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灯下尘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灯下尘毕业论文

意思是:生命的慷慨也许是两人此生如此相熟不奢相爱,人心刻薄荒芜相欺无关岁月蚕食,智者大爱无疆是凡人追逐不息的日头。爱,暂存的温暖陪着真心人优雅老去。

出处:《尘曲》

作者:七堇年

人物简介:

七堇年2002署名发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并入围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崭露头角。2006年,她在二十岁的时候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地之灯》,并于2007年首次出版,获得瞩目。2008年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澜本嫁衣》;其后有《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尘曲》等文集出版、再版。2010年荣获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2013年,第三部长篇小说《平生欢》问世。2014年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长篇小说奖。逾十年来,七堇年的写作不断趋于成熟,以风格独特的洗丽文笔著称。2014年起逐步开始涉及编剧、翻译等领域,2015年主编岸口系列第一辑《近在远方》,翻译爱尔兰作家克莱尔·吉根的短篇小说《寄养》,出版文集《灯下尘》。

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先苦,才能后甜;不要在该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我们常把“能吃苦”,习惯性地当成一件好事。

殊不知人生的苦有千百种,其实很多苦,你本不必吃,也更应该避免去吃 。

埋头苦干盲目吃下的苦,从来不是人生的财富,对苦的思考,凡事用更好的方法去换一种方式解决问题,才能把苦的变成甜的。

可以 养生 ,就别伤身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段话火了:

人的一生最不该盲目吃的苦,便是透支 健康 的苦。

用 健康 去喂养梦想,梦想飞不高;用 健康 换取财富,大病一场竹篮打水一场空;用 健康 换取事业,事业最难持久……

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没有什么事情急得过一日三餐,没有什么事情大得过好好睡觉,生病就休息,没有什么地方你缺席一秒就会垮掉……

所以,能 养生 ,就别逞能去伤身;能早起能提高工作效率,就别磨蹭到熬夜加班;能好好吃饭,就别废寝忘食。

不透支 健康 ,人生的赛跑你就赢了一半。

可以养心,就别操心

为什么有些人即使生活乌云密布,也能笑口常开,而有些人即使生活晴空万里,却终日愁容满面。

人生最难走出的苦,是自困于心的苦。

你若把一切事情看得糟糕,生活只会是祸不单行,你若是满心阳光,黑暗之中总会看见希望。

心情不好的时候,建议你看看著名画家蔡志忠的这段话:

“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

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做一个乐观的人,凡事多看到好的一面,当你对烦恼不屑一顾,对美好满怀期待,事情总会往好的方向走。

能养心,就别操心,可以往前走,就别一直回头。

命里有时终须有,缘来缘散终有时,该放的放,该忘的忘,该来的来,该走的走。

学会释怀,才能不困于心,不乱于情。

可以贵一点,就别活得太便宜

曾看过一个说法:“你过得不好,真的不是因为穷。”

深以为然,除了亏待自己的身心,人们还最容易在生活上太节俭太随意亏待自己:

总想着,等以后,再慢慢改变生活,等条件好一点再享受生活,可是爱自己这件事也是有保质期的,有些事情是等不了的。

18岁喜欢的连衣裙你舍不得买,28岁再也穿不出18岁时青春的味道;

单身的时候想要奋不顾身地去追梦,却没有勇气做自己,成家以后更是无暇分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年轻时想要攀一座山,结果一直逼自己赶报告,老了的时候再也没有跨越山河的力气……

人生有期,就如花开花落,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时间,有些事错过了就是终身遗憾。

林清玄曾说:“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

活得贵一点,去过有品质的日子,不是去肆意挥霍,而是要“舍得”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更好的一切。

可以过得贵一点,就不要活得太便宜,可以过得精致且认真,就不要在得过且过中一边消磨生活,一边委屈自己。

可以依靠,就别活成孤岛

你一定有这样的经历:

因为太懂事,不愿意让身边的人担心,独自咽下心里的苦。

因为太心软,总是宁愿自己吃亏,坏事糟心事自己扛。

因为太善良,凡事为别人着想,再难也不舍得给别人添麻烦。

很多人就是这样,明明有人可以依靠,却活成了一座孤岛。

喜欢一句话:“你可以坚强,但不必逞强。”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孤岛,没有必要把所有的风霜雨雪都留在自己心里,人要刚强地对抗,也要柔和地去依靠。

生病的时候,不妨给别人一个照顾你的机会;

满腹心事的时候,找一个愿意听你说话的人好好倾诉;

困难解决不了的时候,找一个愿为你出谋划策的人一起渡过难关。

如果你愿意,雨天可以有两个人的屋檐,心情不好时,可以有三个人的咖啡店,风雪交加时,可以有遮风赏雪的伴。

只要你回头,你爱的人就在身后,只要你开口,爱你的人就在左右。

累了,就换一种活法

七堇年《灯下尘》里有一句很通透的话:

生活有太多让我们别扭的时候,别把所有的苦都照单全收,如果累了,就换一种活法:

余生很短,不过70多个春天;76000多顿饭;27375次日落……

愿你,向阳而生,每一个春天都能有春暖花开。

愿你,认真生活,每一顿饭都能吃得营养快乐。

愿你,浪漫有趣,每一次日出日落都趣味盎然。

对于一个话题,我可以分享我的一些经历和感悟。

人首先要学会爱自己,才有能力去爱别人。

从小我就个性温和善良,什么事情都为着别人考虑,自己的事情都听父母的安排。那时我以为这样他们开心了,我就好。

然而这样的问题也很大,我不是个有主见的有个性的人,只是我没意识到这有多么严重。

渐渐上了中学,这样的个性让我在交往中吃了很多亏,也变得抑郁了。后来家庭出了变故,尽管我父亲背叛了家庭,但母亲委曲求全,在我高考前两个月和父亲远走他乡谋生,保住了家。我待他仍如过去,一点没有怨恨。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善良到愚蠢,没有是非。

高考没考好,一个人在家里度过的那几天,没摆升学宴,生日宴。后来去了父母那过暑假,到大学开学的时候,我打算一个人回来,票也买了。我父亲非要一起回来,我和母亲都知道他想回来见小三,不同意。但是拗不过他,把我的票退了,重订了两张站票,我硬生生站了十二个小时回来,我似乎也毫无怨言。

大学第二年就查出恶性脑瘤,住院治疗病情稳定之后,我休养了半年就留级复学了,父母也回家了。

觉得经历了大难应该积极乐观的生活,不让关心我的人操心。就强装乐观,刻意表现,可是却被很多人误解。

后来在学校身体不断出现状况,一直一个人检查找医生开药。这期间上一届同学离校的同学都找我帮忙办些手续,我其实深陷焦虑身体也不舒服,还是强撑着到处奔走。此时家里一直又为父亲的婚外情闹得不可开交。

终于撑到毕业前夕,可是不慎腿伤去不了学校。论文和答辩,我求了不下十个同学,还有辅导员。总算顺利毕业了。

养了半年腿伤好不容易好了,可是家里每天的争吵让我焦虑复发,导致得了肾病。在一个春节也因为家事冲动第二次腿伤,现在已经躺了三年了。

庆幸的是,身体渐渐有了起色和希望。现在我觉得自己的心特别冷,冷静。懂得如何爱自己和保护自己了。

真的,人只有首先爱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生活。

这个真的是要让我好好想想了,苦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什么是苦呢?也许我就是个容易健忘的人吧,所以在我的成长经历中那些痛苦往往都会被我遗忘而取代苦的便是苦尽甘来的甜。

一、苦该是什么样子呢?

人生之苦无非就是以下这几种,第一,身体疾病之疼,第二,事业失败之苦;第三 ,情场失意之痛。

这三种,每一种痛都可以击溃一个人的生存意志。但如果你能走出那个黑暗,相信第二天的太阳一定如前天般温暖。

二、经历了苦,你要明白什么道理。

对我而言,苦告诉我不管前方的路还有多苦,只要我努力的走在正确的方向上,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当被朋友抛弃或者背叛的时候,我明白了有时候不是我蠢,那是因为我坚持善良的底线。

在工作上,当没有人扶我的时候,我要正确理解这就是 社会 。你要努力,才能站得直,站得高。

在与人相处时,要记住:帮人难处,记人好处,看人长处。

最主要的是坚持我们的初心和善良,做一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

我觉得人生能吃苦就是还有希望,吃苦本身并不苦,真正的苦是看不到希望,一片迷茫,关键是你吃的每一次苦都是不值得的,都是没用的,我觉得这才是真的苦。我本人就是一个命苦的人,从生下来好像就是为了吃苦而准备的,在我刚出生的时候没有换来家人的欢笑,却换来家人的怨恨和痛苦,仅仅是因为我是女孩,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换来的是分离,爸妈的分离,而我像被抛弃了一样,跟着外婆相依为命,妈妈改嫁人妇,偶尔来看我,就这样我在什么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渐渐长大,条件不是太好但也说的过去,只是少了父母的爱就像折了翅膀的鹰,终究是飞的没有力量,少了在阳光下自由翱翔的心充斥着不安全的,自卑的阴影,那时总是想改变,因为困境,因为不满,所以心高但没有好命的我却在后面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初中时外婆说让我会妈妈家一次赌气我便回家了,但家中还有两个弟弟,怎么说呢自从回家就没有好运气,妈妈过得也并不好,在这期间烦烦锁琐的事情很多,以至于在我那个年龄段承受了太多的压力而我又承担不了的,本来心思细腻的我想的又多,但又做不了太多最后终于把身体累垮了,我的眼睛不能看书,连正眼都是困难的,异常干涩不适,本来我想着没有条件读书,出来了自学的,本来我是想有一个好的人生,做个事业然后组建一个完美的家庭的,到最后才明白这所有的本来不属于我,只属于童话故事,因为眼睛我什么也不能做,我有没得选择,所以苦难从来都不管你曾经多苦,只是一味地抛给你,考验一个接着一个,可我天生不服输,我又能怎么办呢,然后我要生活,要养活自己,我就要挣钱,在厂里上班白天黑夜从来都不知道,不知道自己是活着还是死了就知道,我要挣钱看病,这个信念支撑着我拿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我就飞奔的去找医院看病,什么都不买,那次让我知道有时候活着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吃苦应该还是幸福的事吧,至少你还有命去吃苦,可我呢,医生看了看啥也没说,开了点药给我,我以为我有救了,可我没想到这只是开始,从那以后我重复着一次又一次的看病,挣钱看病,到最后却收效甚微,甚至最后在网上看到慢性病的概念,中医西医,我从来没有存过钱,我也没有买过好的衣服化妆品,当别人都在享受生活的时候我却在最低层,想爬也爬不上来,想出也出不去,可我即便过得这样苦,也没有改变一丝一毫,因为我只知道我要看好眼,每天脑袋里,心里都是这个,上班下班我终于活成了不为别人也不为自己,只为眼睛活着的人,我甚至都进入了一个黑洞,轻生的念头与日俱增,可想而知我都经历了什么,我吃的苦,我想了想,我这眼睛不能劳累熬夜可我却咬牙坚持了,后面换了好多工作但经常责骂是家常便饭,我坐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只能在超市,饭店打打零工工作全在混日子,我所谓的价值,理想在现实面前一文不值,但即便这样,有些工作我还是做不好,你说我还活着干嘛,我是不想活了,为什么活到现在,因为我家给我不喜欢的人,但他不嫌弃我,是因为他一无所有,只是在当时我想活下来就这么简单,时间很快,都快十年了,我的眼睛就浪费了我十年光阴和青春,我没有实现梦想和价值,没有嫁给喜欢的人,但我还活着,虽然不富足,不快乐,不满意,但我一直没忘记看病,现在终于慢慢好起来了,中间的苦想想心都在滴血,因为我经历的苦并没有什么用,现在我依然在积极的调理身体,因为我想身体好了为我的人生吃一番苦,让我的每一分苦都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最重要的一点不想在让我的孩子和我一样吃一些不必要的苦。

希望在任何时候都要勇敢面对生活,生下来,活下去总有一条路,是给自己的。

当时莫能道,苦

有时候人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当下是并没有意识到,直到有人提醒了你,或多年后你回想起来,你才恍然大悟自己曾经的处境。

外婆到了小镇生活,离开了农田,就常常在夜里跟我叨扰:她曾经像一个男人一样挑着沉重的稻子,像没有感知一样趁着月色去赶集,像永远不知疲倦一样趁着星光去干农活。到了如今这把年纪,再也干不动了,身子佝偻了,只能蜷缩在床上,才想起来这辈子是把苦头吃尽了,但只能剩一声叹息了。

自初中后就外出求学,在房东家吃饭,在街摊上吃饭,在学校食堂吃饭,到了后来工作吃不上饭,吃过南方的大米,吃过北方的面条,也没觉得是多大的事。直到去了一个朋友家赶上了点残羹剩饭,就愣在那里,两眼发直,盯着那饭,哦,吃上有家里味道的饭了。到了现在能在家的日子,我尽量下厨,对着网上学了不少老家菜,不知是在弥补自己缺失的那顿饭,还是点别的。

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没有所谓的苦,因为我们就浸泡在那个味道里面,回过头来咂一下嘴,才知道,哦,那是苦的。

曾经沧海粟友,中午好。相遇是一种缘份,让我们共同探讨关于人生吃苦的深刻感悟。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什么叫做吃苦,干力气活吗?没钱花吗?还是熬夜挣钱养家糊口?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从前所经历的家常便饭,那时候做为一个普通种地的农民来说,为了养家糊口,供孩子念书,家中还有老人。单靠粮食收入根本不可能养活得起,除了省吃俭用,在地里种上些经济作物,没黑没白的在地里干活,那时候有一句话叫,面朝黄土,背朝天,只见日头不见钱。那时候我们根本管不了个人身体的承受能力,夜里一两点就起来去城里买菜,记得一斤白菜才买5分钱,困了在市场上打个盹,饿了买个馍一吃,回来顾不上休息又在地里干体力活,虽然日子过得苦一些,可也很充实。 总算以靠自己的苦干渡过了难关,两个孩子也大学毕业,有了自己稳定的工作。这些都是经历过的事情,人生五味,苦尽甘来。我觉得换一种心态去看吃苦,苦也不觉得苦。淡看洪尘事,活得也幸福。

人生的旅程,本来就是受苦受难的。世间太多的悲伤和不幸,是我们认识到人生无常,世间不易。没有经历过大苦大难的人,是经受不了任何风吹雨打,也受不得一点点挫折。没看到现在,有的夫妻吵架,一丁点小事就要跳河。有的小学生,仅仅不让他玩手机,就跳楼。他们因为没有受过苦,不知道人生的珍贵,作践自己。苦难就是人生给你的考验,不向命运低头,拼搏奋战,活出人的尊严和骨气。它是人生的最高层次,和你的身份和财富多少无关。有些人,即使黄金满屋,活着也是醉生梦死,祸害别人,活着不如一只狗。有些人,即使穷到要当乞丐,他的胸怀,善心,包容也不会消失,别人也会敬重他。

所以活好自我,笑对苦难,珍惜人生。那么,当你告别这个世界时,也不会觉得遗憾了。

有过,而且吃了几年的辛苦,最后又全部的付之东流了!当初自己搞了个挖煤的小井口,。几年的辛苦慢慢的走上了比较正规。然而,一场事故将一切都归于零,而且是负债。十几天的日子里,乌黑的头发,白了三分之一。吃烤串时会把牙齿嘣掉半截。那段时间真的感觉到好累!有一天,跟几个朋友在一个朋友家喝酒,(借酒浇愁),我的妈妈去找我,当时我看了看时间是,下半夜两点多!…。!…。我有一个慈祥的好妈妈!(感悟)。

我出生于70年代,那时候大家的家庭情况都差不多。家里兄妹三人,父母是工人。就记得自己也穿过哥哥打着补丁的旧裤子,见了熟人就躲。好在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妈妈后来还是给我买了新裤子。

那时候肉很紧缺,爸爸有个朋友是肉联厂的能买到便宜的肉,顺带还会送一个猪头给我们,于是全院的孩子留着口水看爸爸洗刷猪头。记忆忧心的是上学以后,学校有时候要求交一些费用,我去爸爸单位要钱,爸爸翻翻口袋就去找同事借钱。当时爸爸发愁的脸庞压的我心里很沉重。我知道父母的不易,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和家里要过什么东西。

后来生活慢慢好了起来,我们都上班了。不知道我这样回答对不对,请大家各抒己见,谢谢

灯下黑毕业论文

可以从灯光的节能方面去写

操那闲心 直接到怪人网上面下载一套毕业答辩PPT 上面什么都颜色和动画都调整好了

1、首先打开【ppt文档】,进入到幻灯片的主页面。

2、然后点击【编辑框】,输入要显示的内容。

3、这时选择上方的【设计】,点击右侧的【背景】,如下图所示。

4、然后在显示的列表里面,选择对应的【颜色】选项,如下图所示。

5、最后点击下方的【放映】查看效果,右键点击【结束放映】退出预览,如下图所示就完成了。

看你讲的内容吧一般白色黑色绿色蓝色都可以投影仪打在大屏幕上,浅颜色会变成没颜色用深色背景的时候记得字体和背景发差大一点最好再加粗一下不然看不清字体什么都好,但是要注意一张幻灯片绝对不要出现3种以上的字体会显得很乱坚决不能用小女人颜色的背景和图案老师会很反感一般使用单色的模板或者同色系的模板比较好修饰图案的话建议使用学校的校徽既庄重又大方好看

救风尘毕业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1 《诗经》分类研究(情诗、思妇诗、离别诗等)2 先秦诸子文研究(《论语》、《庄子》、《孟子》、先秦寓言等)3 屈原与楚辞研究(生平、悲剧成因、作品辨伪、思想与艺术等)4 中国文学批评史专家专著专论研究5 亡国之音哀以思——论李煜词6 柳永词的雅和俗7 论柳永对苏轼词的影响8 苏轼的人品与词风9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10 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11 论秦观词的艺术特色12 论黄庭坚的瘦硬诗风13 《三国演义》和历史文学创作问题14 《水浒传》主题辨析15 汤显祖戏曲观的研究16 《聊斋志异》爱情题材论17 《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论18 简论中唐多情传奇19 从李贺诗看其“鬼才”之名20 简论李商隐的咏史诗21 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艺术特色22 简论中唐多情传奇23 李煜词评价之我见24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25 豪放大师苏轼的婉约词26 论关汉卿喜剧之“双璧”《救风尘》与《望江亭》27 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任选一部)中的女性艺术形象试论28 《三言》中爱情作品的反封建倾向29 《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试论30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女性悲剧31 谈影视剧中历史题材作品的时代精神与当代意识32 论《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的艺术经验33 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34 论《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35 论《牡丹亭》的杜丽娘形象36 论“三言二拍”表现的市民生活特色37 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38 论《桃花扇》的结构艺术39 论《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的批判40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41 论论李汝珍的《镜花缘》42 论二晏词43 论苏轼的散文特色44 论陆游晚年的思想和诗歌创作45 从林逋的咏梅诗到姜夔咏梅诗46 辛弃疾词与南宋理学的关系47 论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48 论《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49 论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50 贾谊论51 《史记》人物传记所体现审美情趣52 《史记》人物传记中人物形象分析53 汉乐府诗分析54 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55 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56 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异同论57 论曹植诗歌的整体风格58 魏晋隐士与魏晋文学59 《世说新语》刻画人物60 魏晋南北朝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61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62 《西厢记》的传播63 元杂剧的题目正名64 元刊本杂剧中的角色问题65 《窦娥冤》的悲剧特征66 三国演义的成书问题67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68 牡丹亭》的传播69 《红楼梦》中改名问题70 石头传说与贾宝玉形象71 石头传说与孙悟空形象72 传奇戏的文人化问题73 戏曲的案头化研究74 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的变化及意义75 《桃花扇》中的女性问题76 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77 论辛词的英雄情节78 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79 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80 论韩愈的“以文为诗”。81 “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82 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83 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84 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85 元散曲的艺术风格86 柳宗元的寓言创作87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88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89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90 论杜牧的七言绝句91 论归有光的散文92 论李商隐的无题诗93 《牡丹亭》的艺术成就94 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95 论《西游记》的诙谐风格96 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97 《金瓶梅》人物论 98论纳兰性德词99 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100 王安石后期的诗歌

1.简述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如《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二、强烈的感情色彩,喷发式的抒情方式。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让人直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如《鸣皋歌送岑征君》抒写对于政治黑暗、是非颠倒的愤慨,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完全是李白式的。 三、想象变幻莫测,随意生发,离奇惝恍,意象壮美而不乏清新明丽。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如《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他的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 四、壮美与优美的意象。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这与其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问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如《渡荆门送别》意象便极为阔大壮观。但是,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那些由清溪、明月、白鹭、竹色、白露等明净景物构成的清丽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蕴含。 五、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清新明快,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李白诗里,用得最多的色彩字是白,其次是金、青、黄、绿、紫等,他天性开朗,喜欢明丽的色调,不喜欢灰暗色,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内容摘要:

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而戏曲也渐渐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学者、专家对其的研究也逐渐提上了日程。

关键词:

元曲四大家、戏剧经典人物形象、研究述评

正文:

关汉卿的《窦娥冤》,感天动地,使闻者伤心,听者流泪;白朴的《梧桐雨》,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帝王与妃子的真挚情感;马致远的《汉宫秋》,写尽了一代明君为了国家的兴盛痛失所爱的心酸;王实甫的《西厢记》表达了“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走近他们,觉得这些人物仿佛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引得我们不住的去探究、思索。

一、 感天动地窦娥冤

关汉卿,号已斋叟,汉卿是他的字,前半生坎坷,在夹缝中求生存,后半生积极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剧作,如带有喜剧色彩的《救风尘》和悲剧《窦娥冤》,体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黑暗腐朽社会的不满。但相比较而言,我更欣赏窦娥,以下是对她的形象研究分析。

简单地说,窦娥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幼年时父亲为了能有盘缠上京赶考,把她卖给蔡婆婆家当童养媳,成年后又经历了丧父之痛,不过这一切对于从小在苦日子中“浸淫”过的窦娥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但是从这时起,才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及生命的终结。在要不要改嫁的问题上,窦娥和蔡婆婆产生了意见分歧,蔡婆婆是年长寂寞,本无可厚非,但她最不该的是不顾窦娥的意愿逼她改嫁,这倒也就罢了,蔡婆婆毕竟是她的长辈,“尊老爱幼”的孝道不允许她忤逆婆婆。当然,如果放在现代,我绝对支持窦娥的做法——拒婚不从,但是那个时代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她并不是完完全全的不尊重蔡婆婆,至少她的死因是帮蔡婆婆顶罪。窦娥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精神值得人称道,但她的死往往会让人产生“生不逢时”的惋惜。

在窦娥死前,她曾经发了三个誓言,即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我个人觉得,这三个誓言,除了六月飞雪,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而“无巧不成书”,这样的际遇也恰恰证明了窦娥遭受的不平,所以可以说,她是一个骨子里倔强但却有着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的人。

二、秋雨梧桐夜落时

白朴,字仁甫,号兰谷。他自幼颠沛流离,作品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浓重的沧桑感。而他所传至今的《梧桐雨》和《墙头马上》,却偏偏是爱情题材的戏剧,而我这里所要说的是及爱情、政治为一体的历史剧《梧桐雨》,题名来自白居易的同题材诗作《长恨歌》中“秋雨梧桐夜落时”一句。这一句给人一种暗示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结局的意味,因而我很喜欢,这是一种凄楚之美。

李、杨的爱情故事,有点俗套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但因为男女主角身份尊贵,再加上当时的政治动荡,而使得这样的爱情有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自古帝王多薄情”,所以李对杨的情,成了杨“红颜祸水”的佐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作为一名帝王,“要江山更要美人”其实有时候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实情况是“为江山弃美人”,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的悲剧命运其实与她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的。

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马致远,号东篱,他的《天净沙 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他本人也有“曲状元”的美誉。同时,马致远也写过一系列杂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汉宫秋》。

《汉宫秋》是围绕历史上出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而创作的,关于这一历史事件一直以来都是众说非云,而我比较欣赏的“事实”是前几年拍的由李彩桦主演的电视剧《昭君出塞》,毛延寿对昭君一见钟情,因而私藏昭君真实画像,昭君与呼韩邪在成婚前巧遇,两情相悦,而汉元帝则成了彻彻底底的“跑龙套”。这个版本降低了昭君在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将呼韩邪与昭君之间由美色产生的欲望上升到由情爱产生的欲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昭君由为国牺牲变成了为爱奉献,削弱了她的形象对后人的启发影响作用。不过说到底,她也只是个小女人罢了。但是,即便如此,我仍然很佩服她的远嫁他乡的勇气。毕竟,就现代的观念来看,远距离恋爱都难保劳燕凤飞,何况是为了爱人嫁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呢,也或许,你勇敢了一回,做了选择,但当激情退去,你还能用什么来支撑你的婚姻?因而我认为,“有情人终成眷属”并不难,难的是之后你该怎么做。

所以说,昭君是果决的,亦是幸福的,因为她一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四、天长地久西厢记

王实甫,名德信,代表作《西厢记》,简言之,讲的是丞相之女崔莺莺与赴考考生张君瑞一见钟情,私定终身后终成眷属的故事。

《西厢记》不同于一般的“才子佳人”类的小说,它有一个完美的大结局,但这并不表示我对崔莺莺的做法是赞同的。身为一名大家闺秀,私会男子并以身相许是绝对不明智的,不然现代也不会有“先上车后补票”的事件的发生了,其实追溯起来,古来有之。记得曾经有人说过,年轻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我要说,女孩子要懂得保护自己,嫁给一个爱自己而自己不爱的人并不可怕,糟糕的是,当一切尘埃落定,“不贞”却成为了夺走你幸福的侩子手。

结论:

“情”之一字,其实是世上最难解的题,当友情、亲情、爱情产生冲突时,该如何取舍?我记得《昭君出塞》中昭君决定虽呼韩邪离开时,呼韩邪问过她选择的原因,昭君说“离开父母我会心痛,而离开你我会心碎,所以我情愿心痛也不愿日后心碎”。这句话曾一度感动了我,至今记忆犹新。誓言往往是美好的,可当它冲撞了现实,选择便成了最为艰难的事,有些事我们没经历过所以不能带有偏见,综观现实才能做出最为恰当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对传统伦理和全贞全孝的推崇与彰显——对关汉卿<窦娥冤>窦娥形象的重新认识》,高进旗,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2、《试论杨玉环形象在文人作品中的嬗变》,邓光泉,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年01期

3、《对“元曲四大家”源于周德清之说的批驳》,杜瑶瑶,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元曲四大家”之说探源——元人评元曲》,杜瑶瑶,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汉宫秋>:从史卷到舞台解读王昭君》,丁国祥,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异曲同工 同中见异——<梧桐雨>与<汉宫秋>之比较》,刘爱琳,艺术百家,2007年03期

7、《论莺莺之美——<西厢记>崔莺莺形象再解读》,岳上铧,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论“李杨爱情”张力性品格》,张勇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元曲四大家中“郑”之归属研究综述》,吴庆晏,四川戏剧,2007年05期

10、《白仁甫杂剧人物形象塑造深探》,田景丽,芒种,2012年08期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一)1、论先秦儒家“乐”的思想之政治意义2、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3、论先秦两汉时代游戏的文学表现4、论先秦青铜器装饰艺术的美学思想5、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6、论先秦到汉代孔子历史地位的变迁7、论先秦孝道观的演变8、论先秦两汉诗歌的表演性9、论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0、论先秦儒家学习伦理思想11、论先秦儒家治国理论的现代应用12、论先秦义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3、论先秦楚乐的审美取向14、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15、论《诗经》中的玉文化16、论《诗经原始》之解《诗》主张17、简论《诗经》中的女性思想18、论《诗经·卫风·氓》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接受19、论《诗经》中的天命信仰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二)1.《诗经》的审美学特色2.论《诗经》中的征役诗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4.论《诗经》中的史诗5.论《诗经》中的农事诗6、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7、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8、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9、先秦史传寓言研究10、先秦史书寓言研究11、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12、《吕氏春秋》与杂家13、《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14、论《左传》的战争描写15、论《左传》的妇女形象1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17、《战国策》名篇研究18、老子的思想19、《老子》的艺术特色20、《庄子》的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三)1、历史的界河——论先秦“礼崩乐坏”之“乐坏”2、论先秦两汉的颂、赞、箴、铭3、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4、论先秦“道”“势”关系与士人的精神超越5、论先秦道家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教学的启示6、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7、再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8、论先秦儒家生命价值观9、论先秦法律文献中的和谐思想10、从“中和”准则到“平和”心境11、论先秦东夷文化分布范围的演变12、论先秦法家社会进化历史观13、论先秦礼治思想的演变过程14、中国早期铭文石刻新论15、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16、浅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体系17、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18、论先秦诸子的“以史为鉴”19、论先秦乐论与诗论的同构与分化20、论先秦儒家散文文学表现的历时性发展(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毕业论文幻灯片模板免费下载

【1】985毕业论文答辩PPT模板.rar    免费下载

链接:

幻灯片模板即已定义的幻灯片格式。PowerPoint和Word、Excel等应用软件一样,都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Office系列产品之一,主要用于设计制作广告宣传、产品演示的电子版幻灯片,制作的演示文稿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或者投影机播放;利用PowerPoint,不但可以创建演示文稿,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召开面对面会议、远程会议或在Web上给观众展示演示文稿。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PowerPoint的应用越来越广

PPT如何做惊艳 北大毕业论文答辩5min完美陈述的秘密 老师必问6大可怕问题超详细答辩流程

原创的论文也有答辩的PPT都可以的,好的

下载个wps软件,和word一样,有文字、表格和ppt,ppt里面有论文模版,免费的,秒下载,我最近才看得,我也是要写论文。

天幕红尘毕业论文

这是作家豆豆的第三部小说,《背叛》 《遥远的救世主》 《天幕红尘》 作家豆豆是位神秘的人物,总感觉她和《教你炒股票》李彪有所联系。 豆豆,女,1970年生,高中文化程度。作者十七岁时因工作关系认识了一个好朋友 李红英 (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人格、品德和思维方式都给作者产生了重要影响)。1990年,李到欧洲定居,此后李不断寄给豆豆大量的参考资料,每次回国都给作者讲述一些作者所陌生的社会生活。作者于1995年6月动笔创作长篇小说《背叛》,1997年8月完稿。《背叛》一书在杂志《啄木鸟》2000年1—4期连载。2000年作者为一名普通工人,有一个可以长相厮守的丈夫。2011年12月,又完成长篇政治小说《天幕红尘》,于2013年7月出售。 《背叛》没有看过,在豆瓣上看评论说是《背叛》是她的第一部小说,然后是《遥远的救世主》,最后写的《天幕红尘》。《遥远的救世主》书没有看过,根据这本说拍的电视剧《天道》》我每年都会看一遍,总体感觉它是我看的电视剧中最好的一部。丁元英这个人对儒释道的见解是我这种水平难以理解的,找时间再把《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好好的看看。今天就总结一下我用三天时间看完的《天幕红尘》吧。 叶子农说“见路不走”,在老九看来是神神道道的。其实“见路不走”就是“实事求是”,是“见路非路,即见因果”的意识,跟“见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一个道理。见路不走是实事求是的执行和具体,更具提示性,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啥叫路,路是成功者的经验,方法叫路。路管不管用?管用,不管用早没人走了,它管借鉴、模仿、参照的用。但是我们说它有漏,不究竟,因为成功者的经验是他那个条件的可能,你不可能安全复制他的条件,完全复制了,也就不是你的人生了。见路不走就是提示你,不要拘于经验、教条,要走因果,只有因果是究竟的,是无漏的。 啥叫命运呢?除了不可抗拒的外力之外,剩下的不就是多出点错与少出点错的区别嘛 如来是啥呢?这得从因果律说起。什么条件产生什么结果,这是规律,这个规律是怎么来的呢?不知道,因为说来就已经错了,有来必有去吗,而因果律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人们就用如来这词来表述这种性质。 “见相非相,即见如来”通俗点说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里的如来当真相讲,往大了说就是了悟得道的意识。 见路不走不是让你跟别人一样的,也不是让你跟别人不一样的,他不一样不一样为判断,它是让你立足自身的条件,以自身条件可能为判断。 和布兰迪谈论“场”,有多少立场就有多少观点、主义。众生是立场的、利益的、好恶的,众生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出离立场的观点在立场的圈里是没地方立足的,因为没有“场”可以让你立。 只要是人就不能是镜子,因果律是镜子,辨别、证明的逻辑和实践是镜子。其实真理也不是“是”,“是”的就不叫真理了,叫定律。 民主不是先挖渠还是先放水的非此即彼,不是为民主而民主的事于道,民主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不是谁想不要就可以不要了。不同的社会条件决定了不同的民主形式,没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宝。 老九和方迪交谈叶子农和老九的谈话:不往左看,不往右看,只看市场、顾客,只看你自己条件的因果。不一新旧论,不以跟别人一样不一样论,只有效论,有效与否是唯一的取舍标准。反左顾右盼的,大多是不清楚内在因果的,学个形,漏其神,很危险。人家都成功有人家的条件,人家的条件不是你可以复制的,精髓不是学来的,是悟出来的。 奢华之所以奢华,是因为大众不可及。如取规模效应,则必须大众可及,普天下的规模效应无不按住于规模消费集群,这是规模效应的因果律。 降低成本不是缺斤短两,不是让员工死去活来超负荷工作,而是不缘起降低成本命题的根本理念,从本体设计和机制设置就不允许缘起降低成本问题。 因缺有需

最后一个人物就是 方迪 ,方迪其实跟叶子农只见过一面,叶子农去赴布兰迪的总裁乔治的约,她给叶子农当翻译。 乔治看了布兰迪拜访叶子农的书面资料之后想要会一会这个人,乔治给出了两个命题,如果叶子农能够驳倒命题可以拿走20万美元,如果无法驳倒,那么就需要在合作意向书上签字。 叶子农还没看题,直接让人拿袋子先把钱装起来了。 然后看题,两个命题: “真理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 “唯有变是不变的” 叶子农说了一句话:您这个 “唯有变是不变的”还变不变 ? 乔治总裁沉默许久也只说了一句话:你走吧。 也只有这一件事情,方迪在场,方迪第一次知道叶子农是通过九哥,当初的那场债权人会议,应会议的要求需要先查叶子农的背景,这件事情九哥是交给方迪来做的,方迪此时还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假期在九哥的面馆里实习。 调查备用金是1万美元,方迪用了2千美元,这个是调查的成本费,调查完毕之后把资料以及剩下的8千交给了九哥,九哥觉得方迪应该把剩下的钱也收下,这是她应得的,方迪说自己不敢拿,如果把8千收下,一旦出问题就是以牟利的性质,事情就严重了,关于调查的话费单以及购物单她都保留着,账目清清楚楚。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方迪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亦如豆豆笔下的其他女主角一样,不张扬,且通透。 方迪的几个同学从过来来找她,她带着朋友们到老九的面馆吃饭,吃过饭之后去付款的时候被告知老板免单,方迪第二天主动去付账单,无功不受禄,她还是拿捏的清楚的,此时九哥提出面馆改革,他正在写资料,想要方迪通过专业的管理知识帮他过方案,餐费就当作是咨询费两清了,方迪依然把餐费付掉了才答应看方案。 但她观察到九哥跟叶子农谈话之后的变化,惊讶的同时也清楚的知道,依叶子农的头脑和阅历给出的建议,九哥的方案并不在她的能力范围之内,于是她主动约九哥,通过聊天的方式来了解方案的核心。 的确这份方案老九找到了面馆条件的本质,首先就是事实就是,去除贪念,面馆本来就是做面的,做面就是面向大众的,为顾客服务就是面要好吃,那么面如何好吃呢?我们一般都认为手擀面比机器面好吃,那么如果机器面能够做到比手工面一样甚至更好的呢,所以说面好吃是本质,手工和机器也都只是形式而已。 所以说, 精髓不是学来的,是悟出来的 ,就是如此的吧,老九依照着叶子农的思想原理,理清了自己面馆所具有的条件,开始了面馆的改革。方迪决定毕业论文就选择“见路不走”为题。 这一次,方迪通过九哥践行“见路不走”所带来的震撼,加深了对叶子农的了解,之前也只是书面材料的了解,这一次如此真实的案例就在眼前。九哥的变化应该说是思想价值观的彻底颠覆,人生前几十年所积累的都没有跟叶子农的几次交谈带给他的变化大。 经过深思熟虑,方迪跟九哥提出想要加入面馆的经营,表面上面对九哥质疑她为什么不去电视台做主持人,她说做主持人能够小康,面馆能够发财。其实在后来跟爸爸的聊天中,她才说出实情,因为她爱上了叶子农,即便是只有一面之缘,但她觉得叶子农是一个男人,就是她想嫁的人,哪怕他不修边幅,不求上进,但她就是喜欢这样的。 她也清楚她的出身背景决定了她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样的一个人父母肯定是不同意的,所以她必须要先尽快独立,而开面馆就是能够让她独立的办法。 我一直都相信这个世间的“一见钟情”,我觉得这并不只是所谓外貌的一见钟情,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第六感,这个感觉是最准确的,你与一个人萍水相逢,但是觉得这个人与人气味相投,你就是喜欢这个的一个人,这个时候的喜欢是最纯粹的,因为这样的喜欢没有掺杂其他的任何东西,比如工作收入、家庭背景等等。 有时候你会发现你所喜欢的人都属于同一类,他们有着同样的喜好,有时候是针对事物的一个观点,有时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微小的习惯,说不上理由的喜欢。 我觉得这样的喜欢刚刚好,谁也不需要为谁去改变,因为你喜欢的就是他本来的样子。 看事物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看人呢,也是需要透过种种的现象去看本质,只是不知道现在的人太会伪装自己了,还是“盲人”太多了已经看不见一个人的本质了。 再继续看看方迪是如何看人的,北京的面馆需要招募了,这是一个不需要厨师的面馆。一个是哥哥推荐的退伍军人,一个是闺蜜的男朋友,通过聊天往往就是平常的几句就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方迪看人也非常的准。 对于退伍军人她尊重有加,对于闺蜜那个混迹社会的老油子男朋友她却也毫无客气的拒绝。即使是后来要招募加盟,对她的闺蜜,她也是按照正规的流程需要先写培训申请书,然后餐厅后厨培训,如果适应不了随时都可以退出。 其实这样是最好的,人与人之间最难处理的恐怕就是人情了,一旦沾染上没有人能够全身而退的,但是提前把该讲明白的都说清楚,尤其是一些需要划清边界的事情更是如此,含含糊糊的你以为他明白,他以为你明白,结果大家想的都不是同一件事。 豆豆书中的女主角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清冷之感,本书的女主角就不用说了,无论做事还是什么的,从来都不拖泥带水。哪怕是开头出现的林雪红,面对丈夫的突然离世和巨大的账务,她也是非常冷静的召开债务人会议去想一切可以解决的方法,而不是天塌了般的痛哭流涕。 面对生活感情,早就笃定的事情不需要去询问别人,也不需要去告知别人,只要自己清楚,去做就好了,就像是行走在自己世界里的侠客。 小说我很少买纸质的,但是我觉得值得一读再读的我会买纸质的收藏,对于喜欢的片段更会一读再读。 小说已结束,小说中的人物还继续在小说中生活着,而我们带着故事和思考继续在我们的世界里生活着。 愿我们都能够多一些思绪上的宁静,少一些无谓的妄想,踏踏实实生活,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做好当下的事情。

此书开篇从苏联解体,个别权利经济崩溃,导致中国商人罗家明在苏联投资的石油开采项目失败,从而绝望自杀;伴随着罗家明妻子及债权人围绕债务权责事项的展开,“见路不走”的核心思想浮出水面,贯穿全书。从政客、明星、商人、海外学子不同的角色对“见路不走”的禅机参悟中,各见高低;从素不相识到深交好友,从厌恶贬低到难舍难分,从一面之缘到牵肠挂肚,独特的个人魅力使主人公叶子农孤于红尘而又没于红尘。          对慕容九(老九)而言,叶子农是点拨者,是高人,更是他的救世主;父辈传承下来的餐馆在自己的经营下死气沉沉、日益衰败,直至遇见叶子农,他决定虚心讨教,在他死缠烂打之下,叶子农终于妥协,与其说妥协,其实只不过是慕容九的问,叶子农的答而已;但就是这一问一答,慕容九心中的困惑却慢慢在解开。         个人认为,全书中对“见路不走”最透析的解答莫过于叶子农向老九详细解释的这一段,老九是开面馆的,叶子农通过日常举例“手擀面与机器面哪个好吃”做对比分析,清晰的诠释了“见路不走”的真谛;见路不走就是“见路非路,即见因果”,什么是路?成功者的经验、方法就叫做路,而别人的路只能借鉴、模仿和参照,毕竟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有他独有的先天条件,你不可能完全复制,见路不走就是提示你不要拘于经验、教条,要走因果,只有因果是究竟、无漏的,什么是因果?就是本质;所以个人认为“见路非路,即见因果”通俗的来说就是借鉴、参考成功者的经验方法,结合自身条件,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才能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跟“见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一个道理。         布兰迪是美国一家国际广播公司的编导,叶子农在解决罗家明事件中,利用当前国际形势的分析出招精准,令他感到惊讶,在看过叶子农的调查报告后,得知叶子农的特殊背景,他决心拍一部大型政论片,邀请叶子农担任总编辑和撰稿人,布兰迪知道,这部论证片是决定他能否在职场一跃成名的关键,十几年的冷板凳,不降不升,这次他看到了希望,决定说服叶子农。对于叶子农来说,没有什么比“清净”、“自在”更值得追求的,片子火了,势必他自己也藏不住,公众的视野将会全天覆盖,好比把他关在笼子里面,像动物园的老虎一样每天充当游客拍照的对象,这使他极其厌恶,况且,他的思维和史观并不是大众所能接受的和愿意接受的;叶子农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也知道不能接受什么,毕竟布兰迪和他所追求的世界不一样。         经典的一幕是,叶子农用在超市买来的“黄豆”、“绿豆”、“红豆”混合后倒在桌子上,用连字母的方式解释了什么叫做“场”,三种颜色的豆子即使在混合后,每种颜色的豆子也能连成任何字母,叶子农又在桌上豆子的边缘画了一个圈,圈里面就是“场”,它所表达的意思是有多少立场就有多少观点、主义,众生是立场的、利益的、好恶的,众生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出离立场的观点在立场的圈里是没地方立足的,因为没有“场”可以让你立,出离立场不一定是真理,但一定是不被立场接受的;毫无疑问,叶子农是站在圈外的人,布兰迪是在圈里的人;最终,叶子农的思辨能力不得不让布兰迪徒劳而返。         布兰迪被拒后,公司总裁不愿就此放弃,并派了一名特派代表强行邀请,叶子农深知纯粹的拒绝只会让对方不停的骚扰,所以决定前来一会。叶子农在接见日相约了老九、方迪(老九餐馆的员工、海外留学生),一行三人会见了广播公司的总裁乔治和总裁高级顾问奥布莱恩,然而乔治在与叶子农的辩证过程中,叶子农仅仅只用了一句话就让乔治毫无余地的输了,作为总裁的高级顾问,就是高级智囊,奥布莱恩感到羞辱,他无法忍受总裁的颜面尽失,所以他决心让叶子农为此次不愉快的较量而付出代价,他的方法就是让叶子农从“没人在意你是谁”的日子变成“谁都认识你”,他想把叶子农扔进“场”的圈子里,那么叶子农将不再自由;最后,叶子农终于在奥布莱恩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下被极端分子暗杀身亡。         戴梦岩,香港当红演员,为人高傲,好恶分明,敢爱敢恨,她第一次见叶子农是在罗家明事件的一次会议中,叶子农懒散、随意的举止和性格让她心生厌恶,但随着叶子农在承担了罗家明事件的全部债务后,戴梦岩被叶子农的担当与责任感所触动,慢慢心生好感,甚至后面直奔叶子农住处,简单粗暴的坦白芳心,以至于叶子农被突如其来的“艳遇”惊吓住,直口大骂她是疯子。        由于叶子农居住国外,戴梦岩则会经常去看望;奥布莱恩施计于叶子农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起反应后,叶子农被新闻报道、公开,甚至还扯上了与中国政府高度敌对的联盟,叶子农从此过上了有家不可回的生活,然而,戴梦岩依然一如既往的选择跟处在浪尖的叶子农在一起,她摈弃光环,在媒体与大众面前强势公开与叶子农的关系,导致她被赶下台,被粉丝唾骂,车被砸,被演艺圈封杀,从此成了汉奸婆,在舆论面前,一个正常人的生活从此变得透明,为防止激进分子采取报复,戴梦岩决定把叶子农安置到巴黎,并花费大量财力设置保安机构全天保护叶子农的住所,并要求叶子农闭门不出,在戴梦岩眼中,最重要的是叶子农的安全,而在叶子农眼中,这就是他的牢狱;叶子农心里明白戴梦岩所想、所做,他知道万一他有不测,所有的矛头都会指向戴梦岩,他怕她无力承担,所以,他的“明白”只能是失去自由,这大概是他为了找个心安理得的借口吧。         叶子农从始至终对奥布莱恩的报复并没有感到任何恐惧,因为他知道“已有的日后必有,已行的日后必行”。最后,戴梦岩为了一个叶子农能够舍命的东西取消了护卫计划,对于一个月未出门的叶子农来说,戴梦岩的这种做法显然表达了她对叶子农内心的尊重,两个人彼此的释然也将决定了他们只能走到此刻,强加于对方的念想终究锁不住一个飘荡的灵魂;不久后,叶子农在与戴梦岩、老九饭后的一家餐馆门口被狙杀身亡;戴梦岩抱着中枪的叶子农,歇斯底里的哭喊,虽然她此刻明白了叶子农当初说过的那句“已有的日后必有,已行的日后必行”;但她还是崩溃了。叶子农的死让“汉奸说”不辩自明,戴梦岩的“汉奸婆”当然也不复存在了,曾经的委屈发酵着人们的敬佩,戴梦岩从此更加具有商业价值了。         有人说,戴梦岩从一开始接近叶子农的目的就在于此,但是,对于她来说,真的还需要用命去赌吗?从一开始,戴梦岩始终对叶子农保持着居高临下的态度,长期的光环效应让她受不得半点低人一等,但在与叶子农渐渐接触的过程中,她发现她的那点光环在叶子农眼中仿佛是一个可笑的符号,她的霸道让叶子农无可奈何,叶子农的言语却也总是让她哑口无言,看似一对冤家,可从本质上来看,两个人本就是不同路的人,终究走不到一起,她为了叶子农放弃光环、荣誉、地位、金钱,只想用一个她认为平等的身份与叶子农相处,她用尽全力想把她这滴水想溶进叶子农这瓶墨中,无奈叶子农却是一瓶油,他们的“道”完全不一样;说白了,叶子农与戴梦岩为什么走不到一起?一句话——“见路不走”,戴梦岩所做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除了叶子农本身独特的风格吸引她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叶子农所说的“见路不走”,这是她心中的“惑”,可笑的是,从接近叶子农的开始,就已经是违背了“见路不走”,开始就错了,可惜最后明白的太晚。        方迪,海外学子,国内高官的女儿,全书中与叶子农只有过一面之缘,那就是叶子农、老九和她一起会见乔治,她充当翻译,从始至终她从未与叶子农正面说过一句话,她的毕业论文构思来源于老九的谈话,而老九谈话的内容又来源于叶子农的观点;可以说她对叶子农的认知全部来自老九,但仅限于此,她却成为了全书中与叶子农思维、精神、灵魂方面最接近的一位,高度契合的理念让她从一而终的崇拜到迷恋。        在戴梦岩与叶子农公开关系的那段时间,她断定他们不可能走到一起,而自己则劳心劳力的创建属于自己的事业,为的就是将来能与叶子农有一个安稳的家;为什么她不像戴梦岩那样勇敢的追逐属于自己的幸福?因为她知道,仓促的感情对于叶子农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错,她懂叶子农,她需要等,等那个恰当的时机。然而,当方迪在餐馆的电视新闻中得知叶子农被枪杀的消息时,她痛不欲生,已经崩溃,心中的那个支点瞬间坍塌。        本书结尾时,方迪在山上买了个墓地,刻上自己的名字,墓地里面放着她跳舞的录像带和两个不锈钢打火机,她把他们两个人这辈子最真的喜好放在了一起,只为叶子农这个游魂在刮风下雨时进来歇歇;这是一种牵挂,更是一种寄托。可以说方迪真正实践了叶子农的那句“见路不走”,并且大获成功,但就在她觉得一切顺理成章时,天降噩耗,她整天期待、挂念的那个人却像是完成了一件任务一样永远的不辞而别了,不留给她一句对白。如果叶子农当初顺了布兰迪的意,如果当初叶子农不让乔治难堪,如果当初叶子农能够再晚点脱离戴梦岩的安全防护,那么他也许不会死,他本可以那样做,但却没那样做,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他自己的“路”。方迪和叶子农都没走错,只是,方迪悟出了自己的“因果”,却输给了叶子农的“因果”。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道”,悟透则通,通则可达。刻意追求,往往得不偿失,顺其自然,认清自我,才是你我的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