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html看看对你有用吗
yes yes
大体知道文章的风格是什么样的。评论作品可从语言、人物形象塑造、环境描写和一些自己有感触的方面来谈。
4861字。抄的时候自行删减把《德伯家的苔丝》描绘了一个纯洁女人的悲剧性毁灭。哈代在小说的副标题中称女主人公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公开地向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社会道德挑战。女主人公苔丝是一个勤劳善良、美丽纯朴的农家姑娘,同时在她身上又有着可贵的坚强、自尊和大胆反抗厄运的品格。为了摆脱穷困,她的母亲打发她去有钱的“本家”亚雷家做工,结果遭到亚雷的蹂躏,失去了“清白”。此时的她不公要面对生活的贫困,还要抵御“道德”的压力。她来到牛奶场当女工和来自城里的具有“自由思想”的安玑·克莱尔真心相爱了。新婚之夜,苔丝为了忠实自己的丈夫,向克莱尔讲述了自己以往的“过失”。表现了很高的道德的勇气。当丈夫不能谅解,幸福已经破灭时,她又忍住痛苦,咬紧牙关,毅然地独立谋生。在对待亚雷的态度上,苔丝也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价格尊严。亚雷百般引诱,她不为之所动,并明确表示厌恶。最后,她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死这个毁了她一生的仇人。这一切也导致了苔丝悲剧性的一生,并让她最终走向了毁灭。《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性因素是深刻而又复杂的,无论从哪一个方面单独去论述都是有危险的。所以本文在论述时,就试从苔丝女性悲剧的社会、性格及其必然性等方面,对苔丝的女性悲剧进行探讨。苔丝女性悲剧的社会因素女性主义认为自从女性传统地位丧失以后,特别是人类文明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妇女生活便进入父权主义一统天下的漫漫长夜。女性作为男子的附属物和点缀物,其自然属性沦为被奴役的对象,女性被当作一个不完整的存在而遭到以男性为权力核心的社会的压迫。她们在社会上找不到立足之地:她们为寻找自我和刻社会承认而付出的种种努力最终多以悲剧而告终。在不同的社会层次和心理程度上沦为男权文化的牺牲品。哈代的创作时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动荡的时期。当时英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由此而产生了各种尖锐的矛盾和危机。《苔丝》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一些最严峻的问题的关切和同情。哈代在书中描绘了新兴的工业化和都市文明给古老、乡土的威塞克斯地区带来了冲击,揭露了禁锢众思想、强调贞洁、压抑妇女社会地位的虚伪道德。主人公苔丝所受的压迫是双重的。在自给自足的小家经济不能维持的条件下,她为了生活,不得不忍受农业资本家的剥削,并受到富家子弟的污辱。但是,使她陷入绝境的是当时社会的道德偏见。代表这种偏见的克莱尔对她的遗弃,使她精神上遭到更沉重的打击,失掉了生活的信心,终于成为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牺牲品。在人与环境激烈的冲突中,苔丝的命运必然是悲惨的。苔丝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侵袭到农村并毒化社会气氛的维多利亚时代。她虽然勤劳善良、聪明美丽;但作为一个劳动者,一个无权无钱的工人,社会地位低下,自然会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压迫和凌辱。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那些自食其力的占有少量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农民,都不得不随之破产。苔丝家中的老马被邮车撞死后引起了家中经济生活的改变。在无路可走之下,苔丝不得不委身亚雷。可见,苔丝的悲剧命运和她的经济贫困紧密相连。这是其一。其二,不公正的法律制度也是导致苔丝悲剧的一个因素。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法律制度都是以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和承认剥削阶级压迫人民的权力为前提的,是为维护其反动统治服务的。亚雷在乡野称霸,为非作歹,却受到法律的保护,而苔丝却被判处死刑。这正说明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反动性,表明下层阶级的小人物在社会中是不可能得到公正待遇的。其三,苔丝的毁灭与伪善的宗教也紧密相连。亚雷这个伪善的人物揭露了伪善的教。他是依靠商业致富的资产者和暴发户,是一个“肉欲的人”。他设下圈套引诱了苔丝,却利用《圣经》的典故把责任推到苔丝身上。后来他还居然变成了一个劝人行善的牧师。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宗教只是反动统治阶级麻醉、欺和愚弄劳动人民的一种工具。马克思曾经指出:“基督教带有假仁假义的烙印。”宗教为资产阶级凌辱和玷污妇女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其四,苔丝也是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牺牲品。作品中安玑就是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体现者,他虽然是个有开明思想的知识分子,但他心理深层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他自己也有过放荡行为,并得到苔丝的原谅,但他却不肯原谅原本无辜的苔丝。本阶级的印记仍深深地烙在他的灵魂深处:认为“身份不一样,道德观念也不一样。”还用传统的贞操观来看待一个女人的纯洁与否,对苔丝没有丝毫的同情,置苔丝于痛苦绝望之中,使苔丝又被迫回到亚雷的身边。安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虚伪的资产阶级道德把苔丝推向了悲剧的深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直接给苔丝带来不幸的亚雷,不仅是粗鲁卑俗、胡作非为的乡间恶棍形象,而且是虚伪的宗教和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代表。苔丝再次和亚雷见面的时候,亚雷居然已经当上了牧师,向农民滔滔不绝地宣讲圣经。作者通过亚雷形象的塑造,毫不留情地暴露了英国社会的黑暗和宗教的虚伪。由此可见,苔丝的悲剧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因此苔丝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苔丝女性悲剧的性格因素亚里士多德曾不无歧视地为女人下了这样的定义:“女人之为女人是因为她们的身体缺少某些性质,也因为这些天然的缺陷而遭受痛苦。”对女性而言,在以男性利益为主导的社会里,即像是以惊人的毅力付出令人难以承受的牺牲,也很难维护自己的人格。她们或是沦为男性的享乐工具,或是被奚落、冷淡和伤害。苔丝是哈代塑造的一个全新的妇女典型。她有着双重性格。一方面她敢于反抗传统道德和虚伪的宗教;另一方面又不能长度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的羁绊。特别是后者与她的悲剧命运直接相关。首先,造成苔丝悲剧的性格方面的因素是大自然赋予她的纯朴,这本能的纯朴使她不能与人面兽心的亚雷相处,也使她不能向心爱的人隐瞒自己的“污点”,因为她没有沾染多少文明,所以也就缺乏功利的计谋。她的纯朴的本能超过了人人与生俱来的保存自己的本能,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她的悲剧,自己是家民的女儿苔丝的祖先曾经是显赫富有的贵族,但到19世纪后期,家族衰败,到她父亲这一辈时,家境变得贫寒。在偶然得知家族背景后,苔丝的父亲为自己的高贵出身而得意洋洋,朴实的德北太太也为丈夫的出身而沾沾自喜。与此相反,苔丝却厌恶父母的庸俗,鄙视这种高贵出身,坚持认为自己是家民的女儿,是先靠自己劳动谋生的,“我本是爹妈养的,我的美貌是我妈给的,她不过是一个挤牛奶的女工罢了”;同时苔丝坚持姓平庸的德北(Durberfield)姓,而不愿姓高贵的德伯(Durberville)姓;当克莱尔提议苔丝改姓德伯,以提高她身躯地位时,苔丝断然拒绝了,以上这些都充分表现出苔丝的质朴,纯真,鄙视门第观念,以劳动为荣的高尚品德。苔丝吃苦耐劳,勇于牺牲,无私奉献,她的家境贫寒,又是家里的老大,所以很早就帮母亲操持家务,任劳任怨。为了家庭,她宁愿牺牲自己。当一家人流落荒野,处于危难之中时,她毅然选择了与亚雷再次同居,但此时她并未因丰裕的物质生活而受到腐蚀,自始自终心中只有克莱尔。苔丝对爱情忠贞不渝,她对克莱尔的要求,不找他少写。为了他,她不惜剪掉自己的眉毛,把脸裹起来,把自己扮成一个丑女。这些都表明苔丝对克莱尔的忠贞不二;她对克莱尔非常崇拜,认为他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男性,是智慧的化身,把他看作天神一般。苔丝蔑视宗教,对宗教持有怀疑态度,当她失身后,改变了对宗教的看法,她不管教规,自行给其私生子洗礼,当牧师不承认此洗礼并不允许按教义埋葬死婴时,她说:“那么我不喜欢你了,我永远也不上你的教堂去了。”从此与宗教断绝了联系。在苔丝当时所处的19世纪后期,法律禁止男子与死去妻子的姐妹结婚,但她蔑视这一法律,认为这一教规跟她早已毫无关系,所以希望丈夫与妹妹日后能共同生活。另一方面,由于苔丝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残存于农民身上的某些旧道德和宿命观点使她在反抗传统道德时出现了软弱的一面。她在受到世俗舆论、传统道德迫害的同时,又用这一道德标准来静观自己,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她把自己看作一个罪恶的化身”, “她老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注意她的情形,不敢抬头见人“,她比别人更不能忘记自己的耻辱。苔丝正是这样用一张自己织成的道德罗网把自己束缚起来。其实,她的自我束缚意识有其深刻的历史基础,是整个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苔丝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个人,必然会形成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和道德观念,她的思想和行动也必然会受到时代和社会意识的制约。苔丝认为自己失身后,已是一个罪人,没有资格也不配作克莱尔的妻子。苔丝认为失身是一种罪恶,因此“失身“这一罪恶长期折磨着刀子,压抑着她。她认为在肉体上亚雷才是她真正的丈夫,也就是说,在名义上她是安玑·克莱尔太太,但实际上是亚雷·德伯太太······这些都充分反映出苔丝的道德保守性。尽管人物性格在控悲剧中越来越重要,但导致悲剧结局的决定性力量往往不是性格本身,而是原始形式或变化了的形式的命运。苔丝以失去自我为前提,对克莱尔极度崇拜,极度忠贞。在前面,苔丝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中已提到了一些内容,文中她说:“我一定象你一个可怜的奴隶一样,绝对地服从你,就是你让我死,我也不违背你。”“你所想的也就是我所想的——我对于一件事自己并没有主意,只是你怎么想,我也怎么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保守性,加重了苔丝命运的悲剧性。苔丝命运悲剧的必然性苔丝的悲剧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和不可知的命运造成的在作品中,哈代通过设置许多偶然巧合的情节让人感到苔丝的一生好像都由命运作祟,是命运把她一步步推向悲剧的结局。其实不然,因为偶然性与必然性紧密相连,偶然性是许多社会必然性与自然必然性的交叉点,是必然性的一种反映。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苔丝,其悲剧命运是社会规律的必然反映。哈代在作品中用“一道深不可测的鸿沟”暗示了苔丝的悲剧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他通过法律判处苔丝死刑的描写,把主人公毁灭的真正原因从神秘的命运移到了现实世界。卢那察尔斯基曾指出:天命是由种种社会情况、疾病、灾难等幻化出来的,同时它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可见,导致苔丝悲剧的不是盲目的无从追究责任的命运,而是环境和社会的力量,也是必然的。如果苦难落在一个生性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硕受地接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只有当他表现出竖毅和斗争的时候,才有真正的悲剧,哪能怕表现出的仅仅是片刻的省略、激情和灵感,是他有超越平时的自己。悲剧全在于对灾难的反抗。当不幸和苦难降临时,苔丝仍然做殊死的抗争,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超越它们,显示出超常的精神力量、惊人的生存欲望和抗争精神,把人的生存本质、人的自由意志和生命力提升到超然的高度。虽然命运使纯洁的苔丝被资产阶级虚伪的伦理道德打入深渊,也仍未就此屈服。其悲剧色彩也就更加浓重。通过对苔丝这一女性悲剧形象的阅读,我们对当代妇女解放运动和新女性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综观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可以发现,6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的最初阶段,是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女权阶段”。女性渴望在历史的线性时间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要求在象征秩序中获得同男人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如选举权、同工同酬,职业认可。中期的新一代女性主义者,已不再局限于争取上述权利。她们一反初期注重平等的态度,转而强调女性与男性的“性差异”,并以此差异否定男性象征秩序。倡导女性的经验由女性自己来书写。进入80年代以后,出现了以强调“女人”为特征的新女性主义。它不再固着于男女间的对抗和女性一元论。而是提出了多元论。强调男女文化话语的互补关系;注重女权、女性、女人的统一性。伍尔夫说:“一个人,如果是个纯粹的男人或是妇人,那将是天大的不幸。无论任何人,都应当是一个具有妇人味的男人或是一个具有男人味的女人。”那么,发展双性气质,形成双性化人格,构建“统一的双重性别角色”当成为文明进步和妇女解放运动的最终奋斗目标。哈代以满怀的同情和高度的良知给我们展示了苔丝这一饱受社会压迫的女性悲剧形象。他饱蘸同情的笔触所到之处,让我们窥见了男权中心社会里妇女的生存状态。而他所塑造的苔丝这一令人心疼和难以忘怀的女性形象与其说是地域性解读,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妇女生存状态的反思,更是启示,对当代的妇女解放运动同样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孙子兵法云:“千千为敌,一人胜之,未若自胜,为战中上。”—题记人最高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就只有一次。那么,人这一生该怎么度过?这个问题是值得深思和讨论的。有一个人的一生却完美的告诉了我们答案,他虽是一个虚拟人物,他却真真实实做到“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没有人比他的一生过得更加充实。没错,他就是保尔•柯察金。轻轻放下书,仔细回味品尝,发现了保尔果真像作者说的,他就像钢在社会的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他很“坚固”,是生活的强者。我觉得保尔的人生也是精彩的,为什么?因为他完成了人生的考验——在艰苦中战胜自己。回首,从我国悠久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也可以发现完成这艰苦的人生的考验的人。“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他们都是在艰难困苦中战胜自己,留下千古流芳的佳作,名垂青史的伟丈夫,他们的艰苦是一般人所受不来的。我们无法想象,周文王被囚后,殷纣王不仅以种种野蛮手段对其进行侮辱和折磨,甚至还将其长子杀害后做成肉羹逼其吞食。在这种情况下他是凭着怎样的意志力写出《周易》的当然,除了他们还有很多历经磨难战胜自己的伟人物。恍惚中突然觉得现在只有很少很少的人才可能历尽磨难,在滚烫的火焰中涅槃重生,可自从这本书走进我的生活,我竟有了一丝勇气,那是对美好新生的渴望,对过去的挥霍时光悔恨,我将告别过去懦弱懒惰胆小的自己!我将战胜那个一无是处的自己!冬意浓,雪花飞舞,瑟瑟发抖的枯枝在寒风的怒吼下哀嚎,寒风刺骨,像针一样穿透心灵,我却轻轻一笑,因为冰天雪地后便是春暖花开。请期待我的明天!
高手啊200分换作文。赚了。。
1967 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外文系,并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自 1981 年至今的二十余年中一直从事英汉翻译理论研究工作与教学工作。在理论研究方向取得突出成绩,先后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其中核心刊物论文近六十篇(包括《外国语》这一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十篇)。出版本科翻译教学的教材二部,高等院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教材一部、专著一部。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理论,并首次将翻译研究划分为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解构主义范式和建构主义范式的四种研究范式,对翻译研究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在实践方面,先后翻译了学术专著两部,其中包括《弗洛伊德文集》之《释梦》,《局外生存》以及英美现代小说三部,《马拉默桂短篇小说选》、《金色的耶路撒冷》、《贫民律师》共计一百三十万字。除此以外,为社会以及一些单位和学校翻译各种实用性或学术性文字近四十万字
近来,对翻译作品的批评文章多起来了,这是一件好事,但总的感觉是,就事论事的多,以偏概全的多,从总体上把握不够。譬如,人们常说李健吾先生的《包法利夫人》译本好,说他译得如何忠实、传神,可在私下又听见几个同行持相反意见,说译错之处不少,有的句子译得也不怎样。我觉得双方都说得不够全面。李先生之所以能成为一代译家,也不是凭《包法利夫人》一本书成其名的,更不能因书中有些瑕疵,而对他说三道四,甚至否定他的文名。李健吾之所以成为李健吾,不仅因为他本人有深厚的学养、扎实的中文基础、高超的外文水平,也不仅因为他是优秀的散文家、戏剧家,能熟练地掌握母语,有着丰富的翻译实践;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在他的时代背景下,对文学翻译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自林琴南的“口述翻译”问世之后,译事日隆,但也很杂乱,就法文翻译而言,早期不少译作,若以现在的标准来看,确实存在粗制滥造的现象。解放后,从事翻译的条件和环境好多了,一代译家也应运而生,傅雷、杨绛、李健吾等先生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我认为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以他们得天独厚的中外文素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比较适当地掌握了翻译度,使译文的面貌焕然一新,达到既忠实原文,又流畅可读的程度,从而规范了译风,使后面的一代又一代的译者受益匪浅。 纵观新时期的文学翻译,总体质量无疑是提高了,但像傅雷、杨绛、李健吾那样公认的杰出翻译家却没有出现;我同意一位资深译家的说法:“强手如林,大师缺位。”也许再过若干年,随着一大批聪明奋进的年轻人得到更加切实有效的中外文训练和熏陶,新一代的翻译大师无疑又会出现。 评价一部译作应从总体上去把握,而不应挑剔几处细节上的微疵。对此,我又想到另一位法文译家对我说过的话。他在复译傅雷的一部译作后对我说:“我对照后发现傅雷也有一些错译。”我问:“你准备著文指出吗?”他说:“不能这样缺德。我借鉴了他不少;再说,如请傅先生来看我的译文,错译之处要翻倍呢。”我想,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本人从事外国文学编辑工作近20年,拜读过很多译作了;如果说我有什么经验的话,那就是对翻译作品一定要有相对的“宽容度”,要从总体上去把握: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是否达到可以译书出版的水平了(个别疑难杂症没译出,或是漏译错译之处不说明什么),他的中文水平是否达到译书出版的水平了;此外,对质量的品位也得靠经验的积累。常有人问我哪个译家好?我总是说:老一辈的译作毕竟成熟耐看些。新一代译家在对原文的理解是基本过关了,中文也流畅,甚至也很优美,但给人总有千人一面的感觉,没有形成个人的风格,也许语言发展到今天,就是这个样子吧。也许有人会说,译者的风格应随作者的风格而变,我觉得那是不可能的,文如其人嘛,哪能避得开?傅雷译过那么多的作品,他的文字一看便知。译者充其量不要把悲剧语言变成喜剧语言罢了。 通常翻译时,英语原文是肯定句或否定句,译为汉语时也采取相应的形式即可。但有时,如果一味的按照原文的肯定形式或否定形式来翻译,会出现表达不通顺,或不符合汉语习惯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将原文的反面表达(否定形式)转换为正面表达(肯定形式),或将原文的正面表达(肯定形式)转换为反面表达(否定形式)。这样才能既不改变原文意思,又使语句通顺流畅。� 1.正反译� 所谓正反译是指原文通过正面(肯定形式)表达的词或句子,译文以反面(否定形式)来表 达。 1)动词及短语,例如:� As a result, many people avoided the very attempts that are the source of true � 译文:结果,很多人没有尝试,而这些尝试正是幸福的源泉。� He felt ill at � 译文:他感到不自在。� 2)有些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可表示否定意义,例如: At present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although more as a self-evident statement than on the base of a closely-reasoned scientific � 译文:目前,这个观点已被普遍接受,虽然它是不言而喻的,并不是根据科学严密推理而证明的。� 3)形容词及其短语,例如: The light in the classroom is � 译文:教室里的光线不足。� 4)介词及其短语,例如: His answer is beside the � 译文:他的回答文不对题。� 5)连接词,例如: The soldiers would fight to death before they � 译文:战士们宁愿战死也决不投降。� 6)名词,例如: Behave yourself during my � 译文:我不在时要规矩点。� 7)习惯用法,例如: He is anything but a � 译文:他决不是一个作家。� The islanders found themselves far from ready to fight the � 译文:岛民发现自己远远没有做好作战准备。� The decision has to � 译文:决定尚未作出。� 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 译文:无论怎样聪明的父亲也不见得了解自己的孩子。� 2.反正译� 所谓反正译是指原文通过反面(否定形式)表达的词或句子,译文以正面(肯定形式)来表达。� 1)动词及短语,例如: The doubt was still unsolved after his repeated � 译文:虽经他一再解释,疑团仍然存在。� The examination left no doubt that the patient had died of � 译文:调查结果清楚的说明病人死于癌症。� 2)副词,例如: It is the only possession that I have not given � 译文:这是我所保留的唯一财产。� 3)形容词及其短语,例如: He was an indecisive sort of person and always capricious(反复无常的)� 译文:他这个人优柔寡断,而且总是反复无常。� 4)介词及其短语,例如: The whole gun was no longer than eight � 译文:整枝枪的长度只有8英寸。� The problem is not beyond our � 译文:这个问题我们能解决。� 5)名词,例如: He showed a strong dislike for father’s � 译文:他对他父亲的生意表现出强烈的厌恶。� 6)句子,例如: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incidents wasn’t lost on � 译文:这些事件引起了我们的重视。� 7)习惯用法,例如: no … less than, no … more than,“和 … … 一样”� 例如:� Violent video games appeared no more likely to cause loss of temper than other forms of 译文:含有暴力内容的电子游戏和其他形式的游戏一样,似乎都不大可能使人受挫发火。� 四、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考试中,除了很好的应用翻译技巧以外,还要注意避免一些错误,防止不必要的丢分。考试中考生在翻译方面常见的失误通常表现在指代关系的误译、时态的误译和语态的误译这三个方面。� 1.指代关系的误译� 在原文中有时会出现代词或有指代意义的动词,很多考生直接将这些指代词按照该词的意思翻译。� 因此,翻译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或通过语法分析,正确理解指代部分的含义,如果需要译出其含义时,要正确表达。在英语中代词的使用频率较高,而汉语则没有频繁使用代词的习惯。另外有时使用代词会使句子意义不明。因此,要结合具体情况,适当的译出指代部分的含义。� 例如:� Money spent on advertising is as well as any money spent that I know It serves directly to assist a rapid distribution of goods at reasonable prices, thereby establishing a firm home By drawing attention to new ideas it helps enormously to raise standards of By helping to increase demand it ensures an increased need for labour and is therefore an effective way to fight It lowers the costs of many services: without advertisements your daily newspaper would cost four times as much, the price of your television licence would need to be doubled, and travel by bus or tube would cost 20 per cent � 译文:很多考生的译文“它直接起到了推动产品能从合理的价格得以销售的作用,从而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国内市场。” 这句译文基本上是准确的,但是句子的主语译为“它”,出现了指代不明确和不符合汉语习惯的错误。� 在原文中,it显然既可能指money,也可能指advertising。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明确指代对象,以免语意不清。而且在汉语中通常很少有“它 … … ,它 … … ,它 … … ”的句式。� 从句子平行结构来看,前一句的money和it都处于主语位置,it有可能指money。但是根据上下文分析,尤其是按照原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没有广告,报纸会比现在贵一倍,… … ),it应指advertising。所以,原文中it应译为“广告”比较恰当。� 2.时态的误译� 英语中有16种时态,每一种时态表示一定的时间概念。由于汉语中动词没有时态的变化,因此需要适当添加表示时间的副词,如:“以前”、“已经”、“现在”、“正在”等等。在增加这些副词时,要注意首先正确理解句中时态的含义。� 例如:� The“shareholder”as such had no knowledge of the lives, thoughts or needs of the workmen employed by the company in which he held shares, and his influence on the relations of capital and labour was not The paid manager acting for the company was in more direct relation with the men and their demands, but even he seldom had that familiar personal knowledge of the workmen the employer had often Indeed just the size of operations and the numbers of workmen involved made such personal relations � 这句话很多考生的译文是:“雇来为公司工作的经理和这些股东关系比较直接,他们直接对股东的要求负责。但是就是这些经理对工人们也很少有个人的了解和接触,而雇主对工人比较熟悉和了解。”� 该译文前半部分翻译还是比较准确,但后半部分中突然冒出“雇主”让人很难理解是从何而来,同句中其他成分是什么关系。� 在原文后一个并列分句中主句是一般过去时,而修饰that familiar personal knowledge的定语从句是过去完成时。由此可见,主句与从句的两种情况不是同时出现的。该错误译文中,用同一时间概念来翻译这样两件事,自然会造成误解和混乱。正确的译文中应恰当的反映出两个时间概念:“ … … 。但是就是这些经理对工人们也很少有个人的了解和接触,而在过去雇主对工人往往比较熟悉和了解。”� 3.语态的误译� 英语中经常出现被动语态,而汉语则多用主动语态。另外,英语中有些动词兼有主动和被动的含义。因此,在翻译时还需要注意原文的语态。� 例如:� If a child failed to hand in his homework in time, he might be severely scolded, even refused any reasonable � 原文并不复杂,很多考生这样翻译:“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及时交家庭作业,这孩子就有可能会被严厉批评,甚至于拒绝合理的帮助。”� 在这个译文中,考生忽略了原文中谓语refuse所表达的语态。原文中refused与scolded并列,同样表达被动语态,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得不到”。因此,正确的译文应为:“ … … ,甚至于不能得到合理的帮助。”
你是CSLG的吧?你知道我是谁吗?
_html看看对你有用吗
最喜欢《傲慢与偏见》 故事主要说的是十八世纪在英国发生的四门婚姻。其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发生在女主角伊丽莎白·班纳特与男主角费茨威廉·达西之间的爱恨情仇。伊丽莎白是个勇于追求爱情、漂亮聪明、坚强可爱的中产阶级女子。故事主要以她对达西先生从一开始的厌恶到尊敬,再到爱慕为线索,也穿插了在几个发生在她身边的幸福或不幸的婚姻,揭示了作者对那个时代女人生活与爱情的理想和期望。 故事中女主角伊丽莎白第一眼看到男主角达西就是不顺眼的,加上男主角个性的傲慢,继而对他有了偏见。而男主角达西,是个不受人欢迎的傲慢男子,也不屑于周遭冷淡的人际关系,对他来说,傲慢也许是有理的,偏见却很无情,这两者产生的冲击是免不了的。两个人之间也因此而常有针锋相对的言辞,彼此之间的傲慢和偏见就造成了一开始的不愉快与误解,但是经过种种事件的澄清,彼此又渐渐产生一点点的感情。达西代表着“傲慢”,伊丽莎白代表着“偏见”,他们一开始都被自己的情绪所牵引。接着一连串对达西不利的流言,更让伊丽莎白对达西反感。当达西向伊丽莎白求婚而遭到拒绝时,他说了一句话:“要是我耍一点手段,把我内心的矛盾掩饰起来,一味地恭维你,使你相信我无论在理智方面、思想方面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是对你怀着无条件的纯洁的爱,那么也许你就不会有这些苛刻的责骂了。可惜无论是什么样的伪装,我都痛恨。”达西没有为了讨好伊丽莎白,而改变他的傲慢性情。伊丽莎白也表现了很真实的自己,彼此都不刻意去营造给人的印象,表现出了最真实的一面。而开始的时候,伊丽莎白一直活在自己的偏见之下,而忽略思考事实的真相,经过达西的解释和自己的判断,才最终找到幸福的归宿。 傲慢与偏见,是我们很常见的弱点和毛病。每一个人其实都很容易被自己的主观印象所驱使,因而容易对别的人下不正确的注解,进而造成了彼此之间的误会。一个人所给予的第一印象固然可以影响到很多事,但并非一定不会改变,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更客观一点的论点,就好像故事中女主角对达西的看法,就是因为了解才有所改变。
4861字。抄的时候自行删减把 《德伯家的苔丝》描绘了一个纯洁女人的悲剧性毁灭。哈代在小说的副标题中称女主人公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公开地向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社会道德挑战。女主人公苔丝是一个勤劳善良、美丽纯朴的农家姑娘,同时在她身上又有着可贵的坚强、自尊和大胆反抗厄运的品格。为了摆脱穷困,她的母亲打发她去有钱的“本家”亚雷家做工,结果遭到亚雷的蹂躏,失去了“清白”。此时的她不公要面对生活的贫困,还要抵御“道德”的压力。她来到牛奶场当女工和来自城里的具有“自由思想”的安玑·克莱尔真心相爱了。新婚之夜,苔丝为了忠实自己的丈夫,向克莱尔讲述了自己以往的“过失”。表现了很高的道德的勇气。当丈夫不能谅解,幸福已经破灭时,她又忍住痛苦,咬紧牙关,毅然地独立谋生。在对待亚雷的态度上,苔丝也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价格尊严。亚雷百般引诱,她不为之所动,并明确表示厌恶。最后,她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死这个毁了她一生的仇人。这一切也导致了苔丝悲剧性的一生,并让她最终走向了毁灭。《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性因素是深刻而又复杂的,无论从哪一个方面单独去论述都是有危险的。所以本文在论述时,就试从苔丝女性悲剧的社会、性格及其必然性等方面,对苔丝的女性悲剧进行探讨。 苔丝女性悲剧的社会因素 女性主义认为自从女性传统地位丧失以后,特别是人类文明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妇女生活便进入父权主义一统天下的漫漫长夜。女性作为男子的附属物和点缀物,其自然属性沦为被奴役的对象,女性被当作一个不完整的存在而遭到以男性为权力核心的社会的压迫。她们在社会上找不到立足之地:她们为寻找自我和刻社会承认而付出的种种努力最终多以悲剧而告终。在不同的社会层次和心理程度上沦为男权文化的牺牲品。 哈代的创作时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动荡的时期。当时英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由此而产生了各种尖锐的矛盾和危机。《苔丝》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一些最严峻的问题的关切和同情。哈代在书中描绘了新兴的工业化和都市文明给古老、乡土的威塞克斯地区带来了冲击,揭露了禁锢众思想、强调贞洁、压抑妇女社会地位的虚伪道德。 主人公苔丝所受的压迫是双重的。在自给自足的小家经济不能维持的条件下,她为了生活,不得不忍受农业资本家的剥削,并受到富家子弟的污辱。但是, 使她陷入绝境的是当时社会的道德偏见。代表这种偏见的克莱尔对她的遗弃,使她精神上遭到更沉重的打击,失掉了生活的信心,终于成为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牺牲品。 在人与环境激烈的冲突中,苔丝的命运必然是悲惨的。苔丝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侵袭到农村并毒化社会气氛的维多利亚时代。她虽然勤劳善良、聪明美丽;但作为一个劳动者,一个无权无钱的工人,社会地位低下,自然会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压迫和凌辱。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那些自食其力的占有少量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农民,都不得不随之破产。苔丝家中的老马被邮车撞死后引起了家中经济生活的改变。在无路可走之下,苔丝不得不委身亚雷。可见,苔丝的悲剧命运和她的经济贫困紧密相连。这是其一。其二,不公正的法律制度也是导致苔丝悲剧的一个因素。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法律制度都是以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和承认剥削阶级压迫人民的权力为前提的,是为维护其反动统治服务的。亚雷在乡野称霸,为非作歹,却受到法律的保护,而苔丝却被判处死刑。这正说明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反动性,表明下层阶级的小人物在社会中是不可能得到公正待遇的。其三,苔丝的毁灭与伪善的宗教也紧密相连。亚雷这个伪善的人物揭露了伪善的教。他是依靠商业致富的资产者和暴发户,是一个“肉欲的人”。他设下圈套引诱了苔丝,却利用《圣经》的典故把责任推到苔丝身上。后来他还居然变成了一个劝人行善的牧师。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宗教只是反动统治阶级麻醉、欺和愚弄劳动人民的一种工具。马克思曾经指出:“基督教带有假仁假义的烙印。”宗教为资产阶级凌辱和玷污妇女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其四,苔丝也是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牺牲品。作品中安玑就是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体现者,他虽然是个有开明思想的知识分子,但他心理深层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他自己也有过放荡行为,并得到苔丝的原谅,但他却不肯原谅原本无辜的苔丝。本阶级的印记仍深深地烙在他的灵魂深处:认为“身份不一样,道德观念也不一样。”还用传统的贞操观来看待一个女人的纯洁与否,对苔丝没有丝毫的同情,置苔丝于痛苦绝望之中,使苔丝又被迫回到亚雷的身边。安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虚伪的资产阶级道德把苔丝推向了悲剧的深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直接给苔丝带来不幸的亚雷,不仅是粗鲁卑俗、胡作非为的乡间恶棍形象,而且是虚伪的宗教和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代表。苔丝再次和亚雷见面的时候,亚雷居然已经当上了牧师,向农民滔滔不绝地宣讲圣经。作者通过亚雷形象的塑造,毫不留情地暴露了英国社会的黑暗和宗教的虚伪。 由此可见,苔丝的悲剧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因此苔丝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苔丝女性悲剧的性格因素 亚里士多德曾不无歧视地为女人下了这样的定义:“女人之为女人是因为她们的身体缺少某些性质,也因为这些天然的缺陷而遭受痛苦。”对女性而言,在以男性利益为主导的社会里,即像是以惊人的毅力付出令人难以承受的牺牲,也很难维护自己的人格。她们或是沦为男性的享乐工具,或是被奚落、冷淡和伤害。 苔丝是哈代塑造的一个全新的妇女典型。她有着双重性格。一方面她敢于反抗传统道德和虚伪的宗教;另一方面又不能长度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的羁绊。特别是后者与她的悲剧命运直接相关。 首先,造成苔丝悲剧的性格方面的因素是大自然赋予她的纯朴,这本能的纯朴使她不能与人面兽心的亚雷相处,也使她不能向心爱的人隐瞒自己的“污点”,因为她没有沾染多少文明,所以也就缺乏功利的计谋。她的纯朴的本能超过了人人与生俱来的保存自己的本能,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她的悲剧,自己是家民的女儿苔丝的祖先曾经是显赫富有的贵族,但到19世纪后期,家族衰败,到她父亲这一辈时,家境变得贫寒。在偶然得知家族背景后,苔丝的父亲为自己的高贵出身而得意洋洋,朴实的德北太太也为丈夫的出身而沾沾自喜。与此相反,苔丝却厌恶父母的庸俗,鄙视这种高贵出身,坚持认为自己是家民的女儿,是先靠自己劳动谋生的,“我本是爹妈养的,我的美貌是我妈给的,她不过是一个挤牛奶的女工罢了”;同时苔丝坚持姓平庸的德北(Durberfield)姓,而不愿姓高贵的德伯(Durberville)姓;当克莱尔提议苔丝改姓德伯,以提高她身躯地位时,苔丝断然拒绝了,以上这些都充分表现出苔丝的质朴,纯真,鄙视门第观念,以劳动为荣的高尚品德。苔丝吃苦耐劳,勇于牺牲,无私奉献,她的家境贫寒,又是家里的老大,所以很早就帮母亲操持家务,任劳任怨。为了家庭,她宁愿牺牲自己。当一家人流落荒野,处于危难之中时,她毅然选择了与亚雷再次同居,但此时她并未因丰裕的物质生活而受到腐蚀,自始自终心中只有克莱尔。苔丝对爱情忠贞不渝,她对克莱尔的要求,不找他少写。为了他,她不惜剪掉自己的眉毛,把脸裹起来,把自己扮成一个丑女。这些都表明苔丝对克莱尔的忠贞不二;她对克莱尔非常崇拜,认为他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男性,是智慧的化身,把他看作天神一般。苔丝蔑视宗教,对宗教持有怀疑态度,当她失身后,改变了对宗教的看法,她不管教规,自行给其私生子洗礼,当牧师不承认此洗礼并不允许按教义埋葬死婴时,她说:“那么我不喜欢你了,我永远也不上你的教堂去了。”从此与宗教断绝了联系。在苔丝当时所处的19世纪后期,法律禁止男子与死去妻子的姐妹结婚,但她蔑视这一法律,认为这一教规跟她早已毫无关系,所以希望丈夫与妹妹日后能共同生活。 另一方面,由于苔丝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残存于农民身上的某些旧道德和宿命观点使她在反抗传统道德时出现了软弱的一面。她在受到世俗舆论、传统道德迫害的同时,又用这一道德标准来静观自己,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她把自己看作一个罪恶的化身”, “她老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注意她的情形,不敢抬头见人“,她比别人更不能忘记自己的耻辱。苔丝正是这样用一张自己织成的道德罗网把自己束缚起来。其实,她的自我束缚意识有其深刻的历史基础,是整个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苔丝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个人,必然会形成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和道德观念,她的思想和行动也必然会受到时代和社会意识的制约。 苔丝认为自己失身后,已是一个罪人,没有资格也不配作克莱尔的妻子。苔丝认为失身是一种罪恶,因此“失身“这一罪恶长期折磨着刀子,压抑着她。她认为在肉体上亚雷才是她真正的丈夫,也就是说,在名义上她是安玑·克莱尔太太,但实际上是亚雷·德伯太太······这些都充分反映出苔丝的道德保守性。尽管人物性格在控悲剧中越来越重要,但导致悲剧结局的决定性力量往往不是性格本身,而是原始形式或变化了的形式的命运。苔丝以失去自我为前提,对克莱尔极度崇拜,极度忠贞。在前面,苔丝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中已提到了一些内容,文中她说:“我一定象你一个可怜的奴隶一样,绝对地服从你,就是你让我死,我也不违背你。”“你所想的也就是我所想的——我对于一件事自己并没有主意,只是你怎么想,我也怎么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保守性,加重了苔丝命运的悲剧性。 苔丝命运悲剧的必然性 苔丝的悲剧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和不可知的命运造成的在作品中,哈代通过设置许多偶然巧合的情节让人感到苔丝的一生好像都由命运作祟,是命运把她一步步推向悲剧的结局。其实不然,因为偶然性与必然性紧密相连,偶然性是许多社会必然性与自然必然性的交叉点,是必然性的一种反映。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苔丝,其悲剧命运是社会规律的必然反映。哈代在作品中用“一道深不可测的鸿沟”暗示了苔丝的悲剧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他通过法律判处苔丝死刑的描写,把主人公毁灭的真正原因从神秘的命运移到了现实世界。卢那察尔斯基曾指出:天命是由种种社会情况、疾病、灾难等幻化出来的,同时它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可见,导致苔丝悲剧的不是盲目的无从追究责任的命运,而是环境和社会的力量,也是必然的。 如果苦难落在一个生性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硕受地接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只有当他表现出竖毅和斗争的时候,才有真正的悲剧,哪能怕表现出的仅仅是片刻的省略、激情和灵感,是他有超越平时的自己。悲剧全在于对灾难的反抗。当不幸和苦难降临时,苔丝仍然做殊死的抗争,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超越它们,显示出超常的精神力量、惊人的生存欲望和抗争精神,把人的生存本质、人的自由意志和生命力提升到超然的高度。虽然命运使纯洁的苔丝被资产阶级虚伪的伦理道德打入深渊,也仍未就此屈服。其悲剧色彩也就更加浓重。 通过对苔丝这一女性悲剧形象的阅读,我们对当代妇女解放运动和新女性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综观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可以发现,6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的最初阶段,是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女权阶段”。女性渴望在历史的线性时间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要求在象征秩序中获得同男人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如选举权、同工同酬,职业认可。中期的新一代女性主义者,已不再局限于争取上述权利。她们一反初期注重平等的态度,转而强调女性与男性的“性差异”,并以此差异否定男性象征秩序。倡导女性的经验由女性自己来书写。进入80年代以后,出现了以强调“女人”为特征的新女性主义。它不再固着于男女间的对抗和女性一元论。而是提出了多元论。强调男女文化话语的互补关系;注重女权、女性、女人的统一性。伍尔夫说:“一个人,如果是个纯粹的男人或是妇人,那将是天大的不幸。无论任何人,都应当是一个具有妇人味的男人或是一个具有男人味的女人。”那么,发展双性气质,形成双性化人格,构建“统一的双重性别角色”当成为文明进步和妇女解放运动的最终奋斗目标。 哈代以满怀的同情和高度的良知给我们展示了苔丝这一饱受社会压迫的女性悲剧形象。他饱蘸同情的笔触所到之处,让我们窥见了男权中心社会里妇女的生存状态。而他所塑造的苔丝这一令人心疼和难以忘怀的女性形象与其说是地域性解读,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妇女生存状态的反思,更是启示,对当代的妇女解放运动同样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简爱 《简·爱》1847是一部自传成分很浓的小说,虽然书中的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女主人公以及其他许多人物的生活、环境,甚至许多生活细节,都是取自作者及其周围人的真实经验。作者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在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放弃了家庭教师的谋生之路。她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利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然而由于没有人来就读,学校没能办成。但是她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简·爱》写于1846年,是夏洛蒂的第二部小说。她借一个出身寒微的年轻女子奋斗的经历,抒发了自己胸中的积愫,深深打动了当时的读者。小说于1847年秋以柯勒·贝尔的笔名发表,随即在次年又相继两次再版。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由此进入英国著名小说家的行列。 《简·爱》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小说的真实性和强烈的感染力,还在于小说塑造了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小说中简·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生动地展现了的那火一样的热情和赤诚的心灵,强烈地透露出她的爱情观。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蠢,显示出自强自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大胆地爱自己所爱,然而当她发现自己所爱之人还有妻子的时候,又毅然离开她所留恋的人和地方。小说表达出的思想,即妇女不甘于社会指定她们的地位而要求在工作上以至婚姻上独立平等的思想,在当时不同凡响,对英国文坛也是一大震动。小说的虚构结尾,描写简爱获得一笔遗产,回到孤独无助的罗切斯特身边。这一情节虽然值得推敲,但是它显露出作者的理想—女性在经济、社会地位以及家庭中的独立平等以及对爱情的忠贞不移。 在写作风格上,夏洛蒂也独树一帜。她文笔简洁而传神,质朴而生动,加之第一人称的叙述语言,使得小说贴近读者,贴近现实。同时,小说又体现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特点,显示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诗人的气质。作者在叙述中自然地使用了梦境、幻觉、预感和象征、隐喻等手法,使小说的“自然”境界扑朔朦胧,情节扣人心弦。 在当今文坛中,有人批评小说缺乏对社会现实更理智而深刻的分析。在对疯女人的描写中,过多地追求“哥特式小说”的神秘气氛而减弱了表现现实的真实性。在对牧师圣约翰的描写上,美化他献身基督教的传道事业,而掩盖了殖民主义者文化侵略的性质。小说中所表现的这些局限性的成因很复杂,有的是受作者本人的阅历所限她只活了39岁,有的是因作品本身形式的特点而定,而有的则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所至。总之,一百多年来,《简·爱》的影响不衰,作家、评论家对它的热情不成。它至今仍然是广大读者喜爱的书。
重点刊登关于外国古典和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的研究论文,关于当代文学思潮、理论流派及重要思想理论家的研究论文,关于中外文学关系、中外作家作品的比较方面的研究论文等,最及时地提供关于外国文学研究的第一手重要信息。
私下给你吧,粘贴的不行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自考毕业论文选题目录一、现代汉语部分二、写作部分三、文学理论部分四、美学部分五、现代文学部分六、古代文学部分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八、语言学概论部分九、外国文学部分十、民间文学部分十一、古代汉语部分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一、现代汉语部分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语法中的语义因素“是”字用法研究语用与语法的关系新兴词缀研究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新兴辞格研究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方言现象专题报告代词的语用研究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助动词的语用研究时下新词描写句型的语用研究语气词的语用研究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二、写作部分论小说的叙述视角论小说的误乐性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论小说的新典型观论小说语言的创新论小说的写作技巧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意识流写法的魅力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文学创作情感论论张洁小说的艺术三、文学理论部分论艺术真实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论艺术直觉论艺术虚构论典型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9.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论审美变形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主题四、美学部分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论朴素美蔡仪美学思想述评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评李泽厚美学思想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人类审美态度的演进历程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情趣考察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美育与社会人文精神的转化与重建美育与社会的文明进步审美与文化的关系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论宗白华美学思想论审美现代性广告的审美特征论析论诗歌语言五、现代文学部分冰心小诗研究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故事新编》研究“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吴荪甫的悲剧特征《腐蚀》的艺术特征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徐志摩诗歌研究---以《再别康桥》为例废名小说主题与艺术风格《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四世同堂》的艺术特征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五四”乡土小说研究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林语堂的散文艺术新感觉派小说艺术“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征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散文化问题胡风的诗和诗论路翎小说艺术研究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太阳”意象茅盾小说中的“理性化”特征戴望舒诗歌研究---以《雨巷》为例瞿秋白杂文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题曹禺剧作的“生命”主题曹禺《雷雨》的结构艺术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试论高觉新形象《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苏青小说研究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择一角度)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赵树理小说民间化特征论徐志摩的诗论闻一多的诗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思想论穆旦的诗曹禺与夏衍戏剧之比较论沈从文的《边城》萧军小说研究论田汉的戏剧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丁玲小说研究六、古代文学部分《诗经》的审美学特色论《诗经》中的征役诗论《诗经》中的婚恋诗论《诗经》中的史诗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先秦史传寓言研究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吕氏春秋》与杂家《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论《左传》的妇女形象《战国策》的艺术成就《战国策》名篇研究老子的思想《老子》的艺术特色《庄子》的艺术特色《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23.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24.《史记》所描写的游侠25.《史记》所描写的刺客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27.《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曹操与诗文革新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论曹操的散文创作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论曹丕的文学成就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阮籍诗歌的美学倾向论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与山水诗陆机、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论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论李白的自由精神论李白的情感世界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论王维的“诗中有画”唐代各类题材诗歌研究(任选一类)唐代各体诗歌研究(任选一体)唐代诗人研究(可选一人,也可选数人进行比较研究)唐诗的精神风貌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唐诗创作之关系(可只论述唐诗创作与某一方面因素的关系)对宋诗的研究可参照以上七个方面拟题论李贺诗的怪诞李贺诗与屈原赋论李商隐诗的朦胧美论白居易的新乐府论白居易的感伤诗唐代进士与文学的关系杜牧的史论诗论韩愈散文的“气”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唐传奇名篇研究(可任选一篇分析)唐传奇与佛教唐传奇与道教唐传奇题材类型研究(可任选一类题材研究)唐传奇作家研究(可任选一位作家作综合研究)唐传奇的审美风格唐传奇与中国古代小说唐传奇与中国古代戏曲唐传奇的叙事特征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唐传奇的抒情特征唐代小说的创作观念唐代小说专书研究唐代小说的各类主题研究唐代各体散文研究唐代散文家研究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唐代散文的思想特色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散文创作之关系对宋文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向自行拟题苏洵散文研究论苏轼的“超然”试论宋词婉约派在美学上的意义试论宋词豪放派在美学上的意义论皮日休、陆龟蒙的小品文从文艺政策看唐诗的繁荣论文人山水诗的寄托论王安石的咏史诗论杜牧的咏史诗李清照的词论及其实践李清照之人格与风格苏轼各体词研究苏词的风格苏轼的词论特色与其词创作的关系对辛词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面自行拟题苏、辛词与豪放词派之关系论咏物诗论晚唐小品文的艺术追求温庭筠、韦庄词之比较论节奏──古典叙事散文的抒情化调节机制《三言》名篇研究(可只取一篇或一个系列分析)《三言》人物形象研究(商人、妇女、僧道、文人、市民等各类人物,可只取其一)《三言》思想倾向研究《三言》创作技巧研究《三言》与中国古代小说之关系《三言》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三言》与冯梦龙的文学创作活动《二拍》研究(参照《三言》研究诸方面自行拟题)明代散曲与民歌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郁离子》研究高启诗文的艺术特征吴伟业的叙事诗艺术《花间集》风格论《花间集》题材论《花间集》与唐宋词史论贾宝玉(或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水浒传》人物论(任选其一)《水浒传》风格论《水浒传》接受史《水浒传》与中国文化精神《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任选其一)《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精神《西游记》孙悟空、唐僧形象分析论《儒林外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试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探索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茶馆》简论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金庸小说主题论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论邓友梅《那五》的艺术典型试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新突破试论《人生》中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陈忠实《白鹿原》研究(自拟题目)苏童小说研究---以《米》为例余华小说艺术探讨试论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试论五十年代的“创业者”梁生宝与八十年代的改革者武耕新形象的异同试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废都》研究(以《废都》为论述对象,自拟题目,如人物、结构、语言等)试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试论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或《四牌楼》的思想艺术特色试论王安忆《长恨歌》试论茹志鹃小说创作独具的审美特征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研究试论池莉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张平《抉择》的意义试论“先锋派”小说的创新与不足试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试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特色试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试论徐迟对报告文学的新贡献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八、语言学概论部分试论语言符号与其他人工符号的异同从社会功能看语言的本质汉语词义的演变××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话一般词汇的消长谈句型变换与语言表达试论词义的模糊性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研究浅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试论社会方言与言语社团的关系九、外国文学部分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评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评莫里哀的喜剧艺术评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评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评普希金的抒情诗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金钱”主题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艺术)评左拉创作的自然主义倾向评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可选择其中一部)评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评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复调”艺术评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评《静静顿河》的艺术成就从《双城记》来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评《简爱》的爱情主题评《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评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十、民间文学部分当代中小学生新编顺口溜论当代社会顺口溜论当代笑话论论民间文学的实用性论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论民间文学的传统性论民间文学的集体性论民间文学与表演性的关系论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民间文学与风俗习惯的关系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论民间文学在生产劳动中的实用价值民间文学总结劳动经验论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论民间文学的娱乐功能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论洪水神话论神话的艺术特征论神话的影响论×地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论×地的人物传说论×地的能工巧匠传说论×地的英雄传说论×地的历史传说论×地的地方传说26.论×地的风俗传说论×地长工与地主的故事28.论×地的劳动故事29.论×地的家庭故事30.论×地的爱情故事论×地生活故事的类型问题论×地的嘲讽笑话论×地的幽默笑话论民间笑话的艺术成就论民间笑话的美学意义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内容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分类38论×地的精灵童话(故事)40.论×地的人物童话(故事)论×地的童话的艺术特色论×地的民谣论×地的民歌论×地的山歌论×地的民间小调论×族民歌论×地的劳动歌论×地的农民苦歌论×地的长工歌谣论×地的工人苦歌论×地的妇女苦歌论×地的讽刺歌谣论×地的情歌论×地的仪式歌论×地的儿歌、童谣论民间歌谣的艺术特点论×地的政治谚语论×地的劳动谚语论×地的谚语的艺术特点论谜语的历史论×地的谜语内容论×地的谜语分类论地的谜语艺术特征论×地歇后语分类论×地民间长诗的艺术特色论×地相声论×地快书、快板十一、古代汉语部分论汉字的性质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许慎六书说论评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现代汉字构形特点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汉字考释方法述评汉字析形方法研讨汉字教学方法研究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汉字起源研究述评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形声字起源试论甲骨文形声字研究《说文》省声研究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汉字前途讨论述评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论汉字的音义联系江永“女书”源流研究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主谓间“之”字探源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研究论语文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语文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论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论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语文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初、高中;各种版本均可)论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关系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语文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个性关系论语文教学中××模式(或方法)的运用作文批改的多种方式及效果论作文测评的效度与信度论阅读题型的设计语文素质的构成及培养思考语文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或科学意识)中学语文加大文言文内容的价值探讨论说话(或听话、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论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文学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语文教师科研意识和行为研究探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语文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的关系
二OO三年4月,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理论刊物《批评探索》在芝加哥召开了一次专题研讨会,议题为“文学批评理论”的未来。与会的文学批评理论家面对网络时代给文学批评提出的挑战,提出了文学批评理论探索应该关注的一些新的问题(王宁:2005 3-13),其中之一就是在新媒体迅速发展,因特网以其不可抗拒的力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新环境下,文学批评的理论探索应如何开拓新的领域。这一重要问题也同样摆在中国的文学翻译批评界的面前。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在这个重要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内,读者借助网络所提供的特别空间介入文学翻译批评的积极极意义,以及文学翻译批评理论必须应对与思考的有关问题。一、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类型与特点网络批评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文化的普泛化使网络批评应运而生。关注文学翻译的广大读者通过快速而便捷的网络,一方面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到外国文学的翻译与出版情况,同时也可以就翻译及与翻译相关的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由此而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批评力量。关于“网络批评”,就其广义而言,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借助网络平台传授、扩散原本发表在传统媒体、专业期刊上的大量媒体言论和学术批评文章。二是“网络自身生产的”批评言论。而就其狭义而言,网络批评是指后者,有学者称这种批评,“还仅仅是一种‘泛批评’,一种前批评状态的小情绪,小言论、小感慨……”(黄集伟:2001)“泛”与“小”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狭义的网络批评的基本特征。而对“泛”,我们可以有不同解释,它可以指“宽泛”,也可以指“范畴的不确定”,因“泛”而可能缺乏深度,因“范畴的不确定”而可能导致“不着边际”。至于“小”,则与“大”相对。如果按照传统的理解,唯有严肃的“学术批评”是大雅之堂,是“大写的批评”,那么从消极的意义看,被冠之于“小”的网络批评则有可能因其是“小情绪、小言论、小感慨”而被视为“小敲小打”,“雕虫小技”,甚至从事这种批评的“主体”也有可能戴上“小人”的帽子。就我们的理解,此处的“小”,也可以从积极的意义而论,“小”为“短小”,短少而精悍,与学术批评的“长篇大论”相对,不以系统性见长,而以“针对性”著称。在本文中, 我们不拟就“网络批评”作带有感情色彩的是非判断,而试图针对我国的文学翻译批评的现状,就读者利用网络参与文学翻译批评这一值得关注的现象作一理性的分析与思考。近几年来,普通读者借助网络介入文学翻译批评的势头越来越明显,一些在出版外国文学作品方面经验丰富的出版社与实力不可小视的图书销售网络也积极参与,针对相对活跃的文学翻译作品读者群,或开办网站,或设立文学翻译作品评论专页,引导广大读者进一步关注文学翻译作品,就总体的文学翻译或具体的翻译作品展开批评与讨论。读者、出版社和图书销售网络由此而形成了一个以“评论”或“批评”为纽带的互动网,对翻译质量的提高,翻译作品的生产与流通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借助网络而开展的文学翻译批评具有时兴的网络批评那种与生俱来的特点,如黄集伟所总结的“尖锐、及时、放肆、放流”等特点,这些特点与网络的快速性、虚拟性和开放性是紧密相联的。除了这些特点之外,文学翻译的网络批评还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下面我们结合网络批评的形式及实例对其特点作一简要分析。在目前网上展开的有关翻译的讨论或批评,我们发现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引导讨论型”,主要是在有关出版社或图书销售网在其网站开辟的翻译图书评论区内,转载选自报刊杂志的某篇评论文章,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目前在外国文学翻译作品出版方面比较有影响的几家出版社,都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辟有翻译图书评论区,如上海译文设有“译文论坛”,在此论坛下,设有“译文论坛交流区”;译林出版社在其“译林网”上,辟有“翻译在线”和“译林图书评论”等。在这些专题区或交流区中,从报刊杂志转贴的文章一般都有相当的理论深度,观点明确,且有启发性。读者结合自己阅读的图书,在这些文章的启发下,往往会跟着发表自己的观点。如上海译文出版社在2003年推出米兰•昆德拉系列翻译作品后,国内读者界反响热烈,不少作家、学者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许多网站纷纷转载,由此而带动了许多普通的读者的积极参与。一般来说,凡观点鲜明、批评尖锐的文章在网络中都比较受人关注,跟着发表观点的读者也比较多。如《新京报》发表的一篇署名卡尔文的文章,题目为《对新版昆德拉译本的批评》。此文发表后,几乎国内各大网络均予转载,上海译文出版社在其讨论区也贴出此文,跟贴的读者甚众,由此而掀起了有关译文版昆德拉译本质量的热烈讨论。这种类型的讨论由于是在积极的引导下进行的,讨论的重点突出,读者的评论也比较理性,因此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批评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这种引导讨论型的批评中,读者的观点和思考可以得到充分的表达,被转载的文章给读者以启发,促进了讨论,读者的观点反过来又开拓了讨论的广度与深度。二是“主题探讨型”,主要是以某部在社会中产生了巨大反响的翻译作品或在读者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的外国作家为中心,读者通过网络自动形成了一个类似于俱乐部的松散圈子,就某部翻译作品或某位外国作家展开探讨。应该说,网络的开放性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发表言论的广阔空间,而网络的即时性又为广大读者介入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提供了机会。近几年来,国内的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界借助传统媒体与网络的互动,形成了米兰•昆德拉热、《哈利•波特》热和《魔戒》热。在网上,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着有关作品和作家,聚集着相当众多的读者,类似于“米兰•昆德拉俱乐部”、“哈利•波特迷”和“托尔金迷”等主题鲜明的网络讨论区也应运而生。如在一些奇幻文学的网站上,《魔戒》的作者托尔金拥有众多的读者,他们十分喜爱托尔金,由喜爱进而关注托尔金的作品的翻译,结合原文和台湾版的《魔戒》系列,对译林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的《魔戒》系列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批评,如译本对比、错译分析、译文风格探讨和专有名词的翻译原则谈等等,内容涉及到翻译的认识层面、文化层面和语言层面。有的读者在网上发表的批评文章长达万字,如署名Darkamage 的一篇题为《〈精灵宝钻〉第九章翻译的问题》(见译文网“精灵宝钻”讨论网 2004年7月20日)的文章,列举了该章翻译的100余个问题,有对原文的解读,有对翻译的分析,还提出了参考译文,以文本为依据,借助实例展开有理有据的分析,表现出了作者强烈的文学翻译批评意识和良好的翻译素质。又如围绕着人民文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哈利•波特》系列,网上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有关该系列翻译的批评文字。更具有特殊意义的是,哈利•波利迷们甚至在对人民文学版《哈利•波特》前四部的翻译提出质疑的基础上,不等该出版社引进了版权的《哈利•波利》第五部即《哈利•波利与凤凰令》的问世,便在国内网站上推出了书迷们自己翻译的“网络译本”。这种网络译本是否侵权,我们暂且不论,但由对翻译的“不满”到通过网络推出自己的翻译,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朝翻译批评的“开拓翻译可能性”的目标迈了一步。这一类型的翻译批评有着十分明显的特征:一是主题明确,针对性强;二是出于对作家的喜爱,情感性强,若没有理性的引导,容易出现偏激,如众多网迷就发出了“抵制译林版《魔戒》系列”的强烈呼声;三是所涉及的作家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也有着广泛影响,因此主题探讨型的批评也有着不断深入的可能。三是“私语批评型”。这类的批评文字常见于个人开设的网页。互联网所提供的广阔的交流空间似乎在慢慢地使人们的私人空间公开化,连“日记”这种最私密的个人表达形式也开始“网络化”,出现了所谓的“网上日记”。在这类网上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最多的内容是有关个人的阅读感受的,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到对文学翻译作品的阅读、理解与评论。我们曾对最近几年出版的几部外国文学作品在网上进行搜索,发现有相当数量的评论文字,其中是以网上日记的形式出现的。这类的批评不同于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论及的“引导讨论型”和“主题探讨型”批评,因带有“日记”的属性,表达上具有十分明显的“私语”特征:由感而发,娓娓道来,语气冷静,才有偏激。如在2005年6月9日,我们在网上检索到了一位网友于6月6日写的一篇“日记”,题为《由karenin 想起的》,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谈到翻译,目前面临着一个困境。因为一个译本只是译者对作品的解读,做到十分完美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可避免有感情因素的侵入。一个优秀的译者,应该有勇气保留作者原来的词汇而不是单纯追求词汇的丰富化。而这一点恰恰是读者不能评判的。因为大多数读者不可能接触到原文,而会简单地把译文词汇丰富的变化当作译者的成就。而这就给译者一种压力,使得他有时不能把握原则。”(见 jaleo/)。读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透过冷静的笔调所表现的批评精神,作者对目前某些翻译倾向的看法相当有见地。除了以上三类批评,我们在盛行的各种交流区,也常可搜索到一些评论翻译作品的内容。因为是以聊天的形式展开的,有关翻译的网上交流没有固定的主题,你一言,我一句,大多是对某部翻译作品或某位外国作家整体性的肯定或否定,少有深入的探讨,且缺乏理性,语气比较偏激,我们称之为“流散型批评”:“流”是指话题的流动,不固定,难以集中深入;“散”则是此类的评论大多限于只言片语,散乱,散漫,言散神也散,因此,这类批评少有积极的意义,不在我们关注的范围之内。二、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积极意义与局限在上文中,我们对网络上出现的有关外国文学翻译作品的批评文字作了大致的分类,并对其特点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下面我们再深入一步,先看一看文字翻译网络批评到底有着怎样的积极意义。要探讨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意义,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翻译批评的根本目的何在。近几年来,国内翻译批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于翻译批评的目的,也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在最近出版的《翻译批评导论》一书中,作者观点十分明确:“翻译批评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翻译质量、促进翻译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健康发展。”(杨晓荣:2005 21)对这一观点,笔者基本表示赞同,在《翻译论》一书,我们对翻译批评的目的也作了明确的表述:“就翻译批评的目的而言,它并不仅仅在于对具体译作或译法作裁判性的是非判别,更在于对翻译活动何以进行、如何进行加以反思与检讨,进而开拓翻译的可行性,促进翻译活动健康而积极的发展,体现翻译活动具备的各种价值,真正起到翻译活动应有的作用。”(许钧:2003 403)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最根本的一点,那就是翻译批评的目的,在于促进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意义加以认识。1.网络批评的广泛性有助于促进更多的读者关心与理解翻译。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翻译活动历史悠久。“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都是一项极其古老的活动。事实上,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语言的翻译几乎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两个原始部落间的关系,从势不两立到相互友善,无不有赖于语言和思想的交流,有赖于相互理解,有赖于翻译。”(谭载喜:1991 3)确实,翻译活动在人类的文化交流中一直在广泛地进行着,且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历史上却很少得到世人的关注。关于翻译的本质、翻译的目的、翻译的作用,普通大众更少有人去思考;至于如何翻译,翻译有怎样的障碍,如何去克服这些障碍,一般的读者也根本不会去问津。但是随着互联网介入到普遍民众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借助网络的便捷条件,一些读者对于翻译展开的评论或对某些畅销的外国文学作品的激烈批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去关注翻译,认识翻译,思考翻译,把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引向深处。而随着普通读者对翻译活动的不断关注,原本基本上不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自己研究视野内的一些学者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活动,以他们所在的学科的理论来关照与研究翻译问题。如针对目前翻译界出现的“翻译质量危机”,我们发现在“译林图书评论”的交流区内贴有邱华栋的一段话:“文化是一种积累,翻译又是一种文化间的对话,而如今出现的一些翻译现象完全可以说是在金钱驱使下的文化对话的谋杀行为!”此语言辞固然激烈,但具有警世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翻译界对自身的警觉,去思考翻译活动有可能出现的对跨文化交流的反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随着网络的普泛化,网上关于翻译活动的批评越多,呼声越高,越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普通读者去关心翻译事业,同时可以促使翻译学界和相关学科的学者开拓视野,去发现有关翻译的新问题,进而加以思考与研究。2.网络批评的不拘一格,有助于丰富翻译批评的形式,作为学术性翻译批评的有益补充。在一般的认识中,人们往往强调网络批评的“放肆”与“放任”,关注的是其不负责任和消极的一面。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普遍读者的积极参与,以批评的目光去发现翻译的问题,提出翻译的问题,恰恰是对翻译事业的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而在网络上,普通读者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加入对翻译问题的讨论,更是对传统的翻译批评形式的不断拓展和丰富。从理论上讲,目前翻译理论界对翻译批评的方法的探讨已经达到相当的深度,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译文与原文的静态对比的传统的文学翻译批评形式。但从目前一些学术刊物上刊载的翻译批评文章看,可以说更多的还是文本的对比和分析。而对有关翻译的热点问题、对翻译文本的选择问题却关注不够。在网络上,我们发现,翻译批评的视野比较开阔,形式也相当多种多样。特别是在“引导讨论型”的网络批评中,参与者较多,意见交流及时,且持续时间长,既保证了思想交锋与交流的及时性,又有助于批评与讨论的不断深入。而一般的学术杂志,出版周期长,批评少有交锋。即使有,也只是一个回合,难以深入。此外,在网上的批评中,我们既可见到说理充分的长篇大论,又有大量的一针见血的短小“酷评”;既有对译文质量的分析对比,也有对翻译态度的道德评判;既有网友间不同思想观点的相互交流,也有直指出版社或译者的“质疑和批评”。从内容上看,既有对译文“正误性”的是非评判,也有整体性的评价;既有对译文“准确性”的关注,也有对译文“文学性”的强调;既有对翻译界共性问题的讨论,也有对被学术界忽视的问题批评。应该说,形式丰富多样,生动活泼,虽然有的过于尖锐,甚至过于情绪化,观点偏激,但从根本上看,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是对翻译批评的有效形式的丰富与补充。3.网络批评的互动性,借助于出版者、译者与读者的直接交流,有助于开拓翻译的可能性,提高翻译质量。在以往的翻译批评中,由于有关报刊杂志所提供的交流空间有限,普通读者很难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更少有机会和出版社与译者直接交流与探讨。而互联网所开拓的广阔的空间则为出版者、译者和广大读者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在上文我们论及的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子中,无论引导讨论型,还是主题探讨型的网络批评,我们都可以看到出版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如《魔戒》系列的出版者就积极地回应了广大读者针对《魔戒》系列,特别是《精灵宝钻》一书的翻译提出的许多尖锐意见,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听取广大读者的批评意见,一方面对原来的译文进行修改与修订。如译林出版社“在出版社的网站上开设了关于《精灵宝钻》翻译问题的讨论专版,责任编辑对情况进行了公开解释,并欢迎网友提出翻译修改意见。同时,一份征求修改意见的声明也被张贴到一些奇幻文学网站。”(田志凌:2005)批评者与出版者的交流与互动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的意义,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魔戒》系列的翻译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直接促进作用,更在于网络批评构成了对整个翻译出版工作的“群体监督力”,将有力地促进出版者对翻译出版物质量的关注与保证。此外,网友对米兰•昆德拉系列作品和对《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翻译的关注和批评,都直接拉近了出版者、译者和广大读者之间的距离,昆德拉作品系列的主要译家之一余中先先生和《哈利•波利》的主要译者马爱农都在不同的场合肯定了网络批评的价值,本人作为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译者,也从网络批评中得到了不少启发。归纳起来,至少有如下三点:一是网络读者的批评犹如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勒斯之剑,有助于出版社和译者端正态度,认真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与出版工作。二是网络批评可以帮助出版者和译者发现存在的翻译与出版问题,有助于翻译与出版工作质量的提高。三是有助于了解读者的心声,开拓出版社和译者的视野,把更多更好的外国文学作品翻译介绍给广大读者,促进翻译事业健康的发展。网络批评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网络批评也有着与生俱来的一些特殊和局限。从目前我们在网络上所接触的有关文学翻译的各种批评看,其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从众性,跟风现象比较突出。网上出现一个重要帖子,特别是某种具有轰动效应的帖子,网友们容易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纷纷跟帖,人云亦云,缺乏深刻的思考,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批评意见缺乏独立判断的品格,使批评的内在品质大打折扣。二是粗俗性,有的批评缺乏自律,出现脏话、粗话,甚至谩骂性的文字。健康的翻译批评应该是与人为善,对事不对人。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是个个人匿名与集体匿名的集合体。因其虚拟性和匿名化,网络一方面有利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同时为某些不健康的批评风气提供了滋生的条件。三是复制性,容易产生大量泡沫性的批评言论。网络即时、便捷,易于思想的传播,但同时,追求信息的即时性往往使某些批评过于浮躁,浮泛,经不起理性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网络批评的这些局限和不足,应该引起我们充分的警觉,对之加以理性的引导,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文学翻译的网络批评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三.关于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几点理论思考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兴起在凸现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暴露了它的局限和不足,从而给译学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其中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从理论的高度加以审视。首先是关于批评主体地位的思考。在翻译批评理论界,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即翻译批评有着某种特殊性,对翻译批评者也有着特殊的要求:批评主体应该精通双语,最好既要有翻译实践经验,也要有较高的翻译理论素养。就其根本而言,对翻译批评主体的这一要求实际上是基于以“原文为中心”的传统翻译观。按照传统的翻译观,翻译是以原文为中心的语言转换,译文是原文的某种“摹仿”,具有从属性。若要对译文作出评价,必须要以原文为根本的参照,因此,不精通原文的人,便没有批评的资格。应该说,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传统的翻译观逐渐被动摇。特别是接受美学给予了翻译理论以深刻的启发,在翻译的生产、传播和流通过程中,读者的地位得到了承认,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网络批评的兴起又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正确认识读者批评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思考的空间。王岳川认为:“网络和电视正在改写着当代文化批评的品格,同时也改写着批评主体的身份和地位。尼采杀死了‘上帝’,德里达杀死了‘人’,罗兰•巴特杀死了‘作者’。[…] 接受美学给我们的毋宁就是:读者大于作者,意义的可能性大于意义的原生性。”(王岳川:2004)从以作者为中心到以读者为中心,从一切以原文本的意义为准绳到以读者的阐释为依归,面对这看似冲突的两极,翻译批评必须明确自己的理论立场。我们认为,接受美学强调读者重要地位,并不意味着对作者的拒斥;罗兰•巴特宣称“作者死了”,并不意味着读者可以无视文本的客观存在,对文本加以任意的解释。然而,对于翻译批评而言,问题并不这么简单,普通读者面对的是译文,而从原文到译文则经历了一个理解、阐释与再创造的符号转换过程。问题是:作为面对译文的普通读者,如果他不懂外文,是否可以或有权对译文作出批评?此外,如果不了解原文,不了解翻译活动的复杂过程,读者对译文所作的批评是否可信?是否有着积极的价值?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回答无疑是肯定的。从理论上讲,译文一旦进入新的文化空间,便拥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生命,而面对这一新的生命体,目的语读者自然拥有理解与阐释的权利,评论或批评的权利,因为说到底,译文一旦进入流通领域,文本便呈开放的系统,一切都有赖于读者的参与。如果没有广大读者的阅读理解与阐释活动,那么作为原作生命延续和拓展的译文便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网络批评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它给广大读者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有利于文学翻译作品的传播和流通。此外,翻译过程,不是由原文到译文的一个封闭的语言转换过程,从广义上讲,是一个包括文本选择、生成和传播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文本的读者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位置,他们针对这个复杂过程中所涉及的任何现象、任何因素所发表的看法或观点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也不失其积极的意义。就此而言,读者作为批评的主体不仅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理应得到翻译批评理论的关注和肯定。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我们在以往的翻译批评研究中,对于读者批评,特别是对在最近几年兴起的广大读者积极参与的网络批评,我们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更没有从理论的高度对涉及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一点,应该引起翻译批评理论研究界的高度重视。其次是关于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有效性的问题。在上文中,对此问题我们已经有所涉及。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读者拥有了无限的交流空间,同时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积极交流,畅所欲言自然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因此而出现了一些消极的,甚至不健康的批评行为。我们确实看到,网络批评中存在着大量激烈的言论,情绪化的指责,甚至有伤人格的攻击;此外,还有不少泡沫化的重复信息。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文学翻译批评的有效性,应该引起翻译批评理论界的警觉。为了保证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有效性,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促进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翻译批评理论界应采取积极的举措,参与构建多元互动的翻译批评公共空间,具体想法有如下几点:第一,高度关注网络批评,敏锐地掌握网络批评的发展趋势。第二,与有关出版社一起合作,完善译文交流空间。第三,积极介入网络批评,引导读者进行建设性的翻译批评。第四,及时发现网络批评中出现的问题,从理论上加以探讨,指出其危害。第五,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便捷性,对翻译的热点问题和广大读者关注的翻译现象及时表明立场,发表观点。除了上面谈及的两个重大问题之外,网络批评给我们翻译批评理论界提出的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还有不少,如怎样促进专家批评与读者批评的互动与互补,充分利用批评资源,发挥批评的积极作用;如何通过网络批评,培育外国文学翻译作品的读者队伍,促进翻译作品的生产、传播与流通;如何针对目前网络批评中存在的浅俗化和宣泄性这两上比个突出的问题,加强网络批评的理性的互动等等。笔者衷心地希望翻译批评理论界能对这些问题能给予积极的关注,进行深度的探讨。
很多啊,比如《俄狄浦斯王》杀父弑母的故事,结合弗洛伊德的恋母情节谈谈;《哈姆雷特》王子延宕的原因;《堂吉诃德》主人公悲剧性与喜剧性结合,或“堂吉诃德与桑丘合起来才是小说的主人公”;《人间喜剧》的丰富内涵;《巴黎圣母院》美丑对照的原则;《高老头》的金钱罪恶,钱财可以买到一切;《红与黑》于连企图通过裙带关系跻身上流社会,但又终究只是个人失败的抗争……