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本科毕业论文得诺贝尔

发布时间:

本科毕业论文得诺贝尔

1929年,德布罗意以学位论文获奖此殊荣的人

最早被提名诺贝尔奖的日本人,是北里柴三郎和野口英世

中国科技大学7月27日在合肥举行隆重仪式,授予荷兰Utrecht大学终身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特霍夫特(G.’t Hooft)名誉博士学位。特霍夫特的研究为基本粒子的基础理论——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奠定了基础,因此和导师一起荣获199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年来,中国科技大学的同行专家在特霍夫特开创的领域里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并与特霍夫特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学术交流。

不行。你不做博士论文肯定成不了真正的博士,最多是荣誉博士学位。不过你可以直接当院士,理论上说可以当博士生导师。不过现在要求博导也必须有博士学位才行。呵呵,诺贝尔奖都拿了,还在乎博士学位吗

毕业论文得诺贝尔奖的日本

最早被提名诺贝尔奖的日本人,是北里柴三郎和野口英世

日本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是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雪国》被称为日本现代抒情文学的经典。代表作《雪国》、《古都》、《千纸鹤》。大江健三郎是日本当代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以个人魅力来写人物以实现小说的现实性。代表作《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个人的体验》。川端康成人物评价: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文学院常务理事、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斯特林致授奖辞,突出地强调:“川端先生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示出这种倾向: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川端康成先生的获奖,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川端先生以卓越的艺术手法,表现了道德性与伦理性的文化意识;其二,在架设东方与西方的精神桥梁上做出了贡献。”大江健三郎诺奖评语:1994年10月13日,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宣称,大江健三郎“以诗的力度构筑了一个幻想世界,浓缩了现实生活与寓言,刻画了当代人的困扰与怅惘”。学者评价:大江健三郎的很多小说有强烈的自传色彩,或者取材于自己的生活,或者有家人朋友的影子,因而更令人瞩目;由于从小生活在日本农村,熟悉日本的方言俚语,而后来又深受法国语言文学的影响,因此大江健三郎小说的语言呈现出“和洋合璧”的奇妙色彩;同样由于深受法国作家萨特等人的影响,他的小说惯用象征的手法,从小说标题、故事情节到主人公姓名,常常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日本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是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

1、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泰戈尔和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之后亚洲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2、大江健三郎,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35年出生在日本南部四国岛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

1941年进入当时的国民学校,1945年,大江健三郎10岁时,日本投降,美军对日本的军事占领、新宪法的实施及民主思想教育,对他日后反对侵略战争、关注社会问题及人类命运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扩展资料

大江健三郎学者评价说:

大江健三郎的很多小说有强烈的自传色彩,或者取材于自己的生活,或者有家人朋友的影子,因而更令人瞩目;

由于从小生活在日本农村,熟悉日本的方言俚语,而后来又深受法国语言文学的影响,因此大江健三郎小说的语言呈现出“和洋合璧”的奇妙色彩;

同样由于深受法国作家萨特等人的影响,他的小说惯用象征的手法,从小说标题、故事情节到主人公姓名,常常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大江健三郎小说的结构迥异于传统小说所强调的前后照应、脉络清晰,情节场面的跳跃很大,因而也比较费解。

大江健三郎通过对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和认识论大师巴什拉的想象理论的反复确认,最后在英国浪漫主义先驱布莱克的想象理论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想象力就是改变形象的能力”,并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形象的分节化”的课题,从而为想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川端康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江健三郎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只鹤》等。1968年作品《雪国·千只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 大江健三郎(1935~)日本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奇妙的工作》、《死者的奢华》、《饲育》;长篇小说《个人的体检》、《洪水涌上我的灵魂》、《倾听雨树的女人们》;长篇三部曲《燃烧的绿树》等。199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通过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与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绘现代的芸芸众生相,给人们带来了冲击。”

日本毕业论文获得诺贝尔奖

川端康成 和大江健三郎

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川端康成。 1968年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只鹤》等。1968年作品《雪国·千只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 ,由此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日本作家。

第一位:汤川秀树,194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发现了在阳质子与中性子之间作为媒介作用的核力,预言了介子的存在。第二位:朝永振一郎,196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以“超多时间理论“和“鱼贯而入理论“而闻名,在量子电磁力学领域有重大贡献。第三位:川端康成,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雪国》被称为日本现代抒情文学的经典。第四位:江崎玲於奈,197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研究关于半导体、超导体隧道式效果,发明了隧道二极管。第五位:佐藤荣作,197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作为日本首相,坚决反对核武器的存在。第六位:福井谦一,198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他开拓了“新领域的电子轨道理论“,对有关化学反应过程理论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第七位:利根川进,1988年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他提出了“多种抗体培养的遗传原理“,这项成果受到高度评价。第八位:大江健三郎,199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日本当代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以个人魅力来写人物以实现小说的现实性。第九位:白川英树,200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其研制的聚乙炔类导电聚合物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第十位:野依良治,200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其成就为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第十一位:小柴昌俊,200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神冈中微子观测”获得高度评价。第十二位:田中耕一,200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得奖成果是“蛋白质解析技术开发”,他还是诺贝尔化学奖创设以来最年轻得主。

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是物理学家汤川秀树。

汤川秀树为图中左起第二个人

1935年汤川秀树提出介子学说,以“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为题,发表了介子场论文。当时,量子电动力学正处于草创阶段,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电磁相互作用可以看作是在荷电粒子之间交换光子,光子是电磁场的“量子”,它以光速运动因而静质量为零。

参照这一理论,汤川把核力设想为带有势函数U(x,y,z,t)的特定场中的相互作用,这种场导致所谓U量子,U量子是核强相互作用时交换的粒子,其静质量约为电子的200倍(后来命名为“介子”),即质子和中子通过交换介子而相互转化(《论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

他预言,作为核力及β衰变的媒介存在有新粒子即介子,还提出了核力场的方程和核力的势,即汤川势的表达式。按照这一理论,质子和中子通过介子可以带正、负电荷或者是中性的,一个介子可以转化为一个电子和不带电的轻子(即中微子)。交换介子而互相转化,核力是一种交换介子的相互作用。

1937年.安德森等在宇宙线中发现新的带电粒子(后被认定为μ子)之后,经.鲍威尔等人的研究,于1947年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另一种粒子,认定是汤川秀树所预言的介子,被命名为π介子。由于在核力理论的基础上预言介子的存在。汤川秀树和坂田昌一等人在1937年展开了介子场理论的研究。1947年提出了非定域场理论,试图解决场的发散问题。

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汤川秀树,以表彰他在核力的理论基础上预言了介子的存在。

本科毕业论文诺贝尔奖

中国科技大学7月27日在合肥举行隆重仪式,授予荷兰Utrecht大学终身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特霍夫特(G.’t Hooft)名誉博士学位。特霍夫特的研究为基本粒子的基础理论——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奠定了基础,因此和导师一起荣获199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年来,中国科技大学的同行专家在特霍夫特开创的领域里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并与特霍夫特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学术交流。

威廉·康拉德·伦琴,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lhelm Konrad Ro tgen, 1845---1923),以表彰他在1895年发现的X射线。

威廉·康拉德·伦琴,德国实验物理学家,1845年3月27日生于莱因兰州的伦内普镇。3岁时全家迁居荷兰并入荷兰籍。

1865年进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1868年毕业。1869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并担任了声学家A.孔脱()的助手。

伦琴一生在物理学许多领域中进行过实验研究工作,如对电介质在充电的电容器中运动时的磁效应、气体的比热容、晶体的导热性、热电和压电现象、光的偏振面在气体中的旋转、光与电的关系、物质的弹性、毛细现象等。

没有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威廉·康拉德·伦琴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lhelm Konrad Ro tgen, 1845---1923), 以表彰他在1895年发现的X射线。 1895年,物理学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它的几个主要部门--牛顿力学、热 力学和分子运动论、电磁学和光学,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在应用上也取得 了巨大成果。这时物理学家普遍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顶了,以后的任务无非 是在细节上作些补充和修正而已,没有太多的事情好做了。 正是由于X射线的发现唤醒了沉睡的物理学界。它像一声春雷,引发了一系列重 大的发现,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更深入、更广阔的天地,从而揭开了现代物理学 的序幕。威廉·康拉德·伦琴,德国实验物理学家,1845年3月27日生于莱因兰州的伦内普镇。3岁时全家迁居荷兰并入荷兰籍。1865年进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1868年毕业。1869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并担任了声学家A.孔脱()的助手;1870年随孔脱返回德国,并先后到维尔茨堡大学及斯特拉斯堡大学工作。1894年任维尔茨堡大学校长。1900年任慕尼黑大学物理学教授和物理研究所主任,1923年2月10日因患癌症在慕尼黑逝世。伦琴一生在物理学许多领域中进行过实验研究工作,如对电介质在充电的电容器中运动时的磁效应、气体的比热容、晶体的导热性、热电和压电现象、光的偏振面在气体中的旋转、光与电的关系、物质的弹性、毛细现象等。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X射线的发现。1895年11月8日,伦琴在进行阴极射线的实验时将管子密封起来,以避免干扰,第一次观察到放在射线管附近涂有氰亚铂酸钡的屏上发出的微光。他以严谨慎重的态度,连续六星期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地进行研究,最后他确信这是一种尚未为人们所知的新射线。1895年12月28日伦琴报告了这一重大发现。1901年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伦琴由于这一发现而获得了这一年的物理学奖。1895年9月8日,伦琴正在做阴极射线实验。阴极射线是由一束电子流组成的。当位于几乎完全真空的封闭玻璃管两端的电极之间有高电压时,就有电子流产生。阴极射线并没有特别强的穿透力,连几厘米厚的空气都难以穿过。伦琴用厚黑纸完全覆盖住阴极射线,这样即使有电流通过,也不会看到来自玻璃管的光。可是当伦琴接通阴极射线管的电路时,他惊奇地发现在附近一条长凳上的一个荧光屏(镀有一种荧光物质氰亚铂酸钡)上开始发光,恰好象受一盏灯的感应激发出来似的。他断开阴极射线管的电流,荧光屏即停止发光。由于阴极射线管完全被覆盖,伦琴很快就认识到当电流接通时,一定有某种不可见的辐射线自阴极发出。由于这种辐射线的神密性质,他称之为“X射线” 这一偶然发现使伦琴感到兴奋,他把其它的研究工作搁置下来,专心致志地研究X射线的性质。经过几周的紧张工作,他发现了下例事实。(1)X射线除了能引起氰亚铂酸钡发荧光外,还能引起许多其它化学制品发荧光。(2)X射线能穿透许多普通光所不能穿透的物质;特别是能直接穿过肌肉但却不能透过骨胳,伦琴把手放在阴极射线管和荧光屏之间,就能在荧光屏上看到他的手骨。(3)X射线沿直线运行,与带电粒子不同,X射线不会因磁场的作用而发生偏移。1895年12月伦琴写出了他的第一篇X射线的论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振奋。 作为一名有杰出成就的德国科学家,伦琴品德高尚,对荣誉和金钱极为淡漠,1901年12月去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领取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他不仅拒绝在授奖典礼上发表演讲,而且谢绝了各种盛情邀请,迅速回到德国,将5万瑞典克郎的奖金全部献给沃兹堡大学作为科研费用。许多商人想用高价购买X射线的专利权,牟取暴利,巴伐利亚的王子甚至以贵族爵位来笼络伦琴,然而都被一概予以拒绝。伦琴将X射线的专利权毫无保留地公诸于世,让它为全人类服务。 当然X射线的最著名的应用还是在医疗(包括口腔)诊断中,另一种应用是放射性治疗。在这种治疗当中X射线被用来消灭恶性肿瘤或抑制其生长。X射线在工业上也有很多应用,例如,可以用来测量某些物质的厚度或勘测潜在的缺陷。X射线还应用于许多科研领域,从生物到天文,特别是为科学家提供了大量有关原子和分子结构的信息。 发现X射线的全部功劳都应归于伦琴。他独自研究,他的发现是前所未料的,他对其进行了极佳的追踪研究,而且他的发现对贝克雷尔及其他研究人员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毕业论文获得诺贝尔奖

2001年,日本为提高国内科学水平,提出一项野心勃勃的计划:“50年内要拿30个诺贝尔奖”。

从2000年开始,在此后的19年内,日本一共获得19个诺贝尔奖,平均是按照一年一个的节奏稳步进行,完成率接近三分之二,照这个速度,“50年30个”目标,几乎已没有悬念。

日本诺奖获得者名单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个个都是奇人。

比如今天讲的这位日本学渣大叔,他大学时经常挂科留级,工作后是一家公司的底层研究员,拿着寒酸的薪水,穿着最土的衣服,过着混吃等死的日子。这样一个不知上进的上班族,却是日本人崇拜的“国民偶像”,长得也不帅,也不会唱歌,更不会演戏,他凭什么?

田中耕一

他是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田中耕一。

平淡、碌碌无为的学生时代

1959年8月,田中耕一出生于日本富山市,他的童年很不幸,父母相继因病去世,他被送到叔叔家做养子。

田中耕一的叔叔是一个木匠,每月工资不高,一家人过着简朴平淡的生活。也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让他从小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田中小时候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用中国的古语来说:一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长大肯定没出息。

他总喜欢自己玩,受叔叔职业的影响,他的动手能力很强,总喜欢自己组装木方,还有一次,他自己组装了一台收音机,大人们都惊叹不已,认为这个孩子脑袋真灵活。

田中耕一

上小学时,他最喜欢的是化学课,因为化学老师经常带他们做实验,并鼓励学生们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发挥,即使做错了,也无所谓。

多年之后,田中曾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过这位老师,他认为这件小事对他的学业帮助很大。

后来,田中考入了日本排名第三的东北大学,学习电气工程学专业,他所学的专业不仅与化学毫无关系,还因为挂科留了一级。在大学的这几年时光里,他跟咸鱼没有什么区别。

埋头苦干,小失误成就诺奖

毕业后,他希望去大企业上班,因为他是东北大学的毕业生。他面试的第一家公司便是索尼,但很快,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选择接受现实。很快,田中顺利地进入了岛津制作所工作,这是一家专门制造各种仪器设备的公司。

根据他的学历,公司让田中参加开发“质谱分析仪”的项目。什么是“质谱分析仪”?就是用激光测量化合物的分子质量的一种仪器。

作为一线的研究员,田中决定不再做一条咸鱼,只有高中化学水平的他,每天来到公司后,他总是怀着极大的热情在实验室埋头苦干,甚至将自己的终身大事都抛在脑后。

被采访时的田中

田中为了能在实验室第一线从事研究工作,自己拒绝了所有升职考试。日本企业的工资是与职务挂钩的,他的工资可想而知,并没有多少。在入职的几年来,田中一直处于企业员工的最底层,在公司内部,大家都称他“怪人”。

几年之后,公司决定让田中开发用激光对生命大分子进行分离的仪器。当时世界上对中、小分子的分离的技术已经成熟,对于分离分子量超过1000的化合物技术,还有待于攻克。

临危受命的田中误打误撞叩开了科学之门,不擅长化学实验的他,在实验中手一抖,不小心把甘油当成了丙酮醇倒进了钴粉末里,他心想这试剂应该价格不菲,从小便勤俭节约的他担心浪费了实验药品,于是拿起了混合物做实验,结果喜出望外,他居然分离出了分子量超过1000的化合物。

他按照实验中的结果,分析出实验的原理,公司再根据原理设计出了分析仪器。田中虽是误打误撞,但总算扬眉吐气了一把。公司借此申请了分析仪的专利,这让公司后来产生了上亿元的利润,而作为做大的贡献者田中,只获得了11000日元的奖励,约合人民币700元。他的发明极大地推动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

田中对这一发现却满不在乎,只是在一次交流会上口述了该实验的原理。后来,有一位好心的大学教授建议他将发现写成论文,发表在国外的学术杂志上。如果不是这位教授,田中压根就没打算写论文。

一夜名动日本

在日本科学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当诺贝尔颁奖典礼开始前,国内都要拟定一份可能获奖的名单,名单里写着上榜者的详细资料,在诺贝尔奖公布前就会有一堆记者"驻守"到这些人的家门口,以便第一时间进行采访直播。

在可能获奖名单上连续上榜15年的小柴昌俊,终于在200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热度仅仅持续一天,接下来公布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一位大家从未听过的名字“田中耕一”。

接受采访时的田中

他是谁?化学类的专家没听说过他呀?各大新闻记者开始疯狂的寻找田中耕一。

而田中耕一自己也不知道获奖了。诺贝尔奖海外的工作人员打电话通知了田中这一喜讯,还特意用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而英语水平一般的他,只听懂了"诺贝尔"和"祝贺"两个单词,以为对方是个骗子,只是说了声“谢谢”就挂断了电话。

田中的妻子当时正坐在出租车上,听到广播,她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还波澜不惊地说了句:这人的名字怎么跟我丈夫一样?

同时,媒体也在网上找到了田中的公司:名不见经传的岛津制作所。

大量的记者蜂拥而至,将公司围得是水泄不通。这时田中才意识到,十七年前的论文竟然获奖了。临时被“抓住”采访的田中,还穿着做实验用的蓝色工装。

他一脸茫然的被推上了演讲台,43岁的他根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害羞的他憋红了脸才说出一句:如果提前通知我的话,我一定准备一身正装上台。

这时妻子打电话过来询问,田中面对了记者,尴尬的对着话筒说道:我老婆来电话了,我先接一下。喂,老婆,我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呢,有事回家再说。

当记者提问道:“先生,你发明了一种激光方法来确定生物大分子簇。你如何打破这一诺贝尔化学奖的技术难题?”

他大方的承认:我的化学水平有限,只因为当初加错了试剂,误打误撞发现的。

随着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田中在日本火了,他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国民大叔”。公司也为他升职加薪,政府和学术各界都给他颁发各种奖项,而在颁奖典礼之后,田中耕一仿佛人间蒸发一样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里。

他为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呢?他认为自己根本不配拿这个奖!

十六年后,王者归来

2018年,在田中获得诺奖的十六年后,他接受了日本电视节目的采访,在采访中,田中的头发几乎全白了,但比以前更加自信了。

随着采访的进行,田中说出了消失16年的原因,一夜成名的他被名利所困,他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实力获得诺奖。16年来,他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个真正配得上诺奖的人。

十六年前获奖后,他回绝了一切的采访邀请,全身心的投入到“血液检测敏感度”的研究中。在十六年的辛苦付出中,他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这项技术能提前30年检测出阿兹海默症的前兆,并在网站上发表了相关论文。

面对镜头采访的田中,如今自信满满,他的眼睛里有了光,他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十六载的岁月,让他变成了一位真正的学者,一位配得上诺贝尔奖的学者。

如今,他总算跟自己握手言和。他说:60岁的我,终于能挺直了腰板走路,真好。

目前,我们中国的诺奖人数虽然不及日本,但量变最终将导致质变,每年近数十万的新增科学工程人员,其中一定能不断产生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其中也将有最顶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并在将来,一定能产生不少诺贝尔级的科学家。

有的,比如劳伦斯发明了加速器就是大学论文获得诺贝尔奖的,还有波粒二象性的德布罗意。其他应该没了,不过不敢保证

没有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中国科技大学7月27日在合肥举行隆重仪式,授予荷兰Utrecht大学终身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特霍夫特(G.’t Hooft)名誉博士学位。特霍夫特的研究为基本粒子的基础理论——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奠定了基础,因此和导师一起荣获199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年来,中国科技大学的同行专家在特霍夫特开创的领域里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并与特霍夫特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学术交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