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具体有哪些呢,大家有了解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介绍的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参考和阅读,希望能帮到大家!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
1.浅谈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2.基于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创新的研究
3.新媒体艺术语言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4.基于视觉传达艺术发展的民族传统设计创新探讨
5.数字广告中数字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
6.视觉传达设计视角下的科技图像创作研究
7.动态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
8.跨界与融合--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思考
9.色彩符号与企业形象的视觉传达
10.汉字象形造字法在视觉传达中的设计应用
11.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现实中的应用探究
13.新媒体语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探讨
14.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5.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创意表现研究
16.从空无、自然、融合三个角度谈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艺术美
17.“私人定制”视觉传达中的定制式设计理念
18.数码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9.基于视觉传达要素的制造装备人机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20.敦煌联珠纹的形态特征与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21.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视觉传达设计
22.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与品牌形象的有效整合
23.现代视觉传达的多维感官设计运用探析
24.探究UI设计的视觉传达艺术
25.旅游纪念品视觉传达设计与开发
26.色彩的视觉传达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27.基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互补设计方法研究
28.信息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特征与发展研究综述
29.动态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30.视觉传达的灵境语言
31.本土文化视域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及拓展重构
32.探讨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的分析
33.独特的视觉传达系统研究
34.订制婚礼中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研究
35.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创意的应用与商业价值研究
36.基于观者位移产生的动态错觉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37.关于多媒体设计与视觉传达的完美结合研究
38.视觉传达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
39.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创意的表现
40.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探析
41.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应用分析
42.视觉传达设计在空间设计中的新发展
43.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疲劳现象研究
44.基于信息设计的视觉传达领域新应用
45.文化产业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转型
46.江汉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
47.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性思维模式初探
48.浅析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思维的内涵及原则
49.展示空间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元素分析
50.女性身体元素在竞技体育中的视觉传达
51.谈信息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
52.视觉传达设计中笔墨艺术元素的应用
数字化广告的视觉传达效应探析
54.论包装色彩视觉传达的话语意义
55.浅析现代婚庆视觉传达设计
56.数字时代的视觉传达专业的内涵与外延
57.视觉传达设计中抽象图形的针对性提炼与表现
58.探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
59.数字媒体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分析
60.浅谈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61.对视觉传达设计中情感理念的表现研究
62.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63.网页设计之视觉传达研究
64.虚拟现实环境下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65.数字媒体时代视觉传达专业图形创意课程改革研究
66.景颇族服饰视觉呈现中的社会情境表述
67.视觉传达技术在茶叶包装设计上的运用
68.从视觉心理角度解读自由版式中的视觉游戏
69.基于视觉信息传达的网页界面设计研究
70.“东方葵”的图像叙事与视觉传达
71.网络广告中的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探究
72.浅析视觉营销在商品E化过程中的应用
73.广告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与探讨
74.从标志设计的演变谈视觉简化心理
75.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装饰艺术符号的融入
76.节约型包装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77.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探索
78.图表设计与可视化分析
79.技术推动观念 VR技术引发的视觉传达新观念
80.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
81.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
82.虚拟现实环境下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83.视错觉表现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84.论互联网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和表现特性
85.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研究
86.考虑视觉传达效果的夜视环境视觉定位方法研究
87.当代中国设计活动中审美形态的来源--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例
88.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89.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
90.交通标示颜色的视觉传达作用仿真分析
91.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符号探究
92.中国传统家具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93.视觉传达设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实效性研究
94.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适老性问题研究
95.黑暗中颜色刺激作用的视觉传达分析研究
96.视觉传达设计的交互动画特效制作手法探析
97.学习类网页设计中视觉传达理论的应用研究
98.字体创意设计是加深视觉传达记忆的根蒂
99.对中国甲骨文文字符号视觉传达的属性研究
100.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传播研究
101.中国禅道文化中的神、意、形、色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02.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分析
103.公共艺术形态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104.浅谈数字图像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几个要素
105.浅析视觉传达设计的情感效应
106.如何做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与时俱进
107.试论传播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108.隐喻图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09.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Graphic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研究
111.数字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与发展
112.当代视觉传达下汉字图形化设汁的形、意研究
113.网络媒体的视觉艺术传达设计研究
114.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思维探讨
115.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116.浅析视觉传达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17.“新古琴双行谱”中的视觉传达设计
118.视觉传达图形创意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19.从视觉传达的角度对新媒体时代地产广告的探究
120.分析创新设计理念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实施
12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拓展:测绘工程论文题目
1、改善GIS数字底图的质量
2、教学实习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应用
3、数字化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数据采编
4、数字化地形测量的几个问题探讨
5、数字化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探讨
6、数字化成图几种作业模式的分析比较
7、数字化测图与地籍信息系统研究
8、数字化测图在地籍补测中的两种应用技巧
9、数字化测图技术在郑州高新区房地产测量中的应用
10、数字化测图教学方法探讨
11、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图测绘中的应用与建议
12、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与实施
13、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初探
14、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15、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源影寺古砖塔测绘中的应用
16、数字图像边缘检测方法的探讨
17、数字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图概括
18、数字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图综合
19、数字地图系统设计
20、数字地形图测绘中的几个问题探析
21、数字地籍测绘实施中的技术问题
22、数字地籍测量中GPS控制网的建立
23、数字地籍测量主要误差来源探讨
24、数字地籍测量作业探讨
25、数字地籍测量应用分析
26、数字地籍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及精度分析
27、数字地籍测量有关作业流程及精度控制的探讨
28、数字地籍测量精度的讨论及控制方法
29、数字平顶山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初步研究
30、数字摄影测量生产的质量控制
31、数字水准仪SPRINTERM的试验与评述
32、数字水准仪及其在机场跑道板块高程测量中的应用
33、数字水准仪及水准尺的'检定与精度分析
34、数字水准仪的测量算法概述
35、数字水准仪自动读数方法研究
36、数字水准仪观测模式及其应用实践
37、数字水准测量外业数据格式的转换与统一的实践
38、数字水果湖水下地形和淤泥厚度测量
39、数字测图中的坐标变换方法
40、数字测图中设站错误的内业改正
41、数字测图技术在罗营口水电站坝址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42、数字测绘产品的质量检查与质量控
43、数字综合法用于平坦地区地形图修测
44、数字高程模型与等高线质量相关性研究
45、数字高程模型及其数据结构
46、数字高程模型在农地整理排水渠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47、数字高程模型地形描述精度的研究
48、数字高程模型的生产及更新
49、数字高程模型的裁剪与拼接技术
50、数学形态学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51、数据化测量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52、数码相机可量测化的研制
53、斜拉桥变形观测方法及精度分析
54、斜距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55、断面测量内外业一体化系统研究
56、断高法在高等级公路测设中的应用
57、新州公路平面控制测量问题研究与施测
58、方位交会法在城区测量中的应用
59、方向交会法坐标计算之初探——待定点坐标的计算
60、方向后交最佳点位分析
61、施工测量中快速设站方法
62、无像控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更新方法
63、无反射棱镜全站仪测距性能测试
64、无反射镜测距的目标特性研究
65、无定向导线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66、无控制DEM表面差异探测研究
67、既有铁路航测数字化测图的特点与质量控制
68、时态地籍数据库设计与宗地历史查询的实现方法
69、明暗等高线自动绘制方法
70、智能全站仪ATR实测三维精度分析
71、智能全站仪快速测量处理系统
72、曲线拟合高程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73、曲线放样中的坐标转换及转换精度分析
74、曲线矢量数据压缩算法实现及评析
75、最小二乘平差理论在制图自动综合中的应用
76、最小二乘法在土地复垦场平整中的应用
77、最小二乘法对多周期函数的周期筛选优化
78、有关地籍调查的几个问题探讨
79、有限条件下坐标转换矩阵的确定与精化
80、有非对称缓和曲线的曲线主点测设方法
81、服务城市化的测绘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探讨
82、村庄地籍测量之初探
83、条码信号复原技术在数字水准仪中的应用
84、条码因瓦水准标尺校准方法的探讨
85、极坐标法测设平面位置的精度分析
86、构建城镇地籍管理系统的研究
87、栅格数据矢量化及其存在问题的解决
88、标准化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实践与体会
89、树状河系自动绘制的结构化实现
90、根据三斜距确定点的三维坐标及精度
91、桥梁墩_台的沉降观测和沉降值的预测
92、模拟GPS控制网精度估算方法研究
93、模糊数学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质量评定中的应用探讨
94、模糊综合评判及其在测绘中的应用
95、气象因素对全站仪测量的影响
96、水下地形分析中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方法的研究
97、水下地形测量误差分析及对策
98、水下地形测量误差来源及处理方法探讨
99、水下地形测量高程异常点剔除方法研究
100、水位改正中虚拟验潮站的快速内插
医生应该本着严于律己的精神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提高个人的素质,而医学生的素质 教育 为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关于医学专业的论文如何选题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医学专业论文选题与题目_医学类论文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学检验论文题目
1、医学检验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
2、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有效应用
3、国际化视野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的探讨
4、医学检验知识的图谱构建与应用
5、关于医学检验实践教学的思考
6、 创新思维 和问题意识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培养
7、大数据背景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变革
8、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9、不同实习教学模式对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教学的影响
10、医学检验进展与临床应用研究
11、项目导向教学法在医学检验实习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12、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浅析医学检验临床技术的提高
14、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进展
15、影响医学检验分析质量因素的探究
16、医学检验高职生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综合学习模式的构建
17、第三方医学检验公司在县级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研究
18、浅谈医学检验危急值 报告 制度的建立
19、医学检验青年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的探索
20、探讨医学检验面临的生物安全问题
21、循证检验医学结合PBL教学在医学检验实践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22、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23、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应对 措施 探讨
24、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探索
25、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类专业课程应用效果分析
26、整合信息化教学策略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27、我国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28、基于转化医学理念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带教模式探索
29、信息化在医学检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30、输血科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习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31、教学医院医学检验进修生带教模式探讨
32、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能竞赛备赛水平提升探索
33、影响医学检验分析质量因素的探究
34、医学职业终身教育技能培训 方法 的研究--以医学检验为例
35、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探讨
36、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7、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研究
38、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究
39、独立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新途径的探索
40、流式细胞术应用于医学检验的研究进展
41、平安发力第三方医学检验
42、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进展
43、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究
44、医学检验分析前阶段的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评价
45、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46、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防护现状和对策分析
47、微课对医学检验本科临床输血学教学的启示
48、改制后医学检验本科生 考研 现状及对策分析
49、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应对措施
50、影响医学检验分析质量因素的探究
成人临床医学 毕业 论文题目
1、重庆市某医药院校学生吸烟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新医改背景下福建省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路径探讨
3、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X线指标观察的临床研究
4、祛湿化浊通心方对老年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研究
5、手法振动按压法协助成人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排痰效能评价体系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
6、以体验为主导的护理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
7、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研究
8、成人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研究
9、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10、外科护士的术后疼痛知识和态度与疼痛知识培训效果的研究
11、 儿童 青少年抑郁情绪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
12、皮肤颜色定量评价方法学研究
13、颅咽管瘤超微结构观察及Survivin基因的表达和意义
14、翼腭窝及通连孔道的高分辨CT研究
15、华西医院x年~x年住院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及死因分析
16、年龄因素对中耳共振频率的影响
17、四川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及临床研究
18、Ghrelin对人成骨细胞增殖与功能的影响
19、成都市社区护士专业教育现状及教育需求调查研究
20、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构建
21、成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2、颅内蛛网膜囊肿
23、宁医大总医院临床技能培训工作研究
24、新生儿呼吸机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及风险评估研究
25、成人教育临床医学专升本课程设置方案研究
26、成人高等医学教育适应性考试管理研究
27、成人学习视角下的专业学位教育研究
28、鼓膜穿孔对真耳-耦合腔差(RECD)的影响
29、中国人家族性早发2型糖尿病/MODY家系和无血缘关系散发的迟发起病2型糖尿病患者群体HNF-1alpha基因缺陷的分子筛查
30、成都市温江区一富裕社区成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
31、HLA-A0205成都地区LADA患者临床特征及CD38基因多态性和CD38Arg~(140)Trp突变研究
32、喉显微激光手术治疗喉乳头状瘤的疗效观察
33、学龄前儿童鼓室图测试的正常值研究
34、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与临床实习行为的调查研究
35、2-7岁小于胎龄儿血清瘦素及生长激素结合蛋白水平与生长关系的研究
36、婴幼儿择期手术围手术期胰岛素抵抗及干预措施的初步评价
37、成都市五城区健康成人神经心理测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8、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正常人左室整体与局部心功能的可行性研究
39、泰医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
40、当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研究
医学影像技术论文题目
[1]培养医学影像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效果
[2]大学教材《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出版发行
[3]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相关数据——《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4]《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5]肺结节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专业实习生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6]基于网络资源“探究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超声诊断学中的应用
[7]医学物理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8]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临床示教中应用的研究
[9]中国超声医学的发展与展望
[10]《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11]医学影像实训教学大型设备拆移、软件处理探讨
[12]现代医学影像科核磁机房施工技术分析——以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为例[
[13]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核医学科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应对
[14]高职高专医学影像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研究
[15]医学影像技术学中CT与MR教学分析
[16]SPOC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17]全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科的应用价值
[18]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初探
[19]放射测量与防护教材的改革策略
[20]OBE教学理念在《断层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探索
[21]数据挖掘技术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22]“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全面提升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育人质量
[23]本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多维度毕业考核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24]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与技能大赛结合的实践
[25]医学影像技术专业CT科室实习带教方法探讨
[26]对医学影像技术技能大赛选手辅导的体会
[27]PBL-L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上的应用探索
[28]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在普通放射科DR摄影的带教心得
[29]基于TBL与CBL教学法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研究
[30]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中医院校医学影像学教学探讨
[31]医学影像技术在影像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探析
[32]基于FPGA的Micro-CT采集控制系统设计
[33]医用模拟人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中的应用效果
[34]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教学模式分析
[35]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学习在医学影像技术课程教育中的应用——以《盆部影像检查技术》为例
[36]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相关数据——《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37]《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38]PBL教学法在MRI检查技术实习带教中的效果
[39]微信辅助改良式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40]医学影像技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式研究
[41]医学影像技术在慢性肾脏病早期肾功能评估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42]基于“医、教、研、赛”四维协同平台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践
[43]基于计算机的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定位癫痫致痫灶研究进展
[44]图像增强技术在数字X射线医学影像中的应用分析
[45]基于视觉优化的医学影像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
[46]医学影像学导航技术在穿支皮瓣的应用进展
[47]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安徽省淮北卫生学校
[48]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割研究进展
[49]《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50]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相关数据——《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专业论文选题与题目相关 文章 :
★ 医学论文选题的四大基本方法
★ 医学论文选题方法指导
★ 医学论文选题写作方法及一般体裁
★ 医学专业论文范文集锦
★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
★ 与医学相关的论文范文集锦
★ 医学专业的论文范文精选
★ 医学专业的论文的范文精选
★ 医学专业论文范文精选
★ 医学专业论文范文锦集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结合康泰医学进行医疗器械国际市场营销的实践,解析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所处的国际市场环境、竞争态势、分析把握市场机遇,为其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提供客观依据。文章通过对康泰医学医疗器械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分析其在国际市场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建议。根据文章特点,本文采取调查研究和资料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本文详细阐述了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包括市场细分理论、目标市场定位、市场营销组合、SWOT分析等内容,这是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其次,在深入分析国际医疗器械市场状况和市场竞争态势的基础上,阐述了康泰医学医疗器械国际市场营销策略,采用SWOT方法分析康泰医学在不同细分市场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再次,文章调查医疗器械国际市场的概况,详细分析其市场竞争情况的基础上,详细研究其在国际市场采取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具体包括: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最后,根据康泰医学在各目标市场采取的营销策略以及企业自身的特点,分析其在国际市场营销过程中的不足,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来保障其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1] 李燕静. 浅析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状况及其建议[J]. 中国外资. 2013(07)[2] 方海玲.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现状分析与市场营销[J]. 安徽科技. 2012(12)[3] 刘娟. 高效的营销稽查监控体系构建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 2012(36)[4] 方天成. 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2(11)[5] 余玉华,姚宝峰. 论国际市场营销环境下的企业如何做好危机营销[J]. 商场现代化. 2012(27)[6] 王远. 国际市场营销中的跨文化元素探索[J]. 中国集体经济. 2012(16)[7] 章昌裕. 中国入世十年成就回顾与前景展望[J]. 对外经贸. 2012(01)[8] 赵林晶. 浅谈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营销策略[J]. 现代商业. 2012(03)[9] 李俊伟,韩冰. 现代企业的营销服务意识与品牌战略对策[J]. 现代商业. 2011(07)[10] 黄志红,刘伟华. 国际市场营销风险的评价[J]. 统计与决策. 2011(03)
浅谈影像医学专业在职硕士论文的选题
近年来,我国的在职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不断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高端创新人才。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一般会把研究生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判定依据,它体现了学位申请者思维的逻辑性、创新的能力及科学研究的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下面我精选了2017年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授权点以同等学历申请影像医学专业的论文答辩的学员77人(其中75人顺利获得学位),对其毕业论文的选题、课题类型等进行解析,以期为在职申请影像医学专业硕士学位人员的毕业论文选题和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1 学位申请者的来源及分布
75名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研究生学员中,男40人,占53。3%;女35人,占46。7%。从学员的来源单位分布看,县级医院11人,占14。7%;县级及以上医院64人,占85。3%。获得学士学位3年及3年以上者为75人(100%),通过我院规定的学位课程考试并获得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者为75人(100%);通过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语和/或医学综合水平考试者75人(100%)。
2 在职申请硕士学位者的毕业论文的类型
75人的毕业论文分为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二种类型。其中,应用基础研究2个,占2。7%;应用研究73个,占97。3%。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都与在职申请硕士学位者所主要从事的专业有关。从毕业论文运用的影像学技术来看,有17篇论文采用了超声技术,占论文总数的22。7%;3篇论文采用了普通X线技术,占论文总数的4。0%;27篇论文采用了CT技术,占论文总数的36。0%;10篇论文采用了磁共振技术,占论文总数的13。3%;5篇论文采用了介入放射学技术,占论文总数的6。7%;13篇论文采用了多种影像学技术,占论文总数的17。3%。
3 影响医学专业在职硕士论文的选题
(1)毕业论文选题时明确其重要性
研究生毕业论文应能表明研究生在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新的见解。好的选题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而帮助学位申请者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是指导教师职责之一。毕业论文选题时要考虑所选的题目是否能对本专业有学术贡献,是否值得去做。指导教师可根据申请者的特点,帮助其选择论文题目[4]。一般来说,合适的'毕业论文选题可以激发在职申请学位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毕业论文的完成奠定基础。
(2)毕业论文选题时要注重其实用性
在职申请学位人员的工作年限都在3年以上,从本文的资料来看,有80%的学员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他们大都是本科室的业务骨干,都有了自己相对固定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选择一个与自己从事的主要专业领域密切相关且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对促进个人和科室的临床业务提高具有现实意义。本组75人的课题设计均建立在临床问题基础之上,以解决临床某些疾病的影像诊断和/或治疗为目的,所以毕业论文的研究结论实用性较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科学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科学研究的第一要素,提出问题意味着科学研究的真正开始[3]。临床实践表明,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科学问题,可促使影像医学工作者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创新性研究,也更能保证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3)毕业论文选题时要注重其创新性
只有所选题目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一定的临床意义,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才能写出高水平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创新性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体现。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要对所研究的题目提出新的见解,或是在专门技术上得出创造性的结论,必须先做好文献综述,即高质量的文献综述是学位论文选题具备创新性的基础。一般来说,在职申请学位人员日常工作都比较繁忙,在攻读学位期间,其投入的时间相对于统招研究生来说较少。由于每年国内外有海量的科研论文发布,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在职申请学位人员进行文献综述写作时,光是评读当前研究这一项就要耗费大量时间,导致研究工作和论文撰写时的时间相对缺乏。研究生指导教师具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多承担着较高级别的科研课题,熟悉其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因此,在职申请学位人员在查阅相关文献时,要注重参考指导教师的意见,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文献,在系统、全面地分析所研究领域的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后可节省大量时间,从而为确保论文质量奠定基础。
(4)毕业论文选题时要注重其可行性
影像医学专业在职申请硕士学位人员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从事研究和毕业论文撰写,所以选题时要注重其可行性,即自己要考虑到在现有时间、经费和个人能力限制下能否完成合格的毕业论文。如果论文设计中需要的影像学设备和实验室条件超过了学位申请者所在单位和培养单位现有的研究条件,而又因时间或经费等原因无法通过其他医院或科研院所解决,则毕业论文的设计内容就无法顺利完成,这必然影响毕业论文的完成和论文的答辩。本组资料中,未能按期完成毕业论文的2位学员中,均因毕业论文的设计难度较高且研究条件受限,未能如期完成课题研究。
(5)毕业论文选题时要考虑其延续性
影像医学专业在职申请学位人员大多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和提高自身的临床技能而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他们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并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中。作为影像医学专业的在职申请学位人员,应选择一个与自己从事的主要专业相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能持续进行研究的题目,这对于提高自身临床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具有现实意义。在选课时,指导教师和在职申请学位人员都要考虑申请者所从事的主要专业和自身特点,选择有延续性的题目。这样做,一是有利于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层次;二是选题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选题方向有:包装设计、文创设计、插画设计、vi设计、海报招贴设计、ui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等。
视觉传达设计包括:报刊环境视觉设计杂志、招贴海报及其他印刷宣传物的设计,还有电影、电视、电子广告牌等传播媒体,它们把有关内容传达给眼睛从而进行造型的表现性设计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电影海报。
选题参考
1、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2、网页设计之视觉传达研究3、虚拟现实环境下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4、数字媒体时代视觉传达专业图形创意课程改革研究5、景颇族服饰视觉呈现中的社会情境表述6、视觉传达技术在茶叶包装设计上的运用
7、从视觉心理角度解读自由版式中的视觉游戏8、基于视觉信息传达的网页界面设计研究9、“东方葵”的图像叙事与视觉传达10、网络广告中的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探究11、浅析视觉营销在商品E化过程中的应用12、广告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与探讨13、从标志设计的演变谈视觉简化心理
【篇一】计算机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图像,指的是客观物体在人脑中的自然反映,它是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以纸张,照片,计算机屏幕等介质呈现出来。现实中,人类大部分的信息都是通过人眼观察的方式取得。五种感官方式中视觉是主要的获取方式。然而,由于光照,噪声,介质形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图像的生成和传输过程中,图像会发生质量降低的情况,如对比度偏低,图像明暗不均,几何形变等。因此,需要进行图像处理,以取得符合人们应用需求的图像。数字图像处理,指的是以数学运算为方式,对图像作出的各种加工过程,目的是得到对用户适用的效果⑴。这些过程包括降噪、配准、增强、压缩等,它们与现实中的生产过程是紧密结合的。数字图像处理,起始于1950年代,至1960年代时从计算机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发展的学问。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扩充,现在图像处理的技术基础己经很稳固,在许多社会领域广泛运用。
如气象部门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得到更加有效的天气云图,提高了预报的准确性;林业部门通过对航拍图像的分析,评估森林发生火灾险情的可能性;航天部门需要对飞行器传回的图像进行处理才能得到更多更清晰的细节;医疗部门的CT诊断技术采用图像重建技术,获得人体各部位的重建图像,而对X射线图像的处理能突出病变区域的显示效果,让医生得以准确地判断病变区域;在安检领域,对阿尔法射线照射图像的处理,使得包裹内物品的形状和层次更加清晰,利于判断物品类型。现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流行的技术相结合(如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终端等),以后将有更好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按照方式和目标的不同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提高图像的视觉效果,如增加对比度,色彩变换,几何变换等,本文主要讨论的图像增强就属于这一方面;二是获取图像的特征信息,以满足匹配的需要,如获取边缘信息,颜色特征,纹理特征等;三是图像的压缩编码方面,这是为了减小图像的大小同时一定程度上保证图像质量,使得传送更为容易。从具体方法来看,数字图像处理常用方法有图像变换,图像分割,图像配准,图像增强,图像特征提取等。图像增强,指的是在一定的处理背景下(如整体偏暗,对比度不足等),提升图像上用户感兴趣的部分,同时抑制甚至去除不感兴趣的部分,提升图像区域之间的差异,以突出某些部分的特征的过程。它的目的是提高图像中有用信息的显示效果,使图像更利于机器识别和视觉观察,达到特定的分析目标。
图像增强是整个处理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在这个步骤序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很多情况下,设备采集到的图像不能直接满足特定的分析需求,需要采用一些图像增强方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再交给业务处理部分。例如,医疗中X射线照射生成的图像可能因为对比度不足而难以识别,可以先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再用其他算法标注可能的病灶区域,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图像增强的主要目的在于两点:一是提升视觉效果,使图像更清晰,人眼观察时更容易获取需要关注的区域;二是使图像的呈现形式更容易被机器处理,通过机器解析出人们想要的信息。例如,军事侦查卫星得到的遥感图像可能经过了伪装处理,其中的重要建筑,车辆等混为一体,不易分清,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可以突出诸如机场、桥梁、车辆等元素,再对不同时段的遥感图像对比处理,能够更正确完整地观察对方部署的变动情况。图像增强在技术的选取上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情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将阐述图像增强的数学基础和一些典型的算法,并提出自己的改进后的方法。本文所做研宄的项目来源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平台重点项目课题:便携智能阅读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371142):基于逆向工程的扭曲文档图像校正技术研宄。前一个项目的产品智能阅读器是本课题的研宄平台,该产品是一款基于文字识别的有声电子阅读产品,主要通过拍照方式获取印刷文字信息,经OCR识别后转换为语音后输出。是为盲人及弱视等人群阅读普通书籍所准备的视听转换工具。借助该产品,盲人可阅读纸质书籍杂志、菜单、说明书等。
图像增强是阅读器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包括了灰度增强和位置增强,目的是提高图像的人眼视觉效果和机器处理精确度。后一个项目是前一个的延伸,这个项目通过基于模型的、基于连通域的或基于3D的等各种方法,来实现扭曲文本的校正工作,以达到位置增强的目的。本课题从基于模型的思路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抛物线数学模型,对文本线进行遍历,得到一系列文字的位置点,用位置点的坐标结合模型拟合出文本线,根据文本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差距进行精确恢复,以得到水平分布的文本行。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图像处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在在技术基础上己经比较完备。图像增强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也在技术的更新换代中不断地推陈出新,产生新的方法。图像增强方法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起步时期,它在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获得第一次实用化。实验室人员对航天飞行器传回的图像数据进行了一系列的增强处理,如灰度变换,几何变换等,获得了质量优良的月球表面图像,图像增强技术展示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此后,该技术又多次用于火星,土星等探测图像的优化工作,赢得了巨大的技术成功。七八十年代,图像增强技术与其它领域结合,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例如,这一时期,图像增强技术用于指纹识别领域,通过提升指纹的生成效果和提取质量,使指纹识别的准确率得以保障,指纹识别因此成为实用化的技术。图像增强也应用于了医疗领域,一方面用在显微镜光学成像,对生成的影像进行了大幅度的视觉优化处理,可以对细胞结构,细菌形状,染色体形状等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另一方面,是用在X射线所产生图像的处理上,同样对影像效果有了大幅度的提升1990年代以后,图像增强步入普及民用化时期。由于硬件技术的发展,电脑的处理速度快速增长,制造成本却大致遵循着摩尔定律不断下降。
图像增强技术普遍应用于生产的各个方面,针对于各行各业生产环境的增强方法大大增加了。二十一世纪以后,图像增强研宄的发展又有新的特点,其中包括大数据量,实时性,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用户定制需求,与人工智能结合,与智能终端结合等。图像增强的方法按照是否经过变换可分为:空域增强和变换域增强。空域增强是以图像各点的像素值为一般处理对象,通过对像素值的单独的或邻域的公式运算来实现提升显示效果的目的,例如灰度变换就是按照公式对像素值进行一一替换,直方图均衡则按照均衡分布的准则重新安排像素值;变换域增强则不是操作像素值本身,而是令其转换到某一变换域后,根据其在变换域中的分布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操作,如傅立叶变换是转换到频率域上,小波变换是转换到小波域上。转换后的处理方式有同态滤波,带阻滤波等还有其他一些较独立的方法。如数学形态学方法,它是一种用来解析几何形状的方法,被应用于图像处理中。它包括一些特定的结构元素,通过这些结构元素对图像进行操作,可以提取图像中的对应形状。这样将形状和背景分离开,分别加以强调和抑制处理,可以达到图像的增强效果。
另外,图像增强与其他领域的方法相结合,出现了很多新的处理方法,如与模拟神经信号传递的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的新方法,利用神经网络得到一种非线性增强方式,对图像进行直接增强前面提到过,本文提出的方法是以智能阅读器的产品为基础的,产品组成如图。这款产品包括了一个图像采集器和一款配套的软件,采集器通过USB线连接到电脑上,采集到的图像经过软件的识别,生成电子文档,再转化为声音信号播放出来,这样实现文本图像的可读化。该机的便携版是将软件烧录到阅读器内的单片机,实现类似的处理过程,便携式阅读器通过电供电,省去了与电脑连接的过程。这款软件的处理过程大致包括这几个步骤:一是图像采集;二是图像预处理;三是文字识别;四是语音合成。图像增强是预处理步骤屮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排在前面的步骤会影响后续处理的结果,这样图像增强对后面的二值化、版面分析都会有显著影响,所以探究效果更好的增强算法是很有必要的。这种增强的效果既可以体现在图像亮度的针对性提升或削弱,也可以是体现在图像各点位置的调整和校正上,目的都是利于后续的分析步骤。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灰度变换,直方图均衡,中值滤波等方法是图像增强中的典型方法,本文将在概念介绍后首先讲解这些方法。基于小波变换的增强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地方,包括了理论和具体方法。另外一部分就是作为视觉增强的几何扭曲校正方法。本文以BMP格式图片为基本图片处理格式,对多种方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这种方法处理对比度不理想的图像时,有良好的增强结果。全文共分五章,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图像增强研究的出发点和本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阐述图像增强现在的发展状况,先是概要地阐述若干经典的方法,如灰度变换,直方图均衡等,然后介绍了现在己有的小波阈值化处理方法,在介绍这些方法的时候会注重数学原理和实现方法的阐述。
第三章介绍了图像增强的程序,包括程序实现的功能和逻辑流程,然后介绍了程序的主要文件和功能函数,最后对部分核心代码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阐述方法的过程。先是本文提出的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小波增强方法,对阈值的选取进行了细致的数学分析,然后介绍方法的实现过程。另外,位置增强的方法,具体指针对文本文档的几何扭曲状况,提出一种快速的校正方法,使得图像平直排布,提升了视觉效果。
第五章是实验工作,对新提出的图像增强方法进行了仿真,得到了直观的图像对比和客观的数据表格,并根据一些评判参量对方法进行了评价。
第六章总结,概括讲述本文所作出的研宄工作,分析现有工作的成果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铺塾。
五、写作提纲
摘要3-4
Abstract4
第一章绪论7-10
选题背景7-8
本文的内容安排8-10
第二章研究现状10-21
增强理论简介11-17
灰度变换12-15
直方图均衡15-17
小波变换增强的研究17-21
阈值化的方法17-19
与直方图均衡结合19-21
第三章程序的基本架构21-27
程序简介21-24
程序框架21-23
程序流程23-24
主要文件和功能函数24-25
部分核心代码25-27
第四章增强方法的具体实现27-41
小波变换简介27-32
连续小波变换27-28
离散小波变换28-29
多分辨分析与Mallat算法29-32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增强32-35
用于增强的阈值32-34
用于降噪的阈值34-35
方法流程35
位置增强的扭曲校正方法35-41
原理简析35-36
抛物线模型36-38
类抛物线模型38-39
方法实现39-41
第五章实验结果41-48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增强41-46
扭曲校正方法46-48
第六章总结48-49
课题工作总结48
展望48-49
参考文献49-52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宄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2-53
致谢53
六、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略
【篇二】计算机论文开题报告
1:长春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题目。
2:吉林省森工集团信息化发展前景与规划。
3: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
4: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
二、论文撰写与设计研究的目的:
跟随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尤其是20世纪后10年,以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为契机,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逐渐以信息为中心,信息时代更离不开网络,任何一个规模企业尤其开始依赖网络,没有网络企业就面临着落后。
吉林省的林业分布十分广泛,以长白山系为主要脉络的山地广泛分布各种森林资源,而作为林业及林业环境的发展,林业生态信息则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系统,快捷,准确,合理,系统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这些信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现实的问题。在信息交流的这个世界中,信息好比货物,我们需要将这些货物(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其中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这些货物(信息)交流的"公路"和"处理厂",我做这个题目,就是要为它画出一条"公路"和若干"处理方法"的蓝图。
由于森工集团这样的特定企业,其一,它是一个统一管理的企业,具有集团化的特点,网络的构建具有统一性。其二,它又在地理上是一个分散的企业,网络点也具有分散性。然而,分散中还具有集中的特点,它的网络系统的设计就应该是板块化的。从信息的角度来讲,信息的种类多,各种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角度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硬件的地域布局,也要考虑软件平台的配合。
没有,只有更好;更新观念,大步向前。我相信,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我的努力,我将为它们创造出一条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
1,论文(设计)研究的对象:
拟订以吉林省林业系统为地理模型,以林业网络综合服务为基本需求,以网络拓扑结构为设计方向,以软件整合为应用方法,开发设计一套完整的基于集散集团企业的企业网络系统。
2,论文(设计)研究预期达到目标:
通过设计,论文的撰写,预期达到网络设计全面化,软件整合合理化,网络性能化,资金应用最低化,工程周期最短化的目标。
3,论文(设计)研究的内容:
一),主要问题:
设计解决网络地域规范与现有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设计解决集中单位的网络统一部署。
设计解决多类型网络的接口部署。
设计解决分散网络用户的接入问题。
设计解决远程瘦用户网络分散点的性能价格合理化问题。
设计解决具有针对性的输入设备的自动化信息采集问题。
合理部署网络服务中心的网络平衡。
优化网络服务系统,营造合理的网络平台。
网络安全问题。
基本应用软件整合问题。
二),论文(设计)包含的部分:
1,地理模型与网络模型的整合。
2,企业内部集中部门网络设计。
3,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总体分散。
4,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远程结点。
5,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移动结点。
6,企业网络窗口(企业外信息交流)设计。
7,企业网络中心,服务平台的设计。
8,企业网络基本应用软件结构设计。
9,企业网络特定终端接点设计。
10,企业网络整合设计。
论文(设计)的实验方法及理由:
由于设计的过程并不是工程的施工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详尽的去现场建设肯定有很大的难度,也不是十分可行的,那么我们在设计的阶段就应该进行仿真试验和科学计算。第一步,通过小型网络测试软件平台,第二步,构建多个小型网络搭建全局网络模拟环境,第三步,构建干扰源利用小型网络集总仿真测试。
论文(设计)实施安排表:
1、论文(设计)阶段第一周次: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阅读参考文献资料,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准备试验用网络硬件和软件形成试验程序表及试验细则。
2、论文(设计)阶段第二周次:开始第一轮实验,进行小型网络构建试验,模拟网络服务中心,模拟区域板块,模拟远程及移动网络。
3、论文(设计)阶段第三周次:进行接口模拟试验,测试软件应用平台,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论文(设计)阶段第四周次:完成第一轮实验,提交中期成果(实验报告1)。
5、论文(设计)阶段第五周次:进行第二轮实验,模拟环境(干扰仿真)实验,提交实验报告2。
6、论文(设计)阶段第六周次:完成结题报告,形成论文。
三、论文(设计)实施工具及参考资料:
小型网络环境,模拟干扰环境,软件平台。
吴企渊《计算机网络》。
郑纪蛟《计算机网络》。
陈济彪丹青等《计算机局域网与企业网》。
christianhuitema《因特网路由技术》。
[美]othmarkyas《网络安全技术——风险分析,策略与防火墙》。
其他相关设备,软件的说明书。
1、论文(设计)的创新点:
努力实现网络资源的全面应用,摆脱将单纯的网络硬件设计为企业网络设计的模式,大胆实践将软件部署与硬件设计阶段相整合的网络设计方法。
题目可行性说明及预期成果:
2、可行性说明:
由于题目结合了"吉林省森工集团信息化发展前景与规划""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使得题目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于是进行《企业网络设计——基于集散企业的综合网络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3、预期成果:
形成论文《企业网络设计——基于集散企业的综合网络设计》,完成实验测评报告。
【篇三】计算机论文开题报告
1.题目:购物网站设计与实现
2.主要任务:以PHP为主要制作工具,实现购物网站的用户注册、登录、验证身份及用户数据的采集、物品的预览查询、搜索/查看物品信息以及站内最新物品信息发布并可进入在线下单从而实现网络销售。
3.研究目的:现在网购无法全面取代传统购物渠道,但是网购能够灵活调整运营政策,使它能够满足某一类人特别关注的侧重需求。我长久以来也是以此为出发点,关注网购商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几套网购运营模式,这些网购能更佳的满足某类人侧重需求,对他们来说有强烈的购买理由。我们要做的是进一步积累完善这类网购模式,实践这些网购,赚取利润并积累网购运营经验,在网上购物大发展时机到来时拥有先发优势。
二、调研资料情况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网络销售正在健康、飞速的发展,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了虚拟客户资源的竞争。从而找到一个好的销售平台、建立一个好的网店已经成为各个店主一项关键任务。同时,当今的市场环境又是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客户的需求在变,对网上购物的需求也相应处于变化之中。如何能快速适应这一变化,提高网上购物流程的工作效率,进行快速定位,也就成为店主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铺天盖地的传统销售攻势中,电子商务以其方便、快捷、时尚、触角敏锐而初露峥嵘。在销售旺季宣传人员像蚂蝗一样铺满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行人丢弃的宣传单页时,网上销售却以其视觉冲击力强信息全面更加深入人心,也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网下购物是人们延续数千年的习惯,有无数书籍在讨论消费者行为,强调客户体验,并推荐用各种方式方法促进销售,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这一切都是基于消费者日常购物时先通过视、听、嗅、味、触五种感官来判断是否应该购买一件商品,然后要在对比不同渠道的同类型商品的价格和售后服务后再做出购买决定这一流程。简单的说,第一步是感官体验,第二步是理性判断。
虽然传统市场中人们也强调货比三家,但姑且不说三家是否足够,仅是在物理位置相隔较远的不同渠道中找到三个同类型、档次的商品进行细致比较的成本就非常高。消费者理性判断的高成本就促使商家着重于满足顾客的感官体验,从而发明了各种营销手段并形成了完善的理论方法体系。客观的说,传统市场中如果消费者不考虑成本的在各种渠道对希望购买的商品进行细致对比并理性判断,大部分商家将失去现有客户。所以网络上急需一个第三方平台来为商家和客户牵线搭桥,来应对网络购物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条件下、我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开发建立一个购物网站。
参考文献:
[1]宋尚平,李兴保。PHP模板引擎Smarty的安装配置及应用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2007:9.
[2]邹天思,孙鹏。PHP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Michael 权威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4]潘凯华,邹天思。PHP开发实战宝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与MySQL5程
【篇一】计算机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图像,指的是客观物体在人脑中的自然反映,它是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以纸张,照片,计算机屏幕等介质呈现出来。现实中,人类大部分的信息都是通过人眼观察的方式取得。五种感官方式中视觉是主要的获取方式。然而,由于光照,噪声,介质形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图像的生成和传输过程中,图像会发生质量降低的情况,如对比度偏低,图像明暗不均,几何形变等。因此,需要进行图像处理,以取得符合人们应用需求的图像。数字图像处理,指的是以数学运算为方式,对图像作出的各种加工过程,目的是得到对用户适用的效果⑴。这些过程包括降噪、配准、增强、压缩等,它们与现实中的生产过程是紧密结合的。数字图像处理,起始于1950年代,至1960年代时从计算机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发展的学问。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扩充,现在图像处理的技术基础己经很稳固,在许多社会领域广泛运用。
如气象部门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得到更加有效的天气云图,提高了预报的准确性;林业部门通过对航拍图像的分析,评估森林发生火灾险情的可能性;航天部门需要对飞行器传回的图像进行处理才能得到更多更清晰的细节;医疗部门的CT诊断技术采用图像重建技术,获得人体各部位的重建图像,而对X射线图像的处理能突出病变区域的显示效果,让医生得以准确地判断病变区域;在安检领域,对阿尔法射线照射图像的处理,使得包裹内物品的形状和层次更加清晰,利于判断物品类型。现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流行的技术相结合(如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终端等),以后将有更好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按照方式和目标的不同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提高图像的视觉效果,如增加对比度,色彩变换,几何变换等,本文主要讨论的图像增强就属于这一方面;二是获取图像的特征信息,以满足匹配的需要,如获取边缘信息,颜色特征,纹理特征等;三是图像的压缩编码方面,这是为了减小图像的大小同时一定程度上保证图像质量,使得传送更为容易。从具体方法来看,数字图像处理常用方法有图像变换,图像分割,图像配准,图像增强,图像特征提取等。图像增强,指的是在一定的处理背景下(如整体偏暗,对比度不足等),提升图像上用户感兴趣的部分,同时抑制甚至去除不感兴趣的部分,提升图像区域之间的差异,以突出某些部分的特征的过程。它的目的是提高图像中有用信息的显示效果,使图像更利于机器识别和视觉观察,达到特定的分析目标。
图像增强是整个处理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在这个步骤序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很多情况下,设备采集到的图像不能直接满足特定的分析需求,需要采用一些图像增强方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再交给业务处理部分。例如,医疗中X射线照射生成的图像可能因为对比度不足而难以识别,可以先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再用其他算法标注可能的病灶区域,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图像增强的主要目的在于两点:一是提升视觉效果,使图像更清晰,人眼观察时更容易获取需要关注的区域;二是使图像的呈现形式更容易被机器处理,通过机器解析出人们想要的信息。例如,军事侦查卫星得到的遥感图像可能经过了伪装处理,其中的重要建筑,车辆等混为一体,不易分清,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可以突出诸如机场、桥梁、车辆等元素,再对不同时段的遥感图像对比处理,能够更正确完整地观察对方部署的变动情况。图像增强在技术的选取上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情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将阐述图像增强的数学基础和一些典型的算法,并提出自己的改进后的方法。本文所做研宄的项目来源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平台重点项目课题:便携智能阅读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371142):基于逆向工程的扭曲文档图像校正技术研宄。前一个项目的产品智能阅读器是本课题的研宄平台,该产品是一款基于文字识别的有声电子阅读产品,主要通过拍照方式获取印刷文字信息,经OCR识别后转换为语音后输出。是为盲人及弱视等人群阅读普通书籍所准备的视听转换工具。借助该产品,盲人可阅读纸质书籍杂志、菜单、说明书等。
图像增强是阅读器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包括了灰度增强和位置增强,目的是提高图像的人眼视觉效果和机器处理精确度。后一个项目是前一个的延伸,这个项目通过基于模型的、基于连通域的或基于3D的等各种方法,来实现扭曲文本的校正工作,以达到位置增强的目的。本课题从基于模型的思路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抛物线数学模型,对文本线进行遍历,得到一系列文字的位置点,用位置点的坐标结合模型拟合出文本线,根据文本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差距进行精确恢复,以得到水平分布的文本行。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图像处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在在技术基础上己经比较完备。图像增强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也在技术的更新换代中不断地推陈出新,产生新的方法。图像增强方法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起步时期,它在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获得第一次实用化。实验室人员对航天飞行器传回的图像数据进行了一系列的增强处理,如灰度变换,几何变换等,获得了质量优良的月球表面图像,图像增强技术展示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此后,该技术又多次用于火星,土星等探测图像的优化工作,赢得了巨大的技术成功。七八十年代,图像增强技术与其它领域结合,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例如,这一时期,图像增强技术用于指纹识别领域,通过提升指纹的生成效果和提取质量,使指纹识别的准确率得以保障,指纹识别因此成为实用化的技术。图像增强也应用于了医疗领域,一方面用在显微镜光学成像,对生成的影像进行了大幅度的视觉优化处理,可以对细胞结构,细菌形状,染色体形状等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另一方面,是用在X射线所产生图像的处理上,同样对影像效果有了大幅度的提升1990年代以后,图像增强步入普及民用化时期。由于硬件技术的发展,电脑的处理速度快速增长,制造成本却大致遵循着摩尔定律不断下降。
图像增强技术普遍应用于生产的各个方面,针对于各行各业生产环境的增强方法大大增加了。二十一世纪以后,图像增强研宄的发展又有新的特点,其中包括大数据量,实时性,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用户定制需求,与人工智能结合,与智能终端结合等。图像增强的方法按照是否经过变换可分为:空域增强和变换域增强。空域增强是以图像各点的像素值为一般处理对象,通过对像素值的单独的或邻域的公式运算来实现提升显示效果的目的,例如灰度变换就是按照公式对像素值进行一一替换,直方图均衡则按照均衡分布的准则重新安排像素值;变换域增强则不是操作像素值本身,而是令其转换到某一变换域后,根据其在变换域中的分布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操作,如傅立叶变换是转换到频率域上,小波变换是转换到小波域上。转换后的处理方式有同态滤波,带阻滤波等还有其他一些较独立的方法。如数学形态学方法,它是一种用来解析几何形状的方法,被应用于图像处理中。它包括一些特定的结构元素,通过这些结构元素对图像进行操作,可以提取图像中的对应形状。这样将形状和背景分离开,分别加以强调和抑制处理,可以达到图像的增强效果。
另外,图像增强与其他领域的方法相结合,出现了很多新的处理方法,如与模拟神经信号传递的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的新方法,利用神经网络得到一种非线性增强方式,对图像进行直接增强前面提到过,本文提出的方法是以智能阅读器的产品为基础的,产品组成如图。这款产品包括了一个图像采集器和一款配套的软件,采集器通过USB线连接到电脑上,采集到的图像经过软件的识别,生成电子文档,再转化为声音信号播放出来,这样实现文本图像的可读化。该机的便携版是将软件烧录到阅读器内的单片机,实现类似的处理过程,便携式阅读器通过电供电,省去了与电脑连接的过程。这款软件的处理过程大致包括这几个步骤:一是图像采集;二是图像预处理;三是文字识别;四是语音合成。图像增强是预处理步骤屮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排在前面的步骤会影响后续处理的结果,这样图像增强对后面的二值化、版面分析都会有显著影响,所以探究效果更好的增强算法是很有必要的。这种增强的效果既可以体现在图像亮度的针对性提升或削弱,也可以是体现在图像各点位置的调整和校正上,目的都是利于后续的分析步骤。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灰度变换,直方图均衡,中值滤波等方法是图像增强中的典型方法,本文将在概念介绍后首先讲解这些方法。基于小波变换的增强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地方,包括了理论和具体方法。另外一部分就是作为视觉增强的几何扭曲校正方法。本文以BMP格式图片为基本图片处理格式,对多种方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这种方法处理对比度不理想的图像时,有良好的增强结果。全文共分五章,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图像增强研究的出发点和本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阐述图像增强现在的发展状况,先是概要地阐述若干经典的方法,如灰度变换,直方图均衡等,然后介绍了现在己有的小波阈值化处理方法,在介绍这些方法的时候会注重数学原理和实现方法的阐述。
第三章介绍了图像增强的程序,包括程序实现的功能和逻辑流程,然后介绍了程序的主要文件和功能函数,最后对部分核心代码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阐述方法的过程。先是本文提出的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小波增强方法,对阈值的选取进行了细致的数学分析,然后介绍方法的实现过程。另外,位置增强的方法,具体指针对文本文档的几何扭曲状况,提出一种快速的校正方法,使得图像平直排布,提升了视觉效果。
第五章是实验工作,对新提出的图像增强方法进行了仿真,得到了直观的图像对比和客观的数据表格,并根据一些评判参量对方法进行了评价。
第六章总结,概括讲述本文所作出的研宄工作,分析现有工作的成果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铺塾。
五、写作提纲
摘要3-4
Abstract4
第一章绪论7-10
选题背景7-8
本文的内容安排8-10
第二章研究现状10-21
增强理论简介11-17
灰度变换12-15
直方图均衡15-17
小波变换增强的研究17-21
阈值化的方法17-19
与直方图均衡结合19-21
第三章程序的基本架构21-27
程序简介21-24
程序框架21-23
程序流程23-24
主要文件和功能函数24-25
部分核心代码25-27
第四章增强方法的具体实现27-41
小波变换简介27-32
连续小波变换27-28
离散小波变换28-29
多分辨分析与Mallat算法29-32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增强32-35
用于增强的阈值32-34
用于降噪的阈值34-35
方法流程35
位置增强的扭曲校正方法35-41
原理简析35-36
抛物线模型36-38
类抛物线模型38-39
方法实现39-41
第五章实验结果41-48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增强41-46
扭曲校正方法46-48
第六章总结48-49
课题工作总结48
展望48-49
参考文献49-52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宄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2-53
致谢53
六、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略
【篇二】计算机论文开题报告
1:长春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题目。
2:吉林省森工集团信息化发展前景与规划。
3: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
4: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
二、论文撰写与设计研究的目的:
跟随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尤其是20世纪后10年,以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为契机,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逐渐以信息为中心,信息时代更离不开网络,任何一个规模企业尤其开始依赖网络,没有网络企业就面临着落后。
吉林省的林业分布十分广泛,以长白山系为主要脉络的山地广泛分布各种森林资源,而作为林业及林业环境的发展,林业生态信息则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系统,快捷,准确,合理,系统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这些信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现实的问题。在信息交流的这个世界中,信息好比货物,我们需要将这些货物(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其中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这些货物(信息)交流的"公路"和"处理厂",我做这个题目,就是要为它画出一条"公路"和若干"处理方法"的蓝图。
由于森工集团这样的特定企业,其一,它是一个统一管理的企业,具有集团化的特点,网络的构建具有统一性。其二,它又在地理上是一个分散的企业,网络点也具有分散性。然而,分散中还具有集中的特点,它的网络系统的设计就应该是板块化的。从信息的角度来讲,信息的种类多,各种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角度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硬件的地域布局,也要考虑软件平台的配合。
没有,只有更好;更新观念,大步向前。我相信,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我的努力,我将为它们创造出一条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
1,论文(设计)研究的对象:
拟订以吉林省林业系统为地理模型,以林业网络综合服务为基本需求,以网络拓扑结构为设计方向,以软件整合为应用方法,开发设计一套完整的基于集散集团企业的企业网络系统。
2,论文(设计)研究预期达到目标:
通过设计,论文的撰写,预期达到网络设计全面化,软件整合合理化,网络性能化,资金应用最低化,工程周期最短化的目标。
3,论文(设计)研究的内容:
一),主要问题:
设计解决网络地域规范与现有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设计解决集中单位的网络统一部署。
设计解决多类型网络的接口部署。
设计解决分散网络用户的接入问题。
设计解决远程瘦用户网络分散点的性能价格合理化问题。
设计解决具有针对性的输入设备的自动化信息采集问题。
合理部署网络服务中心的网络平衡。
优化网络服务系统,营造合理的网络平台。
网络安全问题。
基本应用软件整合问题。
二),论文(设计)包含的部分:
1,地理模型与网络模型的整合。
2,企业内部集中部门网络设计。
3,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总体分散。
4,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远程结点。
5,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移动结点。
6,企业网络窗口(企业外信息交流)设计。
7,企业网络中心,服务平台的设计。
8,企业网络基本应用软件结构设计。
9,企业网络特定终端接点设计。
10,企业网络整合设计。
论文(设计)的实验方法及理由:
由于设计的过程并不是工程的施工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详尽的去现场建设肯定有很大的难度,也不是十分可行的,那么我们在设计的阶段就应该进行仿真试验和科学计算。第一步,通过小型网络测试软件平台,第二步,构建多个小型网络搭建全局网络模拟环境,第三步,构建干扰源利用小型网络集总仿真测试。
论文(设计)实施安排表:
1、论文(设计)阶段第一周次: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阅读参考文献资料,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准备试验用网络硬件和软件形成试验程序表及试验细则。
2、论文(设计)阶段第二周次:开始第一轮实验,进行小型网络构建试验,模拟网络服务中心,模拟区域板块,模拟远程及移动网络。
3、论文(设计)阶段第三周次:进行接口模拟试验,测试软件应用平台,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论文(设计)阶段第四周次:完成第一轮实验,提交中期成果(实验报告1)。
5、论文(设计)阶段第五周次:进行第二轮实验,模拟环境(干扰仿真)实验,提交实验报告2。
6、论文(设计)阶段第六周次:完成结题报告,形成论文。
三、论文(设计)实施工具及参考资料:
小型网络环境,模拟干扰环境,软件平台。
吴企渊《计算机网络》。
郑纪蛟《计算机网络》。
陈济彪丹青等《计算机局域网与企业网》。
christianhuitema《因特网路由技术》。
[美]othmarkyas《网络安全技术——风险分析,策略与防火墙》。
其他相关设备,软件的说明书。
1、论文(设计)的创新点:
努力实现网络资源的全面应用,摆脱将单纯的网络硬件设计为企业网络设计的模式,大胆实践将软件部署与硬件设计阶段相整合的网络设计方法。
题目可行性说明及预期成果:
2、可行性说明:
由于题目结合了"吉林省森工集团信息化发展前景与规划""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使得题目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于是进行《企业网络设计——基于集散企业的综合网络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3、预期成果:
形成论文《企业网络设计——基于集散企业的综合网络设计》,完成实验测评报告。
【篇三】计算机论文开题报告
1.题目:购物网站设计与实现
2.主要任务:以PHP为主要制作工具,实现购物网站的用户注册、登录、验证身份及用户数据的采集、物品的预览查询、搜索/查看物品信息以及站内最新物品信息发布并可进入在线下单从而实现网络销售。
3.研究目的:现在网购无法全面取代传统购物渠道,但是网购能够灵活调整运营政策,使它能够满足某一类人特别关注的侧重需求。我长久以来也是以此为出发点,关注网购商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几套网购运营模式,这些网购能更佳的满足某类人侧重需求,对他们来说有强烈的购买理由。我们要做的是进一步积累完善这类网购模式,实践这些网购,赚取利润并积累网购运营经验,在网上购物大发展时机到来时拥有先发优势。
二、调研资料情况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网络销售正在健康、飞速的发展,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了虚拟客户资源的竞争。从而找到一个好的销售平台、建立一个好的网店已经成为各个店主一项关键任务。同时,当今的市场环境又是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客户的需求在变,对网上购物的需求也相应处于变化之中。如何能快速适应这一变化,提高网上购物流程的工作效率,进行快速定位,也就成为店主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铺天盖地的传统销售攻势中,电子商务以其方便、快捷、时尚、触角敏锐而初露峥嵘。在销售旺季宣传人员像蚂蝗一样铺满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行人丢弃的宣传单页时,网上销售却以其视觉冲击力强信息全面更加深入人心,也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网下购物是人们延续数千年的习惯,有无数书籍在讨论消费者行为,强调客户体验,并推荐用各种方式方法促进销售,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这一切都是基于消费者日常购物时先通过视、听、嗅、味、触五种感官来判断是否应该购买一件商品,然后要在对比不同渠道的同类型商品的价格和售后服务后再做出购买决定这一流程。简单的说,第一步是感官体验,第二步是理性判断。
虽然传统市场中人们也强调货比三家,但姑且不说三家是否足够,仅是在物理位置相隔较远的不同渠道中找到三个同类型、档次的商品进行细致比较的成本就非常高。消费者理性判断的高成本就促使商家着重于满足顾客的感官体验,从而发明了各种营销手段并形成了完善的理论方法体系。客观的说,传统市场中如果消费者不考虑成本的在各种渠道对希望购买的商品进行细致对比并理性判断,大部分商家将失去现有客户。所以网络上急需一个第三方平台来为商家和客户牵线搭桥,来应对网络购物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条件下、我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开发建立一个购物网站。
参考文献:
[1]宋尚平,李兴保。PHP模板引擎Smarty的安装配置及应用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2007:9.
[2]邹天思,孙鹏。PHP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Michael 权威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4]潘凯华,邹天思。PHP开发实战宝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与MySQL5程
医学影像技术是高新技术与医学的结合,自20世纪70年代起,以CT问世为标志,伴随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现代医学影像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传统单一普通X线加血管造影检查形成包括超声、放射性核素显像、X线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MRI、普通X线检查的数字化成像(CR和DR)以及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多种技术组成的医学影像学体系。医学影像学已经由传统的形态学检查发展成为组织、器官代谢和功能诊断手段,医学影像学技术已经由既往"辅助检查手段"转变为现代医学最重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使多种疾病的诊断更准确、及时。由于介入医学的兴起,医学影像学已经集诊断和治疗为一体,成为与外科手术、内科化学药物治疗并列的现代医学第3大治疗手段。目前,医学影像学科是现代化医院的支柱之一,影像学设备的价值占医院固定资产50%以上,医学影像学为临床医学的主要研究手段和推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动力。
医学影像学是高新技术与医学的结合点,21世纪医学影像学发展首先依赖于以计算机为主导的高新技术的进步。由于计算机的性能以几何级数升级,必将带动多种医学影像学设备向小型化、专门化、高分辨率和超快速化方向发展,医学影像学检查亦将由大体水平逐渐深入至细胞、受体、分子和基因水平。近年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医疗影像诊断产业加强战略布局,旨在带动多种医学影像设备向小型化、专门化、高分辨率和快速化方向发展。目前,数字医疗影像技术的发展主要有如下几大趋势:
现代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将由最开始的形态学分析发展到携带有人体生理机能的综合分析。通过发展新的工具、试剂及方法,探查疾病发展过程中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异常。这将会为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评价药物的疗效以及分子水平治疗开启崭新的天地。同时,由于造影剂是影像诊断检查和介入治疗时所必需的药品,未来针对特定基因表达、特定代谢过程、特殊生理功能的多种新型造影剂也将逐步问世。
随着影像医学的快速发展,影像检查已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临床医疗对影像检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学影像技术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 医学影像学的现状和未来初探 》
摘要:医学影像学检查不仅在诊断与治疗的环节发挥作用,而且可以在疾病预防、健康体检、重大疾病筛查、健康管理、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治疗 方法 选择、疗效评价、康复等环节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医学影像学科的地位必将不断提高。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现状;未来;综述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672-3783(2012)04-0140-01
随着医学影像学飞速发展,它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由X线、超声、放射性核素显像、CT、数字减影血管造成影及介入装置、磁共振成像所组成的医学影像学家族已经成为临床主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医院现在化的重要标志、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及医院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现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展望综述如下。
1 医学影像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新型射线(a kind of new rays)。并于11月22日为夫人拍摄了一张手部x线照片,也是人类第一张x线影像。随后,x线被广泛的应用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形成了放射诊断学和放射治疗学。x线还用于疾病的预防、康复和预后随访。在医学之外,还用于x线衍射分析和工业探伤等多种用途。因此,x线的发现对人类作了重大贡献。1971年亨氏菲尔德发明了CT,将传统的X线的直接成像转变为间接成像,从而奠定了现在影像学的基础,随后出现的MRI、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等影像学技术,以及近期出现的分子成像和光成像,使医学影像学在显示形态学状态之外,还能完成组织器官功能检查,并最终在分子和细胞水平显示组织、器官的化学成分和代谢变化。
2 医学影像学现状
曾经在我国长期使用用的x线透视检查的应用逐年减少, 大型医院或者发达地区的中小医院已逐步取消透视, 而代之 以x线摄影检查, 且以DR检查占主导地位。传统 X线造影检查被多排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所取代 首先是 X线脊髓造影检查被 MRI所取代;其次是多排螺旋CT和MRI结合光学内镜逐步取代 X线消化道造影、经静脉肾盂造影和胆道造影等检查;然后是 DSA的诊断性血管造影检查逐步被CT血管成像和MR血管成像所取代。 伴随设备的逐步普及,CT已经成为临床(尤其急诊)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MRI具有无创伤、 无射线辐射危 害,成像参数多、获得的信息量大,软组织对比度最佳等显著优点,是最活跃的影像学研究手段,已经成为很多重要疾病的确证诊断方法。超声以其设备普及、价格低廉、无创伤、无射线辐射危害、可在病床旁边实施和便于复查等优点, 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主要的影像学筛选检查技术。以早年的CT为起点,CT、MRI等设备开始提供横断层面影像。同时,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今天已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把上述的信息“重组”(reformation)为三维的、分别显示兴趣结构的、带有仿真色彩的,甚至以内窥镜的信息模式显示的“直观信息”。举例说,一个重度创伤的病人可能会有骨折、颅脑损伤、内脏损伤、血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今天,只需用CT从头到脚在数十秒钟内完成采集,病人即可回病房作急症处理,而放射科医师可使用一次采集的信息分别显示出骨骼、颅脑、内脏、血管等结构与病变,并给急症医师提供“直观的”兴趣结构的三维的、彩色仿真的诊断信息。这样的信息已经超越了大体解剖学的可视能力,达到了即使在手术刀或解剖刀下都不可能完全洞察的水平。
3 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各种医学影像学设备向小 型化、专门化、高分辨力和超快速化方向发展,MRI和CT的全器官灌注成像得到临床普及应用。虽然目前MSCT主要生产厂家的设计理念和主攻方向不一致,导致彼此设备的差异巨大,但是可以预测,在不远的将来,CT机的构造(包括发生器、X线球管的结构和数量、探测器种类和排数等) 将发生实质性变改, 也许球管和探测器的旋转速度更快,使MSCT的时间分辨力突破50 ms大关,使心脏得到真正的“冻结”,而探测器材质的改进能显著提高MSCT的空间分辨力。 各种介入治疗成为常规有效的治疗方法。集诊断与治疗一体化的医学影像学设备也在不断成熟和普及, 使疾病的诊断更加及时、 准确,治疗效果更佳。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设计外科手术方案、 由影像导航 系统直接引导外科手术入路、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并在术中直接应用MRI对病灶切除范围进行现场评价会逐渐普及应用。在影像学网络化的基础上,医学图像处理将成为常规,而服务器软件取代工作站,实现多点同时后处理,并使图像后处理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伴随远程影像学的普及和宽频带网络的应用,医学影像学图像的远程传输更为快捷,图像更加清楚,影像学科医生可以在家里或者在出差旅途中完成诊断 报告 。
分子成像是医学影像学的 热点 研究方向之一,伴随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会有多种组织、器官特异性对比剂问世,这些新型对比剂能显示特定基因表达、 特定代谢过程、特殊生理功能,其毒副作用更小、对比增强效果更佳、诊断的特异性更强,真正实现疾病早期诊断。开发疗效监测对比剂(或称分子探针),以在最短时间得到治疗的反馈信息, 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疾病的靶向治疗。除PET外, 其他医学影像学技术也能直接用于药物的研发和监测疗效,在活体早期、连续观察药物或基因治疗 的机制和效果,以利于药物筛选和新药开发。此外,分子成像方法和图像后处理技术将得到持续改进,并开发出用于分子成像的影像学新技术。 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展还将导致影像学科内部人员构成发生变化,物理师、数学家、生物医学工程师、计算机专家和循证医学专家占影像科室人员的比例越来越高,针对某种重大疾病可以组建包含内、外科和影像学医生的新型科室。医学影像学检查不仅在诊断与治疗的环节发挥作用,而且可以在疾病预防、健康体检、重大疾病筛查、健康管理、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方法选择、疗效评价、康复等环节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医学影像学科的地位必将不断提高。参考文献
[1] 贺延莉,王亚蓉,殷茜,等.T-PACS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和优势[J].中国医学 教育 技术,2011,25(6):657-659
[2] 刘卫宾,韩冬.浅析普通X射线摄影及其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1,8(11):115-115
[3] 蒋震,沈钧康,宦坚,等.医学影像学研究生读书报告的方法学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0):1179-1181
[4] 高艳,李坤成,杜祥颖,等.医学影像学教学中比较影像学的重要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79-80
[5] 王安明,史跃,赵汉青,等.格式塔理论在医学影像学诊断中的作用[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32(10):67-68
[6] 江传海,余梁,胡正宇.PACS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1,32(10):1778-1779
《 数字图象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 》
【摘要】医学影象技术从70年代进入数字时代,二十多年来先后有了MR、B超、DR、DSA、ECT、CR等数字化影像设备投入使用。对医学影像诊断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在客观上促使各种成像技术凭借自身的优势竞相发展。取长补短,综合利用,使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数字图象;医学影像;应用
Digital image in medicine image application
Rao Tianquan
【Abstract】medicine phantom technology enters the Digital Age from the 70's,20 for many years successively have had MR,B ultra,digitized image equipment and so on DR,DSA,ECT,R put into the use. Diagnosed the very big advancement function to the medicine image. In on is objective urges each kind of imagery technology to rely on own superiority unexpectedly to develop. Makes up for one's deficiency by learning from others' strong points,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enable the disease the early diagnosis rate to have the distinct enhancement.
【key word】digital image; Medicine image; Using
图象是周围客观世界的一种印象,数字图象是60年代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科技含量极高的产物。它的出现使传统的模拟图象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数字图象和模拟图象相比,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模拟图象是以一种直观的物理量的方法来连续地表现我们期望得知的另一种物理场的特征。而且数字图象则完全以一种规则的数字量的集合来表达我们面对的物理图象。二:用模拟图象的方法来显示图象具有直观,方便的特点,一旦设计出一种图象的处理方法则具有全场性与实时处理等优点。但是模拟图象亦有抗干扰性差,重复精度差,处理功能有限,处理灵活性差的缺点。而数字图象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图象处理方便,适应性能强等优点,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图象处理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显示它的发展潜力和优势。三:数字图象和模拟图象相比,它的图象更清晰、无失真,更便于储存和传输。
从70年代末期开始,医学影像技术进入了数字时代。二十多年来先后有了MR、B超、DR、DSA、ECT、CR等数字化影像设备投入使用。对医学影像诊断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这一些进展无一不是从根本上破除了原有信息载体形式和成像原理的束缚,开创新径而取得的。同时这也在客观上促使各种成像技术凭借自身的优势竞相发展。它们之间不仅没有相互代替,而是取长补短,综合利用,使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有明显提高。
1 数字X线图象的形成
X线透射成像是基于人体内不同结构的脏器对X线吸收的差异。一束能量均匀的X线照射到人体不同部位时,由于各部位对X线吸收的不同,透过人体各部位的X线的强度亦不同,这些穿透过人体的剩余X线就携带着人体被照射部分的组织密度和厚度的信息。这些信息投影到一个检测平面上,即形成一幅人体的X线透射图象。如果这个检测平面是荧光屏,那么我们就得到一幅模拟的图象了。再将这幅图象用不同的方法采集下来(如摄影,录像,拍照等方法)。检测器也可以是 其它 ,如电离室、光电管、晶体压电等等。然后将收集到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就形成了一组由不同数字代表X线强弱排列的数字信号了。最后将该组信号交计算机处理经数模转换即成为清晰、无干扰、无变形、无失真的数字X线图象。
2 数字图象技术在X线检查中的运用
X线电视系统:主要由影像增强器和X线闭路电视系统组成,影像增强器把X线像转换成可见光像,而且图象的亮度得到很大的增强,然后通过电视系统进行观察和分析图象,它是实现X线图象数字化的基础。
数字摄影:(DR)对影像增强器所得到的电视信号,用摄像机拾取的高信噪比的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化,然后再进行各种计算机处理,得到不同效果的图象,这种技术多用于胃肠透视和血管造影成像。该种检查拍摄后立即可以得到图象。不必等待冲洗,还可以动态的观察。
计算机摄影:(CR)它是用影像板(IP)代替胶片暴光,然后将存储在IP板上的X线潜影用激光扫描拾取并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计算机处理得到一幅X线数字图象,最终用激光像机把X线图象记录在胶片上。这种方法灵敏度高、敏感范围大、图象清晰。
数字减影:(DSA)用于血管造影,原理是将检查部位于造影前后用摄像机各采集图象,然后将图象数字化后存储在计算机里,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将两次采集的图象进行对应像素逐个相减,减影后的图象只留下充盈的血管图象,这样去掉了组织的重叠干扰,可以清楚地观察血管情况。
计算机横断体层装置:(CT)X线对人体横断面的各个方向进行照射,检测器采集到体层各个面对X线的吸收曲线后,用计算机处理所得数据最后以数字矩阵的形式表示横断面上个点的密度值,这样断面上的各点的密度都用确定的数值表示出来,这种对组织密度的量化,可以从数值上来区分健康组织和病变组织,大大提高了诊断的科学性。
此外;数字图象还应用于MIR、ECT、B超等医学影象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数字图象。
参考文献
[1] 王容泉. 《医用大型X线机系统》
[2] 梁振声. 《医用X先机结构与维修》
[3] 邹 仲.《X线检查技术学》
[4] 吴恩惠.《头部CT诊断学》
有关医学影像技术毕业论文推荐:
1.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范文
2. 有关医学影像类毕业论文
3. 医学影像本科毕业论文
4. 医学影像学研究论文
5. 关于医学影像的论文
【篇一】计算机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图像,指的是客观物体在人脑中的自然反映,它是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以纸张,照片,计算机屏幕等介质呈现出来。现实中,人类大部分的信息都是通过人眼观察的方式取得。五种感官方式中视觉是主要的获取方式。然而,由于光照,噪声,介质形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图像的生成和传输过程中,图像会发生质量降低的情况,如对比度偏低,图像明暗不均,几何形变等。因此,需要进行图像处理,以取得符合人们应用需求的图像。数字图像处理,指的是以数学运算为方式,对图像作出的各种加工过程,目的是得到对用户适用的效果⑴。这些过程包括降噪、配准、增强、压缩等,它们与现实中的生产过程是紧密结合的。数字图像处理,起始于1950年代,至1960年代时从计算机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发展的学问。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扩充,现在图像处理的技术基础己经很稳固,在许多社会领域广泛运用。
如气象部门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得到更加有效的天气云图,提高了预报的准确性;林业部门通过对航拍图像的分析,评估森林发生火灾险情的可能性;航天部门需要对飞行器传回的图像进行处理才能得到更多更清晰的细节;医疗部门的CT诊断技术采用图像重建技术,获得人体各部位的重建图像,而对X射线图像的处理能突出病变区域的显示效果,让医生得以准确地判断病变区域;在安检领域,对阿尔法射线照射图像的处理,使得包裹内物品的形状和层次更加清晰,利于判断物品类型。现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流行的技术相结合(如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终端等),以后将有更好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按照方式和目标的不同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提高图像的视觉效果,如增加对比度,色彩变换,几何变换等,本文主要讨论的图像增强就属于这一方面;二是获取图像的特征信息,以满足匹配的需要,如获取边缘信息,颜色特征,纹理特征等;三是图像的压缩编码方面,这是为了减小图像的大小同时一定程度上保证图像质量,使得传送更为容易。从具体方法来看,数字图像处理常用方法有图像变换,图像分割,图像配准,图像增强,图像特征提取等。图像增强,指的是在一定的处理背景下(如整体偏暗,对比度不足等),提升图像上用户感兴趣的部分,同时抑制甚至去除不感兴趣的部分,提升图像区域之间的差异,以突出某些部分的特征的过程。它的目的是提高图像中有用信息的显示效果,使图像更利于机器识别和视觉观察,达到特定的分析目标。
图像增强是整个处理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在这个步骤序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很多情况下,设备采集到的图像不能直接满足特定的分析需求,需要采用一些图像增强方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再交给业务处理部分。例如,医疗中X射线照射生成的图像可能因为对比度不足而难以识别,可以先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再用其他算法标注可能的病灶区域,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图像增强的主要目的在于两点:一是提升视觉效果,使图像更清晰,人眼观察时更容易获取需要关注的区域;二是使图像的呈现形式更容易被机器处理,通过机器解析出人们想要的信息。例如,军事侦查卫星得到的遥感图像可能经过了伪装处理,其中的重要建筑,车辆等混为一体,不易分清,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可以突出诸如机场、桥梁、车辆等元素,再对不同时段的遥感图像对比处理,能够更正确完整地观察对方部署的变动情况。图像增强在技术的选取上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情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将阐述图像增强的数学基础和一些典型的算法,并提出自己的改进后的方法。本文所做研宄的项目来源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平台重点项目课题:便携智能阅读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371142):基于逆向工程的扭曲文档图像校正技术研宄。前一个项目的产品智能阅读器是本课题的研宄平台,该产品是一款基于文字识别的有声电子阅读产品,主要通过拍照方式获取印刷文字信息,经OCR识别后转换为语音后输出。是为盲人及弱视等人群阅读普通书籍所准备的视听转换工具。借助该产品,盲人可阅读纸质书籍杂志、菜单、说明书等。
图像增强是阅读器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包括了灰度增强和位置增强,目的是提高图像的人眼视觉效果和机器处理精确度。后一个项目是前一个的延伸,这个项目通过基于模型的、基于连通域的或基于3D的等各种方法,来实现扭曲文本的校正工作,以达到位置增强的目的。本课题从基于模型的思路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抛物线数学模型,对文本线进行遍历,得到一系列文字的位置点,用位置点的坐标结合模型拟合出文本线,根据文本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差距进行精确恢复,以得到水平分布的文本行。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图像处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在在技术基础上己经比较完备。图像增强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也在技术的更新换代中不断地推陈出新,产生新的方法。图像增强方法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起步时期,它在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获得第一次实用化。实验室人员对航天飞行器传回的图像数据进行了一系列的增强处理,如灰度变换,几何变换等,获得了质量优良的月球表面图像,图像增强技术展示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此后,该技术又多次用于火星,土星等探测图像的优化工作,赢得了巨大的技术成功。七八十年代,图像增强技术与其它领域结合,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例如,这一时期,图像增强技术用于指纹识别领域,通过提升指纹的生成效果和提取质量,使指纹识别的准确率得以保障,指纹识别因此成为实用化的技术。图像增强也应用于了医疗领域,一方面用在显微镜光学成像,对生成的影像进行了大幅度的视觉优化处理,可以对细胞结构,细菌形状,染色体形状等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另一方面,是用在X射线所产生图像的处理上,同样对影像效果有了大幅度的提升1990年代以后,图像增强步入普及民用化时期。由于硬件技术的发展,电脑的处理速度快速增长,制造成本却大致遵循着摩尔定律不断下降。
图像增强技术普遍应用于生产的各个方面,针对于各行各业生产环境的增强方法大大增加了。二十一世纪以后,图像增强研宄的发展又有新的特点,其中包括大数据量,实时性,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用户定制需求,与人工智能结合,与智能终端结合等。图像增强的方法按照是否经过变换可分为:空域增强和变换域增强。空域增强是以图像各点的像素值为一般处理对象,通过对像素值的单独的或邻域的公式运算来实现提升显示效果的目的,例如灰度变换就是按照公式对像素值进行一一替换,直方图均衡则按照均衡分布的准则重新安排像素值;变换域增强则不是操作像素值本身,而是令其转换到某一变换域后,根据其在变换域中的分布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操作,如傅立叶变换是转换到频率域上,小波变换是转换到小波域上。转换后的处理方式有同态滤波,带阻滤波等还有其他一些较独立的方法。如数学形态学方法,它是一种用来解析几何形状的方法,被应用于图像处理中。它包括一些特定的结构元素,通过这些结构元素对图像进行操作,可以提取图像中的对应形状。这样将形状和背景分离开,分别加以强调和抑制处理,可以达到图像的增强效果。
另外,图像增强与其他领域的方法相结合,出现了很多新的处理方法,如与模拟神经信号传递的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的新方法,利用神经网络得到一种非线性增强方式,对图像进行直接增强前面提到过,本文提出的方法是以智能阅读器的产品为基础的,产品组成如图。这款产品包括了一个图像采集器和一款配套的软件,采集器通过USB线连接到电脑上,采集到的图像经过软件的识别,生成电子文档,再转化为声音信号播放出来,这样实现文本图像的可读化。该机的便携版是将软件烧录到阅读器内的单片机,实现类似的处理过程,便携式阅读器通过电供电,省去了与电脑连接的过程。这款软件的处理过程大致包括这几个步骤:一是图像采集;二是图像预处理;三是文字识别;四是语音合成。图像增强是预处理步骤屮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排在前面的步骤会影响后续处理的结果,这样图像增强对后面的二值化、版面分析都会有显著影响,所以探究效果更好的增强算法是很有必要的。这种增强的效果既可以体现在图像亮度的针对性提升或削弱,也可以是体现在图像各点位置的调整和校正上,目的都是利于后续的分析步骤。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灰度变换,直方图均衡,中值滤波等方法是图像增强中的典型方法,本文将在概念介绍后首先讲解这些方法。基于小波变换的增强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地方,包括了理论和具体方法。另外一部分就是作为视觉增强的几何扭曲校正方法。本文以BMP格式图片为基本图片处理格式,对多种方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这种方法处理对比度不理想的图像时,有良好的增强结果。全文共分五章,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图像增强研究的出发点和本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阐述图像增强现在的发展状况,先是概要地阐述若干经典的方法,如灰度变换,直方图均衡等,然后介绍了现在己有的小波阈值化处理方法,在介绍这些方法的时候会注重数学原理和实现方法的阐述。
第三章介绍了图像增强的程序,包括程序实现的功能和逻辑流程,然后介绍了程序的主要文件和功能函数,最后对部分核心代码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阐述方法的过程。先是本文提出的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小波增强方法,对阈值的选取进行了细致的数学分析,然后介绍方法的实现过程。另外,位置增强的方法,具体指针对文本文档的几何扭曲状况,提出一种快速的校正方法,使得图像平直排布,提升了视觉效果。
第五章是实验工作,对新提出的图像增强方法进行了仿真,得到了直观的图像对比和客观的数据表格,并根据一些评判参量对方法进行了评价。
第六章总结,概括讲述本文所作出的研宄工作,分析现有工作的成果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铺塾。
五、写作提纲
摘要3-4
Abstract4
第一章绪论7-10
选题背景7-8
本文的内容安排8-10
第二章研究现状10-21
增强理论简介11-17
灰度变换12-15
直方图均衡15-17
小波变换增强的研究17-21
阈值化的方法17-19
与直方图均衡结合19-21
第三章程序的基本架构21-27
程序简介21-24
程序框架21-23
程序流程23-24
主要文件和功能函数24-25
部分核心代码25-27
第四章增强方法的具体实现27-41
小波变换简介27-32
连续小波变换27-28
离散小波变换28-29
多分辨分析与Mallat算法29-32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增强32-35
用于增强的阈值32-34
用于降噪的阈值34-35
方法流程35
位置增强的扭曲校正方法35-41
原理简析35-36
抛物线模型36-38
类抛物线模型38-39
方法实现39-41
第五章实验结果41-48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增强41-46
扭曲校正方法46-48
第六章总结48-49
课题工作总结48
展望48-49
参考文献49-52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宄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2-53
致谢53
六、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略
【篇二】计算机论文开题报告
1:长春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题目。
2:吉林省森工集团信息化发展前景与规划。
3: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
4: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
二、论文撰写与设计研究的目的:
跟随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尤其是20世纪后10年,以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为契机,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逐渐以信息为中心,信息时代更离不开网络,任何一个规模企业尤其开始依赖网络,没有网络企业就面临着落后。
吉林省的林业分布十分广泛,以长白山系为主要脉络的山地广泛分布各种森林资源,而作为林业及林业环境的发展,林业生态信息则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系统,快捷,准确,合理,系统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这些信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现实的问题。在信息交流的这个世界中,信息好比货物,我们需要将这些货物(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其中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这些货物(信息)交流的"公路"和"处理厂",我做这个题目,就是要为它画出一条"公路"和若干"处理方法"的蓝图。
由于森工集团这样的特定企业,其一,它是一个统一管理的企业,具有集团化的特点,网络的构建具有统一性。其二,它又在地理上是一个分散的企业,网络点也具有分散性。然而,分散中还具有集中的特点,它的网络系统的设计就应该是板块化的。从信息的角度来讲,信息的种类多,各种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角度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硬件的地域布局,也要考虑软件平台的配合。
没有,只有更好;更新观念,大步向前。我相信,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我的努力,我将为它们创造出一条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
1,论文(设计)研究的对象:
拟订以吉林省林业系统为地理模型,以林业网络综合服务为基本需求,以网络拓扑结构为设计方向,以软件整合为应用方法,开发设计一套完整的基于集散集团企业的企业网络系统。
2,论文(设计)研究预期达到目标:
通过设计,论文的撰写,预期达到网络设计全面化,软件整合合理化,网络性能化,资金应用最低化,工程周期最短化的目标。
3,论文(设计)研究的内容:
一),主要问题:
设计解决网络地域规范与现有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设计解决集中单位的网络统一部署。
设计解决多类型网络的接口部署。
设计解决分散网络用户的接入问题。
设计解决远程瘦用户网络分散点的性能价格合理化问题。
设计解决具有针对性的输入设备的自动化信息采集问题。
合理部署网络服务中心的网络平衡。
优化网络服务系统,营造合理的网络平台。
网络安全问题。
基本应用软件整合问题。
二),论文(设计)包含的部分:
1,地理模型与网络模型的整合。
2,企业内部集中部门网络设计。
3,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总体分散。
4,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远程结点。
5,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移动结点。
6,企业网络窗口(企业外信息交流)设计。
7,企业网络中心,服务平台的设计。
8,企业网络基本应用软件结构设计。
9,企业网络特定终端接点设计。
10,企业网络整合设计。
论文(设计)的实验方法及理由:
由于设计的过程并不是工程的施工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详尽的去现场建设肯定有很大的难度,也不是十分可行的,那么我们在设计的阶段就应该进行仿真试验和科学计算。第一步,通过小型网络测试软件平台,第二步,构建多个小型网络搭建全局网络模拟环境,第三步,构建干扰源利用小型网络集总仿真测试。
论文(设计)实施安排表:
1、论文(设计)阶段第一周次: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阅读参考文献资料,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准备试验用网络硬件和软件形成试验程序表及试验细则。
2、论文(设计)阶段第二周次:开始第一轮实验,进行小型网络构建试验,模拟网络服务中心,模拟区域板块,模拟远程及移动网络。
3、论文(设计)阶段第三周次:进行接口模拟试验,测试软件应用平台,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论文(设计)阶段第四周次:完成第一轮实验,提交中期成果(实验报告1)。
5、论文(设计)阶段第五周次:进行第二轮实验,模拟环境(干扰仿真)实验,提交实验报告2。
6、论文(设计)阶段第六周次:完成结题报告,形成论文。
三、论文(设计)实施工具及参考资料:
小型网络环境,模拟干扰环境,软件平台。
吴企渊《计算机网络》。
郑纪蛟《计算机网络》。
陈济彪丹青等《计算机局域网与企业网》。
christianhuitema《因特网路由技术》。
[美]othmarkyas《网络安全技术——风险分析,策略与防火墙》。
其他相关设备,软件的说明书。
1、论文(设计)的创新点:
努力实现网络资源的全面应用,摆脱将单纯的网络硬件设计为企业网络设计的模式,大胆实践将软件部署与硬件设计阶段相整合的网络设计方法。
题目可行性说明及预期成果:
2、可行性说明:
由于题目结合了"吉林省森工集团信息化发展前景与规划""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使得题目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于是进行《企业网络设计——基于集散企业的综合网络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3、预期成果:
形成论文《企业网络设计——基于集散企业的综合网络设计》,完成实验测评报告。
【篇三】计算机论文开题报告
1.题目:购物网站设计与实现
2.主要任务:以PHP为主要制作工具,实现购物网站的用户注册、登录、验证身份及用户数据的采集、物品的预览查询、搜索/查看物品信息以及站内最新物品信息发布并可进入在线下单从而实现网络销售。
3.研究目的:现在网购无法全面取代传统购物渠道,但是网购能够灵活调整运营政策,使它能够满足某一类人特别关注的侧重需求。我长久以来也是以此为出发点,关注网购商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几套网购运营模式,这些网购能更佳的满足某类人侧重需求,对他们来说有强烈的购买理由。我们要做的是进一步积累完善这类网购模式,实践这些网购,赚取利润并积累网购运营经验,在网上购物大发展时机到来时拥有先发优势。
二、调研资料情况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网络销售正在健康、飞速的发展,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了虚拟客户资源的竞争。从而找到一个好的销售平台、建立一个好的网店已经成为各个店主一项关键任务。同时,当今的市场环境又是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客户的需求在变,对网上购物的需求也相应处于变化之中。如何能快速适应这一变化,提高网上购物流程的工作效率,进行快速定位,也就成为店主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铺天盖地的传统销售攻势中,电子商务以其方便、快捷、时尚、触角敏锐而初露峥嵘。在销售旺季宣传人员像蚂蝗一样铺满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行人丢弃的宣传单页时,网上销售却以其视觉冲击力强信息全面更加深入人心,也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网下购物是人们延续数千年的习惯,有无数书籍在讨论消费者行为,强调客户体验,并推荐用各种方式方法促进销售,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这一切都是基于消费者日常购物时先通过视、听、嗅、味、触五种感官来判断是否应该购买一件商品,然后要在对比不同渠道的同类型商品的价格和售后服务后再做出购买决定这一流程。简单的说,第一步是感官体验,第二步是理性判断。
虽然传统市场中人们也强调货比三家,但姑且不说三家是否足够,仅是在物理位置相隔较远的不同渠道中找到三个同类型、档次的商品进行细致比较的成本就非常高。消费者理性判断的高成本就促使商家着重于满足顾客的感官体验,从而发明了各种营销手段并形成了完善的理论方法体系。客观的说,传统市场中如果消费者不考虑成本的在各种渠道对希望购买的商品进行细致对比并理性判断,大部分商家将失去现有客户。所以网络上急需一个第三方平台来为商家和客户牵线搭桥,来应对网络购物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条件下、我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开发建立一个购物网站。
参考文献:
[1]宋尚平,李兴保。PHP模板引擎Smarty的安装配置及应用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2007:9.
[2]邹天思,孙鹏。PHP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Michael 权威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4]潘凯华,邹天思。PHP开发实战宝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与MySQL5程
遥感图像增强处理的主要着眼点在于改进图像显示、提高遥感图像的视觉效果和可解译性,使遥感应用者易于从经过增强处理的遥感图像上获得所感兴趣的有用信息,快速实现从遥感数据向有用信息的转化。
从数学意义上理解,任何图像的增强处理都是对图像特征施行某种变换。遥感图像能为视觉感受且可作为参数描述的特征是灰度、颜色、纹理和形状等。增强就是根据图像数据的这些特征参数,结合显示介质和人的视觉系统特点,选择某种从原始图像到增强图像的变换。这种变换在数学上是不难实现的,但是变换结果能否突出有用信息,是否符合实际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用目的及处理者对增强效果的主观判断。目前尚难确定一个普遍适用的统一评价标准,必须结合具体情况考虑需增强的要素,来选择变换参数与变换算法,并通过反复试验,观察变换结果,不断调整,直至满意为止。所以遥感图像增强处理技术水平的提高过程,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经验积累,没有理论指导,仅注重实践,必进展迟缓,九事一功。反过来,仅掌握一般的图像增强处理理论,而缺乏有关应用专业的理论素养与丰富经验,则根本无法完成开发与提高遥感图像应用处理技术水平的任务。
遥感图像增强处理技术根据处理空间的不同,可分为基于图像空间的空域方法和基于图像变换的频域方法两大类。图像变换问题已在上章讨论过。空域增强处理主要是直接在灰度值上进行。每次对单个象元进行灰度增强处理称为点处理;对一个象元周围的小区域子图像进行处理,称为邻域处理或模板处理。此外,根据图像处理的范围又可将增强处理技术分为全局(整幅图像)处理和局部(部分图像)处理两种。后来,随着彩色图像的广泛应用,发展了许多针对彩色图像的增强处理方法,故又有灰度图像和彩色图像增强之分。总之,可采用的增强处理方法和算法很多,本章主要对应用较广泛的遥感图像空域处理技术加以剖析,并顺便对频域的滤波处理技术做些简要介绍。
滤波只是一种手段,图像复原和图像增强都会用到。空域是一种直接增强方式,对图像灰度空间进行操作。频域是一种间接增强方式,比如滤除高频噪声等。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将图像中感兴趣部分加以强调,对不感兴趣的部分予以抑制,强调后的部分对使用者更为清晰,甚至能给出一定的数量分析或不同颜色的表示。这种技术常称为图像增强。图像复原是通过图像滤波实现的。
图像增强和复原应用:
图像增强和复原,是为了使图像经过处理,获得更适于应用的效果,在图像通信、图像显示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原始图像不能满足理想的要求,例如照度很不均匀,图像某些部分过亮,某些部分过暗。
不同时刻获得的摄像机图像,平均亮度相差过大;运动物体在拍摄中有些移动,以及图像本身中混有受干扰的条纹及噪声亮点等。图像增强和复原是作为图像预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图像增强与复原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至今为止,理论和技术上还有很多困难。这主要是多项质量指标要求难以同时兼顾。例如消除了图像中的噪声,同时又降低了图像的清晰程度。为此人们正致力于研究许多质量指标都能兼顾的最优方法。
你好,祝您早日答辩成功.向您推荐我去年的论文题目.论:"Photoshop"与新闻摄影几个论点就是的兴起与图片的真实性.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3.和谐共处,锦上添花.希望能给楼主一些参考.
随着影像医学的快速发展,影像检查已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临床医疗对影像检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学影像技术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 医学影像学的现状和未来初探 》
摘要:医学影像学检查不仅在诊断与治疗的环节发挥作用,而且可以在疾病预防、健康体检、重大疾病筛查、健康管理、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治疗 方法 选择、疗效评价、康复等环节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医学影像学科的地位必将不断提高。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现状;未来;综述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672-3783(2012)04-0140-01
随着医学影像学飞速发展,它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由X线、超声、放射性核素显像、CT、数字减影血管造成影及介入装置、磁共振成像所组成的医学影像学家族已经成为临床主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医院现在化的重要标志、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及医院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现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展望综述如下。
1 医学影像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新型射线(a kind of new rays)。并于11月22日为夫人拍摄了一张手部x线照片,也是人类第一张x线影像。随后,x线被广泛的应用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形成了放射诊断学和放射治疗学。x线还用于疾病的预防、康复和预后随访。在医学之外,还用于x线衍射分析和工业探伤等多种用途。因此,x线的发现对人类作了重大贡献。1971年亨氏菲尔德发明了CT,将传统的X线的直接成像转变为间接成像,从而奠定了现在影像学的基础,随后出现的MRI、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等影像学技术,以及近期出现的分子成像和光成像,使医学影像学在显示形态学状态之外,还能完成组织器官功能检查,并最终在分子和细胞水平显示组织、器官的化学成分和代谢变化。
2 医学影像学现状
曾经在我国长期使用用的x线透视检查的应用逐年减少, 大型医院或者发达地区的中小医院已逐步取消透视, 而代之 以x线摄影检查, 且以DR检查占主导地位。传统 X线造影检查被多排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所取代 首先是 X线脊髓造影检查被 MRI所取代;其次是多排螺旋CT和MRI结合光学内镜逐步取代 X线消化道造影、经静脉肾盂造影和胆道造影等检查;然后是 DSA的诊断性血管造影检查逐步被CT血管成像和MR血管成像所取代。 伴随设备的逐步普及,CT已经成为临床(尤其急诊)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MRI具有无创伤、 无射线辐射危 害,成像参数多、获得的信息量大,软组织对比度最佳等显著优点,是最活跃的影像学研究手段,已经成为很多重要疾病的确证诊断方法。超声以其设备普及、价格低廉、无创伤、无射线辐射危害、可在病床旁边实施和便于复查等优点, 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主要的影像学筛选检查技术。以早年的CT为起点,CT、MRI等设备开始提供横断层面影像。同时,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今天已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把上述的信息“重组”(reformation)为三维的、分别显示兴趣结构的、带有仿真色彩的,甚至以内窥镜的信息模式显示的“直观信息”。举例说,一个重度创伤的病人可能会有骨折、颅脑损伤、内脏损伤、血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今天,只需用CT从头到脚在数十秒钟内完成采集,病人即可回病房作急症处理,而放射科医师可使用一次采集的信息分别显示出骨骼、颅脑、内脏、血管等结构与病变,并给急症医师提供“直观的”兴趣结构的三维的、彩色仿真的诊断信息。这样的信息已经超越了大体解剖学的可视能力,达到了即使在手术刀或解剖刀下都不可能完全洞察的水平。
3 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各种医学影像学设备向小 型化、专门化、高分辨力和超快速化方向发展,MRI和CT的全器官灌注成像得到临床普及应用。虽然目前MSCT主要生产厂家的设计理念和主攻方向不一致,导致彼此设备的差异巨大,但是可以预测,在不远的将来,CT机的构造(包括发生器、X线球管的结构和数量、探测器种类和排数等) 将发生实质性变改, 也许球管和探测器的旋转速度更快,使MSCT的时间分辨力突破50 ms大关,使心脏得到真正的“冻结”,而探测器材质的改进能显著提高MSCT的空间分辨力。 各种介入治疗成为常规有效的治疗方法。集诊断与治疗一体化的医学影像学设备也在不断成熟和普及, 使疾病的诊断更加及时、 准确,治疗效果更佳。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设计外科手术方案、 由影像导航 系统直接引导外科手术入路、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并在术中直接应用MRI对病灶切除范围进行现场评价会逐渐普及应用。在影像学网络化的基础上,医学图像处理将成为常规,而服务器软件取代工作站,实现多点同时后处理,并使图像后处理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伴随远程影像学的普及和宽频带网络的应用,医学影像学图像的远程传输更为快捷,图像更加清楚,影像学科医生可以在家里或者在出差旅途中完成诊断 报告 。
分子成像是医学影像学的 热点 研究方向之一,伴随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会有多种组织、器官特异性对比剂问世,这些新型对比剂能显示特定基因表达、 特定代谢过程、特殊生理功能,其毒副作用更小、对比增强效果更佳、诊断的特异性更强,真正实现疾病早期诊断。开发疗效监测对比剂(或称分子探针),以在最短时间得到治疗的反馈信息, 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疾病的靶向治疗。除PET外, 其他医学影像学技术也能直接用于药物的研发和监测疗效,在活体早期、连续观察药物或基因治疗 的机制和效果,以利于药物筛选和新药开发。此外,分子成像方法和图像后处理技术将得到持续改进,并开发出用于分子成像的影像学新技术。 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展还将导致影像学科内部人员构成发生变化,物理师、数学家、生物医学工程师、计算机专家和循证医学专家占影像科室人员的比例越来越高,针对某种重大疾病可以组建包含内、外科和影像学医生的新型科室。医学影像学检查不仅在诊断与治疗的环节发挥作用,而且可以在疾病预防、健康体检、重大疾病筛查、健康管理、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方法选择、疗效评价、康复等环节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医学影像学科的地位必将不断提高。参考文献
[1] 贺延莉,王亚蓉,殷茜,等.T-PACS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和优势[J].中国医学 教育 技术,2011,25(6):657-659
[2] 刘卫宾,韩冬.浅析普通X射线摄影及其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1,8(11):115-115
[3] 蒋震,沈钧康,宦坚,等.医学影像学研究生读书报告的方法学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0):1179-1181
[4] 高艳,李坤成,杜祥颖,等.医学影像学教学中比较影像学的重要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79-80
[5] 王安明,史跃,赵汉青,等.格式塔理论在医学影像学诊断中的作用[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32(10):67-68
[6] 江传海,余梁,胡正宇.PACS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1,32(10):1778-1779
《 数字图象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 》
【摘要】医学影象技术从70年代进入数字时代,二十多年来先后有了MR、B超、DR、DSA、ECT、CR等数字化影像设备投入使用。对医学影像诊断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在客观上促使各种成像技术凭借自身的优势竞相发展。取长补短,综合利用,使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数字图象;医学影像;应用
Digital image in medicine image application
Rao Tianquan
【Abstract】medicine phantom technology enters the Digital Age from the 70's,20 for many years successively have had MR,B ultra,digitized image equipment and so on DR,DSA,ECT,R put into the use. Diagnosed the very big advancement function to the medicine image. In on is objective urges each kind of imagery technology to rely on own superiority unexpectedly to develop. Makes up for one's deficiency by learning from others' strong points,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enable the disease the early diagnosis rate to have the distinct enhancement.
【key word】digital image; Medicine image; Using
图象是周围客观世界的一种印象,数字图象是60年代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科技含量极高的产物。它的出现使传统的模拟图象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数字图象和模拟图象相比,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模拟图象是以一种直观的物理量的方法来连续地表现我们期望得知的另一种物理场的特征。而且数字图象则完全以一种规则的数字量的集合来表达我们面对的物理图象。二:用模拟图象的方法来显示图象具有直观,方便的特点,一旦设计出一种图象的处理方法则具有全场性与实时处理等优点。但是模拟图象亦有抗干扰性差,重复精度差,处理功能有限,处理灵活性差的缺点。而数字图象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图象处理方便,适应性能强等优点,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图象处理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显示它的发展潜力和优势。三:数字图象和模拟图象相比,它的图象更清晰、无失真,更便于储存和传输。
从70年代末期开始,医学影像技术进入了数字时代。二十多年来先后有了MR、B超、DR、DSA、ECT、CR等数字化影像设备投入使用。对医学影像诊断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这一些进展无一不是从根本上破除了原有信息载体形式和成像原理的束缚,开创新径而取得的。同时这也在客观上促使各种成像技术凭借自身的优势竞相发展。它们之间不仅没有相互代替,而是取长补短,综合利用,使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有明显提高。
1 数字X线图象的形成
X线透射成像是基于人体内不同结构的脏器对X线吸收的差异。一束能量均匀的X线照射到人体不同部位时,由于各部位对X线吸收的不同,透过人体各部位的X线的强度亦不同,这些穿透过人体的剩余X线就携带着人体被照射部分的组织密度和厚度的信息。这些信息投影到一个检测平面上,即形成一幅人体的X线透射图象。如果这个检测平面是荧光屏,那么我们就得到一幅模拟的图象了。再将这幅图象用不同的方法采集下来(如摄影,录像,拍照等方法)。检测器也可以是 其它 ,如电离室、光电管、晶体压电等等。然后将收集到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就形成了一组由不同数字代表X线强弱排列的数字信号了。最后将该组信号交计算机处理经数模转换即成为清晰、无干扰、无变形、无失真的数字X线图象。
2 数字图象技术在X线检查中的运用
X线电视系统:主要由影像增强器和X线闭路电视系统组成,影像增强器把X线像转换成可见光像,而且图象的亮度得到很大的增强,然后通过电视系统进行观察和分析图象,它是实现X线图象数字化的基础。
数字摄影:(DR)对影像增强器所得到的电视信号,用摄像机拾取的高信噪比的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化,然后再进行各种计算机处理,得到不同效果的图象,这种技术多用于胃肠透视和血管造影成像。该种检查拍摄后立即可以得到图象。不必等待冲洗,还可以动态的观察。
计算机摄影:(CR)它是用影像板(IP)代替胶片暴光,然后将存储在IP板上的X线潜影用激光扫描拾取并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计算机处理得到一幅X线数字图象,最终用激光像机把X线图象记录在胶片上。这种方法灵敏度高、敏感范围大、图象清晰。
数字减影:(DSA)用于血管造影,原理是将检查部位于造影前后用摄像机各采集图象,然后将图象数字化后存储在计算机里,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将两次采集的图象进行对应像素逐个相减,减影后的图象只留下充盈的血管图象,这样去掉了组织的重叠干扰,可以清楚地观察血管情况。
计算机横断体层装置:(CT)X线对人体横断面的各个方向进行照射,检测器采集到体层各个面对X线的吸收曲线后,用计算机处理所得数据最后以数字矩阵的形式表示横断面上个点的密度值,这样断面上的各点的密度都用确定的数值表示出来,这种对组织密度的量化,可以从数值上来区分健康组织和病变组织,大大提高了诊断的科学性。
此外;数字图象还应用于MIR、ECT、B超等医学影象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数字图象。
参考文献
[1] 王容泉. 《医用大型X线机系统》
[2] 梁振声. 《医用X先机结构与维修》
[3] 邹 仲.《X线检查技术学》
[4] 吴恩惠.《头部CT诊断学》
有关医学影像技术毕业论文推荐:
1.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范文
2. 有关医学影像类毕业论文
3. 医学影像本科毕业论文
4. 医学影像学研究论文
5. 关于医学影像的论文
医学影像技术是高新技术与医学的结合,自20世纪70年代起,以CT问世为标志,伴随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现代医学影像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传统单一普通X线加血管造影检查形成包括超声、放射性核素显像、X线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MRI、普通X线检查的数字化成像(CR和DR)以及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多种技术组成的医学影像学体系。医学影像学已经由传统的形态学检查发展成为组织、器官代谢和功能诊断手段,医学影像学技术已经由既往"辅助检查手段"转变为现代医学最重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使多种疾病的诊断更准确、及时。由于介入医学的兴起,医学影像学已经集诊断和治疗为一体,成为与外科手术、内科化学药物治疗并列的现代医学第3大治疗手段。目前,医学影像学科是现代化医院的支柱之一,影像学设备的价值占医院固定资产50%以上,医学影像学为临床医学的主要研究手段和推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动力。
医学影像学是高新技术与医学的结合点,21世纪医学影像学发展首先依赖于以计算机为主导的高新技术的进步。由于计算机的性能以几何级数升级,必将带动多种医学影像学设备向小型化、专门化、高分辨率和超快速化方向发展,医学影像学检查亦将由大体水平逐渐深入至细胞、受体、分子和基因水平。近年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医疗影像诊断产业加强战略布局,旨在带动多种医学影像设备向小型化、专门化、高分辨率和快速化方向发展。目前,数字医疗影像技术的发展主要有如下几大趋势:
现代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将由最开始的形态学分析发展到携带有人体生理机能的综合分析。通过发展新的工具、试剂及方法,探查疾病发展过程中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异常。这将会为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评价药物的疗效以及分子水平治疗开启崭新的天地。同时,由于造影剂是影像诊断检查和介入治疗时所必需的药品,未来针对特定基因表达、特定代谢过程、特殊生理功能的多种新型造影剂也将逐步问世。
(一)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三)完成初稿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四)定稿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一般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最好不要太泛,越具体越好,而且老师希望学生能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不知道你是否确定了选题,确定选题了接下来你需要根据选题去查阅前辈们的相关论文,看看人家是怎么规划论文整体框架的;其次就是需要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了,进而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论文框架;最后就是按照框架去组织论文了。你如果需要什么参考资料和范文我可以提供给你。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一、尽快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 在毕业论文工作布置后,每个人都应遵循选题的基本原则,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选题的方向确定下来。从毕业论文题目的性质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另一类是专业学科本身发展中存在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问题。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志趣和爱好,尽快从上述两大类中确定一个方向。二、在初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定毕业论文的具体题目在选题的方向确定以后,还要经过一定的调查和研究,来进一步确定选题的范围,以至最后选定具体题目。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选题方法。 浏览捕捉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占有的文献资料快速地、大量地阅读,在比较中来确定论文题目地方法。浏览,一般是在资料占有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这样便于对资料作集中的比较和鉴别。浏览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资料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自己的研究课题。这就需要对收集到的材料作一全面的阅读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的都应了解,不能看了一些资料,有了一点看法,就到此为止,急于动笔。也不能“先入为主”,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观点或看了第一篇资料后得到的看法去决定取舍。而应冷静地、客观地对所有资料作认真的分析思考。在浩如烟海,内容丰富的资料中吸取营养,反复思考琢磨许多时候之后,必然会有所发现,这是搞科学研究的人时常会碰到的情形。 浏览捕捉法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广泛地浏览资料。在浏览中要注意勤作笔录,随时记下资料的纲目,记下资料中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等,记下脑海中涌现的点滴体会。当然,手抄笔录并不等于有言必录,有文必录,而是要做细心的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摘录,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一些相同的或类似的观点和材料则不必重复摘录,只需记下资料来源及页码就行,以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第二步,是将阅读所得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分类、排列、组合,从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材料可按纲目分类,如分成: 系统介绍有关问题研究发展概况的资料; 对某一个问题研究情况的资料; 对同一问题几种不同观点的资料; 对某一问题研究最新的资料和成果等等。第三步,将自己在研究中的体会与资料分别加以比较,找出哪些体会在资料中没有或部分没有;哪些体会虽然资料已有,但自己对此有不同看法;哪些体会和资料是基本一致的;哪些体会是在资料基础上的深化和发挥等等。经过几番深思熟虑的思考过程,就容易萌生自己的想法。把这种想法及时捕捉住,再作进一步的思考,选题的目标也就会渐渐明确起来。希望可以帮到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