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里仁2016届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里仁2016届毕业论文

论孔子的仁与礼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论孔子的仁与礼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孔子思想是由“礼”到“仁”的演变路径。孔子在吸收和损益周礼德性原则的基础上,吸纳前人"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的观点,把它同礼的基本原则联系起来,但又不囿于礼,坚持在更为广阔的人际关系中弘扬仁爱精神,并以此影响礼改造礼,最终形成了自己由 "孝悌为仁之本"到"爱人"至"克己复礼"的仁论思想。

关键词:仁 礼 克己复礼 爱亲 爱人

一、孔子之前的周礼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是在原始宗教礼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的特征是融宗教、音乐、诗歌、舞蹈、伦理于一体,其内容形式,自夏而周经历了由鬼神崇拜逐步转变为重视德性伦理,由粗糙变为日趋文雅,由不完备到逐渐完备的过程。

周礼有别于商礼和夏礼,区别的重点在于周公“以德治礼”,他为礼注入了道德理性精神。《左传》文公十八年季文子引周公之语说:“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①“则”,即礼之基本原则,它是考察人们德行的标准(“则以观德”),而德行又是办事的基础(“德以处事”),并且可以直接地影响办事的效果和评价(“事以度功,功以食民”)。对于“则”,杨伯峻先生解释说:“六年传云‘导之礼则’,此‘则’字亦礼则之义。以礼则观人之德。德有凶有吉,合则为吉德,不合则为凶德。”

②德有凶有吉,遵从礼的基本原则即为有德,违背礼的基本原则的就是无德,这样就引德入礼,使周礼蕴含了具有指导和规范德行作用的道德理性。

以道德理性为特征的周礼是对礼的一次变革。周礼由对虚幻世界的追求,转为对人伦的重视,这对于人们摆脱宗教蒙昧,发展理性活动,起了重大促进作用。然而这种作用亦是有限的。周礼中有大量的宗法内容存在,理性原则往往依附于宗法关系,为血缘所包裹。在理论上对此有所突破并展现出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始于孔子时代,而且这些是以孔子“仁”的思想的提出为标志的。

二、孔子对“礼”的改造即由“礼”到“仁”的演变

孔子尚礼,他通过考察三代之礼发现了两点:其一,三代的礼乐是因袭承接而发展的;其二,这种发展是有所损益的,尤其在两代礼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周礼十分的丰富多彩,因此他十分惊叹地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周礼的道德理性原则是“尊尊亲亲”。所谓“尊尊”,即在氏族内部强调下对上的尊崇;“亲亲”,则是氏族内部依亲疏关系不同而表现出的爱有差等,血缘愈近,则所爱愈亲。这种讲究血缘关系的爱是以父母子女之爱为核心的,并借此而派生出忠、孝、悌、直等道德观念。古人把这种亲亲之爱及其派生出来的德行,称之为“仁”。《国语晋语》记载郦姬言:“为仁与为国不同,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

③所以她在“爱亲之谓仁”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层更高的层次,即“利国之谓仁”。这种构想对孔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孔子正是以“爱亲为仁”为基础,把它同礼的基本原则联系起来,将周礼演变为仁。

(一)孝悌。在孔子及其弟子看来,孝悌是行仁的基本要求。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孔子的弟子有若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孔子对孝悌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他要求人们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 (《学而》),“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他不仅强调要赡养父母,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子女做到“敬”,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孔子要求子女既在物质上,更要在精神上关爱自己的父母。《论语阳货》篇记载了一段孔子与宰我关于居丧的讨论,最后孔子评价宰我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对宰予对待居丧的轻慢态度给予了“不仁”的评价,可见孔子对“爱亲”的看重和“爱亲之谓仁”思想对孔子的影响。

(二)爱人。《论语颜渊》记载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他说:“爱人”。孔子释“仁”为“爱人”,试图把“爱人”作为维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进而达到促使整个社会形成友爱互助氛围的目的。他要求青少年们做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这一句话清晰地展示了由孝悌而走向仁的逻辑进程,“泛而众而亲仁”也说明了“泛爱众”与仁在内涵上的联系,在孔子看来,如果把孝悌之爱推行到血缘关系以外的人群中去,做到“爱众”,那是十分高尚的,那就不仅是仁,甚至可以说是“圣”。孔子论仁过程中由“孝悌”到“爱众”的推进,也足见孔子对“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这一观点的吸收和继承。

(三)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自身德行的培育是从克己复礼中开始的。当颜渊向孔子请教该如何培育仁时,孔子回答他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具体要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即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视、听、言、动之间皆合于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不是表现为某种具体的德行,而是抽象的德性,是忠、恕、恭、宽、信、敏、惠、直、勇等诸多美好德行的统称。礼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在的规范和评判标准,抽象意义上的仁在指导具体行动的过程中,人们正是通过礼来判定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某种德行的要求的。因此,孔子特别强调礼对这些具体德行的限定和影响,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孔子正是在不断地克己复礼的过程中一步步深化,由礼领悟到仁的。

三、仁与礼的关系

(一)仁是本质,礼是表现。在孔子这里,“仁”是核心是本质,而“礼”则是“仁”的本质的外化。“仁”与“礼”的关系是内在与外在的关系,“合礼”是“仁”的外在规范和表现,受“仁”支配,“仁”才是最终的内在标准。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认为礼是立身的标准,也就是说礼具有一种外在规范性的特征,它反映的是仁的内涵。因此,我们在看待孔子“礼”的思想时,应该看重的是那种“礼”的规范精神。

(二)孔子在强调仁是礼之本的同时,亦强调礼对仁的辅益作用。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孔子强调礼对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仁要在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这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正是礼所反映的对象,从这一点上说,仁要通过礼来实现自己。正因为如此,所以孔子在倡导仁的同时,始终坚持礼。

总而言之,孔子思想的形成是在继承和损益周礼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前人“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的观点而发展起来的。孔子首先强调“爱亲”,“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然后从父母亲情扩大开来,鼓励做到“仁者爱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最后说到具体方法时强调正身,“克己复礼为仁”。这一思想正是对周礼“亲亲尊尊”德性原则的继承和拓展。由此可知,孔子仁论思想路线是由礼逐步深化到仁的路线。

扩展资料:

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人物生平

贵族出身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

圣人降世

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长女和次女都不同意,只有小女儿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颜徵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儒略历公元前551年;格里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一般依《史记·孔子世家》说。)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

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早年经历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已经十九岁了,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步入仕途

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鲁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来到鲁国朝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这一年,齐景公与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

鲁国内乱

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王要像个君王,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孔子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自己老了,不能用了。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晋魏献子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在近处不会埋没与自己亲近而有贤德的人,在远处不会埋没受人推举而有贤德的人,这可以说是仁义了。

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冬天,晋国铸刑鼎。孔子认为晋国的灭亡,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没有好的制度和法度。

鲁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孔子已经40岁了,孔子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自称四十岁不疑惑。

出仕修经

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家臣掌政。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众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阳虎想要见孔子,而孔子却不想见到阳虎,后来两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随后孔子被升为小司空。

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鲁国大治。

离开鲁国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春天,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周游列国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因此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孔子路过匡城(今河南睢县)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离开卫国回到鲁国。

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吴国使人聘鲁国,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鲁国来到卫国。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孔子六十岁,称自己这时候,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自己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

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孔子离开陈国,来到了蔡国。

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孔子从蔡国来到叶国。叶国君主叶公向孔子问政,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离开叶国返回蔡国的途中,孔子遇到一位隐者。

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孔子又回到卫国,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吴国讨伐鲁国,吴国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在卫国,孔子的夫人亓官氏去世了。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派师讨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求率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说是向孔子学来的。68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孔子仍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季康子欲施行田赋,孔子反对。对冉有说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君子的行为,应该用他的礼数来判断。施舍的时候,会从重付出。做事的时候,会中庸而行之。死的时候,会对自己薄葬。

回到鲁国

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孔子已经70岁了,称自己这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身处乱世的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这一年,颜回先他而死,孔子十分悲伤,感慨到昔日曾跟随自己从陈国到蔡国去的学生,此时却都不在身边受教了。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天,西狩获麟。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同年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孔子见鲁哀公,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恒,没有得到支持。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驾鹤西归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责问子贡为何那么晚来见自己。于是叹息说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孔子流下了眼泪,讲到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夏朝的人死时在东阶殡殓,周朝的人死时在西阶殡殓,殷商的人死时在两个楹柱之间。昨天黄昏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祭奠,自己的祖先就是殷商人啊。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孔子之“道”论文【1】

摘要:孔子所提倡的儒家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与代表,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走向,而“道”的问题又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之“道”可分为天道、人道和道理这三个方面。

关键词:孔子;儒家;道

一、天道之不可违

《论语》中90次提到“道”字, “道”字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为:“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如“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这里的道指的是人所行走的道路。孔子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里的“道”即是指“天命”。

《论语·八佾》载:“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朱熹注曰:“愚谓此门人记孔子祭祀之诚意。又记孔子之言以明之。言己当祭之时,或有故不得与,而使他人摄之,则不得致其如在之诚。”《八佾》这一记载,说明孔子对祖先神灵的祭祀不仅持赞同态度,而且十分虔诚。

但同时他又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从这里看出,孔子不仅淡化了天的人格神的意义,也反对各种鬼神观念。可见,孔子对于天道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理解。一方面,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这一说法源于他所承袭的古代宗教情感。

孔子承认并尊重天之至上神的地位,并将之作为人的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用一句话代表就是“知我者其天乎!”另一方面,孔子又发现天地宇宙中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天地中存在的客观规律是人的行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春秋早期,反映“天”、“人”关系的“人道”与“天道”已经分离,但“天命”意识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作用。天命是人的命运的规定者,因此人要敬畏天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又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此中的知命、畏天命皆是天道的重要内容。

二、人道

人道即是人所走的道路,人道可能合乎天道,也可能不合乎天道。同时,不同的人可能走不同的道路。人道最集中地体现为一个国家的道路,也就是天下之道。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通过对“邦有道”与“邦无道”言论的对比和论述,揭示了衡量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好坏的标准也是“道”。

如果一个国家“有道”,就会“谷”(《宪问》),有正直的言行,有合乎“道”的富贵;如果一个国家“无道”,却兴盛,“富且贵”,则是可耻的(《泰伯》)。可见,“道”是一个国家运行的至高准则,治理邦国,要遵“道”而行。

而且,“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无道,则庶人不议。”(《季氏》)这里论述了“天下有道”和“天下无道”时社会政治的具体表现,可见,“道”是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保证。。

不仅如此,孔子在评论人物是,也是以他们在“有道”、“无道”情况下的表现,是否合乎“道”作为依据和标准。他称赞蘧伯玉“君子哉”(《卫灵公》),也是因其遵“道”的行为。

所以,“道”是评价从政人物的准则。“有道”是孔子所追求向往的理想境界,他很少用“有道”来称赞现世时君,相反,经常用“无道”来批评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所遇的君王,如他批评“卫灵公之无道”(《宪问》)。由此可见,对于天下大势、邦国政局、君主的贤愚以及仕者的行为,孔子在作总体评判时,所运用的基本标准就是“道”。

三、道理

这里的“道”指的是思想、学说和各种主张,是关于天道和人道的思考,并且把它们表达出来。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里仁》),这表明了孔子也有自己的道,而且贯穿他整个思想的始终。这个思想就是仁道。仁道可谓是孔子学术体系的核心,也是其思想中最恒久生命力的内容。

仁是由人与二构成的,表明了仁在根本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但它不是一般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相爱的关系。孔子所言“仁者,爱人”,这里的“人”既是指人的生命,也是指人的本性。这也就是说,首先,仁作为人的本性的规定,使人成为人。

仁甚至可以说就是善,不是恶,“苟志於仁矣,无恶也。”(《里仁》)仁是生命的意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其次,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避免的要与他人打交道,人要承认他人的存在,而且要理解他人的存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总的来说,孔子认为,凡是有人群的地方,人们都应该相亲相爱,这样社会才能安定团结,人类群体才能得到繁衍和发展。离开了它,社会就不能称其为社会,人类也与禽兽无异。因此,“爱人”是孔子的仁道之本,也是人道顺应天道的必然表现。

孔子的“道”的思想是在阐明一种引导人的宏大且高尚的人生哲学。他穷其一生都在探求一种最本源、最完美的社会模式。在他的观念里,只有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才能充分发扬人道,完全顺应天道,从而最终总结出“仁”这一统摄全局的根本的人生哲学原则,并由此形成了他的整个的“仁道”体系,作为指引世人,匡时济世的良方。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6.

孔子的“道”【2】

【摘 要】在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中,“道”是去建立一种现实的伦理―心理模式。孔子之“道”是建立在“仁”的现实基础上。孔子的君子之道包括修己安人和人格独立两方面。

【关键词】孔子;士大夫;道

西周末年,贵族等级秩序瓦解,新产生的士阶层,利用他们所具有的的文化传统,立足于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对“天道”、自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易经》对“道”的理解。《尔雅》中有“一达谓之道”。《道德经》则认为“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等等。这些“道”都强调了道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起点、道可衍生万物并存于万物中。孔子作为先秦儒家的创始人,对“道”也有自己的认识。

一、孔子关于“道”的认识

在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中,“道”不是《易经》和老庄学说的虚幻存在,他不注重建立某种外在的玄想信仰体系,而是去建立一种现实的伦理―心理模式。[1] 此“道”是君子人格的体现,是仁人志士的最高追求,是士的人生使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

“士志于道”,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是内在的`精神修养,它与“礼”直接相关。“礼”是“道”的外在节度。正所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富与归,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这里孔子把“礼”的外在约束,认为是人心的内在要求,把原来僵硬的强制规定,提升为自觉理念,使“道”更具人性化。

“道”在孔子的思想中也是一种治平的状态。《礼记・礼运》篇孔子曾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变乱的时期,他自己也经历了兴衰荣辱,13年的漂泊生涯,更使他向往祥和、稳定的局势。《论语・阳货》中,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恭、宽、信、敏、惠”。《学而》篇又载:“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如此教化,才是包容和合的气象。

总的来说,孔子的“道”无非就四个字―内圣外王。至内圣就要修身,修身要用礼辅助,以此成为内心的自觉意识。外王就要厉行教化、行德政。

二、孔子“道”的核心

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这个“道”就是“仁”。《论语》中“仁”字共出现了109次,涉及的内容有为政、做人、处世等等。“仁”既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又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原则,又是最高的道德境界: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第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

可见,克己复礼、忠诚守信、慎言孝第等为仁。另外,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庄重可以不受侮辱,宽厚可以得到众人拥护,守信可以得到别人的任用,审时可以促使办事取得成功,顺人情则可以驱使别人为自己服役。[3]

同时,在孔子看来“仁”的至德是中庸,“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温而厉,威而不猛”是待人的中庸;“和而不同”是交友之中庸;“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审美之中庸;“礼用之,和为贵”是治国之中庸;“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是做事之中庸。

此外,孔子认为为“仁”的精神支柱是“有名称焉”。他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可见,孔子把“名”看得很重,在《论语・季氏》中,他就感叹:“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一个人无论生前怎样,死后无名也枉为人。

由此可知,孔子之“道”是建立在“仁”的现实基础上。“仁”包罗万象,于国家、个人均有不同方面的要求,最终要成就的是一个合和的社会,一个积极进取的人。

三、孔子的君子之“道”

无论是追求大同社会,还是希冀留得身后名,都离不开人的培养。个人才力足够的,就可以服务社会、服务政治、施行德政、留名青史。

孔子以“仁”为理想的人格价值取向,他自认为自己还达不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所以,转而求其次,孔子努力塑造君子人格。

《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们提出的人格理想范畴有“志士”“仁人”“君子”“成人”“圣人”等,其中以“君子”使用最多,就用“君子”人格代替这些范畴。[4] 孔子是先秦士精神的奠基者,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赋予了士两方面的君子人格。一是修己安人,二是人格独立。

1、修己安人

总的来说,所谓“修己”就是在内心深处去体认仁、义的基本原则,使自己乐观向上,“君子坦荡荡”的精神状态中。“修己”是君子的内在修养,“安人”是君子的躬行实践。孔子认为“君子学道则爱人”“学而优则仕”。真正的君子,不只是讲求修身养性,还要把所学之“道”用于“爱人”的实践中,学有余力则去做官,以达成内外兼修的完整人格。

但孔子在其言论中,不自觉的偏向了“修己”,“安人”如何施行,未做具体论述。“修己”的论述几乎遍及各篇,简要择录: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2、人格独立

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应当保持不为物所移,不为利所诱,不为权势所屈。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

上述孔子认为,士之志不可夺,要保持志节,不为名利出卖人格,即使侍奉君主,也要以道干之,不助长君主行为的随意性,不仕无道之君。

综上所述,孔子追求的君子人格,无不体现他的忧患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的忧患意识一方面表现在忧国忧民上,“君子忧道不忧贫”是最直接的写照,另一方面是忧患道之不续,“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通过对孔子“道”的简单分析,可以知道:孔子的“道”是在先秦激烈动荡的变革中产生的,他带有强烈的经世和实践特点。孔子在继承和发展了商周以来的文化传统,以道自任,坚持人格独立,忧国忧民,为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奔走呼号,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修己安人”和“忧民之忧”成为后世士大夫不断追求的精神实践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1.

[2]康有为.论语注・泰伯第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2:112.

[3]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08.

[4]李振宏.圣人箴言录―论语与中国文化[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165.

初中学生研究训练(1)

学校发的学习已经多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部分暴露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我们的活动中几乎所有的方面的问题。

一个主题。该主题的研究,是最关键的一步,选择一个良好的,利于操作的主题,研究成功了一半。选择的标题不是很好,绝对没有成功的希望。应注意大小适中(一)主题。我们班的同学话题往往过大。有些学生选择的汽车问题的研究课题,汽车的发展,汽车,汽车制造,汽车驾驶,汽车保养和维修,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每一个问题可以写一本书,我们的学生如何研究历史的。如果你的话题很窄,把它变成“紧急情况的处理,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如果你可以把更详细的,差很多新手司机找你咨询一下,写了一本书,做不用担心无法找到读者,不卖了。

一些学生“即墨山调查”主题大即墨市山这么多,你的调查,然而,只有看起来像地方志,如“即墨智“复制别人的东西,不研究。如果你是的主体较小的研究仅一山之,如形状的山,岩石的性质,一些什么的植物和等。信部是教师一次学习的即墨市野生观赏植物,它是有道理的,如果你从事园林部门的调查,你不能找到你?我们的学生在选定的主题,也是毒品问题的研究报告“太大,而我们这些谁也不能承担这么大的问题。

(b)应该不会太困难。如果学生选择的主题是“寻古搜寻这一理论的思想家,哲学家,你知道这家吗?如果你不知道在什么呢?一著名的儒家,道家,法国,墨,名,阴阳,农民,军人,哲学家,这本书是非常模糊的,最难以阅读,有些人用他们的整个生活,学习成为郑玄一个典型的大学,搞“毛诗笺”??,几本书,和他们成为了古代和现代的人,他有谈到学校在康成书院在即墨市实验高中在命名时,有人建议,川端康成学校,但没有被采纳,现在叫实验中学,即墨市实验学校,实验学校,谁的人分这么清楚?道家的著作,我怕看了看,我们的学生不读的评论。“论语”孔子谈与人相处,你可以向他们介绍出来,并进行评估,不仅能增加你的知识和研究能力,培育文明礼貌,你将采集到的事件,是保护生态“孟子”谈了很多,我们的同学古老的中国,你可以写一个儒家的小论文的环境。一些培养学生“即墨市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问题,既大又很难受。如果你改变了某一个地方,它是最好的,你的家乡发展的想法呢?“农场之旅,或有权田园之旅,它可以很容易地。

(三)研究。我们的学生选择了一个主题为“收集和识别种子的果实”。我不知道在哪里邻里拼在一起的一些文字和图片。苹果,橙子,樱桃,等等,你去将其贴上在一起,目的是什么?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吗?他们甚至幼儿园的孩子都知道的。研究?无法看到的文字的研究。一些学生还选择了一个收集古代和现代的爱国者的事迹在了一起“打一些文字。研究过程中收集资料,分析处理资料,最后推理后,得出的结论是拼接的过程中,资料只是研究的初始步骤,我们的学生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后两个步骤是更重要的,更困难的两个步骤不走,形成的东西既不是纸的,也不是研究报告。文字

堆积在一起,如果你把上面如有变更,收集和识别种子水果“,??”萝卜,白菜,中国白菜,苔菜,油菜种子纯度鉴定所有过程,而不是唯一的研究,但也现实意义。由于这些型别的蔬菜种子在一起是很难确定的,你可以总结的主要特点,之间的差异,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爱国事迹,可以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如果大多数人不明白,就更好了。如果您参与,我们即墨市名人事迹,可以传送到即墨古今“上去了。”即墨悠久的历史办公室编制公布的几款今年年内,只有一个人是不是一个很好的文章,我们的学生可以收集资讯即墨的历史,人们不知道你写的文章,我可以帮你,建议您发表的,与本出版物的特约编辑。每一个问题需要文章。

(d)必须是新鲜的。学生更多的选择,课题研究毒品问题报告“,”寻古搜寻这一理论的思想家,“汽车研究,题为都比较陈旧,缺乏新意。墨水河污染源问题,我们第一届的学生,每年都要做,做,除非它是更多比他们,否则,什么都没有。即墨市墨水河的治理,近年来 *** 下了很大的努力,如果变油墨治理的河流,有没有什么新的。如上述提到“萝卜,白菜,中国白菜,苔菜,油菜种子纯度鉴定,介绍了即墨市数字人不太了解,调查一些民间传说,有什么新的东西。有些学生调查即墨市海关调查的婚姻习俗,丧葬习俗,节日过法,如果改变了,也很有新意。此外,从身边做起,调查你的同学,不良的学习习惯或习惯,不仅研究的异性,和学生,将有教育。 收集资料 资料点文学,字的口和实物。如果你想研究一个历史人物或事件,或一件文学作品,可以追溯到更遥远的,没有其他资讯可以找到足够的话。如果你想研究韩息嗯,你必须要检查的“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以及,读当代学者对他的研究。专著中的资料,来源应该是作者,标题,类别的资讯,出版社和版本,如淑珍爆炸。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简史[M]内蒙古人民出版大厦,1979年。 。来自的论文,作者,文章标题,资料分类,在出版物中出版的期数,页码。如陈燮罗马奴隶社会概述[J]。人文科学,1956(11)38,如果在古代文献中,你可以注意到“史记·高祖本纪。来源于网上的资料,有一个Web地址(URL)来记录这些被用来做注脚。 > 如果你想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研究,你会做实地调查,在现场看到,问。

调查的最重要的过程是面试娴熟的。在闲暇时,心情还是不错的。谁不希望收到你喜欢的访谈,是最困难的过程。以前的许多学生搬到法,比如帮他们做一些事情,和等等等等。记者采访了老人,陪他们聊天,让他们快乐,学习,创造机会利用机会。即使是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但也应咨询参考一些文献如果你想这项研究做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除了现状的详细调查,对垃圾含有任何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以及如何知道,让人家知道,我们不能去忍受样的测试,只能去文献检索的调查报告,很多学生并没有看到影子的文献,这是不正确的。检查文献表明,源。

收集的资料,但也直来直去,围绕中心,考虑到边缘,第一个是直来直去的话题,比如我们的同学即墨市海关调查问卷的主题“你能举出5即墨市的传统习俗吗?“这是直入正题,也是中心的研究。调查问卷”您常说的海关和其他的吗?“是远离中心的边缘与线,不无关系。的中心问题是设计,设计的前沿问题,调查问卷应简洁明了,好让受访者回答。“你知道即墨习惯,如我们的同学问卷多少钱?”不好回答。习俗是无数的,你要多少,谁起床吗?“你会海关作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是不是一个很好的答案,我看太少了调查问卷的设计中心为学生设计,设计太边缘的问题。

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中所涉及的海关,婚礼习俗,节日习俗,丧葬习俗,它溶解在日常生活中,互惠的各个方面,你可以选择一小部分,如海关节日期间,你可以问老人,你是如何在中国农历新年(灯节2月2日,清明,端午在六月的第一天,6月6日中秋节前, 9月9日),“是如何结婚的婚姻习俗和葬俗可以问年轻人”的习俗应该被淘汰的事情,应该保留“,”农村死的人儿披麻戴孝你认为好吗?“等这样的内容已经评价带着这样的问题,应根据口头形式的问题和答案,不应该被设计的调查问卷,因为没有人能回答这个试卷。

设计了调查问卷统计,如调查学生的学习习惯,一般可以设计出这样的主题:

你在课堂上,满意地理解,或( )

A.满足于了解C.都做

注意你讲课,力争全面掌握B.()

A.斤斤计较,从来没有漫步,B.偶尔漫步?。经常去神 ,发行类试卷分析和处理资讯,回答特写统计,计算的百分比资料处理。另外的类别,凌乱的东西,但也处理的资讯。

四,写作一般情况下,研究性学习的文字的最后阶段形成的一份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和论文有三种形式,三种形式的所有相互关联的性质,表达的结果科研,都非常认真,严谨,列举的事实,说得很清楚,原因是共同的价值观,所以,什么样的文学修辞手段,一般不具有访问。的风格稍微独家,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小论文将结合他们的措辞,所以我们知道的字眼之一,其他两个一般也将目的。

(一)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可以总结的社群调查中的典型问题的正面经验,也可以是一些中性的主题。调查某种形式的社会习俗,属于中性的主题。一般点的两个板块,一个论坛可以支付的现状和建议分成几个部分。它们的结构,子课题,调查队

(标题)和成员组,概述,事实描述的事实分析,结论和处理意见或建议。 附件:XX农村垃圾收集和处理的调查与思考

(签名)XXX XXX XXX

BR />(事实)一个农村垃圾处置现状 农村环境危害的垃圾,垃圾,厨余垃圾,粉煤灰; 2,建筑废料,化学废料: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医疗废物,废薄膜,农药; 4,油烟农田果园,植物的叶子,稻草,秸秆焚烧垃圾。

垃圾农村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倾倒垃圾无处不在,以及垃圾池,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造成水体污染,尤其是,特别是在村庄附近的河流沿岸,产生大量的垃圾,水和河水混合的混合物。

3,受污染的土壤。垃圾渗滤液渗入土壤污染所造成的,从而影响了农产品质量

大气污染,垃圾发酵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沼气沼气,同时含有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也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 / a> 5,传播的害虫和蚊子,鸟类,老鼠带到其他地方垃圾池填埋场的活动将拒绝病原体。

6,有害的看法。垃圾池垃圾填埋场经常脏漫天飞舞的塑料袋,纸,令人作呕。

(事实)两个

(一)农村垃圾收集,处置和管理不到位的症结??所在。城市和镇 *** 有卫生机构,但管理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市区和镇中心,的边缘区域管理的不到位。

(二)缺乏资金支援政策。清洁人员和设施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资金,配置不均衡,导致在时好时坏的环境。

(三)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致力于一些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为按照农村垃圾管理的治理带来了困难。

(四)农民的健康意识是农民的垃圾堆满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自己的意识不高。义务,以保持良好的健康。

(五)缺乏整体规划,农村废弃物处理农村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没有形成全城的长远规划,在不同程度,形成城镇村庄“政治的。”

重点对农村垃圾的限制

(一)农民的生活相对分散,决定到农村地区,集中废物处理成本远远高于城市一平方公里的城市,七,八千人居住生活的数量是小于城市的十几家在农村居住区一些村庄。分散购买生活设施成本高的垃圾,中转站,压缩建筑,运输车辆和其他卫生设施,人均分配比例是远远高于城市系统的执行成本。运走的垃圾收集,运输成本高,清洁人员或不足,或浪费。

(二)镇,村级经济承受能力弱,缺乏工业和商业村,由于取消了农业税,村集体基本上没有收入来源的,可以不负担费用的垃圾清运处理,许多农民买不起或不想承担这笔费用转嫁到农民。

(c)缺乏成熟有效的处理技术中常用的浪费处理技术,有三个简单到废弃的采石场和坑垃圾填埋场一般垃圾,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污染土壤,垃圾填埋场沼气对大气的污染,老鼠的繁殖,苍蝇传播的害虫和疾病二堆肥。采用静态发酵工艺,虽然投资,降低运营成本,但相对镇,村仍然难以承受了;其环保设施不齐全,有大量的污染风险,造成二次污染。三是焚烧技术,这种技术只适用于一般的低热值不低于5000千焦耳/公斤的垃圾,但投资成本,深圳等,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城市,所以,没有多少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有效,适用的技术,我们选择。 / a> (结论,处理意见或建议),农村垃圾集中对策 (一)垃圾收集和处理应遵循的四项原则

1,建立 *** ,农民个人投资的主要投入,辅以废物处理垃圾填埋场的模式,卫生设施建设由 *** 负责垃圾清运处置费用由 *** 和农民个人共同负担。 > 3,先行试点,后推。选择2-3个不同的情况下,镇为试点,在试点过程中改进不足,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4,结合预防与控制。注意清除,收集,运输,处理无害化治理措施,但也关注减少废物,减少资源的措施包括:推广净菜户,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拒绝使用超过包装的商品。资源的措施包括:推广秸秆气化,秸秆和青贮饲料,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有机废弃物堆肥。

(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可以采取3种经营模式 > 废物处理场所周边城市的市加工模式可以选择家居清洁村收集镇转运方式,浓缩村里的垃圾运到一个大型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多镇建立一个共享的模式。位置的基础上,市委,市 *** 统一规划建设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填埋场可以使用几个城镇之间的废坑,石坑,处理的范围可以从简单的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污染预防和控制,以满足国家环保要求。

村偏远的乡村行政村或乡村单位,在本地建立一个简单的垃圾填埋坑或焚烧炉(窑)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堆肥浪费坑(塘)处理模式。处理。

文字的形式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但如果电影和电视,后一种做法可以参考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文字的形式公布的调查报告,如果由电影和电视,后一种做法可以参考央视焦点访谈“。 初中学生研究训练(二)

(二)研究 / a>

研究调查报告的措辞,它指向的主题(所有船员),导师,简要背景说明(须提出),目的(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的主题),任务(完成几项任务完成的主题)方法(所采取的措施,以完成上述任务和方法),资料分析和结论(进一步提出合理的建议)等几部分组成。方面的措辞一般除了文字外。出版的形式,也可以协助的图片或影象 (三)小论文 小本文是一篇散文,不一定局限于一定的格式,是能说清楚,怎么写都OK ,但小论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的文章,很讲究,结构合理,逻辑严谨措辞,第一次,一个不能夸大事实,不要过度抒情和感情。

从学生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看,有两个大问题,一个是不处理的资料,但很多学生手里的东西,学生学习的“水浒传”山东“水水浒传“电视连续剧到56一遍又一遍地看,小说阅读了无数次,摘录自一大本厚厚的材料,最后形成的文字是真实的与主题相关的,但不超过300字。调查的来源,污染的河流,四,五人跑了一个星期,和数十人的采访,记录了上百万字的形成无关的文字极少数的几百字。研究一种文化的传承,听取了一些人的研讨会,获得大量的资讯,一遍又一遍的研究小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最终形式,是不是,不管红色和绿色的黑与白,眉毛胡子抓住乱写的一个健忘的,就随便写一些材料,不构成任何一点价值的角度来看。

讨论的第二个问题,不表示在研究过程和介绍的两个过程联络在一起的,相对独立的,因为两个独立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以自己的方式表示不同的结果①我们的学生表示,当绝大多数但是这两个过程相混淆的表述应该是结果而不是过程中,我看到学生写的历史小论文,文学是四舍五入的成果的重心在牺牲了大部分的文字用于描述的过程。介绍学校领导,如何照顾好他的问题,以及如何支援他的父母如何严重的是,谁给了他一些指导,他查了几天,看到了多少次的视讯,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是如何被克服了。 ..几一千字的文章,论点10的话,引数百的话,真正的相关主题文字可以不占三分之一的总长度的前一个,与他的妻子的父亲学徒,他想学做的木箱,但盖与盒并不总是一致,他需要一定的干燥方式,终于可以不解决这个问题,岳母女婿最后痛苦,她说,我看见你的父亲,你如何如何,如果你是一个木匠,它不会做箱子,你要听到这个故事的一部分,是来听如何木匠是很难的,一天又一天,不吃饭,不睡觉,每一天,熬夜,还是要听他的婆婆告诉他什么?当然,妻子的母亲说了什么?婆婆说,以及削减写的论文是最关键的部分,他是它的引数的结果。

如何使用这些资讯,收集到的资讯是如何被包含在文章中的想法,具体的操作同学看到的资讯。

资讯:“论语”

先学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的弟弟,我愿意相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需要学习的地方的文字。“ ,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致的身材,真正的字给朋友。虽然男人说,不识字的,而我将会是这样的学问的人。“ 出于政治上的第二 孟医问孝,孔子说:”我并不反对。“樊迟御,子部门,他说:“莽孝顺问我,我说:”没有违反'。“范慈说:”你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礼节日。“ 孟吴博问孝。孔子说:“父母只有自己的病情在恐惧中。” 子游问孝。孔子说:“孝顺,这可以提高的乐趣,能够提高;不尊重,是什么区别?” ,子夏问孝。孔子说:“困难的颜色。的东西弟子,他的劳动,葡萄酒和食品,原本以为孝乎?” 谓孔子曰:“子熙是不是政治?”孔子说:“书上说: “孝几乎卫校的,朋友的兄弟,适用于 *** 。”又是一个政治,喜的是 *** 吗?“ 勇第六 孔子说:”那没有共青他的父亲和兄弟的事情,葬礼不敢不勉,不酒困了,有什么是到几点?“ 高阶第十一的 孔子说:”孝的确闵子骞!其父母昆弟之间的话。 秀子自然要问:“仲由,冉仇描述为部长吗? “孔子说:”我独家的Q子被要求和需求。所谓的部长:道使君,而不是结束。今天和需求,可谓部长进。说:“而从”孔子说:“杀了他的父亲和国王,亦不从也。” 阳货第十七 杀了我的孩子问:“3年的哀悼期编号绅士。三年的仪式,仪式将是坏,三年不为乐,音乐就会崩溃。老谷既不是新谷,既升,钻随变火灾时期都没有了。“孔子说:”食物加的夫稻,服装女保安的丈夫鉴乎?说:“安。女保安来了!悼念丈夫 的绅士,食品,旨在不愿意,听音乐不乐,居处不安,事实并非如此。这名女保安, 相比! “宰我,孔子说:”我不仁也!分子生物学三年,然后免于父母怀孕的。夫三年之丧,通过葬礼的事情在世界上也。我也爱自己的父母或向下? “ 子路第十三,” 叶公语孔子说:“我党的直弓,他父亲扔进混乱羊证书。 “孔子说:”我党的直不同。母儿藏隐式,直子的父亲,其中男性。 “” 师傅说:“事父母几谏。讲述,尊重不违反劳动而不是抱怨。 师父说:“父母不远游。”儿子可能。 “ 师父说:”三个没有改变,父之路可谓孝进。 师父说:“父母的一年,也是不知道的。”他们很高兴和恐惧。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好,好!六月通知书之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然小米,我有吃的东西都? “ 师傅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刘星,你可以看到,你可以抱怨。 孔子的内容和状态的“孝”的思想 “论语”,孔子的“孝”的30多可见的程度,他所指的地方重视孝顺。关于孝道的内容,他更是具体的。 要正确地支援父母说:“很难颜色的东西弟子,他的劳动,葡萄酒与食物的,”他说。 ( *** )父母远游。儿子也成为父母有真挚的感情,“当年的父母,我不知道一个幸福的守在一旁的父母,地方担心。”(里仁第四)知道年龄的父母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但也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可能离开的恐惧。父母去世,悲伤的心。绅士哀悼,食品,旨在不甘,闻到的音乐不是音乐,不安居住,并非如此。 “(阳货第十七)

父母有错误的劝谏,如果你不接受,不怨恨。事父母几谏,请参阅叙述,王不违反劳动而不是抱怨。”(里仁第四)父母隐瞒错误,“叶公语孔子说:”我党的直弓,他的父亲扔到混乱羊,和证书的孩子。“孔子说:”我党的直从父孩子隐藏,隐藏子的父亲'。“(字第十三??届)

不能违背的意志,他的父亲时,他还活着,即使死者无法逃避。 “三无父之路的变化可谓是孝顺的男人。” (里仁第四)

受到礼貌对待父母。 “孟耶阿子问孝,孔子说:”我并不反对。“生,事之以礼;死了,埋之以礼,节日礼。“(第二政治)所谓的”麻烦之以礼首先给家长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比自己的好,但也愉快的生活,色彩是很难作为政治家,第二葬之以礼“是”葬礼不敢不勉“努力办好的葬礼。他赞成流行的小无忧海关。他的徒弟宰我主张守孝三年至一年,孔子是一个很大的不公平生硬的批评。 (见第十二XII)的父母要尊重。今天的孝道,提高为乐趣,能够提高不敬,有什么区别呢? “(政客第二)

孔子的思想,孝顺是最大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它是与国王的效忠标准杆,他说:”杀了他的父亲和国王,也不是从也“(高阶XI)”诗可以兴,可以检视,你可以抱怨。迩你的父母,远使君。“(阳货第十七),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致的身材。”(学习)

孝顺的孩子们的感受,自然

首先纲领性握两者区别: 目——重阐述论文要解决问题即选题目进行论述要论述东西 意义——重表明论文选题理论研究哪些贡献或实践具哪些帮助指导 明确两部区别选题相关领域进行搜寻明确该选题哪些研究哪些部选题需要补充完善选题价值综合性判

目的就是你写这篇论文的出发点是什么,写完之后要达到怎样的效果;意义就是完成这篇论文之后解决了怎样的问题,产生怎样的影响。

目的就是,你想通过论文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意义就是,你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能有什么好的积极的一面。 祝你顺利

从政治、经济、社会、服务等多方面考虑啊

首先纲领性把握两者区别: 目的——重在阐述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即为什么选这样一个题目进行论述,要论述出什么东西. 意义——重在表明论文选题对理论研究有哪些贡献,或对实践具有哪些帮助和指导. 在明确两部分的区别之后可以对选题的相关领域进行搜寻,明确当下该选题有哪些研究成果,还有哪些部分是你的选题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对选题的价值有一个综合性的判断. 最后进入实战部分: 可以先简单叙述该课题的起源或者发展状况,然后阐明选题着重解决哪些问题(讨论范围).最后对你的选题进行价值性评估,说清楚这篇论文将对理论产生哪些推动作用,或者对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就可以了. PS.目的和意义可以分开写,也可以合并写,看个人爱好以及资料的详实程度.

选题意义和目的一般作为开题报告里面的第一块内容,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或者说讨论价值的,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请导师来评判我们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写意义的时候根据你的选题来决定形式可以分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也可以不细分,把目的和意义和在一起写,总之突出你观点的新颖和重要性即可建议可以从这两点来叙述,不过要根据自己的选题,不要生搬硬套: 1. (你的选题)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也就是说研究领域中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课题,被前人所忽略的2. 前人有研究过,或者说阐述过但是没有阐述论证的足够全面,你加以丰满,或者驳斥前人的观点,总之,意义和目的一定要叙述的清晰并且是有一定新意的其次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论,你是用什么理论证明你的观点也要叙述清楚,否则难以有说服力在做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水平的评价等等也要有翔实的根据这样才能衬托出你的选题的意义所在

违反

刚开始写论文吧? 选题呢,就看你对日本便当文化的了解程度,如果对某一方面确实很有了解,可以就这一方面深度挖掘,比如写它的社会基础,历史渊源;如果你对便当的制作过程之类的比较了解,就可以选择一些现实的题目,比如日本便当的特征等等;如果了解确实不深,也可以蒐集文献,把这些文献的资讯提取出来,写一些综述类的论文,比如日本便当文化探析一类的论文。 具体些的话,找个类似的论文,比如日本茶道文化,然后模仿著写,可以从中借鉴出他人的一些方法论和行文逻辑。注意,一定要找一些比较严谨的学术论文,否则方法论和行文逻辑可能会一开始就走上歧路。 很鄙视论文里提什么意义之类的东西,中国文人太务虚了。目的和意义就是加深中日文化交流啊,填补国内相关领域日本文化研究空白啦……诸如此类的吧

目的:揭示社会不为人知的一面。 意义:促进.....快速发展,加快改革步伐。

2016届毕业论文抽查

如下:

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抽检名单,抽检论文要覆盖本地区所有本科层次普通高校及其全部本科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抽检重点对选题意义、写作安排、逻辑构建、专业能力以及学术规范等进行合格性考察。区别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重点考察研究生创新性和科研能力,本科毕业论文抽检重点考察本科生基本学术规范和基本学术素养。

论文抽检结果处理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采取随机匹配方式组织同行专家对抽检论文进行评议,提出评议意见。每篇论文送3位同行专家,3位专家中有2位以上(含2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毕业论文,将认定为“存在问题毕业论文”。

3位专家中有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将再送2位同行专家进行复评。2位复评专家中有1位以上(含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将认定为“存在问题毕业论文”。

教育部抽查本科毕业论文主要查的是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规范:教育部会对论文是否符合学术规范和要求进行检查,如是否存在抄袭、剽窃、篡改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2. 论文质量:教育部会对论文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估,包括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结果和结论等方面,以及论文的表述清晰度和逻辑性等方面。3. 论文原创性:教育部会对论文的原创性进行检查,确保论文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立性。4. 学术水平:教育部会对论文的学术水平进行评估,包括论文的研究深度、广度和实用性等方面。5. 技术规范:教育部也会对论文的技术规范进行检查,比如格式、标点符号、参考文献等方面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校和不同院系对论文抽查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教育部抽查本科毕业论文主要是为了保障学术诚信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毕业后论文抽检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逻辑、研究方法、写作安排、格式规范等,最重要的是检查你有没有学术不端!!!

拓展资料:

1、毕业后论文的抽检是怎样的?

毕业后论文抽检是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随机抽样为主,重点抽样为辅,对各高校毕业生论文进行检查的一种措施。抽检论文覆盖全区所有普通高校以及本科专业,抽检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

2、毕业后论文抽检的内容是什么?

毕业后论文抽检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逻辑、研究方法、写作安排、格式规范等。不同程度的主要检查内容不同。本科毕业论文的抽样检查主要考察学生的学术素养,而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抽样检查主要考察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论文抽查包括初评和复评两个环节。初步评估由三名专家进行。如果三位专家一致认为学生的论文没有问题,初评就会顺利通过。否则,该论文将继续参与重新评估,并由另外两名专家进行审查。如果重新评估仍然失败,将被视为有问题的论文。一旦有问题的文章被查实有抄袭、代写、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论文作者的学位将被取消,学位证书也将被取消。所以,为了顺利毕业,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写,保证原创性,否则,即使有幸通过了学校的检查,没能通过毕业后论文抽检也是白搭。

2016届毕业论文审查

教育部提出了新措施,提出对本科毕业论文每年一次抽检,我觉得是有这个必要的。

因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审查通常只包括的阶段是导师检查,查重,还有学校内审。这三个阶段里面,导师检查是为了给学生进行指导和终稿定稿,主要也是大框架地看看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否符合毕业要求,或者是还可以有什么修改的部分。这一个阶段其实是给学生最后的“定海神针”,也是对学生学术水平的指导。

第二个阶段就是查重了,通常都是通过上传网站进行查重,不超过30%左右的重复率,不让学生出现学术不端造假的行为。这一阶段如果没有通过,证明学生的论文大部分是有抄袭嫌疑了,与上一阶段不一样,如果这个阶段不通过,那么学生的毕业可能会受到影响。第三个阶段是学校内审,是盲审阶段。小组内几名老师对学生的论文进行盲审,评价学生的论文是否达到毕业要求,这一阶段如果不通过,也是会对毕业造成影响的。在通过上面三阶段之后,学生才可以进入答辩阶段。答辩就是面对面跟老师介绍自己的毕业论文,然后老师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质疑,学生现场回答。

而本科论文相比于硕士论文来说,是少了“外审”这一个步骤的,就是评价的老师都是自己本校的。有时候老师会因为保证自己学校的毕业率,而且不让学生难做,都会比较宽容。所以教育部的抽审可以给到各个学校一个警告,现在本科论文也有可能需要拉出来大街上,“是驴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让学生的论文有第三方的评价,这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的,让他们警惕起来。

所以教育部的抽审等于是给学生的毕业论文下达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是防止一些学生有侥幸心理,希望随便写毕业论文就可以顺利毕业。这个也是提醒学生一定要在大学阶段注重学习的重要性,不可以得过且过。教育部的专家抽审同时也是规避了学生有可能进行的学术不端行为,因为教育部专家涉猎的文章肯定更广,可以更容易觉察到学生毕业论文中的“猫腻”。

综上,我觉得教育部抽检毕业论文是有必要的,因为是给学生毕业论文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助于他们重视学业。

有,因为现在学术论文的一些地方不严谨,会导致一些不好现象的出现,每年抽检一次的话就会减少不好现象的出现。

据相识的别的学校的同学说,有专门的识别软件,把论文输进去,软件自动识别有多少内容不是自己写的(引用的除外),如果超过10%就算是抄袭。 每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建议你还是问问你们学校的老师吧。

严格。因为涉及到论文重复率,学校对毕业论文的审查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步骤:1、机器初步审核,筛选出重复率不合格的论文,这些论文会被打回重新修改。2、人工审核,学校会安排导师组成答辩小组,进行论文答辩。所以论文合格后,还需要为论文答辩做好准备。

2016应届毕业论文重复

如果两个人是同一届的应届毕业生则查不出来。

以知网为例:

2016年8月份知网查重系统更新了数据库,硕博知网增加了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本科pmlc也可以检查到学长论文。

但是同届一般检查不到的,除非加入到对比库也就是个人对比库,但是一般高校检测老师都不会搞的这么麻烦去刻意加上个人比对库的。也就是说同届一般不检测。

值得特别说明的就是研究生知网学长论文都会在“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中检测到,本科知网pmlc学长论文都会在“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中检测到。

注意事项:

个人比对库就是自建库,需要特殊比对的文章可以加入创建个人比对库,也就是说个人比对库是由知网使用人来控制,可以在个人比对库中添加任何一篇文章,主要看老师的心情了。

因此同届论文知网不会加入个人对比库查重,一般都是1年后才会加入知网数据库总库进行比对。所以当我们毕业论文完成后不要尽早用知网查重,因为一旦查重,一年后当我们学校查重的时候就已经可以检查到了。

以上内容参考知网-同届相互抄袭的论文知网查重系统能检测出来吗?

虽然不会影响,但是重复率一定要注意!

本科,研究生都需要对论文进行查重,专科院校一般只抽取部分论文进行查重。我们最好在写完论文后,都提前进行一下论文查重检测,现在有很多查重毕业论文的软件,知网,paperright论文查重,但是知网的收费较贵,建议使用后者。

里仁2017年毕业论文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宋.无名氏 《论语》一书,乃孔子遗训所萃,此为中国最古最有价值之宝典。——钱穆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全书20篇,498章,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孔子少时贫贱,做过管仓库和放牧的小吏,30岁开始创立了中国第一所私学,一生主要活动是从事教育,传说有弟子3000人,其中优秀的有72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全书20篇,498章,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 孔子的思想,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他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认为治国要以道德教化为基础;为改变当时“天下无道”的局面,恢复社会安定,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并致力于道德教育。 提出了孝、梯、忠、信、恭、宽、敏、勇、直等一系列道德规范;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明确提出,“仁”即“爱人”(《颜渊》),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面。 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 他在倡导“仁”、“德”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一种“大同”的社会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的社会,实际上就是“仁”的精神得到充分而全面体现的社会。“大同”的理想难以实现,孔子退而提出“小康”社会的理想这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很有帮助的 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道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对国家、政治、经济、伦理及社会风尚都具有十分重创要的作用。孔子提出了"重义轻利"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就社会而言,孔子并不否认功利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论语?子路》里,孔子在进入卫国时,曾和冉有说过一段在"庶"(人口兴旺)、"富"(生活富裕)、之后进行"教"(教育)。由此可见,孔子肯定了实际功利对于社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孔子说"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做“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在孔子在与子贡谈论食、兵、信、三者孰为重时,孔子以信为第一,认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这段话是子贡以非此即彼的极端形式,要求孔子在义利之间做出选择。在这种对立下,孔子将道德追求置于优先于利的地位 一言以蔽,我们不难发现"重义轻利"是适合我们现在社会的义利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和金钱的关系问题明显的凹现出来了。正确看待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做人、立身的大事,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孔子所说的"见利思义",有助于启迪社会成员在这方面做出正确的道德取向。 尽人皆知,当今社会"拜金主义"蔚然成风,"物欲横流"势不可挡。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应是去规范,也就是如何让它'理性'。而我们完全可以鉴借孔子的"重义轻利"来近行调节。对于义我的基本观点是: 1. 义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改变的。 2.须由知来得到义,且因为知有所增加改变,义也会随之改变。 3.合于义的利一定当取,但不合于义的利虽贫不取。 4.义和利之间并不是谁轻谁重的问题。义乃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义对利而言,是衡量在这个时间点上,应不应该取这样的利的标准。二者是根本无法比较的。 孔子非常推崇周室的礼教,在春秋战乱之时,孔子在鲁国从小就对礼感兴趣,也对礼深有研究。礼本来是祭祀的规矩、程序等,但经过孔子的重新解释,它在思想意义上的价值就被凸现出来,思想的指导性很广泛,但孔子直接将指导性从外在的礼引向内在的心性范畴——仁,就是将礼与人的心性相联系起来,礼应当从人的本性出发,而不再是向鬼神表示敬意,儒家礼教从外在的表象转而以内在的心性为根本,这一转变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儒家认为社会普遍的伦理准则就是礼,人的一生就要对礼进行学习,去革除人的本能的感官欲望,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人不学习礼乐文明,就如同禽兽一样只是一种本能的存在,所以学礼是立世之本,它为了在社会关系中有自己的恰当的位置,个我对礼的遵从便就是仁,礼是在社会关系中体现的一种和谐的规则,仁是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体现出个我内心的和谐的状态,它是个我遵从礼的崇高品质。仁就是立人之本,它是人的本性,人的自我修养就是培养仁,让仁显露出来,所谓仁者就是爱人,孔子是通过忠、恕、孝、信等范畴加以表述的。正因为孔子提出人的本性就是爱人,所以后世的孟子便从此点出发提出性善论,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既然人性是善的,那么心性修养的方法也是相通的,孔子说“克已复礼,天下归仁”。 正是孔子提倡的“礼”,中国才被誉为是礼仪之邦。 论语里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从这里可知,孔子的思想顺序:孝为一切仁之根本,孝敬自己的父母才会去爱他人。儒家的道是求本,本立而道上。儒家没有先验,孔子不谈鬼神。儒家的本就在天地自然的合理性。人言儒家关注人的社会性并企划规范社会秩序;老庄侧重于生命与心性的自然和谐。其实,儒家追求的社会性其理论依据仍然是自然性,几千年,儒家怎么也打不倒的原因,就在于它所求的本,也是自然朴素颠扑不破的。孔子在论语都是在说要孝敬尊长、对社会上的人施以爱心,以及求学的道理。像论语中有提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又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都是在说要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宽恕别人,同时要利用多余的心力去求学,如果能做到这样,就算他从来没上过学,孔子也会当他是个通达事理,而且有学问的人。孝在中国古代占有很中要的地位,无论是平民布衣,抑或是王孙贵族几千年来都恪守孝道。这形成了中国不同于他国的家庭文化,对社会的繁荣稳定有很大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论孔子的仁与礼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论孔子的仁与礼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孔子思想是由“礼”到“仁”的演变路径。孔子在吸收和损益周礼德性原则的基础上,吸纳前人"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的观点,把它同礼的基本原则联系起来,但又不囿于礼,坚持在更为广阔的人际关系中弘扬仁爱精神,并以此影响礼改造礼,最终形成了自己由 "孝悌为仁之本"到"爱人"至"克己复礼"的仁论思想。

关键词:仁 礼 克己复礼 爱亲 爱人

一、孔子之前的周礼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是在原始宗教礼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的特征是融宗教、音乐、诗歌、舞蹈、伦理于一体,其内容形式,自夏而周经历了由鬼神崇拜逐步转变为重视德性伦理,由粗糙变为日趋文雅,由不完备到逐渐完备的过程。

周礼有别于商礼和夏礼,区别的重点在于周公“以德治礼”,他为礼注入了道德理性精神。《左传》文公十八年季文子引周公之语说:“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①“则”,即礼之基本原则,它是考察人们德行的标准(“则以观德”),而德行又是办事的基础(“德以处事”),并且可以直接地影响办事的效果和评价(“事以度功,功以食民”)。对于“则”,杨伯峻先生解释说:“六年传云‘导之礼则’,此‘则’字亦礼则之义。以礼则观人之德。德有凶有吉,合则为吉德,不合则为凶德。”

②德有凶有吉,遵从礼的基本原则即为有德,违背礼的基本原则的就是无德,这样就引德入礼,使周礼蕴含了具有指导和规范德行作用的道德理性。

以道德理性为特征的周礼是对礼的一次变革。周礼由对虚幻世界的追求,转为对人伦的重视,这对于人们摆脱宗教蒙昧,发展理性活动,起了重大促进作用。然而这种作用亦是有限的。周礼中有大量的宗法内容存在,理性原则往往依附于宗法关系,为血缘所包裹。在理论上对此有所突破并展现出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始于孔子时代,而且这些是以孔子“仁”的思想的提出为标志的。

二、孔子对“礼”的改造即由“礼”到“仁”的演变

孔子尚礼,他通过考察三代之礼发现了两点:其一,三代的礼乐是因袭承接而发展的;其二,这种发展是有所损益的,尤其在两代礼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周礼十分的丰富多彩,因此他十分惊叹地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周礼的道德理性原则是“尊尊亲亲”。所谓“尊尊”,即在氏族内部强调下对上的尊崇;“亲亲”,则是氏族内部依亲疏关系不同而表现出的爱有差等,血缘愈近,则所爱愈亲。这种讲究血缘关系的爱是以父母子女之爱为核心的,并借此而派生出忠、孝、悌、直等道德观念。古人把这种亲亲之爱及其派生出来的德行,称之为“仁”。《国语晋语》记载郦姬言:“为仁与为国不同,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

③所以她在“爱亲之谓仁”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层更高的层次,即“利国之谓仁”。这种构想对孔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孔子正是以“爱亲为仁”为基础,把它同礼的基本原则联系起来,将周礼演变为仁。

(一)孝悌。在孔子及其弟子看来,孝悌是行仁的基本要求。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孔子的弟子有若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孔子对孝悌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他要求人们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 (《学而》),“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他不仅强调要赡养父母,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子女做到“敬”,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孔子要求子女既在物质上,更要在精神上关爱自己的父母。《论语阳货》篇记载了一段孔子与宰我关于居丧的讨论,最后孔子评价宰我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对宰予对待居丧的轻慢态度给予了“不仁”的评价,可见孔子对“爱亲”的看重和“爱亲之谓仁”思想对孔子的影响。

(二)爱人。《论语颜渊》记载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他说:“爱人”。孔子释“仁”为“爱人”,试图把“爱人”作为维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进而达到促使整个社会形成友爱互助氛围的目的。他要求青少年们做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这一句话清晰地展示了由孝悌而走向仁的逻辑进程,“泛而众而亲仁”也说明了“泛爱众”与仁在内涵上的联系,在孔子看来,如果把孝悌之爱推行到血缘关系以外的人群中去,做到“爱众”,那是十分高尚的,那就不仅是仁,甚至可以说是“圣”。孔子论仁过程中由“孝悌”到“爱众”的推进,也足见孔子对“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这一观点的吸收和继承。

(三)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自身德行的培育是从克己复礼中开始的。当颜渊向孔子请教该如何培育仁时,孔子回答他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具体要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即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视、听、言、动之间皆合于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不是表现为某种具体的德行,而是抽象的德性,是忠、恕、恭、宽、信、敏、惠、直、勇等诸多美好德行的统称。礼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在的规范和评判标准,抽象意义上的仁在指导具体行动的过程中,人们正是通过礼来判定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某种德行的要求的。因此,孔子特别强调礼对这些具体德行的限定和影响,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孔子正是在不断地克己复礼的过程中一步步深化,由礼领悟到仁的。

三、仁与礼的关系

(一)仁是本质,礼是表现。在孔子这里,“仁”是核心是本质,而“礼”则是“仁”的本质的外化。“仁”与“礼”的关系是内在与外在的关系,“合礼”是“仁”的外在规范和表现,受“仁”支配,“仁”才是最终的内在标准。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认为礼是立身的标准,也就是说礼具有一种外在规范性的特征,它反映的是仁的内涵。因此,我们在看待孔子“礼”的思想时,应该看重的是那种“礼”的规范精神。

(二)孔子在强调仁是礼之本的同时,亦强调礼对仁的辅益作用。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孔子强调礼对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仁要在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这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正是礼所反映的对象,从这一点上说,仁要通过礼来实现自己。正因为如此,所以孔子在倡导仁的同时,始终坚持礼。

总而言之,孔子思想的形成是在继承和损益周礼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前人“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的观点而发展起来的。孔子首先强调“爱亲”,“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然后从父母亲情扩大开来,鼓励做到“仁者爱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最后说到具体方法时强调正身,“克己复礼为仁”。这一思想正是对周礼“亲亲尊尊”德性原则的继承和拓展。由此可知,孔子仁论思想路线是由礼逐步深化到仁的路线。

扩展资料:

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人物生平

贵族出身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

圣人降世

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长女和次女都不同意,只有小女儿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颜徵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儒略历公元前551年;格里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一般依《史记·孔子世家》说。)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

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早年经历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已经十九岁了,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步入仕途

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鲁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来到鲁国朝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这一年,齐景公与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

鲁国内乱

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王要像个君王,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孔子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自己老了,不能用了。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晋魏献子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在近处不会埋没与自己亲近而有贤德的人,在远处不会埋没受人推举而有贤德的人,这可以说是仁义了。

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冬天,晋国铸刑鼎。孔子认为晋国的灭亡,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没有好的制度和法度。

鲁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孔子已经40岁了,孔子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自称四十岁不疑惑。

出仕修经

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家臣掌政。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众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阳虎想要见孔子,而孔子却不想见到阳虎,后来两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随后孔子被升为小司空。

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鲁国大治。

离开鲁国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春天,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周游列国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因此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孔子路过匡城(今河南睢县)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离开卫国回到鲁国。

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吴国使人聘鲁国,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鲁国来到卫国。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孔子六十岁,称自己这时候,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自己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

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孔子离开陈国,来到了蔡国。

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孔子从蔡国来到叶国。叶国君主叶公向孔子问政,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离开叶国返回蔡国的途中,孔子遇到一位隐者。

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孔子又回到卫国,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吴国讨伐鲁国,吴国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在卫国,孔子的夫人亓官氏去世了。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派师讨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求率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说是向孔子学来的。68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孔子仍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季康子欲施行田赋,孔子反对。对冉有说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君子的行为,应该用他的礼数来判断。施舍的时候,会从重付出。做事的时候,会中庸而行之。死的时候,会对自己薄葬。

回到鲁国

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孔子已经70岁了,称自己这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身处乱世的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这一年,颜回先他而死,孔子十分悲伤,感慨到昔日曾跟随自己从陈国到蔡国去的学生,此时却都不在身边受教了。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天,西狩获麟。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同年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孔子见鲁哀公,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恒,没有得到支持。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驾鹤西归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责问子贡为何那么晚来见自己。于是叹息说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孔子流下了眼泪,讲到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夏朝的人死时在东阶殡殓,周朝的人死时在西阶殡殓,殷商的人死时在两个楹柱之间。昨天黄昏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祭奠,自己的祖先就是殷商人啊。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孔子之“道”论文【1】

摘要:孔子所提倡的儒家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与代表,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走向,而“道”的问题又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之“道”可分为天道、人道和道理这三个方面。

关键词:孔子;儒家;道

一、天道之不可违

《论语》中90次提到“道”字, “道”字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为:“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如“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这里的道指的是人所行走的道路。孔子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里的“道”即是指“天命”。

《论语·八佾》载:“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朱熹注曰:“愚谓此门人记孔子祭祀之诚意。又记孔子之言以明之。言己当祭之时,或有故不得与,而使他人摄之,则不得致其如在之诚。”《八佾》这一记载,说明孔子对祖先神灵的祭祀不仅持赞同态度,而且十分虔诚。

但同时他又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从这里看出,孔子不仅淡化了天的人格神的意义,也反对各种鬼神观念。可见,孔子对于天道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理解。一方面,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这一说法源于他所承袭的古代宗教情感。

孔子承认并尊重天之至上神的地位,并将之作为人的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用一句话代表就是“知我者其天乎!”另一方面,孔子又发现天地宇宙中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天地中存在的客观规律是人的行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春秋早期,反映“天”、“人”关系的“人道”与“天道”已经分离,但“天命”意识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作用。天命是人的命运的规定者,因此人要敬畏天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又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此中的知命、畏天命皆是天道的重要内容。

二、人道

人道即是人所走的道路,人道可能合乎天道,也可能不合乎天道。同时,不同的人可能走不同的道路。人道最集中地体现为一个国家的道路,也就是天下之道。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通过对“邦有道”与“邦无道”言论的对比和论述,揭示了衡量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好坏的标准也是“道”。

如果一个国家“有道”,就会“谷”(《宪问》),有正直的言行,有合乎“道”的富贵;如果一个国家“无道”,却兴盛,“富且贵”,则是可耻的(《泰伯》)。可见,“道”是一个国家运行的至高准则,治理邦国,要遵“道”而行。

而且,“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无道,则庶人不议。”(《季氏》)这里论述了“天下有道”和“天下无道”时社会政治的具体表现,可见,“道”是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保证。。

不仅如此,孔子在评论人物是,也是以他们在“有道”、“无道”情况下的表现,是否合乎“道”作为依据和标准。他称赞蘧伯玉“君子哉”(《卫灵公》),也是因其遵“道”的行为。

所以,“道”是评价从政人物的准则。“有道”是孔子所追求向往的理想境界,他很少用“有道”来称赞现世时君,相反,经常用“无道”来批评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所遇的君王,如他批评“卫灵公之无道”(《宪问》)。由此可见,对于天下大势、邦国政局、君主的贤愚以及仕者的行为,孔子在作总体评判时,所运用的基本标准就是“道”。

三、道理

这里的“道”指的是思想、学说和各种主张,是关于天道和人道的思考,并且把它们表达出来。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里仁》),这表明了孔子也有自己的道,而且贯穿他整个思想的始终。这个思想就是仁道。仁道可谓是孔子学术体系的核心,也是其思想中最恒久生命力的内容。

仁是由人与二构成的,表明了仁在根本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但它不是一般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相爱的关系。孔子所言“仁者,爱人”,这里的“人”既是指人的生命,也是指人的本性。这也就是说,首先,仁作为人的本性的规定,使人成为人。

仁甚至可以说就是善,不是恶,“苟志於仁矣,无恶也。”(《里仁》)仁是生命的意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其次,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避免的要与他人打交道,人要承认他人的存在,而且要理解他人的存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总的来说,孔子认为,凡是有人群的地方,人们都应该相亲相爱,这样社会才能安定团结,人类群体才能得到繁衍和发展。离开了它,社会就不能称其为社会,人类也与禽兽无异。因此,“爱人”是孔子的仁道之本,也是人道顺应天道的必然表现。

孔子的“道”的思想是在阐明一种引导人的宏大且高尚的人生哲学。他穷其一生都在探求一种最本源、最完美的社会模式。在他的观念里,只有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才能充分发扬人道,完全顺应天道,从而最终总结出“仁”这一统摄全局的根本的人生哲学原则,并由此形成了他的整个的“仁道”体系,作为指引世人,匡时济世的良方。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6.

孔子的“道”【2】

【摘 要】在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中,“道”是去建立一种现实的伦理―心理模式。孔子之“道”是建立在“仁”的现实基础上。孔子的君子之道包括修己安人和人格独立两方面。

【关键词】孔子;士大夫;道

西周末年,贵族等级秩序瓦解,新产生的士阶层,利用他们所具有的的文化传统,立足于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对“天道”、自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易经》对“道”的理解。《尔雅》中有“一达谓之道”。《道德经》则认为“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等等。这些“道”都强调了道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起点、道可衍生万物并存于万物中。孔子作为先秦儒家的创始人,对“道”也有自己的认识。

一、孔子关于“道”的认识

在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中,“道”不是《易经》和老庄学说的虚幻存在,他不注重建立某种外在的玄想信仰体系,而是去建立一种现实的伦理―心理模式。[1] 此“道”是君子人格的体现,是仁人志士的最高追求,是士的人生使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

“士志于道”,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是内在的`精神修养,它与“礼”直接相关。“礼”是“道”的外在节度。正所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富与归,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这里孔子把“礼”的外在约束,认为是人心的内在要求,把原来僵硬的强制规定,提升为自觉理念,使“道”更具人性化。

“道”在孔子的思想中也是一种治平的状态。《礼记・礼运》篇孔子曾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变乱的时期,他自己也经历了兴衰荣辱,13年的漂泊生涯,更使他向往祥和、稳定的局势。《论语・阳货》中,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恭、宽、信、敏、惠”。《学而》篇又载:“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如此教化,才是包容和合的气象。

总的来说,孔子的“道”无非就四个字―内圣外王。至内圣就要修身,修身要用礼辅助,以此成为内心的自觉意识。外王就要厉行教化、行德政。

二、孔子“道”的核心

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这个“道”就是“仁”。《论语》中“仁”字共出现了109次,涉及的内容有为政、做人、处世等等。“仁”既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又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原则,又是最高的道德境界: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第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

可见,克己复礼、忠诚守信、慎言孝第等为仁。另外,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庄重可以不受侮辱,宽厚可以得到众人拥护,守信可以得到别人的任用,审时可以促使办事取得成功,顺人情则可以驱使别人为自己服役。[3]

同时,在孔子看来“仁”的至德是中庸,“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温而厉,威而不猛”是待人的中庸;“和而不同”是交友之中庸;“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审美之中庸;“礼用之,和为贵”是治国之中庸;“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是做事之中庸。

此外,孔子认为为“仁”的精神支柱是“有名称焉”。他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可见,孔子把“名”看得很重,在《论语・季氏》中,他就感叹:“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一个人无论生前怎样,死后无名也枉为人。

由此可知,孔子之“道”是建立在“仁”的现实基础上。“仁”包罗万象,于国家、个人均有不同方面的要求,最终要成就的是一个合和的社会,一个积极进取的人。

三、孔子的君子之“道”

无论是追求大同社会,还是希冀留得身后名,都离不开人的培养。个人才力足够的,就可以服务社会、服务政治、施行德政、留名青史。

孔子以“仁”为理想的人格价值取向,他自认为自己还达不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所以,转而求其次,孔子努力塑造君子人格。

《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们提出的人格理想范畴有“志士”“仁人”“君子”“成人”“圣人”等,其中以“君子”使用最多,就用“君子”人格代替这些范畴。[4] 孔子是先秦士精神的奠基者,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赋予了士两方面的君子人格。一是修己安人,二是人格独立。

1、修己安人

总的来说,所谓“修己”就是在内心深处去体认仁、义的基本原则,使自己乐观向上,“君子坦荡荡”的精神状态中。“修己”是君子的内在修养,“安人”是君子的躬行实践。孔子认为“君子学道则爱人”“学而优则仕”。真正的君子,不只是讲求修身养性,还要把所学之“道”用于“爱人”的实践中,学有余力则去做官,以达成内外兼修的完整人格。

但孔子在其言论中,不自觉的偏向了“修己”,“安人”如何施行,未做具体论述。“修己”的论述几乎遍及各篇,简要择录: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2、人格独立

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应当保持不为物所移,不为利所诱,不为权势所屈。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

上述孔子认为,士之志不可夺,要保持志节,不为名利出卖人格,即使侍奉君主,也要以道干之,不助长君主行为的随意性,不仕无道之君。

综上所述,孔子追求的君子人格,无不体现他的忧患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的忧患意识一方面表现在忧国忧民上,“君子忧道不忧贫”是最直接的写照,另一方面是忧患道之不续,“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通过对孔子“道”的简单分析,可以知道:孔子的“道”是在先秦激烈动荡的变革中产生的,他带有强烈的经世和实践特点。孔子在继承和发展了商周以来的文化传统,以道自任,坚持人格独立,忧国忧民,为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奔走呼号,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修己安人”和“忧民之忧”成为后世士大夫不断追求的精神实践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1.

[2]康有为.论语注・泰伯第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2:112.

[3]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08.

[4]李振宏.圣人箴言录―论语与中国文化[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165.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