁泄露或干扰等措施,接地系统也疏于周到考虑,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能力较差。日常工作中因断电而设备损坏、数据丢失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噪音和电磁辐射,导致网络信噪比下降,误码率增加,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受到威胁。

(2) 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网络软件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无缺陷和无漏洞的,然而,这些漏洞和缺陷恰恰是黑客进行攻击的首选目标,曾经出现过的黑客攻入网络内部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大部分就是因为安全措施不完善所招致的苦果。另外,软件的“后门”都是软件公司的设计编程人员为了自便而设置的,一般不为外人所知,一旦“后门”洞开,其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3) 黑客的威胁和攻击

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黑客攻击手段可分为非破坏性攻击和破坏性攻击两类。非破坏性攻击一般是为了扰乱系统的运行,并不盗窃系统资料,通常采用拒绝服务攻击或信息炸弹;破坏性攻击是以侵入他人电脑系统、盗窃系统保密信息、破坏目标系统的数据为目的。黑客们常用的攻击手段有获取口令、电子邮件攻击、特洛伊木马攻击、钓鱼网站的欺骗技术和寻找系统漏洞等。

(4) 垃圾邮件和间谍软件

一些人利用电子邮件地址的“公开性”和系统的“可广播性”进行商业、宗教、政治等活动,把自己的电子邮件强行“推入”别人的电子邮箱,强迫他人接受垃圾邮件。与计算机病毒不同,间谍软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系统造成破坏,而是窃取系统或是用户信息。

(5) 计算机犯罪

计算机犯罪,通常是利用窃取口令等手段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传播有害信息,恶意破坏计算机系统,实施贪污、盗窃、诈骗和金融犯罪等活动。在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大量信息在网上流动,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攻击目标。他们利用不同的攻击手段,获得访问或修改在网中流动的敏感信息,闯入用户或政府部门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窥视、窃取、篡改数据。不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的网络诈骗,其“低成本和高收益”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犯罪的增长。使得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活动日益增多。

(8) 计算机病毒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曾引起世界性恐慌的“计算机病毒”,其蔓延范围广,增长速度惊人,损失难以估计。它像灰色的幽灵将自己附在其他程序上,在这些程序运行时进入到系统中进行扩散。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后,轻则使系统工作效率下降,重则造成系统死机或毁坏,使部分文件或全部数据丢失,甚至造成计算机主板等部件的损坏。

二、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策略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屏障,配置防火墙是实现网络安全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防火墙是指位于计算机和它所连接的网络之间的硬件或软件,也可以位于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比如局域网和互联网之间,网络之间的所有数据流都经过防火墙。通过防火墙可以对网络之间的通讯进行扫描,关闭不安全的端口,阻止外来的DoS攻击,封锁特洛伊木马等,以保证网络和计算机的安全。一般的防火墙都可以达到以下目的:一是可以限制他人进入内部网络,过滤掉不安全服务和非法用户;二是防止入侵者接近你的防御设施;三是限定用户访问特殊站点;四是为监视Internet安全,提供方便。

数据加密技术

加密就是通过一种方式使信息变得混乱,从而使未被授权的人看不懂它。主要存在两种主要的加密类型:私匙加密和公匙加密。

私匙加密

私匙加密又称对称密匙加密,因为用来加密信息的密匙就是解密信息所使用的密匙。私匙加密为信息提供了进一步的紧密性,它不提供认证,因为使用该密匙的任何人都可以创建加密一条有效的消息。这种加密方法的优点是速度很快,很容易在硬件和软件中实现。

公匙加密

公匙加密比私匙加密出现得晚,私匙加密使用同一个密匙加密和解密,而公匙加密使用两个密匙,一个用于加密信息,另一个用于解密信息。公匙加密系统的缺点是它们通常是计算密集的,因而比私匙加密系统的速度慢得多,不过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更复杂的系统。

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访问。访问控制决定了谁能够访问系统,能访问系统的何种资源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资源。适当的访问控制能够阻止未经允许的用户有意或无意地获取数据。访问控制的手段包括用户识别代码、口令、登录控制、资源授权、授权核查、 日志和审计。它是维护网络安全,保护网络资源的主要手段,也是对付黑客的关键手段。

防御病毒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级,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构成极大的威胁。在病毒防范中普遍使用的防病毒软件,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网络防病毒软件和单机防病毒软件两大类。单机防病毒软件一般安装在单台PC机上,即对本地和本地工作站连接的远程资源采用分析扫描的方式检测、清除病毒。网络防病毒软件则主要注重网络防病毒,一旦病毒入侵网络或者从网络向其他资源传染,网络防病毒软件会立刻检测到并加以删除。病毒的侵入必将对系统资源构成威胁,因此用户要做到“先防后除”。很多病毒是通过传输介质传播的,因此用户一定要注意病毒的介质传播。在日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应该养成定期查杀病毒的习惯。用户要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随时升级为最新版本。还要及时更新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补丁,做到不登录不明网站等等。

安全技术走向

我国信息网络安全研究历经了通信保密、数据保护两个阶段,正在进入网络信息安全研究阶段,现已开发研制出防火墙、安全路由器、安全网关、黑客入侵检测、系统脆弱性扫描软件等。但因信息网络安全领域是一个综合、交错的学科领域,它综合了利用数学、物理、生化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诸多学科的长期积累和最新发展成果,提出系统的、完整的和协同的解决信息网络安全的方案,目前应从安全体系结构、安全协议、现代密码理论、信息分析和监控以及信息安全系统五个方面开展研究,各部分相互协同形成有机整体。

由于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不断提高,各种密码算法面临着新的密码体制,如量子密码、DNA密码、混沌理论等密码新技术正处于探索之中。因此网络安全技术在21世纪将成为信息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

三、结 论

总的来说,网络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安全管理问题。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安全因素,制定合理的目标、技术方案和相关的配套法规等。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安全的网络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也必然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葛秀慧.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张琳,黄仙姣.浅谈网络安全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 (11).

ABB码垛机器人系统是中文系统,使用的RAPID语言进行编写程序,更多ABB的机器人使用技巧,你可以看看这个网站啊,一定有你需要的信息。

你参照着写一下就行了计算机毕业设计(合集一)计算机毕业设计(合集二)计算机毕业设计(合集三)计算机毕业设计(合集四)计算机毕业设计(合集五)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