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期,随着日本政府无理的单方面的宣称决定从所谓的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及保钓事件的发生,中日两国之间关于钓鱼岛主权之争愈演愈烈。从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成因出发,以
【内容摘要】次级制裁可分为多边次级制裁和单边次级制裁,多边次级制裁具有合法性,大多单边次级制裁缺乏国际法依据,只有基于被制裁方违背“对一切的义务”,成员国为配合实施此类多边初级制裁而实施的单边次级制裁,具有国际法正当性。为规制次级制裁,国际社会应在联合国框架下建立次级制裁的授权机制和合法审查机制,完善并发挥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单边次级制裁
走进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国华的办公室,记者就被他那小小房间里散发的浓浓书香气息所打动。在访谈之前,杨国华自豪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书柜里放置的一系列关于WTO的书以及这些年的著作。 20多年前,杨国华入职原外经贸部(现商务部)时,中国就开始“关贸总协定”的谈判筹备工作了,他随后参与了中国加入WTO的跨世纪重大谈判。2001年中国入世以后,他又代表中国政府负
“我算了一下,刚才你们一共辩论了3个小时,其中有一个问题来回辩论了74分钟,你一个点也没漏。”庭审期间一直帮助彭俊提供技术支持的符欣结束后告诉彭俊。 十天后,中国欧洲学会欧盟法研究会理事廖诗评在另一场上诉听证会上碰到JF律师。他告诉廖诗评:“与中国在WTO上打官司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就在十天前,在WTO参加另一个中欧贸易争端的专家组程序,看到代表中
在一战之前,学界普遍认为国际法上的主体只有国家。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部分西方国际法学者提出相反的观点。在个人与国家问题上,出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对于国际法学者来说,个人是否是国际法的主体就成为了新的研究课题。 一、目前学界对于个人国际法主体问题的三种主要观点 1、个人不是国际法主体。这部分学者大多认为国际法的主体只能包括国家,个人没
一、人权的渊源 人权,顾名思义,意谓“属人的或关于人的权利”。人权问题是个古老而现代的话题,其概念最早是在、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来的。自有人类以来,人和人类就为生活、生存而搏击,维护自己的个体或群体的生命,以图生存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和人类不仅需要享有物质生活的权利,而且应该享有政治、文化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权利,需
第1篇:可持续发展观与国际贸易法的绿色化 1992年,在有100多个国家首脑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首次浮出水面,大会提出环境保护应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考虑范围中,而不能滞后于经济发展。大会制定了《2I世纪议程》行动计划,要求各国和各国际组织付诸实施。与此同时,国际贸易的发展所引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环保问题开始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国际法作为规范各国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我国逐步走进全球治理核心地带的关键时期,是否注
【摘要】深海、极地、外空和网络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新疆域”。四大“战略新疆域”国际治理背后的规则制定权和国际话语权之争,正成为各国激烈博弈以谋求竞争优势的新战场。当前,我国国际法学生单一的法学知识储备与国际法实践中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导致无法为四大“战略新疆域”国际规则制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这是我国参与
一、国际法的诞生 国际法作为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是伴随着国家以及国家关系的诞生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往来活动,其必然会产生国际关系,而国际关系包括着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法律关系等等诸多牵连。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是国家之间最活跃的关系。法律关系是指国家之间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初出现以来,迅速在全世界蔓延,各国都纷纷出台了各种防控措施,但是从疫情的发展来看,光靠一国自身的力量无法彻底解决,这就需要展开国家间合作,世界性的防控体系急需建立。疫情防控不仅考验国家自身的应急控制能力,还对全世界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法主要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规则体系,为国家之间的互动提供准绳。越是在重大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促进了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同时也对我国国际法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国际法教学普遍存在课程设置重国内法、轻国际法,国际法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国际法案例教学流于形式等问题。因此,为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涉外法律人才的需要,我国有必要进一步改革国际法教学,具体包括科学设置法学课程,提高国际法教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