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增加财政投入,预算编制科学、客观、正确、有效,倡导第三方和受益方参与项目监督,从财政资金的源头上、主渠道上、末端上和专项资金使用上,对财政部门资金预算、主管部门资金使用情况以及项目提供单位资金使用情况分别进行审计,整合“三农”资金;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建设现代化农村流通体系,调整农业结构和改善农业组织等对策,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论文关键词:抛荒,农业效益,财政支持
城市化发展,耕地逐年减少的趋势难以逆转。同时,人口每年净增800万,粮食能源兴起。与地减而粮食需求巨增相伴,土地却大量抛荒。抛荒的主要表现:一是土地利用率降低,双季改单季,复种指数降低;二是农业劳动力投入减少或劳动力质量降低:种地的多是老人和孩子——脑袋好的,考大学走了;身体好的,当兵走了;年纪轻的,打工走了。三是农村资金大量农转非。重庆11%耕地不再种粮。
抛荒使粮食供求关系日益趋紧、日益危机。抛荒对策何在?粮食供求关系日益趋紧。抛荒对策何在?
大量抛荒似乎是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所致。但抛荒的深层原因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1996年至2005年,平均净收益情况是,除棉花、油料作物外,其他农产品的净收益均有所下降,有些农产品甚至出现亏本。③其原因,过去主要是二元结构,现在和今后主要是农业弱势:小生产、生产周期长,地减、水缺、沙化等资源约束;存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2008年,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加快发展高效农业、集约型农业、设施农业。但是就解决抛荒问题而言,这些还不够。必须保证财政农业支出高于GDP增长水平和财政收入增长水平;又要改善投入结构,重点投入农业现代化科技和农村现代化流通建设,更要强化支农资金的预算和监管。一要建立完备的预算机制,确保预算编制科学、客观、正确、有效,实现支农资金效益最大化;二要强化监管机制,倡导第三方和受益方参与项目监督,改变以往监管体制中“重形式、轻实质”的情况;三要完善审计机制,从财政资金的源头上、主渠道上、末端上和专项资金使用上,对财政部门资金预算、主管部门资金使用情况以及项目提供单位资金使用情况分别进行审查,确保专款专用。四要整合“三农”资金,将目前分散为15个渠道的政府支农资金,按使用性质和方向进行调整,集中使用、形成合力,提高资金效益。加快形成政府支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充分利用当地原材料和农民劳动相结合的、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体制。
一、科技支农
农业科技创新,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中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农业科技重点围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及农民增收等重大需求,重点突破农业核心技术,带动重大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用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用市场机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用体制改革整合农技推广的资源和力量,用政策扶持引导农户应用农业科技,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具体说来,一是农以种为先。全面保护我国特有、珍稀的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把目前世界最大的生物种质资源库变成基因库,寻找可直接利用的种质材料,实现从主要依赖资源优势到重点发挥基因和产品优势的转变,实现优良品种的选育从表现型选择向基因型选择、从形态特征选择向生理特征选择的转变;育种技术从常规育种向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的方向升级,育种目标由高产向高产、优质、专用升级。转基因种子可以专门用于生物能源原料。
二是农以氺为命。科技节氺,实现由单一节水技术向高度集成的综合技术和发挥整体效益的方向发展,蓄水、增水、保水、高效用水并重,农艺节水、生物节水、工程节水结合,促进节水农业技术向定量化、规范化、模式化、集成化和高效持续方向发展,实现旱涝保收,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三是农以土为本。科技改土、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改中低产田为高产田,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
四是农以本为基。加强农业生产资料节本增效研究,降低成本和价格,提高功效。发展智能化肥料控释、生物农药、农业环境生物修复和防疫技术,加强传染性寄生虫病和人兽共患病的有效控制,建立和完善防止外来动物疫病入侵的检测检验技术和动物疫病预警预报与应急反应系统。五是农以需为导。突破农产品需求约束,必须突破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关键技术。利用科技开拓农副产品的新功能、新用途,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综合开发、多梯度利用,动植物废弃物高效、合理利用,种加结合、以加促种、以加补种、种加并举、共同发展,实现农业比较利益。
科技现代化的前提是法制,制定《农业科技法》,确保农业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
二、流通支农
一个产业要登峰造极,就必须有世界一流的供货商,这些制造商及供应商会形成一个能促进创新的产业(迈克尔·波特1990)。同理,农业的竞争优势,源于现代流通业支撑。
由于农村流通基础较差,流通成本高、投资回报率低,企业到农村投资的意愿不强。通过建设道路等流通基础设施,改善交易条件,示范引导、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的政策支持,扩大农产品交易规模,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吸引企业投资于农村流通业。鼓励企业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兼并、联合或发展加盟连锁等方式,大力发展资金雄厚、设施先进和商誉卓著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农村现代化流通体系:主体多元化、多层次化、实体化,市场体系开放统一、信息共享、拍卖化、招标化和合同化、竞争有序,流通创新、流通规模化、标准化、渠道规范、管理专业、便捷配套、使交易低成本、稳定可持续、高度组织化,完善高效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消费、废品回收的产业链条,以城区店为龙头、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重点加强物流配送、市场信息、检验检测、交易大厅、仓储及活禽交易屠宰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将货真价实的工业品送下乡,为农民营造便利生活环境。
具体说来,一是积极发展和创新农产品拍卖、经纪人代理、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形成较为稳定和预期性的价格信号,以减少农业资源配置的盲目性和短期性,避免农业生产大起大落。二是大力健全农业生产资料服务体系,鼓励、督促农资流通企业开展配送、加工、采购服务和技术服务及农机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推动实力雄厚的农资经营企业探索创新经营模式,组建大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农资连锁集团。积极发展农资产品的专业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将农资厂商和农户有效连接起来。农资物流配送优质农资产品,可以采用“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农户”的流通模式,建立网络化的流通和服务渠道;可以联合农资厂家和技术专家,提供完善、周到的特色服务,让科技成果通过流通企业进入农家。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新型农资配送渠道和现代流通模式,引导现有农产品物流企业改造升级,推动其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改善农产品物流环境。四是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鼓励农产品进超市,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加工企业直接向超市、社区菜市场、便利店等配送产品。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五是充分发挥农村现有流通网络的作用,支持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积极培育农村新型流通方式,鼓励有实力的零售企业运用特许经营、销售代理等方式,改造“夫妻店”、“代销店”和传统农村集贸市场,建设标准化的“农家店”和农村集贸市场,逐步形成连锁超市、连锁经营、统一配送、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形成方便、安全和实惠的农村零售网络终端。六是发挥经纪人接触面广、信息量大、嗅觉灵的优势,把信息和定单直接送到田间地头,在农户和商家之间牵线搭桥。引导经纪人由单纯的产后销售向产前物资供应,信息服务和产中技术指导等多种经营方向转变;组织更多农民从事跑定单、找市场的营销活动。
流通现代化的前提是法制,制定《农业交易法》,规定农资的购销与批零差价率,平抑农资价格,设置绿色通道降低农资的运输成本;完善农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其质量可追溯制度、流通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和质量保障赔偿制度。诚信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健全的法制体系既是诚信规范的前提和基础,又为诚信规范的确立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而诚信规范则对法律的贯彻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补充。加大对失信的惩罚力度和对守信的奖励力度,禁止失信者进入批发市场。
三、调整支农
抛荒既是农业产业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反映,更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要抓住机遇,以需求高级化为导向,选育新品种,开发小品种、产品多样化,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与工业结构调整不同的是,工业科技进步以企业为主,而农户的实力有限,只能以加大财政投入到农业科技院所中,由其创名牌,名牌的基础在质量,质量的基础在技术,技术的基础在科技,科技的水平在财政投入。科研机构要不断研制、改造和推广名优品种、开发和引进相结合,引进和改造结合,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因而农户能够最大限度地减产劣质和大路品种,增产价高的小品种、抗灾品种、特色品种、功能品种、附加值高品种、安全健康无公害等优质品种、优质果、菜、花卉等园艺类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步实现从劣质农产品为主向优质为主转化。大力研制和生产反季蔬菜水果。鼓励各地立足本地资源,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为此,建立提高农产品质量技术的保障体系,包括质量标准国际化体系、动植物检疫标准体系、质量鉴定等级体系、无公害认证体系,良种生产、繁殖和供种专业化体系,农产品价格、生产、库存信息以及中长期的市场预测信息网络,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进行生产。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建立面向生产、技术、市场的信息化平台,探索农业信息化规范服务、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模式,使农业生产、管理、决策和市场逐渐实现信息化。
发展旱地农业、设施农业、绿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野味农业、绿色农业等新兴农业。大幅度压缩沿海发达地区大路货的种植面积,发展高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的蔬菜、园艺产品,发展精品农业、水体农业、太空农业、精确农业、创汇农业、立体农业、园区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旅游农业和节约型农业;扶持中部优势作物产区,给予类似于退耕还林、还草的财政补贴;通过区域信贷和区域税收支持,稳定和扩大西部地区的特色农业。
四、金融支农
建立以政策性金融为导向,合作金融为主导,商业金融和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积极支持、规范发展民间金融,金融机构多元化,公私银行、一律平等,培育农村金融市场。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以联社通过同业拆借和同业借款调剂资金余缺,增加央行对经营农业贷款的银行的再贷款等资金供给,对经营农贷业务的银行减免税和财政补贴,增其实力、减其负担,降其成本。
在财政支持下,发放贴息贷款,引导农民投资。打破利率限制,贷款营销、创新产品、拓宽金融支农渠道,如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实物贷款、买方贷款等,增加农业资金供给。以健全的制度环境保驾护航,培育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以及信用体系,实现农村金融与农业协调发展。加强贷款管理,实行严格的贷款准入制,严格执行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的信贷决策程序,抓好重点客户和重点乡、村的风险预警监测,切实提高资产质量;加强审计工作,强化“内控第一责任”意识,发挥审计的再监督职能。为了保证农村金融安全,不但健全贷款抵押担保机制和信用机制,而且普遍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规避自然风险,保障银行资金安全。
五、组织支农
财政支持、培训人才、减免税费、支持农民组织起步和渡过难关,鼓励和帮助农民建立和发展合作社等组织。通过组织边界的扩展,借助于组织对市场的替代,变市场交易为组织内部交易,集中单个农户的有限剩余(需求)而形成流通规模经济,有效地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相结合的难题,降低成本;其提供技术资料、优良品种、生产资料、技术指导和培训、注册商标、市场信息和产品销售、买入农资等服务,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引导分散的农业生产逐步走向产业集聚、规模生产、集约经营,促进分工,降低生产成本;使家庭式、兼业式的生产方式向企业式、专业化的生产方式转变,改变农业微观经营方式,强化微观主体的市场角色,适应客观环境并形成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探索农民组织承担乡镇政府转移或委托的职能的实现方式,使农民组织成为政府的有力助手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把其适宜承担的信息咨询、人员培训、价格协调、公信证明、产品推介等职能交给农民组织。必须取消对农民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不合理限制,完善农民组织从事公共服务的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政策。
参考文献
1 周志太.农民贫困的成因与脱贫新探【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